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如何保护传统文化的

台湾保护传统文化情况的调查

厦大附中八年二班毛奕霖

看唐代的中国就去日本,那里有唐代的建筑和歌舞,也有着鉴真和尚的遗骨,甚至日本天皇登基也是按照唐代礼仪。要看明代的中国就去韩国,那里保存了明代的礼乐制度,据说曲阜孔庙曾派专人赴韩国学习中国早已失传的“文庙祭礼乐”。要看民国时的中国,就去台湾,那里保存着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在大陆却无法看到真正的传统文化,大陆的文化,只是一个“四不象”。

对于西方文明,中国大陆只是吸收了浅层次的、表面的物质文明,而不是精神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大陆早已将它革命,“弃之如敝屣”。这造就了一个结果:今天中国虽然在表面上已经开始“超英赶美”,各种超级工程震惊外邦,而在实际上却日益走向病态。“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是人们的普遍感受。文革对中国传统的打击的确是毁灭性的。很多人都清楚的记得,文革时期儿女告发父母,学生告发老师,朋友告发朋友,邻居告发邻居,夫妻相互告发的悲惨情景。

在许多人眼里,台湾由国民党管理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但事实上正是由于国民党的管理,台湾才能够躲过文化大革命的危机,将中国的大部分传统文化保存下来。60多年来,台湾与大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截然不同。1949年,两岸分治。国学在大陆成了“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变成需要破除的对象,继承了孔孟之道的人,也都变成应该被扫荡的“牛鬼蛇神”。台湾则刚好相反。国民党一败退到台湾,就开始清除日本殖民主义的影响,致力于全面

恢复中国传统文化。当大陆进行“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蒋介石却在台湾发起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并亲自担任总会长,全力推动文化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这才得以保存。

台湾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经典,至今依然在使用、学习各种传统文化。自1949年以来,台湾学校一直延续“国文”的称谓,使用沿用几千年的繁体字。在小学阶段,台湾学校注重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和古文训练,以国文、历史和传统文化课程为主。在高中阶段,文科的必修课程有三种:《高中国文》、《国学概要》、《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前两种是语文基础知识,以及经史子集的基本介绍,《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则完全是“四书”内容。2010年9月7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又通过了新的“国文科新课程”纲要,进一步加强了民族文化经典内容所占的比重:高中三年文言文所占比重由原来的40%、45%、50%提升至45%-65%,篇数酌定30篇,文章皆出自《论语》、《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老子》、《诗经》、《春秋左氏传》、《礼记》等经典,另外增补“国学常识”为选修课。当中国大陆的初中生在欣赏韩寒、郭敬明的小说,而对枯涩难懂的国学望洋兴叹时,台湾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却早已能够将《老子》、《论语》读的朗朗上口甚至背诵了。在中国曾经被唾弃、被视为“牛鬼蛇神之物”的“国学”在台湾受到了这样的尊重,可见台湾对中华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

除了国学文化,客家语、闽南语也在台湾受到了极好的保护。台湾原住民在台湾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

们在台湾社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客家人、闽南人的人口在台湾社会人口不算少,所以客家语、闽南语也是台湾通行的语言一种,像今年的台湾大选,马英九与谢长廷在辩论时和竞选集会时,在说普通话和闽南话的同时都会用原住民语(例如阿美族语和客家话)来发言或问候。客家语、闽南语和原住民语虽然不算是社会通用语言,但是为了照顾和维护社会的这类人群,台湾社会每年的各大颁奖典礼都会设立一些原住民语、客家人、闽南人有关的奖项,这在我看来就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维护和弘扬,这样能够使更多人靠拢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语言,最终起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

台湾社会设立的有关保护传统文化的措施,并不是一种“台独”行动,只是一种单纯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本土文化的保护行动,体现着台湾作为一个民主社会所应有的包容特质,我们的官员总是将保护传统文化当作一项极其严重的政治任务,导致了很多过于“教条的政策”如京剧走进课堂,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去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而不是去传授这种文化,弘扬文化是让更多的人去欣赏重视这种文化,而不是让人掌握这种文化。台湾社会这种保护文化的措施这的很值得我们去借鉴

