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程序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程序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程序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程序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学位论文答辩会程序

1、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开始、宣布答辩委员会成员和秘书名单、学位申请人及其指导教师姓名、学位论文题目等,并主持会议。

2、答辩秘书介绍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申请人的课程学习成绩、论文发表情况、学位论文送审及修改情况,并说明是否符合答辩要求。

3、申请人宣读《论文独创性声明》,并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硕士15-20分钟,博士20-25分钟)。

4、答辩委员会成员及到会者提问,申请人答辩(硕士20-25分钟,博士20-30分钟),导师不得代替研究生回答问题。

5、休会,答辩委员会内部讨论,内容主要包括:

(1) 申请人导师介绍研究生在学期间的政治思想表现、学习和科研能力等;

(2) 导师回避,答辩委员会单独举行会议;

(3) 主席宣读论文评阅人的综合评语;

(4) 委员讨论,并通过论文评语,投票表决是否同意授予学位、同意毕业,最后形成答辩决议。

6、复会,申请人起立,主席宣读《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7、申请人答谢,并可对决议提出质疑或提出保留意见。

8、主席宣布答辩会结束。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博士研究生在学制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各个培养环节,成绩合格,并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取得明显的研究成果。符合下述条件之一,可申请论文答辩: 『特别说明: 1不论是哪一级的博士生(从事军工项目研究的除外),在2006年7月1日起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必须向SCI刊物投稿一次,同时向学院研究生科提交《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SCI收录刊物投稿审定表(见附件1)》、SCI收录的刊物投稿的原文及稿件接受函; 2博士研究生提交学位论文截止时间:3月份、6月份、9月份和12月份申请学位者,分别必须在1月26日、4月26日、7月26日和10月26日底前将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报告、规定份数的博士学位论文及学位论文评阅书等材料交到学院研究生教育科。研究生教育科在收到以上材料并审查符合要求后立即在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中点击“学院确认”按钮予以确认,系统将自动开始计时。并报一份符合双向隐名评审要求的学位论文和评阅书到校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凡是在截止时间后提交学位论文的研究生,其学位申请将列入下一次学科/学部学位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审核。』 98级之后00秋季之前入学的博士生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具体操作程序看三) (1)已在《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目录》(见附件)A类刊物上发表(含录用)2篇以上(含2篇)学术论文, (2)至少发表、录用1篇论文被SCI、EI收录(发表学术论文都应为第一作者或以导师为首的第二作者); (3)获得国家科研成果奖; (4)获得署名在第1-4名之间的省部级一、二等科技成果奖。 00秋季入学(含00秋)的博士生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具体操作程序看三) (1)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 (2)获得署名在第1—第4名之间的省部级一、二等科技成果奖; (3)已在《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目录》(见附件)A类刊物上发表(含录用)2篇以上(含2篇)学术论文,工学门类博士研究生必须发表至少1篇A类论文,另一篇A类论文可用2篇B类论文替代; (4)至少1篇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EI、SSCI或AHCI收录; 被ISTP、ISSHP录用的每篇学术论文可按1篇A类刊物论文计。 02年春季及秋季入学的博士生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具体操作程序看三):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与盲审办法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与盲审办法 时间:2011-2-28 10:14:39 来源:zhang 阅读次数:278 为提高我校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保证博士学位论文在评审过程中的客观公正性,全面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预答辩工作 (一)预答辩是指在学位论文定稿之后,由博士生所在学院组织专家对学位论文进行审查,指出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初始把关。 (二)博士生培养学院负责确定学位论文预答辩小组成员、小组负责人和秘书,预答辩小组至少应由本学科领域的3位专家组成,博士生指导教师不得作为预答辩小组成员。 (三)论文定稿后,学位申请人填写《***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登记表》,在预答辩会议前一周将学位论文送交预答辩小组专家,同时将预答辩登记表交预答辩小组负责人。 (四)预答辩小组听取申请人对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的报告,审查申请人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否达到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学位论文撰写是否规范、成果表述是否恰当、创新点描述是否确切等,指出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形成预答辩小组结论。(五)根据预答辩小组的意见,通过预答辩的申请人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时间不少于两周。修改后的论文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提出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申请。 (六)没有通过预答辩的申请人,须根据预答辩小组的意见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至少两个月后方可重新提出预答辩申请。 (七)学院研究生秘书在预答辩结束后,将《***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登记表》复印件交研究生部学位办公室,原件由申请人本人保管,待申请人根据预答辩小组提出的意见对其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并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在学位论文送审时一并送交研究生部学位办公室。 二、盲审工作 (一)盲审是指送审学位论文中不出现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姓名,评阅专家信息对学位论文的作者和指导教师保密。 (二)博士学位论文全部实行盲审。盲审时间安排在每年3月和9月进行。 (三)研究生部负责盲审专家的选定、论文送审和盲审意见回收统计工作。 (四)研究生部建立按二级学科分类的专家数据库,每个二级学科由10—15名专家构成。列入数据库的专家一般应是国内著名大学或重点科研机构的博士生指导教师。 (五)研究生部在收到学位申请人的博士学位论文(一式三份)后,应仔细检查其博士学位论文是否符合盲审要求,并将论文与专家评阅表送评阅人进行评审。 (六)研究生部负责将隐去专家信息后的专家评审意见反馈给申请人和指导教师。 (七)盲审专家对学位论文的评阅意见分为四档,具体为:同意答辩(总分≥80分)、同意修改后答辩(70≤总分<80)、修改后重新送审(60≤总分<70)、不同意答辩(总分<60)。 三份评阅意见中有一份为不同意答辩或者有一份为修改后重新送审,视为未通过盲审,学位申请人应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时间一般不少于六个月,修改完成后重新进行预答辩和盲审。三份评阅意见中有一份以上(含一份)为同意修改后答辩,其余评阅意见为同意答辩,视为基本通过盲审,学位申请人应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结果经指导教师和学科负责人审核同意后参加答辩。 三份评审意见全部为同意答辩,视为通过盲审,可参加答辩。 (八)学位申请人可以提出盲审过程中需要回避的专家一名。学位申请人对专家评阅结果有异议的,经指导教师和学科负责人同意后可以提出复审申请,研究生部提交校外专家进行复审。

