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区域经济的统计分析

安徽省区域经济的统计分析
安徽省区域经济的统计分析

安徽省区域经济的统计分析

信息与计算科学 2005级李明

指导教师王莉莉

摘要:随着近几年中央对中部崛起的关注和规划,安徽省在经济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和历史原因,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及对主成分分析结果的辅助聚类分析,得出对各地区域经济水平的综合评价,找出各地区的优势和差距,便于针对提出相应的建议,对安徽省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差异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安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区域经济,SAS

Anhui Provinc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nomic

Li Ming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Grade 2005

Directed by Wang Lili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ise of the central concerns of Central and planning, Anhui Province has mad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leaps and bounds, but as a result

of differences in geographic and historical reasons,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th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model and the cluster assisted analysis,obtains to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to discover identify strengths and gaps between each place, which is advantage for proposing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 thus carries on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to the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condition and the difference of Anhui Province, aimed at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Key words:cluster analysi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egional economic, SAS

1 前言

安徽省地处华东地区腹部,地跨长江、淮河流域,属国内南北地理交汇过渡地带,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面积约为14万km 2,人口6741万,其周边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山东等省接壤,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安徽省拥有富集的矿产资源,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便捷的水陆交通资源,以及较强的科教资源[1]。

随着近几年中央对中部崛起的关注和规划,对中部省份投资力度的逐年加大,作为中部六省之一的安徽省在经济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和历史原因,在安徽省现行17个地市中,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中国的日趋清晰,实现省内区域的经济协调也被列入安徽省人大会议的规划纲要[2]。本文根据《安徽统计年鉴》(2OO8)的最新统计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的结合,对安徽省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差异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安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 主成分分析

2.1主成分分析数学原理

主成分分析是考察多个数值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是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成分来解释多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结构。导出几个主成分,使它们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且彼此间不相关[3]。

在社会经济的研究中,为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问题,必须考虑许多经济指标,这些指标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我们所研究的对象的特征,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信息的重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可以对其采用主成分分析[4]。

设对某一事物的研究涉及到P 个指标,分别用12,,P X X X …,表示,这P 个指标构成P 维随机向量为12(,,)P X X X X =…,,主成分通常的做法是求出原指标的线性组合i F

11112121212122221122p p p p p p p pp p

F X X X F X X X F X X X μμμμμμμμμ=+++=+++=++

+

且满足如下条件:

每个主成分的系数平方和为1,即

22

2

121i i pi μμμ+++=

主成分之间相互独立,既无重叠的信息,即

(,)0,,,1,2,

,i j Cov F F i j i j p =≠=

主成分的方差依次递减,重要性依次递减,即

12()()()p Var F Var F Var F ≥≥

2.2主成分分析计算步骤

设有n 个观测对象,每个对象有p 项指标,得到p 项指标的原始数据 (1)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

?

????

????

???=pp p p p p r r r r r r r r r R 2

1

22221

11211

(1)

在(1)式中,(,1,2,...,)ij r i j p =为原变量的i x 与j x 之间的相关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

n

k n

k j kj

i ki

n

k j kj i ki

ij x x

x x

x x x x

r 1

1

2

2

1

)()

()

)(( (2)

因为R 是实对称矩阵(即ij ji r r =),所以只需计算上三角元素或下三角元素即可。

(2)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首先解特征方程0=-R I λ,通常用雅可比法(Jacobi )求出特征值(1,2,)i i λ=…,p ,并使其按大小顺序排列,即0,21≥≥≥≥p λλλ ;然后分别求出对应于特征值i λ的特征向

量),,2,1(p i e i =。这里要求i e =1,即112

=∑=p

j ij e ,其中ij e 表示向量i e 的第j 个分量。

(3) 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主成分i z 的贡献率为

),,2,1(1

p i p

k k

i

=∑=λ

λ

累计贡献率为

)

,,2,1(11p i p

k k

i

k k

=∑∑==λ

λ

一般取累计贡献率达85—95%的特征值m λλλ,,,21 所对应的第一、第二,…,第

()m m p ≤个主成分。

(4) 计算主成分载荷 其计算公式为

)

,,2,1,(),(p j i e x z p l ij i j i ij ===λ (3)

得到各主成分的载荷以后,还可以按照(2)式进一步计算,得到各主成分的得分

?

?

???

???????=nm n n m m z z z z z z z z z Z 2

1

22221

11211 (4)

3 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3.1 确定指标体系

根据综合评价的代表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以及安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选取以下11个指标: 1X 为地区生产总值,反映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2X 为人均地

区生产总值,反映区域经济平均发展水平;3X 为第一产业总产值,反映区域内农业发展水平;4X 为第二产业总产值,反映区域内工业发展水平;5X 为第三产业总产值,反映区域内服务业及城镇化水平;6X 为财政收入,反映区域内经济实力;7X 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反映区域内经济投入与公益设施建设能力;8X 为全社会零售总额,反映区域内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实际购买力;9X 为进出口总额,反映该区域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商业竞争能力;

10X 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反映区域内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11X 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反映区域内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5]。根据《安徽统计年鉴》(2008)最新数据[6],到2007年安徽省17个地区各项经济指标(表1)

