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组织基础复习思考题

铁路行车组织基础复习思考题
铁路行车组织基础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1.在技术站,( B )是车站一个班行车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A.站长B.值班站长C.车站值班员D.总工程师

2.在技术站,( D )是车站调车工作的领导人。

A.站长B.值班站长C.车站值班员D.车站调度员

3.车站的接发列车工作,由( C )统一指挥。

A.站长B.值班站长C.车站值班员D.车站调度员

4.下列列车(C)等级最高。

A.T51B.K181C.Z21D.10051

5.下列列车(D)是上行摘挂列车。

A.10007 B.20082C.4002D.40152

6.( A)是铁路行车管理最基本的规章。

A.《技规》B.《行规》C.《站细》D.《铁路调车作业标准》7.(B)是铁路局制定。

A.《技规》B.《行规》C.《站细》D.《铁路调车作业标准》8.电气集中联锁的道岔,是在信号楼通过控制台集中操纵的,大多由(A)负责管理。

A.车站值班员B.助理值班员C.信号员D.扳道员

9.(A)规定了某一去向的车流或空车可编入哪种货物列车中。

A.列车编组计划B.列车运行图C.《技规》D.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

10.货物列车中除同一到站必须挂在一起外,还要求按车辆到站的先后顺序进行编挂,这种编

挂的方法属于( D)。

A.单组混编

B.分组选编

C.到站成组

D.按站顺编组

11.某区段运行图规定的货物列车的长度和重量标准为70.0和3500吨,下列编成的直通货物

列车不符合运行图要求的是( A)。

A.68.0和2500 吨

B.60.0和3480吨

C.69.0和2500 吨

D.69.5和3550吨

12.( A)不受欠轴的限制。

A.摘挂列车

B.技术直达列车

C. 直通货物列车

D. 区段货物列车

13.货车车体倾斜超过( B)mm禁止编入列车。

A.50

B.75

C. 80

D. 100

14.装蜜蜂的车辆不得与整车装运的农药车编挂在同一列车内。如因车流不足、分别挂运有困

难时,在本次列车运行全程内不发生列车折角转向的条件下,可编入同一列车内,但应将蜜蜂车挂在农药车前部,并隔离( B)辆以上。

A.3

B.4

C. 5

D.6

15.“关门车”是指关闭制动支管上的( B),本身失去制动力的车辆。

A.折角塞门

B. 截断塞门

C. 缓解阀

D.空重车调整阀

16.货物列车的编成辆数为65辆,则其中关门车数不超过( C )辆可不计算每百吨列车重

量的换算闸瓦压力,不填发制动效能证明书。

A.2

B.3

C. 4

D.5

17.货物列车的编成辆数为45辆,其中有关门车3辆。则关门车编挂在机车后第( A)

位是符合《技规》要求的。

A.27、28、44

B.3、8、30

C.27、28、29

D.23、29、45

18.货物列车及货车技术作业过程是指办理技术作业的( D )。

A.项目

B. 程序

C.时间标准

D.项目、程序与时间标准

19. ( A )列车是指在该技术站不进行改编作业,而只在到发场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继

续运行的列车。

A. 无改编中转

B. 部分改编中转

C. 到达解体

D. 自编始发

20. 有调中转车技术作业项目和程序为( C )。

A. 到达作业→出发作业→集结过程→编组作业→解体作业

B. 到达作业→编组作业→解体作业→集结过程→出发作业

C. 到达作业→解体作业→集结过程→编组作业→出发作业

D. 到达作业→集结过程→解体作业→编组作业→出发作业

21. 在列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由( B )根据编组顺序表检查、核对现车。

A. 检车人员

B. 车号员

C. 货运检查员

D. 列尾作业员

22. 编组顺序表又称( A ),是记载列车组成情况,作为车站与司机间、铁路局间交接

车辆的依据,是编制车站作业计划和运输统计的主要原始资料。

A. 运统1

B. 运统2

C. 运统3

D. 运统4

23. 调车场内规定不同的线路上分别集结不同种类和不同去向的车辆,这种做法叫( D )。

A. 调车区的划分

B. 车场固定使用

C. 调机固定使用

D. 线路固定使用

24. 驼峰是一种( A )调车设备。

A. 解体

B. 编组

C. 取送

D.摘挂

25. ( A )是车站最基本的计划,是车站完成一个班运输生产任务的作业组织计划。

A 班计划 B. 阶段计划 C. 调车作业计划 D. 列车编组计划

26. 阶段计划是保证实现班计划的行动计划,由( D )进行编制。

A.调车区长

B. 值班站长

C. 车站值班员

D. 车站调度员

27. 中间站调车作业计划由( C )负责编制。

A 助理值班员 B. 调车长 C. 车站值班员 D.信号员

28. 在技术站,班计划的核心内容是( B )。

A.列车到达计划

B. 列车出发计划

C. 装车、卸车和排空计划

D. 班工作指标

29. 在技术站,调车机车的运用计划是由( B )安排的。

A. 班计划

B. 阶段计划

C. 调车作业计划

D. 列车编组计划

30. ( B )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

A. 解体调车

B. 编组调车

C. 摘挂调车

D. 取送调车

31. 线路上存放的车辆如右图,将所有车辆按ABCD 顺序连挂在一起放在3道。正确的调车作业

计划是( C )。 32. “停时”指标的计算方法是用( B )。

A.所有中转车停留时间除以中转车数

B. 所有货物作业车停留时间除以装卸作业次

1 2 3

C B B A

D A A

2+1 1+1

3+1

2-1 3-3

2+2

1+1 3-2 C 2+1 1+1 3+2 2-1 3-3 2+2 1+1 3-3 B 2+1 1+1 3+2 2-1 3-3 2+1 1+1 3-2 D 2+1 1+1 3+2 2-1 3-2 2+1 1+1 3-3

C.所有货物作业车停留时间除以货物作业车数

D. 所有中转车停留时间除以货物作业车数

33.在同一时间内,一台调车机车的调车作业计划的执行,作业方法的拟定和布置,以及调车

机车行动的指挥,只能由(A)一人负责指挥。

A.调车长

B. 调车指导

C. 车站值班员

D. 连结员

34.调车色灯信号机的显示(A),表示准许越过该信号机调车。

A. 一个月白色灯光

B. 一个月白色闪光灯光

C. 一个蓝色灯光

D. 一个红色灯光

35.展开的绿色信号旗在下部左右摇动是昼间(B)的调车手信号。

A. 减速

B. 指挥机车向显示人方向来

C. 指挥机车向显示人方向稍行移动

D. 指挥机车向显示人反方向去

36.两臂向上直伸是昼间表示(B)道的股道号码信号。

A.二

B. 三

C. 四

D. 五

37.昼间推进车辆,调车长展开绿色信号旗单臂平伸连续下压两次,表示前端距被连挂车辆的

距离有(B)米。

A.110

B. 55

C. 33

D. 11

38.昼间拢起的黄色信号旗高举头上左右摇动是(A)手信号。

A. 道岔开通

B. 连结

C. 溜放

D. 取消

39.调车作业在空线推进运行速度不得超过(C)km/h。

A.10

B. 20

C. 30

D. 40

40.调车作业接近被连挂的车辆时速度不得超过(C)km/h。

A.3

B. 4

C. 5

D. 6

41.车辆上涂有(A)标记,表示该车辆禁止通过机械化驼峰。

A. B. C. D.

关Mc 人

42.线路两旁堆放货物,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得小于(D)1.5m。货物站台上堆放货物,

距站台边缘不得小于(D)m。不足上述距离时,不得进行调车作业。

A. 1、1.5

B. 1、2

C. 2、1

D. 1.5、1

43.手推调车速度不得超过(B)km/h,以保证随时停车。

A. 2

B.3

C.4

D. 5

44.为了保证调车人员人身安全,除牵引供电专业人员可按规定的程序和措施,使用各种绝缘

工具进行带电作业外,其他任何人员(包括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的带电部分,均应保持(D)mm以上的安全距离,以防触电。

A. 500

B.1000

C.1500

D. 2000

45.对溜放车辆进行人力制动机,下列选闸思路错误的是(D)。

A.选标不选杂型

B.选大不选小

C. 选高不选低

D. 选空不选重

46.在直线上连挂车辆,车辆钩头位于中心,应将(A)。

A. 一方车辆的车钩在全开位,另一方车辆的车钩置于闭锁位

B.两方车钩处于闭锁位

C.两方车钩处于开锁位

D.两方车钩处于全开位

47.两车连挂后,两车钩中心水平线的高差不得超过( C )mm。

A. 55

B.65

C.75

D.85

48.调车作业在运动中上车时,车速不得超过( A)km/h,下车时,车速不得超过

( A)km/h;

