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07, 24 (2): 200?207, https://www.360docs.net/doc/5b12689142.html,

收稿日期: 2006-05-26; 接受日期: 2006-08-26

* 通讯作者。E-mail: yuanbeauty@https://www.360docs.net/doc/5b12689142.html,

.专题介绍.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李媛媛, 傅廷栋, 马朝芝*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0

摘要 芸薹属(Brassica )植物是双子叶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对象。经过十几年的研究,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宏观共线性和微观共线性两个层次的研究均发现, 芸薹属植物之间以及芸薹属和拟南芥之间都存在广泛的共线性, 表明拟南芥信息在芸薹属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芸薹属作物基因组内存在着多个拷贝的共线性区域, 支持二倍体芸薹属作物起源于多倍体祖先的假设。

关键词 芸薹属, 比较基因组, 拟南芥, 宏观共线性, 微观共线性

李媛媛, 傅廷栋, 马朝芝 (2007).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 24, 200?207.

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又称比较遗传学, 是指在不同物种之间利用共同的标记构建图谱或对不同物种基因组相应部分(或全部)区域进行测序, 比较它们之间的基因数目、相对位置、结构关系等, 以揭示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家族成员数目和排列顺序的异同。一般来讲, 比较基因组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基于遗传图谱的宏观共线性和基于物理图谱或测序的微观共线性。目前, 禾本科植物的比较基因组研究最为透彻,而芸薹属(Brassica )植物则是双子叶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对象。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 经过十几年的历程,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已在宏观共线性和微观共线性两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1 芸薹属植物基因组概况

芸薹属是十字花科(Cruciferae)植物中最重要的一个属,包含许多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油料、蔬菜和饲料作物。从细胞遗传学角度讲, 芸薹属栽培种包括白菜(B. rapa ;AA , 2n = 20)、甘蓝(B. oleracea ; CC , 2n = 18)和黑芥(B. nigra ; BB , 2n = 16) 3个二倍体基本种以及甘蓝型油菜(B. napus ; AACC , 2n = 38)、芥菜型油菜(B.juncea ; AABB , 2n = 36)和埃塞俄比亚芥(B. carinata ;

BBCC , 2n = 34) 3个四倍体复合种。种间人工合成的研究结果表明, 白菜、甘蓝和黑芥为3个基本染色体种,它们通过相互杂交和自然加倍而形成了现在的四倍体种,这就是著名的禹氏三角(U, 1935)。通过对核DNA 含量的计算, 推测二倍体芸薹属基因组约为拟南芥基因组(125 Mb)的3-5倍, 而四倍体芸薹属基因组则是拟南芥基因组的10倍左右(Bennett and Sm ith, 1976;Arumuganathan and Earle, 1991)。

2 芸薹属植物比较遗传图谱

比较遗传作图是利用一个种的基因或者基因的部分片段或者遗传标记, 通过遗传学的方法在其它的物种中寻找其同源序列及构建相应的遗传标记图。芸薹属植物比较遗传图谱研究可对芸薹属植物之间的结构、亲缘关系及其进化演变提供分子水平的证据; 特别是芸薹属和拟南芥的比较遗传作图, 将大大增加芸薹属中可供利用的遗传标记。近年来, 芸薹属植物之间以及芸薹属植物与拟南芥之间的比较遗传作图研究都取得了一些重要结果。

2.1 芸薹属植物之间的比较作图

芸薹属不同种基因组的比较研究首先是在白菜和甘蓝之

201李媛媛等: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间开展的。McGrath和Quiros (1990)通过对二倍体白菜和甘蓝的分子连锁图谱比较研究, 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些基因顺序不同的共线性区域, 也发现两者在碱基序列和基因拷贝数上存在很高的相似性。Parkin等(2003)对白菜和甘蓝之间的比较作图进行了详细分析, 结果表明, 在白菜和甘蓝的基因组内部存在着广泛的重复现象, 大约73%的基因组探针在二者内均能检测到两个或更多个重复序列, 大部分重复位点在共线性区域内, 但其排列顺序却不尽相同。在这两个二倍体物种中还发现了大量相同的重排, 并且许多连锁群表现出一种与着丝粒融合和断裂相一致的结构。基于以上结果, 他们推测二倍体芸薹属可能起源于多倍体祖先, 并且在甘蓝和白菜从同一个祖先分化后, 至少发生了16次染色体重排事件, 但一些重排在两个物种分化之前即已发生, 还进一步推测在芸薹属基因组形成过程中着丝粒融合和断裂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

Lagercrantz和Lydiate(1996a)利用同一套RFLP 探针, 对芸薹属A、B、C基因组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 它们的基因组被多个染色体重排区别开来, 但是共线性区域仍广泛存在, 而且由RFLP探针检测到的22%-35%的位点都存在3次重复。Truco等(1996)也对A、B、C基因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 发现在基因组内部以及不同基因组之间存在着保守区域, 并且推测3个基因组可能起源于染色体基数至少为5、但不超过7的物种, 且该物种在经过了大量的重复和重排后才形成了现在的芸薹属植物。

不同物种中的同一套基因组之间的异同也被众多研究者所重视。Hoenecke和Chyi(1991)比较了白菜和油菜的A基因组, 发现大多数位点在两个物种中都是保守的。Struss等(1996)通过油菜附加系, 利用表形、同工酶以及分子标记对油菜中来自于黑芥、埃塞俄比亚芥的8条B基因组的染色体和来自芥菜型油菜的7条B基因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不同物种中B 基因组染色体在进化中发生了大量重组。此外, 在甘蓝型油菜基因组(AACC)中也发现了来自B基因组的一些标记。2.2 芸薹属植物与拟南芥之间的比较遗传作图拟南芥是双子叶植物中的模式植物, 全基因组测序已完成, 并且各方面研究也较深入。芸薹属作为与拟南芥亲缘关系最近的栽培作物, 二者之间的比较作图意义重大,不仅对物种起源、进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而且对如何利用拟南芥信息克隆芸薹属重要经济性状基因具有指导意义。

甘蓝与拟南芥比较作图开始于Kowalski等(1994)的研究, 结果表明, 甘蓝与拟南芥之间存在着大小为3.7-49.6 cM的共线性片段, 但也发现至少有17个易位和9个倒位存在。此外还发现, 与拟南芥某些区段相对应,甘蓝中存在3个重复。Ryder等(2001)研究也表明, 拟南芥和甘蓝的基因组既存在很高的共线性, 也存在较大差异。迄今为止, 已发表的甘蓝和拟南芥之间较详尽的比较图谱共4个。其中3个研究小组的结果表明, 甘蓝与拟南芥之间存在广泛的共线性, 但共线性区域的重复次数尚无定论, 一般倾向于有3个拷贝, 从而推测甘蓝可能起源于六倍体祖先(Lan et al., 2000; Babula et al., 2003; Lukens et al., 2003)。Li等(2003)利用SRAP 标记构建了甘蓝连锁图, 并对相应序列在拟南芥中进行了电子定位, 开展了二者之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甘蓝与拟南芥之间存在广泛的共线性关系, 但共线性区域的重复次数却从1-7个不等, 从而否定了甘蓝来源于六倍体祖先的假设。

Lagercrantz(1998)对黑芥与拟南芥的比较作图进行了详尽研究, 他利用拟南芥连锁图谱上的160个DNA片段, 在黑芥中构建了包含284个同源基因、长度为751 cM的连锁图谱。二者的比较作图发现, 共线性片段的平均长度为8 cM, 从它们分化后发生了大约90个染色体重排事件, 远远高于所报道的其它物种的染色体重排速率, 并推测二倍体芸薹属植物可能起源于六倍体祖先,在它们分化后, 芸薹属经过了一个重组频率异常高的三倍体化过程。

Jackson等(2000)利用比较荧光原位杂交作图(comparativ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mapping), 对拟南芥431 kb的BAC片段重叠群与白菜相应染色体片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虽然这一片段

202植物学通报 24(2) 2007

在拟南芥基因组中只有1个拷贝, 但是却能与白菜4-6条染色体杂交, 说明该片段在白菜中发生了多次复制。

Cavell等(1998)通过对拟南芥第4染色体长臂为7.5 Mbp的片段与甘蓝型油菜的比较作图揭示: 在拟南芥中为单拷贝的基因在油菜中有2-8个拷贝, 在拟南芥中为多拷贝的基因在油菜则有10个以上拷贝; 对应于拟南芥该区段的油菜图谱中存在6个高度保守的重复区域,它们的平均长度为22 cM, 其中4个与拟南芥对应区段具有完全共线性,而其余2个则发生了内在倒置。Parkin等(2002)对拟南芥第5染色体与油菜之间的共线性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与Cavell等(1998)类似: 在拟南芥第5染色体上, 一段8 Mb的DNA片段在油菜基因组中有6个拷贝, 单一的倒置可能是导致拟南芥第5染色体与油菜对应区间不同的主要重组事件。最近, Parkin等(2005)利用含有1 000个RFLP标记的甘蓝型油菜图谱与拟南芥相应序列电子定位的信息进行了比较作图研究: 在拟南芥中共检测到21个保守区域,这些保守区域的重复和重排产生了现在的油菜基因组,并且发现两物种之间的着丝粒区域也存在保守性。上述3例甘蓝型油菜和拟南芥之间的比较作图结果都支持芸薹属二倍体作物来源于六倍体祖先的假设。