相关图片

从台湾本土电影的崛起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从台湾本土电影的崛起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曾几何时,台湾电影一直缺乏票房支持,而且由于台湾市场的开放,欧美电影长驱直入,把持了台湾院线,本已走向滑坡的台湾电影更是走向崩溃边缘。直至2008年《海角七号》横空出世,轰动了整个台湾,创造了5.3亿元新台币(约合1.1亿元人民币)的本土影片票房纪录。2010年《艋舺》继续跟进,获得2.5亿元新台币(约合6250万元人民币)票房,并在国际电影节上夺得多项大奖。这两部影片在台湾产生了飓风效应。今年更是集体爆发,《鸡排英雄》、《翻滚吧!阿信》、《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赛德克·巴莱》陆续上映,甚至打败了同档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本土市场所占份额高涨到20%。尤其是《那些年》,在香港上映之后,短短18天,取得大约4000万元人民币票房,创造了有史以来台湾电影在香港市场的纪录。 台湾电影的复苏在我看来原因有: 1新鲜血液的注入 影评人云飞扬认为,《海角七号》之后的台湾电影,已经基本完成更新换代。如今,老导演大多数退出一线制作,或者在大陆开拓新天地,如陈国富、苏照彬、朱延平(新老导演不以年龄为区别,而是创作生涯区别)。 新生代的导演注重本土文化与电影的结合,整部电影充满了浓郁的台湾本土文化,又充满了新生导演的个人特色,成功吸引年轻人的眼球 2 新生演员集体爆发的年轻的力量 当大陆银屏上总是几个老面孔在晃悠的时候,台湾电影圈不断发掘出新鲜优秀的演员,彭于晏、柯震东、赵又廷、陈希妍等等,他们可能没有扎实的基础,但却有他们个人某方面的特质,抓住了消费者的胃口。 3运用新的媒介做出强大的宣传 以《艋舺》来说,病毒式营销和网络造势,那些年的微博情感营销等等,都为票房做出了贡献,特别是那些年的情感营销,抓住了每个人的学生时代的回忆,以情感取胜,制造舆论话题后成功获得高票房回报。 这一些原因好像都逃不过一个新字 锁一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发展,首先就是这个新字 以国粹京剧来说,观赏的大多数是一些老年人,从事这些表演的也大多数是一些老一辈的工作者,京剧的题材也都是一些古老的故事,缺少了新鲜感。而如果我们在其中加入一些新的热点,或者是与现代的文化相融合,比如说在流行音乐中加入京剧的元素,发掘新的具有个人魅力的表演者,结合人们对本土文化的好感配合网络营销的模式宣传新的流行京剧,定能获得好的效果。 同样的,传统文化要发展,变可以依照这种模式,在传统中加入新的想法,与现代文化融合并抓住受众的胃口,创造新的营销或者宣传方式,就可以让传统文化得到发展并让更多人喜爱,以文化软实力去建设更强大的国家。

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调研报告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调研报告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使得资源的优化配置得以实现。因此,我们要保护并复兴传统文化,必须引导传统文化适应市场经济制度。只有在坚持传统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前提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才可能实现。要想保护并复兴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开发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我今天抱着这一态度,展开了对我国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情况的调研。以便得出保护、开发、复兴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何种经济模式?同时在开发时要怎样才能丰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之符合我国通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二、传统文化开发利用现状 1、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要领导并长期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党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要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党要坚持并完善科学执政方式,健全民主集中制,推动党在推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上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党要积极制定并颁行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意见和决定。 2、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间团体。要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要加强立法,提到立法的质量,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等瓶颈。要坚决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资本主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及时向人民群众释清保护与复兴传统文化的原因和意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人民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3、全社会要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坚持了解传统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要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率。要自觉学习并推广、传播传统文化,坚持用传统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切实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在市场经济中,积极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上消费,提升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延长传统文化的产业链条,对传统文化要深 加工、细加工,扩大其市场份额。要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坚持发展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前提 1、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规划之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职能部门尽职尽责,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只有把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积极规划实施,才能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认真组织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实践证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前提条件。 2、合理开发利用物质文化遗产,以传承为核心,以产业为纽带,培育一批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市场,实现物质文化遗产的振兴价值。通过实施文化经济政策保持民间艺术,特别是手工艺生产企业走向市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与开发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发展。积极支持开发民族民间特色产品。如德钦县民族银制品厂,香格里拉尼西乡制陶业,州藏药厂,藏族、傈僳族等民族手工毛纺制作,尼西、奔子栏一带的木制品生产。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产业链。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州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

