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车身质量块安装点动刚度分析与优

动刚度与静刚度

动刚度与静刚度 静载荷下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静刚度,动载荷下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动刚度,即引起单位振幅所需要的动态力。 静刚度一般用结构的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多少来衡量,动刚度则是用结构振动的频率来衡量; 如果动作用力变化很慢,即动作用力的频率远小于结构的固有频率时,可以认为动刚度和静刚度基本相同。否则,动作用力的频率远大于结构的固有频率时,结构变形比较小,动刚度则比较大。 但动作用力的频率与结构的固有频率相近时,有可能出现共振现象,此时动刚度最小,变形最大。金属件的动刚度与静刚度基本一样,而橡胶件则基本上是不一样的,橡胶件的静刚度一般来说是非线性的,也就是在不同载荷下的静刚度值是不一样的;而金属件是线性的,也就是说基本上是各个载荷下静刚度值都是一样的; 橡胶件的动刚度是随频率变化的,基本上是频率越高动刚度越大,在低频时变化较大,到高频是曲线趋于平坦,另外动刚度与振动的幅值也有关系,同一频率下,振动幅值越大,动刚度越小 刚度 刚度 受外力作用的材料、构件或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材料的刚度由使其产生单位变形所需的外力值来量度。各向同性材料的刚度取决于它的弹性模量E和剪切模量G(见胡克定律)。结构的刚度除取决于组成材料的弹性模量外,还同其几何形状、边界条件

等因素以及外力的作用形式有关。分析材料和结构的刚度是工程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一些须严格限制变形的结构(如机翼、高精度的装配件等),须通过刚度分析来控制变形。许多结构(如建筑物、机械等)也要通过控制刚度以防止发生振动、颤振或失稳。另外,如弹簧秤、环式测力计等,须通过控制其刚度为某一合理值以确保其特定功能。在结构力学的位移法分析中,为确定结构的变形和应力,通常也要分析其各部分的刚度。 刚度是指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零件的刚度(或称刚性)常用单位变形所需的力或力矩来表示,刚度的大小取决于零件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种类(即材料的弹性模量)。刚度要求对于某些弹性变形量超过一定数值后,会影响机器工作质量的零件尤为重要,如机床的主轴、导轨、丝杠等。 工艺系统的刚度 1 .基本概念 刚度的一般概念是指物体或系统抵抗变形的能力。用加到物体的作用力与沿此作用力方向上产生的变形量的比值表示,即(10-5 ) 式中——静刚度( N) ; ——作用力(N/mm ); ——沿作用力方向的变形量(mm )。 越大,物体或系统抵抗变形能力越强,加工精度就越高。

白车身弯曲刚度分析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弯曲刚度分析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乘用车白车身弯曲刚度分析。 2、输入条件 2.1 BIW 几何模型 数据要求如下: 1)模型完整,数据无明显的穿透或干涉; 2)各个零件的厚度齐全; 3)几何焊点数据齐全; 4)各个零件的明细表完整齐全。 2.2 BIW有限元模型 1)各个零件网格模型完整,数据中无穿透; 2)焊点数据齐全; 3)各个零件厚度数据齐全; 4)各个零件材料数据齐全。 3、输出物 BIW刚度分析输出物为PDF文档格式的分析报告,正对不同车型统一命名为《XX车型BIW 刚度CAE分析报告》 4、分析方法 4.1 分析模型 分析模型包括BIW有限元模型,钣金件均采用壳单元模拟,点焊采用CWELD单元模拟,线焊和螺栓连接采用RBE2模拟,减震胶采用SOLID模拟。 4.2分析模型建立 建立有限元模型,应符合以下要求: 1)BIW网格质量符合求解器要求; 2)BIW材料须与明细表规定的明细表相对应; 3)BIW的厚度须与明细表规定的厚度相对应; 4)焊点几何坐标须与3D焊点坐标一致,焊点连接的层数须明确,点焊采用CWELD模拟,线焊和螺栓采用RBE2模拟,减震胶采用SOLID模拟。 4.3刚度分析 1)定义刚度分析约束条件 2)定义防毒分析求解工况 3)定义刚度分析载荷条件 4)求解器设置 4.4分析工况 约束条件:在前后悬架与车身连接处,约束XYZ移动自由度; 载荷条件:在前排左右座椅质心处各施加1000N的吹响李,后排座椅质心处施加2000N的垂向力。

5分析数据处理 5.1在车身纵梁下部和门槛梁下部分布了一系列考核点,通过考核点的X坐标值和Z向变形量绘制弯曲刚度曲线。 5.2绘制白车身弯曲刚度变形曲线 5.3刚度计算 刚度计算公式k=F/δ(F为加载力,δ为位移)。

