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专题训练小升初计算专题之定义新运算

小升初数学专题训练小升初计算专题之定义新运算
小升初数学专题训练小升初计算专题之定义新运算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

品味。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定义新运算

【知识要点】

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的意义和法则我们很熟悉。但重点中

学在招生命题中除了考查四种混合运算的基本能力外,还要考查一些定义的其他的运算,一般占分在8~10分之间,特别是在2019年的小升初考试中,开始加大考察力度。

解定义新运算题的方法是认真审题、读懂题意、深刻理解新定义运算符号的含义,排除干扰条件,按照新定义运算的关系把新运算符号去掉,把问题转化成已有的数学知识。

【例题精讲】

例1 P 、Q 表示数,P*Q 表示

2P Q +,求3*(6*8)的值。 例2 如果A B A B B A ?=+,

那么(32)(23)?-?=_____。 例3 定义“?”,a b a b a b +?=

?,()234=______??。 例 4 规定x y Axy ?=、()2÷x y x y ?=+,且()()133133=????。则

()133_______??=。

例5 对于数a 、b 、c 、d 规定()2b c d d a ab c

=-、、、,已知 ()1232,,,x =,则x ______=。 例6 若规定1

12332234××*=,112344778910=*???,那么114325*+=_____.*— 例7 对于任意的两个自然数a 和b ,规定新的运算:

()()()121a b a a a a b *=?+?+?????+-,如果()323660x **=,则x _____=。

例8 如

图是一个运算器的示意图,A、B是输入的两个数据,C是输出的结果。下表为输入A、B数据后,运算器输出C的对应值。请你据此判断,当输入A值2019,输入B值是9时,运算器输出的C值是___________。

六年级数学计算专题(七)定义新运算练习

试卷简介:全卷共5题,全部为选择题,共100分。整套试卷立足基础,又有一定思考性。虽然只是30分钟的小测试,但包含了不少小升初考试中经常见到试题类型。不仅在知识上和能力上有不同方面及不同程度考查,而且在测试的过程中也能够发现整张试卷题目对学生能力考查深度的不断提升。主要考察定义新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建议:注意定义新运算问题的审题,找到对应的运算法则,细心解题。加强解题时思维的严密性,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一、单选题(共5道,每道20分)

1.对于任意非零自然数x、y,规定一种运算“”,,求

()

A.9

B.40

C.

D.

2.设P*Q=5P+4Q,当x*9=91时,求的值。

A.11

B.56

C.57

D.225

3.P、Q表示两个数,P△Q=,求3△(6△9)的值是多少?

A.5.25

B.6.75

C.4

D.

4.规定,如,那么当

时,A=_________。

A.3

B.4

C.5

D.6

5.对于两个自然数A和B(A≠B),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余数记为A B,比如73=1,24

24=0,如果,且为两位数,求。

A.11

B.15

C.11或15

D.11、15、28、41、54、67、80、93都有可能

小学数学 定义新运算.教师版

定义新运算这类题目是在考验我们的适应能力,我们大家都习惯四则运算,定义新运算就打破了运算规则,要 求我们要严格按照题目的规定做题.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常见的如△、◎、※等等,这些特殊的运算符号,表示特定的意义,是人为设定的.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新定义,严格按照新定义的式子代入数值,把定义的新运算转化成我们所熟悉的四则运算。 一 定义新运算 基本概念:定义一种新的运算符号,这个新的运算符号包含有多种基本(混合)运算。 基本思路: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运算规则,把已知的数代入,转化为加减乘除的运算,然后按照基本运算过程、 规律进行运算。 关键问题:正确理解定义的运算符号的意义。 注意事项:①新的运算不一定符合运算规律,特别注意运算顺序。 ②每个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只能在本题中使用。 我们学过的常用运算有:+、-、×、÷等. 如:2+3=5 2×3=6 都是2和3,为什么运算结果不同呢?主要是运算方式不同,实际是对应法则不同.可见一种运算实际就是两个 数与一个数的一种对应方法,对应法则不同就是不同的运算.当然,这个对应法则应该是对任意两个数,通过这个法则都有一个唯一确定的数与它们对应.只要符合这个要求,不同的法则就是不同的运算.在这一讲中,我们定义了一些新的运算形式,它们与我们常用的“+”,“-”,“×”,“÷”运算不相同. 二 定义新运算分类 1.直接运算型 2.反解未知数型 3.观察规律型 4.其他类型综合 模块一、直接运算型 【例 1】 若*A B 表示()()3A B A B +?+,求5*7的值。 【考点】定义新运算之直接运算 【难度】2星 【题型】计算 【解析】 A *B 是这样结果这样计算出来:先计算A +3B 的结果,再计算A +B 的结果,最后两个结果求乘积。 由 A *B =(A +3B )×(A +B ) 可知: 5*7=(5+3×7)×(5+7) =(5+21)×12 = 26×12 = 312 【答案】312 例题精讲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定义新运算

