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试验

定量试验
定量试验

定量试验

1.(11年)33. (8分)化学课上,同学们做了人体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后,对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及含量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呼出的气体中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的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①呼出的气体中仍含有O2。

②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猜想与实践】

猜想: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水蒸气等。

实验Ⅰ: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1)实验操作如右图所示。

(2)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根据该现象可以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实验II: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N2、O2、CO2,并测其含量。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B是带有刻度的量气装置)

中吹入一定

___

(2)数据处理

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的含量

同学们经过3次重复实验,确认了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

【实验反思】

(1)该实验设计依据的N2性质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难溶于水

B.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

C.无色无味的气体

D.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实验II操作⑤中,若C中气体未完全冷却就打开f并读数,则所测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2.(09年一模朝阳)33.(4分)化学实验小组讨论测定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常温下氧气密度为1.42 g/L。

设计原理:将一定质量的双氧水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测定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

过程方法:

(1)组长首先设计了A装置:向质量为75 g的锥形瓶中加入0.5 g二氧化锰和20 g双

氧水溶液,待反应完毕后测得锥形瓶和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4.7 g。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小林对组长的设计提出质疑并设计B装置进行实验(在锥形瓶上加一干燥管),请说

明小林质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通过思考后,觉得他们的方案误差都较大,于是小明设计了C装置(试剂用量不

变)。要满足实验的要求减少误差,小明需选用______mL的量筒(填500 mL、600 mL、800 mL)。

3.(09年一模丰台)33、(7分)某校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有关Na2CO3和NaCl的系列实验。

实验一:鉴别失去标签的Na2CO3溶液和NaCl溶液。

同学们分别选择了下列物质进行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①稀盐酸②澄清石灰水③pH试纸

实验二:除去某NaCl样品中的少量Na2CO3。

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图:

(1)上述流程图中,沉淀的化学式为;

(2)实验完毕后,同学们发现溶液中的溶质除含有NaCl外还含有。于是同学们改用了新的方案:向样品中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三:完成了上述实验后,同学们又进行了以下的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测定该NaCl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设计方案】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同学们认为需要测得下列四个数据:

①NaCl样品的质量ag;

②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bg;

③反应前装置和药品的质量为cg;

④充分反应后装置和药品的质量为dg。

【实验用品】老师提供了以下实验用品。

药品:足量的稀H2SO4、CaCl2溶液、碱石灰、浓硫酸

装置:

钙的固体混合物,主要用作气体干燥剂。

【实验反思】老师为什么提供CaCl2溶液而不是石灰水,有待后续学习解决。

4.(09二模西城)33.(9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

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资料1〉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的化工产品为纯碱(化学式为① )和氯化铵。(“侯

氏制碱法”是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一种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工

艺。)

〈资料2〉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Cl2和CaCl2)及不溶性杂质。

〈资料3〉部分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上述流程中涉及的部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 Mg(OH)2↓+2NaCl;Na2CO3+CaCl2CaCO3↓+2NaCl;NH4Cl NH3↑+HCl↑

生产原理:将氨气(NH3)和二氧化碳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小苏打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饱和溶液)+NH3+CO2+H2O NaHCO3(晶体)↓+NH4Cl;分离出NaHCO3,使其充分受热即可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

【问题讨论】

(1)溶液A中的溶质为①,操作Ⅱ的名称为②。

(2)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______(填序号)。

A.CO2 B.NH3C.HCl D.NaOH E.Na2CO3

(3)根据上述信息,请你设计实验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含量测定】

同学们为了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甲组:取10.0 g纯碱样品(假定杂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发生变化),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直至样品中无气泡冒出。充分加热蒸发所得物质并干燥、冷却至室温后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10.9 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①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乙组:取10.0 g纯碱样品,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出反应后装置C增重了3.5 g(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结束后,发现乙组测定的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②。

5.(09二模朝阳)33.(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活动中展示了一套如下图所示实

验装置(假设每步均完全反应,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H2C2O4CO↑+CO2↑+H2O,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这套装置有了多种认识。

(1)第一组同学说:从实验安全和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先加热______(填A 或D)处的酒精灯,实验结束时先熄灭______(填A 或D)处的酒精灯。

(2)第二组同学说:用该装置可以进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其中B 装置的作用为______;E 装置的作用为______;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第三组同学说:用该装置还可以测定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他们的测定方法是:称取氧化铁样品10 g ,完全反应并冷却后再称量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7.6 g 。则实验测得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6.(08二模海淀)36.(9分)实验室中存放的氢氧化钠固体常常会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小蓝就此问题展开了探究。 【资料收集】

(1)氢氧化钠可以与空气中的______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水溶液显碱性,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在常温、101 kPa 下CO 2的密度为1.8g/L 。

【实验方案1】目的:检验NaOH 样品中是否混有Na 2CO 3。

小蓝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请你对她的实验方案和结论作一个恰当的评价(即说明方案

【实验方案2】目的:测定NaOH 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 小蓝的实验步骤如下(装置和药品如图所示):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NaHCO3溶液220 mL。请你对小蓝的实验进行总结:

(1)已知B中集气瓶盛装的饱和NaHCO3溶液不能用水代替,试推测其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样品中含有的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g。

(3)为达到实验目的,本实验还缺少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

(4)该实验中出现了以下问题,其中对测定NaOH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有影响的是(填

序号)______。

①称量前,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发生潮解

②装置A中加入的稀硫酸本身也占有一定的体积

③氢氧化钠样品中除了碳酸钠杂质以外,还含有少量氯化钠

7.(08二模朝阳)38.(7分)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某化学小组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回收。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活动:

(1)【设计方案】

①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②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

(2)【小组讨论】

选择加入的金属

甲同学认为:应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

乙同学认为:应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_________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写出该方案中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进行实验】

过程如下:

