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风景区水生态承载力分析

黄山风景区水生态承载力分析
黄山风景区水生态承载力分析

第28卷 第4期

2009年7月地 理 研 究GEO GRA P HICAL RESEA RC H Vol 128,No 14J uly ,2009

收稿日期:2008209206;修订日期:2009202226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06jql053);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K J017) 作者简介:王群(19792),女,安徽合肥人,讲师。主要从事旅游环境研究。E 2mail :junyang110771@1631com

黄山风景区水生态承载力分析

王 群,章锦河,杨兴柱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摘要:文章以BOD 5为纳污水体的水质影响因子,计算出黄山风景区4条主要纳污水体逍遥溪、丞相源、莲花沟和丹霞溪的丰、平、枯水期的日平均纳污量和年纳污量,得出其水生态承载力总体上较弱,且存在时间与空间分布不均的特征。据此,从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角度,建立了“水量—水质—水生态系统”阈值模型,提出通过降低用水标准、提高出水指标、进行中水回用、采用节水设备,以缓解黄山风景区水生态承载压力。

关键词:水生态承载力;旅游;黄山风景区

文章编号:100020585(2009)0421105210

1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旅游环境问题的出现,旅游对水体的污染开始受到国外学者广泛关注。Hunter 等、Lal 、Henry 、Becheri 、Androniko u 、Owens 、Watanabe 、Smit h 等诸多国外学者分别对地中海滨、斐济、牙买加、亚得里亚海、地中海东部塞浦路斯、英国诺福克、日本本州岛和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的山涧溪流进行了研究[1~8],指出水污染是大众旅游业最主要的不利影响,污水排放加速了水体富营养化,损坏了旅游景观吸引力。Green 、Grenon 、Harris 、Miline 等分别指出汽油和柴油的溢出以及固体废弃物排放对水体产生了严重污染[9~12]。Derper 阐释了旅游活动对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的影响,重点辩析了水供应和污水处理等问题[13]。Crowt her 等分析了菲尔德海岸(Fylde Coast )8个海滨游憩浴场的水质问题以及影响因素[14]。Step hen 等分析了旅游业发展导致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15]。水体污染反过来又制约了旅游业发展,影响居民和旅游者健康[16~18]。另外,自然环境中水资源的减少也降低了风景名胜区的价值,缩短了旅游地生命周期[19]。国内,全华等建立武陵源风景区的水环境因子阈值模型[20];王群等对国内外旅游地的水环境影响研究进行了综述[21]。此外,众多学者在旅游环境研究中也对旅游所引起的水环境负面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水质污染、水生物受害、人体健康受损、供水供电紧张、水土流失等[22~27]。

综观国内外研究进展,学者们多关注旅游对水体污染的影响,学者提出的措施也大多注重污染物排放浓度的控制。2001~2020年是我国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和控制环境污染的关键时期,污染物排放已从单纯的浓度控制转向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相结合时代。实践中,我国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与法规也明确了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重要性。但在理论界尤其在旅游学界,学者们对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仍停留在浓度

1106 地 理 研 究28卷控制阶段,旅游地环境管理仍未实现浓度控制向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相结合的转变。图1 黄山风景区主要水系Fig 11 The water system in Huangshan 黄山风景区是我国山岳旅游资源的

重要载体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

貌,水生态承载力尤显脆弱。黄山风景

区近期、中期、远期对各排污单位废水

排放浓度标准都作了严格要求,各单位

废水排放都通过集中或分散处理后达标

排放,但对废水排放总量、污染物排放

量的削减尚未作要求。据王群等实地调

查与预测[28],黄山风景区目前每年需

水约107103×104m 3,2010年与2020

年将达到215155×104m 3和325196×

104m 3;目前丰水年供水约105127×

104m 3,枯水年供水约99178×104m 3。

未来随着供水设施的完善,供水量可以大大增加,达到需水要求。供水量增加将导致排污量的增加,而目前黄山风景

区仅有4条主要纳污水体,分别为逍遥溪、丞相源、丹霞溪和莲花沟(图1),这些水体各不相通,纳污力相对有限,废水排放量的增加必然给水生态造成巨大的压力。本文以黄山风景区为案例地,分析其水生态承载力,从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角度,建立“水量—水质—水生态系统”的阈值模型,由此提出相关水生态承载力调控措施,旨在推动黄山旅游地水量—水质相平衡的协调发展。

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211 确定水生态承载力影响因子

一般地,污水源不同,其主要生态承载力影响因子也不尽相同。黄山风景区内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洗涤污水,其中生活污水主要由游客和工作人员的餐饮与住宿排水、公厕排水等产生。根据生活污水的特点和地表水监测情况,这类污水中BOD 5或CODcr 与污水总成分的比值往往接近甚至大于015,是污水中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确定黄山风景区地面水生态承载力的关键影响因子为BOD 5(BOD 5和CODcr 具有相同的生化性质)。212 建立水生态承载力模型

溪流污染物的容许排放量为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容量和自净容量之和。自净容量是指水体的自净能力,其自净系数一般取实验数据或经验数据,需确定污染源和排放地点方能计算[29]。黄山风景区属于小型山川溪流,水系较小,水体自净能力弱,本文暂不考虑其自净能力。同时,考虑其流速快的特点,从保守角度不计降解,选取完全混合稀释模型,其日入溪废水稀释容量解析式为:

Qp =Qh (C -Ch )Cp -C

×3600×24 式中,Q p :溪流废水纳污量(m 3/d ),Qh :溪水流量(m 3/s ),Ch :溪流中某污染物现状监测浓度(mg/l ),Cp :废水中某污染物浓度(mg/l ),C :溪流中水环境控制目

 4期王 群等:黄山风景区水生态承载力分析1107 标浓度(水质标准,mg/l )。

213 确定承载参数值

21311 溪水流量(Qh )的确定 采用小流域水量平衡法估算河溪流量。对于一个闭合小流域,其通用水量平衡方程为:Q H =P -E ±△W

式中,Q H :河流年总流量(mm ),P :流域年均降雨量(mm ),E :流域年均蒸发量(mm ),△W :流域平均总蓄水量变化量(mm )。

流域蓄水量(△W )表示年终与年初流域内蓄水量变化,其值可正可负,取决于自然条件中的降水状况,多水年份△W 为正值,少水年份△W 为负值,对于多年平均情况则有:1/n ∑△W →0

水量平衡方程可简化为:Q H =P -E

因此,根据黄山风景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及蒸发量①,确定5~8月份为丰水期,共123天,径流总量为85419mm ;3、4、9月份为平水期,91天,径流总量为42017mm ;1、2、10、11、12月份为枯水期,151天,径流总量为6816mm 。表1 各河流多年平均流量(m 3/s)T ab 11 Average runoff of rivers for m any years 项 目逍遥溪

丞相源丹霞溪莲花沟流域面积(km 2)18

694丰水期11448

014830172401322平水期01963

013210148201214枯水期

01095010320104701021根据公式:

Qh =Q H ×S D ÷24÷3600 式中,Qh :平均流量(m 3/s ),Q H :流域总流量(mm ),S :流域面积(km 2),D :丰平枯水期天数(d )。 根据上述公式及参数,计算出黄山风景区4条主要纳污水体在丰、平、枯期的多年平均流量(表1)。

