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494功能应用与检测(值得注意)

TL494功能应用与检测(值得注意)

?稳压原理--输出电压负反馈。L1 100uH 0.5A C8 220uF 25V

若某种原因导致输出电压过高,则误差放大器1同向端电位升高,反馈/PWM端电位上升,Q1管导通时间减少,占空比减少,结果输出电压减少。最终使输出电压保持稳定,R17和R16中点电压为5V。R12/R10为误差放大器1的静态放大倍数,影响控制精度。C6和R13影响误差放大器1的动态放大倍数,抑制瞬变。

?过载保护--过载时,降低输出电压使负载电流保持在保护值。

不论开关管T2是否导通,流过负载的电流都经过R9(由上向下),R9的下端电位为负,当负载电流达一定值时,误差放大器2的反相端电位为负,误差放大器2的输出(即反馈/PWM端)为正,Q1管不导通,输出电压降低。

?软启动--上电时输出电压由低到高建立,需要一定时间。

上电时,C7充电需要一定时间,死区电压由高逐渐变低,Q1管的导通时间逐渐增大,输出电压逐渐升高。

@磁线截面:L~S*S,截面小必匝数多,匝数过多引起饱和,饱和导致功率管、电感线圈与磁芯发热,应避免。

@ 检测方法:由于主开关电路的工作完全由TL494控制,当主电路元件发生损坏时,很有可能是由于TL494的损坏或不良引起的,因此,在更换主开关电路的元件后,不要立即通电,应该先对TL494进行检测,以免再次损坏元件。检测方法如下:

1)先给TL494的12脚加一较低直流电压(9~15V),测量13脚、14脚电压应为+5。如果正常则转到第2步,否则断开供电,检查外围元件,当确信外围元件无故障时,再拆下TL494进行测量,以确定是否损坏。

2)把TL494的12脚电压提高到20~30V之间,电路应仍然正常,即TL494的13脚、14脚仍为+5V,若正常转到第3步,否则说明外围电路元件或TL494本身性能不良,应进一步检测和更换。

3)用示波器观察TL494的5脚、6脚应有幅值为4V的锯齿波,否则说明振荡电路没起振,或振荡不良。

4)上步检测正常时再测量TL494两个误差放大器的检测输入端(误差放大器I为1脚、2脚之一,通常是1脚误差放大器II为15脚、16脚之一,通常是16脚),测量结果都应为0V(因主电源未工作),与之对应的外两个参考电压输入端(通常是2脚、15脚)应有一定数值,此值因电路设计不同而有不同的设置,通常是2.5V。

5)测量TL494的4脚电压应为+5V,(因各组均无输出,保护电路动作)8脚、11脚均应为0V(无脉冲输出)。否则检查TL494外围电路或TL494本身。

6)在以上各步都正常的情况下,通过分析保护电路,设法使保护电路去除保护作用,或使TL494与保护电路隔离。

7)模拟误差放大器的检测输入信号电压使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方法是用一个10K的电位器,中心接点接检测信号输入端,另外两端,分别接14脚和地。调节电位器,TL494的8脚、11脚电压应有变化,用示波器应能看到脉冲宽度有变化。当检测输入端电

压超过某值时,8脚、11脚电压变为0,电路进入模拟保护状态。

通过以上检查后,即可认定工作正常,可以通电。各脚正常电压值和电阻值如表1所示。

以下按引脚的顺序介绍各脚的功能及有关参数。

1脚:误差放大器I的同相输入端,耐压值41v。

2脚:误差放大器I的反相输入端,耐压值41v。

3脚:反馈端,用于误差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反馈补偿,最高电压4.5V。常用于提供

形成PG信号的一个输入信号。反馈补偿,提高动态调整精确度。比较关键。

4脚:死区时间控制端,通过给该端施加0-3.5V电压,可使占空比在49%-0之间变

化,控制输出端的输出。电压越低,占空比越大;电压越高,占空比越低直至关闭。

5脚:振荡器的定时电容端。

6脚:振荡器的定时电阻端。

7脚:接地端。

8脚:为第一路脉宽调制方波输出晶体管的集电极(耐压值41V、最大电流250MA)。

9脚:为第一路脉宽调制方波输出晶体管的发射极(耐压值41V、最大电流250MA)。

10脚:为第二路脉宽调制方波输出晶体管的发射极(耐压值41V、最大电流250MA)。

11脚:为第二路脉宽调制方波输出晶体管的集电极(耐压值41V、最大电流250MA)。

12脚:电源输入端,极限电压41V,低于7V电路不启动。

13脚:输出方式控制端,当13脚与14脚相连时两管为推挽方式输出,当13脚与地相连时两管为并联方式输出。并联输出时两管的发射极与发射极可相连,集电极与集电极可相连,并联后输出电流可达400MA。

14脚:基准5V电压输出,用于为各比较电路提供基准电压值,最大电流10MA。

15脚:误差放大器II的反相输入端,耐压值41V。

16脚:误差放大器II的同相输入端,耐压值41V

中文资料TL494CN

TL494常应用于电源电路当中,在本站的文章中,除了本文TL494中文资料及应用电路,还有一个电路是应用了TL494资料的,具体的电路图,请参考本站文 章:200W的ATX电源线路图,本文已经提供了比较丰富的TL494中文资料了 TL494是一种固定频率脉宽调制电路,它包含了开关电源控制所需的全部功能,广泛应用于单端正激双管式、半桥式、全桥式开关电源。TL494有SO-16和PDIP-16两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场合的要求。其主要特性如下: TL494主要特征 集成了全部的脉宽调制电路。 片内置线性锯齿波振荡器,外置振荡元件仅两个(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 内置误差放大器。 内止5V参考基准电压源。 可调整死区时间。 内置功率晶体管可提供500mA的驱动能力。 推或拉两种输出方式。 TL494外形图 TL494引脚图

