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未来的浦东要上天 你想要了解的规划都在这儿

点赞  未来的浦东要上天 你想要了解的规划都在这儿
点赞  未来的浦东要上天 你想要了解的规划都在这儿

点赞未来的浦东要上天你想要了解的规划都在这儿!

浦东不但是上海的浦东,更是中国的浦东,世界的浦东。放眼中国几大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面向渤海湾,深圳特区面向香港,也只有浦东面向广阔的太平洋,拥抱世界。

浦东还将有哪些重磅规划和利好呢?

龙东大道(罗山路-G1501)预计2021年建成根据规划,龙东大道快速化工程西起内环罗山路,东至郊环G1501,全长约14.5公里,道路红线宽60米,两侧绿带各宽15米。未来,该路段将采用“主线高架+地面辅路”的形式,高架主线为全线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地面辅路同样为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龙东大道快速化工程区位图

较为明确的出入口大概有6个,由西向东分别是:内环罗山路、金科路、中环申江路、外环S20、华东路与郊环G1501。同时为了迎合浦东机场远期扩建,龙东大道未来还将继续往东延伸至海边,并沿着海岸线经过三甲港外围,往南通往浦东机场新航站区与上海东站,成为浦东机场及祝桥交通枢纽的重要进场通道,将对华夏高架路、外环线起到明显的分流作用。

龙东大道远期预留路线

利好:改善张江、唐镇、合庆、川沙、金桥、曹路等地居民

的出行条件;是浦东新区建设张江科学城、打造全球科创中心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浦东机场远期发展、祝桥航空城、上海东站,以及上海建设全球顶尖级航空枢纽、具有全球航空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空大都市的重要前提。

陆家嘴:“一道三区金镶边”

建设国家级、辐射全世界能力的金融产业核心区和浦东新区的标志性区域,调整提升扩展整合现有用地布局。

整个区域需要配适和增强越江交通、地下空间、轨道交通和过境快速道路体系的布局。

改造滨江大道,使之形成休闲、停车、防汛、绿化的一体功能。

在浦东行政中心地块,结合9号线、18号线、16号线的布局,建设塘东总部园区,以及10号地块的上海国际艺术文化中心,完善世纪广场区域的地下环路和商业、创意休闲、张家浜水岸步行体系,开发外围三个站点的地下空间一体化体系。

在洋泾地区开发泾南、海事大学、东镇和杨浦大桥匝道地块,开发匝道和海事大学地块的地下空间体系,形成与陆家嘴定位互补的总部和商业、居住综合区;在塘桥地区完善宁阳路到浦建路的地区中心规划,开发宁阳路到塘桥站的地下空间。在花木地区,结合龙阳路大型换乘枢纽、国际博览中心的建设,改造龙沟和沪南路王家浜沿线地块,补强居住和商

务综合功能,形成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并开发地下空间。

黄浦江世博南延伸段:上海未来城市中心

南界为浦西关港银都路、浦东芦恒路,北界为南浦大桥。浦西一侧规划范围为内环线——宛平南路——龙华港——龙

吴路;浦东一侧为浦东南路——耀华路——济阳路。

以快速路网络和轨道交通的有机结合为骨架,推进沿江企业搬迁,发展为综合的商务、外事、会展、居住及公共建设、生态专项用地,以疏解市中心区功能,有利于城市技能提升。规划在浦东以南码头到卢浦大桥之间,结合世博会主体建筑布置,合理推进会展和商业商务居住项目后续开发,整合地下空间,形成上海国际会展业的核心区;规划在卢浦大桥到川杨河之间的区域,建设以领事机构集聚为特色的,集合标志性商业办公设施的浦江耀华国际商务区;在川杨河到芦恒路之间,规划建设东方体育中心、交通换乘枢纽和世界民居博物园等以及大片的生态专项绿地;在徐浦大桥南侧的生态专项工程用地内,布置部分总部研发区域和公共建设用地。浦西一侧,则重点放在北段黄浦、卢湾区境内的南园世博地区,通过对工业遗产的置换更新,扩展公共绿地,发展换乘设施,布置生命科学研发基地和会展博览商务用地,呈现小组团分布,与轨道交通密切结合。

在徐汇区境内的中环线以北岸线,结合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建设,调整龙华机场用地为航空及电信产业研发区,并布置龙

华地区中心和龙耀路附近的滨江商办居住混合用地,与浦江耀华和东方体育中心隔江呼应;南段则结合淀浦河口节点,规划水上运动和会所、旅游、高尚居住用地。注意谱系一侧与上海南站、徐家汇副中心开发的联动和与吴泾地区规划的持续性,增加互联通道,整顿区块内已经建成的部分旧小区。金桥南区及华夏旅游区:综合功能区包括龙东大道以南、华东路以东、浦东运河以西、川杨河以北,以及华夏东路以北、成山路延长线以南到三甲港附近区域。

金桥南区西北片通过部分劣势企业的用地置换,转为经济适用房用地;在上川路以东的地块则整合为科研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高科东路以南作为都市工业和园区配套用地以及交通拥地。三甲港地区和川杨河东段两岸则着力生态工程建设,完善海滨旅游休闲居住等功能,保留渔港功能。

