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变化规律.奥数

图形的变化规律.奥数
图形的变化规律.奥数

图形的变化规律

在下图的一组图形中,"?"处应填什么样的图形?

解:仔细观察可发现,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最右边的完整图形是这样变来的:将最左边的半个图形,往右平移到中间图形位置,然后再去掉两个图形的重合部分。按这个规律可知"?"处就填:

图形的等份划分

在右图中画一条直线,把图形分成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两部分。

解:图中共有18个正方形小格,若分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时,每一部分应包含有9个正方形小格。还可以看出,此图中有一条"斜线"边缘。经尝试可做出如虚线所示的划分。

找数字规律

按规律填数:15、11、13、13、11、15、9、17、7、()、()、21、3

解:这一排数的规律应该一个数隔一个数来看,分成两组依次为:

15、13、11、9、7、……

11、13、15、17、……

所以两个空里面应该填19、5

猜猜他几岁?

小亮今年7岁,爸爸比他大30岁,三年前爸爸是多少岁?

解:因为爸爸比小亮大30岁,所以爸爸今年有30+7=37(岁)。因此三年前爸爸的年龄

37-3=34(岁)

填数字计算

在下面的○中填上数字,使得每一条线上的三个○中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15

解:因为每条线上的三个○里的数之和都等于15,所以要求第三个数,就必须用15减去已知的两个数的和。

因此第一个○中应该填15-8-1=6 第二个○中应该填15-2-4=9

第三个○中应该填15-3-7=5

找规律画图

试一试,把图中的形状继续画下去

○△□□□○△□□□

解: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图中的图形由○△□□□五个一组循环的不停出现,因此在后面应该继续是这五个图形交替出现,所以接下来的四个图形为○ △ □ □

数线段

分组与组式

如下图所示把1、2、3、4、5、6、7、8、9九个数字分成两部分,再组成两个数,填入下面的两个方框里,使两个数的和等于99999

解:把九个数字分成两部分,组成两个数,要求相加之和由五个9组成,可见一个数应是五位数,且9应在最高位,另一个是四位数。把除9之外的其余八个数字分成四对,每对的和是9,它们应是1和8,2和7,3和6,4和5。它们可以组成以下算式,如:

可见分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奇与偶

傍晚开电灯,小虎淘气,一连拉了7下开关。请你说说这时灯是亮了还是没亮?我们还不妨接着问,拉8下呢?拉9下呢?拉10下呢?甚至拉100下呢?你都能知道灯是亮还是不亮吗?

解:见下表。为了回答上面这些问题,我们从简单情况考虑起,并作出下表,便可一目了然。

仔细观察,就可以找出规律:

拉奇数次,灯亮;拉偶数次,灯不亮。

对于大的数,比如说拉100下,可知灯不亮。因为100是个偶数。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与错: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3)既有一个直角,又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直角等腰三角形或叫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

相同点: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大图形里面内接(套着)一个同样形状的小图形组成。

不同点:(1)的大小两个图形都是正方形,(2)的大小两个图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填空格

如下图所示。在正方形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四个数相加都得34。

解:因为要求每行的四个数之和是34,而第三横行已有的三个数之和为9+7+12=28,所以此行空格中可填6。也可先填图中另一斜行,因这斜行中已有的三个数之和是13+10+7=3 0,所以,这斜行的空格,也就是图的左下角的空格中应填4。接着,用同样的思考方法填出其余所有空格。

速算

在1、2、3、4、5、6、7之间放几个"+"号,使它们的和等于100,试试看。

1 2 3 4 5 6 7 =100

解:对这类题目一是要大胆尝试,边想边写,千万不要只想不写!二是可以先考虑与目标值(此题是100)较接近的大数,再考虑用较小的数进行调整、修正,使式子的得数逐渐接近目标值,也就是使之转化为较简单的情况。

(1)对此题可考虑先在67前面放一个"+"号,这样比100还小33,也就是说,转化成了较简单的情况:

12345=33

再考虑在23前放个"+"号,它比33还小10,这样问题又转化为:

145=10

这就很容易看出来了:1+4+5=10

所以最后可以确定组成的算式是:

1+23+4+5+67=100

(2)此题还可以有另外的解法,边看边想可得出:34+56=90

剩下的三个数:

1+2+7=10

所以最后可以组成如下的算式:

1+2+34+56+7=100。

分组与组式

某公园里有三棵树,它们的树龄分别由1、2、3、4、5、6这六个数字中的不同的两个数字组成,而且其中一棵的树龄正好是其他两棵树龄和的一半,你知道这三棵树各是多少岁吗?

解:这道题的实质就是:把1、2、3、4、5、6六个数分成三组,每组两个数,组成二位数,使其中的两个二位数之和等于第三个二位数的2倍。顺便说一下,把生活中的趣味问题转化成为纯数学型的题目是一种重要的本领,同学们要从小就注意增强这种能力,以便将来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仔细观察、大胆尝试,将这六个数分组、组合,可得出的三个数是:12,34,56,因为

12+56=34×2

即这三棵树的树龄是12岁、34岁、56岁。这道题有几种不同的答案,请你动动脑筋找出另外的答案。

速算

计算1+2+3+4+5+6+7+8+9+10

解:对于这道题,当然可以从左往右逐步相加:

1+2=3 3+3=6

6+4=10 10+5=15

15+6=21 21+7=28

28+8=36 36+9=45

45+10=55

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得到每一步的结果,但缺点是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以后步步都错。若是利用凑十法,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区分图形

下图中的两个图形,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请你仔细观察、分析。

解:

相同点: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大图形里面内接(套着)一个同样形状的小图形组成。

不同点:(1)的大小两个图形都是正方形,(2)的大小两个图形都是等边三角形。数一数

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正方形、几个等边三角形、几个圆?

