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学考试复习题

选矿学考试复习题
选矿学考试复习题

1、什么叫选矿?

从地下开采出来的矿石一般都由有用矿物和脉石组成,其品位一般都比较低,不能直接进行冶炼,需要先进行加工,除去其中大部分脉石与有害成分,使有用矿物富集成精矿,供下一步使用。利用矿物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借助各种选矿设备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分离,并达到使有用矿物相对富积的过程叫选矿。2、选矿物质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黑钨矿石一般含有大量的脉石,如石英,经过选矿除去大量的石英之类的脉石,是钨矿物成分得到富集,成为精矿产品。有的矿石中还有对冶炼过程有害的元素,如铁精矿中的硫和磷,他们的含量不能太高,不然会使生铁发脆。特别是一些多金属共生的矿石,其中所含各金属成分如Cu—Pb—Zn—Fe在冶炼时常常是相互为害的,只有经过选矿得到的多种精矿产品才能分别进行冶炼。

此外,选矿对冶炼的技术经济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例如,铜精矿品位从15%提高到16%,可使冶炼回收率提高0.1%~0.15%,生产能力提高6%~8%,燃料消耗降低6%~7%;又如铁精矿品位提高1%,则高炉生铁产量提高2.5%,焦比下降1.5%。

因此,选矿目的是除去矿石中所含的大量脉石及有害元素,使有用的矿物得到富集,或使共生的各种有用矿物彼此分离,得到一种或几种有用的精矿产品。

选矿意义是对于开发矿业,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常用的选矿方法有哪几种?

常用的选矿方法:重选法、浮选法、磁选法与电选法。

重选法是根据矿物相对密度(通常称比重)的差异来分选矿物的。密度不同的矿物粒子在运动的介质中(水、空气与重液)受到流体动力和各种机械力的作用,造成适宜的松散分层和分离条件,从而使不同密度的矿粒得到分离。

浮选法是根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经浮选药剂处理,使有用矿物选择性地附着在气泡上,达到分选的目的。

有色金属矿的选矿,如铜、铅、锌、硫钼等矿主要用浮选法处理;某些黑色金属、稀有金属和一些非金属矿石,如石墨矿、磷灰石等也用浮选法选别。

磁选法是根据矿物磁性的不同,不同的矿物在磁选机的磁场中受到不同的作用力,从而得到分选。它主要用于选别黑色金属矿石(铁、锰、铬);也用于有色和稀有金属矿石的选别。

电选法是根据矿物导电率的差别进行分选的。当矿物通过电选机的高压电场时,由于矿物的导电率不同,作用于矿物上的静电力也就不同,因而可使矿物得到分离。它主要用于稀有金属、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石的选别。目前主要用于混合粗精矿石的分离和精选;如白钨和锡石的分离;锆英石的精选、钽铌矿的精选等。

4、选矿过程由哪些基本作业组成?

来自采场的矿石要经过选矿过程的各个作业,最后才能得到符合冶炼要求的精矿。

选矿作业主要包括:

(1)准备作业包括矿石的破碎与筛粉、磨矿与分级。

(2)选别作业如重选、浮选与电选等。

(3)脱水作业包括浓缩、过滤、干燥等。

5、什么叫粗选?什么叫精选?什么叫扫选?

粗选作业:矿石经如浮选、重选或磁选初次选别后,,将其所含的部分脉石或围岩选出,而得到了高于原矿品位的产物,一般还达不到精矿质量要求的这一工序。而经粗选得到的品位高于原矿的产物叫粗精矿。

精选作业:将粗精矿进行再选以得到合格的精矿的这一工序。有时需要将粗精矿经过几次精选才能得到合格精矿,其作业依次称为一

次精选、二次精选、三次精选。

扫选作业:一般粗选尾矿还不能作为最终尾矿废弃,往往需进入下一步处理的作业。为了提高金属的回收率,有时需要经过多次扫选才能得出最终尾矿。

6、什么叫精矿?什么叫尾矿?什么叫中矿?

精矿:矿石经过选别作业处理后,除去大部分的脉石与杂质,使有用矿物得到富集的产品。精矿是选矿厂的最终产品,有时也叫最终精矿,一般作为冶炼的原料。最终精矿要使其主要成分及杂质含量都达到国家标准,才能称为合格精矿。

尾矿:原矿经过选别作业处理后,其主要成分已在精矿中富集,有的经过中和处理后,矿石的次要成分或其他伴生金属也得到回收后剩余的含有用成分很低这部分产物,或叫最终尾矿。应当指出,在尾矿中仍然含有受目前技术水平限制而难于提取的有用成分,但将来有可能成为再利用的原料。因此,一般都将尾矿堆放在尾矿库保存起来。

中矿:在选别过程中得到的中间产物。中矿的有用成分含量一般介于精矿和尾矿之间。在选别过程中,中矿一般需要返回适当作业地点处理,或者进行单独处理。

7、筛分、筛分效率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筛分:碎散物料通过一层或数层筛面被分成不同粒级的过程称为筛分。在实验室或试验场地为完成粒度分析而进行的筛分称为试验筛分。在工厂或选矿厂为完成生产任务而进行的筛分称为工业筛分。

筛分效率:实际得到的筛下产物量与入筛物料中所含粒度小于筛孔的物料量的比的百分数。

8、等沉现象及等沉比的含义是什么?

等沉现象及等沉比:通过对各种密度、粘度、形状不同的众多颗粒,进行沉降速度的测定,发现有时其密度、粒度、形状都不相同的两种颗粒,却有相同的自由沉降速度,这种现象谓之“等沉现象”。将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颗粒,称为“等沉粒”。两个等沉粒的粒度之比值,叫做“等沉比”,以符号e0表示。等沉比e o通常是以等沉粒中密度小的矿粒粒度作分子,以密度大的矿粒粒度作分母。故等沉比e0是个永远是大于1的数值。

9、泡沫浮选和浮选过程含义分别指的是什么?

泡沫浮选:以泡沫为载体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分选细粒物料的方法。

浮选过程:在气、液、固三相体系中完成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实质是疏水的有用矿物粘附在气泡上,亲水的脉石矿物留在水中,从而实现彼此分离。

10、捕收剂、调整剂、起泡剂及抑制剂的含义分别指的什么?

捕收剂:能选择性地作用于矿物表面并使其疏水的有机物质称为捕收剂。

调整剂:用于调整其他药剂(主要是捕收剂)与矿物表面的作用,调整矿浆的性质,提高浮选过程的选择性。

起泡剂: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富积在水---气界面,促使空气在矿浆中弥散成小气泡,防止气泡兼并,并提高气泡在矿化和上浮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矿化气泡上浮后形成泡末层刮出。

抑制剂:抑制非目的矿物可浮性的调整剂。破坏和削弱矿物对捕收剂的吸附,增强矿物表面的亲水性,从而降低矿物可浮性的作用。

活化剂:凡能增强矿物表面对捕收剂的吸附能力的药剂,能促进和增强矿物与捕收剂的相互作用,提高矿物的可浮性。

11、什么是重力选矿?