TL494工作原理简述 TL494是一个固定频率的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内置了线性锯齿波振荡器,振荡频率可通过外部的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进行调节,其振荡频率如下: 输出脉冲的宽度是通过电容CT上的正极性锯齿波电压与另外两个控制信号进行比较来实现。功率输出管Q1和Q2受控于或非门。当双稳触发器的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才会被选通,即只有在锯齿波电压大于控制信号期间才会被选通。当控制信号增大,输出脉冲的宽度将减小。参见图2。

TL494脉冲控制波形图 控制信号由集成电路外部输入,一路送至死区时间比较器,一路送往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死区时间比较器具有120mV的输入补偿电压,它限制了最小输出死区时间约等于锯齿波周期的4%,当输出端接地,最大输出占空比为96%,而输出端接参考电平时,占空比为48%。当把死区时间控制输入端接上固定的电压(范围在0—3.3V之间)即能在输出脉冲上产生附加的死区时间。 脉冲宽度调制比较器为误差放大器调节输出脉宽提供了一个手段:当反馈电压从0.5V变化到3.5时,输出的脉冲宽度从被死区确定的最大导通百分比时间中下降到零。两个误差放大器具有从-0.3V到(Vcc-2.0)的共模输入范围,这可能从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察觉得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常处于高电平,它与脉冲宽度调制器的反相输入端进行“或”运算,正是这种电路结构,放大器只需最小的输出即可支配控制回路。 当比较器CT放电,一个正脉冲出现在死区比较器的输出端,受脉冲约束的双稳触发器进行计时,同时停止输出管Q1和Q2的工作。若输出控制端连接到参考电压源,那么调制脉冲交替输出至两个输出晶体管,输出频率等于脉冲振荡器的一半。如果工作于单端状态,且最大占空比小于50%时,输出驱动信号分别从晶体管Q1或Q2取得。输出变压器一个反馈绕组及二极管提供反馈电压。在单端工作模式下,当需要更高的驱动电流输出,亦可将Q1和Q2并联使用,这时,需将输出模式控制脚接地以关闭双稳触发器。这种状态下,输出的脉冲频率将等于振荡器的频率。 TL494内置一个5.0V的基准电压源,使用外置偏置电路时,可提供高达10mA的负载电流,在典型的0—70℃温度范围50mV温漂条件下,该基准电压源能提供±5%的精确度。 TL494内部电路方框图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doc

第四章汽车制动性能检测 制动检验台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测试原理不同,可分为反力式和惯性式两类;按检验台支撑车轮形式不同,可分为滚筒式和平板式两类;按检测参数不同,可分为测制动力式、测制动距离式、测制动减速度式和综合式四种;按检验台的测量、指示装置、传递信号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式、液力式和电气式三类;目前国内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所用制动检验设备多为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和平板式制动检验台。目前国内外已研制出惯性式防抱死制动检验台但价格昂贵,短期内难以普及应用。本章内容重点介绍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 第一节制动台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 1.基本结构 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的结构简图如图2-4-1所示。它由结构完全相同的左右两套对称的车轮制动力测试单元和一套指示、控制装置组成。每一套车轮制动力测试单元由框架(多数试验台将左、右测试单元的框架制成一体)、驱动装置、滚筒组、举升装置、测量装置等构成。 图 2-4-1 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结构简图 (1)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由电动机、减速器和链传动组成。电动机经过减速器减速后驱动主动滚筒,主动滚筒通过链传动带动从动滚筒旋转。减速器输出轴与主动滚筒同轴连接或通过链条、皮带连接,减速器壳体为浮动连接(即可绕主动滚筒轴自由摆动)。日式制动台测试车速较低,一般为0.1~0.18km/h, 驱动电动机的功率较小,为2×0.7~2×2.2kW;而欧式制动台测试车速相对较高,为2.0~5km/h,驱动电动机的功率较大,为2×3~2×11kW。减速器的作用是减速增扭,其减速比根据电动机的转速和滚筒测试转速确定。由于测试车速低,滚筒转速也较低,一般在40~100r/min范围(日式检验台转速则更低,甚至低于10r/min)。因此要求减速器减速比较大,一般采用两级齿轮减速或一级蜗轮蜗杆减速与一级齿轮减速。 理论分析与试验表明,滚筒表面线速度过低时测取协调时间偏长、制动重复性较差,过高时对车轮损伤较大,推荐使用滚筒表面线速度为2.5km/h左右的制动台。 (2)滚筒组

构建可视化网络,进行精细化网络和应用性能管理

构建可视化网络,进行精细化网络和业务性能管理 ————记江苏建行NetScout网络和应用性能管理解决方案实施 概要:江苏建行从网络管理的角度,通过对网络流量的监控分析,从而建立起网络流量和各种业务系统的关联。以对各种业务系统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控为手段,附之异常流量发现、应用响应时间监测/告警、精细化流量分析操作等,保障各种业务系统的高效率稳定运行。 伴随着银行业的开放,各银行不但要面对本土同行的竞争,还要应对外资的围堵,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银行业务运行的重要平台,IT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经历数据大集中之后,网络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与银行业务的关联性更加密切。这就需要网络管理在基础设施管理的基础上,做到可视化网络流量,精细化网络性能管理,并对网络流量和业务系统进行关联。 如何获得网络端到端的可视性,如何进行精细化的故障预防,如何为网络基础设施的规划和部署提供数据支持依据,如何进行网络流量和业务系统关联,成为网络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基于上述考虑,2006年10月份,江苏建行开始考虑实施网络流量分析,和网络流量层面上的业务性能监控。经过缜密的前期调研、繁多的产品考察和一系列产品测试,最终选择了NetScout的网络和应用性能管理解决方案。 NetScout网络和应用性能管理解决方案简介 NetScout网络和应用性能管理解决方案可实现网络性能管理及网络安全监控等功能,系统主要由nGenius PM服务器、nGenius探针、NFD转换器和nGenius Flow Recorder数据流记录器组成。如下图: 从上图可看出,Netscout解决方案可收集网络中的多种数据源,包括nGenius Probe/AFM