步骤①:废弃定影液金属混合物+溶液A

步骤②:金属混合物Ag+溶液B

请回答:操作a是______,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所得溶液B 中的阳离子有______。

(4)【实验验证】

为保证步骤①中的银回收完全,请你用实验证明所加活泼金属是过量的:______。

(5)【拓展应用】

若某影楼平均每天产生20 L废定影液,实验测得其中含有AgNO3的量为1.7g/L,又知银目前的市场价为每克2元,若不考虑回收银的成本,计算该影楼通过回收银每年(按365天计)可节约成本多少元。计算式为______。

8.(10年崇文二模)33.(8分)草酸(化学式为CaC2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受热能分解。小红同学为了探究其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变化,进行如下实验:取12.8g草酸钙固体在不断加热的条件下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

(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t1~t2时间段内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生成了

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同时生

成一种白色固体,它与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相同,

则该段时问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t2~t3时间段内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

③t3~t4时间段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另取12. 8g草酸钙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对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CaC2O4能与稀盐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O4+2HCl=CaCl2+H2C2O4;

草酸(H2C2O4)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

【设计方案并实验】

【交流与讨论】三位同学经过交流后认为,该剩余固体的质量的取值范围是。

9.(10年宣武一模)33.(6分)铝和氧化铁的反应:2Al + Fe2O3 Al2O3+ 2Fe ,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某小组取铝粉和氧化铁混合物使之充分反应,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同时有熔融物生成。该小组对所得熔融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实验猜想】甲同学推测熔融物

...中含有铁和铝。若甲同学的推测成立,其理由是

【实验验证】

⑴请你帮助甲同学完成验证报告。

⑵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又用定量的方法帮助他进一步验证。取4.6g该熔融物于烧杯中,滴加a g稀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a + 4.4)g。反应后的溶液经处理后得到19.0g的固体。通过实验,乙同学得出甲同学的猜想成立,理由是。

10.(10年海淀一模)33.(6分)某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得知:市售纯碱样品常混有氯化钠杂质。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市售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夹持装置已略去)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称量5.5 g市售纯碱样品放入烧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从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④缓缓鼓入一定量的N2;

⑤称量B瓶及溶液的质量,发现增重2.2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鼓入一定量的N2的目的是------------。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换成浓盐酸,测试的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变)-----。(4)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5)若用与上述实验反应原理不同的实验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原理----------------------------。

11.(10年昌平一模)33. (7分)工业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制烧碱。对于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化学小组同学将其产物进行过滤,并对滤液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

假设一:滤液中只含氢氧化钠

假设二:滤液中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假设三:滤液中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假设四:滤液中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

2323

试回答:

(1)写出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哪种假设不合理,试说明理由。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方案还不能说明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她的理由是。

(4)丙同学认为要说明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还需在甲同学实验方案的

(5)取18.6g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的杂质是碳酸钠),加水溶解得

到溶液A,取A溶液的1/10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并同时记录放出CO2的质量和消耗盐酸的质量(所得数据如右图)。试计算:

①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②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11年昌平二模)33.(8分)实验室有5种白色固体,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固体。

(1)调查研究

①5种白色固体分别是:NaOH、Na2CO3、CuSO4、Ca(OH)2和NaHCO3。

②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查阅了NaOH、Na2CO3和NaHCO3的一些性质。

(2)实验探究:同学们的探究报告如下,请你帮助完成。

(3)实验反思: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发现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不能确定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请用物理方法继续鉴别。

13.(11年石景山一模)33.(8分)已知木炭粉(假设木炭粉中不含杂质)和氧化铁粉末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展开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将CO 通入氯化钯溶液中,会出现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⑴探究反应中产生气体的成分

称取9.0 g 氧化铁和1.2 g 木炭粉,混合均匀后进行实验。打开止水夹a 通一段时间的氮气,关闭a 。再对木炭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氯化钯溶液中出现黑色固体。

木炭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一定生成了 ▲ 气体;E 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加热前通一段时间氮气的原因是 ▲ 。 ⑵探究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猜想1:只含有铁; 猜想2:含有铁和木炭;

猜想3:含有 ▲ ; 猜想4:含有铁、木炭和氧化铁。 【实验验证】

小组同学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6.6 g ,将剩余固体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大量气泡出现,猜想不成立的是 ▲ ,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及质量分别为 ▲ 。

14.(11年西城二模)33.(7分)有一包未知粉末,其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生石灰、氯化钠、硫酸铜六种物质中的四种。兴趣小组为确定其组成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甲组同学进行定性探究。

A B C D E 澄清 氢氧化 氯化钯

石灰水 钠溶液 溶液

实验测得固体B 中含15 g 氯元素。试综合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进行分析。

(1)乙组实验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是:Na 2CO 3+ 2HCl =2NaCl + H 2O+ CO 2↑和 。 (2)该未知粉末的组成可能是 。

15.(11年密云一模)32.(6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设计了如右图装置来验证某气体的化学性质。

(1)请你协助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2)同学们又设计以下实验(如右图)研究某混合气体

的组成。

① 第一组:取三支试管,在其容积的二分之一 处做标记。分别充满气体(甲为CO 2,乙为A 气体,丙为CO 2和A 的混合气)后倒扣在NaOH 溶液中。最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据此推测:气体A 的化学性质有 。

② 第二组:同学们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关闭止水夹,向充满丙的集气瓶中注入 10 ml NaOH 溶液(足量),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 温,打开止水夹。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16.(09年一模东城)32.(7分)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分液漏斗 止水夹

250 mL

200 mL 水

甲 乙 丙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 g;

③准确称得6 g纯碱样品并放入容器B中;

④关上K1,打开K2,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关上K2,打开K1,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 g。试回答:

(1)已知装置A中试剂为碱性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

(2)实验步骤⑤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5)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纯碱样品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经精确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实际质量分数略小于上述所求数值,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17.(08二模东城)37.(7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注:a 与b处分别接尾气处理装置)