重力选矿又称重选,就是根据矿粒间由于密度的差异,因而在运动介质中所受重力、流体动力和其他机械力的不同,从而实现按密度分选矿粒群的过程。

粒度和形状会影响按密度分选的精确性。

12、重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都有哪些应用?

重力选矿(简称重选)是主要的选矿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各种矿物的密度(通常称比重)或粒度的不同借助流体动力和各种机械力的作用,造成适宜的松散分层和分离条件,从而得到不同密度或不同粒度产品的工艺过程。显然矿物颗粒、形状将影响按密度分选的精确性。各种混合矿粒由于密度或粒度的差异,因而在运动的介质中(如水、密度大于水的重介质以及空气等)的沉降速度不同,移动的程度也不同。重选过程就是利用这种差异使矿物达到分离的,所有的重选过程都是以矿粒在选别的介质中的沉降规律为基础的。

矿粒在介质中的运动形式主要有:(1)重力作用下的垂直沉降;

(2)在斜面水流内的移动;(3)在振动与摇动下的析离;(4)细粒与运动介质一起钻过周围颗粒的空隙移向底层(这种运动称为“钻隙”)。

重力选矿所依据的理论有:

①颗粒及颗粒群的沉降理论

②颗粒群按密度分层的理论

③颗粒群在回转流中分层的理论

④颗粒群在斜面流中的分选理论

重力选矿的应用:在我国汉代就知道用重选法处理锡矿石。由于重选方法简单,成本较低,而且日益发展完善,所以重选法目前仍然是钨锡矿及煤炭的主要选矿方法。在某些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及非金属矿的选别中也得到广泛韵应用。

重力选矿中的按粒度分选过程(如分级、脱水等)几乎在一切选矿厂都是不可缺少的作业。

13、什么叫自由沉降?什么叫干扰沉降?

矿粒在介质中的沉降可以分为两种形式:自由沉降与干涉沉降。

自由沉降:严格来说,单个矿粒在无限宽阔的介质(水、空气、重液)空间内的沉降才是真正的自由沉降。这时矿粒只受到介质的阻力,而不受任何机械阻力的作用。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重选理论研究中,一般是将矿粒在固体容积浓度小于3%的介质中沉降,作为自由沉降的。因为当矿浆浓度很稀时,矿粒在其中沉降所受周围矿粒和器壁对其直接和间接的干涉(即机械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近似地认为是自由沉降。

干涉沉降:当矿浆浓度增大后,矿粒受到周围矿粒直接摩擦和碰撞,以及它们之间间接通过介质而来的介质阻力干涉增大,并且浓度愈大,机械阻力愈大,干涉作用愈强,这种矿粒群在有限容器的沉降

运动,叫做干涉沉降。

在生产实践中,大多数情况属于干涉沉降。矿粒在干涉沉降时,由于所受的阻力较大,所以与自由沉降相比,其沉降速度较慢。14、什么叫等降颗粒?什么叫等降比?

等降颗粒:密度不同,粒度不同,但在介质中具有相同沉降末速的粒子。所以在水力分级的同一产物中,存在着粒度不同的颗粒,而且密度小的矿粒其粒径总是比密度大矿粒的粒径要大。

等降比:就是两个等降颗粒粒径之比。

式中d1—密度小的矿粒粒径;

d2—密度大的矿粒粒径。

15、跳汰选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跳汰选矿是重选方法之一,它是在垂直交变的介质流的作用下,使矿粒松散,然后按密度差分层:轻的矿物在上层叫轻产物,重的在下层叫重产物,从而达到分选的目的。介质在一定范围内增大,矿粒间的密度差越大,则分选效率越高。

在跳汰机的垂直上升水流中,轻、重、大小不同的矿粒具有不同的运动速度,重的矿物在上升时落在轻矿物的后面,并且在上升终了时,处于轻矿粒之下。当矿粒反向运动时,在静止或下降的水流中,较重的矿粒将以较大的速度沉降,结果形成了轻重矿粒的分层:密度大的矿粒在下层紧贴在跳汰机的筛板,这样经过多次反复使分层趋于

分明,然后利用适当的装置将轻重两层矿粒分开,从而得到两种产品:精矿和尾矿。

16、影响跳汰机工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⑴给料入选原料均质是保证跳汰制度稳定、减少设备过载或负荷不足、提高分选效率等的重要条件。

⑵频率和振幅脉动水流的振幅决定床层在上升期间扬起的高度和松散条件,频率决定一个跳汰周期所经历的时间。

⑶风量和水量风量可以改变脉动水流的振幅,从而调节床层的松散度和透筛吸啜力。跳汰机用水分顶水和冲水两项,冲水的作用是润湿给料和运输分选物料,冲水量约为总水量的20%~30%。顶水的作用是补充筛下水量,从而增强上升水流,减弱下降水流。

⑷风阀周期风阀周期特性决定脉动水流特性。

⑸床层状态床层的运动状态决定矿粒按密度分层的效果。因此要保持床层处于有利于分选的状态且稳定。

⑹产物排放按密度分层好的物料,应及时、连续、合理地排出跳汰机。

17、重介质旋流器?选煤用重介旋流器的种类?

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的选煤设备。

根据机体形状分为:圆锥型和圆筒型重介质旋流器;

根据给料压力分为:有压给料和无压给料重介质旋流器;

根据产品数量可分为:两产品和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18、什么是筛分?筛分作业有哪几类?

筛分:碎散物料通过一层或数层筛面被分成不同粒度级别的过程,称为筛分。在实验室或试验场地为完成粒度分析而进行的筛分称为试验筛分;在工厂或矿场为完成生产任务而进行的筛分称为工业筛分。

筛分作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⑴准备筛分:当筛分是为分选作业提供不同粒级的入选矿物时,称为准备筛分。如重选及磁选前的矿物筛分。对于煤炭工业,各种选煤设备都应供给适宜粒级的原煤,过粗的大块不能分选,过细的微粒难以回收。

⑵辅助筛分:当筛分作业和破碎作业配合进行时称为辅助筛分。若用在破碎前把合格粒级预先筛出叫预先筛分;若用在破碎后以控制破碎产品的粒度则叫检查筛分。预先筛分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物料的过粉碎,从而提高破碎设备的生产能力和减少动力消耗。检查筛分的目的是从破碎设备的产物中,将粒度不合格的大块筛出,以保证产品不超过要求的粒度上限,见图2-1所示。