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设计

XX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XX:学号: 专业:汽车服务工程 设计(论文)题目: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开发 指导教师: 司传胜 2012 年02 月16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社会,汽车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汽车在为人类社会造福的同时,也带来了大气污染、噪声和交通安全等一系列的严重问题。汽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行驶里程和使用时间的增加,其技术状况逐渐变差,出现动力性下降,经济性变差,排放染污物增加,使用可靠性降低等现象。因此,一方面要不断研制性能优良的汽车,另一方面要对汽车进行维护和修理,恢复其技术状况。汽车的性能检测就是在汽车使用、维护和修理过程中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测试、检测和故障诊断的一门技术。 汽车检测技术大约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早期检测主要是靠耳听、眼看、手摸等人体感观的方法对汽车技术状况做出判断。从6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 工业发达国家汽车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安全与环境保护问题开始 引起人们的重视,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国一方面依法实行交通管制,规X交通参与者的行为; 另一方面加强对车辆的管理,尤其是对车辆技术状况实行监控。在此期间,各国相继开始研制和生产先进的检测设备,希望用更科学的手段快速准确地判断汽车技术状况是否处于规定水平。新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工作效率,同时也促进了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 汽车检测,是一种主动地检查行为,包含着检测与测量两层含义。其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保证交通安全 2.减少环境污染 3.改善汽车性能 安全、环保和节能构成了当今世界X围内汽车发展需解决的三大问题。制动性能是汽车在行驶中人为地强制降低行驶速度并根据需要停车的能力。 据统计,根据日本损害保险协会2001年5月6日公布的调查结果,1999年该国在交通事故中伤亡约125万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赔偿额高达3.48万亿日元。2000年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己达到76400多人,1800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6.7亿元。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仅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2.1%,而交通事故死亡率却占世界交通事故死亡率的14%,成为世界上交通事故最严重的国家。 在汽车交通事故中,约有半数以上是由于汽车制动性能不佳引起的。不仅如此,汽车制动性

TL494中文资料及应用电路Microsoft Word 文档

TL494中文资料及应用电路Microsoft Word 文档TL494中文资料及应用电路 TL494常应用于电源电路当中,在本站的文章中,除了 TL494是一种固定频率脉宽调制电路,它包含了开关电源控制所需的全部功能,广泛应用于单端正激双管式、半桥式、全桥式开关电源。TL494有SO-16和PDIP-16两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场合的要求。其主要特性如下: TL494主要特征 集成了全部的脉宽调制电路。 片内置线性锯齿波振荡器,外置振荡元件仅两个(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 内置误差放大器。 内止5V参考基准电压源。 可调整死区时间。 内置功率晶体管可提供500mA的驱动能力。 推或拉两种输出方式。 TL494外形图 TL494引脚图 TL494工作原理简述 TL494是一个固定频率的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内置了线性锯齿波振荡器,振荡频率可通过外部的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进行调节,其振荡频率如下: 输出脉冲的宽度是通过电容CT上的正极性锯齿波电压与另外两个控制信号进行比较来实现。功率输出管Q1和Q2受控于或非门。当双稳触发器的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才会被选通,即只有在锯齿波电压大于控制信号期间才会被选通。当控制信号增大,输出脉冲的宽度将减小。参见图2。

TL494脉冲控制波形图 控制信号由集成电路外部输入,一路送至死区时间比较器,一路送往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死区时间比较器具有120mV的输入补偿电压,它限制了最小输出死区时间约等于锯齿波周期的4%,当输出端接地,最大输出占空比为96%,而输出端接参考电平时,占空比为48%。当把死区时间控制输入端接上固定的电压(范围在0—3.3V之间)即能在输出脉冲上产生附加的死区时间。 脉冲宽度调制比较器为误差放大器调节输出脉宽提供了一个手段:当反馈电压从0.5V变化到3.5时,输出的脉冲宽度从被死区确定的最大导通百分比时间中下降到零。两个误差放大器具有从-0.3V到(Vcc-2.0)的共模输入范围,这可能从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察觉得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常处于高电平,它与脉冲宽度调制器的反相输入端进行“或”运算,正是这种电路结构,放大器只需最小的输出即可支配控制回路。 当比较器CT放电,一个正脉冲出现在死区比较器的输出端,受脉冲约束的双稳触发器进行计时,同时停止输出管Q1和Q2的工作。若输出控制端连接到参考电压源,那么调制脉冲交替输出至两个输出晶体管,输出频率等于脉冲振荡器的一半。如果工作于单端状态,且最大占空比小于50%时,输出驱动信号分别从晶体管Q1或Q2取得。输出变压器一个反馈绕组及二极管提供反馈电压。在单端工作模式下,当需要更高的驱动电流输出,亦可将Q1和Q2并联使用,这时,需将输出模式控制脚接地以关闭双稳触发器。这种状态下,输出的脉冲频率将等于振荡器的频率。 TL494内置一个5.0V的基准电压源,使用外置偏置电路时,可提供高达10mA 的负载电流,在典型的0—70?温度范围50mV温漂条件下,该基准电压源能提 供?5%的精确度。 TL494内部电路方框图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与诊断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与诊断 ?一、制动装置的基本要求 行车制动、应急制动、驻车制动功能: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停车,防止停放中的汽车滑移。 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 ?二、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 1、制动过程分析 ?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 2、制动效能评价指标 1)制动距离:是指机动车在规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或手触动制动手柄)时起至机动车停住时止机动车驶过的距离。 2)制动时间(制动协调时间和制动释放时间)。制动协调时间是指在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或手触动制动手柄)时起至机动车减速度(或制动力)达到规定的机动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规定的制动力)的75%时所需的时间。 3)制动力。 ?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 4)制动减速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 式中:MFDD——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单位为米每平方秒(m/s2); V0—试验车制动初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Vb—0.8试验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Ve—0.1试验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Sb—试验车速从V0到Vb之间车辆行驶的距离,单位为米(m); Se—试验车速从V0到Ve之间车辆行驶的距离,单位为米(m)。 ?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 3、制动稳定性的评价 制动稳定性要求:是指制动过程中机动车的任何部位(不计入车宽的部位除外)不允许超出规定宽度的试验通道的边缘线。 制动跑偏、制动侧滑 4、制动拖滞 制动释放时间无限长。 ?三、制动性能检验仪器 1、制动试验台的分类 1)按轴数分:单轴式、双轴式; 2)按原理分:反力式、惯性式; 3)按试验台支撑形式分:滚筒式、平板式; 4)试验台检测参数分:测制动力式、测制动距离式和多功能式。 ?制动性能检验仪器 2、测力式制动试验台

