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地接地系统的探讨

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地接地系统的探讨
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地接地系统的探讨

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地接地系统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9-02-21T14:46:24.9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作者:俞丹馨王玲琳

[导读] 近年来,我国建筑形式主要以高层建筑为主,不仅能够提高人均居住水平,还能够促进城市规划的有序进行,降低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3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形式主要以高层建筑为主,不仅能够提高人均居住水平,还能够促进城市规划的有序进行,降低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在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承担着高层建筑所有电力设备的能源供给,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直接决定了高层建筑的使用性能与整体效益。基于此,本文对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和接地系统展开探讨,分析提升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的具体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及性能也有了新的要求。现代生活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还应更加丰富且多元化,传统的低压配电系统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符合时代变化,对电气设计来讲不仅需要新的突破,也面临很大的挑战。高层建筑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较高,电气设备数量、种类繁多,对运行环境也要求较高,需要设计人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能够满足高层建筑日常需求的低压配电系统。

1.影响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的因素

当前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较为复杂,电气设备在使用中可能存在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工作人员与住户的的用电安全。作为人们居住的主要场所,安全性是重中之重,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低压配电系统主要包含变电所、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器、控制保护系统等,其承担着电能分配与传输的重要任务。低压配电系统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有以下方面:第一,短路与过载问题。这方面设计能够在电力系统运行出现负荷或者故障的时候及时切断电源,更好地保护电源线路与电力设备安全。

高层建筑与普通的建筑相比,住户更多、内部空间更大,用电设备数量较多且复杂多变,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配电系统短路故障,为了避免这种问题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在进行低压配电系统设计的时候,应该重点关注短路及过载保护,合理设置级差保护,降低安全风险,缩小故障影响范围,确保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第二,接地保护问题,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往往会存在多种接地形式共存的现象,一些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接地设置不合理或违规操作都有可能引发接地系统质量不达标现象,影响配电系统的安全。第三,漏电保护问题,漏电保护主要起到对接地故障的防范与控制,能够在出现短路或接地问题的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处理,及时切断电源保障人员、财产安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漏电保护装置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起到保护效果【1】。

2.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接地系统的合理规划

2.1 TN-C-S接地系统的规划

TN-C-S接地系统的规划:①需要对TN-C-S的电源系统进行规划,在接地的过程中使用PEN线,在此过程中减少一根专用的PE线,降低本段电路中的电压,从而提高电气装置的地升高△UPEN的电压,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中性线与PE 线需要完全的绝缘,保障TN-C-S 接地系统的安全性。②在电气装置内设置总等电位的联结,当发生短路的情况时,PE线与N线绝缘分离,此时的PE线不能进行降压工作,其接触电压与TN-S相同。③对整个建筑电气装置的地位点进行进行设置,对电气系统的地位点的设置为△UPEN,这样当发生触电故障后,可以及时的降低电压,保障用户的生命安全。

2.2 IT接地系统的规划

因为IT接地系统不是通过电源端直接进行接地工作,而是通过电气设备暴露的金属外壳进行接地工作的。发生接地故障,IT接地系统的电流没有返回到电源的通路。在IT接地系统中,故障电流主要是对地电容的电流与对地电流的相量和,电流的数值较小。

2.3 TT接地系统的规划

对TT接地系统进行规划,因为TT接地系统的电源端有一点接地,而且负荷侧外露的部分直接接地,所以电源的接地与负荷侧没有关系。对此接地系统进行规划,首先将用电设备与大地进行单一的连接保护,避免故障电流通过PE线进入到其他的用电设备中,保障了其它用电设备的安全性。然后,对接地线与用电设备进行相应的设计,保障每一台的用电设备都能与大地连接。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建筑用电的安全,但其建设成本较高,大部分使用该系统的建筑为科研院所。

3.提升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的策略

3.1负荷分级设计

电力系统负荷分级不清,这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来讲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我国对于高层建筑负荷等级有明确的规定,进行负荷分级设计需要结合建筑使用性质与内部设施等级进行划分,以保证配电系统满足建筑物的建设需求。在具体的设计中负荷分级主要可以分为电压设计与变压器设计两方面,高层建筑电气系统中低压配电必须满足国家规范与标准要求,充分考虑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从本身功能性及负荷分布出发,结合区域供电的整体要求,切实提高低压配电的可靠性、针对性。