21312其他参数的确定 根据《黄山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年修编)》,各溪流不仅是重要的景观要素,而且下游是主要的生活用水区,应符合地面水二类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 B383822002)》规定地面水二类标准中BOD 5最高允许浓度(C )为3mg/l 。 黄山风景区污染源较为分散,山势险峻,高差很大,采取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相结合。同时考虑风景区旅游淡旺季分明,排水量不均,浓度差别较大等特点,联片处理(污水量较大的)采用以氧化沟为主的延时曝气处理工艺,分散处理(污水量较小的)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ICEAS 工艺),处理后废水中BOD 5浓度(Cp )为2210mg/l 。 C h 为溪流中BOD 5现状监测浓度,枯、平、丰不同时期的BOD 5监测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和黄山风景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3 水生态承载力分析

311 纳污水体废水量承载力

由于流域面积、流量、流速不同,4条溪流水体自净能力和纳污承载力也不相同。据上述公式和参数值,得出各纳污水体日最大废水承载量和年最大废水承载量(表2)。

①资料来源于《黄山风景区生态环境改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安徽省科技咨询中心,2001年)和黄山天气在线(http ://www 1hstqzx 1gov 1cn )2000~2006年的各月降雨量。

1108 地 理 研 究

28卷表2 各河流日废水容纳量和年废水容纳量(单位:m 3)

T ab 12 Daily and yearly capacity of w aste w ater from each river (unit :m 3)

水期逍遥溪

丞相源丹霞溪莲花沟合计日

年日年日年日年日年丰水期3951

485943307337795619752429721171143983101701250854平水期3504

31884616061461381752159423973885687835712976枯水期4306498914321663215324959614442

885133589 黄山风景区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平均每天可分别容纳10170m 3、7835m 3、885m 3的废水量。以用水量的80%排污系数计算①,则丰、平、枯水期平均每天用水限额为12713m 3、9794m 3、1106m 3,年用水限额为2621774m 3。如果不计供水漏损,以用水量等同于供水量,则年供水量为2621774m 3。所排出的废水,总体上溪流可以承受。否

则,将产生一定的水体污染,破坏生态

表3 各水期各溪流污径比(%)T ab 13 Dilution 2ratio of rivers in different periods (%)项 目逍遥溪丞相源丹霞溪莲花沟丰水期3116713631164121平水期4121517941215126枯水期5124511751295129环境。

污径比是污水排入量与河流径流量

之比。从污径比角度来看,各水期各溪

流污径比控制范围如表3,水生态系统

才能维持基本平衡。

312 山上各片区用水量

现有4条纳污水体中,丹霞溪接纳北海、西海的生活污水,丞相源接纳光明顶、天海、云谷寺的生活污水,莲花沟接纳玉屏楼分区生活污水,逍遥溪接纳温泉景区和黄山管委会及宿舍的生活污水。根据参考文献[28],得出黄山风景区各片区现状用水量和中远期用水量(表4)。

表4 各片区用水量(单位:×104m 3)

T ab 14 Q u antity of w ater dem and in sub areas (unit :×104m 3)

承纳水体

排水片区现状水平年2010年2020年丹霞溪北海

151042511332100西海

151243018746111丞相源光明顶

4167819514184天海

41371314518128云谷

41961011716105莲花沟

玉屏316871418178逍遥溪温泉

5910799123154136合计107103215155325196

注:黄山风景区的松谷、钓桥景区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排水较少,故不作分析。

313 水生态承载力特征分析

对比黄山风景区各水体的纳污量和近中远期的排污量(图2),可见水生态承载力呈现出如下特征。

31311 总体上水生态承载力弱 由表2和表4可知,在所有污水达标排放(处理后废水BOD 5浓度(Cp )为22mg/l )情况下,黄山风景区各纳污水体年容纳废水总量为2097419m 3,

①依据《黄山风景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999年11月。

 4期王 群等:黄山风景区水生态承载力分析1109

 

图2 各年各区各溪流纳污量与排污量(单位:m3)

Fig12 Wastewater received and drained capacitity

加上排污系数和消防用水,年限制用水量为2621774m3,可以承载2010年的废水排放。然而,2020年需水量将达325196×104m3,污水排放量大大增加。如果随着游客量和旅游设施的不断增加,无限制地增加供水,将导致纳污水体容量的过饱和,进而导致水体稀释和自净能力大大降低,水生态承载力大大减弱,水生态系统将遭到严重破坏。

31312 空间分布不均 各河流水生态承载力差异较大。逍遥溪废水承载量最大,约占黄山风景区年纳污总量的4115%;其次为丞相源,约占26%;丹霞溪约占2017%;莲花沟纳污量最小,约占1118%。由于各河流纳污量与其所承担的各景区需水量分布比例的不同,从目前各景区需水情况来看,各河流纳污量虽完全可以接纳所在区达标排放的废水,但到2010年逍遥溪和丹霞溪水生态承载力将分别超载14108%和28177%,2020年将超载77147%和7916%,而丞相源和莲花沟2020年尚空载9191%和64145%。

31313 时间分布不均 从年内纳污量看,黄山风景区降雨的强季节性,导致丰、枯水期各河流的日纳污能力差异悬殊。丰水期雨水多,流速快,纳污能力较强,逍遥溪和丹霞溪丰水期日废水纳污量是枯水期的9倍之多,莲花沟为12倍,丞相源达21倍之多;丰水期和平水期差异相对较小,丞相源最高约为2倍,其他仅为111~112倍。

从年际承载力看,丰水期和平水期除2020年逍遥溪和丹霞溪水生态承载力超载以外,现状水平年和2010年各溪流均能承载当年的排污量。枯水期,除莲花沟现状年基本能接受排污量以外,其他各年各溪流水生态承载力均严重超载,丞相源超载近9倍,逍遥溪超载近8倍。若遇连续无降雨季节,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各溪流出现断流干涸现象,污水的露天排放将会产生严重的生态破坏和视觉影响。

314 “水量—水质—水生态系统”阈值模型

量变的积累会产生质变,黄山风景区废水排放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各纳污溪流的水质,进而影响整个水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环境。纳污水体的废水来源主要为山上各宾馆和招待所的废水排放。尽管可以修建水库提水上山或区外引水,但用水量增加随之带来污水量的相应增加,而各溪流的稀释容量和自净能力是客观有限的,且人为不可改变的。

因此根据前文分析,以污水达标排放为前提,以各水体水生态最大承载力为阈值,以BOD5为水生态系统影响的控制性要素,建立纳污水体的“水量—水质—水生态系统”阈值模型。其公式可表达为:k1x1+k2x2,…,+k n x n≤W

 地 理 研 究28卷1110

式中:x1…x n为各用水主体单位数;k1…k n为各用水主体的用水系数(用水标准); W为河流允许用水量(河流允许排污量除以80%的排污系数)。

黄山风景区高低山片区的用水主体可分为标准间、独卫间、公卫间、流动旅客及景区常住人口,各片区各主体用水标准不同。此外,各水期溪流的纳污量也不同。因此,以各用水标准为系数[25],分片区、分水期建立每日的“水量—水质—水生态系统”阈值模型。各片区、各用水主体每日的用水之和不得超过所处水期的日平均最大承载量。根据表2各水期各纳污水体的日平均纳污量,除以80%的排污系数,得出丰平枯水期,温泉片区的用水量分别不得超过4938m3、4380m3、538m3,天海、光明顶、云谷片区分别不得超过3841m3、2007m3、179m3,北海、西海片区分别不得超过2469m3、2190m3、269m3、玉屏景区分别不得超过1463m3、1217m3、120m3。

4 水生态承载力调控

根据以上生态承载力特征和各景区最大承载阈值分析,黄山风景区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调控,从而使图2中的超载现状得到逐步解决。

