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印教学案例

藏书印教学案例
藏书印教学案例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方寸钤印——藏书印》教学案例

六年级上册詹天佑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詹天佑教学反思 导语:我认为,对教学模式的运用,要在“活”字上下功夫。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第10册讲读课文《詹天佑》时,我以“自读自悟”教学模式为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六年级上册詹天佑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 六年级上册詹天佑教学反思一今天上《詹天佑》,这是一篇传统经典课文,难点较多,如何较好地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地探索学习,实现旧教材新教法,确实值得探讨。 上课后,我没有急于介绍时代背景,而是直接问孩子:“通过昨天的预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争着发言,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知道詹天佑是个对工作十分认真负责的人。”我很惊奇(因为孩子一般会说詹天佑是爱国、杰出的工程师),我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他说:“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詹天佑对工程人员要求十分严格,可见他对工作是一丝不苟的。”说得太好了,我因势利导,再请其他同学补充,从课文哪些地方,还可以体会到,詹天佑对工作十分负责?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着他这样做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从詹天佑的工作态度,讲到詹天佑

为人谦虚、平和(请教当地老农民,与工人同吃同住);从詹天佑的勇气(受命令于危难之中),讲到詹天佑的非凡才智(设计“人”字形线路……)。 讨论十分热烈,即使是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也能说上一两句。特别是当谈到设计“人”字形线路时,许多孩子上台充当了讲解员,又是比,又是画,通过他们生动的讲解,形象地演示了火车爬上青龙桥的情景……不时,有同学质疑,马上有同学为他解答,从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知识,孩子们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经验,学得不亦乐乎。在这堂课上,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我,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了。 我不敢说,这就是一堂成功的课,但我却十分肯定地知道,这堂课充满了感情的交流,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在这堂课上,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孩子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在这里,他们个性飞扬! 六年级上册詹天佑教学反思二《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说明问题。而开凿隧道,只选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和长度长的八达岭记叙,很有代表性。 教学本课,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围绕中心词,主动探索的学法;画一画,浅显明白;演一演,生

小班语言活动优质课圆圆圆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优质课《圆圆圆》教案 及教学反思 目标: 1、能根据原有儿歌格式替换儿歌中圆形物体的形象,仿编出新的儿歌。 2、感知圆形物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找找圆形的东西,积累感性经验。 2、幼儿已初步学会儿歌。 3、常见圆形物体简笔画图片若干。 4、《圆、圆、圆》儿歌的符号图例。 过程: 1、复习儿歌。 (1)集体朗诵儿歌《圆、圆、圆》。 (2)看符号图朗诵儿歌。

2、看图例替换儿歌中的圆形物体,仿编儿歌。 (1)提问: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让幼儿每说出一样圆形的物体,教师立即出示该物品的简笔画图片,覆盖原有儿歌图示上的圆形物体,每五个组成一首新的儿歌。 (2)集体朗诵新编儿歌,体验共同仿编儿歌的快乐。 (3)鼓励幼儿大胆发言,积极参加仿编活动。 3、展示和朗诵仿编的儿歌,激发幼儿继续仿编的兴趣。 4、引导幼儿回家寻找圆形的物品,继续仿编,并请家长及时记录。 目标: 1、能根据原有儿歌格式替换儿歌中圆形物体的形象,仿编出新的儿歌。 2、感知圆形物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找找圆形的东西,积累感性经验。 2、幼儿已初步学会儿歌。 3、常见圆形物体简笔画图片若干。 4、《圆、圆、圆》儿歌的符号图例。 过程: 1、复习儿歌。 (1)集体朗诵儿歌《圆、圆、圆》。 (2)看符号图朗诵儿歌。 2、看图例替换儿歌中的圆形物体,仿编儿歌。 (1)提问: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让幼儿每说出一样圆形的物体,教师立即出示该物品的简笔画图片,覆盖原有儿歌图示上的圆形物体,每五个组成一首新的儿歌。 (2)集体朗诵新编儿歌,体验共同仿编儿歌的快乐。 (3)鼓励幼儿大胆发言,积极参加仿编活动。

课文詹天佑教学反思

课文詹天佑教学反思 课文詹天佑教学反思范文 这篇课文以人物的姓名为题,重点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兼顾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使之达到和谐统一。在教学中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教师一定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感悟”中进行“训练”,在“训练”中加深“感悟”。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在突破重难点处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学习第二部分内容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学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三件事。“勘测线路”部分主要通过朗读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和想法,体会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开凿隧道”“设计线路”主要通过学生自主的读、小组合作画图理解,从而

