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多彩表演专题小结

二00九学年度第一学期

柠檬班专题小结

——中班多彩表演活动在自主游戏中的实施《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可见,游戏在如今的课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而“自主游戏是幼儿带着兴趣、自主地、积极地作用于环境,动脑动身,创造和展开活动的整个动态”,在自主游戏中更能促进幼儿想象力、主动性与自主性的发展。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在高结构的多彩表演活动中,大多数幼儿显得比较拘束,且受到活动形式的限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表现力的发展,因此,在自主游戏中我们应当给与弥补,以达到课程的平衡性。

中班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自主阅读的能力,如正确的翻阅方法及辨别简单的阅读符号等,为其理解素材内容奠定了基础,引发其表达表现。为此,本班本学期以自主游戏为载体,开展多彩表演活动,从而促进幼儿表达表现能力的发展,现就本班现阶段的研究,我们梳理了一些有效的实施策略,现将所得经验与大家分享,为其他教师提供参照:

第一:在多彩表演自主游戏中,教师应重在观察幼儿表演,淡化表演的结果。

四个孩子来到了小舞台,要表演《胡萝卜先生》,四个人的角色分配很顺利,但是等他们戴好头饰后,觉得很新奇,互相欣赏着自己戴的头饰。而后就开始模仿动物的动作嬉戏打闹。“你们今天表演什么故事?”我介入了他们的游戏,“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我,“那,可以开始了吗?我最喜欢这个故事了!”我问道,“谁先说啊?”“胡萝卜先生先梳胡子啊!”“问问老师吧!”他们这才渐渐进入协商阶段。最后,在孩子的一再求助下,

变成了我讲故事,他们表演。可见案例中幼儿在表演时的游戏目的性很弱,依赖成人参与才能坚持游戏主题。在没有老师参与的情况下,孩子们会随意中断自己的表演,因为准备道具、材料而忘了游戏的最终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中班幼儿以愉悦为游戏目的,任务意识不强的特点。

因此在阅读表演区角活动中,教师应重在观察幼儿表演,淡化表演的结果,关注幼儿的表演并不是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过多的指导、干预,应强调教师的观看和倾听,让幼儿觉得别人承认自己的存在,幼儿有充分时间和自由进行表演,心理无压力和负担。只有理解教师的角色,才能在关注幼儿的表演时,主动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教师重视他,允许他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创造。为解决这一介入又干预的矛盾,下阶段尝试投放故事录音,充当教师在旁提醒的角色。

第二:及时发现了孩子需要提升的点,引导幼儿深入的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角色的形象特征、角色的内心活动、情绪变化等。

几个孩子来到小舞台,想要表演金色的房子,大家一起选好道具和头饰后,开始表演了,在故事背景录音的提示下,孩子们完整的表演完了故事,却十分平淡,看不出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变化。区角交流分享的时候,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孩子,“该怎么表现小姑娘一开始不愿意小动物进屋的样子呢?”“如果你是动物朋友,听了小姑娘的话,会怎么样?”孩子们回答说“小姑娘会嘟起嘴,小动物一开始肯定也不高兴……”由此,我引导孩子在表演中用适当的表情和语气来丰富人物形象。

声音也是有表情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声音表情实质上就是语气、语调、语速的变化所表达的人物不同的情绪、情感及音色的区别代表的人物不同的形象特征。幼儿学习声音的表演技巧,首先要让孩子们

理解声音有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声音表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如说同一句话:“下雨了”用较高的音高、较快的语速及向上的语调说出来,能表达一种快乐、欣喜的情绪;用较低的音高、较慢的语速及向下的语调说出来,表达的是一种沮丧、失望的情绪。

第三: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不代替孩子表演。

《昆虫运动会》是学习书上的一首儿歌,琅琅上口孩子很容易记住,之后孩子们表演的欲望非常强烈,纷纷说也要在教室里开一个昆虫运动会。

邱昱康和赵鹏飞戴着螳螂的头饰,身上还披着一件绿颜色披风,两个人开心得在小舞台上说着:“我是螳螂大哥,我们今天也来参加运动会,我的大刀也厉害了!不信你们看看。”说着就开始和赵鹏飞武器了“大刀”,我们还帮孩子配上了京剧里的音乐,真是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有的还给其他的孩子耍耍自己的绝活请台下的小观众来大胆猜测,其他的孩子也是不甘示弱,纷纷都表现起自己的绝活,在最后昆虫运动会比赛开始的时候,孩子们特别兴奋,都帮着其他的孩子加油。

原本枯燥的儿歌在孩子们的表演下变得有趣了起来,通过他们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儿歌中的昆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出来。以往多彩表演中,教师往往会在表演之前直接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限制了孩子自己的想象、创造能力,往往起到相反的作用。

其次,应充分为孩子准备好表演的道具、音乐、还有故事的情境,这样更加能够激发孩子表演的欲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发展的表演方式,让孩子真正被这种表演的环境所吸引,同时在孩子表演的时候老师要及时地对孩子进行肯定,给予孩子足够思考的时间,老师在旁边积极地引导,参与幼儿讨论,真正的尊重幼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