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组织实施好智能制造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特编制本指南

一背景

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与先进制造技术不断深度融合,全球兴起了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加紧谋篇布局,纷纷推出新的重振制造业国家战略,支持和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为加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国务院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并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加速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

当前,我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技术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广尚未起步智能化集成应用缓慢等突出问题相对工业发达国家,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环境更为复杂,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

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制造工程作为政府引导推动的五个工程之一,目的是更好地整合全社会资源,统筹兼顾智能制造各个关键环节,突破发展瓶颈,系统推进技术与装备开发标准制定新模式培育和集成应用加快组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对于推动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二总体要求

加快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总体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为目标,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主线,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施策需求牵引问题导向企业主体协同创新远近结合重点突破的原则,将制造业智能转型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分步骤持续推进十三五期间同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重点聚焦五三五十重点任务,即:攻克五类关键技术装备,夯实智能制造三大基础,培育推广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推进十大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集成应用,持续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为构建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施策统筹兼顾智能制造各个关键环节,加强构建新型制造体系的顶层设计与规划针对我国制造业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地区行

业企业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分类指导并行推进,推动优势领域率先突破,促进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

坚持需求牵引问题导向瞄准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面向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和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迫切需求,针对我国发展智能制造面临的关键技术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等突出问题,系统推进技术与装备开发标准制定新模式培育和集成应用

坚持企业主体协同创新充分调动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突出企业开展集成创新工程应用产业化与试点示范的主体作用发挥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各方面优势,协同推进关键技术装备软件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的集成创新

坚持远近结合重点突破充分认识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需要多方面力量长期共同努力的复杂系统工程,要立足现状着眼长远,做好顶层设计,分阶段实施,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需求迫切带动作用强的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提升智能制造支撑能力,在基础条件好的领域推进集成应用和试点示范

(二)总体目标

工程分为两个阶段实施:十三五期间通过数字化制造的普及,智能化制造的试点示范,推动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全面启动并逐步实现智能转型;十四五期间加大智能制造实施力度,关键技术装备

智能制造标准/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核心软件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构建新型制造体系,重点产业逐步实现智能转型

十三五期间工程具体目标如下:

1关键技术装备实现突破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性能稳定性和质量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具备较强竞争力,关键技术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

2智能制造基础能力明显提升初步建立基本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完成一批急需的国家和行业重点标准;具有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核心支撑软件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30%;初步建成IPv6和4G/5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与工业融合的试验网络标识解析体系工业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及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3智能制造新模式不断成熟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不断丰富完善,有条件有基础的行业实现试点示范并推广应用,建成一批智能车间/工厂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

4重点产业智能转型成效显著有条件有基础的传统制造业基本普及数字化,全面启动并逐步实现智能转型,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2%,关键工序数控

化率达到50%;十大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完成60类以上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集成创新

三重点任务

(一)攻克关键技术装备

针对实施智能制造所需关键技术装备受制于人的问题,聚焦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核心关键环节,依托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建设以及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突破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五类关键技术装备,开展首台首套装备研制,提高质量和可靠性,实现工程应用和产业化

专栏1 关键技术装备研制重点

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数控双主轴车铣磨复合加工机床;高速高效精密五轴加工中心;复杂结构件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螺旋内齿圈拉床;高效高精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蒙皮镜像铣数控装备;高效率低重量长期免维护的系列化减速器;

高功率大力矩直驱及盘式中空电机;高性能多关节伺服控制器;机器人用位置力矩触觉传感器;6-500kg级系列化点焊弧焊激光及复合焊接机器人;关节型喷涂机器人;切割打磨抛光钻孔攻丝铣削加工机器人;缝制机械家电等行业专用机器人;精密及重载装配机器人;六轴关节型平面关节(SCARA)型搬运机器人;在线测量及质量监控机器人;洁净及防爆环境特种工业机器人;具备人机协调自然交互自主学**功能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

增材制造装备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扫描振镜动态聚焦镜及高品质电子枪光束整形高速扫描阵列式高精度喷嘴喷头;激光/电子束高效选区熔化大型整体构件激光及电子束送粉/送丝熔化沉积等金属增材制造装备;光固化成形熔融沉积成形激光选区烧结成形无模铸型**成形等非金属增材制造装备;生物及医疗个性化增材制造装备

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高性能光纤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多传感器元件芯片集成的MCO芯片视觉传感器及智能测量仪表电子标签条码等采集系统装备;分散式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采集系统(SCADA)高性能高可靠嵌入式控制系统装备;高端调速装置伺服系统液压与气动系统等传动系统装备

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数字化非接触精密测量在线无损检测系统装备;可视化柔性装配装备;激光跟踪测量柔性可重构工装的对接与装配装备;智能化高效率强度及疲劳寿命测试与分析装备;设备全生命周期健康检测诊断装备;基于大数据的在线故障诊断与分析装备

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轻型高速堆垛机;超高超重型堆垛机;高速智能分拣机;智能多层穿梭车;智能化高密度存储穿梭板;高速托盘输送机;高参数自动化立体仓库;高速大容量输送与分拣成套装备车间物流智能化成套装备

(二)夯实智能制造基础

重点围绕智能制造标准滞后核心软件缺失工业互联网基础和信息安全系统薄弱等瓶颈问题,构建基本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开发智能制造核心支撑软件,建立高效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基础和信息安全系统,形成智能制造发展坚实的基础支撑

1构建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制定并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开展智能制造的基础共性关键技术重点行业标准与规范的研究,构建标准试验验证平台(系统),进行技术规范标准全过程试验验证,在制造业各个领域进行全面推广,形成智能制造强有力的标准支撑

专栏2 智能制造重点标准

基础共性标准与规范术语定义参考模型元数据对象标识注册与解析等基础标准;体系架构安全要求管理和评估等信息安全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度量方法和实施指南等管理评价标准;环境适应性设备可靠性等质量标准

关键技术标准与规范工业机器人工业软件智能物联装置增材制造人机交互等装备/产品标准;体系架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融合工业传感器网络工业无线工业网关通信协议和接口等网络标准;数字化设计仿真网络协同制造智能检测智能物流和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智能工厂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分析云服务等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标准;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等服务型制造标准;工业流程运行能效分析软件标准