体会到詹天佑的创新精神。最后让学生写一写颁奖词,目的为了让学生充分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及对詹天佑一生的感悟。在整堂课中,学生得到朗读水平的提高、口语的锻炼、思维的锻炼,合作意识的加强、团队精神的协作,这也是学生必备的素质。我认为,这堂课真正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真正做到了“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着实过了一把当主人翁的瘾。也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特点。

部编一下《6古对今》优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精心编辑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6古对今》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由此,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上——下)(大——小)(天——地)(古——今) 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板书“对”) 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引问: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2.学生尝试读韵文,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3.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对的词语:古和今,圆和方,严寒和酷暑,春暖和秋凉,晨和暮,雪和霜,和风和细雨,朝霞和夕阳,桃和李,杨和柳,莺歌和燕舞,鸟语和花香。(指名领读、开火车认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全班齐读。)

2.3方寸钤记——藏书印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学设计 八年级 目标确定的依据 本课我们通过欣赏并尝试刻制中国传统的藏书印,初步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要点,体会传统篆刻艺术的审美特点,并学习其刻制方法。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对藏书印的学习,了解藏书印的发展历程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体会藏书印基本的方法。篆刻家运用刀法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借以表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个人性情,形成藏书印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了超越形式的艺术境界。本课通过“欣赏与探究”“尝试与刻制”两个活动,引导学生从设计字体布局到运用篆刻刀法去完成一方藏书印的制作,在陶冶情操、开阔眼界的同时,又能体会设计刻制藏书印的乐趣,锻炼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藏书印的相关基础知识 2.了解印章的结构 3.掌握印章的分类 4.了解印章的制作步骤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手工实践方式,抓住学生喜欢动手实践的心理特征,但是学生目前对藏书印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教学重点:介绍篆刻的发展史及创作方法,材料工具。 教学难点:藏书印的制作。 教学过程: 1、了解藏书印的发展历程 师:大家知道藏书印吗?对它了解吗? 生回答,师进行补充。展示事先做好的PPT,展示藏书印的历史并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藏书印,带领学生感受它的美。 2、介绍本课工具:砂纸、石章、印泥和刻刀,并解释使用方法,从而引出篆刻刀法。 示范:冲刀法,刀刃向前,一路直冲过去。 教师示范: 五指执刀法握拳执刀法 切刀效果 小结:切刀法是用刀刃在石上,像积点成线一样,一步一顿地刻成线条。

学生体验制作过程: 3、布置作业 制作藏书印。老师在旁边指导。 4、进行评比、相互欣赏并总结。

詹天佑教学案例及反思

《詹天佑》教学案例 秋长中心小学杨秀娣 一、教材简介 《詹天佑》是新课标六上教材第二组课文的精读篇目。文章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这则案例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詹天佑的“爱国精神”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全文围绕“杰出、爱国”而展开,教学时应以此为主线,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结合重点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片断 师:遇到困难詹天佑是怎样想的? 生:(读句子)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师:(出示生读的句子)“总是”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是说詹天佑每次遇到困难都是这么想的。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时有意识地把“中国人自己”、“第一条”“一定”“惹”“中国工程师”重读)

师:“否则”是什么意思? 生:不这样,也就是说:如果铁路修不好的话。 师:修不好会怎样? 生:(读)不但……还……(关联词重读) 师:“惹”是什么意思? 生:招惹、引起。 师:把“惹”换成“让”、“被”,效果还一样吗? 生:这两个字的效果没有“惹”的效果好,因为当时詹天佑是在帝国主义的要挟、阻挠和嘲笑下主持修铁路的,假如铁路修不成的话,就是承认自己无能,用“惹”字,仿佛让人看到了帝国主义那种嘲笑的嘴脸,也更能激发詹天佑修铁路的信心。 师:说得真好,那帝国主义是怎样嘲笑的呢? 生:(用“嘲笑”的口气齐读)“能在南山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师:詹天佑真是“奉命于危难之际呀”!如果他真得修不好铁路,帝国主义者又会怎样嘲笑? 生:(得意洋洋)真如我们所料,能在南山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 生:(嘲笑)中国人真是自不量力! 师:是呀,詹天佑为了早日修好铁路,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工程师,他处处想着要为中国人争气,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国情感呀!让我们读出这种爱国情感。

大班数学活动谁最长公开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谁最长公开课教案与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继续学习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教幼儿初步学会将测量的次数用记录的方式记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 活动重点:学习用种子测量铅笔的大致长度。 活动难点:幼儿理解种子(量具)的长短(或大小)与测量的结果有关。 活动准备:教具:用泡沫制成放大的铅笔、白云豆种子、花生种子各一; 学具:两种不同的种子若干白云豆、花生(选择种子时颗粒的大小要大致相同)、记录卡、记号笔、铅笔与幼儿人数相同; 幼儿已有测量的初步经验。 活动过程