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流程

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流程 下文给大家带来的是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大家都知道毕业论文完成之后都需要参加统一的毕业论文答辩,答辩前需要学生进行开场白,也就是对个人的姓名、论文题目、导师、以及论文的创作背景等做一个简单的概括。希望此次带来的论文答辩流程,对大家论文答辩有所帮助。 一、博士研究生按培养计划完成课程学习,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导师同意进入论文答辩程序。 二、预答辩由院系组织本专业的2-3名专家进行,预答辩不合格的不能参加答辩申请。 三、答辩申请登入研究生学位管理系统(账号名为学号,密码为出生日期)填写相关内容,并提交答辩申请。请留意答辩申请的安排。 四、资格审核院系进行答辩资格审核。 五.、论文抽检研究生院在申请答辩的名单中进行抽检。 六、论文评审 A:未被抽中盲审的博士生可以在研究生学位管理系统下载博士学位申请材料,由院系组织论文评审。 未被抽中盲审的论文评阅人为5人(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 的专家),其中至少2人为外单位(至少1人是科研机构)专家,博士生导师至少3人。评阅意见有不合格的论文不能组织答辩 B:被抽中盲审的博士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研究生学位管理系统上提交匿名论文,根据盲审结果决定是否可以进行论文答辩。

抽中盲审的由学位办送出盲审,评阅人为3人,如果院系有另外要求,按院系的规定执行。 关于盲审结果的处理办法请见《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和组织答辩工作的几点说明》(修订) 论文评阅结束,并且结果全部为同意答辩的登陆研究生学位管理系统下载学位申请材料 七、论文答辩答辩前一个星期,答辩委员会秘书向校学位办提交有关论文预答辩材料(预答辩记录需导师签字),领取表决票,同时在网上对答辩进行公告(研究生答辩网上公告系统)。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2人为外单位(尽可能1人是科研机构)专家,博士生导师至少3人,论文指导教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八、学位申请博士生答辩结束后,申请学位。按上交材料清单向院系和研究生院学位办报送相关材料(校学位委员会于每年3、6、9、12月召开例会,对应接受材料截止时间为2、5、8、11月底);博士生将论文电子版报校档案馆(论文上传系统)。 九、信息采集请在网上填报--研究生学位授予网报系统。网上提交后请打印此登记表,本人签名后连同学位申请材料一并送交学位办。 阅读延伸:你需要知道的论文答辩技巧 1、PPT的制作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送审提交说明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送审提交说明 博士学位论文送审应在预答辩通过、论文修改完成且格式审查无误后进行。送审时须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填写完整的“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情况表”1份。 2.匿名处理的装订规范的博士学位论文2册。 (1)删除学位论文中博士生姓名、导师姓名及其相关信息,删除论文中致谢和个人简历;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需隐去所有作者的姓名,但要标出博士学位申请人在该文中的作者排序。 如:轴对称条件下层状弹性体超孔隙水压力的求解.工程力学.2004,21(4):204-208.(第一作者)或:第一作者.轴对称条件下层状弹性体超孔隙水压力的求解.工程力学.2004,21(4):204-208. 3.匿名评审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意见”2份。 (1)在网上(研究生院博士学位相关下载栏目)下载、填写并用A4纸打印; (2)“评审意见”封面及内页中,需电子录入论文题目、研究方向和所属学科(二级学科),论文编号和送审日期由研究生院负责填写。 4.与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直接相关的已发表或已正式录用的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文章1篇(一式两份,匿 名处理双面打印或复印)。 5.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要求导师、院(系)主管领导签字齐全。(学术论文由研究生系统录入并打印) 6.发表论文原件或论文检索证明(会议论文必须携带检索证明,原件并非指网上下载打印版本)。 7.持“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交费单”(网上下载,网址同上)到校财务处缴纳匿名评审费980元,收 据送交学位办核实。 8.非涉密博士学位论文送审前须提交学位论文电子版,以便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 论文进行检查。要求为word格式(删除扉页、目录、原创性及使用授权说明、致谢、个人简历部分),文件名为“姓名_学号.doc”。提交方式: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bsxwgl@https://www.360docs.net/doc/5a5580794.html,。 9.涉密博士学位论文,需提交保密处出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定密通知单》及2份《哈尔滨工 业大学送审论文保密提醒通知书》。 10.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人员需提交两位推荐专家名单。 为避免不公正评议,非涉密论文可以提交不超过5名要求回避的专家名单;涉密博士学位论文可以提交不超过5个要求回避的单位名单,回避专家及回避单位名单须经导师签字确认。 学位办在每周二、周四受理博士学位论文匿名送审事宜,办公地点为行政楼318室。由于各高校寒暑假起止日期不同,放假前寄出的论文因对方院校无人受理很容易出现差错,故放假前5天不受理匿名送审事宜。为保证校学位会、各分委会的学位审核工作,在每次校学位委员会会议前后各一周内不受理匿名送审(校学位会每年4次,一般为1月、7月第二周周四及4月、10月第四周周四)。请在规定时间提交论文及相关材料。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报告doc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报告 篇一:浙江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报告 浙江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报告 注:⒈论文/奖励级别:论文级别按A类、B类或SCI、EI、SSCI、AHCI等填写。 ⒉作者署名:作者超过2人时,只须填写研究生本人署名,并在括号中注明序号。 篇二:博士论文学位申请书 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申请书 申请人姓名鲁新便指导教师王允诚教授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 学位级别博士 论文题目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描述及评价 年月日填 (二)学位论文情况 (四)课程学习 注: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者的综合水平统考和外语统考在主考教师栏内填写合格证书编号 (五)指导教师推荐意见、思想政治审查意见 篇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注意事项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注意事项(XX年4月版) 标签: 研究生博士论文答辩 2分钟前 一、学位申请者要认真学习《研究生手册》中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等文件,进入HUB系统------研究生学位管理信息系统,查看学位答辩流程图,提交学位申请并录入相关信息。 二、申请答辩资格 1.学位申请者已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取得了规定的学分。 2.通过了研究环节,文献阅读、开题报告、中期报告(XX级以后的学生)、学术报告(XX级以后的硕博连读生、直攻博的学生)成绩交研究生科。 3.通过学校组织的“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 4.所提交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撰写格式符合我校的有关规定。 5.必须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刊物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学术论文三篇以上(含三篇),其中至少有一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学术论文必须是其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位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以学位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与导师共同

