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记录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记录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记录

2018年*****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报告

序号名称

颁布

日期

生效

日期

最新

修正

制定

部门

相关条款

公司现

行情况

评审结果

(符合性)涉及部门

符合不符合

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修订后)

2002-6-29 2002-11-1 2014.12.1

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全文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

综合部、设备部、

各车间

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主席令第28号)

1994-7-5 1995-1-1 —

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第3、15、36、41、42、43、

52、53、58、60、61、62、63、

64、65条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

综合部、设备部、

各车间

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主席令第6号)

1998-4-29 2008-10-28

2009-5-1第

五次修正

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第9、10、11、14、17、18、

19、28、32、40、42、43、46、

47、48条

已执行√全公司各部门

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主席令第65号)

2007-6-29 2008-1-1 —

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第2-48、50-52、54-56、68-72、

77-79、81-84、86-91、97条

已执行√综合部

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主席令第60号)

2001-10-27 2002-5-1 2011-12-31

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第4—6、12—16、19—38、43、

45、49—54、62——68、70、

71条

已执行√

综合部、

安环部

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77号)

2007-10-28 2008-4-1 —

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第9、16、17、19、24-28、33、

35、52、53、55、75、77、79、

82-85条

已执行√生产部、各车间

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修订后)

1989-12-26 1989-12-26 2015

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全文已执行√全公司各部门

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主席令第72号)

2002-6-292003-1-1 2012-2-29-

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第3、18—20、26—31、36、

37、40、71条

已执行√

生产部、

公司各车间

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7-12-29 1998-3-1 —全国人民第2、3、8、15、17、19、20、已执行√全公司各部门

(主席令第7号)代表大会28、39、40、46条

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主席令第4号)

2008-1-29 2009-1-1 —

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第4、9、10、15、20、23、30、

31—33、36、38、44、48、57

已执行√

生产部、

公司各车间

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法

(主席令第69号)

2007-8-30 2007-11-1 —

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第2、5、11、22-24、29、38、

54-57条

已执行√

安环部、综合部、

财务部、生产部、

公司各车间

01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549号)

2003-3-11 2003-6-1 2009-5-1 国务院

第2、3、5、8、9、23-30、33、

38-40、61-66、87条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

公司各车间

01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93号)

2007-4-9 2007-6-1 —国务院

第2-4、6-9、12-14、16、26、

33、35-38、40条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

公司各车间

014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

号)

2005-8-26 2005-11-1 —国务院

第4、5、14、15、17、19、20、

22、34、36条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

公司各车间

015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423号)2004-11-1 2004-12-1 —国务院第2、6、7、9、21、24条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综合部、公司各车间

016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国务院令第397号)

2004-1-13 2004-1-13 —国务院

第2、6、7、9、13、14、17、

19、22条

已执行√公司各部门

017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393号)

2003-11-24 2004-2-1 —国务院第2-4、6-11条已执行√综合部、安环部

018

工伤保险条例

(国务院令第586号)

2003-4-27 2010-12-20 2011-1-1 国务院

第2-4、10、12、14-19、21-23、

26、28、30、33、35-39、41-45、

53-56、60、62-64、66、67条

已执行√全公司

019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352号)

2002-5-12 2002-5-12 —国务院

第2、4、5、7、8、11-46、70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

综合部、各车间

020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591号)

2002-1-26 2002-3-15 2011-12-1 国务院

第2-59、12-28、33、38、40、

41、66、67、70、71、73、97、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

各车间

98、101条

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190号)

1995-12-27 1995-12-27 2011-1-8 国务院

第2、5、8-11、19、20、26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022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

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

2001-4-21 2001-4-21 —国务院第3、21条已执行√公司各部门

023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令第9号)1988-7-21 1988-9-1 —国务院第2-15、19条已执行√综合部、安环部、各车间

024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的意见(国发【2012】3号)

2012-1-12 2012-1-12 —国务院第二(四)、(六)条已执行√生产部、各车间

025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

(国发【2011】46号)

2011-12-30 2011-12-30 —国务院

第(一)-(八)、(十二)、

(十四)-(十六)条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

各车间

026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

见(国发【2011】35号)

2011-10-17 2011-10-17 —国务院第(一)、(二)条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027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

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2010-7-19 2010-7-19 —国务院

第1-8、10、13、14、16、17、

23、26、28条

已执行√公司各部门

028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

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

2010-2-6 2010-2-6 —国务院全文已执行√公司

029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进一步

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班体系建设的实

施意见(安委办【2010】25号)

2010-11-9 2010-11-9 —国务院

第(三)4;(六);(八)1、

3;(九);(十);(十一)

1、4;(十二)1;(十三)1;

(十五)2;(十六)1;(十

七)1条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030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加强企

业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

办【2010】27号)

2010-11-22 2010-11-22 —国务院

第二(一)、(二)1-4、(三);

第三(一)-(五);第四(一)

-(三);第五条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综

合部、

各车间

031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45号)

2006-9-2 2006-10-1 2012-4-1 国家安监总局

第2、3、8-11、14、15、17、

20-25、27、29、30、33-35、

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48-50条

032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44号)

2004-12-28 2005-2-1 2012-3-1 国家安监总局

第2-4、19-21、30、42、49、

51条

已执行√

综合部、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033 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国家

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43号)

2012-1-17 2012-3-1 —国家安监总局

第2、3、5、6、8-10、13-23、

25、28、29、36-38条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03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

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40号)

2011-8-5 2011-12-1 —国家安监总局

第2-5、7-9、12-24、27、32-34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035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

款处罚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42号)

2007-4-9 2007-6-1 2011-11-1 国家安监总局第3-6、10-18条已执行√公司各部门

036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许可证实施办

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41号)

2004-5-17 2005-1-1 2011-12-1 国家安监总局

第2-4、8-22、24、25、30-34、

36、54条

已执行√公司各部门

037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36号)

2010-12-14 2011-2-1 —国家安监总局

第2-4、7-9、11-13、15、16、

18、19、21-24、26、28、31-36

已执行√公司各部门

038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适用规则(试

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31号)

2010-7-15 2010-10-1 —国家安监总局全文已执行√公司

039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

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30号)

1999-7-12 2010-5-24 2010-7-1

原国家

经贸委制定

现国家安监总

局制定

第2-6、8、9、13、16、19-23、

25-27、32、35-37

已执行√

综合部、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040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27号)

