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管理观后感

陈春花管理观后感
陈春花管理观后感

陈春花管理观后感

篇一:《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

管理的常识——让管理发挥绩效的7个基本概念前言管理就是把理论变为常识。

第一章什么是管理管理没有对错,只有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管理的理解

第一,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第二,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应该训练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找原因和责任。

例子:机修修机器、总装员工乱丢垃圾。

第三,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清晰的界定必须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标准。第四,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

二为一;第五,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

第一,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不产生绩效

只有能力才会产生绩效,态度必须转化为能力才会产生绩效

才干才产生绩效,品德需要转化为才干才会产生绩效

人都会犯错误,所以我们不能够在品德上下赌注,管理所要做的就是让人没机会犯错

第二,管理是一种分配,分配权力、责任和利益;

第三,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来决定;管理水平不能够超越经营水平。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

第一,使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手段是分工;科学划分工作元素员工选择、培训和开发

与员工经常沟通

管理者与员工应有平等的工作和职责范围

第二,使组织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专业化水平和等级制度的结合;

韦伯组织管理的原则约定:权力是组织而非个人。组织管理的核心就是让权力从个人的身上回归到职位上,也就是组织本身上,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效率才会得到。

当权力是职位的含义的时候,就要求权力表现出专业能力,简单地说也就是权力需要承担职责,没有职责的权力是不存在的。组织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专业化水平与等级制度的结合。

第三,使个人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个人创造组织环境,满足需求,挖掘潜力。管理要解决企业的三个问题:1、如何使劳动生产率最大化;2、如何使组织效率最大化;3、如何使个人效率最大化。

我要强调的观点是劳动效率、组织

效率和个人效率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先有劳动效率的获得,再寻求组织效率,之后再发挥个人效率,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

如何能管理有效

第一,时间管理;

第二,系统思考;

第三,培养人。

企业组织的管理内容

企业管理内容包括计划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

一个好的企业管理,是需要这五项内容和谐发展、协同作用的,而这五项内容的协同就是企业的系统能力。

第一,计划管理:回答资源与目标是否匹配的问题;目标是计划管理的基准。

目标管理实现需要:1、高层强有力的支持;

2、目标要能够检验;

3、使目标清晰。资源是计划管理的对象。目标与资源两者匹配的关系是

计划管理的结果。衡量计划管理好坏的标准:

当所拥有的资源能够支撑目标的时候,计划管理得以实现;当资源无法支撑目标或者大过目标的时候,要么浪费资源,要么“做白日梦”。

第二,流程管理:解决人与事是否匹配的问题;

简单描述流程管理,就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实现流程管理需要改变管理的一些习惯,一个是打破职能习惯;一个是培养系统思维习惯;三是形成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第三,组织管理:回答权力与责任是否匹配的问题;

实现组织管理需要两个条件:专业化和分权。

第四,战略管理:解决企业核心能力的问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三个基本特征:1、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进入多样化市场的潜能;2、核心竞争力应当对最终产品中顾客重视的价值做出关键贡

献;3、核心竞争力应当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战略管理包括:有利于学习和创新的组织管理机制,创造充满活力的创新激励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价值追求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氛围,依赖既开放又相互信任的合作环境。

当企业通过实现市场和顾客价值得到了效益,企业就必须通过内部管理进一步提高效率,这样内外结合可构成既有企业自身特色又符合外部市场需求的差异竞争优势。

第五,文化管理:解决企业持续经营的问题。

从管理方式的角度(定量),管理方式对企业文化的推动有这样的发展过程:人事制度——人的管理——企业管理方式——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

篇二:从现在出发陈春花读后感

梦在远方路在脚下

读完这本书,我花了两天的时间!在读的过程中我用一支铅笔勾画出了我很欣赏、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内容,并且

旁边批注了好多由这本书的内容而引发出的自己的感想!我不得不佩服陈春花老师的阅历,而更让我感动的是她非常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对什么地方认识不足,在哪方面需要提高,现在学生遇到的问题等等,让我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几乎全部我想要知道的答案。其实这本书的好多内容,我之前跟随着我的人生导师刘向先教授已经熟练掌握了,但是今天能过这么集中的学习如此精华的内容,让我特别享受!

十字路口的红绿灯

我把我的人生导师比喻成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说起我的人生导师,我想跟大家分享下。认识他,是从我大一的时候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公共关系资格证书的培训,刘老师为中国公共关系的提名人物,所以由他培训我们,我成功的出发点就从那一刻开始。等我收获百倍的结束培训时,我发现伟大的刘老师不仅仅是公共关系与成功学的一位让人惊叹不已的老师,他更是让人敬佩、让人无

法想象的哲学界的灵魂人物。道德经、易经等等掌握的程度让我实在佩服。这位哲学教授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整个大学生涯,对我有着空前绝后史无前例的帮助与教导。当我被一些世俗的事情而影响自己的心情是,刘老师会告诉我:要让自己的思想站在一定的高度,在其外,去分析整个事情。不可在其内,让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而左右自己的心情。关于这一点,陈老师在书中也有详细的提及,比如说态度

attitude。初次接触100%的ATTITUDE是在刘老师的一堂成功学课上,今天能够再次在陈老师的书中看到同样的内容,我内心特别的高兴,被两位教授同时拿出来受教学生的内容,可见它的重要性。陈老师在这本书的24页写到这样一句话:其实所有的“不行”、“不能够”,可能都是我们自己设定的,外界没有给我们障碍。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让我想起我大三那一年,担任学校的公共关

系协会主席,举办了一场全校性的联合大型企业的“首届公关文化节——龙山寻宝活动”。整个协会将近200人,为了这场盛大的活动提前准备了一个月的时间,可是偏偏老天不作美,那场惊人的雷鸣声所召唤的一场大暴雨袭击而来,将整个协会人员的热情浇灭了!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起勇气,紧握拳头,头顶大雨跑步到了我们的表演场地,看着大家一个个失望甚至绝望的眼神我镇定的告诉大家今天的一切都是上苍对我们的恩赐,让我们用笑容面对上帝对我们的这份眷顾。在一首《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的歌声中,我们奋战了!当校会主席打来电话问我文化节还举办吗?我很镇定的告诉她,准时召开!那一天,刘老师在不断地与我通电话鼓舞着我,华青集团董事长与秘书长亲临现场支持着我,这所有的一切不仅仅是心态铸就了最终的文化节的圆满成功,还包含了一种感恩。世界因感恩而伟大。我特别欣赏陈老师在书中101页所说的:感恩,

是一种美德,是获得持续成长的动力来源,是获得信任的基础。记得再给学校的学生做讲座的时候,总是有好多学生问我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我为什么总是有这么大的热情对待生活?我的答案是:要不断地寻找力量的支撑点。其实种种支撑点大部分是来源于感恩的,让关爱我们的人永不失望!至于信任,我个人非常注重,尤其是在企业方面,诚信一旦打破是很难再重建的,就像是红黑游戏当中所折射出的意义,在人的一生中诚信真的相当的重要。

就在前天我还和刘老师请教关于“三纲五常”里“纲”的意思,这位像父亲一样帮我分析那十字路口东南西北四条道路的利弊,引导着我何时该走何时该停,从公关礼仪到人际沟通,从四书五经到哲学人生,从理论认识到时间行动,从无名小卒到做事干练,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您所给予我的,他就是我一生最敬爱的人生导师,刘向先。

