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护理学基础:小儿四诊概要——闻诊

中医儿科护理学基础:小儿四诊概要——闻诊

中医儿科护理学基础:小儿四诊概要——闻诊

听声音主要包括小儿的啼哭声、呼吸声、咳嗽声、语言声等。

小儿患病时,凡声高有力,连续不断,多属实证、热证。若声低无力,时断时续,多属虚证、寒证。

啼哭声语言声咳嗽声呼吸声

啼哭是小儿的一种“语言”,婴儿啼哭可因饥饿、口渴、欲睡、尿布潮湿、蚊虫叮咬等原因引起。若哭声绵长无力,或口作吮乳之状,多属饥饿表现;哭声尖锐,时作时止,忽缓忽急,多为腹痛;哭声嘶哑,呼吸不畅,多为咽喉水肿;哭叫拒食,伴流涎烦躁,多为口疮;婴儿入夜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者,称为“夜啼。”

正常小儿语声应清晰响亮。若语声低微,多为气虚;语声宏亮,多言躁动,为实证、热证;呻吟不已,多为身体不适或疼痛;语声嘶哑,多因咽喉或声带疾患;谵语狂言,神志不清,为热扰心神;语言蹇涩,多为温病高热伤津,或痰涎壅盛。

咳声轻扬而流清涕,为外感风寒;咳声重浊不爽,痰稠色黄,为外感风热;干咳无痰,声音嘶哑,多为燥邪伤肺,或肺热伤阴;咳声空空,有如犬吠,常为喉炎或白喉;咳声连续不已,并有回声,为百日咳之症。

小儿肺脏娇嫩,肺系疾患居多。若呼吸气粗有力,多为外感热证;呼吸急促,喉间痰鸣,喘息鼻煽,为肺气闭郁,多见于肺炎喘嗽;呼吸低弱,双吸气如哭泣状,为肺气将绝的险证,多见于呼吸衰竭时。

嗅气味

口气臭秽,多属胃热、消化不良或口腔不洁;伴嗳气酸腐,多为食积化热;伴牙龈肿痛溃烂,则为牙疳。大便臭秽,或矢气奇臭,多属湿热积滞;下利清谷,无明显臭味,多属脾肾两虚。小便短赤而臊臭,为湿热下注;小便清长少臭,为脾肾虚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