清华大学研究生答辩流程提示

清华大学研究生答辩流程提示 一.检查培养要求完成情况 1.研究生自查是否达到学科培养要求 2.研究生教务根据研究生入学时的培养方案以及学校和院系的相关要求,检查研究 生是否达到学科培养要求 3. 注意事项虽已达到培养要求、但仍有在学课程未获学分的,不能进入答辩程序 二.论文送审 (一)论文送审前 1.研究生1)向导师提交学位论文,并根据导师意见修改 2)与导师讨论确定学位论文密级 3)按照院系规定时间提交论文进行学术规范检查初检 4)向院系提交学位论文做格式审查 5)登录“论文评审与答辩”系统维护答辩申请相关信息、打印材料2.研究生导师1)审查研究生学位论文,提出修改意见,表明是否同意送审 2)拟定学位论文评阅人名单(涉密论文按保密规定送审) 3)初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 (硕士学位论文实行集中答辩,答辩委员会组成由院系确定) 3.研究生教务1)检查研究生培养方案完成情况 2)向研究生发布学位论文抽查通知并落实抽查工作 3)学术规范检查、发布研究生论文查重的时间节点 (各院系可按照本单位规定在论文送审前或分委员会前进行学术规范检查) 4)进行学位论文格式审查(一般是先规范检查,后格式审查) 5)检查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组成是否符合学校和院系的要求 6)指定硕士集中答辩秘书,安排硕士学位论文集中答辩事宜 7)对答辩秘书进行培训 4. 注意事项1)经导师同意论文送审的博士生,至少于答辩前6周向所在院系研究 生管理部门提出送审申请

2)经导师同意论文送审的硕士生,至少于答辩前4周提出送审申请(二)论文送审至答辩前 答辩秘书1)协助送审论文(涉密论文的送审需符合保密规定) 2)回收并检查学位论文学术评议书 三、论文答辩 (一)论文答辩前 1.研究生在“论文评审与答辩”系统中维护答辩信息 2.研究生导师填写“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拟定答辩委员会组成名单 3.答辩秘书1)协助导师检查论文评阅人以及答辩委员会组成是否符合学校规定 2)整理、填写学位论文学术评议书意见并汇总 3)检查审批材料填写是否规范、准确、齐备 4)审批材料报所在单位院系主管领导审批 5)审批材料报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审批(提示:于答辩前至少1周时间完成) 6)领取答辩表决票(加盖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公章有效) 7)准备答辩横幅,张贴答辩公告 4.分会主席1)审查学位论文评阅是否符合要求 2)审查答辩委员会成员的专业特长与申请答辩学生论文研究内容是 否相关 3)审查答辩委员会组成是否符合学校规定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规定: ●答辩委员会由五至七人组成,成员应是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的教师或正 高职称专家,其中:(1)半数以上应具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博士生指导 资格;(2)至少包含一位论文评阅人;(3)有校外专家二至三人,校内 专家不少于三人;(4)属于学科交叉研究的论文,应聘一至二位相关学 科的专家;(5)至少包含一位学位分委员会委员(特殊情况可由分委员 会指定教师代替)。 ●答辩委员会主席应由具有正高职称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担任。论文答辩委 员会秘书应由我校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我校具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的专 业人员担任。初次担任秘书工作的,院系须对其进行专门培训。 ●指导教师(最多一人)可作为委员参加论文答辩会,但不能担任主席; 申请人的论文答辩被抽查时,其指导教师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流程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流程 (2013年5月17日) 一、博士(含同等学力博士)答辩流程