2009-9-8 2009-11-1 —国家安监总局第2-6、8、9条已执行√

综合部、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041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23号)

2009-7-1 2009-9-1 —国家安监总局第2-4、7-23、25-36、54条已执行√

综合部、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042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17号)

2009-4- 1 2009-5-1 —国家安监总局

第2、3、7-12、14、17、19、

20、23、24、26、27、29-34

已执行√公司各部门

043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16号)

2007-12-28 2008-2-1 —国家安监总局

第2-4、6-12、14-18、25、28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044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15号)

2003-5-19 2003-7-1 2008-1-1 国家安监总局

第4、5、16、24、33、34、35、

58条

已执行√公司各部门

045

安全生产行政复议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14号)

2003-2-18 2003-5-1 2007-11-1

原国家经贸委

制定

现国家安监总

局制定

第2、5、6、8、15、24、25、

33、34条

已执行√

综合部、安环部、

生产部

046

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11号)

2004-5-21 2004-10-1 2007-3-1 国家安监总局第2-4、6-15、17-23、29条已执行√

综合部、

安环部

047

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9号)

2006-10-20 2006-11-1 —国家安监总局第5、6、12-18、22条已执行√公司各部门

048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国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年第1

号)

2003-3-3 2003-3-3 —国家安监总局

对硝基氯化苯、氢氧化钠、盐

酸、对硝基苯酚、氢气、乙醇、

镍催化剂、焦亚硫酸钠、活性

炭、对氨基苯酚

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049 《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国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年第2

号)

2003-3-3 2003-3-3 —国家安监总局全文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050 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

设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指

导意见(安监总办【2010】139号)

2010-8-20 ——国家安监总局全文已执行√公司各部门

051 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2010-11-3 ——国家安监总局全文已执行√公司各部门

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

052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强化安

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

管二【2010】203号)

2010-12-7 ——国家安监总局全文已执行√

053 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

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5号)

2006-4-5 2006-4-15 —国家安监总局

第2、5、6、8、12、13、15-18、

20、22-26条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营

销部

054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1号)

2005-7-22 2005-9-1 —国家安监总局第2-4、14-19、23、24条已执行√

综合部、安环部、

生产部

055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特

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40

号)

2005-1-10 2005-7-1 2011-7-1 国家质监总局

第2、4-6、8、10-12、15、19-25、

29、39条

已执行√

综合部、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056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国家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15号)

2009-7-3 2009-7-3 —国家质监总局

第2、4-10、12、14、15、18、

28、30、37、44、45条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057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质技

监局锅发【2001】57号)

2001-4-9 2001-4-9 —国家质监总局

第2、5-7、10、12、13、15-21、

23-31条

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058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全监

察行政处罚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总局令第14号)

2002-3-1 2002-3-1 —国家质监总局全文已执行√公司

059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公安部令第106号)

2009-4-30 2009-5-1 —国家公安部

第2、3、8、13-16、20、21

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060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07号)2009-4-30 2009-5-1 —国家公安部第8、36条已执行√安环部

061 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管理办法

(公安部令第87号)

2006-8-22 2006-10-1 —国家公安部

第3-6、8、9、13、14、26、

28、29条

已执行√安环部、营销部

062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财企【2012】16号)

2012-2-14 2012-2-14 —

财政部

国家安监总局

第2-4、8、14、15、20、26、

27、29、31-33条

已执行√安环部、财务部

063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建【2006】369号)

2006-7-26 2006-8-1 —

财政部、

安全监管总局、

人民银行

第2、5、7、8、11、13、14、

16条

已执行√安环部、财务部

064 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

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

2006-12-8 2007-1-1 —

财政部

国家安监总局

第2-5、9、11-18、20-22、25

已执行√财务部

065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

1999-5-19 2000-3-6 —

国经信部

国家安全总局

第2、4、7-15条已执行√综合部、安环部

066 压力管道质量监督检验规则

(国质检锅【2002】83号)

2002-3-21 2002-3-21 —国家质监总局

第2、3、14、15、24、34、46

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067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35号)

2002-11-15 2002-11-15 —国家经贸委第2、3、13-20条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068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

(中国气象局令第21号)

2011-7-22 2011-9-1 —中国气象局

第4、5、7-9、13、15、16、

20、22、26条

已执行√设备部、安环部

069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23号)

2002-3-28 2002-5-1 —

中国卫生部

第2-4、6-19条已执行√

综合部、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070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49号)

2006-7-27 2006-7-27 —中国卫生部

第2-4、12、13、16-19、22-25、

28-30条

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07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卫法监发【2002】63号)

2002-03-11 2002-03-11 —中国卫生部全文已执行√

综合部、

安环部

072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卫法监发【1999】620号)

1999-12-24 1999-12-24 —中国卫生部

第2-10、17、18、20、23-26、

28-34条

已执行√

综合部、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07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2010-1-22 2010-8-1 —国家卫生部第1-3、4.1、4.2、4.4-4.6、

5.1-5.2、

6.1-6.3、 6.5、

7.1.1-7.1.3、7.2、8.1、8.3、8.5

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074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化学有

害因素(GBZ 2.1-2007)

2007-4-27 2007-11-1 —国家卫生部全文已执行√

综合部、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07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58-2003)

2003-6-3 2003-12-1 —国家卫生部全文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076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 15603-1995)

1996-2-1 1996-2-1 —

国家技术

监督局

全文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采

购部

077 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 17916-1999)

2000-4-1 2000-4-1 —

国家技术

监督局

全文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采

购部

078 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095

(GB17915-1999)

2000-4-1 2000-4-1 —

国家技术

监督局

第1、2、3.1、3.2、3.3.1、3.3.2、

3.4.2、3.5、4.1.1-4.1.4、4.2.1、

4.2.2.1、4.2.2.2、4.2.3、6.2.1、

6.2.3.2、

7.1-7.3、8、9、10条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采

购部、各车间

079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4-1999)

2000-4-1 2000-4-1 —

国家技术

监督局

第1、2、3.1、3.2、3.3.1、3.3.2.3、

3.4、3.5.1、

4.1.1-4.1.3、4.2、

4.3、5、6.1.2、6.2.1、

6.2.2.3-6.2.2.5、 6.2.2.8、

6.2.3.1、7、8、9、10条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采

购部

080 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1998-3-2 1998-10-1 2004-4-1 国家技术