答案:

时间问题

汽车每隔15分钟开出一班,哥哥想乘9时10分的一班车,但到站时,已是9时20分,那么他要等()分钟才能乘上下一班车。

解答:因为9时10分有一班车,所以后面一班车在9是25分的时候会到,因此还需要

25-20=5(分钟)

抽屉问题

把16只鸡分别装进5个笼子里,要使每个笼子里鸡的只数都不相同,应怎样装?请把每只笼子里的鸡的只数分别填入下面五个方框中。

解答:从最小的数开始排列:1、2、3、4、5,和为15,还差一只。只有把最后一只放到第5个笼子里面才能保证每个笼子的数量都不一样,因此分别为:1、2、3、4、6。

数一数

环形跑道上正在进行长跑比赛。每位运动员前面有7个人在跑,每位运动员后面也有7个人在跑。跑道上一共有()个运动员?

解答:因为是环形跑道,所以场上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作是在自己的前面跑,也可以看作是在自己的后面跑。那么场上一共有7+1=8个人。

趣味题

三个人吃3个馒头,用3分钟才吃完;照这样计算,九个人吃9个馒,需要()分钟才吃完?

解答:由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一个人吃一个馒头需要3分钟,所以九个人吃九个馒头还是需要3分钟。

分糖吃

林林、红红、芳芳三个小朋友买糖吃。林林买了7粒,红红买了8粒,芳芳没有买。三个小朋友要平分吃,芳芳一共付了1元钱,其中给林林()角,给红红()。

解答:因为每人可以平均分到(7+8)÷3=5(个)糖,即每一粒糖需要10÷2=5(角),芳芳的糖里面有2粒来自林林,3粒来自红红,因此要给林林4角,给红红6角。

填图形

把1,2,3,5,7,8填入下面的圈圈中,使得每个三角形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相等,要怎么填呢?

解答:圈圈中填的是1~9,1+2+3+4+5+6+7+8+9=45,所以旁边三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上的和是15,中间的三角形和也是15,中间剩下的那个填5,其余的慢慢填就好了。同学们也可以通过尝试来得到结果的。

图中1和9,3和8,2和7的位置可以互换。

小学奥数图形找规律题库学生版(供参考)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 图形找规律 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一般地说,在观察图形变化规律时,应抓住一下几点来考虑问题: ⑴图形数量的变化;⑵图形形状的变化;⑶图形大小的变化; ⑷图形颜色的变化;⑸图形位置的变化;⑹图形繁简的变化. 对于较复杂的图形,也可分为几部分来分别考虑,总而言之,只要全面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抓住规律,解决问题. 板块一数量规律 【例 1】请找出下面哪个图形与其他图形不一样. 【例 2】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例 3】观察下面的图形,按规律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例 4】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补上一幅,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系列。 【例 5】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再补上一幅,使它们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 【例 6】观察下图中的点群,请回答: (1)方框内的点群包含多少个点? (2)推测第10个点群中包含多少个点? (3)前10个点群中,所有点的总数是多少? 【例 7】观察下面由点组成的图形(点群),请回答: (1)方框内的点群包含多少个点? (2)第(10)个点群中包含多少个点? (3)前十个点群中,所有点的总数是多少? 【例 8】下图表示“宝塔”,它们的层数不同,但都是由一样大的小三角形摆成的.仔细观察后,请回答:(1)五层的“宝塔”的最下层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 (2)整个五层“宝塔”一共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 板块二旋转、轮换型规律 【例 9】相传古时候一位老人留在人间很多宝盒,里面装着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但是并不是拥有宝盒都可以得到这笔财富,在宝盒的上面设置了密码,只有写出密码的人才会真正拥有这笔财富,聪明的你你能找出密码吗? ○□☆△○□☆△ △○□☆△○□☆ ☆△○□☆△○□ ()()()()()()()() 【例 10】下面的图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仔细观察,并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1) (2) (3) 【例 11】观察下图的变化规律,画出丙图. 【例 12】有六种不同图案的瓷砖,每种各6块.将它们砌在如下图那样的地面上,使每一横行和每一竖行都没有相同图案的瓷砖.你会怎样设计? 【例 13】下面各种各样的娃娃头好看吗?认真观察你能找到它们排列的规律吗?根据规律把最后一个画出来. 【例 14】观察图中所给出图形的变化规律,然后在空白处填画上所缺的图形. 【例 15】琪琪特别喜欢蝴蝶,她用直尺和圆规在纸上画了9幅蝴蝶图,并用剪刀将它们一一剪下来.她将这9只纸蝴蝶摆在桌上,见下图1,她发现这些纸蝴蝶排列挺有规律,突然一阵风来,吹走了3只纸蝴蝶,见下图2.你能找出蝴蝶的排列规律,将图2的3只蝴蝶放入图1的空缺处吗?