传统文化在台湾——读《千江有水千江月》有感

传统文化在台湾 ——以萧丽红《千江有水千江月》为例 再读《千江有水千江月》,再一次感动于作者笔下的布袋镇,感动于布袋镇乡人的淳朴之风,那份古礼,那份旧俗,莫不让我,让更多的读者,心心向往。再多的烦忧,也唯剩下满满的温情,浅浅的宁静。 记得首次看完这本书,感触最深的不是贞观与大信的心意交通,而是以贞观外公外婆为长辈的这一个大家庭——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男孙女几十口人,上慈下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妯娌和合,满堂春风。那种亲人之间的,共患难、同欢愉的亲情,怎不令人如沐冬阳。 且不论大姨从台南赶回为阿嬷侍疾,也不论阿妗阿姨们不时地聚在阿嬷身边抹骨牌陪她打发日子,这是母女情深,人之常情。可是像贞观父亲事岳母如生身母亲;大妗是家中女眷唯一没有烫发的,她把头发蓄长是为了随时可以绞了给阿嬷做盘发的假发用;孙媳妇挤人乳给阿嬷养神,每日间清晨侍奉梳洗。这在我们眼里,婆媳如此和谐,仿若母女之景,即是千年之前,亦是难得。 大姨大妗舅舅姑丈们对上孝顺自不赘言,便是对小辈

的子侄们,更是慈爱若父若母。贞观因父亲去世错过联考,大姨丈在台南为她寻了份工作。在她没拿工资之前,每日夜间大姨都偷偷在她钱包或者衣袋里塞些钱;大信到他的三姨也就是贞观四妗家里,合家都做当自家子侄一般看重,一般怜爱。 二姨因姑丈早逝,被接回娘家住,及至贞观父亲早逝,就移去贞观家陪着照看门户;三舅深知贞观母亲挑选对联颇为严苛,每年都事先准备好;大舅心疼二姨和贞观家节日冷清,就带了子侄们过去闹岁。这种骨肉情深,该是深过千尺桃花潭的吧。 至于银城嘱咐妻子不要开后门,免得让长舌妇人教坏了家中一众女孩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贾母让李纨看照黛玉众姐妹的画面。其中温暖,闻之心欣。 这些小辈们的兄友弟恭、妯娌谐和之景,自是同阿公阿麽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 阿公给贞观母亲讲女纲不同男纲,真是令人如沐春风。待贞观银月等人结束初中联考,阿公就带着这一班孙女们念《千字文》、《三字经》等文。“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父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叙,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这些古典的国学,在阿公这里,终于展现了它原本的魅力,也不负编写之人,一番苦心。那些以精装版来妆

文化传承的保护措施

文化传承的保护措施 一、重视传统文化应从政府做起 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这标志着一场“民族文化保卫战”从政府层面开始打响,令人振奋。要保护传统文化首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来唤醒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传统文化虽然是历史形成的,但是作为一种民众的生活文化,它是自然形成的东西,像滚雪球一样,从原来得很简单的文化逐渐演变发展,最后形成固定的模式与内容。“国家应该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起到积极的调和甚至挽救的作用,以立法的形式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位置”。 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充满着浓厚的人伦亲情,是人的一种认同感、归属感、亲和力的情感需要,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充满人情味的、相对休闲的传统文化,将会是人们生活与情感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作为时间的管理者,国家应该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起到积极的调和甚至挽救的作用,以立法的形式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位置。以立法形式将传统文化固定下来,以制度化的形式来确定传统文化,久而久之会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进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使其内化成一种习惯,最终连接起传统文化的这根千年文脉。 在近年的两会上,不少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呼吁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让群众有充裕的时间隆重过节,有充裕的时间去继承传统、光大传统,这是保护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官方的支持,一味地强调民间保护缺乏支撑力。据悉,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许多的传统节日便都被列为法定假日。既使是香港政府,几十年来也一直在扮演主导角色,拨款资助各社团举办中秋节游艺晚会,从迎月至追月,到场的人皆可免费享受娱乐节目。因而,政府应从袖手旁观到主动参与,积极引导,着力打造保护平台。以立法带动市场作用的积极发挥。

