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重点简答题汇总

教师资格证重点简答题汇总
教师资格证重点简答题汇总

教师资格证重点简答题汇总

请简述榜样示范法的含义及实施要求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作为榜样,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行为的方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运用榜样示范法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使学生了解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理解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及其成因;第二,指导学生明确学习榜样的哪些方面,怎样学习;第三,狠抓落实。学习榜样的关键是落实到行动上。要开展必要的活动,引导学生把榜样与自己的思想行为联系起来,落实到行动上。

请简述指导自我教育法的含义及实施要求

指导自我教育法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学生在自我教育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养成自我教育习惯,进行自觉思想转化、促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方法。它又称为自我修养法。包括学习、立志、座右铭、自我评价、慎独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自我教育,首先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其次要指导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标准、过程和方法,最后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实践。

请简述如何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早矫正,在矫正时要以正面教育和疏导为主,工作要有诚心、细心和耐心。具体包括: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保护和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锻炼同不良诱因做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请简述生命教育的含义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请简述如何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小学生相应的美育工作可以这样开展:为学生树立创造美的榜样;为学生创设创造美的环境和气氛;为学生提供创造美的实践机会。

请简述一个成熟的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它使集体成员在认同目标的基础上,保持行动的一致性,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团结奋进。

2.健全的组织系统

班集体中健全的组织系统构成班集体的核心,通过这个核心的组织系统,班级内部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动员起来。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一个正常运行的组织必须具有制度与纪律的约束,否则就是松散的团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一般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全体成员都必须自觉遵守其规定。

4.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一般都具有民主和谐的氛围,成员之间相互信赖、相互尊重,每个人的才能和优势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请简述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5 组织形式多祥的教育活动

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台

7 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

请简述班级管理的模式

1.班级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的规章制度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具有管理、控制和教育作用。

2.班级平行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班级民主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强调在班级管理的全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

4.班级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来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监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请简述班主任工作类型

1.权威型:侧重于在领导与服从的关系上实施影响,由教师自身对班级实行无条件的管理,严格监督学生

2.民主型:比较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班级领导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

3.放任型: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管理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

班主任如何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2.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3.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请简述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1.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订和总结,是班级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班主任工作达到预定目的的重要保证。

2.班主任工作计划要根据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育政策和法规来制订,要与学校工作计划和本班实际相联系。计划要全面,目的要明确,条理要清楚,阐述要简练,操作要可行。

3.班主任工作总结是班级工作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既是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也是对工作质量的全面评估,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请简述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其他活动

1.个别教育

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辅相成,它要求班主任深人了解、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学习与生活指导

3.组织班会

4.协调好多方面的关系

请简述班主任如何组织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的组织一般包括确定主题、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效果深化等几个阶段。应注意:主题不能过杂,要有的放矢;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

请简述课堂管理的原则

(1)重视课堂管理本身的教育功能

(2)突出学生的主体发展

(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4)重视学习活动的过程管理

请简述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

(2)班级的规模

班级规模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重要因素。

(3)班级的性质

每一个班级都有其独特性,班级的性质对于课堂管理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4)学生对教师的定型期望

所谓定型期望,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职业和职务类型的人在行为表现、动机和意向方面存在某种固定的期望。

请简述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

1.教师方面的因素

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威信、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等都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2.学生方面的因素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因此,学生群体的关系、课堂中学生的集体舆论、角色期待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都会影响课堂气氛。

3.课堂环境的因素

课堂环境如班级规模、教室内的设备、光线、温度等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课堂气氛。

请简述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为了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这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

第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第三,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

第四,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

请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请简述处置和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

1.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

2.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

3.对于课业给予精确的指导

4.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5.协调同伴间的人际关系

6.建立家校联系

7.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请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1 参与的自愿性、自主性

2.内容的灵活性、综台性

3.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请简述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

2.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3.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4.注意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请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1)相互访问;

(2)建立通讯联系;

(3)举行家长会;

(4)组织家长委员会;

(5)举办家长学校。

请简述老师如何加强学校与社会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请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第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第五,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请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含(间接性规律)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四)掌握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请简述科学性与思想性(教育性)相统一原则的含义与实施要求

定义:科学性与思想性(教育性)相统一原则是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道德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请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含义与实施要求

定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体现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请简述直观性原则的含义与实施要求

定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所学事物,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请简述循序渐进原则的含义与实施要求

