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波动特点及心脏结构功能与分析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波动特点及心脏结构功能与分析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波动特点及心脏结构功能与分析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波动特点及心脏结构功能与分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波动特点及心脏结构功能。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心内科收治的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

院体检的单纯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匹配(如性别、

年龄、病程、吸烟史、血脂、血糖、肌酐、尿素)。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

测比较两组的血压波动差异。行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结果:在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情况下,高血压

合并冠心病患者24h动态血压中平均收缩压(SBP)、平均舒张压(DBP)、平均动

脉压(MAP)、昼夜平均血压、昼夜脉压(PP)均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昼夜勺型/本组患者数比例低于单纯高

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较单纯高血压

组心脏结构、功能发生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舒张末

期壁厚度、心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的射血分数明显

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h动态血压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脉压、昼夜平均血压、脉压均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昼夜勺型/本组患者数比例降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发生明显变化:左室舒张末期容量、

左室舒张末期壁厚度、心左室末舒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射血分数下降。提示合

并冠心病组的血压控制不佳及波动加大,出现了左室顺应性的下降及功能改变。

所以,通过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的变化和心脏彩超的变化可以对高血压患者的

冠心病风险进行预测和及时干预治疗。

【关键词】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左室肥厚;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078-02

1.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入选标准

本研究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心内科收治的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来我院体

检既往患有单纯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仅服用ACEI类或ARB类

行单药治疗。

1.2 诊断和排除标准

观察组74例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为[1]:左

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或者右冠脉中一支或者一支以上直径狭窄≥50%。根据

世界卫生组织分类标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

所有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行24h动态血压监

测患者24小时血压的情况。检验患者血清相关生化指标(血脂、血糖、肌酐、

尿素)。

高血压诊断标准为[2]: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吸烟史的定义[3]:每日吸烟大于等于1支,连续吸烟1年以上,或戒烟未超

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治疗观察

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福辛普利、美托洛尔和螺内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50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福辛普利加美托洛尔治疗,在其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加用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室率、经治疗12个月后左房内径与左心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以及房颤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心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内径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房颤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福辛普利、美托洛尔和螺内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可改善左室功能,控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降低房颤复发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冠心病;高血压;房颤;福辛普利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心功能不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及严重并发症。近年来,我国的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多,心房颤动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其中75岁以上人群可达3%[1]。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易合并心房颤动,此类人群心功能不全出现较早,可形成恶性循环,预后较差。有统计显示[2],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者的死亡率高达60%以上。因此,探寻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对福辛普利、美托洛尔和螺内酯治疗本病的长期疗效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50例,均经心电图证实为心房纤颤,有冠心病或高血压病史,血压>140/90mmHg,心功能Ⅱ~Ⅳ级,左房内径40%。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瓣膜性心脏病、肺心病、二尖瓣返流等患者。按就诊顺序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有男14例,女11例,年龄24~82岁,平均(61.9±12.4)岁;观察组有男15例,女10例,年龄22~85岁,平均(62.1±11.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福辛普利和美托洛尔治疗,其中福辛普利第1周每日服用10mg,视血压耐受情况可于第2周增至20mg/d,视耐受情况可每2周加倍。美托洛尔第1周每日服用25mg,2周后视心室率情况可将剂量加倍。在其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加用螺内酯治疗,每日服用20mg,如有乳腺增生应停止使用。于治疗12个月后进行复查并行彩超心动图检查,记录两组患者的心室率、左房内径、LVEF

