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高二数学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高二数学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高二数学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教学目的:熟练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掌握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并且能够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

问题。

教学重点:组合数的两个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利用组合数性质进行一些证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复习排列和组合的有关内容:

强调:排列——次序性;组合——无序性.

2.练习

1:求证:1

1--=

m n m n

C m

n C

. (本式也可变形为:

11

--=m n m n nC mC )

2:计算:① 3

10

C 和710

C ; ② 2

637

C C

-与36

C ;③

511

411

C C +

(此练习的目的为下面学习组合数

的两个性质打好基础.)

二、新授内容

1

m n n

m

n

C C

-=.

理解: 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后,剩下n - m 个元素.因

为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每一个组合,与剩下的n - m 个元素

的每一个组合一一对应....,所以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等于从这n 个元素中取出n - m 个元素的组合数,即:m n n

m

n

C C

-=.在这里,

我们主要体现:“取法”与“剩法”是“一一对应”的思想. 证明:∵)!

(!!

)]!([)!(!m n m n m n n m n n C

m

n n

-=

---=

-

又 )!

(!!m n m n C

m n

-=

∴m n n

m n

C C

-=

注:1? 我们规定 1

0=n

C

2? 等式特点:等式两边下标同,上标之和等于下标.

3? 此性质作用:当2

n m >时,计算m

n

C 可变为

计算m n n

C -,能够使运算简化.

例如:20012002

C =200120022002

-C

=12002

C =2002.

4? y n x n C C =y

x =?或n y x =+

2.例4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7个白球和1个黑球.

⑴ 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共有多少种取法? ⑵ 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使其中含有1个黑球,有多少种取法?

⑶ 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使其中不含黑球,有多少种取法?

解:⑴ 56

3

8

=C

⑵ 21

27

=C

⑶ 35

37

=C

引导学生发现:=38

C

+27C 3

7

C .为什么呢?

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从口袋内的8个球中所取出的3个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含有1个黑球,一类不含有黑球.因此根据分类计数原理,上述等式成立.

一般地,从1

2

1

,,,+n a a a Λ这n +1个不同元素中取

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是m n C 1

+,这些组合可以分为

两类:一类含有元素1

a ,一类不含有1

a .含有1

a 的

组合是从1

3

2

,,,+n a a a Λ这n 个元素中取出m -1个元

素与1

a 组成的,共有1

-m n

C 个;不含有1

a 的组合是从

1

32,,,+n a a a Λ这n 个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组成的,

共有m n

C 个.根据分类计数原理,可以得到组合

数的另一个性质.在这里,我们主要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含与不含其元素”的分类思想.

3

=m n

C +1-m n

C .

证明: )]!

1([)!1(!

)!(!!1---+

-=

+-m n m n m n m n C C

m n m n

)!1(!!)1(!+-++-=m n m

m n m n n )!1(!!)1(+-++-=m n m n m m

n )!

1(!)!1(+-+=m n m n m n C 1

+=

∴ m n C 1

+=m n

C +1-m n

C .

注:1? 公式特征:下标相同而上标差1

的两个组合数之和,等于下标比原下标多1而上标与高的相同的一个组合数. 2? 此性质的作用:恒等变形,简化

运算.在今后学习“二项式定理”时,我们会看到它的主要应用. 4.补充例题 ⑴ 计算:6

9

58473

7

C C C C

+++

⑵ 求证:n m C 2

+=n m

C +12-n m

C +2-n m

C

⑶ 解方程:3213

113-+=x x C C

⑷ 解方程:3

33

22210

1+-+-+=

+x x x x x A C C

⑸ 计算:44

34241404C C C C C

++++和55

4535251505

C C C C C C

+++++

推广:n

n n n n n n n

C C C C C

21210

=+++++-Λ

5.组合数性质的简单应用: 证明下列等式成立: ⑴ (讲解)11321

++---=+++++k n

k k k k k n k n k n C C C C C C Λ

⑵ (练习)11

21++++++=++++k k n k n k k k k k k k

C C C C C Λ

⑶ )(2

3210321

n

n n n n

n n n n

C C C n nC C C C

+++=

++++ΛΛ

三、作业

: 课堂作业:P 103 1#,2# 课外作业:课本习题10.3;5#—8#

四、小结

:1.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2.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

