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相关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卫气营血三焦理论探讨(一)

腹泻相关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卫气营血三焦理论探讨(一)
腹泻相关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卫气营血三焦理论探讨(一)

腹泻相关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卫气营血三焦理论探讨(一)

【摘要】近年来,有关感染引起的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溶血性综合征的发病有逐渐增多之势,该病多见于儿童,是引起儿童急性肾衰的常见原因,且部分可有后遗症。目前西医尚无针对病因的特异疗法。该文以卫气营血三焦理论为指导,并结合现代中医药研究,对此病的病因病机及分期治疗进行探讨。

【关键词】腹泻相关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卫气营血;三焦

腹泻相关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diarrhea-associatedhemolyticuremicsyndrome,D+HUS),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继而出现一组以微血管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肾功能衰竭为特定的综合征。本病好发于春夏等温暖季节,婴幼儿多见,有一定的地区性,可引起流行。从中医温病学角度考虑,本病属于湿热毒邪所致的温病范畴,并可运用卫气营血及三焦理论对此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进行指导研究。

1简述

研究发现,大肠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细菌以及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HIV 等感染均可诱发HUS。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与HUS的发生直接相关。Banatvala等〔1〕最新研究表明产生志贺氏毒素(Stx)的埃希氏大肠杆菌(ShigatoxinproducingEscherichiaColi,STEC)是所有D+HUS患者的病因。由于病原体产生的毒素进入血循环,造成内皮细胞的损伤,使血小板及凝血系统瀑布式激活,前列环素(PGI2)产生减少,从而造成体内器官尤其是靶器官肾的微血管血栓性病变(thromboticmicroangiopathyTMA);此外,毒素还能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从而出现HUS 的临床症状。从温病学角度分析,本病的发病主要由于湿、热、疫毒3邪杂合侵袭机体而致病。湿、热、疫毒之邪,从口鼻而入,直走中焦,或发而出上,或伏,或顺传于下,由于湿邪浊滞难解,湿热交蒸,如油入面,湿热疫毒交结,势广力强,常上中同病,中下并见或三焦弥漫以及卫气营血四分证并见,并引起三焦功能异常及其所属脏腑的损害。

2分型论治

2.1直走中焦,中上并见,三分同病湿热之邪从口鼻而入,酝酿郁蒸于中焦,外滞肌表,内阻气机,影响三焦功能,引起水液代谢障碍;秽浊毒气浸淫于内,气血相搏,损伤肠络,气血同病。

此期的证候特点为:①以腹痛、腹泻或便血、呕吐等中焦证候为主要表现;②同时兼有胸痞身重等上焦证候;既有恶寒、身热不扬、脘胀腹满,大便不爽或偏溏气分证候,又有斑疹隐隐、便血等营血分证。

此阶段相当于D+HUS的前驱期,当大肠杆菌感染人体后,与肠黏膜细胞结合及增殖,引起细胞脱落、坏死,这些作用只能引起一般的腹泻;而在STEC(如0157-H7)感染后,其产生的Stx毒素可破坏肠黏膜血管,导致出血性腹泻。多数患者还伴有内毒素血症。因此本病起病多以胃肠炎为前驱症状,可同时伴有低热,呕吐,乏力,食欲不振,嗜睡,易激惹等表现。此期宜以祛邪为第一要义,邪伏于中焦,临床表现为中焦证候为主,则应以治中焦为主。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此期用药应准确适度,从而使邪止于中焦而出,勿使其传入下焦而变生它证,治疗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攻下逐邪为大法。现代研究〔2〕证明清热解毒方药中的黄连、黄芩、银花、连翘既能直接拮抗内毒素,防止内毒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又能防止炎症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攻击,同时,还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从而维护血管的完整性,防止出血,促进脏腑组织的修复。辨治要点:①治疗应及时。吴塘言:客邪贵乎早逐,应在毒邪尚未深入下焦,迫血动血,变生它证之前将其逐出体外。②通因通用,大胆合理使用下法。因攻下之法旨在攻逐湿热毒邪,故切不可“因下而止痢”,以免闭门留寇。有回顾性研究证实,腹泻早期应用抗动力药,可使0157-H7感染者进展为HUS。③此期病变重点在中焦,因此治疗上应以清中湿热火毒之邪为主,并治三分,因此应选用既善

清燥中焦湿热,又能调和气血之品,治以清导浊滞,燥湿解毒,调和气血,方选黄连解毒汤或枳实导滞汤加减。有研究发现〔3〕黄连、黄芩、大青叶等清热燥湿凉血解毒中药对大肠埃希氏菌有一定的抑制杀灭作用,而质地轻清的金银花、蒲公英则效果欠佳。④若湿热内盛,三焦壅滞,水道不通而发为水肿,伍以化浊利湿之法,可与上方合用五苓散或五皮饮加减;若湿热毒邪化火生风,而见厥逆、抽搐者,可予羚羊钩藤汤加减。⑤为防止过下伤阴,或用药过燥伤阴,可少予养阴缓剂,如知母、花粉、生地、白芍等,但应以滋阴不助湿为度。

2.2邪入下焦,三焦弥漫,迫血动血湿热得邪久蓄中焦不解,郁而化火,蒙犯厥阴,耗损正气,继而深入下焦血分,对所涉及的脏腑和经络造成严重的病理性伤害。

此期的证候特点是:①出血与淤血并见:一方面,脉络受损而迫血外溢,另一方面,由于血热搏结而致淤,致营运障碍,气血阻滞。②三焦弥漫、上下交困、热毒入血,上则毒经心脑,清窍闭塞,神识受困,下则热迫厥阴,少阴(肝肾)化火生风,而熏灼筋膜。③虚中有实,虚实夹杂,虚可见湿热毒邪化燥化火,竭灼肝肾之阴,津枯液耗,筋脉失养,或扰动肝木,虚风内动,或肾精亏耗、元神失养,或阴损及阳,阴阳两伤等,实可见淤血、痰浊、水积为患。