重点行业标准与规范以典型离散行业的数字化车间集成应用和流程行业智能工厂集成应用为代表的十大重点领域行业标准与规范

2提升智能制造软件支撑能力针对智能制造感知控制决策执行过程中面临的数据采集数据集成数据计算分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信息物理系统的顶层设计,研发相关的设计工艺仿真管理控制类工业软件,推进集成应用,培育重点行业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建设软件测试验证平台

专栏3 智能制造核心支撑软件开发重点

设计工艺仿真软件计算机辅助类(CAX)软件基于数据驱动的三维设计与建模软件数值分析与可视化仿真软件模块化设计工具以及专用知识模型零件工艺和标准数据库等

工业控制软件高安全高可信的嵌入式实时工业操作系统,智能测控装置及核心智能制造装备嵌入式组态软件

业务管理软件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管理软件(ERP)供应链管理软件(SC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PLM)商业智能软件(BI)等

数据管理软件嵌入式数据库系统与实时数据智能处理系统数据挖掘分析平台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管理服务平台等

系统解决方案生产制造过程智能管理与决策集成化管理平台跨企业集成化协同制造平台,以及面向工业软件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工控安全系统智能机器智能云服务平台等集成应用的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装备智能健康状态管理与服务支持平台

测试验证平台设计仿真控制管理类工业软件稳定性可靠性测试验证平台重点行业CPS关键技术设备网络应用环境的兼容适配互联互通互操作测试验证平台

3建设工业互联网基础和信息安全系统研发融合新型技术的工业互联网设备与系统,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及试验验证平台,在重点领域制造企业建设试验网络并开展应用创新研发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搭建基于可信计算的

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与试验验证平台,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审查检查和信息共享机制,在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试点示范

专栏4 工业互联网基础和信息安全系统建设重点

工业互联网基础基于IPv64G/5G移动通信短距离无线通信和软件定义网络(SDN)等新型技术的工业互联网设备与系统;核心信息通信设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与企业级对象标识解析系统;工业互联网测试验证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与解析平台建设;基于IPv6软件定义网络(SDN)等新技术融合的工业以太网建设;覆盖装备在制产品物料人员控制系统信息系统的工厂无线网络建设试点;工业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

信息安全系统基于OPC-UA的安全操作平台可信计算支撑系统可信软件参考库工业控制网络防护监测风险分析与预警系统信息安全数字认证系统,工业防火墙工业通讯网关工业软件脆弱性分析产品工控漏洞挖掘系统工控异常流量分析系统工控网闸系统安全可靠的工业芯片网络交换机;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平台信息安全保障系统验证平台和仿真测试平台攻防演练试验平台在线监测预警平台通讯协议健壮性测试验证平台工业控制可信芯片试验验证平台工控系统安全区域隔离通信控制协议识别与分析试验验证平台的建设,建立工业信息安全常态化检查评估机制信息安全测评标准与工具;工业控制网络安全监测信息安全防护与认证系统建设试点,系

统边界防护漏洞扫描访问控制网络安全协议以及工业数据防护备份与恢复技术产品的应用示范

(三)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

针对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等传统制造业环境恶劣危险连续重复等工序的智能化升级需要,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在基础条件好和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中选择骨干企业,推广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开展新模式试点示范,建设智能车间/工厂,重点培育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不断丰富成熟后实现全面推广,持续不断培育完善和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提高传统制造业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

专栏5 智能制造新模式关键要素

离散型智能制造车间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数字化建模;基于三维模型的产品设计与仿真,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关键制造工艺的数值模拟以及加工装配的可视化仿真;先进传感控制检测装配物流及智能化工艺装备与生产管理软件高度集成;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高效协同与集成

流程型智能制造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数字化建模;生产流程可视化生产工艺可预测优化;智能传感及仪器仪表网络化控制与分析在线检测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在生产管控中实现高度集成;实时数据采集与工艺数据库平台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实现协同与集成

网络协同制造建立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企业间研发系统信息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可横向集成,信息数据资源在企业内外可交互共享企业间企业部门间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实现集聚与对接,设计供应制造和服务环节实现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产品可模块化设计和个性化组合;建有用户个性化需求信息平台和各层级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能提供用户需求特征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服务;研发设计计划排产柔性制造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实现集成和协同优化

远程运维服务建有标准化信息采集与控制系统自动诊断系统基于专家系统的故障预测模型和故障索引知识库;可实现装备(产品)远程无人操控工作环境预警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自修复;建立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平台核心配件生命周期分析平台用户使用**惯信息模型;可对智能装备(产品)提供健康状况监测虚拟设备维护方案制定与执行最优使用方案**创新应用开放等服务

(四)推进重点领域集成应用

聚焦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开展基于智能制造标准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基础与信息安全系统的关键技术装备和先进制造工艺的集成应用,以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装备制造商与用户联合的模式,开发重点领域所需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实现推广应用与产业化,支撑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和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

专栏6 十大领域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集成创新重点

电子信息领域消费类电子整机产品制造成套装备;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装备;集成电路先进封装与测试成套装备;低温共烧陶瓷(LTCC)薄膜等先进基板制造成套装备;表面贴装成套装备;高密度混合集成模块微机电系统(MEMS)器件组装成套装备;新型元器件(片式电子器件高性能元件电池高亮度半导体照明芯片和器件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成套装备;新型平板显示制造成套装备;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制造成套装备;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成套工艺与装备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高精度床身箱体类零件智能加工成套设备;高精度丝杠与导轨高速主轴长寿命模具高压大流量泵阀等核心零部件制造所需的精密加工与成形制造成套装备;微纳加工电加工与激光特种加工成套装备;机器人减速器伺服电机精密制造成套装备