台湾传承中华文化给我们的借鉴和启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加强同台湾的各种形式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开两岸政治及体制差异等因素,借鉴台湾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一些做法,对我们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不无裨益。 一、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中华文化在台湾得到较好保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占社会主流地位的思想文化来看,尽管台湾在历史上受过许多外来民族的入侵和统治,光复不久又与大陆陷入隔绝状态,后又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与政党纷争的困扰,甚至受到“台独”势力的破坏,但由于民间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的执著与坚守,以“温良恭俭让”为主导的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观念仍然占据思想道德高地。从民间习俗来看,台湾仍保留着浓浓的中国传统习俗,可谓“处处表现闽粤风尚,时时体现中华色彩”。从宗教方面看,从大陆传过去的佛教以及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仍是台湾占主导地位的宗教。民间信仰如关帝、妈祖、保生大帝也是来自大陆。从语言文字上看,台湾依然沿用中国传统的繁体字,受过教育的民众都能说一口字正腔圆的国语。台北的城市道路命名也处处传递出强烈的中华色彩,更有人称摊开的台北地图其实就是一张中国地图———不同方位上的路名都是以中国大陆相对应方位上的城市命名。中华传统文化历尽波折却依然厚植于宝岛的每一寸土地,在让人感叹中华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的同时,更多的是给人深思。 二、台湾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做法 1.台湾当局的重视与推动。国民党迁台,在带走金银财富的同时也带过去一大批文化教育艺术界人士,应该说他们对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上世纪60年代起,台湾就成立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简称“文复会”),专事此项工作。会长都由岛内最高领导人或者“院长”级的人士担任,孙中山的诞辰(11月12日)还被法定为中华文化复兴节。文化复兴运动的宗旨与目标首位的就是:以伦理道德为淑世之本。最具体的行为表征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其最重要的哲学基础是“仁”字。民进党执政时期“文复会”一度停摆。2008年政党轮替后,国民党执政的台湾当局极力消除“去中国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每年都进行“祭孔”和遥祭黄帝陵活动,以示传承中华文化精血。当局的重视与推动,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岛内的继承与发展。

保护传统文化演讲稿

保护传统文化演讲稿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保护传统文化演讲稿篇1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保护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昨天我们刚愉快地度过了这个法定节假日,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得知韩国端午祭在2007年11月25日申遗成功时的愤慨。中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竟被他国争先抢夺,亦或跃跃欲试。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结果,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了。 中国人在责怪韩国人的恬不知耻的剽窃行为时,是否有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遥想当年,中国软弱,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如今韩国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规模抢占中国文化时,有一些从洋媚外的人正在风风火火地哈韩,韩国的二流肥皂剧和服饰潮流都备受国人的追捧。还没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场,甚至政府出资在筹备平安夜、圣诞节,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中国古老而美丽

的七夕节,却很早就翘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节,或许现在就不奇怪为什么韩国可以一直申遗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于政府的无能,也不要怪罪于韩国的无耻,因为是我们自己把我们的文化丢弃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视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一直对祖国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热情。利用各种媒介,多多的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国人从儿童时期起就教导他们重视,让更多中国人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别人的东西。政府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起步。加大传统文化在民间的教育宣传。这种高度重视的意识,从官府传递到民间,从我们这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我们国家的文化还会丢吗?小小韩国还可以这样张扬跋扈却可以屡屡得逞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保护传统文化演讲稿篇2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

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调查报告

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依旧挂在嘴边,但效果却常常不尽人意。因此需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将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更好地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关键词】原因意义解决 我想我要做这个报告的主要原因是从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意义来考虑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中国精神。从小悦悦事件,我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很好的传承了中国精神;从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我不得不怀疑我们国人的诚信观念;从一条条外国人在他们国家用中文打出的标语(禁止随地吐痰、扔垃圾…),我开始怀疑我们所提倡的道德素质;从外国人见面的热情,我在想我们真的是礼仪之邦吗?当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有:传统节日、文学、手工艺、饮食文化、科学技术…可是,我们看到这些优秀的文化受人们的追捧力度似乎还不及外来文化。国家将几个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人们在某种程度上的不重视,这也就有提上法制日程的必要。对于传统文学,感兴趣的很少。至于,传统科学感兴趣的更是少矣。也许,传统文化中发展势头最好的要数饮食文化了,可是我们看见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花高价吃肯德基、麦当劳… 传承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科技、工业、农业的现代