监督局

全文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081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 190-2009)

2009-6-21 2010-5-1 —

国家质检总局

标准化委员会

全文已执行√

安环部、营销部、

生产部

082 安全帽(GB2811-2007)2007-1-19 2007-12-1 —国家安监总局全文已执行√安环部

083 安全色(GB2893-2008)2008-12-11 2009-10-1 —国家质监总局全文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084 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2894-2008)2008-12-11 2009-10-1 —国家安监总局全文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085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一部分:

钢直梯(GB4053.1-2009)

2009-3-1 2009-12-1 —

国家技术

监督局

全文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标准化委员会

086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二部分:

钢斜梯(GB4053.2-2009)

2009-3-1 2009-12-1 —

国家技术

监督局

标准化委员会

全文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087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三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

2009-3-1 2009-12-1 —

国家技术

监督局

标准化委员会

全文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088

高处作业分级

(GB/T3608-2008)

2008-10-30 2009-6-1 —

国家质监总局

标准化委员会

全文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089

高温作业分级

(GB/T4200-2008)

2008-10-30 2009-6-1 —

国家质监总局

标准化委员会

全文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090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4387-2008)

2008-12-11 2009-10-1 —

国家质监总局

标准化委员会

第1、2、3.2、4.1、4.3-4.7、

4.11、6.1.1-6.1.4、6.1.10、

6.1.11、6.2.2、6.2.2、6.3.2-6.3.5、

6.4.1-6.4.3、6.4.7-6.4.9、6.4.11、

6.5条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采

购部、营销部

091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4962-2008)

2008-12-11 2009-10-1 —

国家质监总局

标准化委员会

第1、2、3.2、3.4、3.5、3.11、

3.12-3.16、3.18、

4.1.1、4.1.2、

4.1.4-4.1.7、4.1.9、4.1.10、

4.1.12、4.1.13、4.1.16、4.2、

4.3、4.4.1-4.4.13、4.4.15、

4.4.18、

5.1-5.3、

6.1、6.2、6.4、

8、9条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加

氢车间

092

火灾分类

(GB/T4968-2008)

2008-11-4 2009-4-1 —

国家质监总局

标准化委员会

全文已执行√安环部

093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Z 230-2010)

2010-4-12 2010-11-1 —国家卫生部全文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094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

标识(GB 7231-2003)

2003-10-1 2003-10-1 —国家质监总局全文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095 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

(GB/T8175-2008)

2008-6-19 2009-1-1 —

国家质监总局

标准化委员会

全文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096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11651-2008)

2008-12-11 2009-10-1 —

国家质监总局

标准化委员会

全文已执行√

综合部、安环部、

生产部、各车间

097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12158-2006)

2006-6-22 2006-12-1 —

国家质监总局

标准化委员会

第1-5、6.1、6.2.1-6.2.4、6.3、

6.4.1-6.4.5、6.4.9-6.4.12、6.5、

7.1、7.2.1-7.2.4、7.2.7、7.3、

7.4、8条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

各车间

098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1990-3 2005-7-26 2005-11-1

国家质监总局

标准化委员会

全文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099

有毒作业分级

(GB12331-90)

1990-4-23 1991-1-1 —

国家技术

监督局

全文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各

车间

100

低温作业分级

(GB/T 14440-93)

1993-6-10 1994-1-1 —

国家技术

监督局

全文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10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008-8-19 2008-10-1 —

国家质监总局

环境保护部

第1-4条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102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12801-2008)

2008-12-15 2009-10-1 —

国家质监总局

标准化委员会

全文已执行√

综合部、安环部、

生产部、各车间

103 常用化学危险品的分类及标识

(GB13690-1992)

1992-9-28 1993-7-1 —

国家技术

监督局

全文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

各车间

104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

2009-10-15 2009-12-1 —

国家质监总局

标准化委员会

全文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

各车间

105

用电安全导则

(GB/T13869-2008)

2008-4-24 2008-12-1 —

国家质监总局

标准化委员会

第1-4、5.5、5.6、6、7、8.4、

9、10条

已执行√

安环部、生产部、

各车间

106 安全色光通用规则2008-12-15 2009-10-1 —国家质监总局全文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GB/T14778-2008)标准化委员会

107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15258-2009)

2009-6-21 2010-5-1 —

国家质监总局

标准化委员会

全文已执行√安环部

108 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

(JSG D5001-2009)

2003-7-13 2003-10-1 2009-12-1 国家质监总局

第1-3、5-10、14、17、20、

23条

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109

2018年宿迁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

标准化工作方案2018.3.21 2018.3.21

宿安监发

(2018)25号

全文已执行√安环部

110 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8.5.1 2018.5.1 省人大全文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111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18.5.1 2018.5.1 省人大全文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112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8.5.1 2018.5.1 省人大全文已执行√安环部、生产部

评价人员签字:

新亚强硅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评价记录

2018年05月05日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报告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报告 一、评价目的 施工过程中我项目部对相关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的评价分析。 二、评价范围 我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法律法规所包含的所有领域。 三、评价依据 1、程序文件、管理手册、作业文件。 2、大庆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四、评价时间 2012年5月30日 五、评价组成员 评价组长:刘江 成员:汤晓东易万军 六、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综述 1、我项目部一直本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要求,不断提升质量、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质量为实施指导方针,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认真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宣传、教育并贯彻实施,有针对性的落实检查,对三标管理体系的运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公司办公室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网络、书店等获取收集涉及我 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组织公司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将其融入

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之中。 3、在建立了评审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首先考虑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如:我们通过学习法律法规, 通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高了员工的环境保护、健康安全意识,并能够自觉地遵守本岗位有关的程序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4、为了使法律法规的合规性能定期评价,并得到及时更新的合规性评价,我们充分考虑到识别法律法规时的时效性,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结果,结合国字标准、行业标准相关的要求等,注重评价的更新控制措施。 总之,我项目部能够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遵守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制度,没有发生违背体系运行、环境污染、职业健康与安全等风险及事故。我公司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已形成了一套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监督机制。 公司综合办 2012年5月30日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报告1243