定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4)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请简述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及实施要求

定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3)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使每个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请简述讲授法的实施要求

定义: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其具体方式有讲述、讲解、讲读和学校讲演四种。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①注意启发诱导;

②认真组织教学内容,保证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讲授时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密切联系实际;

③讲究语言艺术;

④组织学生听讲;

⑤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请简述谈话法的实施要求

定义: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巩固新知识或检查知识的教学方法。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做好提问准备,教师要熟悉和理解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和个别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好谈话问题和谈话计划;

①善于启发诱导;

②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并要做好归纳、小结;

③鼓励并启发学生自己设问。

请简述讨论法的实施要求

定义: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①讨论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②讨论中要对学生启发引导;

③在讨论结束时要做好小结。

请简述演示法的实施要求

定义: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法体现了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②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观察与思考;

讲究演示的方法

请简述练习法的实施要求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练习的种类很多,按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划分,主要有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和实际操作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划分,主要有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

请简述实验法的实施要求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一般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教学中使用。

请简述实习法的实施要求

实习法又称实习作业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一般在自然学科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如生物课的植物栽培、地理课的地形测绘等。

请简述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要求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人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情境,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请简述教学情境的特性

1.生活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

2.形象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3.学科性

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

4.问题性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

5.情感性

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功效。

请简述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1.创设想象情境

2.创设问题情境

3.创设生活情境

请简述教学总结的方法

1.前后照应法

2.悬念留疑法

3.汇报法

4.归纳法

5.练习巩固法

6.激励法

请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2)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多方面的发展;

(4)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

(5)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6)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不利于学生探索性、创造性等的培养;

(3)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4)不能很好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化。

请简述教师如何备课

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也包括写好学期计划和学周计划。

请简述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结构台理

(4)方法得当

(5)语言艺术

(6)组织有序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请简述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请简述布置课外作业要注意的问题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2)作业的分量要适中,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请简述批改作业的原则

①及时性原则

②科学性原则

③启发性原则

④激励性原则

请简述作业批改的方式

①全批全改

②面批面改

③重点批改与部分批改

④教师指导下的自我批改

⑤其他批改方式

请简述课外辅导的要求

(1)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

(2)目的明确,采用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注意态度,师生平等相处,共同讨论,使学生有问题可问。

(4)加强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辅导效果。

请简述学业成绩检查的基本要求

学业成绩检查要坚持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1)学业成绩检查的内容应力求全面,使其能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反映出学生认知结构的情况。

(2)学业成绩检查的方法要灵活多样。

请简述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

(1)客观公正,必须严格遵守评定标准。

(2)向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的方向,这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目的。(3)要鼓励学生创新,在评定中不仅要看答案,而且要看思路,要重视知识的创造性。

请简述小学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

1.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促进教学过程的相互作用

3.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

请简述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整体性原则

4.指导性原则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题123

1.近代教育的变化(公立十一) 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3.调查研究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②制定调查计划 ③准备调查材料和工具④实施调查 ⑤整理调查材料和撰写调查报告。 4.行动研究步骤 ①发现问题②分析问题③设计研究方案 ④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⑤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 ⑥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8.学校教学的独特功能 ①学校教育为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具有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9.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 ①顺序性?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③不平衡性?抓关键期 ④互补性?长善救失 ⑤差异性?因材施教 10.教育目的的功能(向鸡评选) ①导向功能②激励功能 ③选择功能④评价功能 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主体和示范;延续和广延;长期和间接;个体和群体; 13.教师知识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1)学科专业素养 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②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 ③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2)教育专业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4.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理论 ①关注生存阶段:②关注情境阶段 ③关注学生阶段: 15.新教师成长的途径 ①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职前) ②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职后) ③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进修) ④反思教学经验(自我教育) 16.制约课程的因素 ①社会需求②学科知识水平③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④课程理论 19.课程实施结构 ①安排课程表②确定分析教学任务 ③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④选择确定教学模式⑤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⑦评价教学活动与结果。 20.影像遗忘的因素 ①学习材料的性质 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精华整理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精华整理 1.我国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2.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环境,环境是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条件,但不决定人的发展。(3)教育,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和促进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3.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因此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上应有所不同,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因此教育要长善救失,扬长避短。(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4.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 (1)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4)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5.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特征表现为:客体永久、延迟模仿、主动反应、问题解决。 (2)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特征表现为:出现符号、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主要特征表现为:守恒、去中心、思维可逆。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主要特征表现为:抽象、推理、假设、反思。 6.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展任务和存在的心理社会危机,具体如下: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100题