张江:功能拓展一体化整合对已经基本建成的川杨河以北区域进行提升充实,对华夏中路到川杨河之间的区域实施重点开发,对申江路和唐镇、合庆地区境内的后台配套产业园区进行有机整合。其中,对早期开发的西北片区进行结合轨道交通建设的配套补强和研发设施置换;对金张路沿线的医药工业区进行合理的置换搬迁;对服务园区的物流用地和集电、生物医药用地和光源工程等实施一次性高标准配套。在保护钱万隆酱园等老街风貌的基础上,整顿改建张江老镇,补强镇区的商业和公共交通设施,提高镇区东部的后续开发

强度,形成城市景观。

将张江镇工业园区改建为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开发张江中区和中科院浦东园区,前者为张江功能区的核心区,将全面进行先进的地下空间开发,并集聚时尚休闲、科技商务和商业文化设施;十村基地建设大型动迁住宅基地安置村民。针对吕家浜、马家浜、川杨河、四灶港、长浜沿线,实施生态专项工程。预留外环线到华夏中路之间的南区,继续在红线内开发孙桥社区和短期保留部分工业项目、农业园区,长期规划要考虑生态专项工程和磁悬浮线隔离带的需要,实施综合平衡,开发总部经济和低密度居住、科研中试等综合区。御桥:浦东核心居住产业功能区规划完善陈桥、御桥大型居住区的商业配套,结合轨道交通和民生路快速通道建设、中环线工程,合理布置交通导向。对北蔡镇工业园区用地实施合理的引导置换,改建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提高开发强度;在长征村地块,加大实训基地和警察用地的开发投入,打造一个工业设计集聚区;对浦东农产品批发商城用地实施合理的扩充,特别是改善流程、增大内部的休闲和餐饮娱乐等功能。

对潘桥地块,规划为市政建设用地和生态工程、中等密度总部研发基地;注意与南汇区边界道路的连通和与北蔡镇区、张江中、南区穿越罗山快速路道路的建设。

周浦中心镇:医药产业园区加电信产业园区

以整顿后的老镇区和秀沿路、周浦东站轨道交通枢纽为节点,以医药产业园区、电信产业园区为支撑,吸引中心城的人口搬迁,注重与浦江镇、航头新场镇、六灶镇的有机组合。唐镇新市镇:张江功能区副中心,下一代国际社区以香华山娱乐城、高科东路总部基地和天主堂附近的轨道交通枢纽为三个支撑点,以高级居住和农民动迁、市区人口迁移为依托,以张江银行卡产业园区和金融信息后台园区等为中点,建设张江功能区域的副中心。外高桥:自贸区核心结合外高桥保税区的保税功能二次开发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转换,整合高桥老镇,挖掘民俗文化;开发荷兰风情新镇;在航津路附近区域布置大型绿地和公共敞开空间,布置功能区行政和文化商业中心,形成中等密度的生态型城市新区;在北部结合港城路枢纽,和外高桥物流园区及其配套道路有机隔离,改善居住环境。注重与周边区域的有机衔接,特别是到南翔的地下快速路和航津路隧道的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计,在高南地块留下部分楼宇经济用地。曹路新市镇:金桥功能区东片主体以大学城、总部基地和市区人口外迁为依托,结合交通枢纽和滨海生态产业地带的建设,规划为金桥功能区域的东片主体。川沙:迪士尼点燃区域一体化

以浦东运河和迎宾大道形成分区,浦东运河以东,形成依托轨道交通的总部经济和居住区;运河以西,除保留妙境路以西、三灶港以南的奥运会预留地和环东村联动预留地外,根

据现在建成区布局实施充实调整,开发体育场和川杨河滨,置换城南工业园区为功能区公共活动中心;迎宾大道以南区域,除了保留六团和黄楼、六灶三个社区的动迁综合预留用地外,均作为迪斯尼乐园的用地及其联动开发项目;并注重与轨道交通和机场的道路联系。

航头新场新市镇:商贸加古镇在航头形成商贸集聚区,和轨道交通枢纽区;在新场形成古镇旅游区和画家村等;开发和利用境内干河沿岸,建设低密度居住区;建设航头四高社区;依托宣桥社区,加强产业和环保导向管理,提升完善大麦湾工业园区。祝桥及临空地区:做空港枢纽文章依托浦东国际机场,结合磁悬浮和轨道交通,发展物流业,合理布局江镇、施湾、盐仓、黄路社区和祝桥新市镇,形成面向川沙、惠南的门户景观和迪斯尼乐园、江浙地区转运的前台服务业布局。惠南中心镇:两港之间路上交通枢纽,上海市东南部商贸教育重镇

规划定位是两港之间的陆上交通枢纽,上海市东南部的商贸和教育重镇。规划深化对老镇区的改造,和东部科教居住混合区的发展;利用浦东铁路过境段地下化,结合轨道交通,建设浦东铁路客运枢纽,并在其周边发展商贸区;结合民俗园区和野生动物园,布置三灶低密度居住区;大力发展服务当地经济的南汇工业园区。

临港新城:国际航运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战场

西起五尺沟和南汇区界,北起大治河,同时还包括奉贤四团联动基地和大小洋山港区。

这里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战场,规划了自由港区、滴水湖主城区(包括文教、居住、文化休闲和商务功能)、装备产业园区、临港海洋产业区、老港地区的生态科技居住综合区、四团后方物流枢纽、万祥等四个镇级综合现代社区。规划了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廊道等为骨干的公交系统,以及贯穿全城的生态体系,着力发展贸易、物流、会展和装备、汽车、环保、光电子、航空等制造业,也是上海今后发展先进制造业最主要的基地。

他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大的完全新建的城市,建设的规模达到了江浙地级市的主城区水平。