一、探索 “看看桌上有什么?”(铅笔、白云豆、花生)“请你们拿一种种子来量一量这只铅笔的长,用多少种子表示铅笔的大致长度。”教师 析: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用种子来测量铅笔的大致的长度,给幼儿提供一个探索、交流 二、交流、讨论探索结果 (一)交流测量铅笔的方法 1、教师请2-3个用不同方法测量铅笔的幼儿大胆地将自己探索的方法告诉同伴; 2、组织、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刚才几位幼儿说的方法谁的最好,最正确; 3、得到幼儿的一致认可后,教师小结测量的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为第二次的开始点,依次接着量; 4、教师利用教具示范,教给幼儿正确测量铅笔的方法,量时白云豆的一头要对齐铅笔的最顶边,在白云豆的另一头用记号笔做记号(画一条短线,第二次量时要从记号开始节下去量)量完数一数,

铅笔的长有几个白云豆长,提醒幼儿用相同的方法用花生也能测量出铅笔的长度; 析:此时,教师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测量方法告诉同伴,既给幼儿提供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又为幼儿提供一个敢说、想说、会说的语言交流环境;教师的及时小结和正确的示范,把活动的重点在不经意的环境中教给了幼儿,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和本领。 (二)交流测量发现的问题 1、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刚才用不同种子测量铅笔的长度,所用的种子数量是否一样多?同样的铅笔用不同的种子,结果怎不一样?是不是量错了?为什么? 2、引导幼儿用两种不同长度的种子测量铅笔长度; 3、体验量铅笔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并让幼儿学习记录种子的数量,幼儿测量时,教师注意提醒幼儿一定将种子一头对齐铅笔的顶端,以及是否每一次测量结束处,开始第二次测量,并请幼儿

藏书票教案

课题:《书画精灵——藏书票》 2013-2014学年上学期 实验教师:付红梅学科:美术八年一班 教材分析: 《书画精灵——藏书票》是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第二单元是读书、爱书情结,主要学习了解关于书籍设计的沿革变迁,学习手工书的设计,学习制作藏书印和藏书票。整个单元就是通过学习以上内容,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同时培养学生喜欢读书、爱书、珍书的美好情感。本单元为四个内容,第一个是书林漫步、第二个是手工书设计、第三个是方寸铃记-藏书印、第四个是书间精灵—藏书票。经过我的重组,我将手工书设计移到了最后,把藏书票的制作移到了第二位,目的是学生学完藏书票和藏书印后,能够将学到的技法更好的应用到手工书的设计当中。所以本课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本课设计为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由于是这学期接手的,了解学生以前没有学过漏印版画和其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但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我根据学生情况,精心设计环节,尤其在突破难点上做了

很多工作,在探究漏版藏书票的环节我做了相应的教具,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发现问题,并解决在实践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了解藏书票的起源、种类、题材,及漏版藏书票的制作方法,能够完成一枚漏版藏书票的分版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品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藏书票的文化色彩和独特魅力,增强学生读书、爱书、珍书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的美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分析、总结漏版藏书票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教学难点:学会漏版藏书票的分版和制版。 教学方法手段: 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应用提问法、竞赛法、启发引导法、实践练习法、直观法、演示法。 学生学法:自主探究法、分析总结法。 教学手段主要应用教学课件来辅助教学。 设计理念: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1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藏书印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所用材料和工具,用途及分类以及布局和章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欣赏、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藏书印。 教学准备: 刻印的主要工具:综合材料、刻石材料、篆刻刀、印泥、印床、印谱、笔墨、复写纸、拷贝纸、砂纸等。 教学设计: 一、引导阶段 有谁刻过印章?谁家里有亲人或朋友从事过篆刻艺术?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发展阶段 1、篆刻的定义 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雕刻文字,始于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和秦的刻石等。凡是在金桐玉石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其字体多为篆书,故称篆刻。篆刻也叫治印,或叫刻印章,是中国镌刻印章的通称。 广义:泛指一切雕琢技法。 狭义:专指后人所谓的治印之学。 别称有“治印”“铁笔”“刻印”“图章”“印信”“押”“戳子”等。 2、汉印欣赏 汉代是印章艺术发展成熟的鼎盛时期。 汉官印:汉代私人的印章,由私人作坊制作,比官印来得随意 宽松许多。无论官印、私印,主要以铜质为主。有印家谓:“史在官印,艺在私印”。即官印史学价值高,私印的艺术价值高。 将军印:又称“急就章”。将军印风格独特,天趣横生,对后来的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影响。 肖形印:只有图像并无文字的印章。 3、篆刻的表现形式 对比两枚印章 问:你能看出这两枚印章的不同吗?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总结特点,比较不同,得出结论:一个字是白的,一个字是红的。

