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

浅谈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
浅谈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

浅谈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

小学一节课只有40分钟。如何科学合理地用好这40分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就小学三年级数学,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钻研教材,备课充分

怎样使数学课上得有滋有味?这是教师们一直追求探索的问题。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充分估计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把课备在嘴上,要做到胸有成竹,出口成章。

二、掌握学生心理,公开教学任务

教师应当抓住学生好动的心理,讲清当堂的教学任务和要求,要教、学两方面都做到心里有数。如果任务完成得早,可以做些与数有关的智力游戏,如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简算和不简算对抗赛,完成不了就要拖课,因为拖课是学生感到最伤心的事,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师生之间达成默契,一下子形成了强大的信息场,学生都能静下认真听讲,学生做到了,教师应当守自己的诺言,按时下课,不拖一分钟,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控制讲课速度,注意信息反馈

教师给学生信息,学生接受了,教、学两方面都进入各自的角色,教师应及时进行新课。同时,教师的教态要优雅、自如;语言要生动、幽默。总之,教师在课堂里一切表现要恰到好处,这是征服学生心理的一种手段。如:有一位学生计算一家一个月要用自来水1000吨,教师问:这个人家有没有游泳池?通过点拨,学生自己也感到好笑。就这一笑,发展了学生的正确思维。

学生只要听进去,理解了,会做了,教师不再重复,因为重复劳动使学生赶到厌烦,同时也是教师的一种额外负担。所以,教师必须控制见讲课述度,根据学生接受的程度适时改进,决定增删讲课内容,及时修正教案。

四、因材施教,调动后进生积极性

在课堂里,即使每个学生都认真听讲,都希望教师不拖课,可接受能力绝不是个个一样的。教师首先要求后进生寻找自己会做的题目。为了节省课堂的每一分钟,争取教师按时下课,后进生必须奋起直追,效果比较理想。最后难题自然留给优等生。这种做法,既调动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时教师还可当堂设计竞赛题,让后进生和优等生进行对抗赛,有好多次竟然后进生得胜。这样的课,上得既有滋有味,又很有效果。

五、当堂完成作业,一次计算正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