滴水湖主城区按照还沪天际线和十个组团功能分区的要求,在21号线枢纽站、观海公园北侧的“上海之门”商务区和三个湖中心岛屿上布置全城的标志性建筑。老港地区建设标准看齐东滩生态城。注:本文来自上海发布,略有删减。爱家会|上海购房群2获得第一手房产资讯与第一地产分析师面对面

高中地理: 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教案1 人教版选修2

§12.2 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学案(二十八) ? ? ? ? 知识要点 一、浦东新区的开发作用和条件 作用: 一方面解决上海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中心之一;另一方面,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 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开放为上海发展提供了历史的机遇。 条件: 浦东能够满足城市新区建设对大规模、低成本土地开发的需要。浦东与上海繁华闹市邻近,只要解决越江交通问题,就能使新区与老城区连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浦东新区的城市规划 要点: 1、 浦东新区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 2、 浦东新区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形成多核心、开敞式模式 3、 浦东新区形成五纵五横快速干道、四纵四横骨干河道,并有内环、外环线及桥梁、 隧道越江工程,把浦东和浦西联系起来。 4、 人均公共用地面积控制在20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占城市20%,绿化覆盖率达35% 三、浦东新区的发展格局(读图) A : 陆家嘴 金融贸易区、 B : 张江 高科技园区 、 C : 金桥 出口加工区 、 D : 外高桥 保税区、港区 、 E : 孙桥 现代农业开发区 、 F : 王桥 工业区 、 G :上海华厦 文化旅游区 、 ? 复习联系: 1、城市地域结构三种常见模式: A 为扇形模式 A A B C D E F G

B为同心圆模式 C为多核心模式 3、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合理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1)要有便利的交通 A 工业生产本身的要求 B 工业区与生活居民区之间联系的要求 (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民区的污染 A 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可以布置在城内的居民区内 B 污染较大和危险的企业尽可能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 C 可能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应当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3)在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A 带内绿化 B 带内可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非长期停留的建筑 ?网上查询: 1、有关上海浦东开发信息 2、有关海岛和海域开发信息 参考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5b2497818.html,(中国上海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b2497818.html,(上海浦东网)

上海城市规划志.第二篇: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篇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1) 概述 (1) 第一章建国初期上海城市规划 (2) 第一节上海市改建及发展前途问题意见书 (2) 第二节上海市发展方向图草案 (3) 第三节上海市总图规划示意图 (5) 第二章“二五”计划期间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7) 第一节1956~1967年近期规划草案 (7) 第二节1958年城市建设初步规划总图 (8) 第三节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意见 (9) 第三章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11) 第一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2) 第二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14) 一、总体规划方案编制 (14) 二、总体规划方案主要内容 (15) 三、总体规划方案审批 (22) 第四章浦东新区总体规划 (25) 第一节浦东新区规划纲要和初步方案 (26) 第二节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27) 第二篇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概述 城市总体规划是根据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和建设管理的蓝图,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功能分区、重大基础设施布局,指导各项专业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总体部署各项建设。 建国初期,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努力恢复发展生产,关心劳动人民生活,重视城市建设,提出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首先为工人阶级服务的方针,为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1949年12月,政务院邀请苏联专家希马柯夫(CиMAKOB)、巴莱尼柯夫(BEHEHиKOB)来上海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1953年9月,穆欣(MOжиH)来上海指导编制《城市总图规划》,并作专题报告,为上海引进了苏联城市规划理论和工作方法,推进了上海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 1956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以后,中共上海市委及时制定了上海工业“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方针,对城市规划提出新的要求。1958年,国务院批准将江苏省的嘉定、上海、松江等10个县划归上海市,为上海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这阶段编制的《上海市1956年~1967年近期城市规划草图》和《上海市1958年城市建设初步规划总图》,提出开辟近郊工业区和远郊卫星城,适应了工业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需要,上海市城市布局开始形成以市区为主体,近郊工业区和远郊卫星城镇相对独立又有有机联系的

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12.1 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王书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浦东新区建设的主要作用,新区规划的主要目的。 理解浦东新区的区位选择,新区规划的要点和新区发展的巨大成就。 通过学习浦东新区的规划目的、主要要点和发展情况,学会城市新区规划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和应注意的问题。 2.方法与过程: 通过观察图像、搜集资料、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等过程,使学生亲身感受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知识的内涵。 通过创设自主和合作相结合的探究氛围,使学生掌握运用地理信息进行案例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上海市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问题,进一步树立城市建设应该同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浦东作为海选城市新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浦东新区的规划要点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三、教学难点: 浦东新区规划要点,浦东新区的布局形态、交通线路的建设所体现的生态意义。四、教学方法: 资料收集和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主要投影片: 1.上海市区地图

2.浦东新区的规划 3.浦东新区示意图 4.浦东新区GDP的增长示意图 5.浦东在上海的地位 6.浦东三类产业结构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讲授提纲: [提问导入新课] 1.上海的区位优势? ——有便捷的交通,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2.那上海为什么还要发展新区呢? ——因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道路狭窄,交通堵塞,居住拥挤,绿地面积小,用地紧张,环境质量差,用地紧张等问题。 仅仅是因为城市问题才大刀阔斧的建设城市新区吗? [引导学生读书]课本p124 浦东新区开发的作用 [板书] 12.2 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一、浦东新区的开发作用和条件 [学生回答]…… 1.作用: (1)解决上海发展中的城市问题,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2)以浦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 浦东有哪些优势条件呢?