图2-1 筛子与破碎机的配合

(a)预先筛分;(b)检查筛分(c)预先及检查筛分

⑶独立筛分:当筛分产品作为最终产品供给用户时,称为独立

筛分。如煤、铁矿石和建筑石料的筛分。对于煤炭工业,独立筛分主要是指筛选厂生产不同粒级商品煤的筛分。

⑷脱水筛分:将伴有大量水的碎散物料(如渣浆、泥浆、矿浆等)作为筛分原料,以脱除其中液相为目的的筛分称为脱水筛分。例如:湿法选矿或选煤生产中,都需要在水介质中进行,精、尾矿中含有大量的水,脱水筛分一方面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便于贮存和运输、减少运输量及解决高寒地区冬季装、卸车的困难,另一方面可以回收水,以便循环使用。

⑸脱泥筛分与脱介筛分:为达到一定的工艺目的,将碎散物料或伴有水的碎散物料作为筛分原料,脱除其中细粒的筛分,称为脱泥筛分或脱介筛分。

例如:在重介质选煤时,为了减轻煤泥(-0.5mm)对介质系统的污染,在煤进入重介质分选机前所进行的脱泥筛分;在跳汰选煤时,为了降低洗水粘度,提高细粒煤的分选效率,在煤进入跳汰机前的脱泥筛分;为了减少高灰细泥对重介质或跳汰精煤的污染所进行的脱泥筛分;在重介质选煤时,为了回收细粒状的重介质(-200网目)所进行的筛介筛分。

在很多情况下,脱水、脱泥和脱介筛分的工艺作用是兼而有之的,而筛分作业却只有一个。为了使筛分更加充分,应经常向筛面施加喷淋水冲洗。用于脱水、脱泥、脱介的筛分机,在工艺上常称为脱水筛、脱泥筛、脱介筛。

⑹选择性筛分:通常,筛分是将碎散物料按几何尺寸(粒度)

进行分离的,但在某些情况下,筛分还可将碎散物料按质量分级。如选矿或选煤生产中按品位或灰分分离,这种筛分称为选择性筛分。

19、选矿厂常用的破碎与磨矿机械有哪几类?

⑴根据破碎力作用的方式可以将破碎机械粗略地分为两大类:破碎机和磨矿机。

破碎机一般处理较大块的物料,产品粒度较粗,通常大于8毫米。其构造特征是破碎件之间有一定间隙,不互相接触。破碎机又可分为粗碎机、中碎机和细碎机。

一般来说磨矿机所处理的物料较细,产品粒度是细粒,可达0.074毫米,甚至还要细些。其结构特征是破碎部件(或介质)互相接触,所采用的介质是钢球、钢棒、砾石或矿块等。

但有的机械是同时兼有碎矿与磨矿作用,如自磨机。Ф5.5×1.8米自磨机处理矿石粒度上限可达350-400毫米,产品细度可达–200目占40%左右。

⑵根据破碎方式、机械的构造特征(动作原理)来划分,将破碎机械大体分为六类,如图所示:

①颚式破碎机(老虎口)(图2-9a):破碎作用是靠可动颚板周期性地压向固定颚板,将夹在其中的矿块压碎。

②圆锥破碎机和旋回破碎机(图2-9b):矿块处于内外两圆锥之间,外圆锥固定,内圆锥作偏心摆动,将夹在其中的矿块压碎或折断。

③辊式破碎机(图2-9c):矿块在两个相向旋转的圆辊夹缝中,

主要受到连续的压碎作用,但也带有磨剥作用,齿形辊面还劈碎作用。

④冲式破碎机(图2-9d、g、h):矿块受到快速回转的运动部件的冲击作用而被击碎。属于这一类的又可分为:锤碎机;笼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

⑤滚筒碎选机:滚筒碎选机又称选择性破碎机。它在工作过程中具有破碎和筛分两种作用,并能达到分选的目的。它是利用煤和矸石的硬度不同,也就是利用在同样的冲击破碎条件下煤和矸石可破碎性的差异来进行破碎和分选的。

⑥磨矿机(图f、i):矿石在旋转的圆筒内受到磨矿介质(钢球、钢棒、砾石或矿块)的冲击与研磨作用而被粉碎。

⑦其他类型的破碎磨矿机:

a.辊磨机:借转动的辊子将物料碾碎。

b.盘磨机:利用垂直轴或水平轴的圆盘转动作为破碎部件。

c.离心磨矿机:利用高速旋转部件和介质产生的离心力来完成破碎作用。

d.振动磨矿机:利用转轴产生高频率的振动,使介质与物料互相碰击而完成破碎作用。

各类破碎机有不同的规格,不同的使用范围。目前,选矿厂粗碎多用颚式破碎机或旋回圆锥破碎机;中碎采用标准型圆锥破碎机;细碎采用短头型圆锥破碎机。粗磨用棒磨机、细磨用球磨机。

20、什么是分级?它有哪几种类型?

把物料按颗粒大小(粒度范围)分成若干粒级的作业称为分级。

分级有水力分级、风力分级和筛分三种方法。具体采用哪种分级方法,决定于被分级物料的粒度(颗粒大小)状况和作业条件。

⑴水力分级:在水介质中,不同粒度的物料,按其沉降速度的不同分成若干粒级的作业称为水力分级。多用于细粒带水物料。例如,选煤厂中煤泥的分级,煤泥的浓缩与澄清。常见设备有角锥沉淀池、沉淀塔、斗子捞坑、浓缩机和厂外沉淀池。

⑵风力分级主:使用空气作为分级介质的分级作业称为风力分级。它用来处理小于0.5mm的煤尘或矿尘。选煤厂的集尘作业实质上便是风力分级。

⑶筛分:物料通过筛面按粒度分成不同粒级的作业,称为筛分。物料中粒度小于筛孔尺寸颗粒穿过筛面落到筛下,称筛下物;粒度大于筛孔尺寸的颗粒留在筛上,称筛上物,用于完成筛分作业的设备称为筛分机,或者简称筛子。一般适用于筛分较粗的物料,即大于0.5mm 或0.25mm物料。

纳米材料与技术思考题2016

纳米材料导论复习题(2016) 一、填空: 1.纳米尺度是指 2.纳米科学是研究纳米尺度内原子、分子和其他类型物质的科学 3.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等进行的技术 4.当材料的某一维、二维或三维方向上的尺度达到纳米范围尺寸时,可将此类材料称为 5.一维纳米材料中电子在个方向受到约束,仅能在个方向自由运动,即电子在 个方向的能量已量子化一维纳米材料是在纳米碳管发现后才得到广泛关注的,又称为 6.1997年以前关于Au、Cu、Pd纳米晶样品的弹性模量值明显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7.纳米材料热力学上的不稳定性表现在和两个方面 8.纳米材料具有高比例的内界面,包括、等 9.根据原料的不同,溶胶-凝胶法可分为: 10.隧穿过程发生的条件为. 11.磁性液体由三部分组成:、和 12.随着半导体粒子尺寸的减小,其带隙增加,相应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将向方向移动,即 13.光致发光指在照射下被激发到高能级激发态的电子重新跃入低能级被空穴捕获而发光的微观过程仅在激发过程中发射的光为在激发停止后还继续发射一定时间的光为 14.根据碳纳米管中碳六边形沿轴向的不同取向,可将其分成三种结构:、和 15.STM成像的两种模式是和. 二、简答题:(每题5分,总共45分) 1、简述纳米材料科技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纳米材料的分类? 3、纳米颗粒与微细颗粒及原子团簇的区别? 4、简述PVD制粉原理 5、纳米材料的电导(电阻)有什么不同于粗晶材料电导的特点? 6、请分别从能带变化和晶体结构来说明蓝移现象