A. 15、20

B.20、15

C. 10、15

D. 15、10

49.调车作业人员接班前按分工要求检查线路有无障碍物,确认停留车位置,车辆连挂状态和

铁鞋的数量、质量和归位情况。这种做法叫( D )制度。

A. 对号交接

B.班前预想

C. 联劳协作制度

D. 分工包线

50.( D )不属于调车作业的三大惯性事故。

A. 挤岔子

B. 撞车

C. 脱轨

D. 冒进调车信号

51.集中操纵的道岔可不保持定位,引向(A)的道岔除外。

(A)安全线、避难线(B)岔线(C)站管线(D)机待线

52.双线车站站内正线上的道岔(引向安全线、避难线的除外),以(A)开通位置为定位。(A)正线(B)到发线(C)货物线(D)岔线

53.列车或单机在车站时,所有乘务人员应按(A)的指挥进行工作。

(A)车站值班员(B)车站调度员(C)列车调度员(D)司机或运转车长

54.铁路各部门,各单位制定的规则、细则、规范、标准等,都必须符合(C)的规定。

(A)《行车组织规程》(B)《车站行车工作细则》

(C)《铁路技术管理规程》(D)《行车组织规则》

55.按列车运行等级顺序,以下列车等级最高的是(A)。

(A)特快旅客快车(B)快速旅客列车(C)普通旅客快车(D)普通旅客慢车

56.出站兼调车信号机显示(C)灯光,准许越过该信号机调车。

(A)一个绿色(B)一个黄色(C)一个月白色(D)两个绿色

57.旅客列车在途中甩挂车辆时,车辆的摘挂和软管的摘结由(B)负责。

(A)运转车长(B)调车作业人员(C)车辆乘务员(D)司机

58.货物列车本务机车在车站调车作业时,无论单机或挂有车辆,与本列的车辆摘挂和软管摘

结,均由(B)负责。

(A)运转车长(B)调车作业人员(C)车辆乘务员(D)司机

59.未配调车组的中间站或调车组不足(B )时,禁止溜放作业。

(A)二人(B)三人(C)四人(D)五人

60.无线调车灯显信号显示(B)是减速信号。

(A)黄灯长亮(B)黄灯闪后绿灯长亮

(C)先两个红灯后熄灭一个红灯(D)绿灯闪数次后熄灭

61.无线调车灯显信号显示(D)是起动信号。

(A)绿、红灯交替后绿灯长亮(B)绿、黄灯交替后绿灯长亮

(C)一个绿灯(D)绿灯闪数次后熄灭

62.无线调车灯显信号显示(A)是停车信号。

(A)一个红灯(B)两个红灯

(C)先两个红灯后熄灭一个红灯(D)绿灯闪数次后熄灭

63.无线调车灯显信号显示两个红灯,表示(C)。

(A)解锁信号(B)停车信号(C)紧急停车信号(D)连结信号

64.技术站的调车工作由(B)统一领导。

(A)站长(B)车站调度员(C)调车区长(D)车站值班员

65.一批作业(指一张调车作业通知单)变更计划不超过(B)钩时,可用口头方式布置(中间站利用

本务机车调车除外),有关人员必须复诵。

(A)二(B)三(C)四(D)五

66.调车领导人编制调车作业计划,应以(D)下达。

(A)电话形式(B)计算机形式(C)广播形式(D)书面形式

67.调车作业计划仅变更(C )时,不受口头传达三钩的限制。

(A)股道(B)作业区域(C)作业方法(D)作业线路

68.没有专用调车机车的中间站,调车领导人是(C)。

(A)车站调度员(B)调车区长(C)车站值班员(D)助理值班员

69.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车调车,调车作业通知单和技术站最大区别是调车作业通知单上附有

(C)。

(A)股道容车数(B)作业方法(C)车站示意图(D)注意事项

70.夜间向列车机车显示向前移动的手信号为(B)上下摇动。

(A)绿色灯光(B)白色灯光(C)黄色灯光(D)红色灯光

71.当调车指挥人确认停留车位置有困难时,应派人显示(C)信号。

(A)减速(B)停车(C)停留车位置(D)股道

72.调车工作中,夜间红色灯光做圆形转动后,上下摇动,表示(B)。

(A)溜放信号(B)取消信号(C)连结信号(D)试拉信号

73.调车手信号的显示,夜间绿色灯光在下部左右摇动,其含义为(D)。

(A)列车互检通告信号(B)发车指示信号

(C)指挥机车向显示人反方向去的信号(D)指挥机车向显示人方向来的信号

74.调车手信号的显示,昼间拢起的红色信号旗直立平举,再用展开的绿色信号旗左右小动,

其含义为(D)。

(A)指挥机车向显示人方向来的信号(B)指挥机车向显示人反方向去的信号

(C)溜放信号(D)指挥机车向显示人方向梢行移动的信号

75.调车手信号的显示,昼间展开的绿色信号旗在下部左右摇动,其含义为(C)。

(A)发车指示信号(B)列车互检通告信号

(C)指挥机车向显示人方向来的信号(D)指挥机车向显示人反方向去的信号

76.调车手信号显示为夜间绿色灯光下压数次后,再左右小动,其含义为(B)。

(A)指挥机车向显示人方向来的信号(B)指挥机车向显示人方向稍行移动的信号

(C)指挥机车向显示人反方向去的信号(D)连结信号

77.调车手信号中,夜间显示停留车位置信号为(B)。

(A)白色灯光(B)白色灯光左右小摇动(C)红色灯光(D)红色灯光上下小动

78.调车指挥人要求司机减速的调车手信号,夜间为(D)。

(A)白色灯光(B)黄色灯光下压数次(C)黄色灯光(D)绿色灯光下压数次

79.调车作业中,昼间展开的绿旗平伸,表示(C)信号。

(A)试拉(B)溜放(C)推进(D)连结

80.推进车辆连挂时,要显示(C)信号,没有显示该信号不准挂车,没有司机回示应立即显示停

车信号。

(A)停留车位置(B)引导信号(C)十、五、三车的距离(D)减速信号

81.推送挂车时,如遇停留车辆不足十车距离时,应显示(C)信号。

(A)减速(B)连挂(C)五车距离(D)三车距离

82.要求列车停车的手信号,夜间为信号灯的(B)灯光。

(A)白色(B)红色(C)黄色(D)绿色

83.要求列车停车的手信号,昼间为(A)信号旗。

(A)展开的红色(B)拢起的红色(C)展开的黄色(D)拢起的黄色

84.夜间向司机表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时,表示十车距离的信号为绿色灯光连续下压(A)