小升初数学简便计算

212 ×6.6+2.5×635 1178 -613 -123 4.6+325 +635 +5.4 3415 ×(57 -314 ÷34 ) 2.8+549 +7.2+359 438 +2.25+558 +734 725 +457 +235 53611 -1647 +16511 237 +359 -337 +149 +14 7 0.75+58 +14 +0.375 45 +945 +9945 +99945 +999945 445 -(245 +5 12 ) 5-21417 -1317 48.3-1516 -456 956 ×4.25+41 4 ÷6 0.625×0.5+58 +12 ×62.5% 3138 ×72513 ÷3138 2.5×(910 +910 +910 +9 10 ) 22×34 +25×75%-7×0.75 0.25×63.5-14 ×1312 6715 ×2.5-212 ×4715 389 +3.125+119 +178 1645 +(247 -1.8) (111+999) ÷[56×(37 -3 8 )] 49.5×1035 -(50-12 )×0.6 711 ×41419 +5519 ÷147 +711 45×(79 +4 15 -0.6)

897×38 -37.5%+104×0.375 314 ×(538 -5.375) 3.5×114 +1.25×2710 +3.8÷45 1. 71×99 2. 3755+2996 3. 8439+1001 4. 446+295 5. 888+999 6. 1125-996 7. 299×101 8. 563×999 9. 2100÷20 10. 6÷0.25 11. 72×156-56×72 12. 25×32×125 13. 709×99+709 14. 0.25×48 15. 2.5×37 0.4×21 3 16. 212×6.6+2.5×63 5 17. 75.3×99+75.3 18. 4.6×3.7+54×0.37 19. 0.125×34+1 8 ×8.25+12.5%

关于小升初数学练习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关于小升初数学练习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做计算,我能行.(本部分考查学生的口算、解方程、简便计算能力,会解答文字题和求组合图形阴影部分面积) 1.(8分)(xx长泰县)口算: +==0.360.6=﹣=++= 小升初数学模拟考试卷及答案:3.5﹣ 3.05==0.2512=7(+)=3.27+1.83= 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小数除法. 分析:本题根据分数与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可根据加法交换律计算;0.2512可将12拆分为43计算; 7(+)可根据法分配律计算. 解答:解:+=,=,0.360.6=0.6,﹣=,++=1, 2.(6分)(xx长泰县)解方程. ①9.5﹣3=5.6+7.4②:=:③1﹣60%=. 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解比例. 分析:(1)先化简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6.5求解, (2)先根据比例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化简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

(3)先化简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60%x, 再同时减,最后同时除以60%求解. 解答:解:(1)9.5﹣3=5.6+7.4,(2):=:, 6.5x=13,x=, 6.5x6.5=136.5,x=, x=2;x=; (3)1﹣60%=,1﹣60%x+60%x=+60%x,1﹣=+60%x﹣, 3.(10分)(xx长泰县)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www.xkb1. ①25499②13.6﹣(2.6+0.2525%)③1200〔56(﹣)〕 ④(1.7+1.7)⑤1375+4501525. 考点: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的乘法及应用;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分析:①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使计算更简便. ②先计算括号内部的,把括号内的百分数化成小数,然后再计 算括号外面的. ③中括号里面的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然后再计算括号 外面的. ④小括号里面的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然后再计算括号 外面的. ⑤按照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解答,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解答:解:①25499,②13.6﹣(2.6+0.2525%),③1200[56(﹣)],

六年级小升初数学计算专项练习

1、脱式计算 )]41167(43[2716--? )512.025.18.0(187422÷-?- 41175.112526.043+??? ??-?- 3443654113÷???? ??+÷ 20 9÷(21-31+141) [5.3-(4.98-5107)-1501 ]÷25% 10165413253÷??????÷??? ??-- 14.15-(877-2017 6)-2.125 1121[()]1625510÷?+ 731 3[5 4.5(20%)]2043÷-?+ 112135[()]43259÷-+? 1172[(5 3.6)]31511÷-? 3-87.5%×[551÷(3.25×87 )] [1015+(3.6-522)×1721]÷6 5 ÷5+÷2 2.32.192.38.28÷-÷ 84×[10.8÷(48.6+5.4)-0.2] ()01.04.03.25.7÷?- ()()[]28.512.3132.01+-?- ()[]5.683.09-?÷ [(541-4.25)×83]÷85 +3.3÷165 9×[1-(52÷209)]÷203-1 73 203×(632×0.8+63 2 ×0.2) 7.4×1.3-4.68÷0.9

(2.4×5+8.6×5)÷0.8 4.2)37.553.13(9.60÷++ 2、简便计算 6.02162.16.3545.5?-÷+? 107 12.1251.317769.8177÷+?+? 95×25%+1 4×2.2-0.25 × +÷13 ( 21+31+41-9 1 )×0.36 836354(1)()97111179++÷++ 515256 6139131813 ?+?+? 922959729845.0739÷+?-?+? 5.62.386508.5?+? 3、解方程 3(x+2)-2 (x-3)=16 3(x+2)-2 (x-3)=16 436521x x -=-- 305 .01 2.01=++-x x x =27.6-(x+12)×45 3 2(x+9)-21 (x-4)=17 32(x+9)-2 1 (x-4)=17 5(0.2x+7)-2(0.3x -4)=47 1.2x -13.3=16.7-0.4x 2x+6-4(x -5.6)=4.4 6x -12.8×3=0.06