1、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 (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和速度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的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简述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的作用 答: (1)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的政治制度制影响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5)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 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答: (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4、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 答: (1)儿重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学要循序漸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儿重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学要具有計对性 (3)儿重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要抓关建期 (4)儿重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儿重身心和谐发展 (5)儿重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 5、简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答: (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決定性因素 6、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口向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答: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口向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 (1)导向功能; (2)选择功能; (3)激励功能; (4)调控功能; (5)评价功能。 8、简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及代表人物

【精选】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简答题汇总

【精选】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简答题汇总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1.请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般来讲,心理健康具有以下标准: (1)自我意识正确。 (2)情绪积极稳定。 (3)人格结构完整。 (4)人际关系协调。 (5)性别角色分化。 (6)社会适应良好。 记忆口诀:(我能适应性别不同的两个情人) 2.请简述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多动综合症 (二)厌学症 (三)强迫行为 (四)焦虑症 (五)抑郁症 (六)恐惧症 (七)网络成瘾 3.请简述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抑郁症 (二)恐怖症 (三)焦虑症 (四)强迫症 (五)网络成瘾 4.请简述多动症的治疗措施 (1)最重要的还是在医师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 (2)要充分理解好动是儿童的共性,对待他们不必过分严厉,只要将其活动控制在不过分的范围内即可,可用行为疗法减轻多动行为的发生频率,如强化法、

代币奖励法等; (3)帮助父母改变养育方式,通过定期咨询,重点向父母介绍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正确的教养方法和具体的养育措施; (4)可采用自我指导训练的方法,发展儿童的自我对话,加强内部言语对自身行为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记忆口诀:(父母指导多动的儿童使用药物的行为) 5.请简述强迫行为的治疗措施 (1)可采用药物治疗; (2)行为治疗,如暴露与阻止反应; (3)建立支持性环境; (4)森田疗法:此方法强调当事人力图控制强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导致的对症状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对强迫症状起维持和增强作用。因此,为了矫治强迫症状,应放弃对强迫观念做无用控制的意图,而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态度。 治疗措施记忆口诀:(森田支持用药物恢复强迫症的行为) 6.请简述心理辅导的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辨析)。心理辅导的对象以正常学生为主,面向全体学生。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教师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在辅导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的作用。 (5)个别化对待原则。 (6)整体性发展原则。 7.请简述心理辅导的方法 (一)改变学生行为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2)代币奖励法 (3)行为塑造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题62个+记忆口诀。自己整理

小学科目二简答题 1.近代教育的变化(公立十一) 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20世纪后教育特征(全民多现身)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民主化 ③教育的多元化 ④教育的全民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调查研究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 ②制定调查计划 ③准备调查材料和工具 ④实施调查 ⑤整理调查材料和撰写调查报告。 4.行动研究步骤 ①发现问题 ②分析问题 ③设计研究方案 ④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⑤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 ⑥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5.生产力对教育影响(内人解手龟速)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6.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领受的)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7.人口对教育作用 ①人口数量与增长是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③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发展 ④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 8.学校教学的独特功能 ①学校教育为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具有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 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9.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 ①顺序性?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③不平衡性?抓关键期 ④互补性?长善救失 ⑤差异性?因材施教 10.教育目的的功能(向鸡评选) ①导向功能 ②激励功能 ③选择功能 ④评价功能 11.社会本位论观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整理

1.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6)宗教性 3.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6.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制约作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7.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8.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指定其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9.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10.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2)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11.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12.课程计划

