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分工协作效果分析

医联体分工协作效果分析
医联体分工协作效果分析

“医联体”分工协作运行效果分析

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由一定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功利医院通

过协作、共享的方式组成的医疗共同体。我院于2017年11月与清河县人民医院

试行紧密型医联体合作

模式:通过技术协作,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和资源利用率;通过双项

转诊协作,在区域内初步形成了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体系;在此就医格局推行基础上,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逐步明确了自身定位。现将运行2年的情况报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7年11月开始与清河县人民医院

构建医联体并开始运营。收集医联体运营前(2017年11月~2018年12月)、运营1年后(20 19年01月~20019年12月)、2年后的相关数据资料(2014年10月~2015年9月),对医联体的运营效果进行总体评价分析。

1.2 方法

1.2.1 骨干领导的分配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来担任我院院长,提升了我院的

管理及业务水平。

1.2.2 专业医务人员的分配医联体总院派遣业务水平强的内、眼科、口腔、儿科、彩超、放射专家到我院工作,壮大了我院的技术力量、疑难病例管理和全院性业务学习,提升我院医疗水平、提高医院业务。派遣业务水平强的技术骨干到我院工作,规范我

院病房管理、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增加患者满意度,按晋升前下派基层进行锻炼,保证了人员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升了总院技术骨干基层工作经验。从门诊、住院业务量、手术量、新技术开展、转诊率逐步提升。

2 结果

2018年业务

流水达到了370.11万元,其中门诊收入208.01万元、住院收入162.0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07.3万元,增长率达489.25%。

医疗美容行业分析报告

医疗美容行业分析报告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医疗美容中国消费升级的最先受益者行业背景 2015年,包括IDG在内多家投资机构的年度投资报告中都将消费升级看做2016的三大重点投资领域之一。统计数据显示2005到2010年,私人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仅有32%,而在2010-2015年这个数据已经攀升至41%。阿里研究院的数据预计未来5年投资和净出口在GDP增长的贡献占比上还将继续减少,而私人消费却将不断增长达到48%。BCG(波士顿咨询)报告揭示,即使中国“十三五”期间年均GDP增速放缓至%,由于上层中产及富裕阶层消费者日渐增多、“新世代消费者”崛起以及网络购物增长的推动,中国私人消费仍能够实现年均9%左右的增速,未来五年中国消费市场增量至少为万亿美元。 2015年《中国消费者新消费阶层崛起》的报告显示:中国城市中产消费者的人数已经过亿,约有亿,他们的人均年收入在11733美元。这一亿中产消费者连同另外亿的城市大众消费者——他们都“不再只会花钱去置办基本品”。 中国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追求意识正在苏醒。 医疗美容、跨境电商和出境旅游将是中国消费升级红利的最先受益者。 一、医疗美容行业现状及行业特点

世界范围内,规范的整形美容术始于16世纪,最初仅是为保证患者获得正常生活必要条件的一种简单的畸形矫正手术,当属“治病救人,雪中送炭”之举。真正属于“锦上添花”范畴的医疗美容则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人体美不再被视为是一种天然的禀赋,人们开始大规模地采用先进的科技来改造自己的身体,整形美容开始在许多国家兴起,以韩国、日本、美国为甚,在韩国,始于演艺圈的整容已发展为一项全民“运动”。 按照是否进行手术,医疗美容又可以分为手术类美容、非手术类美容,后者多为美容皮肤科下属项目。非手术美容由于无需手术、见效快、风险小、效果可逆等优势,正在逐步成为引领医疗美容中的主流方式。2014年全世界医疗美容总量约2020万例,其中手术类占比%,非手术类占比%。而在具体整形美容项目上,在手术项目中,眼睑手术、吸脂手术、隆乳手术排名前三,合计占比43%。而在非手术项目中,肉毒素、玻尿酸注射合计占比约70%。

