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肺栓塞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肺栓塞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肺栓塞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写在课前的话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和方法学研究的进展的,使得多种影像学技术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地位逐步趋于程式化和标准化,对肺动脉栓塞影像学检查的方法选择也成为现今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员将能了解肺栓塞诊断的各种方法,掌握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

一、流行病学

肺栓塞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容易误、漏诊。在美国每年发病人数是30~60万,因本病死亡的人数>10万。我国肺栓塞协作组统计40家医院的肺栓塞病例数,比90年代增加了近10倍。安贞医院2002-2008年病例数近千例,平均每年百例以上,且为逐年上升的趋势。及时诊断加正确的治疗,可大大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诊断肺栓塞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十几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各有哪些呢?

哪些属于有创检查,哪些是无创的?哪些是可以确诊,哪些只能作为参考呢?

二、检查方法

肺栓塞的检查方法有:D-二聚体检测、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肺动脉造影、CT 肺动脉成像(CTPA )、磁共振肺动脉成像(MRI 、MRPA 、MRPP )。

(一)D-二聚体

对于怀疑PE 的门急诊病人,D-二聚体<500μg/L 者可除外PE ,>500μg/L 者应安排进一步检查。该指标比较敏感。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的局限性是其特异性不高,肿瘤、手术、创伤、感染、脑卒中、心肌梗死等都可造成D- 二聚体增高,其阴性结果有助于排除诊断,结果为阳性时则必须除外上述疾病才有意义。

(二)心电图

70% 以上的肺栓塞病人可表现有心电图异常, 且多在发病后即刻出现, 但其表现缺乏特异性。其用于肺栓塞诊断的意义在于它的动态变化上——观察到心电图的动态改变较

之静态异常对于提示肺栓塞的诊断具有更大意义。心电图无异常仅

说明本病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不能除外本病。

(三)胸部X线平片

胸部X线平片为可供参考的筛选手段,阳性表现几率小,敏感

性、特异性均较差,不能直接显示肺动脉栓塞,只能提示非特异性

的间接征象,如:肺门增大、肺门结构不对称、区域性肺纹理减少,

甚至伴有梗死性肺内阴影、胸腔积液等。

(四)超声心动图

肺栓塞时可以发现右心室壁局部运动幅度降低、右心室和(或)

右心房扩大、三尖瓣返流以及室间隔运动异常、肺动脉干增宽等,这些征象均可提示肺动脉高压、右心室高负荷(非直接征象)。经胸的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诊断肺动脉主干的栓塞,经食道超声(TEE)对于肺栓塞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明显提高,除可诊断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主干的栓塞以外、对肺叶动脉主干近段的栓塞也有直接的诊断意义。由于只能提供部分的直接诊断信息,因此不能作为肺栓塞的确定诊断指标。

(五)肺通气/灌注显像

关于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肺栓塞,说法错误的是?

A. 无创、安全、结果比较可靠

B. 敏感度较高

C. 特异度较高

D. 空间分辨率较低

肺通气/灌注显像无创、安全、结果比较可靠,是肺栓塞的主要确诊方法之一。由两部分的检查构成。敏感度较高,典型征象是呈肺段分布的肺的灌注缺损,而通气显像

正常,两者不匹配。特异度相对较低,受影响的因素较多,任何

引起肺血流受损的因素均可造成局部血流降低而表现为灌注缺

损,如:肺部炎症、肺部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等。空间分辨率

也较低,组织重叠的干扰会影响结果的判读。设备不普及,显像

剂需要临时订。

(六)X线肺动脉造影

X线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金标准”,敏感度、

特异度高。进行诊断的同时可进行介入治疗,是一种创伤性检查。

同其他有创性的检查方法一样,存在一定的禁忌症和并发症,需

要多体位成像,甚至超选择性造影,成像过程中的血管重叠,会使外周肺动脉分支内的栓子或栓塞的显示受限。

(七)CT肺血管成像(CTPA)

CTPA技术发展快、无创、快捷、方便、直观、准确,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成像方法多样化,如:轴位成像,多种后处理重建和三维重建。通过改变窗宽和窗位,可以同时对血管栓塞时可能并存的肺灌注异常和梗死进行诊断,已逐渐成为肺栓塞诊断的首选方法。CT肺血管成像对亚段以下肺血管的显示部分受限,增强扫描所需的对比剂,对于肾功能不良者存在一定影响。还可能出现射线损伤。

(八)MR肺动脉成像

MR肺动脉成像的手段新、无创、无射线损伤,成像序列和成

像方法多样化,如:非增强的MRI、增强磁共振肺血管成像(MRPA)、

增强磁共振肺灌注成像(MRPP)等。MR诊断信息更全面(形态、

功能、血流灌注等)。

1. 黑血序列非增强MR肺动脉成像

黑血序列显示右肺动脉干内血栓,简便、易普及,但可靠性

低。

2. 增强磁共振肺血管成像(MRPA)

