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A、延续性

B、模仿性

C、社会性

D、永恒性

考点:教育的属性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C

文字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要解决的矛盾是受教育者是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矛盾。

2、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

C、社会文化传统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考点: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D

文字解析: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就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掌握了学校教育的领导权、政治制度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受教育权在社会中的分配。

3、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睿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顺序性

B、稳定性

C、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考点: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D

文字解析:不同的学生各有其特点、设置供学生选择的兴趣小组正是遵循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原则。

4、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集体本位论

D、阶层本位论

考点: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B

文字解析: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5、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考点:教育制度概述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D

文字解析:资本主义社会为培养合格工人发展资本主义、开创了义务教育制度、德国于1763年做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最早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6、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

C、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D、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

考点:课程的类别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课程的文本有三种形式、分别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7、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A、分科课程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考点:课程的类别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B

文字解析:新课改明确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8、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难易度

D、区分度

考点:教学评价的种类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B

文字解析: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9、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那一教学原则()

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考点:我国中学教学原则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结合内在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10、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考点:品德概述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D

文字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成分、其中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根本标志。

11、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实际练习法

D、情感陶冶法

考点:中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C

文字解析:实际练习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其优秀思想品德的方法。

12、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统和

考点:知觉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C

文字解析: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能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做联觉。

13、小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明人格具有()

A、整体性

B、稳定性

C、独特性

D、功能性

考点:人格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B

文字解析:人格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二是人格的跨情景的一致性。

14、让小丽先后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分化抑制

D、延缓抑制

考点:记忆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产生的干扰成称倒摄抑制。

15、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的关系可以绘成()

A、波浪线

B、斜线

C、U型曲线

D、倒U型曲线

考点: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D

文字解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

16、孙斌经常想:“人为什么是两条腿”、一天想好几次、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以致影响学习和生活、他的心理问题属于()

A、强迫症

B、焦虑症

C、抑郁症

D、恐怖症

考点: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症的表现有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是指当事人身不由己的考虑他不想考虑的事情、题目中的症状是强迫观念。

17、学生的识记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

A、教学支架

B、最近发展区

C、先行组织者

D、互动协作

考点: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念与教育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B

文字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18、小东在解决了困扰了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效能感

考点:情绪理论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B

文字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19、小颖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决不允许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是()

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合理情绪法

D、消退法

考点:情绪理论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C

文字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力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

20、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

A、有效说服

B、树立榜样

C、群体约定

D、价值辨析

考点: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C

文字解析:群体约定是指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量、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由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共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属于群体约定。

21、田和热爱学习、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组织班级同学认真学习、她的这些品质属于性格里面的哪种特征()

A、态度特征

B、理智特征

C、意志特征

D、情绪特征

考点:中学德育过程的内涵

分值:2 分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

四、简答题

1、辨析: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考点:中学德育过程的内涵

分值:1 分

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便其形成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乖民主法冶等多个方面。因此德育不仅仅是道德品质教育、故题目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文字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的内容。

2、辨析:直观教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考点: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分值:1 分

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直观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让学生们感知到学习的对象。直观教学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目的在于克服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原本生疏难理解的知识。综上所述、直观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了直观而直观、一般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生疏时、在理解上遇到困难时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教学。

文字解析:本题考察直观教学的性质。

3、辨析:注意转移就是注意分散。

考点:注意

分值:1 分

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注意转移是指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所吸引。由此可知、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有意识的行为;注意的分散是被动的、无意识的行为、二者不能等同。

文字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涵义。

4、辨析: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

考点:课堂管理概述

分值:1 分

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非正式群体指的是没有正式文件规定而构成的群体、其成员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非正式群体有积极型和消极型之分、在班里管理中、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有助于班级管理与建设、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管理起阻碍作用。教师应该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

文字解析:本题考查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5、简述学校教务活动的基本环节。

考点: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分值:1 分

正确答案: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其中、教学上课是中心环节。

文字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务活动的基本环节。

6、简述德育过程的节本规律。

考点: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分值:1 分

正确答案:德育发展的基本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相互转化的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规律。

文字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节本规律。

7、简述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

考点: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分值:1 分

正确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有:(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文字解析:本题考查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

8、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考点: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分值:1 分

正确答案: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为:(1)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组织教学的能力(4)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5)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6)教育机智等