酒钢三中高二数学组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解法大全

排列组合解法大全 复习巩固 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在第 1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 2 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 1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 2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 3.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区别分类计数原理方法相互独立,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这件事。分步计数原理各步相互依存,每步中的方法完成事件的一个阶段,不能完成整个事件. 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的一般过程如下 : 1.认真审题弄清要做什么事 2.怎样做才能完成所要做的事 , 即采取分步还是分类 , 或是分步与分类同时进行 , 确定分多少步及多少类。 3.确定每一步或每一类是排列问题(有序)还是组合(无序)问题, 元素总数是多少及取出多少个元素 . 4.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往往类与步交叉,因此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 一. 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优先策略 例 1. 由 0,1,2,3,4,5 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五位奇数 . 解: 由于末位和首位有特殊要求 , 应该优先安排 , 以免不合要求的元素占了这两个位置 . 先排末位共有C13 然后排首位共有C14 最后排其它位置共有A43 由分步计数原理得C41C13A43 288 练习题 :7 种不同的花种在排成一列的花盆里 , 若两种葵花不种在中间,也不种在两端的花盆里,问有多少不同的种法? 二. 相邻元素捆绑策略 例 2. 7 人站成一排 , 其中甲乙相邻且丙丁相邻 ,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 解:可先将甲乙两元素捆绑成整体并看成一个复合元素,同时丙丁也看成一个复合元素,再与其它元素进行排列,同时对相邻元素部进行自排。由分步计数原理可得共有A55A22A22480种不同的排法 练习题 : 某人射击 8 枪,命中 4 枪, 4 枪命中恰好有 3 枪连在一起的情形的不同种数为20

高中数学《排列与排列数公式》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A版《数学选修2-3》第一章第2节的第一节课,排列是一类特殊而重要的计数问题,教科书从简化运算的角度提出了排列的学习任务,通过具体实例概括而得出排列的概念,应用分步计数原理得出排列数公式,对于排列,有两个想法贯穿始终,一是根据一类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寻找简便的计数方法,就像乘法作为加法的简便运算一样;二是注意应用两个计数原理思考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理解排列的概念是应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的前提,对具体的排列问题的分析又为排列数公式提供了基础。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分布计数原理的一个重要应用,同时,排列数公式又是推导组合数公式的主要依据。 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只是对排列和排列数公式的初步认识,在后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教学难点是排列的概念,排列的概念有一定的抽象性,本节课结合教科书的编排,采取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来建构概念的理解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典型事例,从中归纳出共同特征,再进一步概括出本质特征,得出排列的定义,再跟进10个具体事例多角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多次强调一个排列的特点,n个不同的元素,取出m个元素,元素的顺序,奠定学生对排列定义的理解基础,为后面组合概念的提出埋下伏笔。同时通过有规律的展示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的一长串排列数,为后面水到渠成得到排列数公式作好铺垫,排列数公式的简单应用体现了排列简化步骤的优点,让学生直观感受学习排列的必要。 二.教学目标设置 1.通过几个具体实例归纳概括出排列的概念,并能运用排列的判断具体的的计数问题是否为排列问题;能利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能简化分步计数原理解决问题的步骤。在排列数符号及其公式的产生过程中体现简化的思想。学生学习后能够对排列或非排列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够分析原因,能够简单应用排列数公式。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的得到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与计数有关的问题时主动联系排列相关知识的能力,体会排列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学会通过对各种事情现象、本质的分析,得出一般的规律,通过由简到繁的着色问题、由繁到简的数学符号的引入过程体会丰富的数学文化. 三.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对两个计数原理已很好的掌握,但凡计数的问题能够往分类或分步的方向进行思考,学生的层次决定了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大量的生活中诸如设置密码、车牌号、排队、参加活动、接力赛...与计数问题有关的经验,对数学中归纳化归、有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比较敏感,但抽象概括的能力较弱,排列概念的得到,要独立将颜色、数字、人抽象为元素,对着色的方案抽象出顺序有一定的困难,需在独立思考加协作讨论的基础上再由老师引导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学策略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文化和数学知识、实际生活有机的融合,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丰富多元,避免单调枯燥。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作者:万连飞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掌握组合数的两个性质及其证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使学生能利用组合数的性质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 组合数公式的两种形式是什么: 2. 利用组合数的公式的第二种形式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1) 组合数公式: )! (!!! )1()1(m n m n m m n n n c p p c m n m m m n m n -= --???-= = } (n,m ∈N,且m ≤N) 二、新课讲授: 1. 通过具体的实例,丰富学生对性质1的感性认识,并加以证明,再讲它的应用。 (1) 利用组合数的公式,考察: c 9 11与 c 2 11, c 7 10与 c 3 10, c 67 与c 1 7 的关系,并能发现什么规律?(可以逐个叫学生回答,板书) ∵ !210 11!2!9!119 11?== c , 又 !210112 11 ?=c , ∴ c 9 11 = c 2 11 ; ∵! 38 910!3!7!107 10??==c 又!389103 10 ??=c ∴ c c 3 10 710=; ∵ !1!6!76 7= c

