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马铃薯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马铃薯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马铃薯栽培技术教案

马铃薯栽培技术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马铃薯成长所需环境。 2.了解马铃薯的作用。 3.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简介: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山药蛋等。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因其营养丰富有“地下苹果”之称。 (二)马铃薯生长环境: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生态环境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遇干旱,每亩每次灌水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中原地区春季马铃薯上市时,正值全国鲜薯市场紧缺之际,商品薯销售前景非常看好。现将中原地区春季马铃薯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做一总结,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 中原地区春季适合马铃薯生长的时间较短(2月中旬-6月中旬),因此必须选用结薯早、薯块膨大快、休眠期短、抗逆性强、抗病高产优质的早熟品种:新荷兰7号、中丰8号,每亩用种量150kg左右。

(三)种薯处理 1、暖种切块播种前30-35天,先将种薯放到温度12-15℃的室内或阳畦中进行暖种处理5-7天,促使种薯迅速解除休眠。暖种后进行切块,方法是:25kg以下的薯块,仅切去脐尾部即可;25-50kg的薯块,纵切2块;80-100kg左右的薯块,可上下纵切成4块;大薯块也可以先上下纵切两半,然后在分别从脐尾部芽眼向上依次切块。要求:切块大小均匀一致;每块最少保持一个芽,切口应尽量靠近芽眼;切刀要求快、薄、净。当切到病、烂薯时,用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浸泡消毒。切块后晾切口明水,促使伤口愈合。 2、催芽处理伤口愈合后进行催芽: (1)室内催芽:将晾好的种块放入篓中,用潮湿的麻袋覆盖保持室温15-18℃; (2)室外催芽:选择背风向阳处建阳畦催芽,畦宽1m,长度视种子量而定,畦内铺5cm厚的湿沙,摆放一层种块后,撒上一层湿沙,如此可放种薯2层,切勿堆积过厚,以防烂种。白天确保有充足的光照,夜间在薄膜上覆盖草苫,确保畦内温度保持在15-18℃。

马铃薯种薯质量的田间检验操作规程

附件21 甘肃省马铃薯脱毒种薯(种苗)病毒检测及安全性评价工程中心 马铃薯种薯质量的田间检验操作规程 马铃薯种薯质量田间检验的目的是尽可能的将病源的数量减到最少,生产合格的种薯。马铃薯种薯质量田间检验以目测为主,比实验室操作简单,易于执行,比收获后和库房检测范围大,能够实时掌握种薯生产整体情况,对质量控制作用效果显著。影响种薯质量最重要的是病毒和细菌病害,它们在植株上引发一系列症状,应用这些症状进行质量诊断很实用也很方便,在大田种薯繁育中,检测的灵敏性要求不像检测母株时那么高,此时观察症状就成为除去感染植株最迅捷的方法。 1田检种类 狭义的田间检验指的是由第三方监督检测单位进行的监督检验。广义的田间 检验根据针对不同群体需要,分为以生产为目的的检测(自检)和以质量评价为目的的检测(监督检验),前者执行单位为马铃薯种薯生产单位,后者为马铃薯种薯质量监督单位,二者并重。自检与监督检验依据相同的标准“马铃薯种薯GB 18133-2012 ”,先自检后监督检验,生产单位通过自检降低田间病害比率,以达到所生产级别种薯的最低要求,然后检测或监督管理单位通过田检评价种薯生产是否达到相关标准。 不同目的的田检其检测技术细节有很大差异,自检具有及时、全面、细致的 特点,即在整个生长季节不问断执行全田检测,每一个有异常的植株需要对全株进行详细观察。监督检验具有客观、准确、高效的特点,即抽查检测要有代表性,在规定的时间段仅有的几次检测结果能真实反应全田基本质量状况。无论自检还 是监督检测的田检员,都要在检测前详细掌握被检田块的基本信息。 1.1检测内容 马铃薯对许多的病虫害非常敏感,这在所有马铃薯生长的地区都是一样。有些病虫害通过土壤传播的,也有的可以通过种薯传播。许多传播广泛的病害被视 为质量病害,例如晚疫病、疮痂病、丝核菌溃疡病、黑胫病、镰刀菌病害以及一些病毒性病害。这些质量病害在种薯中只能允许非常低的感染率。除了质量病害