教师资格证 简答题 口诀记忆

简答口诀记忆 1.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记忆口诀:两再一新促生产)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育的政治功能:(记忆口诀:人鱼公主促政治)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 (4)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的文化功能:(记忆口诀:两传选新促文化)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2.简述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简述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4.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道德素养:教师的道德素养是从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对待自己的态度上体现的。具体来说,对待事业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要热爱学生;对待集体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待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4)心理素养: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5.《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理念中师德为先、能力为重? (1)师德为先:(记忆口诀:两爱两人)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能力为重:(记忆口诀:学习理论、研究学生、实践反思)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6.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记忆口诀:墓里多组戏精) (1)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目的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责任感和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研究表明,意义记忆的材料保持时间长,利用提取快,受干扰少。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即理解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分析,把它的观点、论据以及逻辑标示出来,然后概括并确切地叙述出来。精加工的材料组织得好,提取的线索多,利用起来也更容易。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利用组块化就记得牢,有系统。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1.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答案要点】(1)动机原则。教师如能善于促进并调节学生的探究活动,便可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2)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至于究竟选用哪一种呈现方式为好,则要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课题性质而定。 (3)程序原则。通常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程序,它们对学习者来说,有难有易,不存在对所有学习者都适用的唯一程序;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任何具体的程序总是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 (4)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重要的一环。 2.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案要点】(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率。 3.简述抑郁症的表现。 【答案要点】(1)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 (2)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

(3)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 (4)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答案要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5.简述理性一情绪辅导方法。 【答案要点】艾里斯曾提出理性一情绪辅导方法,又称ABC理论。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1ief)。情绪反应C是由B(我们的信念)直接决定的。B如果是一个非理性的观念,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D)非理性信念(B),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E)。这就是艾里斯理性情绪治疗的ABCDE步骤。 6.简述建构主义学生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汇总

(教师考试)教育学简答题: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 2、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阶级性,等级性(2)非生产性(3)专门化(4)教育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3、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10、少年期的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17、素质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 19、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认知停*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展开点,心灵交流点。在这四个基本点中,*认知停*点解决学会的问题,*情感激发点解决想学的问题,*思维展开点解决会学的问题,*心灵交流点解决乐学的问题。 21、课堂素质教育应该遵循哪些教学原则?(1)全面施教,整合优化(2)注重个性,鼓励创新(3)目标导向,情境熏(4)动手动脑,和谐发展(5)师生互动心向一致(6)关注学法,改进教法 22、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1)精讲精练加强针对性(2)分层递进,符合规律性(3)学会做人,寻准教育点(4)指导学法,教人会学(5)自主发展,训练自控力

28、学校教育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学校教育系统作为国家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的最严密、最有效的组织,它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学校教育制度制定得是否正确和完善,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进行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也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生产力的提高,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6、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讲授的容要有科学性;讲授要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层次清楚,突出重点、难点;讲授的语言要有条理性、简练性、启发性、生动性、语音、语调要有和谐性;恰当运用板书和体态语言,强化讲授效果。 39、怎样备课?做好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好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45、班集体形成过程:初建松散阶段;基本形成阶段;巩固发展阶段48、毕业班集体管理的容:掌握学生的志愿和思想动态,进行理想教育和毕业指导;指导学生复习功课,迎接考试,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做好毕业生鉴定和优秀生评选 50、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组织上的自愿性;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 52、课外校外教育的三种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53、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自愿原则:(1)充分考虑学生意愿,让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2)教师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自主原则:

教师资格证这24道必考简答题.doc

一、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答: 1.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劳动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 2.培养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二、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答: 1.由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化。 2.兴趣广度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三、简述形成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答: 1.发挥班主任表率作用。 2.发挥舆论阵地的宣传作用。 3.发挥身边的榜样作用。 4.发挥任课教师和家长的作用。 四、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12 岁的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答: 1.思维中形成了守恒观念。 2.思维运算必须具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思维具有可逆性。

五、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答:1.家访。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 2.班级家长会。主要目的是使家长与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直接面对面的集中沟通,交流意见或 建议,增进互信理解与支持,共同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协调配合。 3.家长学校。指家长在专业教师的引领指导下,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教 育子女的方法。 4.家长沙龙。以家长为主体,一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以教师及专家学者为咨询指导,旨在 提高家长教育素养,提升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实现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最终形成 教育合力的一种形式。 5.家长委员会。由关心学校、关心教育事业,具有教育子女经验的家长代 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教育与管理,协助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六、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答: 1.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 2.准确性,检索过程要认真细致。 3.勤于积累,检索方法要多样化,建立个人资料库。 4.善于思考,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 七、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开展班会活动。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简答题(历年真题)汇总

简答题知识点梳理 作答要求 1.标注序号 2. 要点先行,再解释或举例 3. 4-5点(按要求) 4. 字迹工整,尽量不空 常考要点 一、语言知识教学 @ 二、语言技能教学 三、教学实施 四、教学评价 五、教学法 六、课程标准 (一)语音教学 1.句子重读的教学过程: # (1)学生先听录音,后看书面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某些单词和句子需要重读。 (2)学生了解何时重读之后,进行重读训练 (3)通过重读训练,教师引导学生知道重读可以表达重要信息(总结) 2. 语音教学的原则 (1)准确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

