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2015《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2015《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访问:10071 发布时间:2015/03/20 17:01

2015年广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考试大纲与说明

一、考试性质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全区统一的选拔性考试,从教师应有的职业素质、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试结果将作为我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的笔试成绩。

二、考试目标

能够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应试者了解掌握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具有开展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以达到对报考群体初步筛选的目的。

三、考试内容模块及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精神,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以及广西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心理学。

1.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并加以应用。

2.学生心理。

(1)了解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2)理解心理发展、最近发展区、流体智力、晶体智力的内涵。(3)掌握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加以应用。

(4)掌握学生常见的智力差异、气质差异、性格差异、学习风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5)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掌握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了解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3.教师心理。

(1)理解教师角色的含义及构成、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与特征。(2)理解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罗森塔尔效应的内涵。

(3)了解师生互动及相互间的影响。

(4)掌握教师的心理特征,包括认知特征、人格特征以及行为特征。(5)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掌握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6)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能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掌握如何应对教师职业倦怠。

4.学习心理。

(1)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掌握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的类型。

(2)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3)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掌握需要层次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归因理论并加以应用;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4)掌握学习迁移的概念以及影响因素。

(5)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元认知的含义。(6)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及特征,掌握学习策略的分类。

(7)会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能联系教学实际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8)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结合实际分析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5.品德心理。

(1)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掌握品德的概念。

(2)理解并应用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3)了解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掌握促进中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了解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学策略。

6.课堂管理心理。

(1)了解课堂管理的内涵,掌握课堂管理的类型。

(2)了解课堂心理气氛的概念及类型,理解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掌握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策略。

(3)理解课堂纪律的内涵及类型,了解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阶

段,掌握教师对纪律问题的管理对策。

(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1.德育的内涵、目标和内容。

(1)了解德育(包括广义德育、狭义德育、道德、品德等)以及学校德育的含义;掌握德育的功能。

(2)了解德育目标的含义,掌握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3)了解品德结构及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4)掌握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的意义及基本途径。

2.德育过程与原则。

(1)了解德育过程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2)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3)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4)理解德育原则含义,掌握德育主要原则及贯彻的基本要求。3.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理解德育途径、德育方法的含义。

(2)了解德育的主要途径。

(3)掌握德育的主要方法及其在德育实践中的运用,理解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的依据。

4. 教育法律法规。

(1)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2)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3)了解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的主要内容,理解《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4)能够运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及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案例分析,判别现实中的教育违法现象和侵权行为,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能提出必要的预防措施。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征,理解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2)掌握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3)理解和掌握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和教师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四、考试形式、考试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五、试卷结构

(一)题型与分值。

分值

单项选择题约60题约30分

多项选择题约15题约30分

判断题约20题约10分

材料分析题约10题约30分

合计105题100分

(二)考试内容与分值。

绪论约6分

学生心理约12分

教师心理约12分

学习心理约16分

品德心理约7分

课堂管理心理约7分

德育内涵、目标和内容约8分

德育过程与原则约10分

德育途径与方法约7分

教育法律法规约8分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7 分

合计100分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4∶4∶2)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有的人判断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考查目的:了解学生认知风格上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

解析:研究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种认知风格最为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的称为场依存型,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称为场独立型;而冲动型与反思型是卡根根据学生的知觉与思维方式的特点来划分的。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A

【例2】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

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 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

考查目的:会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解析: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而诸如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等表现,明显的属于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其他三项都不符合。属应用层次,较难题。

答案:B

【例3】某一学生害怕老师,说明他在班上最缺少马斯洛所说的下面哪一种需要的满足?()

A.求知需要 B.自尊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考查目的: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解析:马斯洛将需要共分为5个层次,题目中所述学生害怕老师,说明他缺少归属与爱的需要的满足,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C

【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考查目的:理解学生思想品德结构。

解析:学生思想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要素构成,而道德认识是形成思想品德的基础。人们要有良好的行为,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

【例5】“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所体现的是()。

A.智育过程规律 B.体育过程规律

C.德育过程规律 D.美育过程规律

考查目的:理解知、情、意、行四要素的关系和作用,掌握德育过

程的规律。

解析: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由知到行的转化需要情和意的调节。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全面关心和培养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以促进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属于理解和掌握层次,较难题。

