三年级下科学工作计划word版

三年级下科学工作计划word版

三年级下科学工作计划

三年级下科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四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四年级科学工作计划1 一、教材分析 安排了“溶解”、“天气”、“声音”、“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 本册教材的技能目标,主要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个方面。 本册教材的情感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兴趣,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希望学生能经历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的研究能力。 本册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突出了对活动过程的表述。加强了活动的严密设计,使学生的科学学习经历达到强化。 第二,调整了单元结构。设置了“引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明研究的方向。设置了“阅读和拓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第三、尝试了新的活动设计方式。以“有生命的物体”、“天气”为例,开始部分安排对前一阶段的种植、养植观察活动的交流,中间是专题研究,最后是教师对后续活动的指导。各课之间作到首尾呼应。 第四,加大了教材的信息含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材的功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已经成为教学的范例。增加了一些反映科技

进步和发展的新内容,开发相宜的社会资源作为新教材的信息源。 本册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个单元: 第一单元“溶解”,以食盐和水作为主要的观察研究材料,把学生们可能会提出的,并且是他们能够进行研究的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按顺序编排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逐步深入地展开观察研究活动。 第二单元“声音”主要研究发声物体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及如何控制发声,制造小乐器,演奏小乐曲。 第三单元“天气”,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要素进行观测。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感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信息的方法。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单元旨在认识我们自己的身体,倡导健康生活,当学生开始关注身体结构,身体各种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时,他们对健康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 成绩 一、我会填空。 1. 我们可以用眼睛 ,耳朵听、手摸、鼻子 等方法来观察一棵树。 2. 我知道 是水生植物, 是陆生植物。 3. 要唤醒休眠的蜗牛,可以把它 。 4. 蚂蚁用 交流信息,它的 部长着 对足。 5. 我们对陶片和瓷片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吸水性比较好的是 。 6. 把一滴水滴入一杯油中,过一会儿,这滴水会 。 7. 是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的工具, 它的单位是 。 8. 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表面留下 ,例如 的的硬度很大。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9. 树皮的表面都是光滑的。------------------------------------- ( ) 10. 在观察小动物时,我们可以把自己带去的食物给小动物们吃。-----( ) 11. 植物的叶在生长过程中,它的颜色是不改变的,而且总是绿色的。 ( ) 12. 同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体。----------------------------( ) 13. 塑料在生活中使用很广泛,所以它是最好的材料。 -----------( ) 14. 蜗牛的触角一对长一对短,眼睛长在短的那对触角上。------------( ) 15. 有几瓶不知名的液体,我们可以用尝的方法来判断。---------------( ) 16. 蚂蚁和苍蝇的身体虽然相差很大,但是它们也有相同点。-----------( ) 17. 吸水性从强到弱依次是:纸、木头、金属。------------------------ ( ) 18. 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9. 下列植物中属于木本植物的是( )。 A.菊花 B.柳树 C.青菜 20. 下面哪一项不是木头的特性(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考号) 答题请不要超过此密封线

最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和进度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沉和浮”。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单元“热”。热是一种能量形式。然而,在小学阶段,让小学生探究“热”,更主要的还是观察和思考一些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一热现象。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本单元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和思想,逐步形成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达成目标的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面向全体学生,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 五、教学成绩达到的水平: 从上学期期末的成绩来看,本班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本学期力争再上一个台阶,平均分达到镇上的平均分。 六.课时安排: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1-1《运动和位置》 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2《各种各样的运动》 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不一定相同)。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2、一个物体不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不变,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1、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 用时(长),运动(慢) 2、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 1-7《我们的“过山车”》 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8《测试“过山车”》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下册的基础上编写的,重点确定为对“科学理解及探究的能力培养”。安排了“溶解”、“天气”、“声音”、“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 本册教材的技能目标,主要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个方面。 本册教材的情感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兴趣,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希望学生能经历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的研究能力。 二、本册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突出了对活动过程的表述。加强了活动的严密设计,使学生的科学学习经历达到强化。 第二,调整了单元结构。设置了“引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明研究的方向。设置了“阅读和拓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第三、尝试了新的活动设计方式。以“有生命的物体”、“天气”为例,开始部分安排对前一阶段的种植、养植观察活动的交流,中间是专题研究,最后是教师对后续活动的指导。各课之间作到首尾呼应。 第四,加大了教材的信息含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材的功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已经成为教学的范例。增加了一些反映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新内容,开发相宜的社会资源作为新教材的信息源。 本册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个单元: 第一单元“溶解”,以食盐和水作为主要的观察研究材料,把学生们可能会提出的,并且是他们能够进行研究的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按顺序编排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逐步深入地展开观察研究活动。 第二单元“声音”主要研究发声物体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及如何控制发声,制造小乐器,演奏小乐曲。

