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现状

国内外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现状
国内外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现状

国内外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现状

摘要:列举了国内外44个有代表性的运行较成熟的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突出其服务内容。浅析了我国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工作在共享理念、共享规范标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数据共享平台海洋规范标准

科学数据的管理、应用与共享已成为衡量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其他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推进海洋科学数据的共享,我国也大力提倡信息共享,充分挖掘海洋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促进海洋科学研究迅速发展。

1 国外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进展

发达国家很早就认识到海洋科学数据共享的重要作用。近30年来,从国际组织到沿海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先后通过国家的政策引导和投入,加强对海洋科学数据的收集、管理和服务工作。1960年成立的国际海洋资料和情报交换委员会(I0DE)开展国际间海洋资料交换工作,为多个国家海洋中心(NODC、BODC、SISMER、BSH、AODC、JODC、KODC等)资料共享起到了重要作用。1993年国际海委会(IOC)、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和国际科联理事会(ICSU)等组织联合建立全球海洋观测系统(COOS)。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对公益性科学数据实施国有科学数据完全与开放共享国策,2002年欧盟提出公

海洋科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海洋科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下面是整理的海洋科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陈华锋;海洋科学考察可视化航次设计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9 [2].刘峰;基于网络的海洋大气地理信息平台可视化系统架构设计与算法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09 [3].李树华;面向海洋数值模拟的数值可视化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 学.2013 [4].李庚泽;海洋环境参数与港口信息可视化查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西北大学.2012 [5].李文亭;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海洋场景仿真系统设计与可视化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0 [6].耿丽丽;海洋环境空间数据管理及网络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0 [7].孟娟;海洋数据平台数据可视化查询与展示子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 学.2013 [8].王良武;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升降鳍板系统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9].周杲;地质科学计算可视化软件系统研究一地质科学计算可视化系统组件的设计与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 [10].金海丰;船舶与海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1].秦勃;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12].宋转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海洋资料共享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8 [13].赵丹;基于黄河三角洲海洋地理信息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 [14].王加亮;基于云计算的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平台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15].赖剑菲;海洋水文气象信息可视化表达的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

海洋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2.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是什么? 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海洋及与之密切相关联的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它们至少有如下的明显特点。首先是特殊性与复杂性。 其次,作为一个物理系统,海洋中水—汽—冰三态的转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也是在其它星球上所未发现的。 第三,海洋作为一个自然系统,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点。 3.海洋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 海洋科学研究也有其显著的特点。首先,它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 其次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 第三,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趋明显。 5.中国海洋科学发展的前景如何? 新中国建立后不到1年,1950年8月就在青岛设立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1959年扩建为海洋研究所。1952年厦门大学海洋系理化部北迁青岛,与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合并成立了山东大学海洋系。1959年在青岛建立山东海洋学院,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1964年建立了国家海洋局。此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又陆续建立了一大批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分别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海洋局等,业已形成了强有力的科研技术队伍。目前国内主要研究方向有海洋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海洋资源调查、勘探和开发技术研究,海洋仪器设备研制和技术开发研究,海洋工程技术研究,海洋环境科学研究与服务,海水养殖与渔业研究等等。在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海洋工程、海洋环境保护及预报、海洋调查、海洋遥感与卫星海洋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仅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在某些方面已跻身于世界先进之列。 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 3.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以及海洋的划分。 地表海陆分布: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108km2,分属于陆地和海洋。 地球上的海洋是相互连通的,构成统一的世界大洋;而陆地是相互分离的,故没有统一的世界大陆。在地球表面,是海洋包围、分割所有的陆地,而不是陆地分割海洋。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仪器设备公共服务中心大型仪器分析测试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仪器设备公共服务中心大型仪器分析测试费管理办法 根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仪器设备公共服务中心管理条例》(南海研字[2011]12号)、《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纵向科研课题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的相关条例,加强南海海洋研究所大型仪器共享服务成本核算、收费管理,特制定仪器设备公共服务中心(简称仪器中心)大型仪器分析测试收费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为了实现大型仪器共享共用,促进大型仪器高效运行,形成共享服务成本核算机制,完善 收费管理办法。 第二条大型仪器共享服务成本基本构成:分析测试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支出,包括人力资源、能源动力 (水、电、煤气)、场地占用,仪器耗材与折