航空航天装备领域航空航天钣金件高效加工与成形成套装备;难变形金属件智能化激光焊接超塑/扩散连接成套装备;大型复合材料机身和机翼航天复合材料构件自动化数字化铺放成形加工和检测成套装备;飞机火箭整机发动机及大部件数字化柔性对接与装配成套装备;发动机空气动力性能智能试验平台;整机结构疲劳及承载力多通道智能化测试试验成套装备;飞机整机渐变自动喷漆成套装备;固体发动机装药界面粘接质量无损检测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领域柔性可重构工装高功率激光复合焊接(FCB)多点压力成形船舶分段流水线智能化成套装备;船体外板涂装环缝涂装典型结构智能焊接大船舱自动化柔性对接与装配大尺寸智能测量与定位舵浆高效定位与安装等总装建造关键成套工艺装备;大型柴油机缸体曲轴齿轮叶片智能加工成套装备;水深超过1000米饱合潜水焊接成套装备;海工装备海上检测试验成套装备;海底油气输送管道自动化焊接与涂装成套装备;海上大型压力容器智能化焊接成套装备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铝/镁合金不锈钢轻量化车身的高效激光及激光复合焊搅拌摩擦焊新型成套装备;大型铝合金板材超塑成形成套装备;复合材料车身快速成形成套装备;大功率高可靠柴油机核心部件制造成套装备;30吨轴重以上电力机车核心部件制造成套装备;120km/h以上高载客能力高加减速轻量化城轨列车及250km/h350km/h以上高速列车用齿轮轴承轮对转向架制动系统等轻量化加工与成形成套装备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轻量化多材质混合车身智能制造成套装备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效低成本成形成套装备;基于机器人的伺服冲压/模压成形高效连接(激光焊铆粘)节能环保型涂装等智能成形成套装备;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高效加工与近净成形成套装备柔性装配与试验检测装备;柴油高压共轨汽车ABS/ESP新能源汽车机电耦合系统等精密加工成形在线检测与装配成套装备;动力电池数字化制造成套装备

电力装备领域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主设备智能化加工与成形成套装备;大型发电设备用定转子转轮叶片锅炉受压部件等先进加工与机器人焊接成套装备;超特高压输变电关键设备智能制造及装配成套装备;智能电网及用户端关键设备精密制造及装配成套装备;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高温超导材料大规模储能新型电工材料高压电容器高压电瓷和绝缘子等关键元器件材料的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在线检测远程诊断与可视化装配成套装备

农业装备领域联合收割机底盘脱离滚筒等部件激光焊接铆接与涂装成套装备;土壤工作采收作业等关键部件智能冲压模压成形表面工程等成套装备;农产品智能拣选分级成套装备;食品高黏度流体灌装智能成套装备;多功能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饮料吹灌旋一体化智能成套设备;液态食品品质无损检测高速无菌灌装成套设备

新材料领域先进钢铁洁净化绿色化制备及高效精确成形成套装备;有色金属材料低能耗短流程高性能大规格制备成套装备及低成本化精密加工与高效成形成套装

备;先进化工材料高效合成与制备装备;先进轻工材料的绿色高效分离功能化和高值化加工制备改性成套装备;先进纺织材料的材料设计加工制造一体化成套工艺与装备;特种合金高性能碳纤维先进半导体等关键战略材料的稳定批量制备与高效低成本加工成套装备;增材制造材料石墨烯超导智能仿生与超材料等中小批量纯化制备调控与分离成套装备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应用过程分析技术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高满

足高标准GMP要求的无菌原料药制造成套设备;注射剂高速灌装联动智能成套装备;高速口服固体制剂智能成套设备;中药高效分离提取智能成套装备;缓控释等高端剂型智能生产成套设备;高速智能包装设备;数字化影像设备;全自动生化免疫检验成套装备;远程监护和远程诊疗设备

四组织实施

1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持需求导向,充分发挥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的积极性,突出企业开展集成创新工程应用产业化试点示范的主体地位,支持产学研用合作和组建产业创新联盟,联合推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

2充分调动多方积极性鼓励各地方出台支持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产业创新联盟等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搭建行业协同创新平台产业供需对接平台及信息服务平台

3创新资金支持方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推进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加强产融对接,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共同支持智能制造的发展

4分类遴选项目承担单位试点示范类项目的承担单位,由相关企业根据申报通知自愿申报,通过地方及行业推荐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遴选确定智能制造专项项目的承担单位,由牵头部门发布专项指南,符合条件的企业自愿申报,经过地方及行业推荐专家评审,牵头部门联合审议共同确定其他专项计划项目的承担单位,按照相应的管理办法进行确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协调,建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防科工局中国工程院商务部参加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设立智能制造工程专家咨询组,为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提供咨询建议滚动制定年度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推进

指南,指导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有效统筹**地方和其他社会资源,做好部门间协调,考虑地方及行业差异,聚焦工程重点任务,加强与国家其他重点工程科技计划的衔接,确保工程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支持现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加大智能制造研究力度支持产学研用合作和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开展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的创新与应用加大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的培育与支持,加快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建立智能制造知识产权运用保护体系,实施重大关键技术工艺和关键零部件专利布局,形成一批产业化导向的关键技术专利组合在集成创新工程应用产业化等支持产学研用市场主体建立知识产权联合保护风险分担开放共享的协同运用机制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品牌培育

(三)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加大**财政资金对智能制造的支持力度完善和落实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对符合条件的智能制造企业,可享受相关软件产业政策鼓励企业发起设立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各类智能制造发展基金加强政府企业信息与金融机构的共享,研究建立产融对接新模式,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符合企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方式对涉及科技研发相关内容,如确需**财政支持的,可通过优化整合后的**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统筹考虑予以支持

(四)大力推进国际合作

在智能制造标准制定知识产权等方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支持国内外企业及行业组织间开展智能制造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到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鼓励跨国公司国外机构等在华设立智能制造研发机构人才培训中心,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探索利用产业基金等渠道支持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成套装备等产能走出去,实施海外投资并购