表1 2007安徽17个省辖市的主要经济指标

城市 1X 亿元 2X 元 3X 亿元 4X 亿元 5X 亿元 合肥 1334.20 27566.00 80.02 651.20 602.98 淮北 259.19 12674.00 29.07 140.02 90.10 亳州 343.27 6718.00 108.32 96.61 138.04 宿州 424.92 7448.00 151.15 123.17 150.60 蚌埠 412.09 12818.00 86.42 158.70 166.97 阜阳 462.42 5515.00 140.92 154.84 166.66 淮南 358.71 15699.00 37.90 199.12 121.69 滁州 443.93 10814.00 114.95 178.57 150.41 六安 439.83 7216.00 112.11 158.86 168.86 马鞍山 532.10 42063.00 21.23 351.98 158.89 巢湖 404.62 9809.00 89.89 168.60 146.13 芜湖 582.12 25933.00 32.00 337.97 212.15 宣城 336.73 13077.00 65.60 134.41 136.82 铜陵 286.83 40116.00 7.87 194.32 84.73 池州 156.57 10949.00 33.70 59.61 63.26 安庆 593.51 10589.00 113.93 249.14 230.44 黄山

215.15

15427.00

30.70

81.50

102.95

表1(续) 2007安徽17个省辖市的主要经济指标

城市 6X 万元 7X 万元 8X 万元 9X 万美元 10X 元 11X 元 合肥 1019846 8535835 4690023 487555 25873 4485.67 淮北 156481 1295306 727449 5362 25323 3373.74 亳州 99080 741576 131**** **** 17114 2999.59 宿州 118897 853659

1148097

4136 18296 3072.00 蚌埠 226182 1382248 1562442 27439 19779 3616.47 阜阳 170333 1136055 1927370 11235 17585 2655.28 淮南 232999 2076024 1090181 7858 31372 3697.52 滁州 221739 1737317 1262378 39553 17753 3820.99 六安 203142 1466257 1609747 20097 17403 3058.20 马鞍山 413729 2772714

865255

216462 31888 6144.87 巢湖 188369 1892670 1219662 17942 19870 3975.67 芜湖 439138 3286980 1658339 86973 22960 5208.42 宣城 218634 2255888 1144270 28138 21558 4285.01 铜陵 179052 955129 571649 220136 23376 4614.20 池州 127660 1067764

536409

7369 18462 4011.87 安庆 321964 2548334 1980663 28221 19191 3501.62 黄山

131395

1582909

731014

12266

21747

4295.07

根据2007年安徽省17个市的各项经济指标,利用SAS 软件做主成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表2 原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R= 1.00000.28610.21540.93680.98370.94800.92750.95080.80190.22000.21330.2861 1.0000.68120.56880.20990.47430.39050.04870.71620.69640.86040.2154.6812 1.0000.10540.2111.0896.08570.3449.2487.6710.70110.--------93680.5688.1054 1.00000.89430.97740.93780.81120.89080.48700.49240.9837

0.20990.21110.8943 1.00000.93900.93960.97540.78470.15900.14960.94800.4743

.0896

0.9774

0.9390

1.0000

0.9836

0.8644

0.8802

0.4146

0.44330.92--750.3905.08570.93780.93960.9836 1.00000.86710.83720.39550.40420.95080.04870.34490.81120.97540.86440.8671 1.00000.67570.0267.03030.80190.7162.24870.89080.78470.88020.83720.6757 1.0000

0.4557

0.54030.2200---0.6964.67100.48700.15900.41460.39550.02670.4557 1.00000.64050.2133

0.8604.70110.49240.14960.44330.4042.03030.54030.6405

1.0000??

? ? ?

? ? ?

? ? ?

? ? ?

? ?

-

?--??

表3 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方差比率

序号特征值相邻特征值的差方差比率累计比率

1 6.94941050 3.89747519 0.6318 0.6318

2 3.05193531 2.61575534 0.2774 0.9092

3 0.43617997 0.17086809 0.0397 0.9489

4 0.26531188 0.04427782 0.0241 0.9730

5 0.2210340

6 0.1730077

7 0.0201 0.9931

6 0.04802628 0.03240625 0.0044 0.9974

7 0.01562003 0.00960692 0.0014 0.9989

8 0.00601311 0.00212796 0.0005 0.9994

9 0.00388515 0.00130147 0.0004 0.9998

10 0.00258368 0.00258365 0.0002 1.0000

11 0.00000003 0.0000 1.0000

为了确定主成分的个数和顺序,一般选取它的累计贡献率大于或等于85%[8],由程序运行结果可知,相关系数矩阵中有两个大的特征值6.94941050和3.05193531,前两个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了90.02%,因此提取两个主成分,由主成分载荷(附录图3)可知,第一主成分对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总值、第三产业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零售总额、进出总额变现出较强的相关性,这些变量体现了区域经济的运行质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劲,代表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第二主成分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总值、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这些变量体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特征,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代表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两个主成分综合起来基本能反应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说以说这种主成分分析是合理的。

由于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为63.18%,说明第一主成分是所有原始变量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其信息含量是最大的,所以可以通过计算第一主成分的得分,对样品做首次排序,见表4。

表4第一主成分的排序

城市第一主成分得分第二主成分得分第一主成分排序

合肥 3.41167 1.10518 1

淮北-0.52945 -0.55878 13

亳州-0.72667 0.77711 16

宿州-0.63390 0.99130 15

蚌埠-0.25977 0.33853 8

阜阳-0.46109 1.31714 12

淮南-0.08842 -0.76883 6

滁州 -0.28378 0.55242 9 六安 -0.39137 0.92674 11 马鞍山 0.97980 -2.10840 2 巢湖 -0.30684 0.23768 10 芜湖 0.72682 -0.69552 3 宣城 -0.24961 -0.21001 7 铜陵 0.01995 -1.64605 5 池州 -0.81714 -0.46641 17 安庆 0.15110 0.90921 4 黄山 -0.54130 -0.70131 14