马铃薯种薯催芽方法

马铃薯种薯催芽方法 近几年来,乌兰察布市气候呈冬暖春寒的趋势,春季耕作时地温偏低,不利于马铃薯生产,随着农民科技意识的提高,有些农民在播种前会对种薯进行处理,但仅限于切刀消毒,种薯包衣。而马铃薯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种薯休眠。所以打破休眠,催芽播种是重要的农艺措施之一。催芽播种有利于苗全、苗齐、苗壮。当地农民有一句民谚“见苗收一半”。所以催芽播种对于马铃薯的丰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打破休眠的办法有多种,就其易接受程度和处理效果而言,各有特色,现将几种主要的马铃薯催芽方法简介如下。 1晒种催芽晒种催芽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的催芽方法,但效果一般。播种前20d,将种薯放到温度12~15℃的室内进行暖种处理7d,促进种薯解除休眠。播种前1周左右进行切块,每千克种薯切40~45块左右,要求切块大小均匀一致;每块最少保留1个芽,切口应尽量靠近芽眼;切刀要快、薄、净。当切到病薯时,用75%酒精擦洗消毒切刀。切块后将种块摊在通风处,适当晾干伤口明水后收集催芽。 2成品药液拌种通过运用催芽化肥直接拌种进行播种。今年我市引进的是宁夏生产的“旱地宝”。将准备播种的种薯清洁、晾晒,用适宜容器将“旱地宝”与种薯混匀,晾晒,即可播种,每袋药液可处理种薯250kg。 3温度处理法 3.1热处理播前将薯块保存在室温为12~18℃的黑暗条件下直至发芽。这一方法对早熟品种或薯块在休眠接近完成时使用效果最好。 3.2冷休克加热处理这一方法也是对早熟品种或接近通过休眠的材料效果最好。它可以应用一些有着不同遗传背景的育种材料。薯块在收获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木栓化(使裂口和擦伤愈合)后置于4℃的条件下储藏,播前置于14~20℃室温下催芽。如果薯块在2~3周内仍不见萌芽,可再重复上述处理一次,或者用赤霉素(九二○)处理。 4赤霉素催芽法 块茎经清洁后浸没于赤霉酸(GA3)溶液中10~20min。对不同品种。GA3的使用浓度是不同的,浓度取决于品种和其处于的休眠阶段。推荐使用5~10×10-6的GA3来处理所有类型的薯块,特别是那些老的或有许多表皮擦伤的薯块。值得注意的是,高浓度会导致毛发状芽,播种后芽率低。如果薯块的芽眼已经萌动,切忌使用超过2×10-6浓度的赤霉酸来加速萌芽。处理之后的块茎应先吹干表皮,然后置于12~15℃室温下直到发芽。将萌发的第1个芽抹掉,以防止或减少GA3处理的副作用。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外)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马铃薯是继玉米、水稻、小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适应性强、栽培模式多、经济效益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广泛种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谷物类食品。马铃薯产业发展对于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经济等意义重大。 1.1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马铃薯品质的好坏和产量高低关键在种 薯。因此,马铃薯种薯产业在马铃薯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 1.1.1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中国、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德国、孟加拉国、波兰、法国和白俄罗斯是世界上十大马铃薯生产国。其中,荷兰是全球第 一马铃薯种薯出口大国,出口量超过了其他国家出口量的总和,种薯出口到60多个国家,其种薯生 产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21%,种薯单产达到30?35t/hm2,所种植种薯的75%用于出口,是农作物中产量、种植面积及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作物。 1 、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 英国、荷兰主要以田间无性系筛选的方法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 种薯,而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种薯生产国家都采用茎尖脱毒、分生 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种薯。 2、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 成熟和先进的种薯生产技术为生产优质、高产的种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有效的质量保证。在荷兰,利用无性系选择、无性系快速繁殖、种薯催芽播种、种薯生产合理密植、测土精准施肥、GPS精细播种、GPS引导机械中耕 和除草、全自动灌溉系统及卫星图像分析应用、晚疫病防治专家预警系统、适时灭 秧等多种生产技术提高了马铃薯种薯的产量及品质,使其成为全球第一马铃薯种薯 出口大国。美国的爱达荷州被誉为“马铃薯之州”,驰名世界,该州马铃薯年种 植面积约15万hm2,平均产量达30t/hm2以上,面积和产量都占全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爱达荷州马铃薯普遍丰产的原因也与其成熟、先进的生产技术密不可分。 3、马铃薯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 完善的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为种薯生产和质量定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机制。 荷兰发达的种薯产业与其健全的马铃薯种薯检测、认证体系关系密切。在荷兰,承担种薯检测和认证工作的是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服务公司(NAK )。该组织是荷兰农业部指定的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检测及定级的唯一权威组织。任何在荷兰生产经营马铃薯种薯和申请种薯合格证的个人和组织,必须得到NAK的批准。生产者和经销商必须服从NAK委员会为其制定的检测标准和规则,该检测标准应能符合任何国家的最严格的质量要求。在荷兰,每批出售的种薯的所有相关信息均被列在

马铃薯制种的技术方法

马铃薯制种的技术方法 中国种植技术网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5a17030796.html, 发布时间:2012-6-7 11:13:27 马铃薯属于无性繁殖的作物,通常利用块茎作种,多种病害极易通过块茎世代传递和扩大危害,而且马铃薯种薯用量大,繁殖系数低,运输和贮藏要求高。因此,马铃薯种薯繁育工作一定要从“质”和“量”两个角度同时入手。在提“质”方面,主要是降低品种退化速度,保持品种特性;在提高“量”方面,主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高倍繁殖,加速新品种的推广利用。 提高马铃薯种薯繁育质量的方法 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的主要方法,除了加大抗病品种选育研究、用种子生产实生种薯等途径外,重点应搞好马铃薯良种繁育工作,特别要注意防止混杂和感染病毒病或其他病害,以保证纯度和质量,确保种薯健康无病毒。 选优留种法 去杂去劣留种该方法经常应用在退化现象轻微的留种田。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中一般要进行3次去劣去杂。第一次是在出苗后15天将卷叶、皱缩花叶、矮生、束顶等病株拔除。这次病株拔除是至关重要的,因该阶段幼苗最易感病,早拔除病株可以早消灭毒源,防止扩大浸染。第二次是在花期拔除退化株或病株以及花色、株型与栽培品种有显著差异的杂株。第三次是在收获前将矮小株或已经枯死的病株拔除,并在收获后将畸形薯及发生病害的薯去除,将那些具有原品种典型性状的种薯妥善处理后保存入窖。 单株混合留种该方法主要通过在花期对那些生长发育良好且表现原品种典型性状的植株进行标记,并在生育期内复查2~3次,一旦发现已标记植株患病或有其他异常,应立即清除。在收获前认真复查一次,把生长发育良好的标记种薯统一采收,将具有原品种典型性状的块茎收集在一起,作为种薯供下年使用。 株系选种第一年进行单株选择,其方法与前述的单株混选相同。将收获的单株块茎分别装袋贮藏。第二年进行株系比较,连续进行2~3代比较。每个入选单株块茎种10~20株,形成一个株系(最好用整薯播种)。生育期间经常观察,淘汰感病株系,选择高产、生长整齐一致、无“退化”症状的株系作为下一代的入选优良株系。第三年或第四年将选得的优良株系块茎扩繁后作种薯。 夏播留种法 该方法为单季栽培地区常用的留种方式之一。这些地区马铃薯播种一般集中在4月底或5月初,而蚜虫作为马铃薯间传毒的主要害虫,其在盛夏高温季节大量繁殖迁飞,导致马铃薯病毒病严重,种薯质量低。若把种薯的播种时间推迟到6月底至7月中旬,出苗后蚜虫已大量减少,而8月雨水较多即使有少数有翅蚜虫,在多雨季节也不易迁飞,传毒机会减少,因而可有效避开蚜虫传毒高峰期,提高种薯质量。 实生种薯生产 用种子生产的实生薯,一般在种植3年后增产优势即表现不明显。为保持实生薯持续的增产能力,需在连续种植3年后重新开展育苗工作,及时更换实生薯。主要方法是用实生苗生产的实生薯建立留种田,通过留种田生产的种子为大田生产提供种薯。