小学奥数图形找规律题库教师版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一般地说,在观察图形变化规律时,应抓住一下几点来考虑问题: ⑴图形数量的变化;⑵图形形状的变化;⑶图形大小的变化; ⑷图形颜色的变化;⑸图形位置的变化;⑹图形繁简的变化 . 对于较复杂的图形,也可分为几部分来分别考虑,总而言之,只要全面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抓住规律, 解决问题? 板块一数量规律 【例1】请找出下面哪个图形与其他图形不一样 ? ⑴ (2) (3) ⑷ (S ) 【解析】 这组图形的共同特征是,连接各边上一点,组成一个复合图形 ?所不同的是,第四个图形是一个六边 形,而其它几个都是四边形,这样,只有( 4)与其它不一样 【例2】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 ”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O O O O. O O, △ 6 r △△ ° ■丨 △ 【解析】 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 ?因为圆 形 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圆形。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 ”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 △ △ △ △ △ △ □ △ ? □ □ △ □ □ □ 【解析】(方法一)横着看,每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 不变?因为三角形的个数是按 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 ”处应填一个三角形△ ? (方法二)竖着看,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三角形按照 4、?、2、1 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 “?”处应是三角形△ ?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 ”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图形找规律

3.4 找几何图形的规律

3.4 找几何图形的规律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形形状的变化,图形位置的改变,图形数量的变化,从而找到变化规律。 2、通过探索图形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形形状的变化,图形位置的改变,图形数量的变化,从而找到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探索图形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 教学过程: 一、情景体验 故事引入:今天,三个小朋友去森林里面探险,他们沿着林荫小道,听着鸟语,闻着花香,一路走着。突然,在一座小山后面,他们发现了一个藏宝箱,藏宝箱上了锁,打开锁,才能拿到里面的宝藏。这时,一位仙翁告诉他们,只有先破解密码图,才能顺利打开锁,获取宝藏。

(展示图片PPT)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应该如何破解密码图吗? 详细解答过程见PPT,可以引导学生一行一行地观察图形找规律,也可以引导学生一列一列地观察图形找规律。 二、思维探索(建立知识模型) 展示例1 按顺序观察下面图形的变化规律,请在空格处画出图形。 师:图中有哪些图形? 生:有三角形和正方形。 师:一行一行的观察,三角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变化规律呢? 生:从上往下,三角形的个数分别为4、3、?、1,每行的三角形个数依次减少1个,而正方形的个数分别为0、1、?、3,每行的正方形个数依次增加1个。所以?=△。 师:对,我们来检验下,从每行来看,三角形的个数分别为4、3、2、1,正方形的个数分别为0、1、2、3。刚好符合我们找到的规律。 (注意:老师们再引导学生一列一列的看,也能找到规律解决问题或验证答案)例2:下图中的图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仔细观察,并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word完整版)一年级奥数教案——找规律填图形教师版

第四讲 找规律填图形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类题,即让你根据已知的图形,找出要求填入的图形。这就需要根据已知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推算,找出规律,确定所填的图形。 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能感到学数学的乐趣,而且还能从小培养我们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处应填什么样的图形 解:不难看出,每组的规律是前两个图形合成第三个图形,于是?处应该是 下面是两串有规律的珠子,其中一段装在盒子里看不到,请画出盒子里串的珠子。 解:(1)观察第一段珠子,发现白色珠子每次分别有1个,2个,3个……黑色珠子每次1个,于是盒子里应当是1个黑色的、4个白色的。 (2)仔细观察,可以看出,白色珠子的规律是1个,3个,5个,7个,而黑色珠子是2个,4个,6个,于是盒子里应当是2个黑色的、3个白色的。 在下面的小方格里画出一些动物骨架的简图,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动物 身体骨架变化是有规律的,根据图中出现的规律,你知道空格里应该画什么样的动 物骨架吗? 挑战例题 ? 例1 例2 例3

解:仔细观察,发现动物骨架的三部分分别有规律。 (1) 身子可以分为向上弯、向下弯、平直,共3种。 (2) 腿可以分为2条、3条、4条,共3种。 (3) 脚分为直线、圆圈、没有,共3种。 根据第三行缺少的,我们知道,应当是向上弯的身子,三条腿,圆圈脚。如下图 根据前面图形变化规律在问号处画图。 解:如图规律知道在?处应当是一个六边形,每个顶角都有一个圆圈。 解:观察横线和竖线的规律,可以看出每一行中,横线都是 1,2,3条,而竖线是第一列1条,第二列2条,第三列3条。于是“?”处应当是3横3竖,如图: 在问号处应填下面一行中四个图的哪一个? 解:观察发现每个图形中圆圈和黑正方形的位置都不相同,按照每一个出现过的位置,问号处应当选A 。 在下面图中,按照前两个图的规律,在第三个图的空白处填一个合适的图形。