内心的力量散发于空气中

“人人都有先天具备成功的天赋,这是人为之人的根本,因为在世界上未有人具有不知足的本性,这种不知足来源于人的不断增长,不断变化的需要,一种需要满足了又开始产生新的需要,这种无止境的向前发展的需要,使人的头脑中充满了使人为之忙碌不已的欲望和激情。这些激情和欲望激励着人不断追求,并赋予人以积极进取的心灵和蓬勃发展的生命力。”这是最让我感到有力量的一句话,读完这段话我甚至觉得我的成功的必须的,师傅和大自然规律的一种必然结果。正如陈老师所讲的的,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成功。其实内心当中担心过自己是否能够干好销售这个行业,自己毕竟不是来自市场营销专业的,为了安慰自己,给自己信心,每当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总是对自己说,在学校我同样不是学公共关系成功学专业的,可是我同样成为公关的佼佼者。直到今天我读到了陈老师的这番话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心。来自全国各地的那

么多位优秀学子都云集于TCL的销售部门,别人能做到,我马晨瑾又有什么理由担心自己做不到呢。只要愿意,成功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这段话是好有力量的一段话,让我从内心当中有一股非成功不可的强烈的气息散发在空气当中。

让思想的火花时刻迸发着

“当你潜入思考的深海,思想的活力也就迸发了出来,;当思考突破自我的藩篱,就进入永恒的和谐中,在这个自我思考的过程中,诞生的将是智慧,他可以带领你了解事物本质的知识和原理的领悟。”我经常回到宿舍一个人坐在床上发呆,起初我也没有意识到我有这样一个毛病,直到有一天寝室的朋友们问到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经常会这样。那种思考的感觉我深有体会,无论在多么嘈杂的环境中,我总是喜欢思考我脑海中遗留下的今天的种种问题,甚至有的时候熄灯了我都感觉不到,仍旧坐在那里发呆。可是我却发现这样

经常性的思考带给了我很惊喜的发现。正如陈老师所讲,当你潜入思考的饿深海,思想的活力也就迸发了出来。那个时候你能够想到好多你从未想到过的方案与对事物的理解,如果说那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真的没错;如果说那是一种大脑储存资源的整合过程,真的没错;如果说那是一个特别让人享受的过程,真的没错;如果说那是一种成功前必须有的一个伟大工程,我想也不会有错。这样的思考,让我内心可以得到久违的宁静;这样的思考,让我第二天的工作更顺利的进行;这样的思考,让我要做的好多事情节省了很多时间;这样的思考,我深深的爱上了它。直到后来只要有同学进我宿舍问起我设有我坐在那里干什么,我舍友都会异口同声的告诉她们,我在思考人生。“让思想的火花时刻迸发着”这句话,是了解我的一位非常好的朋友,为了配合我爱思考的这个嗜好专门送给我的一句话,直到现在我还深深地爱着这句话。

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天殒身之人祈求的明天

这句话是哈佛大学图书馆墙上的一句训言。当我初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坦白说我真的没有看懂是什么意思,直到第二次很认真的思考才明白其真谛所在。我想谁都不愿意成为殒身之人,从小我妈妈就对我非常的严格,从写生字起我就烦透了每天沉浸在作业中的生活,小学老师每天的作业都是每个生字写十次加一个组词,为了自己能早点出去跟小朋友会合在我们的秘密基地,我不惜一切代价的用最快的速度完成谁都看不懂的作业,被妈妈发现我写的比猪还丑的生字就会

给我立马撕掉重新写,那份作业就会在我不间断的哭声中再次完成。虽然我现在仍然觉得我的字写得不够漂亮,但最起码在老妈的严厉监督下造就了有80%的人说我写的字非常整齐,在此还要特别感谢老妈没有让我从小就称为殒身之人。在陈老师的书中写道海尔的管

理理念,“当日是当日毕,日清日高”。突然眼前出现的都是一个个神清气爽、精神抖擞的白领,在忙忙碌碌的完成属于各自的任务,即使忙到午夜也从来不会因为要休息而停止今天未完成的工作,这样的画面让我有非常大的感触,甚至想到自己的将来也会像他们一样的忙碌,就像现在一样,都已经是凌晨00:35了,我还趴在床上打开笔记本在完成着我的公司给我们留下的HW。我们没有上一秒,也没有下一秒,我们有的只是此刻,此刻的我们就是全部的我们。不要为昨天叹息,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只是个未来,昨天已成为过去;未来的不知是些什么,过去的只能留作记忆;只有今天,才是你真正的拥有。请不要荒废你此刻的拥有,不要让你的此刻称为上一刻殒身之人祈求的下一刻。

中北校训致知于行

一进中北大学的校门,你就能看到非常之大气的四个字“致知于行”。学校

在用这巍峨的四个字告诉莘莘学子,让我们赶快把学到的东西投入到实践中吧。邓爷爷早说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想听说的是,直到我看到这本书的最后一个内容,我都充满了惊喜与收获。“手比头高”,简直是太让我兴奋的四个字了。从笑我们就知道行动,能力很重要,但是今天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以这样的形式,这样的言语来证明着行动的重要性。我经常跟我的朋友们分享经验和经历的关联性。我说,如何才能获得经验,不是你懂多少大道理就能有多少经验,上百个为人留下的道理也铸就不了你一次的经验积累,那么怎么才能有所经验呢,那就需要有经历。所有的经验都来自于你自己的经历,那么要有经历你自己就必须去“做”,真正的行动起来,要知道在伟大的思想也仅仅是一种思想,我们必须付诸行动来体现出我们思想的伟大性。好一个手比头高,联结起了理想和现实的桥梁。人的高度不是思想决定的,人的高度是双手决定

的。

构建属于自己的事业大厦

建房需要规划,人生需要设计,只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投入到自己的人生当中,才能够构建出属于自己的事业大厦。感谢我伟大的公司TCL对员工的厚爱,我将规划好自己人生,将自己的力量贡献于我的TCL,在TCL中构建属于我的事业大厦;感谢陈春花教授,《从现在出发》这本书让我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收获了更多的成长,我将从现在出发,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篇三:我所提倡的管理观——陈春花

我所提倡的管理观——陈春花

文/陈春花

我把管理归纳为三句话:1、管理只对绩效负责;2、管理是一种分配;3、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一、用绩效说话

企业的绩效包含着效益和效率两方面的内容。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我们需

要有好的效益的同时又需要用最快的时间达成这个结果。因此,对于管理来说,无论你采用何种管理形式和管理行为,只要是能够产生绩效的,我们就认为是有效的管理行为和管理形式。如果不能够产生绩效,那么就是管理资源的浪费。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达成良好的绩效,管理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来进行的,所以我认为管理观的第一个内容就是:管理只对绩效负责。我相信很多人也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但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因为,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很直观地说明了人们并不理解这句话。精弘益国际。

现象一:人们赞扬功劳,但是也容忍苦劳,甚至以苦劳为荣。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我虽然没有功劳,但也有苦劳”。“我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但是我也在流血流汗的呀”。“我流汗的时候,企业里还没有你呢!”等等。人们只是关注自己对于企业的付出,但是不关心这样的付出是否真