(2)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氮氧化物(如NO2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

i)NO2常温下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ii)NO2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iii)实验室常用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NO2:Cu+4HNO3(浓)Cu(NO3)2+2NO2↑+2X。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若从上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2气体,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

③实验时在发生装置中可以观察到:铜片不断溶解并得到蓝色溶液[为Cu(NO3)2溶液],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08年二模宣武)37.(6分)现有甲、乙两个小组的学生,欲测定某工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设计并完成实验如下。

甲组:取10.00 g样品,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直至样品中无气泡冒出,加热蒸发所得物并干燥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反复加热、冷却、称量,直至所称量的固体质量几乎不变为止,此时所得固体的质量为10.99 g(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实验中能否用稀硫酸替代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取10.00 g样品,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出反应后装置C中烧碱质量增加了3.52g。

(1)乙组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认为乙组不能准确求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建议乙组按下图改进实验,向A 装置中鼓入空气并增加了D、E装置。请你简述D、E两装置的作用和鼓入空气的目的。

①D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鼓入空气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08年一模宣武)37.(6分)某校进行实验考核。实验室提供了一包由两种盐等质量混合

而成的白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未知酸溶液。为了确定各自的成分,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已知:气体A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固体B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是______;

(2)未知酸溶液是______。

(3)推测白色粉末的可能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取10 g白色粉末,也按甲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最终测得固体B的质量

为8.5 g,则这包白色粉末的组成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量分析方法重点整理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公共管理: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公共管理研究的内容:①公共组织的结构、功能、环境和运行机制;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③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与作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④公共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⑤公共管理中的规划、计划与决策、监督与控制,公共项目评估,行政立法、司法和执法;⑥公共信息管理和咨询服务;⑦财政管理、教育管理、科技管理和文化管理。 2、定量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 系统模型与系统分析、线性回归预测分析、社会调查程序与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线性回归预测分析、马尔可夫预测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最优化方法(线性规划、运输问题、动态规划、资源分配问题)、评价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对策论、风险型决策与多目标决策、管理系统模拟、排队论、系统动力学方法、网络计划方法 3、为什么在系统分析中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而不是真实系统进行分析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研究方法,一般有实验法和模型法。实验法是通过对客观事物本身直接进行科学实验来进行研究的,因此局限性比较大。公共管理问题大多是难以通过实验法直接进行研究,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还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①系统开发的需要只能通过建造模型来对系统或体制的性能进行预测;②经济上的考虑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直接进行实验,成本十分昂贵;③安全性、稳定性上的考虑对有些问题通过直接实验进行分析,往往缺乏安全性和稳定性,甚至根本不允许;④时间上的考虑使用系统模型很快就可得到分析结果;⑤系统模型容易操作,分析结果易于理解 4、系统分析的要点和步骤 要点(1)任务的对象是什么即要干什么(what); (2)这个任务何以需要即为什么这样干(why); (3)它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即何时干(when); (4)使用的场所在哪里即在何处干(where); (5)是以谁为对象的系统即谁来干(who); (6)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即如何干(how)。步骤 (1)明确问题与确定目标。当一个有待研究分析的问题确定以后,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合乎逻辑的阐述,其目的在于确定目标,说明问题的重点与范围,以便进行分析研究。 (2)搜集资料,探索可行方案。在问题明确以后,就要拟定解决问题的大纲和决定分析方法,然后依据已搜集的有关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行方案。 (3)建立模型。为便于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分析,应建立各种模型,借助模型预测每一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并根据其结果定性或定量分析各方案的优劣与价值。(4)综合评价。利用模型和其他资料所获得的结果,对各种方案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显示出每一种方案的利弊得失和效益成本,同时考虑到各种有关因素,如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环境等,以获得对所有可行方案的综合评价和结论。(5)检验与核实。 5、简述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调查学习”模式之间的区别。 1)霍尔三维结构将系统的整个管理过程分为前后紧密相连的六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并同时考虑到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的工作所需的各种专业管理知识。三维结构由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组成。霍尔三维结构适用于良结构系统,即偏重工程、机理明显的物理型的硬系统。2)切克兰德“调查学习”模式的核心不是寻求“最优化”,而是“调查、比较”或者说是“学习”,从模型和现状比较中,学习改善现存系统的途径,其目的是求得可行的满意解。适用于不良结构系统,偏重社会、机理尚不清楚的生物型的软系统。3)处理对象不同:前者为技术系统、人造系统,后者为有人参与的系统;4)处理的问题不同:前者为明确、良结构,后者为不明确,不良结构;5)处理的方法不同:前者为定量模型,定量方法,后者采用概念模型,定性方法;6)价值观不同:前者为一元的,要求优化,有明确的好结果(系统)出现,后者为多元的,满意解,系统有好的变化或者从中学到了某些东西。 6、定性分析的方法:目标--手段分析法、因果分析法、KJ 分析法 7、社会调查的含义: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来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机器发展规律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基本原则①客观性原则,核心是实事求是,这是社会调查

高考化学定量实验分析型实验题考点全归纳

定量实验分析型实验题 热点一定量测定数据的方法和过程分析 数据的测定方法 1.沉淀法 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纯净、干燥的沉淀的质量,再进行相关计算。 2.测气体体积法 对于产生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体积的方法测定样品纯度。 3.测气体质量法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剂的质量,求得所吸收气体的质量,然后进行相关计算。 4.滴定法 即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相关计算。 【典例1】(2013·北京理综,11改编)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①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②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③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④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⑤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在量筒中,读数为b 升 ⑥取a克混合物于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酚酞作指示剂,用c 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盐酸b升 A.②③ B.④⑤⑥ C.③⑤ D.全部 解析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根据差量法可求出NaHCO3的质量,从而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故①正确;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克固体氯化钠,列方程组即可求出,②正确;③中,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由于逸出气体中含有H2O,故无法求解;④中由于二者都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CO3沉淀,由Na2CO3→BaCO3、NaHCO3→BaCO3的转化关系,列方程组即可求出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④正确;⑤中由于少量CO2溶于水,无法测定Na2CO3、NaHCO3产生CO2的总体积,⑤不正确;⑥中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Na2CO3恰好转化为NaHCO3, NaHCO3与盐酸未反应,根据Na2CO3+HCl===NaCl+NaHCO3可计算出Na2CO3的质量,⑥正确。 答案 C 【典例2】(2013·福建理综,25)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磨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磨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Ⅰ.磨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生物学实验常用技术