答案:C

【例6】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考查目的:了解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结构。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被称为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规体系中的“母法”,在教育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的组成部分?() A.语言智能 B.人际智能

C.自然观察智能

D.创造智能

考查目的:在实际中理解与运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解析: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8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题目中D选项不符合。属应用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 B C

【例2】新课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

A.设计者

B.信息源

C.促进者

D.反思者

考察目的:了解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

解析:新课改实施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有:设计者、信息源、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平等中的首席、反思者和研究者、终身学习者等角色,因此以上四个选项均符合。属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A B C D

【例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即()。

A.主动建构性

B.社会互动性

C.情绪性

D.情境性

考查目的:了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掌握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的特点。

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它的知识观、学

习观、教学观对于指导当前的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意义很大,而本题所考的正是它的学习观中对知识建构过程的解释,其中C选项不符合。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 B D

【例4】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的三个维度是( )。

A.控制点

B.可变性

C.稳定性

D.可控性

考查目的:掌握韦纳归因理论。

解析: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题中B选项不符合。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 C D

【例5】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A.教育者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D.德育原则

考查目的:了解德育过程基本要素。

解析: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在德育中都有各自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相互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德育过程是这些要素按一定的关系构成的。属

于了解层次,较容易题。

答案:A B C

【例6】贯彻学校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A.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B.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C.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D.统一校内教育力量

考查目的:理解和掌握学校德育疏导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解析:贯彻学校德育的疏导原则,要遵循的基本要求包括: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属于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 C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判断各题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用T来代替,认为是错误的用F来代替,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例1】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教学过程的不同解释上。()

考查目的:理解学习心理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地位及影响力。

解析: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最早也是最多的一项研究内容,这些研究结果构成了学习和动机理论,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都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不同解释上,因此本题是错的。属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F

【例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

问题,是儿童认知水平达到形式运算阶段的重要标志。()

考查目的:掌握皮亚杰儿童发展阶段理论。

解析:皮亚杰认为,11岁以后的儿童,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能从多种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行思维,说明他们已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因此该题是正确的。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T

【例3】熟悉了杯子是喝水用的,却看不到杯子反过来,可以作为烛台属于思维定势。()

考查目的:掌握与运用影响问题解决因素。

解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很多,题中所指的是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而思维定势是指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因此本题是错的。属应用层次,较难题。

答案:F

【例4】非言语线索是能够最小限度地打断课堂的不良行为的处理方式。()

考查目的:了解在课堂管理过程中如何处理纪律问题。

解析:教师使用非言语线索能消除许多课堂上的不良行为,而且不必中断上课,这些非言语线索包括目光接触、手势、身体靠近和触摸等。因此该题是正确的。属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T

【例5】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考查目的:掌握德育过程规律。

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又在活动和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因此该题是正确的。属于理解层次,较难题。

答案:T

【例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是能力水平。()

考查目的: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相关内容。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五十二条规定: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因此该题是错误的。属于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F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请分析以下材料,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代码,并将其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儿童经常说“我一走路,月亮就跟我走”,“花儿开了,

因为它想看看我”;而他们的思维又具有只能前推,不能后退的表现;同时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对物体的认识受其形态变化的影响。

此材料说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是()。

A.自我中心B.他人中心

C.不可逆性D.尚未守恒

考察目的:掌握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的要点。

解析:在皮亚杰所划分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2岁-7岁儿童思维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三个显著特点是自我中心、尚未守恒和思维的不可逆性,因此,本体的B选项不符合题意。属掌握层次,较难题。

