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第二版)第二章习题解答

基础工程(第二版)第二章习题解答
基础工程(第二版)第二章习题解答

基础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1)地区的标准冻结深度为 0 =1.8m 2)按式 2-30求设计冻结深度,即 d = 0 zs zw ze 第二层土: d>0.5mm 占 40%<50%, d>0.25mm 占 55%>50%,为中砂, zs =1.30 查表 2-12 求 zw 第一层土: 按表 2-10查粉土, 19%< =20%<22%,底面距地下水位 0.8m<1.5m ,冻胀 等级为Ⅲ级 冻胀类别为冻胀 zw =0.90 第二层土:按表 2-10 查中砂,地下水位离标准冻结面距离为 0.2m<0.5m 冻胀等级为 Ⅳ级 冻胀类别为强冻胀 zw =0.85 查表 2-13 求 ze 城市人口为 30 万,按城市的近郊取值 ze =0.95(注意表格下面的注释) 按第一层土计算: d1 =1.8*1.2*0.90*0.95=1.85m 按第二层土计算: d2 =1.8*1.3*0.85*0.95=1.89m 表明:冻结深度进入了第二层土内,故残留冻土层主要存在于第二层土。可近似取冻深 最大的土层,即第二层土的冻深 1.89m 来作为场地冻深。 如果考虑两层土对冻深的影响,可通过折算来计算实际的场地冻深。 折算冻结深度: Z d ' =1.2 +(1.85 - 1.2)* 1.89 =1.864m 1.85 (3)求基础最小埋深 按照正方形单独基础,基底平均压力为 120kp a ,强冻胀、采暖条件,查表 2-14 得允许 残留冻土层厚度 h max =0.675m 由式 2-31求得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 d min = d - h max =1.89-0.675=1.215m 或者:最小埋置深度 d min = 'd - h max =1.864-0.675=1.189m 综合可取 d min =1.2m 查表 2-11 求 zs 第一层土: I p = L - P =8<10 且 d>0.075mm 占土重 10%<50% ,为粉土, zs =1.20

新编基础物理学第二版第二章习题解答

9习题二 2-1.两质量分别为m和M (M m)的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现有一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m上,使两物体一起向右运动,如题图2-1所示,求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若水平力F作用在M上, 使两物体一起向左运动,则两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解:以m、M整体为研究对象, F 以m为研究对象,如解图2-1 有 (m M )a…①(a),有 F Mm ma…② 由①、②两式,得相互作用力大小 l MF F Mm . “ m M 若F作用在M上,以m为研究对象,如题图2-1 (b)有 F Mm ma 由①、③两式,得相互作用力大小解图2-1 F Mm 讦发生变化。 m M 2-2.在一条跨过轻滑轮的细绳的两端各系一物体,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M2,在M2上再放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如题图2-2所示,若M1=M2= 4m,求m和M2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若M1=5m, M2=3m,则m与M2之间的作用力是否发生变化? M1和 解:受力图如解图2-2,分别以M1、M2和m为研究对象,有题图2-2 又T1T2,则当M1 当M1 T1 M1g M1a (M2 m)g T2 (M 2 m)a mg F M 2m ma C O F M 2m 2M 〔mg m M1 M2 M 2 4m 时 解图2-2 F M2m8mg 5m, M 2 3m 时 F M 2m10mg 9 发生变化。 题图2-1

2-3?质量为M的气球以加速度v匀加速上升,突然一只质量为m的小鸟飞到气球上,并停留在气球上。若气球仍能向上加速,求气球的加速度减少了多少? r 解:设f为空气对气球的浮力,取向上为正。 分别由解图2-3(a)、(b)可得 f M g Ma mag a a a1 m M 2-4.如题图2-4所示,人的质量为60kg,底板的质量为在底板上静 止不动,则必须以多大的力拉住绳子? 解:设底板和人的质量分别为M , m,以向上为正方向, (a)、(b)所示,分别以底板、人为研究对象,则有 T| T2 F Mg 0 T3 F ' mg 0 F为人对底板的压力, F '为底板对人的弹力。有 F F 又因为 f (M m) g (M m)a1 由此解得 a i Ma mg m M ?0 (a) ⑹ 解图2-3 则 T 2 T 3 也严 245N 40 kg。人若想站 受力图如解图2-4 解图2-12

第二章习题(化工基础)