生物学实验常用技术一、分子方面 1、基因工程 1)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二楼PCR仪器全部会用) 2)RT-PCR;Q-PCR 3)琼脂糖凝胶电泳;胶回收 4)酶切/链接 5)转化 6)固体/液体LB培养基配制 (高压蒸汽灭菌锅使用方法) 7)质粒大/小抽原理及步骤 (手提、溶液I、II、III作用) 8)基因组DNA抽提 9)RNA提取; 2、蛋白质工程 1)蛋白收集 (蛋白裂解液+PMSF; 1×Loading 裂解(推荐)) 2)SDS-PAGE(电泳胶的配制) 2)考马斯亮蓝染色,银染 3)Western blot 4)蛋白定量常用的方法及原理, 以及熟练操作Bradford法蛋 白定量 (TRIZOL法原理、注意事项及步骤) 二、细胞方面 1)细胞培养、传代 2)细胞冻存与复苏 冻存液配制: (1)DMSO:血清=1:9(推荐)

(2)DMSO:培养基:血清=1:3:6 均可 DMSO为细胞专用型;现用现配,效果最好;冻存时细胞在-80℃中不要超过一周,最好在24-48h内放入液氮罐中保存。 3)细胞培养基配制(过滤除菌)、胰酶配制(过滤除菌),PBS配制(灭菌);(不同培养基的区别;谷氨酰胺(提供氮源),2周补充一次) 4)转染 5)MTT原理及操作(检测细胞存活率或死亡率) 6)碱性磷酸酶实验(ALP,检测细胞分化) (5、6 需学会SPSS软件及graphpad prism5软件使用) 7)Hoechst染色 8)结晶紫染色(不推荐) 9)苏木精/伊红染色 (9可以替代8,以后实验推荐使用9,图片漂亮) 10)荧光显微镜的使用 1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样品制备(细胞固定,染色,洗脱) (7、8、9、10、11需学会Photoshop常用工具处理数据) 12)流式细胞仪样品制备(包括:转染效率与细胞凋亡染色标记)以及仪器操作(需学会FlowJo软件分析流式结果) 三、动物实验 1)小鼠的定制: 常见的小鼠: ICR小鼠(正常),9元/只

定量分析方法实验论文

定量分析方法实验 课程论文 题目: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实际运用 专业年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评价项目摘要正文内容工作量写作规范性合计分值10分50分20分10分10分100分得分

目录 一.摘要 (3) 二: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4) 三.指标体系的构建 (4) 1.指标体系的构建 (4) 2.数据的收集整理 (4) 3.指标变异系数和相关性的分析 (5) 3.1指标的变异性分析 (5) 3.2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6) 四.主成分分析 (7) 3.1主成分基本概述 (7) 3.2实际计算运用 (8) 3.2.1数据的计算 (8) 3.2.2结果的解释 (9) 五.聚类分析 (10) 4.1主要步骤 (10) 4.1.1数据预处理 (10) 4.1.2为衡量数据点间的相似度定义一个距离函数 (10) 4.1.3聚类或分组 (10) 4.1.4评估输出。 (11) 六.结论 (13) 七.参考文献 (14)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整体经济实力与日俱增。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发展较快,经济增长也较快,而中西部发展相对较慢。基于这种现状,本文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的发展视角入手,运用相应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用以说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并对全国各地区的经济用聚类分析进行分类,用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分排序。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历史、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等原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 差异很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来,各地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但区域发展不协调、发 展差距拉大的趋势仍未根本改变。因此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出个地区间的差距 大小。我国拥有31个省市,如果国家对每个不同的地区都采取不同的宏观政策 是不切实际的,因此,通过聚类分析,对其进行分类,可以更好的对不同的经济 类型采取不同的政策。也便于发现自身现在所处在怎样的发展状况,并制定适应 的政策。而不是盲目的定制过高的发展目标。当然也便于经济发展较慢的经济类 型城市可以分辨出哪些城市是发展卓有成效的,进而借鉴发展快速类型城市的一 些经验和政策。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体系的构建 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是指构成综合经济实力的各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所形成的整体。对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测度可以通过反映综合经济实力的经济规模子系统、经济结构子系统、开放程度子系统、人力资本子系统、基础设施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子系统六大子系统来进行综合评价。当前对如何测度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指标体系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多数研究只注重考虑地区经济实力,忽略了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研究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强调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故在评价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中加入了影响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水平。根据安徽省阜阳市《基于GIS和TOPSIS法的阜阳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构建评价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如下指标体系: (1)经济规模子系统: 人均GDP(元/人)=GDP/人口总数,该指标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指标之一,通常该指标的值越高,地区经济越发达。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当年GDP/上年的GDP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是反映该地区农村人口实际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职工年平均工资(元),是反映地区城镇居民工资所能达到的一般水平。(2)经济结构子系统。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GDP,该指标的值越高,说明该地区第三产业越发达。

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各地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化学-定量实验

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各地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化学-定量实验

