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20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

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

(2017年版)

一、肿瘤消融治疗指征正确率

定义:实施肿瘤消融治疗得患者,符合治疗指征得例次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总例次数得比例。(见注1)计算公式:

肿瘤消融治疗指征正确率=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得规范性。

二、肿瘤消融治疗完成率

定义:按照肿瘤消融计划,实际完成消融治疗得病灶总数占同期计划完成消融治疗得病灶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

肿瘤消融治疗完成率=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水平。

三、肿瘤消融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效缓解率

定义:肿瘤消融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效缓解得例次数占同期有症状得肿瘤消融治疗总例次数得比例。(见注2)

计算公式:

= ×100%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四、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率

定义: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得例次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总例次数得比例。(见注3)

计算公式:

= ×100%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得控制情况。

五、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定义: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发生得严重并发症,包括导致患者护理级别提升或住院时间延长、需要进一步住院治疗或者临床处理、致残或者死亡等。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就是指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严重并发症发生得例次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总例次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得安全性.

六、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死亡率

定义: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死亡(包括因不可逆疾病而自动出院得患者)患者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患者总数得比例。患者死亡原因包括患者本身病情严重、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因素.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得安全性。

七、患者随访率(6月、1年、2年、3年、5年)

定义:肿瘤消融治疗后一定时间(6月、1年、2年、3年、5年)内完成随访得例次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总例次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

患者随访率= ×100%

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患者得远期疗效及管理水平。

八、患者术后生存率(6月、1年、3年、5年)

定义:肿瘤消融治疗后某一时间(6月、1年、3年、

5年)随访(失访者按未存活患者统计)尚存活得患者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患者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

患者术后生存率= ×100%

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患者得远期疗效。

九、平均住院日

定义:实施肿瘤消融治疗得患者出院时占用总床日数与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患者出院人数之比。

计算公式:

平均住院日=

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水平,就是分析成本效益得重要指标之一。

注:

1、肿瘤消融治疗指征:

(1)凝血酶原活动度(PTA)>50%.

(2)无器官功能障碍(按相应器官功能进行评价),如肝功能Chil dA、B级.

(3)体能状态评分(ECOG方法)分级≤2级。

(4)麻醉评估:病情分级≤Ⅲ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分级标准)。

满足上述四项并符合相应肿瘤消融治疗适应证,为肿瘤消融治疗指征选择正确。

2、临床症状有效缓解就是指肿瘤引起得临床症状经消融治疗后24小时内得到明显缓解,如疼痛降低2个级别以上.

3、肿瘤局部病灶有效控制就是指肿瘤消融治疗后1个月内,增强影像学检查证实肿瘤完全消融.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精心整理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了规范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改进服务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各种并发症,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直接毁损肿瘤 1.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肿瘤射频消融设备系统,目前医疗市场上主要包括有Cool-tipRFSystem(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系统)、RitaSystem(锐达射频肝癌治疗系统)、RadioTherapeuticsSystem(多弹头射频肿瘤治疗系统)等;射频消融治疗仪的部件包括射频发生器、治疗电极和中性电极

板,主要的电极有:①中空冷却电极;②展开式多钩电极;③灌注电极;④脉冲电极等。 2.具备存放肿瘤射频消融设备专用房间和射频治疗针及配件存放柜,并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3.具备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如超声、CT或MRI等及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并具备用于评估局部疗效的对比增强影像检查技术条件。 二、人员基本要求 有至少2名具有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有经过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一)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本

院注册医师。 2.经过山东省卫生厅认定的肿瘤射频消融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3.申请独立进行B超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技术操作的人员必须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3年以上肿瘤诊疗的临床工作经验,必须经过B超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技术培训,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 完成, 引 握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手段、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综合判断,决定综合治疗方案。 (二)由具有相应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实施,并制定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三)实施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家属告知治疗目的、