浦东新区2019-2021年部门中期财政资料

浦东新区2019-2021年部门中期财政 规划编报指南 部门中期财政规划由部门中期财政规划报告和草案两部分组成,报告部分包括宏观形势分析、部门收入规划、部门支出规划和风险评估,草案部分包括重大收支政策项目、基期年及以后三年的支出规划。部门中期财政规划编制总体应遵循国务院、财政部相关规定,以及上海市、新区有关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相关要求,并具体按本指南进行编报。 一、关于编制范围和原则 (一)编制范围 编制部门预算的区级预算主管部门(不含垂直管理等部门),对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支均应编制2019-2021年中期财政规划。 区国资委等负有国资监管职能的部门,需同步编制单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期财政规划。 (二)编制原则 1、坚持总量控制。中期财政规划要与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偿债能力等相适应,收入预计要谨慎稳妥,支出安排要科学合理。 2、突出工作重点。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依据重大改革和事项重要性排序择优选择,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落实到位,确保维持政权运转、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国民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社会保障需要,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其他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金。

3、统筹财力配置。中期财政规划应加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统筹衔接,综合安排当年收入、结转结余资金、上级转移支付、政府债务收入等收入来源,并统筹考虑其他收入。 4、防控财政风险。认真评估重大改革和收支政策的长远影响,研究判断存在的财政风险隐患,合理确定财政风险控制目标,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严格防控财政风险。 5、实施滚动调整。中期财政规划按照三年滚动方式编制,与年度预算有机结合,第一年规划约束对应年度预算,后两年规划指引对应年度预算。实施动态平衡机制,年度预算执行结束后,对后两年规划及时进行调整,再添加一个年度规划,形成新一轮中期财政规划。 6、强化约束机制。涉及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的部门、行业规划,要与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强化中期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编制的约束,年度预算编制在中期财政规划框架下进行,年度预算执行中确需安排的中期财政规划增支政策,按规定程序报区政府批准后安排。 二、关于编制内容和口径 (一)编制内容 1、宏观形势分析。部门根据本部门的五年规划纲要及年度工作计划,考虑本行业、本领域的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结合基期年(2018年)情况,分年度研判未来三年行业和领域的主要指标走向。 2、部门收入规划。结合宏观形势分析、行业和领域深化改革等情况,具体分析历年收入情况和规划年度收入增减变动因

点赞 未来的浦东要上天 你想要了解的规划都在这儿

点赞未来的浦东要上天你想要了解的规划都在这儿! 浦东不但是上海的浦东,更是中国的浦东,世界的浦东。放眼中国几大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面向渤海湾,深圳特区面向香港,也只有浦东面向广阔的太平洋,拥抱世界。 浦东还将有哪些重磅规划和利好呢? 龙东大道(罗山路-G1501)预计2021年建成根据规划,龙东大道快速化工程西起内环罗山路,东至郊环G1501,全长约14.5公里,道路红线宽60米,两侧绿带各宽15米。未来,该路段将采用“主线高架+地面辅路”的形式,高架主线为全线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地面辅路同样为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龙东大道快速化工程区位图 较为明确的出入口大概有6个,由西向东分别是:内环罗山路、金科路、中环申江路、外环S20、华东路与郊环G1501。同时为了迎合浦东机场远期扩建,龙东大道未来还将继续往东延伸至海边,并沿着海岸线经过三甲港外围,往南通往浦东机场新航站区与上海东站,成为浦东机场及祝桥交通枢纽的重要进场通道,将对华夏高架路、外环线起到明显的分流作用。 龙东大道远期预留路线 利好:改善张江、唐镇、合庆、川沙、金桥、曹路等地居民

的出行条件;是浦东新区建设张江科学城、打造全球科创中心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浦东机场远期发展、祝桥航空城、上海东站,以及上海建设全球顶尖级航空枢纽、具有全球航空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空大都市的重要前提。 陆家嘴:“一道三区金镶边” 建设国家级、辐射全世界能力的金融产业核心区和浦东新区的标志性区域,调整提升扩展整合现有用地布局。 整个区域需要配适和增强越江交通、地下空间、轨道交通和过境快速道路体系的布局。 改造滨江大道,使之形成休闲、停车、防汛、绿化的一体功能。 在浦东行政中心地块,结合9号线、18号线、16号线的布局,建设塘东总部园区,以及10号地块的上海国际艺术文化中心,完善世纪广场区域的地下环路和商业、创意休闲、张家浜水岸步行体系,开发外围三个站点的地下空间一体化体系。 在洋泾地区开发泾南、海事大学、东镇和杨浦大桥匝道地块,开发匝道和海事大学地块的地下空间体系,形成与陆家嘴定位互补的总部和商业、居住综合区;在塘桥地区完善宁阳路到浦建路的地区中心规划,开发宁阳路到塘桥站的地下空间。在花木地区,结合龙阳路大型换乘枢纽、国际博览中心的建设,改造龙沟和沪南路王家浜沿线地块,补强居住和商

