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设接地线安全技术措施

装设接地线安全技术措施
装设接地线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SM-ZD-43457 装设接地线安全技术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装设接地线安全技术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1条: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这是保护工作人员在工作地点防止突然来电的可靠安全措施,同时设备断开部分的剩余电荷,亦可因接地而放尽。

第2条:对于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各方面或停电设备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都要装设接地线,所装接地线与带电部分应符合安全距离的规定。

第3条:检修母线时,应根据母线的长短和有无感应电压等实际情况确定地线数量。检修10m及以下的母线,可以只装设一组接地线。在门型架构的线路侧进行停电检修,如工作地点与所装接地线的距离小于10m,工作地点虽在接地线外侧,也可不另装接地线。

第4条:检修部分若分为几个在电气上不相连接的部分〔如分段母线以隔离开关(刀闸)或断路器(开关)隔开分成几

段〕,则各段应分别验电接地短路。接地线与检修部分之间不得连有断路器(开关)或熔断器(保险)。降压变电所全部停电时,应将各个可能来电侧的部分接地短路,其余部分不必每段都装设接地线。

第5条:在室内配电装置上,接地线应装在该装置导电部分的规定地点,这些地点的油漆应刮去,并划下黑色记号。

所有配电装置的适当地点,均应设有接地网的接头。接地电阻必须合格。

第6条:装设接地线必须由两人进行。若为单人值班,只允许使用接地刀闸接地,或使用绝缘棒合接地刀闸。

第7条: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且必须接触良好。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和戴绝缘手套。

第8条:接地线应用多股软裸铜线,其截面应符合短路电流的要求,但不得小于25 。接地线在每次装设以前应经过详细检查。损坏的接地线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禁止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导线作接地或短路之用。

接地线必须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在导体上,严禁用缠绕

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

第9条:高压回路上的工作,需要拆除全部或一部分接地线后始能进行工作者〔如测量母线和电缆的绝缘电阻,检查断路器(开关)触头是否同时接触〕,如:

a.拆除一相接地线;

b.拆除接地线,保留短路线;

c.将接地线全部拆除或拉开接地刀闸。

必须征得值班员的许可(根据调度员命令装设的接地线,必须征得调度员的许可),方可进行。工作完毕后立即恢复。

第10条:每组接地线均应编号,并存放在固定地点。存放位置亦应编号,接地线号码与存放位置号码必须一致。

第11条:装、拆接地线,应做好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清楚。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开关电源EMI整改方案

开关电源的EMI处理方法 一、开关电源EMI整改中,关于不同频段干扰原因及抑制办法。 1MHZ以内,以差模干扰为主。 ①增大X电容量; ②添加差模电感; ③小功率电源可采用 PI 型滤波器处理(建议靠近变压器的电解电容可选用较大些)。 1MHZ-5MHZ,差模共模混合,采用输入端并联一系列 X 电容来滤除差摸干扰并分析出是哪种干扰超标并以解决, ①对于差模干扰超标可调整 X 电容量,添加差模电感器,调差模电感量; ②对于共模干扰超标可添加共模电感,选用合理的电感量来抑制; ③也可改变整流二极管特性来处理一对快速二极管如 FR107 一对普通整流二极管 1N4007。 5M以上,以共摸干扰为主,采用抑制共摸的方法。 对于外壳接地的,在地线上用一个磁环串绕 2-3 圈会对 10MHZ 以上干扰有较大的衰减作用; 可选择紧贴变压器的铁芯粘铜箔, 铜箔闭环. 处理后端输出整流管的吸收电路和初级大电路并联电容的大小。 20-30MHZ, ①对于一类产品可以采用调整对地Y2 电容量或改变Y2 电容位置; ②调整一二次侧间的Y1 电容位置及参数值; ③在变压器外面包铜箔;变压器最里层加屏蔽层;调整变压器的各绕组的排布。 ④改变PCB LAYOUT; ⑤输出线前面接一个双线并绕的小共模电感; ⑥在输出整流管两端并联RC滤波器且调整合理的参数; ⑦在变压器与MOSFET之间加BEAD CORE; ⑧在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脚加一个小电容。 ⑨可以用增大MOS驱动电阻. 30-50MHZ,普遍是MOS管高速开通关断引起。

①可以用增大MOS驱动电阻; ②RCD缓冲电路采用1N4007 慢管; ③VCC供电电压用1N4007 慢管来解决; ④或者输出线前端串接一个双线并绕的小共模电感; ⑤在MOSFET的D-S脚并联一个小吸收电路; ⑥在变压器与MOSFET之间加BEAD CORE; ⑦在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脚加一个小电容; ⑧PCB心LAYOUT 时大电解电容,变压器,MOS构成的电路环尽可能的小; ⑨变压器,输出二极管,输出平波电解电容构成的电路环尽可能的小。 50-100MHZ,普遍是输出整流管反向恢复电流引起。 ①可以在整流管上串磁珠; ②调整输出整流管的吸收电路参数; ③可改变一二次侧跨接Y电容支路的阻抗,如PIN脚处加BEAD CORE或串接适当的电阻; ④也可改变MOSFET,输出整流二极管的本体向空间的辐射(如铁夹卡MOSFET; 铁夹卡DIODE,改变散热器的接地点); ⑤增加屏蔽铜箔抑制向空间辐射。 200MHZ以上,开关电源已基本辐射量很小,一般可过EMI标准。 补充说明: 开关电源高频变压器初次间一般是屏蔽层的,以上未加缀述。开关电源是高频产品,PCB 的元器件布局对EMI.,请密切注意此点。 开关电源若有机械外壳,外壳的结构对辐射有很大的影响,请密切注意此点。主开关管、主二极管不同的生产厂家参数有一定的差异,对 EMC 有一定的影响,请密切注意此点。二、EMI滤波器设计原理 在开关电源中,主要的EMI骚扰源是功率半导体器件开关动作产生的DV/DT和DI/DT,因而电磁发射E ME(Electromagnetic Emission)通常是宽带的噪声信号,其频率范围从开关工作频率到几MHz。所以,传导型电磁环境(EME)的测量,正如很多国际和国家标准所规定,频率范围在0.15~30MHz。设计EMI滤波