马铃薯各生育期需水情况

马铃薯各生育期需水情况 一、马铃薯生长发育时期及特点 1、发芽期:种薯播种至幼芽出土。此期以根系及芽生长为中心,持续时间与土温有关,当土温达8-9℃时需35-40天,13-15℃时需25-30天,16-18℃时需20-21天。此期是构成壮苗的基础。 2、幼苗期:出苗至孕蕾。此期以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为中心,历时约10-15天。此期是根系吸收能力及块茎形成多少的基础。 3、块茎形成期:从孕蕾至开花初,历时约20-30天。此期是决定结薯多少的关键时期。 4、块茎增长期:盛花至茎叶衰老。此期是决定块茎产量和大、中薯率的关键时期。 5、淀粉积累期:茎叶衰老至茎叶枯萎。此期是以淀粉积累为中心,淀粉积累可一直继续到叶片全部枯死以前。 二、需水规律 马铃薯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不同,苗期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0-15%,块茎形成期20-30%,块茎增长期50%以上,淀粉积累期10%左右。从马铃薯需水规律及当地气候来看,需要关注的是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 三、马铃薯节水灌溉技术要点 (一)马铃薯各生育期灌水要求 1、发芽期不灌水。 2、幼苗期在40厘米土层内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左右为宜。 3、块茎形成期,以60厘米土层内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为宜。该期严重缺水的标志是花蕾早期脱落、植株生长缓慢、叶色浓绿、叶片变厚等。

4、块茎增长期,以60厘米土层内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为宜。如早熟品种在初花、盛花及终花阶段,晚熟品种在盛花、终花及花后1周内,应根据降雨情况来决定灌溉措施。勿灌水过多,以免引起茎叶徒长。 5、淀粉积累期,以60厘米土层内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 6、成熟收获期不灌水。收获前15天停止灌溉,以确保收获的块茎周皮充分老化,便于贮运。 (二)灌溉决策 根据土壤田间持水量决定灌溉,土壤持水量低于各时期适宜最大持水量5%时,就应立即进行灌水。每次灌水量达到适宜持水量指标或地表干土层湿透与下部湿土层相接即可。 当无测水条件时,可根据植株的生育表现决策,当中午叶片开始表现萎蔫症状时进行灌水。也可用简易测定法决策,在干墒、灰墒、黄墒时灌水,在褐墒、黑墒时不灌水(手握土干燥、无凉意则是干墒,手握土稍感凉意则是灰墒,手握土明显感到湿润则是黄墒,手握土成团、手有湿痕则是褐墒,手握土可挤出水痕则是黑墒)。 (三)灌溉方法 灌水要匀、用水要省、进度要快。目前,灌溉效果较好的节水灌溉方法是喷灌和滴灌。喷灌灌水均匀,少占耕地,节省人力,但受风影响大,设备投资高。滴灌节水效果最好,主要使根系层湿润,可减少马铃薯冠层的湿度,降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机会,节省人力。 (四)注意事项 灌水时,除根据需水规律和生育特点外,对土壤类型、降雨量和雨量分配时期等应进行综合考虑,正确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量。

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项目规划

曾都区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项目规划 第一节总论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地点:曾都区唐县镇 (三)项目主办单位:曾都区鲁城河马铃薯生产专业合作社 (四)项目负责人:刘克文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曾都区唐县镇农技服务中心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曾都区位于长江和淮河两大流域之间,自然条件好,属南北气候过渡带,夏热冬冷,春秋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宜种植马铃薯,多冬种春收,属菜用马铃薯;商品薯畅销全国各地,马铃薯生产不断发展,已成为一项支柱产业,2008年曾都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 马铃薯易染病毒病、品种退化快,目前曾都区马铃薯种