系统动刚度的概念

系统动刚度的概念 一个典型的由质量一弹簧一阻尼构成的机械系统的质量块在输入力f (t )作用下产生的输出位移为y (t ),其传递函数为 () ()()1121/11222++=++==s s k k Ds ms s F s Y s G n n ω?ω 系统的频率特性为 ()()()n n j k j F j Y j G ω?ωωωωωω21/122+???? ? ?-== 该式反映了动态作用力f (t )与系统动态变形y (t )之间的关系,如图4-52所示。 图4-52 系统在力作用下产主变形 实质上()ωj G 表示的是机械结构的动柔度()ωλj ,也就是它的动刚度()ωj K 的倒数,即 ()()()ωωλωj K j j G 1= = () 当0=ω时 ()()k j G j K ====001 ωωωω () 即该机械结构的静刚度为k 。 当0≠ω时,我们可以写出动刚度()ωj K 的幅值 ()k j K n n ??? ?? ??+???? ??-=2 222 21ω?ωωωω () 其动刚度曲线如图4-53所示。对()ωj K 求偏导等于零,即 () 0=??ωωj K 可求出二阶系统的谐振频率,即 221?ωω-=n r () 将其代入幅频特性,可求出谐振峰值

()212/1??ω-==k j G M r r 此时,动柔度最大,而动刚度()ωj K 具有最小值 ()k j K ?-=2min 12??ω () 由式()和()可知,当1<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综述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综述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装置的性能对车辆NVH表现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单自由度模型对悬置系统的隔振原理进行分析,阐述了悬置系统的发展过程,并对不同类型的隔振垫进行了介绍和比较。 动力总成是汽车主要的噪声和振动源,主要的激励可分为两类:一是汽缸燃烧而产生的震爆力;二是发动机曲轴旋转运动时不平衡而产生的惯性力。为了保证驾乘的舒适性,工程师设计了动力总成隔振装置用以隔离动力总成产生的振动。常见的轿车隔振装置在空间布置上可以分为: 1.底部布置,即将隔振装置安装在机舱底部的副车架上。这种布置安装空间比较自由,但是隔振效果不理想。 2.悬置布置,即将隔振装置安装在动力总成扭矩轴上。这种布置隔振效果好,但是安装空间受到限制,而且通常需要1~2个扭拉杆或者隔振垫以限制动力总成在横向的转动角度。 在本文中,主要分析对象是悬置布置的动力总成隔振垫,即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工作原理 动力总成悬架装置用于连接动力总成与车身结构,是汽车动力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 1.支撑与限位。悬置系统的首要功能即连接动力总成与车身结构,因此悬置系统不仅要在静止状态下将动力总成定位并支撑在设计的位置,而且需要保证动力总成在不同工况下与机舱或其他部件不发生碰撞或干涉,将动力总成的位移限制在合理的一个区域内。 2.隔离振动。发动机的激振是汽车的主要振源之一,为了保证驾乘的舒适性,悬置系统需要尽可能减少由发动机传向车身和底盘的振动;另一方面,由于道路不平等原因,悬置系统也需要尽量隔离来自悬架和车轮的振动,防止该激振传递至动力总成,以保护发动机和变速器的正常工作。 由于悬置系统需要承载整个动力总成的重量以及发动机所产生的扭矩,这决定悬置系统需要足够大的刚度以保证动力总成的位置在合理的区域内。若刚度不足则可能导致动力总成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或碰撞;另一方面,要获得较小的振动传递率,就需要更大的频率比,这就要求悬置系统的刚度尽可能小。阻尼方面,在低频区域时,大阻尼可以有效降低振动幅值;随着频率增大,在隔振区内,大阻尼会放大传递的振动幅值。因此,理想的悬置系统需要在低频时具有大刚度和大阻尼而在高频区域需要小刚度和小阻尼。 悬置系统的分类 在早期的汽车设计中,动力总成用螺栓刚性地与车身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不仅无法隔离动力总成所产生的振动,由悬架系统传递到车身的振动也会因为没有任何隔振措施而直接传递到动力总成,致使动力总成的寿命和可靠性都受到影响。随后设计师逐渐开始使用软木等软性材料来隔离振动。目前,动力总成的隔振垫可主要分为被动隔振垫,半主动隔振垫和主动隔振垫。其中,半主动隔振垫和主动隔振垫由于其尺寸庞大,结构复杂,一般较少使用;被动隔振垫是现代汽车所广泛使用的隔振方式。 被动悬置 被动悬置构造较简单,没有额外的控制单元,仅依靠材料的本身特性和不同的结构设计来完成隔振。主要可以分为橡胶悬置和液阻悬置。 橡胶悬置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出现并广泛应用在汽车上。由于橡胶部件的结构和橡胶特性是一定的,所以橡胶悬置的刚度和阻尼要么同时设计得很大,要么同时设计得很小。根据前文所述,当悬置的刚度和阻尼都较大时,悬置系统比较适合冲击隔离,在低频工作区域