第一主成分的排序可以对安徽各市的整体经济水平做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由于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没有超过85.00%,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可能不太准确,所以要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统计[9]。 3.2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也称群分析、点群分析,是研究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是根据样品或指标的“相似”特征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10]。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的样品或指标(变量)之间存在程度不同的相似性(亲疏关系)。于是根据一批样品的多个观测指标,具体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品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以这些统计量为划分类型的依据。把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或指标)聚合为一类,把另外一些彼此之间相似程度较小的样品(或指标)又聚合为另一类,关系密切的聚合到一个小的分类单位,关系疏远的聚合到一个大的单位,直到把所有的样品(或指标)聚合完毕[11-12]。

在聚类分析中,通常根据分类对象的不同分为Q 型聚类分析和R 型聚类分析两大类。Q 型聚类分析是对样本进行分类处理是根据样品之间的“相似”程度把样品分成不同的类别以便进一步进行判别分析;R 型聚类分析是对变量进行分类处理,分类结果是把“相似”指标归为一类,不“相似”的指标归为不同的类[13]。

再运用聚类分析法对主成分分析法求的出各地区各主成分得分及综合评价值进行最优分割,把样本按区域经济水平得分的高低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分析各类的共同点,找出各地区的优势和差距。在这里,聚类方法选用的是Q 型聚类分析方法,距离采用欧氏距离

1

22

1

[()](1,2,...,)p

ij ik jk k d x y i p ==-=∑, 其中i X ,j X 是p 维空间上的两点[14]。

图1 聚类谱系图

根据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系统聚类的结果如图1(聚类分析程序及部分结果附后),将样本分成四类

(1)第一类:合肥,以雄厚的科技教育实力为特色;

(2)第二类:马鞍山、铜陵、芜湖,以矿产冶金和制造业为主要特色;

(3)第三类:淮北、黄山、池州、淮南、宣城,以人文和旅游经济为特色;

(4)第四类:蚌埠、巢湖、亳州、宿州、滁州、六安、阜阳、安庆,以交通商

贸业和农业经济为特色,这与安徽省17个市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区域资源经济格局基本上是一致的[15]。

4 结果讨论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利用其特有的优势,争取交通线的建设,改善城市综合发展条件,设立国家级开发区,提高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使合肥成为全省综合实力最大、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真正把合肥打造成国内外重要的制造加工基地、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基地及教育基地,为合肥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增长点。

安徽省提出“抓住机遇、开发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的

发展战略,并把重点放在马鞍山和芜湖,此2市迅速崛起,仅用了大约l5年时间就超过了

皖北城市50多年的经济成就。铜陵作为中国最大的电解铜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电子基础材料及元器件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建材生产基地和硫磷化工基地,已经被国家批准为首批发展循环经济“双试点”城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近年来,安徽积极打造“芜马铜”经济圈的新目标,对外开放层次进一步提升,在安徽省率先形成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三外合一、归口管理、全市联动”的经贸格局。蚌埠市在加速工业化进程中,注重结合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鼓励、扶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提升技术水平和打造名牌的实力。淮南的经济发展很快,但是淮南经济的发展不能只靠煤矿发展来支撑,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地方经济的发展。安庆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突破,安庆市被列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亳州确立了精心打造亳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中药产业成为亳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作为农业大市,宿州市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阜阳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首先要立足本地特色,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重点扶植一批有实力的食品加工企业,以点带面,把阜阳的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壮大。

皖南是我国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积聚地,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齐云山等绝妙自然风光名扬天下,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使皖南成为我国旅游观光休闲基地和国际性风景与文化旅游胜地,也成为皖南经济的重要支柱。而旅游资源开发应是山水与文化的交融发展,实现休闲游、观光游、文化游,才能丰富旅游的内涵,提高旅游品位,进而形成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更大的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则,将安徽省资源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则是安徽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达雅. 安徽[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 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聚焦中部崛起[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3] 王学民.应用多元分析[M].2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 王学民.对主成分分析中综合得分方法的质疑[J].统计与决策,2007(8):31-32

[5] 欧俊豪,马逢时,姬孟祥.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主成分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9(3):13—18

[6] 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一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7] 朱道元,吴诚鸥,秦伟良.多元统计分析与软件SAS[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8] 方开泰. 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9] 徐雅静,汪远征.主成分分析应用方法的改进[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6):68—75

[10] 柯惠新,黄京华,沈浩.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

[11] 潘恩沛,方开泰.聚类分析[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

[12] 阮进.SA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13] 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14] 顾世梁.实现动态全局最优的的一种算法[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6.17(1):57-65

[15] 杨建华.2007中国省区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致谢

首先衷心感谢我的导师王莉莉老师,本文从始到终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和亲切关怀下完成的。她富有创造性的见解以及具体的建议使我获得引导和启迪,从而为我确定了整个论文的研究方向,直到论文的定稿,王老师一直为此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此,向王老师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同时,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要了很多同学的帮助,不一一列举,向他们致以由衷的谢意。

附录:

主成分分析的SAS程序

data regional economic ;

input name$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x11@@;

cards;

合肥 1334.20 27566.00 80.02 651.20 602.98 1019846 8535835 4690023 487555 25873 4485.67

淮北 259.19 12674.00 29.07 140.02 90.10 156481 1295306 727449 5362 25323 3373.74

亳州 343.27 6718.00 108.32 96.61 138.04 99080 741576 131**** **** 17114 2999.59

宿州 424.92 7448.00 151.15 123.17 150.60 118897 853659 1148097 4136 18296 3072.00

蚌埠 412.09 12818.00 86.42 158.70 166.97 226182 1382248 1562442 27439 19779 3616.47

阜阳 462.42 5515.00 140.92 154.84 166.66 170333 1136055 1927370 11235 17585 2655.28

淮南 358.71 15699.00 37.90 199.12 121.69 232999 2076024 1090181 7858 31372 3697.52

滁州 443.93 10814.00 114.95 178.57 150.41 221739 1737317 1262378 39553 17753 3820.99