二、博士(含同等学力博士)到校学位办盖表决票章时需携带的材料 1.全日制博士: (1)选题报告:学院已签字备案; (2)评定书(一)、(二)(含3份盲审评语和2份同行评议人评语):申请人、导师、学院该签字盖章的地方都签好、盖好,该填写的时间都填好。 (3)《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表》、《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记录表》; (4)带有导师亲笔签名并附有“同意送审”字样的博士学位论文红皮一本; (5)《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申请人发表科研论文初审表》及发表科研论文的复印件及检索证明(上有学院审核人签字、盖章),特殊情况下带科研论文原件; (6)学院发送的答辩公告电子版(学院网站与研究生院网站挂网至少3天后才允许答辩) (7)《拟授予博士/同力博士学位情况简表》纸质版2份; (8)若5份评语中有1份或以上的评阅结论为“修改后答辩”的,请提交《答辩前针对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的修改说明》(下载地

址:研究生院首页——>常用下载——>学位管理2013-05-20),并对照原页码修改论文,同时提交修改后的学位论文1本(注:此本论文应该是(4)的修改稿)。 2.同等学力博士除以上材料外还需携带以下材料:(全日制博士不需) (10)资格审查表2份; (11)答辩申请表2份; (12)省部级获奖的原件及复印件,若(11)里含有,则此项不需; (13)国家学历学位认证中心出具的硕士学位认证报告。 三、关于学位信息录入的方法 1.2007级以前的学生到学院去填写学位上报信息的EXCEL电子版,可由学院汇总后发送电子版至校学位办; 2.2008级及以后的学生提交有本人签名的学位上报信息纸质版,具体操作步骤为: 1)进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https://www.360docs.net/doc/5a5580794.html,/; 2)进入系统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均为本人的学号,“类别”选择“学生”,进入系统; 3)点击“个人信息”—“学籍卡片”页面,填写完整个人信息,上传学位照片后,点击“更新”保存; 4)点击“学位授予”—“科研论文登记”页面,添加并提交科研论文; 5)点击“学位授予”—“学位上报申请”页面,填写相关信息,分别点击“提交”、“打印”或“导出word”,打印一份并签字。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答辩须知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答辩须知(2008.08更新) 来源:研究生院作者:研究生(汤桂红转发)发表日期: 2008-5-26 9:13:21 阅读次数: 6610 博士研究生答辩须知 一、答辩前的准备 1、完成培养计划中的各培养环节。 2、完成学位论文预审,对预审意见已作相应修改。学位论文预审须 在答辩前二至三个月进行。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至少在本专业相关的杂志上发表三篇以上(含 三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答辩前至少公开发表1篇A类文章 或2篇学术论文,且与学位论文有一定的关联度。 4、学位论文格式按《同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的要求执 行。 二、论文评阅 1、申请博士学位论文必须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并在答辩 前一个半月将论文及与学位论文有一定关联度的公开发表的至 少1篇A类文章或2篇学术论文一起送交5-7位校内外同行专 家评阅,评阅专家对关联度大小及学位论文作相应评价。 2、聘请的评阅人必须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其中校外专家至 少3名,校内专家至少2名。评阅人中校内外至少各有2名博 士生导师。 3、导师不可作为评阅人。 4、申请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在收到论文后,应在一个月内写出详细的评阅 意见,及时将“博士研究生答辩评阅意见书”返回学生所在学院(系、 所)。 三、答辩委员会的成员组成 1、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名单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批。 2、答辩委员会的委员为5-7人,除本校专家外还应聘请2-3名校 外专家参加答辩委员会,交叉学科的论文应聘请至少2位相关

学科专家作为委员参加答辩会。 3.导师若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则答辩委员会至少有6名委员,且 导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主席。 4、答辩委员会委员应当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并尽可能聘请 本学科、专业点和外单位相同学科、专业点的博士生导师。 5、答辩委员会委员中博士生导师人数至少4人(不包括导师), 校外专家2-3名中至少有1位是博士生导师。 6、如果聘请的答辩委员不是论文评阅人,应至少在答辩前两周将论文送交该答辩委员。 7、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应具有中级职称,应由我校在职人员 担任。秘书应在答辩前完成论文的送审评阅工作,答辩时协助 主席办理有关事务,做好答辩会的详细记录。 四、博士生答辩前须递交的审核材料 1、同济大学申请博士学位审批表 2、博士研究生预审评阅意见书(至少2份) 3、博士研究生答辩评阅意见书(至少5份) 4、申请博士学位论文(1本) 5、申请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复印件(含封面、目 录、正文首页、封底)一式一份,其中至少有1篇A类文章或 2篇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有一定的关联度。 6、全脱产博士研究生在校时间超过3年、在职博士研究生在校时 间超过4年,均须提交已批准的延期答辩申请表,最长学习年 限不超过5年。 答辩相关表格登载在研究生院网站上(https://www.360docs.net/doc/5a5580794.html,),进入“教学培养”下载。 五、答辩审核时间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核时间:每周二上午及周五上午。在答辩日前至少提前一个星期由答辩秘书将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审核材料交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经批准同意方可举行论文答辩。未经批准擅自举行论文答辩,此次答辩无效。在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核同意答辩的意见签署日后一个月内必须完成答辩,否则必须到研究生院培养处重新审批后方

经济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流程秋季学期.doc

经济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流程(秋季学期) (2013年9月13日) 一、博士(含同等学力博士)答辩流程