接地线的安装要求

采用保护接地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人工接地体可采用水平敷设的圆钢、扁钢、垂直敷设的钢管角钢、圆钢,敷设人工接地体不应少于二根,采用垂直敷设时,入地深度不应小于2.5m,二根接地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5m。接地体顶面埋深当无设计要求时,深度不宜小于0.6m。 保护线和接地体最小尺寸:一般人工接地体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都采用型钢,钢管直径40-50毫米,壁厚至少3.5毫米,角钢厚度至少4毫米,圆钢直径至少10毫米,扁钢截面至少100平方毫米,厚度至少4毫米;保护线采用绝缘导线时,铜芯不小于2.5平方毫米。保护线采用与相线同质时,相线截面小于等于16平方毫米保护线截面不小于相线截面。 保护线与接地装置连接:采用压接和焊接的可靠方法。采用焊接时,扁钢搭焊长度不小于2倍扁钢宽度,至少焊牢三个棱边;圆钢搭焊长度不小于6倍圆钢直径,至少焊牢两个棱边。采用螺钉压接时,要采用防松措施。保护线不宜采用铝芯线,裸铝线材严禁直接埋地敷设。保护线应经常检查,发现破损、断线、松动、脱落、腐蚀等应及时排除。埋接地体时,周围的土壤要撒上一定量的盐,然后浇上水以保证能有良好的导电性。另外保用中每年要测一次接地电阻,以防接地电阻过大而失效。 一、接地电阻的要求:1、电阻要小于4。接地电阻的大小可以定义接地电流的大小,接地电阻值越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压值也就越小。这就是说接地电阻值的大小,标志着设备接地性能的好与坏。2、电阻的测量接地电阻一般可用电流表电压表、电桥法、接地电阻测量仪等来测量,目前都采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来进行测量,此方法即简单又方便。常用的接地电阻测量仪有ZC-8型和 ZC-29型两种。二、接地装置的安装一般来讲,接地线埋入地下深度不应小于2m。在特殊场所安装接地极时,如果深度达不到2m时应在接地极周围放置食盐8kg、木碳约30kg并加入水,用以降低接地电阻。如果用2根及2根以上的接地极时,各极之间的嗬氩挥∮?.5m,以减少大地的流散电阻。在有强烈腐蚀性的土壤中,应使用镀铜或镀锌的接地极。同时接地极不得埋设在垃圾层及灰渣层区,敷设在地中的接地极不应涂漆,以免接地电阻过大..另外: 方案一:打地桩1、在机房附近把4根或更多2.5m的角钢(45mm*45mm)沿直线打入地下离地面80cm处、每根角钢相距2m。2、用扁钢(30mm*3mm)将4根角钢串联焊接在一起。3、用镀锌扁钢(30mm*3mm)焊接有角钢的任意角作为地线引线引上墙面2m处。4、电阻测试仪测量地网阻值小于等于4,否则,加桩或用田字格加以解决。5、用25mm平方的铜芯线与地网引线通过铜线鼻接牢引入室内。6、接入信号避雷器地线和静电地线。方案二:埋紫铜板1、机房附近挖250cm*150cm*300cm的深坑,坑底洒一些氯化钠,埋入紫铜板 (1500mm*600mm*3mm)。坑深以见水为准,但至少大于200cm。2、把扁钢(30mm*3mm)和紫铜板用铜焊锡焊接在一起,引出地面作引线。3、把镀锌扁钢和扁钢引线焊接在一起,引出墙面2m处。4、测试仪测量地网阻值小于等于4欧姆。5、用25mm平方的铜芯线与地网引线通过铜线鼻接牢引入室内。 6、接入信号避雷器地线和静电地线。

架线施工技术措施解析

1.工程概况及工程技术特性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新建杆塔16基,线路架设2.67公里,其中5#-9#OPGW光缆为地埋。 电压等级:220kV输电线路。 杆塔基础: 1316.616立方米 导线型号:导线LGJ-185/30*2 地线型号:OPGW光缆、GJ-50; 防震型式: GJ-50分流线防震锤用FG-50型。OPGW光缆防震装置。 1.1.2交叉跨越情况 主要交叉跨越表表1-1 1.2工程技术特性 本工程设计气象条件为:最大设计风速30米/秒,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40℃,年平均气温-10℃,覆冰10mm。 1.2.1导、地线特性 导线型号:导线采用LGJ-185/30*2钢芯铝绞线,子导线间距为450mm; 地线型号:采用2根GJ-50; 导、地线参数见表1-2导地线主要技术参数表。 导、地线主要技术参数表表1-2