卫气营血辩证

一、填空题 1、卫分证主表,病在。 2、营分证的舌象是,脉象是。 3、血分证除具有营分证外,更以,,,等为特点。 二、单选题 1、卫气营血辨证出自() A、《内经》 B、《外感温热篇》 C、《温病条辨》 D、《伤寒杂病论》 E、《温热经纬》 2、除哪一项外,均属血分虚热证的表现() A、身热夜甚 B、持续低热 C、暮热早凉 D、五心烦热 E、舌红少苔 3、除哪一项外,均是营分证候的临床表现() A、身热夜甚 B、口渴不甚 C、斑疹透露 D、心烦不寐 E、五心烦热 三、多选题 1、卫分证候可见() A、咽喉肿痛 B、发热不恶寒 C、微恶风寒 D、脉浮数 E、舌边尖红 2、血分实热证的表现() A、口干咽燥 B、斑疹透露 C、牙关紧闭 D、脉细数 E、脉弦数 四、名词术语解释 营分证 五、问答题 1、何谓卫气营血辨证?其适用范围是什么?在临床上有何意义? 2、气分证候见于温热病的哪一阶段?有何特征? 卫气营血辩证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肺与皮毛 2.舌质红绛,脉细数 3.耗血,动血,阴伤,动风 二、单选题 1、B 2、A 3、C 三、多选题 1、ACDE 2、BCDE 四、名词术语解释 是温热病邪内陷的第三个阶段,以营阴受损,心神被扰的病变为其特点。 五、问答题 1、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医家叶天士在《伤寒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及患者的临床实际表现,而创立的一种用于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它适用于外感温热之邪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在临床上,它揭示了温热病的传变规律,与当今临床所见十分吻合,所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气分证候见于温热病极期分阶段,常由卫分证候发展而来,故初期可见卫分证候,病体不虚,病热较急剧,有阳热亢盛的里热见症,特征是高热,不恶寒反恶热,舌红苔黄,脉数,常伴心烦、口渴、尿赤等证。

三焦

三焦 编辑 [sān jiāo]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关于“焦”字的含义,历代医家认识不一。有认为“焦”当作“膲”者,膲为体内脏器,是有形之物;有认为“焦”字从火,为无形之气,能腐熟水谷之变化;有认为“焦”字当作“樵”字,樵,槌也,节也,谓人体上、中、下三节段或三个区域。 目录 1概况 2解剖 3功能 ?综述 ?区别特点 ?不同认识 4特点 5形质 6辩证 7经 8保养 9疾病 1概况 编辑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六腑之一,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2解剖 编辑 1. 三焦的解剖形态 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即使是有形论者,对三焦实质的争论,至今尚无统一看法。但对三焦生理功能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惟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有“孤府”之称。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类经·脏象类》)。 关于三焦的形态,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可以进一步探讨,但是,这一问题对脏象学说本身来说并不是主要的。因为脏腑概念与解剖学的脏器概念不同,中医学将三焦单独列为一腑,并非仅仅是根据解剖,更重要的是根据生理病理现象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功能系统。 总观三焦,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脏,按其部位来说,应划归中焦,但因它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和肾一同划归下焦。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总体。 2. 三焦部位及脏腑划分 所谓“部位三焦”说,认为三焦并非是一个独立的脏腑器官,而是用以划分人体部位及内脏的特殊概念。根据三焦有上焦、中焦、下焦之别,把人体划分成上、中、下三个生理病理区域,将人体重要内脏器官分别辖于这三个区域之中。如何划分人体三个区域及其所辖内脏器官,也存有不同观点。 将胸腹部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内经》对上、中、下三焦的位置及分界已有粗略描述,如《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原文大体指出了膈上为上焦,胃部为中焦,胃以下为下焦。《难经·三十一难》说:“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考点: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考点: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重点:复习要点 >>卫气营血证的辨证要点 >>卫气营血证的分类及各证的临床表现 >>卫气营血证的治法、方药、方剂组成 >>卫气营血证的传变及意义 >>清代—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外感温热病 重点:卫气营血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 卫分证发热而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 气分证发热不恶寒、舌红苔黄、脉数 营分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绛、脉细数 血分证身热夜甚,昏狂谵妄,斑疹紫暗,出血动风,舌深绛,脉细数 卫分证 重点:鉴别要点 风热犯卫证——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 燥热犯卫证——发热恶寒、咳嗽少痰、咽干鼻燥 重点:治法方药 风热犯卫证——辛凉解表,宣肺泄热——银翘散 燥热犯卫证——辛凉甘润,轻透肺卫——桑杏汤

气分证 重点:鉴别要点 邪热壅肺证——身热而不恶寒,咳喘,舌红苔黄,脉数 热扰胸膈证——心烦懊(忄农)、坐卧不安 热结肠道证——身热、大便不通、小便不畅 重点:治法方药 邪热壅肺证——清热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 热扰胸膈证——清宣郁热——栀子豉汤 热结肠道证——通大肠之秘,泄小肠之热——导赤承气汤 营分证 重点:鉴别要点 热灼营阴证——身热夜甚、心烦躁扰、斑疹隐隐 热陷心包证——身灼热、神昏谵语 重点:治法方药 热灼营阴证——清营泄热。兼表者,佐以透表——清营汤 热陷心包证——清心开窍——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至宝丹 血分证 重点:鉴别要点 热盛动血证——身体灼热,躁扰不安,斑色紫黑 热盛动风证——身热壮盛,甚则狂乱、神昏 热盛伤阴证——持续低热、暮热早凉、五心烦热