二、博士(含同等学力博士)到校学位办盖表决票章时需携带的材料 1.全日制博士: (1)选题报告:学院已签字备案; (2)评定书(一)、(二)(含3份盲审评语和2份同行评议人评语):申请人、导师、学院该签字盖章的地方都签好、盖好,该填写的时间都填好; (3)《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表》、《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记录表》; (4)带有导师亲笔签名并附有“同意送审”字样的博士学位论文红皮一本; (5)《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申请人发表科研论文初审表》及发表科研论文的复印件及检索证明(上有学院审核人签字、盖章),特殊情况下带科研论文原件; (6)学院发送的答辩公告电子版(学院网站与研究生院网站挂网至少3天后才允许答辩);

(7)《拟授予博士/同力博士学位情况简表》纸质版2份; (8)若5份评语中有1份或以上的评阅结论为“修改后答辩”的,请提交《答辩前针对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的修改说明》(下载地址:研究生院首页——>常用下载——>学位管理2013-05-20),并对照原页码修改论文,同时提交修改后的学位论文1本(注:此本论文应该是(4)的修改稿)。 2.同等学力博士除以上材料外还需携带以下材料: (10)资格审查表2份; (11)答辩申请表2份; (12)省部级获奖的原件及复印件,若(11)里含有,则此项不需; (13)国家学历学位认证中心出具的硕士学位认证报告。 三、关于学位信息录入的方法 1.2007级以前的学生到学院去填写学位上报信息的EXCEL电子版,可由学院汇总后发送电子版至校学位办; 2.2008级及以后的学生提交有本人签名的学位上报信息纸质版,具体操作步骤为: 1)进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https://www.360docs.net/doc/5a5580794.html,/; 2)进入系统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均为本人的学号,“类别”选择“学生”,进入系统; 3)点击“个人信息”—“学籍卡片”页面,填写完整个人信息,上传学位照片后,点击“更新”保存; 4)点击“学位授予”—“科研论文登记”页面,添加并提交科研论文; 5)点击“学位授予”—“学位上报申请”页面,填写相关信息,分别点击“提交”、“打印”或“导出word”,打印一份并签字。 经济学院研工办 2013.9.13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 导语:博士学位论文是一种很正式的场合,如果没有注意一些基本问题,很可能会导致很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甚至影响到将来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生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论文答辩要注意的问题是 兼顾答辩委员会每个成员的理解能力,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答辩委员会成员对于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都非常熟悉,有的甚至可能完全不懂,这时候就要求这个博士在准备的时候应该兼顾到所有成员的理解能力。要把自己做过的东西用尽量科普的方式讲述出来,让所有人都能听懂个大概。 第二个论文答辩要注意的问题是 要对自己做过的东西做总结,也要搞清楚每个细节,如果要让所有行业内外的人都能听得懂,自己肯定要先搞懂所有细节问题,否则是不可能完美通过答辩的,遇到真正的专家,迟早会漏出破绽。 第三个论文答辩要注意的问题是 除了准备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准备一些答辩中可能突发的专业知识以外的意外,比如电脑问题,PPT问题,激光笔没电等,做到万无一失,也可以避免浪费别人的时间,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分数自然就不会太低了。 第四个论文答辩要注意的问题是 演讲过程要流畅,有头有尾,条理清楚,不能讲一个算一个,要重点突出,所以设计PPT的时候更应该合理分配内容,重点要讲的可以详细一些,不是重点的可以少放一些内容。 第五个论文答辩要注意的问题是 整体要保证系统性和完整性,就是说每一个实验也好,每一个模型也好,总是由背景和发展趋势的,要先介绍这些背景和发展趋势,也是让专家了解你专业的一个重要过程,短短时间要讲述完整也是需要很精练的语言,不能太过于冗长。当然这里的系统性还包括:实验想法的由来,实验设计,实验过程碰到的问题,如何解决,最后得到什么重要结果等。 第六个论文答辩要注意的问题是 要讲国外研究进展,也要讲国内研究进展,更要讲所在课题组的研究进展。因为博士研究生一个人的答辩,不仅反映的是个人学术的最高水平,也是反映所在课题组的发展水平和积累程度。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毕业流程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毕业流程 1.每位毕业的研究生需先进行六大模块审核:个人学习计划审核、读书报告审核、开题报告审核、预答辩审核、奖惩审核、科研成果审核。培养方案中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后必须由导师审核通过、已经完成的读书报告、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等培养环节须提交系统中自动生成的表格到研究生科审核。预答辩审核和奖惩审核不需学生录入。已经符合学位论文答辩条件的科研成果录入系统后,带有导师签字确认的科研成果的原稿或录用证明原件(如是SCI的附检索页)的纸质材料到教育科进行审核。 2.如科研成果未达授予学位要求,在科研成果已经投稿的情况下,可下载《浙江大学学位论文答辩特批申请表》,表后附上投稿的接收邮件(接收件需导师签字确认),申请表经导师签字后交研究生科做特批程序。 3. 学院研究生科对六大模块通过审核后,学生需填写完整论文答辩相关信息录入和学位上报相关信息录入(此信息必填、英文名一定要按提示录入:姓与名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姓与名之间有空格,是否按一级学科授予填“否”,兽医学填写”是”)。研究生必须在4月25日、6月份(假期需提前至放假前二周)、10月25日、1月份(假期需提前至放假前二周)到学院进行确认,到学院确认前必须先经过导师网上审核(必须是系统中认可的导师),确认时带上以下材料:A:答辩申请报告(需附上已经审核过的科研成果复印件和检束页) B:学位上报信息页(直接打印页面)。学院完成确认后,由研究生科从系统中直接找专家进行学位论文评阅。 4.评阅专家完成学位论文评阅后,评阅结果学生可从系统中自行查看,五位评阅专家的意见全部返回后,研究生科确认是否允许答辩。在导师指导下安排答辩,答辩前需到教育科取论文评阅意见书打印件,同时领取5份答辩聘书及5份答辩表决票,并在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中录入学位论文答辩时间、答辩地点、答辩委员会成员等信息,打印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记录表,在院范围内张贴海报,答辩用教室到院办登记确认。答辩委员会的邀请函要求在答辩前二周送达(一份论文附一份答辩聘书)。答辩委员会成员要求(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或者7名具有正高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一般应有具备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专家4人,外校或外系、外专业相关学科的专家不少于2人。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具备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专家担任,申请人指导教师不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如果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申请人的指导教师只能有1人参加答辩委员会。非隐名学位论文评阅人与答辩委员之间只能重复1人) 5.学位论文答辩结束后当天,论文答辩秘书(需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登录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教师登录(校内外)—帐号(17ms01)密码(17)将论文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和表决结果录入系统,答辩秘书必须注意答辩委员会签字页博士学位申请书与硕士学位申请书有区别。 6. 答辩结束后向学院研究生科提交所有申请学位材料,到教育科打印《拟授予博士学位人员汇总表》,必须先由答辩秘书录入答辩结果研究生科审核通过才能打印此表,并用A3纸复印一式17份。