411 降低用水标准

减少供水量可相应地减少污水排放量,缓解水生态压力。各需水主体的用水标准对用水总量产生直接影响,降低用水标准既可缓解供水不足的现象,也可减轻水生态压力。若中远期高低山景区的用水标准均采用基本型①,则需水量较之采用宽裕型和舒适型平均减少21193%,其中最低减少15149%,最高减少达34148%。相应地,废水排放量也随之减少,则丰水期和平水期各溪流接纳的废水均在纳污能力范围内,枯水期水生态承载力仍处于超饱和状态(图3)。

图3 基本型用水标准各年各区各溪流纳污能力与排污量(单位:m3)

Fig13 Wastewater received and drained capacity of water demand by basic standard

412 提高出水指标

目前黄山风景区分散片污水处理采用的生物接触氧化法(ICEAS工艺),出水水质较好,最高出水指标可达到BOD5≤15mg/l。目前由于技术应用问题,实际上处理后废水中BOD5浓度仅达到22mg/l。若通过改善污水处理工艺,提高出水指标,将出水浓度由

①现状水平年高低山景区需水标准均以基本型计算,中期需水标准高低山景区将向宽裕型转化,远期高山景区需水标准保持不变,低山景区向舒适型发展。具体标准值及需水值见参考文献[28]。

 4期王 群等:黄山风景区水生态承载力分析1111

 

22mg/l降低至15mg/l,则各溪流丰平枯水期日纳污总量分别达16102m3、12405m3、1401m3,平均比原来提高58%,年纳污总量达3320913m3,加上排污系数和消防用水,年可供水达390×104m3,总体上完全可以承纳2020年的废水排放量。从各溪流各水期看,加上采用基本型用水标准,丰水期和平水期完全可承纳废水量,且尚有较大的承载空间,枯水期莲花沟也可以接纳2020年废水量(图4)。可见,提高出水指标是扩大水生态承载力的重要途径。

图4 基本型用水标准和BOD5=15mg/l各溪流纳污能力与排污量(单位:m3)

Fig14 Wastewater received and drained capacity of water demand by basic standard and BOD5=15mg/l 413 中水回收利用

中水回收利用是采用中水处理工艺,以沐浴、盥洗用水为原水,将其处理后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用于冲厕、绿化等。目前黄山风景区采用中水回收利用系统的仅有玉屏楼宾馆,其中水水源收集及中水处理损耗率仅为15%和10%,可节约30%的用水量,大大减少分片水库向玉屏楼景区的供水量。采用中水回用技术也是莲花沟水生态压力最小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全山全部实行中水回用,则全山供水可减少1/3,加上降低的用水标准和提高的出水指标,丰枯水期水生态承载量远远大于废水排放量,枯水期现状年各溪流基本全部能承纳废水,中远期逍遥溪和丹霞溪水生态压力也大大减轻(图5)。

图5 基本型用水标准、BOD5=15mg/l和中水回用后各溪流纳污能力与排污量(单位:m3)

Fig15 Wastewater received and drained capacity of water demand by

basic standard,BOD5=15mg/l and wastewater reuse

 地 理 研 究28卷1112

414 采用节水设备

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流掉1~6m3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流掉3~25m3水,旧式马桶每次冲水需13L,普通马桶需9L或6L,而节水型马桶每次冲水只需3L或415L,在保证冲洗效果的情况下,比普通马桶节约67%的水量;一个普通的红外线感应水龙头可节水30%,若采用先进的节水节能恒温水龙头节水可达40%;一个节水淋浴喷头或节水电子淋浴器节水可达30~70%;一个节水型浴缸要比普通浴缸节水20%左右。采用节水设备是目前黄山风景区减少用水量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部分宾馆已采用节水马桶、感应水龙头或安装限速流量器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全山采用节水设备,以30%节水效率计算,则全山中远期各溪流各水期水生态压力基本解决(图6)。

图6 基本型用水标准、BOD5=15mg/l,中水回用和采用节水设备后纳污能力与排污量

Fig16 Wastewater received and drained capacity of water demand by

basic standard,BOD5=15mg/l,wastewater reuse and efficient technology

5 结论与讨论

通过建立水生态承载力模型,计算出黄山风景区4条主要纳污水体的废水允许排放量,与各区出的需水量进行对比,发现其承载力有以下特征:(1)总体上,在黄山风景区污水全部达标排放前提下,4条纳污水体总纳污承载量可以承载现状及2010年的废水排放,但以后无法满足废水排放要求,生态承载力呈现超饱和趋势。(2)空间分布不均匀,逍遥溪和丞相源纳污量较大,丹霞溪和莲花沟纳污量较小,但逍遥溪和丹霞溪所在景区需水量比例更大,导致中远期水生态承载力过饱和。(3)时间分布不均匀,丰水期和平水期除远景规划年个别溪流超饱和外,其他均能容纳预期废水排放量,而枯水期除莲花沟目前仍能容纳外,其他均严重超载。据此,文章以保护水生态系统为目标,建立“水量—水质—水生态系统”阈值模型,确定各溪流废水承载阈值,未来可根据各阈值调整供水量,通过降低用水标准、提高出水指标、中水回收利用和采用节水设备来解决水生态压力问题。 以下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1)限于水质监测资料的缺乏,本文只考虑水体的平均稀释容量,而未考虑排污地点及污染物衰减等水体自净的影响因素。(2)枯水期承载力计算撇除了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月份,从而扩大了水生态承载力,在连续无降雨天数较多的情况下,溪流干涸,水生态承载力应为零。(3)由于防火启用水库供水的机率较小,“水量—水质—水生态系统”阈值模型的建立没有考虑防火用水预警系统。目前,黄山风景区

 

 4期王 群等:黄山风景区水生态承载力分析1113根据连续无降雨日数和水库水位将防火预警系统分级,并确定各单位的供水时间和供水量,必要时将启用水库供水进行防火。

参考文献:

[1] Hunter C,Green H1Tourism and t he Environment:A Sustainable Relationship?London and New Y ork,1995.19

~21,23~251

[2] Lal P N1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coastal development in Fiji1Ambio,1984,13:5~61

[3] Henry B1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ourism in J amaica1World Leisure and Recreation,1988,29:19~211

[4] Becheri E1Rimini and Co:t he end of a legend?Dealing wit h t he algae effect.Tourism Management,1991,12(3):

229~2351

[5] Andronickou A1Cyprus:management of t he tourist sector1Tourism Management,1987,7(2):127~1291

[6] Owens S,Owens P L1Renewable Resource Management:The Norfolk Broads1Environment,Resources and Con2

servation1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1

[7] Watanabe Y1Report of t he54t h Conference of t he J apanese Society of Limnology:Present state of t he lake envi2

ronment in Shinshu1J apanese Journal of Limnology,1990,51(1):15~231

[8] Smit h C,J enner P1Tourism and t he environment1Travel and Tourism Analyst,1989,5:68~861

[9] Green H,Hunter C1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ourism development.In:Johnson P1,Thomas B1

(eds.).Perspectives on Tourism Policy1London:Mansell,19921

[10] Grenon M,Batisse M1Futures for t he Mediterranean Basin:The Blue Plan1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1

[11] Harris C M1Environmental effect 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K ing George Island,Sout h Shetland Islands,Antarctica1

Polor Record,1991,27(162):193~2041

[12] Milne S1The impac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mall Pacific Island States:An overview1New Zealand Journal of