TL494CN中文资料原理及应用技巧

TL494主要特征 集成了全部的脉宽调制电路。片内置线性锯齿波振荡器,外置振荡元件仅两个(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内置误差放大器。 内止5V 参考基准电压源。 可调整死区时间。 内置功率晶体管可提供500mA的驱动能力。 推或拉两种输出方式。 TL494外形图 TL494引脚图 TL494工作原理简述 TL494是一个固定频率的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内置了线性锯齿波振荡器,振荡频率可通过外部的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进行调节,其振荡频率如下: 输出脉冲的宽度是通过电容CT上的正极性锯齿波电压与另外两个控制信号进行比较来实现。功率输出管Q1和Q2受控于或非门。当双稳触发器的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才会被选通,即只有在锯齿波电压大于控制信号期间才会被选通。当控制信号增大,输出脉冲的 宽度将减小。参见图2。 TL494脉冲控制波形图

控制信号由集成电路外部输入,一路送至死区时间比较器,一路送往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死区时间比较器具有120mV勺输入补偿电压,它限制了最小输出死区时间约等于锯齿波周期的4%,当输出端接地,最大输出占空比为96%,而输出端接参考电平时,占空比为48%。当把死区时间控制输入端接上固定的电压(范围在0—之间)即能在输出脉冲上产生附加的死区时间。 脉冲宽度调制比较器为误差放大器调节输出脉宽提供了一个手段:当反馈电压从变化到时,输出的脉冲宽度从被死区确定的最大导通百分比时间中下降到零。两个误差放大器具有从到()的共模输入范围,这可能从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察觉得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常处于高电平,它与脉冲宽度调制器的反相输入端进行“或”运算,正是这种电路结构,放大器只需最小的输出即可支配控制回路。 当比较器CT放电,一个正脉冲出现在死区比较器的输出端,受脉冲约束的双稳触发器进行计时,同时停止输出管Q1和Q2的工作。若输出控制端连接到参考电压源,那么调制脉冲交替输出至两个输出晶体管,输出频率等于脉冲振荡器的一半。如果工作于单端状态,且最大占空比小于50%时,输出驱动信号分别从晶体管Q1或Q2取得。输出变压器一个反馈绕组及二极管提供反馈电压。在单端工作模式下,当需要更高的驱动电流输出,亦可将Q1和Q2并联使用,这时,需将输出模式控制脚接地以关闭双稳触发器。 这种状态下,输出的脉冲频率将等于振荡器的频率。

力学性能检测试验仪器

力学性能检测试验仪器 一、力学性能检测试验仪器技术参数:最大试验力:5KN负荷传感器容量:0.5T(5KN)(能加配1个或多个其他容量的负荷传感器) ?精度等级:0.5级试验力测量范围:0.4%~100%FS(满量程)试验力分辨率:最大试验力的±1/300000,全程不分档,且分辨率不变。力控制:力控控制速度范围:0.001%~5%FS/s。力控速度控制精度:0.001%~1%FS/s 时,±0.2%;1%~5%FS/s时,±0.5力控保持精度: ±0.002%FS。变形控制:变形控控制速度范围:0.001%~5%FS/s。变形控速度控制精度:0.001%~1%FS/s时,±0.2%;1%~5%FS/s时,±0.5%。变形控保持精度:±0.002%FS。位移控制:位移控控制速度范围:0.0001~1000mm/min。位移控速度控制精度:±0.2%;位移控保持精度:无误差。有效试验宽度:120mm、360mm、410mm三种规格有效拉伸空间:800mm有效压缩行程:800mm控制系统:全微机自动控制。单位选择:g/Kg/N/KN/Lb多重保护:系统具有过流、过压、欠流、欠压等保护;行程具有程控限位、极限限位、软件限位三重保护。出现紧急情况可进行紧急制动。主机结构:门式,结构新颖,美观大方,运行平稳电源:220V 50Hz功率:0.4Kw主机重量:95,130Kg主机外型尺寸:650*360*1600,800*410*1600 ?二、力学性能检测试验仪器使用范围及技术说明:1、适用范围QX-W400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为材料力学性能测量的试验设备,可进行金属线材与非金属、高分子材料等的拉伸、剥离、压缩、弯曲、剪切、顶破、戳穿、疲劳等项目的检测。可根据客户产品要求按GB、ISO、ASTM、JIS、EN等标准编制,能自动求取最大试验力,断裂力,屈服力,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弯曲强