大客车车身结构强度及刚度分析

xx彩霞xx 近年来,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的大型及特大型城市对大型城市公交客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国内的大客车而言,道路行驶条件较为严峻,通常为B级或C级路面。客车在高低不平、崎岖起伏的道路上行驶时,整个车身骨架会产生成为车架强度主要问题的反复约束扭转应力。因大客车车身是由空间骨架、抗弯薄板、壳体和应力蒙皮等构成的空间高次超静定结构。各杆件结构形状各异,而且杆件之间的连接也是多种多样,骨架受力情况比较复杂,难以用经典的理论方法进行研究。 本文运用有限元方法和电测量技术对某白车身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构件的形状、布置以及板材厚度等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反复模拟计算,设计出满足车身刚度和强度等性能要求的轻量化结构。 1模型的建立 1.1车身骨架模型 (1)整体坐标系的建立,以通过前轴中心线的垂直平面与客车纵向对称面的交线与车架上平面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以客车前进的反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以从原 点垂直向上的直线为Z轴的正方向;由右手定则确定Y轴。 (2)本文应用ANSY&S序及车身结构模型化方面成功的经验,选取某半承载框 架式结构的大客车为研究对象,该车整个骨架由矩形钢管以及钢板冲压件 通过焊接而成。建立模型时取各构件之间的连接点、集中载荷的作用点作为有限元计算模型的节点。根据模型的简化原则,样车车身骨架被划分为1281个长 度不等,截面形状各异的单元和783个节点,见图1。 1.2车身有限元计算时载荷的处理 (1)对于车身骨架的白重,在软件前处理程序中输入骨架材料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程序便根据所输入的单元截面形状、实常数白动将单元载荷因子的信息计入总载荷,进行计算。

什么是动刚度

什么是动刚度? 在NVH领域,经常计算或测试动刚度,像悬置动刚度、支架动刚度、车身接附点动刚度等等。那什么是动刚度,动刚度的大小对结构有什么影响?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 静刚度;2. 单自由度动刚度;3. 多自由度动刚度;4. 原点动刚度;5. 悬置动刚度;6. 支架动刚度;7. 怎么测量动刚度;刚度是指结构或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由于结构或材料所受荷载的不同,可能受到静载荷或动载荷,因此,刚度又分为静刚度和动刚度。当结构或材料受到静载荷时,抵抗静载荷下的变形能力称为静刚度;当受到动载荷时,抵抗动载荷下的变形能力称为动刚度。故,结构或材料既有静刚度又有动刚度。相对而言,在NVH领域,结构或材料受到动载荷的概率远大于静载荷,因此,更普遍关心动刚度。在之前文章《什么是频响函数FRF?》中也提到用加速度与力之比的频响函数和用力与位移之比的动刚度应用更为广泛。 1.静刚度 在讲述动刚度之前,有必要先了解静刚度。静刚度用单值即可表示,不随频率变化。由于静载荷引起的变形又分为弯曲或扭转等,因此,刚度又分为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材料的刚度计算可参考材料力学教科书。在这以弹簧为例说明静刚度,当弹簧受到静力F时,其静态伸长量为X,此时F=kX,k为弹簧的静刚度。单位为N/mm,表示每增加1mm需要的拉力大小。弹簧静刚度常数跟材料的杨氏模量、线径、中径和有效圈数有关。当拉力越来越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也增大,如下图所示,但二者满足线性关系。红色曲线表示的斜率即为弹簧静刚度。 注:以下所说到的刚度,如没有特殊说明,都是指的动刚度。 2. 单自由度动刚度在文章《什么是频率函数FRF?》中,我们已经明白了频响函数可以用位移/力表示,当用力/位移时,表示的是动刚度。对于单自由度系统,如下图所示,我们再回顾一下用位移表征的FRF

乘用车悬架安装点静刚度分析规范

Q/JLY J711 -2008 乘用车悬架安装点静刚度CAE分析规范 编制: 校对: 审核: 审定: 标准化: 批准: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〇〇八年九月

前言 为了给新车型开发提供设计依据,指导新车设计,评估新车结构性能,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本规范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部负责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汤志鸿。 本规范于2008年9月15日发布并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悬架安装点静刚度CAE分析的软硬件设施、输入条件、输出物、分析方法、分析数据处理及分析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悬架安装点静刚度CAE分析。 2 软硬件设施 乘用车悬架安装点静刚度CAE分析,主要包括以下设施: a)软件设施:主要用于求解的软件,采用MSC/NASTRAN; b)硬件设施:高性能计算机。 3 输入条件 3.1 白车身3D几何模型 乘用车悬架安装点静刚度CAE分析的白车身3D几何模型,数据要求如下: a)白车身各个零件的厚度或厚度线; b)白车身几何焊点数据; c)3D CAD数据中无明显的穿透或干涉; d)白车身各个零件的明细表。 3.2 白车身有限元模型 乘用车悬架安装点静刚度分析的输入条件主要指白车身的有限元模型,一个完整的白车身有限元模型中含内容如下: a)白车身各个零件的网格数据; b)白车身焊点数据; c)各个零件的材料数据; d)各个零件的厚度数据。 4 输出物 乘用车悬架安装点静刚度分析的输出物为PDF文档格式的分析报告,针对不同的车型统一命名为《车型悬架安装点静刚度分析报告》(“车型”用具体车型代号替代如:车型为GC-1,则分析报告命名为《GC-1悬架安装点静刚度分析报告》),报告内容的按7规定的内容编制。

车身刚度小知识(附POLO车身数据)