临床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

临床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 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免疫治疗: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断PD-1和PD-L1之间相互作用,因为这两个蛋白的相互作用,会帮助肿瘤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杀。通俗的讲就是,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拥有免疫检测点,能够先找出再消灭癌细胞。同时,这些免疫检测点具备「刹车」功能,当检测到正常细胞时便会停止免疫细胞(T细胞),令T细胞停止攻击,避免伤害「自己人」。人类免疫系统面对癌细胞时之所以失效,皆因癌细胞非常狡猾地利用这免疫检测点的「刹车」功能,令T细胞无法攻击癌细胞。目前免疫治疗因作用机制不同分为PD1抗体及PD-L1。PD1抗体有两种:Nivolumab(O药)、Pembrolizumab(K药)。PD-L1抗体三种:Atezolizumab(T药)、Avelumab(B药)、Durvalumab(I药)。目前国内上市并且能够买到的有O药、K药两种。 那么临床应用于哪些癌种呢:由于目前国内只有O药及K药,所以只介绍目前两种药的临床应用, 第一:晚期胃癌和食管癌交界处肿瘤患者发生局部复发或转移,PD-L表达大于1%,至少经过两种系统治疗(包括氟尿嘧啶类和铂类或曲妥珠单抗)无效可以使用。 第二:肺腺癌晚期转移的患者,没有EGFR、ALK突变,没有经过任何化疗,可以直接k药联合培美曲塞+卡铂方案治疗;如果做了PD-L1检测表达大于50%,可单独使用k药,不需要化疗;如果已经接受一线标准化疗,二线使用k药前需要做PD-L1检测,且必须PD-L1阳性才能用;铂类化疗后进展的鳞癌,不管PD-L1阴性或者阳性都可以使用,如果检测PD-L1阳性率越高,说明受益越高。

第三:黑色素瘤:手术不可切除或转移的黑色素瘤,无论有无BRAF突变一线治疗都可以应用PD1。 第四:头颈癌:接受铂类化疗后的头颈鳞癌患者,一线治疗可以用。 第五:膀胱癌:对于晚期转移或者复发的膀胱癌和尿路上皮癌患者来说,适合铂类首选的化疗,二线使用K药或者O药可以。 第六:黑色素瘤:对于手术已经完全切除病灶的和做了淋巴结清扫了的晚期黑色素瘤,不需要化疗,可以直接使用O药。 第七:肝细胞癌癌: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索拉非尼耐药,或者不耐受副作用之后可以使用O药或者K药。 第八:结直肠癌患者使用PD1治疗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MSI-H(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或者dMMR(错配修复基因), 2. 肿瘤发生转移或者局部复发, 3. 经过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化疗后无效后。 最后:使用k药可以不区分癌种,只要手术不可切除或者转移的实体瘤,同时有MSI-H(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或者dMMR(错配修复基因),一线治疗后无效病病情进展的都可以应用,但PD1对于神经系统肿瘤比如颅内肿瘤没有相关治疗数据。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了规范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改进服务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各种并发症,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直接毁损肿瘤的局部治疗技术,不包括微波、激光、超声、高频电灼、冷冻等其他消融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1.此项技术限定在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进行,并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诊疗科目。 2.申请单位必须具有独立开展胃肠外科手术、肝胆外科手术、胸外科普胸手术、CT或B超等医学影像引导下肝穿刺活检、肺穿刺活检等技术的能力。 (二)设备基本要求 1.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肿瘤射频消融设备系统,目前医疗市场上主要包括有Cool-tip RF System(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系统)、Rita System(锐达射频肝癌治疗系统)、Radio

Therapeutics System(多弹头射频肿瘤治疗系统)等;射频消融治疗仪的部件包括射频发生器、治疗电极和中性电极板,主要的电极有:①中空冷却电极;②展开式多钩电极;③灌注电极;④脉冲电极等。 2.具备存放肿瘤射频消融设备专用房间和射频治疗针及配件存放柜,并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3.具备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如超声、CT或MRI等及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并具备用于评估局部疗效的对比增强影像检查技术条件。 4.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在消融过程中能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开展开放手术中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尚需具备手术中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 6.开展腹腔镜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尚需具备腹腔镜检查及治疗设备,具备医学影像图文管理系统;具备存放腹腔镜及配件的专用存放柜,并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7.具备开展肿瘤手术所需手术室条件,如麻醉监护系统、其他相应的仪器及设备等。 8.具备与开展该技术相应的手术室用房等设施条件,消毒和无菌条件应符合相应管理标准。