关于试行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的规定

公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试行版) 为进一步促进学院学科建设,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水平,保证博士生学位授予质量,特制定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公管学院的所有博士生只有通过学位论文预答辩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送审。预答辩制度的相关规定如下: 1、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初稿,经导师审阅后,在学位论文正式送审前提出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 2、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应在完成开题答辩三个月之后。同时,为配合学院每个季度的送审时间,申请本季度论文送审的博士生务必在本季度论文送审材料提交前完成预答辩。(四个季度学位论文送审时间分别为:12月下旬、3月下旬、5月下旬、9月下旬) 3、预答辩应在所属学科、专业范围内公开进行。博士生应提前将学位论文初稿送达预答辩专家,并在预答辩前2天以上,将预答辩信息公告发至研究生管理办公室邮箱,由学院予以挂网公告。 4、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由申请人导师所在研究所组织,学位论文初稿由3-5位相关学科的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组成,申请预答辩的博士生,应在预答辩前10天将学位论文初稿交给答辩专家。 5、预答辩通过者,填写好《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表》,交至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存档。 6、预答辩通过者,应根据预答辩专家小组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学位论文经导师审阅通过后,方可提出学位论文评阅申请。对预答辩不通过者,必须根据预答辩专家小组提出的意见,针对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作出实质性的修改,三个月后可再次提出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 7、预答辩专家费由学院和导师共同承担。专家答辩费建议标准为400元/专家,其中,学院承担标准为200元/专家。学院与导师仅在预答辩通过时承担相应的费用,未获通过的预答辩,相关费用由博士生自行承担。 8、此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执行。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4年12月22日

吉林大学博士文答辩要求

附件一: 吉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博士研究生 1、要求 (1)论文评阅: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应聘请与论文相关学科的具有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进行评阅。对属于跨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必须聘请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评审。论文评阅人应该是责任心强,学风正派,在该学科领域内学术造诣较深,并在近几年内有科研成果的专家。 论文评阅人为5-7人,其中最多只能聘请1位校内专家。要注意扩大校外评阅专家的范围,同一单位的评阅专家不能超过2人,并且在长春市聘请的评阅专家最多不能超过3人。应尽可能聘请博士生导师担任论文评阅人,博士生导师应占评阅人总数的2/3以上(含2/3)。指导教师不能做论文评阅人。论文评阅意见至少要收回5份,所有收回的评阅意见均为有效评阅。 各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安排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事宜,学位申请者本人不能参与论文评审过程中的任何环节。评阅专家名单须由所在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查,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评阅。各单位应确保论文评阅人有不少于1个月的评阅论文时间。 (2)答辩委员会组成:由5至7名具有教授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应有两位校外专家(不含校外在我校兼职的博士生导师)。答辩委员会成员应尽量聘请博士生导师,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指导教师以外的博士生导师担任。 (3)学位授予材料的填写打印:答辩申请者通过“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答辩系统”核对基本信息并提出答辩申请,在研究生培养单位审查通过后,即可通过系统打印学位授予材料。所有表格使用A4纸打印,一式两份。打印的表格中如有需填写的空项,请用蓝黑、黑色墨水钢笔或碳素笔手写填入。 (4)学位论文提交:答辩结束后,每位学位申请者须向所在培养单位上交至少四本精装博士学位论文。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所收材料的送交地点和方式,请根据《吉林大学研究生学位材料归档规定》(校研院字〔2003〕10号)中的具体要求执行。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及装潢必须按学位办公室制订的《吉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装潢规范》(见附件二)撰写和装订。电子版论文按照《吉林大学申请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学位论文电子版和电子照片提交办法及要求》(见附件四)在网上提交。 2、答辩申请和资格审查 每位学位申请人在申请答辩时,首先要使用个人的学号和密码登录《吉林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点击“答辩人基本信息审核”,对个人信息进行核对。在确保本人基本信息无误的情况下,点击毕业答辩栏下的“答辩申请信息录入”,根据列出的内容将所需信息填写完整后,提出答辩申请。如果个人基本信息有误,请按照说明向培养单位或研究生综合处提出修改申请,予以更改。 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工作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审核。各单位及所在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对申请者的政治思想表现、学习成绩、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是否欠费、论文评阅专家名单等进行审核,合格后发放相关评审材料。待专家评审意见全部收回后,各单位要根据专家的审核意见,按照《吉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以及《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工作暂行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确认申请者能否进行答辩。如具备答辩资格,培养单位及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要对答辩申请者的答辩委员会人员组成进行审查。审查通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供参考)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供参考) 1、答辩主持人(由第一答辩秘书兼任)宣布答辩开始,介绍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参加本次答辩的同学名单。 2、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会: (1)答辩秘书介绍答辩同学的学业及答辩资格审查情况; (2)答辩者报告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45-50分钟); (3)答辩委员和到会的其他人员提问,博士生回答(45-50分钟); (4)宣读论文评阅人对论文评价的汇总意见; (5)重复(1)--(4)。 3、休会。待本次答辩的几位同学答辩完毕后,答辩委员会进行内部评议会议。 (1)评议论文是否达到学位条例要求的学术水平; (2)无记名投票表决,作出是否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为通过); (3)讨论并通过答辩委员会决议; (4)主席签署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4、复会。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表决结果和决议。 5、答辩人表态。 6、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结束。 注意:答辩秘书不能代办表决事宜 答辩秘书须知 1、至少提前一周负责将学位论文分送给答辩委员