7、在化妆品中加入纳米微粒能起到防晒作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8、解释纳米材料熔点降低现象 9、AFM针尖状况对图像有何影响?画简图说明 1. 纳米科学技术 (Nano-ST):20世纪80年代末期刚刚诞生并正在崛起的新科技,是研究在千万分之一米10–7)到十亿分之一米(10–9米)内,原子、分子和其它类型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的科学;同时在这一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等进行操纵和加工的技术,又称为纳米技术 2、什么是纳米材料、纳米结构? 答:纳米材料:把组成相或晶粒结构的尺寸控制在100纳米以下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即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尺寸小于100nm的材料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纤维、纳米膜、纳米块体等四类;纳米材料有两层含义: 其一,至少在某一维方向,尺度小于100nm,如纳米颗粒、纳米线和纳米薄膜,或构成整体材料的结构单元的尺度小于100nm,如纳米晶合金中的晶粒;其二,尺度效应:即当尺度减小到纳米范围,材料某种性质发生神奇的突变,具有不同于常规材料的、优异的特性量子尺寸效应。 纳米结构:以纳米尺度的物质为单元按一定规律组成的一种体系 3、什么是纳米科技? 答:纳米科技是研究在千万分之一米(10-8)到亿分之一米(10-9米)内,原子、分子和其它类型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的学问;同时在这一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和加工 4、什么是纳米技术的科学意义? 答:纳米尺度下的物质世界及其特性,是人类较为陌生的领域,也是一片新的研究疆土在宏观和微观的理论充分完善之后,再介观尺度上有许多新现象、新规律有待发现,这也是新技术发展的源头;纳米科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性质的集中体现,我们已不能将纳米科技归为任何一门传统的学科领域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几乎都是在交叉和边缘领域取得创新性的突破的,在这一尺度下,充满了原始创新的机会因此,对于还比较陌生的纳米世界中尚待解释的科学问题,科学家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5、纳米材料有哪4种维度?举例说明 答:零维:团簇、量子点、纳米粒子 一维:纳米线、量子线、纳米管、纳米棒 二维:纳米带、二维电子器件、超薄膜、多层膜、晶体格 三维:纳米块体 6、请叙述什么是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库仑堵塞效应 答:小尺寸效应:当颗粒的尺寸与光波波长、德布罗意波长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非晶态纳米粒子的颗粒表面层附近的原子密度减少,导致声、光、电、磁、热、力学等特性呈现新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 表面效应:球形颗粒的表面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其体积与直径的立方成正比,故其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与直径成反比随着颗粒直径的变小,比表面积将会显著地增加,颗粒表面原子数相对增多,从而使这些表面原子具有很高的活性且极不稳定,致使颗粒表现出不一样的特性,这就是表面效应 量子尺寸效应:当粒子的尺寸达到纳米量级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连续态分裂成分立能级当能级间距大于热能、磁能、静电能、静磁能、光子能或超导态的凝聚能时,会出现纳米材料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070903)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需要的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人才,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并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 1.硕士学位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工作。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2.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广泛而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熟练的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研究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及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并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论文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均需达到相应的要求。 二、研究方向 古生物学是研究古生物分类、生态、起源与演化的基础学科,而与古生物学密切相关的地层学则研究地壳物质的形成顺序、时空更替、环境变迁和地壳发展的阶段及其规律。古生物学及地层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也是沉积矿藏勘探与开发的必备资料。本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有:(1)理论古生物学;(2)古生物系统学;(3)微体古生物学;(4)古生态学;(5)古生物地理;(6)生物事件与环境;(7)地层学及矿产地质;(8)古海洋与古气候;(9)沉积与古地理。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研究生: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和应届本科毕业生,并经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的人员。《基地班》本科生入学后三年完成基础课程和学位课程、学分积达到要求者,可免试推荐为硕士研究生。 2.博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并经博士生入学考试及面试均合格的人员。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三年,硕-博连读五年,博士研究生三年。 五、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2学分) 自然辩证法(2学分) 第一外语(4学分) B类: 大陆岩石圈动力学(3学分)

复变函数_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复数中,位于第三象限的复数是( ) A. 12i + B. 12i -- C. 12i - D. 12i -+ 2.下列等式中,不成立的等式是( ) 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1z >表示圆的内部 B. Re()0z >表示上半平面 C. 0arg 4 z π << 表示角形区域 D. Im()0z <表示上半平面 4.关于0 lim z z z z ω→=+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0ω= B. ω不存在 C.1ω=- D. 1ω= 5.下列函数中,在整个复平面上解析的函数是( ) 6.在复平面上,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cos z 是有界函数 B. 2 2Lnz Lnz = 7 .在下列复数中,使得z e i =成立的是( ) 8.已知3 1z i =+,则下列正确的是( ) 9.积分 ||342z dz z =-??的值为( ) A. 8i π B.2 C. 2i π D. 4i π 10.设C 为正向圆周||4z =, 则10()z C e dz z i π-??等于( ) A. 1 10! B. 210! i π C. 29! i π D. 29! i π- 11.以下关于级数的命题不正确的是( ) A.级数0327n n i ∞ =+?? ?? ?∑是绝对收敛的 B.级数 212 (1)n n i n n ∞ =??+ ?-??∑是收敛的 C. 在收敛圆内,幂级数绝对收敛 D.在收敛圆周上,条件收敛 12.0=z 是函数(1cos ) z e z z -的( ) A. 可去奇点 B.一级极点 C.二级极点 D. 三级极点

《复变函数》-期末试卷及答案(A卷)