第二章习题 1)某盛有液体的圆筒容器,容器轴心线为铅垂向,液面水平,如附图中虚线所示。当容器以等角速度ω绕容器轴线旋转,液面呈曲面状。试证明: ①液面为旋转抛物面。 ②。 ③液相内某一点(r,z)的压强。式中ρ为液体密度。 2)直径0.2m、高0.4m的空心圆桶内盛满水,圆筒定该中心处开有小孔通大气,液面与顶盖内侧面齐平,如附图所示,当圆筒以800rpm转速绕容器轴心线回旋,问:圆筒壁内侧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液体压强各为多少? 的流程如附图所示。已知:塔顶压强为0.45at 3)以碱液吸收混合器中的CO 2 (表压),碱液槽液面与塔内碱液出口处垂直高度差为10.5m,碱液流量为10m3/h,输液管规格是φ57×3.5mm,管长共45m(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管长),碱液密度,粘度,管壁粗糙度。试求:①输送每千克质量碱液所需轴功,J/kg。②输送碱液所需有效功率,W。 4)在离心泵性能测定试验中,以20℃清水为工质,对某泵测得下列一套数据:泵出口处压强为1.2at(表压),泵汲入口处真空度为220mmHg,以孔板流量计及U形压差计测流量,孔板的孔径为35mm,采用汞为指示液,压差计读数 ,孔流系数,测得轴功率为1.92kW,已知泵的进、出口截面间的垂直高度差为0.2m。求泵的效率η。 5)IS65-40-200型离心泵在时的“扬程~流量”数据如下: 用该泵将低位槽的水输至高位槽。输水管终端高于高位槽水面。已知低位槽水面与输水管终端的垂直高度差为4.0m,管长80m(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管长),输水管内径40mm,摩擦系数。试用作图法求工作点流量。 6)IS65-40-200型离心泵在时的“扬程~流量”曲线可近似用如下数学式表达:,式中H 为扬程,m,V为流量,m3/h。 e 试按第5题的条件用计算法算出工作点的流量。

第2章 桩基础工程习题

第二章桩基础工程习题 一、判断题: 1、主要靠桩身侧面与土之间的摩擦力承受上部荷载的桩属于摩擦型桩。() 2、主要靠桩端达到坚硬土体以承受上部荷载的桩属于端承型桩。() 3、预制桩采用叠浇制作时,重叠层数不应超过四层。() 4、预制桩沉桩速率越快,场地土体隆起量也越大。() 5、锤击预制桩,对于摩擦桩,桩入土深度的控制原则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作为参考。() 6、锤击预制桩,对于端承桩,桩入土深度的控制原则控以贯入度为主,桩端标高为参考。() 7、当桩规格、埋深、长度不同时,宜先大后小、先深后浅、先长后短施打。() 8、预制桩锤击施工中,当桩头高出地面,则宜采用往后退打。() 9、预制桩施工时,当一侧毗邻建筑物,则打桩顺序宜由毗邻建筑物一侧向另一方向施打。() 10、静压沉桩特别适用于软土地基中施工。() 11、锤垫在预制桩锤击中主要是起均匀传递应力作用。() 12、锤击预制桩时,锤重越大、落距越高,对沉桩效果越明显。() 13、预制桩采用锤击法施工时,宜选择重锤低击。() 14、柴油锤适用于松软土层中预制桩锤击施工。() 15、振动锤在砂土中打桩最有效。() 16、预制桩的桩尖处于硬持力层中时可接桩。() 17、预应力砼管桩接头数量不宜超过4个。() 18、浆锚法用于接桩时,不适合用于坚硬土层中。() 19、预制桩采用焊接法接桩时,应由两个人对角同时对称施焊。() 20、对土体有挤密作用的沉管灌注桩,若一个承台下桩数在五根以上,施工时宜先施工承台外围桩,后施工承台中间桩。() 21、泥浆护壁灌注桩成桩顺序可不考虑挤土的影响。() 22、正循环回转钻孔泥浆的上返速度快,排渣能力强。() 23、反循环回转钻孔泥浆的上返速度快,排渣能力强。() 24、冲击钻成孔法适用于风化岩层施工。() 25、沉管灌注桩复打施工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砼初凝之前进行。()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侧承受的桩是。 A、端承摩擦桩 B、摩擦桩 C、摩擦端承桩 D、端承桩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知识分享

第二章供求、供给、价格 1、为什么欲望不同于需求? 答: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受和需要满足的愿望,其基本特点是无限性,即人的欲望永远没有完全得到满足的时候。 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成为需求。 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没有限制条件,而需求受到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制约,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欲望不同于需求。 1、有些企业在广告宣传中声称自己的产品是为“工薪阶级服务的”。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答: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企业宣传自己的产品是为工薪阶层服务,主要是指在价格上给予工薪阶层方便,通过降低价格,提供经济实惠又保质的产品,吸引消费者,让消费者有经济能力来购买产品。 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产品为工薪阶层服务,旨在强调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却忽略了其购买欲望。所以,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出租车行业越发达,服务越好,价格越低,买汽车的人越少,为什么? 答:替代品是指可以互相替代来满足同一种欲望的商品。出租车和汽车,皆可为人们提供出行便利服务,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是