医疗美容行业分析报告

医疗美容行业分析报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医疗美容中国消费升级的最先受益者行业背景 2015年,包括IDG在内多家投资机构的年度投资报告中都将消费升级看做2016的三大重点投资领域之一。统计数据显示2005到2010年,私人消费对GDP 的增长贡献仅有32%,而在2010-2015年这个数据已经攀升至41%。阿里研究院的数据预计未来5年投资和净出口在GDP增长的贡献占比上还将继续减少,而私人消费却将不断增长达到48%。BCG(波士顿咨询)报告揭示,即使中国“十三五”期间年均GDP增速放缓至%,由于上层中产及富裕阶层消费者日渐增多、“新世代消费者”崛起以及网络购物增长的推动,中国私人消费仍能够实现年均9%左右的增速,未来五年中国消费市场增量至少为万亿美元。 2015年《中国消费者新消费阶层崛起》的报告显示:中国城市中产消费者的人数已经过亿,约有亿,他们的人均年收入在11733美元。这一亿中产消费者连同另外亿的城市大众消费者——他们都“不再只会花钱去置办基本品”。 中国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追求意识正在苏醒。 医疗美容、跨境电商和出境旅游将是中国消费升级红利的最先受益者。一、医疗美容行业现状及行业特点 世界范围内,规范的整形美容术始于16世纪,最初仅是为保证患者获得正常生活必要条件的一种简单的畸形矫正手术,当属“治病救人,雪中送炭”之举。真正属于“锦上添花”范畴的医疗美容则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人体美不

再被视为是一种天然的禀赋,人们开始大规模地采用先进的科技来改造自己的身体,整形美容开始在许多国家兴起,以韩国、日本、美国为甚,在韩国,始于演艺圈的整容已发展为一项全民“运动”。 按照是否进行手术,医疗美容又可以分为手术类美容、非手术类美容,后者多为美容皮肤科下属项目。非手术美容由于无需手术、见效快、风险小、效果可逆等优势,正在逐步成为引领医疗美容中的主流方式。2014年全世界医疗美容总量约2020万例,其中手术类占比%,非手术类占比%。而在具体整形美容项目上,在手术项目中,眼睑手术、吸脂手术、隆乳手术排名前三,合计占比43%。而在非手术项目中,肉毒素、玻尿酸注射合计占比约70%。 从全球来看,进入21世纪以后,医疗美容行业已成为仅次于汽车业和航空业的第三大产业。据专家统计,全世界每年的市场总额约1500亿美元,预计未来世界500强企业中将有三分之一是从事与医疗美容技术研究、生产、销售的企业。

2018年医美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医美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1、“医师创业”是医疗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4) 1.1、为什么是“医师创业”? (4) 1.2、台湾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发展概况 (4) 1.3、中国大陆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发展概况 (6) 1.4、医疗私有化、市场化的优势 (8) 1.5、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放开为私人诊所的发展奠定基础 (9) 1.6、私人诊所面临的挑战 (11) 2、医美行业将会成为“医师创业”的重要实践领域 (12) 2.1、中国医美行业现状 (13) 2.2、医美行业中私人诊所发展空间大 (14) 2.3、协助“医师创业”将成为医美机构拓展的选择之一 (16) 2.4、协助医生创业的方式 (19) 2.5、台湾医美行业的“医师创业”实践 (21) 2.6、协助“医师创业”的风险 (23) 3、重点企业 (26) 3.1、苏宁环球 (26) 3.2、朗姿股份 (27) 3.3、潮宏基 (27) 3.4、复旦张江 (28)

图目录 图 1:台湾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占比 (5) 图 2:台湾公立医院 (5) 图 3:中国大陆医院数量变化 (6) 图 4:中国大陆医院数量、诊疗人次、入院人次比例 (7) 图 5:公立与私立医院诊疗人次数(亿人次) (7) 图 6:医生进入私立医院后的收入提升幅度 (9) 图 7:国家政策概况 (10) 图 8:公立医院优势 (11) 图 9:私人诊所面临的挑战 (12) 图 10:全球外科医美医生人数缓步增长 (13) 图 11:七部委联合打击非法医美专项行动 (14) 图 12:公立、私立医院专科对比 (14) 图 13:消费者选择医美服务时更看重“名医” (15) 图 14:公司协助医师创业的互补性 (17) 图 15:美国医生行医类型分类 (17) 图 16:中国第一张“医生集团”工商营业执照 (18) 图 17:协助医生创业的方式灵活多变 (19) 图 18:联合丽格旗下部分机构展示 (20) 图 19:联合丽格模式 (20) 图 20:台湾医美诊所资讯分享网站 (21) 图 21:台湾医美业态 (23) 图 22:杭州某医美机构邀请礼仪老师培训员工 (24) 图 23:医美连锁机构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具有品牌辨识度的店面 (24) 表目录 表 1:台湾医院床位数变化情况 (5) 表 2:医院医生工作量 (8) 表 3:中国医美医生人数严重不足 (13) 表 4:NSS 高清整形 8 个小服务打动顾客的心 (25) 表 5:重点标的推荐 (28)