薯都是直接从内蒙古调进的当地未经任何处理的劣质商品薯,种薯带病,导致病害加重,尤其是马铃薯晚疫病日益严重,产量呈下降趋势,如不引进脱毒种薯,大约2---3年以后,曾都区将不再具有马铃薯生产优势,马铃薯生产将逐步被淘汰。 为解决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及推广问题,合作社与华中农业大学联系,校方同意提供马铃薯脱毒种薯核心技术,在曾都区建立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繁殖基地,提供试管脱毒马铃薯。 三、市场预测与前景分析 马铃薯是中国粮、菜、饲、加工用主要农作物,曾都区马铃薯种植主要区域集中在唐县镇、尚市、历山等,面积在10万亩左右,根据湖北省马铃薯板块建设发展规划要求,省政府将每年提供100万元板块建设经费,至2010年,把曾都区马铃薯种植板块扩大到20万亩。目前曾都区马铃薯大田种植所需种薯都是从内蒙古调进的当地劣质商品薯,品种混杂,未经任何处理;种薯带病,且数量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在曾都建设脱毒种薯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第二节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2018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1 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 种质资源是植物育种与遗传学研究的基础。马铃薯种质资源丰富, 包含众多野生种和栽培种, 而且种 质资源的分类一直在不断变化。SPOONER等[7]在总结可以用于野生种种别界限和相互关系鉴别的形态学、分子水平、种间杂交障碍和野外观察的大量数据之后, 提出马铃薯分为107个野生种和4个栽培种, 这相 对于HAWKES[8]提出的划分为228个野生种和7个栽培种的分类学说发生了明显变化。 1.1 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技术 世界范围内, 目前保存了大约30大类共65 00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9]。世界上主要马铃薯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的机构是:国际马铃薯中心(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 CIP)、荷兰遗传资源中心(The Centre for Genetic Resources, the Netherlands, CGN)、英国马铃薯种质资源库(Commonwealth Potato Collection, CPC)、德国马铃薯种质资源库(The IPK Potato collections at Gross Luesewitz, GLKS)、俄罗斯瓦维洛夫植物栽培科学研究所(The Vavilov Institute of Plant Industry, VIR)、美国马铃薯基因库(National Research Support Project-6, NRSP-6), 除此之外, 世界上其他国家如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和哥伦比亚等国都建立有马铃薯种质资源库。据估计, 中国目前保存有5 000余份种质资源, 以国内外育成品种和品系为主, 野生种资源偏少。 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有多种方式, 总体上来讲, 野生种通常以实生种子进行保存, 栽培品种(系)通常以试管苗或者田间种植的方式保存。试管苗保存技术形成于1973年[10], 由于比田间保存高效和安全, 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种质资源保存的主要形式, 其主要是利用低温(6— 8℃)和山梨醇作为渗透调节剂来抑制植物生长, 达到2年左右时间不用扩繁而较长时间保存资源的目的, 这种技术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马铃薯种质资源库采用的通用技术。然而, 试管苗保存存在耗时、高成本和因频繁更新扩繁易导致污染而造成资源丢失等诸多问题。冷冻保存技术以其低成本和长期保存的优点, 逐渐开始被种质资源管理者所接受。冷冻保存是将植物以超低温(-196℃)状态长期保存在液氮中, 理论上不需要定时更新保存[9]。冷冻保存最主要的问题是要避免外植体冷却过程中细胞内结冰, 该项技术一直处在不断完善过程中[11, 12]。目前GLKS和CIP已经采用冷冻保存技术进行马铃薯资源的保存:GLKS采用液滴冻结技术(droplet freezing technique)保存了1 341份欧洲马铃薯品种资源; CIP对197份安第斯地方品种进行了冷冻保存, 但其茎段成活率和再生率都比较低。近年来, 为了提高冷冻保存的可靠性和效率, 研究者尝试将应用于香蕉资源的冷冻保存技术进行马铃薯资源保存, 结果表明, 相对于CIP和GLKS的冷冻保存技术, 该方法的成活 率和再生率都比较高, 而且不同基因型的保存效果比较一致, 可用于马铃薯资源长期保存[9]。 1.2 种质资源的评价 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主要可以分为形态学指标评价和分子水平评价。形态学指标是植物分类和品种鉴别的传统方法。在马铃薯分类学上, 常涉及的茎、叶和花等形态学指标多达53个[13]。在马铃薯品种鉴别上, 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是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UPOV)发布的DUS测试指南, 其涉及的形态学相关性状指标为42个, 但不同国家根据具体情况对测试指南进行了修改, 例如中国测试的指标是41个, 英国测试的指标是37个, 而印度测试的指标是45个。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尤其是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 种质资源的分子水平评价技术逐渐成熟, 其可以快速地进行操作和分析, 又可以避免由于环境变化造成的形态学指标上的变化[14]。分子水平评价主要包括应用蛋白质、分子标记和DNA序列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具体包括同工酶电泳、限制性酶切位点拷贝数变化(RFLP和AFLP)、基因组和质体DNA微卫星标记(SSR)、

马铃薯种薯购销合同(标准版)

Both parties jointly acknowledge and abide by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and reach an agreed result.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马铃薯种薯购销合同

编号:FS-DY-20676 马铃薯种薯购销合同 买方:_____ 电话:_____ 传真:_____ 移动电话:_____ email:____ 开户银行:_____ 收款人:_____ 账号:_____ 卖方:_____ 移动电话:_____ 开户银行:_____ 账号:_____ 买卖双方同意买卖马铃薯脱毒种薯,并按下列条件成交:1.品种

______ 2.种薯级别 (按国家分级标准)____,品种纯度____%以上,净度____%以上。 3.规格 单薯重:____克、____克,病、烂、冻薯率小于____%。 4.包装 _____公斤/麻包袋,或_____公斤/麻包袋,包装袋印刷产品名称,执行标准,注册商标和生产单位名称地址。每袋附合格证标签一张。 5.数量 _____吨(根据实际装车量,约溢装_____吨)。 6.交货地点_____ 7.价格 (货价、保价费、长短途运费、包装费)_____元/吨。 8.费用负担 由卖方办理运输事项,各项手续费用由卖方负担,在产地的装车费及短途运费由卖方负担,铁路运费由卖方承担。

运抵惠州火车站后,所发生的费用由买方承担。 9.货款支付 合同签订后7天内,买方向卖方预付货款_____万元。 10.支付方式 预付货款通过电汇至卖方银行账户,剩余货款在交货地点货物交割时现金结算清。(分三批汇入甲方账户)11.检验和异议 货物到达交货地点后三天内由买方根据合同规定和装运单对商品质量和数量检验。如发现与合同规定和装运单不符,除承运方责任外,可凭检验结果向卖方提出异议。 凡因执行合同发生的异议,应由双方通过友好协商方式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则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 12.不可抗力 如有人力不可抗拒的事故、原因,使卖方不能交货,卖方不负责任。但卖方必须以电话和传真立即通知买方。 13.本合同一式两份,具有同等效力。双方签字后正式生效,双方各执壹份。 卖方:_____(公章)