次。

(A)三(B)二(C)四(D)一

85.在调车作业时,不得附挂(C)溜放其他车辆(推峰除外)。

(A)落下孔车(B)950mm的大轮车(C)机械冷藏车(D)罐车

86.车站值班员要及时组织机车出入段,机车走行线上禁止停留(C)。

(A)机车(B)车辆(C)机车车辆(D)轻型车辆

87.单机运行或牵引车辆运行时,前方进路由(D)负责。

(A)调车长(B)助理值班员(C)调车人员(D)司机

88.电气化区段,接触网未停电的线路上,对(C)禁止手推调车。

(A)棚车和罐车(B)敞车和罐车(C)棚车和敞车(D)棚车和平车

89.调动乘坐旅客的车辆时,调车速度不得超过(B)km/h。

(A)10 (B)15 (C)20 (D)25

90.调车作业要正确掌握速度,在空线上推进运行时,不准超过(D)km/h。

(A)40 (B)50 (C)20 (D)30

91.调车作业要准确掌握速度,调动装载爆炸品、超限货物车辆时,不准超过(C)km/h。

(A)5 (B)10 (C)15 (D)10

92.调车作业要准确掌握速度,接近被连挂的车辆时,不准超过(B)km/h。

(A)3 (B)5 (C)l0 (D)15

93.调车作业在空线上牵引运行时速度应不超过(C)km/h。

(A)20 (B)30 (C)40 (D)45

94.调车作业中,扳道员或信号员应按照(B),正确及时准备进路。

(A)车站值班员命令(B)调车作业计划(C)调度命令(D)阶段计划

95.连续溜放和驼峰解散车辆时,第一钩应实行要道还道制度(集中设备除外),从第二钩起,

按(D)的要求扳道。

(A)调车长(B)制动员(C)连结员(D)调车作业通知单

96.列车中车辆软管的连结,无列检作业的由(C)负责。

(A)机车乘务员(B)列检人员(C)调车作业人员(D)车辆乘务员

97.手推调车的速度不得超过(D)km/h。

(A)10 (B)8 (C)5 (D)3

98.推进车辆运行,前方进路的确认由(A)负责。

(A)调车指挥人(B)连结员(C)制动员(D)司机

99.未经铁路局批准,在超过(B)坡度的线路上禁止手推调车。

(A)1.5‰(B)2.5‰(C)5‰(D)6‰

100.线路两旁堆放货物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得小于(A)m。

(A)1.5 (B)1 (C)2 (D)3

101.一般情况下,不准采用(A)溜放法调车。

(A)牵引(B)驼峰(C)牵出线(D)推进

102.越区、转场作业前,没有做好(A),不准放行越区车或转场车。

(A)联系和防护(B)联系(C)防护(D)要道还道

103.在超过(B)坡度的线路上(驼峰、牵出线除外),禁止溜放调车。

(A)2‰(B)2.5‰(C)3‰(D)3.5‰

104.在超过2.5‰坡度的线路上调车时,(B)辆及以上必须连结软管的数量应纳入《站细》。(A)10 (B)11 (C)12 (D)13

105.在尽头线上调车时,距线路终端应有(C)m的安全距离。

(A)5 (B)8 (C)10 (D)15

106.站台上堆放货物,距站台边缘不得少于(B)m。

(A)0.5 (B)1 (C)0.8 (D)0.6

107.中间站需要手推调车时,要取得(B)同意。

(A)助理值班员(B)车站值班员(C)货运员(D)调车人员

108.转场调车时,为保证调车车列的制动力,遇到情况能及时停车,带车数在(D)必须按《站细》规定连结一定数量的软管。

(A)10辆以下(B)10辆及以上(C)11辆及以下(D)11辆及以上

109.(A)的防溜措施是:拧紧两端车辆人力制动机,或以铁鞋(止轮器、防溜枕木等)牢靠固定。

(A)编组站、区段站(B)编组站、中间站(C)中间站(D)区段站、中间站

110.对停留车辆采取防溜措施时,(B)属于防溜设施。

(A)三角木(B)铁鞋(C)脱轨器(D)防护牌

111.编组站在(D)停留车辆,不进行调车作业时,应连挂在一起,并须采取防溜措施。

(A)到发线(B)调车线(C)到发线和调车线(D)到发线、调车线以外的线路

112.禁止停留车辆的线路是(A)。

(A)正线(B)牵出线(C)货物线(D)到发线

113.禁止停留机车车辆的线路是(A)。

(A)安全线、避难线(B)正线(C)到发线(D)岔线

114.(B)必须停放在固定线路上,并应将两端道岔扳向不能进入该线的位置并加锁。

(A)空客车(B)装有压缩气体的车辆(C)冷藏车(D)超限货物车辆

115.因特殊情况需在警冲标外方进行装卸作业时,须经(D)准许,在不影响列车到发及调车作业情况下方可进行。

(A)车站调度员(B)车站值班员(C)调车区长(D)车站值班员、调车区长

116.中间站停留车辆,无论停留的(C)是否有坡道,均应连挂在一起,拧紧两端车辆的人力制动机,并以铁鞋(止轮器、防溜枕木等)牢靠固定。

(A)到发线(B)调车线(C)线路(D)货物线

117.中间站因装卸车对货位等情况,不能将停留车辆连挂在一起时,应分组(C)。

(A)放置铁鞋(B)拧紧手闸(C)做好防溜措施(D)放置止轮器

118.调车指挥人变更调车作业计划,变更(C)时,必须停车传达(驼峰解散车辆除外)。

(A)作业方法(B)摘挂辆数(C)股道(D)钩数

119.对较远的制动组及扳道组,可由调车领导人用电话传达调车作业计划,指定专人(A)抄收并复诵,核对无误后,向有关人员传达。

(A)用调车作业通知单(B)在值班记录本上

(C)在行车日志上(D)在设备检查登记簿上

120.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距离,不得小于(C)mm。

(A)1000 (B)1 500 (C)2000 (D)2 500

121.编组站、区段站在到发线、调车线以外的线路停留车辆时,因(B)等情况,不能连挂在一起时.应分组做好防溜措施。

(A)隔离限制(B)装卸车对货位(C)车辆修理(D)货物装卸

122.车辆连挂之前,必须使其中一个车钩处于(C),钩舌张开,两钩才能连挂上。

(A)锁闭位置(B)开锁位置(C)全开位置(D)适当位置

123.排风包括放风和拉风,放风是指打开折角塞门排除(C)的空气。

(A)制动缸(B)副风缸(C)制动主管(D)制动支管

124.排风包括放风和拉风,拉风是指拉动缓解阀排除(B)的空气。

(A)制动缸(B)副风缸(C)制动主管(D)制动支管

125.列车中相互连挂的车钩中心水平线的高度差,不得超过(C)mm。

(A)60 (B)70 (C)75 (D)80

126.挂车时,没有连挂妥当,不得(D)。

(A)接软管(B)提开车钩(C)动车(D)撤除防溜措施

127.调车作业摘车时,必须停妥,(C)后方可摘开车钩。

(A)摘开软管(B)接好软管(C)采取好防溜措施(D)连挂妥当

128.在列车中摘下车辆时,提钩工作的程序是(B)。

(A)一关后、二关前、三摘软管、四提钩(B)一关前、二关后、三摘软管、四提钩

(C)一摘软管、二关前、三关后、四提钩(D)一提钩、二关前、三关后、四摘软管

129.调车作业人员上车时,车速不得超过(C)km/h。

(A)l0 (B)25 (C)15 (D)20

130.调车作业人员下车时,车速不得超过(C)km/h:

(A)10 (B)15 (C)20 (D)25

131.调车作业人员在站台上上下车时,车速不得超过(A)km/h。

(A)10 (B)15 (C)20 (D)25

132.利用单机挂车时,需经(C)准许并发布调度命令。

(A)车站调度员(B)机车调度员(C)列车调度员(D)机务段调度员133.列车的长度(计长)应符合(B)规定。

(A)列车编组计划(B)列车运行图(C)《技规》(D)《行车组织规则》134.列车的重量(牵引定数)应符合(B)规定。

(A)列车编组计划(B)列车运行图(C)《技规》(D)《行车组织规则》135.回送机车,应挂于(A)。

(A)本务机次位(B)列车尾部(C)列车中部(D)任意位置

136.某次列车中挂有整车“1059”农药车一辆,车站需将一辆蜜蜂车挂入该列车内,应与农药车隔离(A)辆,并应挂于农药车的前部。

(A)4 (B)3 (C)2 (D)1

137.按规定选分车组的单组列车,(B)属于违反列车编组计划。

(A)未按组顺编组(B)未选分成组(C)未按站顺编组(D)未按指定位置编挂138.单机挂车的辆数,在线路坡度不超过12‰的区段,以(D)为限。

(A)20 (B)15 (C)14 (D)10

139.凡违反车流经路,将车辆编入异方向列车,即违反(C)。

(A)车流组织计划(B)日班计划(C)列车编组计划(D)运输方案

140.关门车不得挂于机车后部(C)辆之内。

(A)1 (B)2 (C)3 (D)4

141.关门车是指关闭车辆制动支管上的(B),本身失去制动力的车辆。

(A)制动阀(B)截断塞门(C)折角塞门(D)控制门

142.列车的种类、列车中车辆的去向、编组内容、车组和车辆的编挂顺序,应符合(B)的规定。

(A)《技规》(B)列车编组计划(C)列车运行图(D)《站细》

143.列车应按(C)、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规定的编挂条件、车组、重量或长度编组。(A)《行规》(B)《站细》(C)《技规》(D)《调规》

144.缺少(C)的车辆(检修回送车除外),禁止编入列车。

(A)端板(B)侧板(C)车门(D)蓬布

145.如关门车辆数超过现车总数(D),按规定应计算闸瓦压力,并填发制动效能证明书交与司机。

(A)3% (B)4% (C)5% (D)6%

146.禁止编入货物列车的是(C)的车辆。

(A)装有液化气体(B)装有恶臭货物(C)插有倒装色票(D)装有易燃货物147.应按站顺编挂的摘挂列车,(C)编挂属于违反列车编组计划。

(A)未按组顺(B)未按成组(C)未按站顺(D)未按指定位置

148.在列车中关门车连续连挂不得超过(B)辆。

(A)1 (B)2 (C)3 (D)4

149.车站编发局管内超长列车时,需经(C)准许并发布命令。

(A)车站调度员(B)车站值班员(C)列车调度员(D)调度值班主任

150.车站发出欠轴列车时,需经(B)准许并发布命令。

(A)车站调度员(B)列车调度员(C)车站值班员(D)调度值班主任

151.列车编组不得低于规定重量和长度,遇到必须开行欠轴列车时,应得到(D)准许命令。(A)车站值班员(B)车站调度员(C)机车调度员(D)列车调度员

152.装载超限货物无(C)的车辆,禁止编入列车。

(A)安全装置(B)限界门(C)挂运命令(D)挂运许可

153.小运转列车是否挂列尾装置由(B)确定。

(A)铁路办事处(B)铁路局(C)铁道部(D)调度值班主任

154.开行违反列车编组计划的跨局列车需经(A)调度员准许并发布调度命令。

(A)铁道部(B)铁路局(C)机务段(D)车站

155.在编组列车时,装载爆炸品车辆与(C)的车辆不准编入同一列车。

(A)压缩气体(B)装载易燃物品

(C)装载放射性物质((矿石、矿砂除外) (D)装载高出车帮易窜动货物

二、判断题:

1.车次号为10008的列车是技术直达列车。(√ )

2.车次号为20009的列车是直通列车。(√ )

3.车次号为45008的列车为小运转列车。(√ )

4.车次号为44998的列车为摘挂列车。(√ )

5.车次号为1008的列车为普通旅客快车。(√ )

6.单机未完全具备列车条件,不按列车办理。(×)

7.列车按运输性质分为旅客列车、行邮行包列车、军用列车、货物列车、路用列车五类。(√ )

8.引向安全线的道岔,除使用、清扫、检查或修理外,应经常保持定位。(√ )

9.列车车次,原则上以开往北京方向为上行,编为双数,在个别区间,使用直通车次时,亦

须与规定方向相符。(×) 10.《站细》由车站站长会同有关单位,根据《技规》和有关规定,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编制和

修订。(√ )

11.电动转辙机手摇把,要实行统一编号,集中管理,建立登记签认制度。(√ )

12.集中操纵的道岔,应由信号长(员)负责管理。(×)

13.人工扳道的道岔由扳道员负责管理,道岔组由扳道长负责管理。(×)

14.站内线路的道岔及段管线上的道岔,均由车站负责管理。(×)

15.站内的道岔及股道,应由车站负责编号。(×)

16.行车工作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

17.单机动车及重型轨道车,未完全具备列车条件,亦不按列车办理。(×)

18.实际编成的车列其重量未达到列车运行图规定标准时,称为欠轴列车。(×)

19.按规定应选分车组的列车,未选分车组时,属于违反列车编组计划。(√)

20.编入货物列车中的关门车,连续编挂不得超过三辆。(×)

21.插有扣修、倒装色票的车辆禁止编入列车。(√)

22.单机挂车数,线路坡度超过12‰的区段,以10辆为限。(×)

23.单机挂车时,所挂车辆的自动制动机作用必须良好。(√)

24.旅客列车禁止编入装载危险货物的车辆。(√)

25.机车后面四辆之内不准编挂关门车。(×)

26.列车编组计划是全路的车流组织计划。(√)

27.列车编组计划中所列的“到站”指的是卸车站。(×)

28.列车长度已达到规定的长度,但重量未达到时,亦属违反列车编组计划。(×)

29.由于装载货物要停止自动制动机作用而未停止的车辆,禁止编入列车。(√)

30.曾经编入发生重大、大事故列车,但未脱轨的车辆,无须检查确认均可编入其他列车内。

31.(×)

32.摘挂列车的车流编入区段列车,符合列车编组计划。(×)

33.单机附挂车辆须由机调发布命令。(×)

34.装载超限货物的车辆,没有调度命令时,禁止挂运。(√)

35.货物列车尾部的列尾装置,主机的安装与摘解,由车务部门负责。(√)

36.配有调车组的中间站,二人调车时,可以溜放调车。(×)

37.中间站未设调车组或调车组不足3人,不准溜放调车。(√)

38.调车工作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和单一指挥。(√)

39.根据单一指挥的规定,利用本务机车进行调车时,须由调车长担任指挥工作。(×)