以上研究表明, 芸薹属植物和拟南芥之间存在广泛的共线性, 一般认为利用拟南芥信息在芸薹属中发展标记, 进行图位克隆以及鉴定候选基因是切实可行的。但是, Fourmann等(2002)利用从拟南芥序列发展得到的ACGM (amplified consensus genetic markers)标记在甘蓝型油菜中的应用结果显示, 甘蓝型油菜与拟南芥相应位点对之间的相关系数太低, 他们认为, 利用拟南芥与甘蓝型油菜的共线性关系在油菜中克隆基因困难重重。

3 芸薹属植物微观共线性

芸薹属植物比较遗传作图初步表明, 芸薹属之间以及芸薹属和拟南芥之间存在广泛的共线性, 但在进化过程中也发生了大量的易位、重复等现象。通过比较遗传作图研究并不能反映它们在染色体上真实位置的变化, 要想深入了解芸薹属的进化问题, 还需从微观共线性入手。另外, 关于拟南芥信息在芸薹属中的可用性也有争议, 为了全面了解拟南芥信息在芸薹属的可用性及可用程度, 也需从微观共线性研究中找到答案。因此, 在芸薹属植物中, 基于比较物理作图和序列水平比较的微观共线性研究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特别关注。

3.1芸薹属植物比较物理作图

3.1.1 随机区域的比较物理作图

芸薹属作物微观共线性研究主要是通过物理作图实现的。Sadowski等(1996)研究发现, 在拟南芥第3染色体上, 15 kb片段上的5个基因在白菜、甘蓝和黑芥基因组中的分布具有很高的微观共线性, 它们在每个基因组中都位于同一个连锁群上, 并且高度连锁。另外还发现, 在这3个芸薹属作物中, 均存在1个或2个不完全的基因簇(gene clusters)。Sadowski和Quiros (1998)运用同样的方法, 比较了拟南芥第4染色体上一个30 kb 片段上的6个基因在黑芥基因组的分布情况, 得到了类似结果: 在黑芥基因组中, 存在含有上述6个基因的一个区域, 而且也存在不完全的基因簇。O’Neill和Bancroft (2000)利用拟南芥第4染色体上一个222 kb重叠群上的19个低拷贝基因作探针, 对甘蓝基因组文库进行了筛选,结果发现, 19个基因在甘蓝上存在同源基因。筛选到的克隆共组成了7个重叠群, 比较发现所有重叠群长度都不一样, 说明拟南芥和甘蓝基因之间存在较大差异。Rana等(2004)分别利用白菜亚种Trilocularis、甘蓝型油菜品种Tapidor和甘蓝的BAC文库, 对其中的特定区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在白菜中的共生同源(paralogous)区域和直系同源(orthologous)区域与拟南芥相应区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在白菜中观察到的基因缺失现象与甘蓝相似; 基因排列在不同物种的直系同源区域高度保守, 同时也发现一些物种的特异性重排。据此推测, 二倍体芸薹属基因组微观结构的进化正在不断演变中。结果还显示, 油菜中A、C基因组分别与白菜A基因组和甘蓝C基因组相比, 彼此之间只有细微变化, 甚至没有变化。因此他们认为, 在油菜形成过程中, 该研究中的这些片段在微观结构上没有发生明显的进化爆发事件(a burst of evolution)。

203李媛媛等: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3.1.2 特定农艺性状区域的比较物理作图

除了对某些随机区域的比较物理作图外, 对重要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更是目前研究者关注的领域。其中对开花基因的比较研究最为系统。Lagercrantz等(1996b)研究发现, 黑芥中控制开花时间的基因可能与拟南芥中的CO (CONSTANS)基因一致。随后利用拟南芥中包括CO基因在内的、附近11个克隆进行了比较作图, 发现黑芥对应区域内的标记排列与拟南芥相应区域的克隆顺序完全一致。Osborn等(1997)在芸薹属作物控制开花时间基因的比较作图中发现, 甘蓝型油菜与开花时间有关的2个QTLs和白菜中相关QTLs一一对应, 而进一步对油菜与拟南芥基因组的比较显示, 其中一个QTL与拟南芥第5染色体顶端的包含FLC、FY和CO区域相对应, 而另一个则与拟南芥第4染色体顶端的包含FRI 基因的区域相对应。Axelsson等(2001)在研究开花基因进化中发现, 拟南芥第5染色体顶端区域在芸薹属作物3个二倍体基本种中都有2个拷贝, 而在四倍体复合种芥菜型油菜中则有6个拷贝。控制开花的QTLs在二倍体中均检测到2个, 在四倍体中检测到3个, 且都位于上述共线性区域内。他们还对CO基因在芸薹属基因组中的定位进行了研究, 发现上述9个QTLs中, 其中8个的峰值处可检测到CO的同源基因。因此推测, 芸薹属不同作物中控制开花的所有主效QTLs可能都是古老的CO基因的重复所致。FLC基因也是和拟南芥开花时间相关的关键基因, 该基因位于第5染色体顶端区域。Schranz等(2002)在白菜中克隆了4个FLC同源基因, 并与拟南芥进行了比较分析。白菜中的3个FLC同源基因(BrFLC1、BrFLC2和BrFLC3)所在的染色体区域都与拟南芥FLC基因所在区域呈共线性, 并且BrFLC1、BrFLC2和BrFLC5与控制开花时间的位点共分离。

植株形态性状方面的比较研究也颇受重视。Lan和Paterson (2001)应用3个不同的甘蓝F2群体, 对植株形态性状, 如叶长、叶宽、茎高、茎宽、节数等, 进行了QTLs定位, 在3个群体中共检测到47个QTLs (LOD >2.5)。通过这3个不同群体构建的图谱之间的比较发现, 其中38个是非重复的, 并且这些QTLs可能与28个古老基因区域相对应。这些结果表明, 芸薹属基因组进化相对比较迅速, 并且高水平重复可能促进了这种快速进化。另外, 在甘蓝花序性状有关QTLs分析中, 也得到了类似结果 (Lan and Paterson, 2000)。在上述两项研究中, 相关性状的某些QTLs在拟南芥中也发现了相应的共线性区域。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 白菜中被定位于第6连锁群底部的DWF2基因(与株高有关)所在区域与拟南芥第2染色体的顶端区域同源, 并且DWF2可能与拟南芥RGA(repressor of ga1-3)基因同源(Muangprom and Osborn, 2004)。

芸薹属作物抗逆性也是比较研究的一个热点。Plieske和Struss (2001)在利用STS标记研究芸薹属作物对Phoma lingam的抗性时发现, 对该菌的抗病基因区域在黑芥和油菜中具有很高的共线性。K o l e等(2002a)通过对白菜抗白锈病QTLs区域与拟南芥比较作图发现, 该区域可能与拟南芥第5染色体的顶端或底部的含有抗病基因簇区段同源。最近, Mayerhofer等(2005)利用两个不同油菜群体对黑茎病苗期抗性进行了定位研究, 发现在两个群体中抗性位点都位于同一连锁群的同一区域, 并且该区域与拟南芥第1染色体末端存在同源区段。Suwabe等(2006)在白菜中鉴定了3个根瘤病抗性的QTLs (Crr1、Crr2和Crr4), 通过与拟南芥比较分析, 发现其中Crr1和Crr2都位于拟南芥第4染色体的一个区段内, 而拟南芥中的该区域则包含抗病基因簇MRCs, 因此推测白菜根瘤病抗性基因可能与拟南芥中的MRCs基因家族起源相同。

此外, 刘仁虎等 (2005)发现2个油菜菌核病抗(耐)性相关的QTL区域在拟南芥中存在相应的共线性区域,并初步推测处于QTL峰值区域的少数基因可能为先验基因。Kole等 (2002b)研究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的耐冻性QTL时发现, 这两种作物中也存在该性状的共线性区域。王丽侠等 (2002)发现油菜硼高效基因在油菜和拟南芥基因组目标区段内分子标记也呈共线性排列。

以上这些对特定农艺性状区域的比较研究初步表明, 在芸薹属作物之间以及芸薹属作物与拟南芥之间,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区域具有很高的共线性, 并且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可能是相同的, 具体结果尚需进一步验证。