四川土豆种植技术

四川土豆种植技术 选择良种。秋马铃薯宜选择早熟、结薯快、休眠期短的“费乌瑞它”、“东农303”、“中薯三号”等良种。 适时播种。马铃薯是喜凉作物,播种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因此,宜提早播种,越早越高产。 浸种催芽。采用春播秋收的马铃薯做种,播前必须解除薯块休眠,进行催芽处理,以促及时出苗。方法如下: 1、切块消毒。50克以下的种薯不切块,50克以上的大种薯要切块。马铃薯种购回后不要急于切块,先让其在通风阴凉处薄摊一个 星期以上再切块。秋薯切块催芽要掌握一个"凉"字。催芽前先将大 种薯用快刀沿顶芽向下纵切成3-4块,每块保留1-2个芽眼,每块 重25-30克。切块过程中若发现烂薯要及时除去。切刀要消毒,防 止病菌传播。随切随即将切块放入凉水中,洗去切面的淀粉浆,以 利切面愈合。然后放入0.5-1PPm的赤霉素(九二0)水溶液中浸泡30 分钟(九二0应先用高浓度白酒或酒精溶解);捞出后,将薯块切面向 上薄摊1天,待切面结皮后上床催芽。 2、适时催芽: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催芽床要选择通风、阴凉的空房,以地下室或地窖最好。催芽时,床底放一层湿润物(稻 草或河沙或黄土),上面放置马铃薯;马铃薯较多时,可一层稻草一 层马铃薯摆放,但马铃薯层数不能太多,以3-4层为宜,顶上盖稻 草或湿润河沙(或细黄土)。保持25-28℃,湿度以表层河沙不过干 为好。经7-10天可出苗,芽长1厘米时即可播种。 精细播种。秋马铃薯播种过早,因气温高,易烂种;迟播生育期短,易造成霜冻死苗。最好在9月上旬播种,力争10月1日前出齐苗;介绍一种稻田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套作油菜播种技术,方法如下。

2018马铃薯育种与新品种选育应用

马铃薯育种与新品种选育应用 中国的马铃薯栽培可能始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最早由欧美传教士从南北两条路线传人,一条是从海路传人京津和华北地区,另一条是荷兰人从东南亚引种至台湾、后经福建传人大陆。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据统计2001年栽培面积为471.88万hm2.总产量645.4亿kg,单产每hm213.7kg。马铃薯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分布极广。根据各地栽培耕作制度、品种类型及分布,中国马铃薯栽培区域划分为北方和西北一季作区、中原及中原二季作区、南方冬作区和西南一二季作垂直分布区等4个。其中北方和西北一季作区和西南一二作垂直分布区是主产区。在中国的各省(区)中,常年栽培面积在40万hm2以上的有内蒙古、贵州、和甘肃,30万hmz以上的有重庆、黑龙江、陕西、四川和云南。由于缺乏各类优质专用型品种,在消费中,鲜食占总产量的50%以上,淀粉等初加工占15%左右,出口及饲料占14%,种薯占10%,损耗10%以上。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加工业的发展,尤其在加入WTO后,马铃薯作为加工原料、出口创汇产品,日见重要,播种面积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中国的马铃薯育种研究经历了国外引种鉴定到品种间和种间杂交、生物技术育种的发展过程,据统计在过去的60多年中共育成了170多个品种,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长期以来强调高产抗病育种,忽略品质育种,各种专用型品种尤其是加工品种奇缺,不能满足加工业发展、出口创汇和机械化操作的需要。因此,重视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加强育种技术和育种方法研究,选育鲜薯食用、食品加工用、淀粉加工用等专用型品种的是现阶段中国马铃薯育种的主要目标。 1 中国马铃薯育种进程 1.1早期的引种选育 中国从20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马铃薯品种改良工作,经历了引种到育种的过程。1934--1936年,管家骥教授搜集整理了全国马铃薯的地方品种,并从英国和美国引进14 个品种,选出了Katahdin、Chippewa、Warba和Golden等4个优良品种在江苏、陕西等地进行示范推广。这时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为36万hm"。1941-1942年间姜诚贯先生在贵州研究了天然授粉和人工杂交技术。1939- 1940年杨鸿祖先生从美国学成归来后,从美国、前苏联引进了马铃薯自交种子、杂交组合和野生种,在四川开展了马铃薯的杂交育种和种间杂交育种工作。1942年美国T.P.Dyksira博士因邀来华协助马铃薯改良,带来了52个品种,并从中选出了Houma、Sebago、Red Warba和Chippewa等4个品种进行推广示范。从1936 - 1945年,中国搜集了800多份地方材料,先后5次从英、美、苏等国引种74个品种(系),杂交种子62个组合,自交种子45份,野生种16个,先后鉴定出Triumph、Katahdin等6个品种在各地推广。1947年杨鸿祖从美国育种学家F.J.Stevenson引进了