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各地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 实验化学-定量实验 【2018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一模】11、下列实验误差分析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及操作误差 分析 A 用pH 试纸测某稀酸溶液的 pH 时,先润湿试纸无影响 B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 溶液时,仰视容量瓶刻度 线 偏低 C 测定某酸的准确浓度时,碱式滴 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偏低 D 测定中和热时,忘记盖上泡沫塑 料板 偏高【2018年河北省邯郸市一模】26.(15分)某浅绿 色晶体X[x(NH 4) 2 SO 4 ·yFeSO 4 ·zH 2 O]在分析

化学中常用作还原剂,为确定其组成,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I.NH 4 +含量的测定 采用蒸馏法,蒸馏的装置如图所示。 相关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取58.80g晶体X,加水溶解后,将溶液注入三颈烧瓶中; ②准确量取50.00mL3.030mol/LH 2SO 4 溶液于锥 形瓶中; ③向三颈烧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通入氮气,加热,蒸氨结束后取下锥形瓶; ④用0.120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过量的硫酸,滴定终点时消耗25.00mLNaOH标准溶液。

(1)仪器M的名称为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蒸氨结束后,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还需要对直形冷凝管进行“处理”,“处理”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 。 (3)步骤④中,若振荡时锥形瓶中有液体溅出, +)的值将________(填“偏大”则所测得的n(NH 4 “偏小”或“不变”)。 2-含量的测定 II.SO 4 采用重量分析法,实验步骤如下: ①另准确称取58.80g晶体X 于烧杯中,加水 溶液; 溶解,边搅拌边加入过量的BaCl 2 ②将得到的溶液用无灰滤纸(灰分质量很小,可忽略)过滤,洗涤沉淀3~4次; ③用滤纸包裹好沉淀取出,灼烧滤纸包至滤纸完全灰化; ④继续灼烧沉淀至恒重、称量,得沉淀质量为 69.90g。

最新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定量实验分析型实验题【含答案】

最新高考化学精品资料 定量实验分析型实验题 热点一定量测定数据的方法和过程分析 数据的测定方法 1.沉淀法 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纯净、干燥的沉淀的质量,再进行相关计算。 2.测气体体积法 对于产生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体积的方法测定样品纯度。 3.测气体质量法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剂的质量,求得所吸收气体的质量,然后进行相关计算。 4.滴定法 即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相关计算。 【典例1】(2013·北京理综,11改编)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①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②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③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④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⑤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在量筒中,读数为b 升 ⑥取a克混合物于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酚酞作指示剂,用c 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盐酸b升 A.②③ B.④⑤⑥ C.③⑤ D.全部 解析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根据差量法可求出NaHCO3的质量,从而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故①正确;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克固体氯化钠,列方程组即可求出,②正确;③中,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由于逸出气体中含有H2O,故无法求解;④中由于二者都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CO3沉淀,由Na2CO3→BaCO3、NaHCO3→BaCO3的转化关系,列方程组即可求出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④正确;⑤中由于少量CO2溶于水,无法测定Na2CO3、NaHCO3产生CO2的总体积,⑤不正确;⑥中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Na2CO3恰好转化为NaHCO3, NaHCO3与盐酸未反应,根据Na2CO3+HCl===NaCl+NaHCO3可计算出Na2CO3的质量,⑥正确。 答案 C 【典例2】(2013·福建理综,25)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磨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磨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Ⅰ.磨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考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分配常数:又称分配系数,是指一种分析物在两种不相混合溶剂中的平衡常数。 2.多肽链的末端分析:确定多肽链的两末端可作为整条多肽链一级结构测定的标志,分为氨基端分析和羧基端分析。 3.连接酶:指能将双链DNA中一条单链上相邻两核苷酸连接成一条完整的分子的酶。 4.预杂交:在分子杂交实验之前对杂交膜上非样品区域进行封闭,用以降低探针在膜上的非特异性结合。 5.反转录PCR:是将反转录RNA与PCR结合起来建立的一种PCR技术。首先进行反转录产生cDNA,然后进行常规的PCR反应。 6.稳定表达:外源基因转染真核细胞并整合入基因组后的表达。 7.基因敲除:是指对一个结构已知但功能未知或未完全知道的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实验,将该基因从动物的原基因组中去除,或用其它无功能的DNA片断取代,然后从整体观察实验动物表型,推测相应基因的功能。 8.物理图谱:人类基因组的物理图是指以已知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为“路标”,以碱基对(bp,kb,Mb)作为基本测量单位(图距)的基因组图。 9.质谱图:不同质荷比的离子经质量分析器分开后,到检测器被检测并记录下来,经计算机处理后所表示出的图形。 10.侧向散射光:激光束照射细胞时,光以90度角散射的讯号,用于检测细胞内部结构属性。