1.2.2导地线连接 本工程导、地线均采用液压连接,导地线线夹及接续管见表1-3,各种液压管的参数及施工方法详见液压作业施工指导书。 表1-3 导地线线夹及接续管一览表 1.2.3绝缘子 LXHY4-70; 1.2.4均压屏蔽环 导线用悬垂串均采用铝均压屏蔽环。为了避免均压平闭环起吊时与地面摩擦,使环体表面产生刮痕,因此要求将绝缘子串吊离开地面后或固定到铁塔上时,再进行安装均压平闭环。 1.2.6防振措施 (2)导线防振措施 导线每相均为二分裂,采用防振锤。防振锤安装个数与档距有关;本工程使用的LGJ-185/30导线安装防振锤的距离。导线防振锤型号为FD-4;

(3)地线防振设计 地线按一般惯例安装防振锤、防振锤型号为FG-50,具体安装数量见下表。 2.施工技术要求及规定 2.1相序及线号规定(见图2-2) 2.2.1导线相序及换位: 原线路相序 2.2.2地线接地情况 地线两侧为GJ-50,采用直接接地。 展放导线时,面向利民变方向,每相导线自左向右依次为1、2号子导线;附件时,每相的1号线为上线,2号线为下线。 2.3导地线绝缘子金具安装要求 2.3.1螺栓穿向: a.顺线路方向者由小号向大号侧穿。(双串绝缘子对穿,即螺栓头对头); b.横线路方向者,两边相由内向外穿,中相由左向右。(耐张双串对穿,即螺栓头对头); c.垂直方向者由上向下穿; d.直线、耐张线夹处的金具螺栓一律由线束外向线束内穿;

架线工程施工方案

附件3: 海南天利科昌江25MWp光伏农业项目35kV 送出工程 架线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编号:HNDL2014-05-004 编制人:何旭 单位: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日期:二〇一四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说明 0 第二章工程概况 0 第三章工程施工及劳动力组织 0 第四章放线施工 (7) 第五章架线施工技术要点 (13) 第六章架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1)

第一章说明 1.1 编写适应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110KV输变电工程导地线架设工程。 1.2 本作业指导书执行的规范标准 1)《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3)《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新建35kV天利科光伏电厂——十月田35kV变电站段单回线路; 沿新建35kV线路架设一根OPGW光缆; 线路长度:单回路7.65km。 杆塔型式及数量:新建单回路杆塔30基,其中铁塔29基,门型杆1基(直线塔25基、转角、终端塔5基)。 第三章工程施工及劳动力组织 3.1 技术准备: 1.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施工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合理选择牵张场,确定具体的牵张场布置方案。 2.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施工人员进行重点交叉跨越测量,确定施工

方案、编制特殊跨越施工方案。 3.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发放架线工程作业指导书、各区段布置方案、安全和质量保证措施、附件安装图等技术资料。 4.由专职安全员和质检员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培训,并考试。 5.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保证施工方案和安全、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 3.2 人员组织: 1.按照架线施工流程要求,投入架线准备队、放线队、紧线附件队,各队施工任务及劳动力组织如下: 架线准备队人员组织及施工任务 紧线、附件队人员组织及施工任务

防雷整改方案

防雷整改初步方案

一、设计标准和规范 a)《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 b)《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2012 c)《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 50601-2010 d)《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21431-2015 二、设计依据及方案 1.直击雷防护 1.根据防雷检测报告201201-(JGZWDQ)-20171361的 隐患通知,及现场情况。A-H座公寓公寓屋面四周未安装接闪器,应加装敷设接闪带。A座公寓建筑尺寸为沿女儿墙外檐铺设接闪带,材料规格采用Φ10镀锌圆钢。高度不小于 0.15m,并均匀设置2组不小于10欧姆接地。 2.根据防雷检测报告201201-(JGZWDQ)-20171377的隐 患通知,及现场情况。I 、J座公寓公寓屋面四周未安装接闪 器,应加装敷设接闪带。I座公寓建筑尺寸为沿女儿墙外 檐铺设接闪带,材料规格采用Φ10镀锌圆钢。高度不小于 0.15m,并均匀设置2组不小于10欧姆接地。 3.根据防雷检测报告201201-(JGZWDQ)-20171360的隐 患通知,及现场情况。宾馆二三层屋面女儿墙未在接闪带保护范围,应重新敷设接闪带。建筑尺寸为沿女儿墙外檐铺设接闪带,材料规格采用Φ10镀锌圆钢。高度不小于0.15m, 并均匀设置2组不小于10欧姆接地。 4. 根据防雷检测报告201201-(JGZWDQ)-20171375的隐 患通知,及现场情况。餐厅屋面四周未安装接闪带,应加装敷设接闪带。建筑尺寸为沿女儿墙外檐铺设接闪带,材料规格采用Φ10镀锌圆钢。高度不小于0.15m,并均匀设置2组 不小于10欧姆接地。