答案:A C D

方剂学歌诀打印版(十一五国 家规划教材)经典珍藏版

方剂学歌诀打印版(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经典 珍藏版 第一章解表剂 辛温解表:麻黄汤歌诀:麻黄汤有杏桂草,发汗平喘主解表,风寒表实用此方,寒热无汗喘咳疗。 桂枝汤歌诀:桂枝白芍草枣姜,调和营卫解肌良,风寒表虚寒热见,汗出脉缓用此方。 九味羌活汤歌诀:九味羌活白芷防,辛苍川芎草二黄,发汗祛湿清里热,药备六经止痛强。 小青龙汤歌诀:小青龙汤麻桂草,干姜辛味半芍药,解表散寒化水饮,表寒内饮康复早。 香苏散歌诀:香苏散有陈皮草,苏叶香附君臣药,外感风寒气郁证,解气解表效果好。 止咳散歌诀:止咳百部紫菀梗,白陈荆草姜汤送,宣利肺气疏风邪,久咳不止此方奉。 辛凉解表:银翘散歌诀:银翘散用荆豉薄,牛竹甘桔芦根合,辛凉透表解热毒,温病表闭疗效可。 桑菊饮歌诀: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芦根草薄荷,疏风清热宣肺气,辛凉轻剂偏止咳。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剂名即是所用药物,教材无方剂歌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柴葛解肌汤歌诀:柴葛解肌芍桔草,膏芩羌芷加姜枣,解肌清热是功效,三阳合病此方扫。 升麻葛根汤歌诀:升麻葛根四味药,还有赤芍和甘草,解肌透疹是功用,麻疹初起方代表。 扶正解表:败毒散歌诀:败毒二活二胡芎,枳苓参草姜薄梗,益气解表代表方,散寒祛湿又止痛。 参苏饮歌诀:参苏陈半葛木香,前苓梗壳草枣姜,益气解表散风寒,理气化痰止咳强。 麻黄细辛附子汤歌诀:用药如方剂名。功用:助阳解表。 加减葳蕤汤歌诀:加减葳蕤有白薇,姜豉草枣桔薄随,滋阴解表治风热,阴虚外感此方会。 第二章泻下剂 寒下:大承气汤歌诀:大承气汤峻猛方,枳实厚朴硝大黄,伤寒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通下康。 大黄牡丹汤歌诀:大黄牡丹硝桃冬,泻热破瘀治肠痈,金匮要略书中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一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一考试大纲 高等数学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无穷小量和 无穷大量的概念 及其关系无穷 小量的性质及无 穷小量的比较 极限的四则运算 极限存在的两个 准则:单调有界 准则和夹逼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 概念函数间断 点的类型初等 函数的连续性 闭区间上连续函 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 念,掌握函数的 表示法,会建立 应用问题的函数 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 界性、单调性、 周期性和奇偶 性. 3.理解复合函数 及分段函数的概 念,了解反函数 及隐函数的概 念. 4.掌握基本初等 函数的性质及其 图形,了解初等 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 念,理解函数左 极限与右极限的 概念以及函数极 限存在与左、右 极限之间的关 系. 6.掌握极限的性 质及四则运算法 则. 7.掌握极限存在 的两个准则,并 会利用它们求极 限,掌握利用两 个重要极限求极 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 量、无穷大量的 概念,掌握无穷 小量的比较方 法,会用等价无 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 性的概念(含左 连续与右连续), 会判别函数间断 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 数的性质和初等 函数的连续性, 理解闭区间上连

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 阶导数一阶微 分形式的不变性 微分中值定理 洛必达法则函 数单调性的判别 函数的极值函 数图形的凹凸 性、拐点及渐近 线函数图形的 描绘函数的最 大值和最小值 弧微分曲率的 概念曲率圆与 曲率半径 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和微 分的概念,理解 导数与微分的关 系,理解导数的 几何意义,会求 平面曲线的切线 方程和法线方 程,了解导数的 物理意义,会用 导数描述一些物 理量,理解函数 的可导性与连续 性之间的关系. 2.掌握导数的四 则运算法则和复 合函数的求导法 则,掌握基本初 等函数的导数公 式.了解微分的 四则运算法则和 一阶微分形式的 不变性,会求函 数的微分. 3.了解高阶导数 的概念,会求简 单函数的高阶导 数. 4.会求分段函数 的导数,会求隐 函数和由参数方 程所确定的函数 以及反函数的导 数. 5.理解并会用罗 尔(Rolle)定理、 拉格朗日 (Lagrange)中值 定理和泰勒 (Taylor)定理, 了解并会用柯西 中值定理. 6.掌握用洛必达 法则求未定式极 限的方法. 7.理解函数的极 值概念,掌握用 导数判断函数的 单调性和求函数 极值的方法,掌 握函数最大值和