高血压并发心脏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高血压并发心脏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并发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心脏病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变化,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心脏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高血压并发心脏病;心理护理干预;护理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不仅会引起血压的骤然升高,同时还会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进而诱发心脏病。高血压合并心脏病多发于老年人群,若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容易导致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及心力衰竭,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主要通过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血压的稳定[1]。考虑到高血压并发心脏病容易引起患者的不良情绪,会在一定程度干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需要给予患者以心理护理干预。为探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并发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本研究选取90例患者进行试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心脏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58~85岁,平均年龄(64.2±5.9)岁。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55~88岁,平均年龄(63.6±6.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患者口服美托洛尔(100 mg)和厄贝沙坦(150 mg),1次/d,并给予其基础护理,对患者的饮食及日常活动加以指导,使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从患者的心理层面进行考虑,给予其针对性的服务。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者沟通,观察患者的肢体语言变化,从而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护理人员需要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以赢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对话和交谈的过程中进行健康宣教,使用通俗易懂的语句来代替专业术语,便于患者理解,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了解疾病的治疗方法,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为患者提供排解压力的途径,通过散步、看书、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心情、调节情绪。创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保证温度、湿度和光线的适宜,使患者保持心情的愉悦。护理人员需要得到患者家属的支持与协助,给予患者以情感支持[2]。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作者:沈潞华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药物治疗沈潞华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持续呈上升趋势,每年死于冠心病的患者超过70万人。冠心病有许多危险因素,而高血压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是后者的3~4倍。 在冠心病二级预防长期治疗过程中,除了生活方式治疗、多重危险因素控制(戒烟、体重控制、降压及降糖治疗,调脂治疗等)外,仍然需要应用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等药物。对有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降压治疗十分重要,可单用或联合应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降至130/80 mm Hg以下。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治疗目标在于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改善生存及减轻症状和缺血发作,改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首先要考虑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包括两类:改善预后药物(阿司匹林,不能用时可用氯吡格雷替代;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酯药物;ACEI)及减轻缺血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 ACS药物治疗包括抗缺血药物、抗血小板与抗凝药物,他汀类调酯药物;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溶栓药物。 一抗血小板药物 1 阿司匹林多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临床试验显示了阿司匹林治疗的获益,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血栓烷(TXA2)的合成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最佳剂量是75~150 mg/d。ACS患者开始服用300 mg,以后75~150 mg/d。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可持续存在于血小板的整个生存周期(7±2天)。所有冠心病的患者只要无禁忌证均需服用阿司匹林。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刺激症状和出血。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患者可改用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 2 氯吡格雷通过选择性的、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ADP受体而抑制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常用剂量为75 mg/d,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或需要支架置入者可顿服300 mg。ACS患者、置入药物支架患者需要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维持12个月左右,但仍需注意出血等不良反应。 3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在血小板聚集的终末环节阻断纤维蛋白原与GPⅡb/Ⅲa受体结合,主要用于介入治疗和ACS高危的患者,需静脉用药。 二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性能,降低心肌耗氧量;能延长舒张期冠状动脉灌注时间,增加心肌血流和氧的供应;能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有抗心律失常、改善左室结构与功能的作用;可防止斑块破裂,用于冠心病的各种类型及长期二级预防。尤其用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可缓解症状、减少心肌缺血的反复发作。多项循证医学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无禁忌证的患者应该早期开始应用。一般为口服给药,剂量可逐渐递增,直至达可耐受的目标剂量。治疗的目标心率为50~60次/分,应选用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药物。对ACS高危、进行性静息胸痛加重者,也可以先静脉用药,以后再口服。有支气管哮喘、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者应视为禁忌证。对明显低血压者需血液动力学稳定后再用。 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ACEI可降低血压、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HOPE研究结果显示,雷米普利使高危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相对危险性降低22%,EUROPA研究显示培哚普利使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相对危险性降低20%。2008年3月底公布的ONTARGET