装设接地线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SM-ZD-46961 装设接地线工作的安全技 术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装设接地线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当验证设备上确无电压,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对可能送电到停电检修设备的各方面都要装设接地线。 2. 检修母线时,应根据母线长短和有无感应电压等实际情况来确定接地线数量,检修10米以下的母线可装设一组接地线。 3. 检修部分若分为几个在电气上不相连的部分,则各段应分别验电并短路接地,接地线与检修部分之间不得有开关或熔断器。降压变压器全部停电时,应将各处可能来电侧都短路接地,其它部分不必每段装设接地线。 4. 室内配电装置上的接地线,应装在该装置规定的接地点。这些地点的油漆应刮去,桩头的接地电阻必须合格并划出黑色记号。 5. 装设接地线必须有两人进行,若为单人值班,只允许

架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架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563-22 架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导线磨损防治的技术措施 1.装卸、运输导线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导线磨损和碰伤 2.按跨越架(物)条件计算放线张力,减少导线与跨越架(物摩擦防止损伤导线 3.放线时应保证线轴出线与张力机进线导向轮在一条直线上,导线不得与线轴边沿摩擦。换线轴时,应防止导线与张力机、线轴架的硬、锐部件接触。 4.余线回盘时若连接网套被盘进线轴,应在连接网套和其他导线间垫一层隔离物。张力机前、后的压接和更换线轴时地面必须采取保护措施,禁止导线直接与地面接触。 5.完成牵张放线作业、各子导线临锚后,子导线

驰度应相互错位,防止子导线鞭击。 6.卡线器不得在导线上滑动,卡线器后侧导线应套橡胶管保护。 子导线超差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1.放线滑车使用前要检查保养,保证转动灵活,消除其对子导线弧垂的影响。 2.耐张塔平衡挂线时,划印及断线位置应标示清楚、准确。 3.避免在较恶劣的天气紧线。 压接管弯曲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1.压接管压接后应检查弯曲度,不得超过 2%L。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如有裂纹应割断重接。 2.经过滑车的接续管应使用与接续管相匹配的护套进行保护。当接续管通过滑车时,应提前通知牵引机减速。 3.对于超过 30°的转角塔、垂直档距较大、相邻档高差大的直线塔,要合理设置双放线滑车。 附件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架空线路类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专用部分架空线路类施工技术措施 一、杆塔基础 1.混凝土杆基坑 1.1 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1.2 电杆基础坑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电杆埋设深度在设计未作规定时按表所列数值:(m) 1.3 直线杆:顺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50mm。 1.4 转角杆、分支杆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过50mm。 1.5 电杆基础坑深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00mm、-50mm 。 1.6 双杆两底盘中心的根开误差不应超过30mm;两杆坑深度高差不应超过20mm。 1.7 遇有土质松软、流沙、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时,应采取加固杆基措施(如加卡盘、人字拉线或浇筑混凝土基础等)。 1.8 采用扒杆立杆,电杆坑留有滑坡时,滑坡长度不应小于坑深,滑坡回填土时应夯实,并留有防沉土台。 1.9 回填土层上部面积不宜小于坑口面积;培土高度应超出地面300mm;沥青路面或砌有水泥花砖的路面不留防

沉土台。 1.10 基坑底使用底盘时,坑底表面应保持水平,底盘安装尺寸误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底盘的圆槽面应与电杆中心线垂直,找正后应填土夯实至底盘表面。底盘安装允许偏差,应使电杆组立后满足电杆允许偏差规定。 2.钢杆基础 2.1 钢杆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2.2 钢杆基础浇筑应采用现浇基础或灌注桩基础,在沿海滩涂和软土地区,可采用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液压管桩基础。 2.3 基础中心与线路中心线重合,深度及坑底宽度符合设计数值。 2.4 按规定取样做试块,基础表面平整,无蜂窝、麻面。 2.5 基础浇注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当基础强度达到规定要求时才可立杆塔、架线。 2.6 现浇基础几何尺寸准确,棱角顺直,回填土分层夯实并留有防沉层。 2.7 灌注桩基础宜使用商品混凝土,桩基检测报告容详尽。 2.8 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混凝土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 2.9 浇筑后,应在12小时开始浇水养护;对普通硅酸盐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得少于7 天;有添加剂的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天。