法律法规合规性和适宜性评价报告 公司按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做到依法经营,严格管理,向依法管理要效益。 公司建立健全了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对各岗位人员进行了环境管理知识和意识培训,为了减少和预防对环境造成污染、伤害人身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1、建立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能源资源控制程序》、《污染物排放控制程序》、《危险化学品制度》等程序; 2、对各岗位人员进行有关影响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控制程序培训,使每位员工能够全面了解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和程序控制从事各自的工作; 3、严格按照公司文件和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对生产产生的噪音、污水排放进行控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水电及原材料的使用,确保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 4、对机械设备进行噪声防护及维修保养,对空压机、粉碎机等噪声大的设备隔离设置,减轻噪声对环境污染,经福山区环保局监测,噪声、废水排放均符合标准要求,未发生污染投诉事项。 5、按照废弃物管理要求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对有毒有害废弃物,各部门严格管理,使有毒有害废弃物得到有效收集。管理部与有资质的单位签订处置合同。 6、公司通过控制原材料,控制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达到要求。

通过对我公司环境管理体系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进行评估,我公司在生产 及产品环保要求控制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规范要求去 做,自实施体系以来,未发生违法、违规情况,在环境方面,未发生一起因违 犯法规而造成的环境安全事故。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各部门应继续严格按照 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力度,随时更新法律法规, 使我公司做到守法诚信、持续改进、保健康安全,保护环境、预防污染。 适宜性评价: 公司识别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与公司的环境因素相适应,经评价是适宜 性,后续严格执行控制。 评价人:各部门负责人审核:XXX 批准:XXX 日期:20XX.XX.XX

环境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报告

环境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报告 (ISO14001-2015) 一、评价目的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对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评价分析。 二、评价范围 适合于公司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三、评价依据 1、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清单 2、环境法律法规、国家强制性标准、环境管理制度、地方性环境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等。 四、评价时间 2015年11月26日 五、评价小组成员 评价组长: 成员: 以及各车间、部门内审员 六、评价过程综述 评价组成员针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中的87个适合于公司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进行了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合规性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如下: 1、污水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5个,摘录法律条文13条; 2、大气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7个,摘录条文15条;

3、噪声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3个,摘录法律条文4条; 4、固体废物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4个,摘录法律条文13条; 5、危险化学品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4个,摘录法律条文21条; 6、源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4个,摘录法律条文9条; 7、应急准备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8个,摘录法律条文37条; 8、综合性法律法规及标准10个,摘录法律条文38条。 其中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我公司食堂的油烟排放没有检测,原因是上级检测部门没有油烟排放的检测资质。但从总体上看我公司能够自觉遵守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也能够满足公司环境方针的要求。 九、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改进的建议 1、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面存在目前制订的评价标准不能保证评价的一致性,需要对评价标准做进一步的修订。 2、在固体废弃物分类管理中,个别部门存在分类不清楚的、员工培训不到位的现象,从而造成个别员工对固废乱丢、乱放等不好的行为。因此,各部门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十、合规性评价结论 各部门都能够有效遵循法律法规,未发生过环境扰民事件,未有单位和个人投拆,无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公司的环境行为基本符合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要求。对在合规性证据收集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责任部门能够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和实施纠正即纠正措施,对环保意识和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报告

HSE、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报告 编制人:梁成铎 批准人: 中原油田建设集团公司 2010年4月20 日

一、评审目的 验证我公司各部门各单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相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E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规定的要求。 二、评审范围 ⑴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E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单位和部门; ⑵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E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过程和产品; 三、评审依据 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E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四、评审方式 ?现场察看 ?查阅文件 ?查阅记录 ?人员访谈 五、评审人员 组长:窦文林魏成庆 组员:庞随庄李松毕彩玉胡海军梁成铎付建厂马明宇 付清泉李群邢希胜索春兰李风兰(注:1、庞随庄负责审核沙特区域,付建厂负责审核西部区域,李风兰审核西南区域,马明宇、付清泉负责审核其他区域,索春兰负责审核安装工程一处,邢希胜负责审核安装工程二处,毕彩玉负责审核安装工程三处。) 六、评审时间:

2010年4月12日---2010年4月17日 七、评审结果 通过本次评审发现:我公司共有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E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不符合项3项,其中道桥工程一处机械攸厂存在不符合项1项;桥梁工程处水泥制品厂1项;道三西南项目存在不符合项1项。安装工程一处、市政建设工程处、生产技术科、经营管理科物资供应站、道桥四处、道桥二处、安装二处、安装三处等,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E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管理方面做得比较好,没有发现不符合项,具体评审结果详见附件一。 八、评审结论 通过本次评审,发现公司各部门、单位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E管理体系法律法规识符合性方面,已建立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E管理体系法律法规识别、获取、培训沟通、变更管理既符合性评审方面等规范的管理程序,而且运行正常。但在评审过程中,仍发现了4项不符合项,通过分析,评审小组认为公司各部门、单位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E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方面是符合相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E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E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管理是有效的。 附件一: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评审结果 附件二:不符合项报告 附件三:法律法规不符合项整改完成情况报告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

2018年度合规性评价报告为了确认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保证体系运行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规避法律风险,根据标准和公司体系文件要求,特组织开展了本年度的合规性评价工作。 一、评审时间:2018年6月1日。 二、参加人员: 三、评价目的: 对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就法律法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检查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对应法律法规遵循的符合性、自觉性、有效性;依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检查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的状况。 四、评价范围: 公司管理和运营活动中涉及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 五、评价依据: 1、ISO14000&OHSAS18000 2、公司体系文件;

3、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六、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综述: 在2018年6月1日,对我公司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自查,结果如下: 1、EHS部门主持了项目部各职能部门的学习培训工作,采取个人自学标准内容,集体学习安全部编制的2018年适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清单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通过学习,使员工对项目的重要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所对应的法律法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针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要求,员工能够用自己的自觉行动来保证我公司执行环境法律法规的自觉性、符合性、有效性。 2、公司的重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因素包括:1)废水排放;2)噪声排放;3)固体废弃物排放;4)能(资)源使用;5)化学品管理;6)落后产能淘汰7)安全管理;8)道路交通安全管理;9)消防安全管理;10)临时用电安全管理;1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12)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安全。 3、适用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工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重大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报告