TL494工作原理与应用

TL494是一种固定频率脉宽调制电路,它包含了开关电源控制所需的全部功能,广泛应用于单端正激双管式、半桥式、全桥式开关电源。TL494有SO-16和PDIP-16两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场合的要求。其主要特性如下: TL494主要特征 集成了全部的脉宽调制电路。 片内置线性锯齿波振荡器,外置振荡元件仅两个(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 内置误差放大器。 内止5V参考基准电压源。 可调整死区时间。 内置功率晶体管可提供500mA的驱动能力。 推或拉两种输出方式。 TL494外形图 TL494引脚图

TL494工作原理简述 TL494是一个固定频率的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内置了线性锯齿波振荡器,振荡频率可通过外部的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进行调节,其振荡频率如下: 输出脉冲的宽度是通过电容CT上的正极性锯齿波电压与另外两个控制信号进行比较来实现。功率输出管Q1和Q2受控于或非门。当双稳触发器的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才会被选通,即只有在锯齿波电压大于控制信号期间才会被选通。当控制信号增大,输出脉冲的宽度将减小。参见图2。

TL494脉冲控制波形图 控制信号由集成电路外部输入,一路送至死区时间比较器,一路送往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死区时间比较器具有120mV的输入补偿电压,它限制了最小输出死区时间约等于锯齿波周期的4%,当输出端接地,最大输出占空比为96%,而输出端接参考电平时,占空比为48%。当把死区时间控制输入端接上固定的电压(范围在0—3.3V之间)即能在输出脉冲上产生附加的死区时间。 脉冲宽度调制比较器为误差放大器调节输出脉宽提供了一个手段:当反馈电压从0.5V变化到3.5时,输出的脉冲宽度从被死区确定的最大导通百分比时间中下降到零。两个误差放大器具有从-0.3V到(Vcc-2.0)的共模输入范围,这可能从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察觉得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常处于高电平,它与脉冲宽度调制器的反相输入端进行“或”运算,正是这种电路结构,放大器只需最小的输出即可支配控制回路。 当比较器CT放电,一个正脉冲出现在死区比较器的输出端,受脉冲约束的双稳触发器进行计时,同时停止输出管Q1和Q2的工作。若输出控制端连接到参考电压源,那么调制脉冲交替输出至两个输出晶体管,输出频率等于脉冲振荡器的一半。如果工作于单端状态,且最大占空比小于50%时,输出驱动信号分别从晶体管Q1或Q2取得。输出变压器一个反馈绕组及二极管提供反馈电压。在单端工作模式下,当需要更高的驱动电流输出,亦可将Q1和Q2并联使用,这时,需将输出模式控制脚接地以关闭双稳触发器。这种状态下,输出的脉冲频率将等于振荡器的频率。 TL494内置一个5.0V的基准电压源,使用外置偏置电路时,可提供高达10mA的负载电流,在典型的0—70℃温度范围50mV温漂条件下,该基准电压源能提供±5%的精确度。 TL494内部电路方框图

金属材料机械性能检测

金属材料机械性能检测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 试样拉断前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 抗拉强度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对于塑性材料,它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符号为RM,单位为MPA。 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材料经过屈服阶段后进入强化阶段后随着横向截面尺寸明显缩小在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Fb),除以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拉强度或者强度极限(σb),单位为N/mm2(MPa)。它表示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最大能力。计算公式为: σ=Fb/So 式中:Fb--试样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N(牛顿);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抗拉强度(Rm)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 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 单位:kn/mm2(单位面积承受的公斤力)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 抗拉强度=Eh,其中E为杨氏模量,h为材料厚度 目前国内测量抗拉强度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来进行材料抗拉/压强度的测定! 屈服强度(yield strength) 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对于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将会使零件永久失效,无法恢复。如低碳钢的屈服极限为207MPa,当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将会产生永久变形,小于这个的,零件还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yield strength,又称为屈服极限,常用符号δs,是材料屈服的临界应力值。

TL494介绍及其应用

TL494介绍及其应用 TL494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生产的一种电压驱动型脉宽调制控制集成电路,主要应用在各种开关电源中。本文介绍它与相应的输入、输出电路等一起构成一个单回路控制器。 1、TL494管脚配置及其功能 TL494的内部电路由基准电压产生电路、振荡电路、间歇期调整电路、两个误差放大器、脉宽调制比较器以及输出电路等组成。图1是它的管脚图,其中1、2脚是误差放大器I的同相和反相输入端;3脚是相位校正和增益控制;4脚为间歇期调理,其上加0~3.3V电压时可使截止时间从2%线怀变化到100%;5、6脚分别用于外接振荡电阻和振荡电容;7脚为接地端;8、9脚和11、10脚分别为TL494内部两个末级输出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12脚为电源供电端;13脚为输出控制端,该脚接地时为并联单端输出方式,接14脚时为推挽输出方式;14脚为5V基准电压输出端,最大输出电流10mA;15、16脚是误差放大器II 的反相和同相输入端。

2、回路控制器工作原理 回路控制器的方框图如图2所示。被控制量(如压力、流量、温度等)通过传感器交换为0~5V的电信号,作为闭环回路的反馈信号,通过有源简单二阶低通滤波电路进行平滑、去除杂波干扰后送给TL494的误差放大器I的IN+同相输入端。设定输入信号是由TL494的5V基准电压源经一精密多圈电位器分压,由电位器动端通过有源简单二阶低通滤波电路接入TL494的误差放大器I的IN-反相输入端。反馈信号和设定信号通过TL494的误差放大器I进行比较放大,进而控制脉冲宽度,这个脉冲空度变化的输出又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及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隔离放大电路进行平滑和放大处理,输出一个与脉冲宽度成正比的、变化范围为0~10V的直流电压。这个电压就是所需要的输出控制电压,用它去控制执行电路,及时调整被控制量,使被控制量始终与设定值保持一致,形成闭环单回路控制。 用TL494实现的单回路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 2.1 输入电路 两个运算放大器IC1A、IC1B都接成有源简单二阶低通滤电路,分别作为反馈信号输入和设定信号输入的处理电路。在电路设计上,两个输入电路采取完全对称的形式。将有源简单二阶低通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fp设计为4Hz,根据有