重点:治法方药 热盛动血证——凉血散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 热盛动风证——凉肝息风——羚角钩藤汤 热盛伤阴证——育阴清热——黄连阿胶汤 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重点:顺传与逆传 顺变:卫分——气分——营分——血分 标志:温病由浅入深的演变规律 逆变:邪入卫分后,不经气分阶段直接深入营分、血分 标志:病情更加急剧、重笃 以身热,大便不通,小便不畅为辨证要点的属于 A.邪热壅肺证 B.邪扰胸膈证 C.风热犯卫证 D.热结肠道证 E.燥热犯卫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热结肠道证临床表现日晡潮热,腹满胀痛,拒按,便秘,尿色红赤,小便不畅。辨证要点:本证以身热、大便不通、小便不畅为辨证要点。 患者身热,心烦懊(忄农),坐卧不安,舌苔微黄,脉数,其临床意义是

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分析及护理

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分析及护理 目的观察43例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笔者所在医院ICU行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患者43例,分析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发生原因,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营养液供给的量和速度、患者并发低蛋白血症以及药物的使用等有关。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低蛋白血症,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发生率。 标签:肠内营养;腹泻;护理 肠内营养(EN)是指将一些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液注入到患者的胃肠道内,提供患者所需营养素的方法。肠内营养是一种对任何经口摄食不足或无法进食的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的辅助治疗方式,适于有营养风险的各种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疗法可有效减少住院患者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可降低危重症患者死亡率。由于ICU患者病情危重,多不能正常饮食,常常需要肠内营养支持,而肠内营养所致的腹泻却难以避免[1]。2009年1月~2010年1月笔者对43例ICU肠内营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行肠内营养患者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35~70岁,平均52.5岁。脑出血15例,脑梗死1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1例,重度颅脑损伤6例,其他1例。全部给予美国艾斯公司生产的能全素及营养泵、EN滴注管及加溫器。 1.2 腹泻的判断标准[2] EN支持过程,每日排便次数>3次,粪便量>200g/d,粪便稀薄(含水量>85%),符合上述1项即为腹泻。自行设计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相关因素调查表并录入微机。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肠内营养患者发生腹泻的情况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断及治疗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断及治疗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指伴随抗生素使用而发生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是抗生素相关的一种常见不良反应。AAD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表现为轻症腹泻、重症肠炎、假膜性结肠炎甚至可引起死亡[1]。有效的AAD治疗包括及时停用相关抗生素,应用针对CD感染的药物以及其他有效措施。本文就AAD 的诊断及治疗做一介绍,为临床医生及时识别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做参考。 发病机制 人体正常情况下每克粪便含有1011个细菌,种类达500种之多,称为正常菌群。肠道的正常功能依赖于这些微生物的生态平衡,由于抗生素的大量或不适当的使用,扰乱了肠道的生态平衡而导致腹泻[2]。 当前认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机制主要包括①大肠糖类代谢的异常[3]:广谱抗生素使用后不仅可以使肠道内正常菌群减少,而且还导致细菌对糖类代谢降低致使吸收不良,肠腔中的有机酸、阳离子和糖类的聚集而导致渗透性腹泻和大肠功能的紊乱。轻症仅有腹泻,称AAD;重症腹泻伴有全身症状,甚至可出现抗生素相关性假膜性结肠炎(PMC);②胆汁酸代谢的异常[4]:在小肠中未被吸收完全的初级胆酸可以在大肠内被细菌分解去羟基后变成次级胆酸。双羟基胆酸如初级胆酸的鹅氧胆酸及次级胆酸的脱氧胆酸为强烈的大肠分泌刺激物。由于大量抗生素的应用,使具有去羟基作用的细菌数量减少,特别是具有7-α去羟基功能的细菌数量很低时103-105CFU/克湿便),致使鹅脱氧胆酸的浓度增加,常继发分泌性腹泻[3,4];③抗生素的直接作用: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是胃动素受体的激动剂,而胃动素为胃肠肽,可以刺激胃窦和十二指肠收缩,引起肠蠕动改变,导致腹泻、肠痉挛和呕吐。 诊断 因AAD诊断标准目前尚无统一的AAD诊断标准,根据2001年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的AAD诊断标准以及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总结AAD 的诊断标准为【5】:①近期有抗生素应用史;②腹泻症状:大便频次≥3次/d,连

什么是三焦

什么是三焦 【大道至简】很多朋友都去看过中医,也经常听医生说过这样的话:“上焦有火,下焦有寒”。那什么是上焦,什么是下焦,火和寒又是什么呢? 前几天,我带一个从广西来的会员随缘去见昆叔,昆叔在给她做诊断时,就说出了我们经常听到的这句话:“上焦有火下焦有寒”。我观察着昆叔一番手法操作之后,随缘立刻感觉通畅许多,那昆叔到底是如何做的呢,这是后话,我们先来看看有关三焦的相关知识,这对我们理解这句话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中焦堵住了,所以才会上焦有火下焦有寒 中医里说的上焦、下焦,都是从“三焦”引出来的。那什么是三焦呢?熟悉中医经络的朋友都知道手少阳三焦经。而心、肝、脾、肺、肾五脏,和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当中,也提到了三焦。那到底什么是“三焦”呢?又如何划分上中下三焦呢? 什么是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关于“焦”字的含义,历代医家认识不一。有认为“焦”当作“膲”者,膲为体内脏器,是有形之物;有认为“焦”字从火,为无形之气,能腐熟水谷之变化;有认为“焦”字当作“樵”字,樵,槌也,节也,谓人体上、中、下三节段或三个区域。