替代关系。 对于有替代关系的商品,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对其需求增加,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下降。当出租车行业发达,价格低廉,服务良好时,人们会增加对出租车的消费需求,从而减少对汽车的购买需求。 4、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旅馆、餐饮、交通、娱乐等行业的发展,为什么? 答: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他们是相互补充的,旅游业与旅馆、餐饮、交通、娱乐等行业就是一种互补关系。两种互补品价格与需求呈反向变动,当旅游业发展,价格降低,消费者而对其互补的旅馆、餐饮、交通、娱乐等的需求就增加,从而带动其发展。 5、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汽车市场的需求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答:总体上来说会扩大对汽车市场的需求。首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消费者对汽车有了一定的购买力,其次,加入世贸组织使得汽车价格下架昂,对汽车的购买需求增多。再次,加入世贸组织使得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影响发展中国家,购买汽车会成为人们的偏好与心理欲望。最后,加入世贸组织,消费者对自己未来的收入与商品价格走势有所预期,这种预期也影响了购车的意愿和需求。综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会扩大汽车市场的需求。

基础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1)地区的标准冻结深度为0Z =1.8m (2)按式2-30求设计冻结深度,即d Z =0Z zs ψzw ψze ψ 查表2-11求zs ψ 第一层土:p I =L ω-P ω=8<10 且d>0.075mm 占土重10%<50% ,为粉土,zs ψ=1.20 第二层土:d>0.5mm 占40%<50%,d>0.25mm 占55%>50%,为中砂,zs ψ=1.30 查表2-12求zw ψ 第一层土: 按表2-10查粉土,19%<ω=20%<22%,底面距地下水位0.8m<1.5m ,冻胀等级为Ⅲ级 冻胀类别为冻胀 zw ψ=0.90 第二层土:按表2-10查中砂,地下水位离标准冻结面距离为0.2m<0.5m 冻胀等级为Ⅳ级 冻胀类别为强冻胀 zw ψ=0.85 查表2-13求ze ψ 城市人口为30万,按城市的近郊取值 ze ψ=0.95(注意表格下面的注释) 按第一层土计算:d1Z =1.8*1.2*0.90*0.95=1.85m 按第二层土计算:d2Z =1.8*1.3*0.85*0.95=1.89m 表明:冻结深度进入了第二层土内,故残留冻土层主要存在于第二层土。可近似取冻深最大的土层,即第二层土的冻深1.89m 来作为场地冻深。 如果考虑两层土对冻深的影响,可通过折算来计算实际的场地冻深。 折算冻结深度:'d Z =1.2 +(1.85 - 1.2)*1.891.85 =1.864m (3)求基础最小埋深 按照正方形单独基础,基底平均压力为120a kp ,强冻胀、采暖条件,查表2-14得允许残留冻土层厚度max h =0.675m 由式2-31求得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min d =d Z -max h =1.89-0.675=1.215m 或者:最小埋置深度min d =' d Z -max h =1.864-0.675=1.189m 综合可取min d =1.2m 。

基础工程(第二版)第二章习题解答

习 题 【2-1】如图2-31所示地质土性和独立基础尺寸的资料,使用承载力公式计算持力层的承载力。若地下水位稳定由0.7m 下降1m ,降至1.7m 处,问承载力有何变化? 图2-31 习题2-1图 解:由图2-31可知: 基底处取土的浮重度 3/2.88.90.18'm kN w sat =-=-=γγγ 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3/0.133 .16.02.8)6.03.1(2.17m kN m =?+-?=γ 由020=k ?,查表2-6可得 66.5,06.3,51.0===c d b M M M 所以,持力层的承载力为 kPa c M d M b M f k c m d b a 9.64166.53.10.1306.38.12.851.0=?+??+??=++=γγ 若地下水下降1m 至1.7m ,则 基底以上土的重度为 3/2.17m kN m =γ 基底处土的重度为 3/0.18m kN m =γ 此时,持力层的承载力为 kPa c M d M b M f k c m d b a 0.86166.53.12.1706.38.10.1851.0=?+??+??=++=γγ

【2-2】某砖墙承重房屋,采用素混凝土(C10)条形基础,基础顶面处砌体宽度0b =490mm ,传到设计地面的荷载F k =220kN/m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k =144kPa ,试确定条形基础的宽度b 。 (1)按地基承载力要求初步确定基础宽度 假定基础埋深为d=1.2m ,不考虑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即f a =f ak =144kPa m d f F b G a k 83.12 .120144220=?-=-≥γ,取b=1.9m 初步选定条形基础的宽度为1.9m 。 地基承载力验算: kPa f kPa b G F p a k k k 1448.1399 .12.19.120220=<=??+=+= 满足 无筋扩展基础尚需对基础的宽高比进行验算(其具体验算方法详见第三章),最后还需进行基础剖面设计。 (2)按台阶宽高比要求验算基础的宽度 初步选定基础的高度为H=300mm 基础采用C10素混凝土砌筑,基础的平均压力为kPa p k 8.139= 查表3-2,得允许宽高比0.12==H b tg α,则 m Htg b b 09.10.13.0249.020=???+=+≤α 不满足要求 m tg b b H 705.00 .1249.09.120=?-=-≥α 取H=0.8m m Htg b b 09.20.18.0249.020=??+=+≤α 此时地面离基础顶面为 1.2-0.8=0.4m>0.1m ,满足要求。