又 !171 7= c ∴c 6 7=c 1 7。 由不完全归纳可得: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等于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n-m 个元素的组合数。即 定理1:c m n = c m n n -,(n,m ∈N,且m ≤N) (2)定理1的证明。要证明这个等式成立,即证明两个量相等。那么,证明两个量相等有声么方法呢?(指明学生回答) 方法一:“若两个数都等于第三个数,则这两个数相等 ”。 我们知道, )!(!! m n m n c m n -= , !)!(! )]!([)!(!m m n n m n n m n n c m n n -= ---= - 显然, !)!(!m m n n -等于!)!(! m m n n -。于是可得下面的证明。 证明:∵)!(!! m n m n c m n -= , 又!)!(! )]!([)!(!m m n n m n n m n n c m n n -= ---= -, ∴ c m n =c m n n -。 (3)性质1的另一种解释: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并成一组,那么,剩下的n-m 个元素也成一组;反之,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n-m 个元素并组成一组,那么剩下的m 个元素也成一组。所以,它们的组合是一一对应的,故有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的组合数是c m n 等于从 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n-m 个元素的组合数 c m n n -,即c m n =c m n n -。 (4)当 2 n m > 时,利用这个公式,可是 c m n 的计算简化。如: 36218 92 97 997 9=??= ==-c c c ,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及性质

10.3组合与组合数公式及性质 达标要求 1.理解组合的概念. 2.掌握组合数公式. 3.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和联系。 4.熟练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掌握组合数的两个性质,并且能够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 应用问题. 基础回顾 1.组合的概念: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组合数的概念: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m n C 表示.. 3.组合数的公式: (1)(2)(1)!m m n n m m A n n n n m C A m ---+== 或()!!! m n n C m n m =-(,n m N +∈且m n ≤) 4.组合数性质: (1)m n m n n C C -= (2)111m m m n n n C C C ++++= 典型例题 例题1 4名男生和6名女生选三人,组成三人实践活动小组。 (1) 共有多少种选法? (2) 其中男生甲不能参加,有多少种选法? (3) 若至少有1个男生,问组成方法共有多少种? 解:(1) 共有310120C =种。 (2) 共有3984C =种 (3) 解法一:(直接法)小组构成有三种情形:3男,2男1女,1男2女, 分别有34C ,2146C C ,12 46C C , 所以一共有3211244646100C C C C C ++= 种方法. 解法二:(间接法)33106100C C -= 例题2 100件产品中有合格品90件,次品10件,现从中抽取4件检查. (1) 都不是次品的取法有多少种? (2) 至少有1件次品的取法有多少种?

2019-2020年高二数学 第六章 不等式: 6.1不等式的性质(一)优秀教案

2019-2020年高二数学第六章不等式: 6.1不等式的性质(一) 优秀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不等式的实际应用及不等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掌握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之间的关系,学会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 教学重点:比较两实数大小. 教学难点:差值比较法:作差→变形→判断差值的符号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初中学过的不等式的性质 ①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②任意实数的平方不小于0。 ③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④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

方向不变。 ⑤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 方向改变。 人与人的年龄大小、高矮胖瘦,物与物的形状结构,事与事成因与结果的不同等等都表现出不等的关系,这表明现实世界中的量,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而相等则是局部的、相对的研究不等关系,反映在数学上就是证明不等式与解不等式实数的差的正负与实数的大小的比较有着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本章内容的基础,也是证明不等式与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因此,本节课我们有必要来研究探讨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之间的关系 生活中为什么糖水中加的糖越多越甜呢? 转化为数学问题:a克糖水中含有b克糖(a>b>0),若再加m(m>0)克糖,则糖水更甜了,为什么? 分析:起初的糖水浓度为,加入m克糖后的糖水浓度为,只要证>即可怎么证呢?引人课题 二、讲解新课: 1.不等式的定义:用不等号连接两个解析式所得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说明:(1)不等号的种类:>、<、≥(≮)、≤(≯)、≠.(2)解析式是指:代数式和超越式(包括指数式、对数式和三角式等) (3)不等式研究的范围是实数集R. 2.判断两个实数大小的充要条件 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b,在a>b,a= b,a<b三种关系中有且仅有一种成立.判断两个实数大小的充要条件是: 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的符号就可以了,这好比站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人,只要看一下他们的差距,就可以判断他们的高矮了. 三、讲解范例: 例1比较(a+3)(a-5)与(a+2)(a-4)的大小分析:此题属于两代数式比较大小,实际上是比较它们的值的大小,可以作差,然后展开,合并同类项之后,判断差值正负(注意是指差的符号,至于差的值究竟是多少,在这里无关紧要)并根据实数运算的符号法则来得出两个代数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同步练习-第一章排列与排列数公式