旧、维护与更新,技术人员培训及学术交流等。第三条大型仪器共享服务成本计算:人力资源成本,由人事教育处测算、审核;能源动力(水、电、煤 气)、场地占用、仪器使用与折旧等发生的费 用,由资产财务处测算、审核;仪器耗材、维护 与更新,技术人员培训及学术交流等成本,由仪 器中心、科研与规划处测算、审核。 第四条共享服务分析测试项目收费标准:根据共享服务成本,由各仪器组提出收费方案,所在部门会议 讨论通过,报所务会批准,统一对外发布。 分析测试项目收费标准以附件发布,2015年10 月以前发布的收费标准终止。 第五条纳入中国科学院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系统的大型仪器,提供共享测试服务的,可按公布的分析测试 项目收费标准执行。 第六条共享服务流程:分析测试服务都需在中国科学院

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系统上完成服务流程:检测预 约—预约审核—样品登记—分析结果—结果审核 --结果发放,有对应的记录等。检验业务委托书 可由授权的仪器操作员审核,检测报告由平台首 席技术专家和仪器中心主任审核。 第七条分析测试费按相关财务流程收取,各仪器组设立独立帐号统一管理,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所收 取的费用均转入独立帐号。 第八条分析测试费所内转帐,需填写“南海海洋研究所分析测试费明细表”,“南海海洋研究所内部转 账自制凭单”。“南海海洋研究所分析测试费明 细表”由仪器中心审核,“南海海洋研究所内部 转账自制凭单”由科研计划处审核。大额分析测 试费需按资产财务处规定由主管所领导审批。第九条分析测试费主要用于: (1)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材料消耗、维修、

海洋科学导论

海洋科学导论 一、绪论 海洋科学:是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研究对象:世界海洋及与之密切相关联的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海洋中的(海水、营养盐、生物),海底的(海洋沉积、海底岩石圈),海口的(河口、海岸带),海面的(大气边界层)。特点:特殊性和复杂性、综合性,海洋中的水汽冰三态的转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作为自然系统的多层次耦合性。 研究内容:海水运动规律,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的基础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有关海洋军事活动迫切需要的应用研究。 海洋科学的发展史:第一阶段:海洋知识的积累;第二阶段:海洋科学的奠基与形成;第三阶段:现代海洋科学时期;最后,海洋科学的未来。 二、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 地表陆海分布: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108km2,分属于陆地和海洋。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陆地占29.2%,海洋占70.8%,地表大部分为海水所覆盖。地球上海洋相互连通,构成统一的世界大洋;而陆地则相互分离,没有统一的世界大陆。海洋不仅面积超过陆地,其深度也超过陆地高度。3000m以上深海洋占其总面积的75%;而高度不足1000m 的陆地占其总面积的71%。海洋平均深度达3795m,而陆地平均高度只有875m。如果将高低起伏的地表削平,则地球表面将被约2646m 厚的海水均匀覆盖。 海洋的划分:根据海洋要素特点及形态特征,可分为主要部分——洋和附属部分海、海湾和海峡。(大)洋,远离大陆,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的90.3%;深度大,一般大于2000m;海洋要素如盐度、温度等不受大陆影响,盐度平均为35,且年变化小;具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全世界共有54 个海,其面积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9.7%。海的深度较浅,平均在2000m以内。其温度和盐度等海洋要素受大陆影响很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水色低,透明度小,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潮波多系由大洋传入,但潮汐涨落往往比大洋显著,海流有自己的环流形式。按海的位置可分为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海湾是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一般以入口处海角之间的连线或入口处的等深线作为与洋或海的分界。海湾中的海水可以与毗邻海洋自由沟通,故其海洋状况与邻接海洋很相似,但在海湾中常出现最大潮差,如我国杭州湾最大潮差可达8.9m。海峡是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海峡最主要的特征是流急,特别是潮流速度大。海流有的上、下分层流入、流出,如直布罗陀海峡等;有的分左、右侧流入或流出,如渤海海峡等。 陆间海指位于大陆之间的海,面积和深度都较大,如地中海和加勒比海,内海指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较小,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强烈影响,如渤海和波罗的海等,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但水流交换通畅,如东海、日本海等。 海岸带是海陆交互作用的地带。海岸地貌是在波浪、潮汐、海流等作用下形成的。海岸带一般包括海岸、海滩和水下岸坡三部分。 海岸是高潮线以上的陆上地带,大部分时间裸露于海水面之上,仅在特大高潮或暴风浪时才被淹没,又称潮上带。 海滩是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又称潮间带。 水下岸坡是低潮线以下直到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海底部分,又称潮下带,其下限相当于1/2 波长的水深处,通常约10~20m。 大陆边缘:大陆与大洋之间的过渡带,按构造分稳定型和活动型。 稳定型大陆边缘没有活火山和地震,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部分组成。

