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doc

课题15 古诗二首

1、会认“晓、慈”等12 个生字,会写“湖、莲”等8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行、

教学目标

泊”。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抓住重点诗句,感受六月西湖的奇特景象和春天的美景。

1、会认“晓、慈”等12 个生字,会写“湖、莲”等8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行、

教学重点泊”。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诗句,感受六月西湖的奇特景象和春天的美景。

教具准备PPT课件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提纲:

1、借助于注音音、字典学读生字词,读通、读顺古诗。

2、搜集作者杨万里、杜甫的相关资料。

3、搜集描写荷花的诗句。

4、试着完成课后作业。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理解诗题

1、人们常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

别是泪水。

我们领悟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们见证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们怀念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这些流传千古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了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就

让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眷恋,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方》(板书课题)

2、读诗题,想想你读懂了什么?(送别的时间、送别的地点、送别的

人)

3、谁送林子方?(杨万里)你对诗人有怎样的了解?(介绍作者)(课

件出示)

4、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

里的一个朋友。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

按照我们过去读过的送别诗的内容来想一想,你认为这首诗中,诗人会

写些什么?

5、过渡:那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就让我们来走进这首诗吧。

(课件出示全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两三遍,注意读准生字,把诗读

通读顺。(生自由读)

2.谁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读准了没有。(指名两生,师生

正音)

3.古诗还要读出节奏韵律,像这样(范读全诗),谁再来读读?(指

名两生,评价)

4.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诗的节奏韵律。

三、自学古诗,理解大意

1.诗读正确了,那这首诗的意思呢?轻声读,可以借助注释,也可

以想象画面,看看读懂了什么?和同桌交流一下,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上

面做个记号。

2.有不懂的字词先提出来。(交流重点字词)(课件出示——标注)

毕竟:到底。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

接天:与天相接。

映日:映照着太阳。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

别样:特别。

3.理解了重点词语,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前两句

和后两句分别写的是什么?(交流古诗大意,两生左右,鼓励用自己的语言

连贯地描述)

4.理解了诗的大意,相信我们能读得更好了,谁来试试?注意读出

诗的味道。(指名评价)怎样才能读得更有感情呢?让我们继续品诗、赏诗,走入诗境。

四、品读诗境,感受画面

1.同学们,八百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大诗人杨万里,刚刚走出净慈

寺,清风拂面而来,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呢?

2.闭上眼睛去听,去想。(老师范读第三、第四句)你仿佛看到了

什么?板书:蓝天、碧叶、赤日、红花

3.同学们,那不是一片荷叶,而是一池荷叶;那不是小池塘里的荷

叶,而是西湖里的荷叶。你能描述那样的景象吗?

(1)重点理解:无穷碧

(2)想不想欣赏一下这样的美景?课件欣赏(远景),读好“接天

莲叶无穷碧”。

师小结:是啊,满池的叶啊,满眼的绿呀,远远地伸向天边,与蓝天

相接。

4.六月,正是盛夏,虽然是早晨,可是太阳已经是火辣辣的。在

骄阳的映衬下,怒放的荷花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颜色、姿态等。)(1)重点理解:别样红

(2)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突出映日、红。)这荷花红得多美

啊!谁能再通过朗读,把这样的美景留在每个人的心中吗?(同桌读;指

名读;分角色读;齐读)

5、荷叶田田,荷花朵朵,难怪诗人说——(引读,课件)毕竟西湖

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是诗人由衷地赞美,我们也来试着赞美一下荷花?你能用自己的话赞美吗?(先试一试再指名说,注意赞叹)

五、感悟诗情,深度理解

1.同学们,学到这里,有没有同学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呢?(题目

中是送别,可是诗中描写的只有景色)这和我们一开始的猜测是多么不同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讨论,试着回答)

总结:说得真好,有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这首诗在景色中寄予了诗人的感情,这种手法叫:以景寄情(板书)

2.请同学们再静静地读读这首诗,闭上眼睛想想送别的画面,然

后谈谈自己读到的是诗人一份怎样的情。(学生自由朗读、品味)

现在,你就是诗人杨万里,老师就是要去外地做官的林子方,你心

里藏着什么话要对老师说?(祝福之情;高兴之情;眷恋之情;惜别之情)六、背诵古诗,演唱古诗

同学们,杨万里是南宋最著名的四个诗人之一,他的一些写景抒情

的小诗特别有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与众不同的送别诗,这首

诗告诉我们,离别可以是一幅明朗的画,可以是一个动人的微笑,可以是一

片广阔的美景。让我们把这首与众不同的送别诗背诵下来。

七、联系生活,任选两题,完成练习(课件出示作业)

1、老师相信,我们心中也有一片美丽的风景,你最喜欢哪个地方

的景色?