的产生绩效,很多人的衡量标准是他自己的付出,而不是付出的效果。所以在企业里常常看到的结果是有苦劳的人得到肯定,在企业里有历史的人得到重用。但是我们都很清楚,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不产生绩效。

现象二:人们关心态度多过关心能力。

一个企业里有一个小李、一个小刘。小李是一个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员工,每一天都早来晚走,经常加班加点。小刘是一个准时上班准时下班,从不加班的员工。结果,小李得到表扬,成为优秀员工,而小刘从未

1

得到表扬更加不会当选优秀员工。但是,如果你愿意好好思考,也许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小李的表现恰恰是能力不够的原因,而小刘的表现正说明他的能力可以胜任这个岗位,完成任务,所以关心态度还是关心能

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能

力才会产生绩效,态度必须转化为能力才会产生绩效,这才是正确的观念。但在现实管理中,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的存在,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看看企业里的考核,有多少是考核能力的,又有多少是考核态度的。我很肯定的说,考核态度的指标一定多过考核能力的指标,除此之外,很多人管理习惯上喜欢态度好的人,喜欢听话的人,喜欢加班的人,人们也从经验上得到态度比能力更重要的结论,这样态度好能力平平的人得到重用的机会比能力很强但是态度一般的人要多得多。

现象三:德与才取舍中人们希望德才兼备,如果得不到就先德后才。

品德和才干一直是对于人才评价的两个基本面,每当我讲课问道这个问题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告诉我他们会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我很愿意同意这个选择,但是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过,管理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我们面对的事实是,我们所管理的下属,一定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

管理没有对错,只有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1、管理就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就是最重要的 2、管理不谈对错,指示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3、管理就是“管事”而不就是“管人” 4、衡量管理水平位的唯一就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一 5、管理就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管理就是一种分配(利益、权益、责任) 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经营:做正确的事) (管理:把事做正确) 1、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来决定 2、管理水平不能超越经营水平 管理就是一种分工 权利归属于组织而非个人 激励要以团队精神为导向 有效管理的第一个特征:时间管理 第二个特征:系统思考(认知到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第三个特征:培养人 企业组织的管理内容 企业的管理内容包括:计划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与文化管理 计划管理:回答资源与目标就是否匹配的问题 目标管理实现的三个条件: 1、高层强有力的支持 2、目标要能够检验 3、使目标清晰 计划管理的对象就是资源,资源就是目标实现的条件; 流程管理:解决人与事就是否匹配的问题 流程管理:1、打破职能习惯 2、培养系统思维习惯 3、形成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 组织管理:回答权利与责任就是否匹配的问题 关键:专业化、分权 战略管理:解决企业核心能力的问题 战略管理包括:有利于学习与创新的组织管理机制,创造充满活力的创新激励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价值追求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氛围,依赖既开放又相互信任的合作环境。 文化管理:解决企业持续经营的问题 一家企业的文化之根源,就是企业领导人的思维因果与管理方式的体现。 人事制度——人的管理——企业管理方式——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 什么就是组织: 组织就是为目标存在的,组织里的人与人就是不平等的 组织的存在时为了实现目标,组织管理的存在时为了提升效率 1、公司不就是一个家(组织中我们就是用目标、责任、权利来连结,而不就是以情感来连结的) 正式组织:运用权力、责任与目标来连结人群的集合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 管理的常识如何带领员工每天做好每一件事前言管理就是把理论变为常识第1章什么是管理管理的理解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如何能管理有效企业组织的管理内容第2章什么是组织组织的理解组织因目标而存在组织内的关系是奉献关系组织处在不确定的商业世界中第3章什么是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自我约定的关系组织结构的功效组织结构设计原则组织结构需要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组织结构特殊效能常用组织结构优劣势分析第4章什么是领导领导的理解领导者和管理者领导的技能经典领导理论的应用理解应该适应领导者的风格而非改变他没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将军找到途径满足需求目标就会达成对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方式核心人才的管理方式如何让授权有效利用环境向上管理第5章什么是激励人为什么工作涨工资并不会带来满足感最低层次的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影响力最大人不流动也许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不要满足需求而是引导需求满足感并不一定带来高绩效激励不发挥作用的情况不公平是绝对的人会成为他所期望的样子金钱是最重要的激励措施成本最低而且最有效的四种激励措施第6章决策如何有效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执行重大决策必须是理性决策集体决策个人负责个人决策的局限性快速而有效决策的五种方法群体决策不是最好的决策第7章什么是计划目标是不合理的一定要在意行动计划管理如何推动企业发展制定计划的关键计划的有效性目标管理为什么“计划没有变化快” 结束语员工的绩效由管理者决定向下负责为下属提供机会参考文献陈春花◎集教授、总裁与政府咨询顾问于一身的传奇女性。◎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副会长◎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曾任山东

落地执行 才有美好-陈春花与管理团队的第七封交流信

落地执行才有美好 ——陈春花与管理团队的第七封交流信 2015年半年已经过去,这半年我们大家一起成长的过程,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些艰辛,一些痛苦,一些变化,这些感受让你我更加紧密地在一起,也让我们加深对自己和对变化的认识。现在无论是海外中心的拆分,山东片联的一体化重组,还是福达计划的深化,新业务平台的组建与合作,每一个变化,都带来阵痛与挑战。可喜的是,接受变化与适应变化,在公司内部已经成为常态,也许一些改变还需要时间去深化,最让我开心的是,大家已经不再拒绝变化和惧怕变化,即便是内心会有冲突,但是行动上提速已经成为文化取向的共识。我们所做的这些努力,市场给予了美好的回馈,这些回馈再一次让我们理解:市场乐见做出改变的公司,而我们让自己成为改变者。 也正是在2015年过半的时刻,我打算和大家谈谈我最近看到和想到的一些事情,也对半年的工作做一个梳理,明确接着下来我们要走的路。 始终对变化保持敏锐性 6月24日《中国企业家》杂志对永好董事长做了一次普鲁斯特问卷调查,第十个问题是“如果您能选择的话,希望让什么重现?”永好董事长的答案是“我希望再年轻20岁、30岁、40岁、50岁,成为90后甚至是00后,当一个新的创业者,在新的格局下,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参与者,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会有新的格局出现。”看到这个答案,你眼前一定是看到一个这样的人,敏锐地感知这个时代的变化以及永远走在时代前端的人,一个“永远年轻”的人,这也是他被誉为“长青树”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把永好董事长的“答卷”分享给大家,是想让大家理解到对变化保持敏感性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很多时候,观察那些成功者以及成功的企业,都会发现这个共性的特征。谁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谁就能基业长青。 5月底我到美国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和女儿、妈妈一起去看了迪士尼的音乐剧“狮子王”,完全被打动和震撼。人偶一体的设计理念独具一格,在剧中的各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化偶像。老狮子王穆法、小狮子辛巴、大管家沙祖、疣猪朋朋、狐鼬丁满以及土狼等都是演员穿着偶装,操纵着木偶边舞边唱。人和偶完全融为一体,感觉