3.2加强接地保护设计

当前中低压配电系统接地保护主要可以划分为ABC直接接地、ABC+N直接

接地、ABC+PEN/(N+PE0)接 PEN(PE)三类,为了更好的保护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应该重视这三种形式的应用。首先,ABC 直接接地形式在保护的过程中能够将用电设备外部的导电部分进行相应的判断与中断处理,与此同时发出警报,方便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找出故障问题,回复正常运行;其次,ABC+N直接接地这种形式在运行中需要配合相应的金属电装置,由于设备在工作中所产生的电流较大,这种保护形式较多的被应用于平日电流大的接地保护中,能够有效控制大电流对设备或系统所造成的伤害。

3.3漏电保护设计

通过对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进行分析,漏电保护是其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在选择漏电保护器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特别是重点关注额定动作电流的选择,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在满足配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保证末端漏电断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及特点

编号:SM-ZD-97536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 及特点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及特点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接地类型 (1)工作接地:为保证电力设备达到正常工作要求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或发电机中性点接地。 (2)保护接地:为保障人身安全、防止间接触电,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称为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接地保护线分别直接接地;另一种是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接地。 (3)重复接地:在中性线直接接地系统中,为确保保护安全可靠,除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处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在保护线其他地方进行必要的接地,称为重复接地。 (4)保护接中性线:在380/220V低压系统中,由于中性点是直接接地的,通常又将电气设备的外壳与中性线相连,称为低压保护接中性线。此种方式也叫保护接零。

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安全运行的不同方式

编号:SY-AQ-08811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安全运 行的不同方式 Different ways of safe operation of protective grounding in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安全运行的 不同方式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不断趋向自动化。为了保护低压电气设备安全一般只采用一个保护接地系统,保护接地系统对建筑物低压电气设备的安全及其重要。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有不同的方式,只有正确做到概念清楚、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用电设备采用不同的接地方式及接地故障保护措施,来达到供电的安全性能,才能有效地防止触电和火灾发生,提高安全用电水平。保护接地系统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重要保护措施,使低压电气装置能够安全运行,能够保证建筑物低压电气设备的安全。 “地”一般是指大地。但在电气上,却具有更深一层的含义。接地就是在一个系统的元件和另一个系统之间(或者与某一个参考点之间)建立一个电的传导路径。电气及电子系统中的“地”通常有两

种含义:一种是“大地”,另一种是“系统基准地”。 接地是指把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连接起来;接零是指把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导电部分(如金属机壳)同电网的零线连接起来。由于大地内含有自然界中的水份等导电物质,因此它也是能导电的。当一根带电的导体与大地接触时,便会形成以接地点为球心的半球形“地点场”。此时,接地电流便经导体由接地点流入大地内,并向四周呈半球形流散。接地与接零是防止电气设备一旦漏电而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的重要安全措施。 通常将地作为系统的零电位点。理想的地必须是一个零电位、零阻抗的理想导体,其上各点间不应存在电位差,它可在系统中作为所有电平的参考点。接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安全,称为保护接地,二是为信号电压或系统电压提供一个稳定的零电位的参考点,称为信号地或系统地。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平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用专门的接地装置实行良好的金属性连接。其作用是当设备金属外壳意外带电时,将对其地电压限制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消除或减小触电的危险。保护接地最常用于低压不接地配电网中的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

编号:SM-ZD-68941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 基础知识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什么是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为满足电气装置和系统的工作特性和安全防护的要求,而将电气装置和系统的任何部分与土壤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接地按用途不同有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之分。 (1)工作接地。根据电力系统运行工作的需要而进行的接地(如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2)保护接地。将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和架构(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因为他对间接触点有防护作用,故称作保护接地。如TT系统和IT系统。 (3)保护接零。为对间接触点进行防护,将电气装置的外壳和架构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如接地中性点)直接进行电气连接,称作保护接零。如TN系统。