高血压性心脏病完整病历

入院记录 姓名:XXXXXX 职业:农民 性别:男住址:XXXXXX 年龄:60岁病史供述者:本人 婚姻:未婚可靠程度:可靠 民族:汉族入院时间:2012年10月09日10时30分 籍贯:XXXXXXXX 记录时间:2012年10月09日13时30分 主诉:头晕、头胀痛20+年,加重伴心悸1天。 现病史:20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常在晨起时出现头晕、头胀痛、头额颞部为甚、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欠佳。激动或劳累后头晕、头胀痛明显加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给予降压等相关治疗,病情明显好转。1天前晨起出现头晕、头胀痛、双眼花伴心悸,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泻、胸痛等症状,自服罗布麻片病情无缓解,于今日来本院门诊求诊,门诊以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收住院。患病以来精神尚可,胃纳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罗布麻片,“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先天性失明,无内分泌、传染、遗传病史,否认药物、花粉及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 个人史:生于重庆铜梁,未到过疫区,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吸毒史;未婚。 家族史:父母双亡,死因不详;否认家族、遗传、血液性疾病。 体格检查 T ℃ P60次/分 R 22次/分 BP 150/90mmHg。 发育正常,肥胖,神清合作,对答切题,自动体位,慢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外耳道、口鼻腔无脓性分泌物,乳突、眼眶无青紫肿胀,乳突无压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消失;口腔粘膜无溃疡,咽喉部无充血水肿,扁桃腺不肿大。颈部对称,颈软、无阻力,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不肿大,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肋间隙正常,两侧呼吸运动对称、无增强减弱,节律规则,两侧语颤对称、无增强减弱,未触及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两肺叩诊呈清音,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在左锁骨中线内4-5肋间隙,心界无扩大,心率60次/分,心律,心音正常,各心瓣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显露,腹式呼吸存在,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浊音界存在、肝脾肋下未扪及,肝区无叩痛,无肌卫,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未闻及气过水声及血管杂音,双肾区无叩击痛。脊柱生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表现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表现 发表时间:2015-12-09T09:22:24.35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5期供稿作者:杨婷[导读]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会改变患者的心脏结构以及体内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表现。方法选取2013年3月一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以及我院同时期收治的42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室间隔/左室后壁及E/A 比较无明显差异(PI>O.O5),而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房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新房颤动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与普通高血压患者的检查结果不同,主要表现为左心房扩大形态,并且其他生理指标会改变,因而临床中可以据此判断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关键词】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心脏超声分析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会改变患者的心脏结构以及体内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从而引发多种心脏疾病,阵发性心房颤动便是其中一种[1]。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出现血栓等症状的风险性会大大增加,因而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健康。由于当前临床中并没有有效根治高血压的手段,因此提前预防是降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发生概率的重要举措。对此,为更好的了解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以做到有效预防,本文结合我院工作实例探讨了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表现。具体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以及我院同时期收治的42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且观察组患者均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另外,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使用的仪器为西门子x一300超声诊断仪与P4— 2胸探头。预先调整各项参数:频率为2.5~3.5 MHz,扫描速度为5O mm/s。 1.3观察指标[2] 本研究中,重点扫描患者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以及室间隔。在扫描时还要着重观察患者的心尖四腔,并对二尖瓣血流情况进行多普勒分析。另外,检查时还要对患者心脏舒张早期时的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E)和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A)进行测定,并计算二者比值(E/A)。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 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分析发现,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左房内径(43.71±2.12)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7.35±10.64)mm,室间隔(1.26±0.22)mm,E/A(0.74±0.16);而对照组患者以上数据分别为(31.44±2.82)、(39.93±10.91)、(1.09±0.20)、(1.82±0.23),观察组各数据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竞争力日益激烈,人们来自工作、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也不断提高,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心脏病、高血压虑者不断增多,且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势态发展,同时使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阵发性心房颤动便是典型代表。有研究指出,60岁以上老年群体中,心房颤动的发病概率为3.0%,而85岁以上老年群体中出现心房颤动的概率高达10.0%[4]。阵发性心房颤动会极大改变患者心脏房室结构以及血流动力学情况,从而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另外,目前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需要花费大量费用,因而会给患者家庭造成严重经济负担。 高血压患者之所以常见阵发性心房颤动是因为:患者体循环动脉压力长时间持续增高,导致左心室代谢性增厚,从而造成心脏舒张功能减弱,使得左心房压力升高,进而改变左心房原有生理形态。左心房生理学及心理学形态的重构会造成心房电活动异常,导致心房细胞不应期缩短、不同部位间传导减缓、除极异质性增加等异常反应,进而使得心房扩大,触发阵发性心房颤动[5]。同时,阵发性心房颤动所引起的折返性心律失常又会加重心房负荷,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据相关研究指出,阵发性心房颤动会逐渐发展成为慢性心房颤动,因此提前对该疾病进行预防十分必要。由于单纯高血压患者与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超声各指标存在差异,因此心脏超声检查是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存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观察组患者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E/A等各数据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比较显著。这一结果不但验证了以上结论,而且还表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房呈扩大形态,并且其他生理指标均会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因而我们要及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脏超声以预防心房颤动的出现。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的临床观察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5-10-29T13:54:31.40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作者:杨铁成[导读]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回顾性分析发现,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存在明显的心房肌重构。杨铁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150080 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的复发率,以探讨其在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6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对照组)两组,比较两组对房颤的复发次数及左心房内径的影响。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缬沙坦组房颤的复发次数为(6.62±1.02)次,对照组房颤的复发次数为(9.51±1.3)次,缬沙坦组房颤复发次数明显低于比对照组 (P<0.01),缬沙坦组左房内径比治疗前明显缩小,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能有效降低房颤复发,同时能明显抑制左房重构。关键词:高血压;缬沙坦;心房颤动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回顾性分析发现,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存在明显的心房肌重构,包括电重构、组织重构和神经重构,这种重构可导致房颤不易被逆转,使房颤持续并逐渐演变成永久性房颤。房颤的电重构和组织重构与肾素—血管紧张素激活有关,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ARB)可抑制和拮抗AngⅡ的作用,能抑制房颤的发生及预防房颤复发。笔者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以观察缬沙坦抑制房颤的发生及预防房颤复发的疗效。 1 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为2013年9月~2014年3月在老年科住院患者心功能正常的60例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病人,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58±12)岁。所有患者均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入选标准:①高血压病诊断成立;②有反复房颤发作,每年发作10次以上,每次发作时间短于或等于7天,至少有两次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证实,从未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ARB或ARB治疗;③心功能(NYHA分级)Ⅰ~Ⅱ级。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电解质紊乱、严重肾功能不全。将60例患者分为缬沙坦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和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初始血压、既往房颤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左房内径、左室壁厚度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缬沙坦组每日口服缬沙坦80mg,血压控制不良者加用双氢克尿塞1 2.5~25mg,对照组用氨氯地平每日5mg,血压控制不良者加用氨体舒通20mg,两组血压控制目标是收缩压<18.62kPa,舒张压<12.00kPa。所有患者均治疗6个月。进入试验的患者每半个月电话随访1次,每个月门诊随访1次。服药期间患者若出现心悸、头昏则立即与医生联系,并做体格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以确认有无房颤复发;所有患者每3个月进行肝、肾功能、24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绝对t检验。等级资料分析用Wilcoxon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两组血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差异均无显著性2.2 两组治疗前后房颤发作情况比较缬沙坦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房颤发作次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缬沙坦组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说明缬沙坦在有效降压同时,能抑制房颤的发作和复发。 2.3 两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比较患者治疗前心界扩大,心胸比治疗前后分别为0.59±0.029和0.48±0.025(t=32.608,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超声心动图参数改变缬沙坦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左房内径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LVDd,LVDs及PASP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且在治疗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反流面积、二尖瓣关闭不全反流面积均为重度,治疗后6例转为轻至中度,7例重度反流面积较前减少;治疗前后左心房直径、血清电解质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ARB广泛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的治疗,但近年来研究提示,ARB对预防房颤的发生和复发也具有积极的作用[1-3]。Goette等[4]发现房颤患者的心房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表达显著增加,同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密度也显著上调,AngⅡ 1型受体(AT1R)减少,AngⅡ 2型受体(AT2R)增加,刺激AT1R导致心房间质纤维化和心房肌肥大,这两项指标是房颤形成的重要原因。心肌纤维化导致房内传导的不均匀,这也是老年人房颤发生率增加的原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心房肌的纤维化,AngⅡ是心肌纤维化的强力促进剂,AngⅡ作用于成纤维细胞的AT1R,AT1R激活可引起心房肥大、纤维变性和刺激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同时AngⅡ能降低胶原酶的活性,减少胶原降解,从而导致心房的结构重构;AngⅡ可增加心肌细胞内钙超负荷,而心肌细胞内钙超负荷是导致房颤引起心房肌电重构的重要机制。缬沙坦为ARB类药物,它是ARB类药物中与AT1R结合力最强[5],亦是ARB类药物中对AT1的抑制作用最强,它能预防房颤的发生和复发,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RASS,即缬沙坦选择阻断AT1R,无论经典途径还是旁路合成的AngⅡ均可以被阻断,因此抑制了心肌组织由AT1介导的胶元增殖、心肌纤维化,又由于AT1R的阻断,血浆AngⅡ水平反馈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AT2,从而发挥AT2所介导的心脏保护作用如保护心脏、舒张血管、抗纤维化、抗增殖、调节调亡等作用,从而抑制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用缬沙坦治疗6个月后,房颤的复发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经系统降压治疗6个月后,缬沙坦治疗组左房内径均比治疗前明显缩小,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说明缬沙坦抑制高血压患者左房结构重构作用优于对照组氨氯地平。参考文献:

高血压性心脏病完整病历

姓名:XXXXXX 科别(病区):内床号:20 住院号:2012000223 入院记录 姓名:XXXXXX 职业:农民 性别:男住址:XXXXXX 年龄:60岁病史供述者:本人 婚姻:未婚可靠程度:可靠 民族:汉族入院时间:2012年10月09日10时30分 籍贯:XXXXXXXX 记录时间:2012年10月09日13时30分 主诉:头晕、头胀痛20+年,加重伴心悸1天。 现病史:20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常在晨起时出现头晕、头胀痛、头额颞部为甚、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欠佳。激动或劳累后头晕、头胀痛明显加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给予降压等相关治疗,病情明显好转。1天前晨起出现头晕、头胀痛、双眼花伴心悸,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泻、胸痛等症状,自服罗布麻片病情无缓解,于今日来本院门诊求诊,门诊以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收住院。患病以来精神尚可,胃纳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罗布麻片,“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先天性失明,无内分泌、传染、遗传病史,否认药物、花粉及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 个人史:生于重庆铜梁,未到过疫区,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吸毒史;未婚。 家族史:父母双亡,死因不详;否认家族、遗传、血液性疾病。 体格检查 T 36.5℃P60次/分R 22次/分BP 150/90mmHg。 发育正常,肥胖,神清合作,对答切题,自动体位,慢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外耳道、口鼻腔无脓性分泌物,乳突、眼眶无青紫肿胀,乳突无压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0.4cm,对光反射消失;口腔粘膜无溃疡,咽喉部无充血水肿,扁桃腺不肿大。颈部对称,颈软、无阻力,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不肿大,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肋间隙正常,两侧呼吸运动对称、无增强减弱,节律规则,两侧语颤对称、无增强减弱,未触及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两肺叩诊呈清音,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在左锁骨中线内4-5肋间隙,心界无扩大,心率60次/分,心律,心音正