国内研究所排名

国内研究所排名.txt两个人吵架,先说对不起的人,并不是认输了,并不是原谅了。他只是比对方更珍惜这份感情。0201 理论经济学 37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202 应用经济学 69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2 0302 政治学 35 87902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67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303 社会学 31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403 体育学 27 8460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71 0504 艺术学 39 84201 中国艺术研究院 77 84202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65 0601 历史学 39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701 数学 62 80002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94 0702 物理学 57 80008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95 82801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70 0703 化学 51 8003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96 0704 天文学 11 80025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80 800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78 0705 地理学 26 80076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86 0706 大气科学 8 80058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84 8510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71 0707 海洋科学 12 8530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74 85303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68 0710 生物学 64 80100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81 8010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77 0712 科学技术史 10 80029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77 0801 力学 42 8000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88 0802 机械工程 73 8013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70 8330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 64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3 0803 光学工程 28 8013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85 8014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85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27 82932 中国航空研究院(304 研究所) 68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72 8014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92 82913 中国航空研究院(621 研究所) 75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4 0808 电气工程 26 80148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78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4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42 8300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78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1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3 0815 水利工程 20 82306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72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11 86001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72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41 83310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所) 64 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20 83306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67 0819 矿业工程 15 8331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 71 83304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67

海洋科学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溶菌酶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 影响 The effect of lysozyme on non-specific immune factors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学院:海洋学院 专业班级:海洋科学海科081 学生姓名:史华鑫学号:520811114 指导教师:王兴强(副教授) 年月

目录 1 引言 (1) 2 材料和方法 (5) 2.1 材料来源 (5) 2.2 实验设计和管理 (5) 2.3 数据统计 (5) 3 结果 (6) 4 讨论 (8) 结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图1 (7) 图2 (7)

1 引言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的学名为凡纳滨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Lito-penaeus亚属,为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俗称:白肢虾(white-leg shrimp)、白对虾(white shrimp),以前的翻译是万氏对虾,与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外形酷似,平均的寿命一般至少能超过32个月。成体的长度最长可达24厘米,甲壳比较薄,浅青灰色为正常体色,全身不具有斑纹。它的步足常呈白垩状,所以有白肢虾之称。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是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最初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张伟权教授率先从美国引进此虾,并于一九九二年突破了育苗关,从小试到中试直至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目前我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河北、山东等省或自治区已逐步推广养殖,天津市汉沽区杨家泊镇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世界闻名,有“中国鱼虾之乡”的美称,其中属南美白对虾的技术最为娴熟。南美白对虾的特点之一是肉质鲜美,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适温的范围广,可在18-32℃生长,适盐的范围也广,可在盐度1-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抗病能力强,生长快,现在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虾种。我国南宁、北海、广州和厦门等地均有虾苗、虾无节幼体或亲虾供货。[1] 1.1 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额角尖端的长度不超出第1触角柄的第2节,其齿式为7-9/1-2;头胸甲较短,与腹部的比例约为1:3;额角侧沟短,到胃上刺下方即消失;头胸甲具肝刺及鳃角刺;肝刺明显;第1触角有双鞭,内鞭比外鞭纤细,长度大致相等,但都短小(约为第1触角柄长度的1/3);第l-3对步足的上肢十分发达,第4-5对步足无上肢,第5对步足具雏形外肢;腹部第4-6节具背脊;尾节具中央沟,但不具缘侧刺。 南美白对虾最初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要分布于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分布最为集中的是厄瓜多尔沿岸。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营养需求低等优点,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低,对水环境因子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出肉率高达65%以上、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是高产养殖集约化的优良品种,目前也是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南美白对虾体肥壳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肉率高。[2] 1.2 凡纳滨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1.2.1 生态习性 (1)种群分布:最初的凡纳滨对虾产于中南美洲,北到墨西哥,南至智利的太

