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寻寻觅觅)

声声慢(寻寻觅觅)
声声慢(寻寻觅觅)

《声声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体会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觉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

(3)情感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深远意义。

教学重点:“意象——意境——情感”的逐层赏析。

教学难点:挖掘意象内涵,以我之心入诗词之境,体味易安“愁”。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诵读是诗词鉴赏的前提。教师做示范背诵,进行兴趣培养与方法指导。

(2)情境再现法。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3)比较法。通过与前期作品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学习方法

(1) 朗读法。反复朗读,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2) 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感受学习乐趣。

(3) 个性化解读法。大胆创新,说我所想,写我所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幻灯片)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臧克家的这幅对联是赞颂?——李清照。(板书课题)

(二)授新

1、走近清照(幻灯片)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婉约派词人。出身文学世家,

酷爱诗文。与丈夫赵明诚共研诗文鉴赏金石,著有《漱玉词》《金石录》。家中书籍、字画、金石、古玩颇丰。生活幸福。丈夫长时间求学在外,她就在家中写诗词表示思念。金

兵入侵,北宋沦陷她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孀居一系列的变故。异地漂泊,举目无亲,无儿

无女,形单影只。书籍古玩丢毁殆尽。还险些遭到政治陷害。晚年生活十分凄苦。她的诗

词也以金兵入侵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李清照的人生天堂地狱两重天,人生不幸诗词幸,通俗晓畅的易安体诗词“皎

皎如明月,清辉长相照”。(幻灯片)

2、走进《声声慢》

①了解词牌,培养兴趣(幻灯片)

“声声慢”,词牌名。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称“胜胜慢”。亦称“凤示凰”“寒

树叹”“人在楼上”。慢词。据传宋末元初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

②反复诵读,直觉感知

浏览全词,勾画能体现情感的字眼,结合词牌名,把握语调语速。

(低沉、缓慢、轻柔、哀婉)

教师范读——学生习读——指名诵读——齐读

全词围绕一个字展开?(“愁”——词眼)(板书愁)

“这次第”在词中具体是怎样的?找出相关诗句读一读。

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已经对《声声慢》有了初步感知,也找到了词眼“愁”。

下面我们就品读她的“愁”味。

③用心品读,深入探究

你觉得哪个诗句特别牵动你的心,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了怎样的易安?(幻灯片)

示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从动作到环境到心情,从外到内,层层深入,清照的内心何等凄苦悲愁!

“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

天气忽冷忽热,让人无法调养。其实正如酒不醉人人自醉一样,景不伤人人自伤。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淡酒难消风急之寒。是酒不够烈吗?不,是愁太浓。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儿啊,我还能像你那样自由翱翔、回归故里吗?雁儿啊,我还能请你云中寄锦书吗?丈夫不在,我又能寄向哪里寄往何处呢?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菊花已然凋零,堆积满地,瘦弱枯黄憔悴,如何摘取?人比黄花瘦,有谁怜惜?

(满地的黄花开得正艳,堆堆叠叠,而我这般憔悴孤苦,有花堪折岂能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独守空窗,苦挨天黑。白天已是苦挨,黑夜岂不更孤苦?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黄昏梧桐细雨,飘飘洒洒点点滴滴无休无止,是梧桐的眼泪,是秋天的眼泪,是我清照的眼泪。(幻灯片,试读一句即可,也可不读只展示)

(三)小结

1、思想内容

词人描写了怎样的所见、所闻?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幻灯片)(找学生板书意象)

乍暖还寒的天气,急劲的秋风,北雁南飞,满地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空窗,通过这些意象极力渲染秋的悲凉冷清。并融情于景,借悲景抒发自己孤苦寂寞的复杂愁绪。

金兵入侵,北宋沦陷。国破家亦亡,夫死又无子,人老他乡,形单影也只。词人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除了“愁”字,你还能想到那些字眼?

(苦,恨,伤,痛,哀,怨,悲……)

千愁百苦凝结成一首小诗:(幻灯片)

易安愁

乍暖还寒晚风急,淡酒黄花雁过时。

独守空窗难寻觅,梧桐细雨冷凄凄。

这是老师写的,有兴趣的同学课下也可以尝试创作一下。

2、艺术手法(幻灯片)(板书情景交融叠字)

本词在艺术表现上除了情景交融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叠字。开篇七个叠字为全词奠定凄凉哀伤的感情基调,也增强了一种音乐的节奏美韵律感。

(四)积累

知识积累,学以致用

诗词中一些意象的特定含义:雁——思人思乡梧桐——孤独寂寞

例:(幻灯片)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赵嘏《寒塘》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五)拓展

融会贯通,个性解读(幻灯片)

1、对比诵读李清照前期后期作品,从意境与情感角度分析一下不同之处。

前期:《如梦令》《醉花阴》(意境明朗清丽,抒伤春思人的闺阁之情)

后期:《声声慢》《武陵春》(意境凄清冷寂,将个人的愁思愁绪与伤时伤国

的家国之痛融为一体,具有厚重深远的时代意义。)

2、完成下列仿写:

李清照前期的词是明朗清丽的初春。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灿烂,春天的思念,春

天里一个美丽女子的温柔与浪漫;

李清照后期的词是()。(),

(),(

)。

例:李清照后期的词是凄清冷寂的深秋。我们看到了秋天的悲凉,秋天的惆怅,秋天里一个瘦弱老人的孤独与绝望。

(六)延伸

大胆创新,情感提升

李清照太苦了,她沉浸在自己的哀愁里无法自拔。你来劝慰一下这个孤苦词人吧。(幻灯片)

(例:易安易安,居安何易?何曾易安?你瘦弱的肩怎能担起这如山的愁,你疲惫的心怎

能装下这如水的苦?当往事不再,就不再回忆;当痛苦不去,就不去痛苦。管它满地的黄花,看看漫山的红叶;管它旧识的过雁,看看碧空的苍鹰。易安,请你转身,请你倾听,

我们正在你的诗词里咀华含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在学生齐读齐背中结束课程)

(七)作业(幻灯片)

1、背诵《声声慢》。

2、将本词改写为一篇文辞优美的小散文。

3、片段练习:李清照,我想对你说

(八)板书

声声慢

李清照

淡酒晚风

过雁黄花情景交融

空窗黄昏叠字

梧桐细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