桩基础工程习题解答

第二章桩基础工程习题 一、填空题 1.桩按受力特点为分类,可分为___端承桩___桩、____摩擦桩___桩。 2.预制打入桩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1%以内。入土深度控制对摩擦桩应了以桩尖设计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作为参考,端承桩应以贯入度为主。 3.预制桩在沉桩时,常用的接桩方法有_法兰盘连接__、__钢板连接__和_硫磺胶泥(沙浆)连接__。 5 钻孔灌注桩钻孔时的泥浆循环工艺有正循环、反循环两种。 6.当桩的规格、埋深、长度不同时,宜采用先大后小、_ 先深后浅_、__先长后端__的原则施打。7.预制桩达到设计强度__70___%后才可起吊,达到设计强度的___100___%时才可运输。 二、选择题 1.以下打桩顺序一般不.采用的是( B )。 A、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 B、逐排打设 C、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 D、自中间向四周进行 2.现场采用重叠法制作预制桩时,重叠层数不宜超过__D__层。现场采用重叠法制作预制桩时,上层桩或邻桩的灌筑应在下层桩或邻桩砼达到设计强度的_____才能进行。 A、1 50% B、2 30% C、3 70% D、4 30% 3.预制桩采用锤击打设时,关于桩锤选择,正确的方法应是:_B__。 A、轻锤低击 B、重锤高击 C、重锤低击 D、轻锤高击 4.当在桩间距小且较密集群桩中打桩,可选用___C____顺序打桩。 A、逐排打设 B、由中间向一侧对称施工 C、由中央向四周施打 D、由外周向中央施打 5.沉管灌注桩在施工时,拔管速度应不应大于__B___m/min。 A、1 B、2 C、3 D、4 6.沉管灌注桩施工,在软弱土层及软硬土层交界处拔管时,其速度不得大于__C__m/min。 A、0.5 B、0.8 C、1.0 D、1.2 7.施工时无噪音,无振动,对周围环境干扰小,适合城市中施工的是( D )。 A.锤击沉桩 B.振动沉桩 C.射水沉桩 D .静力压桩 三、简答题。 1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制作、起吊、运输和堆放过程中各有什么要求? 答:管桩及长度在10m 以内的方桩在预制厂制作,较长的方桩在打桩现场制作。 模板可以保证桩的几何尺寸准确,使桩面平整挺直;桩顶面模板应与桩的轴线垂直;桩尖四棱锥面呈正四棱锥体,且桩尖位于桩的轴线上;底模板、侧模板及重叠法生产时,桩面间均应涂刷好隔离层,不得粘结。

基础工程第二章

第二章 1.浅基础设计内容:1.选择基础方案(确定材料、类型,进行基础平面布置); 2.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置深度 3.确定地基的承载力; 4.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必要时进行地基变形与稳定性验算; 5.进行基础结构设计(内力分析、截面计算、构造要求); 6.绘制基础施工图,提出施工说明。 2.浅基础设计方法:常规设计法(简化计算法)、相互作用设计法 3.常规设计法要点:特点:1满足静力平衡条件;2不满足变形协调条件。结论:地基越软弱或越不均匀,按常规设计法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差别就可能越大。合理的设计方法: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分析难度较大)。满足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常规设计法适用条件:1.地基沉降较小或较均匀2.基础刚度较大。 4.荷载种类: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永久荷载:1、不随时间变化2、变化与均值比可以忽略3、单调变化并趋于极值。可变荷载:变化与均值比不可忽略。偶然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很大,持续时间很短。 5.荷载代表值:1标准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如均值2组合值:对于可变荷载,组合超越概率与其出现概率相同3频遇值:对于可变荷载,超越概率为规定的较小比率4准永久值:对于可变荷载,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 6.荷载组合:1基本组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与可变作用的组合(分项系数)2标准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为荷载代表的组合3准永久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对于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的组合。 7.计算基础内力、配筋:基本组合(设计值),荷载分项系数为1.2~1.4,与混凝土设计规范相适应,通过增大荷载来提高安全度。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基本组合,荷载分项系数为1.0,安全度通过安全系数来反映,例如:抗滑移安全系数K s=抗滑力/滑移力≥1.3计算基底面积:标准组合(标准值),没有荷载分项系数。不增大荷载,因为地基承载力已具有足够的安全度。例:p k≤f a=p u/K=p u/2计算沉降:准永久组合,不计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8.浅基础类型:结构型式分:扩展基础、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壳体基础等。按材料分:无筋基础(刚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扩展基础作用:把墙或柱的荷载侧向扩展到土中,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9.无筋扩展基础:指由砖、毛石、砼、毛石砼、灰土、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无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俗称“刚性基础”。适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 1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 2-1什么是切削用量三要素?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有什么关系?答: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v、进给量f、背吃刀量a p(切削xx)。 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的关系是: 切削层公称厚度:hD fsin r切削层公称宽度:bD a p/sin r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AD fap2-2确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形状最少需要几个基本角度?试画图标出这些基本角度。 答: 确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形状最少需要7个基本角度: 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副前角、副后角和刃倾角,这些基本角度如下图所示(其中副前角、副后角不做要求)。 2-3试述刀具标注角度和工作角度的区别。为什么车刀作横向切削时,进给量取值不能过大? 答: 刀具标注角度是在静态情况下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测得的角度;而刀具工作角度是在刀具工作角度参考系中(考虑了刀具安装误差和进给运动影响等因素)确定的刀具角度。车刀作横向切削时,进给量取值过大会使切削速度、基面变化过大,导致刀具实际工作前角和工作后角变化过大,可能会使刀具工作后角变为负值,不能正常切削加工(P23)。 2-4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性能?