《内经》首先提出三焦的名称,作为六腑之一,并叙述了三焦的部位和功能。由于《内经》对三焦的某些具体概念的论述不够明确,而且《难经》的二十五难和三十八难又提出了三焦“有名无形”之说,遂导致后世医家争论纷纭。争论的焦点是关于有无实质形态的问题。 所谓有形和无形之争,指的是三焦到底是一个我们能看得到的有具体形态的脏器呢?还是指看不见,但又确实存的的功能呢?近来有人提出:三焦无形,并非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没有形质的意思。三焦具有通行元气、水谷和水液的功能,功能的发挥是以一定的形质为基础的。但此形质并非是一个具体的确定的脏器组织,而是对一些脏器组织及其功能的概括。因此,我个人比较认同三焦是无形之说,形象地说,“三焦”其实就是人体躯干的一个大通道。和经络主要在四肢上走,而且走的是双向两车道相比,三焦就是在人体的躯干上走的是双向八车道。因此,打通三焦,比打通任何一条经络都重要。因为三焦上包括了绝大多数的经络。如果说经络是支线,那三焦就是干线。 既然知道了三焦的定义,那该如何划分三焦的区域呢? 三焦的划分 所谓“部位三焦”说,认为三焦并非是一个独立的脏腑器官,而是用以划分人体部位及内脏的特殊概念。根据三焦有上焦、中焦、下焦之别,把人体划分成上、中、下三个生理病理区域,将人体重要内脏器官分别辖于这三个区域之中。如何划分人体三个区域及其所辖内

六经辩证、三焦辩证、卫气营血辩证医案

其他辨证方法 一、六经辨证 [病案举例] 1.浦某,女,10岁。1978年7月8日入院。昨起小腹胀拒按,纳退呕吐,大便已3日未解。经X线检查,诊断为肠梗阻,先予保守治疗,2日后症状未见好转,建议手术,家属又不同意,即用大承气汤加味。 处方:生大黄(后下)9g、9元明粉(冲)9g、枳实9g、佛手9g、制香附9g、制川朴6g、霍佩根(各)6g,水煎服。药后4小时,解稀便3次,腹胀痛消失,余症悉除。 摘自(焦达操、朱清静主编. 大承气汤.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87) 2.姜某,女,45岁。病肝炎5年,平素右胁下满痛,头晕口干,心烦易怒,纳呆,腹胀,时轻时重,经常应用保肝药。近半月来头晕口苦,胸胁满痛,不欲食,腹胀,便秘,不能坚持工作。肝功能检查转氨酶增高,特请中医诊治。舌质淡苔白厚腻,脉弦细。此系肝胆为病,导致脾虚挟湿。治宜舒肝利胆,健脾除湿,方以小柴胡汤加减。 处方:柴胡20g、黄芩10g、半夏10g、白芍20g、甘草10g、党参15g、陈皮15g、茵陈25g、连翘15g、生姜5g、大枣15g,服药20剂,症状明显改善,上班工作。 摘自(董康、袁德培主编. 小柴胡汤.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62) 二、卫气营血辨证 [病案举例] 1. 张某某,男,2岁,1959年3月10日因发热3日住某医院。住院检查摘要:血化验:白细胞总数27,400/mm3,中性76%,淋巴24%,体温39.9℃,听诊两肺水泡音。诊断:腺病毒肺炎。 病程与表现:住院后曾用青、链、合霉素等抗菌药物治疗。会诊时,仍高烧无汗,神昏嗜睡,咳嗽微喘,口渴,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数。 诊断与治疗:风温上受,肺气郁闭,宜辛凉轻剂,宣肺透卫,方用桑菊饮加味。 处方:桑叶3g、菊花6g、连翘4.5g、杏仁4.5g、桔梗1.5g、甘草1.5g、牛蒡子4.5g、薄荷2.4g、苇根1.5g、竹叶6g、葱白10cm,2剂,水煎服。 药后得微汗,身热略降,咳嗽有痰,舌质正红,苔薄黄,脉滑数,表闭已开,余热未彻,宜予清疏利痰之剂。处方:苏叶3g、前胡3g、桔梗2.4g、桑皮3g、黄芩2.4g、天花粉6g、竹叶4.5g、橘红3g、枇杷叶6g,1剂,水煎服。

卫气营血辨证综述

卫气营血辨证综述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所创立的一种适用于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即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病理阶段所反映的证候,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用以说明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和传变的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 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以及后世医家对温热邪气致病的认识,为卫气营血辨证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叶氏借用《内经》中关于卫、气、营、血四种物质的分布、功能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生理概念,将温热之邪侵袭人体分为由浅入深传变的四个阶段。温热病邪由卫分一→气分―→营分―→血分,说明病情逐渐加重。 卫气营血辨证就其病位及层次、病变发展趋势而言,卫分证主表,邪在肺与皮毛,为外感温热病的开始阶段;气分证主里,病在胸、膈、胃、肠、胆等脏腑,为邪正斗争的亢盛期;医学教育网整理营分证为邪热陷入心营,病在心与心包络,病情深重;血分证则为病变的后期,邪热已深入心、肝、肾等脏,重在耗血、动血,病情更为严重。故叶天士《外感温热篇》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一、辨卫气营血证

(一)卫分证 指温热病邪侵袭肤表,卫气功能失调,肺失宣降,以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等为主要表现的表热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头痛,全身不适,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有咳嗽、咽喉肿痛。 【证候分析】卫分证是温热病的初起阶段。温热之邪侵及卫表,卫气阻遏不能布达于外,故发热,微恶风寒;卫阳与温热邪气郁蒸,故多为发热重而恶寒轻。医学教育网整理温邪上犯,肺失宣降,气逆于上则咳嗽;上灼咽喉,气血壅滞,故咽喉红肿疼痛;上扰清窍,则头痛;邪在肺卫之表,津伤不重,故口干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为邪热在卫表的征象。 本证以发热而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等为辨证要点。 (二)气分证 指温热病邪内传脏腑,正盛邪炽,阳热亢盛所表现的里实热证候。根据邪热侵犯肺、胸膈、胃肠、胆等脏腑的不同,而兼有不同的表现。 【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口渴,汗出,心烦,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或兼咳喘胸痛,咯痰黄稠;或兼心烦懊??,坐卧不安;或兼潮热,腹胀痛拒按,或时有谵语、狂乱,大便秘结或下秽臭稀水,苔黄燥,甚则焦黑起刺,脉沉实;或见口苦,胁痛,心烦,干呕,脉弦数等。