204植物学通报 24(2) 2007

3.2序列水平的比较

芸薹属作物比较物理图谱的研究进一步表明, 芸薹属之间以及芸薹属与拟南芥之间的共线性普遍存在。但是,鉴于比较物理作图的局限性, 难以确定不同物种中基因组结构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保守性。为此还需从更微观水平, 即序列水平上进行比较研究。

随着测序技术的提高和测序成本的降低,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选择从序列水平对芸薹属作物的共线性关系进行分析。Handa (2003)对甘蓝型油菜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 并与拟南芥作了详尽比较, 发现甘蓝型油菜线粒体包含的基因几乎与拟南芥线粒体的完全一致, 并且编码序列非常保守, 但在非编码部分却变化较大。最近几年, Gao等 (2004, 2005, 2006)通过对甘蓝的BAC 克隆测序在序列水平上比较分析了甘蓝和拟南芥的共线性关系。2004年, Gao等对101 kb的甘蓝BAC克隆序列(包含23个基因)与拟南芥基因组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 位于第4染色体的拟南芥对应区域也包含了甘蓝上述基因, 并且这些基因在甘蓝与拟南芥中的排列顺序和方向完全一致。但是, 在拟南芥对应区域, 还存在分散分布在甘蓝基因组其它区域14个基因。2005年, Gao等又比较了长为96.7 kb、包含8个基因和15个转座子的甘蓝BAC序列与拟南芥的相似情况。该BAC 内的头2个基因Bo1和Bo2与拟南芥第5染色体末端对应(24 Mb), 第3个基因与拟南芥第5染色体的顶端对应(2.6 Mb)。另外5个基因(Bo4-Bo8)则集中分布在拟南芥同一染色体的7.7 Mb处。拟南芥的该对应区域含有15个基因, 这5个共同基因则是完全共线性的, 即在甘蓝中丢失了其余的10个基因。2006年, Gao等还对包含BoGSL-PRO基因的甘蓝BAC克隆B21F5进行测序,结果表明: 甘蓝的该BAC中包含了12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和10个转座子。而位于拟南芥第1染色体的对应区域, 共包含14个基因, 但没有转座子存在。此外, Town 等 (2006)对与拟南芥某一区域具有同源关系的3个甘蓝基因组片段进行了测序。与拟南芥比较发现, 35%的基因在芸薹属三倍体化的过程中丢失, 但丢失基因的类型不存在偏好性。以上这些对甘蓝BAC克隆测序结果与拟南芥的共线性分析, 均表明在甘蓝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基因水平和染色体水平的重组事件, 并且相对于拟南芥来说, 甘蓝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缺失现象, 进一步揭示了甘蓝和拟南芥共线性关系的复杂性。白菜与拟南芥序列水平的共线性分析也同样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韩国芸薹属基因组计划(The Korea Brassica Genome Project, KBGP)小组通过对白菜中5个同源的BAC克隆和1个拟南芥染色体区域序列的深入分析, 发现这两种植物至少具有82%的序列相似性,二者之间具有较为全面的共线性关系。在拟南芥和白菜分化之后, 白菜基因组经历了三倍化和随后的基因丢失过程(Yang et al., 2005)。Yang等 (2006)在白菜中也进行了与Town等 (2006)在甘蓝中相类似的研究。并且结果基本类似, 即: 与拟南芥相比, 白菜基因组在倍性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缺失现象。

随着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的发展, 比较基因组学在基因组分析和注释方面的强大功能已经初露端倪。Ayele等 (2005)对454 274条甘蓝基因组序列(总长为283 Mb)与拟南芥全基因组进行了比对, 总共鉴定了229 735个保守的拟南芥基因组序列(conserved Arabidopsis genome sequences, CAGSs)。去除与已知功能蛋白匹配的序列, 合并彼此相邻的CAGSs后,总共得到27 347个功能单元, 推测其中15 686个可能是新的保守单元。随机选取192个在cDNA中进行检测, 有58个呈阳性, 充分证实了比较基因组学在基因预测方面的作用。

4小结

从首次提出“不同植物物种的基因种类和顺序可能相似”的观点后, 植物比较基因组学已经取得了飞速发展, 其中芸薹属作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在宏观共线性和微观共线性两个层次的比较分析, 已明确芸薹属作物之间存在广泛的共线性。并且大量研究表明, 芸薹属作物基因组内存在着多个拷贝的共线性区域, 支持芸薹属起源于多倍体祖先的假设。特别是芸薹属作物与拟南芥之间共线性关系的普遍存在, 对利用拟南芥信息研究芸薹属作物奠定了理论基础。Brown

205李媛媛等: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等 (2003)利用拟南芥和萝卜基因组之间的共线性关系,成功克隆了萝卜中的Rfo基因(育性恢复基因), 这充分说明了拟南芥信息在其近缘属中所具有的重要应用价值。但是也应认识到芸薹属中许多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农艺性状都与拟南芥在形态结构、发育过程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许多重要农艺性状的分析不能仅仅依赖拟南芥的研究结果, 而应积极利用芸薹属丰富的遗传资源, 开展芸薹属的基因组学研究, 才能最终真正认识芸薹属独特的发育过程和形态结构。随着甘蓝和白菜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全面启动和完成, 将为我们深入认识芸薹属作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 克隆芸薹属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等提供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刘仁虎, 赵建伟, 肖勇, 孟金陵 (2005). 拟南芥cDNA芯片和油菜-拟南芥比较作图相结合筛选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先验基因. 中国科学(C辑) 35, 13-21.

王丽侠, 赵建伟, 徐芳森, 刘仁虎, 孟金陵(2002). 与甘蓝型油菜重要经济性状有关的DNA克隆在拟南芥遗传图谱中的整合. 遗传学报29, 741-746.

Arumuganathan K, Earle ED (1991). Nuclear DNA content of some important plant species. Plant Mol Biol Rep9,208-218. Axelsson T, Shavorskaya O, Lagercrantz U (2001). Multiple flowering time QTLs within several Brassica species could be the result of duplicated copies of one ancestral gene. Ge-nome44,856-864.

Ayele M, Haas BJ, Kumar N, Wu H, Xiao Y, van Aken S, Utterback TR, Wortman JR, White OR, Town CD (2005).

Whole genome shotgun sequencing of Brassica oleracea and its application to gene discovery and annotation in Arabidopsis.

Genome Res15, 487-495.

Babula D, Kaczmarek M, Barakat A, Delseny M, Quiros CF, Sadowski J (2003). Chromosomal mapping of Brassica oleracea based on ESTs from Arabidopsis thaliana: complex-ity of the comparative map. Mol Genet Genomics268, 656-665.

Bennett MD, Smith JB(1976). Nuclear DNA amounts in angiosperms. 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iol Sci274, 227-274.

Brown GG, Formanova N, Jin H, Wargachuk R, Dendy C, Patil P, Laforest M, Zhang J, Cheung WY, Landry BS

(2003). The radish Rfo restorer gene of Ogura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encodes a protein with multiple pentatricopeptide repeats. Plant J35,262-272.

Cavell AC, Lydiate DJ, Parkin IA, Dean C, Trick M (1998).

Collinearity between a 30-centimorgan segment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chromosome 4 and duplicated regions within the Bras-sica napus genome. Genome41, 62-69.

Fourmann M, Barret P, Froger N, Baron F, Charlot C, Delourme R, Brunel D (2002). From Arabidopsis thaliana to Brassica napus: development of amplified consensus genetic markers (ACGM) for construction of a gene map. Theor Appl Genet105, 1196-1206.

Gao M, Li G, McCombie WR, Quiros CF (2005).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 transposon-rich Brassica oleracea BAC clone with its corresponding sequence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Theor Appl Genet111, 949-955.

Gao M, Li G, Potter D, McCombie WR, Quiros CF (2006).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ethylthioalkylmalate synthase (MAM) gene family and flanking DNA sequences in Brassica oleracea and Arabidopsis thaliana. Plant Cell Rep25, 592-598.

Gao M, Li G, Yang B, McCombie WR, Quiros CF (2004).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 Brassica BAC clone containing several major aliphatic glucosinolate genes with its corresponding Arabidopsis sequence. Genome47, 666-679.

Handa H (2003). The 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and RNA editing content of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rapeseed (Brassica napus 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s of rapeseed and Arabidopsis thaliana. Nucleic Acids Res 31, 5907-5916.

Hoenecke M, Chyi YS (1991). Comparison of Brassica napus and B. rapa genomes based on the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mapping. McGregor DI ed. Rapeseed in a Chang-ing World: Proc. 8th International Rapeseed Congress.

Saskatchewan: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Rapeseed Congress. pp. 1102-1107.