Geography,1990,89:16~211

[13] Dianne D1Touristic development and water sustainability in Banff and Canmore,Alberta,Canada1Journal of Sus2

tainable Tourism,1997,5(3):183~2121

[14] Crowt her J,David K,Mark D W1Relationships between microbial water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coastal recreational waters:The fylde coast,U K1Water Research,2001,35(17):4029~40381

[15] Stephen E,Martin K,Rewi Newnham1Tourism development in Mallorca:Is water supply a constraint?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4,12(1):4~28

[16] Tyler C1A phenomenal explosion1Geographical Magazine,1989,61(8):18~211

[17] K ocasoy G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stal tourism,sea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 h:A case study from Turkey1

Environmentalist,1989,9(4):245~2511

[18] Pawson I G,Stanford D D,Adams V A,et al1Growt h of tourism in Nepal’s Everest region:Impact on t he physi2

cal environment and st ructure of human settlement s1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84,4(3):237~2461

[19] Kent M R,Newnham S1Essex1Tourism and sustainable water supply in Mallorca:A geographical analysis1Ap2

plied Geography,2002,22:351~3741

[20] 全华,陈田,杨竹莘1张家界水环境演变与旅游发展关系1地理学报,2002,57(5):619~6241

[21] 王群,章锦河,丁祖荣1国外旅游水环境影响研究进展1地理科学进展,2005,24(1):127~1361

[22] 庄大春,邓祥征,战金艳1武陵源风景区环境质量评估1地理研究,2004,23(2):192~2001

[23] 沈军辉,王兰生1虹口自然生态旅游区开发中的环境地质问题1山地学报,2000,18(2):166~1701

[24] 宋秀杰,赵彤润,郑希伟,等1松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1环境科学,1997,18(3):57~591

[25] 黄震方1发达地区旅游城市化现象与旅游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探析———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1人文地

理,2001,16(5):53~571

[26] 俞穆清,朱颜明,田卫,等1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1地理科学,1999,19(2):189~1921

 地 理 研 究28卷1114

[27] 杨春平,曾光明,汪洛,等1旅游度假区建设对旅游资源的影响评价及保护规划研究1中国环境科学,1996,16

(6):415~4171

[28] 王群,章锦河,杨兴柱1黄山风景区水供需系统安全及动态调控研究1自然资源学报,2007,22(6):896~9061

[29] 刘玲1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1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1191~1921

Analysis of w ater ecology capacity in H u angshan R esort

WAN G Qun,ZHAN G Jin2he,YAN G Xing2zhu

(C ollege of National T 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 ourism,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241000,China) Abstract:In t he21st cent ury,controls on contamination emission have t ransformed from t he simple concent ration cont rol to t he combination wit h concent ration and total amount cont rol.But to urism research on water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remains concent rated on t he concent ration cont rol.Water is one of t 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Huangshan resort.Adding water supply can meet t he need of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visi2 tors.However,co ncomitant wastewater p ut t remendous pressure on water ecological car2 rying capacity.Taking BOD5as an influencing factor of water quality,t he paper calculates daily average and annual capacities in Xiaoyaoxi,Chengxiangyuan,Lianhuagou and Danxi2 axi water bodies during high2flow period,normal water period and low2flow period.The conclusions are:(1)In general,under t he p remise of sewage discharge up to standard in t he Huangshan resort,four major pollutant2holding water bodies can carry sewage dis2 charge f rom now to2010.However,after2010,t hese four water bodies cannot satisfy sewage discharge t he need of and t he carrying capacity is sat urated.(2)The spatial distri2 bution is uneven in t he water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Xiaoyaoxi and Chengxiangyuan have relatively high waste load allocations t han Lianhuagou and Danxiaxi.But t he sites a2 round Xiaoyaoxi and Danxiaxi have greater water demand,which lead to supersat uration of water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 t he middle2long term.(3)The uneven temporal distri2 bution is p resented.Except individual st ream,mo st of t he water bodies can carry anticipa2 tive sewage discharge during high2flow and normal water periods in t he long term.But during low2flow period,t he water bodies except Lianhuagou are seriously overloading. Hereby,t he paper builds t he t hreshold model of"water quantity2water quality2water ecol2 ogy system",and p ut s forward concrete measures to relieve t he pressure on water ecologi2 cal carrying capacity such as reducing water demand standard,advancing produced2water index,reusing wastewater,adopting efficient water2saving techniques and so on.

K ey w ords:water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tourism;Huangshan resort

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

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全山面积1200km2 ,其中风景区面积154km2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是世界级旅游胜地。境内自然景观优美,景观类型丰富多彩。人文景观荟萃,黄山文化绚丽多姿。景区特色明显,景点集中,吸引力大;旅游设施初具规模,有一定的接待能力;客源丰富,旅游前景广阔,近年来每年接待游客约72 万人次。正确理解和欣赏黄山的旅游景观的美,不仅对旅游者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宣传黄山,使黄山走向国际旅游市场有重要作用。以下是我对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的几点见解。 一、旅游景观美学特征 1.宏观美与微观美相得益彰 黄山旅游景观宏观美包括山峰峻秀美,云海、雾凇、雪景奇特美,森林景观葱郁美等方面。景区整体美也体现宏观美特征,全区共分六个景区。温泉景区山水相映,楼台亭阁错落有致,尤以水景引人入胜;玉屏景区山峰雄奇,巧石玲珑,云海壮观,奇松多姿;北海景区风光绚丽,犹如盆景大观园;云谷景区茂林修竹,环境幽静;松谷庵景区松林葱郁,古木参天,环境清幽,以水景著称;钓桥庵景区峰、石、潭、洞俱全,名寺(钓桥庵,翠微寺) 典雅。 黄山旅游景观微观美表现在景点及组成要素上。景点和组成要素一般具有拟人拟物的特点,形象逼真, 耐人寻味。它们有各种组合,主要包括峰峰组合,山石组合,石石组合,石松组合,云松组合等,它们构成黄山主要自然奇观。主要有钵盂天障(钵盂、紫石两峰间) 、冰雷报春(水帘洞) 、彩泼莲花(莲花峰) 、烟云万状、风壁涛声(天都峰东南面) 、云海万千(清凉台) 、黄岳宝光(天都峰) 、松趣万象(始信峰) 、黄海松涛,蒸蒸日上(狮子峰头) 、排云霞海(桃云亭) 、蟾宫玉树(莲花峰顶) 、石笋擎天(石笋石工) 、巧石天成,峰挂百练(雨后黄山) 、白龙腾飞(白龙桥、五龙潭、九龙潭) 、通天之路(天都峰南侧) 、西海幻境、月夜观潮(玉屏楼前) 、丹青秋色等。 黄山宏观常态美具有博大、粗犷、线条清晰,概貌全景的特点。微观奇特美具有精湛、细腻、线条模糊,突出重点的特色。宏观常规美映衬微观奇特美,微观奇特美使宏观美锦上添花,它们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2.清晰美与模糊美相互协调 黄山晴天,尤其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季节,登高远眺,一览众山小,远处山色田园尽收眼底,具有清晰美的特征。这种景象在雨过天晴时分也常见到。黄山花岗岩体与围岩有明显的差异,形成峻峭的山峰(花岗岩)和浑圆和缓的山丘(围岩) 两种截然不同的山色风光,其界线非常清晰,这也是一种清晰美。但黄山一年中有200 多天是笼罩在云雾之中,使黄山披上了一层面纱,若隐若现,具有模糊美的特点。这种模糊美具有内涵模糊、界限模糊和形态模糊等特征,使人具有身临仙境、幻境的感觉。 黄山清晰美具有雄壮磅礴之势,模糊美具有虚幻之妙。但它们不是一成不变的,多数情况下是清晰美与模糊美相互交织,具有动态变化特征。风起云涌,浩瀚无际,峰尖浮海,犹如孤岛,时隐时现,瞬息万变,故黄山古有“黄海”之称,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和天海。黄山景观在清晰美和模糊美的协调下显得更美,如笔者在天都峰看到玉屏楼和光明顶人文景观呈现在云海之中,犹如天国风光,美妙绝顶。