化建设离不开前人积累的优秀经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经济的发展需要经验和良好的环境。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不仅可以用经验更好地应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可以促进诚信交易,从而为经济发展建造一个稳定的环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打造良好的经济秩序时促进了经济发展,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经济基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汲取传统文化中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的经验。传承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能够不断地完善我们的人格;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更和谐地与人交往… 我想,通过调查来证实一下自己的想法,同时找到有效对策。对象、内容:我这次调查的对象是不特定人群,我想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所以未对对象进行限制。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和找出解决方案及避免答卷者的疲劳,我设计了十一个短小的问题,主要是关于对方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及对传统文化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的看法。当然还有一些附加性的问题,如教育水平,我想这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影响人们的态度。经过调查,我发现结果与我预料的几乎差不多,只是少一些偏激性的想法。 这次调查的过程与结果大体上是:首先,为了感受一次全新体验,我尝试了网络调查,不过并不是很顺,粘贴问卷总是粘贴不了。后来,

微观台湾课堂 传承传统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b19124793.html, 微观台湾课堂传承传统文化 作者:李代宽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10期 【摘要】海峡两岸共同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台湾地区的中学教材、课堂教学无不渗透着传统文化教育,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通过家校共育、社团活动等方式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材课堂社团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023-01 海峡两岸共同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在宝岛台湾,中小学语文课本里如何呈现传统化经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曾于2017年11月赴台进行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参访交流活动,先后参访九所中小学,观摩课堂教学10 余节,在台北教育大学等高校听取了几场报告会,对台湾地区的传统文化教育有了直接的观感和体验。 语文教材与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台湾学校注重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和古文训练。台湾高中语文课本《高中国文》与大陆的高中语文课本相比,文言文篇目占70%,题材大部分与伦理道德和修身养性有关,每一篇选文都有相关题解、作者介绍、注释、问题讨论等资料。现代文体裁以随笔和论说文居多,作者绝大部分是本土作家。题材为社会生活类最多,自然风物次之。 台湾高中传统文化教材主要有三种:《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共分六册,供高级中学三年级六学期国文教学使用,内容为第一、二、三册《论语》选读,四、五册《孟子》选读,第六册《大学》、《中庸》选读。《国学概要》分上下两册,上册为国学的基本认识、文字学概说、经学概说;下册为史学概说、子学概说、文学概说。台湾对文言文的教学十分重视,两岸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文言文作者和篇目均相同的有20余篇,作者相同篇目不同的有40余篇。在作家作品的甄选上,两岸高中语文教材大多重叠,文化渊源无法割裂。 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 台湾语文课教学以深入分析全篇主旨,拓展学生思维为重点,老师们可以根据学情对教材进行适度的开发、整合、拓展,引导学生熟读深思,以培养学生理解、思考与欣赏能力,并时时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讨论,“自由开放但不离经叛道”。比如高雄市前镇高中周筱葳执教《孟子“人性论”》时,通过学生合作学习、自由交流,深入讨论文章中的主旨,引导学生就品德、美感及生命关怀等人格内涵进行思考。台北市丽山高中徐茂玮老师执教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第三种是以传统礼俗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 从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类型入手,可以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4个方面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 (1)物质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一提到“物质文化”,人们不约而同地都会想到表现在器物中的人类的创造和文化信息。在这些器物中反映出了少数民族的创造、意识和心理信息,因此它们虽然是物质、是器物,但又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少数民族的文化。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与两岸和平统一(一)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与两岸和平统一(一) 论文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及特征两岸和平统一 论文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台湾地区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分支,它从来就不是独立的。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两岸人文历史认同,增强中华一统观念,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实现两岸统一,可以跨越目前的政治障碍,也可以有力地打击台湾分裂势力,更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构建和谐两岸,实现中华文化的腾飞。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及特征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类发展的多样性和地域性,决定了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除了具有人类的共性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逐步创造出来的并经过人们的反复实践、提炼而日趋成为稳定的意识、行为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字、书法、绘画、建筑、音乐、舞蹈、儒、释、道、经、史、子、集、中医、武术等范畴。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内忧外患,朝代更迭,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奥秘就在于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强大生命力。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就认为,历史“有一个决定的‘东西’,就是亚细亚。那个外界的物质的太阳便是从这里升起,而在西方沉没,那个自觉的太阳也在这里升起,散布一种更为高贵的光明”。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强烈的大一统观念。天下一家,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等