文字解析:本题考查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的主要内容。

五、综合题

【案例1】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从小很自卑和孤独、随着他的成长在老师和父母的指导下、有了很大的成就。

请结合材料分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概括来说、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

(2)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将遗传素质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学校教育由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负责。

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具有一些特殊功能、具体表现在: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做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和即时的价值;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因、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自身发展的动力。

【案例2】学生A:中学学习英语语法对以后学习英语帮助很大。学生B:平面几何学的好、后来学习立体几何就简单了、知识之间有很大联系。学生A:不光知识这样、弹琴也是、会弹电子琴、学钢琴也快。学生B:可有时候也不一样、会骑自行车反而影响骑三轮车。学生A:有意思、学习很奇妙。

1、请分析材料中两位同学谈话用到的学习原理。

这两位同学所谈论的学习原理是学习的迁移理论。学习迁移也称学习训练、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

2、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原理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精选教材内容;

②合理组织材料;

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④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⑤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3.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阶级性 C.社会生产性 D.相对独立性 4.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5.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面教学活动具有 A.引导性 B.简捷性 D.实践性 C.直接性

6.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 社会意识形态 7.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B.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 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万法是 A.陶冶法 B.示范法 C.锻炼法 D.说服法 9.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之实现,由此,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称为 A.指导性教学 B.情境教学 C.非指导性教学 D.程序教学 10.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科目代码:3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撰写于我国战国末期,被认为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A)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B)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活动 3.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这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C)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人口变化 D.文化传统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我国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B)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生活服务 B.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C.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的发展服务 5.我国唐代中央官学设有“六学二馆”,其入学条件中明文规定不同级别官员的子孙进入不同的学校。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哪一特征(B) A.继承性 B.等级性 C.历史性 D.民族性 6.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欧洲古代教育内容中的“七艺”和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A)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年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明确规定,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行(C) A.国家一级管理 B.国家、地方二级管理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D.国家、地方、学校、教研室四级管理 8.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现过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论争,其根本分歧是(D)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真题与答案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答案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国考)笔试真题及解析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科目代码:302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答案]:B 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 A. 知识,技能和技巧 B. 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 C. 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D.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 [答案]:C 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 A. 经济功能 B. 政治功能 C. 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 [答案]:A 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B 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 促进社会发展 C. 有目的地培养人 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 [答案]:C 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 A. 六三分段设置 B. 五四分段设置 C. 九年整体设置 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 [答案]:C 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A 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C 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 [答案]:B 8、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C. 课程标准 D.教科书 [答案]:D 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中贯彻了() A.直观性原则 B.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A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系统) 3、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教育的形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历史脉络:一是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二是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三是未来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于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 4、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 A、教育与人口:教育对人口数量有制约作用;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主要体现在人口素质)的基本途径;教育可以实现青少年人口的职业分流,调整社会人口的职业构成;特定人口(亚人口群体,如残疾人口、少数民族人口等)与教育。 B、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促进劳动力和科学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 C、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稳定和发展的舆论力量,教育能够促进民主化进程。 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但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D、教育与精神文化:教育的文化传承、文化选择、文化融合、文化创新功能。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 A、教育与人的发展 B、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孟子“人性本善”,佛洛依德,威尔逊,格赛尔,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外铄论(荀子“人性本恶”,洛克“白板说”,华生,给一打健康的婴儿,可以培养出小偷至领袖的各类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阶

历年天津武清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历年天津武清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规律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2.小亮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他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求知内驱力 D.附属的内驱力 3.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因素?() A.社会文化背景 B.座位的排列 C.师生关系 D.校风 4.教学中,王老师发现有些学生精力不集中,于是突然加重语气、提高声调,学生立刻打起了精神。王老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学习兴趣 D.学习动机 5.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中心效应 B.晕轮效应 C.天花板效应 D.刻板印象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情感陶冶法 7.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教学方法是()。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8.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主张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的教育家是() A.桑代克 B.夸美纽斯 C.斯金纳 D.布鲁纳 9.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这是重视下列哪种心理效应?() A.移情 B.强化 C.赞同 D.期望 10.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它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11.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A.建构学习论 B.结构学习论 C.认知学习论 D.联结学习论 12.相对而言,更擅长于抽象与数学推理的学习者是属于() A.主观型 B.幻想型 C.感觉型 D.直觉型 13.写作构思的技能、速算技能属于() A.心智技能 B.操作技能 C.逻辑技能 D.识记技能 14.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不稳定的因素是() A.能力 B.努力 C.运气 D.任务难度 15.刘老师对教学勤恳认真,每次上课都不辞辛苦的讲满整节课,可是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刘老师最应该反思的是()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考试试题 附解析