黄山市呈坎镇调研报告

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关于黄山市呈坎镇整体村容村貌整治的调研报告 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关于黄山市呈坎镇整体村容村貌整治的调研报告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强调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民营经济为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和省委对加快城镇化的各项要求和部署,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为纽带实现城乡共同发展。近期,我们就黄山市呈坎镇的呈坎村和灵山村进行了深入调查,现据调查情况,写如下报告。

一、呈坎镇基本现状 呈坎镇位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风景区的南麓(东经59°55′,北纬118°15′;在徽州区通往黄山的公路佛子岭段折向东北五公里处),东与历史文化名城--歙县许村镇毗邻,南与潜口镇接壤,西与西溪南镇、洽舍乡相连,北与富溪乡相依,属徽州区的畈、山结合部。呈坎地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呈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历史文化沉淀深厚,至今仍保留着董其昌、林则徐等历代名人题写的牌匾30余块。呈坎自宋代以后徽商兴起,文化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在徽州文化历史发展中独树一帜。 呈坎镇人民政府驻地--呈坎村,1996年五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现有两个国宝单位(22处),并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信息的中心。行政区域面积82.4平方公里,辖10村111个村民组,3954户13598人。交通十分使捷,205国道横贯境内,由南向北直抵黄山风景区。 灵山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东郊,离黄山风景区50公里,距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30公里,徽州区府所在地岩寺15公里,距呈坎镇政府驻地呈坎4公里。灵山村系山区,农业资源较为丰富,是宜农、宜林的综合发展地区。全村2005年底总户数537户,总人口1832人,农村劳动力1200人,其中外出务工520人。农业主导产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第二产业主要为手工编制竹制品,第三产业为旅游及其相关的服务业。 (一)人口结构现状 我们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呈坎镇的人口结构进行了总结,根据下表可以看出呈坎镇人口总数小,男女人口比例协调。平均每户3.2口人。65岁以上人口占到8.7%,所以老年人口比例偏大,有老龄化现象。外来人口不多,主要还是本地居民居住。 [1] 总人口12353 男6446 女5907 家庭户户3865

旅游景点调研报告

旅游景点调研报告篇一:景区调查报告 实践调 查 报 告 调查人员:调查时间: 石家庄市环境调查 1.抱犊寨 抱犊寨,旧名抱犊山,古名萆山,位于河北省石家庄鹿泉市西郊,距省会石家庄16公里,距首都北京288公里,是一外集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名山古寨。系国家四A级旅游区、河北省旅游先进单位、石家庄十佳旅游景区。它东临华北平原,西接太行群峰,一峰突起,峥嵘雄秀,四周皆是悬崖绝壁,远望犹如巨佛仰卧,眉目毕肖,其山顶平旷坦夷,有良田沃土660亩,土层深达66 米,异境别开,草木繁茂,恍如世外桃源。有“天下奇寨”、“抱犊福地”之誉。 抱犊寨不是一个村庄,而是一座名山的名称。抱犊寨位于石家庄市西17公里处,山势巍然,仅南北坡各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登至山颠,豁然开朗,修建有目前全国最大山顶门坊-- 南天门,全国第一座山顶地下石雕五百罗汉堂,全

国最大的金漆壁画装饰的韩信祠以及长城寨墙等。新开辟的“西苑--莲花山--抱犊寨”客运索道全长1800多米,为国内唯一设有中转站,没有中间塔、全封闭往返式客运索道,最高悬空271米,成为抱犊寨的一大景观. 属于国家4A级景区抱犊寨是一处集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名山古寨。海拔580米,四周悬崖绝壁,顶部平旷坦夷,有肥沃良田660亩,土层深达66米。曾是汉淮阴侯韩信“背水一战”的古战场,亦是著名道人张三丰成道涉足之福地,其风光奇异独特,景色宜人,被誉为“天堂之幻觉,人间之福地,兵家之战场,世外之桃花源”的天下奇寨。 抱犊寨古时称为萆山,即汉将韩信伐赵之战中,令军卒“人持一旗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的地方。抱犊之名,据说在北魏葛荣起义时,当地人为避战乱,抱犊上山,因此才有了抱犊之名。山的四面都是峭壁,山路很险,而山顶上又有600多亩耕地,所以民间又有"抱犊(小牛)上山,养大耕田"的说法。而实际在早于北魏,作于两晋时期的《玉匮》中,即有“抱犊山”的记载。“抱犊”与“寨”相连,是在金末元初时,金将武仙在山顶屯兵建寨,抗击蒙古军队,这样此山便有了“寨”的名称。 2. 封龙山 封龙山又名飞龙山,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区西南约十

黄山旅游财务分析报告

黄山旅游 财务分析报告 学院:旅游学院 班级:2012级旅游管理1班 2015 年5 月12 日 目录 1引言 2公司介绍 3基本财务分析 3.1偿债能力分析 3.2营运能力分析 3.3盈利能力分析 3.4收益质量分析 4杜邦分析法 5企业特色分析 引言 中国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 领各行业之先,在旅游领域里面迈入了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服务业总体规模的扩大和整体质量的提升,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其所呈现出的活力和良好发展态势,有望进一步成为各地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促进改善民生的重要引擎。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未来几年间,中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至U 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因此,作为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今后几年内将存在重大的投资机会。 对黄山旅游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和关键,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法和改进建议,不仅能对企业自身的经营巨额粗起到参谋作用,而且会为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公司简介 公司前身系安徽省黄山旅游开发公司,1985年10月开始进行股份制改组,将发起人净资产折为国家股113000万股,经1996年10月首次发行外资股,于1997年5月6日上市,先后发行8000万B股和4000万A股,被誉为“中国第一支完整意义的旅游概念股”。 股票上市地:上海证券交易所 股票简称:黄山旅游 经营范围:黄山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旅游接待、服务,旅游商品开发、销售,旅游运输,饮食服务,旅游资源开发,组织举办与旅游相关的贸易活动,信息咨询,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租赁。 、基本的财务分析

黄山市旅游文化纪念品调查报告

黄山市旅游 文化纪念品 调研报告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1.引言 (3) 2.黄山旅游文化 (3) 3.前期调研 (7) 4.对黄山市旅游纪念品的现状分析 (14) 5.对黄山市旅游纪念品存在的问题 (15) 6.设计定位 (15)

1.引言 旅游纪念品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礼品,并让人铭记于心的纪念品。有人比喻旅游纪念品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这张名片典雅华丽,有极高的收藏与鉴赏价值。一方面,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购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经济形式。另一方面,旅游纪念品也是一地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旅游地形象的提升和文化的交流,以及增加经济收入都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缓慢,旅游购物始终是旅游产业的薄弱环节,就国际的一般水平来说达到30%,而我国多年以来始终在20%上下徘徊。单从旅游纪念品市场的角度来说,是因为产品的开发设计与生产销售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黄山旅游文化 2.1黄山 黄山,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是安徽旅游的标志。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