小学奥数图形找规律题库教师版讲解学习

图形找规律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一般地说,在观察图形变化规律时,应抓住一下几点来考虑问题: ⑴图形数量的变化;⑵图形形状的变化;⑶图形大小的变化; ⑷图形颜色的变化;⑸图形位置的变化;⑹图形繁简的变化. 对于较复杂的图形,也可分为几部分来分别考虑,总而言之,只要全面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抓住规律,解决问题. 板块一数量规律 【例 1】请找出下面哪个图形与其他图形不一样 . 【例 2】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 【解析】(方法一)横着看,每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三角形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三角形△. (方法二)竖着看,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三角形按照4、?、2、1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处应是三角形△.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解析】 (方法一)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 变.因为圆形的个数是按5、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圆形. (方法二)竖着看,圆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圆形按照5、4、?、2、1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 “?”处应是圆形. 【例 3】 观察下面的图形,按规律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5) (4) (3) (2) ? 【解析】 本题中,几何图形的变化表现在数量关系上,图中黑三角形的个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从(2)起, 每一个格比前面一个格多两个黑三角形,所以,第( 4)个方框中应填七个黑三角形. 【例 4】 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补上一幅,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系列。 【解析】 观察发现,乌龟的顺序是:头、身→一只脚、背上一个点→两只脚、背上两个点→两只脚、一条尾、 背上三个点→三只脚、一条尾、背上四个点,根据这个规律,最后一幅图应该是:→四只脚、一条尾、背上五个点.即: 【例 5】 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再补上一幅,使它们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 【解析】 第一格有8个圆圈,第二格有4个圆圈,第三格有2个圆圈,第四格有1个圆圈,第五格有半个圆 圈.由此发现,前一格中的图减少一般,正好是后一格的图.所以第六格的图应该是第五格图的一半,即: 【例 6】 观察下图中的点群,请回答: (1) 方框内的点群包含多少个点? (2) 推测第10个点群中包含多少个点? (3) 前10个点群中,所有点的总数是多少?

几何图形中的变与不变

几何图形中的变与不变 ___面积不变周长变化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用几个面积相同的正方形摆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感受面积不会发生变化,图形的周长会变小或不变。 2、通过对用几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摆各种不同形状的周长变化情况进行探讨,总结周长变化规律。 3、通过学习探讨感受数学的学习乐趣,灵活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用几个相同面积的正方形摆不同图形的方法。 2、探讨周长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是如何变化的。 3、面积与周长的特点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具准备: 1、老师准备12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大方格纸一张。每桌同学准备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6个。 2、面积与周长变化对照表。 3、PPT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前几天的学习,大家一定都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而且也能根据条件进行不同情况下计算,好,今天老师想与你们一起来探讨几何图形中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周长的变化情况。 (二)动手操作,探索不同的组合形式 (1)规则图形的组合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了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出示),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用这6个正方形能摆成一些什么图形…… (生先想,然后动手摆) 生:……

师:教师巡视。 师:老师在下边巡视时,看到了同学们许多不同的摆法,真好!现在老师想请几个同学上黑板来将他们的摆法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 生:展示自己的摆法。 师:同学们摆出了各种形状的组合,但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组成的图形是规则的长方形。 (2)不规则图形的组合 师:同学们能不能用这6个正方形摆一些不规则的图形呢?老师来个抛砖引玉,请看: 师:同学们像这样的不规则图形你一定拼出各种各样的,请同学们开动你的脑筋,再去拼一拼吧! 生:……动手拼成其它不规则图形。 师:帮助一些小组的同学拼组图形 生:请同学上黑板去展示拼成的各种图形。 师:生展示一个,在PPT上出示一个……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思维拓展】数学一年级思维拓展之图形变化规律(附答案)必考知识点

一年级思维拓展之图形变化规律1.选择一个合适的图形放在九宫格的“?”处. 2.找一个合适的图放在九宫格的“?”处.

3.找一个合适的图放在九宫格的“?”处. 4.选择一个合适的图形放在九宫格的“?”处 5.选择一个合适的图形放在九宫格的“?”处

6.观察图中各组图形的规律,填出最后一幅图中的图形. 7.根据图中规律,将表补充完整 8.找规律,补全空白方框 9.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10.观察下面的图形,按规律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这一道题是按照图形找规律.根据观察可以得出:图中出现减号时,图形减少一半;出现加号时,图形增加一倍.第三行是三角形,中间是减号,所以选择,三角形的一半. 2.【答案】B 【解析】这一道题是按照图形找规律.根据观察可以得出:每一行的图形中第一个图减去第二个图可以得到第三个图.所以答案选择B 3.【答案】A 【解析】

这一道题是按照图形找规律.根据观察可以得出: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图形都在顺时针旋转,所以选择A. 4.【答案】B 【解析】根据观察可以得出:图中出现减号时,图形减少一半;出现加号时,图形左右增加一倍.第三行是五角星,中间的空是加号,所以选择B 5.【答案】A 【解析】这一道题是按照图形找规律.根据观察可以得出:第一行和第二行 的图形都在顺时针旋转,所以选择A 9.【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解析】(方法一)横着看,每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三角形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三角形△. (方法二)竖着看,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三角形按照4、?、2、1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处应是三角形△. 10.【答案】七个黑三角形 【解析】本题中,几何图形的变化表现在数量关系上,图中黑三角形的个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从(2)起,每一个格比前面一个格多两个黑三角形,所以,第(4)个方框中应填七个黑三角形.

按规律画图形小学奥数试题大全

知识要点:把一些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然后用白纸盖住其中一部分,你想要画出被盖住 的部分,就必须仔细观察没盖住的图形,从中寻找规律.观察图形的变化,可从图形的形状、位置、方向、数量、大小、颜色等方面入手,从中找出规律. {例1} 观察下列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变化的规律,在空白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这样思考: 在方向上,图1图2画的是笑脸,只不过是数量上有增减;图2图4所画的虽不相同,但是数量和位置相同.从而我们确定,图3图4画的都是月亮,并且图3位置和数量都与图1相同. 答案: {例2}观察下列图形的变化,按照规律补充完整.