11.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液体为流动相的系统中进行的层析。 12.Edman降解:从多肽链游离的N末端测定氨基酸残基的序列的过程。 13.又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是能够特异识别双链DNA序列并进行切割的一类酶。 14.电转移:用电泳技术将凝胶中的蛋白质,DNA或RNA条带按原位转移到固体支持物,形成印迹。 15.多重PCR:是在一次反应中加入多对引物,同时扩增一份模板样品中不同序列的PCR 过程。 16.融合表达: 在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上连有一段融合表达标签(Tag),表达产物为融合蛋白(有分N端或者C端融合表达),方便后继的纯化步骤或者检测。 17.同源重组:发生在DNA同源序列之间,有相同或近似碱基序列的DNA分子之间的遗传交换。 18.遗传图谱又称连锁图谱(linkage map),它是以具有遗传多态性的遗传标记为“路标”,以遗传学距离为图距的基因组图。 19.碎片离子:广义的碎片离子为由分子离子裂解产生的所有离子。 20.前向散射光:激光束照射细胞时,光以相对轴较小角度向前方散射的讯号用于检测细胞等离子的表面属性,信号强弱与细胞体积大小成正比。 21.亲和层析:利用共价连接有特异配体的层析介质分离蛋白质混合物中能特异结合配体的目的蛋白或其他分子的一种层析法。(利用分子与其配体间特殊的、可逆性的亲和结合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分析实验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⑴进一步熟悉HPLC仪器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熟悉HPLC的基本操作; ⑵了解色谱定量操作的主要方法以及各自特点; ⑶学习未知样品中甲苯的定量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⑴校正因子: (1)绝对校正因子;(2)相对校正因子。 ⑵常见的色谱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 (1)归一化法。特点:简单、方便、准确,但要求所有组分必须全部出峰。 (2)内标法。特点:使用相对校正因子定量,结果准确,但操作繁琐,由于需要增加内标物,增大分离的难度。 (3)标准曲线法(外标法)。简单、方便,由于采用绝对校正因子定量,结果受到操作技术因素以及具体色谱条件影响较大。 (4)内标标准曲线法。 三、仪器与试剂 LC-10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甲醇(色谱纯)、二次去离子水、甲苯、系列甲苯标准溶液、平头微量注射器(100 l)、待测溶液 四、LC-10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⑴流动相的预处理 用甲醇和二次去离子水配成500 mL (V/V=90:10)的甲醇溶液,用0.45μm 有机滤膜过滤,超声波清洗器脱气10~20 min,装入流动相贮液瓶。 ⑵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 (1)依次打开高压输液泵、紫外检测器电源开关 (2)打开色谱N2000在线工作站,选择通道,建立运行方法。 (3)打开三通阀(逆时针半圈),按“Purge”排除流路中的气泡。排气完毕后,按“Stop” 键,停泵,关闭三通阀。按“Flow”设置流速1.0 mL/min,“Enter”确认。 (4)按“设定”键,检测波长254 nm。按“↓”键,输入“1”,开启氘灯。 (5)按“Run”键,启动输液泵。 (6)检查基线,零点校正,待基线稳定后,用平头微量注射器取试液20 μL,将进样阀柄置于“Load”位置时注入样品,转动阀柄至“Inject”位置,同时点击软件“采集数据”。注意!平头微量注射器用甲醇清洗3次后,再用试液清洗3次,避免气泡。 (7)待所有色谱峰流出完毕后,按“停止采集”键,保存数据并在N2000离线工作站处理数据,记录组分的峰面积。 注意!注射器进不同样品前,使用专用清洗注射器在进样阀的“Load”和“Inject”位置,用流动相清洗2~3次。 (4) 结束工作:所有样品分析完毕后,流动相继续流动10~20 min,至基线稳定。关闭检测器,按“Stop”停泵。关闭泵电源。 五、实验内容 ⑴分别采集系列甲苯溶液以及未知试样的色谱图,根据保留时间定性,确定甲苯组分峰的位置,并测定各自的峰面积。 ⑵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外标法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并计算待测溶液中甲苯的含量。

高考化学_【五年高考真题】专题:定量实验

专题定量实验 (满分60分时间25分钟) 姓名:班级:得分: 1.【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6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答案】A 考点: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2013年高考江苏卷第5题】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A.称量B.溶解C.转移D.定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左物右码,图中放反了。C项转移溶液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D项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内,应垂直容量瓶口上方。考点:本题考查溶液的配制实验,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容易题。 3.【2013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 ..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测定值偏小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D.测定中和反应反的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答案】B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误差分析:pH试纸测定问题、溶液配制定容问题、滴定气泡问题、中和热测定液体混合问题,这些都是重要的基本操作,熟悉中考陌生。 4.【2012上海卷】用滴定法测定Na2CO3(含NaCl杂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值偏高的是() A.试样中加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酸液进行滴定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标准酸液进行滴定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壹接加入待测溶液进行滴定 D.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待测液,取20.00 mL进行滴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C项操作对测定结果无影响、B项操作导致标准液变稀,消耗体积变大,使测得结果偏高、D项操作导致待测液浓度变小,因此测定结果偏低,故答案为:B。 考点:本题考查滴定实验操作,意在考查考生实验能力和误差分析能力。 5.【2011年江苏卷】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水润湿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 B.用量筒量取20 mL 0.500 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 mL,配制成0.100 0 mol·L-1 H2SO4溶液 C.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中学化学中四种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例举

中学化学中四种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例 举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和中和热的测定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四种定量实验。它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学化学实验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四种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定量实验的难点。现就中学化学中四种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例举如下: 一、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以配制500mL.1mol/LNaOH溶液为例) 1、NaOH药品不纯(如NaOH中混有少量Na2O),结果偏高。 2、用天平称量NaOH时,称量时间过长。由于部分NaOH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得到Na2CO3和NaOH 的混合物,则结果偏低。 3、用天平称量NaOH时,如砝码有污物,结果偏高。 4、用天平称量NaOH时,物码颠倒,但未用游码,不影响结果。 5、用天平称量NaOH时,物码颠倒,又用了游码,结果偏低。 6、用天平称量NaOH时,若用滤纸称NaOH,结果偏低。

7、称量前小烧杯中有水,无影响。 8、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流至容量瓶之外,结果偏低。 9、未把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或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结果偏低。 10、烧杯中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转移溶液注入容量瓶,结果偏高 11、定容时蒸馏水加多了,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而用滴管吸取部分溶液至刻度线,结果偏低。 12、定容时摇匀,容量瓶中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结果偏低。 13、容量瓶定容时,若俯视液面读数,结果偏高。 14、容量瓶定容时,若仰视液面读数,结果偏低。 1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H2SO4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俯视读数,结果偏低。 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H2SO4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仰视读数,结果偏高。 二、酸碱中和滴定 17、滴定管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装入标准液,造成标准液稀释,溶液浓度降低,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18、盛待测液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就取液加