1楼 打印 字体大小:tT 发表于2008-5-26 14:00| 只看该作者 车身刚度小知识(附POLO车身数据) T ags: 车身, 刚度, POLO, 车身数据 【管理员提示】为方便广大会员朋友学习讨论,代替楼主把附件内容贴出来了!如果有什么影响,先向楼主道个歉!8 I7 H! P5 r0 S- H# [. T( B: N $ {& j7 U8 _. l0 D3 {0 L/ o 车身刚度有两种,静态刚度和动态刚度。 车身静态刚度一般包括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两种。 车身的弯曲刚度可由车身前后的变形量来衡量,车身扭转刚度可由前后窗和侧框的对象线变化量、车身锁位及车身扭转角等指标来衡量。 在转弯时,主要考察车身的侧倾刚度。& j; q$ {7 G. Q4 Y. {* ]7 o% j/ ~7 C 如果有人感兴趣,我可以把上面的指标画个图。 动态刚度用车身模态频率来衡量。这个频率应该与载苛的激振频率相差较大才可以(共振的效应大家都知道吧?)% R: h1 R; C6 l+ w6 L+ k) d1 x 发动机的怠速的激振频率是可以计算的。, f* h& V; ?/ E$ K: v 例如,如果是四缸机,在怠速为n=750r/min时,怠速的激振频率为f=(750/60)*2 = 25Hz9 B& S. y% D7 m1 L 如果是六缸机,在怠速为n=700r/min时,怠速的激振频率为f=(750/60)*3 = 35Hz 如果是八缸机,在怠速为n=600r/min时,怠速的激振频率为f=(750/60)*4 = 40Hz 而车轮的不平衡激振是在1-30Hz之间。; w, p; X9 W! g: G0 k, A- Q: A 车身的一阶固有激振频率一般在20-35Hz之间。6 G/ P8 A, s) D 下面开始提供数据:. d1 M3 p {. b7 f# l8 V: ? POLO的车身 静态刚度:# S" H6 I( w- J 扭转:19000Nm/度/ G3 m- N9 j& Z$ w 其它:未知/ n7 S! D7 E) R, l% m0 I: o 动态刚度:44Hz% ^1 D5 f: m0 _2 b7 k; a* ^. W5 _; e 飞度的查不到,但是SAAB-93的是Epsilon构架的动态刚度是27Hz,而且通用称其“达到了多数豪华轿车的标准”(看来通用在白车身制造方面不是很强的嘛,可惜了SAAB-93了) 刚刚查到了中华,老中华的车身头部刚度37HZ,新中华增加到46HZ。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个试验还可以仅做头部和尾部的?应该是整体车身一起做才对。$ _& _; s' v2 z" u- Z' L$ F 其它车辆的车身刚度欢迎大家补充。 P.S.网上查资料比较难,大多数都是在说“比上一代提高了百分多之少”,这样的宣传用语不可信之,因为,如果从10Hz提高到13Hz,就是提高了30%,而从30Hz提高到40Hz,也提高了30%,有可比性么?9 F7 p7 u- q% A$ o 再P.S.现在的轿车都是承载式车身(连夏利都是),所以不用讨论车架了,有车架的车,刚度肯定高出许多.; d4

原点动刚度

一、动刚度的概念 对于线性系统,用施加在系统上的力除以位移,即得到了刚度。刚度是系统固有的特征,与外界施加的力和响应没有关系,即“静止”状态就存在的,所以称之为静刚度。在静止状态下,在系统上施加力并测量位移,就可以得到静刚度。 在外力的作用下,系统运动起来,其刚度特性随着输入的频率而发生变化。对于含阻尼 的单自由度系统而言,其微分方程为:f kx x c x m =++ ,位移响应为:)(0?ω-=t j e X x 将位移响应、速度响应、加速度响应的表达式代入微分方程中可得系统的刚度为:ωωjc m k x f k d +-==)(2,其幅值为:2 22)()(c m k k d ωω+-=此时的刚度是激励频率的函数,称为动刚度。动刚度取决于系统的质量、阻尼和静刚度。下图为一个单自由度系统的动刚度曲线,当激励频率为0时,动刚度等于静刚度,当激励频率为系统共振频率时,动刚度最低,主要受阻尼影响,当激励频率在共振频率以上,则主要受到频率和质量的影响,并且随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一般的测试条件下加速度更容易测量,因此常用加速度来表征系统的振动响应 d A f x f Z 221 ωω-=-=,其幅值为 2222)()(1ωωωc m k +-,Z A 为加速度阻抗,又称为 原点动刚度,由于函数含有21ω的成分,加速度动刚度曲线呈现随着频率增加而衰减的趋势。 二、IPI 与原点动刚度 长期以来,在测试或分析噪声和振动频响曲线时,人们习惯了共振峰值朝上,即“朝上”的峰值有问题,而朝下的峰值没有问题。动刚度峰值的趋势与我们的习惯相反,看起来有些别扭。于是,为了倒立的、有问题的峰值从“朝下”顺倒“朝上”,就引入了一个新的表述方法,即IPI。 IPI 是Input Point Inertance 的简写。Inertance 这个单词表述的意思是惯性,用机械术语来描述,就是导纳。IPI 就是指系统的加速度导纳,即表示加速度响应与输入力的