《复变函数》试卷 第1页(共4页) 《复变函数》试卷 第2页(共4页) XXXX 学院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复变函数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请从每题备选项中选出唯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并将其前面的字母填在题中括号内。) 1. =)i Re(z ( ) A.)i Re(z - B.)i Im(z C.z Im - D.z Im 2. 函数2 ) (z z f =在复平面上 ( ) A.处处不连续 B. 处处连续,处处不可导 C.处处连续,仅在点0= z 处可导 D.处处连续,仅在点0=z 处解析 3.设复数a 与b 有且仅有一个模为1,则b a b a --1的值 ( )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无穷大 4. 设x y z f y x z i )(i +-=+=,,则=')(z f ( ) A.i 1+ B.i C.1- D.0 5.设C 是正向圆周 1=z ,i 2sin π=?dz z z C n ,则整数n 等于 ( ) A.1- B.0 C.1 D.2 6.0=z 是2 1 )( z e z f z -=的 ( ) A.1阶极点 B.2阶极点 C. 可去奇点 D.本性奇点 7.幂级数!2)1(0 n z n n n n ∑∞ =-的和函数是 ( ) A.z e - B.2 z e C.2 z e - D.z sin 8.设C 是正向圆周 2=z ,则 =?C z dz 2 ( ) A.0 B.i 2π- C.i π D.i 2π 9.设函数)(z f 在)0( 00+∞≤<<-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分析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一、专业介绍 1、概述: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是地质学研究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通过对保存于地层中的各类化石的形态、结构、生态、分类、演化及地史分布等特征的分析,结合多学科综合研究手段,查明地层成因、时空分布,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建立区域地层系统格架,恢复古地理、古环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的研究,对揭示地球的发展历史,认识地球生命的起源、演化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的变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方向: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演化生物学(古脊椎动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 (02)微体古生物学 (03)古生态环境学 (04)古生物地理学 (05)综合地层学 (06)沉积地层学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北京大学为例) 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研究生具有良好的地质学基础,及一定的数理化及生物学基础,掌握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等基础理论及专门知识和

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和研究前沿。能在研究中应用计算机,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基本上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并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且经过严格的野外工作和室内综合研究的训练,成为能在古生物学及地层学领域和其相关领域,如石油、煤炭、区域地质测量、综合考察等方面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及业务管理的专门人才。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611)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 (827)岩石学或(830)地史学或(831)古生物学或(827)岩石学 (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北京大学为例) 5、与之相近的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 6、课程设置:(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该学科的必修课主要有:第一外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数值分析;C++程序设计;综合地层学;沉积地质学;现代古生物学。 二、就业前景 地层和古生物化石,是地球历史、生命演化的石质记录。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是地质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们了解认识地球、探寻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21世纪,石油、煤炭、天

石墨烯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墨烯纳米材料及其应

二?一七年十二月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石墨烯纳米材料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石墨烯纳米材料吸附污染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金属离子吸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有机化合物的吸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石墨烯在膜及脱盐技术上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石墨烯基膜............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采用石墨烯材料进行膜改进.....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石墨烯基膜在脱盐技术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5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石墨烯因为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方面的性质,特别是其拥有较高的比表面积、 较高的电导率、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导热性,使其作为一种新颖的纳米材料赢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石墨烯;碳材料;环境问题;纳米材料 1引言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农业和工业生产出现大规模化的趋势。空气,土壤和水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正在成为政治和科学关注的重点。目前全球已经开始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开发新技术来减轻相关的健康和环境影响。在这些新技术中,纳米技术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纳米材料由于其在纳米级尺寸而具有独特的性质,可用于设计新技术或提高现有工艺的性能。纳米材料在水处理,能源生产和传感方面已经有了诸多应用,越来越多的文献描述了如何使用新型纳米材料来应对重大的环境挑战。 石墨烯引起了诸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石墨烯是以sp2杂化连接的碳原子层构成的二维材料,其厚度仅为一个碳原子层的厚度。这种“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坚硬、最有韧性的新型材料。石墨烯具有超高的强度,碳原子间的强大作用力使其成为目前已知力学强度最高的材料。石墨烯还具有特殊的电光热特性,包括室温下高速的电子迁移率、半整数量子霍尔效应、自旋轨道交互作用、高理论比表面积、高热导率和高模量、高强度, 被认为在单分子探测器、集成电路、场效应晶体管等量子器件、功能性复合材料、储能材料、催化剂载体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环境领域,石墨烯已被应用于新型吸附剂或光催化材料,其作为下一代水处理膜的构件,常用作污染物监测。 2石墨烯纳米材料介绍 单层石墨烯属于单原子层紧密堆积的二维晶体结构()。在石墨烯平面内,碳原子以六兀环形式周期性排列,每个碳原子通过C键与临近的二个碳原子相连,S Px和Py三个杂化轨道形成强的共价键合,组成sp2杂化结构,具有120° 的键角。石墨烯可由石墨单层剥离而产生,最初是通过微机械剥离,使用胶带依次将石墨粘黏成石墨烯来实现。Geim和Novoselov

复变函数期末考试题大全(东北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 1、复数i 212--的指数形式是 2、函数w = z 1将Z S 上的曲线()1122 =+-y x 变成W S (iv u w +=)上 的曲线是 3、若01=+z e ,则z = 4、()i i +1= 5、积分()? +--+i dz z 22 22= 6、积分?==1sin 21z dz z z i π 7、幂级数()∑∞ =+0 1n n n z i 的收敛半径R= 8、0=z 是函数 z e z 1 11- -的 奇点 9、=??? ? ??-=1Re 21z e s z z 10、将点∞,i,0分别变成0,i,∞的分式线性变换=w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 1、设α为任意实数,则α 1=( ) A 无意义 B 等于1 C 是复数其实部等于1 D 是复数其模等于1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i i 2< B 零的辐角是零 C 仅存在一个数z,使得z z -=1 D iz z i =1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函数()z z f =在z 平面上处处连续 B 如果()a f '存在,那么()z f '在a 解析 C 每一个幂级数在它的收敛圆周上处处收敛 D 如果v 是u 的共轭调和函数,则u 也是v 的共轭调和函数 4、根式31-的值之一是( ) A i 2321- B 223i - C 223i +- D i 2 321+- 5、下列函数在0=z 的去心邻域内可展成洛朗级数的是( ) A z 1sin 1 B z 1cos C z ctg e 1 D Lnz 6、下列积分之值不等于0的是( ) A ?=-123z z dz B ?=-12 1z z dz C ?=++1242z z z dz D ?=1 cos z z dz 7、函数()z z f arctan =在0=z 处的泰勒展式为( ) A ()∑∞ =+-02121n n n n z (z <1) B ()∑∞ =+-0 1221n n n n z (z <1) C ()∑∞ =++-012121n n n n z (z <1) D ()∑∞=-0 221n n n n z (z <1) 8、幂级数n n n z 20 1)1(∑∞ =+-在1w 的分式线性变换是( ) A )1(1>--=a z a a z e w i β B )1(1<--=a z a a z e w i β