低压供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分类

有关低压供电系统的接地方式的分析 XXXXXXXXXXXXXXXXXXX 一、工程施工供电系统 工程施工用电的基本供电系统有(380V)三相三线制和(380/220V)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TT 系统、TN 系统、IT 系统。其中TN 系统又分为TN-C 、TN-S 、TN-C-S 系统。下面就以上所指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分析。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 根据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TT 、TN 和IT 系统,分述如下。 ( 1 )TT 方式供电系统 TT 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 系统。第一个符号T 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 表示负载设备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TT 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1-1 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 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 )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TT 系统不宜在380/220V供电系统中应用。

3 )TT 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现在有的施工单位是采用TT 系统,施工单位专门安装一组接地装置,引出一条专用 统适用于用电设备容量小且很分散的场合。 ( 2 ) TN 方式供电系统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TN 表示。它的特点如下。 1 )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220V)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大,是TT 系统的很多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2 )TN 系统节省材料、工时,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广泛得到应用,可见比TT 系统优点多。TN 方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而划分为TN-C 和TN-S 等两种。 ( 3 ) TN-C 方式供电系统它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最新版)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75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最新版) 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其中IT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T一点直接接地; 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 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

点无关; 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 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C-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有IT、TT、TN-C、 TN-S、TN—C—S五种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有IT、TT、TN-C、TN-S、TN—C—S五种 一、各种接地型式的优缺点及适应性 1、IT系统的优缺点及适应性 结线方式如图1。 IT系统的主要优点是:一、单线触电电流小,易于脱离,因而不易造成人身触电重伤、死亡事故;二、保护接地的保护效果很好,能切实起到接地保护作用;三、能抑制低压线路或高压线路落雷在配变上形成的正变换或逆变换电压; 四、对于高压两线一地运行电网,能避免(低压中性点不接地时)或抑制(低压中性点通过阻抗接地时)配变高压侧及台架绝缘击穿通过接地线入地而形成的反击(对低压电网)过电压。 IT系统的缺点主要是:(1)某相线接地后,其它相线对地电压升高3倍,中性线的对地电压升高到220V,此时将增加触电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2)低压电网雷击时,因雷电流难以泄漏而出现雷击过电压,造成低压电网的绝缘击穿;(3)高压线与低压线搭连或配变高低压绕组间绝缘击穿,会使低压电网出现危险的过电压造成绝缘击穿或伤亡事故. 为扬其长而避其短,IT系统适应于没有中性线输出的纯动力用电处所或中性线输出很短的混合用电的小自然村. 2、TT值统的优缺点及其适应性 TT系统的结线方式如图2所示. TT系统的主要优点是:(1)能拟制高压线与低压线搭连或配变高低压绕组间绝缘击穿时低压电网出现的过电压;(2)对低压电网的雷击过电压有一定的泄漏能力;(3)与低压电器外壳不接地相比,在电器发生碰壳事故时,可降低

外壳的对地电压,因而可减轻人身触电危害程度;(4)由于单相接地时接地电流比较大,可使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可靠动作,及时切除故障。 TT系统的主要缺点是:一、低、高压线路雷击时,配变可能发生正、逆变换过电压;二、低压电器外壳接地的保护效果不及IT系统. TT系统适应于有中性线输出的单、三相没合用电的较大的村庄.加装上漏电保护装置,可收到较好的安全效果. 3、TN-C系统的优缺点及其适应住 TNC系统除具有TT系统中中性线直接接地的优点外,还因低压电器设备的外壳与中性线相接,当发生碰壳故障时,单相短路电流可使该电器的短路保护装置动作,及时切除故障设备而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所以比 TT系统中电器外壳的接地保护的效果要好一些。其缺点是当发生中性线路时,可能使断路点下侧的所有接中性线的电器的外壳带电,因而增加人身触电的可能性。 TN-C系统的结线方式如图 3所示 TN-C系统的适用场所与TT系统基本相同。 4.TN-S系统的优缺点及适应性。 TN-S系统的结线方式如图4所示.