律法规合规性和适宜评价报公司按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做到依法经营,严格管理,向依法管理要效益。 公司建立健全了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对各岗位人员进行了环境管理知识和意识培训,为了减少和预防对环境造成污染、伤害人身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1、建立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能源资源控制程序》、《污染物排放控制程序》、《危险化学品制度》等 程序; 2、对各岗位人员进行有关影响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控制程序培训,使每位员工能够全面了解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和程序控制从事各自的工作; 3、严格按照公司文件和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对生产产生的噪音、污水排放进行控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水电及原材料的使用,确保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 4、对机械设备进行噪声防护及维修保养,对空压机、粉碎机等噪声大的设备隔离设置,减轻噪声对环境污染,经福山区 环保局监测,噪声、废水排放均符合标准要求,未发生污染投诉事项。 5、按照废弃物管理要求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对有毒有害废弃物,各部门严格管理,使有毒有害废弃物得到有效收集。管理部与有资质的单位签订处置合同。

6、公司通过控制原材料,控制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达到要求。 通过对我公司环境管理体系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进行评估,我公司在生产及产品环保要求控制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规范要求去做,自实施体系以来,未发生违法、违规情况,在环境方面,未发生一起因违犯法规而造成的环境安全事故。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各部门应继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力度, 随时更新法律法规,使我公司做到守法诚信、持续改进、保健康安全,保护环境、预防污染。 适宜性评价: 公司识别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与公司的环境因素相适应,经评价是适宜性,后续严格执行控制。 评价人:各部门负责人审核:王静静批准:乔绪军 日期: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估报告

法律法规标准符合性评价报告

X 法律法规标准符合性评价报告 编制: 批准 年月日

X 法律法规标准符合性评价报告 1 评价目的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符合性评价结果是一项系统、全面、深入的评价活动,是验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有效途径,是确认企业自身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遵守安全法律法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低要求,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确保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 为了客观、系统、深入地进行法规及要求符合性评价结果,我公司在推进安全标准化过程中组织专门力量,在对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识别和确认的基础上,开展了该项工作。 2 评价小组 为了做好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评价工作,我公司成立了评价小组。 组长: 成员: 3 评价时间 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共计天。 4 工作步骤 开展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评价应按照准备依据、确定容、逐项比对、提出结论、问题汇总、风险确认、问题整改的步骤进行开展。

1.1准备依据 开展符合性评价,首先应明确评价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容: (1)法律法规; (2)标准规程; (3)政策行政文件; (4)上级主管单位的安全要求; (5)我公司的管理文件; (6)方针目标等。 1.2确定容 为系统、全面地进行评价,结合传统安全管理习惯,对评价容进行以下归类。按照类别,找出对应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要求。容一般包括:(1)建设项目“三同时”要求;(2)安全责任制;(3)规章制度;(4)安全培训;(5)安全检查;(6)现场安全监测监控;(7)安全警示标志;(8)消防设施与器材;(9)特种设备管理;(10)安全特性检测检验;(11)电气安全;(12)隐患管理;(13)重大危险源管理;(14)应急救援体系;(15)劳动保护;(16)职业健康等方面。 1.3逐项比对 根据法律法规及要求的容和条款,按照步骤二中的类别进行逐项比对。 1.4提出结论 根据比对的结果,明确企业的符合性表现,清楚地描述符合程度,得出符合、不符合和基本符合的结论。 1.5问题汇总 对比对分析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归类和分析,可以按照法律法规类、企业要求类进行,也可以结合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如严重、一般、轻微等方式划分。

法律法规及其要求合规性评价报告

法律法规及其要求合规性 评价报告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报 一、目的 依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获取识别评价程序》要求,对适用公司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进行评价,判定符合情况。 二、适用范围 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各相关部门、各分(子)公司负责评价其合规性情况,市场技术部作总结。 三、评价情况 (一)公司现有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情况 公司共收集了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33个,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245个。 (二)公司合规性情况 1、有关许可证的情况 总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各分(子)公司:营业执照、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化工石油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贰级、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贰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贰级、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GB1、GB2级,GC2级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压力容器D1、D2)、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按要求进行了年检。 2、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情况 3、三废达标情况 废水:公司本部及各家分(子)公司驻地产生的废水均为生活污水,进入荆门市政污水管网,公司承建的工程90%在厂区内,且施工周期短,施工现场几乎不用水,固定场所的生产用水为精细化工分公司清洗反应釜的水,排放到边沟中,1-3季度检测达标排放。环保清洗分公司作业在指定清洗现场,产生的废水流入边沟,进入荆门石化总厂污水处理站。槽车清洁分公司产生的清洗污水经隔油池过滤后由专设的管道排放到荆门石化总厂污水处理站。 废气:公司无有组织的废气排放,(塑料有限公司的印刷,电、火焊的焊接)1-3季度空气监测,排放符合标准规定。

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了规范龙岗坪山协力胶盒厂获取、识别和更新有关社会责任、健康安全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客户行合规性评价,并在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加以应用,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的过程管理。 3 职责 3.1行政体系部是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主管部门。 3.1.1负责有关社会责任、健康、安全和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客户要求的收集、识别、更新与传达; 3.1.2负责合同的法律审查及法律纠纷的处理; 3.1.3负责组织社会责任、健康、安全与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守情况进行评价。 3.2 各部门负责收集、识别、更新本部门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要求,并传达给员工遵照执行。负责业务范围内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评价工作。 4 程序内容 4.1 获取内容: 4.1.1 法律: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颁布的法律如: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 4.1.2 法规:国务院和各相关省、自治区、市、县人大颁布的有关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的条例和实施细则; 4.1.3 规章:各部、委、局和各相关省、自治区、市、县政府颁布的

健康、安全与环境规章制度; 4.1.4 标准:国家、行业和地方颁布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标准; 4.1.5 国际公约:关于保护环境的公约、国际劳工公约、职业健康安全公约和建议书; 4.1.6 其他要求:各级政府有关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客户有关社会责任、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的要求等。 4.2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获取 4.2.1 获取的渠道 4.2.1.1 行业的标准从行业协会和相关标准发布部门获取; 4.2.1.2 与咨询机构、安全等部门联系; 4.2.1.3 从互联网查询获取; 4.2.1.4 从公司业务主管部门获取识别成型的法律法规清单。 4.2.2 获取方法: a) 各主管部门不定期通过上述渠道获取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达到保持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处于最新状态; b) 各主管还可以随时上网查询; c) 公司体系部通过上级法律部门获取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d) 所属部门获取的相关法律、法规或其它要求,由负责人员填写“法律、法规获取单”给予保管,并将法律文件传递到公司体系部。 4.3 判定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适用性 4.3.1 根据以下依据进行判断: 4.3.1.1 针对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害因素、环境因素;4.3.1.2 针对行业的特点;