(完整版)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特点

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特点 一纳米材料的性能 广义地说,纳米材料是指其中任意一维的尺度小于100nm的晶体、非晶体、准晶体以及界面层结构的材料。当小粒子尺寸加入纳米量级时,其本身具有体积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从而使其具有奇异的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化学活性、催化和超导特性[ 1 ] ,使纳米材料在各种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常材料的性能与其颗粒尺寸的关系极为密切[ 2 ] [ 3 ] 。当晶粒尺寸减小时, 晶界相的相对体积将增加,其占整个晶体的体积比例增大,这时,晶界相对晶体整体性能的影响作用就非常显著。此外,由于界面原子排列的无序状态,界面原子键合的不饱和性能都将引起材料物理性能上的变化。研究证实,当材料晶粒尺寸小到纳米级时,表现出许多与一般材料截然不同的性能,如高硬度、高强度和陶瓷超塑性以及特殊的比热、扩散、光学、电学、磁学、力学、烧结等性能。而这些特性主要是由其表面效应、体积效应、久保效应等引起的。由于纳米粒子有极高的表面能和扩散率,粒子间能充分接近,从而范德华力得以充分发挥,使得纳米粒子之间、纳米粒子与其他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异常激烈,这种作用提供了一系列特殊的吸附、催化、螯合、烧结等性能。 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从制备手段来分,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1 物理制备方法 物理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有: 粉碎法、高能球磨法[4]、惰性气体蒸发法、溅射法、等离子体法等。 粉碎法是通过机械粉碎或电火花爆炸而得到纳米级颗粒。 高能球磨法是利用球磨机的转动或振动,使硬球对原料进行强烈的撞击,研磨和搅拌,将金属或合金粉碎为纳米级颗粒。高能球磨法可以将相图上几乎不互溶的几种元素制成纳米固溶体,为发展新材料开辟了新途径。 惰性气体凝聚- 蒸发法是在一充满惰性气体的超高真空室中,将蒸发源加热蒸发,产生原子雾,原子雾再与惰性气体原子碰撞失去能量,骤冷后形成纳米颗粒。由于颗粒的形成是在很高的温度下完成的,因此可以得到的颗粒很细(可以小于10nm) ,而且颗粒的团、凝聚等形态特征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 溅射技术是采用高能粒子撞击靶材料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交换能量或动量,使得靶材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从靶材表面飞出后沉积到基片上形成纳米材料。常用的有阴极溅射、直流磁控溅射、射频磁控溅射、离子束溅射以及电子回旋共振辅助反应磁控溅射等技术。 等离子体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在惰性气氛或反应性气氛中通过直流放电使气体电离产生高温等离子体,从而使原料溶化和蒸发,蒸汽达到周围的气体就会被冷凝或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超微粒。 2 化学制备方法 化学法是指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 从分子、原子、离子出发制备纳米物质,它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5][6]、化学气相冷凝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沉淀法、冷冻干燥法等。化学气相沉积(CVD)是迄今为止气相法制备纳米材料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该方法是在一个加热的衬底上,通过一种或几种气态元素或化合物产生的化学元素反应形成纳米材料的过程,该方法主要可分成热分解反应沉积和化学反应沉积。该法具有均匀性好,可对整个基体进行沉积等优点。其缺点是衬底温度高。随着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由此衍生出来的许多新技术,如金属有机化学缺陷相沉积、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及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期末试题(附有答案)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 2 3 1i -的幅角是( 2,1,0,23±±=+-k k ππ);2. )1(i Ln +-的主值是 ( i 4 32ln 21π + );3. 211)(z z f +=,=)0() 5(f ( 0 ),4.0=z 是 4sin z z z -的( 一级 )极点;5. z z f 1 )(=,=∞]),([Re z f s (-1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解析函数),(),()(y x iv y x u z f +=的导函数为( ); (A ) y x iu u z f +=')(; (B )y x iu u z f -=')(; (C ) y x iv u z f +=')(; (D )x y iv u z f +=')(. 2.C 是正向圆周3=z ,如果函数=)(z f ( ),则0d )(=?C z z f . (A ) 23-z ; (B )2)1(3--z z ; (C )2)2()1(3--z z ; (D )2 ) 2(3 -z . 3.如果级数∑∞ =1 n n n z c 在2=z 点收敛,则级数在 (A )2-=z 点条件收敛 ; (B )i z 2=点绝对收敛;

(C )i z +=1点绝对收敛; (D )i z 21+=点一定发散. 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如果函数)(z f 在0z 点可导,则)(z f 在0z 点一定解析; (B) 如果)(z f 在C 所围成的区域内解析,则 0)(=? C dz z f (C )如果 0)(=? C dz z f ,则函数)(z f 在C 所围成的区域内一定解析; (D )函数 ),(),()(y x iv y x u z f +=在区域内解析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y x u 、),(y x v 在该区域内均为调和函数. 5.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的可去奇点;为z 1 sin ∞(B) 的本性奇点;为z sin ∞ (C) ;1sin 1 的孤立奇点为 z ∞(D) .sin 1的孤立奇点为z ∞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设)()(2 2 2 2 y dxy cx i by axy x z f +++++=是解析函数,求 .,,,d c b a 解:因为)(z f 解析,由C-R 条件

复变函数题库(包含好多试卷,后面都有答案)

《复变函数论》试题库 《复变函数》考试试题(一) 一、 判断题(20分): 1.若f(z)在z 0的某个邻域内可导,则函数f(z)在z 0解析. ( ) 2.有界整函数必在整个复平面为常数. ( ) 3.若 } {n z 收敛,则 } {Re n z 与 } {Im n z 都收敛. ( ) 4.若f(z)在区域D 内解析,且 0)('≡z f ,则C z f ≡)((常数). ( ) 5.若函数f(z)在z 0处解析,则它在该点的某个邻域内可以展开为幂级数. ( ) 6.若z 0是)(z f 的m 阶零点,则z 0是1/)(z f 的m 阶极点. ( ) 7.若 ) (lim 0 z f z z →存在且有限,则z 0是函数f(z)的可去奇点. ( ) 8.若函数f(z)在是区域D 内的单叶函数,则)(0)('D z z f ∈?≠. ( ) 9. 若f (z )在区域D 内解析, 则对D 内任一简单闭曲线C 0)(=? C dz z f . ( ) 10.若函数f(z)在区域D 内的某个圆内恒等于常数,则f(z)在区域D 内恒等于常数.( ) 二.填空题(20分) 1、 =-?=-1||0 0)(z z n z z dz __________.(n 为自然数) 2. =+z z 2 2cos sin _________. 3.函数z sin 的周期为___________. 4.设 11 )(2+= z z f ,则)(z f 的孤立奇点有__________. 5.幂级数 n n nz ∞ =∑的收敛半径为__________. 6.若函数f(z)在整个平面上处处解析,则称它是__________. 7.若ξ=∞→n n z lim ,则=+++∞→n z z z n n (i) 21______________. 8.= )0,(Re n z z e s ________,其中n 为自然数.