轿车白车身模态和静刚度的试验和CAE

轿车白车身模态和静刚度的试验和CAE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蔡坚勇宋名洋 [摘要]本文介绍利用AItair/HyperMesh软件创建某紧凑型轿车白车身有限元模型,运用MSC/Nastran软件求解白车身结构的固有模态、静态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介绍相关试验方法,并把试验值和CAE分析值进行比较。验证了CAE分析模型的有效性,认为该车型车身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和静态扭转刚度。 [关键词]白车身;模态;弯曲刚度;扭转刚度 当前,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技术已经成熟,在国外大型汽车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我国一些大型汽车企业为了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已将CAE技术应用到新车型研发中,且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分别利用试验方法和CAE分析方法求解某紧凑型轿车白车身的模态、静态刚度值,并把试验值和CAE分析值进行比较,验证了CAE分析值的可靠性。 1白车身CAE模型创建 该车轴距25lOmm.前轮距l472mm。后轮距1465mm。采用Altair/HyperMesh软件创建白车身CAE模型,钣金件用壳单元模拟,共有444031个,其中三三角形壳单元14124个.占3.2%,单元尺寸5~15mm,粘胶和焊点采用实体单元模拟,共5195个。烧焊和螺栓采用刚性单元模拟。单元质缱符合企业给定标准。为减少CAE建模的工作耸.采用同一个白车身CAE模型进行以上所有工况分析。材料属性南企业提供的参数设置,见表1。白车身CAE模型如图l所示。 表1材料参数 图1白车身CAE模型 2白车身模态试验和CAE分析 模态分析技术源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将机电进行比拟的机械阻抗技术,是用于对机械系统、土建结构、桥梁等工程结构系统进行分析的现代化方法和手段川。模态试验是通过试验设备,采集激励点信号和测肇点的响应信号,经过软件分析处理后获得结构固有频率和相应振型。它可以验证和校核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为后续进行静刚度或其它CAE分析提供一个合理的有限元模型。CAE分析是由计算机根据有限元方法,求解有限元模型的固有频率和相应振型。模态试验和CAE分析方法具有相同的效果,二者相互辅助。2.1模态试验 车辆坐标系的定义:以车辆前进方向为x轴负向,前进方向左侧为y轴负向,竖直向上为z轴正向。 为了使试验值和CAE分析值能够进行对比,试验时白车身上布置的测量点和CAE模型中的观察点应具有相同的位置。 测量点布置在车身主要承载件上,发动机舱部分均匀布置在左、右前纵梁,前横梁,前嗣上挡板上,乘员舱部分均匀分布在顶蓬前横梁,顶蓬左、右横梁,左、右前立柱。左、右中立柱.左、右后立柱,后门框,左、中、右地板纵梁,前、后地板横梁,顶蓬加强梁上。x、y、z三个方向信号提取点数目各为130个。 试验时用四根柔软的橡皮绳将白车身悬挂在刚性的支架上。悬挂点位于前、后悬架与车身的连接点上。车身保持水平。这样.整个车身的约束状态接近于自由状态。本次试验布置两个激励点,分别位于臼车身前部的右纵梁和尾部的左纵梁上,激励信号为猝发随机信号。试验测餐分析系统如图2所示。 2010年第12期(总第48期) 121

车辆悬架中高频振动传递分析与橡胶衬套刚度优化

2011年10月 农业机械学报 第42卷第10期 车辆悬架中高频振动传递分析与橡胶衬套刚度优化 * 陈无畏 李欣冉 陈晓新 王 磊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摘要】利用ADAMS 与NASTRAN 软件建立了某微型轿车整车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ADAMS /Vibration 模块建立虚拟激振台,分析悬架在路面中高频段激励下的振动响应与传递特性。从提高悬架隔振性能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底盘/悬架系统中副车架、扭转梁和橡胶衬套对整车振动的影响。采用ADAMS 中的DOE 技术对悬架系统中几个主要连接衬套的刚度进行灵敏度分析,在ADAMS /Insight 中对衬套刚度进行优化,通过改变衬套 刚度提高整车振动性能。仿真结果显示,地板处的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在整个研究频率范围内由477.9mm /s 2 降至454.2mm /s 2 ,降低了5%。 关键词:车辆悬架中高频激励振动传递特性橡胶衬套优化 中图分类号:U461.4;U4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1298(2011)10-0025-05Middle-high Frequency Vibration Transfer Analysis of Vehicle Suspension and Optimization of Rubber Bushings Chen Wuwei Li Xinran Chen Xiaoxin Wang Lei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bile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ADAMS and NASTRAN ,a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 full vehicle model was established.A virtual test rig was also built up by using ADAMS /Vibration to analyze the vibration responses and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 motivated by middle-high frequency road excitations.To improve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capability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 ,the effects of the subframe ,twist beam and rubber bushings of the chassis /suspension system with the vehicle vibration was analyzed.Finally ,through adopting the ADAMS /Insight DOE technology ,the researchers proposed the sensitivity analyses of several key rubber bushing stiffnes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bushing in the environment of ADAMS /Insight.By changing the bushing stiffness ,the vib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vehicle was improved.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vertical acceleration root mean square (RMS )decreased from 477.9mm /s 2to 454.2mm /s 2,by 5%in the whole research frequency spectrum. Key words Vehicle ,Suspension ,Middle-high frequency excitation ,Vibration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Rubber bushings ,Optimization 收稿日期:2010-10-21修回日期:2011-05-25*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06AA1101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5112) 作者简介:陈无畏,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车辆控制技术研究, E-mail :cww@mail.hf.ah.cn 引言 悬架是汽车底盘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路面激励通过轮胎传递到车身的过渡环节,能缓冲和吸收来自路面的振动,对整车的噪声、振动与舒适度(NVH )等性能有很大影响。文献[1 2]主要是利 用多体动力学的方法,在ADAMS 中建立整车多刚 体动力学模型,实现了虚拟样车在软件三维路面上的行驶,并且对汽车的平顺性进行仿真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前、后悬架的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等主要参数进行优化匹配,取得了不少成果。 路面不平度和动力总成是汽车NVH 的主要激