小升初数学简便运算例解

在小学数学中,关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怎么样才能算得既快又准确呢?这就需要我们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根据题目本身的特点,综合应用各种运算定律和性质,或利用和、差、积、商变化规律及有关运算公式,选用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速算和巧算不仅能简便运算过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又会算得又快又准确。 一、“凑整”先算 1.计算:(1)24+44+56 (2)53+36+47 解:(1)24+44+56=24+(44+56)=24+100=124 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 (2)53+36+47=53+47+36=(53+47)+36=100+36=136 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 2.计算:(1)96+15 (2)52+69 解:(1)96+15=96+(4+11)=(96+4)+11=100+11=111 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 (2)52+69=(21+31)+69=21+(31+69)=21+100=121 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 3.计算:(1)63+18+19 (2)28+28+28 解:(1)63+18+19=60+2+1+18+19=60+(2+18)+(1+19)=60+20+20=100 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 (2)28+28+28=(28+2)+(28+2)+(28+2)-6=30+30+30-6=90-6=84 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

小升初数学练习题(含答案)

欣知教育小升初数学练习题 一、相遇问题 1、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从甲、乙两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相遇,相遇后快车继续行驶3小时后到达乙站。已知慢车每小时行45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二人分别以每小时3千米和5千米的速度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后二人继续往前走,如果甲从相遇点到达B地共行4小时,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一列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65千米,一列客车同时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60千米,两列火车在距中点20千米处相遇,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4、兄弟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到学校,路程是1400米。哥哥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弟弟步行每分钟行80米,在行进中弟弟与刚到学校就立即返回来的哥哥相遇。从出发到相遇,弟弟走了多少米?相遇处距学校有多少米? 5、有两只蜗牛同时从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A出发(如图),分别沿着两腰爬行。一只蜗牛每分钟行2.5米,另一只蜗牛每分钟行2米,8分钟后在离C点6米处的P点相遇,BP的长度是多少米? 6、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距A地120米,相遇后,他们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150米处再次相遇,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米? 7、A、B两地相距38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11千米,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A地,乙到达A地后立即返回B地,几小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相遇时距A地多远? 8、如图,A、B是圆的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点,小王在B点同时出发,相向行走,他们在距A点80米处的C点第一次相遇,接着又在距B点60米处的D点第二次相遇。求这个圆的周长。 9.如图,两只小爬虫从A点出发,沿长方形ABCD的边,按箭头方向爬行,在距C点32厘米的E点它们第一次相遇,在距D点16厘米的F点第二次相遇,在距A点16厘米的G点第三次相遇,求长方形的边AB的长。 10、甲、乙两人从A地到B地,丙从B地到A地。他们同时出发,甲骑车每小时行8千米,丙骑车每小时行10千米,甲丙两人经过5小时相遇,再过1小时,乙、丙两人相遇。求乙的速度。 11、甲、乙、丙三人行走的速度依次分别为每分钟30米、40米、50米。甲、乙在A地,丙在B地,同时相向而行,丙遇乙后10分钟和甲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米? 1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经过5小时相遇,相遇后各自继续前进,又经过3小时,甲车到达B地,这时乙车距A地还有120千米。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小学数学定义新运算典型例题完整版

小学数学定义新运算典 型例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数学定义新运算典型例题 1. 若A*B表示(A+3B)×(A+B),求5*7的值。 2. 定义新运算为a△b=(a+1)÷b,求6△(3△4)的值。 3.对于数a、b、c、d,规定,< a、b、c、d >=2ab-c+d,已知< 1、3、5、x >=7,求x的值。 4.规定:符号“&”为选择两数中较大数的运算,“◎”为选择两数中较小数的运算。计算下式:[(7◎3)& 5]×[ 5◎(3 & 7)] 5.如果1※2=1+11 2※3=2+22+222 3※4=3+33+333+333+3333 计算:(3※2)×5。 小学数学定义新运算典型例题答案: 例【1】若A*B表示(A+3B)×(A+B),求5*7的值。 分析 A*B是这样结果这样计算出来:先计算A+3B的结果,再计算A+B的结果,最后两个结果求乘积。 解由A*B=(A+3B)×(A+B) 可知:5*7=(5+3×7)×(5+7) =(5+21)×12 =26×12 =312 例【2】定义新运算为a△b=(a+1)÷b,求6△(3△4)的值。