40.设有站场无线电话的车站,调车作业计划必须利用无线电话传达。(×)

41.单机或牵引车辆运行时,前方进路由司机负责确认。(√)

42.调车车列连挂车辆,要显示十、五、三车的距离信号,没有显示十、五、三的距离信号,

不准挂车,没有司机回示,应立即显示停车信号。(√)

43.调车机车越区作业的联系和防护办法,可由有关调车区长临时商定。(×)

44.利用本务机车在中间站进行调车时,无论单机或带有车辆,与车列的车辆摘挂和风管的摘

解均由司机负责。(×) 45.利用电力机车在中间站未挂网的线路上进行摘挂车辆时,可采用“长竿钓鱼”的调车方法。

(√)

46.手推调车时,要取得调车领导人的同意,人力制动机必须良好,并要有胜任人员负责制。

(√)

47.线路两旁堆放货物,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得少于1.5 m。(√)

48.遇到风暴雨雪天气,车辆有溜走可能或夜间无照明时,禁止手推调车。(√)

49.在同一条线路上连续连挂作业时,无论距离长短,每钩都要试拉。(×)

50.在正线、到发线上调车时,要经过车站调度员准许。(×)

51.6502电气集中车站到发线上临时停留公务车时,该线两端道岔应扳向不能进入该线的位

置,并在控制台上进行锁闭。(√)

52.编组站、区段站到发线、调车线以外的线路上停留车辆,是否需要防溜,由铁路局规定。(×)

53.调车作业中,车辆临时停在警冲标外方时,一批作业完了后,应立即送入警冲标内方。(√)

54.未装轨道电路的到发线上停留车辆时,对该线路的两端道岔应扳向不能进入的位置并。(√)

55.中间站停留车辆,因装卸车时对货位等情况,不能连挂在一起时,应分组做好防溜措施。(√)

56.使用人力制动机制动时,要事先做好选闸、试闸工作。(√)

57.排风作业中,放风是放掉副风缸内的风压。(×)

58.排风作业中,拉风是放掉副风缸内的风压。(√)

59.车辆连挂后,两车钩中心线高度差不得超过56mm。(×)

60.调车人员上车时,车速不得超过10km/h。(×)

61.调车人员下车时,车速不得超过15km/h。(×)

62.列车的种类、牵引定数和换长均根据列车编组计划的规定。(×)

63.铁路行车工作包括调车工作、接发列车工作和调度指挥工作三个方面。√

64.在铁路运输组织工作中必须贯彻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65.铁路运输组织指挥机构在行政上实行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管理。√

66.铁路局日常运输组织指挥工作由铁路局调度所统一指挥。√

67.铁路运输生产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在空间的位移,分别用人公里和吨公里来计算。√

68.铁路各项指标的统计时刻,以当日18时起至次日18时止为一个计算日。√

69.列车是指编成的车列并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

70.单机、动车、重型轨道车的编组内容简单,故在办理接发列车手续时不按列车运行的有关

规定办理。×

71.车站按办理业务性质上可分为中间站、区段站和编组站。×

72.区段站和编组站统称为技术站。√

73.为确保客运秩序,长途旅客列车中途不得改变车次。×

74.我国铁路列车在区间运行,采用左侧行车制。√

75.铁路行车有关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和相关岗位任职资格后方可任职。√

76.特殊情况岔线在区间内与正线接轨时,须经铁路局批准。×

77.普通单开道岔的定位就是道岔的直向开通位置。×

78.道岔定位是车站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在《站细》内记明。√

79.为安全、迅速地完成运输任务,列车必须严格按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和《技规》的

有关规定编组。√

80.列车编组计划规定了货物列车编组的长度和重量标准。×

81.在个别情况下,必须承认违反编组计划时,跨局列车由铁道部调度、局管内由铁路局调度

下达书面命令。√

82.开行超长列车时,必须得到列车调度员的命令准许,跨铁路局开行超长列车时应转发铁道

部的命令。√

83.插有扣修、倒装色票的车辆禁止编入列车。√

84.装载货物超出机车、车辆限界,无挂运命令的车辆禁止编入列车。√

85.为保证旅客列车有足够的制动能力,旅客列车在始发站最多只能编挂一辆关门车。×

86.有调中转车是随到达解体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需在车站进行货物作业的货车。

×

87.横列式技术站有调中转车各项作业的流水性要优于纵列式技术站。×

88.双重货物作业车是指在车站卸车后又装的车。√

89.调车钩通常是指机车连挂一组车辆的作业,它是用以衡量调车工作量的一种基本单位。√

90.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调车钩由两个调车程组成。√

91.溜放调车相对于推送调车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92.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车调车时应使用附有车站示意图的调车作业通知单。√

93.在完成相同运输生产任务的前提下,铁路局现在车越多越好。×

94.在显示手信号时,凡昼间持有手信号旗的人员,应将信号旗拢起,左手持红旗,右手持绿

旗(扳道员右手持黄旗)。√

95.连挂车辆,要显示十、五、三车的距离信号(单机除外),没有显示十、五、三车的距离信

号,不准挂车,没有司机回示,应立即显示停车信号。√

96. 参与调车作业的人员一般不得少于二人,如一人进行调车时必须严格控制速度。×

97. 除单机返岔子或机车出入段外,没有看到调车指挥人的起动信号(指令),不准动车,信号(指

令)不清,立即停车。√

98. 在电气集中的车站,信号员操纵信号时,要眼看、手指、口呼,并做到一看、二排、三确

认、四呼唤,严禁他人操纵。√

99. 非集中联锁进路上调车作业时,扳道员扳动道岔、显示信号要严格执行“一扳、二看、三

确认、四显示”制度。×

100. 溜放装有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的车辆速度不得超过15km/h 。×

101. 调车组不足三人时,禁止溜放作业。√

102. 推送车辆时,应先进行试拉。√

103. 在超过2.5‰坡度的线路(为溜放调车而设的驼峰、牵出线除外) 禁止溜放调车。√

104. 调车作业中,车辆临时停在调车线警冲标外方时,一批作业完了后,立即将该车组送人警

冲标内方。√

105. 中间站停留车辆,无论停留的线路是否有坡道,均应连挂在一起,拧紧两端车辆的人力制

动机,并以铁鞋(止轮器、防溜枕木等)牢靠固定。√

106. 调车安全带主要用于制动员在进行人力制动机制动时使用,但对平车或无闸台的车辆,不

得使用安全带。√

107. 直径950mm 及其以上的大轮车禁止使用铁鞋制动。√

108. 放风就是在拉风后,逐车拉动车辆副风缸上的缓解阀,排出副风缸里的余风。× 109. 摘解车辆应按“一关前,二关后,三提钩,四摘管”顺序,不能颠倒或遗漏。× 110. 结管前应检查车钩是否连挂良好,确认钩销入槽后,再进行连结。√

三、综合题

1.已知C 站在甲—乙区段的位置:

C 站线路示意图

C 站货物线5道停有装好重车5辆(3辆往A ,2辆往B )待挂上行41042次摘挂列车,现在知道41042次列车的编组内容及顺序为:

到达C 站的化肥2辆须在6道卸车,煤4辆在5道卸车。

要求:确定C 站41042次摘挂列车的接车线,并编制调车作业通知单。

上行 乙G F E D C B A

甲 A3 B2 C 站 [

] 乙 甲 1 Ⅱ 3 4 5 6 C 站煤/4 C 站化肥/2 A 站 甲及以远

解:

41042次摘挂列车接入4道。调车作业通知单如下:

4+6

6-6

5+3

4-3

5+2

6+4

5-4

4连结

2.B 站示意图如下,7道停有装往甲站的待挂重车2辆,41074次列车在B 站摘空车9辆,其中4辆空敞车装棉花,5辆空棚车装粮食。试编制41074次利用列车机车进行调车的调车作业计划。

41074次列车编组内容为:

机车、甲/1(整零)、空P/5、D/4、F/2、E/1、空C/4、甲20

解:

41074次摘挂列车接入5道。调车作业通知单如下:

5+13

3-7

5-5

7+2

5+9

7-9

5-3

3+7

5 连结

甲/2 乙

甲 3 Ⅰ

4

Ⅱ 5 7 粮仓 棉仓

3.根据下列资料编制41002次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并写出调车作业通知单。

1.乙—甲区段中间站分布图:

2.乙站调车场存车位置、调车机车位置及股道空闲情况:

解:41002次编成后,转往到发场7道。

11+16 11+8 10+6

10-1 9-2 9+12

11-3 10-3 发7-18

9-4 9-5

11-3

10-2

9-1

4.在以下箭头上方填写货物列车种类。

◎—编组站

○—区段站

—货运站

—中间站

庚 己

戊 丁 丙 乙 甲 小运转列车

小运转列车 摘挂列车

技术直达列车

区段列车 直通列车

戊 丁 丙 乙 甲 上行 乙 A B C D E F G

甲 9

10

11 C2 E1 F1 G2 A2 B2 D3 E2 C1 D2

[

铁路行车组织题库

铁路行车组织 一.填空题: 1.铁路运送旅客和货物,是以列车方式办理的。 2.铁路货物运输产品是以吨公里为计量单位。 3.铁路货物运输生产可分为装车站的发送作业、途中运行与中转、卸车站的终到作业三个大过程。4.车站的接发列车工作都要在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下进行,而其中准备接发列车进路的命令(包括听取进路准备妥当的报告)必须由他亲自下达。 5.列车进路是指列车到达、出发或通过所需占用的一段站内线路。 6.列车的基本单据是列车编组顺序表。 7.由于驼峰设备条件和机车台数的不同,驼峰作业方案可分为单推单溜、双推单溜、双推双溜。 & T集=Cm车小时,其中C是集结参数(系数),m是列车编成辆数。 9. t 集与车流量 N 的关系是成反比。 10.班计划由站长或主管运输副站长编制,阶段计划由站调编制。 11.车站工作统计内容包括装卸车统计、现在车统计、货车停留时间统计、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统计等 四种。 1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包括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和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两大部分。 13.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一般 2 年左右编制一次,且与列车运行图同时编制和执行。 14.采用循环直达列车时,返回的空车运行方向应当是路网上回空方向。 15.我国较多的空车直达列车有空敞车直达列车和空罐车直达列车两种。 16.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主要因素有消耗集结车小时(T 集)、一昼夜车流量( N 直)和 沿途技术站的每车节省时间( t 节) 17.列车编组计划应计算的指标有货车平均有调中转距离、无调中转车在总中转车中所占比重、各技术站办理车数、改编车总数和改编能力利用程度、货车小时总消耗。 18.运行图所有表示时刻的数字,应填写在列车运行线与车站中心线相交钝角内,而车次应填写在区段末首两端区间相应列车运行线上方。 19.从列车运行速度来分,我国铁路目前采用的是非平行运行图,原因是客货混跑。 20.在十分格运行图上,必须填写十分钟以下数值。 21.追踪运行图中,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闭塞分区为间隔。 22 . T连是发生在两个车站之间,对着的是这两个车站之间区间。 23.按到站停车的条件确定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时,应使后行的追踪列车不因站内未准备好接车进路而 减低速度。 24.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分为设计通过能力、现有通过能力和需要通过能力三个不同 的概念。 25.双线追踪运行图的运行图周期大小等于T周=I。 26.对有稳定车流保证定期运行的列车,在运行图上应固定运行线。 27. 固定运行线的列车,应该从始发站到终到站使用统一车次,使其在沿途各技术站有良好的接续。 28. 写出n需=(n货+ε客n客+ ε摘挂n摘挂+ ε快货n快货)(1+r备) 29. 增设会让站,可以缩短限制区间长度,缩小运行图周期,从而达到提高通过能力的目的。 30. 写出全路工作量 u=u 使。 31. 写出货车周转时间相关法计算式Θ=1/24 (l/v旅+It中/L技+K管t货)(天) 32.我国调度机构设置是:铁道部设调度处,铁路局设调度科,分局设调度所,车站设调度室。 33. 进行列车运行调整的目的是使列车在区段内的运行尽量符合列车运行图。 二. 单选题: 1 . 技术站一个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者是站长。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习题课

一、判断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金属中典型的空间点阵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三种。 2、位错滑移时,作用在位错线上的力F的方向永远垂直于位错线并指向滑移面上的未滑移区。 3、只有置换固溶体的两个组元之间才能无限互溶,间隙固溶体则不能。 4、金属结晶时,原子从液相无序排列到固相有序排列,使体系熵值减小,因此是一个自发过程。 5、固溶体凝固形核的必要条件同样是ΔG<0、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 6三元相图垂直截面的两相区内不适用杠杆定律。 7物质的扩散方向总是与浓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8塑性变形时,滑移面总是晶体的密排面,滑移方向也总是密排方向。 9.晶格常数是晶胞中两相邻原子的中心距。 10.具有软取向的滑移系比较容易滑移,是因为外力在在该滑移系具有较大的分切应力值。11.面心立方金属的滑移面是{110}滑移方向是〈111〉。 12.固溶强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溶质原子被吸附在位错附近,降低了位错的易动性。13.经热加工后的金属性能比铸态的好。 14.过共析钢的室温组织是铁素体和二次渗碳体。 15.固溶体合金结晶的过程中,结晶出的固相成份和液相成份不同,故必然产生晶内偏析。16.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经回复退火可使其性能恢复到变形前的水平。 17.非匀质形核时液体内部已有的固态质点即是非均匀形核的晶核。 18.目前工业生产中一切强化金属材料的方法都是旨在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 19、铁素体是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强度、硬度不高,塑性、韧性很好。 20、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都有12个滑移系,在相同条件下,它们的塑性也相同。 21、珠光体是铁与碳的化合物,所以强度、硬度比铁素体高而塑性比铁素体差。 22、金属结晶时,晶粒大小与过冷度有很大的关系。过冷度大,晶粒越细。 23、固溶体合金平衡结晶时,结晶出的固相成分总是和剩余液相不同,但结晶后固溶体成分是均匀的。 24、面心立方的致密度为0.74,体心立方的致密度为0.68,因此碳在γ-Fe(面心立方)中的溶解度比在α-Fe(体心立方)的小。 25、实际金属总是在过冷的情况下结晶的,但同一金属结晶时的过冷度为一个恒定值,它与冷却速度无关。 26、金属的临界分切应力是由金属本身决定的,与外力无关。 27、一根曲折的位错线不可能是纯位错。 28、适当的再结晶退火,可以获得细小的均匀的晶粒,因此可以利用再结晶退火使得铸锭的组织细化。 29、冷变形后的金属在再结晶以上温度加热时将依次发生回复、再结晶、二次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的过程。 30、临界变形程度是指金属在临界分切应力下发生变形的程度。 31、无限固溶体一定是置换固溶体。 32、金属在冷变形后可形成带状组织。 33、金属铅在室温下进行塑性成型属于冷加工,金属钨在1000℃下进行塑性变形属于热加工。

铁路行车组织知识点

《铁路行车组织》关键知识点 基本概念: 1、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过程 2、铁路运输各种生产管理的关系 3、车站概念、作业及其分类 4、技术站办理的货物列车和货车有哪些种类 5、各种车辆在技术站的技术作业过程及走行径路 6、"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车站行车工作细则"是做什么的? 7、调车概念、调车钩和调车程 8、溜放和推送调车法 10、驼峰调车、牵出线调车,常用的作业方法 11、驼峰的作业方案 12、客运站技术管理和整备所技术作业 13、货运站货运作业组织及货场设备管理 14、技术站列车到发技术作业过程 15、技术站货车和车列集结过程 16、技术站压缩货车集结时间的主要措施 17、编组站车站作业计划包括哪些?分别由谁来编制?主要完成什么任务? 18、车站班计划、阶段计划的内容及编制方法原理 19、站调在调度指挥工作中遇车流积压时可采取的措施 20、车站指标:中时、停时、办理车数、"无调比"和“有调比”等 21、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概念及内容 22、编组计划中货运列车的分类及相应概念 23、车流径路概念及影响因素 24、分组列车概念、车组构成及开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25、列车运行图的概念、分类及要素 26、车站间隔时间 27、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概念及影响因素 28、机车交路及机车乘务员的值乘制度 29、动车组运用计划 30、重载列车组织形式及我国铁路发展重载运输的模式 31、旅客列车开行方案

32、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33、分号列车运行图的种类 34、电力牵引区段列车运行图编制特点 35、运行图的指标 36、铁路运输能力、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37、扣除系数的概念、构成及影响因素 38、铁路运输能力的计算公式及能力加强的主要途径 39、技术计划 40、工作量、运用车保有量 41、货车周转时间 42、计算货车周转时间的时间相关法和车辆相关法 43、各种运用车的管内装卸率 44、机车运用质量指标有哪些?其含义是什么? 45、铁路运输调度工种 46、车站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调车区长的职责 47、为什么要进行车流调整?根据调整对象,车流调整方法有哪几种? 计算题: 1、编制摘挂列车的钩计划 2、表格计算法编制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 3、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运行图周期及能力计算方法 4、技术计划中计算货车周转时间及运用车保有量 要点: ? 1. 填空15、单选10分、多选15分、问答36分、计算24分? 2. 准确、严谨、牢固掌握核心知识点和概念; ? 3 . 问答题还会考核知识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铁路行车组织试卷题库

一、名词解释 1、运用车 2、非运用车4、货车停留时间 1、调车工作 2、调车钩 3、调车程 4、有调中转车 5、货物作业车 6、无调中转车 7、货车的集结过程 8、车列集结时间 推送调车法 2、溜放调车法 3、单组溜放4、连续溜放5、多组溜放 1、驼峰 2、单推单溜 3、双推单溜 4、双推双溜 1、装车地直达运输 2、直达列车方案 3、分组列车 4、单组列车 5、始发直达列车 6、阶梯直达列车 7、直通列车 8、区段列车 9、小运转列车10、摘挂列车 1、必要条件 2、充分条件 3、绝对条件 1、平行运行图 2、非平行运行图 3、单线运行图 4、双线运行图 5、单双线运行图 6、成对运行图 7、不成对运行图 8、追踪运行图 9、连发运行图 1、四显示自动闭塞 2、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3、追踪运行 顺向车流 8、逆向车流 二、填空题 1、车站作业计划包括()、()和()。 2、班计划的内容:()()()()()。 6、车流接续时间:各种车辆从其()时起,至由()时止,需要一个间隔时间,该()称为车流接续时间。 7、货车停留时间指标计划:()停留时间、()停留时间、()停留时间、货物作业车()停留时间。 1、铁路机车的基本运用方式有()、()、()、()。 2、常用的车站间隔时间包括()、()、()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等几种。 5、车站调度人员主要通过编制()进行调度指挥。 3、1、车站工作统计主要有()、()、()、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率统计四项。