第一章 计数原理 1.2 排列与组合 1.2.1 排列 第1课时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 A 级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从集合{3,5,7,9,11}中任取两个元素:①相加可得多少 个不同的和?②相除可得多少个不同的商?③作为椭圆x 2a 2+y 2 b 2=1中的a ,b ,可以得到多少个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方程?④作为双曲线x 2 a 2-y 2 b 2=1中的a ,b ,可以得到多少个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方程? 上面四个问题属于排列问题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解析:因为加法满足交换律,所以①不是排列问题;除法不满足 交换律,如53≠35 ,所以②是排列问题. 若方程x 2a 2+y 2 b 2=1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必有a >b ,a ,b 的大小一定;在双曲线x 2a 2-y 2 b 2=1中不管a >b 还是a

是排列问题. 答案:B 2.甲、乙、丙三人排成一排去照相,甲不站在排头的所有排列种数为() A.6 B.4 C.8 D.10 解析:先排甲,有2种方法,排乙,丙共有A22种方法, 所以由分步乘法原理,不同的排列为2A22=4(种). 答案:B 3.已知A2n+1-A2n=10,则n的值为() A.4 B.5 C.6 D.7 解析:因为A2n -A2n=10,则(n+1)n-n(n-1)=10, +1 整理得2n=10,所以n=5. 答案:B 4.若从6名志愿者中选出4名分别从事翻译、导游、导购、保洁四项不同的工作,则选派方案有() A.180种B.360种 C.15种D.30种 解析:由排列定义知选派方案有A46=6×5×4×3=360(种). 答案:B 5.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偶数共有() A.24个B.30个C.40个D.60个 解析:将符合条件的偶数分为两类:一类是2作个位数,共有A24个,另一类是4作个位数,也有A24个.因此符合条件的偶数共有A24+A24=24(个).

中职数学2.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学习目标】: 1.复习归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学会证明这些性质; 3.并会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比较大小的问题。 【学习重点】:不等式性质的证明 【课前自主学习】: 1、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可知: ? a- > b b a a- = b ? a b ? < a- a b b 结论: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的符号即可。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对称性:b a>?; (2)传递性:? b a,; b > >c (3)同加性:? a; >b 推论:同加性:? > a,; b c >d (4)同乘性:? b ,c a, >0 > ,c a; b ? < >0 推论1:同乘性:? ,0d c b a; >0 > > > 推论2:乘方性:? n N a,0; b ∈ > >+ 推论3:开方性:? b n a,0; > ∈ >+ N 【问题发现】:

【问题导学,练习跟踪】: 例1. 用符号“>”或“<”填空,并说出应用了不等式的哪条性质. (1) 设a b >,3a - 3b -; (2) 设a b >,6a 6b ; (3) 设a b <,4a - 4b -; (4) 设a b <,52a - 52b -. 变式练习(1)设36x >,则 x > ; (2)设151x -<-,则 x > . 例2. 已知0a b >>,0c d >>,求证ac bd >. 变式练习:已知a b >,c d >,求证a c b d +>+. 当堂检测: 1.如果b a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b a 55-<- B.b a > C.bc ac > D.22bc ac > 2.如果0< B.b a > C.b b a 1 1 >- D.22b a > 3.已知b a ,为任意实数,那么( ) A.b a >是的22b a >必要条件 B.b a >是b a -<-11的充要条件 C.b a >是b a >的充分条件 D.b a >是22b a >的必要条件 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经典题型全面总结版