六安 439.83 7216.00 112.11 158.86 168.86 203142 1466257 1609747 20097 17403 3058.20

马鞍山 532.10 42063.00 21.23 351.98 158.89 413729 2772714 865255 216462 31888 6144.87

巢湖 404.62 9809.00 89.89 168.60 146.13 188369 1892670 1219662 17942 19870 3975.67

芜湖 582.12 25933.00 32.00 337.97 212.15 439138 3286980 1658339 86973 22960 5208.42

宣城 336.73 13077.00 65.60 134.41 136.82 218634 2255888 1144270

28138 21558 4285.01

铜陵 286.83 40116.00 7.87 194.32 84.73 179052 955129 571649 220136 23376 4614.20

池州 156.57 10949.00 33.70 59.61 63.26 127660 1067764 536409 7369 18462 4011.87

安庆 593.51 10589.00 113.93 249.14 230.44 321964 2548334 1980663 28221 19191 3501.62

黄山 215.15 15427.00 30.70 81.50 102.95 131395 1582909 731014 12266 21747 4295.07

run;

proc princomp n=11 out=out1 Standard;

var x1-x11;

run;

proc print data=out1;

var prin1-prin11;

run;

proc sort data=out1;

By prin1;

run;

程序输出结果

图1 简单统计量及相关系数矩阵

图2 特征向量

图3 标准化后的主成分得分

聚类分析的SAS程序

Data regional;

input name$ prin1 prin@@;

cards;

合肥 3.41167 1.10518

淮北 -0.52945 -0.55878

亳州 -0.72667 0.77711

宿州 -0.63390 0.99130

蚌埠 -0.25977 0.33853

阜阳 -0.46109 1.31714

淮南 -0.08842 -0.76888

滁州 -0.28378 0.55242

六安 -0.39137 0.92674

马鞍山 0.97980 -2.10840

巢湖 -0.30684 0.23768

芜湖 0.72682 -0.69552

宣城 -0.24961 -0.21001

铜陵 0.01995 -1.64605

池州 -0.81714 -0.46641

安庆 0.15110 0.90921

黄山 -0.54130 -0.70131

Run;

Proc cluster data=regional method=ward nonorm

Std outtree=chshh pseudo;

Id name;

Run;

Proc tree data=chshh n=4 out=out1 horizontal graphics; Id name;

Run;

Proc sort;

By descending cluster;

Run;

Proc print data=out1;

Id name;

By descending cluster;

Run;

程序运行结果

图4 用Ward方法聚成四类时的分类结果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对沿海的部分重点地区和城市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部资源,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总的发展思想是:鼓励先富、带动后富、东西联合、共同富裕、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了明显的差异。总的趋势就是: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中部地区经济又了明显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比价缓慢。各地区经济差距呈拉大的趋势。 以下通过对经济增长率、人均GDP的分析,围绕经济增长下的地区差异现状,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发展规律、区位资源、文化意识、思想观念、人力资源、国家政策等因素造成的地区差异的影响。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经济增长率 GDP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通常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

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协同性分析报告

中国投资银行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协同性分析 作者简介:房国忠(1964~),男,内蒙古赤峰人,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摘要:与英美发达区域经济体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协同性相比,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还存在着非协同因素,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国投资银行发展要实现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相协调,应基于英美发达经济体投资银行发展的经验,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投资银行;区域经济发展;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2674(2006)11-0060-03 各区域经济体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 展密切相关,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区域经济体发展进程中投资银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投资银行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和连接区域证券市场各个环节 的重要纽带。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央对“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深刻认识的确立,投资银行发

展必将对未来中国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及和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发达经济体投资银行与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协同性 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协同性是指投资银行发展与区域经济体经济发展之间协和共生,自成一体地形成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以实现区域经济和投资银行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协同发展的投资银行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高效的组织协调与协和互动的作用。纵观西方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尤其是以美英为代表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现代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在整体上的协同关系。作为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投资银行发展的全过程贯穿着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与区域金融体系中的其他金融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其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和连接区域证券市场各个环节的重要纽带,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同时,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区域经济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带动投资银行业的兴起与壮大,为投资银行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6篇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一): 2016年一季度经济运行状况分析报告 今年以来,我县主动适应外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用心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内部各种用心因素,不断克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新问题和新困难,紧扣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的主题不放松,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开局稳定,发展态势行稳致远。 一、一季度我县八大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在全市状况比较 (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018万元,同比增长7.9%,高比全市0.6个百分点,排全市12个县市区第4位、东部6个县第2位。 (二)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63088万元,同比增长5.8%,低于全市0.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8位、东部6县第4位。 (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1973万元,同比增长14.9%,高出全市0.1个百分点,排全市第6位、东部6县第3位。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783万元,同比增长11.5%,低于全市0.1百分点,排全市第4位,东部6县第3位。 (五)完成财政总收入28389万元,同比增长22.67%,高出全市5.1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2位、东部6县第2位。 (六)实际利用内资275070万元,同比增长21.5%,低于全市0.16个百分点,排全市第6位、东部6县第5位。 (七)实现进出口总额853万美元,完成进度的16%,排全市第4位、东部6县第2位。 (八)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4元,同比增长11%,高出全市0.6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2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76元,增长9.8%,低于全市0.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8位、东部6县第4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2元,增长12.2%,低于全市0.3个百分点,排全市第9位、东部6县第5位。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总体经济平稳。一季度实现GDP250187万元,同比增长7.9%。其中一产业62834万元,同比增长2.4%;二产业65488万元,同比增长4.2%;三产业121865万元,同比增长12.9%。三次产业比分别为25.1:26.2:48.7。第三产业贡献率达77.7%,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二)农业备耕有序。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739万元,增长2.4%,其中农业产值14925.7万元,增长2.2%,林业产值5407.33万元,增长6.8%,牧业产值85721.34万元,增长1.8%,渔业产值3394.8万元,增长5.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89.89万元,增长7.6%。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农业种粮用心性有所下降,尽管国家继续实行农业三项补贴等惠农政策,但仍然对种粮刺激性不大;二是规模种植发展形势良好,经多年培育和措