就这四张图,陈春花把要命的管理难题讲透了

就这四张图,陈春花把要命的管理难题讲透了 6月15日下午,在正和岛2016岛邻大会“解决当下组织最重要的问题”专场论坛上,著名管理学者陈春花用了整整两个小时,与百余位岛亲展开了一场全方位的闭门对答。 在这个特别不确定的年代,陈春花老师指出企业家需要更加重视激活个体价值,培养千军万马上战场。当下,中国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太复杂,变化特别快,面对管理运营的难题,首先要跳出自我框架,回归到商业基本面去思考。 正和岛智库和正和岛内容运营中心为各位汇聚本场精华之余,将后续同步全实录地呈现此次高浓度私塾。8000字,10分钟有效阅读,果断收藏。 1 中国领先企业的管理之道:中国理念,西方标准 问:作为互联网金融企业,一方面是互联网企业,需要快;另一方面是金融企业,需要管控风险,得稳。二者的矛盾性,怎么靠企业文化统一起来? 陈春花: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不光是互联网企业,很多传统企业甚至所有企业都会遇到企业文化的问题。在管理研究中一直以来有两个重要的话题:如何让组织保持活力应对变化;公司健康运营地核心是做好风控。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讲,通过激活组织内的个体面对变化,领导者要花工夫做四件事: 一,根据变化去打破组织结构。如果结构固定容易僵化形成官僚,个体很难被激活。 二,主动引导组织发生流动。老板其实很怕人员流失,但面对时代变化,你不让动,员工自己会动,如果是组织内的系统流动,员工可以尝试新东西,老板就不会太被动。 三,引领企业文化。有人说员工几十年不走,是不是这个公司就好了?我没有完全同意。在管理学中有话,员工因为舒服留在组织里,那组织竞争力无疑在下降。打破内部平衡时,价值观明确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组织的健康运营,同时保持开放,不断吸收接纳内外的包容合作。 四,做好风控,或者说避免组织受到致命伤害。我建议,公司里应该有一组人不跟绩效挂钩,他们跟安全风险挂钩,这需要早期的设计和投入。 很多企业做不好风控的原因是信息封闭,所以要建有非常好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确保让大家有共同的工作习惯,让行为痕迹可追溯,实现开放性地协作。 此外,风控的标准体系需要设定。举个例子,回到新希望六和,我与行业内全球领先的公司进行大量交流,没有一个人跟我谈,“谷物卖多少钱,玉米卖多少钱,谈的是自己拥有最好的风控体系,合作的安全性有保障。”要把风控体系变成公司的业务构成要素,而不是职能要素。只有大家在一个共同可预期的平台上,合作伙伴才会更多。最后,领导者要旗帜鲜明,减少例外。 问:2003年从美国回来,我一直做支付,相对美国更开放、透明,基于信任和自律的结合。我尝试在中国去落地,但效果差很远,是应该坚持还是妥协,希望您给一些建议。 陈春花:为什么在美国可以推行?西方的环境,你面对的更多是职业人,有好的职业习惯,以及职业道德的训练与契约约束。对比回到国内,你可能面对的多数是社会人,这是最大的区别。前者对职业的道德操守、基本规范是有训练的,管理者可以按照理想状态去落地。 我个人认为,国内企业在一块领域有所缺失,就是职业培训。所以,要按照社会人的逻辑去把握。尤其当下,中国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要复杂得多,发展速度又非常之快,这些都是西方企业所没有经历过的。 我的建议是,要坚持。我曾经研究过中国先锋企业的成长,寻找他们之所以能够领先的原因,结果发现:这些行业领先的企业,在管理方法上不约而同地具有相同特点——中国理念,西方标准。他们遵循这套逻辑思

陈春花管理著作经典笔记之《从理念到行为习惯》

陈春花《成为价值型企业》推荐语:企业发展的下一个机会 关于文化的问题,应该是属于我很长时间研究的一个话题。 我最早转入管理领域的研究实际上是从文化开始,我记得那应该是在1992 年前后,然后很长时间的去理解文化,很长时间的去感受文化,让我发现这个领域的研究的挑战是非常巨大。后来我就开始介入到非常多的企业实践,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我直接参与和主持的企业文化工程和项目,应该超过二十个。在直接参与和主持的过程中让我很深的感受到,文化所具有的这种力量其实是我们很多人没有真切的去挖掘出来的。 如果我们一旦能够把它挖掘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我们称之为文化软实力 是有它的道理的。我就不断的把这些研究案例,这些思考积累留在我自己的内心当中,而且我也花了很长时间来主讲这门叫企业文化管理的课,也编写有关企业文化管理的教材,持续的讲授,持续的实践,持续的交流以及持续的思考,终于让我在这个时间点给大家呈现一本书,这本书叫做《从理念到行为习惯》。 那我用这样一个书名可能大家已经明白我们在文化领域应该是有两个最重 要的东西,一个东西就是你的理念,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你的理念是否可以变为行为习惯。因为一旦它是行为习惯的时候,文化就被确认下来。 坦白讲大部分的情况下,人们都会认同企业文化具有巨大的作用,但是我自己跟大家在一起互动的过程当中,发现对于企业文化如何产生,如何发挥作用,甚至对于什么是企业文化这些最基本问题的认识都是非常模糊的。 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我曾经在课程当中很多次的问大家,每上一次课我就会问一次这个问题,是不是我们有企业的地方就会有企业文化?然后我就会发现大部分的同学都会同意说是的,可是当我问是真的吗?有企业的地方就会有企业文化 吗?大家又会犹豫。然后就会有很多同学摇头说那不一定。 那为什么大家会一开始很笃定的说有,当我再持续反问的时候又会摇头,我想这就是对企业文化一些最基本的认识界定不是很清楚,这就使得我们会出问题。再比如说大家最习惯说的一句话,一个老板就是一家公司的文化,有什么样的老板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好像这句话是所有人都同意的。 可是当我们认真的去了解企业文化的时候,持续去了解企业文化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句话大概只说对了一部分,我甚至不能说你说对了一半,因为你如果去学习这本书可能你就会理解到它为什么不能连一半都没有说对,是因为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锻造的过程当中,打造的过程当中,它要经历四个阶段。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 管理的常识 如何带领员工每天做好每一件事前言管理就是把理论变为常识第1章什么是管理 管理的理解 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 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 如何能管理有效 企业组织的管理内容 第2章什么是组织 组织的理解 组织因目标而存在 组织内的关系是奉献关系 组织处在不确定的商业世界中第3章什么是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自我约定的关系 组织结构的功效 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组织结构需要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组织结构特殊效能 常用组织结构优劣势分析第4章什么是领导 领导的理解 领导者和管理者 领导的技能

经典领导理论的应用理解 应该适应领导者的风格而非改变他 没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将军 找到途径满足需求目标就会达成 对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方式 核心人才的管理方式 如何让授权有效 利用环境 向上管理 第5章什么是激励 人为什么工作 涨工资并不会带来满足感 最低层次的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影响力最大人不流动也许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求发展 不要满足需求而是引导需求 满足感并不一定带来高绩效 激励不发挥作用的情况 不公平是绝对的 人会成为他所期望的样子 金钱是最重要的激励措施 成本最低而且最有效的四种激励措施 第6章决策如何有效 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执行 重大决策必须是理性决策