分析所求算式是两重运算,先计算括号,所得结果再计算。 解由a△b=(a+1)÷b得,3△4=(3+1)÷4=4÷4=1; 6△(3△4) =6△1 =(6+1)÷1 =7 例【3】对于数a、b、c、d,规定,< a、b、c、d >=2ab-c+d,已知< 1、3、5、x >=7,求x的值。 分析根据新定义的算式,列出关于x的等式,解出x即可。 解将1、3、5、x代入新定义的运算得:2×1×3-5+x=1+x,又根据已知< 1、3、5、x >=7,故1+x=7,x=6。 例【4】规定:符号“&”为选择两数中较大数的运算,“◎”为选择两数中较小数的运算。计算下式:[(7◎3)& 5]×[ 5◎(3 & 7)] 分析新定义运算进行计算时如果遇到有括号的,要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再计算中括号里的。 解 [(7◎6)& 5]×[ 5◎(3 & 9)] =[ 6 & 5] ×[ 5◎9 ] =6×5 =30 例【5】如果1※2=1+11 2※3=2+22+222 3※4=3+33+333+333+3333

2017最新小升初数学专项题-简便运算

2017最新小升初数学专项题--简便运算(一) 【知识梳理】根据算式的结构和特征,运用运算法则、定律、性质,把比较复杂的运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先算括号,再乘除后加减,同级间依次计算。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除法分配律:(a+b)÷c=a÷b+a÷c 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性质:a÷b÷c=a÷(b×c) 【典例精讲1】-+(-) 思路分析:首先要去掉括号,变成-+-,从算式中的数字特点可以看出:与相加可以得到整数,与相加可以得到整数,变成+-(+),再计算就可以了。 解答:-+(-) =-+- =+-(+) =16-11 =5 小结:计算要注意观察思考哪几个数结合可以凑成整数。 【举一反三】1、+-(+)

2、757 -(+159 )-115 【典例精讲2】44448712×28+280×5555114 【思路导航】可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和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思路分析: 解答:44448712×28+280×5555114 =×28+280× =×280+280× =(+)×280 =100000×280 = 小结:首先要注意数字的特点,其次是注意转化。 【举一反三】3、 ×112+120%+112÷56

4、 875×+834×76- 5、 925×336+÷160 答案及解析 1.【解析】首先利用减法的性质去掉括号,得 +--,-=1,-=1,再相加就可以了。 【答案】:+-(+) =-+-

启航教育小升初数学计算题专项训练1[2020年最新]

启航教育小升初数学专项训练(一) 一、直接写出得数。 23 25 0.8 ×0.6 = 0.9 +99×0.9 = 1 ÷ = 5 8 × 4 15 = 9 ÷ 3 7 = 80 ×0.125= 7.2 ÷8×4= 3.25 ×4= 3 7 ÷3× 1 7 = 636 +203= 0. 875×24 = 1 3 ÷2÷ 1 3 = 5 6 ÷ 2 3 = 15 ×(1 - 4 5 )= ( 5 9 - 1 6 )× 18= 1 ÷ 1 4 - 1 4 ÷1= 二、能简便计算的就简便计算。 8 15 + 2 3 - 3 4 2 3 ( + 2 15 )× 45 3060 ÷15-2.5 × 1.04 ( 4 5 + 1 4 )÷ 7 3 + 7 10 1 6 + 3 4 × 2 3 ÷ 2 ( 8 9 — 4 27 )÷ 1 27 20 ×( 4 5 + 7 10 - 3 4 ) 6 13 + 7 13 ×13 30 ÷( 3 4 — 3 8 ) 375 +450÷18×25 1 -[ 1 3 -( 1 2 - 1 3 )] 1 4 ÷( 3— 5 13 — 8 13 )

( 1 4 + 2 9 )÷ 1 36 3.6 ÷[ (1.2 +0.6) ×5] 7 15 ×( 5 7 - 3 14 ÷ 3 4 ) 3 5 × 1 9 + 2 5 ÷9 2.375 + 3 4 +5.625 + 5 4 21 5 × 1 31 + 4 5 × 21 31 5 7 + 5 6 + 2 7 + 1 6 2 19 × 8 25 + 17 25 ÷ 19 2 1 4 ×125× 1 25 ×8 7 2 4 1 4 5 1 1 1 1 1 1 (+)×-÷【—(+)】(+)÷(-) 5 5 9 4 9 6 6 3 3 4 2 3 24×[ 2 3 ÷ (1 - 14 15 )] 75%×[(100% - 2 5 17 24 )×25%] 5 3 × 4 17 +5 24 ÷4 9 4 5 ÷( 9 25 + 21 7 × 15 ) 12 × ( 3 4 -50% + 5 6 )17 × [ 3 8 +( 5 4 - 5 6 )]

小升初数学复习-百分数利润折扣问题(含练习题及答案)