浙江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与分析

浙江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与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各县市都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区域差距也迅速扩大,沿海与非沿海、沿海内部区域差异都构成了浙江省区域差异的主要内容。影响区域差异的因子是多方面的,历史基础、中心城市规模、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市场发育程度、全球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区位和交通、人口数量与素质和区域发展策略等均对浙江沿海区域经济差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得出实际使用外资、产业结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浙江沿海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区域差异 agdp 发展不平衡面板数据 根据对有关资料分析,浙江经济在原有区域经济水平静态不平衡的基础上,经过动态不平衡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广泛的新增长极,区域间经济水平的差距经历了先有所扩大又逐步收敛的过程。总体上是一种非极化性不平衡发展。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27100亿元,增长11.8%。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年均实际增长8.4%。浙江省2010年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均列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第4位,特别是人均gdp列各省之首。但浙江是地域小省、人口小省、自然资源小省,而且省内地域差异明显,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复杂,山区面积约占70%。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条件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1997

年消灭了贫困县,2001年消灭了绝对贫困乡镇。但是过去的贫困县和贫困乡镇,在今天仍然是欠发达地区或相对落后地区。2009年杭州市的人均gdp达到74924元,而温州市的泰顺县只有9554元,前者竟是后者的7.6倍之多。 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过大的区域经济差距将会产生诸多消极的影响,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首先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采用了极值差率和标准变异系数进行分析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然后对影响nich的因素(历史基础、中心城市规模、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市场发育程度、全球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区位和交通、人口数量与素质和区域发展策略等)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1 浙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的描述分析 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差异可以划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绝对差异是用绝对表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是一种等级水平的差异;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这两种指标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同等重要,二者所包含的意义不一样,不可能相互替代。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必须同时重视绝对与相对差异的研究。为了能全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公司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公司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2012年对于*****有限公司是极具有挑战的一年,为了圆满完成公司全年各项经济指标,我公司在收到201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通知后,积极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对公司上半年的经济情况进行分析,以确保更好的安排下半年的工作,分析结果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市场开发 2012年我公司市场开发指标为万元,1-6月份实际完成万元,占全年计划的,主要项目为 2.经营总量 上半年计划完成产值万元,实际完成产值万元。 3.实现利润 上半年实现利润万元。 4.管理费上交 公司1-6月份应交管理费万元,货币资金上交万元。 5.工资发放及保险交纳情况 上半年员工工资发放到月份,保险交纳至月份,1-6月工资、保险剩余部分将在下期工程款回来之后全部发放以及交纳。 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图表分析(单位:万元):

二、资金流转及使用情况 1.公司1-6月份在施工程为累计收回工程款万元,其主建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公司针对这个问题已定制了专门的应对措施,以保证能及时的收回工程款。 2. (1)、截止6月底,公司在资金结算中心没有贷款。 (2)、个人借款6月底余额213045.07元,全部为在施工程项目经理、公司经理及管理人员所借备用金,正在逐月清理,年底全部清理。 (3)、财务费用上半年共支出元,为银行汇款手续费。 三、合同的履约情况 严格按照各项合同的约定事项执行,材料、劳务合同签订率100%,劳务费用按月按合同约定比例足额支付,无超付现象,无劳务纠纷发生;由于资金紧张,材料欠款不能按合同约定比例支付,更无超付现象,无法律纠纷发生。 四、项目责任成本控制情况 1、成本分析 公司上半年预算成本万元,实际成本万元,成本降低额万元,成本降低率。 *********项目主要亏损为人工费亏损。造成*********项目项目人工费亏损的原因是劳务分包费以平米包干计价,远远超出定额中人工费单价。 2、公司工料分析 见附件 3、影响经济效益的原因 人工费:就目前市场而言管理费率越来越高,劳务公司的管理费居高不下,且公司现有劳务资源缺乏,造成有工程没有劳务队,有劳务队,但素质不高,劳务施工过程中造成浪费、返工情况严重,无形的增加施工成本。 材料费: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各项大宗主材的认价程序较往年越来越透明化。甲方参与力度越来越大,公司目前已建立部分协议用户,但远远不能满足正常施工需要。资金瓶颈也是制约公司材料费居高不下的突出原因。 机械费:全部用于支付电费以及劳务队的机械使用费用。

3-1-2中国三大自然区和三大经济区域差异[1]

必修三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差异(2) 【考纲要求】1、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内部在自然地理特征与人类活动方面的南北差异。 2、能够区分三大经济地带、说明不同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全面分析不同经济地带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考点点拨】 一、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三、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例1.读中国地理要素分界线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a 、b 、c 、d 各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a 是旱作与水田农业区的分界线 ②b 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③c 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④d 是东西部人口的分界线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图中a 、b 界线叠加,可能划分出的区域是( ) A .牧区、农耕区 B .干旱区、半干旱区 C .汉语言区、少数民族语言区 D .发达区、欠发达区 四、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高原边缘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大; 高原内部相对高度小,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小 a b c c d d