MRPA能够显示肺段和部分亚段一级的肺动脉分支,并且通过显示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肺动脉截断、肺动脉缺支和少支等征象,提供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以及栓塞发生的具体部位、范围。原始数据的分析和重建能在任何平面上进行,从而获得各种不同观察角度的三维容积数据。MRPA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屏气时间较长,段以下肺动脉分支的显示仍有限度,体内有金属异物的病人为检查的禁忌。

3. 磁共振增强肺灌注成像(MRPP)

MRPP为多时相、多角度、多种图像重建方法的成像技术,有较高的时间、空间分辨率,磁共振增强肺灌注成像能够显示肺栓塞的灌注缺损区和低灌注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显示,能够进一步半定量化肺栓塞区域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即:栓塞区域内的无对比剂灌注高峰期(完全闭塞);信号强度曲线的幅度小或峰值延迟(不全栓塞)。常规MRI及血流测定可显示一个心动周期内主肺动脉血流流速变化曲线、流量曲线等参数,常规MRI及血流测定的不足之处为:不能直接检测栓子;屏气时间长;空间分辨率不及CT;可靠性待评价。

三、肺栓塞影像诊断的趋势

多排螺旋CT(16排、64排及双源CT等)和磁共振技术的新发展,使肺栓塞影像学检查的方法选择也成为现今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MRPP、MRPA 同 CTPA 比较,CTPA 可以直接显示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主干乃至叶、段级肺动脉血管管腔,从而清晰显示肺动脉血管腔内血栓的形态、范围、与血管壁的关系和内腔受损情况。同时,全肺的 CT 扫描可以提供胸肺疾病的鉴别诊断,多排螺旋 CT(MSCT) 的电影序列还可以对右心功能进行评价,同 MRPA 一样,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可以作为筛选方法用于临床。但对于亚段级肺动脉血管的显示受限于空间分辨率不足,技术依赖性过强,患者的特殊因素直接影响 CTPA 的检查成功率,对比剂存在过敏反应,有射线损害。

MRPA+MRPP 同样具备显示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主干乃至叶、段级肺动脉血管病变,同时MRPP 对亚段级肺动脉栓塞也有较好的显示,MRPA 结合 MRPP 拥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不仅清晰显示了肺动脉,而且显示了肺实质血流灌注的状况,进一步增加了MR 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准确性,避免了造影剂过敏、辐射损害的缺点。磁共振成像借助其多序列、多角度、多方位、多时相的成像特点在这方面尤其优越,它可以清晰显示肿瘤与肺血管的关系,从而判断肿瘤是否起源或侵犯了血管或压迫包绕肺血管,对判断能否切除肿瘤很有帮助。

肺栓塞的诊断应密切结合临床(包括相关病史、实验室检查等),影像学检查以各级医院均有装备的CT机为首选,存在CT检查禁忌的患者应酌情选择核素或MR检查,MR综合检查具有很大优势,但对设备和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在有条件的医院,治疗效果的随访应以综合MR检查为首选,以尽量减少射线的损害。

肺栓塞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表现、诊断、治疗

肺栓塞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表现、诊断、治疗(天津大港区医院300270) 肺栓塞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它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内的血栓及其他异物流入肺动脉,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PE的栓子99%为血栓性状[1],其病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血栓的大小形状及堵塞肺血管床的部位和范围有关,因而表现不同的临床类型,即猝死型、急性肺心病型、肺梗塞型、不可解释的呼吸困难型和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型[2] 我国目前尚无准确肺栓塞流行病学资料,过去认为我国肺栓塞发病少,但目前随着强化临床医师对肺栓塞诊断意识,提高警觉性并随着诊断技术提高,以及科技因素影响包括目前有创检查及治疗日益普及从而诱发肺栓塞使得明确诊断肺栓塞病例明显增多。在美国每年有万65万人患肺动脉栓塞[3],其中1小时内死亡占10%,73%的病例不能及时诊断,不经治疗的肺栓塞患者病死率可高达20%--30%,病死率居第3位[4],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塞,而经过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2--8%[5],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至关重要。 下面对肺栓塞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几方面进行综述 一、肺栓塞病因与发病机制: 肺栓塞栓子主要是血栓。血栓形成有三个因素,即血流淤滞、高凝状态及血管内皮损伤。在老年人、长期卧床、外科手术、妊娠、心脏病心衰等具有血流淤滞,利于血液凝固,形成血栓。高凝状态存在于外科手术后、妊娠、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等状况可有促凝物质进入血液,血小板增多,凝血因子增多。抗凝血酶III减少或纤维蛋白溶解活力减弱等。血管内皮损伤亦为重要因素,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还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促进纤溶一旦内皮损伤,促进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肺栓塞的栓子多来源于下肢,多为深静脉血栓,据报道下肢血栓79.1%,盆腔静脉为11.5%,右心8.2%,下腔静脉5.3%,其他0.4%[6].肺栓塞后发生肺梗塞不多10%--30%,主要因为肺含有氧气,双重血液供应,既有肺动脉供血又有支气管动脉供血,肺动脉栓塞后仍有支气管动脉供血,它们之间有吻合支,栓塞后吻合支扩大,从而减少肺梗塞发生,但原有心肺疾患较易发生.肺栓塞病因研究中,3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中,基础病是结缔组织病和下肢静脉病变,还有近1/3无明显诱因;在60岁以上老年组中,肺栓塞最多见原因是心血管病,其次恶性肿瘤、下肢静脉病变;40--60岁的患者中,除下肢静脉病变、手术、恶性肿瘤等因素外骨折、糖尿病、肾病及乘飞机也是常见危险因素[7]