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并流淌在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的血液里,成为一种坚如磐石的文化心理。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价值取向。《诗经》所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乃中华民族大一统观的重要思想之源。经过儒、法两家的论证和充实,历代思想家和统治阶级的丰富和发展,这种大一统思想和观念深深印人中华文化传统之中,并在文学、艺术、建筑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打上深刻的烙印。 其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数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主题,是民族精神的最集中体现。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到“见义勇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不屈精神等等,其核心内容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在外敌人侵时,能够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抗争,并成为维护民族和国家统一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其三,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情怀。自强是中华民族贯彻古今的重要传统。《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仅仅是一种个人的自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自强,更多的是指民族要自强、国家要独立的思想,是一种永不满足现状、不断改革进取、革新图强的精神,是一种“奋发振强,励精不已”的积极进取的情怀。这种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为民族和国家的进步而努力奋斗。

保护传统文化

一。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学加以改造或剔除。 1、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有两传统 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影响 3、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4、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作用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己的民族性。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是一块永不磨蚀的“胎记”。 三、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公私之辩证”是中国传统道德发展演化的一条主线。“公义胜私欲”是道德的根本要求,“公”是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利”,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爱人要从爱旁边的人做起,从爱亲人做起,即孝悌是人之本(孝道),并把这样的爱推广到他人,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道),能将心比心(恕道)。立足于自己,承认人的差异,主张“合而不同”,“和为贵”,讲求和睦相处,强调社会和谐,“亲仁善邻,国之宝也”。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谦敬与礼让是联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礼也”,“凡人炎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同时提醒人们“事思敬”、“不居功”。4.倡导言行一致,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题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学校:南开大学 学院: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专业:公共管理(MPA) 指导老师:高永久 学号: 2220090459 姓名:王海岩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在民族发展历程中积累形成的一种精神,它能形象、具体、真实地反映在这个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的思想感情、心理特点、民族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甚至丧失。如果不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会对民族关系造成不良的影响。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

台湾企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台湾企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曾飞(厦门经济管理学院高级讲师) 宏碁施振荣:“我就是我,不是比尔·盖茨” 台湾宏碁施振荣在接受《全球财经观察》采访时说:“十几年前,我经常被国外媒体说成是台湾的IBM和比尔·盖茨,对这些称呼。我并不高兴。我就是我。”施振荣强调,在国际市场上,没有自己更优秀和独特之处,永远跟在人家后面,怎么能赢? 施振荣认为,自主和自利是形成中小企业的文化基础。同时,“分享”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与同仁分享成果不是牺牲与损失。整个宏基实行的是大面积分红,包括普通员工和管理层,甚至包括被收购企业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宏碁的组织模式是:集团总公司成为虚拟的,它不做事情,真正有经营业务的是其下的实体性的子公司和事业部。每一个公司和事业单位都代表独立的法人,专精于某个领域,并且是世界领先的。施振荣认为股权分散、结合地缘,能使每位主管都觉得和公司的利益休戚与共,主从架构让每个人都能做主,又不能逃避责任。宏碁的管理模式就是这样鼓舞人性中善的部分,围堵恶的部分,所以很成功。 宏碁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模式。从创立的第一天起,“人性本善”就一直是宏碁最重要的企业文化。但归根究底,要让同仁能够自我负责,决策者必须先信任同仁,否则部属永远还是看脸色办事。这也就是宏碁将“人性本善”列为首要企业文化的意义所在。 施振荣笃信企业员工“人性本善”绝不是一种包装炒作。当年,宏碁发生过一次集成电路失窃事件。外界盛传是“出了内贼”,警方也对公司内部几位有前科的员工展开了调查。施振荣立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相信不是内贼,而且宏碁‘人性本善’的基本理念绝不因此而有所改变”。后来在各方,包括员工的协助下,案情终于水落石出,证实不是宏碁的员工所为。公司与员工的互信基础更加巩固。平时说几句漂亮的口号很容易,事关利害时能否兑现才是根本。宏碁的基本价值观是真诚的,它源于中华文化对人的尊重和关怀的深厚传统,而不是贴上去的标签。 施振荣自己不愿将他的企业改造归类为西洋的或是中国的管理模式。“或许你可以说它是中西和璧的”他说,“我们在讲究效率和责任之外,加入了对人性的尊重。” 在施振荣心中,中国文化中有的是宝藏,要的是传承和弘扬。 台积电张忠谋:“没有诚信,所有的秩序都会瓦解” 台积电的董事长张忠谋,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被誉为“半导体教父”和“科技儒商”。张忠谋最重打造台积电的企业文化。他认为企业文化一如民族文化,企业没有文化,就等到于没有灵魂。 在台积电的经营理念中,第一条就是诚信。张忠谋说:“没有诚信,所有的秩序都会瓦解”。对客户,他们注重承诺。“当同行说三个星期交货,是指平均三个星期交货,但在台积电则是指三个星期一定交货。”一位在美国硅谷的客户说。 企业文化一旦在企业扎根,就能免除很多争议,节省时间和管理成本。例如,张忠谋用超过十年的时间,培养的一个接班人蔡力行(前任CEO),却只用十分钟董事会决议的时间,收回了他的权力。原因是员工的家长来信反映,暴露了蔡力行在处理裁员时假绩效考核制度