高中数学排列与组合 (一)典型分类讲解 一.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优先策略 例1.由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五位奇数. 解:由于末位和首位有特殊要求,应该优先安排, 先排末位共有1 3C 然后排首位共有1 4C 最后排其它位置共有 34A 由分步计数原理得1 1 3 434 288C C A = 练习题:7种不同的花种在排成一列的花盆里,若两种葵花不种在中间,也不种在两端的花盆里,问有多少不同的种法? 二.相邻元素捆绑策略 例2. 7人站成一排 ,其中甲乙相邻且丙丁相邻,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解:可先将甲乙两元素捆绑成整体并看成一个复合元素,同时丙丁也看成一个复合元素,再与其它元素进行排列,同时对相邻元 素内部进行自排。由分步计数原理可得共有 522522480A A A =种不同的排法 练习题:某人射击8枪,命中4枪,4枪命中恰好有3枪连在一起的情形的不同种数为 20 三.不相邻问题插空策略 例3.一个晚会的节目有4个舞蹈,2个相声,3个独唱,舞蹈节目不能连续出场,则节目的出场顺序有多少种? 解: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排2个相声和3个独唱共有55A 种, 第二步将4舞蹈插入第一步排好的6个元素中间包含首尾两个空位共有种 46 A 不同的方法,由分步计数原理,节目的不同顺序共有54 56A A 种 练习题: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两个新节目.如果将这两个新节目插入原节目单中,且两个新节目不相邻,那么不同插法的种数为 30 四.定序问题倍缩空位插入策略 例4. 7人排队,其中甲乙丙3人顺序一定共有多少不同的排法 解:(倍缩法)对于某几个元素顺序一定的排列问题,可先把这几个元素与其他元素一起进行排列,然后用总排列数除以这几个元素 之间的全排列数,则共有不同排法种数是: 73 73/A A (空位法)设想有7把椅子让除甲乙丙以外的四人就坐共有 47 A 种方法,其余的三个位置甲乙丙共有 1种坐法,则共有4 7A 种方法。 思考:可以先让甲乙丙就坐吗? (插入法)先排甲乙丙三个人,共有1种排法,再把其余4四人依次插入共有 方法 练习题:10人身高各不相等,排成前后排,每排5人,要求从左至右身高逐渐增加,共有多少排法? 5 10C 五.重排问题求幂策略 例5.把6名实习生分配到7个车间实习,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解:完成此事共分六步:把第一名实习生分配到车间有 7 种分法.把第二名实习生分配到车间也有7种分依此类推,由分步计数原 理共有6 7种不同的排法 练习题: 1. 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两个新节目.如果将这两个节目插入原节目单中,那么不同插 法的种数为 42 4 4 3 允许重复的排列问题的特点是以元素为研究对象,元素不受位置的约束,可以逐一安排各个元素的位置,一般地n 不同的元素没有限制地安排在m 个位置上的排列数为n m 种

人教A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不等式 (组)表示实际问题的不等关系; (2)初步学会作差法比较两实数的大小; (3)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感受到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以问题方式代替例题,学习如何利用不等式研究及表示不等式,利用不等式的有关基本性质研究不等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认识状况及理解程度,注重问题情境、实际背景的设置,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思考,广泛参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教学重点】 能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的不等关系, 会作差法比较两实数的大小 ,通过类比法,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不等式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一)新课导入 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

中国"神舟七号”宇宙飞船飞天取得了最圆满的成功.我们知道,它的飞行速度(v )不小于第一宇宙速度(记作2v ),且小于第二宇宙速度(记 1v ). 12v v v ≤< (二)新课讲授 问题1:你能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下列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吗 (1)某路段限速40km /h ; (2)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f 应不少于%,蛋白质的含量p 应不少于%; (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对于(1),设在该路段行驶的汽车的速度为vkm /h ,“限速40km /h ”就是v 的大小不能超过40,于是0<v ≤40. 对于(2)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f 应不少于%,蛋白质的含量p 应不少于%. 2.5%2.3% f p ≥??≥? 对于(3),设△ABC 的三条边为a ,b ,c ,则a +b >c ,a -b <c . 对于(4),如图,设C 是线段AB 外的任意一点,CD 垂直于AB ,垂足 为D ,E 是线段AB 上不同于D 的任意一点,则CD <CE . 以上我们根据实际问题所蕴含的不等关系抽象出了不等式图接着, 就可以用不等式研究相应的问题了 问题2:某种杂志原以每本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本.据市场调查,杂志的单价每提高元,销售量就可能减少2000本.如何定价才能使提价后的销售总收入不低于20万元 解:提价后销售的总收入为错误!x 万元,那么不等关系“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20万元”可以表示为不等式

高二数学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高二数学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教学目的:熟练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掌握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并且能够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 问题。 教学重点:组合数的两个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利用组合数性质进行一些证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复习排列和组合的有关内容: 强调:排列——次序性;组合——无序性. 2.练习 1:求证:1 1--= m n m n C m n C . (本式也可变形为: 11 --=m n m n nC mC ) 2:计算:① 3 10 C 和710 C ; ② 2 637 C C -与36 C ;③ 511 411 C C +

(此练习的目的为下面学习组合数 的两个性质打好基础.) 二、新授内容 : 1 m n n m n C C -=. 理解: 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后,剩下n - m 个元素.因 为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每一个组合,与剩下的n - m 个元素 的每一个组合一一对应....,所以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等于从这n 个元素中取出n - m 个元素的组合数,即:m n n m n C C -=.在这里, 我们主要体现:“取法”与“剩法”是“一一对应”的思想. 证明:∵)! (!! )]!([)!(!m n m n m n n m n n C m n n -= ---= - 又 )! (!!m n m n C m n -= ∴m n n m n C C -= 注:1? 我们规定 1 0=n C 2? 等式特点:等式两边下标同,上标之和等于下标. 3? 此性质作用:当2 n m >时,计算m n C 可变为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选修4-5:《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1)-新版