海洋科学复习要点

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 大地水准面(P14) 地球的形状一般是指全球静止海面的形状,即一个等位势面的形状.全球静止海面是既不考虑地表海陆差异、也不考虑陆、海地势起伏时的海面,在海洋中不考虑波浪、潮汐和海流的存在,海水完全静止时的海面;它在大陆上是静止海面向大陆之下延伸的假想“海面”,两者统称大地水准面。 海和洋的区别(P22-24) 洋:1、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90.3%; 2、远离陆地,海洋要素如盐度、温度等不受陆地影响,且年变化小; 3、水较深(平均2—3千米); 4、有独立的环流和潮波系统; 5、底质为软泥、红粘土。 海:1、面积小,占总面积9.7%; 2、靠近陆地,受陆地影响大,被陆地、岛弧分割的许多形态各异的小水体。 3、深度较浅水色低,透明度小, 4、无独立的潮波系统; 5、底质为陆屑。 大陆边缘的类型(P27) 稳定型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组成 活动型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可分为岛弧亚型和安第斯亚型 洋中脊的概念(P30) 大洋中脊又称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是世界上规模最巨大的环球山系。 沙坝、潟湖的概念和发育过程(P42) 沙坝又称障壁岛,堤岛,堡岛等,泛指近海与海岸线延伸方向平行分布的一系列沙坝和沙岛。 潟湖是指被沙坝从毗邻海域隔离出来,仍与海洋沟通或有限沟通的浅海水域。 发育过程:海湾潟湖——半封闭潟湖——封闭潟湖——埋藏潟湖 大洋沉积物按成因分的五种类型(P46) 1、远洋粘土 2、钙质生物 3、硅质生物 4、陆源碎屑 5、火山碎屑 第三章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 水分子的缔合(P56)各水分子之间因极性又互相结合,形成比较复杂的水分子,但水 的化学性质并未改变,这种现象成为水分子的缔合。 等温压缩(P61)若海水微团在被压缩时,因和周围海水有热量交换而得以维持其水温不变,则称为等温压缩。 绝热变化(P62)绝热提升时,压力减小,体积膨胀,对外做功,消耗内能导致温度降低;绝热下沉时,压力增加,体积减小,对力对海水微团做功,增加 其内能使温度增加。 位温(P62)海洋中某一深度(压力为P)的海水微团,绝热上升到海面(压力为大气压Po)时所具有的温度称为该深度海水的位温。 饱和水气压(P63)是指水分子由水面逃出和同时回到水中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水面上水汽所具有的压力。

2011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微生物考博真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微生物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 1、组成病毒粒子衣壳的化学物质是() A. 糖类 B. 蛋白质 C. 核酸 D. 脂肪 2、属于细菌细胞特殊结构的为() A. 荚膜 B. 细胞壁 C. 细胞膜 D. 核质体 3、以芽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微生物是() A. 细菌 B. 酵母菌 C. 霉菌 D. 病毒 4、下列孢子中属于霉菌无性孢子的是() A. 子囊孢子 B. 孢囊孢子 C. 卵孢子 D. 接合孢子 5、下述细菌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的是() A. 大肠杆菌 B. 立克次氏体 C. 支原体 D. 分枝杆菌 6、一个细菌每10分钟繁殖一代,经1小时将会有多少个细菌:( ) A 128 B 64 C 32 D 16 7、下面关于连续培养的说法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恒化连续培养的控制对象是菌体密度 B. 恒浊连续培养中微生物菌体以最高生长速率生长 C. 恒化连续培养的产物是不同生长速率的菌体 D. 恒浊连续培养无生长限制因子 科目名称:微生物学第1页共2页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 产生抗逆性强的芽孢是产芽孢细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的一种生殖方式。 B. 厌氧的微生物需要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 C. 一种细菌的学名是Staphylococcus aureus,其中aureus属名, Staphyloccus是种名 D. 类病毒是有侵染性的蛋白颗粒。 9、下述诱变剂中常引起移码突变的是:() A. 亚硝酸 B. 烷化剂 C 碱基类似物 D. 丫啶类染料 10、质粒:( ) A. 与接合没有关系 B. 和染色体同时复制 C. 对生物的生存是必须的 D. 通过接合可在细菌间转移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 1. 衣原体; 2. 共生 3. 温和噬菌体 4. 高频重组菌株 5. 化能异养 6. 生物膜 7. 阮病毒 8. 侵染力 9. 特异性免疫 10. 接合转移 三、问答题(每小题20分,本题共60分) 1、G+菌和G-菌细胞壁结构和组成上有何差别?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及机理. (20分) 2、根据对分子氧的需求,微生物可分为哪几类?它们各有何特点?海洋微生 物可能有哪些类型,为什么?(20分) 3、从南海3100米深的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得到了一株细菌,很有可能属于放线 菌。请设计一套实验方案对该株菌进行分类鉴定到具体的种,并说明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步骤。(20分) 科目名称:微生物学第2页共2页