(二) 主要内容: 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利息、折扣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4、进一步掌握折扣的有关知识及计算方法。 5、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考点分析 1、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除还给本金外,另外付给的钱叫做利息,利息 占本金的百分率叫做利率。 2、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4、商品现价 = 商品原价×折数。 四、典型例题 例1、(解决税前利息)李明把500元钱按三年期整存整取存入银行,到期后应得利息多少元? 分析与解:根据储蓄年利率表,三年定期年利率5.22%。 税前应得利息 = 本金×利率×时间 500× 5.22%× 3 = 78.3(元) 答:到期后应得利息78.3元。 例2、(解决税后利息) 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缴纳利息税。例1 中纳税后李明实得利息多少元? 分析与解:从应得利息中扣除利息税剩下的就是实得利息。 税后实得利息 = 本金×利率×时间×(1 - 5%) 500 × 5.22%× 3 = 78.3(元)……应得利息 78.3 × 5% = 3.915(元)……利息税 78.3 – 3.915 = 74.385 ≈ 74.39(元)……实得利息 或者 500 × 5.22%× 3 ×(1 - 5%) = 74.385(元)≈ 74.39(元)答:纳税后李明实得利息74.39元。 例3、方明将1500元存入银行,定期二年,年利率是4.50%。两年后方明取款时要按5%缴纳利息税,到期后方明实得利息多少元?

小学数学定义新运算典型例题[精品文档]

小学数学定义新运算典型例题 1. 若A*B表示(A+3B)×(A+B),求5*7的值。 2. 定义新运算为a△b=(a+1)÷b,求6△(3△4)的值。 3.对于数a、b、c、d,规定,< a、b、c、d >=2ab-c+d,已知< 1、3、5、x >=7,求x的值。 4.规定:符号“&”为选择两数中较大数的运算,“◎”为选择两数中较小数的运算。计算下式:[(7◎3)& 5]×[ 5◎(3 & 7)] 5.如果1※2=1+11 2※3=2+22+222 3※4=3+33+333+333+3333 计算:(3※2)×5。

小学数学定义新运算典型例题答案: 例【1】若A*B表示(A+3B)×(A+B),求5*7的值。 分析A*B是这样结果这样计算出来:先计算A+3B的结果,再计算A+B的结果,最后两个结果求乘积。 解由A*B=(A+3B)×(A+B) 可知:5*7=(5+3×7)×(5+7) =(5+21)×12 =26×12 =312 例【2】定义新运算为a△b=(a+1)÷b,求6△(3△4)的值。 分析所求算式是两重运算,先计算括号,所得结果再计算。 解由a△b=(a+1)÷b得,3△4=(3+1)÷4=4÷4=1; 6△(3△4) =6△1 =(6+1)÷1 =7 例【3】对于数a、b、c、d,规定,< a、b、c、d >=2ab-c +d,已知< 1、3、5、x >=7,求x的值。 分析根据新定义的算式,列出关于x的等式,解出x即可。 解将1、3、5、x代入新定义的运算得:2×1×3-5+x=1+x,又根据已知< 1、3、5、x >=7,故1+x=7,x=6。

小升初数学完整版分数乘法简便运算

小升初数学完整版分数乘法简便运算 分数乘法是用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它分为: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分数乘法意义以及分数乘法运算法则的应用。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很多问题;它有许多十分有趣的现象与技巧;主要通过一些运算定律、性质和一些技巧性的方法;达到计算正确而迅速的目的。分数简便计算的技巧掌握;首先要学好分数的计算法则、定律及性质;其次是掌握一些简算的技巧: 1、运用运算定律:这里主要指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对于乘法算式中有因数可以凑整时;一定要仔细分析另一个因数的特点;尽量进行变换拆分;从而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充分约分:除了把公因数约简外;对于分子、分母中含有的公因式;也可直接约简为1。 进行分数的简便运算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观察运算符号和数字特点;合理进行简算。需要注意的是参加运算的数必须变形而不变质;当变成符合运算定律的形式时;才能使计算既对 又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使学生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活动过程;发现并归纳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把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3)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质疑、反馈等活动过程;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活动;是学生感受到数学结论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在解决相关的问题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正式学习分数乘法简便计算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弟兄四五个;各有各的家;有谁走错门;让人笑掉牙。”

2019小升初数学重点题型训练6-计算题(二)-人教新课标(2014秋)(含答案)

2019小升初数学重点题型训练6 计算题(二)(原卷) 系列一 1. 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9999×2222+3333×3334 (2)-1.64 -0.36+4.3232 +148.68 1.1 ÷198×75.4 (3)()?? ??????? ??83-+99973 ×56÷111 (4) 100 ×…8×6×4×22982 + +62+42+ 2. 求未知数。 (1)x :1.2=3:4 (2)8(x -2)=2(x +7) 系列二

1. 直接写出得数。 8×0.125= 34×47+37= 2.5×4+9.1= 38×4 3 = 13×12+56 = 0.7×17+0.9= 3×23×0.5+9= 72×47×1 4= 2. 简便运算。 (1)67 15×2.5-212 ×4715 (2)725+457+23 5 (3)(12 +13 +14 )×12 (4)711 ×41419 +5519 ÷147 +7 11 (5)19.82-6.57-3.43 (6)4.6×3.7+54×0.37 3. 列式计算。