这样思考: 从左至右黑点的个数依次为4、3、2个,依此推断,第四个圆里只有一个圆点;图1图3斜线的方向相同,那么图2图4斜线的方向相同. 答案: {例3} 按顺序观察下列图形的变化,然后按照规律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图形。 这样思考:我们把第一幅图的星当作1号, 方形是2号, 三角是3号, 圆是4号.第二幅图星是2号,第三幅图星是3号,依此规律,第4幅图星是4号.其他三个小图形也会发现此规律. 答案: {例4}小红在院子里采了许多花,把它们整整齐齐的排列着.下面这个空圈中应摆什么花?

这样思考:仔细观察每份花朵的变化规律。从种类上看有两种花,它们依次交替出现。从枝数上看,1枝、2枝、2枝依次重复出现。 答案: {例5}观察下面图形的变化,请你接着再画出一幅图来。

这样思考: 观察上面的图发现,横着看最下面一排的骨头每次 多一块,第二排的骨头也每次多一块,依次类推。从形状上看像楼梯,第一幅图是1块,第二幅图是按照1、2的顺序排列,第三幅图是按照1、2、3的顺序来排列。那么第四幅图就是按照1、2、3、4的顺序排列。 答案: ·题目1:有一堵墙上的砖坏了一部分,现在请你仔细观察排列规律,猜一猜要补上多少块同样的砖,才能把墙补好? 图1 A.A B.B 查看答案 如图看不清或变形,可以点击图片放大窗 体底部 ·题目2:仔细观察,寻找规律,在问号处填上合适的图形。 图1 A.A B.B 查看答案 如图看不清或变形,可以点击图片放大窗 体底部 ·题目3:仔细观察,寻找规律,在问号处填上合适的图形。 图1 A.A

三年级几何图形的剪拼教师版

知识要点 找对称 【例 1】 把一个33 的的网格分成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四份。 【分析】 答案不唯一,最简单的分法如右上图。 【例 2】 哥哥和弟弟一起做手工,想把一张红色的平行四边形蜡光纸沿着一条直线,把它剪成大小、形状 完全相同的两部分。想一想,你可以有多少种剪法? 按照题目要求(形状和面积),根据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在纸上画图或者实际的剪拼,来掌握图形的变化,包括把一个几何图形分割成几个图形以及把几个几何图形拼成几个图形。 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自制“七巧板”或者“伤脑筋十二块”等中国传统益智拼板游戏,在闲暇时间尝试拼一下,说不定还能拼出自创的新颖有趣的图形。 图形的剪拼

【例 3】要把一个正方形剪成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4个图形,该怎样分? 【分析】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形状、大小相等的4个图形。 可以先把这个正方形分成形状、大小相等的2个图形, 然后再把这两个图形继续分成形状、大小相等的4份。 有些方法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对称图形的特点来分。 本题有很多种解法,这里只列举最常用的几种。 【温馨提示】规则图形或不规则图形的分割成相等的几部分。 第一步:先将原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的规则图形。 第二步:根据题意按要求画分成相等的几部分。 【例 4】你能把下面的图形分割成4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图形吗? 【分析】一共有32个小正方形,分割成4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图形,每个图形有8小正方形。 答案如图所示。 【例 5】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从中间剪开,如图所示,得到2个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长方形,这两个新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分析】切割开之后,新形成的2个小长方形除了原有长方形的边之外,新产生了两条边,如图虚线所示。 每个新长方形的周长为34214 +?= ()厘米。 两个新长方形的周长是14+14=28厘米或14228 ?=厘米。

图形的变化规律教案及练习题

2.9.1图形的变化规律 课型新授使用人 主备人冯莉修改人王晓玮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第九单元P115-P116的例1和练习二十三的1、2题。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事物排列的规律中隐含的数学知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主题图)、水果贴纸、正方形图片若干、正方形白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多媒体课件或主题图】 师:最近小东家买了新房子,邀请小明去他家做客,看,这是小明给他家设计的墙壁和地板的图案,可是小东看了却在那边大叫,说:“小明,你怎么这样设计呀,乱七八糟的。可小明却说:“我设计的图案有规律呀!”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小东找一找规律吗?今天我们就来帮小东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找墙面图案的规律 师:我们先来看小明设计的墙面,墙面图案的排列有规律吗?如果有,有什么规律,先跟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生讨论,师巡视) (1)小组讨论。 (2)反馈:引导学生说规律,注意语言表达清楚。 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等。 (3)课件演示规律,深化认识。 横看:师生边演示边解说,得出规律[课件演示] 师:横着看:每行都有哪几种图形?上下行的图形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生1:每行都有圆、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四种图形; 生2:上下行的图形位置是把第一行左边第一个移到了最后。 师:观察变化后的图形与第二行图形,你又有什么发现?