线路老化整改方案

篇一:线路整改方案 线路整改方案 状况分析: 根据《工商所信息化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加强基层工商所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各类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工作环境。 通过我公司人员对主楼五层的网络布线基础设施进行了实地分析,目前我局主楼五层信息点较少,所有科室都是通过小交换机串联起来的,这样造成了网络线路连接混乱的情况,如果其中有一条连接在小交换机上的主线路老化或是损坏,所连接到小交换机上的其它科室都无法正常进行网络通讯工作,严重影响了一线员工的工作进度及工作效率,对以后的网络维护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工作内容: 根据对主楼五层的网络线路实地考察情况来看,该楼层的网络段有三个:“外网、内网、专网”符合这个信息点要求的只有514室。 (1)将514室作为主配线室,把该科室墙上的信息点在机房调成外网、内网、专网三个网段。 (2)安装三个16口的交换机,将三个主线分别插入该交换机的主线口内,并对交换机贴上标签,以免造成混乱。 (5)所有线路整改完毕后,重新对线路进行打标签的工作。然后绘出一份该楼层的拓扑图,便于以后对该楼层进行网络维护工作。 工作安排: 总结: 通过本次线路整改工作,该楼层的线路清晰明确,便于以后的网络维护工作及管理工作,更换新的网络线路及设备,降低以后网络故障的频繁现象。给工商局一线工作人员创作了一个良好的网络办公环境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通过这次的网络整改工作我所用的维护时间同比网络整改前所用的时间快百分之85以上,节省了维护所耽误工商局工作人员的办公时间,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报送人:郑志成 永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篇二:线路整改请示 射洪县金家镇中心小学校 旧教学楼用电线路老化的请示 射洪县教育和体育局、射洪县金家片区教研室: 我校旧教学楼修建于80年代,用电线路已使用30余年,线路严重老化,学校教室近年来先后添置了电子白板、热水器等用电器又加大了用电负荷。近两三年来,线路经常走火,跳闸,配电室的部分线路由于无法承受超负荷用电,电线外皮已经烧化,保险经常烧断,极易因为线路起火而引起火灾。用电线路老化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严重威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在检修的变电设备上装设接地线,是保证检修人员人身安全的基本措施,接地线的装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对检修人员的防护水平。然而,在变电站检修现场,经常会看到一些装设不规范的接地线。运行人员也常常抱怨装设接地线时遇到的困难:有些设备无法装设接地线;有些地点难以装设接地线,甚至在装设接地线的过程中也发生过触电的人身事故。 1 变电站装设接地线所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接地点问题 导体上涂有油漆或包有绝缘护套,不能装设接地线;有的母排的空间位置(如母排与仓位墙壁间的相对距离太小等)不便于装设接地线;母排尺寸规格较多,使接地线线夹不相适应。 1.2 接地装置问题 在有些需要装设接地线的地点无符合要求的专用接地装置,导致运行人员在装设接地线时随意将接地线接地极装设在设备构架、设备外壳上等。 1.3 装设接地线时的人身安全防护问题 有些装设接地线的位置过高,运行人员难以装设;有时不能保证人与被接地导体间距离符合安全距离要求;有的装设接地线的地点与周围带电导体的距离太近,不能保证人与带电导体的安全距离。 因此对变电站装设接地线的装置进行改造、整治,使之规范化,

符合安全要求,是急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实行变电站无人值班、集中监控后,运行人员负责的变电站设备检修安全措施布置任务更加繁重,如果没有规范的接地线装设装置,就难以保证运行人员装设接地线时的安全,难以保证所装设的接地线质量,难以确保检修人员的安全。 2 变电站装设接地线规范化的基础工作 (1)由变电站根据站内设备停电检修的需要,制订设备在各种检修情况下装设接地线的方案,确定在设备检修时每一组接地线的具体装设地点。 (2)根据制订的方案对现场评估检查,确认指定的地点是否具备安全装设接地线的条件。对现场检查的内容包括与周围运行设备的距离,装设接地线时人员与设备导体的距离,装设接地线的位置是否便于人员装拆接地线,该地点是否有接地极等。如果有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根据现场条件,或者改变方案,即更换装设接地线地点,直到其全部符合要求;或者对不满足要求部分实行改造,使之满足要求。 这样在设备检修填写工作票时,检修单位根据变电站提供的装设接地线方案填写装设接地线的地点,使所有接地线都能在现场按要求装设,这样从根本上保证检修人员安全和运行人员安全。

架线施工总方案

A-05架线施工方案报审表(H)★ (控制类型:H,检查方式:R) 表号:A-05 工程名称:大唐云南永善大坪子风电场110kV送出线路工程编号: 本表(含附件)一式份,由承包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存份,承包单位存份。

扎佐东(扎佐)牵引变220千伏线路工程 架线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贵州天毅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扎佐东(扎佐)牵引变220千伏线路工程项目部 2017年2月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 二、架线施工准备 (2) 三、张力放线 (5) 四、导线紧线 (13) 五、耐张塔平衡挂线 (19) 六、附件安装 (20) 七、OPGW光缆架设 (22) 八、质量要求 (26) 九、安全技术措施 (28)

一、工程概述 1、工程名称:110kV大坪子风电场送出线路。 2、线路起迄点:起于110kV大坪子风电场升压站,迄于110kV万和变。 3、路径长度:新建线路全长17.778km,曲折系数1.3。 4、架设方式:除110kV万和变出线终端为双回路塔外,其余均为单回路架设。 5、地形系数:线路沿线海拔在1600m~3150m之间,地形丘陵占25%,一般山地占60%,高山占15%。 6、设计气象条件:全线划分为4个冰区,即:10mm、20mm、30mm、40mm冰区。10mm、20mm冰区基本风速按25m/s设计, 30mm、40mm冰区按27m/s设计。其中10mm冰区线路长度1.826km,20mm冰区线路长度0.814km,30mm冰区线路长度6.542km,40mm冰区线路长度 8.596km。 7、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接地。 8导线型号:10mm、20mm冰区导线型号为:JL/G1A-240/40-26/7型钢芯铝绞线(长度2.64km);30mm、40mm冰区导线型号为: JLHA1/G1A-290/45-26/7型钢芯铝合金绞线(长度15.138km)。 9、地线型号:两根地线均为24芯OPGW光缆。10mm、20mm冰区地线型号为:OPGW-24B1-80(长度2.64km); 30mm、40mm冰区地线型号为:OPGW-24B1-120(长度15.138km)。