理解透了三焦,所有疑难杂症都迎刃而解

理解透了三焦,所有疑难杂症都迎刃而解 “作为爱好中医的你,可曾听三焦?”那什么是三焦呢?五脏六腑听说过吧?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so: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三焦长啥样,你画个给我看看 额,画不出来! 《难经》、《千金方》、明代孙一奎说:有名无形明代虞搏、张景岳说:腔子,装者五脏六腑的大腔子 米饭饼说:so,它独孤求败,我实在画不出啊!米饭饼你别捣乱! 在形态方面,目前部分学者认为三焦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在人体脏腑中,唯它最大,故有“孤腑”之称。但更重要的并不在于确定三焦是属于哪个实质性脏器,而是在研究和掌握三焦在生理,病理学上的实际意义。上、中、下焦里各住了谁《内经》对上、中、下三焦的位臵及分界已有粗略描述。原文大体指出了膈上为上焦,胃部为中焦,胃以下为下焦。 上焦里装着心、肺;中焦里装着脾、胃;下焦里装着肾、泌尿系统。 有人此时曰:咦?肝,去哪儿了?自古肝肝争不休啊!有人偏中焦,有人偏下焦三焦除了是个装东西,还会点啥?

1,三焦达人,元气的别史 《难经?三十八难》:“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 元气是毛东西?厉害啊,word 气! 是你身体最根本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而元气的根,就在肾里,据可靠消息,应该在右肾里,所肾右命门。 肾有了元气,活的很滋润啊,但其他脏腑也需要元气才有生命力啊。这就是要靠咱们的别史了——三焦达人。 三焦通行元气于全身,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亦是气化的场所,故称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 ▼ 2,水液运行的主通道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疏通之意,渎,沟渠。决渎,即疏通水道。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胃和肠、肾和膀胱等许多脏腑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 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则脾、肺、肾等脏腑调节水液的功能将难以实现,引起水液代谢的失常,水液输布与排泄障碍,产生痰饮、水肿等病变。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池月英, 曾庆红, 黄少华, CHI Yue-ying, ZENG Qing-hong, HUANG Shao-hua 作者单位:525000,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 刊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 年,卷(期):2006,22(12) 被引用次数:33次 参考文献(3条) 1.刘玉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研究进展及护理[期刊论文]-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05) 2.王大军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的预防与护理[期刊论文]-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4(04) 3.田林;张斌肠内营养引起的腹泻及护理[期刊论文]-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5(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徐金女.林美爱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期刊论文]-护理与康复2008,7(7) 2.陈霞.李业桂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期刊论文]-护士进修杂志2007,22(5) 3.陈海花.韩英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研究进展及护理[期刊论文]-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5) 4.袁炳斌ICU患者发生腹泻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期刊论文]-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 5.刘维.陈萌.南菁.秦云霞肠内营养管在营养治疗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期刊论文]-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 6.曲晓菊.付星华.韩丽娟肠内营养引起的腹泻及护理[期刊论文]-肠外与肠内营养2005,12(3) 7.周锦玲.李群香.陈映荷.ZHOU Jin-ling.LI Qun-xiang.CHEN Ying-he米汤预防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效果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9) 8.赵秋玲.杨全峰.李富军.王慧霞.ZHAO Qiu-ling.YANG Quan-feng.LI Fu-jun.WANG Hui-xia肠内营养患者药物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调查[期刊论文]-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8) 9.李秀川.LI Xiu-chuan肠内营养腹泻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期刊论文]-临床护理杂志2008,7(4) 10.贾虹.史桂华.刘琳.JIA Hong.SHI Gui-hua.LIU Lin纤维型肠内营养制剂治疗菌群失调性腹泻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肠外与肠内营养2007,14(4) 引证文献(33条) 1.刘琤琤.吴莉肠内营养病人腹泻原因及护理[期刊论文]-黑龙江中医药 2013(5) 2.李玉竹危重病人腹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期刊论文]-内蒙古中医药 2011(23) 3.岳连兵.徐习鼻饲病人腹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期刊论文]-护理研究 2008(2) 4.张建平.秦静雅鼻饲病人腹泻原因分析及护理[期刊论文]-全科护理 2008(33) 5.赵玉敏综合护理干预在ICU腹泻患者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齐鲁护理杂志 2006(23) 6.沈熠.张丽萍.陆红艳.赵美娟.刘晓玉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及护理[期刊论文]-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 7.余玉娇.邱素英.黄林琴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管理[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8) 8.金菊梅食管癌切除术营养护理方法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20) 9.陆文妍.杨柳枝.黎伟燕.苏小妹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原因分析[期刊论文]-现代医院 2011(7) 10.颜旭美.张一弛ICU肠内营养腹泻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22) 11.梅燕萍.刘洪珍.高洪妹.纪勇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与护理[期刊论文]-现代医学 2011(1) 12.王芳持续管饲能全素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的影响[期刊论文]-临床护理杂志 2007(3)

三焦调理

三焦调理 何为三焦?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 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 上焦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其特点主宣发,将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如雾露一样可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因而喻为"上焦如雾"。 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肝、胆;中焦主运,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以化气血,故喻之为"中焦如沤"。("沤"即饮食水谷腐熟时的泡沫浮游状态。) 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下焦主分别清浊、排泄尿液与大便,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点,故称“下焦如渎”。("渎"指沟渠。) 三焦的生理功能 三焦是气血水的通道,上焦是气和水的通道,中焦是血和水的通道,下焦是水的通道。脉内和脉外,中焦和上焦,又是相互沟通的。 三焦是六腑之一,主要有三大功能: 1、通行原气。 2、运行水谷。 3、运行水液 2、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 上焦调理 适应人群 肺气不足、心气不足、胸闷气短、头疼、头晕、颈椎酸疼、手臂麻木、用脑过度、压力大等 灵气充能套装,上焦调理疗程 水疗精油10ml、经络通按摩精油100ml、肩颈丹20粒 小麦胚芽油、橙花、洋甘菊、薰衣草、檀香等、 上焦的功能、上焦主气; 1、心的功能----------主血脉、藏神、其华在面 2、肺的功能----------主呼吸、朝百脉、主宣发、外合皮毛 3、上肢的问题--------麻木、肩周炎、无力 4、头面部-------------头疼、头晕、记忆力、面黄、色素沉着