(1)4 29 乘以413 与111 12 的差,积是多少? (2)某数的14 加上2.5与它的1 4 相等,求某数。 (3)一个数的3倍比45的3 5 多3,求这个数。 (4)8个25相加的和去除5.3的4倍,结果是多少? 系列三 1. 直接写得数。 2.6×0.4= 0.25×4= 0.26+1.64= 1.25÷0.5= 125%×8= 3.5×200= 75÷0.15= 15 ÷1 25 = 7 9 ×910 = 30÷130 = 97 ×35%= 25÷15 = 0.1÷10%= a-25 a= (7÷7 7 )×8= 0.98-0.49=

小学数学定义新运算(教)

一、知识概念 1、定义新运算是指运用某种特殊的符号表示的一种特定运算形式。 注意:(1)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新定义的算式含义,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计算顺序,将数值代入算式中,再把它转化为一般的四则运算,然后进行计算。 (2)我们还要知道,这是一种人为的运算形式。它是使用特殊的运算符号,如:*、▲、★、◎、:、△、?、■等来表示的一种运算。 (3)新定义的算式中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但它在没有转化前,是不适合于各种运算 定律的。 2、一般的解题步骤是: 一是认真审题,深刻理解新定义的内容; 二是排除干扰,按新定义关系去掉新运算符号; 三是化新为旧,转化成已有知识做旧运算。 典例分析火 例1、对于任意数a, b,定义运算“*:a*b=axb-a-b。

求12*4的值。

【解析】根据题目定义的运算要求,直接代入后用四则运算即可。 12*4=12 X 4-12-4=48-12-4=32 例2、假设 a ★ b = ( a + b ) b k 求8 ★ 5。 【解析】该题的新运算被定义为:a ★ b等于两数之和除以后一个数的商。这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和,再算后面的商。这里a代表数字8, b代表数字5。 8 ★ 5 = (8 + 5 ) + 5 = 2.6 例3、如果a? b=a X b-(a+b)。求6?( 9?2)。 【解析】根据定义,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这里的符号“◎”就是一种新的运算符号。 6?(9◎2) =6? [9 X 2- ( 9+2)] =6? 7 =6X 7- (6+7) =42-13=29 例4、如果 1 A 3=1 + 11 + 111; 2 △ 5=2+22+222+2222+22222; 8 △ 2=8+88。求 6 △ 5。 【解析】仔细观察发现“ A ”前面的数字是加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而加数分别是一位数,二位数,三位数,……“ △”后面的数字是几,就有几个加数。因此可以按照这个规律进行解答。 6 A 5=6+66+666+6666+66666=74070 例5、如果规定:2=1 X 2X 3, : 3=2X 3X 4,: 4=3 X 4X 5, :X= (X-1 ) X X X (X+1 )。由【解析】该题看上去比较复杂,但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该题被定义为 于把数代入算式中计算比较麻烦,我们可以先化简算式后,再计算。 1 1 : 2 ( - )X :2 :3 1 3

小升初数学计算专项练习试卷(1)

小升初数学计算专项练习试卷(1) 四、计算: 1.脱式计算: 114 ÷[(3.2-83 )×2.5] 6.5×[103 ÷(4-2.5×1415 )] 2.求X. 3(x-0.2)=5.7 56+x =16 五,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边长是4 大圆半径为5;小圆半径为3 六、列式计算: (1).甲、乙两数之差是36,甲数的25 等于乙数,求甲数。 (2).甲比乙多1.25,乙是甲的34 ,甲、乙各是多少? (3).某数与13 的和的3倍等于21的27 ,求某数。 答案 四,计算: 1, 33/16 ; 13 2,X=2.1 ; X=24 五,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S=9.12 (2)S=16 (3)S=21.5 (4)S=13.76 六,列式子计算: (1) 甲数=60 (2) 甲=5 ;乙==3.75

(3) 这个数是5/3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小升初二轮复习全攻略| 小升初简历制作模板范文大全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 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

2020小升初数学六年级简便计算练习题

小升初数学六年级简便计算练习题 考试在即,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数学,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为大家推荐的是简便计算复习题【一】口算下面各题。(23分) 10-2.65=???? 0.9×0.08=???? 528-349=??? 6+14.4=?? 24÷0.04= 12.34-2.3=??? 0÷3.8=????? 0.77+0.33=?? 7÷1.4=??? 67.5+0.25=7.2÷8×4=????? 5-1.4-1.6=??? 400÷125÷8=???? 1.9×4×0.5= 80×0.125=?????? ÷3× =??? 6 ÷6=?? 2 -( + )=??? 10 ×2= 3.2×7÷3.2×7=??? ( - )×12=?? 187.7×11-187.7=?? 1- ÷62.5%= 【二】写出以下每题在简便运算时所运用的定律或性质(12分) 4 +3.2+ 5 +6.8?????? 25×(8×0.4)×1.25?????? 7 -(2 - ) ( + + )×72????? 93.5÷3 ÷????????????? 16÷2.5【三】用简便方法计算。(65分) 1125-997??????????? 998+1246+9989????????????? (8700+870+87)÷87 125×8.8?????????? 1.3+4.25+3.7+3.75???????? 17.15-(3.5-2.85)