2021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全文)

2021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全文) 摘要 急性肺栓塞发病率高,症状的不典型性容易引起误诊。诊断和危险分层决定了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策略。抗凝和系统性溶栓是几十年来的主要的治疗选择,腔内介入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急性肺栓塞的治疗中。尤其对于存在出血风险的病人,可能可以达到降低病人的总体风险,改善预后的作用。仍需要大规模高质量研究数据提供更多临床证据完善相关诊疗方案。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全球第三大心血管病死亡原因。以往常常认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病率在亚洲人群中低于西方国家。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VTE的诊治率得到大大提高[1-2]。由于大多数急性PE病人的死亡发生在最初的数小时或数天,<70%的死亡发生在第一个小时,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PE,并进行适当的干预至关重要。 1 急性PE的诊断和危险分层

1.1 急性PE的诊断急性PE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缺少特异性症状,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临床表现与血管栓塞栓子的多少、发生的速度和心肺的基础状态有关,包括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氧饱和度下降、胸痛、晕厥、低血压等,胸背部或胁肋部压痛可能是肺梗死的表现。轻者可以无症状,严重者发生猝死。在临床上如果有以下情况,应注意警惕PE 的发生:与肺部体征不相称、难以用基础肺部疾病解释的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但病人可以平卧;突发昏厥或休克;急性右心室负荷增加的临床表现,特别对于长期卧床、手术史等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病人。通过整体病史和临床表现预测PE的可能性常用的量表有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评分。笔者中心常采用Wells评分进行评估。在辅助检查方面,常规胸部X线检查和心电图很难发现特异性改变。D-二聚体已是公认的PE首选的筛选检查。它具有很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低,肿瘤、创伤、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和年龄因素都可能使D-二聚体升高。其阴性结果可基本排除PE。但由于阳性预测值低,阳性结果不能确诊P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可以发现心内或肺动脉主干的栓子,并能观察到右心室负荷过重的征象。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是诊断PE的金标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在肺动脉CTA中可以观察到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或完全阻断。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V/Q)可用于不适合行CTA的病人,或当病人无法进行CTA使用便携式V/Q扫描。当怀疑有PE且无法进行肺血管检查时,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可能是一种辅助方法。诊断流程和检查方法的选择主要基于病人的PE临床可能性预测,见图1。

医学影像各种检查方法

医学影像各种检查方法、部位的中英文对照 头部急诊平扫 Emergent Head Scan 头部急诊增强 Emergent Head Enhanced Scan 头部平扫 Head Routine Scan 头部增强 Head Enhanced Scan 眼部平扫 Orbits Routine Scan 眼部增强 Orbits Enhanced Scan 内耳平扫 Inner Ear Routine Scan 内耳增强 Inner Ear Enhanced Scan 乳突平扫 Mastoid Routine Scan 乳突增强 Mastoid Enhanced Scan 蝶鞍平扫 Sella Routine Scan 蝶鞍增强 Sella Enhanced Scan 鼻窦轴位平扫 Sinus Axial Routine Scan 鼻窦轴位增强 Sinus Axial Enhanced Scan 鼻窦冠位平扫 Sinus Coronal Scan 鼻窦冠位增强 Sinus Coronal Enhanced Scan 鼻咽平扫 Nasopharynx Routine Scan 鼻咽增强 Nasopharynx Enhanced Scan 腮腺平扫 Parotid Routine Scan 腮腺增强 Parotid Enhanced Scan 喉平扫 Larynx Routine Scan 喉增强 Larynx Enhanced Scan 甲状腺平扫 Hypothyroid Routine Scan 甲状腺增强 Hypothyroid Enhanced Scan 颈部平扫 Neck Routine Scan 颈部增强 Neck Enhanced Scan 肺栓塞扫描 Lung Embolism Scan 胸腺平扫 Thymus Routine Scan 胸腺增强 Thymus Enhanced Scan 胸骨平扫 Sternum Routine Scan 胸骨增强 Sternum Enhanced Scan 胸部平扫 Chest Routine Scan 胸部薄层扫描 High Resolution Chest Scan 胸部增强 Chest Enhanced Scan 胸部穿刺 Chest Puncture Scan 轴扫胸部穿刺 Axial Chest Punture Scan 上腹部平扫 Upper-Abdomen Routine Scan 中腹部平扫 Mid-Abdomen Routine Scan 上腹部增强 Upper-Abdomen Routine Enhanced Scan 中腹部增强 Mid-Abdomen Routine Scan 腹部穿刺 Abdomen Puncture Scan 轴扫腹部穿刺 Axial Abdomen Puncture Scan 颈椎平扫 C-spine Routine Scan