精选海洋的重要性论文.doc

海洋的重要性 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覆盖地球表面71%的海洋,是太阳系其它星球所见不到的最为独特地理景观。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海洋环境的 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以及海洋教育已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海洋中 含有丰富的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以及海上 航运交通皆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世界文明的振兴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自古以来,人 类对海洋开发利用就极其投入,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和陆地资源的日趋匮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日益成为今后世界新的潮流。近些年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 利用的成就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海洋的多种资源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越 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实践证明,海洋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领域,海洋对人 类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成倍的增长,海洋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正 像众多专家预言的一样,未来世纪是人类的海洋世纪。 除了蕴藏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外,辽阔的海域还是交通的通道、防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事业与人类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60亿的高峰期,由于陆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环境压力大,海洋客观上已成为世界后备资源基地及某些主要战略资源的接替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解 决世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最现实、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人类开发海洋资源主要 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 首先是发展海洋牧场。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海洋渔业当中,使捕鱼率 大大提高,但也导致天然渔业资源的衰退。因此,各海洋国家都非常注意开发海洋牧场,即用人工繁殖的苗种,在人为的舒适环境中经过中间培养,然后放到海洋中养殖,摄取海水中的天然饵料生物来生长发育,最后科学合理地进行捕捞。从而使海洋渔业 由传统的捕捞垂钓型向养殖放牧型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方向发展。其次,生物工程技 术为改善海产品的质量开辟了新途径。例如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生长激素使鱼的体

海洋科学导论试题

海洋科学导论试题一、名词解释 1. 海洋科学: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与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2. 大陆架:海岸线到水深200米以内,平均深度133米;宽度1—1000km,平均75km ;平均坡度度;地壳为硅质花岗岩构成。浪、潮、流季节变化,丰富的油气田,渔业,养殖业主要 场所。 3. 海洋科学分支: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区域海洋学等。 4. 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及特点: 特殊性与复杂性:极大的比热容、介电常数和溶解能力,极小的粘滞性和压缩性等。 海洋中水-汽孙三态的转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海洋每年蒸发约44X 108t淡水 海水的运动还受制于海面风应力、天体引力、重力和地球自转偏向力等。诸如此类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必然导致海洋中的各种物理过程更趋复杂,即不仅有力学、热学等物理类型,而且也有大、中、小各种空间或时间特征尺度的过程。 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点蒸发与降水,结冰与融冰,海水的增温与降温,下沉与上升,物质的溶解与析出,沉降与悬浮,淤积与冲刷,海侵与海退,潮位的涨与落,波浪的生与消,大陆的裂离与聚合,大洋地壳的扩张与潜没,海洋生态系平衡的维系与破坏等等。海洋科学研究 的特点: 1. 它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 2.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 3. 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趋明显。 5. 太阴日 地球上一点由第一次正对月球中心的的二次正对所需的时间 太阴日=平太阳日时=20 h 50 min (由于月球公转速度大于太阳在地球上的视觉运动 速度,当地球转动一周,平太阴日以运行了大约度。地球上一点由第一次正对月球中心的的二次正对约需旋转度角!) 6.新中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历程1950 年8月就在青岛设立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简介 大气物理研究所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原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现有职工325人,其中科技人员251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研究员46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86人,中级科技人员108人。大气所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国家毕业生就业重点保证单位。现有在学博士生211人,硕士生105人,博士后18人。 大气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大气中各种运动和物理化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研究在青藏高原、热带太平洋和我国复杂陆面作用下的东亚天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机理、预测理论及其探测方法,以建立东亚气候系统和季风环境系统的理论体系及遥感观测体系,发展新的探测和试验手段,为天气、气候和环境的监测、预测和控制提供理论和方法。四个优势创新研究领域是:气候系统动力学和预测理论研究、大气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变化动力学和预测理论研究、中层大气与遥感理论和技术研究、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与灾害研究。 大气物理研究所拥有的科研部门包括: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层大气遥感与探测开放实验室、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灾害性气候研究与预测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络大气分中心、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另外还设有信息科学中心。 2005年,大气物理所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推进阶段工作进展顺利,科研工作取得若干重要进展,气候数值模式、模拟及气候可预报性研究项目荣获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奖成果应用奖一等奖 1项,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共发表科技论文46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6篇,申报专利5项。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叶笃正荣获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并作为第一主持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吕达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批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研究生获得了各类奖项,取得佳绩。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三化建设继续向前推进。 2005年,申请获得973项目北方干旱化与人类适应1项、973课题2项、863专题3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29项,包括4个重点基金、面上基金23项,杰出A和杰出B各1项;获院方向性项目3项,课题1项。还获