1.1 课时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 在回顾和复习不等式的过程中,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并对“不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和如何研究这些基本性质”进行讨论,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思想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认识水平. (二)学习目标 1.理解用两个实数差的符号来规定两个实数大小的意义,建立不等式研究的基础. 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加以证明. 3.会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不等关系和用比较法. (三)学习重点 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推理判断命题的真假;代数证明. (四)学习难点 灵活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读一读:阅读教材第2页至第4页,填空: a b >? a b =? a b >?> ②a c b c a b +>+?> ③ac bc a b >?> ④33a b a b >?> ⑤22a b a b >?> ⑥,a b c d ac bd >>?> 2.预习自测 (1)当x ∈ ,代数式2(1)x +的值不大于1x +的值. 【知识点】作差比较法 【解题过程】2(1)(1)x x +-+=2(1)x x x x -=- 【思路点拨】熟悉作差比较法 【答案】[0,1]

(2)若c ∈R ,则22ac bc > a b > A.? B.? C.? D.≠ 【知识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解题过程】由22ac bc >,得0c ≠,所以20c >;当,0a b c >=时,22ac bc =. 【思路点拨】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答案】A. (3)当实数,a b 满足怎样条件时,由a b >能推出 11a b ,所以当0ab >时,11a b <. 【思路点拨】掌握作差比较法 【答案】当0ab >时, 11a b <. (二)课堂设计 1.问题探究 探究一 结合实例,认识不等式 ●活动① 归纳提炼概念 人与人的年龄大小、高矮胖瘦,物与物的形状结构,事与事成因与结果的不同等等都表现出不等的关系,这表明现实世界中的量,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而相等则是局部的、相对的.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例到数学问题,从特殊到一般,体会概念的提炼、抽象过程. ●活动② 认识作差比较法 关于实数,a b 的大小关系,有以下基本事实: 如果a b >,那么a b -是正数;如果a b =,那么a b -等于零;如果a b <,那么a b -是负数.反过来也对. 这个基本事实可以表示为:0;0;0a b a b a b a b a b a b >?->=?-=

高二数学不等式的性质总结

高二数学不等式的性质总结 1.两个实数a与b之间的大小关系 2.不等式的性质 4 乘法单调性 3.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 2如果a>0,那么 3|a?b|=|a|?|b|. 5|a|-|b|≤|a±b|≤|a|+|b|. 6|a1+a2+……+an|≤|a1|+|a2|+……+|an|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4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5阅读数学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数学学科课外活动与讲座,多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6及时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进行适当的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如: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 8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作者:万连飞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组合数的两个性质及其证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使学生能利用组合数的性质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 1.组合数公式的两种形式是什么: 2.利用组合数的公式的第二种形式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1) 组合数公式: )! (!!! )1()1(m n m n m m n n n c p p c m n m m m n m n -= --???-= = } (n,m ∈N,且m ≤ N) 二、新课讲授: 1.通过具体的实例,丰富学生对性质1的感性认识,并加以证明,再讲它 的应用。 (1) 利用组合数的公式,考察: c 9 11与c 2 11, c 7 10与c 3 10, c 6 7与c 1 7 的关系,并能发现什么规律(可以逐个叫学生回答,板书) ∵ !210 11!2!9!119 11?== c , 又 !210112 11 ?=c , ∴c 9 11= c 2 11 ; ∵! 38910!3!7!107 10??==c 又 !38 9103 10??= c

∴ c c 3 10 710=; ∵ !1!6!76 7=c 又 !171 7= c ∴c 6 7=c 1 7。 由不完全归纳可得: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等于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n-m 个元素的组合数。即 定理1:c m n =c m n n -,(n,m ∈N,且m ≤N) (2)定理1的证明。要证明这个等式成立,即证明两个量相等。那么,证明两个量相等有声么方法呢(指明学生回答) ”。 我们知道, )!(!! m n m n c m n -= , !)!(! )]!([)!(!m m n n m n n m n n c m n n -= ---= - 显然,!)!(!m m n n -等于!)!(! m m n n -。于是可得下面的证明。 证明:∵)!(!! m n m n c m n -= , 又!)!(! )]!([)!(!m m n n m n n m n n c m n n -= ---= -, ∴ c m n =c m n n -。 (3)性质1的另一种解释: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并成一组,那么,剩下的n-m 个元素也成一组;反之,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n-m 个元素并组成一组,那么剩下的m 个元素也成一组。所以,它们的组合是一一对应的,故有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的组合数是c m n 等于 从 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n-m 个元素的组合数 c m n n -,即 c m n =c m n n -。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教案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教学目的:熟练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掌握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并且能够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组合数的两个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利用组合数性质进行一些证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复习排列和组合的有关内容: 强调:排列——次序性;组合——无序性. 2.练习 1:求证:11--= m n m n C m n C . (本式也可变形为:11--=m n m n nC mC ) 2:计算:① 310C 和7 10C ; ② 2637C C -与36C ;③ 511 411C C + (此练习的目的为下面学习组合数的两个性质打好基 础.) 二、新授内容: 1.组合数的 m n n -. 理解: 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后,剩下n - m 个元素.因 为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每一个组合,与剩