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曾对黄山的秀丽这样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被当地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著名的迎客松是安徽省的标志,也是中国对外的符号,黄山享誉有"松树之都"之美誉。1984年元月歙县黄山乡(含黄山风景区)划予太平县成立县级黄山市(今黄山区)。 2.2徽派建筑 旧时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征。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进。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门楼重檐飞角,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雨水通过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财不外流”。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防火墙(马头墙),远远望去,犹如古城堡。一般是一个家庭之系住一进,中门关闭,各家独户过日子。中门打开,一个大门进出祭奠先人。徽州山区气候湿润,人们把楼上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栖息之处,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遗风。楼上厅屋一

黄山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黄山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黄山市作为安徽省的旅游招牌城市,旅游业对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黄山自然条件优越、文化内涵深厚,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对黄山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为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提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黄山;SWOT分析;可持续发展;旅游业 引言 黄山市是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城市,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和旅游名城。黄山市不仅拥有中国三大区域文化之一的徽派文化,还拥有秀美的自然景观,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着称于世。拥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的黄山市,在城市发展中始终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但是如果不合理开发旅游业,就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通过运用SWOT全面分析黄山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并以此论证可持续发展对其重要性,为黄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若干建议。 SWOT分析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着名学者韦里克提出。它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广和前人的规范研究证实,SWOT分析法也可以应用到政府部门相关领域的战略分析中来。显然,对黄山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也是可行的。 下面将具体分析黄山旅游业存在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黄山市最大的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特,不仅有大自然造就的天下无双的自然景观,还有大量展现中国古老文化的人文景观。 2.旅游资源的积聚性高。黄山市自身的旅游资源积聚性很高,旅游景点多,可游性强。黄山周围,景观簇拥,风格各异,犹如众星拱月。有风光秀丽的太平湖、“山水画廊”新安江、保持原始风貌的国家级“牯牛降”和省级“清凉峰”两处自然保护区以及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 3.品牌优势显着。黄山是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黄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早已家喻户晓。徽商文化也被看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黄山市政府也积极通过广告、旅游节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知名度。 4.消费市场广阔。安徽位于中国中部,黄山位于安徽南部,向北毗邻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向南有经济实力强大的珠三角地区。安徽省、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安徽的旅游城市的吸引辐射范围较广。近年来,黄山市积极打造休闲度假城市和休闲会议城市,也很大程度地增加其吸引力。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交通不便。黄山市多山区。多山伴随着的是交通的不便。现今黄山的交通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旅游高峰期,铁路、公路和航空仍然存在着运载量不足的情况。 2.旅游的配套设施不足。配套设施齐全与否是判断一个旅游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黄山市的旅游配套设施虽然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受环境承载量、经济、消费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业的配套设施仍然无法全部满足旅游的需要。

景区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景区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__旅游资源开发初步呈现“四色”。 一是绿色,代表景区有“物种宝库,岭南明珠”美誉的车八岭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岭南小九寨沟”之称的生态__深渡水、铜钟 寨和中古坑等自然风光;二是蓝色,代表景区有刘张家山温泉、 司前温泉及开发中的总甫温泉等地热资源以及清化河、花山平湖 等青山碧水风光;三是红色,代表景区有沈所红围(省委旧址、抗战指挥部、《战时省委》的拍摄基地);四是古色,代表景区有“岭南第一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满堂客家大围,《围屋里的女人》拍摄基地东湖坪民俗文化村,汉代古城堡、秦汉烽火台遗址、张九龄故居、文献公祠及桂山书院等。车八岭国家自然保护区荣 获“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称号、“东湖坪——满堂围——车八岭”旅游线路被评为“广东十佳自驾游线路”、东湖坪、石下村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此外我县还先后荣获“国家 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最美的小城”、“中国绿色名县”、 “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千年古县”、“国家特色景观旅游 名镇沈所”。这些荣誉称号为我县旅游资源贴上了金字招牌。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尽管近年来我县围绕“旅游__” 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县旅游景区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旅游经 济效益距离经济支柱地位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分析__县旅游景区建设的优势和不足,我们认为,今后我县 景区建设的发展应围绕“旅游__”总目标,确定生态休闲度假旅 游定位,依托四色资源,打好名人牌、客家牌、生态牌、文化牌,积极发展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完善旅游功能要素,引进资 金开发利用资源,通过3-5年的努力,推动__旅游景区建设上新 台阶。为此,抓好我县景区建设,我们建议应“围绕一个目标, 完善两个机构,出台三项政策,打好四张牌,重点开发五个特色 景区,抓好六项工作”。 1.景区一:“华南虎啸”----寻找华南虎足迹,感受山大王 英姿。 景区特色:该景区以__县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 利用良好地生态资源,籍及华南虎保护区的独特优势,加以景观 生态学的雕琢后,呈现给游客的是“自然保护”的“人与自然” 和谐共存主题生态景观。 开发思路:充分利用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国际上和学 术上的影响力,以“寻找华南虎足迹”为营销卖点,在车八岭至 刘张家山开设一条人行绿道,绿道设计步行约2小时。沿途设计 华南虎塑像、虎印、挂爪、毛发、粪便、动物遗骸等,通过科技 手段,从电、声、光、影等再现华南虎英姿威武的山中之王形象。景区中集中展示各种动物、植物资源,开辟数个夏、冬令营活动 基地,开辟原始森林探险、露天泉浴、钓鱼、烧烤、露营、漂流、瀑布观赏、瑶寨风情等旅游互动项目,吸引青少年为主的“背包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600054 2009年—2010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题目黄山旅游09-10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时间 2009年—2010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600054 Huangshan Tourism Development Co., Ltd. 一、公司简介 公司自创立以来,依托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三项世界级桂冠的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比较注重集团化规模经营优势,坚持宏观科学决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市场营销、项目建设为龙头,外拓市场,内抓管理,各项经营指标逐年攀升,业绩呈现优良发展态势,综合竞争力逐步增强,为股东带来了利益,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该公司所属企业共有20余家,其中索道3家,酒店12家,4家旅行社。2005年,投资成立了黄山旅游电子商务,在网络营销、网络订票、网络订房等数字化建设方面实现了突破。 成功的资本运作加上卓有成效的经营管理,使股份公司步入了一个良性快速发展的轨道。截止2010年底,公司资产总额由上市之初的亿元发展到亿元,所属企业由上市之初的10家发展到20余家。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安徽省委组织部、国资委党委授予的“全省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称号,还入选了“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和“安徽省100强企业”。所属的黄山市中国旅行社和黄山中海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荣跻全国百强行列。 面对新的形势,站在新的起点上,股份公司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敬人、敬业、创优、创新”的企业精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旅 游服务品质,争创一流业绩,着力做大做强,为打造“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新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学生:李文涛学号: 200940430119 学院:社会发展学院专业:地理科学 入学时间: 2009 年 09 月 15 日 指导教师:张松婷职称:讲师 完成日期: 2013 年 05 月 15 日

诚信承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 年月日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黄山市的支柱产业。黄山市作为安徽省的旅游招牌城市,对其旅游业发展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黄山市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人文资源独特,集自然景色,宗教文化,以及徽文化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文化内涵深厚,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其旅游业发展的优势背后,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本文通过对黄山旅游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基于黄山市旅游发展现状,为黄山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黄山市; SWOT分析 ;旅游业; 建议 The SWOT analysis of Huangshan city tourism development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of Huangshan city, Brand as the Anhui province Huangshan city tourism city.,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its tourism development is very necessary. Huangshan city superior natural conditions,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are unique, collection of natural scenery, religious culture, and culture, natural landscape and humanistic landscape blend mutually, deep cultural connotations, tourism industry has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but behind the advantage of its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re are all kinds of challenge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WOT analysis of the Huangshan tourism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based on the Huangshan city tourism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for the Huangshan city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Huangshan city ; SWOT analysis ;tourism industry ;advise