方剂拆方研究现状

方剂拆方研究现状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_ ) 【摘要】从拆方研究的目的,拆方研究的方法两大方面,就近年来现代医药学角度对方剂组方原理及配伍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方剂;配伍原理;组方原理;综述 方剂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方剂的疗效优于单味药,这充分反映出方剂配伍理论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因此,许多学者从现代医药学角度对方剂组方原理及配伍理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拆方研究是对方剂配伍原理进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1拆方研究的目的 1.1阐明古方尤其是经方配伍的科学性 许多古方尤其是经方经过多年临床运用疗效卓著,已经证实其配伍的合理性,现代实验研究则能进一步阐明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实验表明许多古方全方有效,优于其所拆部分。张运可]1]观察用补阳还五汤及拆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总方组与拆方黄芪组、活血组能降低含水量及Ca2+含量,总方组作用最强。表明:补阳还五汤及拆

方具有抑制脑缺血/再灌流钙超载作用,又能降低脑缺血模型脑组织含水量,具有减轻脑水肿作用。总方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拆方组,正应方剂学“整体取性原理”。李果[2]以六味地黄汤及其拆方三补(熟地、山茱萸、山药)、三泻(茯苓、泽泻、牡丹皮)以及君药熟地为研究对象,以成年大鼠体重、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等为评价指标,认为六味地黄汤全方配伍功效是优于其他各配伍组合的,三补与三泻组成的有机整体更能够表现中医的治疗原则与方剂配伍优势。 1.2确定方中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或有效成分 王庆国[3]等将半夏泻心汤拆方分为辛开药组(半夏、干姜)、苦降药组(黄芩、黄连)、甘补药组(人参、炙甘草、大枣),并进行交互组合,以组成辛开苦降药组、苦降甘补药组、辛开甘补药组、辛开苦降甘补组(全方组),观察其对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表皮生长因子(EGF等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各治疗组胃液中EGF含量均有升高趋势,而以甘补组升高效果尤为突出。陈多等]4]用正交设 计法研究旋复代赭汤对正常大鼠胃底条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胃 底条收缩运动的药物作用顺序依次为党参、代赭石、大枣、旋覆花,甘草无明显作用,生姜与半夏则作用相反。旋覆花与甘草或大枣合用对胃底条收缩有显著协同促进作用。当方中诸味药物配制成同一浓度时,其药效顺序为党参、旋覆花、代赭石、大枣、甘草、生姜及半夏。由上可知方中主药为旋覆花、党参,与传统认为的旋复为君,代赭石为臣,参、姜、草为佐使药不尽相同。