2、协助安排答辩,如答辩相关费用的收取与发放,答辩会场地点布置落实与仪器准备,协调专 家接送等 2、在答辩主席宣布答辩开始后,介绍答辩同学的学业和答辩资格审查情况 范例:(1)××同学在攻博期间完成总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符合培养方案的规定; (2)学位论文经教授等5位评阅人评阅,获得总体评价优、良和一般的成绩,一致同意答辩; (3)××同学的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材料,经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组,研究生院,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同意答辩; (4)主席先生,介绍完毕。 3、答辩秘书应做好答辩记录和监票工作。 4、在答辩前,拟定答辩决议草案,以便答辩委员会讨论修改和定稿。

大学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大学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大学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中山大学学位论文答辩程序1、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成员和秘书名单、学位申请人及指导教师姓名、学位论文题目等,并主持会议。2、申请人宣读《论文原创性声明》。3、申请人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硕士论文约30分钟,博士论文约40-60分钟)。4、答辩委员会成员及到会者(已获得相应学位)提问,申请人答辩(30-60分钟)。采用即问即答方式,不得另行准备。5、休会,答辩委员会内部讨论。⑴导师介绍申请人情况,介绍完毕后离开会场。介绍内容可包括申请人的简历、思想品德表现、理论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课程学习成绩、科研能力等。 ⑵主席宣读论文评阅人的学术评语。⑶委员讨论,形成论文评语和答辩决议,填入《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对论文是否通过进行无记名投票。对于未获得通过的'论文,是否允许修改后重新答辩作再次无记名投票。6、复会,申请人起立,主席宣读《答辩委员会决议书》(表决票和成绩不公布)。7、主席宣布答辩会结束。特别提示:1、答辩会要有详细记录,记录纸不够用时,第二页复印或网上下载都有效。2、请到会的答辩委员在论文扉页上签名。 3、请主席在有关表格上签名。 4、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将《论文答辩申请书》、《论文评阅书》、《论文答辩表》、表决票、论文等有关材料,一并交所在学院、医院研究生管理部

门审核,答辩会表决票由各单位主管研究生部门保存(三年后自行处理),其它材料统一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没有通过授学位的人员的上述材料由有学院、医院保存(三年后自行处理)。外语学院学位论文答辩注意事项1.申请人把事先准备好的有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的学位论文扉页1份交给答辩秘书,答辩过后立即向秘书取回扉页。2.申请人答辩后至少复印6份有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的扉页,扉页复印件用于装订最后上交版本的6本论文,扉页原件上交学院211室存入个人档案袋。3.申请人个人陈述时间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约10-15分钟,博士学位论文约20-40分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需提供PPT演示。4.采用即问即答方式,通常答辩委员会成员所提的问题与申请人的研究有关,尤其与申请人学位论文的缺点有关。硕士学位论文用外文答辩;博士学位论文如用外文撰写,则用外文答辩,如用中文撰写,则用中文答辩。5.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同学,在1周内来学院把《硕士学位基本数据表》的信息输入学位系统。6.答辩秘书通常在申请人入场答辩时就把申请人交给他的论文扉页交给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申请人答辩结束离场时当场把签了名的扉页还给申请人。7.答辩秘书要在答辩委员会成员答辩前或离场前请他们在《学位论文答辩表》的有关栏目上签名,并请答辩委员会主席在“论文答辩决议”处签名。8、答辩结束后,答辩秘书在1-2天内将整理好的《学位论文答辩表》、《学位论文答辩情况表》、论文答辩会议记录、表决票等交到学院研究生工作部。 9、答辩秘