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人们大都在学习欧美的先进知识与文化。有意或是刻意的模仿,不知不觉间对中华传承5000年的文化有着一种鄙夷与抵触。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来看,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个逐渐融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历史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地拥抱西方、对西方亦步亦趋的追随过程。因此,五四的发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酵过程。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又经历了文革等数次冲击,在亦步亦趋中逐渐的走向了舞台的后面。 可是以下的历史不能否认,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很早很早就已经吸引了西方的传教士、学者、文学家、艺术家、旅行家以及商人等等这些社会的精英分子的注意,引起了他们广泛的注意,并且通过他们又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的文化在16到18世纪,通过有些著名的外籍人士,如意大利人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德国人汤若望(1592-1666)、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等一大批传教士的著作和他们的活动,在当时欧洲实际上掀起了一场实实在在的“中国热”。我们的《诗经》是“五经”之首,尤其受到传教士的青睐,曾经出现过众多的译本。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1623-1693),他主持翻译、编写的《中国贤哲孔子》,这本书在西方的反响也比较大。该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孔子传》等几个部分,向西方全面地介绍了孔子这位贤哲的思想。这本书极其推崇孔子,称他是“道德及政治哲学上的最博学的大师和先知”。那么在西方,被称为“先知”的有耶稣、穆罕默德,中国的孔子也被他称为“先知”,而且还称为在“道德及政治哲学上的最博学的大师和先知”。 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就有两个方面的特质:一个是继承自己的传统,因为传统里面有许多我们自己创造的好东西;一个是吸收别人的经验,因为别人的经验里面有许多可以为我们所用的好东西。这个既尊重传统又见贤思齐的精神,是真正符合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站看今天的立场上看,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重视、研究、继承和发扬的东西,这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当然,其中也有一些陈旧过时、荒诞迷信、低级趣味甚至阴暗野蛮的东西,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糟粕”的东西,这些东西,作为历史文化现象去研究是有价值的,但去弘扬它们就不需要了。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时候,一般喜欢用一个词,就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如果我们从今天“世界文明”这个角度来追溯源头的话,一般的学术界的看法,是有四个大的源头: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的中华文明。这四个源头到现在,有三个文明都终竭了,能够一直传承下来的,只有我们中华文明,不仅生生不息,日新月异,而且她是跨山过海,润泽全球的。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没有给予正确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把“弘扬民族精神”的习惯提法变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提法。增加“培育”两个字可谓大有深意,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说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民族精神,不等于说二者是一回事,而是说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的本质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广博深厚,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贵和执中、顺时承变的实践理念,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报国忧民、先公后私的爱国情操,团结御侮、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以德为基、以人为本、厚生利物、明分乐群的处世哲学,重文尚贤、乐善好施、直道而行、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讲信修睦、尊老爱幼、谦恭礼让、洁身自好的伦常操守等等。其他还有讲求神韵妙味,重视社会功效的审美观念,追求稳健务实,推崇精微变化的思维取向等等。可以看出,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进一步升华,而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则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台湾是如何保护传统文化的

台湾保护传统文化情况的调查 厦大附中八年二班毛奕霖 看唐代的中国就去日本,那里有唐代的建筑和歌舞,也有着鉴真和尚的遗骨,甚至日本天皇登基也是按照唐代礼仪。要看明代的中国就去韩国,那里保存了明代的礼乐制度,据说曲阜孔庙曾派专人赴韩国学习中国早已失传的“文庙祭礼乐”。要看民国时的中国,就去台湾,那里保存着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在大陆却无法看到真正的传统文化,大陆的文化,只是一个“四不象”。 对于西方文明,中国大陆只是吸收了浅层次的、表面的物质文明,而不是精神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大陆早已将它革命,“弃之如敝屣”。这造就了一个结果:今天中国虽然在表面上已经开始“超英赶美”,各种超级工程震惊外邦,而在实际上却日益走向病态。“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是人们的普遍感受。文革对中国传统的打击的确是毁灭性的。很多人都清楚的记得,文革时期儿女告发父母,学生告发老师,朋友告发朋友,邻居告发邻居,夫妻相互告发的悲惨情景。 在许多人眼里,台湾由国民党管理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但事实上正是由于国民党的管理,台湾才能够躲过文化大革命的危机,将中国的大部分传统文化保存下来。60多年来,台湾与大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截然不同。1949年,两岸分治。国学在大陆成了“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变成需要破除的对象,继承了孔孟之道的人,也都变成应该被扫荡的“牛鬼蛇神”。台湾则刚好相反。国民党一败退到台湾,就开始清除日本殖民主义的影响,致力于全面