我们哪一个季节的景色都可以写,但注意,一定要选取出具有特色

的景物来写,如果能学习诗人的写法就更好了,不能的话也不要紧,但注意

要把景色美写出来,把我们的感情表达出来了。

2、扩写:杨万里在描绘西湖美景和荷花的艳丽时,只用了短短两句,好像有点意犹未尽,请同学们查找西湖及荷花的资料,对西湖美景进行

扩写练习。

3、读过这首诗后,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请同学们就此诗写一篇读后

感日记。

4、反馈交流。

回家同家长交流今天的学习,并且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八、总结全诗

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 ,千年以来,人们已经渐渐不知道林子方是一个怎样的人,但是,人们却永远记住了杨万里送别他那天西湖上的景色,记住了杨万里和他之间的情分,记住了这开阔优美的诗句——(指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 2课时

【导入】直入主题,激发情感

1.导入: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板书“诗画”。(直接激发情感,为学习下文铺垫)

2.出示画面,想起哪个诗句,请背出来。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 2 首古诗《绝句》。板书课题,学生书写“绝”

字。(随文写字)

4.师介绍诗题:《绝句》是古诗的一种诗体,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几言绝句?本文是几言绝句?(解诗题)

【活动】初读古诗,尝试感悟

1.读准字音。(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识字,这种方式符合二年级学生识

字的的规律)

2.讲“含”和“泊”,教师范写,学生书写。(随文写字,便于记忆)

3.请学生看图读词语。“黄鹂、白鹭、西岭、东吴”。(把识字与图画

相结合,利于学生识字,又能为学生理解诗意打下基础,分散了难点。)

4.读准节奏。

5.读出快乐,拍手读古诗。(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在玩中学习,

快乐中学习)

6.过度:听到大家的朗读,诗人杜甫一定也很开心。(以诗人来评价,

是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为理解诗文打下情感基础)。

【活动】披文入境,领悟全诗

1. 介绍背景,整体感知。

(1)结合图画介绍背景: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人称“诗圣”。一千

多年前,他住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的草堂里。(了解诗人,拓展学生课外

知识,使学生爱上古诗)

(2)看图找出杜甫的位置。(为了让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去看景物,

为理解“窗含”打下基础)

(3)整体感知:春天到了,莺歌燕舞,当他往窗外一望,你猜他看到了

什么?引导学生按照从近到远、从下往上的顺序观察图画。(引导学生观察

景物的方法)

(4)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翠柳、黄鹂、船、西岭、白鹭、青

天”。(整体感知)

(5)看图解说,停在浣花溪边的船是即将驶往相距万里的东吴,西岭的

雪山千年都不会融化。(分解学生对于“窗含”“门泊”“千秋”、“万里”的理解,为后面的想象画面打下基础)。

(6)师:你觉得这里的景色怎样?(提炼感受)

(7)过度:于是杜甫这美丽的景色写在这首《绝句》里,他的心意是让

没有到过这里的人通过这首诗,也能仿佛看见一样。(板书“意”字,形成

板书“诗情画意”)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会发现这首诗是一幅特别美

妙的画。(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

2.巩固诗意,领悟诗境:

(1)这幅美妙的画中有些什么呢?

(2)展开想象,读懂诗意:(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3)出示提纲: a 用心读每一句诗,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什么?

B试着读出画面来。

(以句式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表达出来,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4)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自主合作式学习)

集体交流:

师讲发言的学生说话的顺序,先读诗句,在说“仿佛看到什么。”再试着把

画面读出来。最后,再问全班同学“谁还想说?等句子。

听的同学如何应对:“我还想说”、“我还想读”、“我还想

问”等。

( 5)学习第一句诗。

A预设: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歌唱。

B师从哪个词语想到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枝上歌唱。(引导说出“鸣”字)

C出示画面和鸟叫的声音,指名朗读。(直观的声音感染学生,使其自然的

读出感情来。)

D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黄鹂鸟,您还“一会儿干什么, 一会儿干什么”?

或者还会说些什么?(展开想象,发展语言)

E这个画面还有声音。板书“声”字(感受语言美)

(6)学习第二句诗。

A预设:学生说仿佛看到一行白鹭飞上蓝天自由飞翔。

B引导学生从哪个词看出白鹭飞得高。(抓关键词体会美感。)

C有感情读出画面来。

D这个画面还能动。(板书“动”字

(7)出示第一句和第二句诗。

A指名读。

B在你的脑海中仿佛看见什么颜色?

E多美的春天啊!面对这幅有声有色的春景图,(板书“色”字)你最想说

什么?(激发学生的情感)板书“情”字

(8)学习第三句诗。

A预设:我仿佛看到窗外有西岭雪山。(板书“静”字)

B师出图画引导:这样说来,远处雪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不正是镶嵌在杜甫

草堂窗框中的一幅画吗?(课件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

C哪个词说出是镶嵌在窗中的画。(引导说出“含”字,体会词语的美感。)( 9)学习第四句诗。

A预设:我反复看到门口边停着小船。

B引导距离远 , 体会“万里”的词意。

C有感情地读。

(10)出示第三、四句诗,猜猜诗人看到这些会想什么。(猜猜想什么,

使学生与作者对话。)

(11)教师配乐讲解诗意。老师仿佛看到(以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来感

染学生。)

(12)配乐范读,学生评价老师的朗读。(学生与教师对话)

(13)多种形式朗读。(以朗读促进学生感受,以感受促进学生的朗读)

(14)背诵古诗。(积累古诗)

3. 小结:诗人不是画家,却胜似画家,短短的四句诗,28 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此美妙的画,一幅春天的画,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画,

来,让我们一起诵读这首古诗。板书“有有有有”四个字,形成板书“有

声有色、有动有静”这八个字。(梳理知识)

【活动】拓展延伸

1.推荐读小学生必背古诗:古诗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因为这一首古诗,

让四川成都的浣花溪边的杜甫和西岭雪山成为了名胜古迹。我国的幅员辽

阔,风景优美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很多文人因此写出了很多佳作名篇。请

你读一读小学生必背古诗,享受诗情画意的人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爱学古诗的情感。)

2.出示诗配画:同桌看画讲诗意,感受诗人的心情。(学以致用)

3.古诗是民族的瑰宝,孩子们让我们走进古诗的乐园吧,享受诗情画意。运用多种方式读、画、演、背、唱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要继承和发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