例2.读“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图”,回答(3)~(5)题。 (3)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 .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 .重庆市属中部经济地带 D .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4)我国西部经济地带的“大开发”应首先注意的问题是 A .有步骤地重点治理和开发大江大河、能源、矿产等资源 B .大力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沿边贸易,扩大旅游创汇 C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绿洲农业和林牧业 D .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草,因地制宜地退耕还林还草 (5)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 .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 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右上),完成1—3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 ——洪涝灾害 B .b ——土壤肥力 C .c ——灌溉水源 D .d ——生长积温 3.C 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 A .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 .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 .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 .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不同区域的形成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4~6题。 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 的洪涝问题,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 东西交通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 10个 省级 行政区 位于西部 边远地区, 少数民族 聚居区 有70%国境线,利 于边境贸易,能源、 矿产和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水力资源丰富 工农业基础薄弱,交通落后,科技文化不发达,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生态恶化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开发能源、矿产成为中国动力基地

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景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报告

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景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报告 课程:国际贸易 专业:国际工商管理 年级:14级 姓名:江新周 学号:1469001005 时间:2016年12月21日

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景及其对中国经 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报告 一、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的程度和广度明显增强,中国沿边地区与毗邻周边国家的对外经贸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因此,对于本选题的研究,将进一步明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景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正文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国内学者大多通过比较分析,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或形式 进行概括总结,诸如欧盟、东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日本的雁行模式、美国的亚太扇形模式等。 (1)张纪康从动态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区域一体化形成中相应的实质基础及其形式,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种实现形式归结为四种一是市场导向和政策导向相结合的一体化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二是市 场导向型的一体化,分为欧盟和没有正式协议的市场导向型一体化,如东亚地区各国三是政策导向型一体化分为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双边一体化协议如墨西哥、智利,并在对比分析中进行了条总结。文章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出发,探讨和分祈了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形式,即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认为自由贸易区是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提出南二匕型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向。 (2)汤碧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动力机制入手,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分为制度导向一体化和市场导向一体化是从对外联系程度看,又可分为封闭型一体化和开放型一体化。现实中,欧盟是制度导向和封闭一体化的典型而则体现为市场导向和开放一体化。 (二)、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分析 (1)上海经济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可行性 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的形式将是建立在区域性自由贸易区基础上的上海合作组织统一经济空间。上合组织促进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理论中,认为推进中国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应该成为国家和自治区的重要战略选择。但龚新蜀,刘庆岩从上合组织框架下经济合作制约因素及原因分析入手,认为由于各成员国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贸易依存度不高并且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相互投资,导致各成员国的经济合作具有一定难度。应通过加强机制化建设,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以局部带动整体,加强经贸合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实力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促进投资多元化发展等四种途径来推进上合组织的经济合作。 (2)中国一一东盟自由贸易区 陈裴对东盟区域贸易合作的贸易效应进行了事后研究,研究结果是东盟区域贸易合作在扩大区域贸易合作方面作用有限。邱丹阳,运

关于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学习心得体会 一、对民营经济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理解 “经济活动分析,又叫经济分析,是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简称。它是反映经济分析研究所获得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计划发展指标、统计数据和调查研究所获得的资料为依据,以正确评估、总结发现规律,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胜利完成任务为目的,运用现代科学经济理论和科学分析方法,对特定范围(地区、部门、单位)经济活动(包括生产、销售、成本、财务等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不管是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单位,只有经常分析经济活动,才能情况明、眼睛亮、心中有数、脚步不乱,顺利地开展各项经济工作。”(引自《财经应用文写作教程》文天若著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按照上述观点,可以将经济运行分析理解为:经济运行分析就是对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成果及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按照科学的政治经济学观点,结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预定计划指标、统计数据和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资料为依据,运用统计分析和综合分析的方法所进行的旨在找出其运行特点、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性分析判断活动。其目的就是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以便吸取教训、指导未来。 我们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作的民营经济运行分析,一般是运用统计资料和调查获得的经济信息,与历史同期纵向或与全国和其他省、市、县横向对照、比较和研究,就其经济内容、运行过程、显著特点、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判断。通过经济运行分析,真实反映当地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也正是我们开展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目的。 二、抓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意义 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是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编委明确规定:中小企业局是指导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其主要职责之一,是拟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监测、分析中小企业运行态势;承担中小企业分类、信息收集和发布工作;拟定并落实中小企业发展调控目标和措施。要履行好上述职责,必须首先作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职能转变后,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加强经济工作的宏观调控方面。具 体讲,就是通过研究制定方针、政策,引导和调控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中小企业局作为指导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必须把握民营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针对民营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这样才能保证各级政府适时调整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必须适时搞好 调查研究,分析运行动态,及时发现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向政府提出应对措施和政策调整建议,为企业发展提供导向性意见,这样才能达到为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发挥部门应有的职能作用。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综述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摘要】:由于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得的巨大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的经济差异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人均消费东部要高出许多,而西部有的甚至还停留在解放前的状态。 由于地理文化的差异造成现在的现象。正文更加充分揭示了差异的原因以及实证分析。 。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 引言: 中国20多年经济改革所取得的绩效已经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的奇迹”,而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地区间差距的扩大迹象,正在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们注意的焦点。与此相平行的是,大多数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或问题的早期研究,一般是将中国经济视为一个同质的整体,而近来的理论研究则越来越注重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和数据可得性的差异,已有研究中对地区的划分,按划分程度的粗细,通常包括:按行政单位划分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沿海和内陆,城镇和乡村。少数研究中也有按华北、东北、东南、南部和西部五大区划分,以及以长江为界划分的南北。 地区差距是指经济、社会以及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素差距组成的“集合体”,即地区间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差距。在经济学研究