答: (P24) (1)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3)高耐热性; (4)良好的导热性和耐热冲击性能; (5)良好的工艺性。 2-5常用的硬质合金有哪几类?如何选用? 答: (P26)常用的硬质合金有三类: P类(我国钨钴钛类YT),主要用于切削钢等长屑材料;K类(我国钨钴类YG),主要用于切削铸铁、有色金属等材料;M类(我国通用类YW),可以加工铸铁、有色金属和钢及难加工材料。 2-6怎样划分切削变形区?第一变形区有哪些变形特点? 答: 切削形成过程分为三个变形区。第一变形区切削层金属与工件分离的剪切滑移区域,第二变形区前刀面与切屑底部的摩擦区域;第三变形区刀具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的摩擦区域。 第一变形区的变形特点主要是: 金属的晶粒在刀具前刀面推挤作用下沿滑移线剪切滑移,晶粒伸长,晶格位错,剪切应力达到了材料的屈服极限。 2-7什么是积屑瘤?它对加工过程有什么影响?如何控制积屑瘤的产生?答:

第二章习题答案

162 第2章习题 1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路易斯酸,哪些是路易斯碱? BH 4-, PH 3, BeCl 2, CO 2, CO , Hg(NO 3)2, SnCl 2 解答:路易斯酸:BeCl 2,PH 3,CO 2,CO ,Hg(NO 3)2,SnCl 2 路易斯碱:PH 3,CO ,SnCl 2 2 写出下列物种的共轭酸和共轭碱: NH 3, NH 2-, H 2O , HI , HSO 4- 解答: 共轭酸 共轭碱 共轭酸 共轭碱 NH 3 NH 4+ NH 2- NH 2- NH 3 NH 2- H 2O H 3O + OH - HI H 2I + I - HSO 4- H 2SO 4 SO 42- 3 下列各对中哪一个酸性较强? 并说明理由。 (a) [Fe(H 2O)6]3+和[Fe(H 2O)6]2+ (b) [Al(H 2O)6]3+和[Ga(H 2O)6]3+ (c) Si(OH)4和Ge(OH)4 (d) HClO 3和HClO 4 (e) H 2CrO 4和HMnO 4 (f) H 3PO 4和H 2SO 4 解答:(a) [Fe(H 2O)6]3+和[Fe(H 2O)6]2+ 路易斯酸性:前者,中心离子电荷高、半径小,吸引电子能力大; 质子酸性:前者,中心离子电荷高,对O 的极化能力大,H +易离解; (b) [Al(H 2O)6]3+和[Ga(H 2O)6]3+、(c) Si(OH)4和Ge(OH)4 路易斯酸性:均为前者,中心离子半径小,d 轨道能量低; 质子酸性:均为前者,中心离子半径小,对O 的极化能力大,H +易离解; (d) HClO 3和HClO 4、(e) H 2CrO 4和HMnO 4和(f) H 3PO 4和H 2SO 4 路易斯酸性和质子酸性均为后者,中心原子氧化数高、半径小,非羟基氧原子多。 4 应用Pauling 规则, (1) 判断H 3PO 4(pK a =2.12)、H 3PO 3(pK a =1.80)和H 3PO 2(pK a =2.0)的结构; (2) 粗略估计H 3PO 4、H 2PO 4-和HPO 42-的pK a 值。 解答:(1) 根据pK a 值判断,应有相同非羟基氧原子。 H 3PO 4: H 3PO 3: H 3PO 2: (2) H 3PO 4:一个非羟基氧原子,pK a 值约为2。根据多元酸分级电离常数之间的关系,K a 1:K a 2: K a 3≈1:10-5:10-10。所以,H 2PO 4-:pK a 约为7;HPO 42-:pK a 约为12。 5 指出下列反应中的路易斯酸和碱,并指出哪些是配位反应,哪些是取代反应,哪些是复分解反应? 解答:(1) FeCl 3+Cl -=[FeCl 4]- (2) I 2+I -=I 3- 酸 碱 (配位) 酸 碱 (配位) (3) KH + H 2O = KOH + H 2 (4) [MnF 6]2-+2SbF 5=2[SbF 6]-+MnF 4 碱 酸 (复分解) 碱 酸 (取代) (5) Al 3+(aq)+6F -(aq)=[AlF 6]3-(aq) (6) HS -+H 2O =S 2-+H 3O + 酸 碱 (配位) 酸 碱 (配位) (7) BrF 3+F -=[BrF 4]- (8) (CH 3)2CO + I 2 =(CH 3)2COI 2 酸 碱 (配位) 酸 碱 (配位) 6 根据弱硬酸碱原理,判断下列化合物哪些易溶于水? P H HO HO P OH HO HO