话术; 从中医的角度讲,人体分为三焦,分别主:上焦主气、中焦主血,下焦主水。 首当其冲的就是上焦的气循环,因为气不行则血不畅,血不畅则水不流,水不流则毒不排,由于上焦掌管着大脑、手部、肩颈及心肺功能,上注于头部和脸部及心肺的血液都要通过上焦,若是气循环不畅的话,上焦的气堵在颈部就会照成颈部硬化疼痛,堵在心脏就会造成心气不足,心慌、胸闷等问题, 如果气瘀在肩部关节就会出现肩周炎的问题 再者堵在肺部,肺逇功能就是主呼吸的,一旦受堵就会肺气不足,造成人没力气,气虚气喘等问题。 I姐姐;像您身上的这些问题用我们的上焦调理套就能帮你去调理;我们采用专业的调理套组,化节、疏通、活血、补气为一体,套组里有水疗精油,专门降上焦的虚火问题,经络通按摩油专门疏通上焦的经络及排出毒素的,化节丹专门化肌肉和经络的大结节及补充气血。我们这里有大疗程和小疗程,您是定哪一个乃,那让我们今天就开始帮您调吧! 中焦调理 适应人群; 肝功能解毒低下、脂肪肝、胆结石、胃酸、胃胀、消化不良、女性乳房小叶增生、乳腺增生、血虚表现着等。 中焦调理疗程 1、 2、 3、 中焦主血 肝----------主藏血、主筋、主解毒、开窍于目 胆----------主生发、主决断、主消化 脾----------主运化、吸收、主肌肉、主统血 胃----------主腐蚀食物、消化 胸部--------女性魅力、个人自信、夫妻和谐 话术、 从中医的角度讲,人体分为三焦,分别主:上焦主气、中焦主血,下焦主水。 人体中焦的器官多于血液系统相关,比如肝主藏血、脾主统血,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多需要经过胃的腐蚀、胆的分解、脾的运化才能生成血液供我们人体使用,肝又主解毒,全身血液的毒素多需要肝脏去解毒的,当我们的肝脏功能低下或有功能失调的时候,肝脏就不能帮我们身体解毒,血液中的毒素就在增多造成血液的三高问题、女性的例假问题。而且还会出现肥胖等、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诊断学 第十三单元 卫气营血辨证

第十三单元卫气营血辨证 重点:复习要点 卫气营血证的辨证要点 卫气营血证的分类及各证的临床表现 卫气营血证的治法、方药、方剂组成 卫气营血证的传变及意义 清代—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外感温热病 卫分证 重点:鉴别要点 风热犯卫证——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 燥热犯卫证——发热恶寒、咳嗽少痰、咽干鼻燥 重点:治法方药 风热犯卫证——辛凉解表,宣肺泄热——银翘散 燥热犯卫证——辛凉甘润,轻透肺卫——桑杏汤 气分证 重点:鉴别要点 邪热壅肺证——身热而不恶寒,咳喘,舌红苔黄,脉数 热扰胸膈证——心烦懊(忄农)、坐卧不安 热结肠道证——身热、大便不通、小便不畅 重点:治法方药 邪热壅肺证——清热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

热扰胸膈证——清宣郁热——栀子豉汤 热结肠道证——通大肠之秘,泄小肠之热——导赤承气汤 营分证 重点:鉴别要点 热灼营阴证——身热夜甚、心烦躁扰、斑疹隐隐 热陷心包证——身灼热、神昏谵语 重点:治法方药 热灼营阴证——清营泄热。兼表者,佐以透表——清营汤 热陷心包证——清心开窍——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至宝丹 血分证 重点:鉴别要点 热盛动血证——身体灼热,躁扰不安,斑色紫黑 热盛动风证——身热壮盛,甚则狂乱、神昏 热盛伤阴证——持续低热、暮热早凉、五心烦热 重点:治法方药 热盛动血证——凉血散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 热盛动风证——凉肝息风——羚角钩藤汤 热盛伤阴证——育阴清热——黄连阿胶汤 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重点:顺传与逆传 顺变:卫分——气分——营分——血分 标志:温病由浅入深的演变规律 逆变:邪入卫分后,不经气分阶段直接深入营分、血分 标志:病情更加急剧、重笃 以身热,大便不通,小便不畅为辨证要点的属于 A.邪热壅肺证 B.邪扰胸膈证 C.风热犯卫证 D.热结肠道证 E.燥热犯卫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以身热,大便不通,小便不畅为辨证要点的属于气分热结肠道证。 患者身热,心烦懊(忄农),坐卧不安,舌苔微黄,脉数,其临床意义是 A.热灼营阴证 B.热陷心包证 C.邪热壅肺证 D.热扰胸膈证 E.热结肠道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患者身热,心烦懊(忄农),坐卧不安,舌苔微黄,脉数,其临床意义是气分热扰胸膈