什么样的印章是朱文?什么样的是白文? 白文(阴刻)——刻字 朱文(阳刻)——刻背景 学生欣赏并构思自己的印章用什么样的形式完成,事先做好准备,即“行成于思”一、探究阶段 教师演示制作印章的步骤,之后让学生自己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比如:石头没有磨平怎么办?不小心刻豁了怎么办?刻完之后如何进行修改?刻好之后应该怎样将印章印在印谱上? 二、评价总结阶段 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评价。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是思想品德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说明问题。而开凿隧道,只选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和长度长的八达岭两处记叙,很有代表性。执教了这篇课文之后有这样的几点反思: 一.创设情境在我的开场白介绍的感染下,将学生带到詹天佑的“画像”面前,使学生对这个人物产生兴趣,做到激发动机时入情。而且在整堂课中教师都很有激情,在语言上努力打动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二、体现了多种形式的读。例如对于“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这句话,我为学生创设了三种情境进行情景体验。对于“遇到困难,他总是想……失掉信心。”这句话又让学生体会:你想强调那个词?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三、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贯彻课堂教学的始终来进行阅读理解、感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使詹天佑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越来越丰满,受到其人格的熏陶。 四、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课标中强调的以学定教,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五、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这篇课文理解的难点就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这两部分内容。这两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我主要采取了直观教学的手段,让学生观看课件解说,从而也能感受到人物的杰出与伟大。 但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情感体验还不是很深刻,学生的回答也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谈得也比较泛泛。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尽管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但是读的时间和遍数还不是太充分。阅读教学还是应该以读为本,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前提下,去感悟,去体验,学生自然容易“见文生情”。 2、因为我在这堂课中处理的内容是“直接写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那部分内容”没有以理解“社会环境中的困难”作铺垫,把任务放在了背景之外,那么学生的情感当然很难调动,所以导致学生谈起来苍白无力,语言多是贴标签式的词语。 3、在处理“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的两部分内容时,我尽管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学生也理解了设计的巧妙,但是对于詹天佑的设计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赞叹之情。我想如果结合“连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这个内容以及当时的施工条件来看詹天佑的设计,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水到渠成。同时这也是教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即联系上下文。 4、中心问题“找出最使你感动的地方,为什么?”针对性不是很强,并不是任何一篇课文都适合。对这篇文章来说,既然是写人的

公开课《明确问题》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公开课《明确问题》的教学设计及教学 反思 福州高级中学 陈传新 一、教材特点及相应的教学要求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是技术设计过程的首要阶段,也是学生确立设计项目、进入独立设计活动的第一步。 第四章第二节《明确问题》由“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和“设计计划”三个部分内容组成,其内容的组织顺序是依据设计过程在时序上的先后关系而设计的。 根据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要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要求: 1.知道“明确问题”的重要性,初步掌握明确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2.通过教师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分析案例引导学生体验明确问题、明确设计项目的过程: (1)

多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并处理,从而进一步判断技术问题要解决的具体内容和相应的价值; (2) 通过对设计对象和现有工作条件的分析,明确设计受到的限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 3.通过学生小组活动,确立自己的设计项目及其具体的设计要求,并制定设计计划,为后续进入独立设计活动做准备。其中第1、2两点,安排在第一课时完成,第三点安排在第二课时完成。 二、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教学要求,教学程序安排如下: (一)新课导入 通过对上一节课“发现问题”重要性的简单回顾,提出设问——是否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设计项目?——为后续引出“明确问题”的内容及意义作铺垫。 (二)新课讲授 1.通过有关“回收不明飞行物”的练习,引入“明确问题”的第一步——即要明确问题的内容; 2.通过有关“永动机”的案例和“研制宇宙飞船还是研制航天飞机?”的视频,

引入“明确问题”的第二步——问题的价值比较和辨析,即“明确问题”的价值及其衡量指标; 3.通过有关“雨伞衣”案例的学生争议,引入“明确问题”的其它研究手段; 4.创设情景,引入新案例“床用多功能桌”,引导全体学生共同活动,体验“明确问题”的过程; (三)学生活动 与学生谈话式的交流贯穿教学始末,此外还有三项专题活动:1.集体询问,调查“床用多功能桌”的使用,填写调查统计表。 2.打开留言版,思考“床用多功能桌”设计受到的各方面限制,在留言版上发言进行集体讨论。 3.在留言版上讨论并制定“床用多功能桌”的设计要求。(四)课堂总结 “明确问题”的重要性及其“明确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五)布置学生活动 要求学生确定各自的设计项目,在第二课时中交流评价。 三、教材处理 (一)调整案例,丰富学生感性认识 教材中关于台灯的案例已经叙述得非常详尽,学生对此例的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 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节第8课《方寸钤记——藏书印》教学设计