基础工程(第二版)第二章习题解答

习题 【2-1】如图2-31所示地质土性和独立基础尺寸的资料,使用承载力公式计算持力层的承载力。若地下水位稳定由0.7m下降1m,降至1.7m处,问承载力有何变化? 图2-31 习题2-1图 解:由图2-31可知: 基底处取土的浮重度 3 / 2.8 8.9 0. 18 'm kN w sat = - = - =γ γ γ 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3 / 0. 13 3.1 6.0 2.8 )6.0 3.1( 2. 17 m kN m = ? + - ? = γ 由0 20 = k ?,查表2-6可得 66 .5 , 06 .3 , 51 .0= = = c d b M M M 所以,持力层的承载力为 kPa c M d M b M f k c m d b a 9. 64 1 66 .5 3.1 0. 13 06 .3 8.1 2.8 51 .0 = ? + ? ? + ? ? = + + =γ γ 若地下水下降1m至1.7m,则 基底以上土的重度为3 / 2. 17m kN m = γ 基底处土的重度为3 / 0. 18m kN m = γ 此时,持力层的承载力为 kPa c M d M b M f k c m d b a 0. 86 1 66 .5 3.1 2. 17 06 .3 8.1 0. 18 51 .0 = ? + ? ? + ? ? = + + =γ γ

【2-2】某砖墙承重房屋,采用素混凝土(C10)条形基础,基础顶面处砌体宽度0b =490mm ,传到设计地面的荷载F k =220kN/m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k =144kPa ,试确定条形基础的宽度b 。 (1)按地基承载力要求初步确定基础宽度 假定基础埋深为d=1.2m ,不考虑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即f a =f ak =144kPa m d f F b G a k 83.12 .120144220 =?-=-≥ γ,取b=1.9m 初步选定条形基础的宽度为1.9m 。 地基承载力验算: kPa f kPa b G F p a k k k 1448.1399 .12 .19.120220=<=??+=+= 满足 无筋扩展基础尚需对基础的宽高比进行验算(其具体验算方法详见第三章),最后还需进行基础剖面设计。 (2)按台阶宽高比要求验算基础的宽度 初步选定基础的高度为H=300mm 基础采用C10素混凝土砌筑,基础的平均压力为kPa p k 8.139= 查表3-2,得允许宽高比0.12==H b tg α,则 m Htg b b 09.10.13.0249.020=???+=+≤α 不满足要求 m tg b b H 705.00 .1249 .09.120=?-=-≥ α 取H=0.8m m Htg b b 09.20.18.0249.020=??+=+≤α 此时地面离基础顶面为 1.2-0.8=0.4m>0.1m ,满足要求。

基础工程(第二版)第二章习题解答教学文稿

习 题 【2-1】如图2-31所示地质土性和独立基础尺寸的资料,使用承载力公式计算持力层的承载力。若地下水位稳定由0.7m 下降1m ,降至1.7m 处,问承载力有何变化? 图2-31 习题2-1图 解:由图2-31可知: 基底处取土的浮重度 3/2.88.90.18'm kN w sat =-=-=γγγ 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3/0.133 .16.02.8)6.03.1(2.17m kN m =?+-?=γ 由020=k ?,查表2-6可得 66.5,06.3,51.0===c d b M M M 所以,持力层的承载力为 kPa c M d M b M f k c m d b a 9.64166.53.10.1306.38.12.851.0=?+??+??=++=γγ 若地下水下降1m 至1.7m ,则 基底以上土的重度为 3/2.17m kN m =γ 基底处土的重度为 3/0.18m kN m =γ 此时,持力层的承载力为 kPa c M d M b M f k c m d b a 0.86166.53.12.1706.38.10.1851.0=?+??+??=++=γγ

【2-2】某砖墙承重房屋,采用素混凝土(C10)条形基础,基础顶面处砌体宽度0b =490mm ,传到设计地面的荷载F k =220kN/m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k =144kPa ,试确定条形基础的宽度b 。 (1)按地基承载力要求初步确定基础宽度 假定基础埋深为d=1.2m ,不考虑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即f a =f ak =144kPa m d f F b G a k 83.12 .120144220=?-=-≥γ,取b=1.9m 初步选定条形基础的宽度为1.9m 。 地基承载力验算: kPa f kPa b G F p a k k k 1448.1399 .12.19.120220=<=??+=+= 满足 无筋扩展基础尚需对基础的宽高比进行验算(其具体验算方法详见第三章),最后还需进行基础剖面设计。 (2)按台阶宽高比要求验算基础的宽度 初步选定基础的高度为H=300mm 基础采用C10素混凝土砌筑,基础的平均压力为kPa p k 8.139= 查表3-2,得允许宽高比0.12==H b tg α,则 m Htg b b 09.10.13.0249.020=???+=+≤α 不满足要求 m tg b b H 705.00 .1249.09.120=?-=-≥α 取H=0.8m m Htg b b 09.20.18.0249.020=??+=+≤α 此时地面离基础顶面为 1.2-0.8=0.4m>0.1m ,满足要求。