方剂学五版教材方歌汇总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香薷散 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止嗽散 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苑荆芥百步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 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 风温咳嗽服之消。 麻杏甘石汤 伤寒麻杏甘石汤, 汗出而喘法度良, 辛凉宣泄能清神, 定喘除热效力彰。 越婢汤 越婢麻黄草石膏, 枣姜发汗水通调, 风水恶风身悉肿, 脉浮不渴汗时朝。 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 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甘羌活芷, 石膏大枣与生姜。 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 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 解肌透疹此为良。 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 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 时行感冒有奇功。 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 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木香甘桔茯, 气虚外感最相宜。 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 桂附羌防芎芍参, 细辛煨姜大枣入, 阳虚外感服之安。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 豆豉生姜桔梗随, 草枣薄荷八位共, 滋阴发汗功可慰。 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 配伍枳朴泻力强, 痞满燥实四症见, 峻下热结宜此方, 去硝名曰小承气, 便鞭痞满泻热良, 调胃承气硝黄草, 便秘口渴急煎尝。 大黄附子汤 金匮大黄附子汤, 细辛散寒止痛良, 冷积内结成实证, 功专温下妙非常。 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 桃仁瓜子芒硝襄, 肠痈初起腹按痛, 苔黄脉数服之康。 温脾汤 温脾参附与干姜, 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行治寒积, 脐腹绞结痛非常。 五仁丸 五仁柏仁杏仁桃, 松仁陈皮郁李饶, 炼蜜为丸米饮下, 润肠通便此方效。 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 泽泻升麻枳壳从, 肾虚津亏肠中燥, 寓通于补法堪宗。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治脾约, 大黄枳朴杏仁芍, 胃热津枯便难解, 润肠通便功效高。 黄龙汤 黄龙汤枳朴硝黄, 参归甘桔枣生姜, 阳明腑实气血弱, 攻补兼施效力强。 增液承气汤 增液承气参地冬, 硝黄加入五药供, 热结阴亏大便秘, 增水行舟肠腑通。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供, 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 少阳百病此为宗。 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碧玉须, 陈夏茯苓枳竹茹, 热重寒轻痰挟湿, 胸痞呕恶总能除。 四逆散 四逆散里用柴胡, 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是阳郁成厥逆, 疏肝理脾奏效奇。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 业阶段考试 (2011年度) 注册会计师作为向社会提供审计、咨询等专业服务的执业人员,应当具备与其执行业务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目的就是选拔和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一、考试目标和科目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划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要的 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职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与态度,有效地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 专业阶段考试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六个科目;综合阶段考试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一个科目。 本大纲规定了专业阶段6个科目的测试目标、测试内容与能力等级、参考法规。 二、能力等级 (一)专业知识理解能力 要求考生掌握构成注册会计师知识主体的基本原理和 内容。 (二)基本应用能力 要求考生在职业环境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与态度,能够解决基本的实务问题。 (三)综合运用能力 要求考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与态度,能够解决较为复杂的实务问题。 三、特别说明 鼓励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考生,进一步学习会计、审计、财务、经济等方面的专业英语知识,以处理英文环境下的实务问题。 财务成本管理 1.了解财务管理的内容、目标、原则以及金融市场的有关知识; 2.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依据、评价标准和局限性,能够运用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基本方法,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获取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3.了解长期计划和预测的概念和程序,掌握预测的销售百分比法,能够运用其原理预测资金需求; 4.理解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其基本原理进行财务估价; 5.理解债券和股票现金流量的特点,能够估计债券和股票的价值和收益率; 6.理解资本成本的概念,能够估计普通股成本、债务成本以及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7.掌握企业价值评估的一般原理,能够运用折现现金流量法和相对价值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8.理解资本预算的相关概念,掌握各种投资评价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掌握项目现金流量和风险的估计项目资本成本的估计方法,能够运用其评估投资项目; 9.理解期权的基本概念和估价方法,能够运用其对简单的金融期权和投资项目期权进行分析评价; 10.掌握杠杆原理和资本结构原理,能够运用其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 11.了解利润分配的项目、程序和支付方式,掌握股利理论和股利分配政策的主要类型,能够运用其改善企业的股利决策; 12.了解企业股权筹资和长期债务筹资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其筹资程序和方法; 13.理解租赁、优先股、认股权证和可转换债券的特征、筹资程序和优缺点,能够用运其进行有关筹资决策分析; 14.了解营运资本投资政策的主要类型,掌握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决策和控制方法; 15.了解营运资本筹资政策的主要类型,掌握商业信用和短期银行借款的决策和控制方法; 16.了解成本的概念和分类,掌握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方法,能够运用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计算企业产品成本; 17.掌握变动成本法的主要特点,掌握变动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18.理解作业成本法和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掌握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2010年最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10年最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2.复旦学报.医学版 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7.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8.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广东医学 2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2.上海医学 2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4.江苏医药 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7.实用医学杂志 28.山东医药 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0.重庆医学 3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32.天津医药 3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4.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1.中国公共卫生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4.卫生研究 5.营养学报 6.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7.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8.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9.环境与健康杂志 10.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11.中国卫生统计 12.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3.中国职业医学 14.环境与职业医学 15.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16.中国卫生经济 17.毒理学杂志 18.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现代预防医学 21.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2.中国妇幼保健 23.中国学校卫生 24.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5.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6.生殖与避孕 R2 中国医学 1.中草药 2.中国中药杂志 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中国针灸 5.中成药 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7.中药材 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9.中药药理与临床 10.中华中医杂志 11.针刺研究 12.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3.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4.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5.辽宁中医杂志 16.时珍国医国药 17.中医杂志