集体决策个人负责 个人决策的局限性 快速而有效决策的五种方法 群体决策不是最好的决策 第7章什么是计划 目标是不合理的 一定要在意行动 计划管理如何推动企业发展 制定计划的关键 计划的有效性 目标管理 为什么“计划没有变化快” 结束语员工的绩效由管理者决定 向下负责:为下属提供机会 参考文献 陈春花 ◎集教授、总裁与政府咨询顾问于一身的传奇女性。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 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副会长 ◎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信仰与专注--与管理团队的交流信--陈春花

信仰与专注 在从雅加达回国的飞机上,决定开始给大家写信,用这种方式交流,可以增加相互的理解,我们的确处在一个需要转变的时刻,但是如何让你和你的团队能够在转变中,不惊慌、不烦躁、不迷茫,是作为管理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次到河内、胡志明、雅加达与海外同事交流,让我深深感受到这个团队的激情、克服困难的决心和能力、寻求发展强烈的欲望,以及对事业和工作的专注。这一切是他们能够坚守他乡,打造“家园”的核心基础,也是他们能够缔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原因。借由3个月来与同事们的交流,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信仰 这一段时期,因为上半年整体经营情况非常糟糕,大家对于下半年是否能够如期完成全年目标,是否能够如期完成业绩承诺抱持怀疑的态度,是否过于强调客观环境对上半年的影响,基于认为行情绝不可能大逆转抱着悲观态度,甚至认为绝对不可能发生奇迹。结果真的就会是这样吗? 越南、印尼的团队都是和我们一样的同事,可以在半年内用当地语言工作,可以在一年的时间开启全新的市场,可以把已经开发成熟的市场规模划给新区域,并在最快的时间里再次夺得新的市场规模。在别人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在这里都变成可能,因为他们坚信“新希望”的事业一定会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五大特区在7月转型调整的时候,有多少人告诉我调整的太快了,一定会失败,一定会出问题,一定会乱。但是一样是我们的同事,全力转型、克服各种困难,抛开自我界限、努力配合协同,快速恢复区域竞争能力,深入了解饲料、养殖、屠宰产品力的结构,从品质、成本入手,从协调和约束着力,仅仅2个月的时间已经展开了全新的局面,因为他们坚信聚焦区域的发展、聚焦价值的创造,一定会获得市场的认同。禽肉食品事业部的“产销分离”与“终端转型”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生产商”向“服务商”的转型,很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

《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 P3-P8管理的理解 第一,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每一层管理者确定下一层管理者所要明确做的事情。 第二,管理不谈对错,只要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第三,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事实上,人也是无法管理的,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而不是管理 第四,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一。 第五,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P9-14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 第一,管理只对绩效负责。企业的绩效包含着效益和效率两个方面的内容。 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不产生绩效。 只有能力才会产生绩效,态度必须转化为能力才会产生绩效。 才干才产生绩效,品德需要转化为才干才会产生绩效。 管理所要做的就是让人没有机会犯错。 第二,管理是一种分配。 基于责任所做的权利和利益的分配,就是最合适的管理行为。 第三,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管理和经营是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两种能力,经营能力就是选择正确的事 做,管理能力就是把事做正确。从这个意义上说经营是第一位的,管理 是第二位。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来决定;管理水平不能超过经营水 平。 P15-22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劳动效率、组织效率、个人效率。先有劳动效率的获得、再寻求组织效率、之后再发挥个人效率,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 1、使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手段是分工 2、使组织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专业化水平和等级制度的结合

3、使个人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个人创造组织环境,满足需求,挖掘潜力。 能够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的激励就是有效的激励。 P23-25如何能管理有效 有效管理者具备的特征:1、进行时间管理;2、系统思考3、培养人。 P26-32企业组织的管理内容:计划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 计划管理的三个关键元素:目标、资源和两者匹配的关系。 流程管理:解决人与事是否匹配的问题。实现流程管理的三点:一个是打破职能习惯;二是培养系统思维习惯;三是形成绩效导向的为企业文化。 组织管理:回答权力与责任是否匹配的问题。实现组织管理需要两个条件:专业化与分权。 战略管理:解决企业核心能力的问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三个基本特征:1、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进入多样化市场的潜能;2、核心竞争力应对对最终产品中顾客重视的价值做出关键贡献;3、核心竞争力应对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文化管理:解决企业持续经营的问题。 P34-41组织的理解 1、公司不是一个家 2、组织必须保证一件事是同一组人在承担 3、在组织中人与人公平而非平等 4、分工是个人和组织联结的根本方法 P42-46组织内的关系是奉献关系。 奉献关系所产生的基本现象是:每个处于流程上的人更关心他能够为下一个工序做什么样的贡献;每个部门都关心自己如何调整才能够与其他部门有和谐的接口;下级会关注自己怎样配合才能够为上级提供支持,而上级会要求自己为下级解决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

管理没有对错,只有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1、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2、管理不谈对错,指示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3、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4、衡量管理水平位的唯一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 5、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管理是一种分配(利益、权益、责任)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经营:做正确的事) (管理:把事做正确) 1、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来决定 2、管理水平不能超越经营水平管理是一种分工权利归属于组织而非个人激励要以团队精神为导向 有效管理的第一个特征:时间管理第二个特征:系统思考(认知到个人和组织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第三个特征:培养人 企业组织的管理内容 企业的管理内容包括:计划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计划管理:回答资源与目标是否匹配的问题 目标管理实现的三个条件: 1、高层强有力的支持 2、目标要能够检验 3、使目标清晰 计划管理的对象是资源,资源是目标实现的条件;流程管理:解决人与事是否匹配的问题 流程管理: 1、打破职能习惯 2、培养系统思维习惯 3、形成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 组织管理:回答权利与责任是否匹配的问题 关键:专业化、分权战略管理:解决企业核心能力的问题 战略管理包括:有利于学习和创新的组织管理机制,创造充满活力的创新激励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价值追求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氛围,依赖既开放又相互信任的合作环境。 文化管理:解决企业持续经营的问题 一家企业的文化之根源,是企业领导人的思维因果和管理方式的体现。人事制度一一人的管理一一企业管理方式一一核心价值观一一企业文化什么是组织: 组织是为目标存在的,组织里的人与人是不平等的 组织的存在时为了实现目标,组织管理的存在时为了提升效率 1、公司不是一个家(组织中我们是用目标、责任、权利来连结,而不是以情感来连结的)正式组织:运用权力、责任和目标来连结人群的集合 非正式组织:用情感、兴趣和爱好来连结人权的集合 2、组织必须保证一件事是同一组人在承担(是否存在同一个事情有两组人在做,同一个责任由两组人在承担) 3、在组织中人与人公平而非平等(组织强调服从,而非平等) 4、分工是个人和组织连结的根本方式组织因目标而存在 组织的目标应该明确而且单纯,特别要强调的是时间。对于企业组织而言,他的目标非常简单,持续的获利能力组织内部的关系是奉献 1、工作评价来源于工作的相关者