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原理

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原 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我院引入亿高医疗公司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我院肿瘤科派出人员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学习半年,引入了南京亿高医疗公司的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现将正式投入使用。亿高医疗的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是国内知名的消融系统,也是少数在消融领域能够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少数厂家之一,为全国各大医院使用的微波消融治疗品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二、三医院、广东省省人民医院等的微波消融系统均为该公司的产品。 治疗原理: 在B超或CT引导下,把微波刀直接穿刺到肿瘤部位,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互相摩擦产生热量,在肿瘤内迅速升温,当温度升到60 度左右时,癌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导致不可逆的坏死。同时对其他组织的影响非常小,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 冷循环微波刀特点: 1、最大的消融范围,一般直径小于3CM的肿瘤能够一次性灭活;小于5cm的肿瘤能通过双针或者多次消融灭活; 2、术中病人痛苦小,经需要静脉麻醉,无需气管插管麻醉、硬膜外麻醉等; 3、安全性高,恢复快,一般术后1-2天即可出院; 4、使用范围广,对于肝、肺肿瘤效果尤其佳。 冷循环微波刀特点: 1、独创的新一代温控/测温系统; 传统的测温系统,一般测量的是杆中(冷却水)温度或者是毁损区域的中心温度,而冷循环温控微波刀通过测量肿瘤凝固组织的边缘温度,从而达到精确控制肿瘤实际毁损范围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冷循环专利技术; 拥有专利的冷循环技术,水冷和气冷两种冷却方式可选,微波天线杆稳降至37℃以下,防止烫伤皮肤,降低病人痛苦,提高手术安全性。 3、双刀并用及多刀并用技术; 微波双针叠加并不是两根针1+1的简单相加,而是利用双针的两电磁热场叠加、两热场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形成明显大于等功率、等时间条件下单针两次凝固范围的球形凝固区域。 对于直径5cm以上的较大体积肿瘤,建议使用双刀并用技术,双刀并用能一次形成较大的类球形毁损区域,与单刀多点凝固相比,提高了一次原位灭活率,消灭了单刀多点凝固区域之间可能存在的盲区,简单快捷、更好的体现了治疗安全性。 4、连续、脉冲双模式输出; 连续、脉冲双模式可根据临床要求选择。 连续工作模式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凝固要求,缩短凝固治疗时间。 脉冲工作模式能增强微波的穿透深度,有助于增大毁损范围,减少组织炭化。 使用范围: 目前,冷循环微波刀已广泛用于肝癌、肺癌、子宫肌瘤、胰腺癌、前列腺癌、骨肿瘤、肾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的临床治疗。 适应症: 1、因心、肺、肝功能等原因不能实施手术的原发性肿瘤,尤其是肝、肺等实质性肿瘤; 2、转移性癌灶、术后复发性灶和多发性癌灶;

2018年肿瘤免疫治疗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肿瘤免疫治疗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目录 一、免疫疗法凭借优势,为肿瘤治疗开启新篇章 (5) 1.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广谱抗癌药已获批多种适应症 (6) 1.2 免疫细胞疗法:特异性细胞疗法成为癌症患者治疗选项 (8) 1.2.1 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疗法效果有待提升 (9) 1.2.2 特异性细胞疗法中TCR-T和CAR-T优势显著 (10) 二、上市药物得到市场认可,看好国内行业发展 (12) 2.1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市场空间潜力巨大 (12) 2.1.1我国癌症患者数量庞大,未来仍将保持增量 (12) 2.1.2 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仍有较大空间 (15) 2.1.3 我国免疫治疗市场规模测算 (16) 2.2 国内外免疫疗法的进展如火如荼 (17) 2.2.1 已上市检查点抑制剂市场反应喜人 (17) 2.2.2 细胞疗法研究上我国紧跟全球进程 (20) 2.3 国内政策日益明朗,助力产品上市加速 (23) 2.4 国内多项产品的临床申请获得受理 (23) 2.5 免疫治疗未来展望 (25) 2.5.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为精准治疗 (25) 2.5.2 免疫细胞治疗将降低成本并进一步覆盖实体瘤 (26) 2.5.3 免疫疗法发展驱动上下游市场扩张 (28) 三、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免疫疗法,或将进入收获期 (31) 3.1 已布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公司 (31) 3.2 已布局免疫细胞治疗的公司 (31) 四、主要风险 (33) 4.1 产品研发风险 (33) 4.2 行业政策风险 (33) 4.3 医疗纠纷的风险 (33)