A.衔接且对应 B.衔接但不对应 C.不衔接也不对应 D.不衔接但对应 7、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型教师资格考试 B、发散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8、完形一顿悟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戴克 B.苛勒 C.托尔曼 D.奥苏贝尔 9、电视新闻经常播放表彰各种见义勇为好市民的现场报道,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情感陶冶法 10、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11、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该过程称为()。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刺激获得 D、刺激消退 12、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卢梭 13、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

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 14、上初中以来,刘俊突然好像不认识自己了,“我到底是谁?”“我将来做什么呢?”这类问题常常困扰着他。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A.亲密对孤独 B.勤奋对自卑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信任对不信任 15、在意义学习中,新学习的观点是原有观点的上位观点的学习被称作()。 A.综合学习 B.并列学习 c.类属学习 D.总括学习 16、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较大的强制性,与此相对的是,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较大的()。 A.灵活性 B.自愿性 C.自主性 D.发展性 17、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 A、直线式 B、螺旋式 C、分支平行式 D、综合式 18、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对封建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等改革始于()。 A.明朝末期 B.清朝初期 C.清朝末期 D.民国初期 19、晓东在记忆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单词在他头脑中只能保持几十秒。这种记忆现象是()。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内隐记忆 20、昆体良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21、孔子曰:“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A.具有灵活性 B.脱离社会生产 C.具有全面性 D.结合社会生产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2、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S-R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 3、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 4、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功能是什么。

2019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

2019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考点 9:教育学的概念

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库及答案3000题

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库及答案3000题 目录: 2018年天津市和平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库及答案1000题. 2019年天津市生态城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汇编及答案1000题. 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1000题. 全文内容下载: 百度:星宿人才网 搜索:天津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库及答案 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1000题 一、单选题 1.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主要是()。 A、随机应变提出的问题 B、为调整课堂教学节奏提出的问题 C、为维护课堂教学秩序提出的问题 D、备课时设计的问题 【答案】D 【解析】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备好课,这是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备课时设计的问题一般都是教师深思熟虑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主要是备课时设计的问题。故选D。 2.下面对班主任工作基本职责的认识,正确的观点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发展负责 B、全面了解学生,确保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C、与家长保持联系,教育好每个学生 D、根据学校的要求,使学生班集体得以良好发展 【答案】A 【解析】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等起主导作用。A项,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发展负责是班主任最基本的职责。故选A。 3.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 A、中小学教育 B、社会教育 C、成人教育 D、家庭教育 【答案】D 【解析】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 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附答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注重 A.学生自主 B.教师主导 C.教学相长 D.因材施教 2.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 A.公共性 B.民主性 C.免费性 D.强制性 3.儿童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整体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4.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开划,你到 D.班主任工作惠市宝近讲市江 5.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商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 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对抗型 6.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之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课、同行研讨等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体现的教师专业能力是 A沟通与合作能力 B.激励与评价能力 C.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D.组织与实施能力 7.如果学生被蜜蜂蛰伤,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伤口涂抹 A.肥皂水

B.蒸馏水 C.食用醋 D.稀盐酸 8.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直觉 B.错觉 C.幻觉 D.联觉 9.小英小英相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0.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小容风复抄与了很多遍。她在学习中运用的是学过 A.监督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组织策略 11.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在奥苏伯尔有意义

《重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求同存异 【解析】B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解析】A。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他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延续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解析】B。教师劳动的延续性是指教师的教学不只局限在学生的上学时期,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 4.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学校 B.少年宫 C.同学 D.社会 【解析】A。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品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 B.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 D.课程设罝 【解析】A。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 A.揉搓受伤手指 B.吃止痛消炎药 C.冷敷受伤手指 D.热敷受伤手指 【解析】C。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7.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的研究方法是( )。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1.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答案要点】(1)动机原则。教师如能善于促进并调节学生的探究活动,便可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2)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至于究竟选用哪一种呈现方式为好,则要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课题性质而定。 (3)程序原则。通常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程序,它们对学习者来说,有难有易,不存在对所有学习者都适用的唯一程序;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任何具体的程序总是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 (4)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重要的一环。 2.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案要点】(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率。 3.简述抑郁症的表现。 【答案要点】(1)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 (2)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