图形找规律(教师版)

图形找规律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 同学们从三年级开始,就陆续接触过许多“找规律”的题目,例如发现图形、数字或数表的变化规律,发现数列的变化规律,发现周期变化规律等等。这一讲的内容是通过发现某一问题的规律,推导出该问题的计算公式。 例1 求99边形的内角和。 分析与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是99边形的内角和怎样求呢?我们把问题简化一下,先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如上图所示,将四边形ABCD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2= 360°;同理,将五边形ABCDE分成三个三角形,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3=540°;将六边形ABCDEF分成四个三角形,得到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4=720°。 通过上面的图形及分析可以发现,多边形被分成的三角形数,等于边数减2。由此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n边形的内角和=180°×(n-2)(n≥3)。 有了这个公式,再求99边形的内角和就太容易了。 99边形的内角和=180°×(99-2)=17460°。 例2四边形内有10个点,以四边形的4个顶点和这10个点为三角形的顶点,最多能剪出多少个小三角形? 分析与解:在10个点中任取一点A,连结A与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构成4个三角形。再在剩下的9个点中任取一点B。如果B在某个三角形中,那么连结B与B所在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此时三角形总数增加2个(见左下图)。如果B在某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上,那么连结B与B所在边相对的顶点,此时三角形总数也是增加2个(见右下图)。 类似地,每增加一个点增加2个三角形。 所以,共可剪出三角形 4+ 2× 9= 22(个)。 如果将例2的“10个点”改为n个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最多能剪出三角形4+2×(n-1)=2n+2=2×(n+1)(个)。 同学们都知道圆柱体,如果将圆柱体的底面换成三角形,那么便得到了三棱柱(左下图);同理可以得到四棱柱(下中图),五棱柱(右下图)。 如果底面是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那么相应的柱体就是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五棱柱…… 例3 n棱柱有多少条棱?如果将不相交的两条棱称为一对,那么n棱柱共有多少对不相交的棱?

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开发脚本 学科:小学数学学段:第一学段 学科领域:数与代数知识板块:探索规律 所属教学内容:找规律 重点:①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②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 重(难)点:等差变化规律 作者: XXX 单位:衡阳市XXX小学电话: 审稿人: XXX 单位:长沙市开福区教科培中心电话: 一、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 (一)内容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的排列,很多物品上装饰的图案也是有规律的排列,这些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内容。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只是在练习中有少量的习题出现。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找出事物中隐含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唤起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二、重、难点分析及解决策略 (一)重点 重点①: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1、分析

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一些简单的排列规律,这就需要通过平时的仔细观察和实验活动来发现。简单的排列规律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如果这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将会造成阻碍。在找规律的过程中,确定规律组是关键,只要确定了规律组就能够很快的判断出将要重复出现的图形或数字。 2、解决策略 低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创设情景,引发他们的兴趣。图形变化规律相对来说很简单,关键就看老师怎么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另外,低年级的小孩子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在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的同时,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摆出规律、运用规律。教师可以组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组。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 重点②: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 1、分析 在学习过简单图形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增加每种图形的个数的变化,并且还增加了与图形相对应的数字。但这里的的数字变化规律不需要通过计算之间差的关系来判断规律,是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来教学数字变化规律。为以后学习数字变化规律奠定基础。 2、解决策略 教学时,要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或图片找出图片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说出图形在数量上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和以往学的有什么不同没有?然后引导学生在图形的下方给出相应的数字,并对着图形找数字的变化规律。 (二)重(难)点: 等差变化规律 1、分析 因为在等差变化规律中,已不再是通过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来找规律,也不再是一组事物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而是通过计算相邻两项数量差来找规律。这和已往学习的找规律内容不同。 2、解决策略 结合图形,通过摆图形或小棒,找出相对应的数字。再计算相邻两项数量差来找出等差变化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多计算几个连续的相邻两项的数量差,从而可以很轻松直观的看出

小学数学 图形找规律.教师版

4-1-2.图形找规律 知识点拨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一般地说,在观察图形变化规律时,应抓住一下几点来考虑问题: ⑴图形数量的变化; ⑵图形形状的变化; ⑶图形大小的变化; ⑷图形颜色的变化; ⑸图形位置的变化; ⑹图形繁简的变化. 对于较复杂的图形,也可分为几部分来分别考虑,总而言之,只要全面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抓住规律,解决问题. 例题精讲 模块一、图形规律——数量规律 【例1】观察这几个图形的变化规律,在横线上画出适当的图形.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1星【题型】填空 【解析】几个图形的边数依次增加,因此横线上应为一个七边形. 【答案】七边形 【例2】请找出下面哪个图形与其他图形不一样.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1星【题型】填空 【解析】这组图形的共同特征是,连接各边上一点,组成一个复合图形.所不同的是,第四个图形是一个六边形,而其它几个都是四边形,这样,只有(4)与其它不一样 【答案】(4) 【例3】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补上一幅,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系列。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2星【题型】填空 【解析】观察发现,乌龟的顺序是:头、身→一只脚、背上一个点→两只脚、背上两个点→两只脚、一条尾、背上三个点→三只脚、一条尾、背上四个点,根据这个规律,最后一幅图应该是:→四只脚、一条尾、背上五个点.即: 【答案】

【例4】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2星【题型】填空 【解析】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圆形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圆形。 【答案】圆形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2星【题型】填空 【解析】(方法一)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圆形的个数是按5、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圆形. (方法二)竖着看,圆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圆形按照5、4、?、2、1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处应是圆形. 【答案】圆形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2星【题型】填空 【解析】(方法一)横着看,每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三角形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三角形△. (方法二)竖着看,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三角形按照4、?、2、1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处应是三角形△. 【答案】△ 【例5】观察下面的图形,按规律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2星【题型】填空 【解析】本题中,几何图形的变化表现在数量关系上,图中黑三角形的个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从(2)起,每一个格比前面一个格多两个黑三角形,所以,第(4)个方框中应填七个黑三角形. 【答案】七个黑三角形 【例6】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再补上一幅,使它们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2星【题型】填空