(3)趣味性原则 (4)交际性原则 (5)综合性原则 (6)长期性原则 (二)词汇教学 ?词汇呈现与讲解的方式 (1)借助辅助工具,如:实物、手势、动作表演,利用图片、图表、简笔画、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和声光电多媒体。 (2)借助已学知识来呈现和讲解新词,常见的具体方法包括构词法、同义词法等。 } 2. 词汇记忆策略 (1)语境中记忆 (2)联想记忆 (3)词典辅助记忆 (4)谐音记忆法 (5)repeat记忆法 】 (6)搭配法 (7)归类法(词根词缀记忆法) 3. 词汇教学的原则 ?直观性与情境性

?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相结合 ?文化性与交际性 ?/ ?循序渐进、逐步扩展 ?音形义相结合;词不离句;加强复习,巩固记忆。 (三)语法教学 1. 语法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演绎法 教师首先直接讲解语法规则并举例说明,然后让学生进行各种替换练习、句子练习等训练。 (2) 归纳法 。 教师让学生首先接触含有语法规则的语境,然后根据上下文的信息归纳出语法规则。 2.语法的练习方法 (1)机械型练习 强调语法的准确性。 常见练习形式:替换操练(简单的单个单词替换、多个单词替换)、转换操练(把主动语态换成被动语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答题汇总

1.古代教育的特点——简答想等升内地房租 2.近代教育特点——简答公历十一 3.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点—简答全民多现身 4.行动研究的特征牧师内衣循 (1)目的就是为了改进实践。 (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3)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研究与教学是合为一体的。(4)研究的循环性。 5.行动研究的研究步骤发了疯的设法研究总会赚钱的 (1)发现问题。

(2)分析问题。 (3)设计研究方案。 (4)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5)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 (6)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6.个案研究的研究步骤确实收到分房-赚了 (1)确定个案。 (2)收集个案资料。 (3)分析和整理资料.寻找问题解决方案 (4)方案实施。 (5)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 7.实验研究的步骤设施分扩-赚了 (1)实验设计。 (2)实验实施。 (3)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4)撰写实验报告。 (5)进行扩大实验或重复实验,以进一步推广或验证实验结论。 8.简述叙事研究的基本步骤 (1)发现研究问题。 (2)寻找叙事对象。 (3)搜集故事。 (4)撰写故事。即具体的“叙事”过程。

(5)分析故事,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9.遗传作用:——简答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记忆技巧:差生成 10.环境作用——简答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的主观能动性 记忆技巧:科技小猪 11.学校教育的独特功能——简答记忆技巧:归家寄腌菜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简答) 1.德育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必背考点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考点(必背) 考点1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 (1)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相同。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阶段就能达到较高水平,有些方面则要成熟得晚些。 4.差异性 考点2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 1. 从简单到复杂。 (1)从不齐全到齐全; (2)从笼统到分化。 2. 从具体到抽象。 3. 从被动到主动。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4. 从零乱到成体系,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稳定。 考点3 认知发展理论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行为是主体对客体的主动适应,适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他们经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等历程达成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从而获得经验,不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使智力得到发展。 2.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 岁)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 岁以后) 考点4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改进了弗洛伊德的个性发展理论,并特别地强调幼儿的发展。学前儿童所涉及的前三个阶段: 1. 信任感对不信任感(零~~一岁或一岁半) 2 自主感对羞耻感、怀疑感(一或一岁半~~三或四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三四岁~~五六岁) 考点5 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1. 客观因素 (1)生物因素 ①遗传因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奠定儿童身心发展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但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②生理成熟: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生理成熟的个体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体差异的生理基础。 (2)社会因素 ①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②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从根本上制约着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2. 主观因素 (1)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 (2)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考点6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1. 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 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 4.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5.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附答案)

1. 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统治者掌控着证券,能不能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知识的实用性不被重视,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范;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注重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2. 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 (3)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公立和私立两类。 3. 我国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 (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4. 简述小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具体包含社会发展层面的基础性、个体发展层面的基础性、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5.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教务行政管理; (3)教学工作管理; (4)总务工作管理。 6. 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 (1)行政管理方法; (2)法律、法规管理方法; (3)经济管理方法; (4)思想教育方法; (5)数理统计方法。 7. 教育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 8. 简述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2018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汇总(附答案).doc