中,衡量地区差距的指标,主要集中在人均或者劳均GDPGNP 人均收入,人均消费等,少数研究中也涉及其他一些社会指标,如平均受教育年龄、人均卫生支出,有的甚至构造了系统的指标体系。本文关注的核心是各地经济增长水平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所采用的指标大多是反映地区产出或收入差距的指标,如人均GDP不同省份的有效人口增长、人均消费等。 中国的学者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差距的研究还是相当多的,不管是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都有很多的文献去查。笔者基于今年9月份2006 年的统计年鉴,从实证方面做一个时间上的跟进,以及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正文:(一)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 我国地区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即随着开放进程的推进,开放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关系逐渐凸现出来,同时地域差异被放大。在开放的第一个阶段,全国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相对生产增长率,也即相对人均产出增长率并不必然位于全国前列,如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广东、浙江、海南、江苏、福建、山东等地,劳动生产率排在全国前10名之内,而同样是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北京、天津、辽宁和上海的劳动增长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很显然,在这个时期内,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为下一阶段各地的进一步开放做了准备,但总的来说,开放对各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地方优势并未随着开放得到充分发挥,此时开放的地域性差异不显著。在开放的第二个阶段,广东、上海、天津、福建、江苏、浙江及山东处于全国开放的前十位,而它们所对应的1995-2003年的生产率提高分别排在第8 2、1、4、7、3、9。这也表明,在开放的第二个阶段,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劳动生产增长率相应较快。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逐步显现出来,开放的地域差异

社会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分析 环境质量是住宅小区健康要素中的最为直接的因素,是绿色健康小区最为鲜明的标志, 因此,环境监测工作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 环境监测推进健康住宅的建设进程。 一个小区是否具备绿色健康的品质,地产企业不能自封,必须通过严格的环境监测工作,给出科学、合理的度量,用科学的事实来说明小区是否具备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饮水、安静的环境,是否具备具有良性调节作用的生态环境,以科学的数据来评定健康住宅小区“绿色健康”的特色,确定小区绿色健康的品牌,增强其在地产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如果所测小区与健康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可以根据环境监测结论,有的放矢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避免或减轻相关的污染因素,进一步改善小区环境质量,使之更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不断地将住宅小区有害于健康的因素缩小,将小区的绿色健康性放大,化病态住宅为绿色健康住宅,使济南市的地产业沿着绿色健康的良性轨道发展。 环境监测使绿色健康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从小区的环境监测工作透出的是地产开发企业对购房者的一种人文关心,更新了经营理念,从追求经济利益转向追求社会效益,从追求利润转向追求对消费者的健康的关注,由此架起了售房者和购房者相互信任的感情桥梁,增强了地产企业的信誉度,增强了购房者的购买欲望和信心,使“售房者卖的放心、购房者买的舒心”,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可以说环境监测在带给地产开发企业社会信誉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限量的经济效益。 环境监测为地产企业打造“绿色品牌” 在这方面,济南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对阳光舜城的评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阳光舜城可以说是健康住宅小区,它的成功与市环保所的环境检测和评价工作密不可分。阳光舜城宣传的主题是“千佛山下,健康人家”。其中的健康因素,依据的就是市环保所为其所做的小区环境检测、评价材料--小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生态现状等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年均超过9%的经济增长速度创新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国土面积辽阔、区域发展条件差异性较大、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原因,导致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正在引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了计算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的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极值比率等多种方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1978年之后,中国的绝对差异一直呈扩大趋势。从人力资本、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地理区位、市场化程度和政府政策六个角度探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就缩小各地区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统计分析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of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 nin g-up policy was put into effect in 1978, China had developed into the sec ond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with an econo mic growth rate of more tha n 9%, which is regarded as a miracle in the huma n econo mic growth history. .But because of vast territory, the differe nee of area developme nt con diti ons, the imbala need resources distributi ons, the regi onal econo mic differe nee has become eve n more serious. The in flue nee of enlarging regi onal econo mic differe nee on economy and society can not be n eglected. This paper carries out statistical an alysis to the regi onal economy differe nee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uses many kinds of methods such as coefficient of standard deviation, extremely ba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extreme value rate. The statistical an alysis in dicates that the absolute differe nee has eon ti nu ous enlarging since 1978. The thesis an alyzes the reas ons from six aspects, and also gives some suggestio ns on how to reduce the gap. Key words: regi onal economy; regi onal econo mic differe nee; bala need developme nt; statistical an alysis

《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8)》

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2018)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18年6月22日

目 录 内容摘要 (1) 第一部分 区域经济金融运行概况 (3) 一、区域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3) 二、区域金融运行总体情况 (5) 第二部分 各区域板块经济金融运行 (8) 一、东部地区经济金融运行 (8) 二、中部地区经济金融运行 (10) 三、西部地区经济金融运行 (12) 四、东北地区经济金融运行 (14) 五、主要经济圈与城市群发展 (16) 六、区域金融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情况 (17) 第三部分 区域经济与金融展望 (19) 附录 专题 (21) 专题1 各地区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情况研究 (21) 专题2 房地产市场分析 (26) 专题3 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流动性管理情况分析 (29) 专题4 消费金融发展研究 (32) 专题5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助推脱贫攻坚 (36) 表 表1 2017年各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和增长率 (4) 表2 2017年各地区进口总额比重和增长率 (4) 表3 2017年各地区出口总额比重和增长率 (4) 表4 2017年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占比情况 (5) 表5 2017年各地区人民币贷款发生额占比利率区间分布 (6) 表6 2017年各地区地方法人银行机构部分运营指标 (7) 表7 2016~2017年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概况 (9) 表8 2016~2017年中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概况 (11) 表9 2016~2017年西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概况 (13) 表10 2016~2017年东北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概况 (15) 表11 2017年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 (16) 表12 2017年三大经济圈主要经济指标 (16) 表13 2017年各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和增长率 (26) 表14 2016~2017年各地区住房抵押贷款价值比 (28) 表15 2017年各地区房地产贷款比重和增长率 (28)