方剂学五版

方剂学五版教材方歌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九味羌 活汤 九味羌活 用防风, 细辛苍芷 与川芎, 黄芩生地 同甘草, 分经论治 宜变通。 香薷 散 三物香薷 豆朴先, 散寒化湿 功效兼, 若益银翘 豆易花, 新加香薷 祛暑煎。 小青 龙汤 小青龙汤 最有功, 风寒束表 饮停胸, 辛夏甘草 和五味, 姜桂麻黄 芍药同。 止嗽 散 止嗽散内 用桔梗, 紫苑荆芥 百步陈, 白前甘草 共为末, 姜汤调服 止嗽频。 银翘 散 银翘散主 上焦疴, 竹叶荆牛 豉薄荷, 甘桔芦根 凉解法, 清疏风热 煮无过。 桑菊 饮 桑菊饮中 桔杏翘, 芦根甘草 薄荷饶, 清疏肺卫 轻宣剂, 风温咳嗽

服之消。 麻杏甘石汤 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神,定喘除热效力彰。 越婢汤 越婢麻黄草石膏,枣姜发汗水通调,风水恶风身悉肿,脉浮不渴汗时朝。 柴葛解 肌汤 陶氏柴葛 解肌汤, 邪在三阳 热势张, 芩芍桔甘 羌活芷, 石膏大枣 与生姜。 升麻葛 根汤 阎氏升麻 葛根汤, 芍药甘草 合成方, 麻疹初期 发不透, 解肌透疹 此为良。 败毒 散 人参败毒 茯苓草, 枳桔柴前 羌独芎, 薄荷少许 姜三片, 时行感冒 有奇功。 参苏 饮 参苏饮内 用陈皮, 枳壳前胡 半夏齐, 干葛木香 甘桔茯, 气虚外感 最相宜。 再造 散 再造散用 参芪甘, 桂附羌防 芎芍参, 细辛煨姜 大枣入, 阳虚外感 服之安。 加减葳 蕤汤 加减葳蕤 用白薇, 豆豉生姜 桔梗随, 草枣薄荷

浅谈中药透皮制剂的发展

摘要 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TTS)是指药物透过角质层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TTS具有其它给药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免去人体胃酸和酶对药物的破坏和降解、以及胃肠道给药时的副作用、可以减少给药次数、毒副反应小、出现不良反应时可随时中断治疗、药物以恒定的速率进入体内使病人易于接受。这些独特的优势使TTS成为国内外制剂学专家研究的重点,但TTS技术在中药领域的运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可喜的是许多学者已开始进行中药透皮吸收给药的实验研究。发展中药透皮系统,不仅是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药的挑战,也是中药外治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对近年来有关中药透皮给药的研究发展进行了整理。

目录 摘要 ------------------------------------------------------- 1 一、中药透皮促进剂 ----------------------------------------- 3 1.冰片 2.薄荷 3.桉叶油 4.双戊烯 二、与化学透皮促进剂联合使用的研究 --------------------------- 4 三、制剂研究 ------------------------------------------------- 5 1.软膏剂 2.巴布膏 3.喷雾剂 4.乳膏剂 5.贴剂 6.方药 四、药理作用研究 --------------------------------------------- 6 五、临床应用研究 --------------------------------------------- 7 1.中药调成糊状贴敷 2.贴片经电超导透皮给药治疗 3.中药穴位敷贴透皮制剂 4.中药透皮贴膏 5.中药气雾透皮吸收 六、结束语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

2015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生物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课标理综考试说明 (2014年的,与2015应该换汤不换药) 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理科综合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三、科目分值 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四、题型 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五、试卷结构 1、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尾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其中生物6道题(单项选择题),化学7道题(单项选择题),物理8道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Ⅱ卷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生物、化学、物理各科选考内容的分值控制在15分左右。 2、物理三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化学三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生物两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但均不得跨模块选做。 3、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Ⅲ、各学科考核目标、内容 生物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018年度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