陈春花与管理团队交流的第九封信

对于未来唯一的选择是前行 ----陈春花与管理团队交流的第九封信 最近的几个月让我花费最多精力去思考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下一个三年新希望六和会是什么样子。在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三年调整,我们实现了当初设定的追求,用向自己挑战的勇气,去赢得一个触底反弹的机会,去焕发一个大型农牧企业的全新生机,去赢回属于我们的市场尊严。这一切,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做到了。因此在这一刻,才让我有条件,展开了下一个三年的思考与选择。 有朋友问我,如何看待过去的时间,我回复给这位朋友时写道:时间,总是能够穿透一切,在过去的日子里,无论是迷茫、痛苦、不安与快乐,都在时间的沉淀下,丰满了这些年。走过这段路,终于发现,那曾经深刻的记忆,早在过去的时光里,已成为过去;哪怕你患得患失,哪怕你妄自菲薄,哪怕你踌躇满志,哪怕你心满意足,可以确定无疑的是,你的一切都已被悄然改变。 对于你我来说,这是一段值得珍藏和骄傲的时光。我们所战胜的不仅仅是产业及时代的挑战,更是战胜了我们自己;我们所经历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转型,更是经历了自我的转型;我们所付出的不仅仅是汗水和辛苦,更是付出了挚爱与真情;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在成就一份美好的事业。 当我有机会去规划下一个三年的时候,能够画出新的蓝图,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团队——新希望六和人。我们有着朴实的韧性、朴素的

习惯、美好的情怀以及远大的理想,这些正是新希望六和能够与时代同步,拥抱时代之根本。我有幸,与大家在一起,能够虔诚地传递知识、理念与情怀;能够认真地理解顾客、市场与伙伴;能够开放地接纳变化、挑战与创新;能够坚韧地转型、扬弃与前行。 正因为这一切,下一个三年,我们会成为一家让消费者感知到的公司,让合作伙伴欢喜的公司,让员工爱恋的公司,让社会欣喜的公司。感知、欢喜、爱恋、欣喜,我把这些内心最喜爱的词汇嵌入到下一个三年战略规划里,是因为我知道,你们会把这一切嵌入到产品与价值创造中,而到那个时候,我们的自豪与幸福,也会嵌入到每一位新希望六和人的生活中。 要做到这一切,需要我们每一位管理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精进自己,从我的角度,我希望大家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也是我对未来的寄语。 一、人的高度是由双手决定的。 “手比头高”这是我个人的座右铭之一。人的高度不是由思想决定的,是由双手决定的。一个优秀的经理人能够持续地完善自己的行为,以比别人更高的标准来行动。从根源上来解惑,我们必须知道:战略更重要的是行动而不是思想。从经理职能的角度来解惑,我们必须知道:经理人不是思想者而是行动者。从做人的道理来理解,我认为:人之优秀正是基于他的行动,企业也如此。 还记得到埃及分公司的感受,在一大片的黄沙之中,看到熟悉的蓝色厂房,23位中方同事,带领着70多位埃及本地同事,仅用四年

陈春花离职前给新希望管理团队的最后一封信

陈春花离职前给新希望管理团队的最后一封信——人的高度是由双手决定的! 最近的几个月让我花费最多精力去思考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下一个三年新希望六和会是什么样子。在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三年调整,我们实现了当初设定的追求,用向自己挑战的勇气,去赢得一个触底反弹的机会,去焕发一个大型农牧企业的全新生机,去赢回属于我们的市场尊严。这一切,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做到了。因此在这一刻,才让我有条件,展开了下一个三年的思考与选择。 有朋友问我,如何看待过去的时间,我回复给这位朋友时写道:时间,总是能够穿透一切,在过去的日子里,无论是迷茫、痛苦、不安与快乐,都在时间的沉淀下,丰满了这些年。走过这段路,终于发现,那曾经深刻的记忆,早在过去的时光里,已成为过去;哪怕你患得患失,哪怕你妄自菲薄,哪怕你踌躇满志,哪怕你心满意足,可以确定无疑的是,你的一切都已被悄然改变。 对于你我来说,这是一段值得珍藏和骄傲的时光。我们所战胜的不仅仅是产业及时代的挑战,更是战胜了我们自己;我们所经历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转型,更是经历了自我的转型;我们所付出的不仅仅是汗水和辛苦,更是付出了挚爱与真情;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在成就一份美好的事业。

当我有机会去规划下一个三年的时候,能够画出新的蓝图,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团队——新希望六和人。我们有着朴实的韧性、朴素的习惯、美好的情怀以及远大的理想,这些正是新希望六和能够与时代同步,拥抱时代之根本。我有幸,与大家在一起,能够虔诚地传递知识、理念与情怀;能够认真地理解顾客、市场与伙伴;能够开放地接纳变化、挑战与创新;能够坚韧地转型、扬弃与前行。 正因为这一切,下一个三年,我们会成为一家让消费者感知到的公司,让合作伙伴欢喜的公司,让员工爱恋的公司,让社会欣喜的公司。感知、欢喜、爱恋、欣喜,我把这些内心最喜爱的词汇嵌入到下一个三年战略规划里,是因为我知道,你们会把这一切嵌入到产品与价值创造中,而到那个时候,我们的自豪与幸福,也会嵌入到每一位新希望六和人的生活中。 要做到这一切,需要我们每一位管理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精进自己,从我的角度,我希望大家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也是我对未来的寄语。 人的高度是由双手决定的

陈春花管理常识

导读 在创业的初期,创业者能以初生牛犊的激情,做出惊艳的产品,让人眼前一亮。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规模大了,竞争对手也会特别的关注。管理也变得更加艰难,此时,创业者的身份要改变。从一个产品经理向CEO转变,变成一个舵手,你才能领导愈来愈大船驶向梦想的彼岸。 硅谷顶级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的合伙人认为,创始人成为一个真正的CEO才能够带来公司的大发展,“CEO 应该是能够设计一个庞大组织的人,应该是认识很多优秀高管并能带来最初客户关系的人,是每时每刻都清楚他们正在做的事的人。” 一、做产品你可能是一流的,管理公司你可能是三流的 产品已经顺利开发完成,推向市场,市场反应良好,但是你的公司管理的可能很差,具体标下如下: 1)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原来偶尔加班,现在几乎天天加班。工作生活很不平衡,家里人意见很大,自己也很愧疚。 2)花太多时间来“灭火”——解决突发问题。分析下自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呢?大部分都是杂事儿,破事儿,没几样是自己认为值得的,但不解决又不行。 3)员工不清楚别人在干什么。几乎每个人都是你直接指挥,一旦团队作战,会发现他们相互很不了解,你还需要花心思协调。 4)员工不清楚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你心怀远大的理想,激情澎湃,但咋就传达不到员工那边呢?他们咋就没有创业的状态呢? 5)企业缺少优秀的管理人员。忙,很忙,忙得都没时间招聘了,偶尔朋友推荐,或者偶遇招几个中层,发现还不太好用。其实他们也冤,认为管理太乱。 6)认为“要正确地完成这件事,我必须亲自干”。信息不充分,相互不了解,要想干好只能自己亲自上了。