网络流量、应用性能分析、故障定位分析方案

. XX省农信社 基于产品的网络流量、应用性能分析、故障定位分析项目 测试报告 2019年6月11日

目录

1概述 随着大量新兴技术和业务趋势的推动,用户的网络架构、业务系统和数据流量日趋庞大、复杂。为了保证网络和业务系统运行的稳定和畅通,我们需要对网络及业务系统进行全方位监测,以确保网络及应用系统可以正常、持续地运行。 应用性能管理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其解决方案通过监控应用系统的性能、用户感知,在应用出现异常故障时,帮助用户快速的定位和解决故障,其标准的需求如下: ?通过网络流量分析工具,掌握各级网络运行的趋势和规律,主动、科学地进行网络规划和策略调整,将网络管理的模式从被动变为主动: ?通过网络流量分析工具,实时监控网络中出现的非法流量,及时采取管控措施,保障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 ?应用系统出现问题(如运行缓慢或意外中断时,)通过网络流量分析工具可回溯历史网络流量,快速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及时解决。 ?网络拥堵时,通过网络流量分析工具快速判断是正常应用系统占用了带宽还是异常流量占用了带宽,立即执行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 ?从最终用户感知的角度,提供多维度的应用性能监控,实时掌握应用系统的性能状况; ?7×24小时实时监控各区域用户的真实使用体验,及时发现用户体验下降,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提升用户满意度。 ?当故障发生时,快速定位故障域,缩短故障分析时间,降低故障对最终用户造成的影响,提高系统的运维质量。 年APM市场全球分析报告与魔力象限分析,Riverbed(OPNET)公司已经成为全球这个领域的领导者。 OPNET公司的客户群体非常广泛,国内的用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民生银行,新华人寿,中国海关总署,银河证券,国信证券,电信设备供应商中包括华为、大唐电信、摩托罗拉、中兴电子及西门子等。

透彻分析利用TL494组成的逆变器电路

透彻分析利用TL494组成的逆变器电路 现在利用TL494组成400W大功率稳压逆变器电路,它的激式变换部分是采用TL494和VT1、VT2、VD3、VD4一起构成灌电流驱动电路,驱动两路各配两只60V/30A的MOSFET开关管。需提高输出功率时,每路可采用3~4只开关管并联使用,整体电路也不变。TL494在逆变器中的应用方法如下: ?第1、2脚构成稳压取样、误差放大系统,正相输入端1脚输入逆变器次级取样绕组整流输出的15V直流电压,经R1、R2分压,使第1脚在逆变器正常工作时有近4.7~5.6V取样电压。反相输入端2脚输入5V基准电压(由14脚输出)。当输出电压降低时,1脚电压降低,误差放大器输出低电平,通过PWM电路使输出电压升高。正常时1脚电压值为5.4V,2脚电压值为 5V,3脚电压值为0.06V。此时输出AC电压为235V(方波电压)。第4脚外接R6、R4、C2设定死区时间。正常电压值为0.01V。第5、6脚外接 CT、RT设定振荡器三角波频率为100Hz。正常时5脚电压值为1.75V,6脚电压值为3.73V。第7脚为共地。第8、11脚为内部驱动输出三极管集电极,第12脚为TL494前级供电端,此三端通过开关S控制TL494的启动/停止,作为逆变器的控制开关。当S1关断时,TL494无输出脉冲,因此开关管 VT4~VT6无任何电流。S1接通时,此三脚电压值为蓄电池的正极电压。第9、10脚为内部驱动级三极管发射极,输出两路时序不同的正脉冲。正常时电压值为1.8V。第13、14、15脚其中14脚输出5V基准电压,使13脚有 5V高电平,控制门电路,触发器输出两路驱动脉冲,用于推挽开关电路。第15脚外接5V电压,构成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基准电压,以使同相输入端16脚构成高电平保护输入端。此接法中,当第16脚输入大于5V的高电平时,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高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和易扩充性等优点,使得它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个角落,Internet将遍布世界的大型和小型网络连接在一起,使它日益成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日常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 (1)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系统,按计算机系统结构来看是一个计算机网络,每个办公室相当于一个工作站。它集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局域网、远距离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声音、图象、文字处理技术等综合应用技术之大成,是一种全新的信息处理方式。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是通信,其所提供的通信手段主要为数据/声音综合服务、可视会议服务和电子邮件服务。 (2)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实现各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业务全过程。EDI 在发达国家应用已很广泛,我国的金关工程就是以EDI作为通信平台的。 (3)远程交换 远程交换是一种在线服务系统。一个公司内本部与子公司办公室之间也可通过远程交换系统,实现分布式办公系统。远程交换的作用也不仅仅是工作场地的转移,它大大加强了企业的活力与快速反应能力。远程交换技术的发展,对世界的整个经济运作规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是一种利用在线服务系统,开展学历或非学历教育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远程教育几乎可以提供大学中所有的课程,学员们通过远程教育,同样可得到正规大学从学士到博士的所有学位。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已从事工作而仍想完成高学位的人士特别有吸引力。 (5)电子银行 电子银行也是一种在线服务系统,是一种由银行提供的基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新型金融服务系统。电子银行的功能包括:金融交易卡服务、自动存取款作业、销售点自动转帐服务、电子汇款与清算等,其核心为金融交易卡服务。金融交易卡的诞生,标志了人类交换方式从物物交换、货币交换到信息交换的又一次飞跃。 (6)电子公告板系统 电子公告板是一种发布并交换信息的在线服务系统。BBS可以使更多的用户通过电话线以简单的终端形式实现互联,从而得到廉价的丰富信息,并为其会员提供网上交谈、发布消息、讨论问题、传送文件、学习交流和游戏等的机会和空间。 (7)证券及期货交易 证券及期货交易由于获利巨大、风险巨大且行情变化迅速,投资者对信息的依赖格外显得重要。金融业通过在线服务计算机网络提供证券市场分析、预测、金融管理、投资计划等需要大量计算工作的服务,提供在线股票经纪人服务和在线数据库服务(包括最新股价数据库、历史股价数据库、股指数据库以及有关新闻、文章、股评等)。 (8)校园网 校园网是在大学校园区内用以完成大中型计算机资源及其它网内资源共享的通信网络。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校园网的存在与否,是衡量该院校学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环节。 共享资源是校园网最基本的应用,人们通过网络更有效地共享各种软、硬件及信息资源,为众多的科研人员提供一种崭新的合作环境。校园网可以提供异型机联网的公共计算. 环境、海量的用户文件存储空间、昂贵的打印输出设备、能方便获取的图文并茂的电子图书信息,