8.《方寸钤记——藏书印》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本课是对上一课版画藏书票学习的拓展延伸,教材设计思路是首先欣赏大量藏书印作品以开阔眼界,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藏书印的刻制,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到设计刻制一枚藏书印的乐趣,通过这一过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我国传统篆刻艺术相关知识,学习藏书印的刻制方法,提升对传统篆刻艺术的审美情趣和个人的艺术修养。教材中设置了活动一“欣赏与研究”和活动二“尝试与刻制”,通过两个活动帮助学生体验运用篆刻字体布局和篆刻刀法来刻制一方藏书印,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大部分学生已经拥有了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是不够开阔,对中国传统篆刻艺术藏书印还是比较陌生,在准备本课学习材料印石、篆刻工具上有一些难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了解藏书印艺术的起源、发展、用途及分类(图像识读)。 ②能说出刻制藏书印工具材料、布局和刀法(美术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刻制一方藏书印(美术表现、创意实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刻制一方藏书印,养成认真细心、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提高艺术修养,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理解)。 教学重点:藏书印的布局章法以及常用刻制刀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创作出符合个人风格的藏书印。 教具准备:藏书印若干、橡皮、刻刀、印泥、复写纸等。 学具准备:印石(或橡皮)、篆刻刀、印泥、复写纸、砂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 师问:有谁刻过藏书印?谁有认识的亲戚朋友创作过藏书印作品?谁来谈谈对藏书印的了解,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展示一方藏书印,让学生钤印在书的扉页上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印章文字内容导入本课。 二、创设问题情境 近期我们学校将举办读书节,学校让我们班负责提供精美的藏书印作品进行展示,同学们考虑考虑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师生讨论,教师归纳:1.刻制藏书印。2.鉴赏筛选作品参展。 三、发展阶段 学生带着如何鉴赏和刻制藏书印这两个问题自学课本。 (一)教师组织学生介绍藏书印的定义。 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藏书者专门钤印与书本图册扉页,以表达图书所有权并表达个人性情志趣的一种印迹。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 (二)学生介绍藏书印所需要的工具材料,教师总结:一般要用到印石、印泥、篆刻刀(以平口刀为主)、复写纸、砂纸(磨平印石用)。教师同时介绍各种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 (三)藏书印的表现形式 课件展示两方藏书印图片(一个是朱文,另一个是白文),学生探究两方藏书印的不同。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总结特点,比较不同,得出结论: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主要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条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 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体会詹天佑的爱国 热情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让学生练习收集资料。 教学完这篇课文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以读贯穿课堂,在读中理解。 阅读教学还是应该以读为本,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前提下去感悟,去体验,这样学生自然容易“见文生情”。如有关帝国主义者对修 筑京张铁路阻挠、要挟、嘲笑的语句和詹天佑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部分都应该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只有读出感情 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在理解“中部凿井法”“从两端向中间凿进” 的方法和“人”字形线路时,通过读重点段、读重要的句子、词语,学生就能较容易地找出詹天佑当时遇到的困难和采用这些方法的原 因和独特之处,从而体会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二、环节设计要恰当。 因为我在这堂课中处理的内容是“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结合课文的相关语句说一说。”很多学生都从课文的四、五段感到詹天佑是杰出的外国工程师,抓住了一点,而没有结 合全文来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所以导致学生谈起来苍白无力。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最好还是让学生们先说说詹天佑在修筑京张 铁路时遇到的“社会环境中的困难”,然后再学习詹天佑在修筑铁 路中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部分。这样,有了前一部分的情感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詹天佑成功地修筑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条铁路的意