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

“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教学设计 课题: 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教案) 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新增加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有重要意义。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第89页例1至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到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4.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发现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2分钟) (投影出示:一串美丽的珠子) 有一串珠子,不小心被弄断了,丢失了一颗珠子,你知道丢失的是哪一颗珠子吗?请你猜猜看。让学生猜一猜,猜对的要给予表扬。 揭题: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有秩序的排列,就是一种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规律的认识积累丰富的表象。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规律存在的同时,初步感知了规律的价值。)板书:找规律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1.引导探究。(教材第88页主题图) 课件演示:同学们举行联欢会的情景图。 (1)请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上都看到了什么? (2)汇报结果,谁愿意来说给全班听一听。有补充的吗? 课件出示彩旗图,让学生猜一猜接下去会是什么颜色?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答案,并问:你是怎么想的?

小学奥数图形找规律四年级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一般地说,在观察图形变化规律时,应抓住一下几点来考虑问题: ⑴图形数量的变化;⑵图形形状的变化;⑶图形大小的变化; ⑷图形颜色的变化;⑸图形位置的变化;⑹图形繁简的变化. 对于较复杂的图形,也可分为几部分来分别考虑,总而言之,只要全面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抓住规律,解决问题? 板块一数量规律 【例1】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O 0O O O■O△O△△6△△△ 【解析】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圆形。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 △△△□ △?□□ △□□□ 【解析】(方法一)横着看,每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三角形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三角形△ (方法二)竖着看,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三角形按照4、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处应是三角形△ ? 【例2】观察下面的图形,按规律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因为圆形?、2、1 (1)(2)(3)(4) (5)

【解析】本题中,几何图形的变化表现在数量关系上,图中黑三角形的个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从( 每一个格比前面一个格多两个黑三角形,所以,第( 4)个方框中应填七个黑三角形 【解析】观察发现,乌龟的顺序是:头、身T 一只脚、背上一个点T 两只脚、背上两个点T 两只脚、一条尾、 背上三 个点T 三只脚、一条尾、背上四个点,根据这个规律,最后一幅图应该是:宀四只脚、一条 尾、背上五个点?即: 【例4】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再补上一幅,使它们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 【解析】第一格有8个圆圈,第二格有 4个圆圈,第三格有2个圆圈,第四格有1个圆圈,第五格有半个圆 圈?由此发现,前一格中的图减少一般,正好是后一格的图 即: 板块二旋转、轮换型规律 相传古时候一位老人留在人间很多宝盒,里面装着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但是并不是拥有宝盒都可 以得到这 笔财富,在宝盒的上面设置了密码,只有写出密码的人才会真正拥有这笔财富,聪明的你 你能找出密码吗? O □ ☆ △ O □ ☆ △ △ O □ ☆ △ O □ ☆ ☆ △ O □ ☆ △ O □ () () () () () () () () 【解析】有几种方法可以找出密码: (方法一)后面一排和前面一排比,上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每个图形都向前移动了一格, 变成了下一排. (方法二)斜着看,每一斜列的图形是一样的 所以密码就是: □☆△。□☆厶。 2)起, .所以第六格的图应该是第五格图的一半, 【例5】 【例3】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补上一幅,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系列。

三年级奥数第6次课:找规律(二)(教师版)

【我生命中最最最重要的朋友们,请你们认真听老师讲并且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学业的成功重在于考点的不断过滤,相信我赠予你们的是你们学业成功的过滤器。谢谢使用!!!】 找规律(二) 一、考点、热点回顾 1、发现和寻找图形、数表的变化规律。 2、小结:对于较复杂的图形来说,有时候需要把图形分开几部分来单独考虑其变化规律,从而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3、一般地说,在观察图形变化的规律时,应抓住以下几点来考虑问题: (1)图形数量的变化; (2)图形形状的变化; (3)图形大小的变化; (4)图形颜色的变化; (5)图形位置的变化; (6)图形繁简的变化等。 二、典型例题 例1 、观察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将第四个图形补充完整。 分析与解:观察前三个图,从左至右,黑点数依次为4,3,2个,并且每个图形依次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所以第四个图如右图所示。 观察图形的变化,主要从各图形的形状、方向、数量、大小及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入手,从中找出变化规律。 例2、在下列各组图形中寻找规律,并按此规律在“?”处填上合适的数: 解:(1)观察前两个图形中的数可知,大圆圈内的数等于三个小圆圈内的数的乘积的一半,故

第三个图形中的“?”=5×3×8÷2=60; 第四个图形中的“?”=(21×2)÷3÷2=7。 (2)观察前两个图形中的已知数,发现有 10=8+5-3, 8=7+4-3, 即三角形里面的数的和减去三角形外面的数就是中间小圆圈内的数。故 第三个图形中的“?”=12+1-5=8; 第四个图形中的“?”=7+1-5=3。 例3、寻找规律填数: 解:(1)考察上、下两数的差。32-16=16,31-15=16,33-17=16,可知,上面那个“?”=35-16=19,下面那个“?”=18+16=34。 (2)从左至右,一上一下地看,由1,3,5,?,9,…知,12下面的“?”=7;一下一上看,由6,8,10,12,?,…知,9下面的“?”=14。 例4、寻找规律在空格内填数: 解:(1)因为前两图中的三个数满足: 256=4×64,72=6×12, 所以,第三图中空格应填12×15=180;第四图中空格应填169÷13=13。第五图中空格应填224÷7=32。 (2)图中下面一行的数都是上一行对应数的3倍,故43下面应填43×3=129;87上面应填87÷3=29。 例5、在下列表格中寻找规律,并求出“?”: 解:(1)观察每行中两边的数与中间的数的关系,发现3+8=11,4+2=6,所以,?=5+7=12。 (2)观察每列中三数的关系,发现1+3×2=7,7+2×2=11,所以,?=4+5×2=14。 例6 寻找规律填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奥数第6讲 找几何图形的规律+习题