纳米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纳米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纳米技术作为一种高新科技,我认为其本质不亚于当年的电子与半导体科技,有着我们未所发掘到潜能与实用价值,在这个世代,各种技术的发展迅速,随着纳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作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 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门高新技术。“纳米”主要是指在纳米(一种长度计量单位,等于1/1000,000,000米)尺度附近的物质,其表现出来的特殊性能用于不同领域而称之为“纳米技术”,其具体定义见词条“纳米科技”。 纳米技术目前已成功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医学、药学、化学及生物检测、制造业、光学以及国防等等。本词条为纳米技术应用的总纲,包括如下领域: 1、纳米技术在新材料中的应用 2、纳米技术在微电子、电力等领域中的应用 3、纳米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4、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学中的应用 5、纳米技术在化学、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6、纳米技术在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尽管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但纳米技术已经证明,可以利用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等工具移动原子个体,使它们形成在自然界中永远不可能存在的排列方式,如IBM 公司的标志图案、比例为百亿分之一的世界地图、或一把琴弦只有50纳米粗的亚显微吉他。纳米材料的应用有着诱人的技术潜力,它的应用范围包括从制造工业、航天工业到医学领域等。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曾发表声明说:“当我们进入21世纪时,纳米技术将对世界人民的健康、财富和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至少如同20世纪的抗生素、集成电路和人造聚合物那样。”科学家们预计,纳米技术在新世纪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已经涵盖了材料、测量、机械、电子、光学、化学、生物等众多领域,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的关系已密不可分。 从纳米科技发展的历史来看,人们早在1861年建立所谓肢体化学时即开始了对纳米肢体的研究。但真正对纳米进行独立的研究,则是1959年,这一年,著名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德·费曼在美国物理学年会上作了一次报告。他在报告中认为,能够用宏观的机器来制造比其体积小的机器,而这较小的机器又可制作更小的机器,这样一步步达到分子程度。费曼还幻想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操纵和控制物质。 在70年代末,美国MIT(麻省理工大学)的W.R.Cannon等人发明了激光气相法合成数十纳米尺寸的硅基陶瓷粉末。80年代初,德国物理学家H.Gleiter等人用气体冷凝发制备了具有清洁表面的纳米颗粒,并在超真空条件下原位压制了多晶纳米固体。现在看来,这些研究都属于纳米材料的初步探索。 科学家预言,尺寸为分子般大小、厚度只有一根头发丝的几百万分之一的纳米机械装置将在今后数年内投入使用。学术实验室和工业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开发分子马达、自组装材料等纳米机械部件方面取得了飞速进展。纳米机器具有可以操纵分子的微型“手指”和指挥这些手指如何工作、如何寻找所需原材料的微型电脑。这种手指完全可以由碳纳米管制成,碳纳米管是1991年发现的一种类似头发的碳分子,其强度是钢的100倍,直径只有头发的五万分之一。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有机物和无机物组件开发出一个分子大小的马达,一些人称之为纳米技术领域的“T型发动机”。 纳米科技中具有主导或牵头作用的是纳米电子学,因为它是微电子学发展的下一代。纳米电子学是来自电子工业,是纳米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纳米电子学立足于最新的物理理论和最先进的工艺手段,按照全新的理念来构造电子系统,并开发物质潜在的储存和处理

(完整版)古生物地层学思考题答案

古生物地层学思考题》 第1-2 章 1. 什么是化石,标准化石,化石的保存类型有哪几种? 化石: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生物活动痕迹及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物分子。标准化石:具有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的化石。 化石保存类型有: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化学化石。 2.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为(结构构造由简单到复杂)、(生物类型由低等到高等)、(生活环境由海洋到陆地、空中和海洋)。 3. 就控制物种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而言,(遗传、变异)提供物质基础,(隔离)提供条件,(自然选择)决定物种形成方向。 4. 生物绝灭的方式有多种,恐龙的绝灭属(集群灭绝)。 5. 如何区分原地埋藏的化石与异地埋藏的化石? 答: 原地埋藏的化石保存相对较完整,不具分选性和定向性,生活于相同环境中的生物常伴生在一起;而异地埋藏的化石会出现不同程度破碎,且分选较好,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地质时期的生物混杂,具有一定的定向性 6. 石化作用过程可以有(矿质充填作用)、(置换作用)和(碳化作用)三种形式。 7. 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可分为(底栖)、(游泳)和(浮游)三种类型。 8. 概述“化石记录不完备性”的原因化石的形成和保存取决于生物类别、遗体堆积环境、埋藏条件、时间因素、成岩作用条件。并非所有的生物都能形成化石。古生物已记录13 万多种,大量未知。现今我们能够在地层中观察到的化石仅是各地史时期生存过的生物群中极小的一部分。 9. 什么是重演律?什么是化学(分子)化石?重演律—个体发育是系统发生的简短而快速重演化学(分子)化石:分解后的古生物有机组分(如脂肪酸、氨基酸等)残留在地层中形成的化石。 10. 印模化石与印痕化石如何区别印模化石: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上的印模。(包括:外模、内模、复合模。)外膜反映原来生物硬体外表形态及结构,内膜反映硬体内部的构造。 印痕化石:生物软体陷落在细粒的碎屑物或化学沉积物种,在沉积物中留下的印痕经过成岩作用以后,遗体消失,印痕保存下来。反映生物主要特征。 11. 什么是适应辐射与适应趋同?适应辐射:指的是从一个祖先类群,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地产生许多新物种。(某一类群的趋异向着各个不同方向发展,适应多种生活环境。规模大,较短时间内完成) 适应趋同:生物亲缘关系疏远的生物,由于适应相似的生活环境,而在形体上变得相似 12. 什么是自然选择?是指那些具有最适应环境条件的有利变异的个体有较大的生存和繁殖机会。13.古生物的主要分类单位是(界)、(门)、(纲)、(目)、(科)、(属)和(种)。14.进化的不可逆性。阐述生物演化的主要阶段。 进化的不可逆性:已演变的生物类型不可能回复祖型;已灭亡的类型不可能重新出现。(意义:地层划分对比的理论依据)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期末试卷及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2007-08 学年第1学期 考试科目: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考试类型:(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复数中,位于第三象限的复数是( ) A. 12i + B. 12i -- C. 12i - D. 12i -+ 2.下列等式中,不成立的等式是( ) 4 .34arctan 3 A i π-+-的主辐角为 .arg(3)arg()B i i -=- 2.rg(34)2arg(34)C a i i -+=-+ 2 .||D z z z ?= 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1z >表示圆的内部 B. Re()0z >表示上半平面 C. 0arg 4 z π << 表示角形区域 D. Im()0z <表示上半平面 4.关于0 lim z z z z ω→=+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0ω= B. ω不存在 C.1ω=- D. 1ω= 5.下列函数中,在整个复平面上解析的函数是( ) .z A z e + 2 sin . 1 z B z + .tan z C z e + .sin z D z e + 6.在复平面上,下列命题中,正确.. 的是( ) A. cos z 是有界函数 B. 2 2Lnz Lnz = .cos sin iz C e z i z =+ . ||D z = 7.在下列复数中,使得z e i =成立的是( )