第三单元“天气”,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 构成天气的四个要素进行观测。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感天气的行 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信息的方法。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单元旨在认识我们自己的身体,倡导健康生活, 当学生开始关注身体结构,身体各种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时,他们对健康会有新的 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 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四、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 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认真钻研教材、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 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 计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 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 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 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

2019年上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三年级科学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0分) 1.()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在我国,我们使用的温度单位是 ()。 2.风有()、()的不同。 3.天气谚语可以分为()、看风、()和看物象四类。 4.用放大镜在阳光下能()火柴、这是因为放大镜有()的作用。 5.磁铁能够吸(),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叫()。 二、我会选(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水泥马路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会留有一条缝隙,原因是()。 A.为了美观 B.为了行人方便 C.防止水泥热胀冷缩 2.中国气象事业的创始人是()。 A.李四光 B.竺可桢 C.袁隆平 3.“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谜底是()。 A.下雨 B.下冰雹 C.沙尘暴 4.蚕的头很小,头上有适于咀嚼桑叶的()。 A.牙齿 B.口器 C.舌头 5.“海市蜃楼”现象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A.直射 B.放射 C.折射 三、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2.每天室外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3.风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给人类生活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 4.马王堆出土的汉代丝绸就是蚕丝制作而成的。() 5.磁铁有无数个磁极。() 6.照相机镜头中的透明镜片是凸透镜。() 7.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用潜望镜能在水下观察水上物体,这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9.熄灭酒精灯时,用嘴一吹就可以了,但要注意防止火灾。() 10.我们学生自己搜集到的天气数据可以通过报纸发布。() 四、我会连(每连对一条得1分,共6分) 小孔成像折射张衡发明液体温度计 平面镜反射牛顿发明了“相风铜鸟” 三棱镜直射雷伊色散实验 五、我会答(共4分)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至少写四种)(4分) 答: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用心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 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带给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忙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构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必须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潜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构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

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善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一样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3、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一样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一样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

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 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四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龙湖镇小乔完全小学 二零一七年 郑媛媛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三.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四、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学期科学课教材有八个单元、二十四个小节,涉及考察、生活、环境、动物、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探索月球、南极、北极等内容。那么它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和指导并共同和同学们一起去探讨、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本教材有很多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在第一单元科学课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的考察能力,如何考察、考察什么怎样制定我们的考察计划为在第二单元的学习打下伏笔,第二单元你吃的好吗在这一单元中主要探讨如何吃的科学、吃得健康。第三、四单元学习中积极培养同学们自己动手的能力,善于观察、勇于动手、积极总结交流。第五、六单元学习中要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积极讨论问题的能力。第七、八单元培养学生敢于探秘未知世界的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思维、善于思维、大胆幻想,积极亲身亲历科学探究,探索科学奥秘,善于总结经验科学态度,让同学们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感受辛苦、享受成功,潜移默化的体会学习科学课的兴趣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 通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期末考试 (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时量:60分钟总分:100分 科学(5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我会选择。(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西瓜适宜生活的土壤是()。 A.砂质土B.壤土C.黏质土 2.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白色、无味B.蒸发下变成气体C.有固定的形状 3.造成黄河水变黄的主要原因是()。 A.河床泛起泥沙B.源头的水流下来就是黄的 C.破坏沿岸植被,导致水土流失 4.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进气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 A.推不动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5.给婴儿缝制冬季衣服,应选择的布料是()。 A.防水耐磨的纤维B.柔软、保暖、透气好的棉质 C.轻薄、颜色鲜艳的丝绸 6.牛皮纸可以用来()。 A.打印文件B.清洁C.包装 7.将纸蛇架在点燃的蜡烛上方,纸蛇()。 A.会转动起来 B.不会转动 C.逐渐往上升 8.蜗牛爬过的地方()。 A.会留下黏液B.会留下脚印C.什么也不会留下 9.制作雨衣一般适用的布料是()。 A.柔软保暖的棉布B.防水耐磨的纤维C.轻薄鲜艳的丝绸 10.将三支粉笔捆在一起放入盛水的水杯中(如图),会看到() A.粉笔沉入杯底,并冒出小气泡 , 杯中水面升高 B.粉笔是在水中,杯中水面不变 C.粉笔沉入水底,杯中水面不升高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投向深水里的石头看不见了,是被水溶解了。()