法律法规及其要求合规性评价报告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报 一、目的 依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获取识别评价程序》要求,对适用公司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进行评价,判定符合情况。 二、适用范围 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各相关部门、各分(子)公司负责评价其合规性情况,市场技术部作总结。 三、评价情况 (一)公司现有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情况 公司共收集了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33个,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245个。 (二)公司合规性情况 1、有关许可证的情况 总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各分(子)公司:营业执照、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化工石油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贰级、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贰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贰级、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GB1、GB2级,GC2级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压力容器D1、D2)、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按要求进行了年检。 2、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情况 3、三废达标情况 废水:公司本部及各家分(子)公司驻地产生的废水均为生活污水,进入荆门市政污水管网,公司承建的工程90%在厂区内,且施工周期短,施工现场几乎不用水,固定场所的生产用水为精细化工分公司清洗反应釜的水,排放到边沟中,1-3季度检测达标排放。环保清洗分公司作业在指定清洗现场,产生的废水流入边沟,进入荆门石化总厂污水处理站。槽车清洁分公司产生的清洗污水经隔油池过滤后由专设的管道排放到荆门石化总厂污水处理站。 废气:公司无有组织的废气排放,(塑料有限公司的印刷,电、火焊的焊接)1-3季度空气监测,排放符合标准规定。 废渣:公司本部的生活垃圾等一般固体废物由荆门总厂环卫站处理。公司本部产生的固体危险废物如日光灯管、汽车电瓶等交维修服务单位回收。各分(子)公司的生活垃圾由荆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报告

法律法规合规性和适宜性评价报告公司按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做到依法经营,严格管理,向依法管理要效益。 公司建立健全了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对各岗位人员进行了环境管理知识和意识培训,为了减少和预防对环境造成污染、伤害人身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1、建立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能源资源控制程序》、《污染物排放控制程序》、《危险化学品制度》等程序; 2、对各岗位人员进行有关影响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控制程序培训,使每位员工能够全面了解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和程序控制从事各自的工作; 3、严格按照公司文件和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对生产产生的噪音、污水排放进行控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水电及原材料的使用,确保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 4、对机械设备进行噪声防护及维修保养,对空压机、粉碎机等噪声大的设备隔离设置,减轻噪声对环境污染,经福山区环保局监测,噪声、废水排放均符合标准要求,未发生污染投诉事项。 5、按照废弃物管理要求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对有毒有害废弃物,各部门严格管理,使有毒有害废弃物得到有效收集。管理部与有资质的单位签订处置合同。 6、公司通过控制原材料,控制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达到要求。

通过对我公司环境管理体系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进行评估,我公司在生产及产品环保要求控制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规范要求去做,自实施体系以来,未发生违法、违规情况,在环境方面,未发生一起因违犯法规而造成的环境安全事故。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各部门应继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力度,随时更新法律法规,使我公司做到守法诚信、持续改进、保健康安全,保护环境、预防污染。 适宜性评价: 公司识别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与公司的环境因素相适应,经评价是适宜性,后续严格执行控制。 评价人:各部门负责人审核:王静静批准:乔绪军 日期:2017.10.11

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管理规定

一、目的 1.建立法律法规管理系统,系统地收集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满足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的要求 2.通过定期对公司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审,确保公司经营、管理的合法性。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班组及和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关系密切的承包商和供应商。 三、职责 1.安全部、办公室(安全员)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 求的收集辨识和评审工作,并督促承包商和供应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四、程序 1.收集和获取 A.收集的途径包括网络、外来文件、书店采购、专业咨询机构等。 B.收集范围包括国家、地方发布的法律;国务院发布的法规:各部委出台的行政规章 及国家地方各专业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标准。 C.填写《法律法规清单》。 D.提供《法律法规清单》给承包商和供应商. 2.辨识 A.安全部(安全员)办公室进一步确定法律法规的时效性、适宜性,并根据专业特点辨识法律法规中的适用条款。成公司法律法规适用条款清单。 3.更新 A.安全部(安全员)办公室负责及时追踪法规的更新情况、及时更新法律法规清单。并及时转发给各使用部门或岗位。 4.合规性评价 A. 每年12月,由安全部(安全员)办公室负责组织,各部门共同开展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 B.评价依据主要是公司法律法规适用条款。 c.评价对象是管理制度健全与完善情况、作业场所风险控制情况和人员资源管理情况。 D.评价方式为各部门内部评价,评价结果报送安全部(安全员)办公室,安全部(安全员)办公室汇总评价结果,交管理者代表审批。管理者代表组织评价会,对评价结果进行确认,并协调安排评价结果的有效处理。 E.安全部(安全员)办公室组织编写年度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报告。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表