2、货车停留时间按作业性质分为()和()。 3、目前统计各种货车停留时间的方法由()和()两种方法。 4、车站工作分析有()、()、()三种。 4、车站办理的作业主要包括()、()、()。 5、车站按其主要用途和设备的不同,从业务性质上可分为()、()、(站)。 6、任何一种调车工作都是由若干( )或若干( )这两种基本因素组成的。 7、查定调车作业时间标准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1、调车工作按其目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和()。 2、任何一种调车作业都是由若干()或()两种基本因素组成的。 3、调车钩通常是指()或()的作业,它是用以衡量()的一种基本单位。 4、调车程是指机车或()加减速一次的()。调车程按其组成因素不同可有()种类型。 5、调车程按其组成因素不同可有:()、()、()()、()、()等6种类型。 1、驼峰由()、()、()三部分组成。 4、驼峰是利用()的重力并辅以()进行分解车列的一种调车设备。 7、单推单溜:是指在( 车)且改编工作量不大的( )上采用的驼峰作业方案 8、双推单溜:是指在()、配备()和改编作业量较大的编组站采用的一种驼峰作业方案。 9、双推双溜:是指在()、()、配备()的编组站采用的一种作业方案。 10、驼峰作业方案评价指标有:()()()()。 1、对于规定了取送车次数的货物作业地点应按()取送。 2、鲜活、易腐、急运物资应()取送。 1、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主要包括()编组计划和()编组计划两大类。 4、每编组一个到达站列车,就产生一个到达站列车的()消耗,这是技术站()或直通列车不利的一面。 5、编组直达或直通列经过()时无需进行改编作业,可得到()的车小时节省。 6、如果车流无改编通过沿途各技术站所得(),大于( )在列车编成站所产生的(),就可认为该支车流具备了()的基本条件。 1、列车运行图按时间划分方法的不同有()、()、()三种格式。 2、在运行图上,以横线表示车站中心线的位置,它可有()、()两种确定方法。 3、按照区间正线数,列车运行图可分为()、()、()。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答案

- 第二章 思考题与例题 1. 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并解释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密度比离子键或共价键固体高的原因 2. 从结构、性能等方面描述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3. 何谓理想晶体何谓单晶、多晶、晶粒及亚晶为什么单晶体成各向异性而多晶体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各向异性何谓空间点阵、晶体结构及晶胞晶胞有哪些重要的特征参数 4. 比较三种典型晶体结构的特征。(Al 、α-Fe 、Mg 三种材料属何种晶体结构描述它们的晶体结构特征并比较它们塑性的好坏并解释。)何谓配位数何谓致密度金属中常见的三种晶体结构从原子排列紧密程度等方面比较有何异同 5. 固溶体和中间相的类型、特点和性能。何谓间隙固溶体它与间隙相、间隙化合物之间有何区别(以金属为基的)固溶体与中间相的主要差异(如结构、键性、性能)是什么 6. 已知Cu 的原子直径为A ,求Cu 的晶格常数,并计算1mm 3Cu 的原子数。 ( 7. 已知Al 相对原子质量Ar (Al )=,原子半径γ=,求Al 晶体的密度。 8 bcc 铁的单位晶胞体积,在912℃时是;fcc 铁在相同温度时其单位晶胞体积是。当铁由 bcc 转变为fcc 时,其密度改变的百分比为多少 9. 何谓金属化合物常见金属化合物有几类影响它们形成和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性能如何 10.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012]和[123]晶向。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012)和(123)晶面。 11. 设晶面(152)和(034)属六方晶系的正交坐标表述,试给出其四轴坐标的表示。反之,求(3121)及(2112)的正交坐标的表示。(练习),上题中均改为相应晶向指数,求相互转换后结果。 12.在一个立方晶胞中确定6个表面面心位置的坐标,6个面心构成一个正八面体,指出这个八面体各个表面的晶面指数,各个棱边和对角线的晶向指数。 13. 写出立方晶系的{110}、{100}、{111}、{112}晶面族包括的等价晶面,请分别画出。

铁路行车组织试卷

铁路行车组织试卷

2012年下学期期中试卷·铁路行车组织 【 第3页,共16页】 2012年下学期期中试卷·铁路行车组织 【第4页,共16页】 学年度 2012~2013 专业班级 姓名 考号 ◆◆◆◆◆◆ ◆◆◆◆◆◆ ◆◆◆◆◆◆ ◆◆◆◆◆◆⑤◆◆◆◆◆ 线 ○ ○ ○ 秘密★启用前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12春铁路运输专业期中考试题 铁路行车组织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命题人: 总成绩___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全路运用车分为 ( ) A.重车和空车 B.管内 工作车、移交(重)车和空车 C.接运重车、交出重车和空车 D.使用车、交出重车和空车 2.车站办理车数等于 ( ) A.接入与发出重空车总数之和 B.车站办理装卸作业车数之和 C.接入与发出有调车重空车总数之和 D.在车站解体和编组重空车总数之和 3.在有调中转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 处于解体作业和编组作业之间的是( ) A.到达作业 B.集结过程 C.取车作业 D.出发作业 4.在一个装车站装车后,编组成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称为( ) 直达列车。 A.始发 B.阶梯 C.基地 D.技术 5.在双重货物作业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处于卸车和装车之间的作业是( ) A.送车 B.取车 C.调移 D.转线 6.( )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 A.月度货运计划 B.列车编组计划 C.列车运行图 D.技术计划 7.技术站先到车辆等待后到车辆,直至凑满一个列车所需要的车数,这个过程称为( ) A.货车集结过程 B.货车周转过程 C.货车 待编过程 D.货车待发过程 8.铁路线以什么划分为区段。( ) A.客运站 B.技术站 C.中间

铁路行车组织题库

铁路行车组织 一。填空题: 1. 铁路运送旅客与货物,就是以列车方式办理得。 2、铁路货物运输产品就是以吨公里为计量单位。 3. 铁路货物运输生产可分为装车站得发送作业、途中运行与中转、卸车站得终到作业三个 大过程。 4、车站得接发列车工作都要在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下进行,而其中准备接发列车进路得命令(包括听取进路准备妥当得报告)必须由她亲自下达。? 5、列车进路就是指列车到达、出发或 通过所需占用得一段站内线路。 6. 列车得基本单据就是列车编组顺序表。 7、由于驼峰设备条件与机车台数得不同,驼峰作业方案可分为单推单溜、双推单溜、双推双溜、?8、 T集=cm车小时,其中c就是集结参数(系数),m就是列车编成辆数。?9、 t集与车流 10。班计划由站长或主管运输副站长编制,阶段计划由站调编制。量N得关系就是成反比、? ?11. 车站工作统计内容包括装卸车统计、现在车统计、货车停留时间统计、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统计等四种。?12.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包括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与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两大部分。?13.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一般2年左右编制一次,且与列车运行图同时编制与执 行。 15. 我国较多得空14. 采用循环直达列车时,返回得空车运行方向应当就是路网上回空方向、? 车直达列车有空敞车直达列车与空罐车直达列车两种、 16. 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主要因素有消耗集结车小时(T集)、一昼夜车流量(N直)与沿途技 17。列车编组计划应计算得指标有货车平均有调中转距离、无调术站得每车节省时间(t节)? 中转车在总中转车中所占比重、各技术站办理车数、改编车总数与改编能力利用程度、货车小时总消耗、?18. 运行图所有表示时刻得数字,应填写在列车运行线与车站中心线相交钝角内,而车次应填写在区段末首两端区间相应列车运行线上方。 19. 从列车运行速度来分,我国铁路目前采用得就是非平行运行图,原因就是客货混跑。 20、在十分格运行图上,必须填写十分钟以下数值。 22、τ连就是发生在两个车站21、追踪运行图中,同方向列车得运行以闭塞分区为间隔。? 之间,对着得就是这两个车站之间区间、 23、按到站停车得条件确定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时,应使后行得追踪列车不因站内未准备好 接车进路而减低速度。 24. 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分为设计通过能力、现有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三 个不同得概念。 25。双线追踪运行图得运行图周期大小等于T周=I。 27. 固定运行线得列车, 26。对有稳定车流保证定期运行得列车,在运行图上应固定运行线。? 应该从始发站到终到站使用统一车次,使其在沿途各技术站有良好得接续。?28. 写出n需=(n货+ε客n客+ε摘挂n摘挂+ε快货n快货)(1+r备) 29. 增设会让站,可以缩短限制区间长度,缩小运行图周期,从而达到提高通过能力得目得、 30、写出全路工作量u=u使、 31、写出货车周转时间相关法计算式Θ=1/24(l/v旅+lt中/L技+K管t货)(天) 32. 我国调度机构设置就是:铁道部设调度处,铁路局设调度科,分局设调度所,车站设调度室。? 33. 进行列车运行调整得目得就是使列车在区段内得运行尽量符合列车运行图。 二、单选题: 1、技术站一个班工作得领导与组织者就是站长、?2. 技术站一个班得全站调车工作应由站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2章习题 2-1 a )试证明均匀形核时,形成临界晶粒的△ G K 与其临界晶核体积 V K 之间的关系式为 2 G V ; b )当非均匀形核形成球冠形晶核时,其△ 所以 所以 2-2如果临界晶核是边长为 a 的正方体,试求出其厶G K 与a 的关系。为什么形成立方体晶核 的厶G K 比球形晶核要大? 解:形核时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 a )证明因为临界晶核半径 r K 临界晶核形成功 G K 16 故临界晶核的体积 V K 4 r ; G V )2 2 G K G V b )当非均匀形核形成球冠形晶核时, 非 r K 2 SL G V 临界晶核形成功 3 3( G ;7(2 3cos 3 cos 故临界晶核的体积 V K 3(r 非)3(2 3 3cos 3 cos V K G V 1 ( 3 卸2 3 3cos cos )G V 3 3(書 (2 3cos cos 3 ) G K % G K 与V K 之间的关系如何? G K