2.复印纸的抗拉强度比报纸大,餐巾纸的吸水性比复印纸强。()3.雨天用的防雨雨衣使用的雨布是吸水性好的材料做的。()4.海龟生活在海洋里,为胎生,用肺呼吸。()5.只有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才受到浮力作用。()6.鸡鸭虽然有翅膀、有羽毛、但飞不起来,所以不属于鸟类。()7.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8.岩石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9.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重。()10.水和空气都占据空间,都没有固定的形状,但都有固定的体积。()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1.水是一种没有()、没有()、没有气味的透明液体。 2.石油、沙子、棉花、木头属于()材料,玻璃、水泥、塑料都是() 材料。 3.我国商周时期()用量最多,用途最广,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应 用在农田耕种。 4.球胀起来后,还能继续向球内充气,说明空气能被()充满气的皮球一拍 就能跳起来,这说明空气有()。 5.游泳运动员的衣服是由()材料制成。 6.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的托力,这就是水的(),方向()。 四、连线题。(每连对一项得1分,共9分) 1.请将仪器与相符的名字连起来。(5分) 放大镜烧杯量杯手电筒酒精灯 2.把下列布料和它所具有的特点用线连起来。(4分) 合成纤维丝绸毛料棉布 柔软透气弹性好不易皱吸汗透气暖和不易渗水

小学五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运动和力”、“时间”、“生物与环境”、“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 力表现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往往跟运动联系在一起。物体的运动状况的变化都是力作用的结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涉及的力的概念有:重力、弹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预测、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运用数据进行解释、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制作小车等,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发展对探究的兴趣,也是教材的意图之一。 第二单元 要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从而认识到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以不变的速度缓缓流逝的。同时,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还将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一定时间间隔的长短,以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概念。 第三单元 就是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本单元将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联系进行重点研究。以生态瓶的建造、观察和改变控制条件为线索来进行探究活动,探究食物关系平衡破坏后的生态状况,进一步认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在活动中,需要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激发和保护,鼓励学生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活动记录,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预测和验证的必要性,经历简单的方案设计并实践的过程,在改变控制条件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复习题Word版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复习题(包括实验) 2011-06-22 16:40:10| 分类:复习题|举报|字号订阅 三年级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 1、___是植物的每繁殖器官。 2、有___、_______和水,种子才能萌发。 3、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部分。 4、平常我们主要用___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而___、_______、___也是人体的观察器官。 5、我国古代计量时间的仪器主要有_____和______。 6、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新测量结果表明,它现在的高度是_____米。 7、为了知道同学们100米跑步速度,体育老师一般要使用____进行测量。 8、150年前,人们预报天气靠_______环境来进行。 9、假如我们既看到了三级风的现象又看到了四级风的现象,这时的风力应该是_____。 10、根据温度的读法或写法进行转换。

38摄氏度写作___12℃读作_____0摄氏度写作_____35

℃读作_____ 11、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有()、()、()三种方法。 二、判断题 1、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在中午12 点。() 2、百叶箱里放置的测量仪器有干湿计、气压计、温度计。() 3、花开了,就会结出果 实。() 4、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 快。() 5、所有的土壤都适合庄稼生 长。()6、种子需要水才能发芽,把种子完全泡在水里,发芽速度会更快。() 三、选择题 1、腐殖质是由()变成的。①泥土②动植物遗体③塑料袋 2、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作用的是()。①

蜗牛②蚂蚁③蚯蚓 3、能保护家乡土壤的活动是()。①挖土烧砖②植树造林③过量喷洒农药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一: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科学课 教学计划 苑桥小学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

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三、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四、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 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五、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卷(含答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卷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0分) 1.()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在我国,我们使用的温度单位是 ()。 2.风有()、()的不同。 3.天气谚语可以分为()、看风、()和看物象四类。 4.用放大镜在阳光下能()火柴、这是因为放大镜有()的作用。 5.磁铁能够吸(),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叫()。 二、我会选(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水泥马路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会留有一条缝隙,原因是()。 A.为了美观 B.为了行人方便 C.防止水泥热胀冷缩 2.中国气象事业的创始人是()。 A.李四光 B.竺可桢 C.袁隆平 3.“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谜底是()。 A.下雨 B.下冰雹 C.沙尘暴 4.蚕的头很小,头上有适于咀嚼桑叶的()。 A.牙齿 B.口器 C.舌头 5.“海市蜃楼”现象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A.直射 B.放射 C.折射 三、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2.每天室外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3.风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给人类生活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 4.马王堆出土的汉代丝绸就是蚕丝制作而成的。() 5.磁铁有无数个磁极。() 6.照相机镜头中的透明镜片是凸透镜。() 7.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用潜望镜能在水下观察水上物体,这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9.熄灭酒精灯时,用嘴一吹就可以了,但要注意防止火灾。() 10.我们学生自己搜集到的天气数据可以通过报纸发布。() 四、我会连(每连对一条得1分,共6分) 小孔成像折射张衡发明液体温度计 平面镜反射牛顿发明了“相风铜鸟” 三棱镜直射雷伊色散实验 五、我会答(共4分)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至少写四种)(4分) 答:

2020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二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学期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由于本学期探究的多是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规律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学生还将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总之,新的内容,引导学生们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过程与方法活动。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本册教科书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八个课题,这八个课题即是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但在具体教学中可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二、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三年级科学下学期

xx学年度下学期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二课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土壤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世界上亿万个生命,在她温暖的()。 2、在我们周围的()、()()等地方可以找到土壤。 3、在土壤中生活的“居民”有()()()()等小动物,土壤是他们生活的家园。 4、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的疏松表层。 5、土壤主要是由()()()和()构成的,还有一些()。 6、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中等颗粒为()最小颗粒为()。 7、根据()的不同,人们将土壤分为三种,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而沙粒、粉粒、黏粒含量差不多的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地球上的陆地就是土壤。…………………() 2、土壤只是有砂和粘土组成的。……………………………………() 3、土壤是植物生长离不开的环境。…………………………() 4、动植物死后的残体留在土壤里对土壤不利。……………() 三、选择题: 1、将土壤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这说明土壤中有() A、水分 B、空气 C、细沙 xx学年度下学期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二课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土壤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世界上亿万个生命,在她温暖的()。 2、在我们周围的()、()()等地方可以找到土壤。 3、在土壤中生活的“居民”有()()()()等小动物,土壤是他们生活的家园。 4、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的疏松表层。 5、土壤主要是由()()()和()构成的,还有一些()。 6、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中等颗粒为()最小颗粒为()。 7、根据()的不同,人们将土壤分为三种,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而沙粒、粉粒、黏粒含量差不多的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地球上的陆地就是土壤。…………………() 2、土壤只是有砂和粘土组成的。……………………………………() 3、土壤是植物生长离不开的环境。…………………………() 4、动植物死后的残体留在土壤里对土壤不利。……………() 三、选择题: 1、将土壤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这说明土壤中有() A、水分 B、空气 C、细沙

2020年度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2020年度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Science teaching plan for grade four in 2020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2020年度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前言: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 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 进行。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 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 编辑修改及打印。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 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 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 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 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 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 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 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本册的主要活动 (1)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要素分别进行观测。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过关检测卷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测量气温要使 ; 测量风速要使用 ;测量风向要使用 ,如果使用时该仪器的箭头指向西北,则当时的风向是 风。 2. 一个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会 ,失去热量,温度会 。 3. 因为空气可以被 (填 “压缩”或“拉伸”,所以我们能往篮球里打很多空气。 4. 水是一种没有 、没 有 、透明、会 的液体。 二、判断题。(共20分) 1. 水蒸气的微粒很小,用肉眼无法看见。 ( ) 2. 等量的食盐和小苏打在相同多的水中溶解的快慢是完全一样的。 ( ) 3. 露是液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 ( ) 4. 通过长期的天气观察和记录,我们能更好地找到天气变化的规律。 ( ) 5. 有时空气会占据空间,有时又不占据空间。 ( ) 6. 对着镜子哈气,镜面立即变模糊,这是镜面蒙上了一层水蒸气。 ( ) 7. 人在水中不能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 ) 8. 用棉被把雪糕盖起来,是为了减缓雪糕的融化速度。 ( ) 9.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升。 ( ) 10. 食盐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鱼儿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溶解了一些( )。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2. 受台风影响,温州市区的降水量达到60毫米,这一天温州市区的降水量等级属于( )。 A.小雨 B.暴雨 C.特大暴雨 3. 下列3种杯子中,适合用来做简易雨量器的是( )。 A. B. C. 4. 下列三个数据中,表示温度最低的是( )。 A.3 °C B.17 °C C.-8 °C 5. 下列关于体温计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用开水消毒 B.小心拿放 C.使用前应甩到35℃以下 6. 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常叫作( )。 A.天气表 B.气温表 C.天气日历 7. 风向标能用于指示风向。右图中,现在的风向是( )。 A.东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8. 当天空被大量的云所覆盖,几乎看不到蓝天,这时的天气为( )。 A.晴 B.多云 C.阴 9. 把液体A 倒入液体B 中,使劲搅拌。过了一会儿,液体A 慢慢地浮在液体B 上面了。请你判断,液体A 能否溶解在液体B 中。( ) A.能 B.不能 C.无法判断 10. 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那么它在水中一定是( )分布的。 A.不均匀 B.均匀 C.上少下多 四、连线题。(8分) 请把下列实验过程与其名称连线。 阅卷人 得 分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北 南 东 西

五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科学教科书也将展示一系列新的内容,引导学生们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过程与方法活动。为更好的开展科学教学活动,我对本册教材、班级学生情况等方面作了细致地学习或分析,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材内容概要: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含8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共约32课时,再加上弹性内容和复习检测约20课时,本学期授课时间约为52课时。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二、本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具体包括: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3、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四、学生情况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