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表NE-JL-220 序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事项 制(修)订日 期 相关条款说明评价结果原因分析责任分析整改计划整改措施备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03-14 第42、43、48条符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1-02-25 第134、135、136、139条符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06-29 第3、4、5、6、7、20、 21、23~25、29、33、34、 36~39、42、43、57、59、 69、73、74条 符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12-31 第4~6、13~16、19~20、 22~23、30~34、36~38、48 条 符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10-28 第10、16、19、21~23、 44条 符合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8-5-1 第15、48条符合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7-06-29 所有条款符合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01-01 所有条款符合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10-27 第1条符合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第13、24~33条符合 1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02-16 所有条款符合 13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01-07 第2、6、7、13、14、19~22 条 符合 1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 第22条符合 15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03-28 第4、6~7、9、14、16、 26、33条 符合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 例 1995-12-27 第5、9条符合 17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3-2 第1~4、8、23、25、27、 31、33、34、48、50、51、 53 符合 18 工伤保险条例2010-12-20 第2、4、10、14~18、23、 29、31、33~35、51~53条 符合 19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05-08-17 第2、4、13、17、19、36 条 符合 20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5-1 第13、24~32、38~40、63、 65、66 符合 21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10-26 所有条款符合 22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06-28 第3~10条符合 23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2012-7-1 第2、13~14、16~19、21 条 符合 24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 证管理实施办法 2011-12-01 所有条款符合 25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 办法 2006-07-26 第5、7~8条符合 26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2003-2-24 第3类易燃液体、第6类 有毒 符合 27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07-08 第14~19、21、23~25条符合 28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2006-3-1 第3~4、6~9、11~20、22~25 条 符合 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估报告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估报告 我公司在体系运行以来,便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了收集并对与我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在进行收集的同时进行了符合性评价。具体的评价情况下表进行详细说明: 一、评审目的﹕依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符合性评估程序》要求,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评价,判定与公司现况的符合情况。 二、评审范围﹕本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由行管部负责汇总适用的法律法规并对其进行评价,由行管部 收集与顾客要求和产品相关的其他要求 三、评审情况﹕ (1)现公司法律法规达标情况 A、2007年8月27日取得《环保工程建设验收合格书》 B、2005年11月1日至5日已委拖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我司生活废水、锅炉废气和厂界噪音的监测报告,检测结果为合格。 C、特种设备 压力容器于,报告编号为:SZ-R12-2-2007-2313、SZ-R12-2-2007-2315、SZ-R12-2-2007-2314、操作员现由供应商操作人员实施且有资格。 叉车操作人员现已具有资格证书. D、2007年10月8日完成了消防验收 委托单位:苏州市公司局消防支队 E、危险废弃物委托有资质的处理商进行处理,并于2008年5月17日签定协议。 委托单位:新区环保服务中心 F、职业病申报 2008年4月7日取得职业病申报回执,无职业病 G、防雷检测报告 2008年3月21日已取得防雷检设施测报告 I、室内空气质量 2008年5月14日经苏州大学放射学研究报检测中心对甲醛、一氧化碳和粉尘作检测,检测结果为合格.检测报告编号为:SDFY-2008-5119 1页

(2)其他要求符合情况 A、消防 公司相当注重安全生产,每个月对消防设备进行点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全公司范围内对紧急逃生示意图和火灾、爆发生后紧急响应联络图进行张贴、培训,每年举办一次消防演习,包括疏散、救火、楼层检查、急救、物资抢救的练习 本公司消防事项符合的法律法规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机关团队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仓库放火安全管理规则》 B、化学品 公司内部化学品购买、储存和发放由营业采购部负责,化学品使用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配备了相应的防护设备,并对化学品意外泄漏和爆炸的紧急响应进行培训和张贴,为改善化学品储存环境,近期对化学品仓库进行了改造,制定了《危险化学品泄漏应变处理办法》,并符合以下法律法规的要求 《关于加强化学危险物品管理的通知》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建议书》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 《危险货物品名表》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2页

法律法规标准符合性评价报告

X有限公司 法律法规标准符合性评价报告 编制: 批准 年月日

X有限公司 法律法规标准符合性评价报告 1 评价目的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符合性评价结果是一项系统、全面、深入的评价活动,是验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有效途径,是确认企业自身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遵守安全法律法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低要求,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确保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 为了客观、系统、深入地进行法规及要求符合性评价结果,我公司在推进安全标准化过程中组织专门力量,在对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识别和确认的基础上,开展了该项工作。 2 评价小组 为了做好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评价工作,我公司成立了评价小组。 组长: 成员: 3 评价时间 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共计天。 4 工作步骤 开展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评价应按照准备依据、确定内容、逐项比对、提出结论、问题汇总、风险确认、问题整改的步骤进行开展。

1.1准备依据 开展符合性评价,首先应明确评价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法律法规; (2)标准规程; (3)政策行政文件; (4)上级主管单位的安全要求; (5)我公司的管理文件; (6)方针目标等。 1.2确定内容 为系统、全面地进行评价,结合传统安全管理习惯,对评价内容进行以下归类。按照类别,找出对应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要求。内容一般包括: (1)建设项目“三同时”要求;(2)安全责任制;(3)规章制度;(4)安全培训;(5)安全检查;(6)现场安全监测监控;(7)安全警示标志;(8)消防设施与器材;(9)特种设备管理;(10)安全特性检测检验;(11)电气安全;(12)隐患管理;(13)重大危险源管理;(14)应急救援体系;(15)劳动保护;(16)职业健康等方面。 1.3逐项比对 根据法律法规及要求的内容和条款,按照步骤二中的类别进行逐项比对。 1.4提出结论 根据比对的结果,明确企业的符合性表现,清楚地描述符合程度,得出符合、不符合和基本符合的结论。 1.5问题汇总 对比对分析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归类和分析,可以按照法律法规类、企业要求类进行,也可以结合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如严重、一般、轻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报告.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报告 编制人:吴小民 批准人:郑兴才 单位:浙江京都气体有限公司 日期:2014年12月10日 1、评审目的:检查各专业及生产岗位的作业活动、运作、产品、设备、服务等有关的危害及环境因素 2、评审范围: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3、评审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技术规程 4、评审方式 检查各单位有关记录、检查生产现场设备设施运行及人员的操作,对照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5、评审人员 评审组组长:郑兴才 组员:吴小民李琳周土生郑兴华郑霖 6、评审时间:2014年12月10日 7、评审结果: 从检查来看,本企业各生产单位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管理方面做的比较好,基本没有不符合项。具体评审结果详见附件一、附件二。 8、评审结论

通过本次评审,发现各单位在法律法规符合性方面,已建立法律法规识别、获取、培训沟通、变更管理等规范的管理程序,而且运行正常。 但在评审过程中,仍发现了1项不符合,通过分析,主要是由于管理和检查不到位,在设备检修时未按规定恢复,此外还有部分设计原因。 附件一: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审表(法律法规部分) 附件二: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审表(标准部分) 浙江京都气体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10日 附件一 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审表 (法律法规部分) 序号法律法规及其他 要求 实施日期 简介及重 点关注条 款 法律法规编 号 备注(不满 足原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安全生产法 2014年 12月1 日 全文 主席令第13 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污染防治法 2008年6 月1日 第1、2、 6、7章 主席令第87 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9第1、2、6主席令32号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获取更新及合规性评价程序(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获取更新 及合规性评价程序(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获取更新及合规性评 价程序(新版) 1.0目的 识别和获取适用于建设及施工项目部、项目监理单位安全生产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确保履行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路工程建设、施工和服务中与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更新及合规性评价。 3.0职责 3.1各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涉及安全生产方面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更新及合规性评价。 3.2建设及施工项目部、项目监理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在建项