日期:月日 辅导提纲 学生-校区-份数君授课老师:老师重点小学三年级上奥数 第6讲找几何图形的规律 薄弱点 题目设定总分100 训练目标 本教程共30讲 第6讲找几何图形的规律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本讲将从几何图形的问题入手,逐步分析应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思考。因此,学习本讲的知识有助于养成全面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观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可以逐步掌握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就来看几个例子。 例1按顺序观察图5—1与图5—2中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分析观察中,注意到图5—1中每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的个数依次增多,且三角形的个数按4、3、X、1的顺序变化.显然X应等于2;图5—2中黑点的个数从左到右逐次增多,且每一格(第一格除外)比前面的一格多两个点.事实上,本题中几何图形的变化仅表现在数量关系上,是一种较为基本的、简单的变化模式。 解:在图5—1的“?”处应是三角形△,在图5—2的“?”处应是

日期:月日 例2 请观察右图中已有的几个图形,并按规律填出空白处的图形。 分析首先可以看出图形的第一行、第二列都是由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所组成的;其次,在所给出的图形中,我们发现各行、各列均没有重复的图形,而且所给出的图形中,只有圆、三角形和正方形三种图形.由此,我们知道这个图的特点是: ①仅由圆、三角形、正方形组成; ②各行各列中,都只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因此,根据不重不漏的原则,在第二行的空格中应填一个三角形,而第三行的空格中应填一个正方形。 解略。 例3按顺序观察下图中图形的变化规律,并在“?”处填上合适的图形. 分析显然,图(a)、图(b)中都是圆,而图(c)中却不是圆;同时,图(a)、(c)中都有3个图形,而(b)中只有两个.由此可知:图(a)到(b)的变化规律对应于图(c)到(d)的变化规律.再注意到图(a)到图(b)中图形在繁简、多少、位置几方面的变化,就容易得到图(d)中的图形了。 解:在上图的“?”处应填如下图形. 例4下图中的图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仔细观察,并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89页例1、例2、例3及练习十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重点、难点: 1.理解“有规律的排列”。 2.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黄花6朵、红花3朵、教学挂图、有规律的图片。 学生准备: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猜花游戏。 师:我知道小朋友都喜欢玩游戏,现在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花盒,盒子里有很多很多花,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师:好!请看(师抽出一朵黄花)什么颜色的? 生:黄色。 师:老师再抽出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的? 生:黄色。 师:这一朵呢?什么颜色? 生:红色。 师:猜一猜,老师抽出的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的? 生可能说是红色,也可能说是黄色。 师:下一朵呢? 生猜,师抽花验证学生的猜想:依次抽出黄色、红色。 师:老师现在让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后面两朵是什么颜色的?你怎么想到是黄色的呢?(生说理由) 师:猜一猜最后一朵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2.(把花展示到黑板上)揭示课题。 师:刚才在猜的时候,老师发现,一开始有小朋友猜错了,可是后来小朋友们越 猜越准,我想你们一定有什么窍门,能告诉我吗? 生:它们是两朵黄一朵红,两朵黄一朵红,再两朵黄一朵红的,(生边说师边画虚线隔开。) 师:你说的真棒,其他小朋友们也都是这样想的吗?(是)像这样两朵黄一朵红,两朵 黄一朵红排列的就叫有规律地排列(边说边板书规律),请小朋友和我一起读一遍。 二、感知规律,认识简单的规律 1.师:生活中,像这样的规律啊,有很多,你们想找出它们的规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 规律(板书:找),请小朋友们一起看黑板。(出示教学挂图:联欢图) 师:瞧,一群小朋友们正在联欢呢?请你们仔细观察,画面里哪些地方排列是有规律的?找到后在小组内说一说,看谁找的多? (1)四人小组讨论联欢会上的规律。 (2)学生汇报: 2.(指导看彩旗图)师:我们先来找一找彩旗的规律。 (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师: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生1:黄色的。 生2:我猜也是黄色的。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小旗都是按照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红旗的后面是黄旗。3.(指导看彩花图和灯笼图)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彩花的排列和灯笼的摆放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朵花和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把你发现的小秘密小声的告诉同桌。 学生思考、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 生:彩花是按绿花、红花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朵花是红色的。 生:灯笼是按照紫、金黄,紫、金黄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紫色。师:小朋友们真棒,会场布置的规律我们找到了,那跳舞的小朋友又是按怎样的规律站的呢?(指导看小朋友队伍的图)最后一个小朋友是男生还是女生? 生:跳舞的小朋友是按一女一男的规律站的。所以最后一个小朋友是女生。 4.明确“一组”的概念。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出了彩旗、灯笼、小花和小朋友队伍的规律,(指彩旗、灯笼、小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