叶绿体色素定量测定及性质实验报告

题目:叶绿体色素定量测定及理化性质鉴定 一、实验原理 1、叶绿体色素定量测定 植物叶绿素在红光区有最大吸收值,因此,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值,然后利用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叶绿素含量。 根据郞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稀溶液)时,其吸光值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层厚度d成正比,及A=KCd。 如果溶液中含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值等于各组分在此波长下吸光值的总和。如欲测定叶绿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3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值A,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比吸收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应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已知叶绿素a、b分别663nm和645nm(80%丙酮提取)有最大吸收值;同时已知在波长663nm下,叶绿素a、b吸收系数分别为和;在波长645nm 下分别为和;在有叶绿素存在的条件下,用分光光度计法可同时测出溶液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其推导公式如下: A663 = Ca + Cb; A645 = Ca + Cb; Ca = A663 - A645; Cb = A645 – A645;

Cx·c=1000A470?3.27AA?104AA 229 式中,Ca、Cb和Cx·c分别为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浓度。 2、叶绿素理化性质鉴定 叶绿素是一种双羧酸,其中一个羧基被甲醇所酯化,另一个被叶醇所酯化。故可与碱起皂化反应而生成醇(甲醇和叶绿醇)和叶绿素的盐。皂化反应如下: 叶绿素分子吸收光量子后转变激发态后很不稳定,当它变回到基态时可发射出红光量子,因而产生荧光。叶绿体含卟啉环,卟啉环中的镁原子可被氢离子、铜离子、锌离子所置换。用酸处理叶片,氢离子进入叶绿体后置换镁原子,形成去镁叶绿素,使叶片呈褐色。而去镁叶绿素中的氢离子,易被铜离子取代,形成稳定的蓝绿色铜代叶绿素。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 1、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研钵,剪刀,50mL容量瓶,玻璃棒,小漏 斗,滤纸(小),5mL移液管,洗耳球,胶头滴管,10mL 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2、实验试剂:80%丙酮,纯丙酮,碳酸钙,20%KOH甲醇溶液,苯, L?HCl,醋酸铜粉末。 三、实验材料 新鲜菠菜叶; 干菠菜叶粉末。

高三化学定量实验专题复习

高三化学定量实验专题复习 [试题特点及应试策略] 1、试题特点: 中学化学重要的定量实验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中和滴定〔包括滴定曲线〕、中和热测定等.从中学化学实验和高考实验考查的要求来看,定量实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确定物质组成与含量的定量实验.如确定物质化学组成〔确定化学式〕、测量物质中某组分的质量分数等实验. 〔2〕测量某溶液的浓度〔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的定量实验.如中和滴定实验. 〔3〕测量某些化学计量的定量实验.如测定某分子〔或原子〕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等实验. 〔4〕研究反应热效应的定量实验.如课本中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 〔5〕研究物质〔分子〕结构的定量实验.如有机物分子结构确定实验. 2、应试策略: 定量实验是在定性实验基础上为研究某些量及相关量间关系而展开的,因此能力要求和试题难度等将有所提升.如何有效地进行定量实验方案的设计呢?为明确定量实验设计的解题关键,先回顾一下中和滴 量”〕,利用两者间量的关系计算而得.因此,确定可测量并准确予以测定便成为定量实验的关键. 在定量实验中,哪些量常常作为主要的可测量呢?由于中学化学实验涉及的仪器中,可作定量实验测量的仪器主要有五类:〔1〕称质量的托盘天平;〔2〕量体积的量筒、量杯、滴定管;〔3〕测体系温度的温度计;〔4〕测反应时间的秒表〔或其它计时器〕;〔5〕测溶液酸碱度的pH计〔或pH试纸〕.而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测量仪器主要是前三类〔注意: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测定需要用到pH计〕.因此,中学范围内定量实验的可测量主要是质量〔固体或气体〕、体积〔液体或气体〕以及反应体系温度. 如何准确地测定以上三类可测量? 对于固体质量,中学通常用托盘天平进行称量;对于液体体积,根据实验精度的要求,采用量筒〔精度较低,用于粗略测定体积〕或滴定管〔精度较高,可以精确至0.01mL,用于准确测量溶液的体积〕; 对于体系温度,则利用温度计.由于上述三者的测定较为直接,这里不阐述. 对于气体质量和气体体积,通常无法直接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而要通过间接的方法来实现.因此,把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作为实验研究的可测量往往成为定量实验考查的热点内容.那么,如何准确测定气体的 质量或者体积呢? 气体质量测定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量差法.即通过测定反应体系反应前后质量差异,确定气体的质量〔反应体系反应前的质量减反应后的质量即为气体质量〕.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所测气体的某些性质〔 如酸碱性或溶解性〕、采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浓硫酸、碱石灰〕和实验装置〔如洗气瓶、干燥管〕来吸收,通过测量吸收装置吸收前后质量差得到气体的质量〔吸收后吸收装置的质量减去吸收前吸收装置的质量即为气体质量〕. 对于气体体积的测定,一般也有两种方法: 〔1〕通过上述方法测其质量,再利用密度或气体摩尔体积进行换算; 〔2〕对于无法采用上述方法测定其质量的气体〔如氢气、氧气、一氧化碳等〕,通常只能采用排水 量气法测量它们的体积,根据排出的水的体积来确定气体的体积.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定量实验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存在多个可作为“可测量”的量.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应该优选易于测量而且测量误差较小〔准确度较高〕的量作为“可测量”,从而确保实验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在定量实验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减小实验误差呢?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1〕尽可能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条件精选精度比较高的计量仪器〔如量体积时,尽可能用滴定管或移液管〕;〔考试时要依据数据信息选择恰当仪器,如量取液体20.0ml,用量筒,20.00ml则要用滴定管〕〔2〕准确规范地进行读数〔如读量筒或移液管中液体体积,视线应该与管中的凹液面最低处平齐〕;〔3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 例一定量分析实验报告格式 (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 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纳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办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别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别褪色即为终点。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mkhc8h4o4 /g始读数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定量分析) 《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技能课程,它具有自己的培养目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可加深对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正确和较熟练掌握分析化学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树立“量”的概念。 一.课程目标: 1.在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利用严格的实验训练,培养学生规范地掌握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 3.结合研究性实验与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4.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为学习后续课程、参加实际工作和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要求: 1.开设实验课前,由指导老师制定实验教学进度,每个实验提前一周备课,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有关注意事项,做好记录。 2.每次实验,指导老师提前10—15分钟进入实验室,检查实验设施,熟悉药品摆放情况准备试剂、试样。 3.实验过程中,教师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注意巡视观察,认真辅导,随时纠正个别学生不规范的操作。实验结束后,检查学生的实验数据记录和实验台卫生情况,提醒学生检查水、电、气、是否关好,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允许学生离开。检查值日生是否做好公共卫生以及天平室卫生、是否关好门窗。然后教师再检查一遍,关下总电闸,方可离开实验室。 4.要求学生课前必须认真预习。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步骤,探寻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环节,做好必要的预习报告,画好表格以备实验过程填充原始数据。未预习者不得进入实验室。 5.要求学生的所有实验数据,尤其是各种称量及滴定的原始数据,必须随时记录在专用的、实验预习记录本上。不得记录在其他任何地方,不得涂改原始实验数据。 6.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室使用规则”和“天平室使用规则”,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了解“消防设施”和“安全通道”的位置。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尽量降低化学物质(特别是有毒有害试剂以及洗液等)的消耗。做好回收及处理工作。 7.要求学生保持实验室内安静,保持实验台面清洁整齐。爱护仪器和公共设施,树立良