科技小论文 海洋污染

如何应对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会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等。因为海洋的各种优点,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然而随着世界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 其中,石油污染是最为严重的! 石油及其炼制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在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污染。其对环境,生物,水产品所造成的污染都是致命性的!国家对此,制定有关法规,制止海洋活动过程中非法排放含油污水,严格控制沿岸炼油厂和其他工厂含油污水的排放。监测监视海区石油污染状况,改进油轮的导航通讯等设备的性能,防止海滩事故。发生石油污染后,可应用围油拦等把浮油阻隔包围起来,防止其扩散和漂流,并用各种机械设备尽量加以回收,对无法回收的薄油膜或分散在水中的油粒,可以喷洒各种低毒性的化学消油剂。鉴于回收和消除海上油污的技术和方法尚待改进,港湾和近海地形复杂,因此,目前尚难全部消除海上油污。若遇上恶劣的气象条件,则大部分石油无法回收处置。 而除此之外,金属,农药,放射性物质,有机废液,生活污水,热污染和固体废物,等等污染物的种类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危机越来越紧迫……而污染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不可避免的,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人们的求利心切! 由此看来,应对海洋污染迫在眉睫!研究方略,制作措施,防污减污至关重要,但毋庸置疑,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大家热爱海洋的强烈内心! 如何应对海洋污染?纵使我们大多都是平凡人,可能技术性的问题我们无法接触,根本的措施我们无法参与,无法对国家社会做多大的贡献。但既然心是最重要的,我们能不能再诚实点,再真实点,用这颗炽热的心去做更大的影响呢! 保护海洋,人人有责! 高2016级1班苟瀚

近五年来中国的海洋史研究

#/十一五0期间世界史研究的进展# 近五年来中国的海洋史研究 张丽任灵兰 有关/中国海洋史0的记载和论述虽然可以上溯至久远的年代,但中国的海洋史研究却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台湾/中研院0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开始推行中国海洋发展史研究计划,拉开了中国海洋史研究的序幕。而1996年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6在我国的正式生效,5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6提出了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此开始,中国的海洋历史文化研究才真正开展起来。近年来,中国海洋历史文化研究已经逐渐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厦门大学的杨国桢教授率先呼吁国内史学界关注海洋问题,并从1998年开始先后主编了5海洋与中国6和5海洋中国与世界6丛书,从中可以窥见这十余年来中国学者在海洋史研究方面的探索和进步。可以说,他们的研究强化了海洋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拓宽了中国历史研究的领域。 1997年中国海洋大学成立了海洋文化研究所,与其先后成立的浙江海洋学院、湛江海洋大学以及厦门大学海洋研究院等,标志着我国海洋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机构阵容已基本形成,学科发展初具规模。他们开展的海洋史研究的领域相对比较广泛,囊括了从海洋的历史地理、考古、军事、科技、交通到海洋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功能,从海洋文化建设到渔文化、盐文化、海洋意识、海洋文学艺术、海洋知识教育、海洋旅游、海洋民俗文化、海洋人文及与之相关的问题。这其中,中国台湾的海洋文化研究也曾一度形成高潮。而之后于2007年成立的武汉大学中国边界研究院,更为重视海洋史的研究,/中国及世界大国海洋战略研究0和/中国东海、南海研究0是其重点研究课题,而其中的历史研究占有重要位置。2009年7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立足历史,面向现实,在区域史、海洋与世界前沿视野下开展海洋史理论探索与学科建设,并将定期出版5海洋史研究6辑刊,这或许可以成为中国海洋史研究的一个新起点。这些研究机构近年来已经培养出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进一步壮大了海洋历史文化研究的队伍。 最近五年来,中国的海洋史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出版了一批海洋历史文化方面的论文、专著、文集及丛书。其中较有影响的有:5瀛海方程:中国海洋发展理论和历史文化61、5中国海洋文化研究66卷文集o、5海洋文化与社会6两部丛书?、5明清海疆政策与中国社会发展6?、5海洋与社会:海洋社会学初探6(海洋环境与社会研究文库之一)?、5大国崛起6(丛书)等。此外,还出版了一些会 1o???杨国桢:5瀛海方程:中国海洋发展理论和历史文化6,海洋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编辑:5中国海洋文化研究6第6卷,海洋出版社2008年版;第4)5卷,海洋出版社2006年版。5海洋文化与社会6系列丛书已于2008年和2009年出版两种。 王日根:5明清海疆政策与中国社会发展6,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崔凤:5海洋与社会:海洋社会学初探6,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海洋科学概论论文