汽车安全检测-仪器设备检验-制动性能检验

仪器设备检验 制动检验 陈南峰 2015年3月

项目 载客汽车载货、专 项车 挂车三轮车摩托车非营运小、微其它类型载客 6.8.1 行车制动 6.8.1.1 台试空载检验行车制动性能时,应符合GB 7258-2012中 7.11.1的相关要求。 6.8.1.2 对于全挂车、半挂车,台试空载制动性能检验时,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a) 与牵引车组合成的汽车列车检验结果符合GB 7258-2012中7.11.1的相关要求; b) 挂车的轴制动力之和与挂车轴荷之和的比值大于等于55%; c) 挂车的轴制动不平衡率符合GB 7258-2012中7.11.1.2的要求。 【说明】 (1)各车型按本标准表1规定的检验项目检验空载制动性能。 (2)将牵引车与挂车(全挂车、半挂车)组成汽车列车进行检验,可同时检验与计算得到牵引车及挂车制动性能数据,牵引车也可单独检验。当半挂牵引车组合成铰接列车实施台式制动性能检验时,判定半挂牵引车制动性能是否合格只需对牵引车进行评价,列车制动性能不作为牵引车制动性能评价依据。 空载制动率●●●●●●空载制动不平衡率●●●●

加载轴制动率 ○○加载轴制动不平衡率○○ a 、三轴及三轴以上的货车、采用并装双轴及并装三轴的挂车测试加载轴制动率和加载轴制动不平衡率。 6.8.1.3 对于三轴及三轴以上的多轴货车,按照附录C.3方法加载后,加载轴的轴制动率应大于等于50%,加载轴制动不平衡率符合GB 7258-2012中 7.11.1.2的要求。 【说明】对于三轴及三轴以上的多轴货车,应当按6.8.1.1、6.8.1.2要求检验空载制动性能,同时还应按本条要求对部分车轴实施加载检验。 项目载客汽车载货、专项车 挂车三轮车摩托 车非营运小、微其它类型载客

汽车制动检验台的发展现状分析

汽车制动检验台的发展现状分析 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作为机动车安全检测中最重要项目之一,一直是车友们关注的焦点。我国汽车制动性能检测设备是在引进国外设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在用设备中有从日木及西欧进口的各种类型的检测设备,也有国内厂家生产的各类检测设备。从产品结构上可分为日本模式、西欧模式、平板式等。从安装形式可分为固定式和车载流动式。从性能指标、技术档次又可分为简易手动型、半自动和全自动联网形式。 根据我国在用车辆的特点,各种不同吨位、不同类型的汽车都要用同一台(线)检测设备进行检测,这就要求我们的检测设备能适应不同技术水平、不同吨位、不同车况、不同类型的汽车。因此,我们必须针对这些情况,发展与之对应的汽车检测模式,如半自动检测模式及手动检测模式与全自动检测模式共存,检测设备完善的固定检测站与使用方便的流动检测式共存。我国在用车辆的情况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就决定了这种对不同档次的检测设备的需求,半自动及手动检测设备投资少、维护简单,资金回收快,适合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我国幅员辽阔,车源分布不均匀,在车辆集中的城市可建设大型的、设施全而的固定检测站,而在偏远的农村则适合于配备灵活、方便、投资又少的流动检测设备。 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是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台,而平板式汽车制动试验台这几年也陆续在小车线上被采用0

与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试验台不同。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是一种动态检测仪,能同时对汽车的四个车轮作动态测试,特别适用于现代轿车的检测。测试时,车辆是以一定的速度驶上平板,实施制动,然后通过传感器的测量机构测取各轮的制动力和轮重。由于车辆在平台上的测试过程是在动态下进行的,故能比较实际地反映出车辆的制动性能。此外,平板式制动台也可用于检测摩托车的制动性能。 高效、复合检测功能:轴重、制动、侧滑和悬架系统数据仅需一脚制动操作就能得到,整个测试过程仅需15s即可完成。 平板制动检验台测试小车,由于制动时重心变化而造成前轴制动力最大值超过100%。现代汽车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行驶的车辆在制动时,惯性力导致轴荷发生变化,重量前移,前轴的动态轴荷增加,后轴轴荷减少。为充分利用前轴轴荷,现在轿车前轴的制动力很大,常常超过空载静态轴荷。 汽车平板式制动检验台虽然解决了滚筒式制动台存在的''运动状态不一致(即未考虑由于车辆制动而引起的动态轴重变化)、滚筒对轮胎包角影响测力的大小、不能同时对前后桥进行测试"等缺陷,但是由于其对检测站而言,仍存在对车辆类型的测试范围小(适应性小)、制动初速度不易控制、工位布置空间大、对轴距变化大、多轴汽车的检测不方便等原因,因此,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台在国内仍是发展的方向。 然而,日本式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台由于滚筒直径小,功率小,制动滚筒速度低,测试能力低及不能检测汽车制动协调时间等诸