医疗美容行业分析报告

医疗美容中国消费升级的最先受益者 行业背景 2015年,包括IDG在内多家投资机构的年度投资报告中都将消费升级看做2016的三大重点投资领域之一。统计数据显示2005到2010年,私人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仅有32%,而在2010-2015年这个数据已经攀升至41%。阿里研究院的数据预计未来5年投资和净出口在GDP增长的贡献占比上还将继续减少,而私人消费却将不断增长达到48%。BCG(波士顿咨询)报告揭示,即使中国“十三五”期间年均GDP增速放缓至5.5%,由于上层中产及富裕阶层消费者日渐增多、“新世代消费者”崛起以及网络购物增长的推动,中国私人消费仍能够实现年均9%左右的增速,未来五年中国消费市场增量至少为2.3万亿美元。 2015年《中国消费者新消费阶层崛起》的报告显示:中国城市中产消费者的人数已经过亿,约有1.46亿,他们的人均年收入在11733美元。这一亿中产消费者连同另外2.36亿的城市大众消费者——他们都“不再只会花钱去置办基本品”。 中国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追求意识正在苏醒。

医疗美容、跨境电商和出境旅游将是中国消费升级红利的最先受益者。 一、医疗美容行业现状及行业特点 世界范围内,规范的整形美容术始于16世纪,最初仅是为保证患者获得正常生活必要条件的一种简单的畸形矫正手术,当属“治病救人,雪中送炭”之举。真正属于“锦上添花”范畴的医疗美容则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人体美不再被视为是一种天然的禀赋,人们开始大规模地采用先进的科技来改造自己的身体,整形美容开始在许多国家兴起,以韩国、日本、美国为甚,在韩国,始于演艺圈的整容已发展为一项全民“运动”。 按照是否进行手术,医疗美容又可以分为手术类美容、非手术类美容,后者多为美容皮肤科下属项目。非手术美容由于无需手术、见效快、风险小、效果可逆等优势,正在逐步成为引领医疗美容中的主流方式。2014年全世界医疗美容总量约2020万例,其中手术类占比47.7%,非手术类占比52.3%。而在具体整形美容项目上,在手术项目中,眼睑手术、吸脂手术、隆乳手术排名前三,合计占比43%。而

互联网医美行业分析报告

互联网医美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1. 互联网医美: (3) 1.1 15~18 年医美渗透率扩张3 倍,推动行业收入近2 倍扩张 (3) 1.2 医美渗透率增长:注射类项目降价推动普及,玻尿酸是推动关键 (6) 2. 产业链: (10) 2.1 医美机构获客成本逐年上升,流量入口在产业链分成中超过25% (10) 2.2 新氧以内容吸引用户转化,更美以价格优惠促进用户消费 (23) 3. 盈利模式: (35) 3.1 预计2019 年新氧GMV 中枢约为50 亿,同比增长135% (35) 3.2 信息服务费为主要收入来源,“年费:广告费:佣金约为 (36) 3.3 广告收入测算: (40) 4. 投资建议 (49)

1. 互联网医美: 增长动力在于以玻尿酸为主的注射类产品推动渗透率提高 1.1 15~18 年医美渗透率扩张3 倍,推动行业收入近2 倍扩张 1.1.1 渗透率:3 年扩张3 倍,为收入增长主要推动力目前我国医美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2015 年至2018 年,医美年收入扩张1.9 倍,其中非手术类收入增速更加显著。根据Frost&Sullivan 我国医美行业总收入从15 年640 亿元增长到2018 年的1220 亿元,行业收入扩张1.9 倍,CAGR 约为23.6%。医美行业收入中非手术类收入增速较快,占比由2015 年的39.1%上升至41.0%,CAGR 约为26%,而手术类医美收入CAGR 约为2 2.7%。 以总人口为基数,2015 年我国医美渗透率为0.47%,2018 年医美渗透率已达到1.39%,扩张约3 倍。根据新氧发布的《2018 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所述,我国18~40 岁女性用户渗透率由2015 年

2020年【医美】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2020年【医美】行业调研 分析报告 2020年2月

目录 1. 医美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 (6) 1.1 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6) 1.2 医美行业结构分析 (6) 1.3 医美行业PEST分析 (7) 1.4 医美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9) 1.5 医美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10) 1.6 医美行业特征分析 (11) 2. 医美行业驱动政策环境 (12) 2.1 市场驱动分析 (12) 2.2 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13) 2.3 行业政策体系趋于完善 (14) 2.4 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4) 2.5 宏观环境下医美行业的定位 (15) 2.6 “十三五”期间医美建设取得显著业绩 (15) 3. 医美产业发展前景 (16) 3.1 中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16) 3.2 医美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18) 3.3 中国医美行业市场增长点 (18) 3.4 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19) 3.5 医美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19) 3.6 医美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20)