图1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过程 (5) 图2肿瘤抑制免疫反应的机制 (5) 图3免疫检查点共信号机制 (7) 图4免疫检查点研究历程 (7) 图 5 PD-1/PD-L1抑制剂作用过程 (8) 图 6 PD-1/PD-L1单抗在美国应用情况 (8) 图7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发展历程 (9) 图8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主要类型 (9) 图9 TCR-T和CAR-T作用机制 (11) 图10 TCR-T和CAR-T效果区别 (11) 图11 TCR-T和CAR-T生产流程 (12) 图12中国癌症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数量 (13) 图13男性肿瘤发病率变化情况(每十万人中) (13) 图14女性肿瘤发病率变化情况(每十万人中) (13) 图15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增长情况(十万) (14) 图16全球肿瘤治疗及支持性治疗药物支出情况(美元) (15) 图17中国肿瘤药物市场预测情况(十亿元) (15) 图18 Yervoy上市后销售情况 (18) 图19 PD-1/PD-L1药物上市后销售情况 (18) 图20不同类型细胞治疗的全球临床试验数量 (20) 图21 CAR-T临床试验新增项目变化情况 (21) 图22中国CAR-T临床试验主要靶点 (22) 图23美国CAR-T临床试验主要靶点 (22) 图24通用型CAR-T制作原理 (28) 图25通用型CAR-T生产流程 (28) 图26病毒载体生产流程 (29) 图27手动操作流程和自动化操作流程对比 (30)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评估报告 -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评估报告 我院自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以来,严格落实《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疗效良好,无严重合并症发生。说明我院具备开展该项目的能力。按照文件要求,现对我院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作节段性自我评估。 1.医院层面: (1)我院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2)我院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相关的诊疗科目(详见医疗执业许可证)。 (3)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治疗床位共有64张,符合相关管理规范治疗床位不少于30张的要求。 (4)我院重症监护室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Ⅲ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目前具有4张病床,有计划再增加4张病床,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有空气层流设施、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等设备,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重症监护室的医师和护士均具有丰富的重症监护经验,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能够满足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应用专业需要,符合肿瘤消融治疗危重患者救治要求。 (5)为保证患者安全及防范医疗风险,我院有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治疗室,符合消毒和无菌操作条件。

(6)我院具有核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及超声等设备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具备开展血管介入治疗的相关条件。 (7)目前我院经过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基地关于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相关系统培训,具备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机构在职有4人。 2.从业人员方面: (1)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医师均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并注册在我院,执业范围与应用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相关。 (2)有5年以上肿瘤诊疗临床工作经验10人,其中取得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6人。 (3)经过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基地关于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相关系统培训,具备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有4人,另有1人正在培训中,尚未取得合格证。 (4)我们计划在今后分期分批派送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并严格落实技术规范要求,只有等取得培训合格证才允许独立开展本项目。 3.技术管理方面: (1)制定并严格遵守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建立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标准流程,在实施肿瘤消融治疗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治疗目的、治疗风险、治疗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建立健全肿瘤消融治疗后监控及随访制度,建立病人微信群,确

肿瘤的免疫治疗现状及发展方向

World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世界肿瘤研究, 2019, 9(3), 98-103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5b11997146.html,/journal/wjcr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5b11997146.html,/10.12677/wjcr.2019.93014 The Current Strategies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s of Tumor Immunotherapy Yuwei Hu1, Yuan Tan1, Yanzhu Yao1, Yuting He1, Yu Xiong1, Qiongwen Liang1, Yingxi Shi1, Huozhen Hu2* 1School of Medicine UESTC, Chengdu Sichuan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Jul. 2nd, 2019; accepted: Jul. 19th, 2019; published: Jul. 26th, 2019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ncology, immun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tumor immuno-therapy and transformation research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ringing revolutionary changes to the anti-tumor treatment models.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immunotherapy is huge, and it will become a key weapon for precision medicine in the future, but it also faces many challenges. This re-view will discuss the current strategie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immunotherapy from specific and non-specific tumor adoptive immunotherapy, immunological checkpoint blockade (ICIs) etc. Keywords Tumor, Immunotherapy, 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 Tumor Vaccine, Immune Checkpoint 肿瘤的免疫治疗现状及发展方向 胡雨薇1,谭源1,姚妍竹1,何雨婷1,熊雨1,梁琼文1,时樱溪1,胡火珍2* 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四川成都 2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收稿日期:2019年7月2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19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26日 摘要 随着肿瘤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肿瘤免疫治疗及转化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抗肿瘤治疗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免疫治疗发展潜力巨大,今后也将成为精准医疗的关键武器,但目前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从特异性的及非特异性的肿瘤过继免疫治疗、免疫检验点阻断(ICIs)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免疫治疗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通讯作者。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肿瘤免疫治疗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清除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细胞,但为了生存和生长,肿瘤细胞能够采用不同策略,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的杀伤肿瘤细胞,从而在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各阶段得以幸存。[1-2]肿瘤细胞的上述特征被称为免疫逃逸,为了更好地理解肿瘤免疫的多环节、多步骤的复杂性,陈和提出了肿瘤-免疫循环的概念。肿瘤-免疫循环分为以下七个环节:1、肿瘤抗原释放;2、肿瘤抗原呈递;3、启动和激活效应性T细胞;4、T细胞向肿瘤组织迁移;5、肿瘤组织T细胞浸润;6、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7、清除肿瘤细胞。这些环节任何地方出现异常均可以导致抗肿瘤-免疫循环失效,出现免疫逃逸。不同肿瘤可以通过不同环节的异常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有效识别和杀伤从而产生免疫耐受,甚至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肿瘤免疫治疗就是通过重新启动并维持肿瘤-免疫循环,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性抗体、癌症疫苗、细胞治疗和小分子抑制剂等。近几年,肿瘤免疫治疗的好消息不断,目前已在多种肿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和前列腺癌等实体瘤的治疗中展示出了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多个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已经获得美国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临床应用。肿瘤免疫治疗由于其卓越的疗效和创新性,在2013年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3]。 中文名 肿瘤免疫治疗 外文名 Tumor immunotherapy 目录 1分类 2肿瘤生物标记物 分类 (一)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抑制剂 1. PD-1/PD-L1通路与PD-1/PD-L1抑制剂 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 PD-1)抗体是目前研究最多,临床发展最快的一种免疫疗法。PD-1起作用在免疫反应的效应阶段,其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及髓系细胞,其有两个配体,即程序性死亡分子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应急预案草案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 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 为保证接受肿瘤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的权益和安全,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处埋在医疗中受试者的损害和突发事件,根据《卫生部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和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云南省、昆明市及我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埋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原则 我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在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卫生部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以人为本",重视患者的安全,保障其权益。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在医疗中以防范为主,在临床诊疗的各个环节,尽最大努力避免或减少受患者的损害,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在医院的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本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有关人员组成肝胆胰外科突发事件小组,承担应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预见和相应处理措施,对在医疗中患者损害进行救治对发生突发事件时作出妥当处置。 肝胆胰外科处置突发事件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李晓延