三焦的概念及功能

三焦的概念及功能 2009-05-26 11:14 三焦是中医特有的概念,也是具有争议较多的概念。三焦,为六腑之一,与心包络(膻中)相表里,有名而无形。从部位而言,分上焦、中焦、下焦。上焦指胸膈以上部位,功能以“宗气”为代表;中焦指膈下、脐部以上部位,功能以“中气”为代表;下焦指脐以下部位,功能以“原气”为代表。焦有热之意,可理解为活力、力量。 名词释意: 宗气:由自然界吸入之清气和脾胃所化营卫之气结合而成。积于胸中,形成气海,上出喉咙,助肺发声;上贯心脉,助心行血;下注丹田,资养原气。 中气:泛指脾胃之气。将水谷转化为精微之气,上输于肺,其中清的部分形成营气,运行于脉内;浊的部分形成卫气,运行于在脉外。 原气:又称元气,真气,由先天之精所化。藏于丹田,籍三焦、经络为通路运行于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均得到元气的温煦、推动与激发,从而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活动。 概括而言,三焦具有两大功能,一是通行诸气,正如《难经·三十八难》所言:“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二是运行水液,正如《类经·藏象类》所言:“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水液的上下运行,全赖诸气的升降运动,而诸气又依附于津液而得以升降运行。因此,气运行的道路,必然是津液升降的通路,而津液升降的通路,也必然是气运行的通道。 在上一节水代谢中曾提到肺在水代谢中的作用,即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三焦水道通调,水液得以下输至膀胱;同时又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以三焦为通道将津液布散于周身。可见,肺脏的宣发与肃降功能健旺对三焦功能的发挥起到关键作用,进而对气与津液的正常运行起到保证作用。因而,在日常中我们应重视对呼吸的调节。 在“风咳”一节提到“妃面浮如盘,是气逆之象,亦是肺通调水道之职不利之象”。现在就可深入理解到,妃面浮是由于肝升肺降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后,肺气不降反逆(出现咳嗽),使三焦通调水道功能失职,而出现“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的现象。 名词解释: 宣发:是肺气向上向外的运动,也就是升与散。 肃降:是肺气向下向内的运动,也就是沉与敛。

卫气营血治则和三焦治则

卫气营血治则和三焦治则 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是温病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既是分析温病发生发展病机演变规律的理论基础,又是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依据。温邪侵袭人体后,主要导致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从而产生复杂的临床表现。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指导,对这些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归纳证候类型,明辨病变部位,分析病机变化,掌握传遍规律,判断病势轻重,为确立治法提供依据。 温病治则除一般治疗原则,还有针对温病特异的病机变化而确立的治疗原则,既卫气营血治则和三焦治则。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为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所创立。其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侧重于生理方面,认为“卫”敷布于肌表,“气”充养全身,卫气行于脉外,营血运行脉中,营气与津液相合化以为血。卫气营血的功能:卫具有捍卫肌表,抗御外邪入侵,控制腠理开阖,调节体温等作用;气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体抗御病邪机能的体现;营与血的作用相似,起着营养和滋润全身及脏腑的作用。 叶天上在《外感温热论》中指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人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在卫汗之可也”,治宜辛凉透解;我认为"汗之"并非汗法。伤寒乃外感寒邪为患,温病系感受温邪而作。温病初起,病位在肺。由于"肺主气属卫""其合皮毛"。肺、卫气、皮毛三者之间有内在的密切联系。在生理情况下,肺主宣发,把卫气布散到体表,以发挥温分肉,肥增理、充皮肤、司开阔、卫体表、御外邪的功能。“到气才可清气”,治宜辛寒清气;“言外之义,不到气分,邪在肺卫,或刚有入里之兆,不可早投寒凉。因温病气分证范围广泛,凡卫分证已罢而又未现营血症状的证候,都可列入气分证。“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治宜清营泄热,药用“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多少年来,对其中“人营犹可透热转气”之句的理解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认为“透热转气”为温病热入营分的主要治法,有的认为“透热转气”即“清营泄热”之意。我认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为省略句,中间省略了“清营泄热”一词。揣其原意,应为“入营清营泄热,犹可透热转气”,其理由为“还热转气”不是熟人营分的主基浩浩“透热转气”既非气营两清,也非清营泄热,而是将营分之邪热透出气分而解之意.邪热人营,单用“透热转气”之法是不足以清解营分邪热的,而应以“清营泄热”之法为主,但恐余邪不净,辅以“透热转气”之法,使营分余邪透出气分而解,所以说中间省略了“清营泄热”之词。“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治宜凉血活血、清热解毒,药用“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血分证为邪热深入血分而引起耗血动血的证候,是卫气营血病变的最后阶段,也是温热病发展演变过程中最为深重的阶段。累及脏腑以心、肝、肾为主。 三焦辨证理论为清代医家吴鞠通所倡导。其理论也源于《黄帝内经》,其中有关于脏腑三焦、部位三焦、气化三焦等论述。温病学的三焦辨证源于《黄帝内经》对三焦部位的划分,既奖胸腹腔分为上、中、下三部,上焦当在膈上胸中,为心肺两脏所居,宗气所聚之域。中焦为脾胃所居,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温病三焦治疗原则。在运用“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三种不同鼻饲方式对ICU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的影响

