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20世纪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第30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

高考历史总复习20世纪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第30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
高考历史总复习20世纪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第30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

第30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全国卷]——五年全国卷引领考向

一、体现史鉴功能——弘扬家国情怀

1.(2017·全国卷Ⅱ·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D[回忆录虽是亲闻、亲见、亲历的第一手资料,也会因作者时间久,记忆不清或个人利害得失,出现有意无意的疏漏、错误,不一定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故A项错误;同样作为历史资料,回忆录和相关研究著作各有优劣,可相互印证,不能直接断定可信度的高低,故B项错误;据材料“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可知,不同版本对内容会有所取舍或修改,并非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故C项错误;据材料“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可知,受政治环境影响,时代对历史叙述有一定的影响,故D项正确。]

二、再现历史现象——注重历史解释

2.(2016·全国卷Ⅱ·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B[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主要发生在资本主义及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此时苏联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不会发生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美国经济正处于“柯立芝繁荣”时期,所以苏联“一五”计划“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而到1932年,苏联“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而此时美国正经历着经济大危机,因而受到美国人的关注,故B项正确;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更不会吸引美国人的注意,故C 项错误;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因而它并不会关注苏联公有制的优越性,故D项错误。]

[地方卷]——两年地方卷借鉴创新

3.(2018·江苏卷·18)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C[C对:根据题干所述举措可知,当时苏联撤销部分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经济行政区,并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相应的经济行政区,其主要意图在于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以推动经济的发展。A错:当时处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其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B错:赫鲁晓夫时期仍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D错:材料所述举措只是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并没有进行所有制的改革。]

4.(2018·海南卷·11)1956年12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错误,已经成为影响许多国家共产党及党与党相互团结的重大问题;对斯大林的错误应该批评,但必须在肯定和维护他正确方面的前提下进行。与此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A.万隆会议召开B.越南战争爆发

C.苏共“二十大”召开D.朝鲜战争停战

C[万隆会议召开,亚非国家联合反对西方国家殖民主义,与材料对斯大林的评价无关,故A项错误;1959年越南战争爆发,反映出殖民国家对越南的侵略,与材料对斯大林的评价无关,故B项错误;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开始对斯大林的批判,引起思想的混乱,材料中共关注“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错误”,故C项正确;朝鲜战争停战受到赫鲁晓夫三和路线的影响,与材料对斯大林的评价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5.(2017·海南卷·18)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期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 )

A.二月革命时期B.国内战争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D.德军入侵时期

B[俄囯苏维埃政权建立于十月革命后,二月革命时期还没有建立,故A项错误;1918年夏到1920年底的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受到战争的破坏,苏俄经济进入停滞状态,故B项正确;农业集体化时期,苏联经济整体上发展很快,特别是重工业,故C项错误;德军入侵时期是在1941年6月22日以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模拟卷]——两年模拟卷仿真热身

6.(2019·广东广州模拟)1921年4月,列宁说:如果农民经济能够继续发展,那么还应该为进一步的转变提供可靠的保证,而进一步转变就必须使效益最差的、最落后的、细小

的、单干的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由此可知,当时( ) A.余粮收集制得到推广

B.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C.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D.列宁已有建立农业合作社的设想

D[结合所学,1921年3月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故A项错误;1928年开始的“一五”计划促使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故B项错误;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故C项错误;由材料“必须使效益最差的、最落后的、细小的、单干的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可知列宁提出了农业集体化改造的设想,故D项正确。]

7.(2019·江西上饶模拟)1925年,苏联谷物的总产量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水平,但畜牧业还低于革命前的水平。工业总产值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73%,铁路运输业的货物周转量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80%,国内商品流转总额大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70%。这说明当时苏联( )

A.迫切要求改变经济体制

B.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还没有最终完成

C.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废止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非常有限

B[根据所学得知,新经济体制在当时是符合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在1925年前后,苏联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还没有最终完成,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前后才被逐渐废止,故C项错误;根据史实和所学知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于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D项错误。] 8.(2019·河南濮阳模拟)如图为苏联经济阶段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如图说明苏联( )

A.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工业化实现

B.农业集体化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

C.经济发展与政策调整密切相关

D.经济体制改革减缓了经济增长速度

C[根据题目中柱形图的变化得出:从20年代到30年代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上升,从30年代到50年代年平均增长率下降,A项表述不全面,错误;B项表述不全面,错误;结合所学知识,20到30年代经济增长是因为斯大林模式的形成,30到50年代经济下降是因

为斯大林模式,故C项正确;D项表述不全面,错误。]

9.(2018·湖北仿真模拟适应性考试)下图是一幅1933年的苏联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

A.国家干预在苏联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优势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遭到严重破坏

C.经济萧条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向苏联学习

D.美苏在经济领域处于冷战对峙状态

A[据漫画内容,西方对1928年苏联提出的五年计划嘲笑而1933年在苏联成就面前低下头可知,苏联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体现了国家干预的优越性,故A项正确;苏联漫画没有体现经济危机,故B项错误;据材料“不切实际的幻想”可知西方对苏联进行了嘲笑,故C项错误;美苏冷战是1945年二战以后,与材料“1933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