最新肺栓塞心电图表现(建议收藏)

肺栓塞心电图 一、肺栓塞的定义(pulmonary embolism,PE):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临床上以PTE最为常见。 二、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缺乏特异性。典型的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三联征仅存在于很少数患者中。 1. 呼吸困难和胸痛:发生率达80%以上,与心肌梗塞非常类似。 2. 咯血:见于慢性肺栓塞患者。 3. 晕厥:常常是肺栓塞的征兆。 三、心电图改变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由于栓子的大小、堵塞的部位,堵塞的速度不同,所产生的病理生理学、血流动力学改变千变万化。小到无任何改变,大至全肺无血流,无心输出致患者猝死。心电图变化亦随之表现多样化。......感谢聆听 病理生理改变与心电图的关系:右室负荷增加肺循环阻力增高,右心室、右心房压力增高、扩张,导致心电图出现右室负荷增加的表现。右心室扩张,使左室相对受压,右心输出量下降,使左心容量负荷下降,使左室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休克;冠状动脉灌注压下降,心肌缺血,造成心电图ST-T改变;右室扩张、压力升高,出现下壁、右室缺血性ST-T改变。......感谢聆听 四:心电图改变 (一)胸前导联T波倒置:急性肺栓塞后较早出现、且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种心电图改变。 发生机制:由于快速增加的右室压力负荷使右室膨胀和游离壁伸展及心内膜缺血。据许多临床研究分析,其发生率高于SⅠQⅢTⅢ。......感谢聆听 胸前导联T波倒置的特点: 发生的导联:V1-V4最常见,且T V1-T V3倒置深度>T V4常见。 形态:T波呈尖锐对称性倒置,深度可达1.7mV。 时间:多在急性肺栓塞后1~2h内开始出现,24h内最多见,并有动态变化,病情好转越早,T波倒置恢复越早。......感谢聆听 出现的顺序:依次为T V1-TV2,T V3-TV4。当溶栓或其他治疗使病情好转时,恢复顺序为T V4,T V3,T V2,T V1。......感谢聆听 胸导出现T波倒置临床意义:多见于较大块肺栓塞,如肺动脉主支、大

冠心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教学课件

冠心病得影像学检查方法教学课件冠心病前面观后面观冠心病定义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分型解剖影像学检查方法冠心病定义 : 冠心病(coronaryheart disease,CHD)就是指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性损害得心脏病。 临床发生得冠状动脉事件90%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5%-10%由单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 我们只讨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故以下内容中得CHD实际上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脏病得简称。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CHD得基本病变、动脉粥样硬化(Catherosclerosis)就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得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得一种。 各种动脉硬化得共同特点就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与管腔缩小。 动脉粥样硬化得特点就是受累动脉得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与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与钙质沉着形成斑块, 并有动脉中层得逐渐退变,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得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继发性病变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称为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得发病机制对本病发病机制,曾有多种学说从

不同角度来阐述。 包括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学说、平滑肌细胞克隆学说等。 今年多学者支持内皮损伤反应学说。 认为本病各种主要危险因素最终都损伤动脉内膜,而粥样硬化病变得形成就是动脉对内膜损伤作出得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得结果。 单核细胞黏附在内皮细胞上得数量增多,并从内皮细胞之间移入内膜下成为巨噬細胞,通过清道夫受体吞噬低密度脂蛋白(ox LDL),转变为泡沫细胞形成最早得粥样硬化病变脂质条纹。 在细胞因子得作用下,促使脂肪条纹演变为纤维脂肪病变,再发展为纤维斑块动脉粥样硬化得发病机制在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得情况下,如血压增高、血管局部狭窄所产生得湍流与切应力变化等,使动脉内膜内皮细胞间得连续性中断,内皮细胞回缩,从而暴露内膜下得组织。 此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激活血液中得血小板,使之黏附、聚集于内膜上,形成附壁血栓。 血小板可释出许多细胞因子。 这些因子进入动脉壁,也对促发粥样硬化病变平滑肌细胞增生起重要作用。 冠心病病因年龄、性别: 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 男女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 血脂异常:

影像学检查的合理选择

影像学检查的合理选择 如今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这么多,到底哪种好,哪种差,应该如何选择呢?医学影像学发展速度很快,在医学科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新的检查技术和检查方法层出不穷,不单是病人搞不清楚,事实上有很多临床医生也容易混淆。选择合理的影像检查方法,其出发点不应该是医生的喜好,也不应该是病人的要求,而应该是病情的现实需要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 以病人为中心 。 大家都知道,各种检查方法在价格上的确有贵贱之别。但应该指出,它们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好坏之分,只有应用得当才好。下面就部分影像检查方法的优缺点首先作一个简要的总结。 线透视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耗时短暂,检查结果 立等可取 ;最重要的还在于它可以从多个角度、连续、动态地观察到人体的活动图像如呼吸的运动、心脏的搏动等等。因此,透视一直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完全取代它。但是,透视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图像粗略、模糊,难以看清细节,不能留下记录以供会诊或作为前后对照之用,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施行检查的医生的诊断水平和对工作的认真细致程度。要是这个医生水平低下或者是工作不负责任,对于病变,他可能会视而不见,或者会把一些正常的、变异的情况视为病变,造成漏诊、误诊,而其他医生却无法给他纠正。所以目前很多医院取消常规透视检查,仅作为多角度动态观察时使用。 透视的缺点恰恰可以被 线摄片的优点所弥补,摄片所得的 光胶片影像清晰,层次分明,病变的细节一览无余。另一方面,摄片的曝光时间很短,一般仅仅需要零点几秒甚至是零点零几秒的时间,放射防护容易实施,患者接受的辐射远比透视为少。更重要的是,由于影像记录于 光胶片这样的载体上,医生可以反复认真地阅读,可以

肺栓塞诊断标准

肺栓塞诊断标准 肺栓塞在临床上是各种内源性以及是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 障碍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它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和空气栓塞等。PTE是PE的最常见类型,占PE中的绝大多数,通常所说的PE即指PTE。有资料显示,在西方国家PTE的年发病率约为50/10万,已经构成了世界性的重要医疗保健问题。过去我国医学界曾将PTE视为“少见病”,但这种观念近年来已经发生彻底改变。虽然我国目前尚无PTE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但随着诊断意识和检查技术的提高,诊断例数已有明显增加。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60万人患PE占死因的第四位。 PTE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未经治疗的PTE的病死率为25-30%,同时由于PTE发病和临床表现的隐匿性和复杂性,临床医生对PTE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普遍较高。由此可见PTE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早期诊断PTE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就PTE的诊断现状与进展做如下综述。 诊断程序与诊断措施 PTE的临床表现复杂,有时隐匿,缺乏特异性,确诊需要特殊检查。检出PTE的关键是提高诊断警惕性,对于高危人群中出现疑似表现者,应及时安排相应检查。诊断程序通常包括疑诊、确诊、求因三个步骤。 (一)根据临床情况疑诊PTE(疑诊) 对于有创伤、手术、骨折、恶性肿瘤、长期卧床、应用止血剂和口服避孕药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患者在活动后突然出现不明原因呼吸困难或气促、胸痛、晕厥、低血压、休克、咯血、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的情况下,尤其是伴有单侧或双侧不对称性下肢肿胀、疼痛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如下检查,以尽可能提供进一步支持或排除PTE的证据。

医学影像各种检查方法、部位的中英文对照

★★★★★ 医学影像各种检查方法、部位的中英文对照 头部急诊平扫Emergent Head Scan 头部急诊增强Emergent Head Enhanced Scan 头部平扫Head Routine Scan 头部增强Head Enhanced Scan 眼部平扫Orbits Routine Scan 眼部增强Orbits Enhanced Scan 内耳平扫Inner Ear Routine Scan 内耳增强Inner Ear Enhanced Scan 乳突平扫Mastoid Routine Scan 乳突增强Mastoid Enhanced Scan 蝶鞍平扫Sella Routine Scan 蝶鞍增强Sella Enhanced Scan 鼻窦轴位平扫Sinus Axial Routine Scan 鼻窦轴位增强Sinus Axial Enhanced Scan 鼻窦冠位平扫Sinus Coronal Scan 鼻窦冠位增强Sinus Coronal Enhanced Scan 鼻咽平扫Nasopharynx Routine Scan 鼻咽增强Nasopharynx Enhanced Scan 腮腺平扫Parotid Routine Scan 腮腺增强Parotid Enhanced Scan 喉平扫Larynx Routine Scan 喉增强Larynx Enhanced Scan 甲状腺平扫Hypothyroid Routine Scan 甲状腺增强Hypothyroid Enhanced Scan 颈部平扫Neck Routine Scan 颈部增强Neck Enhanced Scan 肺栓塞扫描Lung Embolism Scan 胸腺平扫Thymus Routine Scan 胸腺增强Thymus Enhanced Scan 胸骨平扫Sternum Routine Scan 胸骨增强Sternum Enhanced Scan 胸部平扫Chest Routine Scan 胸部薄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hest Scan 胸部增强Chest Enhanced Scan 胸部穿刺Chest Puncture Scan 轴扫胸部穿刺Axial Chest Punture Scan 上腹部平扫Upper-Abdomen Routine Scan 中腹部平扫Mid-Abdomen Routine Scan 上腹部增强Upper-Abdomen Routine Enhanced Scan 中腹部增强Mid-Abdomen Routine Scan 腹部穿刺Abdomen Puncture Scan