(3)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 (4)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答案要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5.简述理性一情绪辅导方法。 【答案要点】艾里斯曾提出理性一情绪辅导方法,又称ABC理论。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1ief)。情绪反应C是由B(我们的信念)直接决定的。B如果是一个非理性的观念,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D)非理性信念(B),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E)。这就是艾里斯理性情绪治疗的ABCDE步骤。 6.简述建构主义学生观。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解析 (1)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例题 一、单向选择(70 题) 1、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学生学习课程的自主程度分类,课程可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C.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D.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2、心理学通常把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能力,二是气质,三是() A.性格 B.动机 C.兴趣 D.意志 3、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及时复习往往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是因为及时复习符合艾宾 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即遗忘进程呈现出()的特点。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比较均匀 D.没有规律 4、我们说一个学生的智力好,通常是指学生在认识方面的综合能力强,其核心是() A.记忆力 B.想象力 C.注意力 D.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5、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思想的教育论著是() A.《论语》 B.《学记》 C.《师说》 D.《大学》 6、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班级事务中所做的 事情,以及在各种检查、评比、竞赛中的获奖情况进行记录,并纳入学业成绩中给予加分。 这种评价方法我们称之为()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 7、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C.学生和教科书 B.教师和教科书 D.教学内容和手段

8、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小明学习成绩差,还经常破坏课堂纪律。学校为了保证升 学率,就把小明开除了。该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A.人格尊严 C.人身权 B.名誉权 D.受教育权 9、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 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 笨了”。小敏心里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 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 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 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的()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10、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A.事实说服 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 D.间接说服 11、教育系统最基本要素是() A.教育媒介 B.教育内容 C.学生和老师 D.过程与活动 12、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A.京师大学堂 C.京师同文馆 B.五四以后

2017年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2017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赞可夫 D、布鲁纳 2、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需品,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这表明教育具有()。 A、阶级性 B、历史性 C、永恒性 D、平等性 3、社会成员经由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以及各层组织之间转化和调动。这种教育功能是()。 A、社会流动功能 B、文化传递功能 C、社会改造功能 D、人口控制功能 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了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部教育名著是()。 A、《理想国》 B、《巨人传》 C、《教育论》 D、《爱弥儿》 5、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 A、遗传因素 B、社会环境 C、教育影响 D、个体实践

6、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涵的因素是()。 A、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B、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 C、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 7、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连贯性 D、差异性 8、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由其部矛盾推动的。学生品德发展的部矛盾是( )。 A、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现在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B、学习德育要求与学生现在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C、学生品德发展的社会要求与学校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D、学生品德发展的新需要与其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是()。 A、主动性、阅读性和引导性 B、探索性、间接性和引导性 C、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D、间接性、引导性和复杂性 10、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式是()。 A、以分科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以综合课程为主 D、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结合 11、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是( )。

2018年下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小学)

2018年下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1孟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2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 3《学记》:专谈教育,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 4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5杨贤江: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6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是克鲁普斯卡娅 7赫尔巴特: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8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 9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泛智教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经验中心” 10杜威: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三个中心:“儿童中心”“ 活动中心”“ 《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11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提出学科结构理论 12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三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 13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 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布鲁纳、赞科夫、根舍因 (二)教育 教育的涵义 1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 是教育 2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教育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2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是承担教的职责、施加教育影响的人。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3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传授的知识、思想观念等内容。特点目的性和价值性、发展 性、形态的多样性。 4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起源

2018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含考试题型

2018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含考试题型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最新版】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中小学行为规范规定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生不超过() A6小时 B7小时 C8小时 D9小时 2.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 A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B以活动和体验为主

C以游戏和模拟为主 D以游戏和辨析为主 3.关爱小学生属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专业理念和师值中的() A职业理解和认识 B对待小学生的行为态度 C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 D个人修养与行为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综合活动实践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国家规定比进修的课程 B只在小学阶段开放 C目标是提高学生所学识让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D包括研究性学习 5.下列关于师生关系属性不恰当的是() A教育关系 B心里关系 C伦理关系 D合同关系 6.某老师讲授圆周的周长时,也讲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的突出贡献,同学们不仅学习到了理论这些知识,还增强了名族自豪感,这位教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启性原则 B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7.我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 B合作教学 C复式教学 D班级教学 8.一位老师把大把时间放在维护自己与新同事关系上,说明其外在生长中的() A关注任务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教学