2018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总纲) 总纲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指导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都有重要意义。《考试大纲》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而制定。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突出考试内容的整体设计,科学构建了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高考核心功能,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内容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考试大纲》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具体实现,也体现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成果和方向。 《考试大纲》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各分省命题省市在命题中都应当严格遵循的,是制定《考试说明》的原则依据。各分省命题省市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本省市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制订《考试说明》。 本《考试大纲》的解释权归教育部考试中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查刊常见问题

1. 题目中系列研究用罗马字母ⅠⅡ表示,不用中文一,二表示;尽量删去研究、实验研究等多余字段。 2. 英文目录中及参考文献中表示3个作者以上的“等”统一用正体et al 表示。 3. 常用错别字:其它---其他;机理---机制;粘性---黏性;标准品—对照品;我们,我院—作者,医院全 称;报导---报道;重量—质量;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PH/ pH 值—pH ;紫外可见—紫外-可见;HPLC 色谱图---HPLC 图;相对标准偏差RSD---RSD ;均值±标准差(s ±x )---s ±x ;正交实验—正交试验,方法学中的各项均为“试验”;含量、浓度----质量分数(m:m ),体积分数(V:V );质量浓度(m:V );摩尔浓度(mol ·L -1)。(右侧为正确写法) 4. 基金项目之间用分号隔开,基金编号不加No ,不写具体项目名称;作者信息中用逗号隔开,句末均不 用句号。电话号码最好用半线。 5. 植物来源中俄植物名后的拉丁名可不用括号,第一次出现用全称,第二次出现属名可用缩写点,省略 定名人,英文摘要同。 6. 参考文献起止页码不用“~”,用“-”。 7. 前言中要说明实验目的和意义,要有前人研究文献,指出本文的新颖性所在。删去“现将结果报道如 下”等罗嗦字句。正文构架一般分为目的(引言);材料(或仪器与试药);方法;结果;讨论五个部分,删去多余的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实验讨论中的“实验”。 8. 编辑加工时注意:HPLC 图,MS 图,红外图,均无纵坐标,横坐标为t /min 或V /cm -1;刻度值保留到个位 即可,小数点后删去;一个样品及相关的对照品阴性用一个HPLC 图表示,用ABC 表示不同样品,123表示不同的色谱峰,图注标注后均加句号。图注宜统一至于图题之上;图的纵坐标注意量和单位之间用“/”分开;图题、横纵坐标量、表题及栏题正文均用中文表示,不用英文。质量标准类研究删去TLC 图。以上问题需在退修时或编辑加工时处理完毕。 9. 表题删去“***表”中的“表”字;表中单列数字相同要提出来用表注表示;表中的数字注意千分位空 格;表的数据要对齐,一般左齐,其他加减号、等于号纵向对齐;文中及表中的化合物英文名首字母均用小写;因素水平表中的ABCD 均用斜体。 10. 图表表达的内容和数据不能重复,二者选其一即可。少于9个数据不用表,可用文字叙述。表的顺序 要分清主次,主谓分明。加样回收率统一为:称样量,样品中含量,加入量,测得量,回收率,平均值,RSD 。如加入量相同则提出为表注。 11. 标准方程必须用大写字母表示,大部分用斜体X ,Y 表示,少数用A ,C 表示;r ,R 2要区别开,注意 均斜体表示。 12. 收费同时要收取版权转让协议,很重要。 13. ***百分率应为***率,不用百分,例:累积释药百分率---累积释药率。 14. 公式中**率(%)=a/b*100%错误;**率=a/b*100%正确;**率/%=a/b*100正确。 15. +,-,×,÷,·,~,=,/,上下标,标点符号,单字均不转行;单句不转页;小标题的背题问题,表上不能 空一行。 16. 数字之间,英文字母之间,中英文混排均用逗号隔开。 17. 参考文献格式要标准化。英文杂志名要缩写,要用原语种,文献中注意植物拉丁名要斜体。 18. 英文中:in vitro ,in vivo 均斜体,取代基位置的o ,p ,m ,取代基N,P ,O,S 等;α,β,γ均斜体。TCM 首次出现不能缩写。复方英文写法统一为Liuwei Dihuangwan 。 19. 按照“2.2.3”方法不用引号,用黑体;参考文献[3]应为参考文献[3]方法。 20. 参考文献中**学报(**版)应为**学报:**版。 21. 耦合常数J 斜体,bp (沸点),mp (熔点)不用缩写点。质谱的质量扫描范围m/z 10~100,不用amu 。 22. 0.123~0.456 mg 内/之间/范围内均删除“内/之间/范围内”。 23. 时间(年,月,日,时刻,分秒等)、空间(北京到上海)的起止用一字线“—”表示;表示物理量的 数字范围用“~”,英文中用“-”表示。