博士生答辩须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须知 一、到学院办理资格审查: 1、 1份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 2、 1份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及情况备案表 3、学位论文通过了专家评审并按评议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改,导师在《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上签署了同意答辩的意见 4、在读期间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包括期刊封面、目录、论文全文、封底)全套复印件或录用通知书及论文正文各1份(携带已发表文章原件备查); 注:发表论文需加封面与目录用A4纸印制并装订成册。 二、答辩前要完成的工作: 1、填表。 表格均为存档资料,请仔细阅读填表说明后再填写。 (1)、博士研究生学位申请书 2份 (2)、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 1份 (3)、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基本信息表 1份 (4)、毕业研究生登记表 1份 2、打印成绩单。 3、提交2张2寸符合教育部规定的电子注册正面免冠彩照,办理毕业证和学位证。照片电子版发至yjsjy@https://www.360docs.net/doc/5a5580794.html,。电子版文件命名方式:身份证号。 4、缴清所有学费和其他按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 5、按要求打印答辩所需学位论文并准备45分钟左右的答辩演示文稿(PPT)。 6、论文中、英摘要打印件2份(A4纸)。 7、答辩所需材料、表格和其他要求请听从答辩秘书的安排。 三、答辩后上交材料 1、博士研究生成绩单一份。 2、论文中英文摘要一份【摘要上需注明博士生姓名、专业、指导教师、论文工作起止日期(即开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定稿)】。 3、开题报告1份。 4、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及情况备案表1份。 5、博士学位申请书2份。 6、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书7-9份。 7、博士论文答辩会议记录决议书1份。 8、答辩委员会表决票张。

XX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预审和预答辩实施办法【模板】

**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预审和预答辩实施办法 研究生学位论文预审和预答辩是切实检查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各学科、专业应对预审和预答辩给予充分的重视,认真组织、积极落实这项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 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初稿,经导师审阅认可后,由研究生本人向所在学科或学院提出预审和预答辩申请,同时按要求填写《**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情况表》,并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包括发表相关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的批准证明等)。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在正式答辩前三个月进行,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须在正式答辩前一个月进行。 2. 培养单位根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论文特点,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专家,硕士由3-5人组成预答辩小组,博士由5-7人组成预答辩小组。 3. 在预答辩前,请预答辩小组中2-3名成员对其学位论文进行严格、认真的预审,重点检查学位论文中的创新成果及创新水平、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论文的结构是否合理、规范,是否达到了所申请学位的要求,论文工作量是否饱满、发表的学术论文是否符合要求等,并详细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4. 经过预审和认真修改过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按学位论文正式答辩的方式进行报告及回答问题,博士研究生进行报告的时间应为30~40分钟,硕士研究生进行报告的时间应为20~30分钟;专家要认真提出论文中涉及的相关问题,一般不低于报告时间,具体视情况而定。 5. 预答辩小组采取评议方法作出通过预答辩、未通过预答辩或通过预答辩需修改的决议。对有争议者,可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做出决定。 6. 预答辩小组应将评议意见填入《郑州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情况表》。研究生院将依据预答辩情况表,办理答辩的相关手续。 7.未通过预答辩或通过预答辩但需修改论文的研究生应根据预答辩小组提出的意见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和完善。修改后的论文经导师签字批准后,方可向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提出答辩申请。未通过预答辩的研究生必须重新预答辩。

博士毕业生申请程序及报送材料须知【模板】

博士毕业生申请程序及报送材料须知 一、预报名环节 3月19日之前,凡申请本次毕业的博士生需到所在学院报名,并按通知要求填报材料。 二、资格审查环节 已在学院预报名且成绩审核合格的博士生,需根据通知中安排的时间到研究生院学位办提交如下材料: 1. _____学院2018年夏季申请博士学位人员送审申请表(下载地址:校园网/研究生院/学位工作/下载服务/一、学位管理/3.学位论文送审相关材料/No.1); 2. 博士学位论文纸质稿1本(学位论文模板见校园网/研究生院/学位工作/下载服务/一、学位管理/4.学位论文模板/No.1、2),由于送学位中心评审,需做如下处理: (1)论文封面,博士学位论文题名页请将学号、作者、导师保持空白不填; (2)独创性声明页中研究生本人及导师签名处均保持空白不签,只需填写日期; (3)致谢、作者简介两部分内容均保持空白; (4)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只需写研究生本人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第二作者,隐去所有作者,只标明研究生本人及导师是第几作者,具体如“[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论文名称.……或[本人第一作者].论文名称.……”; (5)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和获得的荣誉隐去研究生本人及导师姓名; (6)其他会影响盲审结果的信息,请采用类似方式处理。 3. 博士论文电子版(PDF格式)1份(与纸质版本一致),文件命名格式:学院号_学号_作者_专业名称”(学院号:资源/1;地测/2;化环/3;机电/4;管理/5;力建/6;理/7;文法/8;马/9)。如“1_TBP*********_张三_采矿工程,发送至学位办邮箱:(******)。 4.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1)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本人第一(或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3篇以上(含)学术论文,且需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①至少2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出版社)收录的期刊); ②至少有1篇被检索收录(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除外)。 在3月28-30日资格审查时,3篇学术论文中至少有2篇正式见刊(其中至少有1篇核心),另1篇须有录用通知(录用通知中请标明卷期号及刊出时间);上述已有录用通知的学术论文须在答辩前见刊,若答辩前未刊出,则终止进入答辩及后续环节(下学期申请毕业时,若上述已有录用通知的学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