高血压性心脏病一般能治好吗

高血压性心脏病一般能治好吗 高血压心脏病,是心脏病的一种,疾病发作猛烈,来得快,但是去得慢,很多老人会得这个疾病,但是不知不觉的疾病悄悄的出现在老人们的身上很多老人还没有感觉,这样只会让疾病更严重,心脏病本身是一种很难控制的一种疾病,面对这个疾病的时候必须要做好相应的治疗来避免疾病给我们的生命带来影响,那么高血压心脏病能治疗好吗? (1)平常而自然的心态。出现失眠不必过分担心,越是紧张,越是强行入睡,结果适得其反。有些人对连续多天出现失眠更是紧张不安,认为这样下去大脑得不到休息,不是短寿,也会生病。这类担心所致的过分焦虑,对睡眠本身及其健康的危害更大。 (2)寻求并消除失眠的原因。造成失眠的因素颇多,前已提及,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原因消除,失眠自愈,对因疾病引起的失眠症状,要及时求医。不能认为:失眠不过是小问题,算不了病而延误治疗。 (3)身心松驰,有益睡眠。睡前到户外散步一

会儿,放松一下精神,上床前或洗个沐浴,或热水泡脚,然后就寝,对顺利入眠有百利而无一害。诱导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有许多具体方法,例如:放松功,已在民间流传,可以借助。此外,再介绍两种简而易行之法: ①闭目入静法。上床之后,先合上双眼,然后把眼睛微微张开一条缝,保持与外界有些接触,虽然,精神活动仍在运作,然而,交感神经活动的张力已大大下降,诱导人体渐渐进入睡意蒙胧状态。 ②鸣天鼓法。上床后,仰卧闭目,左掌掩左耳,右掌掩右耳,用指头弹击后脑勺,使之听到呼呼的响声。弹击的次数到自觉微累为止。停止弹击后,头慢慢靠近睡枕,两后自然安放于身之两侧,便会很快入睡了。 (4)睡眠诱导。聆听平淡而有节律的音响,例如:火车运行声、蟋蟀叫、滴水声以及春雨淅沥淅沥声音的磁带,或音乐催眠音带,有助睡眠,还可以此建立诱导睡眠的条件反射。 (5)饮热牛奶法。睡前饮一杯加糖的热牛奶,据研究表明,能增加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增加氨酸进入脑细胞,促使人脑分泌睡眠的血清素;同时牛奶中含有微量吗啡样式物质,具有镇定安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在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在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07-27T14:11:12.65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5期作者:刘勇祥 [导读] 高血压的临床发病率较高,该病虽然不具有传染性,但是却会并发多重严重并发症,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则有心脏病。武冈市展辉医院湖南邵阳 422400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行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9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治疗药物为依据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行缬沙坦治疗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行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治疗的49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率以及血压(舒张压和收缩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以及血压(舒张压和收缩压)均逐渐区域正常范围,但组间比较,观察组变化程度最大,与正常范围更接近,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19.83%,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的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由此可见,该疗法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于临床治疗。 【关键词】高血压;心脏病;缬沙坦;氢氯噻嗪 高血压的临床发病率较高,该病虽然不具有传染性,但是却会并发多重严重并发症,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则有心脏病。该病以心率加快、突发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这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基于此,本次研究将针对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行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展开如下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9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治疗药物为依据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行缬沙坦治疗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行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治疗的49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患者以及女性患者数量分别为25例和21例,年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分别为78岁和62岁,均值为(69.75±3.03)岁,患病时间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分别为13年和2年,均值为(6.62±1.63)年;观察组:男性患者以及女性患者数量分别为27例和22例,年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均为77岁和63岁,均值为(69.62±2.87)岁,患病时间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分别为13年和1年,均值为(6.55±1.72)年,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接受缬沙坦(国药准字:H20030035,生产厂商:永信药品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治疗,该药物的口服剂量为50mg/d,随着治疗的不断深入,需要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对药量进行适当调整,但是每天口服剂量应控制在100mg以内。 观察组患者除了接受上述治疗意外,还需要接受氢氯噻嗪(国药准字:H32021683,生产厂商: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治疗,该药物的口服剂量为6.5mg/d,随着治疗的不断深入,需要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对药量进行适当调整,但是每天口服剂量应控制在13mg以内。 1.3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 1.3.1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为显效、有效和无效。若是可以完全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其心功能得到显著提升,提成程度为2级及以上则视为显效;消除部分临床症状,且其心功能提升1-2个等级则视为有效;未达到上述两种情况视为无效。 1.3.2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以及血压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8.00统计学软件统计和分析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全部数据信息,在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时候使用()和(%),对其进行检验的时候分别使用t值和x2值,最终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9%(35/4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47/49),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脏病的时候可以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该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缬沙坦则属于该类药物中的新型产品,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并结合相应的受体后,会促进血管扩张,实现降压的目的。此外,该药物还可以使外周血管阻力逐渐降低,其进入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而体内之后,可以使醛固醇的分泌量逐渐减少,同时使钠潴瘤的情况得到缓解。但是随着该药物使用时间不断延长,将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进而抑制治疗效果。为改善这一症状可以使用利尿剂,氢氯噻嗪是利尿剂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该药物对高血压有抵抗作用,使用该药物治疗不仅可以促进血压降低,同时还可以在小动脉血管内部发生作用,进而稳定且持久的发挥药效,使小动脉收缩受到抑制,进而关闭相关的钙通道,达到治疗目的[2]。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接受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同时使用氢氯噻嗪治疗。研究结果1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47/49),对照组为76.09%(35/46),组间数据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高19.83%,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两种药物联合的方式可以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研究结果2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分别为(70.15±8.22)次/min、(73.16±8.42)mmHg和(119.92±14.76)mmHg,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分别为(84.20±8.64)次/min、(83.44±9.9242)mmHg和(136.69±16.72)mmHg,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比较显著,即两种药物联合的方式对血压以及心率的改善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3]。