7)大部分人认为开会是在浪费时间。开会是为了解决问题的,但问题越来越多,并且老问题时不时地冒出来。 8)有计划,但是罕有计划实施,以至于工作往往不能够按时完成。年初有大计划,年末有小执行。 9)一些员工对自己在公司的职位有危机感。很忙,尤其是为一堆烂事忙,就会发现自己的专业能力没有相应地提高,就会产生危机感。 10)公司销售额持续增加,但利润没有增加。大家都很忙,本来想着年底有个大红包,却发现公司账上没钱。 二、你,有病乱投医 为了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你学啊,努力地学,学各路门派的管理: 1)学公共关系管理。小米很火,营销做的很棒。你真的发现:一个好编辑等于50个销售。 2)目标管理。最近好像大家都在学Google的OKR(Object Key Result)目标管理,我也操练下。 3)分权、授权管理。公司人多了,不能啥事都自己抓吧,总得让兄弟们承担点责任吧,但这个权授出去咋这么难呢? 4)企业文化管理。开特斯拉,走戈壁滩的,硅谷考察的,好像人家都很有文化的样子,追求卓越,胸怀天下,咱的逼格咋就上不去呢? 5)创新管理。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几乎成为创业者的圣经,总想着找个破裂地,颠覆下别人,发现这理论听着很好,用着很难。 知识学了一大堆,但情况还是那个情况,问题还是那个问题。 三、你时常会半夜惊醒,感觉危机四伏

陈春花管理观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陈春花管理观后感 篇一:《管理的常识》(陈春花著)读书笔记 管理的常识——让管理发挥绩效的7个基本概念前言管理就是把理论变为常识。 第一章什么是管理管理没有对错,只有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管理的理解 第一,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第二,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应该训练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找原因和责任。 例子:机修修机器、总装员工乱丢垃圾。 第三,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清晰的界定必须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标准。第四,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 二为一;第五,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 第一,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不产生绩效 只有能力才会产生绩效,态度必须转化为能力才会产生绩效 才干才产生绩效,品德需要转化为才干才会产生绩效 人都会犯错误,所以我们不能够在品德上下赌注,管理所要做的就是让人没机会犯错 第二,管理是一种分配,分配权力、责任和利益; 第三,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来决定;管理水平不能够超越经营水平。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 第一,使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手段是分工;科学划分工作元素员工选择、培训和开发 与员工经常沟通 管理者与员工应有平等的工作和职责范围 第二,使组织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专业化水平和等级制度的结合; 韦伯组织管理的原则约定:权力是组织而非个人。组织管理的核心就是让权力从个人的身上回归到职位上,也就是组织本身上,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效率才会得到。 当权力是职位的含义的时候,就要求权力表现出专业能力,简单地说也就是权力需要承担职责,没有职责的权力是不存在的。组织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专业化水平与等级制度

陈春花-管理就是把理论变为常识

管理就是把理论变为常识 来源:北大商业评论时间:2010-11-16 13:45 作者:陈春花 【推介理由:】 陈春花教授是一位杰出的女性,本身是学者,做咨询,又出任过山东六和集团的总裁,可谓一世三生的传奇女性。在六和期间,陈春花教授用了两年时间,把六和的年销售额从28亿做到了74亿元,可谓业绩卓著!《管理就是把理论变为常识》一文,陈春花教授在文中一一厘清最基本的管理学概念。 【正文:】 在最初讲授组织管理课程的时候,我一直为这样一些问题困扰:为什么同样的资源和人,交给不同的管理者进行管理,结果却相去甚远? 管理是管事而非管人。事实上,人是无法管理的,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而不是被管理 在最初讲授组织管理课程的时候,我一直为这样一些问题困扰:为什么同样的资源和人,交给不同的管理者进行管理,结果却相去甚远?为什么这样多的人,陷入无效的、甚至毫无意义的工作中?影响人们有效工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组织并没有让他们发挥作用?管理真正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 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核心因素就是:没有很好地理解管理。无论是对于管理相关概念的理解,还是对于管理相关理论及其规律的认识,都产生了偏差,甚至在很多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存在错误。这些认知上的偏差,导致了管理行为的偏差,也就影响了人们的绩效。换个角度说,因为管理者自身对于管理认识的偏差,导致人们无效的工作。 管理:管事而非管人 从20101月23日到5月25日,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富士康遭遇了员工“十一连跳”,造成了8死2伤的后果。这些跳楼的员工年龄在18岁到24岁之间,大多是富士康的新员工。他们选择跳楼自杀的原因则涉及到情感问题、工作压力等多种因素。“十一连跳”使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进入公众视野,也使富士康这个庞大的代工厂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很多人在分析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时,会延伸到社会问题、产业转型等问题上,这些归因也许都成立,但是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管理的问题,一个需要还原到如何正确理解“什么是管理”的问题,一个需要尊重人而非管人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从宏观层面去寻找根源,这样的错误还会继续出现。 富士康多是年轻人,他们精力充沛,对未来抱有期待,同时又容易情绪波动,他们渴望丰富的业余生活,但现实生活又太过枯燥乏味,富士康也没有给他们搭建交往的平台,下了班,他们就是孤立的个体。庞大的集团管理要求80万人步调一致,强调的是共性;而现在是个体意识觉醒的时代,年轻的产业工人要求体现

陈春花管理著作经典笔记之《激活组织》

组织如何创造未来:读《激活组织》 《激活组织》可以看作是《激活个体》的姊妹篇,在延续个体创造价值的基础上,《激活组织》通过环境分析、管理和组织认知、以及激活组织的实践,完成了从个体价值到集合智慧的系统总结。 1.组织环境的五种力量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变化是环境从稳态环境变为动态环境,并且是越来越动态,在这种情况下,组织管理需要关注当中的关键特征,以为组织绩效提供力量。 自变力:变自生变,变中求胜 在寻找组织绩效的产生原因时,第一个环境原因是“变自生变”。当组织作出主动改变时,组织就会创造出新的变化。 华为自1998年之后进入持续高速增长阶段,通过分析绩效背后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华为成长的几个核心驱动力,而这几个驱动力也代表着华为自身的变化和成长。 第一个是顾客驱动,匹配的时间是1998年至2002年。面对全球化的机遇,这个阶段的华为开始从顾客的角度做自我批判,要全面向顾客价值的创造转变,而不仅仅是追求技术本身。这个阶段华为开始向IBM学习,这种变化所生出的变化的是,华为学会了集成产品开发的方法论,学会了跨职能合作的流程工作方式,因而夯实了华为顾客导向的研发基础。 第二个是自我驱动,匹配的时间是2003年至2013年。这个阶段的华为是规模高速增长的时期,组织成员变得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变得越来越多,面对组织自身的这种变化,华为作出的变化就是自我驱动,让组织在规模增长的同时而又不失灵活。因此,华为做“自组织”,做“轮值CEO”,这种变化的结果是让华为保持了柔性,同时培育了组织的领导力,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是无人驱动,从2013年至今,华为进入“无人区”。随着华为竞争力的提升,这个阶段的华为已经跳出了传统的竞争理论的范畴,华为开始向自我挑战,而挑战的方式正是围绕最终的消费者进行价值创造,围绕消费者的变化做变化,这为华为生成了无限的成长可能。也因此,华为在成为一家巨型企业之后仍然有机会保持高速增长。 这就是华为的变中求胜之路。无论是顾客驱动、自我驱动、还是无人驱动,我们会发现,华为总能把顾客和组织成员的变化当做机会,并且会借助这种变化挑战自己,让自己从中又收获变化和成长,这正是变中求变的逻辑。 专注力:新族群,好企业 互联网带来的族群变化,是庞大线上人口的出现。这就是组织环境的第二个特征,全新的族