EMC整改方案

篇一:emc实用整改方案 emc的分类及标准: emc = emi + ems emi : 電磁干擾ems : 電磁相容性 (免疫力) emi可分为传导conduction及辐射radiation两部分,conduction规范一般可分为: fcc part 15j class b;cispr 22(en55022, en61000-3-2, en61000-3-3) class b;国标it类(gb9254,gb17625)和av类(gb13837,gb17625)。fcc测试频率在450k-30mhz,cispr 22测试频率在150k--30mhz,conduction可以用频谱分析仪测试,radiation则必须到专门的实验室测试。 en55011辐射测试标准是:有的频率段要求较高,有的频率段要求较低。传导 (150khz-30mhz) lisn主要是差模电流, 其共模阻抗为100欧姆(50 + 50); lisn主要是共模电流, 其总的电路阻抗为25欧姆(50 // 50)。 4线 av 60db/uv150khz-2mhzstart 9khz 5线 peak100db/uv150khz-3mhz 6线 peak100db/uv2mhz-30mhz 7线 qp 70db/uv 150khz-500khz radiated (30mhz-1ghz): add 4n7/250v y cap 90db/uv 30mhz-300mhz emi为电磁干扰,emi是emc其中的一部分,emi(electronic 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磁干扰, emi包括传导、辐射、电流谐波、电压闪烁等等。电磁干扰是由干扰源、藕合通道和接收器三部分构成的,通常称作干扰的三要素。 emi线性正比于电流,电流回路面积以及频率的平方即:emi = k*i*s*f。i是电流,s是回路面积,f是频率,k是与电路板材料和其他因素有关的一个常数。 2 emi是指产品的对外电磁干扰。一般情况下分为 class a & class b 两个等级。 class a为工业等级,class b 为民用等级。民用的要比工业的严格,因为工业用的允许辐射稍微大一点。同样产品在测试emi中的辐射测试来讲,在30-230mhz下,b类要求产品的辐射限值不能超过40dbm 而a类要求不能超过50dbm(以三米法电波暗室测量为例)相对要宽松的多,一般来说class a是指在emi测试条件下,无需操作人员介入,设备能按预期持续正常工作,不允许出现低于规定的性能等级的性能降低或功能损失。 emi是设备正常工作时测它的辐射和传导。在测试的时候,emi的辐射和传导在接收机上有两个上限,分别代表class a和class b,如果观察的波形超过b的线但是低于a的线,那么产品就是a类的。ems是用测试设备对产品干扰,观察产品在干扰下能否正常工作,如果正常工作或不出现超过标准规定的性能下降,为a级。能自动重启且重启后不出现超过标准规定的性能下降,为b级。不能自动重启需人为重启为c级,挂掉为d级。国标有d级的规定,en只有a,b,c。emi在工作頻率的奇数倍是最不好过的。 ems(electmmagnetic suseeptibilkr) 电磁敏感度一般俗称为“电磁免疫力”, 是设备抗外界骚扰干扰之能力,emi是设备对外的骚扰。 ems中的等级是指:class a,测试完成后设备仍在正常工作;class b,测试完成或测试中需要重启后可以正常工作;class c,需要人为调整后可以正常重启并正常工作;class d,设备已损坏,无论怎样调整也无法启动。严格程度emi是b>a,ems是a>b>c>d。回复1帖2帖 xiangyi旅长 常用的emc标准及试验配置 19262010-07-10 20:45ems部份为en55024包含7项测试:en61000-4-2:1998; en61000-4-3:1998; en61000-4-4:1995, en61000-4-5:1995; en61000-4-6:1996;

装设接地线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装设接地线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装设接地线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当验证设备上确无电压,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对可能送电到停电检修设备的各方面都要装设接地线。 2. 检修母线时,应根据母线长短和有无感应电压等实际情况来确定接地线数量,检修10米以下的母线可装设一组接地线。 3. 检修部分若分为几个在电气上不相连的部分,则各段应分别验电并短路接地,接地线与检修部分之间不得有开关或熔断器。降压变压器全部停电时,应将各处可能来电侧都短路接地,其它部分不必

每段装设接地线。 4. 室内配电装置上的接地线,应装在该装置规定的接地点。这些地点的油漆应刮去,桩头的接地电阻必须合格并划出黑色记号。 5. 装设接地线必须有两人进行,若为单人值班,只允许用隔离开关接地,或使用绝缘棒合接隔离开关。 6. 接地线要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应符合短路电流的需要,但不得小于25mm。装设接地线之前要详细检查,损伤的及时修理或更换。装设接地线应用绝缘棒并戴绝缘手套,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裸露部分。 7. 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