浦东的成功经验:把规划放到开发前面越前越好

“如果1990年时再进行规划,浦东的发展不会像现在这般好。”张江集团总规划师、浦东新区发展计划局规划管理处原处长汪新野说 “规划”作为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空间投影,是对未来空间资源的一种配置,所以“规划”应该深切反映社会经济的要求,尤其是发展中的要求。因此“规划”一定是超前的浦东新区的发展规划可以追溯到1984年,国务院振兴上海调研组和上海市政府联合制定《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提纲》,首次正式提出开发浦东的问题,“创造条件开发浦东,筹划新市区的建设”“如果1990年时再进行规划,浦东的发展不会像现在这般好。”张江集团总规划师、浦东新区发展计划局规划管理处原处长汪新野说 本报记者胥会云徐博发自上海1987年:规划地位提升 在汪新野眼中,1987年的浦东,其发展规划经历了一个质的飞越。“之前不管如何做规划,浦东的定位仅是上海工业的扩散地和生产基地,是膨胀中的上海的一个…卧城?,也就是人们居住的地方。”正是由于这样的定位,浦东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综合功能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导致人群流动呈钟摆式:工作在浦西,居住在浦东。 在此情况下,上海开始研究整个城市未来的发展。当时提出的发展方案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西向闵行和漕河泾,但空间非常有限;南面到金山,但金山和原来的中心城区相距太远;北面的宝钢,也因为距离等原因不适合成为上海城区的拓展地。 浦东的优势顺势凸显了出来。浦东和浦西仅一河之隔,但在世界上的跨河型城市中,很少出现两岸发展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一位来自美国的造桥专家林同英指出,浦东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块宝地,是跨河型城市中还未得到开发,但又距离中心城区如此近的一块宝地。1992年:确立城市形态 经过几年的准备,浦东开发初期,上海市政府组织编制了《浦东新区总体规划》(下称《总体规划》)。1992年3月31日,规划方案编制完成,共包括住宅小区、道路交通和工业等30多项规划。 汪新野认为,这个《总体规划》共有四个主要特点:一是依托老城,逐步发展;二是避免浦西的老城区在空间布局方面的缺陷,形成了组团架构,即把浦东分为6个组团,这些组团能够在空间上分散开来,各具功能,同时又通过交通相互联系起来,绿化带也被镶嵌其中。 《总体规划》的第三个特点是环状放射性的道路架构,这种结构把浦东和浦西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浦东大量的空间拓展,使浦西拥挤的空间环境得到缓解,旧城区得到改造。另外,由于浦西人才、资源的支撑,浦东的发展也有了强大的后劲。 最后,这个规划还体现了市政先行、交通先行的特点。“八五”期间,上海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始大规模的交通基建。“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的招商引资。”汪新野说。 此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开发区等一系列区域建设的效果初现,浦东的城市形态已初具面貌。2003年:先行未来20年规划 《总体规划》的实践结果超越了原来的规划,浦东和上海因而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 作为上海的一个组成部分,浦东这次完全纳入了上海的总体规划中。同时,浦东也根据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等实际情况,考虑未来20年发展的需要,同时结合自身开发的特殊需要、管理的相对独立性和机制的先行性,编制了《浦东新区综合发展规划》。 此时的浦东开始了沿海发展战略。2003年8月8日,浦东新区政委一届二次全会上提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纲要》,提出新区将形成“一轴三带”发展布局,努力成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一轴”即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从虹桥机场至浦东国际机场的东西向为发展轴;“三带”即沿黄浦江发展带、中部发展带和沿海发展带。 汪新野认为这个“轴”,首先是上海城市空间的发展轴,此外,它还是一个产业轴。浦东

推动产城融合_促进城市转型发展_以浦东新区总体规划修编为例

推动产城融合,促进城市转型发展 ——以浦东新区总体规划修编为例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Park and City, Propelling City 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Master Planning of Pudong New Area 许 健 刘 璇 作者简介 许 健 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局长,高级工程师刘 璇 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 规划管理处 “产城融合”是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的主要手段之一。浦东新区总体规划修编以“产城融合”为着眼点,将“产城融合”要求体现在城市发展策略选择、发展目标制定、空间结构优化、用地结构调整、综合交通优化等诸多方面,以此引领城市转型发展。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park and city”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 the main means for optimizing spatial structure and improving core functions. The master planning of Pudong New Area focus on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park and city as a key point, and embodes the idea from the cit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development goals, spatial structure, l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tegrated traffic optimization and other aspects, for lead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city development. 转型发展 | 产城融合 | 总体规划 | 浦东新区 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 |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park and city | Master planning | Pudong New Area 1 “产城融合”概念的提出与内涵在我国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依托主城区边缘设立以各类开发区为代表的产业园区,或在远郊以产业园区配合综合住区设立独立新城,是大城市拓展发展空间普遍采取的方式。因各类产业园区大多以分散组团形式布局在主城区外围,同时以功能分区规划思想为指导,产业区与城市综合服务区普遍采取相对分离的布局模式,不仅表现在城市空间结构上的不连续,也表现在内在主体功能、用地布局、发展重点的差异性和独立性。随城市发展进 入到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时期,转型发展对城市综合功能提升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不仅需要大幅度提升产业区内的综合服务能力,同时也要求提高综合居住区内产业服务功能,创造和培育服务经济发展空间,促 进城市住区与产业区的融合发展,核心功能的提升,从而在城市发展上体现为“产城融合”。“产城融合”最终表现在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空间结构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人文生态的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等方面。 上海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上海市已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中心城及拓展区要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郊区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重点推进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的新城。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将“坚持统筹协调,积极推进城乡一体、产城融合”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之一。从城市规划角度看,“产城融合”是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是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 1 浦东新区空间管制规划图 2 浦东新区生态系统结构图 摘 要Abstract 关 键 词Keywords