Jackson SA, Cheng Z, Wang ML, Goodman HM, Jiang J (2000). Comparativ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map-ping of a 4 312 kb Arabidopsis thaliana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contig reveals the role of chromosomal duplica-tions in the expansion of the Brassica rapa genome. Genetics 156, 833-838.

Kole C, Williams PH, Rimmer SR, Osborn TC (2002a). Link-age mapping of genes controlling resistance to white rust (Albugo candida) in Brassica rapa (syn. campestris) and comparative mapping to Brassica napus and Arabidopsis

206植物学通报 24(2) 2007

thaliana. Genome45, 22-27.

Kole C, Thormann CE, Karlsson BH, Palta JP, Gaffney P, Yandell B, Osborn TC (2002b). Comparative mapping of loci controlling winter survival and related traits in oilseed Bras-sica rapa and B. napus. Mol Breed9, 201-210.

Kowalski S, Lan T, Feldmann K, Paterson A (1994). Com-parative mapping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and Brassica oleracea reveal islands of conserved organization. Genetics 138, 499-510.

Lagercrantz U, Lydiate D (1996a). Comparative genome analy-sis in Brassica. Genetics144,1903-1909.

Lagercrantz U, Putterill J, Coupland G, Lydiate D (1996b).

Comparative mapping in Arabidopsis and Brassica, fine scale genome collinearity and congruence of genes controlling flow-ering time. Plant J9,13-20.

Lagercrantz U(1998). Comparative mapping between Arabidopsis thaliana and Brassica nigra indicates that Bras-sica genomes have evolved through extensive genome repli-cation accompanied by chromosome fusions and frequent rearrangements. Genetics150, 1217-1228.

Lan TH, Delmonte TA, Reischmann KP, Hyman J, Owalski SP, Mcferson J, Kresovich S, Paterson AH (2000). An EST-enriched comparative map of Brassica oleracea and Arabidopsis thaliana. Genome Res10, 776-788.

Lan TH, Paterson AH (2001). Comparative mapping of QTLs determining the plant size of Brassica oleracea. Theor App Genet103, 383-397.

Lan TH, Paterson AH (2000). Comparative mapping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sculpting the curd of Brassica oleracea. Genet-ics155, 1927-1954.

Li G, Gao M, Yang B, Quiros CF (2003). Gene for gene align-ment between the Brassica and Arabidopsis genomes by di-rect transcriptome mapping. Theor Appl Genet 107,168-180. Lukens L, Zou F, Lydiate D, Parkin I, Osborn T (2003). Com-parison of a Brassica oleracea genetic map with the genome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Genetics164,359-372. Mayerhofer R, Wilde K, Mayerhofer M, Lydiate D, Bansal V, Good A, Parkin I (2005). Complexities of chromosome land-ing in a highly duplicated genome: towards map based cloning of a gene controlling blackleg resistance in Brassica napus.

Genetics171, 1977-1988.

McGrath JM, Quiros CF (1990). Generation of alien chromo-some addition lines from synthetic Brassica napus,morphology, cytology, fertility, and chromosome transmission. Genome 33, 374-383.Muangprom A, Osborn TC (2004). Characterization of a dwarf gene in Brassica rapa, includ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candi-date gene. Theor Appl Genet108, 1378-1384.

O’Neill CN, Bancroft I (2000). Comparative physical mapping of segments of the genome of Brassica oleracea var. alboglabra that are homoeologous to sequenced regions of chromosomes

4 and

5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Plant J23, 233-243 Osborn TC, Kole C, Parkin IA, Sharpe AG, Kuiper M, Lydiate DJ, Trick M (1997). Comparison of flowering time gene in Brassica rapa, B. napus and Arabidopsis thaliana. Genetics 146,1123-1129.

Parkin IA, Gulden SM, Sharpe AG, Lukens L, Trick M, Osborn TC, Lydiate DJ (2005). Segmental structure of the Brassica napus genome based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Arabidopsis thaliana. Genetics171, 765-781.

Parkin IA, Sharpe AG, Lydiate DJ (2003). Patterns of genome duplication within the Brassica napus genome. Genome46, 291-303.

Parkin IA, Lydiate DJ, Trick M (2002). Assessing the level of collinearity between Arabidopsis thaliana and Brassica napus for A. thaliana chromosome 5. Genome45,356-366. Plieske J, Struss D (2001). STS markers linked to Phoma resis-tance genes of the Brassica B genome revealed sequence homology between Brassica nigra and Brassica napus. Theor Appl Genet 102, 483-488.

Rana D, van den Boogaart T, O’Neill CM, Hynes L, Bent E, Macpherson L, Park JY, Lim YP, Bancroft I (2004). Con-servation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genome segments in Bras-sica napus and its diploid relatives. Plant J40, 725-733. Ryder CD, Smith LB, Teakle GR, King GJ (2001). Contrasting genome organisation: two regions of the Brassica oleracea genome compared with collinear regions of the Arabidopsis thaliana genome. Genome44,808-817.

Sadowski J, Gaubier P, Delseny M, Quiros CF (1996). Ge-netic and physical mapping in Brassica diploid species of a gene cluster defined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Mol Gen Genet 251, 298-306.

Sadowski J, Quiros CF (1998). Organization of an Arabidopsis thaliana gene cluster on chromosome 4 including the RPS2 gene, in the Brassica nigra genome. Theor Appl Genet96, 468-474.

Schranz ME, Quijada P, Sung SB, Lukens L, Amasino R, Osborn TC (2002). Characterization and effects of the repli-cated flowering time gene FLC in Brassica rapa. Genetics 162, 1457-1468.

207

李媛媛等: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Struss D, Quiros CF, Pliieske J (1996). Construction of Bras-sica B genome synteny groups based on chromosomes ex-tracted from three different sources by phenotypic, isozyme and molecular marker. Theor Appl Genet 93, 1026-1032.Suwabe K, Tsukazaki H, Iketani H, Hatakeyama K, Kondo M,

Fujimura M, Nunome T, Fukuoka H, Hirai M, Matsumoto S (2006). Simple sequence repeat-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s between Brassica rapa and Arabidopsis thaliana : the genetic origin of clubroot resistance. Genetics 173, 309-319.Town CD, Cheung F, Maiti R, Crabtree J, Haas BJ, Wortman

JR, Hine EE, Althoff R, Arbogast TS, Tallon LJ, Vigouroux M, Trick M, Bancroft I (2006). Comparative genomics of Brassica oleracea and Arabidopsis thaliana reveal gene loss,fragmentation, and dispersal after polyploidy. Plant Cell 18,1348-1359.

Truco MJ, Hu J, Sadowski J, Quiros CF (1996). Inter- and

(责任编辑: 韩亚琴, 于昕)

Advances of Comparative Genomics in Brassica

Yuanyuan Li, Tingdong Fu, Chaozhi Ma *

The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 Improvement in Wuha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Brassica is the vital research focus of comparative genomics in dicotyledons, and great progresses have been made in Brassica comparative genomics over the past 15 years. Extensive macrosynteny and microsynteny have been found not only within Brassica but also between Brassica and Arabidopsis thaliana , which suggests the feasibility of transferring the informa-tion from Arabidopsis to Brassica . In addition, several copies of conserved syntenic regions exist in Brassica , which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of the Brassica diploid species are evolved from a hexaploid ancestor

Key words Brassica , comparative genomics, Arabidopsis, macrosynteny, microsynteny

Li YY, Fu TD, Ma CZ (2007). Advances of comparative genomics in Brassica . Chin Bull Bot 24, 200?207.

intra-genomic homology of the Brassica genomes: implica-tions for their origin and evolution. Theor Appl Genet 93, 1225-1233.

U N (1935). Genome analysis in Brassic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experimental formation of B. napus and its peculiar mode of fertilization. Japan J Bot 7, 389-452.

Yang TJ, Kim JS, Lim KB, Kwon SJ, Kim JA, Jin M, Park JY,

Lim MH, Kim HI, Kim SH, Lim YP, Park BS (2005). The Korea Brassica genome project: a glimpse of the Brassica genome based on comparative genome analysis with Arabidopsis. Comp Funct Genomics 6, 138-146.

Yang TJ, Kim JS, Kwon SJ, Lim KB, Choi BS, Kim JA, Jin M,

Park JY, Lim MH, Kim HI, Lim YP, Kang JJ, Hong JH, Kim CB, Bhak J, Bancroft I, Park BS (2006). Sequence-level analy-sis of the diploidization process in the triplicated FLOWERING LOCUS C region of Brassica rapa . Plant Cell 18, 1339-1347.