黄山风景区调查报告

黄山风景区现状评价报告 1.黄山风景区介绍 1.1黄山风景区区位分析 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区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东经118°1',北安徽黄山地图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公里,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078平方公里。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日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五绝”。 黄山8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 1-1 黄山区位图 1.2地质地貌及形成历史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

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1.3黄山地区气候生态 1.3.1气候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平均温度差仅20℃左右。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年均气温7.8℃,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mm。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 1.3.2生态 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群落完整,还保存有高山沼泽和高山草甸各一处,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森林覆盖率为56%,植被覆盖率达83%。黄山野生植物有1452种,黄山上属国家一

【特色小镇案例】国内休闲旅游小镇案例解析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趋势来看,休闲旅游小镇的数量要远大于景区型小镇的数量。本文将主要通过国内休闲旅游小镇的案例研究,为中国休闲旅游小镇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案例1:江南水乡古镇——乌镇 概况: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乌镇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独有的魅力。 资源特点:小桥、流水、人家,独特优美的水乡风貌、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淳朴自然的民俗民风、别具一格的城镇布局。 运营模式:政府授权特许经营模式,即政府对古镇实行保护的同时,对经营性活动实行政府授权下的特许经营。以“整体产权开发、复合多元运营、度假商务并重、资产全面增值”为核心,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门票与经营复合,实现高品质文化型综合旅游目的地建设与运营。 主营业态:酒店、餐饮、商业,将原住居民迁往古镇外围,原有住房用作商业开发。酒店分由开发公司统一经营管理的民宿和标准的四、五星级酒店。商业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散状分布的特色小吃、书店、服装等店铺;一类是主题式的商业购物街。 案例2:极具少数民族风情的古镇——丽江古城 概况: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始建于宋末元初。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城市布局错落有致,兼具山城风貌和水乡韵味。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镇,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资源特色:古街、古桥、木府、福国寺五凤楼、白沙、束河民居建筑群、鲜明的东巴文化、酒吧街。 主营业态:自申遗成功后,旅游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集中在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以及餐饮、住宿、商业、休闲娱乐、文化等现代旅游发展业态。 发展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即政府投入巨资实施,通过建章立制,使积极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行动计划的实施包括建立机构、制定遗产保护资金管理机制和核心区鼓励发展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文化经营上,从战略高度经营民族文化产业;二是古城风貌打造上,将“死城”变“活城”;三是开发保护上,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处理

黄山资源调查报告

市场调研作业 姓名: 学号: 学院: 班级: 作业名称: 组员:

黄山旅游资源调查 按学院的惯例,我们专业到了大二下学期都要去一些景点进行实地资源考察,我们班选择了去黄山。针对此次资源考察,为了更好的了解同学们对黄山的认知、情感、满意度方面的问题,我们小组做了一份调查问卷。 调研对象:主要在09旅游管理本科班,另外还有去过黄山的专业以外的同学 共收取有效问卷70份, 调研时间:2011年5月11到5月20日 调研人员:组长: 组员: 调研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来自哪里()

A、北京 B、江西 C、广东D其他-------(填写地名)3 A D、不了解E、非常不了解 4、此去黄山您最注重的是什么() E、交通 5、您对此次黄山考察的整体感觉如何()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 6 A、很大 B、一般 C、比较小 D、几乎没差距 7、以下黄山旅游资源最吸引您的是() A、奇松 B、怪石 C、云海 D、温泉 E、其他 8、您认为黄山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如何() A、非常好 B、比较好 C、一般 D、差 E、非常差 9、在黄山旅游资源中您认为以下哪项开发得较好()

A、自然景观 B、人文景观 10、在考察及游览的过程中让你头痛或不满的是() A、游客太多造成的拥挤 B、景区环境卫生差 C、景区工作人员素质欠缺 D、景区配套设施不足 E、其他 11、此次游览之后您还会有重游黄山的计划吗() 12、您会向您的亲朋好友推荐去黄山旅游吗() A、会 B、不会 13、除黄山之外,您有游览周围其他哪些旅游资源的意愿() A、宏村 B、西递 C、婺源 D、其他 14、请用一句话概括您对黄山旅游资源的总体印象 -----------------------------------------------------------------------------------------15、您认为黄山景区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请您提出改进措施。

游客调研报告

游客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大陆游客赴台旅游遇到问题情况实际调研报告 此次,我们有机会随辽宁康辉的旅游团赴宝岛台湾环岛八日游,跟团进行专题旅游调研。先后座车行程多公里,基本走遍了整个台湾岛,感想很多,感受很深。台湾气候温暖(至度),不冷不热,无风无雨,草绿花香。再加上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族、同源、同语言、同文字、同文化、同时间。在台旅游吃、住、行、游、购、娱一切都非常方便。另外台 湾的治安、秩序比较好,车况和司机技术良好。阿里山、日月谭、故宫博物院、中山纪念馆、1大厦、猫鼻头、鹅銮鼻等确实值得一看。台湾鸟语花香,东北冰天雪地,虽然只坐2小时分的飞机,可南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季节宝岛游已成为北方游客休闲度假和旅游观光的好去处,但我认为当前有些现象和问题必须进行规范和整顿。 一、加强赴台旅游团队行前,自觉维护大陆尊严。 赴台旅游搞好行前教育是组织宝岛游的基础。我们这次跟团旅游,就是想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做为一名普通游客随团旅游,真正体验一下普通游客的亲身感受。在台期间,大陆游客在台湾岛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从机场到酒店,从景区、到商店,

来自大陆各省市的游客比比皆是。东北游客更多,在一个景区或一个酒店经常遇到3-5个辽宁旅游团。据统计,从7月赴台旅游开放以来,大陆游客已突破多万人次。极大地促进了台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大陆政府对台湾同胞的关心和支持,体现了大陆游客对宝岛的特殊青睐和向往。通过八天的亲身环岛游感想很多、感受很深, 一是旅行社和领队一定要重视旅游团的行前教育,讲明注意事项,特别是旅游人员的素质教育,一定要讲清注意事项和提出具体要求,教育大陆游客要自尊、自重、自爱,让每名赴台大陆游客知道祖国的尊严大于一切。我建议省旅游局省台办统一印制辽宁游客赴台旅游手册。不能象现在出现景区拍照不排队,更不能争吵,甚至打架,随地吐淡、随处吸烟,乱扔乱丢,乱说乱叫等不文明现象。特别是有的自己喜欢买小烧再喝上2两,整个餐厅就成了大陆游客的“大市场”。 二是领队要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对游客不遵守时间,在故宫、纪念馆、餐厅等特殊场所大声吵闹的不良现象要及时给予制止,或提出批评。在台不便于说的一定不能说(如夜总会,台湾则是墓地。汽车旅馆,台湾则是和情人住的地方。外婆则是外面的老婆,是情人。还有酒店才是夜总会)。饭店是吃饭住宿的。 三是一定要教育游客在台期间不要与法轮功分子接触或领取不健康的宣传资料等(几乎每个景区都有)。更不要参观法轮功的

泉州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课题名称:泉州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林雅瑜(1) 田芳芳(6) 邱志康(8) 所在院系: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年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级