白车身弯曲刚度分析报告

编号:QQ-PD-PK-066白车身弯曲刚度分析报告 项目名称:QQ458321486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XX汽车有限公司 2013年03月

目录 1分析目的 (1) 2使用软件说明 (1) 3有限元模型建立 (1) 4白车身弯曲刚度分析边界条件 (1) 5分析结果 (3) 6结论 (10)

1分析目的 车身是轿车的关键总成,除了保证外形美观以外,汽车设计工程师们更注重车身结构的设计。车身应有足够的刚度,刚度不足,会导致车身局部区域出现大的变形,从而影响了车的正常使用。低的刚度必然伴随有低的固有频率,易发生结构共振和声响。 本报告以QQ白车身为分析对象,利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了弯曲刚度分析。 2使用软件说明 本次分析采用Hypermesh作前处理,Altair optistruct求解。HyperMesh是世界领先的、功能强大的CAE应用软件包,也是一个创新、开放的企业级CAE平台,它集成了设计与分析所需的各种工具,具有无与伦比的性能以及高度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友好的用户界面,与多种CAD和CAE软件有良好的接口并具有高效的网格划分功能;Altair Optistruct是一个综和隐式和显示求解器于一体的大规模有限元计算软件,几乎所有的线性和非线性问题都可以通过其进行求解。Altair Optistruct最强大的功能是其友好的CAO接口,通过Altair Optistruct可以进行任何形状、尺寸、拓扑结构的优化,采用固定的内存分配技术,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和效率。 3有限元模型建立 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白车身的工艺数模建立QQ的计算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有限元离散处理:白车身所有零部件都采用板壳单元进行离散,并尽量采用四边形板壳单元模拟,少量三角形单元以满足高质量网格的过渡需要;粘胶用实体单元模拟,焊点采用CWELD 和RBE2单元模拟。其中四边形单元469700个,三角形单元15543个,三角形单元比例3.4%。 QQ数模及有限元模型见下图: 图1QQ数模及有限元模型 4白车身弯曲刚度分析边界条件 对设计车QQ施加边界条件:在前悬架与车身连接处约束X、Y、Z移动自由度,三个子工况分别约束后悬架板簧前吊耳铰接处、两吊耳中间限位支架处、板簧后吊耳铰接处Y、Z移动自由度,与前悬架的约束组成整个白车身的约束;在每个子工况中,找到纵梁上位于前后约束X方向的中心位置,施加左右各4000N,共8000N的集中载荷。

白车身刚度简介

强度是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刚度是表示材料发生弹性变形的难易程度不同类型的刚度其表达式也是不同的,如截面刚度是指截面抵抗变形的能 力,表达式为材料弹性模量或剪切模量和相应的截面惯性矩或截面面积的乘积。 其中截面拉伸(压缩)刚度的表达式为材料弹性模量和截面面积的乘积;截面弯 曲刚度为材料弹性模量和截面惯性矩的乘积等等。 构件刚度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其表达式为施加于构件上的作用所引 起的内力与其相应的构件变形的比值。其中构件抗弯刚度其表达式为施加在受弯 构件上的弯矩与其引起变形的曲率变化量的比值;构件抗剪刚度为施加在受剪构 件上的剪力与其引起变形的正交夹角变化量的比值。而结构侧移刚度则指结构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为施加于结构上的水平力与其引起的水平位移的比值等等。 当然,也可以将材料的弹性模量或变形模量理解为材料的刚度。 在白车身刚度建模对标分析中的应用 1 引言 现代轿车车身大多数采用全承载式结构,承载式车身几乎承载了轿车使用过程中 的所有载荷,主要包括扭转、弯曲等载荷,在这些载荷的作用下,轿车车身的刚度特性则尤显重要。车身刚度不合理,将直接影响轿车的可靠性、安全性、NVH 性能等关键性指标,白车身的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分析是整车开发设计过程中必 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通过和试验方案对比,提出了用于刚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前处理方法,通过将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证明了前处理方法的合理性。 2 白车身结构刚度分析的前处理 2.1 白车身结构的有限元建模 根据企业内部标准,首先利用HyperMesh对白车身各部件进行网格划分,得到白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主要由四节点和三节点的壳单元构成, 焊点采用ACM方式,部分结构涂胶采用胶粘单元模拟。该模型共有438145个节点,432051个单元。 图1 白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 2.2 边界条件与载荷的处理