第二章基础工程习题

第二章基础工程习题 一、填空题 1.桩按承载性质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桩、____________桩和_____________桩。2.预制打入桩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以内。入土深度控制对摩擦桩应 以为主,以作为参考,端承桩应 以为主。 3.预制桩在沉桩时,常用的接桩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4.桩锤重量可按哪几个因素来选择。5.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钻孔时的泥浆循环工艺有、两种,其中工艺的泥浆上流速度高,携土能力大。 6.当桩的规格、埋深、长度不同时,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施打。 7.预制桩达到设计强度_____%后才可起吊,达到设计强度的______%时才可运输。 8.在泥浆护壁成孔施工中,泥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还有对钻机钻头冷却和润滑的作用。 9.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应特别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影响,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 10.桩的静载荷试验根数应不少于总桩数的_____,且不应少于______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应不少于_____根。 二、选择题 1.以下打桩顺序一般不.采用的是()。 A、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 B、逐排打设 C、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 D、自中间向四周进行 2.现场采用重叠法制作预制桩时,重叠层数不宜超过____层。现场采用重叠法制作预制桩时,上层桩或邻桩的灌筑应在下层桩或邻桩砼达到设计强度的_____才能进行。 A、1 50% B、2 30% C、3 70% D、4 30% 3.预制桩采用锤击打设时,关于桩锤选择,正确的方法应是:____。 A、轻锤低击 B、重锤高击 C、重锤低击 D、轻锤高击 4.当在桩间距小且较密集群桩中打桩,可选用_______顺序打桩。 A、逐排打设 B、由中间向一侧对称施工 C、由中央向四周施打 D、由外周向中央施打 5.沉管灌注桩在施工时,拔管高度应不应大于_____m。 A、1 B、2 C、3 D、4 6.沉管灌注桩施工,在软弱土层及软硬土层交界处拔管时,其速度不得大于____m/s。

02章流体运动习题解答(喀蔚波)第二版

第二章 流体的流动习题解答 2-1 注射器活塞的面积为1.2cm 2,注射针头截面积为1.0mm 2,当注射器水平放置时,用的力推动活塞移动了4.0cm.问药液从注射器中流出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解:设针管活塞处为点1,针头为点2, 根据伯努利方程可得 2222112 121v v ρρ+=+p p (水平管) 由于S 1>>S 2 ,针管活塞处的流速为二阶小量,可以忽略 所以两点的压强差为 S F p ==?2221v ρ, 133242s m 0.9m kg 100.1m 102.1N 9.422---?=?????==ρS F v 由2211v v S S =得 12241261221s m 105.7m 102.1s m 0.9m 10-----??=???==S S v v 所以 s 53.0s m 105.7m 100.412211=???==---v L t 2-2 已知微风、强风、大风、暴风、12级飓风的风速分别为:~、~、~、~、~36.9m ·s 1,空气密度取1.25kg ·m 3试求它们的动压(用kg ·m 2表示),并分析相对应的陆地地面可能的物体征象. 解:由动压公式:2v ρ21= 动压p 得 22213m kg 723.0s m 102)s m 4.3(m kg 25.121----?=?????==21v ρ微风1p 222132m kg 82.1s m 102)s m 4.5(m kg 25.121----?=?????==22v ρ微风p 微风的动压为: ~1.82 kg·m 2. 陆地地面可能的物体征象:树叶与微枝摇动不息,旌旗展开. 同理可得: 强风的动压为:~11.9 kg·m 2. 陆地地面可能的物体征象: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打伞困难.

基础工程(第二版)第二章例题

【例2-3】某柱基础,作用在设计地面处的柱荷载标准组合值、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如图2-21所示,试验算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的强度。 图2-21 例2-3图 【解】(1)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因b =3m ,d =2.3m ,e =0.80<0.85,L I =0.74<0.85,所以查表2-7,有 b η=0.3,d η=1.6 3kN/m 0.173.28.0195.16.1=?+?= m γ ()() ()()()kPa 169490120053.2176.13310193.0120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 基底平均压力: kPa 169kPa 1465.33203.25.331050k k k =<=????+=+= a f A G F p (满足) 基底最大压力: m kN 1.2593.267105k ?=?+=∑M )(kPa 8.2021692.12.1kPa 3.1886 /5.331.2591462k k k max k 满足=?=<=?+=++= a f W M A G F p 所以,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满足。