马铃薯种薯切块催芽技术

马铃薯种薯切块催芽技术 在种植马铃薯时,为保证苗齐、苗壮,可用种薯切块催芽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种薯切块 种薯大小与切块方法重50克以下的种薯可整薯播种。重51~100克的种薯,纵向一切两瓣。重100~150克的种薯,采用纵斜切法,把种薯切成四瓣。重150克以上的种薯,从尾部根据芽眼多少,依芽眼沿纵斜方向将种薯斜切成立体三角形的若干小块,每个薯块要有2个以上健全的芽眼。切块时应充分利用顶端优势,使薯块尽量带顶芽。切块时应在靠近芽眼的地方下刀,以利发根。切块时应注意使伤口尽量小,而不要将种薯切成片状和楔状。 薯块大小每公斤种薯切25块左右,一般单块重35~40克。每个薯块要带2个以上健全的芽眼。 刀具消毒切块使用的刀具应用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每人两把刀轮流使用,当用一把刀切块时,另一把刀浸泡于消毒液中消毒,每切完一个种薯换一把刀,以防止切块过程中传播病害。发现病烂薯时及时淘汰,切到病烂薯时要把刀具擦拭干净后用酒精或高锰酸钾消毒。 防止薯块腐烂种薯切块后用草木灰或药剂拌种。草木灰拌种:种薯切块后,每50公斤薯块用2公斤草木灰和100克甲霜灵加水2公斤进行拌种,拌种后不积堆、不装袋,置于闲房地面上24~48小时即可播种。药剂拌种:用2公斤70%的甲基托布津加1公斤72%的农用链霉素均匀拌入50公斤滑石粉混合成粉剂,种薯切块后,每50公斤薯块用2公斤混合粉剂拌匀。要求切块后30分钟内进行拌种处理。 注意事项: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种薯不宜切块。一是播种地块的土壤太干或太湿、土温太冷或太热时。二是种薯生理年龄太老的不宜切块,当种薯发蔫发软、薯皮发皱、发芽长于2厘米时,切块易引起腐烂。三是种薯小于50克的不宜切块。四是夏播和秋播因温、湿度高,种薯切块后极易腐烂,一般不切块。切块时注意剔除杂薯、病薯和纤细芽薯。刀具一定要消毒,避免因切块引起病害传播和薯块腐烂而导致缺苗。许多病害如马铃薯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等可通过刀具传播。 另外,在切块时应注意切块不宜过小。因块越小,所带养分、水分越少,会影响幼苗发育。而且过小的切块,其抗旱性差,播种后易出现缺苗现象;切到病薯时,应将其销毁,同时应将切刀消毒,否则会传播病菌。其消毒方法是用火烧烤切刀,或用75%酒精反复擦洗切刀,或用1%高锰酸钾浸泡切刀20-30min后再用。 二、催芽方法 薯块切好后先将其平摊在温度17-18℃、相对湿度80%-85%的条件下晾干伤口,需3-4天,使之产生木栓层,这样可避免催芽过程中烂薯。在晾切块时,不能在过于干燥的环境中进行,以免薯块失水过多。薯块“晾干”后,即可催芽。常用的催芽方法如下。

马铃薯遗传转化方法

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 Steve Millam 摘要:马铃薯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农作物,其块茎作为营养丰富的食物,产量很高。马铃薯之所以成为大量研究的焦点,是因为它既作为一种主要粮食作物,又能作为所关注的化合物的潜在重要来源。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用于马铃薯上,并以此来引进基础且实用的新奇目标特征。本文描述了一个快速、高效和低成本的马铃薯遗传转化系统,与平常的转化相比,其转化效率可超过40%。基于核酸印迹法的平均值计算,证实了每个外植体切片在转基因上的独立性。将节间切片与农杆菌一起培养,然后在卡那霉素的筛选下,经历一个双阶段的愈伤组织诱导/出芽系统。用这种描述的方法可以获得很高的幼芽再生率,而且经过2次继代培养后,离体茎段从伤口末端生根,保证有95%的外植体被转化。这种转基因状态可以通过分子分析来证实。马铃薯的块茎生长也促使了大范围的进一步的研究。 1.介绍 马铃薯是最早用于遗传转化的植物之一。Ooms等人在1986年用农杆菌浸染马铃薯Desiree品种的组织并使组织再生,这成为马铃薯转化的直接证据。转基因品种Desiree和Bintje所用的农杆菌由Stiekma等人提供。de Block报道了一种以叶圆片作为靶组织,且与基因型无关的转基因方法。Visser等人以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提出了包括再生和转化在内的两步法,并作为目前众多已使用的实验方案的基础。各种马铃薯组织相对容易的根系再生也支持了这些已经报道的马铃薯遗传转化系统。 目前许多正在使用的实验方案都报道了一个两步再生法,及先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再进行根系再生。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通常会尽可能避免马铃薯体细胞突变。第一步通常是加入1-5mg/L的玉米素(zeatin)或者玉米素核苷(zeatin riboside),并结合低浓度的生长素(通常是的萘乙酸(NAA)或者吲哚乙酸(IAA)),以此促进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第二步,将玉米素浓度降低20%,将生长素浓度降低10倍,同时加入赤霉素来刺激根系再生。每个外植体的再生速率都很高,经过4-6周可生出第一批根,培养10-12周后可每个外植体都会长出至少10条根。以卡那霉素(kanamycin)或者潮霉素(hygromycin)作为筛选标记可以很容易地用肉眼进行分析,然后切除可能与转化无关的根。那些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苗将会很明显从茎的切口处长出根,而那些非转基因的苗将不会生根或者从不定位点生根。使用不同的栽培品种或者组织,其转化效率也不同。但是根据重复实验的记录显示,从最初的外植体到确定的转基因单株的比率在40%到100%之间。

马铃薯的快速繁殖的研究

目录 一立题依据---------------------------------------2 二主要研究内容-----------------------------------2 三技术路线---------------------------------------5 四要达到的技术或经济指标-------------------------6 五经济效益分析-----------------------------------9 六研究进度--------------------------------------10 七风险分析--------------------------------------10 八项目组成员------------------------------------11