3.7 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21) 3.8 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22) 3.9 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22) 4. 医美行业竞争分析 (24) 4.1 医美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24) 4.2 中国医美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6) 4.3 中国医美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6) 4.4 初创公司大独角兽领衔 (27) 4.5 上市公司双雄深耕多年 (28) 4.6 互联网巨头综合优势明显 (28) 5. 医美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30) 5.1 政策体系不健全 (30) 5.2 基础工作薄弱 (30) 5.3 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30) 5.4 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30) 5.5 技术相对落后 (31) 5.6 隐私安全问题 (31) 5.7 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32) 5.8 管理效率低 (32) 5.9 盈利点单一 (33) 5.10 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 (34) 5.11 法律风险 (34)

2020年医美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医美行业分析 报告 2020年10月

目录 一、从壁垒出发寻找医美企业的长期确定性 (6) 1、医美企业确定性的根在壁垒 (6) 2、工匠型医美企业和心理型医美企业的壁垒特征存在差异 (7) 二、医美细分赛道壁垒分析 (10) 1、工匠型医美企业及相关产业链参与者的壁垒分析 (10) (1)肉毒毒素:强行政垄断+研发难度+后端运作共同构建综合壁垒 (12) (2)能量源美容–高端能量源美容装备几乎是壁垒最高的医美细分领域 (22) (3)生长激素–研发+生产+销售+声誉构建强大的综合壁垒 (26) (4)透明质酸植入剂–植入剂壁垒特征或不如上游原料 (28) (5)合规性产品至今缺位的医美品种 (40) 2、心理型医美企业壁垒简析 (42) 三、相关企业 (47)

医美领域市场广阔已是产业界和资本市场共识,但仅市场很大,和/或某个特定参与者做了某些易被竞争对手复制的“模式创新”,就认为这个特定参与者长期大概率能成长起来无疑是非常荒谬的,竞争风险几乎是医美领域最不容忽视的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 为寻找拥有足以抵御竞争风险的强大壁垒的细分赛道,挖掘其中的核心标的,我们首先从客户买单的真实动机出发,将医美产品分为强调真实性能的硬产品和强调心理体验/社会属性的心理型产品两大类别,它们的提供者分别对应工匠型企业和心理型企业。持续开发性能优异、具备高壁垒的产品是工匠型企业取得长期成长确定性的根源,大力打造差异化的品牌隐含价值和社会属性并让其深入人心则是心理型企业能够长期脱颖而出的根源。 肉毒毒素细分同时具备高度行政管制(于是批文不可能很多)、产品开发难度大、对成功市场运作依赖性大的特点,是医美领域壁垒最高的赛道之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肉毒毒素扩散性能影响最大的是注射方案的合理性,而非产品本身,用不当的注射方案注射好产品一样只能毁坏好产品口碑。合理的注射方案要求能兼顾产品本身特性、用户个体差异、不同部位组织特异性等多因素,因而肉毒毒素产品在开发时不仅要能做出高品质产品,还需对最适注射方案进行系统性研究;进一步,肉毒毒素良好放量也将特别对包含培训、后端支持在内的市场运作能力提出高要求。综合考虑既往履历和规模,我国自主企业仅有爱美客、华熙生物、复星医药值得关注。 能量源装备作为小而美、仍在快速增长的方向,是医美领域壁垒

2018年医美行业艺星分析报告

2018年医美行业艺星 分析报告 2018年8月

目录 一、从艺星所看到的 (6) 1、公司定位 (7) 2、机构区位定位 (7) 3、总坪数大,坪效居中,未来的机会与风险 (9) 4、新客增长加速,老客增长减缓 (10) 5、手术收入占比近半,毛利率高于非手术类,不同于行业平均 (11) 6、毛利率、销售费用率、净利率的行业水平以及成因 (13) 7、纠纷、罚款等开支未来是否会形成重大风险 (14) 8、消费单价偏低,对公司未来的影响 (15) 二、多维度拆解艺星模式 (17) 1、定位:面向大众的连锁机构 (17) (1)通过并购获取韩系基因 (17) (2)大众化定价 (18) (3)公司营收结构以整形手术为大宗 (19) (4)“五星”推广品牌计划 (20) (5)大型连锁经营+管理咨询业务 (22) (6)一、二线城市拓展为主 (23) 2、区位设计符合大众化定位 (23) 3、院内设计 (25) 4、形象强化以及一致性 (27) 5、内场岗位的编排 (30) 6、人才梯队的培养 (31)