*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yyli@https://www.360docs.net/doc/5b12689142.html,

植物学分类学总结

植物学分类学总结 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则和应用 植物分类检索表是鉴别植物种类的一种工具,通常植物态、植物分类手册都 有检索表,以便校对和鉴别原植物的科、属、种时应用。 检索表的编制是采取“由一般到特殊”和“由特殊到一般”的二歧归类原则 编制。首先必须将所采到的地区植物标本进行有关习性、形态上的记载,将根、 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各种特征的异同进行汇同辨异,找出互相矛盾和互相 显着对立的主要特征,依主、次特征进行排列,将全部植物分成不同的门、纲、 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的检索表。其中主要是分科、分属、分种三种检索表。 检索表的式样一般有三种,现以植物界分门的分类为例列检索表如下: (1)定距检索表将每一对互相矛盾的特征分开间隔在一定的距离处,而注 明同样号码如1~1,2—2,3—3等依次检索到所要鉴定的对象(科、属、种)。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胚胎………………………低等植物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3.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地衣植物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 5.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5.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2)平行检索表将每一对互相矛盾的特征紧紧并列,在相邻的两行中也给予一个号码,而每一项条文之后还注明下一步依次查阅的号码或所需要查到的对象。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低等植物)(2)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4) 2.植物体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地衣植物 2.植物体不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3) 3.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不含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 (5) 5.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5.产生种子,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3)连续平行检索表从头到尾,每项特征连续编号。将每一对相互矛盾的特征用两个号码表示,如1(6)和6(1),当查对时,若所要查对的植物性状符合1时,就向下查2,若不符合时,就查6,如此类推向下查对一直查到所需要的对象。 1.(6)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低等植物 2.(5)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3.(4)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免费下载】真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真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真菌为低等真核生物,种类庞大而多样。据估计,全世界约有真菌150万种,已被描述的约8万种。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和生物体内外,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许多真菌在自然界的碳素和氮素循环中起主要作用,参与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等有机含碳化合物及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的分解。有些真菌如蘑菇、草菇、木耳、麦角、虫草、茯苓等可直接供作食用和药用,或在发酵工业、食品加工业、抗生素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也有些种类引起许多植物特别是重要农作物的病害,如水稻稻瘟病、小麦锈病、玉米腥黑穗病、果树病害等。少数真菌甚至是人类和动物的致病菌,如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等。因此,合理利用有益真菌,控制和预防有害 真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整理了已完成基因组序列测定的真菌的信息,并对真菌染色体组的历史、测序策略及其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1真菌染色体组的研究历史和资源 1986年美国科学家Thomas Rodefick提出基因组学概念,人类基因组计划带动了模式生物和其它重要生物体基因组学研究。阐明各种生物基因组DNA中碱基对的序列信息及破译相关遗传信息的基因组学已经成为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不可分割的学科。由欧洲、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近百个实验室六百多位科学家通力合作,1996年完成第一个真核生物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基因组测序,这 对于酵母菌类群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里程碑,并且激起了真核基因功能和表达的第一次全球性研究(Goffeau etal,1996)。随后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Wood etal.2002)和粗糙脉孢 霉Neurospora crassa(Galagan etal.2003)染色体组的完成显露出酿酒酵母作为真菌模式生物的局限性。尽管如此,真菌染色体组测序的进展最初是缓慢的。为加快真菌染色体组研究的步伐,2000年由 美国Broad研究所与真菌学研究团体发起真菌基因组行动(fungal genome initiative,FGI),目的是 促进在医药、农业和工业上具有重要作用的真菌代表性物种的基因组测序。2002年2月FGI发表了第 一份关于测定15种真菌基因组计划的白皮书。2003年6月,真菌基因组行动发表了第二份白皮书,列 出了44种真菌作为测序的目标,强调对其中10个属即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组 织胞浆菌属Histoplasma、球孢子菌Coccidioides、镰刀菌属Fusarium、脉孢菌属Neurospora、假丝 酵母属Candida、裂殖酵母属Schizosaccharomyces、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和柄锈病菌属Puccin& 的物种优先进行测序。之后,经过FGI、法国基因组学研究项目联(G6nolevures Consortium)、美国能 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The DOE Joint Genome Institute,JGI)DOE联合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研究 院(The Institute for Genomic Research,TIGR)、英国The 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mteSanger和华盛顿大学基因组测序中心等共同努力;得到包括美国国家人类染色体研究所、国 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等的资助,也有来自学术界和产业集团如著名的 Monsanto、Syngenta、Biozentrum、Bayer Crop Science AG和Exelixis等公司的持续合作,在最近 的几年里,真菌基因组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至2008年6月1日,共有3734种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工作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公开发表812个完整的基因组,其中,70余种真菌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 组装完成或正在组装,分别属于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壶菌门和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 的代表。此外,还有Ajellomyces dermatitidis和Antonospora locustae等20余种真菌基因组序列 正在测定中(Bemal etal.2001)。这些真菌都是重要的人类病原菌、植物病原菌、腐生菌或者模式生物,基因组大小为2.5—81.5Mb,包含酵母或产生假菌丝的酵母、丝状真菌,或者具有二型性(或多型性) 生活史的真菌,拥有与动物和植物细胞一样的的细胞生理学和遗传学特征,包括多细胞性、细胞骨架结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及其研究技术_崔兴国

第9卷 第1期2007年3月 衡水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 e n g s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 V o l.9,N o.1 Ma r.2007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及其研究技术 崔兴国 (衡水学院 生命科学系,河北 衡水053000) 摘 要:植物基因组的研究已经由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转向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是利用结构基因组学积累的数据,从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阐述D N A序列的功能,从而对所有基因如何行使其职能并控制各种生命现象的问题作出回答.近年来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技术主要包括表达序列标签、基因表达的系列分析、D N A微阵列和反向遗传学等.对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对基因功能的理解和对植物形状的定性改造和利用. 关键词: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 中图分类号:Q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07)01-0023-04 基因是细胞的遗传物质,决定细胞的生物学形状,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最终是由大量的基因表达完成的.随着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完成,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已经从结构基因组学转移到了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特别是模式植物拟南芥(A r a b i d o p-s i s t h a l i a n a)和水稻(O r y z a s a t i v a)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公共数据库中已经积累了大量基因序列信息,获得了许多与植物发育相关的功能基因,在此基础上应用实验分析方法并结合统计和计算机分析来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与功能,并相应诞生和发展了一批新的研究技术,为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必要而有效的技术支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解析所有基因的功能,即从基因水平上大规模批量鉴定基因的功能,进而全面研究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及响应环境变化的遗传机制,在基因组序列与细胞学行为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共同承担起从整体水平上解析生命现象的重任. 1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一个有机体或有机体的一部分形态建成和功能按一定次序而进行的一系列生化代谢反应的总合,反应在分子水平上,它要求相应的遗传代谢途径必须按照特定的时空次序严格进行以保证正常发育.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就是要利用植物全基因组序列的信息,通过发展和应用系统基因组水平的实验方法来研究和鉴别基因组序列的作用;研究基因组的结构、组织与植物功能在细胞、有机体和进化上的关系以及基因与基因间的调控关系;从表达时间、表达部位和表达水平3个方面对目的基因在植物中的精细调控进行系统研究.当前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一年生的拟南芥与水稻两个物种上,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遗传背景清楚,基因组较小,基因结构简单而且易于进行分子生物学操作.拟南芥研究组“2010计划”的宏伟目标是充分利用拟南芥基因组计划获得的序列信息并结合功能基因组研究技术来获知其25000个基因的全部功能,例如开花的诱导过程是植物生活周期中最奇妙的过程,目前从拟南芥中鉴定了提早开花和延迟开花的多种突变体,显示植物开花受多个遗传基因的控制,如延迟开花的两个突变体是由等位基因 C O(C O N S T A N S)和L D(C O L D L U M I N I D E P E N- D E N S)突变引起,这两个基因均已被克隆,并使其在转基因植物的叶片中进行表达,将C O基因转移到拟南芥中,高效表达C O蛋白的转基因植株即使处于短日照条件下也会开花,这说明C O基因具有激活开花基因的作用.对模式植物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将有助于整个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 目前的功能基因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c D N A全长克隆与测序;(2)获得D N A芯片 ①收稿日期:2006-10-12 作者简介:崔兴国(1963-),女,河北冀州市人,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