副组长:冉江华、赵永恒、陈刚 成员:肖俊萍、鲁跃、白建华、王晓华、张熙冰 三、建立紧急报告和呼救制度 如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迅速按程序上报医院医务部,晚间报医院总值班室,再报医务部。再按程序分别报云南省卫生厅医政处、医院领导、伦埋委员会。 四、培训 应急救护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相关程序以及行为规定;应考虑到一些意外情况,如节假日等原因使预案规定人员不在岗位时,应保障有足够人员和应急设备、药品到达现场。 五、质量控制: (一)术前检查及准备: 详细询问病史,仔细阅读术前CT、MRI摄片,严格遵守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正确掌握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手段、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综合判断,决定治疗方案。实施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治疗目的、治疗风险、治疗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a、患者术前评估及化验检查:肿瘤患者ECOG评分3分以下。复查血常规、血型、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全套。 b、术前其它检查:主要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等,接受常规胸部X线检查(观察有无肺气肿、胸膜肥厚)和心电图、腹部B超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20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 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 (2017年版) 一、肿瘤消融治疗指征正确率 定义:实施肿瘤消融治疗得患者,符合治疗指征得例次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总例次数得比例。(见注1)计算公式: 肿瘤消融治疗指征正确率=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得规范性。 二、肿瘤消融治疗完成率 定义:按照肿瘤消融计划,实际完成消融治疗得病灶总数占同期计划完成消融治疗得病灶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 肿瘤消融治疗完成率=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水平。 三、肿瘤消融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效缓解率 定义:肿瘤消融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效缓解得例次数占同期有症状得肿瘤消融治疗总例次数得比例。(见注2)

计算公式: = ×100%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四、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率 定义: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得例次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总例次数得比例。(见注3) 计算公式: = ×100%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得控制情况。 五、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定义: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发生得严重并发症,包括导致患者护理级别提升或住院时间延长、需要进一步住院治疗或者临床处理、致残或者死亡等。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就是指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严重并发症发生得例次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总例次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得安全性. 六、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死亡率 定义: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死亡(包括因不可逆疾病而自动出院得患者)患者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患者总数得比例。患者死亡原因包括患者本身病情严重、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因素.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得安全性。 七、患者随访率(6月、1年、2年、3年、5年) 定义:肿瘤消融治疗后一定时间(6月、1年、2年、3年、5年)内完成随访得例次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总例次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 患者随访率= ×100% 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患者得远期疗效及管理水平。 八、患者术后生存率(6月、1年、3年、5年) 定义:肿瘤消融治疗后某一时间(6月、1年、3年、