(五)注重人才培养

组织实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推进行动,系统推进智能制造领域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人才示范基地人才培训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院所企业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培养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持高校开展智能制造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立智能制造人才需求预测和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智能制造优秀人才表彰制度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最大风口 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推出“智能制造”专题,深入剖析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挖掘各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点。 一、智能制造——引领新一轮制造业革命 1.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性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制造业体量比较大,但我国制造业存在能耗比较高,产业附加值比较低等诸多问题,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业微笑曲线: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品牌建设,如果叠加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定制化程度,就可以向微笑曲线更高端方向发起挑战,实现弯道超车,获取更高利润率。 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中国制造的传统竞争不断被削弱,原有的依靠廉价成本要素投入、产能规模优势的制造业扩张模式将落下帷幕,在这样的趋势下,生产方式会趋于扁平化。

2.智能制造产业链及投资逻辑 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品牌建设,如果叠加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定制化程度,就可以向微笑曲线更高端方向发起挑战,实现弯道超车,获取更高利润率。 目前,国内汽车、家电等行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已经较高,其他3C、食品饮料、化工等行业正在加快自动化和信息化进程。但是,互联化还是相对较为遥远的事情,智能化可能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智能制造的落地节奏:从硬件到软件,从物理到网络。

3.中国制造业2025主攻智能制造 《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等。

智能制造涉及哪些行业

目前中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智能制造成为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的重要钥匙,而智能制造必须要有智能供应链作为保证。智能供应链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有多个方面典型应用,包括智能化研发设计、供应链需求预测和计划、智能化采购与供应商协同等等。 智能制造技术包括自动化、信息化、互联网和智能化四个层次,产业链涵盖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其他自动化装备),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传感器、RFID、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ERP/MES/DCS等)、3D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 智能基础产业是构成智能化系统的最基本元件或材料,包括电子元器件、光学配件、精密基础件、光电材料、智能材料等,一般不具有独立应用功能。 智能核心产业是构成智能化系统的核心功能组件,包括感知、传输、计算、控制等功能单元,具体涵盖计算机设备、网络传输设备、仪器仪表、集成电路、物联网技术和软件等。智能应用产业是推动智能化产业发展的终端应用领域,可分为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汽车、智能金融、智能医疗、智能建筑、智能安防、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能商业等领域,智能应用领域的产业关联度、技术复杂性较高,是最终引领智能产业发展的驱动力量。 智能制造涉及的行业多种多样,比如化工、饮料、芯片制造、电子产品组装、零部件生产制造、钢铁、纺织业等等。归咎其原因无非

是需要自动化生产、装配以及检测,而使用智能化制造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危险工种的人员事故发生率做到更安全的生产。 从智能应用的不同领域看,有些是偏重生活方面的,有些是偏重生产方面的,有些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如智能电网,其辐射范围相当广阔,包括新材料、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新能源发电、钢铁制造、通信设备、智能家电、电动汽车、智能家居等上下游产业,而后续还将衍生出诸如智能城市、智能交通等更多新的产业。 目前我国使用智能化生产的行业企业还比较少,因为我国制造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而且在智能化生产的大浪潮下,企业实行信息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的企业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了。更多国内常见不断致力于自身完善的智能化生产整体解决方案,而这也将称为整个行业之后的发展趋势。 上海惠和化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微反应器连续工艺开发及工业化的创新性高科技公司。公司于2015年6月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成立,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于2019年10月整体搬迁至上海化学工业园内。公司上海本部实验室配备十余套微反应器,并与梅特勒托利多共建化学过程联合实验室、与沈阳化工研究院和上海化工研究院共建过程安全联合体、与南大淮安高新技术研究院共建特殊反应实验室等。公司主要服务于国内外精细化工企业,帮助客户进行微反应器连续流工艺咨询与评估、工艺开发、工业化项目投资和管理等。公司立足于客户具体项目,以“以终为始”的项目开发思路为指导,着眼于“双赢”和共同发展。目前,公司已经完成

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智能制造产业链涵盖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其他自动化装备),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传感器、、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 (ERP/MES/DCS等)、3D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 全球范围来看,除了美国、德国和日本走在全球智能制造前端,其余国家也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发展。例如,欧盟将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战略,在2010年制定了第七框架计划(FP7)的制造云项目,并在2014年实施欧盟“2020地平线”计划,将智能型先进制造系统作为创新研发的优先项目。加拿大制定的1994-年发展战略计划,将具体研究项目选择为智能计算机、人机界面、机械传感器、机器人控制、新装置、动态环境下系统集成。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产值规模占全球的比重在 19%-21%之间。2016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产值规模达12233亿元。据此测算,2016年,全球智能制造产值规模在8687亿美元左右。2017年,全球智能制造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2017年全年产值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 ◆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业最具代表性的装备。根据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报告,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约29.0万台,同比增长14%。其中,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9万台,同比增长31%。IFR预测,未来十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2%左右。预计2017全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在33万台左右。 全球智能制造发展发展前景及趋势 2017年,具有连接和感知能力的机器人继续引领智能制造发展,随着AI 技术的进步,工业机器人也变得更加智能,并能够感知,学习和自己做决策。前瞻产业研究院结合当前全球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保守估计未来几年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将保持15%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预计到2023年全球智能制造的产值将达到23108亿美元左右。 (三)面对智能制造发展的迫切需求及市场空间,国内各领域企业纷纷进军系统解决方案领域 国内智能制造改造需求迫切,系统解决方案市场需求广阔。一是随着国内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以及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企业迫切需要实施机器换人战略,就工业机器人来看,2014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售同比增长了56%。二是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日趋多样化、定制化,企业订单呈现出小型化、碎片化的发展趋势,

2018智能制造专项指南

附件1 2018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 应用项目申报要求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制造业智能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财政部决定联合开展2018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工作,有关事项要求如下: 一、主要支持内容 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将围绕2类项目:一是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类项目;二是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类项目。 二、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促进企业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明确项目实施目标,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节能降耗、优化升级。纳入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