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植物基因功能诠释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东北农业大学,150030) 摘要: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总结了植物基因功能注释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对每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做了综述,拟供初学者和作相关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基因功能;研究方法;新进展 基因组研究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struc tural genomics)和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functional genomics)。结构基因组学代表基因组分析的早期阶段,以建立生物体高分辨率遗传、物理和转录图谱为主。功能基因组学代表基因分析的新阶段,是利用结构基因组学提供的信息系统地研究基因功能,它以高通量、大规模实验方法以及统计与计算机分析为特征。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又往往被称为后基因组学(postgenomics),它利用结构基因组所提供的信息和产物,发展和应用新的实验手段,通过在基因组或系统水平上全面分析基因的功能,使得生物学研究从对单一基因或蛋白质的研究转向多个基因或蛋白质同时进行系统的研究。[1,2]这是在基因组静态的碱基序列弄清楚之后转入基因组动态的生物学功能学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基因功能发现、基因表达分析及突变检测。基因的功能包括:生物学功能,如作为蛋白质激酶对特异蛋白质进行磷酸化修饰;细胞学功能,如参与细胞间和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发育上功能,如参与形态建成等采用的手段包括经典的减法杂交,差示筛选,cDNA代表差异分析以及mRNA差异显示等,但这些技术不能对基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新的技术应运而生,包括基因表达的系统分析,cDNA微阵列,DNA芯片等。鉴定基因功能最有效的方法是观察基因表达被阻断或增加后在细胞和整体水平所产生的表型变异,因此需要建立模式生物体。 自华大基因启动“千种动植物基因组参考序列谱构建计划”和“千种植物转录组研究”以来,已完成水稻、黄瓜、马铃薯、白菜等植物的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并通过对大豆的重测序研究建立了高密度分子标记图谱。这将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3]本文将对研究基因功能的新技术及其新进展作一综述。 1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的功能 生物信息学是利用生物信息学和电子技术(互联网技术)寻找并克隆新的未知功能的基因,着重于技术和操作层面,利用生物信息学对新基因进行电子克隆,及克隆该新基因的序列后对其进行简单的功能分析,如基因的编码区、启动子区、内含子/外显子、翻译启始位点和翻译终止信号预测,基因的同源比对,编码的氨基酸辨识蛋白质,蛋白质的物理性质,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结构、特殊局部结构以及功能预测等[4]。 1.1 通过序列比对预测基因功能

植物分类学复习总结

植物学(分类部分)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植物分类学(P l a n t t a x o n o m y):是研究植物的变异及其因果关系、对它们进行分类命名、研究它们的亲缘关系,并运用所掌握的资料去建立某个分类系统的科学。 人为分类法:以人类的需要为目的,根据植物的用途,或仅根据植物的一个或几个明显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而不考虑植物种类彼此间的亲缘关系和在系统发育中的地位的一种植物分类的方法。 自然分类法:根据植物的亲疏程度以及在系统演化中的相互关系和主要性状进行分类的一种植物分类的方法。 双名法:植物命名的基本方法,每一种植物的学名都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字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用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词是种加词,大多用形容词,书写时为小写。现代植物的种名,即世界通用的科学各称,简称学名,都是采用双名法,一个完整的学名还需要在种加词之后写上该植物命名人姓氏或姓氏的缩写,书写时第一个字母也必须大写。 物种(种,species):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形态特征,种个体间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彼此能进行自然交配并产生后代,与其它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亚种( subspecies,ssp.):一个种形态上有较明显的差异并有一定地理分布区域的个体群。如籼稻和粳稻亚种 变种(varietas,var.):多指有较稳定的形态差异、但分布围比较局限的个体群。如糯稻就是稻的变种 变型(forma,f.):没有特定分布区的、零星分布的变异个体。 品种(cultivar):不是植物分类学中的一个分类单位,而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培育或为人类所发现的,一般来说多基于经济意义和形态上的差异,实际上是栽培植物的变种或变型。 边缘胎座:雌蕊由单心皮构成,子房1室,胚珠着生在腹缝线上,如蚕豆、豌豆等豆类植物的胎座式。 侧膜胎座:雌蕊由多心皮构成,各心皮边缘合生,子房1室,胚珠着生在腹缝线上,如油菜、三色堇和瓜类植物的胎座式。 中轴胎座:雌蕊由多心皮构成,各心皮互相连合,在子房中形成中轴和隔膜,子房室数与心皮数相同,胚珠着生在中轴上,如棉、柑桔等的胎座式。 特立中央胎座:雌蕊由多心皮构成,子房1室,心皮基部和花托上部贴生,向子房伸突,成为特立于子房中央的中轴,但不达子房的顶部,胚珠着生在中轴上,如樱草、石竹等的胎座式。 基生胎座:雌蕊由2心皮构成,子房1室,胚珠着生在子房的基部。如向日葵等菊科、莎草科植物的胎座式。 顶生胎座:雌蕊由2心皮构成,子房1室,胚珠着生在子房的顶部呈悬垂状态,如桑等植物的胎座式。 单体雄蕊:一朵花中的雄蕊花丝联合成一组或一体,如棉花等。 花序:多朵花按一定规律排列在一总花柄上,总花柄称花序轴(或花轴)。 无限花序:也称总状花序,它的特点是花序的主轴在开花期间,可以继续生长,向上伸长,不断产生苞片和花芽,各花的开放顺序是花轴基部的花先开,然后向上方顺序推进,依次开放。如果花序轴缩短,各花密集呈一平面或球面时,开花顺序是先从边缘开始,然后向中央依次开放。 有限花序:有限花序也称聚伞类花序,花轴顶端或最中心的花先开,因此主轴的生长受到限制,而由侧轴继续生长,但侧轴上也是顶花先开放,故其开花的顺序为由上而下或由向外。 杯状聚散花序:花序外观似一朵花,外面围以杯状总苞,总苞具蜜腺,含一朵无被雌花和多朵无被雄花,开放次序是雌花最早伸出开放,雄花开放由到外为聚伞状开放。 聚合果:是指一朵花的许多离生单雌蕊聚集剩余花托,并与花托共同发育的果实。 复果(聚花果):又称花序果、复果(multiple fruit),由一个花序上所有的花,包括花序轴共同发育而成,如桑、凤梨(菠萝)、无花果。 浆果:由一至数心皮组成,外果皮膜质,中果皮、果皮肉质化,含一至数粒种子的果实 肉质果:指果实成熟后,果皮肥厚多汁的果实,如桃、苹果、西红柿等。 真花说:解释被子植物起源的两大对立假说之一,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已灭绝的裸子植物的两性孢子叶球演化而成,大孢子叶成为被子植物的心皮丛——雌蕊群,小孢子叶成为雄蕊群。这种学说称为真花说。 裸子植物的两性孢子叶球演化而来,; .

进化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研究进化基因组学进展 摘要:进化基因组学是利用基因组数据研究差异基因功能、生物系统演化、从基因在水平探索生物进化的学科。随着近年来基因组数据的不断增加,进化基因组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化基因组学主要包括从基因组水平理解和诠释生物进化和新基因分析研究探索两方面的内容。本文介绍了进化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较为常用的方法,以及近年来在细菌、酵母、果蝇进化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进化基因组学系统进化比较基因组学新基因 正文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基因组学的飞速的发展,人们积累了大量的基因组学数据,利用所得的大量的基因组数据与进化生物学相结合,在基因组水平研究生物进化机制,随即产生了进化基因组学。 近年来进化基因组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研究差异基因功能、生物系统演化、从基因在水平探索生物进化的终极方式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对人类理解生命现象和过程有重要作用。 研究系统进化学通常包括两个关键步骤:一方面,在不同物种中鉴定同源性特佂,另一方面利用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方法比较这些特征,进而重新构建这些物种的进化历史[1]。针对这两个关键步骤,传统系统进化学,常采用基于形态学数据和单个基因研究的同源性状鉴定和重建系统进化树(常包括距离法、最大简约法、概率法)[1]的方法来研究。在目前拥有丰富基因组数据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分析基因组数据,利用进化基因组学研究系统进化。 一、目前进化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1)在比较不同生物的基因数据的基础上,从基因组水平理解和诠释生物进化;(2)通过对新基因的分析研究探索基因进化过程的规律两个方面。在进行全基因组进化分析方面,进化基因组学主要集中于构建系统进化树、研究基因组进化策略、研究生物功能变化和进化机制、进化和生态功能基因组学、基因注释的等方面;在新基因方面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概述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概述 XXX* (XXXXX) 摘要: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是从整体水平研究基因的功能及表达规律的科学。对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将助于我们对基因功能的理解和对植物性状的定性改造和利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植物;功能基因组学;ESTs;SAGE Summarize of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 XXX (XXXXX) Abstract: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 studies provide a novel approach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genome-wide gene expression. It is currently being widely focused on the gene expression by transcript profiling and takes us rapidly forward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plant biological traits. In this review, comprehensive of concepts, 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ologies regarding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 and transcript profiling are described. Key words: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 ESTs; SAGE 1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 基因组学(Genomics)是20世纪最后10年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基因组学是指对所有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的一门学科, 1986年由美国科学家Thomas Roderick提出,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1]。基因组学研究分为结构基因组学( structural genomics) 和功能基因组学( functional genomics)。结构基因组学代表基因组分析的早期阶段, 以建立生物体高分辨率遗传、物理和转录图谱为主, 以研究基因序列为目标。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的研究又被称为后基因组学(Post genomics)研究,它是利用结构基因组学提供的信息和产物,通过在基因组或系统水平上全面分析基因的功能,使得生物学研究从对单一基因或蛋白质的研究转向对多个基因或蛋白质同时进行系统研究。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是植物后基因时代研究的核心内容,它强调发展和应用整体的(基因 组水平或系统水平)实验方法分析基因组序列信息、阐明基因功能,其特点是采用高通量的实验方法结合大规模的数据统计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基本策略是从研究单一基因或蛋白质上升到从系统角度研究所有基因或蛋白质。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中,拟南芥和水稻是两种最常用的模式植物。目前, 功能基因组学在水稻、拟南芥等模式植物中取得了较快进展, 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植物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工作[2], 获得了结构基因组数据, 且遗传背景清楚, 易于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 已率先步入后基因组时代。 2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内容 2、1基因组多样性研究[1] *联系人Tel:XXXXX;E-mail:XXXXX