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包括地方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更新及合规性评价。 3.3各级管理者负责向单位员工及相关方传达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相关信息。 4.0工作程序 4.1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范围 4.1.1法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法规等。 4.1.2其他要求 a)国家和行业技术、安全规范、标准和相关的国际公约等。 b)行业规章、政府部门的协定、非法律指南、集团的制度条例、方针和本单位的目标及相关方的合理要求等。 4.2获取的渠道与方法 4.2.1获取上述范围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和渠道和方法有: a)通过报纸、杂志、书藉、电子媒介等获取; b)网上查询; c)与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等部门建立联系;

合规性评价表(标准)

序号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相关要求遵守情况评估结果备注 1 废气符合广东省地方 标准大气排放限值 DB44/27-2001第二时段 4.2.2.2位于二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二级标准执行二级排放标准A 4.3.2.3排气筒高度除应遵守排放速率标准值外,排气筒应 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5米以上。 执行相关规定A 4.3.2.6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米。公司现阶段无涉及E 4.3.2.8工业生产尾气确需燃烧排放的,其烟气黑度不得超 过林格曼1级 公司现阶段无涉及E 5.4.1在对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性监测中,采样期间的工况应 与当时的运行工况相同,排污单位的人员和实施监测的人员都 不应任意改变当时的运行工况。 执行相关规定A 6.1位于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的污染源,其二氧化 硫排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执行广东省发布的总量控制标准。 公司现阶段无涉及E 2 废水符合广东省地方 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二级标准 4.1.2.6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 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 4.1.2.1,4.1.2.2,4.1.2.3和4.1.2.4的规定。 公司现阶段无涉及E 3 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 界环境噪声排放 GB12348-2008的3类。 4.1.1昼间不高于65dB,夜间不高于55dB 产生噪声的场所进行 屏蔽低于标准要求 A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 用指南GB/T24001-2004 引言 已按标准建立了环境 管理体系 A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序号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相关要求遵守情况评估结果备注 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 语 GB/T 19000-2008 引言 已进行了规范化的应 用 A 1.范围 2.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3.术语和定义 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19001-2008引言 已按标准建立了质量 管理体系并获得认证 A 1.范围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4.质量管理体系 5.管理职责 6.资源管理 7.产品实现 8.测量、分析和改进 7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 指南 GB/T 19004-2000 引言 结合质量管理体系进 行了应用 A 1.范围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4.质量管理体系 5.管理职责 6.资源管理 7.产品实现 8.测量、分析和改进 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HSAS18001 引言 1.范围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已按标准建立了质量 管理体系并获得认证 A 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2用水单位自建的各类贮水设备要加以防护,定期清洗和公司现阶段无涉及E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报告(doc 51页)

编号:Q/ SSR-1.2-02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符合性评价报告 编制人: 批准人: 审核人: 编制日期:2012年7月30日审核日期:2012年8月1日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报告 目录 一、评价目的 (2) 二、评价范围及依据 (2) 三、评价小组组成 (3) 四、符合性法律法规获取 (3) 五、评价过程 (3) 六、综合评价 (4) 七、需要改进的地方 (5) 八、结论 (5) 附件A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6) 附件B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表 (18) 1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报告 一、评价目的 为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通过公司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条款的搜集、整理和学习,对各条款进行识别、评审,查找日常作业和管理过程中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进一步规范作业行为,消除违规现象。从而满足法律法规相关条款的要求,达到保护环境、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实现本质安全的目的。 二、评价范围及依据

三、评价小组组成 组长:向东(总经理) 副组长:舒骁骥(技术总监兼副总经理) 成员:赵永胜(生产部主任)、潘先伟(技术部)、宋一成(设备管理)、何明珠(财务部)、廖源(营销部)、彭露露(仓库管理) 对适用于本公司的164部法律法规、标准条款进行评审,通过本次评审,发现本公司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方面,已建立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获取、培训、交流等规范的管理渠道,而且运行正常。 四、符合性法律法规获取 通过网络、地方政府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新闻媒体等途径,收集适用于本公司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在公司领导的全面协调下,与部门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与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学习和讨论,并查阅有关基础资料,对适用于本公司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界定责任部门、相关部门和相关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判定符合性。 五、评价过程 1、收集并及时更新本公司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公司结合本企业的产品、活动和服务的特点,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等权威网站及和省、市环保/

(完整版)公司合规性评价报告

合规性评价报告 根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公司在建立体系的同时,将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作为组织的核心承诺,在法律法规的识别、应用、监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细致、明确的要求,并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简单地总结一下: 一、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 1、根据公司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及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我们要求各部 门和项目部对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公司技术工程部、运行管控部负责整 理、归类,公司评价小组进行评价,确定出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同时 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识别,掌握控制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的依据,在 运行中加以贯彻和应用。 2、在与顾客、供应商和分包方的接触中,积极宣传公司的环境、安全方针,通过合 同或签定环保、安全协议书的形式对甲乙双方提出明确的要求。 3、在各有关部门获取的基础上,主管部门建立了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 单,以电子版或文本的形式下发到各部门和项目部,由各有关单位识别出适用于 自己本单位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建立清单,并配备重要的法规文件版本。 4、为更好地体现公司的管理方针,有效控制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由公司 运行管控部、技术工程部分别组织对公司的环境、健康安全目标进行了分解,编 制了公司《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划 分了职责,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完成时间,针对全年资金使用计划,进行了 资金分配。项目部则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项目部的环境、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 以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为准绳,有效地进行运行控制和监测。 5、在体系建立和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制定出明确的要求,多次对全员进行法律法规 意识方面的培训宣传,以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为原则,扩大法规的获取渠道,逐 步提高企业对法规的实施和重视程度。 6、为了尽快使全员掌握重要的法律法规,主控部门将收集到的和下载的法规以电子 版的形式传递到相关单位,做到动态管理,发生变化时就随时更新。 1)扬尘控制方面:对水泥砂子进行遮盖,施工垃圾按规定清运,不凌空抛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