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的型式有:IT系统、TT系统、TN系统,下面我们做分别介绍。

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的型式有:IT系统、TT 系统、TN系统,下面我们做分别介绍。 一、IT型 必须说明:(略) 二、TT型

必须说明: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01中规范: 3.4.5 采用TT系统时应满足的要求: 1、采用TT系统,除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外,中性线不得再行接地,且应保持与相线(火线)同等的绝缘水平。 2、为了防止中性线的机械断线,其截面积应满足以下要求: 相线的截面积S:S≤16平方毫米中性线截面积S0:S0=S(与相线一样) 相线的截面积S:16<S≤35平方毫米中性线截面积S0:S0=16 相线的截面积S:S>35平方毫米中性线截面积S0:S0=S/2(相线的一半) 3、电源进线开关应隔离(能断开)中性线,漏电保护器必须隔离(能断开)中性线。 4、必须实施剩余电流保护(即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开关),包括: (1)剩余电流总保护、剩余电流中级保护(必要时),其动作电流应满足:

剩余电流总保护和是及时切除低压电网主干线和分支线路上断线接地等产生较大剩余电流的故障。 剩余电流总保护器的动作电流整定: 总保护整定 剩余电流较小的电网非阴雨季节为50mA 阴雨季节为200mA 剩余电流较大的电网非阴雨季节为100mA 阴雨季节为300mA (2)剩余电流末级保护 剩余电流中末级保护装于用户受电端(即终端用户,例如家庭用电,或某台用电设备),其保护范围是防止用户内部绝缘破坏,发生人身间接接触触电等而产生的剩余电流所造成的事故。对直接接触触电,仅作为基本保护措施的附加保护。 剩余电流中末级保护应满足以下条件: Re×Iop≤Ulim 式中: Re—受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电阻(Ω) Ulim—安全电压极限(正常情况下可按50V交流有效值考虑) Iop—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电流(A) Iop整定值:≤30mA 5、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及出线回路,均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包括: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 6、PEE线的作用:当设备发生漏电时,漏电电流可以通过大地回流到变压器的中性点,可以降低带点的设备外壳电压,降低人触及设备外壳被电击的危险程度。 7、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通过大地流回变压器中性点,使得接地电流很大,促使线路保护器可靠动作(特别是整定值符合规范的漏电保护器)可靠动作,切断电源。 三、TN型 TN系统:包括TN—C、TN—C—S、TN—S三种系统 1、TN—C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的几种接地形式TT

低压配电系统的几种接地形式TT、TN、IT 什么是 TT 、 IN 、 IT 系统? 一、建筑工程供电系统 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 TT 系统、 TN 系统、 IT 系统。其中 TN 系统又分为 TN-C 、 TN-S 、 TN-C-S 系统。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TT 系统 TN-C 供电系统→ TN 系统→ TN-S IT 系统 TN-C-S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 根据 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 TT 、 TN 和 IT 系统,分述如下。 ( 1 ) TT 方式供电系统 TT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 TT 系统。第一个符号 T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 T 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 TT 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 1-1 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 )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

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 TT 系统难以推广。 3 ) TT 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 TT 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如图 1-2 所示。 图中点画线框内是施工用电总配电箱,把新增加的专用保护线 PE 线和工作零线 N 分开,其特点是:①共用接地线与工作零线没有电的联系;②正常运行时,工作零线可以有电流,而专用保护线没有电流;③ TT 系统适用于接地保护占很分散的地方。 ( 2 ) TN 方式供电系统 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 TN 表示。它的特点如下。 1 )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大,是 TT 系统的 5.3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2 ) TN 系统节省材料、工时,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广泛得到应用,可见比 TT 系统优点多。 TN 方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而划分为 TN-C 和 TN-S 等两种。 ( 3 ) TN-C 方式供电系统它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 NPE 表示,如图 1-3 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对地有电压,所以与保护线所联接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有一定的电压。 2 )如果工作零线断线,则保护接零的漏电设备外壳带电。 3 )如果电源的相线碰地,则设备的外壳电位升高,使中性线上的危