(4) 刻板 性 (5) 象征 性 (4) 教育的多元化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一、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1 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 %1 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2) 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 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1 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 %1 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 (3) 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 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二、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 阶级性 (2) 道统性 (3) 专制性 三、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 教育的终身化 (2) 教育的全民化 (3) 教育的民主化 四、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五、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 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六、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于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七、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1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1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1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八、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1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1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九、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1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1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

教师XX考试简答题 模块一、教育基础 古代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占主导地位 教育的个体功能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2、教育对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1、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2、促进文化延生和发展的功能3、调节人与自然的关心4、促进经济的发展功能5、对社会发展的负功能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 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同所处的社会条件是相联系的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大机器的工业生产提供了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基本精神1、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接班人2、坚持政治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3、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脑力和体力和谐发展4、适应时代,个性发展,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5、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建立学制的依据是什么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人口的发展状况4、民族文化传统5、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新学制的特点1、民族、男女平等2、面向农工3、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4、重视职工干部的再教育5、方针、任务的统一性 我个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的内容与时代的联系性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月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评价考试制度6、实现三级课程的管理制度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立足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改革2、改革课程单一化的状况,设置多样化的课程类型3、改革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4、改革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5、改革课程管理方式,实现三级管理6、改善课程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全面性评价 行动性研究的特点1、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2、研究主体是教师,强调教师做学者型和科研型教师3、强调教师月专家专家相结合,开展群体研究4、采取理论与实践、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5、重在应用推广、重在实效6、样本小、个性化研究、重在相互借鉴 模块二、学生指导 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体差异性 遗传的意义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攻略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攻略 在教师资格证备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识记和背诵大量的内容,下面是搜集的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攻略,欢迎阅读。 在教师资格证备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识记和背诵大量的内容。而如何记忆浩如烟海的材料,是他们较为关心与颇感困惑的一大问题。复习备考时,有的学生采用机械记忆法,给他学习材料,他就把内容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即使能帮助学生勉强把内容背下来,但记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持久度较低,还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考教师资格证的人而言,可谓得不偿失。还有些学生,他们喜欢把书读“厚”、却不会读“薄”。这一类同学,他们拿到一本书就立马认真地去研读,把每一个不甚理解的地方甚至是把书里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弄得明明白白、一清二楚,知识拓展得很远很深,视野开阔,思维也很发散。当然,这种认真程度和探索精神是值得大家表扬和肯定的。但是,对于临近考试的学生而言,这种仅拓展知识和发散思维的也不是十分有利于他们备考,反而会使他们很累。因为学生的脑海里充斥着各种课内或课外、重要或不重要的知识,却没有对之进行、压缩和分清主次,这样等到考试时,他们就很难在知识的沙漠里快速地寻找出他急需的那一滴水或那一片绿叶。

这里给学生介绍的第一种记忆方法就是情境联想法。所谓情境联想法,就是根据所要学习的内容,在头脑里联想一个与之契合或与之相关的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以此情境为线索来记忆学习材料。这种记忆方法尤其适用于教师资格证简答题里的知识点的理解与背诵。 譬如,教师资格证考试会考这样的简答题——“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问题是,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两本书经常会考察×××的基本特征,而同学们在背这些基本特征时记着记着就容易混淆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可以采用情境联想法来记忆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比如说,班集体可以让我们联想到上中小学时班级之间组织篮球赛的情境:要与隔壁班进行篮球比赛了,作为一个团结的集体,我们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就是要赢得比赛,这就是班集体的首要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其次,要组织同学参与,排兵布阵,选拔出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即要有第二个特征——健全的组织结构;再次,无论是自己班内打篮球,还是两个班比赛,都会有一些比赛规则,这就是班集体的第三个特征——共同的生活和活动准则;最后,通过这场篮球赛,同学们知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道理,因而更加团结,形成一种团结、平等、相互包容的氛围,即班集体的最后一个

教师资格证考试30道常考简答题及答案.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30道常考简答题及答案 一、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二、简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和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三、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两再一新”)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四、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五、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以及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 4.互补性,机体在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5.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面貌总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 六、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七、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八、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3.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