肝癌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肝癌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摘要】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与肿瘤的免疫逃逸密切相关。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免疫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并开始应用于临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主动免疫治疗和过继免疫治疗两个方面综述了肝 癌免疫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关键词】肝癌免疫治疗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化疗栓塞、射频治疗、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等。放化疗最大的缺点是无特异性杀伤作用,副作用大,易对机体造成继发性损伤,即使是根治性手术也只能解决局部问题, 复发转移率高,预后差。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免疫逃逸是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打破免疫耐受,激活肿瘤的杀伤功能是肿瘤免疫 治疗的主要方向。目前,肝癌的免疫治疗有多种策略。 1 主动免疫 主动免疫是指利用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主 动杀伤肿瘤细胞。目前,肝癌的主动免疫包括树突状细胞疫苗、肿瘤细胞疫苗和 异种重组甲胎蛋白疫苗。 1.1树突状细胞疫苗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DC最重要的功能是激活静息T细胞。由于许多肿瘤患者缺乏功能性DC,不能刺激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因此在体外诱导功能性DC对于主动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实验 都是利用细胞因子或转录因子激活,或热休克蛋白和肿瘤细胞负载DC制备DC疫苗,然后将这些致敏DC疫苗回流体内,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肿瘤免疫排斥反应。MAGE-1在肝癌中的表达率高达80%,提示MAGE-1可作为肝癌免疫治疗的靶点。吴鸣宇等MAGE-1肽负载DC体外诱导高特异性抗癌免疫应答。肿瘤睾丸抗原(Tumor testis antigen,CT)是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一种肿瘤特异性抗原,除 睾丸外,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但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肿瘤睾丸抗原NY-ESO-1是CT抗原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抗原。结果表明,NY-ESO-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率较高(30%-40%)。张文敏等。用原核表达纯化的NY-ESO-1蛋白肽攻击DC,体外诱导特异性CTL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肽刺激DC可 有效刺激T细胞增殖,诱导CTL的产生。 1.2 甲胎蛋白(AFP)多肽疫苗 AFP不仅是肝癌诊断的标志物之一,而且是肝癌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甲胎 蛋白多肽疫苗是一种刺激肝癌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疫苗。巴特菲尔德等人。报道10 例Ⅲ-Ⅳ期肝癌患者用甲胎蛋白肽休克DC疫苗治疗。6例AFP特异性T细胞增多,6例AFP特异性T细胞合成IFN-γ的比例增加。提示AFP靶向疫苗具有免疫活性。 1.3 肝癌肿瘤疫苗 肝癌疫苗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处理,改变或消除自身或同种肝癌 细胞的致瘤性,保持免疫原性,输入体内,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Yang 等人。结果表明,H22全细胞疫苗可诱导肝癌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明显延 长小鼠的存活时间。 2 过继免疫治疗 ATT是一种将具有抗瘤活性的免疫细胞诸如:LAK、TIL、CTL细胞、细 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转移给肿瘤患者的被动免疫治疗方法.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为规范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直接毁损肿瘤的局部治疗技术,包括射频、微波、激光、超声、高频电灼、冷冻、局部注射(无水酒精、热盐水或热蒸馏水)等消融治疗技术,治疗途径包括经皮、内镜下和开放手术中。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诊疗科目。 (三)必须具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肿瘤消融设备和材料。 (四)具备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如超声、CT或MRI等,并具备用于评估局部疗效的对比增强影像检查技术条件。 (五)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在消融过程中能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六)开展内镜下肿瘤消融治疗技术,需具备内镜检查及治疗设备,具备医学影像图文管理系统;具备存放内镜及配件的专用存放柜,并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七)开展开放手术中肿瘤消融治疗技术,需具备手术中影像引

导的技术设备;具备开展肿瘤手术所需手术室条件,如麻醉监护系统、其他相应的仪器及设备等。 (八)具备与开展该技术相应的手术室用房等设施条件,消毒和无菌条件应符合相应管理标准。 (九)有至少2名具有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有经过肿瘤消融治疗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肿瘤消融治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本院在职医师。 2.有3年以上肿瘤诊疗的临床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经过相应的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参与肿瘤消融治疗的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经过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正确掌握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手段、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综合判断,决定治疗方案。 (二)由具有相应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制订,并实施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三)实施肿瘤消融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治疗目的、治疗风险、治疗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