2015年全国卷理科数学考试大纲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数学)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的内容,确定理工类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 数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科考试,要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要考查考生对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要考查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要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 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 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 (3) 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 2.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 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象能力.识图是指观察研究所给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图是指将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以及对图形添加辅助图形或对图形进行各种变换;对图形的想象主要包括有图想图和无图想图两种,是空间想象能力高层次的标志.

中医药教材第6版方剂学方歌(背诵版)

方歌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宜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为良。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鞭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冷积内结成实证,功专温下妙非常。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五仁柏仁杏仁桃,松仁陈皮郁李饶,炼蜜为丸米饮下,润肠通便此方效。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 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枯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增液承气参地冬,硝黄加入五药供,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肠腑通。 十枣逐水效甚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全国统一高考考试大纲数学(文)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考试大纲——数学 (文) (必修+选修Ⅰ)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要求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中的数学科部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国家教育部2019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必修课与选修I的教学内容,作为文史类高考数学科试题的命题范围. 数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与素质考查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科考试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考查中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又考查考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一、考试内容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个性品质要求 1.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对知识的要求,依此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及其相关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2)理解和掌握: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论认识,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3)灵活和综合运用: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2.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思维能力:会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类比、归纳和演绎进行推理;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进行表述.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能力的核心.数学思维能力是以数学知识为素材,通过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诸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空间形式、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

2015年度高考语文(全国卷)考试大纲

2015年语文高考(全国卷)考纲 I 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 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析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文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对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全国高等中医药学院规划教材第九版方剂学歌诀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 方 剂 学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剂 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 7.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8.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0.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 12.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3.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宜。

13.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5.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苜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泻下剂 第一节:寒下剂 18.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英语)

2019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总纲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指导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都有重要意义。《考试大纲》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而制定。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突出考试内容的整体设计,科学构建了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高考核心功能,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内容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考试大纲》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具体实现,也体现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成果和方向。 《考试大纲》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各分省命题省市在命题中都应当严格遵循的,是制定《考试说明》的原则依据。各分省命题省市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本省市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制订《考试说明》。 本《考试大纲》的解释权归教育部考试中心。 英语 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附录1至附录5),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 二、语言运用 1.听力 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十二五版方剂学教材方剂歌诀汇编

十二五版方剂学教材方剂歌诀 1解表剂2泻下剂3和解剂4清热剂5祛暑剂6温里剂7表里双解剂8补益剂9固涩剂10安神剂11开窍剂12理气剂13理血剂14治风剂15治燥剂16祛湿剂17祛痰剂18消散化积剂19驱虫剂20涌吐剂 1 解表剂 1.1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5.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6.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1.2辛凉解表 1.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2.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麻杏甘石汤,肺热喘咳兼烦满,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烦效力彰。 4.柴葛解肌汤 柴葛解肌芷桔羌,膏芩芍草枣生姜,恶寒渐轻热增重,解肌清热此方良。 5.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1.3扶正解表 1.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有奇功。 2.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芎芍桂附与羌防,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无汗病可痊。 3.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解表法优良,少阴脉沉反发热,寒邪外解不伤阳。 4.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2 泻下剂 2.1寒下 1.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2.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2.2温下 1.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寒积腹痛便秘方,冷积内结成实证,功专温下妙非常。 2.温脾汤 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2.3润下 1.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胃燥津枯便难解,润肠泻热功效高。 2.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