高三化学定量实验(附答案)

高三化学定量实验 一、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1、实验原理 硫酸铜晶体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晶水合物,当加热到258℃左右结晶水全部失去,据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可推算出其晶体的结晶水含量。 设硫酸铜晶体为CuSO 4·x H 2O 2、实验步骤——“四称”、“两热” (1)称坩埚(W 1 g ) (2)称坩埚及晶体的质量(W 2 g ) (3)加热至晶体完全变白 (4)冷却称重(W 3 g ) (5)再加热 (6)冷却称重(两次称量误差不得超过0.1g ) (7 ) 计算(设分子式为CuSO 4·x H 2O ) 3、注意事项 (1)称前研细(2)小火加热(3)在干燥器中冷却 (4)不能用试管代替坩埚(5)加热要充分但不“过头”(否则CuSO 4 也会分解) 二、中和滴定 1、实验原理: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 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x 元酸和y 元碱恰好中和时 xc 酸V 酸=yc 碱V 碱 2、中和滴定的关键 a 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酸、碱的体积。即V 标与V 未——使用比较精确的测量体积的仪器:滴定管 b 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进行——借助指示剂完成。 c 确保实验过程中维持酸或碱的浓度不变。 3、实验步聚 (1)滴定前的准备工作 ①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②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③用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④取标准盐酸溶液,使液面在“0”刻度以下⑤用待测液润洗碱式滴定管;⑥取待测定NaOH 溶液,使液面在“0”刻度以下。 :x O mH :mCuSO x x )m ()m ()(118 160181601824=+== 或晶体结晶水结晶水ω) W (W ) W (W x 133218160--=

定量分析实验报告

Eviews4.0上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掌握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进行统计检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步骤,对运行结果进行解释。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影响一个给定地点的餐厅的消费者数量的因素有很多,但据分析主要的因素可能有:1.N在餐厅选址两三英里的半径范围内直接市场竞争者的数量。2.P在餐厅选址两三英里的半径范围内居民的数量。3.I人口的平均家庭收入。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各种因素对WOODY餐厅选址的的具体影响。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影响餐厅选址的主要原因,为餐厅作出选址决策提供参考。 在EViews中的操作步骤为: STEP1:建立工作文件:启动EViews,点击File=〉New=〉Workfile,出现对话框“Workfile Range”。在“Workfile frequency”中选择“undated or irregular”,并在“start observation”中输入“1”,在“end observation”中输入最后时间“33”,点击“ok”,出现“Workfile UNTITLED”工作框。其中已有变量:“c”—截距项“resid”—剩余项。 STEP2:输入数据:在“Objects”菜单中点击“New Objects”,在“New Objects”对话框中选“Series”,并在“Name for Objects”上定义文件名Y,点击“OK”窗口中出现了一个新序列Y,双击这个图标,可以得到Series:Y窗口。点击Edit 按钮开始编辑数据!用同样的方法建立N、P、I序列并输入数据。 STEP3:作散点图:分别把YN、YP、YI两个序列作为一个组打开。在这个组窗口中选View/Graph/Scatter/Simple scatter 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散点图。

最新高考化学定量实验专题复习

定量分析专题复习(2017年全国卷实验题) 【2017年定量测定是实验设计核心,同时考察实验基础,反应原理分析】 定量测定实验题 这一类题型除了考查实验外,还结合计算。 步骤:确定待测物→性质分析,确定实验原理→组装实验装置→结合数据,计算。 由于是定量实验,不需要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但一定要有量的变化,且要是便于测定的量,如沉淀的质量,溶液质量变化、干燥管的质量变化等。在实验装置的选取和组装中,要分析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实验装置中残留物对结果的影响、空气倒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气体逸出的影响、水体中杂质的影响等。如有干扰,则要选加装置来排除干扰。 【典例1】III卷26.(14分)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 m2 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 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e.称量A f.冷却至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 a、d次序操作,则使x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C、D中的溶液依次为_________(填标号)。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a.品红 b.NaOH c.BaCl2 d.Ba(NO3)2 e.浓H2SO4 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2】I卷26.(15分)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3+H3BO3=NH3·H3BO3;NH 3·H3BO3+HCl= NH4Cl+ H3BO3。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f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 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 ____________;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 (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d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