规范诊治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 EHRAESC高血压与心律失常专家共识解读

规范诊治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EHRA/ESC高血压与心 律失常专家共识解读 由于心肌结构和功能的病理生理改变,高血压性心脏病可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其中以房颤最为常见,尤其在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冠状动脉疾病或心衰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而长期良好的血压控制,有助于预防上述心律失常及其并发症的出现。鉴于高血压与心律失常之间的紧密联系,2017年5月,欧洲心律协会(EHRA)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联合发布有关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的共识文件,以指导临床实践。 与常规指南的推荐等级和证据水平不同,本专家共识采用了更为容易和方便使用的等级系统,即通过不同颜色的心型来代表不同的推荐级别:绿色代表“应当做”,主要基于至少1项随机化研究或强烈支持的观察性研究证据;黄色代表“可以做”,是基于小样本的随机化研究或本身应用不广泛;红色代表“不应该做”,则基于科学证据证明有害。 1.高血压与室上性心律失常 高血压患者可出现各种室上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合并左心室肥厚时更

为明显。当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时,记录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类型对于心律失常的充分治疗至关重要(绿色心)。 室上性心律失常中以房颤最为常见和重要,专家共识强调了对房颤的重视、识别和治疗。高血压是房颤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即使是正常高值的血压亦可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当患者出现房颤时,应该考虑到可能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一种表现。频发室上性早博和左心室肥厚患者发生房颤的可能性高,可考虑持续心电图监测及时发现房颤。此外,有高达35%的房颤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尤其是在合并症较少的患者,如单纯高血压,因而需考虑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机会性筛查以发现潜在的房颤(绿色心)。 针对上述问题,专家共识提出了标准化的诊断建议,对高血压疑似心律失常的患者,采取持续的12导联心电图监测或24~48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如仍未诊断,如有明显症状或CHA2DS2-VASc评分≥2分,建议进行30天事件监测,如仍未诊断,则建议应用植入式心脏事件循环记录器来提高诊断率。 大多数室上性早博患者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优化血压控制来管理,尤其是当患者存在左心室肥厚时。当β受体阻滞剂、地尔硫?、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维拉帕米等药物治疗无效,无射频消融指征或不愿行消融治疗,可考虑口服胺碘酮(绿色心)。