下的n - m 个元素的每一个组合一一对应....,所以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等于从这n 个元素中取出n - m 个元素的组合数,即:m n n m n C C -=.在这里,我们主要体现:“取法”与“剩法”是“一一对应”的思想. 证明:∵)! (!! )]!([)!(!m n m n m n n m n n C m n n -= ---=- 又 )! (!!m n m n C m n -= ∴m n n m n C C -= 注:1? 我们规定 10=n C 2? 等式特点:等式两边下标同,上标之和等于下标. 3? 此性质作用:当2 n m >时,计算m n C 可变为计算m n n C -,能够 使运算简化. 例如:20012002C =200120022002-C =1 2002C =2002. 4? y n x n C C =y x =?或n y x =+ 2.例4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7个白球和1个黑球. ⑴ 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共有多少种取法? ⑵ 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使其中含有1个黑球,有多少种取法? ⑶ 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使其中不含黑球,有多少种取法? 解:⑴ 5638=C ⑵ 2127=C ⑶ 3537=C 引导学生发现:=38C +27C 37C .为什么呢? 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从口袋内的8个球中所取出的3个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含有1个黑球,一类不含有黑球.因此根据分类计数原理,上述等式成立.

排列组合和排列组合计算公式

排列组合公式/排列组合计算公式 排列A------和顺序有关 组合 C -------不牵涉到顺序的问题 排列分顺序,组合不分 例如把5本不同的书分给3个人,有几种分法. "排列" 把5本书分给3个人,有几种分法"组合" 1.排列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A(n,m)表示. A(n,m)=n(n-1)(n-2)……(n-m+1)= n!/(n-m)!(规定0!=1). 2.组合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

c(n,m) 表示. c(n,m)=A(n,m)/m!=n!/((n-m)!*m!);c(n,m)=c(n,n-m); 3.其他排列与组合公式 从n个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循环排列数=A(n,r)/r=n!/r(n-r)!. n个元素被分成k类,每类的个数分别是n1,n2,...nk这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 n!/(n1!*n2!*...*nk!). k类元素,每类的个数无限,从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为 c(m+k-1,m). 排列(Anm(n为下标,m为上标)) Anm=n×(n-1)....(n-m+1);Anm=n!/(n-m)!(注:!是阶乘符号);A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n!;0!=1;An1(n为下标1为上标)=n

高二数学上册知识点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不等等式》 解不等式的途径,利用函数的性质。对指无理不等式,化为有理不等式。高次向着低次代,步步转化要等价。数形之间互转化,帮助解答作用大。证不等式的方法,实数性质威力大。求差与0比大小,作商和1争高下。直接困难分析好,思路清晰综合法。非负常用基本式,正面难则反证法。还有重要不等式,以及数学归纳法。图形函数来帮助,画图建模构造法。《立体几何》 点线面三位一体,柱锥台球为代表。距离都从点出发,角度皆为线线成。垂直平行是重点,证明须弄清概念。线线线面和面面、三对之间循环现。方程思想整体求,化归意识动割补。计算之前须证明,画好移出的图形。立体几何辅助线,常用垂线和平面。射影概念很重要,对于解题最关键。异面直线二面角,体积射影公式活。公理性质三垂线,解决问题一大片。《平面解析几何》 有向线段直线圆,椭圆双曲抛物线,参数方程极坐标,数形结合称典范。笛卡尔的观点对,点和有序实数对,两者—一来对应,开创几何新途径。两种思想相辉映,化归思想打前阵;都说待定系数法,实为方程组思想。三种类型集大成,画出曲线求方程,给了方程作曲线,曲线位置关系判。四件工具是法宝,坐标思想参数好;平面几何不能丢,旋转变换复数求。解析几何是几何,得意忘形学不活。图形直观数入微,数学本是数形学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加法乘法两原理,贯穿始终的法则。与序无关是组合,要求有序是 排列。 两个公式两性质,两种思想和方法。归纳出排列组合,应用问题须 转化。 排列组合在一起,先选后排是常理。特殊元素和位置,首先注意多 考虑。 不重不漏多思考,捆绑插空是技巧。排列组合恒等式,定义证明建 模试。 关于二项式定理,中国杨辉三角形。两条性质两公式,函数赋值变 换式。 《复数》 虚数单位i一出,数集扩大到复数。一个复数一对数,横纵坐标实虚部。对应复平面上点,原点与它连成箭。箭杆与X轴正向,所成便是辐角度。箭杆的长即是模,常将数形来结合。代数几何三角式,相互转化试一试。代数运算的实质,有i多项式运算。i的正整数次慕,四个数值周期现。一些重要的结论,熟记巧用得结果。虚实互化本领大,复数相等来转化。利用方程思想解,注意整体代换术。几何运算图上看,加法平行四边形,减法三角法则判;乘法除法的运算,逆向顺向做旋转,伸缩全年模长短。三角形式的运算,须将辐角和模辨。利用棣莫弗公式,乘方开方极方便。