3.4×99+3.4????????? 4.8×1.01???????????????? 0.4×(2.5÷73) (1.6+1.6+1.6+1.6)×25?????? ( + - )÷ 12.3-2.45-5.7-4.55???????? ÷2 + ×????????? 0.125×0.25×64 为大家推荐的是简便计算复习题,希望大家抓紧时间冲刺考试。

(北京市)小升初数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奥数之简便运算

目录: 计算专题1 小数分数运算律的运用: 计算专题2 大数认识及运用 计算专题3 分数专题 计算专题4 列项求和 计算专题5 计算综合 计算专题6 超大数的巧算 计算专题7 利用积不变、拆数和乘法分配率巧解计算题: 计算专题8 牢记设字母代入法 计算专题9 利用 a ÷b=b a 巧解计算题: 计算专题10 利用裂项法巧解计算题 计算专题11 (递推法或补数法) 计算专题12 斜着约分更简单 计算专题13 定义新运算 计算专题14 解方程 计算专题15 等差数列 计算专题16 尾数与完全平方数 计算专题17 加法原理、乘法原理 计算专题18 分数的估算求值 计算专题19 简单数论 奥数专题20 周期问题

在小学计算题中有好多题型方法新颖独特,在升重点中学考试和进入中学分班考试中,多有出现,有的学生因为没见过这种题型常常得分很少或得零分,其实这种题型只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一点都不难。下面老师跟你支支招: 计算专题1小数分数运算律的运用: 【例题精选】 例题一: 4.75+9.63+(8.25-1.37)例题二: 11 3333877979066661 24 ?+? 例题三: 322 32537.96 555 ?+?例题四:36?1.09+1.2?67.3 例题五: 81.5?15.8+81.5?51.8+67.6?18.5 【练习】 1、 6.73- 89 2(3.271) 1717 +- 2、 717 13(43)0.75 13413 -+- 3. 975?0.25+ 3 9769.75 4 ?- 4、 999999×222222+333333×333334 5、 45?2.08+1.5?37.6 6、139 1371 137 138138?+?

小学数学《找规律与定义新运算》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找规律与定义新运算》练习题(含答案)内容概述 1.找规律这类题目,要求我们能够观察数列或数表中每一个数自身的特征(如奇偶性,整除性,是否为质数或者合数等等)、相邻数之间的差或商的变化特征(常见的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菲波那契数列,复合数列等等),有时候还需要考虑连续多个数之间的和差倍关系,甚至对于某个自然数的余数数列。2.定义新运算这类题目要求我们严格按照题目中给出的公式和新运算符号的定义进行计算。某些比较复杂的题也会用到解方程的方法。譬如:已知a*b=2a+3b, 3*x=21, 求x的值;有6+3x=21,则x=5。 例题分析 【例1】(☆)下面各列数中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数,请将它们找出来: ⑴ 3,5,7,11,15,19,23,…… ⑵ 6,12,3,27,21,10,15,30,…… ⑶ 2,5,10,16,22,28,32,38,24,…… ⑷ 2,3,5,8,12,16,23,30,…… 分析:这四个与众不同的数依次是:15,10,5,16。因为:⑴除了15其余都是质数;⑵除了10其余都是3的倍数;⑶除了5其余都是偶数;⑷相邻两数之间的差依次是1,2,3,4,5,6,……,成等差数列。 【例2】(☆)下面是两个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三角形,请根据规律填上空缺的数: (1)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10 10 5 1 1 6 15 ()15 6 1 (2) 1 2 4 3 6 9 4 8 12 16 5 10 15 ( ) 25 6 12 18 24 30 36 7 ( ) 21 28 35 42 49 分析:(1)这个是著明的“杨辉三角”,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两条斜边都是由数字1组成的,而其余的数则是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之和。()处分别填上5、20。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的许多重要领域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国古代数学史曾经有自己光辉灿烂的篇章,而杨辉三角的发现就是十分精彩的一页。杨辉,字谦光,北宋时期杭州人。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辑录了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数表,称之为“开方作法本源”图。 (2)每行第k个数等于该行第一个数的k倍,故上、下空缺的数分别为20和14。

小升初数学专项计算

小升初数学专项计算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计算专项练习突破(一) 1、直接写出得数 85×16= 25÷21= 14×74= (31+61)×12= 390×0 .02= 54÷34 = 53×3 2= 8÷3 2= 75×10+10×72= 45 - 13 = 12÷32= 35×73= 125÷121= 15÷151×151= 35 × 1 2 = 2、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73×9 5 ×28×45 ②127×32+31×127 ③ 89 × [ 1516 +(716 - 14 )÷12 ] 3、脱式计算 ①32+(74+2 1)×257 ②[1-(41+83)]÷4 1 4、解方程 ① 65x ×7 3 =45 ②x (1-15%) =34 ③ 6×= ④ 10 x =错误! 5、列式计算 ①一个圆的直径是4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②甲数的75%等于乙数的3 2 ,乙数是90,甲数 是多少 计算专项练习突破(二) 1、直接写得数 ×30= 2002+68= 3-3 1 = +4 = 32÷10000= -1= 0÷ 53= 41÷ 54 = 76÷6= 95 ×2÷95 ×2= 3152×4= ×4= +187= 1÷85= 0×29 4= 25×28= 7、 解方程 21:101=4 1:x x -81x = ×5 -2x =12 1 32 1x +4= -X=10- ∶X=∶2127 3、脱式计算 ×15—100 -18 7+- 18 11 -×4÷×4 353×++×353 × +2 32)÷- 3 2 (52-52÷2)×6 5 75%×[(100%-5 2 )×25%] 4、填空 2米 =( )分米 =( )厘米 =( )毫米 8米6厘米 =( )米 3千米80米 =( )千米 6020米 =( )千米( )米 5 1 分 =( )秒 千米 =( )千米( )米 =( )米 205角 =( )元 元 =( )元( )角 100000分 =( )元 8 5 天 =( )时 千克 =( )克 6吨80千克 =( )千克 5 2 平方米 =( )平方分米 计算专项练习突破(三) 1、直接写出得数