D关注学生 9.舒尔茨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收益这一观点体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享用功能 10.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提倡“学思结合”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2019下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科目代码:3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撰写于我国战国末期,被认为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活动 3.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这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人口变化 D.文化传统 4.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我国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生活服务 B.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C.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的发展服务 5.我国唐代中央官学设有“六学二馆”,其入学条件中明文规定不同级别官员的子孙进入不同的学校。这 主要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哪一特征?() A.继承性 B.等级性 C.历史性 D.民族性 6.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欧洲古代教育内容中的“七艺”和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物理、化学等 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7.2001年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明确规定,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行() A.国家一级管理 B.国家、地方二级管理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D.国家、地方、学校、教研室四级管理 8.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现过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论争,其根本分歧是() A.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还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B.以理论教学为主还是以实践教学为主 C.以学科教学为主还是以活动教学为主

2018上小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 【】 (来源于网络)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注意() A.学生自主 B.教师主导 C.教学相关 D.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D.因材施教 2、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义务教育具有() A.公共性 B.民主性 C.免费性 D.强制性 正确答案:A.公共性 3、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整体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正确答案:C.顺序性 4、小学德育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 D.班主任工作 正确答案: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 5、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育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话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 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对抗型 正确答案:B.民主型 6、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以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课,同事研讨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体现教师专业能力是() A.沟通与合作能力 B.激励与评价能力 C.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D.组织与实践能力 正确答案:A.沟通与合作能力 7、如果学生被蜜蜂蜇伤,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伤口涂抹() A.肥皂水 B.蒸馏水 C.食用醋 D.稀盐酸 正确答案:A.肥皂水 8、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直觉 B.错觉 C.幻觉 D.联觉 正确答案:D.联觉 9、小英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正确答案:C.趋避冲突 10、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小蓉反复抄写了很多遍。她在学习中运用的是()

2017年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2017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客观题 1、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______ A. 梁启超 B. 魏源 C. 曾国藩 D. 谭嗣同 2、“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是______名言。 A. 亚里士多德 B. 毕达哥拉斯 B. 阿基米德 D. 牛顿 3、被誉为“两弹无勋”的科学家是______ A. 钱学森 B. 钱三强 B. 钱伟长 D. 邓稼先 4、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属于最早的______ A. 学科课程 B. 综合课程 C. 分科课程 D. 特色课程 5、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学法论论著的是______ A. 《大教学论》 B. 《雄辩术原理》 C. 《教育漫画》 D. 《普通教育学》 6、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活动,其基本要素都不包括______ A. 教育者 B. 学习者 C. 教育政策 D. 教育影响 7、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改造,该观点属于______ A.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B.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C. 教育的生活起源说 D.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8、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______ A.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形成 B. 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C. 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D. 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9、“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______特点。 A. 复杂性 B. 创造性 C. 示范性 D. 长期性 10、中国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系统是______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11、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______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A. 2020年 B. 2025年 C. 2030年 D. 2035年 12、师生关系的内容不包括______ A. 社会关系 B. 教育关系 C. 心理关系 D. 工作利益 13、“心理相容”是良好师生关系特征中师生之间的______方便表现。 A. 群体关系 B. 人际关系 C. 心理关系 D. 工作关系 14、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______ A. 夸美纽斯 B. 培根 C. 赫尔巴特 D. 康德 15、中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注意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是______ A. 《新教育大纲》 B. 《教育学》 C. 《大教学论》 D. 《教育与发展》 16、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国的洛克均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重点是学习,这种观点属于______ A. 内发论 B. 外铄论 C. 动因论 D. 多因素论 17、人的生理成熟以______成熟为标志。 A. 神经系统 B. 生殖系统 C. 淋巴系统 D. 内分泌系统 18、下列关于教育惩罚的观点不正确的是______ A. 教育中不能没有惩罚 B. 惩罚只有符合负强化的意义,才会产生最大的教育价值 C. 惩罚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 D. 多用施予式惩罚,少用或不用剥夺式惩罚 19、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是______ A. 行动 B. 需要 C. 动机 D. 诱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