义,体会到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 为国争光的感情。 三、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 这篇课文理解的难点就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这两部分内容。这两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我让学生画示意图从而感 受到人物的杰出与伟大。“居庸关和八达岭”长城采用的开凿方式,学生们理解还能讲解出来,“人”字形路线,很多同学会画,但是 语言表达不清楚,说明对这个部分理解不深刻,对于詹天佑的设计 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赞叹之情。我想如果结合“连外国的工程 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这个内容以及当时的施工条件来看詹天佑的设计,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便会水到渠成。同时这也是教给了 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即联系上下文理解。 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使课堂成为学生挥洒个性、享受学习幸福的栖居地?在这里,儿童固有的灵性将得以迸发,潜有的悟 性将得以唤醒,失落的自信将得以找回。我在教《詹天佑》一课时,为学生搭建了这样一个激发智慧、释放思想的舞台,充分发挥了开 放式教学的优势,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充分体验到 了成功的乐趣! 一、开设“小小模拟招标会”。 课文一开始没有直接记叙詹天佑如何主持修筑京张,而是不吝笔墨地展现了上世纪初我们的主人公受命于危难之间的复杂背景和面 临的巨大困难。——这离学生的生活相差了近一个世纪,难以引起 学生的共鸣!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学生开展一个“小小模拟招标会”,引领他们跨入时光隧道,去触摸一百年前的时代“脉搏”! 在“招标会”上,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与险恶用心昭然若揭,他们那黔驴技穷、虚张声势、寸步不让“狗咬狗”的种种丑态被同 学们“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当时修筑京张铁路的各种 “人为”和“客观”上的重重阻力便也自然而然地“显山露水”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爱国工程师的形象也呼之欲出! 二、自读自悟,多角度探索。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冬天的时候地上铺上了一层白白的雪这时候,雪地里面来了一群小动物,他们分别是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他们在雪里面走来走去留下了许多许多的脚印。小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猫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脚印像月牙。以下是品才整理的,欢迎阅读参考! 【设计思路】 冬天来了,而其独有的特点让孩子们进一步的领略了冬天的风采。该活动主题采取拟人法,模拟走进大自然,让孩子感受到冬天到来时的环境变化,以及可爱的小动物还有它们的脚印,引导孩子探索神奇的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孩子细致观察和大胆想象,并能表达自己良好愿望的能力。 【活动名称】雪地里的小画家 【重点领域】艺术、语言 【活动目标】 1、能感受诗歌描述的雪景的美。 2、能用表情表现诗歌,并能将诗歌的意境抒发出来。 3、能将诗歌描述的美景,采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幼儿观察常见的脚印,并进行识别。

2、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秋天里,枫树爷爷画了一幅很美的画,染红了大 地,也染红了天空,非常的漂亮。可是,冬天来了,北风呼 呼地吹,吹走了枫树爷爷的画,枫树爷爷伤心极了,天气越 来越冷,你们说,天空会飘什么呀? (将幼儿带入冬天情景,天气很冷很冷的而且飘雪了) (二)引导幼儿认识动物的脚印。 教师引导幼儿看挂图并提问:瞧,下雪啦!雪地里来了 一群小动物,看看都是谁呀?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看挂图,并说出来了的小动 物有小鸡、小猫、小马、小鸭子还有一只青蛙) 教师:他们来干什么? 幼儿A:它们来看下雪的雪景。 幼儿B:它们准备去逛街。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朋友们自己看看,它们在雪地里留下了什么?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根据图的内容说一说,留下了一个 一个的小脚印) 教师:那小动物们的脚印像什么呀? (教师请幼儿看图比一比,想一想并说一说)

《书间精灵——藏书票》参考教案

《书间精灵——藏书票》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藏书票的定义、藏书票的内容、藏书票采用版画形式的原因、藏书票的尺寸、藏书票的题材等关于藏书票的基本知识。 (2)认识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中国最早使用的藏书票,感受藏书票的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与讨论的方式学习藏书票的基本知识,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学习藏书票的具体方法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藏书票丰富的题材内容,通过画面中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情趣、思想,发现藏书票“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的文化内涵。 (2)体验藏书票的制作过程,体会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1)藏书票的构成、规格、款式、题材、画面要求等基本知识。 (2)藏书票的制作设计过程演示:藏书票的制作过程。 (3)学生作品的评价和观摩。 三、教学难点 藏书票制作过程中对内容的确定和版面的控制。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阶段: 同学们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家都很喜欢读书,老师也爱读书,并且还有收藏书籍的爱好。出示一本书,师打开扉页请同学们看这本书,这是我家的一本藏书,在我这本书的扉页上贴了一张小画,谁知道这是什么?(藏书票)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书间精灵——藏书票(板书)。 (二)新课讲授 1、藏书票的定义 师:什么是藏书票?