低压配电接地系统种类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及特点 接地制式按照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的不同接地组合分类。按照行业相关规定,接地系统一般由两个字母组成,必要时可加后续字母。 第一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T-----一点接地 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字母表示装饰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关系 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如果后面还有字母,这个字母表示中性线和保护线的组合 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C-----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PEN线) 我们国家110KV及以上系统普遍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即大电流接地系统)。 35KV、10KV系统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经大阻抗接地系统(即小电流接地系统) 380V/220V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的或经高阻抗接地,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即:过去称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的保护接地。

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亦直接接地,且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无关。即过去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 TN系统,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220V三相四线低压电网中,将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的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即过去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零。 TN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线引出。按其保护线形式,TN系统又分为:TN-C系统、TN-S系统和TN-C-S系统等三种。 (1)TN-C系统(三相四线制),该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护线(PE)是合一的,该线又称为保护中性线(PEN)线。它的优点是节省了一条导线,缺点是三相负载不平衡或保护中性线断开时会使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带上危险电压。 (2)TN-S系统就是三相五线制,该系统的N线和PE线是分开的,从变压器起就用五线供电。它的优点是PE线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通过,因此不会对接在PE线上的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此外,由于N线与PE线分开,N线断开也不会影响PE线的保护作用。 ③TN-C-S系统(三相四线与三相五线混合系统),该系统从变压器到用户配电箱式四线制,中性线和保护地线是合一的;从配电箱到用户中性线和保护地线是分开的,所以它兼有TN-C系统和TN-S系统的特点,常用于配电系统末端环境较差或有对电磁抗干扰要求较严的场所。

配电系统保护接地形式

配电系统保护接地形式 GB9089.2规定了配电系统接地型式共有TN、,TT及IT三种。 1)接地型式文字代号的意义 TN、TT、IT三种型式均使用两个字母,以表示三相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即设备的外壳、底座等)的对地关系。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即 T:表示一点直接接地(通常为系统中性点); I:表示不接地(所有带电部分与地隔离),或通过阻抗(电阻器,电抗器)及通过等值线路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即 T:表示独立于电力系统可接地点而直接接地; N:表示与电力系统可接地点直接进行电气连接。 在TN系统中,为了表示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的组合关系,有时在TN代号后面还可附加以下子母: S:表示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在结构上是分开; C:表示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在结构上是合一的(PEN 导体)。 保护导体(PE 导体)是为满足某些防护需要用来与下列任一部件电气连接的导体:外露可导电部分、外界可导电部分、主接地端子、接地极、电源接地点或人工接地点。 中型导体(N 导体)是与系统中性点连接并能其传输电能作用的导体。 保护中性导体(PEN 导体)兼具PE和N导体的功能。 2)各种接地型式的说明 TN系统。这系统的电力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导体与该点连接。按PE和N导体的组合情况,TN系统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型式: TN—S系统:PE和N导体在整个系统中是分开的(见图1—1 ) TN—C—S系统:系统中一部分PE和N导体合一(见图1—2 ) TN—C系统:PE和N导体在整个系统中是合一的(见图1—3 ) 图1—1 中性导体与保护导体在系统中是分开的TN系统(TN—S)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及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及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 一、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中的电源(含发电机和电力变压器)中性点有下三种运行方式:一种是中性点不接地;一种是中性点经阻抗接地;再一种是中性点直接接地。前两种一般合称为小电流接地;后一种称为电流接地。 (一)、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 分布电容及相间电容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分析见教材原件 (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 对消弧线圈“消除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异议

(三)、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阻接地的电力系统 二、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 按保护接地的型式,分为 (一)TN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且都引出有中性线(N 线),因此都称为三相四线制系统。

1、TN-C 2、TN-S 3、TN-C-S (二) TT系统 (三) IT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阻抗(约1000欧)接地,且 通常不引出中性线,因此它一般为三相三线制系统。 第四节供电质量要求及用电企业供配电电压的选择 一、供电质量 电压对电器设备运行的影响: 电压和频率被认为是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两个基本参 数。 二、供电频率、频率偏差及其改善措施 三、供电电压、电压偏差及其调整措施电力系统的电压 1.三相交流电网和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 我国标准规定的三相交流电网和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 1.电网(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 我国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及电力工业的水平,经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 的。它是确定各类电力设备额定电压的其本依据。