一立题依据 (1)马铃薯是高度杂合的,因此它们的种子后代不可能与原种完全相同。只有由无性繁殖产生的植株,在遗传上才能与其亲本植物完全相同,从而使品种的特性代代相传。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无菌条件下对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使其短期内获得遗传性一致的大量再生植株的方法称为植物离体无性繁殖。马铃薯试管苗在光照条件下进行自养的程度大于异养。相反,在高浓度的糖类存在的情况下,以及在无光照的限制条件下,马铃薯向着诱导生成试管薯的过程。这样生长出来的试管薯称之为原种种薯。 (2)短枝发生型是指外植体携带的带叶茎段,在适宜的培养环境中萌发,形成完整植株,再将其剪成带叶茎段,继代再成苗的繁殖方法。该方法与田间枝条的扦插繁殖方法类似,故又称为微型扦插。能一次成苗,遗传性状稳定,培养过程简单,移栽成活率高。许多花卉、葡萄、马铃薯等试管苗的繁殖常用此方法。 (3)在黑暗环境的诱导下,马铃薯试管苗可以在试管薯诱导培养基中结出种薯,且悬于茎秆上。马铃薯试管薯是利用茎尖分生组织脱毒技术,在组织培养条件下高倍扩繁脱毒试苗,进而诱导试管苗所形成的块茎。试管薯具有无病原、体积小、贮藏运输方便、能工厂化周年生产,从而为马铃薯优良种质的保全提供了一条理想的途径。 二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方法:作为植物营养繁殖的一个新手段,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现正日益普及。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无菌条件下对外植体进

马铃薯种薯级别-屈冬玉

大力推进三代种薯繁育体系建设提高 中国马铃薯种薯质量和生产水平 屈冬玉 谢开云 金黎平 庞万福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 100081) 马铃薯种薯质量是影响马铃薯产量最重要的因素,是提高生产水平的关键。世界上马铃薯产量较高的国家,其种薯质量也是较高的,例如荷兰、比利时、英国和美国等。我国马铃薯产量较高的省,如山东、辽宁和广东等省,“优质种薯”的利用和推广也较广泛。但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总体较差,真正优质的种薯引用比例很低,种薯问题是限制我国马铃薯产量最主要因素。 为了提高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种植者做了很多尝试,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都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种薯质量问题。谢从华曾根据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4年制种薯生产体系,即:超级原种(微型种薯)、一级原种、二级原种、一级良种生产体系;吕世安和柳俊等提出的二年体系或二年制种薯生产体系(吕世安等,2002;柳俊等,2006)、宁夏提出的“四位一体、一步到位”、贵州王怀利提出的“两级实施,一步到位”、河北马恢等提出的“脱毒马铃薯一步到位推广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三代繁育方式(农民购买原原种两年后出售种薯)、王梅春在甘肃定西种薯生产体系建设中也提倡三级繁育制(微型薯、原种和一级种)。 为解决种薯分级混乱和迅速提高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根据我国种薯生产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全面采用三代种薯繁育体系(G1-G2-G3),即从微型薯生产(G1种薯)开始,将微型薯生产得到G2代种薯再种植一年,得到G3代种薯,将G3代种薯用于商品马铃薯生产。并建议农业部尽快制定新的种薯繁育行业标准,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一、种薯分级问题 关于种薯分级,全世界都处于一种混乱状态,甚至同一个国家内都有不同的分级体系,各级种薯的名称也不尽相同。欧盟的种薯分级体系为三级种薯,即原原种(Pre-basic seed)、原种(Basic seed)和合格种(Certified seed)。但每个级别中又可能再细分成若干个级别,如原种中,不同国家分为1到4级不等,俄罗斯只有1级,为SSE级,而芬兰、瑞典、丹麦和法国又细分为4个级别(详见表1)。其中俄罗斯每个级别中不再细分,只是简单的分为:SSE级(相当于原原种)、SE(相当于原种)和E(相当于合格种薯),所以俄罗斯的种薯生产体系相当于我们所提倡的三代种薯生产体系。芬兰是种薯分级最多的国家,其中原原种就分为4个级,原种分为3个级别,合格种薯分为2个级别,种薯从SS级到B级,分成了九级:SS、S、SEE、SE、E1、E2、E3、A和B。 美国得分级体系更是复杂,不同州之间有不同的分级体系,见表2。 加拿大的分级体系不同于其他国家,自成一体,他们包括:原原种(Pre-elite),原种Ⅰ(EliteⅠ),原种Ⅱ(EliteⅡ),原种Ⅲ(EliteⅢ),原种Ⅳ(EliteⅣ),基础种薯(Foundation),合格种薯(Certified)。