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一、1.执行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轻度高血压者可做一般日常工作;中度高血压适当休息;严重高血压,尤其舒张 压110mmHg以上者宜卧床休息。 3.舒适安静的环境与良好的服务,可使病人保持平静的心情。根据病人不同性格予 以指导,训练自我控制能力。 4.饮食以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为主,超体重者应控制饮食量。多吃蔬菜水果,限 制钠盐,忌烟酒。 5.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1)使用噻嗪和袢利尿剂可引起低 血钾,应定期查血钾,必要时补钾(2)ACEI类易引起干咳、 血管性水肿(3)β受体阻断剂引起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支气管痉挛,低血糖反应及血脂升高(4)硝苯地平可使交感神 经反射性增强致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浮肿,心动过速。 6.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合并心、脑、肾病的护理,观察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气促、面色潮红、视物模糊、肺水肿等。 二、(1)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如有心力衰竭出现,按心力衰竭护理;伴有冠状动脉硬化 者,常突然心绞痛,应立即通知医师协助处理。 (2)高血压危象时,绝对卧床休息,按医嘱给予降压、解痉、脱水剂、镇痛剂,并 加床挡以防意外,注意皮肤及口腔护理。用硝普钢降压时,注意该药溶液对光敏感,需新鲜配制,黑布包裹。并做好血压监测。大剂量或应用时间较长者,可发生硫氰 酸中毒,应酌情应用。7.尽可能在平静休息的状态下服药,若服药后出现软弱无力。 晕厥、恶心不适或血压下降,应立即躺卧,抬高下肢,以促静脉回流。防止体位 性低血压,指导病人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以防止发生急性 低血压反应。 8.强调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避免因突然停药,而引起反弹性高血压。 9.指导家属与患者自我测量与记录方法,应每天固定时间测量,上午8~10点测量血压最为恰当

高血压用药原则

高血压用药原则 现在很多中老年人都有高血压的毛病,高血压是人类的高发疾病,很多人都开始重视起这个疾病的治疗,我们在治疗之前一定得了解高血压究竟如何判定。 对症下药才是王道止痛药不是万能的 判定方法如下: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治疗前要先区别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者的治疗不一样。 了解高血压的同时需要知道高血压正常饮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治疗,是以减少钠盐、减少膳食脂肪并补充适量优质蛋白,注意补充钙和钾,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戒酒、科学饮水为原则。 下面小编为您介绍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服用少量镇静剂可减轻精神紧张和部分症状,可选用:复方苯巴比妥溴化钠片

二、降压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趋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常用的降压药物有: 1利尿降压剂: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氯噻酮、速尿等。 2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利血平、降压灵、盐酸可乐定。 3肾上腺素能受体组滞剂:β阻滞剂如心得安、氨酰心安、和美多心安等;α阻滞剂如苯苄胺、α+β阻滞剂如柳氨苄心安。 4酶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5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6血管扩张剂如肼苯哒嗪、长压定、哌唑嗪、呱氰啶等。 7神经节和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如呱乙啶、酒石酸五甲呱啶等。 8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酮色林等。 9复方制剂如复方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安达血平片等。抑制病毒优化乙肝治疗策略 降压药物选用的原则是: ①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需长期服药。因此,宜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压药(如氢氯噻嗪、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作为基础降压药,再按不同病期选用其他降压药物,最好选择中成类药物清脑降压片,该药适合长期用药患者。 ②用降压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可改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效,尽可能用最小的维持量以减少副作用。 ③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位低血压的降压药物时,宜向病人说明,从坐为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昏厥而发生意外。

高血压病和心脏病患者的饮食调养

高血压病和心脏病患者的饮食调养,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问题: (1)控制食盐量食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和钠。如钠盐摄入过多,在某些内分泌素 的作用下,能引起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同时,钠盐还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如果食入钠盐过量,体内水分储留,就会增加心脏负担。因此,每日饮食中钠盐 供应量以低于3克为宜;咸菜、榨菜、酱豆腐等过咸的食品以少吃、不吃为佳。(2)控制热能供应量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应多食用含热量低的食物。因总热能 过高时,血清胆固醇通常升高。如患者体重过重,应节制饮食。 (3)限制脂肪量和胆固醇量每日膳食中,尽量避免食用含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 较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肥肉、肝、肾、脑、肺、蛋黄、鱼子等。以食用植物 油及豆制品为宜。但植物油也不可过多,因过多的植物油也会促使患者肥胖。(4)忌食刺激性食物饮食中尽量少用生姜、辣椒、胡椒面等辛辣调味品,严禁 吸烟、饮酒,去掉喝浓茶、浓咖啡等不良嗜好。 (5)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常吃一些新鲜蔬菜、瓜果、豆芽、海带、紫菜、木耳 等食物,有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经常食用芹菜、草莽、西红柿等食物,可降低 血压。心脏病患者宜多食山渣、金樱子、草萄果等水果。 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一)合理膳食;(二)适量运动;(三)戒 烟限酒;(四)心理平衡;(五)自我管理;(六)按时就医。 一、合理膳食 1. 饮食对于高血压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 胆固醇不高也不低。 2.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①碳水化合物食品: 适宜的食品---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 应忌的食品---蕃薯(产生腹气的食物)、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②蛋白质食品---牛肉、猪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纳豆、黄豆粉、油豆腐) 应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鱼、鲱鱼、金枪鱼等、加工品(香肠) ③脂肪类食品 适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的食品---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浸沙丁鱼 ④维生素、矿物质食品 适宜的食品---蔬菜类(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黄瓜)水果类(苹果、桔子、梨、葡萄、西瓜) 海藻类、菌类宜煮熟才吃。 应忌的食物---纤维硬的蔬菜(牛蒡、竹笋、豆类) 刺激性强的蔬菜(香辛蔬菜、芒荽、芥菜、葱、芥菜) ⑤其他食物 适宜的食品---淡香茶、酵母乳饮料 应忌的食物---香辛料(辣椒、咖喱粉) 酒类饮料、盐浸食物(成菜类、成鱼子) 酱菜类、咖啡 3 高血压病人应注意的饮食习惯