2.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由于电压损耗,线路上各点电压略有不同,用电设备,其额定电压只能按线路首 端与末端的平均电压即电网的额定电压Un来制造。所以,用电设备的额定电 压规定与供电电网的额定电压相同。 3.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发电机是接在线路首端的,所以,规定发电机额定电压 高于所供电网额定电压的5%。 三个电压的关系 4. 电力变压器一次绕组额定电压 如变压器直接与发电机相连,则其一次绕组额定电压应与电机额定电压相同,即高于供电电网额定电压的5%。 如变压器不与发电机相连,而是连接在线路上,其 一次绕组额定电压应与供电电网额定电压 相同。 5. 电力变压器二次绕组额定电压 电力变压器的二次绕组额定电压:变压器一次绕组加 上额定电压而二次绕组开路时的电压,即为空载电压。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探讨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探讨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文件编号:KG-A0-4160-52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探讨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

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999年,苏州供电局组织有关人员到上海、珠海、 广州、厦门、大连、沈阳、北京等地对10 kV系统的中 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和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进行了调 研、分析。现将调研情况介绍如下。 1各单位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1.1上海地区 上海地区35 kV、10 kV配电系统中性点原由电阻 接地改为经消弧线圈接地,现在大部分又改为电阻接 地。当中性点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时,在试检线路或对线 路分段时,往往会发生另一相接地,导致线路跳闸。 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中,设备仍按不接地系 统选择。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保护时间较短,在非金 属性单相接地(经过渡电阻接地)靠零序保护,时间稍 长。在35/10 kV变电站内变压器采用接地,中性点引 出经电阻接地。 上海电网对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有如下规定: 主城区部分,35 kV、10 kV系统由于电缆出线日益增

低压配电系统IT、TT和TN接地方式的详细图文详解分析

低压配电系统IT、TT和TN接地方式的详细图文详解分析 仪表人对仪表接地并不陌生,在本文讲讲低压配电IT系统、TT系统、TN系统的接地方式。这三种接地方式容易混淆,它们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各有不同,希望能对广大的仪表人有所帮助。 定义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低压配电系统有IT系统、TT系统、TN系统三种接地形式。①IT、TT、TN的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标志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②IT、TT、TN的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T标志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N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低压配电系统IT、TT和TN全面剖析1、IT系统I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的系统。IT系统可以有中性线,但IEC强烈建议不设置中性线。因为如果设置中性线,在IT系统中N线任何一点发生接地故障,该系统将不再是IT系统。 IT系统特点①IT系统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仅为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不超过50V,不需要立即切断故障回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②发生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压升高1.73倍;③220V负载需配降压变压器,或由系统外电源专供;④安装绝缘监察器。使用场所: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如应急电源、医院手术室等。 ⑤IT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⑥运用IT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的情况下,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⑦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架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只有在供电距离不太长时才比较安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 正式版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 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其中IT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T一点直接接地;

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 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 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C-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低压配电系统三种形式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定义,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其中,第一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网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N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 TN系统: 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 TT系统: 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IT系统: 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而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1、TN系统 电力系统的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根据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系统连接的不同方式又可分三类: 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1、TN—C系统 其特点是: 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共用。 (1)它是利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线(零线)作为故障电流的回流导线,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故障电流经零线回到中点,由于短路电流大,因此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TN—C系统一般采用零序电流保护;