三种不同鼻饲方式对ICU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3-08-23T11:45:17.0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0期供稿作者:梁冬花 [导读] 腹泻是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危重病患者肠道功能欠佳,容易出现腹泻,因而更是直接影响肠内营养的效果和应用。梁冬花(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ICU 528000) 【摘要】目的比较ICU危重症患者采用三种不同鼻饲方式进行肠内营养时腹泻的发生情况。方法将90例ICU危重症鼻饲肠内营养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加热营养液营养泵持续24h泵入组;B组:加热营养液营养泵持续16h泵入余下8h为休息时间组;C组:常温营养液注射器间歇灌注组,每组30例,观察鼻饲期间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腹泻人数A/C,B/C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P <0.05);A组腹泻发生率最低。结论进行肠内营养鼻饲时采用营养泵持续24h泵入并配合使用加温器持续加热的方法能有效减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在低温条件下,有必要使用加热营养液。 【关键词】危重症鼻饲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 【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0-0133-01 ICU的患者多处于严重感染和(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等重度应激反应状态,从而导致代谢亢进以及营养状态的迅速恶化,迅速而有效的建立起肠内营养对患者的转归具有重要的意义[1]。在肠内营养支持中,腹泻是最多见的一种并发症,它在ICU病房的发生率为63%[2]。严重的腹泻会限制胃肠内营养在临床的应用,使肠内营养的过程中断,并导致许多潜在并发症的发生,而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转归。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90例经鼻置胃管患者采用3种方法鼻饲营养液,对比3组腹泻法生率,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患者,男56例、女36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56岁。脑梗死1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18例,呼吸衰竭33例,肾功能衰竭23例,重症肌无力4例。均经鼻置入16号一次性鼻胃管,置入深度为45~55cm。鼻饲营养液均为瑞能。将患者随机分成A组:加热营养液营养泵持续24h泵入组;B组:常温营养液16h泵入组;C组:常温营养液注射器间歇灌注组各30例,3组性别、年龄、疾病、置管方式与深度、营养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方法 A组鼻饲喂养采用营养泵,24小时均匀、持续泵注法,并使用加温棒持续加热,使鼻饲液温度始终在37~40℃。B组:鼻饲喂养采用营养泵持续16h泵入泵注,余下8h为休息时间.C组每次鼻饲前使用注射器抽取胃液,确认在胃内后反复抽吸、注射、间歇喂养,每次鼻饲150~200ml,根据鼻饲总量每日4~6次喂养。鼻饲开始至结束后1~2小时患者半卧位,抬高床头30~45度。需要定期为患者更换鼻肠管,一根鼻肠管的使用寿命不得超过40d;要保持鼻肠管裸露在外部分的卫生,需要每天用盐水进行清理;定期小范围移动鼻肠管,避免鼻腔或食道因为鼻肠管带来的压迫而发生发炎或溃疡的症状;要每天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保持患者口腔的卫生。 1.3腹泻的判断标准[3] 肠内营养支持过程,每日排便次数>3次,粪便量>200g/d,粪便稀薄(含水量>85%),符合上述1项即为腹泻。 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资料输入SPSS11.0版软件包处理,经X2进行检验,以P<0.01或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腹泻发生情况:A组发生腹泻2例占6%,B组腹泻3例10%,C组腹泻12例占40%.A组与C组腹泻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腹泻率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腹泻情况的发生率显著低。如表1所示:表1 3组患者腹泻产生情况对比 注:*A组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1;▲B组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腹泻发生率低于B组,P<0.05。 3 讨论 腹泻是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危重病患者肠道功能欠佳,容易出现腹泻,因而更是直接影响肠内营养的效果和应用。因此,如何改进鼻饲方式以减少ICU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营养泵持续泵注并配合使用加温棒持续加热鼻饲法可一定程度上弥补灌注法的不足。因此,如何更有效的预防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采取三种不同鼻饲方式得出结论进行肠内营养鼻饲时采用营养泵持续24h泵入并配合使用加温器持续加热的方法能有效减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郑微艳.肠内营养在外科监护室的应用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3):58. [2] 蒋朱明,吴蔚然.肠内营养[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2:429,355. [3] 李彦平,吴爱须,张丽莉.胃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相关问题分析及措施[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11(1):42-43.

三焦与玄府的相互作用探析

【摘要】《内经》提出“三焦”的概念,刘河间“玄府学说”阐明了对玄府的认识,这二者在形态、结构、生理和病理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相通之处。本文就二者的相互作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三焦;刘河间;玄府理论 “三焦”概念源于《内经》,属中医脏腑名词。其形质特征内涉肺、脾胃、肾、膀胱等,外连皮肤、腠理、汗腺、毛孔等,是人体巨大的水液输布、疏通和排泄系统,外应皮肤、腠理、毫毛。“玄府”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篇》,并明确指出:“所谓玄府者,汗空也。”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借用玄府旧名,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玄府概念,他认为:“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骼、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气液出行之腠道纹理”。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内涵却有不少共通之处,相互的学术渊源与作用关系,值得认真研究。 下面试作一初步探析。 1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的形质与生理功能 1.1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的形质三焦的概念有二,其中之一是指六腑之一,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相互沟通所形成的通道。在这一通道中运行着元气和津液。所以气的升降出入,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都有赖于三焦的通畅。 自《难经》提出“三焦有名无形”之说始,历代医家有关三焦名实之争,此起彼伏,各有所执。有学者认为三焦是一个微观的概念,是机体存在的各种空隙、腠理、膜厚等结构,大致相当于组织间隙、脏腑间隙、细胞间质乃至分子间隙所构成的空间与通道,它大至人体的各种膜腔,小到人体周身的腠理,是掼一切具有输布原气以及进行水液及营养物质新陈代谢作用及三焦气化功能的结构单元。近代医学多宗虞抟、张景岳之说。虞抟《医学正传》说:“三焦者,指腔子而言,包涵乎肠胃之总司也。”张氏《类经藏象类》说:三焦“即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虞、张论三焦形质,当为躯体内空腔,尤指藏居于内的脏腑之间空隙相互连通所形成的通道。焦,古亦作“?”。三焦,可书作“三?”。?,意为“肉不满?”(见《辞海》)。可见,言三焦为体内空腔正与“?”字之义暗合。 “三焦”之六腑之一,其形质特征是内涉肺、脾胃、肾、膀胱,外应皮肤、腠理、毫毛,是人体巨大的水液输布、疏通和排泄系统。 1.2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的主要生理功能 1.2.1 通行元气元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运行于全身。《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这一论述说明人体的原气,是通过三焦而布散至五脏六腑,充斥于全身的。 1.2.2 运行水液《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其中“决”为开、行流之意,如《汉书?武帝纪》有“河水决濮阳,泛六十郡。”渎,《说文解字》曰:“沟也”,水沟,水渠之谓。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肾等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如果三焦水道不够通利,则肺、脾、肾等输布水液的功能将难以实现,所以又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正如《类经?藏象类》所说的:“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台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故曰决渎之官。” 2 玄府的内涵及生理功能 2.1 玄府的内涵“玄府”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篇》,在论述风水的病机时提到:“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名曰风水。”并明确指出:“所谓玄府者,汗空也。”张介宾《类经?针刺三十八》对“玄府”作注:“汗属水,水色玄,汗之所居,故曰玄府。从汗而出,故曰汗空。然汗由气化,出乎玄微,是亦玄府之义。”玄,黑色,在五行属水,故张氏言“水色玄”。同时认为,汗由气化,机理玄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