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年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年我公司经济形势从总体上看运行稳健,走势良好,保持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经济运行特点 1、营业收入大幅度增长。**年实现营业收入**万元,超计划 * %,比上年 增加**万元,主要表现在两个子公司的汽车销售业务上,汽车销售量比上年增加 *台,增加**万元,汽车销售增加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⑴、汽车消费受国家政策影响比较大,如成品油税费改革、车辆购置税的下调等;⑵、私人购车带动了整个汽车销售市场;㈢、瞄准市场,主动出击,充分发挥二级销车网点的作用; 2、公司盈利水平逐步提高。**年实现利润**万元,为年计划的 * %,比上 年增加*万元,主要得益于两个控股子公司经济运行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效益大幅提升。 3、改装车新产品的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年开发的二个新产品高压清 洗扫路车和后装式压实垃圾收集车技术含量、附加值、价格均比原有产品高,方向是符合国家环保产业的垃圾车、洗扫车。 二、面临主要困难 1、改装车产品订单严重不足。受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变化调整,汽车产品须 达国Ⅲ排放,我公司原有的产品公告取消了3个,使改装车生产销售滞缓,**年生产改装车*台,仅为年计划的60%,又由于改装车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售价格难以提升,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使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企业生产经营和决策面临严峻考验。 2、本公司固定成本费用难以消化。**年新增房产税 *万元,土地使用税 * 万元,因厂房工程峻工结算工作于本年12月结转入固定资产,次年1月起计提折旧,为此下一年将新增折旧费、土地摊销等 ** 万元左右,如若没有新的经济业务增长点支撑,公司成本费用难以消化。 3、工程借款利息负担沉重。 **年止本公司借款本金为**万元,利息共计* 万元,次年预计将发生利息费用*万元,由于工程已全部峻工结算,借款利息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加大,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有一些制度性因素,还有历史地理环境资源等因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不断分化的现状。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名牌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名牌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名牌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实施名牌战略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名牌就是质量、技术、信誉、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高度统一既体现了“好”又反映了“快”实践证明名牌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扩大市场份额树立城市形象具有显著的作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实施名牌战略高度重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更好的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名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我局作为全市实施名牌战略的组织牵头部门如何更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名牌经济的拉动作用为此组织对全市名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名牌经济现状 近年来我市实施名牌战略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企业积极投入名牌建设为主体政府大力引导、扶持、培育、发展、宣传名牌社会各方积极支持推进名牌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名牌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从竞争力角度看一个城市的竞争实力主要取决于其比较优势而一批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的崛起过程就是该地区比较优势的形成过程。

近年来我市名牌企业高举自主品牌大旗以优质高新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名牌规模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发挥明显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在金融“寒流”中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1、名牌总量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市政府制订了“十一五”全市名牌战略实施纲要制订培育发展名牌的规划出台了实施名牌战略的扶持激励政策。目前全市有有效期内中国名牌产品27个名列全省第三(苏州63个、无锡34个)全省中国名牌产品232个我市占全省的比重11.5%;有166个__名牌产品列全省第四位(苏、锡、南京)全省__名牌产品1683我市占全省的比重10%;328个__名牌产品。 2、名牌经济贡献份额明显提高。在规模上2008年全市名牌企业工业销售额为140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额的27.6%比上年增加了378亿元。而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不足8%的445家名牌企业创造了全市近27%的工业增加值。在效益上2008年全市名牌企业实现利润为8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额的28.32%高于全市同期规模以上利润增幅7个百分点反映名牌企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税收上2008年全市名牌企业实现税收为4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税收总额的比重为29.36%在出口创汇上,20_______年全市名牌企业出口创汇额达35亿美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出口创汇额的29.91较上年净增11亿元。近三年来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年市场销售额以33.7%以

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棉纺行业2006年1-9月份经济运行分析 1 棉纺行业总量增长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1-9月份我国规模以上棉纺行业企业数量为8614家,该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07亿元,同比增加25.75%;资产合计4796亿元,同比增加16.47%;实现销售收入4577亿元,同比增加26.28%;完成利润总额151.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70亿元,同比增加43.30%;完成出口交货值639.0亿元,同比增加14.34%;行业整体从业人数270.78万人,同比增加5.23%。由此可见,棉纺行业总量增长势头良好,并为我国经济、财政、出口和就业作出了

重大的贡献。 2 棉纺行业经营环境变化 2006年1-9月份我国棉纺行业产品销售收入为4577.26亿元,产品销售成本为4163.93亿元,产品销售税金和附加为19.84亿元,由此可计算出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和附加)为393.48亿元,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为8.60%;由于利润总额为151.23亿元,可算出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即所得税之前的利润率,也称税前利润率)为3.30%。经营环境的变化直接阻碍销售成本,从而导致毛利和利润总额出现相应的变化。 3 棉纺行业期间费用变化 2006年1-9月份我国棉纺行业销售费用为59.67亿元,同比增加

20.60%;治理费用支出为114.38亿元,同比增加11.92%;财务费用为65.79亿元,同比增加14.67%;其中利息支出56.70亿元,同比增加13.71%,讲明债务作为棉纺行业要紧财务负担仍然较重;三费总计为239.84亿元,同比增加14.73%;三费比率为5.24%,上年同期为5.77%,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表明期间费用相对降低。 4 棉纺行业单位产品经济规模变化 从单位产品经济规模变化情况看,2006年1-9月份我国棉纺行业中相关于每米单位的棉布产量而言,其单产值为25.77元/米,单成本为22.67元/米,单毛利为2.16元/米,单三费为1.34元/米,单利润为0.83元/米,单库存为1.63元/米,单出口为4.37元/米。由此看来,假如把单产值近似看成每米棉布产量的行业平均参考价格,那么其单成本约占87.99%,单毛利约占8.37%,单三费约占5.21%,单利润约占3.22%,单库存约占6.33%,单出口约占16.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