10KV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唐铁路丰南南站10KV配电所外部电源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第一节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唐铁路丰南南站10KV配电所外部电源工程 1.2工程地点:丰南 1.3主要工程容: 1.3.1柳树圈220KV变电站至丰南南10KV配电所架空及电缆电源线路1条,黄各庄110KV变电站至丰南南10KV配电所架空及电缆电源线路1条,以及2条线路的电力试验。 1.3.2丰南南10KV配电所电源线路的引入接口施工及送电前试验。 1.3.3完成丰南南10KV配电所电源进线的供用电及送电手续办理。 1.3.4完成丰南电力公司要求的相关流程手续办理,按地方要求办理完成各种规划的相关手续。 1.3.5负责协助甲方完成线路施工的青补及征占地工作及相关手续的办理。 1.4承包容及方式:本工程包含供用电手续办理、包含线路设计、定测及线路施工、包含除甲供料(架空导线、高压电缆)外的其它所有材料设备供给及电气试验,包含工程验收及开通送电等。 1.5工程性质:新建至铁路10千伏及以下外电源工程,按供电段和丰南电力公司要求进行线路和设备安装施工,并按供电段和丰南电力公司要求进行线路和设备试验,并提供供电段和丰南电力公司认

可的试验报告。 第二节施工期限 2.1 丰南南10KV配电所外电源开工日期2015年6月5日;竣工日期2015年6月30日。到期如乙方不能按期送电甲方将采取临时送电措施,临时送电发生的费用全部从乙方的施工费用中扣除。 2.2双电源供电线路的送电时间根据前期商量可将其中一条线路放宽时间于2015年7月30日前送电。 2.3由于甲方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正常工期可依次顺延。 第三节设计依据和规 1.1设计依据: 1.1.1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唐铁路项目经理部的设计委托。 1.1.2国网冀北市供电公司批复的供电答复单 1.2设计所依据的主要规程、规: 1.2.1《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05) 1.2.2《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2005)1.2.3《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GB50061-2010) 1.2.4《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DL/T5394-2007)1.2.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GB50217-2007) 1.2.6《电缆防火标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1.2.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50168-2006)1.2.8《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1.2.9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冀北地区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架线施工技术措施

架线施工技术措施 1.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新建杆塔16基,线路架设2.67公里,其中5#-9#OPGW光缆为地埋. 电压等级:220kV输电线路. 杆塔基础: 1316.616立方米 导线型号:导线架线施工技术措施 地线型号:OPGW光缆、GJ-50; 防震型式: GJ-50分流线防震锤用FG-50型.OPGW光缆防震装置. 1.1.2交叉跨越情况 1.2工程技术特性 架线施工技术措施速30米/秒,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40℃,年平均气温-10℃,覆冰10mm. 1.2.1导、地线特性 导线型号:导线采用LGJ-185/30*2钢芯铝绞线,子导线间距为450mm; 地线型号:采用2根GJ-50; 导、地线参数见表1-2导地线主要技术参数表. 导、地线主要技术参数表表1-2 28 / 1

1.2.2导地线连接 本工程导、地线均采用液压连接,导地线线夹及接续管见表1-3,各种液压管的参数及施工方法详见液压作业施工指导书. 表1-3 1.2.3绝缘子 LXHY4-70;均压屏蔽环1.2.4导线用悬垂串均采用铝均压屏蔽环.为了避免均压平闭环起吊时与地面摩擦,使环体表面产生刮痕,因此要求将绝缘子串吊离开地面后或固定到铁塔上时,再进行安装均压平闭环. 1.2.6防振措施 (2)导线防振措施 导线每相均为二分裂,采用防振锤.防振锤安装个数与档距有关;本工程使用的LGJ-185/30导线安装防振锤的距离.导线防振锤型号为FD-4; (3)地线防振设计 28 / 2 地线按一般惯例安装防振锤、防振锤型号为FG-50,具体安装数量见下表.

2.施工技术要求及规定)相序及线号规定(见图2.12-2 2.2.1导线相序及换位:原线路相序 2.2.2地线接地情况. ,采用直接接地地线两侧为GJ-50号子导线;附件时,每相的、2展放导线时,面向利民变方向,每相导线自左向右依次为1. 号线为下线1号线为上线,2 2.3导地线绝缘子金具安装要求 2.3.1螺栓穿向: .(双串绝缘子对穿,即螺栓头对头);a.顺线路方向者由小号向大号侧穿 .b.横线路方向者,两边相由内向外穿,中相由左向右(耐张双串对穿,即螺栓头对头);.垂直方向者由上向下穿; c d.直线、耐张线夹处的金具螺栓一律由线束外向线束内穿;. e.V型绝缘子串上的螺栓一律由下向上穿 2.3.2绝缘子、碗头大口朝向 a.悬垂式两边相(包括跳线)大口朝塔身,中相大口朝右; 28 / 3 b.耐张塔跳线绝缘子开口朝向塔身,横串绝缘子开口朝下; c.V型串大口朝塔身; d.碗头大板大口朝向:悬垂单串时两边相(包括跳线)大口朝塔身,中相大口朝右;双串时大口朝内(顺线路口对口);V型串大口朝塔身.耐张碗头大口朝下; 2.3.3跳线引流板螺栓两边相由里向外,中相由左向右.换位塔跳线和中相绕跳的跳线驰度以满足电气间隙要求为主,成型美观即可.转角塔边相直跳时,上线两个引流板朝向一律朝内角侧45°. 2.3.4分裂导线上的防震锤、地线防震锤、间隔棒、螺栓穿钉一律由线束外向线束内穿入.