土豆栽培技术要点

土豆栽培技术要点 摘要:1.种植前的土地管理:土豆就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除了盐碱地之外,其她什么地都行,但必须有水浇条件。来年春天要种土豆的地,头年最好耕过来,不但要耕,而且要深耕,土豆就是最喜欢土层松软的,而且也就是最能疏松土壤的植物,比较板结的地块,连种几年土豆就会变得疏 1.种植前的土地管理:土豆就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除了盐碱地之外,其她什么地都行,但必须有水浇条件。来年春天要种土豆的地,头年最好耕过来,不但要耕,而且要深耕,土豆就是最喜欢土层松软的,而且也就是最能疏松土壤的植物,比较板结的地块,连种几年土豆就会变得疏软、松散。经过深耕或冬耕的地,经过一个冬天,冻化层可达15厘米,这一冬天的严寒与阳光的照射会有很好的杀菌作用。这15厘米的熟化层对来年土豆的生长就是非常有益的。不但要头年耕,而且要深耕,土豆就是有几层匍匐根系,所以需要深的软土层。近几年来田间的机旋耕,深度达不到要求,影响土豆产量,因此,要创高产必须深度达到20厘米以下,如能达到30厘米在同等种植条件下,增产会更多。关在种植秋马铃薯时应选择优质、高产、早熟、休眠期较短(40-50天)、适宜二季作区种植的品种,如郑薯五号、郑薯六号、中薯三号、费乌瑞它、东农303、克新四号、早大白等。催芽关 从春季收获后至秋季播种期间,由于时间较短,有的种薯还未通过休眠期,所以栽培秋马铃薯时一定要浸种催芽。对休眠期较短的品种如郑薯五号、郑薯六号、中薯三号,在播种前一周左右将种薯放入5ppm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5分钟,然后催芽;对休眠期较长的品种如费乌瑞它、东农303、克新四号、早大白等,浸种时要适当提高赤霉素溶液的浓度,并且还要延长催芽与浸种时间。浸种时先用少量酒精将赤霉素溶解,然后加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将种薯装入篓或网袋中再放入药液浸泡即可。浸泡后将种薯捞出放在沙床(床宽100厘米,沙土的厚度为5厘米)上,摊放薯块的厚度为20厘米左右,然后在上面及四周覆盖湿润的沙土5厘米厚左右。当芽长至2厘米长时扒出并放到阴凉有散射光的地方进行绿化,2-3天后即可播种。浸种催芽时要严格配制赤霉素溶液的浓度。浓度低时起不到浸种作用,浓度高时容易出现弱苗与簇苗,造成减产甚至绝收。赤霉素溶液要随配随用,忌隔夜再用。此外,种薯堆积不要过厚,否则易造成烂薯。播种关由于秋季播种时间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容易烂种,所以要整薯播种,可选择50克左右的小土豆作为种薯使用。秋马铃薯产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就是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时间较短,所以商品薯生产要适当提前播种,尽量延长其生长时间,播种时间可选在8月初。8月高温多雨,田间积水时易引起烂薯,影响出苗及植株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并进行中耕,以利出苗管理关秋马铃薯生长前期温度高,适宜茎叶生长,后期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利于薯块膨大,整个生长期间一般不会出现徒长现象。所以栽培秋马铃薯时要大水大肥一促到底,早追肥早管理。在基肥充足的情况下,生长期间要追两次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70%-80%时进行,亩施碳铵50公斤;第二次追肥在苗高20厘米左右时进行,亩施尿素15-30公斤。平时视雨水情况及时浇水,保持地表湿润。秋季培土应采取每次浅培、多次培土的办法。第一次培土在苗高2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培土在开花初期进行,第三次培土在10月下旬霜降前,此次培土要厚些,以利保护块茎,防止霜冻。霜降前浇一次大水防霜,以适当延长茎叶生长时间,争取后期产量。有条件的地方10月中下旬可在田间加设小拱棚等。病虫害防治关秋季阴雨天较多,病虫害较重,如疏于防治,往往会引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 摘要:脱除病毒是植物组织培养深入探讨研究中的一个技术难题。本文简要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述植物脱除病毒的热处理、茎尖培养和抗病毒药剂三种方法的原理和技术方法,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病毒检测方法。本文以马铃薯为例,重点介绍了利用热处理加茎尖组织培养法获得马铃薯脱毒苗的具体技术方法,脱毒率可达100%。同时还对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关键词:茎尖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病毒检测,应用前景. 1.脱毒技术及其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是人工在无菌条件下利用植物体的一部分,在人工控制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下繁殖植物,脱除病毒得到无毒苗株,继而在大田快速繁殖的技术。脱毒及离体快繁,是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最多、最广泛和是有效的一个方面。现在植物的脱毒技术有多种,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有三种:热处理法、茎尖培养脱毒法、抗病毒药剂法,将不同的方法相结合起来应用效果更好。 1.1 热处理法 1.1.1 概述 热处理法是利用病毒和寄主植物对高温的忍耐性的差异,使植物的生长速度超过病毒的扩散速度,得到一小部分不含病毒的植物分生组织,然后进行无毒个体培育。 热处理可通过热水浸泡或湿热空气进行。热水浸泡对休眠芽效果较好,湿热空气对活跃生长的茎尖效果较好,既能消除病毒又能使寄主植物有较高的存活机会。热空气处理比较容易进行,把旺盛生长的植物移入到1个热疗室中,在35~40℃下处理一段时间即可,处理时间的长短,可由几分钟到数月不等[3] 。热处理的方法有恒温处理和变温处理,处理的材料可以是植株,也可以是接穗。 1.12原理 热处理脱毒是根据病毒与寄生细胞对高温的忍耐程度不同,选择适当的温度和处理时间,植物组织中的很多病毒被部分地或完全地钝化而可控制其的活动,但很少伤害甚至不伤害寄主组织,从而让植物细胞加快生长,使生长点附近不带病毒,从而达到脱毒的目的。 1.2 茎尖培养脱毒法 1.2.1 概述 茎尖培养脱毒就是采取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取无病毒试管苗,其方法是在解剖镜下,用解剖刀进行迅速准确地茎尖剥离,因为茎尖分生组织基本不带病毒,利用植物茎尖分生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再结合病毒检测,就可以获得无病毒的植株。 茎尖培养脱毒法脱毒率高,脱毒速度快,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多的原种繁殖材料,但这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是植物的存活率低。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现在经常是将茎尖培养与热处理相结合来使用。茎尖培养与热处理相结合之所以能够提高脱毒效果,是由于热处理可使植物生长本身所具有的顶端免疫区得以扩大,有利于切取较大的茎尖(1mm左右),从而能够提高培养或嫁接的成活率。 1.2.2 原理 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是植物体内病毒靠维管束系统移动,分生组织中没有维管束存在,病毒只靠胞间连丝移动,速度很慢,难以追上生长活跃的分生组织,所以旺盛生长的根尖、茎尖一般都无病毒或很少有病毒分布。 据研究,植物体内某一部分组织器官不带病毒的原因是:分生组织的细胞生长速度快,病毒在植物体内繁殖的速度相对较慢,而且病毒的传播是靠筛管组织进行转移或通过细胞间连丝传递给其他细胞,因此病毒的传递扩散也受到一定限制,这样便造成植物体的部分组织细胞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