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原理

我院引入亿高医疗公司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我院肿瘤科派出人员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学习半年,引入了南京亿高医疗公司的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现将正式投入使用。亿高医疗的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是国内知名的消融系统,也是少数在消融领域能够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少数厂家之一,为全国各大医院使用的微波消融治疗品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二、三医院、广东省省人民医院等的微波消融系统均为该公司的产品。 治疗原理: 在B超或CT引导下,把微波刀直接穿刺到肿瘤部位,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互相摩擦产生热量,在肿瘤内迅速升温,当温度升到60 度左右时,癌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导致不可逆的坏死。同时对其他组织的影响非常小,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 冷循环微波刀特点: 1、最大的消融范围,一般直径小于3CM的肿瘤能够一次性灭活;小于5cm的肿瘤能通过双针或者多次消融灭活; 2、术中病人痛苦小,经需要静脉麻醉,无需气管插管麻醉、硬膜外麻醉等; 3、安全性高,恢复快,一般术后1-2天即可出院; 4、使用范围广,对于肝、肺肿瘤效果尤其佳。 冷循环微波刀特点: 1、独创的新一代温控/测温系统; 传统的测温系统,一般测量的是杆中(冷却水)温度或者是毁损区域的中心温度,而冷循环温控微波刀通过测量肿瘤凝固组织的边缘温度,从而达到精确控制肿瘤实际毁损范围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冷循环专利技术; 拥有专利的冷循环技术,水冷和气冷两种冷却方式可选,微波天线杆稳降至37℃以下,防止烫伤皮肤,降低病人痛苦,提高手术安全性。 3、双刀并用及多刀并用技术; 微波双针叠加并不是两根针1+1的简单相加,而是利用双针的两电磁热场叠加、两热场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形成明显大于等功率、等时间条件下单针两次凝固范围的球形凝固区域。 对于直径5cm以上的较大体积肿瘤,建议使用双刀并用技术,双刀并用能一次形成较大的类球形毁损区域,与单刀多点凝固相比,提高了一次原位灭活率,消灭了单刀多点凝固区域之间可能存在的盲区,简单快捷、更好的体现了治疗安全性。 4、连续、脉冲双模式输出; 连续、脉冲双模式可根据临床要求选择。 连续工作模式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凝固要求,缩短凝固治疗时间。 脉冲工作模式能增强微波的穿透深度,有助于增大毁损范围,减少组织炭化。 使用范围: 目前,冷循环微波刀已广泛用于肝癌、肺癌、子宫肌瘤、胰腺癌、前列腺癌、骨肿瘤、肾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的临床治疗。 适应症: 1、因心、肺、肝功能等原因不能实施手术的原发性肿瘤,尤其是肝、肺等实质性肿瘤; 2、转移性癌灶、术后复发性灶和多发性癌灶; 3、晚期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姑息性治疗; 4、因位置原因不能手术切除或术中不能完全切除的肿瘤; 5、病人拒绝手术。