小升初数学简便运算专题(含解析)

小升初专题 (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四则运算的五大定律和两个性质; 2.掌握积、商的变化规律; 3.能运用这些定律、性质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1)7 4 1941733953732 ++-+ (2)12×4 +14×6 +16×8 +…..+ 148×50 745= 25 6 = (3)75.07%75254322?-?+? (4)11711473???? ? ??+ =30 =61 【学科分析】(结合考纲要求) 1、理解并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理由减法的性质进行凑整简便运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进行简便计算; 4、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拆项计算。 【学生分析】 学生认知方式(老师自行预设):整体型/分析型,场依存型/场独立型; 学生风格:听觉型/视觉型/动觉型/混合型 2、先行知识分析: ①不熟悉加法交换律的移动时要带上前面的符号; ②利用减法性质计算的时候忘记转变括号里的符号; ③乘法分配律的时候漏掉其中的某一项。 根据问题定位部分的题目,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原因分析。

根据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学生掌握得很好的知识点可略过不讲。) 精讲1 乘法分配律 学习目标: 1.熟练、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小数、分数、整数的简便计算 目标分解: 1.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和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2.通过找因数中倍数关系进行乘法分配律拆分 3.找因数中的和差关系进行乘法分配律拆分、逆运算 4.先分组提取公因数,再第二次提取公因数,使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考点一:积的变化规律和乘法分配律的结合 例题1.1 计算:4 1666617907921 333387?+? 原式=333387.5×79+790×66661.25 =33338.75×790+790×66661.25 =(33338.75+66661.25)×790 =100000×790 =79000000 考点二:找因数中倍数关系进行乘法分配律拆分 例题1.2 计算:36×1.09+1.2×67.3 原式=1.2×30×1.09+1.2×67.3 =1.2×(30×1.09+1.2×67.3) =1.2×(32.7+67.3) =1.2×100

小学数学《定义新运算》教案

《定义新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新运算,掌握新运算。 2、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用新的思维考虑问题 教学重点:在定义新运算的问题中,让学生认真审题,明确“新运算”的定义,严格遵照规定的法则来完成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正确理解新运算的定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快速抢答:(课件出示)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运算符号?加、减、乘、除、括号 2、那些符号有什么运算法则? 在四则运算中,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二、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以前学过加减乘除,也学会了它们的运算法则,同学们很熟练的掌握了,可是今天老师跟你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运算符号,相信大家很期待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个新的运算符号及规律。 教师板书课题:定义新运算。 2、什么是定义新运算? “定义新运算”是针对已有的常规运算而言的,例如常见的加、减、乘、除运算,有一定的运算定义,一定的运算符号,一定的运算法则,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而定义新运算是指人为规定用一个符号和已知运算表达式表示一种新的运算,新运算的定义是题目规定的,只能在对应的题目里有效,相同的符号在不同的题目里面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

解答这类问题时,要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仔细分析,深入思考,灵活、辨证地选择解法。 三、自主探究(一): 1、出示例1:【例1】已知a&b=( a+b)-( a-b),求5&2 2、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3、学生自主探究。 4、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定义新运算题,我们只要把5和2运算式,把定义中的a,b分别换成5和2可以了。 【解】a&b=( a+b)-( a-b)= ( 5+2)-(5-2)=7-3=4 四、巩固练习: a&b=(a+2b) ÷2,求18&10 答案:a&b=(a+2b) ÷2=(18+2×10)÷2=38÷2=19 五、自主探究(二): 1、出示例2:【例2】定义新运算A!B=A×A-B×B,求8!5 2、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3、学生自主探究。 4、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思路点拨:8!5中的8和5分别相当于新运算中的A和B,我们只需要将新运算中的A、B分别换成8和5即可。 【解】A!B=A×A-B×B =8×8-5×5=39 六、巩固练习: 定义新运算A&B=A×A-2B,计算15&10 答案:A&B=A×A-2B=15×15-2×10=205 七、自主探究(三) 1、出示例3【例3】P,Q表示两个数,P!Q=(P+Q) ÷2,计算9!(10!12) 2、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