上海的脚步——浦东改造感想

浦东改造感想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浦东也迎来了开发开放22周年。改革开放前浦东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远比浦西落后。那里分布着破旧的工厂和阡陌纵横的田野,只有少量的商业区和居民区。上海人一般都不愿意到浦东工作和居住,以至流行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的说法。所以说浦东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生变化最大的地方,没有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就不可能有今天巨大的变化。 浦东开发给上海带来了机遇,其辐射面力透长江三角洲,在国人看来,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领头羊”,在洋人看来,上海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晴雨表”。22年来的改革之路,铸就了这座城市的丰碑。 这块土地只用了22年的时间,就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写下了最为灿烂辉煌的篇章。而今,昔日老上海滩的繁华与落寞已经尘封在人们的记忆深处,22年浦东的神奇变迁织就大上海的光荣与梦想。就在20多年前,浦东人去浦西还要靠摆渡,遇上恶劣天气交通就会阻断。而在1990年代后随着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的建成通车,随着过江隧道的建成以及地铁二号线的开通,这一场景注定成为了历史。 没开发前的浦东是上海的落后城区,几乎没一个能看上眼的建筑,当时的小陆家嘴地区有条路叫烂泥渡路,每逢暴风雨就“水漫金山”,家里家外积水积到膝盖。许多油罐,危险品仓库啊都放在浦东了。浦东当时的最高建筑,一是5层的救火观察楼,还有就是民国初年的一处陈氏旧居。浦东新区成立之时,东方明珠刚开始打地基,能看到唯一的一个较高的楼就是黄浦江边的港务局大楼。 当初浦东那条水漫金山的烂泥渡路就是现在的银城路,现在路的北段一边是

金茂大厦,一边是东方明珠电视塔,路的南段是美丽的滨江园,路东是巍然屹立的楼群和世纪大道,路西是滨江大道滨江花园,这儿已成了美不胜收的所在。 浦东开发交响曲的总谱是在1990年提出来的,那一年的初春,邓小平提出了开发浦东、打上海这张“王牌”的全局构想。我们有个开发浦东的口号,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虽然听起来只是句口号,但它是有道理的。把上海建设成面向国际的经济城市,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四大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上海很早就在全世界声名远扬,曾经是远东第一大都会,面对东北亚和东南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当代它处于“亚太经济走廊”的中点,是亚太海空航线的要冲,又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 我国没有设立浦东开发区前,在上海曾经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自从1990年中央宣布开发浦东以后,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抓住机遇,利用伤害的资金、技术等优势,加快对浦东的建设,浦东迅速崛起.一时间,数条黄浦江地下隧道数座跨江大桥把浦东和浦西联系在一起。道路、绿地和高楼大厦迅速取代了原有的农田和厂房。“东方明珠”电视塔等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以及浦东机场相继展新姿.在很短的时间内,浦东就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随着改革,浦东开始发展,浦东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国内外人才来沪投资,置业和生活的首选之地。浦东的开发表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证明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 第十二单元 区域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 12.2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 人教大纲版选修2

§12.2 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浦东新区建设的主要作用,新区规划的主要目的。 理解浦东新区的区位选择,新区规划的要点和新区发展的巨大成就。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浦东新区的规划目的、主要要点和发展情况,学会城市新区规划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和应注意的问题。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浦东新区城市区和非城市区的分布、布局形态和生态建设,进一步树立城市建设应该同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浦东被上海选为城市新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浦东新区的规划要点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 浦东新区规划要点,浦东新区的布局形态、交通线路的建设所体现的生态意义。 ●教学方法 利用PowerPoint或其他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图表资料,启发诱导式教学。 ●教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主要投影片: 1.上海市区地图 2.关于杨浦、南浦大桥的简介 3.浦东新区的规划 4.浦东新区示意图 5.浦东新区GDP的增长示意图 6.浦东在上海的地位 7.浦东三类产业结构 8.浦东新区的景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一堂课中,我们一起讨论了浦东新区开发的背景——上海的发展优势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很多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海能成为全国最大城市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学生)有便捷的交通,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教师)那为什么还要发展新区呢? (学生)因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道路狭窄,交通堵塞,居住拥挤,绿地面积小,用地紧张,环境质量差,用地紧张等问题。另外,上海市的发展目标是要成为国际性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教师)在这些出现的问题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用地紧张,因此要把上海做大做强,发展新区扩大城市空间是必然的选择,那为什么要选择浦东来建设城市新区呢?今天我们再来讨论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讲授新课] (屏幕显示)§12.2 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7-2035)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17-2035)》的批复 (摘要) 一、认真落实国家战略。浦东新区是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承载区之一。要认真落实国家战略,立足国土空间全域,加强城乡统筹,聚焦人民群众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建设开放、创新、高品质的浦东新区。 二、严格落实底线约束要求。要落实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的总体要求,严守人口规模、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严格管控浦东新区常住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布局。到2035年,常住人口调控目标不超过55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39万人左右。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2035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805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2.4万亩。到2020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小于30.17万亩。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规划建设,提升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 三、构建城乡统筹的空间体系。要围绕底线约束、创新发展、品质提升的导向,延续浦东新区历次规划思路,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

化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的新要求,积极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规划形成“主城区-新城-新市镇- 乡村”的城乡体系,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主城区、新城和城镇圈为抓手,统筹空间资源要素,挖掘空间发展潜力,按照“撤并、保护、保留”三类方式,对乡村地区进行分类指引。规划形成全覆盖、均等化、高品质的公共中心网络。 四、搞好重大专项统筹。要加快建设浦东交通枢纽,新增铁路上海东站,构建机场与铁路一体化交通,加强浦东国际机场与虹桥国际机场之间的直达交通联系,坚持公交优先,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多模式公共交通体系。以张江科学城为核心功能区,全力打造南北科技创新走廊,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空间,形成大飞机总装、临港重装备2个产业基地及25个产业社区,保留若干零星工业用地。优化居住用地布局和住房结构,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完善高等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构建公平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全年龄段的公共服务保障支撑。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加强对3个历史文化名镇、7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1处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加强总体城市设计,强化对街坊尺度与规模的控制,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和文化内涵。明确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目标,通过科学预测需求,优化重大市政公用设施布局。