应用的项目,先预拨一部分财政补助资金,如期实现目标并通过项目验收的,将给予后续财政资金奖励;未如期完成项目验收的,将收回已补助资金。对于项目承担单位擅自调整实施内容或项目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除将收回已补助资金外,还将进行业内通报等处理。 三、项目组织方式 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申报项目评审,择优遴选。所有申报项目需经项目建设所在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出具推荐意见,中央企业申报项目需额外出具推荐意见。 四、项目申报条件 (一)申报项目的单位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运营和财务状况良好。 (二)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须由用户、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核心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等组成的联合体联合申报。联合体成员间须共同签订合作协议书,明确联合体组织方式和运营机制、成员单位具体权责、任务分工以及长期发展计划等。联合体的牵头单位作为项目的申报单位。 (三)每个申报单位只允许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项目或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中牵头申报一个项目。已承担过项目但逾期未验收的,项目牵头单位不得申报2018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

智能制造技术的国内外现状教学内容

智能制造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智能制造技术无疑是世界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所谓智能制造技术,是指在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拟人化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的感知、人机交互、决策和执行技术,实现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制造装备智能化,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过程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工具之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程度无疑决定着智能制造发展的成败。 全球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1.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崭露头角。 2.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及应用贯穿制造业全过程。 3.世界范围内智能制造国家战略空前高涨。 国外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世界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提早布局。自20世纪80年代末智能制造提出以来,世界各国都对智能制造系统进行了各种研究,首先是对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然后为了满足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产品需求的变化,智能制造技术集成应用的环境——智能制造系统被提出。日本于1989年提出智能制造系统,且于1994年启动了先进制造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公司集成和全球制造、制造知识体系、分布智能系统控制、快速产品实现的分布智能系统技术等。美国于1992年执行新技术政策,大力支持包括信息技术和新的制造工艺,智能制造技术在内的关键重大技术。欧盟于1994年启动新的研发项目,选择了39项核心技术,其中信息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先进制造技术中均突出了智能制造技术的地位。近来,各国除了对智能制造基础技术进行研究外,更多的是进行国际间的合作研究。 世界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将智能制造作为重振制造业战略的重要抓手。融危机以来,在寻求危机解决方案的过程中,美、德、日等国政府和相关专业人士纷纷提出通过发展智能制造来重振制造业。2001年6月,美国正式启动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2012年2月,又出台“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提出通过加强研究和试验税收减免、扩大和优化政府投资、建设“智能”制造技术平台以加快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2012年设立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

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 (2016-2020)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组织实施好智能制造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特编制本指南。 一背景 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与先进制造技术不断深度融合,全球兴起了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加紧谋篇布局,纷纷推出新的重振制造业国家战略,支持和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为加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国务院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并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加速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 当前,我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技术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广尚未起步、智能化集成应用缓慢等突出问题。

相对工业发达国家,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环境更为复杂,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 《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制造工程作为政府引导推动的五个工程之一,目的是更好地整合全社会资源,统筹兼顾智能制造各个关键环节,突破发展瓶颈,系统推进技术与装备开发、标准制定、新模式培育和集成应用。加快组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对于推动《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二总体要求 加快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总体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为目标,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主线,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施策、需求牵引、问题导向、企业主体、协同创新、远近结合、重点突破”的原则,将制造业智能转型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分步骤持续推进。“十三五”期间同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重点聚焦“五三五十”重点任务,即:攻克五类关键技术装备,夯实智能制造三大基础,培育推广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推进十大重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形势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紧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断推出发展智能制造的新举措,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协同推进,积极培育制造业未来竞争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能转换等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大大提高;在典型行业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初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新模式成熟度不高,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缺乏国际性的行业巨头企业和跨界融合的智能制造人才等突出问题。相对工

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word版本

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2016~2020) 目录 一、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形势与环境.5 二、济南市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优势和存在的问题.6 (一)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雄厚.6 (二)信息化产业优势明显.6 (三)具备较好的智能制造应用基础.7 (四)具备良好的创新智力支撑.7 三、总体要求.8 (一)指导思想.8 (二)发展原则.9 (三)发展目标.9 四、重点任务.10 (一)建设两大智能服务平台,构筑创新服务体系.11 (二)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夯实智能制造四大基础.13 (三)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15(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发展.16(五)实施智能制造示范,推进智能工厂和智能服务发展.18(六)发展机器人技术及产品,加强机器人创新应用.20(七)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园区,打造国家智能制造基地.21(八)实施人才建设百千万工程,促进智能人才队伍建设.22五、保障措施.23 (一)加强组织领导.23 (二)加大政策扶持.23 (三)开展智能制造产业招商.24 (四)加强人才队伍和服务体系建设.24 (五)加强开放融合和国际交流合作.24 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2016~2020)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和重要突破口,是实现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创新,重塑制造业新优势,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选择。 发展智能制造对推进济南市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提升全市高端制造业规模总量和质量水平,具有突出的推进和载体作用。为充分发挥济南市省会智力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抓住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区机遇,辐射带动“1+6”都市圈城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特制定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一、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形势与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两化深度融合为显著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国际制造业竞争格局。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不断催生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的深刻变革。 发达国家正加紧推进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布局。美国政府先后发布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和《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日本发布了《2014制造业白皮书》、《日本机器人新战略》,英国发布《英国制造2050》等,其核心目的,就是抢抓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产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以融合发展为关键特征的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占领经济发展制高点,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 二、济南市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雄厚 济南市在重型汽车、数控机床、金属成形装备、发电输变电设备、试验与检测装备、计算机及通信网络设备等重点装备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研发了一批智能制造技术成果和智能化产品。涌现了济南二机床、中国重汽、济南铸锻所、济南轨道交通装备公司、济南一机床等装备制造重点企业,具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成长性较好的装备制造中小企业集群。201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650亿元,占全市制造业的48%,产业规模和技术优势明显。 (二)信息化产业优势明显 云计算与大数据,智慧城市建设、能源互联网,CAD、CAPP、PLM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拥有浪潮集团、山东华天、积成电子、大陆机电、金钟衡器等行业领先企业,一批专、精、特的软件技术企业快速成长,2015年全市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2050亿元,占全省55.4%,软件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信息产业技术支撑。 (三)具备较好的智能制造应用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方向的转型升级,为智能制造提供了良好市场载体。全市工业围绕以数字化转型升级及基础设施投资连续两年超1000亿元,2015年达到1147.9亿元。从集聚环境看,以中国重汽为龙头,形成了汽车制造产业集聚区;以山东电工电气、泰山发电设备、鲁能智能、临沃重工等集聚形成的高端装备园,经济开发区集聚的柴油机、变压器、北辰集团、宏达集团、时代焊机、数控机械等机械装备及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以齐鲁制药、力诺集团、宏济堂药业及高新区药谷等集聚形成了济南制药产业群;济阳、章丘食品加工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园区,章丘、平阴的铸造产业集聚区等,都为推进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四)具备良好的创新智力支撑