G V G v A a3G v 6a2 3 得临界晶核边长a K G V

临界形核功 将两式相比较 可见形成球形晶核得临界形核功仅为形成立方形晶核的 1/2。 2-3为什么金属结晶时一定要有过冷度?影响过冷度的因素是什么?固态金属熔化时是否 会出现过热?为什么? 答:金属结晶时要有过冷度是相变热力学条件所需求的, 只有△ T>0时,才能造成固相的自 由能低于液相的自由能的条件,液固相间的自由能差便是结晶的驱动力。 金属结晶需在一定的过冷度下进行,是因为结晶时表面能增加造成阻力。固态金属熔 化时是否会出现过热现象,需要看熔化时表面能的变化。如果熔化前后表面能是降低的, 则 不需要过热;反之,则可能出现过热。 如果熔化时,液相与气相接触,当有少量液体金属在固体表面形成时,就会很快覆盖 在整个固体表面(因为液态金属总是润湿其同种固体金属 )。熔化时表面自由能的变化为: G 表面 G 终态 G 始态 A( GL SL SG ) 式中G 始态表示金属熔化前的表面自由能; G 终态表示当在少量液体金属在固体金属表面形成 时的表面自由能;A 表示液态金属润湿固态金属表面的面积;b GL 、CSL 、CSG 分别表示气液相 比表面能、固液相比表面能、固气相比表面能。因为液态金属总是润湿其同种固体金属,根 据润湿时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式可写出:b SG 》6GL + (SL 。这说明在熔化时,表面自由能的变 化厶G 表w o ,即不存在表面能障碍,也就不必过热。实际金属多属于这种情况。如果固体 16 3 3( G v )2 1 32 3 6 2 (G v )2 b K t K 4 G V )3 G V 6( 4 G v )2 64 3 96 3 32 r K 2 ~G ?, 球形核胚的临界形核功 (G v )2 (G v )2 (G v )2 G b K 2 G v )3 16 3( G v )2

铁路行车组织介绍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1.课程定位 西南交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由教育部和铁道部共建的重点大学。按照学校“西南交大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交通运输专业以“立足铁路、面向大交通、服务经济建设”为指导思想,培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基础厚、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交通运输复合型技术管理和组织指挥人才。 《行车组织》是四川省品牌专业“交通运输”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与生产实际结合最紧密、在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上最关键的课程。本课程站在全局高度,运用系统思想,全面介绍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办法和各种运作过程,系统地阐述运输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深入讨论各种条件下合理运用技术设备,科学组织运输生产的优化原理及其算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目前是四川省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系统介绍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车站接发列车、调车工作、列车调度指挥的基本技能,具有合理运用车站各种设备、合理组织车流,编制列车运行图和技术计划,编制车站调车作业计划,组织指挥车站行车工作和列车运行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铁路运输科学研究、铁路运输规划与宏观决策,铁路运输技术管理和组织指挥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及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行车组织》是在对铁路运输实行一整套运营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既是运营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对运营实践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车站工作组织; 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3.列车运行图及铁路通过能力; 4.铁路枢纽工作组织; 5.铁路运输生产计划; 6.铁路运输调度工作。 各知识模块间以及铁路运输各种生产管理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铁路行车组织考试试题

1. 铁路运送旅客和货物,是以方式办理的。 正确答案: 列车 2. 车站从业务性质上可分为站、站和 站。 正确答案: 客运、货运、客货运站 3. 客运站技术作业内容包括、、、 、。 正确答案: 车站的技术生产特征,车场、线路和站台专门化,车底及车辆的技术作业、调车工作组织,客运站行车工作计划,客运站行车工作指标 4.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包括和两大部分。

正确答案: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 5. 从列车运行速度来分,我国铁路目前采用的是运行图,原因是 。 正确答案: 非平行图,客货混跑 6. 在双线区段,相对方向的列车可以在上交会,列车越行必须在 上进行。 正确答案: 区间、车站 7. 追踪运行图中,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为间隔。 正确答案: 闭塞分区 8. 铁路能力负荷包括负荷和负荷。

正确答案: 技术、经济 9. 列车运行调整有和两方面的问题。 正确答案: 组织列车始发正点、组织列车运行正点 1.技术站一个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者是( )。 正确答案 A. 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大时分 B. 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小时分 C. 区间上下行时分之和最大的时分 D. 分别上下行全部区间之和的时分 正确答案:C 2.铁路线以()划分为区段。 正确答案

A. 平行运行图 B. 运行图 C. 非平行运行图 D. 货物列车运行图 正确答案:D 3.调车工作要根据( )进行。 正确答案 A.t客占/T周 B.t客/T周 C.t’客十t”客/T周 D.t外扣/T周 正确答案:C 4.当到达车组大小相等,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而集结有中断时,T集( )12m车小时。 正确答案 A.等于基本扣除系数 B.等于1 C.小于1 D.大于1 正确答案:C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要点

查看文本 习题 一、名词解释 金属键; 结构起伏; 固溶体; 枝晶偏析; 奥氏体; 加工硬化; 离异共晶; 成分过冷; 热加工; 反应扩散 二、画图 1在简单立方晶胞中绘出()、(210)晶面及[、[210]晶向。 2结合Fe-Fe3C相图,分别画出纯铁经930℃和800℃渗碳后,试棒的成分-距离曲线示意图。 3如下图所示,将一锲形铜片置于间距恒定的两轧辊间轧制。试画出轧制后铜片经再结晶后晶粒大小沿片长方向变化的示意图。 4画出简单立方晶体中(100)面上柏氏矢量为[010]的刃型位错与(001)面上柏氏矢量为[010]的刃型位错交割前后的示意图。 5画图说明成分过冷的形成。 三、Fe-Fe3C相图分析 1用组织组成物填写相图。 2指出在ECF和PSK水平线上发生何种反应并写出反应式。 3计算相图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可能的最大含量。 四、简答题 1已知某铁碳合金,其组成相为铁素体和渗碳体,铁素体占82%,试求该合金的含碳量和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 2什么是单滑移、多滑移、交滑移?三者的滑移线各有什么特征,如何解释?。 3设原子为刚球,在原子直径不变的情况下,试计算g-Fe转变为a-Fe时的体积膨胀率;如果测得910℃时g-Fe和a-Fe的点阵常数分别为0.3633nm和0.2892nm,试计算g-Fe转变为a-Fe的真实膨胀率。 4间隙固溶体与间隙化合物有何异同? 5可否说扩散定律实际上只有一个?为什么? 五、论述题 τC 结合右图所示的τC(晶体强度)—ρ位错密度 关系曲线,分析强化金属材料的方法及其机制。 晶须 冷塑变 六、拓展题 1 画出一个刃型位错环及其与柏士矢量的关系。 2用金相方法如何鉴别滑移和孪生变形? 3 固态相变为何易于在晶体缺陷处形核? 4 画出面心立方晶体中(225)晶面上的原子排列图。 综合题一:材料的结构 1 谈谈你对材料学科和材料科学的认识。 2 金属键与其它结合键有何不同,如何解释金属的某些特性? 3 说明空间点阵、晶体结构、晶胞三者之间的关系。 4 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的标定有何不同?其中有何须注意的问题? 5 画出三种典型晶胞结构示意图,其表示符号、原子数、配位数、致密度各是什么? 6 碳原子易进入a-铁,还是b-铁,如何解释? 7 研究晶体缺陷有何意义? 8 点缺陷主要有几种?为何说点缺陷是热力学平衡的缺陷?

铁路行车组织期末试卷及答案(B)

(XX—XX学年第X 学期)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试卷总分: 100 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3分,总计30分) 1、列车是指按规定把车辆编成的车列,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单机(包括单机挂车)、动车及重型轨道车虽未具备列车条件,当指定有车次时,亦按(列车办理)。 2、到发线通过能力是指到达场、出发场、直通场或到发场中,办理(列车到发作业)的线路。 3、调车工作包括列车的(编组、解体)、摘挂、转线、车辆的取送、转场、调移以及机车的转线、出入段等。 4、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通常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准备资料阶段)、编制阶段和实行前的准备阶段。 5、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图解,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 6、技术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运输生产的(数量指标计划)、货车运用指标计划、运用车保有量计划、机车运用指标计划和主要站指标计划等。 7、货车周转时间一般采用车辆相关法和(时间相关法)两种方法计算。 8、掌握车流动态的基本方法是车流推算,分为远期车流推算和(近期车流)推算。 9、列车中车辆的编挂方法通常有单组混编、分组选编、(到站成组)和按站顺编组四种。 10、提高车辆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的措施有技术组织措施和(改建措施)两类。 二、名称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20分) 1、推送调车法:凡使用机车将车辆由一股道送到另一股道,需停车后再进行摘车的调车方法。 3、驼峰:利用车辆本身所受的重力并辅以机车的推力进行分解车列的一种调车设备。 3、到发线通过能力:到发线通过能力是指到达场、出发场、直通场或到发场中,办理列车到发作业的线路,于一昼夜所能够接、发各方向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货物)列车数。 4、装车地直达列车:由装车站利用自装车流组织的直达列车。包括始发直达列车、阶

铁路行车组织试题

《铁路行车组织》试卷第1页(共4页) 《铁路行车组织》 试卷第2页(共4页) 2015年下学期14级期中考试试卷 铁路行车组织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1、铁路运输生产是利用铁路线路、站场、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等技术设备,将旅客或货物通过列车从一个地点运至另一个地点。 2、车站按业务性质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和客货运站。 3、车站按技术作业分为编组站、区段站和中间站。 4、列车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按有关规定编成的车列;(2)挂有牵引本次列车的机车;(3)有规定的列车标志。 5、铁路运输工作从昨日18:01至今日18:00为一个工作日,一个工作日分为两个班,即昨日18:01至今日6:00为夜班,今日6:01至今日18:00为白班。 6、部分改编中转列车作业包括:(1)变更货物列车重量;(2)换挂车组;(3)变更列车运行方向。 7、无调中转车包括:(1)技术站原列到开的运用货车;(2)部分改编中未摘下的运用货车;(3)中间站停运的运用货车。 8、车站作业计划包括班计划、阶段计划和调车作业计划。 二、选择题(共20分,每道题2分) 1.铁路运输生产的的产品单位是 __A___。 A.人.km 和t.km B. 人.km 和t.m C. 人.km 和t.km 2.专门为办理_C_运输而设的车站叫客运站。 A.货物 B.货物和旅客 C.旅客 3.上行车编为_B__下行车编为___ A.单数 双数 B.双数 单数 C.单数 单数 4铁路运输工作日昨日的__A_至今日18:00为一个工作日。 A.18:01 B.18:00 C.17:00 5.班计划是车站作业计划的__C_。 A.具体计划 B.核心计划 C.基本计划 6.列车运行图里的横轴表示__A_。 A.时间 B.终到站 C.始发站 7.列车进入车站首先到__A_。 A.到发场 B.调车场 C.装卸场 8.技术站货物列车的技术作业种类有__B_。 A.5种 B.4种 C.3种 9 .一个班分为3-4个阶段,一个阶段为__C_。 A .1-2h B.5-6h C.3-4h 10.班计划是由_A__编制。 A.副站长 B.铁路局 C.铁路总公司 三、名词解释(共15分,每道题5分) 班级和姓名正确清楚填写。因填写错误或不清楚造成不良后果的,均由本人负责;如故意涂改、乱写的,考试成绩视为 无效。 答 题 请 勿 超 过 此 密 封 线 , 否 则 视 为 无 效 。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思考题电子教案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思考题