植物功能组研究进展

程论文(作业)封面(2011 至2012 学年度第 2 学期)课程名称:_ ___ 课程编号: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 ________ 学号:_______ 年级:__ ___________ 任课教师: _ ____________ 提交日期:年月日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 开课---结课:第周---第周评阅日期:年月日

植物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摘要:基因组研究计划包括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和以基因功能鉴定为 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两方面的内容。目前基因功能鉴定的方法主要有:基因表达的系统分析(SAGE) 、cDNA 微阵列、DNA(基因) 芯片、蛋白组技术以及基于转座子标签和T-DNA 标签的反求遗传学技术等。本文对上述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植物基因功能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功能基因组学; 基因表达的系统分析;cDNA 微阵列;DNA 芯片;蛋白组 以拟南芥和水稻为代表的植物基因组研究已取得了迅速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占拟南芥基因组(100Mb) 近三分之一的DNA 序列已被测定并在GenBank 数据库中登记注册,预期到2001 年通过全球合作将完成拟南芥全基因组的序列测定工作。随着植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进展,GenBank 中累积了大量的未知功能的DNA 序列,如何鉴定出这些基因的功能将成为基因组研究的重点课题, 因此, 基因组研究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 和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研究, 后者往往又被称为后基因组研究。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内容是利用结构基因组所提供的信息, 发展和应用新的实验手段系统地分析基因的功能〔1 〕。目前人类和酵母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 尤其是对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酵母来说, 其功能基因组研究任务更加紧迫。植物的基因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 但由于吸取了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所以进展也相当迅速, 对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目前也已经受到重视, 在1998 年12月出版的最新一期Plant Cell (10 :1771) 和Plant Physiol . (118 :713) 上均编发了关于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编者按, 并由Bouchez 和Hofte (1998) 〔2 〕综述了植物尤其是拟南芥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现状, 本文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目前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1 基因功能的含义 基因的功能主要包括: 生物化学功能, 如作为蛋白质激酶对特异的蛋白质进行磷酸化修饰; 细胞学功能, 如参与细胞间和细胞内的信号传递途径; 发育上的功能, 如参与形态建成等。目前,获得一段DNA 序列的功能信息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该DNA 序列与GenBank 中公布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如利用BLASTn 和BLASTx 两种软件分别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等。同源性比较的结果大体可以分为如下类型: 与生化和生理功能均已知的基因具同源性; 与生化功能已知的基因具同源性, 但该基因的生理功能未知;与其它物种中生化和生理功能均未知的基因具同源性; 虽与生化和生理功能均已知的基因具同源性, 但对该基因功能的了解尚不深入, 仍停留在表观现象上。上述同源性检索分析方法仅仅为该DNA 片段的功能提供了间接的证据,对基因功能的直接证据还需要实验上的数据。Bouchez 和Hofte (1998)〔2 〕将所需要的实验证据归纳如下: (1) 通过研究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确定其在细胞学或发育上的功能, 如在不同细胞类型、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环境条件下以及病原菌侵染过程中mRNA 和/ 或蛋白质的表达的差异等。(2) 研究基因在亚细胞内的定位和蛋白质的翻译后调控等。(3) 利用基因敲除(knock - out) 技术进行功能丧分析或通过基因的过量表达(转基因) 进行功能获(gain2of2function) 分析,进而研究目的基因与表型性状间的关系。(4) 通过比较研究自发或诱发突变体与其野生型植株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基因表达的差异来获取基因功能的可能信息。 2 植物的表达序列标记(EST) 与基因组大规模测序 通过从cDNA 文库中随机挑取的克隆进行测序所获得的部分cDNA 的5′或3′端序列称为表达序列标记( EST) ,一般长300~500bp 左右, 利用EST作为标记所构建的分子遗传图

基因组学研究的应用前景

基因组学研究的应用前景摘要: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表达产物的学科,基因组的结构不仅是蛋白质,还有许多复杂功能的RNA,包括三个不同的亚领域,及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近几年,基因组学在微生物药物,细菌,病毒基因,营养基因方面都有进展,其前景是光明的。 关键词:基因研究未来结构 一、微生物药物产生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微生物药物是一类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多个产生菌基因组序列已经被测定完成,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功能基因组研究方兴未艾,并在抗生素生物合成,形态分化,调控,发育与进化及此生代谢产物挖掘等方面有着新的发现,展现出广阔的研究前景,青霉素及其衍生的《》内酰胺类抗生素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卫生保健和生活质量,并促进研究人员不断对其工业生产菌株类黄青霉进行遗传改良和提高其产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经过60年的随机诱变筛选,当前青霉素产量至少提高了三个数量级,同时,青霉素的生物合成机理也得到了较为清晰的阐述,其pcbAB编码的非核糖体肽合酶ACVS~DPcbc编码的异青霉素N合成酶IPNS位于细胞质中,而苯乙酸COA连接酶PenDE编码的IPN酰基转移酶位于特殊细胞器一微体中。 研究发现,青霉素合成基因区域串联扩增,产黄青细霉胞中微体含量增加都可显著提高青霉素产量。然而随机诱变筛选得到的黄青霉工业菌株高产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为此,2008年荷兰研究人员联合国美国venter基因组研究所对黄青霉wisconsin54—1225进行了基因组测试和分析,并进一步利用DNA芯片技术研究了wisconsin54—1255及其高产菌株DS17690在培养基中是否添加侧链前体苯乙酸情况下的转录组变化,四组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有2470个基因至少在其中一个条件下是差异表达的,根据更为严格的筛选标准,在PPA存在的条件下,高产菌相比测序菌株有307个基因转录是上调的,和生长代谢,青霉素前体合成及其初级代谢和转运等功能相关,另有271个基因显著下调,主要是与生长代谢及发育分化相关的功能基因。 二、乳酸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07, 24 (2): 200?207, https://www.360docs.net/doc/5b12689142.html, 收稿日期: 2006-05-26; 接受日期: 2006-08-26 * 通讯作者。E-mail: yuanbeauty@https://www.360docs.net/doc/5b12689142.html, .专题介绍.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李媛媛, 傅廷栋, 马朝芝*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0 摘要 芸薹属(Brassica )植物是双子叶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对象。经过十几年的研究,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宏观共线性和微观共线性两个层次的研究均发现, 芸薹属植物之间以及芸薹属和拟南芥之间都存在广泛的共线性, 表明拟南芥信息在芸薹属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芸薹属作物基因组内存在着多个拷贝的共线性区域, 支持二倍体芸薹属作物起源于多倍体祖先的假设。 关键词 芸薹属, 比较基因组, 拟南芥, 宏观共线性, 微观共线性 李媛媛, 傅廷栋, 马朝芝 (2007).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 24, 200?207. 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又称比较遗传学, 是指在不同物种之间利用共同的标记构建图谱或对不同物种基因组相应部分(或全部)区域进行测序, 比较它们之间的基因数目、相对位置、结构关系等, 以揭示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家族成员数目和排列顺序的异同。一般来讲, 比较基因组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基于遗传图谱的宏观共线性和基于物理图谱或测序的微观共线性。目前, 禾本科植物的比较基因组研究最为透彻,而芸薹属(Brassica )植物则是双子叶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对象。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 经过十几年的历程,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已在宏观共线性和微观共线性两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1 芸薹属植物基因组概况 芸薹属是十字花科(Cruciferae)植物中最重要的一个属,包含许多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油料、蔬菜和饲料作物。从细胞遗传学角度讲, 芸薹属栽培种包括白菜(B. rapa ;AA , 2n = 20)、甘蓝(B. oleracea ; CC , 2n = 18)和黑芥(B. nigra ; BB , 2n = 16) 3个二倍体基本种以及甘蓝型油菜(B. napus ; AACC , 2n = 38)、芥菜型油菜(B.juncea ; AABB , 2n = 36)和埃塞俄比亚芥(B. carinata ; BBCC , 2n = 34) 3个四倍体复合种。种间人工合成的研究结果表明, 白菜、甘蓝和黑芥为3个基本染色体种,它们通过相互杂交和自然加倍而形成了现在的四倍体种,这就是著名的禹氏三角(U, 1935)。通过对核DNA 含量的计算, 推测二倍体芸薹属基因组约为拟南芥基因组(125 Mb)的3-5倍, 而四倍体芸薹属基因组则是拟南芥基因组的10倍左右(Bennett and Sm ith, 1976;Arumuganathan and Earle, 1991)。 2 芸薹属植物比较遗传图谱 比较遗传作图是利用一个种的基因或者基因的部分片段或者遗传标记, 通过遗传学的方法在其它的物种中寻找其同源序列及构建相应的遗传标记图。芸薹属植物比较遗传图谱研究可对芸薹属植物之间的结构、亲缘关系及其进化演变提供分子水平的证据; 特别是芸薹属和拟南芥的比较遗传作图, 将大大增加芸薹属中可供利用的遗传标记。近年来, 芸薹属植物之间以及芸薹属植物与拟南芥之间的比较遗传作图研究都取得了一些重要结果。 2.1 芸薹属植物之间的比较作图 芸薹属不同种基因组的比较研究首先是在白菜和甘蓝之