浦东新区建交委系统2017

浦东新区建交委系统2017年度 预算专项调整方案及说明 2017年我委预算项目指标为182027.83万元(以年初预算为准,含待分配预算197.09万元),本次总计调增115.40万元,调整后预算项目指标为181912.43万元。具体调整明细如下: (一)浦东新区建交委(机关) 1、新增“浦东新区住房发展专项规划”140万元,资金来源: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 为贯彻落实《新一轮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相关要求和任务,在2017年拟开展浦东新区住宅发展专项规划,参照全市标准并结合新区实际,经新区财政相关处室初审,建议该项目预算控制在140万元,拟在本次调整预算中予以新增。 2、新增“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120万元,资金来源: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45万元,结余资金安排75万元。 根据市交通委、市规土局《关于下发2016年度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计划的通知》【沪交规(2016)644号】和《关于下发2017年度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计划的通知》【沪交规(2016)618号】的要求和部署,我区需开展“高青路(济阳路—长青路)红线调整专项规划”、“S20—东靖路、巨峰路立交道路红线专项规划”、“康梧路(沈杜路以北—规划下沙西街)道路红线专项规划”、“宣黄公路(老果公路—两港大道)道路红线专项规划”、“大团、老港及轨交2

号线远东大道公交枢纽专项规划”、“新场公交停保场专项规划”、“宣黄公路(杨辉路—六奉公路)道路红线专项规划”和“惠园路(欢海路—惠南东站)道路红线专项规划”等8个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经新区财政初步审核,每个项目预算安排15万元,拟在本次调整预算中予以新增。 3、新增“优化发展浦东新区道路网体系规划建设方案研究”50万元,资金来源: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 根据我委工作专报《关于优化发展浦东新区道路网体系规划建设方案研究相关情况的报告》以及区领导在报告上的批示意见,拟安排预算50万元,拟在本次调整预算中予以新增。 4、新增“外高桥港区集疏运体系研究”50万元,资金来源: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 根据我委工作专报《关于外高桥港区集疏运体系研究相关情况的报告》以及区领导在报告上的批示意见,拟安排预算50万元,拟在本次调整预算中予以新增。 5、调增“绩效跟踪和绩效评价项目”30.4万元,年初预算80万元,调整后预算110.4万元,资金来源:结余资金安排根据新区财政局《关于开展浦东新区2017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浦财督(2017)12号】和财政部、住建部《关于印发城镇性保障安居工程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办法的通知》【财综(2017)6】的文件要求和任务部署,我委今年需完成6个绩效评价项目(2016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安居工作绩效评价、2016年房屋综合整新绩效评

浦东的发展背景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的东岸,面积5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0万。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制定了“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开发方针。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进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委、市政府明确了“一个作用、三个区”的功能定位(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建设“四个中心”国家战略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成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区、自主创新示范引领区、现代服务业核心集聚区),标志着浦东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16年精心谋划,16年坚实步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各部委、全国各省市大力支持下,浦东开发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初步建立了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框架,浦东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独特的国内优势 浦东新区地处中国海岸的中点和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紧靠基础雄厚的上海老市区,背依物阜民丰的长江三角洲。而整个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岸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3,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3强。 优越的国际地域优势 浦东新区面对着太平洋,它的扇形面正好对着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就使浦东新区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是各国投资者进入中国的大门。 基础设施 基础建设先行是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战略之一。浦东开发以来的十三年中,先后投入约1800亿元人民币开展基础建设,相继建成了大桥、隧道、公路、地铁、煤气厂、航空港等交通和能源项目,新区的投资环境得以不断的改善。 “十五”期间浦东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三港”(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三网”(轨道交通网、市区道路网、越江交通网)和“三能”(电力、燃气、集中供热)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网络、综合交通体系、能源和水供应系统。2002年底上海申博的成功,以及环球影城主题公园项目落户浦东,极大地促进浦东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更快发展。浦东新区“十五”期间的新一轮骨干工程均已开工,外环线浦东段和磁悬浮列车机场快线项目已经顺利完工。 新一轮基础设施骨干工程介绍: 浦东国际机场 首期工程投资130亿元人民币,修建一条4000米长的主跑道和面积近25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年旅客吞吐量2000万人次,货运50万吨,1999年10月竣工并投入运营。该机场最终计划建造四条跑道,预计客流量可达7000万人次/年。 浦东国际信息港 上海信息港枢纽工程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区。“浦东信息港”工程是上海信息汇集、处理、存贮、交换、传送的枢纽,它运用多媒体、光纤通讯、计算机和卫星通讯技术,为新区中外客商提供智能化和全球24小时的经贸通信和信息服务。 目前正在实施的一期工程是建设上海信息枢纽大楼。该楼高180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信息技术设备的配置,与浦西及国内国际信息装备联成有机一体,为实施上海信息高速公路发展计划奠定基础。 浦东国际深水港一期工程 位于浦东新区的外高桥新港区是建设中的上海新港的主体港区。外高桥港区共可建设49个万吨级以上的泊位和若干个中小泊位、吞吐能力可达5040万吨,其中集装箱525万吨,分四期至2020年全部建成。 外高桥深水港包括高桥嘴和五号沟两个港区。五号沟集装箱枢纽港与长江口航道整治同步。把长江口航道从目前水深-7米增深至-12.5米,预计用10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完成,总投资约110亿元。 外环线浦东段 整个环线全长约97.37公里。其中浦东外环线全长约50.17公里,浦西全长47.20公里。 外环线的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干道,设计车速成为每小时80公里。 地铁二号线 一期工程从浦西中山公园到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全长19.5公里。其中浦东段长约9公里,设陆家嘴、东方路、中央公园、张江等7个车站。地铁二号线将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与浦东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商贸区、花木行政中心和张江高科技园区紧密联结在一起。已全线通车。 给排水工程 1.供水工程 包括临江水厂和凌桥水厂扩建。临江水厂一期工程规模为40万立方米每天,项目总投资估算6亿元。 凌桥水厂建于浦东新区凌桥乡,已建成一期工程,凌桥水厂二期扩建工程规模20万吨每天,规划取水水源来自长江引水水源的陈行水库。投资2亿元。 2.排水工程 第一期工程已于九三年底投入运转,