(2)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因为下卧层系淤泥质土,且ak f =60kPa >50kPa ,所以b η=0,d η=1.1。 下卧层顶面埋深8.55.33.2'=+=+=z d d m ,土的平均重度m γ为: ()3kN/m 19.128.57.705.38.05.15.310198.0195.116==++?-+?+?= m γ ()() ()kPa 1315.08.519.121.106053k =-??++=-?+-?+=d b f f m d b a a γηγη 下卧层顶面处应力: 自重应力 7.705.3)1019(195.116c =?-?+?=σkPa 附加应力按扩散角计算,21s s E E =3,因为0.5b =0.5×3=1.5m <z =3.5m 。查表2-9,得θ=23°。 ()()()()[]()() kPa 03.2947 .697.55.338.10623tg 5.325.323tg 5.3235.338.0195.116146tg 2tg 2c k =???=???+???+???+?-=?+?+??-= θθσσz l z b l b p z 作用在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总应力为: kPa 131kPa 73.997.7003.29=<=+=+az c z f σσ(满足) 所以,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也满足。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分类及命名 2-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烷烃。 (1)2,2,5-三甲基已烷;(2)3,6-二甲基-4-正丙基辛烷;(3)4-甲基-5-异丙基辛烷;(4)2-甲基-3-乙基庚烷;(5)5-正丙基-6-异丙基十二烷; (6)3,3-二甲基-4-乙基-5-(1,2-二甲基丙基)壬烷;(7)4-异丙基-5-正丁基癸烷;(8)3,6,6-三甲基-4-正丙基壬烷。 2-2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不饱和烃。 (1)4-甲基-2-戊炔;(2)2,3-二甲基-1-戊烯-4-炔;(3)1-已烯-5-炔;(4)3-异丁基-4-己烯-1-炔;(5)3-甲基-2,4-庚二烯;(6)2,3-已二烯;(7)2-甲基-2,4,6-辛三烯;(8)4-甲基-1-已烯-5-炔;(9)亚甲基环戊烷;(10)2,4-二甲基-1-戊烯;(11)3-甲基-4-(2-甲基环已基)-1-丁烯。 2-3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3-甲基环戊烯;(2)环丙基乙烯;(3)4,4-二氯-1,1-二溴螺[2.4]庚烷;(4)3-烯丙基环戊烯;(5)1-甲基-3-环丙基环戊烷;(6)3,5-二甲基环已烯;(7)螺[4.5]-1,6-癸二烯;(8)1-甲基螺[3.5]-5-壬烯;( 9)2-甲基-1-环丁基戊烷;(10)2,2-二甲基-1-环丁基二环[2.2.2]辛烷;(11)5,7,7-三甲基二环[2.2.1]-2-庚烯;(12)二环[4.2.0]-7-辛烯;(13)1-甲基-4-乙基二环[3.1.0]已烷。 2-4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3-甲基环己烯 (2) 3,5,5-三甲基环己烯 (3) 二环[2.2.1]庚烷 (4) 二环[4.1.0]庚烷 (5) 二环[2.2.1]-2-庚烯 (6)二环[3.2.0]-2-庚烯 (7) 螺[3.4]辛烷 (8) 螺[4.5]-6癸烯(9) 2-甲基二环[3.2.1]-6-辛烯(10) 7,7-二甲基二环[2.2.1]-2,5-庚二烯

地基与基础工程习题

第二章地基与基础工程 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情况无需采用桩基础:( B ) A.高大建筑物,深部土层软弱 B.普通低层住宅 C.上部荷载较大的工业厂房 D.变形和稳定要求严格的特殊建筑物 2.按桩的受力情况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按受力情况桩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 B.摩擦桩上的荷载由桩侧摩擦力承受 C.端承桩的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 D.摩擦桩上的荷载由桩侧摩擦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3.预制桩制作时,上层桩或邻桩的浇筑必须载下层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A )方可进行: A.30% B.50% C.70% D.100% 4.预制混凝土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B )方可起吊,达到()方可运输和打桩:() A.70%,90% B.70%,100% C.90%,90% D.90%,100% 5.用锤击沉桩时,为防止桩受冲击应力过大而损坏,应力要求:( D ) A.轻锤重击 B.轻锤轻击 C.重锤重击 D.重锤轻击 6.大面积高密度打桩不易采用的打桩顺序是:(A) A.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 B.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 C.自中间向四周进行 D.分区域进行 7.关于打桩质量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桩尖所在土层较硬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 B.桩尖所在土层较软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 C.桩尖所在土层较硬时,以桩尖设计标高控制为参考 D.桩尖所在土层较软时,以桩尖设计标高控制为主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静力压桩是利用无振动、无噪音的静压力将桩压入土中,主要用于软弱土层和邻近怕振动的建 筑物(构筑物)。 B.振动法在砂土中施工效率较高。 C.水冲法适用于砂土和碎石土,有时对于特别长的预制桩,单靠锤击有一定困难时,亦可采用水 冲法辅助之。 D.打桩时,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采取适当的措施,如井点降水。 9.下列关于灌注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灌注桩是直接在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成。 B.灌注桩能适应地层的变化,无需接桩。 C.灌注桩施工后无需养护即可承受荷载。 D.灌注桩施工时无振动、无挤土和噪音小。 10.干作业成孔灌注桩的适用范围是:( B ) A.饱和软粘土 B.地下水位较低、在成孔深度内无地下水的土质 C.地下水不含腐蚀性化学成分的土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