(完整版)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 第一章绪论 一.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 裸子植物高等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 真菌 细菌菌类植物 卵菌 黏菌 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 褐藻 红藻非维管束植物 蓝藻低等植物 绿藻 黄藻藻类植物 金藻 甲藻 硅藻 裸藻 轮藻 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 ○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 ○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 ○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 ○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 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 4.植物作用 □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 ◇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 ○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 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 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 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 □2植物与环境 ○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 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1.细胞概念 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的内容 ○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 ○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 ○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 ○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 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 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 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原生质有着相似的基本成分。 1.水和无机物:原生质含有大量的水,一般占全重的60-90%。原生质中还含有 无机盐及许多呈离子状态的元素,如铁、锌、锰、镁、钾、钠、氯等。 2.有机化合物 ○1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结构蛋白、活性蛋白、储藏蛋白; ○2核酸:含有核糖的核糖核酸(RNA),含有脱氧核糖的脱氧核糖(DNA); ○3脂类:经水解后产生脂肪酸的物质,单纯脂、复合脂、结合脂等; ○4糖类:单糖(葡萄糖、核糖), 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纤维素、淀粉) --酶、维生素、激素、抗菌素等。

进化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进化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刘超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济南250100) 摘要:进化基因组学是利用基因组数据研究差异基因功能、生物系统演化、从基因在水平探索生物进化的学科。随着近年来基因组数据的不断增加,进化基因组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化基因组学主要包括从基因组水平理解和诠释生物进化和新基因分析研究探索两方面的内容。本文介绍了进化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较为常用的方法,以及近年来在细菌、酵母、果蝇进化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进化基因组学系统进化比较基因组学新基因 前言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基因组学的飞速的发展,人们积累了大量的基因组学数据,利用所得的大量的基因组数据与进化生物学相结合,在基因组水平研究生物进化机制,随即产生了进化基因组学(Evolutional Genomics)。 近年来进化基因组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研究差异基因功能、生物系统演化、从基因在水平探索生物进化的终极方式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对人类理解生命现象和过程有重要作用。 1进化基因组学研究内容 研究系统进化学通常包括两个关键步骤:一方面,在不同物种中鉴定同源性特佂,另一方面利用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方法比较这些特征,进而重新构建这些物种的进化历史[1]。针对这两个关键步骤,传统系统进化学,常采用基于形态学数据和单个基因研究的同源性状鉴定和重建系统进化树(常包括距离法、最大简约法、概率法)[1]的方法来研究。在目前拥有丰富基因组数据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分析基因组数据,利用进化基因组学研究系统进化。

目前进化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1)在比较不同生物的基因数据的基础上,从基因组水平理解和诠释生物进化;(2)通过对新基因的分析研究探索基因进化过程的规律两个方面[2](如图1)。在进行全基因组进化分析方面,进化基因组学主要集中于构建系统进化树、研究基因组进化策略、研究生物功能变化和进化机制、进化和生态功能基因组学[2]、基因注释的等方面;在新基因方面主要分析基因产生机制和新基因固定及其动力学研究。 图1 进化基因组学主要研究内容 目前进化基因组学的研究有力的解决了一些基础性的进化问题,但也出现了一些未来需要急需解决的挑战。例如生物进化的本质和目前重建系统进化树方法的限制[1]。 2研究进化基因组学的方法 研究进化基因组学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基因组数据分析和研究新基因的产生和演化两种。 2.1利用基因组数据进行系统进化分析 利用基因组数据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常有基于基因序列的方法和基于全基因特征的方法。(如图2)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的发展 摘要:随着植物基因组学的发展,植物研究的热点转向了功能基因组学。如何确定大量的基因序列的功能,并进而了解基因与基因之间通过其代谢产物而形成的控制生物体代谢和发育的调控网络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多摒弃原来传统的技术而采用新发展的方法,既省力又节源的研究基因的功能。 关键词:功能基因组学;表达序列标签技术;代谢组学;RNA干扰 二十一世纪以来,基因组学在各种模式生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的基础上发展迅速。基因组学已经产生很多个分支,比如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等。其中,结构基因组学是基因组学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建立生物的高分辨率遗传图和物理图为主。功能基因组学则代表基因组学发展的新阶段,是利用结构基因组学所提供的信息,发展和应用新的研究方法,从单一基因或蛋白质的研究转向多基因和多蛋白质的综合研究的一门学科,又被称为“后基因组学”。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是植物后基因时代研究的核心内容,它强调发展和应用整体的实验方法分析基因组序列信息、阐明基因功能,其特点是采用高通量的实验方法结合大规模的数据统计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中,拟南芥和水稻是两种最常用的模式生物,近年来小麦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也在进行,主要集中于基因组中转录表达的部分。 1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中的分子标记 如何快速高效的从基因组中获取生物信息,是一个急迫并且有挑战性的课题。然而,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 Sequence Tags,EST)的出现成为结构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连接重要依据。EST是从cDNA序列中获得的有特异性特征,能特指某个基因,它的发展成为功能基因组学发展的基础,Genbank中积累的大量EST序列不仅为新基因的发现提供帮助,而且为开发基于PCR的各种分子标记提供资源,如EST-SSR,CAPS,SNP,SRAP和TRAP等。截止2000年数据库dbEST中的主要信息统计如表1所示。

植物基因组学的的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课程论文 题目:植物基因组学的的研究进展姓名:秦冉 学号:11316040

植物基因组学的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近年来关于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对拟南芥、水稻2种重要的模式植物在结构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所使用的技术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The recent progress in plant genomics research Abstract: With the completion of genome sequencing ofthe model plant-- Arabid opsis and rice,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on plant genomics emerge in recent yea r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2 important model plant--Arabidopsis and rice in structural genomics,comparative genomics,functional genomics and technology methods used in this research are introduced briefly in this paper. Keywords:plant; genomics; research advances 前言 基因组是1924年提出用于描述生物的全部基因和染色体组成的概念。1986年由美国科学家Thomas Roderick提出的基因组学是指对所有基因进行基因组作图(包括遗传图谱、物理图谱、转录本图谱)、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定位和基因功能分析的一门科学。自从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基因组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发展成了一门生命科学的前沿和热点领域。而植物基因组研究与其他真核生物和人类基因组研究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不同植物的基因组大小即使在亲缘关系非常近的种类之间差别也很大; 其次,很多植物是异源多倍体,即便是二倍体植物中有些种类也存在较为广泛的体细胞内多倍化( endopolyp loidy)现象[1]。基因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①结构基因组学,以全序列测序为目标,构建高分辨率的以染色体重组交换为基础的遗传图谱和以DNA 的核苷酸序列为基础的物理图谱。②功能基因组学,即“后基因组计划”,是结构基因组研究的延伸,利用结构基因组提供的遗传信息,利用表达序列标签,建立以转录图谱为基础的功能图谱( 基因组表达图谱),系统研究基因的功能,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是当前植物学最前沿的领域之一。③蛋白质组学,是功能基因组学的深入,因为基因的功能最终将以蛋白质的形式体现。 近来,以水稻( Oryza sativa)和拟南芥(Arabadopsis thaliana)为代表的植物基因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如植物分子连锁遗传图谱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已经在植物基因组的组织结构和基因组进化等方面得到了有重要价值的结论; 植物基因组物理作图和序列测定的研究集中于拟南芥和水稻上; 植物比较基因组作图证实在许多近缘植物甚至整个植物界的部分染色体区段或整个基因组中都存在着广泛的基因共线性,使得我们可以利用同源性对各种植物的基因组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和利用。本文主要对拟南芥、水稻2种重要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