《材料科学基础教程》复习题与思考题 一、选择与填空 1-1下列组织中的哪一个可能不是亚稳态,即平衡态组织? a)马氏体+残余奥氏体b)上贝氏体c)铁素体+珠光体d)奥氏体+贝氏体 1-2下列组织中的哪一个可能不是亚稳态? a)铁碳合金中的马氏体b)铁碳合金中的珠光体+铁素体 c)铝铜合金中的a +GPZ d铁碳合金中的奥氏体+贝氏体 1-3单相固溶体在非平衡凝固过程中会形成成分偏析: a)若冷却速度越大,则成分偏析的倾向越大; b)若过冷度越大,则成分偏析的倾向越大; c)若两组元熔点相差越大,则成分偏析的倾向越小; d)若固相线和液相线距离越近,贝U成分偏析的倾向越小。 1-4有两要平等右螺旋位错,各自的能量都为E1,当它们无限靠近时,总能量为—a)2E1 b) 0 c) 4E1 1-13两根具有反向柏氏矢量的刃型位错在一个原子面间隔的两个平行滑移面上相向运动以后,在相遇处___________ 。 a)相互抵消b)形成一排间隙原子c)形成一排空位 1-15位错运动方向处处垂直于位错线,在运动过程中是可变的,晶体做相对滑动的方向—。 a)随位错线运动方向而改变b)始终是柏氏矢量方向c)始终是外力方向 1-16位错线张力是以单位长度位错线能量来表示,则一定长度位错的线张力具有— 纲。 a)长度的b)力的c)能量的 1-17位错线上的割阶一般通过—形成。

a)位错的交割b)共格界面c)小角度晶界 1-7位错上的割阶一般通过 _形成。 a)孪生b)位错的交滑移c)位错的交割 1-23刃形位错的割阶部分—。 a)为刃形位错b)为螺形位错c)为混合位错 1-24面心立方晶体中Frank不全位错最通常的运动方式是 _。 a)沿{111}面滑移b)沿垂直于{111}的面滑移c)沿{111}面攀移 1-25位错塞积群的一个重要效应是在它的前端引起______ 。 a)应力偏转b)应力松弛c)应力集中 1-26面心立方晶体中关于Shcockley分位错的话,正确的是_____ 。 a)Shcockle y分位错可以是刃型、螺型或混合型; b)刃型Shcockley分位错能滑移和攀移; c)螺型Shcockley分位错能交滑移。 1-27汤普森四面体中罗-罗向量、不对应罗-希向量、希-希向量分别有个。 a)12, 24, 8,12 b)24, 24, 8,12 c)12,24, 8,6 1-32 ______ ,位错滑移的派—纳力越小。 a)相邻位错的距离越大b)滑移方向上的原子间距越大c)位错宽度越大 1 —33层错和不全位错之间的关系是__ 。 a)层错和不全位错交替出现;b)层错和不全位错能量相同; c)层错能越高,不全位错柏氏矢量模越小;d)不全位错总是出现在层错和完整晶体的交界处。 1 —34位错交割后原来的位错线成为折线,若—。

铁路行车组织试卷

2012年下学期期中试卷·铁路行车组织 【 第1页,共4页】 2012年下学期期中试卷·铁路行车组织 【第2页,共4页】 学年度 2012~2013 专业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 ┆┆┆┆○ ┆┆┆┆┆┆装 ┆┆┆┆┆┆┆ 订 ┆┆┆┆┆┆┆线 ┆┆┆┆┆┆○ ┆┆┆┆○ ┆┆┆┆○ ┆┆┆ 秘密★启用前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12春铁路运输专业期中考试题 铁路行车组织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命题人: 总成绩___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全路运用车分为 ( ) A.重车和空车 B.管内工作车、移交(重)车和空车 C.接运重车、交出重车和空车 D.使用车、交出重车和空车 2.车站办理车数等于 ( ) A.接入与发出重空车总数之和 B.车站办理装卸作业车数之和 C.接入与发出有调车重空车总数之和 D.在车站解体和编组重空车总数之和 3.在有调中转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处于解体作业和编组作业之间的是( ) A.到达作业 B.集结过程 C.取车作业 D.出发作业 4.在一个装车站装车后,编组成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称为 ( )直达列车。 A.始发 B.阶梯 C.基地 D.技术 5.在双重货物作业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处于卸车和装车之间的作业是( ) A.送车 B.取车 C.调移 D.转线 6.( )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 A.月度货运计划 B.列车编组计划 C.列车运行图 D.技术计划 7.技术站先到车辆等待后到车辆,直至凑满一个列车所需要的车数,这个过程称为( ) A.货车集结过程 B.货车周转过程 C.货车待编过程 D.货车待发过程 8.铁路线以什么划分为区段。( ) A.客运站 B.技术站 C.中间站 D.货运站 9.技术站一个调车组的调车工作应由( )领导。( ) A.调车指导 B.连结员 C.调车长 D.车长 10.下列作业不属于到发技术作业的是( ) A.技术检查 B.摘机车 C.开放或关闭信号 D.票据交接 11.卸车作业未完的货车按( )统计。 A.重车 B.空车 C.非运用车 D.备用车 12.技术直达列车是在( )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A.装车站 B.卸车站 C.技术站 D.中间站 13.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这种调车称为( )调车。 A.解体 B.编组 C.摘挂 D.取送 14.在本站卸后又装的货车称为( ) A.双重货物作业车 B.无调中转车 C.一次货物作业车 D.有调中转车 15.车站接发列车工作要在( )统一指挥下进行。 A.站长 B.值班站长 C.车站调度员 D.车站值班员 16.将到达的列车或车组,按车辆的去向、目的地或车种,分解到指定的线路上,这种调车 称为( )调车。 A.解体 B.编组 C.摘挂 D.取送 17.车站是指设有一定数量配线并将铁路线划分成( )的地点。 A.区段 B.区间 C.闭塞分区 D.养路工区 18.铁路线以( )划分为区段。 A.客运站 B.货运站 C.中间站 D.技术站 19.编组站的主要工作是( )。 A.客运作业 B.货运作业 C.办理货物列车的中转技术作业 D.办理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 20.在接发列车工作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指派他人办理而必须由车站值班员亲自办理的 作业是( )。 A.办理闭塞 B.布置进路 C.开放信号 D.交接凭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每空2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后对应的横线上) 1.现在车按运用状态分为 车和 车。 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包括 和 两大部分。 3.车站工作统计主要有 、 、货车停留时间统计、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率统计。 4.调车程是指机车或 加减速一次的 。

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铁路行车组织(专科)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 [ ] A.月度货运计划 B.列车编组计划 C.列车运行图 D.技术计划 2.技术站先到车辆等待后到车辆,直至凑满一个列车所需要的车数,这个过程称为 [ ] A.货车集结过程 B.货车周转过程 C.货车待编过程 D.货车待发过程 3.二分格列车运行图主要用于 [ ] A.编制新运行图 B.日常调度指挥绘实际运行图 C.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 D.编制货物列车方案图 4.铁路线以什么划分为区段? [ ] A.客运站 B.技术站 C.中间站 D.货运站 5.技术站一个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者是 [ ] A.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大时分 B.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小时分 C.区间上下行时分之和最大的时分 D.分别上下行全部区间之和的时分 6.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某中间站只有2条到发线(包括正线在内)时,同一时间内车站允许列车的会车 方式是 [ ] A.两列通过 B.两列停车一列通过 C.一列通过一列停车 D.两列通过一列停车 7.技术站一个调车组的调车工作应由( )领导。 [ ] A.调车指导 B.连结员 C.调车长 D.车长 8.下列作业不属于到发技术作业的是 [ ] A.技术检查 B.摘机车 C.开放或关闭信号 D.票据交接 9.卸车作业未完的货车按( )统计。 [ ] A.重车 B.空车 C.非运用车 D.备用车 10.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基本扣除系数一般是 [ ] A.不一定 B.等于 1 C.小于 1 D.大于1 11.技术直达列车是在( )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 ] A.装车站 B.卸车站 C.技术站 D.中间站 12.在接发列车工作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指派他人办理而必须由车站值班员亲自办理的作业是 [ ] A.办理闭塞 B.布置进路 C.开放信号 D.交接凭证 13.当到达车组大小相等,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而集结有中断时,T集( )12m车小时。 [ ] A.等于 B.不等于 C.小于 D.大于 14.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这种调车称为( )调车。 [ ] A.解体 B.编组 C.摘挂 D.取送 15.运行图划分纵轴的横线的划分方式一般采用按( )方式。 [ ] A.车站中心线间距离 B.车站中心线间纯运行时间 C.车站出站、进站信号机间距离 D.车站出站、进站信号机间纯运行时间 16.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车站,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续运行 的货车称为 [ ] A.本站货物作业车 B.无调中转车 C.有调中转车 D.非运用车 17.车站调度员编制阶段计划和进行调度指挥的工具是 [ ] A.车站技术作业图表 B.列车编组顺序表 C.调车作业通知单 D.车流汇总表 18.将车流变成列车流是( )所要解决的问题。 [ ] A.车流组织 B.列车运行图 C.调度指挥 D.车流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