影像学检查

教案 教师学年第 4 学期时间节次 课程名称健康评估授课专业及层次普通本科授课内容第六章影像学检查学时数10 教学目的1.掌握:呼吸系统正常的X线表现 2.熟悉: X线检查方法、X线检查中的防护、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超声检查肝声像图、胆道系统声像图的特征 3. 了解X线的产生和特性、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超声检查的原理、超声检查的方法、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 重点 难点 X线检查方法、X线检查中的防护、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超声检查肝声像图、胆道系统声像图的特征 自学内容无 使用教具 相关学科知识 教学法启发讲授,图示,指导自学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复习旧课】 提问:1.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 第六章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X线检查 一.基本知识 (一)X线特性 1.穿透性 2.荧光效应 3.摄片效应 4.电离效应 二)X线成像原理 X线之所以能使人体在荧光屏上或胶片上形成影像,一方面是由于X线具有上 述特性,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具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 二.X线检查方法及准备(见详案) (一)普通检查(二)特殊检查(三)造影检查★ 三.X线检查的临床应用(见详案) 呼吸系统★

(一)X线检查方法 (二)正常胸部X线表现结合课件图示讲解 (三)肺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四) 心脏和大血管x-ray检查 1、后前位(正位像): 主要观察心脏形态: 二尖瓣型心:心腰丰满或弧形突出 主动脉瓣型心:心腰凹陷,心左缘下段向左扩展 普大型心:心向两侧均匀增大(心包炎积液) 2、右前斜位:(双手抱头站立,右前胸靠近胶片,面向x-ray球管) 主要观察左心房、右心室、肺动脉总干有无增大。 3、右前斜位:(左前胸靠近胶片,旋转60—70℃±)。 主要观察左房、右室有无增大及胸主动脉有无增大。 四、新技术体层摄影 (一)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 1979年获得生物医学诺贝尔奖的CT技术,中国才引进CT,1983年国产第一台CT生产成功,现在已使用至CT第五代、第六代了。 1、CT成像原理: x-ray束→通过人体一定厚度的某一层面→探测器接收透过的x-ray→光电转换→数字转换→计算机处理→数字转换→CT成像→二维成像。 即CT是用x-ray束对人体作体层扫描获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重建图像的一种检查方法。 单位:Hounsfield unit, Hu 2、CT检查分类: (1)平扫,普通扫描; (2)造影增强扫描(CE),注入造影剂后再行扫描。 如静推水溶性有机碘泛影葡胺60ml扫描。 (3)造影扫描:先作器官或结构造影,再行扫描。 如脑池造影CT扫描,可显示脑池及小脑肿瘤,CT血管造影(CTA)。 3、CT诊断临床应用:

肺栓塞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肺栓塞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写在课前的话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和方法学研究的进展的,使得多种影像学技术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地位逐步趋于程式化和标准化,对肺动脉栓塞影像学检查的方法选择也成为现今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员将能了解肺栓塞诊断的各种方法,掌握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 一、流行病学 肺栓塞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容易误、漏诊。在美国每年发病人数是30~60万,因本病死亡的人数>10万。我国肺栓塞协作组统计40家医院的肺栓塞病例数,比90年代增加了近10倍。安贞医院2002-2008年病例数近千例,平均每年百例以上,且为逐年上升的趋势。及时诊断加正确的治疗,可大大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诊断肺栓塞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十几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各有哪些呢? 哪些属于有创检查,哪些是无创的?哪些是可以确诊,哪些只能作为参考呢? 二、检查方法 肺栓塞的检查方法有:D-二聚体检测、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肺动脉造影、CT 肺动脉成像(CTPA )、磁共振肺动脉成像(MRI 、MRPA 、MRPP )。 (一)D-二聚体 对于怀疑PE 的门急诊病人,D-二聚体<500μg/L 者可除外PE ,>500μg/L 者应安排进一步检查。该指标比较敏感。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的局限性是其特异性不高,肿瘤、手术、创伤、感染、脑卒中、心肌梗死等都可造成D- 二聚体增高,其阴性结果有助于排除诊断,结果为阳性时则必须除外上述疾病才有意义。 (二)心电图

70% 以上的肺栓塞病人可表现有心电图异常, 且多在发病后即刻出现, 但其表现缺乏特异性。其用于肺栓塞诊断的意义在于它的动态变化上——观察到心电图的动态改变较 之静态异常对于提示肺栓塞的诊断具有更大意义。心电图无异常仅 说明本病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不能除外本病。 (三)胸部X线平片 胸部X线平片为可供参考的筛选手段,阳性表现几率小,敏感 性、特异性均较差,不能直接显示肺动脉栓塞,只能提示非特异性 的间接征象,如:肺门增大、肺门结构不对称、区域性肺纹理减少, 甚至伴有梗死性肺内阴影、胸腔积液等。 (四)超声心动图 肺栓塞时可以发现右心室壁局部运动幅度降低、右心室和(或) 右心房扩大、三尖瓣返流以及室间隔运动异常、肺动脉干增宽等,这些征象均可提示肺动脉高压、右心室高负荷(非直接征象)。经胸的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诊断肺动脉主干的栓塞,经食道超声(TEE)对于肺栓塞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明显提高,除可诊断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主干的栓塞以外、对肺叶动脉主干近段的栓塞也有直接的诊断意义。由于只能提供部分的直接诊断信息,因此不能作为肺栓塞的确定诊断指标。 (五)肺通气/灌注显像 关于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肺栓塞,说法错误的是? A. 无创、安全、结果比较可靠 B. 敏感度较高 C. 特异度较高 D. 空间分辨率较低