(2)公司人才培养现状 (34) (3)加强人才培养是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 (34) 7、媒体建置 (35) 8、客户来源 (37) 三、行业仍主要注重营销,非手术类医美占比将提升 (39) 1、中国医美规模迅速增长,以美容外科和皮肤科为主 (39) (1)2017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19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2.0%,规模居全球前三 (39) (2)我国医美市场以美容外科和皮肤科为主,二者合计占市场总量97% (40) (3)我国医美渗透率存在提升空间,中国人每千人接受医美疗程仅1.7 (41) (4)中国医美市场主要消费群体为28-35岁年轻白领和36-50岁的成熟女性,潜在医美消费群体庞大 (41) 2、医美行业依赖营销,民营医院更受欢迎,呈现“高毛利率、低净利率”现 象 (42) (1)中国医美机构超4000家,中游竞争充分,中游到下游的传导依赖营销 (42) (2)按照医院性质,行业中游的各类医美服务商可分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民营医院更受欢迎 (43) (3)中国私立医疗美容服务市场极度分散,CR5仅7.2% (44) (4)行业呈现“高毛利率、低净利率”情形 (44) 3、消费者最关注安全,未来非手术类医美占比将提升 (45) (1)行业最大痛点表现为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和多重定价问题45 (2)安全性是消费者的首要考虑因素 (46) (3)非手术类医美风险和客单价均低,微整形将成未来市场主流 (46) 四、结论与展望 (47) 1、八大疑问解答 (47) (1)公司定位为何? (47)

2019年医美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医美行业分析 报告 2019年10月

目录 一、医疗美容行业概述 (4) 1、全球医疗美容行业发展历程 (4) 2、现代医疗美容行业定义与特性 (5) 3、医疗美容行业想象空间 (6) (1)全球医美非手术项目占比约5成,因风险低受大众欢迎 (6) (2)整体增速放缓至20%左右,市场进入调整阶段 (7) 4、医疗美容行业竞争格局 (8) 二、医疗美容市场潜力 (9) 1、从需求端看医美潜力 (9) (1)医美人群消费动机轻松化,6成民众表示接受医美 (9) (2)我国女性医美渗透远低于韩国,90后成主力 (9) (3)30岁左右女性需求与消费力高于其他年龄群 (10) (4)医美消费者集中,主要受经济水平与消费观念影响 (11) 2、从供给端看医美潜力 (12) (1)医生学习长达10年,缺口大且难以快速填补 (12) (2)医美机构高速增长,合规和评级需快速跟进 (12) (3)医美机构地域分布分散,一线及新一线相对聚集 (13) 三、医疗美容行业价值链分析 (14) 1、中国医美行业产业链分析 (14) 2、中国医疗美容行业价值链 (15) 3、营销获客现状 (16) (1)医美机构获客营销方式粗犷单一,多呈现过度营销 (16) (2)营销获客引发的思考:过度营销引起市场失信等问题,有碍行业长期发展 (17)

4、药械采购现状及问题 (17) 5、咨询与服务现状及问题 (18) 6、机构管理现状及问题 (19) 7、价值链变革的推动者:第三方监管 (20) 四、医疗美容行业趋势:医疗美容行业价值链变革 (21) 1、医疗美容行业价值链变革:短期 (21) (1)获客方式的变革 (21) (2)营销方式的变革 (22) (3)获客营销:互联网医美 (23) ①新氧:依托优质流量,提高机构获客投入产出比 (23) ②悦美:深耕医美行业的持续创新者 (23) 2、医疗美容行业价值链变革:中期 (25) (1)经营模式的变革:医美机构经营模式多维化,中小型诊所快速迭代试错 (25) (2)成本结构的变化:机构成本优化方式略有区别,营销团队向运营转型 (25) (3)医生合伙人模式:联合丽格 (26) (4)人员职能的变化:咨询师角色淡化,由护士或线上进行高效化运营 (27) 3、医疗美容行业价值链变革:长期 (28) (1)中与美韩医美产业对比 (28) (2)行业监管体系化:合规化需要渗透到全产业链,且是个长期过程 (28) (3)人才培训逐步跟进:综合性人才可带领医美机构走出困境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