三分钟让你了解智能化制造

1、智能制造概念 “智能制造”可以从制造和智能两方面进行解读。首先,制造是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或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进行装配的过程。通常,按照生产方式的连续性不同,制造分为流程制造与离散制造(也有离散和流程混合的生产方式)。根据我国现行标准GB/T4754-2002,我国制造业包括31个行业,又进一步划分约1 75个中类、530个小类,涉及了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智能是由“智慧”和“能力”两个词语构成。从感觉到记忆到思维这一过程,称为“智慧”,智慧的结果产生了行为和语言,将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两者合称为“智能”。因此,将感觉、记忆、回忆、思维、语言、行为的整个过程称为智能过程,它是智慧和能力的表现。 目前,国际和国内尚且没有关于智能制造的准确定义,但工信部组织专家给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描述性定义: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等特征,可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这实际上指出了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管理要求、主要功能和经济目标,体现了智能制造对于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技术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企业在智能制造实施和升级改造过程中往往茫然不知从何做起。因此,以下将根据智能制造的描述性定义,提出关于智能工厂、制造环节及装备智能化、网络互联互通、端到端数据流等四个方面的初步认识,以期说明智能制造的主要内容。 2、什么是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是实现智能制造的载体。在智能工厂中通过生产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工具和智能装备的集成与互操作来实现智能化、网络化分布式管理,进而实现企业业务流程、工艺流程及资金流程的协同,以及生产资源(材料、能源等)在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的动态配置。 一方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现智能制造的利器就是数字化、网络化的工具软件和制造装备,包括以下类型: 计算机辅助工具,如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AP 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如ICT 信息测试、FCT功能测试)等; 计算机仿真工具,如物流仿真、工程物理仿真(包括结构分析、声学分析、流体分析、热力学分析、运动分析、复合材料分析等多物理场仿真)、工艺仿真等; 工厂/车间业务与生产管理系统,如ERP(企业资源计划)、MES(制造执行系统)、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DM(产品数据管理)等;

智能制造装备专项工程

附件1 项目指南 一、“大规模集成电路”专项工程 (一)集成电路设计 1.超级计算机、服务器等高端通用芯片; 2.数字电视关键芯片; 3.平板显示及驱动芯片; 4.面向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的芯片; 5.移动通信芯片; 6.高压芯片; 7.金融卡芯片; 8.信息安全关键芯片。 (二)集成电路制造 1.45及以下先进工艺的基础工艺、标准成套工艺、产品工艺; 2.汽车电子工艺; 3工艺; 4.高压工艺; 5.面向移动通信等领域的射频工艺; 6.面向产品工艺的及建库技术。 (三)集成电路装备 1.先进刻蚀和薄膜设备; 2.高端光刻机; 3.镀铜设备; 4.无应力抛光设备;

5.12英寸晶圆清洗设备; 6.高精度聚焦离子束光学检测设备。 (四)集成电路材料 1.大尺寸抛光片、外延片、片; 2.新型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3.集成电路用高性能铜及铜合金材料; 4.超净高纯电子化学品; 5.特种气体; 6.高纯金属及其高性能靶材。 (五)公共服务平台 1.共性(特色)工艺技术开发; 2.关键核/库建设; 3.先进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二、“新型显示”专项工程 (一)领域 1.高功率、高性能外延、芯片制造和高端封装、模组及测试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2.灯具光效110流明/瓦及以上功能性照明系统、高密度显示系统的产业化 3.蓝宝石图形衬底、硅衬底技术等新型半导体衬底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4.半导体照明驱动及控制芯片 (二)领域 1.新型显示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2、氧化物、有机()等新型基板技术及产业化 3显示驱动、彩色滤光膜、玻璃基板等核心配套产品产

业化 (三)领域 1驱动、蒸镀、封装等核心工艺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2配套材料、专用芯片、装备及相关产品产业化 (四)激光显示领域 1.激光光源、激光器、光机、显示芯片、菲涅尔屏、超短焦光学系统、自由曲面镜等激光显示关键模组及系统产业化 2.激光显示微型投影模块、产品及超大尺寸激光显示产品产业化 3.激光电视用高功率激光光源开发、照明光路设计、投影光路设计以及相关产品及系统产业化 (五)3D立体显示等其他新兴显示领域 1.3D立体显示等新一代显示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2.新型触控面板等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3.其他新型显示核心配套产品产业化 (六)综合示范应用 具有产业带动效应,具有一定产业影响力,拥有一定知识产权,产品技术水平领先的新型显示产品在各领域的示范应用。 (七)公共服务平台 面向新型显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试验、测试认证、专利、标准、产业政策研究等综合服务及支持。 三、“下一代网络(互联网、通信网、广电网)”专项工程 (一)无线网络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 一、新职业信息 (一)2-02-07-13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 定义:从事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对智能制造装备、生产线进行设计、安装、调试、管控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分析、研究、开发智能制造相关技术; 2.研究、设计、开发智能制造装备、生产线; 3.研究、开发、应用智能制造虚拟仿真技术; 4.设计、操作、应用智能检测系统; 5.设计、开发、应用智能生产管控系统; 6.安装、调试、部署智能制造装备、生产线; 7.操作、应用工业软件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8.操作、编程、应用智能制造装备、生产线进行智能加工; 9.提供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二)2-02-10-13 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 定义:围绕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在网络互联、标识解析、平台建设、数据服务、应用开发、安全防护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技术研发、测试验证、工程实施、运营管理和运维服务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研究、设计网路互联与数据互通、共享等解决方案并指导工程实施; 2.研究、开发、应用工业大数据的采集技术、工业机理模型和高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 3.研究、设计、开发、调测、推广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和应用型工业APP ; 4.规划、设计、部署工业互联网安全系统,监控、管理和保障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及数据安全; 5.规划、运营产业链和供应链资产数据,指导资源配置、协同生产和柔性生产、设备健康和能耗管理;