恢复中国传统文化。当大陆进行“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蒋介石却在台湾发起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并亲自担任总会长,全力推动文化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这才得以保存。 台湾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经典,至今依然在使用、学习各种传统文化。自1949年以来,台湾学校一直延续“国文”的称谓,使用沿用几千年的繁体字。在小学阶段,台湾学校注重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和古文训练,以国文、历史和传统文化课程为主。在高中阶段,文科的必修课程有三种:《高中国文》、《国学概要》、《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前两种是语文基础知识,以及经史子集的基本介绍,《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则完全是“四书”内容。2010年9月7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又通过了新的“国文科新课程”纲要,进一步加强了民族文化经典内容所占的比重:高中三年文言文所占比重由原来的40%、45%、50%提升至45%-65%,篇数酌定30篇,文章皆出自《论语》、《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老子》、《诗经》、《春秋左氏传》、《礼记》等经典,另外增补“国学常识”为选修课。当中国大陆的初中生在欣赏韩寒、郭敬明的小说,而对枯涩难懂的国学望洋兴叹时,台湾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却早已能够将《老子》、《论语》读的朗朗上口甚至背诵了。在中国曾经被唾弃、被视为“牛鬼蛇神之物”的“国学”在台湾受到了这样的尊重,可见台湾对中华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 除了国学文化,客家语、闽南语也在台湾受到了极好的保护。台湾原住民在台湾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

保护传统文化的倡议书

保护传统文化的倡议书 传统文化是一笔难以预料的财富,它犹豫一个迈向天堂的阶级,它能够增强我们对民族的认同感,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保护传统文化的倡议书,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保护传统文化的倡议书篇一: 倡议书 我国是拥有5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度,同时也是拥有众多自古留传下来的精美、精彩的传统民间艺术,他们有:皮影、剪纸、编织、绣花、狮子舞、塑作艺术、雕镌艺术等等,都是很著名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瑰宝,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统艺术不在是单纯的艺术更是留传了上千年的古董级的艺术,是中国历史的见证,更是老祖宗、老一辈的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传承的不单是艺术,更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 然而,如今有很多传统民间艺术因没有人继承、没有大众关注、没有观众去欣赏而无法传承,从而失传、消失。就像我昨天发表的在西安旅游观看木偶戏、皮影戏感受文章所说,当今还在从事或是坚持在传统民间艺术道路上的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是老一辈人,年轻人为数不多,而这些民间艺人并不向现在艺人一样红遍全国、走红地毯那么风光无限,也不想现代艺人出场费动辄几十万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而还是在默默的为游客演出,演出完毕后还要靠收集游客留下的瓶子等物品增加收入。心里一阵阵的凉意席卷而来,也为我国传统民间艺

术的发展而担忧。同时,内心不断反问自己如今还存在为数不多的民间艺术在若干年后还能欣赏到这些吗?在若干年后是不是只能在博物馆或历史记载里面才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吗?那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 因此,我在此倡议中华民族全体儿女们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来保护、传承、继承我国为数不多的仅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象征,是中华民族5千年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所在。倡议大家一起行动起来。首先,希望从国家层面提高现在正在从事传统民间艺术的艺人福利待遇。在此,从社会层面望各大媒体、单位、学校加大宣传传统艺术,加大传统艺术教育。最后,从个人层面希望有更多的大众、更多的中华民族儿女去关注、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更多的大众、年轻一代人能去继承、传承中华民族传统艺术,让我国传统民间艺术能继续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不在失传。 中华民族的儿女们,让我们一起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艺术继续传承下去、让我们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保驾护航让它走的更远、走的更好、让我们一起携手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发扬广大、留传海内外、留传全世界!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不在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失传、消失。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保护传统文化的倡议书篇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