1 影像学的检查方法及适用范围

1 影像学的检查方法及适用范围 普通X线CT DSA MRI 超声诊断核医学成像 2 X线的特征 穿透性荧光效应摄影效应电离效应 3 影像诊断的原则 阅读影像资料得出征象,征象的可能疾病范围,结合临床化验资料缩小拟诊范围 4 CT检查的特点不同组织的CT值 特点;CT是断层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应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 CT值骨1000HU ,软组织20-50HU,水0HU,脂肪-90—70,HU空气—1000HU 5造影剂的引入方法 钡餐检查,心血管造影,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静脉肾盂造影,排泄性胆管造影 6胸部正常影像表现 正常胸部X线影像是胸腔内外各种组织器官包括胸壁软组织,骨骼,心肺。大血管,胸膜,膈肌等相互重叠的综合投影 7肺结核的分型及影像表现 原发型血型播散型侵润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胸膜炎型 X线表现可多种多样,一般为陈旧性病灶,多在锁骨上下表现为中心密度较高而边缘模糊的致密影,也可为锁骨下区出现新的渗出性病灶,表现为小片云絮状影,范围较大时可显肺段或肺叶性浸润,病变的发展过程较为复杂,早期渗出性病变可以完全吸收,但一般多显时好时坏的慢性过程,故可有渗出,增殖播散纤维空洞等多种性质的病灶同时存在 8中央型肺癌及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表现 中心型多见肺门肿块影,可边缘不清,可为单侧,早期易与肺门血管相混混淆 周围型多见孤立结节或团块影边界有毛刺征分叶征或胸膜牵拉征部分可见空洞多成偏心,厚壁内壁不光滑或有洞壁结节等征象 9支气管扩张影像表现 胸片示病变区纹理增多紊乱,可呈不规则透光影,蜂窝状或轨道征,囊状支气管扩张可见多个小液平面 10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法鲁氏四连征房缺影像表现 (1)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鲁氏四联症 (2)X线表现心脏如靴型,心尖部圆钝,心腰凹下,主要为右心室肥厚及扩大右心房轻度到中度增大,主动脉增宽延长向前及向右移位 (3)主要为右心房及右心室增大,左心房及左心室相对缩小,肺动脉段突出肺门大,肺血管粗,肺野充血 11风心病影像表现 (1)二尖瓣狭窄,心脏改变,左心房增大,肺淤血继发右心室扩大,左心室萎缩,主动脉缩小 (2)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如狭窄显著,关闭不全轻微则心脏大小及形态与单纯二尖瓣狭窄相同,如关闭不全显著,尚可见左心室增大,心脏左下缘向下向外及向后方突出 (3)主动脉关闭不全X线表现,左心室增大,向左向下,及向后方突出心尖圆顿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皆扩大,肺动脉段显得凹陷故心脏呈靴型 12肺心病的影像学表现 肺部纤维化及肺气肿改变,心影不大,右心室增大,心尖圆顿肺动脉段突出,肺门血管增大,右下肺动脉横径超过15mm

(整理)肺栓塞

【诊断】 PTE的临床表现多样,有时隐匿,缺乏特异性,确诊需特殊检查。检出PTE的关键是提高诊断意识,对有疑似表现、特别是高危人群中出现疑似表现者,应及时安排相应检查。诊断程序一般包括疑诊、确诊、求因三个步骤。 (一)根据临床情况疑诊PTE(疑诊) 如患者出现上述临床症状、体征,特别是存在前述危险因素的病例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休克,或伴有单侧或双侧不对称性下肢肿胀、疼痛等,应进行如下检查: 1.血浆D-二聚体(D-dimer)敏感性高而特异性差。急性PTE时升高。若其含量低于500μg/L,有重要的排除诊断价值。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较为可靠的检测方法。 2.动脉血气分析常表现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增大,部分患者的血气结果可以正常。 3.心电图 ●大多数病例表现有非特异性的心电图异常 ●最常见的改变为窦性心动过速

●当有肺动脉及右心压力升高时,可出现V↓1~ V↓4的T波倒置和ST段异常、S↓ⅠQ↓ⅢT ↓Ⅲ征(即Ⅰ导联S波加深,Ⅲ导联出现Q/q 波及T波倒置)、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波、电轴右偏及顺钟向转位等●对心电图改变,需作动态观察,注意与急性冠 状动脉综合征相鉴别 4.X线胸片 可显示: ●①肺动脉阻塞征:区域性肺纹理变细、稀疏或 消失,肺野透亮度增加; ●②肺动脉高压征及右心扩大征:右下肺动脉干 增宽或伴截断征,肺动脉段膨隆以及右心室扩大; ●③肺组织继发改变:肺野局部片状阴影,尖端 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肺不张或膨胀不全,肺不张侧可见横膈抬高,有时合并少至中量胸腔积液 意义:X线胸片对鉴别其他胸部疾病有重要帮助5.超声心动图