6.构建、调测、维护工业互联网网络,监控相关信息,动态维护网络链路和网络资源; 7.提供工业互联网术语解释、技术咨询与工程实施指导。 (三)2-02-10-14 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 定义:使用虚拟现实引擎及相关工具,进行虚拟现实产品的策划、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和服务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虚拟现实软件产品策划、场景设计、界面设计、模型制作、程序开发、系统测试; 2.设计、开发、集成、测试虚拟现实硬件系统; 3.研究、应用虚拟现实体系架构、技术和标准; 4.管理、监控、维护并保障虚拟现实产品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5.提供虚拟现实技术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服务。 (四)4-01-02-06 连锁经营管理师 定义:运用连锁经营管理工具及相关技术,进行业态定位、品类管理、营销企划、顾客服务、视觉营销等工作,负责门店运营业务管理的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设计连锁体系,厘清总部与门店权责,规划门店运营模式; 2.分析门店经营数据,制定经营目标与计划并组织实施; 3.调研商圈特征,拓展新门店,进行业态定位与品类结构调整; 4.负责商品的进货、销售和储存,策划门店促销活动并组织实施; 5.设计门店动线,负责布局规划与商品陈列的落实; 6.设计门店服务体系,培训、激励一线营业人员,做好顾客服务工作; 7.负责维护门店外围关系,处理与门店相关的其他事务; 8.管控门店日常运作,对门店业绩进行评估与优化; 9.负责商品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开展门店及商品安全自查。 (五)4-02-06-05 供应链管理师

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组织实施好智能制造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特编制本指南 一背景 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与先进制造技术不断深度融合,全球兴起了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加紧谋篇布局,纷纷推出新的重振制造业国家战略,支持和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为加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国务院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并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加速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 当前,我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技术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广尚未起步智能化集成应用缓慢等突出问题相对工业发达国家,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环境更为复杂,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 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制造工程作为政府引导推动的五个工程之一,目的是更好地整合全社会资源,统筹兼顾智能制造各个关键环节,突破发展瓶颈,系统推进技术与装备开发标准制定新模式培育和集成应用加快组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对于推动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二总体要求 加快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总体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为目标,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主线,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施策需求牵引问题导向企业主体协同创新远近结合重点突破的原则,将制造业智能转型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分步骤持续推进十三五期间同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重点聚焦五三五十重点任务,即:攻克五类关键技术装备,夯实智能制造三大基础,培育推广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推进十大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集成应用,持续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为构建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施策统筹兼顾智能制造各个关键环节,加强构建新型制造体系的顶层设计与规划针对我国制造业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地区行

智能制造系统论文

智能制造概述 摘要:介绍了智能制造提出的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人工智能与I M T、I M S的关系, I M S 和C I M S, 智能制造的物质基础及理论基础, 智能制造系统 的特征及框架结构, 并简要介绍了智能加工中心IMC, 智能制造技木的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系统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智能制造,IMS, IMC, IMT。 Abstract: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main contents and objectiv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MT, IMS relations, IMS and CIM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the material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the framework structure, and gave a briefing on intelligence Machining Center IMC,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of wood, as well as th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s research results and problematic. Key word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S, IMC, IMT。 一. 智能制造提出的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部门, 是决定国家发展水平的最基本因素之一。从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历程来看, 经历了由手工制作、泰勒化制造、高度 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集成化制造、并行规划设计制造等阶段。就制造自动化 而言, 大体上每十年上一个台阶: 50~60年代是单机数控, 70 年代以后则是CNC 机床及由它们组成的自动化岛, 80 年代出现了世界性的柔性自动化热潮。 与此同时, 出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 但与实用化相距甚远。随着计算机的问世与 发展, 机械制造大体沿两条路线发展: 一是传统制造技术的发展, 二是借助计算 机和自动化科学的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发展。80年代以来, 传统制造技术得到了 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存在着很多问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向产品、工 艺和系统的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设计和管理方法不能 有效地解决现代制造系统中所出现的问题, 这就促使我们借助现代的工具和方法, 利用各学科最新研究成果, 通过集成传统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科学以及 人工智能等技术, 发展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与系统, 这便是智能制造技术( In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联盟章程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联盟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联盟的名称: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联盟。 第二条本联盟是以智能制造课程教学研讨为目的,以自愿参加为原则组成的非盈利性教学研究联盟。 第三条本联盟的宗旨是遵循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团结广大教育工作者,加强全国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展开课程建设、实验建设、队伍建设、就业环境建设以及专业标准建设等相关内容,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水平。 第二章联盟任务 第四条研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建立。 第五条建设智能制造相关课程资源,联合出版教材,丰富教学资源。 第六条研讨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以及实验室的建设思路。 第七条研讨智能制造师资队伍的建设途径。 第八条建立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以适应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求。 第九条研讨就业环境的建立,促进毕业生在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就业、发展。