泉州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宝岛,辖4个区,3个县级市,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影响力小,在国内旅游中的地位不明显。政府部门对其发展的重视力度不够,城市旅游发展存在很多问题,离旅游大市还有一段距离。本次旅游资源调查主要为区域旅游开发和投资结构分析提供依据,根据旅游资源特征分层次,突出重点。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例如政府旅游门户网站、地图、地名录、百度百科、旅游志等相关资料,通过这次资料的整理,可以了解和掌握旅游资源种类和分布特征。 一、泉州市旅游概况 泉州市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全市风景奇特,古迹众多,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0多处,其中国家级14处,省级44处,在福建省首屈一指。泉州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各种宗教兼容并存,东西文化交汇荟集,特别是佛教、道教、摩尼教等一度十分盛行。诸多宗教遗迹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现,颇具历史和艺术价值。泉州市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亚热带的气候条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为泉州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亦使泉州成为福建省旅游资源的富集区。 泉州市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多,类型全,分布相对集中。全市旅游资源单体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8个主类均有。作为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古城文化旅游核心区的重要文化旅游景点:清源山、清净寺、天后宫、府文庙、崇福寺、李贽故居、承天寺、铜佛寺、县城隍庙、通淮关岳庙、释迦寺、玄妙观、花桥慈济宫、富美宫、白耉庙、铁炉庙、圣公宫一峰书院碑记及梅花石等。非物质的闽南文化生态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为南音(泉州弦管)。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0项,为泉州北管、泉州拍胸舞、梨园戏、高甲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惠安石雕、泉州花灯、德化瓷烧制技艺、惠安女服饰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7项,为打城戏、晋江高甲戏(柯派)、泉州五祖拳、李尧宝刻纸、江加走木偶头雕刻、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晋江水密隔舱造船技艺、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泉州市)、闽南民居(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惠安县)、闽南民居(蔡氏古民居)营造技艺(南安市)、闽南民居(杨阿苗民居)营造技艺(鲤城区)、灵源万应茶、泉州灯会、南安英都拔拔灯、晋江闽台东石灯俗、晋江“嗦啰连”习俗、蟳埔女生活习俗等。全市旅游资源单体90%集中分布在旅游业发达的惠安、洛江、泉港三个地方,且新发现的120多个旅游资源单体也主要分布在这三个地方。 泉州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为戴云山主体部分,山地1000多万亩,耕地217万亩,山地、丘陵占土地总

黄山乡村旅游市场分析

黄山乡村旅游市场分析 摘要:黄山市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除自然风光外,黄山市的乡村旅游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并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一定的规模。本文从黄山市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角度,运用SWOT分析法对黄山乡村旅游市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希望本文对黄山乡村旅游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黄山乡村旅游;客源市场;SWOT分析 The analysis of Huangshan countryside tourism market Abstract:Huangshan City is a well-known tourism scenic spots in the world.Huangshan city's countryside tourism resources is very abundant besides the natural scene. Countryside touristy has already developed for more than 20years.It will gradually become more maturity and a specified scale. This paper draws a elaborate analysis to the Huangshan city's countryside tourism market by means of SWOT from Huangshan city's countryside tourism out-sourcing market. The author hopes that it will give significance to help the Huangshan city's countryside tourism development. Key words:Huangshan Countryside Tourism; Out-Sourcing Market; SWOT analysis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愈向往走出喧嚣的城市投奔自然,以期返朴归真,陶冶情操,宁静安神。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休闲,能充分满足城市人走进自然与求新求异求奇的旅游需求。 黄山市系古徽州,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一流,一座座徽州古村落散布境内,古建筑、古祠堂、古牌坊比比皆是。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人文景观,构成了发展乡村旅游良好的资源条件,再加上黄山市内外交通状况和景区服务及设施的改善,可进入性进一步增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黄山市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刚开始接待游客量为每年2000人次,到2004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量达到300万人次左右,短短20年的时间黄山市乡村旅游接待客人数翻了1000多倍,并逐渐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乡村旅游景点也由原来的西递、宏村、翡翠谷等少数几个壮大到30多个。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黄山市总接待量为81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50亿元。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旅游经营收入约占全市总

黄山市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调研报告

黄山市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8-2 信息来源: 作者:市委党校第二十九期中青班第四小组 近年来,我市结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以实施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文化产业精品打造工程为抓手,大力加快旅游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构建了囊括了旅游六要素的多功能、多层次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以黄山风景区为核心的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以徽州文化体验旅游、乡村文化休闲旅游为代表的新兴文化旅游业态蓬勃发展。为切实了解当前我市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的现状,中青班第4小组全体成员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先后前往部分区县、景区景点和项目现场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就这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是资源丰富,基础良好。我市文化遗存遍布全境,旅游资源密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0倍。现存古民居1万多幢、古村落100多个、馆藏文物20余万件、契约文书40余万件。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12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13处,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17家、省级63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16项、省级49项,徽墨制作技艺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徽州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徽文化这一中国优秀地域文化为代表,包括宗教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等高品质文化资源在我市高度聚合、交叉重叠,旅游开发潜力巨大,为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业态多样,产品叫好。围绕徽文化旅游品牌塑造,统筹规划和整合文化资源,近年来我市相继推出了以徽文化深度体验为重点等文化精品旅游。黄山风景区、歙县徽州古城、屯溪老街3个点,“世界遗产经典”、“古韵徽州”、“和谐休闲徽州”3条线路还成功入选“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线路。大力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一期完成投资16.6亿元,打造文化产业新型业态80余处;推出了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农家生活、文化体验等不同类型的“百佳摄影点”;培育打造了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状元文化博物馆、潜口民宅博物馆、谢裕大茶叶博物馆、祁红博物馆等旅游文化产品;启动徽文化艺术长廊建设,宏村(秀里)影视基地文化产业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是带动明显,效益向好。“十一五”时期,我市累计接待游客9200万人次,其中入境391.82万人次,实现总收入503.98亿元,创汇10.28亿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48倍、2.73倍、2.86倍和3.76倍。其中,徽州文化特色旅游产品占全市旅游产品的70%以上,文化旅游景区接待量占全市旅游接待总量的60%以上,以体验徽州文化、感受乡风民俗为目的的文化旅游消费所占旅游总收入的份额越来越大,充分显示了文化旅游在整个旅游产业体系中的带动作用。

黄山旅游财务分析报告

黄山旅游财务分析报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黄山旅游财务分析报告 学院:旅游学院 班级:2012级旅游管理1班 2015年5月12 日 目录 1引言 2公司介绍 3基本财务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收益质量分析 4杜邦分析法 5企业特色分析 引言 中国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领各行业之先,在旅游领域里面迈入了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服务业总体规模的扩大和整体质量的提升,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

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其所呈现出的活力和良好发展态势,有望进一步成为各地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促进改善民生的重要引擎。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未来几年间,中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因此,作为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今后几年内将存在重大的投资机会。 对黄山旅游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和关键,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法和改进建议,不仅能对企业自身的经营巨额粗起到参谋作用,而且会为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公司简介 公司前身系安徽省黄山旅游开发公司,1985年10月开始进行股份制改组,将发起人净资产折为国家股113000万股,经1996年10月首次发行外资股,于1997年5月6日上市,先后发行8000万B股和4000万A股,被誉为“中国第一支完整意义的旅游概念股”。 股票上市地:上海证券交易所 股票简称:黄山旅游 经营范围:黄山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旅游接待、服务,旅游商品开发、销售,旅游运输,饮食服务,旅游资源开发,组织举办与旅游相关的贸易活动,信息咨询,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租赁。 一、基本的财务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