什么是动刚度 (优选.)

wo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rd 什么是动刚度? 在NVH领域,经常计算或测试动刚度,像悬置动刚度、支架动刚度、车身接附点动刚度等等。那什么是动刚度,动刚度的大小对结构有什么影响?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 静刚度;2. 单自由度动刚度;3. 多自由度动刚度;4. 原点动刚度;5. 悬置动刚度;6. 支架动刚度;7. 怎么测量动刚度;刚度是指结构或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由于结构或材料所受荷载的不同,可能受到静载荷或动载荷,因此,刚度又分为静刚度和动刚度。当结构或材料受到静载荷时,抵抗静载荷下的变形能力称为静刚度;当受到动载荷时,抵抗动载荷下的变形能力称为动刚度。故,结构或材料既有静刚度又有动刚度。相对而言,在NVH领域,结构或材料受到动载荷的概率远大于静载荷,因此,更普遍关心动刚度。在之前文章《什么是频响函数FRF?》中也提到用加速度与力之比的频响函数和用力与位移之比的动刚度应用更为广泛。 1.静刚度 在讲述动刚度之前,有必要先了解静刚度。静刚度用单值即可表示,不随频率变化。由于静载荷引起的变形又分为弯曲或扭转等,因此,刚度又分为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材料的刚度计算可参考材料力学教科书。在这以弹簧为例说明静刚度,当弹簧受到静力F时,其静态伸长量为X,此时F=kX,k为弹簧的静刚度。单位为N/mm,表示每增加1mm需要的拉力大小。弹簧静刚度常数跟材料的杨氏模量、线径、中径和有效圈数有关。当拉力越来越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也增大,如下图所示,但二者满足线性关系。红色曲线表示的斜率即为弹簧静刚度。 注:以下所说到的刚度,如没有特殊说明,都是指的动刚度。 2. 单自由度动刚度在文章《什么是频率函数FRF?》中,我们已经明白了频响函数可以用位移/力表示,当用力/位移时,表示的是动刚度。对于单自由度系统,如下图所示,我们再回顾一下用位移表征的FRF

车身前副车架安装点设计指南

车身前副车架安装点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身前?副车架安装点设计要点及其判断标准等。 本标准适用于新开发的血类和N1类汽车车身前副车架安装点设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 乘用车尺寸代码》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 汽车车身术语》 《整车车身设汁公差与装配尺寸链分析》 《螺栓连接的装配质量控制》 3术语和定义 3. 1车身结构 3. L 1车身结构是各个零件的安装载体。 3.2副车架 3. 2. 1副车架最早的应用原因是可以降低发动机舱传递到驾驶室的振动和噪音。副车 架 与车身的连接点就如同发动机悬置一样。通常一个副车架总成需要山四个悬置点与车身 连接,这样既能保证其连接刚度,乂能有很好的震动隔绝效果。副车架能分5级减小震动 的传入,对副车架来说,在性能上主要U 的是减小路面震动的传入,以及提高悬挂系统的 连接刚度,因此装有副车架的车驾驶起来会感觉底盘非常扎实,非常紧凑。而副车架悬置 软?度的设定也面临着像悬挂调校一样的一个不可规避的矛盾。所以工程师们在设计和匹 配副车架时通常会针对车型的定位和用途选择合适刚度的橡胶衬垫。由于来自发动机和悬 挂的一部分震动会先到达副车架然后再传到车身,经过副车架的衰减后振动噪声会有明显 改善。副车架发展到今天,可以简化多车型的研发步骤。这是因为悬挂、稳定杆、转向机 等底盘零件都可以预先安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所谓的超级模块,然后再一起安装到车身上。 3.3HIJ 副车架安装点 3. 3. 1前副车架安装点指安装在车身的安装孔中心线与安装面下平面交点的位置(XYZ 坐 标)及装配孔公称尺寸。 4车身前副车架安装点技术要求 4. 1车身安装硬点要求公差控制在±L5mm 范H 内; 4. 2前副车架与车身安装平面间的平度要求控制在±0. 5mm 范S 内; 4. 3车身安装硬点所采用的带法兰面的螺母或者螺纹管要求能够承受的扭矩事 160N. m : 4. 4车身前-副车架安装点强度由CAE 部门依拯安装点所选材料及车辆工况分析确定; 4. 5车身前副车架安装点刚度要求达到SOOON/mm —lOOOON/mmo 5车身前副车架安装点设计要点 《GB 11566-2009 《GB/T19234-2003 《GB/T 709-2006 《GB/T 710-2008