经皮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经皮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一、概述 局部消融是治疗肝脏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物理消融及化学消融。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目前常用的物理消融治疗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应用频率<30 MHz 的电磁波(通常在 375-500 kHz 之间)所产生的电磁热能造成组织凝固坏死,达到灭活肿瘤的目的。治疗途径有经皮、经腹腔镜和开腹手术 3 种。经皮 RFA 是在影像引导下对肿瘤进行消融治疗,影像引导方式包 括 X 线透视、超声、CT 和 MRI等,具有微创、相对安全、疗效确切、可重复应用等优点,是不适合外科切除或肝移植的早期原发性肝癌首选治疗方法;对不适合外科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及肝脏转移癌,RFA 也是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另外,RFA 也可应用于肝脏良性实体肿瘤的消融治疗。经皮肝脏肿瘤 RFA 虽为一种微创治疗技术,但也存在潜在的治疗风险,甚至有可能产生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为了更好地规范操作技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特制订此专家共识,以指导临床。 二、影像引导 X 线透视、超声、CT 和 MRI 等均可用于经皮肝脏肿瘤 RFA 治疗的引导及监控,目前多应用超声和 CT 引导及监控,不推荐 X 线透视引导。 1.X 线透视引导:X 线透视引导穿刺定位,需结合术前动脉化疗栓塞或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o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CE 或 TAE),通过碘化油标记肿瘤后再行RFA 治疗。缺点是术中难以评估消融效果,操作者及患者均受到一定剂量的 X 线辐射。 2. 超声引导:超声引导的优点是实时引导穿刺,操作简单;可根据消融过程中产生的一过性高回声区评估肿瘤损毁大概范围;超声造影还可即刻评价肿瘤的灭活情况。超声引导的缺点是影像引导存在盲区:图像质量易受消融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伪影干扰,影响下一位点的消融治疗。应用超声与 CT 或超声与 MRI 影像融合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纯超声引导的不足。 3.CT 引导:CT 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进针路径、射频电极针与肿瘤及周围组织的关系,定位精准,无盲区;可根据消融后组织坏死产生的低密度区评价肿瘤损毁的大概范围,井可应用增强扫描评价肿瘤灭活情况。缺点是穿刺存在一定盲目性,进针过程不能实时引导,常需反复穿刺、扫描;此外,患者受到一定剂量的X 线辐射。 4.MRI 引导:MRI 引导的优点是软组织对比度及空间分辨率较高,肿瘤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显示清晰、定位精准;可任意平面成像,有利于选择最佳进针路径;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综 述 Zongshu 《中外医学研究》第17卷 第22期(总第426期)2019年8月- 184 -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Vol.17, No.22 August , 2019 *基金项目:2017年度皖南医学院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10368173) 2018年度皖南医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10368020) ①皖南医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王贝茹① 张思远① 魏陈秋① 【摘要】 与以往通过常规手术、放疗、化疗不同,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激活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的治疗方式。近年来,抗肿瘤免疫因其疗效显著而备受瞩目。目前,抗肿瘤免疫治疗已包括多种治疗策略,主要有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过继免疫细胞治疗、肿瘤疫苗等多种治疗手段,是较为经典且值得深入研究的科研方向。因此,本文对临床应用较为经典的肿瘤免疫疗法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加以概括和评述。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 过继免疫细胞疗法; 肿瘤疫苗 doi:10.14033/https://www.360docs.net/doc/5b11997146.html,ki.cfmr.2019.22.0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22-0184-03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nti-tumor Immunotherapy/WANG Beiru,ZHANG Siyuan,WEI Chenqiu/.//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9,17(22):184-186 【Abstract】 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surgery,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tumor immunotherapy is a method of anti-tumor therapy by activating the body ’s autoimmune system.In recent years,anti-tumor immunity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remarkable effect.At present,anti-tumor immunotherapy has included a variety of treatment strategies,including immunological checkpoint inhibition therapy,adoptive immune cell therapy,tumor vaccine and other treatment methods,which is a more classical and 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Therefore,the research current 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lassical tumor immunotherapy in clinic are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Key words】 Immunotherapy;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Adoptive immunotherapy; Tummor vaccine First-author ’s address: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 241000,China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传统的治疗方法首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但这三种治疗方式除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以外,也对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造成难以控制的损伤,使得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承受很大的痛苦,且治疗效果欠佳。因此,许多国内外医学和科研工作者在孜孜不倦地寻求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来弥补传统治疗上的不足。随着近代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有关学科理论和应用的迅速发展,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得到了深入研究,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而应用当前的肿瘤免疫疗法主要包括靶向免疫检查点治疗、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以及肿瘤疫苗等多种方法[1]。因肿瘤免疫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其已经成为国内外肿瘤治疗领域当中颇具研究前景的方向之一。本文就经典抗肿瘤免疫疗法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1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 肿瘤免疫治疗是指通过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系统和体液免疫系统的内在能力,从而直接靶向攻击肿瘤细胞,达到控制肿瘤发展和杀灭肿瘤的目的。借此,肿瘤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之后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2]。这种疗法同时联合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可以明显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存活率,在实践中呈现出常规放化疗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 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ion)和日本免疫学 家本庶佑(Tasuku Honjo)教授在2018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他们的研究发现创立了癌症疗法的一个全新理念,给肿瘤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3]。目前,肿瘤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卵巢癌、结直肠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中都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4-5]。 近年来,随着国际上肿瘤免疫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也随之进入了研究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热潮[6]。在国内应用于临床的肿瘤免疫疗法中,主要有:抗体靶向治疗药物、肿瘤疫苗、过继免疫细胞疗法等治疗手段。但由于我国起步较晚,肿瘤免疫治疗水平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进步空间。例如:针对免疫检查点的靶向治疗目前尚缺乏与之相关的临床数据,过继免疫细胞回输治疗规模几乎均局限于实验室层面,而对于肿瘤疫苗相关的临床研究仍亦缺乏大量的能够佐以证明的临床研究数据[7];另外,对于如何增强肿瘤疫苗的免疫原性、如何制备同时激活CD4+T 细胞与CD8+T 细胞的肿瘤疫苗、如何克服肿瘤的免疫逃逸、如何结合不同的免疫效应细胞以获得高效免疫应答等[8],都是肿瘤免疫治疗急需解决的问题。2 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分类2.1 免疫检查点治疗 通过阻断肿瘤免疫检查点的方法是近年来治疗癌症较为有效的策略之一,现已经成为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的热点。随着免疫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逐渐发展,人们发现T 细胞表面具有许多的共刺激分子和共抑制分子,共同精准调控T 细胞的活化[9]。靶向免疫检查点治疗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采用共抑制分子或配体的拮抗剂以及其他药物来阻断信号通路,解除肿瘤患者的免疫抑制,进而刺激细胞毒性T 细胞的活化,增强其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10]。在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发现免疫检查点疗法以前,其临床发展的进展都不大,但是目前关于“免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