型钢力学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

1.0 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力学试验室对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碳素结构钢的力学性能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0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结构用钢的力学试验。 3.0 依据标准 3.1《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28.1-2010 3.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 3.3《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3.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3274-2007 3.6《金属材料 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232-2010 4.0 检测程序 4.1 收样标准 a 、钢材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质量等级、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材组成,每批重量应不大于60t 。 b 、每一检验批用于作拉伸试验的1根,用于作弯曲试验的1根。 4.2检测方法 4.2.1屈服强度试验的测定: 试验时纪录力—延伸曲线或—(夹头)位移曲线。从曲线图读取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和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强度阶段中的最小力或屈服平台的恒定力。将其分别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 0)得到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仲裁检验采用 图解法)。 屈服强度试验计算:S F R s eL 0= ; R eL —屈服强度(N/m ㎡);F s —屈服力(N);S 0—原始截面面积(N/m ㎡) 4.2.2抗拉强度试验的测定 对于呈现明显屈服(不连续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从记录的力-延伸或力-位移曲线图,读取过了屈服阶段之后的最大力,对于呈现无明显屈服(连续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从记录的力-延伸或力-位移曲线图,或从测力度盘,读取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最大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S F R m m 0= ; R m —抗拉强度(N/m ㎡);F m —最大力(N);S 0—原始截面面积(N/m ㎡) 4.2.3断后伸长率的测定 直测法:如拉断处到最邻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大于 3 1L 0时,直接测量标距两端间的距离,即为断后标距(L 1),原始标距(L 0),测量断后标距的量具其最小刻度值应不大于0.1mm 。

TL494及MOS管驱动电路图集

由NCP1014构成的10瓦隔离式空调控制器开关电源,其电路采用常 见的反激式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FR1为熔断电阻器,D1-4为输 入级整流管,C1及C2为输入级滤波电容,L1为输入级EMI差模抑制 电感。 D5、C3和R1分别为吸收电路超快恢复二极管、高压陶瓷电容和功率 电阻。T1为EE22铁氧体磁芯高频功率开关变压器。U1为NCP1014 单片开关电源IC,D6、R2和C4分别为辅助电源整流二极管、限流电 阻和电解滤波电容。U2、R3和ZD1分别为次级电压反馈高压隔离光 耦、限流电阻和电压参考稳压二极管。D7和C6分别为12伏输出电源 超快恢复整流二极管和电解滤波电容。U3和C7分别为5伏输出电源 稳压IC和电解滤波电容。C5为安规Y2电容。 ■ 电路设计要点 以图2为例,介绍用NCP1014设计空调控制器开关电源电路的基本要点。 ● 高频功率开关变压器T1 高频开关变压器是开关电源核心器件之一,其参数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开关电源的许多性能。设计时须全面综合考虑开关电源各个方面因素。采用不连续模式时,开关变压器的电感量应选择少一些,反之,采用连续模式时,变压器电感量应选择大一些。变压器匝比的选择应结合需要的最大占空比、功率开关管和次级整流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来考虑。一般来讲,功率小的开关电源采用不连续的工作模式。 ● 初级输入滤波电容C1和C2 C1和C2可选用普通的电解电容,主要作用是对输入电压平滑滤波,滤除100赫兹纹波电压,为开关电源提供相对稳定的直流电压。宽电压输入范围时,C1和C2至少要保证开关电源每瓦有2微法以上的电容量。 ● 差模抑制电感L1 L1与输入电容C1和C2一起构成Л型滤波电路,起到抑制开关电源EMI的作用。推荐L1采用带铁氧体磁芯的电感,L1的电感量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值,所能承受的有效值电流也要留出一定余量。https://www.360docs.net/doc/5b11507205.html,/2007/10/20071019121121109563.html

网络性能优化

网络性能优化总结 网络性能优化的目的是减少网络系统的瓶颈、设法提高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对于不同的网络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可以存在不同的优化方法和内容。例如,在一个配置比较落 后而又需要提供各种新服务的网络中,管理员往往需要对内存、CPU磁盘、网络接口和服 务器等分别进行优化处理,以便适应新的网络运行要求。但是,在一个网络服务比较少而硬 件配置比较高的网络中,管理员不需要考虑整个网络的性能问题,只要利用一些性能和网络 监视工具对系统进行监视,然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项处理即可。下面对网络性能优化过程 中的重要内容分别进行介绍。 721内存优化 内存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资源,不仅操作系统的运行需要它,而且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都需要调用它才能使用。从应用的角度来看,系统内存是引起各种系统问题的重要原因,是需要用户和管理员着重考虑的优化对象。 1.合理使用内存 在内存一定的情况下,合理地使用内存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这要求管理员必须对系 统中的内存使用情况非常了解,对于那些不再需要的功能、应用程序或服务应及时关闭,以便释放内存给其他应用程序和服务。另外,管理员还可以通过系统设置来决定内存的主要优 化对象。一般,服务器的主要优化对象应该是后台服务,而工作站和单个计算机的主要优化 对象应该是前台应用程序。 要选择内存优化的主要对象,可执行下面的操作步骤: (1)打开“控制面板”窗口,右击“系统”图标,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打开” 命令,打开“系统特性”对话框。 (2)单击“高级”标签,切换到“高级”选项卡,然后单击“性能”选项组中的“性 能选项”按钮,打开“性能选项”对话框,如图7-1所示。 图7-1 “性能选项”对话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