医学影像学试题(含标准答案)

1.透视检查的基础是利用X线的是: A光学作用B生物作用C穿透作用D电离作用E荧光作用 2.CR与普通X线成像比较其优点,叙述错误的是: A提高了图像密度分辨率B提高了图像显示能力C降低X线曝光量D提高了图像空间分辨率E曝光宽容度增加 3.蝶鞍侧位片可测量其前后径及深径,其平均值分别为: A10.5mm,9.5mm B11.7mm,9.5mm C12.0mm,10.0mm D5.0mm,10.0mm E10.0mm,20.0mm 4.观察上颌窦首选X线投照位置为: A头颅正位B头颅侧位C颅底位D华氏位E柯氏位 5.肺癌引起的阻塞性肺炎与一般肺炎区别有以下几点,不正确的是: A体积缩小B有支气管充气征C同一部位反复发作D合并肿块E常有淋巴结肿大6.构成肺门阴影最主要的结构是: A肺动、静脉B神经C主支气管D肺组织E淋巴结 7.肺部空腔性病变常见于: A肺癌B结核厚壁空洞C虫蚀样空洞D支气管扩张E气胸 8.下列关于病变空洞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肺气囊:薄壁空洞B肺脓肿:均匀厚壁空洞C浸润性肺结核:薄壁空洞,有卫星灶D 肺癌:偏心空洞,有壁结节 E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纤维厚壁空洞 9.下列支气管扩张的影像特点,不正确的是: A局部肺纹理增多B环状或蜂窝状影C斑片状、索条样影D可有葡萄征、手套征E 普通胸片正常可除外本病 10大叶性肺炎的典型影像学变化可见于病变的: A充血期B实变期C消散期D消散期之初E病变全程 11.肺内球形病灶称为肿块的直径应大于 A2cm B3cm C4cm D5cm E6cm 12.两肺粟粒性病变除肺结核外,还可见于: A小叶性肺炎B过敏性肺炎C支原体肺炎D吸入性肺炎E中央型肺癌 13.无壁空洞最常见于: A周围性肺癌B干酪性肺炎C肺转移瘤D肺脓肿E浸润性肺结核 14.粟粒型肺结核是指: A原发性肺结核B浸润性肺结核C慢性纤维空洞型结核D结核性胸膜炎E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5.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特点为 A渗出病灶为主B增殖性病灶为主C纤维性病灶为主D钙化病灶为主E混合性病灶为主 16.游离性胸腔积液在胸部摄片上就可见到,一般体积应为: A10ml B30ml C100ml D200ml E300ml 17.厚壁空洞的洞壁厚度超过: A3mm B5mm C7mm D9mm E10mm 18.中央型肺癌的直接征象不包括: A肺门增大B肺门肿块C阻塞性肺不张D支气管壁增厚E支气管狭窄 19.胸片上所示的密度减低阴影是指病变密度低于:

肺栓塞(全)

基本概念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指来源于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枝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肺动脉血栓形成(pulmonary thrombosis)指肺动脉病变基础上(如肺血管炎、白塞氏病等)原位血栓形成,多见于肺小动脉,并非外周静脉血栓脱落所致,临床不易与肺栓塞相鉴别。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 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成份在深静脉管腔内形成凝血块(血栓)。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lism,VTE): PTE 和DVT是同一疾病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统称为VTE. 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PI): 是指肺栓塞发生后引起肺组织出血或坏死。 肺栓塞后发生肺梗死者不到10%。 肺栓塞后肺组织不易发生坏死,其原因是肺组织有四重血液供应:肺动脉、支气管动脉、肺循环和支气管血管之间交通、肺泡氧弥散。 肺梗死常发生于外周小肺动脉阻塞时,中心肺动脉阻塞一般不引起肺梗死。 既往有心肺疾病者易发生肺梗死。 血栓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 ?血流淤滞(肥胖、妊娠、卧床、心衰等) ?血液凝固性增高(AT-Ⅲ缺乏、蛋白c 缺乏、蛋白s缺乏、肿瘤、口服避孕药等)?静脉血管内皮损伤(静脉炎、导管、外伤、手术等) ?以上称魏尔啸三联征(Virchow Triad) 危险因素 1、原发危险因素:由遗传变异引起 ?V因子Leiden突变(活性蛋白C抵抗) ?蛋白C缺乏、蛋白S 缺乏 ?抗凝血酶缺乏 ?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血栓调节因子异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抗心脂抗体综合征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过量 ?凝血酶原20210A基因变异 ?XII因子缺乏 2、继发性高危因素 ?长时间不动:卧床不起、长途旅行 ?创伤/骨折(髋部骨折、脊髓损伤) ?外科手术(疝修补术、腹部手术、冠脉搭桥) ?既往静脉血栓栓塞史 ?妊娠/产褥期 静脉血栓栓塞易患因素 强易患因素(OR>10) 骨折(髋部或腿) 髋或膝关节置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