灵敏度分析的轿车白车身刚度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轿车白车身刚度改进研究 1 前言 轿车白车身刚度是现代轿车结构分析的重点关注部分,一方面,现代轿车大多采用承载式车身,研究表明这种结构的白车身刚度对整车刚度的贡献高达60%以上[1];另一方面,白车身刚度也是评价车辆设计可靠性和整车安全性能等的重要指标。因此,轿车白车身刚度的研究对整车开发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国外许多学者对白车身刚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文献[1-3]中都针对有限元分析和灵敏度分析在结构设计和改进阶段的应用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近年来,也有诸多国内学者对灵敏度分析在白车身结构优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如高云凯等人基于车身的灵敏度分析,对灵敏部件的板厚修改,从而使白车身的强度和刚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4];刘显贵等人在刚度灵敏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均匀设计法设计优化实验,对车身结构和刚度性能进行了优化[5]。但是,轿车白车身刚度的提升方法基本都还是以零件的厚度变化为主。 高刚度、轻量化成为当今汽车设计追求的指标[6]。显然,仅依靠增加零件厚度来提升白车身弯曲和扭转刚度是与此背道而驰的。而且,研究表明在车身的结构设计中,增加部件的厚度并不一定能够提高白车身的刚度[7]。为此,本文以灵敏度分析为基础,研究各零部件对白车身刚度的贡献量,以确定白车身骨架结构的薄弱环节,并对其结构进行改进,从而有效提升白车身刚度。 2 白车身刚度计算 2.1 有限元模型 本文选择合适的有限元单元类型,对某具体轿车白车身进行简化和数学离散,然后赋予车身结构合适的材料属性,从而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其中,分析模型单元数为473430个,包括四边形单元451627个,三角形单元21803个,焊点数为4085个;所赋予的材料属性:弹性模量E 为2.1×105MPa,泊松比μ为0.3,材料密度ρ为7.8×10-9T/mm3。轿车白车身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什么是动刚度

什么是动刚度 在NVH领域,经常计算或测试动刚度,像悬置动刚度、支架动刚度、车身接附点动刚度等等。那什么是动刚度,动刚度的大小对结构有什么影响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 静刚度;2.??? 单自由度动刚度;3.??? 多自由度动刚度;4.??? 原点动刚度;5.??? 悬置动刚度;6.??? 支架动刚度;7.??? 怎么测量动刚度;?刚度是指结构或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由于结构或材料所受荷载的不同,可能受到静载荷或动载荷,因此,刚度又分为静刚度和动刚度。当结构或材料受到静载荷时,抵抗静载荷下的变形能力称为静刚度;当受到动载荷时,抵抗动载荷下的变形能力称为动刚度。故,结构或材料既有静刚度又有动刚度。?相对而言,在NVH领域,结构或材料受到动载荷的概率远大于静载荷,因此,更普遍关心动刚度。在之前文章《什么是频响函数FRF》中也提到用加速度与力之比的频响函数和用力与位移之比的动刚度应用更为广泛。 1.静刚度 在讲述动刚度之前,有必要先了解静刚度。静刚度用单值即可表示,不随频率变化。由于静载荷引起的变形又分为弯曲或扭转等,因此,刚度又分为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材料的刚度计算可参考材料力学教科书。?在这以弹簧为例说明静刚度,当弹簧受到静力F时,其静态伸长量为X,此时F=kX,k为弹簧的静刚度。单位为N/mm,表示每增加1mm需要的拉力大小。?弹簧静刚度常数跟材料的杨氏模量、线径、中径和有效圈数有关。当拉力越来越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也增大,如下图所示,但二者满足线性关系。红色曲线表示的斜率即为弹簧静刚度。 注:以下所说到的刚度,如没有特殊说明,都是指的动刚度。 2. 单自由度动刚度在文章《什么是频率函数FRF》中,我们已经明白了频响函数可以用位移/力表示,当用力/位移时,表示的是动刚度。对于单自由度系统,如下图所示,我们再回顾一下用位移表征的FRF表达式

同济 自动控制原理 控制系统 资料 系统动刚度的概念

系统动刚度的概念 一个典型的由质量一弹簧一阻尼构成的机械系统的质量块在输入力f (t )作用下产生的输出位移为y (t ),其传递函数为 ()() ()1121 /11 22 2++=++==s s k k Ds ms s F s Y s G n n ω?ω (4.31) 系统的频率特性为 ()() ()n n j k j F j Y j G ω?ωωωωωω21/122+??? ? ??-== (4.32) 该式反映了动态作用力f (t )与系统动态变形y (t )之间的关系,如图4-52所示。 图4-52 系统在力作用下产主变形 实质上()ωj G 表示的是机械结构的动柔度()ωλj ,也就是它的动刚度()ωj K 的倒数,即 ()()()ωωλωj K j j G 1= = (4.33) 当0=ω时 ()()k j G j K ====001ωωωω (4.34) 即该机械结构的静刚度为k 。 当0≠ω时,我们可以写出动刚度()ωj K 的幅值 ()k j K n n ????? ??+???? ??-=2 22221ω?ωωωω (4.35) 其动刚度曲线如图4-53所示。对()ωj K 求偏导等于零,即 ()0=??ωω j K 可求出二阶系统的谐振频率,即 221?ωω-=n r ( 4.36) 将其代入幅频特性,可求出谐振峰值

()212/1??ω-==k j G M r r (4.37) 此时,动柔度最大,而动刚度()ωj K 具有最小值 ()k j K ?-=2min 12??ω (4.38) 由式(4.42)和(4.43)可知,当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