接地施工方案

接地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车站接地网施工面积达3986.5平方,主要为水平接地体(50*5紫铜排)、垂直接地体(Φ50*5 2.5m紫铜管)及非磁性接地引出装置构成.接地电阻值按设计要求必须小于0.5欧姆.在施工结束后,如果实测结构达不到要求,则必须采取相应的降阻方案予以补救,直至接地电阻值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二.接地网施工原则 1.综合接地网施工在保证达到设计要求,设备安全运行可靠性基础上,应尽量减少投资,降低施工成本. 2.在综合接地系统施工时,应兼顾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的要求.当接地施工与杂散电流腐蚀防护发生矛盾时,优先考虑接地设计要求. 3.综合接地系统施工后应同时满足变电所设备、弱电设备及其他需接地的车站设备对接地的要求. 4.本站单独设置1个接地网,接地电阻要求≦0.5Ω.本接地网面积为3986.5平方米,根据该站的地质资料,底版下岩土电阻率的平均值为40.42欧.米,经计算接地电阻值R=0.32欧姆,满足设计要求.若实测结构达不到要求,则必须采取相应的降阻方案予以补救,直至接地电阻值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5.本站设变电所设备接地引出线两组,弱电设备接地引出线一组,每组引出线的距离满足沿接地导体的距离不小于20米的要求.

6.每组接地引出线为三根,其中一根为备用.接地引出线应妥善保护,不得丢失、断裂. 7.综合接地系统的施工应充分考虑接地引出线穿越地下车站结构地板时的防水问题.可以采用防水套管。 8.所有铜材均选用紫铜. 9.接地网施工应该在结构地板施工前进行,必须严格检查接地网各连接点,严防焊头脱焊、虚焊. 10.为配合车站施工,接地网敷设应分段进行.在阶段性施工结束后,应对完工部分接地网进行接地电阻值测量,以此演算出整体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 三、施工准备 1.工具及材料准备 1.模具 2.焊药 3.放热焊接专用工具箱 4.气焊 5.铁锹 6.接地电阻测试仪 7.洛阳铲 8.冲击钻 9. 切割机10.水钻11.石棉12.隔热手套 13.白灰14.铜排15.铜管16.非磁性接地引出装置 17.皮尺18 硅橡胶 所有材料必须进行报审,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人员准备 在指挥部领导下,共需施工人员12名,其中土建人员10名,主要负责接地沟槽开挖,铜排、铜管敷设,接地沟槽回填等土建工作;另需2名放热焊接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负责铜排、铜管焊接、接地电阻检测

架空线路蹬杆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架空线路蹬杆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架空线路蹬杆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我矿35KV及6KV的架空输电线路有6条,总长超过 50KM,按照规定,每年必须对全线进行两次(春、秋两 季)停电蹬杆检查,发现并处理威胁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 隐患。为了确保蹬杆检查工作中的安全,特制订本措施。 一、工作时间:11年3月5日-11年3月20日每 日8:00-17:00 二、施工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停送电负责人: 三、检查项目 输电线路检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塔杆是否稳固,拉线是否齐全无松动,接地是否良好; 2.导线松弛程度,线夹是否紧固; 3.绝缘子是否完整,有无放电闪烙痕迹; 4.横担、金具是否完好; 5.树障情况; 6.安装经试验合格的线路避雷器。 四、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准备保安用具,包括高压验电器、高压绝缘手套、接地封线、安全带、三角板、棕绳及其他工具,数量充足,使用前要认真检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2、提前将线路避雷器进行试验,经合格后方可使用。 3、当检查某条线路时,必须提前填写好审核工作票,经矿领导及相关部门审核允许后方可进行检查,检查前必须将负荷转到与当前试验线路并列运行的另一回路供电,

架空线路工程架线施工措施(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架空线路工程架线施工措施(通 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架空线路工程架线施工措施(通用版) 一、跨越架搭设与拆除 风险提示:该类作业安全控制核心人员高处作业、架体结构稳定、架体拆除方式。不执行以下安全管控措施,将导致跨越架倒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超过24m,固有风险等级属三级。 (一)作业必备条件 1.施工方案已批准,并完成项目部和班组级交底。 2.各类人员、安全工器具、施工机械设备、材料等已经报审并批准,满足现场安全技术要求。施工作业前仔细检查现场安全工器具、施工机械设备合格后方可使用。 3.关键部位塔材不得缺失。 4.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软底防滑鞋,使用全方位防冲击安全带,垂直移动和水平移动不得失去保护。 5.架线过程中,各作业点、监护点必须保持与现场指挥人联系

畅通。 6.跨越架搭设前,必须对跨越点进行复测,确保跨越架与被跨越物的最小安全距离符合安规规定。 7.跨越架材质和规格必须满足安规规定。 8.上述措施完成后,由作业负责人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B》,施工项目部审核签发。监理人员现场检查确认后,在作业票中签字,同意开始作业。 (二)作业过程安全管控措施 1.作业负责人站班会上通过读票方式进行安全交底,并随机抽取3至5名施工人员提问,清楚后开始作业。 2.作业过程中,作业负责人、监理人员按照作业流程,逐项确认风险控制专项措施落实,同时在《每日执行情况检查记录表》中签字确认。 3.木质、毛竹、钢管跨越架两端及每隔6-7根立杆设剪刀撑杆、支杆和拉线,拉线与地面夹角不得大于60?o。 4.木质、毛竹、钢管跨越架的立杆、大横杆及小横杆的间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