(2)TN—C系统适用于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场合,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则PEN线中有不平衡电流,再加一些负荷设备引起的谐波电流也会注入PEN,从而中性线N带电,且极有可能高于50V,它不但使设备机壳带电,对人身造成不安全,而且还无法取得稳定的基准电位; (3)TN—C系统应将PEN线重复接地,其作用是当接零的设备发生相与外壳接触时,可以有效地降低零线对地电压。 由上可知,TN-C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在零线上出现不平衡电流,零线对地呈现电压。当三相负载严重不平衡时,触及零线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2)、通过漏电保护开关的零线,只能作为工作零线,不能作为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这是由于漏电开关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 (3)、对接有二极漏电保护开关的单相用电设备,如用于TN-C系统中其金属外壳的保护零线,严禁与该电路的工作零线相连接,也不允许接在漏电保护开关前面的PEN线上,但在使用中极易发生误接。 (4)、重复接地装置的连接线,严禁与通过漏电开关的工作零线相连接。 TN-S供电系统,将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完全分开,从而克服了TN-C供电系统的缺陷,所以现在施工现场已经不再使用TN-C系统。 1.2、TN—S系统 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分开的。 (1)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直接短路,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 (2)当N线断开,如三相负荷不平衡,中性点电位升高,但外壳无电位,PE线也无电位; (3)TN—S系统PE线首末端应做重复接地,以减少PE线断线造成的危险。 (4)TN—S系统适用于工业企业、大型民用建筑。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683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 全基础知识(正式版)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 (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什么是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为满足电气装置和系统的工作特性和安全防护的 要求,而将电气装置和系统的任何部分与土壤间做良 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接地按用途不同有工作接 地和保护接地之分。 (1)工作接地。根据电力系统运行工作的需要而 进行的接地(如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称为工 作接地。(2)保护接地。将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和架

构(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因为他对间接触点有防护作用,故称作保护接地。如TT系统和IT系统。 (3)保护接零。为对间接触点进行防护,将电气装置的外壳和架构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如接地中性点)直接进行电气连接,称作保护接零。如TN系统。 低压配电网是怎样实现绝缘监视的? 用三只电压表分别接在线路三相和接地装置之间。电压表的要求如下:①三只电压表的规格相同; ②电压表量程选择适当;③选用高内阻的电压表。配电网对地绝缘正常时,三相平衡,三只电压表读数均为相电压。当配电网单相接地时,接地相电压表读数

低压配电接地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系统)的比较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定义,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 其中,第一个字母说明电源的带电导体与大地的关系,也即如何处理系统接地:大写字母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T是“大地”一词法文Terre 的第一个字母);I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I是“隔离”一词法文Isolation的第一个字母)。 第二个字母说明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与大地的关系,也即如何处理保护接地:大写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网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N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N是“中性点”一词法文Neutre的第一个字母)。 T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TN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根据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系统连接的不同方式又可分三类: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 I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而电气设备外壳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接地电阻一般小于4欧姆。 一、TT供电系统 TT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系统。第一个符号T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 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TT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1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图1 TT方式供电系统 1)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9215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 式(正式版)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 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其中IT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T一点直接接地; 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

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 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 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C-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IT、TT、TN)系统的区别详解(注安工程师考点)

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 (IT、TT、TN)系统的区别详解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点) 根据现行的国家相关标准,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即 IT系统、TT系统、TN系统。 (1)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 T-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I-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2)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 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 分别对IT系统、TT系统、TN系统进行全面剖析。 一、IT系统 I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的系统。IT系统可以有中性线,但IEC强烈建议不设置中性线。因为如果设置中性线,在IT系统中N线任何一点发生接地故障,该系统将不再是IT系统。

IT系统接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IT系统接线图 IT系统特点 IT系统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仅为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不超过50V,不需要立即切断故障回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发生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压升高1.73倍;-220V 负载需配降压变压器,或由系统外电源专供;-安装绝缘监察器。使用场所: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如应急电源、医院手术室等。 IT 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

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运用IT 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时,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架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只有在供电距离不太长时才比较安全。这种供电方式在工地上很少见。 二、TT系统 T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也直接接地的系统。通常将电源中性点的接地叫做工作接地,而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叫做保护接地。 TT系统中,这两个接地必须是相互独立的。设备接地可以是每一设备都有各自独立的接地装置,也可以若干设备共用一个接地装置。 TT系统接线图如图2所示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及特点

安全管理编号:LX-FS-A81675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及特点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及特点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接地类型 (1)工作接地:为保证电力设备达到正常工作要求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或发电机中性点接地。 (2)保护接地:为保障人身安全、防止间接触电,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称为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接地保护线分别直接接地;另一种是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接地。 (3)重复接地:在中性线直接接地系统中,为确保保护安全可靠,除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处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