浦东新区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

内容目录 内容目录..................................................................................................................... . - 3 - 图表目录.............................................................................................................. - 4 - 一、历史视角:浦东新区30 年开发开放回顾..................................................... - 5 - 二、经济视角:“金融+贸易”为基石,“浦东速度”全国领先............................... - 8 - 2.1 “金融+外贸”为基石,“浦东速度”全国领先............................................. - 8 - 2.2 浦东新区金融优势突出,并更重自主改革............................................ - 9 - 2.3 高质量发展驱动,浦东新区或向“金融+科技”发力.............................. - 10 - 三、政策视角:“五大中心”建设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11 - 3.1 近5 年浦东新区主要发展政策梳理..................................................... - 11 - 3.2 从最新发展规划政策看30 周年后浦东新区开发“战略新空间”............ - 12 - 3.3 从深圳特区40 周年发展方向窥探30 周年后浦东新区开放方向........ - 14 - 四、投资建议:................................................................................................. - 16 - 五、风险提示:................................................................................................. - 17 -

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优势问题与对策

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优势、问题与对策 转载日期:2012-7-17 23:13:00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周轶昆 摘要:浦东新区开发开放17年取得了辉煌成就,浦东的发展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浦东新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突破深层次结构性和体制性难点和关键环节,才能有效地推动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浦东新区;功能开发;体制创新 Abstract:Seventeen years exploitation and opening of Pudong New Are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and the development of Pudong has its unique advantages and also faces some new problems. Only Pudong New Area should break through difficulties and key links in its deep structure and system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utlook,can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of an outward,multi-functional and modern Pudong New Area be effectively pushed forward. Key words:Pudong New Area;functional exploitation;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经过17年的开发建设,浦东新区已成为一个人口密集、收入水平高、规划档次高的地区,其人口密度为3293人/平方公里,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万美元,基本形成了一个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浦东开发进入了全面建设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的新阶段。 一、浦东新区发展的优势分析 1.独特的区位优势。上海在我国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具有优越的龙头地位。实际上,包括合资在内的外资之所以青睐浦东,与其龙头地位颇有关系。浦东地处上海市东部,正好是中国海岸的中点与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浦东的海岸线占上海大陆岸线的大部分,具有良好的港口航道条件和港口集疏运体系,拥有较强的港口吞吐能力。据统计,长三角承接了全国一半的集装箱吞吐量,上海承接了长三角一半的吞吐量,浦东承接了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7成。浦东依托上海的科技人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特大型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优势,使其能够肩负起带动上海与长三角、长江流域联动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共同发展和整体功能提升的历史使命。 2.梯度有序的特色功能区布局。“十一五”时期,浦东新一轮发展确定了“一轴三带六区”的总体布局。依托四个国家级开发区,浦东新区规划了六大功能区域,这些功能区布局合理、梯度有序,集国际金融、贸易、现代物流、高科技、旅游会展等功能服务为一体。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全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开发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也是全国经济流量最大、服务最完善的金融中心区;金桥出口加工区是上海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外高桥保税区是全国唯一接近真正意义上自由贸易区的保税区,也是国内唯一可设立外商独资贸易公司的园区,它集自由贸易、出口加工、物流仓储等多种经济功能于一体,其经济总量、销售收入、税收总额都相当于全国其余14家保税区之和。

上海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上海市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 二OO六年一月

序言 在中共浦东新区区委领导下,由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组织各部门、各功能区域共同编制的《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浦东开发开放国家战略的总体要求,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浦东新区“一个作用,三个区”功能定位,实现浦东新区区委提出的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建设,努力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规划。 《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上海市委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浦东新区区委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编制。《规划纲要》是“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是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履行职能、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制和实施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开展了对“十五”计划的中期评估,进行了“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和咨询,吸收了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研究成果,广泛听取采纳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本《规划纲要》经浦东新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 — 1 —

准,公布实施。 目录 序言 (1) 第一部分“十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8) 一、“十五”经济社会发展执行情况及主要成就 1、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2、现代化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增强 3、综合改革实现新突破 4、外向型经济能级全面提升 5、现代化城区形态初步形成 6、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二、“十五”期间主要工作体会 第二部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17) 一、发展环境 二、指导思想 三、发展目标 四、发展战略 1、创新推动战略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