陈春花:让新手管理者快速成长

陈春花:让新手管理者快速成长 和普通员工不同,管理者要会管理团队,带领团队完成绩效,而职场新手管理者常常会沿用以前的思维逻辑做事情,从而在工作中产生不少困惑。本文帮助新手管理者厘清自己的工作职责,并对所需的能力修炼给出建议。 对于管理者来说,有一个梯队训练。 第一步,要先学会管理自己,最主要的是学会跟别人合作; 第二步,要学会管理别人、管理团队; 第三步,要学会管理组织; 第四步,要学会当领袖。 01 新手管理者要做什么 新手管理者处于第二步的训练。你要学会管理团队,就要知道团队的特点。团队的特点基本上就是:人数不多,能力互补,不希望有层级和结构。如果你知道团队的这些特点,可能你就知道新手管理者要做什么了。 第一,要学会服务于别人。 以前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完全可以不管别人,把自己的业绩完成就好了,现在第一个转变就是要帮别人完成业绩,这是对新手管理者比较大的一个挑战。 第二,要能协同大家,让不同能力、不同风格的人在一起工作。

第三,要解决问题。 以前搞定自己的事情就可以,现在是别人搞不定的事情,你就得去解决,但是又不能用原来的方法。比如,你不能说,这些你都别做了,给我做吧……如果这样,你又退回到以前那个基层员工了。所以必须要解决问题,但不能自己去解决,必须安排大家一起来解决。 第四,要学会按照规章制度来做事情。 要带一组人,就不得不学会章程和规定,也就是所做的事情都要有依据,要按章行事。因为即使问题都解决了,但是不合规还是不行。 当然,还有一个对新手管理者的要求与高级管理者不太一样的地方是,新手管理者「就事论事」就可以了,也就是讲清楚这件事该怎么解决。但是高级管理者要「就事论理」,得把背后的逻辑讲清楚。 02 新手管理者需要加强哪些能力训练 新手管理者大部分还是基层管理者,以下几项能力比较重要:第一项,计划管理能力。 你能不能做计划来实施和部署工作?这一项是比较重要的能力,因为「计划」就是解决每一个目标怎么去匹配资源、怎么去安排行动、怎么能让大家不要离散到离这个目标很远的地方去。 第二项,沟通,要能把意思讲清楚。

陈春花:“解决当下组织最重要的问题”

陈春花:“解决当下组织最重要的问题” ·春暖花开·2016-06-22 09:05 收藏202 评论3 6月15日下午,在正和岛2016岛邻大会“解决当下组织最重要的问题”专场论坛上,著名管理学者陈春花用了整整两个小时,与百余位岛亲展开了一场全方位的闭门对答。 在这个特别不确定的年代,陈春花老师指出企业家需要更加重视激活个体价值,培养千军万马上战场。当下,中国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太复杂,变化特别快,面对管理运营的难题,首先要跳出自我框架,回归到商业基本面去思考。 一、中国领先企业的管理之道:中国理念,西方标准 问:作为互联网金融企业,一方面是互联网企业,需要快;另一方面是金融企业,需要管控风险,得稳。二者的矛盾性怎么靠企业文化统一起来? 陈春花: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不光是互联网企业,很多传统企业甚至所有企业都会遇到企业文化的问题。在管理研究中一直以来有两个重要的话题:如何让组织保持活力应对变化;公司健康运营地核心是做好风控。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讲,通过激活组织内的个体面对变化,领导者要花工夫做四件事: 1、根据变化去打破组织结构。如果结构固定容易僵化形成官僚,个体很难被激活。 2、主动引导组织发生流动。老板其实很怕人员流失,但面对时代变化,你不让动,员工自己会动,如果是组织内的系统流动,员工可以尝试新东西,老板就不会太被动。

3、引领企业文化。有人说员工几十年不走,是不是这个公司就好了?我没有完全同意。在管理学中有话,员工因为舒服留在组织里,那组织竞争力无疑在下降。打破内部平衡时,价值观明确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组织的健康运营,同时保持开放,不断吸收接纳内外的包容合作。 4、做好风控,或者说避免组织受到致命伤害。我建议,公司里应该有一组人不跟绩效挂钩,他们跟安全风险挂钩,这需要早期的设计和投入。 很多企业做不好风控的原因是信息封闭,所以要建有非常好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确保让大家有共同的工作习惯,让行为痕迹可追溯,实现开放性地协作。 此外,风控的标准体系需要设定。举个例子,回到新希望六和,我与行业内全球领先的公司进行大量交流,没有一个人跟我谈,“谷物卖多少钱,玉米卖多少钱,谈的是自己拥有最好的风控体系,合作的安全性有保障。”要把风控体系变成公司的业务构成要素,而不是职能要素。只有大家在一个共同可预期的平台上,合作伙伴才会更多。最后,领导者要旗帜鲜明,减少例外。 问:2003年从美国回来,我一直做支付,相对美国更开放、透明,基于信任和自律的结合。我尝试在中国去落地,但效果差很远,是应该坚持还是妥协,希望您给一些建议。 陈春花:为什么在美国可以推行?西方的环境,你面对的更多是职业人,有好的职业习惯,以及职业道德的训练与契约约束。对比回到国内,你可能面对的多数是社会人,这是最大的区别。前者对职业的道德操守、基本规范是有训练的,管理者可以按照理想状态去落地。 我个人认为,国内企业在一块领域有所缺失,就是职业培训。所以,要按照社会人的逻辑去把握。尤其当下,中国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要复杂得多,发展速度又非常之快,这些都是西方企业所没有经历过的。

向自己挑战-陈春花与管理团队的第五封交流信

向自己挑战 ——陈春花与管理团队第五封交流信 题记:我们的意义从来不止于增长,但是没有增长,我们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当我们明确了未来三年的战略方向的时候,是什么能够保证这些规划的数字变成现实呢?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志向、我们的心智、我们的行动。 “向自己挑战”,这是我对我们公司和我们同事的期望。今日我们能够聚集在一起,能够借助于公司的平台就职于这个充满机遇和变化的市场,是源于公司之前32年的累积和沉淀。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够自己做出贡献,公司沉淀的这一切都和我们无关,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并没有真正呈现出来。如果我们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是优秀的成员,如果我们觉得还有很多力气没有被释放出来,如果我们内心还有埋怨、负向的情绪,那就表明我们还未证明自己,也还未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最近3年,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源于行业自身发展的影响,一方面源于市场环境发展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以及消费者认知发展的影响,这些发展虽然带来压力和挑战,但更多的是带来变化和机遇。如果我们不能够理解这些变化,不能够利用这些变化以获得经济与能力上的增长,对于变化与机遇来说,我们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行业和环境巨大调整的时候,正是企业可以大规模发展和增长的时候,看看最近三年来一些优秀同行的发展,就会理解我所说的含义。 要么转型,要么灭亡 转型对于很多人而言,并不是主动的选择,而是被动、不得而为之的选择,这是互联网经济造成的现实,我们公司也一样不能幸免。整个中国农牧行业持续和成本、疫情、全球贸易以及环境苦战,我认为,其原因就是转型的动作太慢了。农牧行业以往基于养殖户的评价来理解价值,基于饲料技术来创造价值,基于料肉转化来界定价值,没有真正从产业链、最终消费者价值来评价、创造和界定行业的价值。仅仅是养殖环节,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销商与资金、原料采购的协同效率,而非真正的养殖效率,更不用说对种、动物保健与福利、技术等这些关键要素的理解和把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