《海洋科学概论论文》 考号:28号 生命的起源与发展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生命的起源 内容简介:从地球的演化形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生命最初的存在形式及演化、分类。 引言:生命的起源一直是很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他的古老在于,很久很久之前,人们就开始好奇,开始探索:而他的年轻则是因为,直到现在人们还是没有真正探索清楚,并且不断有新的发现。对生命起源的探索是人类认识自己认识自然必须经历的阶段,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认识,更是在积极的寻求自身发展。从地球最初的形成,到第一片海洋,第一片大陆的诞生,再到第一个生命开始,发展壮大,这一切的一切那么自然,又那么神秘…… 一.地球的演化形成 关于地球的演化,科学界也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公认的看法,那就是地球的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的发展与演化是相互关联的。地球的演化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冥古宙;(二)太古宙;(三)元古宙;(四)显生宙。 如下图: 根据上面的表格可以很明显的了解到,地球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漫长变化才逐渐形成今天的具有先进系统的地球。应当引起注意的是,现有的假说并不能作出对宇宙及地球起源以及进化的定论,科学探索仍然在进行中。地球的演化离不开她的载体宇宙,也离不开最基本的结构基础物质。正是在宇宙创造的各种有利条件和物质无休止的发展变化中,地球一步步的成长演化。如今地球仍然在不停的变化演化之中。很难设想,数亿年之后,地球乃至宇宙将会是什么样子?茫茫宇宙,究竟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奥秘?这些问题,也是无数科学家不懈研究地球起源与进化的不竭动力。 二.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

当第一只古猿解放双手开始直立行走,进化成人类,当人类不再为食物奔波劳碌,开始学会思考,人便开始好奇,好奇自己从哪里来,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想,这些学说大致有以下几种: 1.创造论或神创说 创造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神所创造。比如上帝、阿尔修斯。在《圣经》上说,“起初,神创造天地。这种学说把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结于神的创造。 2. 自然发生论 又称“自生论”或“无生源论”,认为生物可以随时由非生物产生,或者由另一些截然不同的物体产生。如中国古代所谓“肉腐出虫,鱼枯生蠹”。中世纪有人认为树叶落入水中变成鱼,落在地上则变成鸟等。自然发生说是19世纪前广泛流行的理论,这种学说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 但是,1860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设计了一个简单但令人信服的肉汤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他的实验为科学家进一步否定“自然发生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生物学,化学的研究结果发现生命的创造只能通过遗传物质的复制,以及细胞的分裂过程来实现。我们在生活中所直观观察到的生命“自生”现象,全部都是某种不易发现的复制过程在起作用。这些发现彻底地否认了自然发生论的可能性, 3.陆地起源说 地质学家们于1946年在澳洲埃迪亚加拉山的赤红岩层中发现了最古老的大型多细胞化石,其生存年限要早于寒武纪进化大爆炸(Cambrian evolutionary explosion),先前的研究表明正是在该时期产生了类似于这些化石的现代动物群化石。这些化石要追溯到至今 5.42亿至 6.35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Ediacaran)时期,其中有狄更逊水母(Dickinsonia)化石。埃迪亚加拉纪化石代表了一种独立的陆地生命进化辐射模式,这种模式要比寒武纪进化大爆炸出现的海洋生物至少早2000万年。长期以来,远古时期的多细胞化石被认为是早期海洋生物的先祖,它们生活在海洋里,是一些陆栖地衣或其他微生物菌群的残留部分。但最新的化石研究发现,这些远古时期的多细胞生物与陆生生物具有共性,所以它们很可能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而非海洋里[1]。 4.化学起源说 化学起源说是被很多学者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米勒模拟实验(Miller’s simulated experiment)通过模拟的原始大气中的最初物质,通过通电引爆,合成小分子有机物,进而合成大分子有机物,最终成为生命。这个过程漫长而复杂,因为有比较充分的根据和实验证明,这一学说为多数科学家接受。生命起源是一个自然历史时间,是整个宇宙演化的一部分。但仍需要深入进行研究。但是米勒实验有如下缺陷:米勒试验提供持续的电能,但是原始时代的地球不一定;不能完全确定米勒试验各物质浓度的配比;氨基酸很可能是宇宙流星和彗星在撞击地球的时候带出的,因为当时这种现象十分普遍,科学证明氨基酸可以在宇宙的恶劣环境中存在;地球的高温环境和强烈的紫外线会使有机物迅速分解。 该理论的质疑者认为,仅仅能够证明蛋白质大分子可以自然形成便宣称生命可以如此自发产生,就好比给猴子一台打印机,就宣称它可以写出一本红楼梦。形成一个大分子固然简

地大北京海洋科学导论结课论文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课程期末考试论文(读书报告) 课程名称:海洋科学导论 任课教师: 学时:32 开课院系:海洋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开课时间:

一、《海洋科学导论》的主要内容?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学习感受。 二、答:(一)通过学习,我认为“海洋科学导论”的基本内容主要 包括: 三、1.海洋科学发展史、研究海洋的意义以及海洋未来的发展趋势。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是生命的守护神,它的发展史是人类不断探索其奥秘的文明史;海洋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和空间资源,基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强大压力,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海洋这一巨大宝库,积极采取合理的方法对海洋进行研究与开发,同时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的基本状况,我国海洋的现状。 四、2.地球上海洋分布的基本特征及其自然效应,地球的结构、海 与洋定义及特征,地球上三大洋情况分述。我们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海洋主要有连续性、广大性等特点,用海和洋的基本特征来区分海和洋,地球上洋和海的基本分布。 五、3.海底的一些基本知识,主要有海底地貌构造及其历史演化,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海底地貌现象的地质解释。这些知识主要是与地质、地貌有关,对于研究海底有很大作用,便于分析海洋上的一些情况。 六、4.海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海水运动。海水基本的物理性质, 海水的运动形式,世界洋流的分布情况及运动情况,水团。 七、5.海洋的化学资源及生物资源。海水的组成和特性、海水中的 化学反应,海洋化学资源、海洋化学环境及保护及海洋生物的分类系统。

八、6.海洋高新技术及海洋法与海洋权益。 (二)谈到学习海洋科学导论与我专业的关系,首先二者都是地质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海洋是地质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载 体,海洋中的洋中脊、大洋沉积等对研究现今的地质现象有很重 要的意义。通过海洋生物在岩石中形成的化石判断岩层的形成时 期是当今地质工作中判断地层形成时期的一种简单而有效地方 式。同时我学习的专业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这与海洋科学又有 特别的联系,二者都与水有密切的关系,海洋是地球包含水最多 的地球系统,其他地球系统都很大程度上受到海洋的影响。当今 的缺水问题已成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的问题,陆地上淡水资源(特 别是地下水)的缺乏严重制约影响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解 决陆地缺水问题,已成为现今的重要的议题。学习海洋科学,利 用科学的方法为人类开辟新的淡水资源来源,同时为人类提供更 多的储备淡水,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使我们地质类 专业,特别是以研究水为主要对象的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 生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学习并研究海洋科学,可以对为临海 地区盐碱化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保护临海地区地下水不受海洋咸 水的污染。同时,地质专业的学习中,内容相对枯燥、抽象,在 专业学习中融入海洋科学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扩展我们的知识面 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更加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学习 的趣味性,使地质专业的学习成为一件有趣的事。 九、海洋生物的分类依据?试举例说明。

海洋科学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海洋科学毕业论文题目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 海洋科学毕业论文题目: 海洋平台结构损伤诊断方法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化工企业管理创新机制研究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湛江霞宝工业城填海工程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研究 我国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责任与赔偿制度研究 海洋大气卫星遥感数据管理与共享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海洋波浪的动态可视化研究与实现 海洋环境监测和信息系统规范化设计

船舶溢油对海洋生态损害评估研究 中国海洋权益的现状与维护 长江口附近海域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黄河三角洲滨浅海区晚第四纪沉积地层结构与海洋地质灾害研究 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大连沿海公众海洋环境意识调查分析 妊娠妇女进食海洋鱼类情况对其机体Hg暴露的影响 海洋类高校定位问题研究 海洋工程地质环境综合信息系统及其在埕岛油田的应用研究 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面局研究:理论、现实、对策 海洋船舶类复杂产品供应链协作机制研究 基于ArcEngine的海洋浮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三株海洋细菌的多相分类研究 An Ecocritical Study of John Steinbeck's the Grapes of Wrath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热应激蛋白及相关蛋白的cDNA克隆与原核表达 海洋平台舱室通风系统进气滤清器性能研究 基于ArcGIS Engine的南海海洋动力环境应用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初步实现面向海洋机器人的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研究 实时海洋浮游生物目标智能识别系统设计 生态审美视域中的《我们周围的大海》 基于ARM内核μC/OS-Ⅱ操作系统的15ppm舱底水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四角蛤蜊多糖材料学特性及其药物微载体研究 OPC技术在海洋环境观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海洋王公司核心员工激励体系改进研究 海洋沉积物中磷化氢的释放及其对微藻生长影响初探 具有实时通信功能的新型海洋观测浮标的结构优化与控制系统研究 导管架平台结构构件可靠度的生活质量指标优化决策 温州创业文化和硅谷创业文化的社会交际模式的比较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