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人教A版必修5练习 不等式的性质与应用

第三章 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第2课时不等式的性质与应用 A 级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若a >0,b >0,则不等式-b <1 x <a 等价于( ) A .-1 b <x <0或0<x <1a B .-1a <x <1 b C .x <-1a 或x >1 b D .x <-1b 或x >1 a 解析:由题意知a >0,b >0,x ≠0, (1)当x >0时,-b <1x <a ?x >1a ; (2)当x <0时,-b <1x <a ?x <-1 b . 综上所述,不等式-b <1 x <a ?x <-1 b 或x >1 a . 答案:D 2.设0<b <a <1,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ab <b 2<1 B .log 12b <log 12 a <0

C.2b<2a<2 D.a2<ab<1 答案:C 3.已知实数x,y,满足-4≤x-y≤-1,-1≤4x-y≤5,则9x-y的取值范围是() A.[-7,26] B.[-1,20] C.[4,15] D.[1,15] 答案:B 4.已知a<b<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a3<b3B.a2<b2 C.(-a)3<(-b)3D.(-a)2<(-b)2 解析:取a=-2.b=-1.验证知B,C,D均错,故选A. 答案:A 5.如下图所示,y=f(x)反映了某公司的销售收入y与销量x之间的函数关系,y=g(x)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当销量x满足下列哪个条件时,该公司盈利() A.x>a B.x<a C.x≥a D.0≤x≤a 解析:当x<a时,f(x)<g(x);当x=a时,f(x)=g(x);当x>a 时,f(x)>g(x),故选A. 答案:A 二、填空题

高中数学选修2-3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一、教学目的: 2 使学生掌握组合数的两个性质及其证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使学生能利用组合数的性质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1、 复 2、 习提问: 1 组合数公式的两种形式是什么: 2 利用组合数的公式的第二种形式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1) 组合数公式: )!(!!! )1()1(m n m n m m n n n c p p c m n m m m n m n -=--???-== } (n,m ∈N,且m ≤N) 二、新课讲授: 4 通过具体的实例,丰富学生对性质1的感性认识,并加以证明,再讲它的应用。 (1) 利用组合数的公式,(2) 考察: c 911与c 211, c 710与c 310, c 67与c 1 7 的关系,并能发现什么规律?(可以逐个叫学生回答,板书) ∵!21011!2!9!11911?== c , 又 !21011211?=c , ∴c 911= c 211; ∵!38910!3!7!10710??==c 又!389103 10??=c ∴c c 310 710=; ∵!1!6!767=c

又!1717= c ∴c 67=c 17。 由不完全归纳可得: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等于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n-m 个元素的组合数。即 定理1:c m n =c m n n -,(n,m ∈N,且m ≤N) (2)定理1的证明。要证明这个等式成立,即证明两个量相等。那么,证明两个量相等有声么方法呢?(指明学生回答) 方法一:“若两个数都等于第三个数,则这两个数相等 ”。 我们知道, )!(!!m n m n c m n -=, !)!(!)]!([)!(!m m n n m n n m n n c m n n -=---=- 显然, !)!(!m m n n -等于!)!(! m m n n -。于是可得下面的证明。 证明:∵)!(!!m n m n c m n -=, 又!)!(!)]!([)!(!m m n n m n n m n n c m n n -=---=-, ∴c m n =c m n n -。 (3)性质1的另一种解释: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并成一组,那么,剩下的n-m 个元素也成一组;反之,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n-m 个元素并组成一组,那么剩下的m 个元素也成一组。所以,它们的组合是一一对应的,故有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的组合数是c m n 等于从 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n-m 个元素的组合数c m n n -,即c m n =c m n n -。 (4)当 2n m >时,利用这个公式,可是c m n 的计算简化。如: 3621892979979=??= ==-c c c , 49502199100210098 100=??==c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