师:藏书票最初是欧洲人作为藏书的标志,而中国人以前大多是用藏书印的方式作为藏书的标志。 2、欣赏(课件)世界上最早的一枚藏书票:刺猬藏书票;中国最早使用的一枚藏书票:关祖章藏书票。 师:藏书票的画面内容与藏书有何关系?藏书票的制作方法,及其不同的审美效果。 介绍藏书票的发展、种类(丝网版藏书票、铜版藏书票、木版藏书票、石版藏书票)、用途。 3、藏书票采用版画的形式 老师很爱看书,家里有一书架的书,我想把每本书都贴上藏书票,请同学们帮忙出个主意,我该选用哪个画种来制作藏书票呢?是中国画、油画,还是版画?为什么?(制作快捷方便)。版画包括很多的种类,主要有凸版、凹版、平版、漏版等,并且使用不同材料,效果不同。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制作一枚藏书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记住制作方法。 (三)教师示范 漏版藏书票作画步骤 (四)学生实践 请同学们利用你准备的材料按要求创作完成一枚藏书票作品。多媒体出示藏书票欣赏,并配以背景音乐。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总结 教师从学生展示的藏书票作品中选取几枚,请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然后教师点评。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藏书票的基本知识,并且自己创作了一枚藏书票。我希望同学们今后不仅热爱读书、藏书,更喜爱藏书票,希望大家能创作出更多、更丰富的藏书票作品,用知识和艺术让你的人生更丰富更精彩。 (六)课后拓展 可以尝试用电脑或其他方式设计藏书票;把制作好的藏书票贴在自己喜欢的书籍扉页上,看看效果如何;在班级搞一次藏书票交换会,“以票会友”。换完后装在一个夹子里留作纪念;利用课余时间,采访一位藏书票艺术家,与他交流藏书票的设计体验。

最新《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反思「两篇」(精品)

《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反思「两篇」 教学目标: 学会11个生字。读读写写“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摘录喜欢的词句。 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前准备: 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詹天佑》或查找詹天佑和京张铁路的资料。 教学重点: 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画图、理解詹天佑设计“人”字形路线和开凿隧道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进一步了解20世纪初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著名的工程师--詹天佑。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回顾 1、默写词语。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字词,初步学习了课文。你们都掌握了吗?好,上台来默写几个词语,谁来试试?念:要挟、毅然接受、嘲笑、有力回击。那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呢? 2、那么詹天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谁能用文章中的句子来说说。

三、细读 1、这样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默读4-6段,边读边思考,他遇到了哪些困难。 2、指名回答。 3、学习第四段:克服“勘测线路”的困难 (1)轻声读课文。思考: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 (2)他是怎么说的。 指名读他是怎么说的。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勉励就是--生:鼓励。 鼓励,有鼓励,鼓励之中还有什么?自己好好读读詹天佑的这句话体会体会。自己小声读读,不妨读出声来,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鼓励之中还有什么? 是啊,是鼓励也是要求,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来试试。(指名读) 假如你就是詹天佑,我想问问你,你要求工作人员不能有一点马虎,决不能说大概,差不多这一类话,你不觉得这样太苛刻了吗? 对,詹天佑就是这样一个一丝不苟,对工作极端负责的人,他的话我们该怎样来读呢?请你自己体会着来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引读 (3)他是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去做的呢? 自由读--指名读 谁来说说,詹天佑的哪些行为感动了我们,抓住重点词语来说一说。 范读 --自由读--指名读 (4)遇到这些困难是怎样的精神在支撑他呢? 指名读他是怎样想的。 教师引读:是呀,这是中国人修的铁路,如果强调这是中国人修的铁路,怎么读?

《添画》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添画》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题:添画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优秀作业展示,让学生了解“画”不一定使全是画出来的,也可以“添”的更生动,通过添画的技巧,让学生掌握创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方面:感受添画带来的愉悦,让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重点难点】 1、通过剪、拼、贴等制作方法,添加使原有画面更有趣生动。 2、引导学生探索、创造性地进行自主表现 3、明确添画的基本原则,围绕一定的主题创作添画。想象力不能脱离实际,想象力要生动但不能胡思乱想(如:添画时不能把鱼添在树上,把轮船添在空中等)。 【设计意图】 教学活动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创造力。我们教师应在新课标精神和有关理念指引下,着眼于童心的释放,启发儿童创造力,不仅要努力地传播美术文化,而且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给予每一个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挥。 本节课旨在借助“添画”,引导学生了解“添”的原理,让学生在添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并激发对美术的热爱。 【课前准备】 1、收集图片:广泛收集各种图片,特别是收集各种内容丰富的画报等。在收集的过程中,了解图片的内容。