第三章联盟成员 第十条凡承认本联盟章程的高等学校及相关企业,提出书面申请,经秘书处批准,可成为本联盟成员。 第十一条联盟成员可参加本联盟组织的教学、学术等活动,享有本联盟建设的各类资源。同时,联盟成员需承担本联盟委托的工作。第四章组织机构 第十二条联盟成员会议为最高决策机构,联盟所有成员单位指定代表将成为联盟成员会议的正式代表,联盟成员会议将每年举办一次。联盟成员会议具有对联盟章程及联盟工作计划的审议决定权。 第十三条联盟成员会议设立理事会,在联盟成员会议休会期间代理联盟成员会议的职能,负责落实与协调联席会议做出的各项决定和相关事宜,同时可以对联盟的紧急事务进行相应的处理。 第十四条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的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通常由各高校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负责人担当。理事长采取轮值制,每年由承担联盟大会的常务理事轮值担任。 第十五条常务理事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为本联盟日常办事机构,在秘书长领导下工作。秘书处设在同济大学。 第十六条本联盟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大会,会议由当年轮值理事长召集与主持。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 摘要: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智能制造,就是“系统的系统”。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本质是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主导权之争:我们要把智能制造作为在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中的主要方向,要构建自己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工业4.0以智能制造为标志,至少需要用30年到50年的时间尺度来观察其演进发展的趋势,而现在,这一轮变革才刚刚开始。 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智能制造 我们看看德国是怎么认识4.0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说,目前90%的创新在欧洲之外产生,欧洲不能错失下一代工业技术变革。德国副总理兼经济能源部长说,德国非常忧虑的一件事是,德国企业的数据由美国硅谷的四大科技把持,不仅德国,整个欧洲对于错失互联网的机遇都有一种深深的忧虑,有一种挫败感。德国机械协会(VDMA)主席今年6月在日本参加一个活动时说,德国和日本应携手应对中国的挑战。德国信息技术、通讯、新媒体协会工业4.0部部长也说,不仅仅亚洲对德国工业构成竞争优威胁,美国正通过各种计划应对“去工业化”,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当然,他们也看到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机遇,并提出要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尤其是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 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国务秘书说,工业4.0要提供一个在技术和组织上适应中小企业需要的解决方案。换成中国一部电影名字,就是在德国迈向工业4.0的道路上,德国中小企业“一个都不能少”。通过和德人各界交流,我们可以体会到德国人对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三种意识: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和抢占制高点的意识。他们看到了新一轮技术变革中,德国ICT、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巨大挑战,也看到了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德国传统优势的强化和新优势的形成,新的市场机会正在形成。德国也有意志和决心在新一轮变革中掌握发展的主导权,并重塑竞争优势。这些认识和判断已经在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联邦经济和技术部2013年4月发表的《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中有清晰的表述。 对于什么是工业4.0,我们可以从企业的角度或政府的角度,技术变革的角度或产业经济的角度,传统企业的角度或ICT企业的角度,发达国家的角度或新兴工业国的角度来观察和认识,可以有很多观察、解释和认识的维度。综合各方面的理解,我看是不是可以通过5个方面来认识工业4.0到底是什么。具体来说,工业4.0是互联,工业4.0是数据,工业4.0是集成,工业4.0是创新,工业4.0是转型。 第一,工业4.0是互联。我们在和西门子、博世和蒂森克虏伯的专家在交流时,他们都强调,工业4.0的核心是互联,工业4.0的核心是连接,要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客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更具体讲,一是设备和设备的互联:单机智能设备的相互连接,实现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再到智能工厂;二是设备和加工对象的互联,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4年汉诺威工博会上所讲的,零件与机器可以进行交流。三是所有制造系统、设备与人的互联,所有的装备、软件、硬件、网络都是围绕如何提升人的效率、为人更好的服务这一主线,虚拟物理空间(CPS)等新概念也是实现人与智能制造系统交互窗口和界面;四是万物互联(IOE),当然这个概念不仅德国人在讲,美国人也在讲,所有产品都将会成为一个网络终端。 第二,工业4.0是数据。我们可以来想象一下,当传感器无处不在,智能设备无处不在,智能终端无处不在的时候,连接无所不在的时候,其必然的结果就是数据无所不在。产品的数据、运营的数据、管

智能制造类专业建设与认证标准

本认证标准适用于: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工业设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装备制造类专业等。 1.学生 (1)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2)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3)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4)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认定过程,认可转专业、转学学生的原有学分。 (5)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毕业后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力,进而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该部分的重点在于专业是否建立了系统的学生成长与毕业生发展 跟踪监测体系。 2.培养目标

(1)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能够取得的成就。 (3)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4)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要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 该部分的重点在于专业是否将抽象的培养目标具体分解为核心能 力并进行有效评估,最终使得培养目标可量化、可评估。 3.毕业要求 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以下内容: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广义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广义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广义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智能制造包括哪些方面

智能制造这一概念通常被认为是智能制造技术与智能制造系统的统称,是制造业与信息化相结合的产物。当前,世界经济进入下行趋势,各国对于制造业发展愈发重视,纷纷加快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逐渐深入我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智能制造战略由此不断升温。 智能制造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智能产品 它通常包括机械、电气和嵌入式软件,具有记忆、感知、计算和传输功能。典型的智能产品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智能汽车、智能家电、智能售货机等。企业应该思考如何在产品上加入智能化的单元,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比如在工程机械上添加传感器,可以对产品进行定位和关键零部件的状态监测,为实现智能服务打下基础。 2. 智能服务 基于传感器和物联网(IoT),可以感知产品的状态,从而进行预防性维修维护,及时帮助客户更换备品备件,甚至可以通过了解产品运行的状态,帮助客户带来商业机会。还可以采集产品运营的大数据,辅助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决策。此外,企业通过开发面向客户服务的APP,也是一种智能服务的手段,可以针对企业购买的产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锁定用户,开展服务营销。 3. 智能装备 制造装备经历了机械装备到数控装备,目前正在逐步发展为智能

装备。智能装备具有检测功能,可以实现在机检测,从而补偿加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还可以对热变形进行补偿。以往一些精密装备对环境的要求很高,现在由于有了闭环的检测与补偿,可以降低对环境的要求。 4.智能产线 目前,很多企业的技术改造重点,就是建立自动化生产线、装配线和检测线。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分为刚性自动化生产线和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一般建立了缓冲。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工业机器人、吊挂系统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很多汽车整车厂已实现了混流生产,在一条装配线上可以同时装配多种车型。 关于这个智能制造,其实是涵盖了这个制造业产业链的智能化创新,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的提升。目前来说智能化制造系统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的能力,并且通过准确执行指令,实现闭环的反馈。智能制造的趋势是真正实现“Intelligent”,智能制造系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决策,不断优化。 智能制造在制造业和互联网产业中已经全面覆盖,目前智能制造已经从覆盖范围广转向到更高效率的运作。而这就意味着各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上海惠和化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微反应器连续工艺开发及工业化的创新性高科技公司。公司于2015年6月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成立,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于2019年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