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前景

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前景 摘要:21世纪,纳米技术、纳米材料在科技领域将扮演重要角色。纳米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有前途的决定性技术之一。本文简要地概述了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及其在力学、磁学、电学、热学等方面的主要应用,并简单展望了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纳米材料;功能;应用; 一、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 所谓纳米材料是指材料基本构成单元的尺寸在纳米范围即1~100纳米或者由他们形成的材料。由于纳米材料是由相当于分子尺寸甚至是原子尺寸的微小单元组成,也正因为这样,纳米材料具有了一些区别于相同化学元素形成的其他物质材料特殊的物理或是化学特性例如:其力学特性、电学特性、磁学特性、热学特性等,这些特性在当前飞速发展的各个科技领域内得到了应用。科学家们和工程技术人员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可以说纳米材料特性促进了科技进步和发展。 1、力学性质 高韧、高硬、高强是结构材料开发应用的经典主题。具有纳米结构的材料强度与粒径成反比。纳米材料的位错密度很低,位错滑移和增 殖符合Frank-Reed模型,其临界位错圈的直径比纳米晶粒粒径还要大,增殖后位错塞积的平均间距一般比晶粒大,所以纳米材料中位错滑移和 增殖不会发生,这就是纳米晶强化效应。金属陶瓷作为刀具材料已有50 多年历史,由于金属陶瓷的混合烧结和晶粒粗大的原因其力学强度一直 难以有大的提高。应用纳米技术制成超细或纳米晶粒材料时,其韧性、 强度、硬度大幅提高,使其在难以加工材料刀具等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使用纳米技术制成的陶瓷、纤维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石油 钻探等恶劣环境下使用。 2、热学性质 纳米材料的比热和热膨胀系数都大于同类粗晶材料和非晶体材料的值,这是由于界面原子排列较为混乱、原子密度低、界面原子耦合作用 变弱的结果。因此在储热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耦合性能应用方面 有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Cr-Cr2O3颗粒膜对太阳光有强烈的吸收作 用,从而有效地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热能。 3、电学性质 由于晶界面上原子体积分数增大,纳米材料的电阻高于同类粗晶材料,甚至发生尺寸诱导金属——绝缘体转变(SIMIT)。利用纳米粒子的 隧道量子效应和库仑堵塞效应制成的纳米电子器件具有超高速、超容量、超微型低能耗的特点,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全面取代目前的常规半导体 器件。2001年用碳纳米管制成的纳米晶体管,表现出很好的晶体三极管 放大特性。并根据低温下碳纳米管的三极管放大特性,成功研制出了室 温下的单电子晶体管。随着单电子晶体管研究的深入进展,已经成功研 制出由碳纳米管组成的逻辑电路。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复习概要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复习概要 ◆适用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油气勘查方向) ◆适用教材:《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概论》 一、古生物总论 1.古生物:出现在更新世及其以前的生物,也泛指据今约一万年以前的生物。 2.古生物学: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界及其发生、发展、演化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化石。 3.化石:指保存在各地质时期岩层中的生物遗体、遗迹以及生物残留的有机组分(必须具 有生物特征、必须是保存在地史时期形成的岩层中)。 4.化石形成条件:生物本身条件、埋藏条件、时间因素、成岩作用条件。 5.化石化作用:古生物遗体在沉积物的成岩过程中,改变成为化石的过程。 形式:充填作用、交替作用/置换作用、升馏作用/碳化作用。 6.化石的保存类型: 1)实体化石:古生物遗体经受明显变化几乎全部或部分保存下来的化石。 2)模铸化石:生物遗体在岩层中留下的印模和模铸物。并非生物体本身实体,但却能 反映生物体的主要特征。 a)印痕化石:没有硬体的动物及植物的叶子的印痕。 b)印模化石:指生物遗体坚硬部分的表面在围岩上印压的模,分外模(生物硬体 的外表印在围岩上的痕迹)和内模(生物硬体的内面特征留下的印痕)。 c)核化石:生物遗体内外模形成后,化石本身溶解,其他物质的再充填形成。分 内核(贝壳和骨骼的内部空腔中充填的沉积物固结后,形成与原物空腔形态大 小类似的实体)和外核(内部空腔还未被充填而原贝壳和骨骼已被溶解消失, 整个空间经充填而形成与原硬体同形等大的实体)。 d)铸型化石:当贝壳埋在沉积物中已经形成外模及内核后,壳体全被溶解,又被 另一种矿物质填入所形成的化石。 7.标准化石: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在该地层上下层位中基本上没有,只在该段地层里出 现的化石。 8.古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共同起源、共同形态特征、习性和机能相似、分布于同一地理区和适应于一定的生态环境,并且与其它类似有机体在生殖上隔离的自然居群。 属:是种的综合,包括若干同源的和形态、构造、生理特征近似的种。 9.生物的分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 10.命名法则:优先律(以最早正式刊出名称为准);单名法(属、亚属及以上单位的命名)、 二名法(种的命名,具体为该种所从属的属名加上种名)、三名法(亚种的命名),均用斜体字;拉丁语或拉丁语化。 11.细胞生物演化 1)非生物的化学物质向生物进化转变为最早生物; 2)生物多样性增加;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复习要点 一题型 1、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2、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3、计算题(每题6分,共36分) 4、解答题(4小题,共25分) 二知识点 第一章复数与复变函数 1、会求复数的各种表示式(一般式、三角式、指数式)。 一般式:z=x+yi 三角式:z=r(cosθ+isinθ) 指数式:z=re iθ 2、会求复数(各种表示式)的模、辐角、辐角主值。 3、掌握复数的四则运算、共轭运算、乘幂运算、方根运算。 4、理解区域、有界域、无界域、单连通域与多连通域等概念。 5、会用复变数的方程来表示常用曲线及用不等式表示区域。 6、理解复变函数的概念。 7、了解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会求常见的复变函数的极限。 例:1.1;1.2 习题一:1.2(2)(3);1.3;1.5 第二章解析函数 1、理解可导与解析的联系与区别(在一点;在一个区域)。 对于点:解析→可导→连续对于区域:解析?可导 2、会判别常见函数的解析性,会求常见函数的奇点。

3、了解柯西—黎曼方程。 4、掌握各类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 例:1.4;2.1;3.1;3.2 习题二:2.3(1)(2)(3);2.4;2.9(1)(2)(3);2.10;2.12(1)(3) 第三章复变函数的积分 1、熟悉复积分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2、了解复积分计算的一般方法。 3、会求常见的各类积分(包括不闭路径、闭路径)。 本章的主要方法如下,但要注意适用的积分形式。 (1)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2)柯西积分定理。 (3)柯西积分公式。 (4)高阶导数公式。 (5)复合闭路定理。 注意:上述方法中的(3)(4)(5)可与第五章中的留数定理的应用结合起来复习。 例:1.1;2.1;2.2;3.1;4.1 习题三:3.1(1);3.3;3.4;3.5;3.6;3.7 第四章级数 1、理解复数项级数的相关概念(收敛、发散、绝对收敛、条件收敛)。 2、会判常见复数项级数的敛散性,包括判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 3、熟悉幂级数的概念,会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