妊娠合并心脏病紧急处理及心得分享

妊娠合并心脏病紧急处理及心得分享 关键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 科室:妇产科病例产科病例 沙漠雪狼发布时间:2013-06-20 2440 阅读 6 评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严重的合并症之一,也是孕产妇死亡最常见的非直接原因。常见的妊娠合并心脏病类型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贫血性心脏病以及心肌炎。 【一般资料】 患者代某,年龄33岁。 【主诉】 停经34周,呼吸困难、紫绀2周。 【现病史】 平素月经规律,妊娠早期无特殊,妊娠4个月时感到胎动。妊娠过程顺利,行产检4次,未发现异常。 2周前,出现四肢末端紫绀,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休息,活动后明显加重。 1天前,外院行心脏超声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双向分流),肺动脉明显增宽,心功能指标为 临界值。为进一步诊治,遂转入我院。 【既往史】 出生时即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未予治疗。平素身体较差。孕4产1,顺产1次,一子10岁,人工流产2次,其余无特殊。 体格检查体温36.8 ℃,脉搏140 次/分,呼吸25 次/分,血压160/103 mmHg.神清合作,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颈静脉怒张。心率140 bpm,律齐,胸骨左缘闻及3/6级收缩期粗糙杂音,广泛传导,双肺底闻及湿音,

以右肺底为主。肝脾肋下未及。产科检查提示,宫高27 cm,腹围103 cm.双下肢水肿,杵状指。 【诊断】 第4/1胎,妊娠34周+1天,待产;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心衰,心功能Ⅲ级。 【术前处理】 入院后,立即启动妊娠合并心脏病危重患者抢救应急预案。告知家属,该患者病危,并完善各项相关检查,持续心电监护。因患者呈脱氧状态,血氧饱和度(SpO2)为74%,故予以面罩给氧,使SpO2 达到80%. 我院心脏超声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双向分流)、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 心内科、心外科、麻醉科、ICU医师在会诊后,指导患者的治疗应以降低肺动脉高压,同时防治左心衰和全心衰为治疗策略。此外,予以地塞米松促胎儿肺成熟,并给予抗感染治疗,同时记录尿量。 入院4小时后,患者一般情况及自觉呼吸困难均有所好转。检查示,血压136/87 mmHg,脉搏104 次/分,SpO2 88%,尿量900 ml. 当患者一般情况改善后,积极行术前准备,拟行手术终止妊娠。 麻醉 麻醉科医师建议患者首选全身麻醉,有利于纠正低氧血症和维持循环的稳定。 手术 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前予以中心静脉插管,监测中心静脉压,以指导患者的补液量和补液速度。 采用桡动脉穿刺,建立连续动脉血压监测、并注意及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术前、术中使用前列环素(前列地尔)改善肺动脉高压。 术中情况 术中见子宫如孕月,下段形成好,羊水量中,色清;以左枕后(LOP)位助产一活男婴,阿普加评分为8 分。 胎儿娩出后,在产妇腹部加压沙袋。人工剥膜后,胎盘胎膜完整,双侧附件未见异常。手术较顺利,术中出血约300 ml,尿量500 ml,色清。 术后处理 术后,患者被送入ICU,予以相关检查及对症治疗,给予吸氧、降压、抗感染、利尿、强心等处理,并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术后患者情况良好,血压维持在(120~140)/(60~90)mmHg,脉搏70~100 次/分,SpO2 85%左右。患者于术后4天转出ICU,至心内科继续治疗。 【讨论】 对于罹患心脏病的妊娠女性,应在心内科及产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产前遗传咨询,以确定是否可以妊娠。在做好全面的身体准备后,须严密监控其妊娠期状况。对于一些病情严重者(如法洛四联症等),须严格避孕,一旦妊娠,孕产妇及胎儿的死亡率极高。 【心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