2、整理图片:收集来的图片内容比较凌乱,需要通过筛选将内容相近的图片留下备用。 【教学设计】 一、欣赏作品导入 出示添画作品,让学生欣赏。接着趁学生情绪高涨之时,介绍作品并出示课题:添画。随后,教师提问: 1、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能说说吗? 2、这些作品你们能做出来吗? 二、探究学习,创造设计 1、师:这些美丽的画纸除了自身很美,我们还可以添些内容使这幅画更生动。如果是你来制作这些,你准备怎样一步步的来创作呢? 师生共同归纳出三种添画方法: A.直接剪贴,根据主题图片的需要,在自己收集的图片中找那些内容相关小图案,剪下贴到主题图片中,使画面更丰富生动。 B.先绘画后剪贴,即用彩笔先在白纸上画出所需的图案,再剪下贴到主题图片中,使之变的更加有情趣。 C.也可以用彩笔直接在主题图片添加图案,体现小作者的构思。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板书:选材—构思—制作) 2、师:刚才咱们不仅仅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作品,还掌握了制作方法。现在你们想自己也创作一个好吗?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先确定主题图片,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添画) 师:接下来同学们就用自己准备的材料,根据课本上的添画设计创作。可以先用绘画的方法完成你的设计形象,再剪下来,贴到画面最理想的地方;也可以将你准备的小图片中有用的部分剪下来贴到最理想的地方。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几人合作完成。 4、拼贴成画 学生通过想想、剪剪、拼拼、贴贴等制作方法,通过添加拼贴使原有画面更有趣生动。教师引导学生巧妙利用图片,使画面具备最真实的美感。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 【篇一:第六课方寸钤记-藏书印】 第六课时《 》 设计人:张宝玉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10.08 一、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对藏书印的学习,了解藏书印的发展历程及丰富的 文化内涵,进一步体会藏书印基本的方法。篆刻家运用刀法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借以表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个人性情,形成藏书印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了超越形式的艺术境界。本课通过“欣赏与探究”“尝试与刻制”两个活动,引导学生从设计字体布局到运用篆刻刀法去完成一方藏书印的制作,在陶冶情操、开阔眼界的同时,又能体会设计刻制藏书印的乐趣,锻炼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藏书印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所用材料和工具,用途及分类以及布局和章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欣赏、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藏书印。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藏书印的欣赏、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细心、沉稳地观察生活及处理事情的态度。初步认识中国藏书印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书、藏书的兴趣。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作品的作者、国家和绘画形式 2、难点:独立进行作品赏析。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问、比较、分析、讨论。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欣赏导入 有谁刻过印章?谁家里有亲人或朋友从事过篆刻艺术? 2、篆刻是一门怎样的艺术?展示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导入课题。同学们,还记得它吗?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它吗? 2008以篆刻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中国的篆刻是非常讲究材质的,这枚印就是刻在上乘的新疆和田玉上面的。篆刻是我国

《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是关于《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施工、阻挠、控制、居庸关、嘲笑、毅然、勘测、勉励、测绘、泥浆、竣工、藐视、攀山越岭、赞叹不已。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4、注意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例,认识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火车是怎样爬坡的。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引入课题: 1.交流收集到的有关詹天佑的资料,说说自己对他的了解。 2、交流预习的收获和疑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的那些事? 2、评价交流。 3、填空:詹天佑是一个--------------------样的人。 三、细读课文,感受精神: (一)默读课文思考:詹天佑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课文是主要选取了铁路施工过程中哪几件典型事例来写的? 讨论,板书: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线路

(二)学习第四段。 1、轻声读第四节,思考: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遇到什么困难?分别用“—”、“﹏﹏”、“……”划出詹天佑说的﹑做的﹑想的句子,并想想句子的意思。 2、检查﹑讨论。 (1)勘测线路时遇到的困难(地势险峻﹑气候恶劣)。 (2)理解詹天佑“说”的话并指导朗读.(说明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 (3)勘测线路环境险恶、气候恶劣,真是困难重重,詹天佑克服困难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呢? 2.看投影,读詹天佑“想”的句子,注意带点词,并说说句子的意思。(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 3.小结,引读课文:瞻天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凭着一颗灼热的爱国之心,一丝不苟的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依靠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勘测线路的任务。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节。 四、布置作业: 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有感情的读课文第四段。 二、学习第五段 1.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詹天佑又时怎样开凿隧道的呢?默读第五节, 划出詹天佑创造的开凿隧道的方法,然后在练习纸上画出示意图,想想为什么用不同的方法开凿隧道? 2.校对﹑讨论:用因果关系的句子说说为什么用不同方法开凿隧道?(因为……所以……,……因此……,……那是因为……之所以……) 3.媒体出示:“从两端向中间凿井法”、“中部凿井法”的示意图。 三、学习第六段 詹天佑创造了开凿隧道的新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工期,这是他才华的表现,他还有更杰出的表现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