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作文之肖像描写

片段作文之肖像描写
片段作文之肖像描写

片段作文之肖像描写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赏析经典肖像描写片段,掌握并运用肖像描写的方法。

2、通过当堂训练与互评充分理解通过肖像描写,要能暗示出人物的身份及社会地位;

要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及内心世界;要能显示出人物的遭遇及生活经历”的肖像描写观。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今年中考,片段作文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全新的题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片段作文的一种类型一一肖像描写进行探讨。

二、整体感知

1、肖像好比一个人的名片,能给人以最为直观的印象。我们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总结:肖像即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体态、身材、服饰、神情、姿势和风度等。

2、你认为下面的肖像描写是否成功?

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对弯弯的眉毛,脚穿一双旅游鞋,身材不高也不矮,梳着两个小辫儿,手上戴一块塑料手表,你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我的同桌。一一(学生习作)

3、你认为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导出:三个“要能”,一是要能暗示出人物的身份及社会地位;二是要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及内心世界;三是要能显示出人物的遭遇及生活经历。

三、名著举例: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着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一一《孔乙己》

1、分析鲁迅先生对孔乙己肖像描写的目的?

(1)展现社会地位及人生遭遇:从孔乙己站着喝酒、衣衫破旧、脸上常有伤痕,可以看出他穷困不堪的景况和被人侮辱的地位。“花白的胡子”可以表明他的年龄,青白的脸色表明健康状况。

(2)表现性格特点:尽管如此,他仍满口之乎者也,不想脱去长衫,充分表现了他的虚荣心;“身材高大”,说明他有劳动能力而不劳动,长衫多年不洗不补,更可看出他懒于劳作;“乱蓬蓬”也说明他懒于修饰。这种好吃懒做的性格也从肖像中表现出来。

读了这段文字,孔乙己“穷” “懒”“迂”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我们脑中络下深深的痕迹。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 少年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是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一一中年闰土

本段文字着意描写了闰土的灰黄的脸色、深深的皱纹、红肿的眼睛、破毡帽、极薄的棉衣、粗糙的手,通过与少年闰土的比较,形象的刻画出中年闰土,饱经忧患,极度贫

困,整日在磨难中挣扎的情形。

四、作文讲评:

肖像描写的目的主要体现为三个“要能”,那是不是有这个三个“要能”的肖像描写就是成功的肖像描写呢?

情景分析:《两角钱》一文有许多精彩的肖像描写,它的结尾写到小民工“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你对此时此境的小民工做一个肖像描写,要求情境..相符,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情境: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

问:分析小民工在什么时间,什么样的境况下再次绽放出笑容?

境况:小民式第二次笑是因为:当发现自己把钱递过去后,对方很坦然甚至很感激地接受了,自己的内心顿时豁然开朗,当对方第二次来到邮局,不管来意如何(无论是还钱还是友好搭讪),小民工已经在精神上觉得对方跟自己是平等的,对方认可了自己的行为,在心理上的欣然接受,而且第二次见面有熟人的感觉,才会有天真的、干净透明的笑容。

交流研讨:以下三位同学是对中考模拟卷《两角钱》当中的小民工进行的肖像描写,同学们点评一下哪个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甲同学:他大概四五十岁的样子,一身橙色的装扮沾着尘土。粗糙的面容却有着一双澄澈的眼睛,宽大的肩膀仿佛能顶下整个世界。清晨,街上的人寥寥无几,他对着每个路过的人都问候了一句:“早上好!”我走过去,他也给了我一个灿烂的微笑,他的微笑胜似太阳,给人无限的温暖。

乙同学:他黝黑的脸庞上又绽放出含蓄的笑容,嘴角微微上扬着,洋溢着的开心如同阳光一般灿烂而无法掩盖,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幸福,似乎刚刚得到帮助的是他自己。他的手不自在地扯着沾满灰尘的工装的衣角,不好意思地说:“这个……真的不用谢啦……”

预设问题:

(1)两位同学的肖像描写都体现了人物的性格、身份,哪个更好?

(2)两位同学写的内容哪一个更贴近原文?

(3)哪位同学描写的人物肖像更符合当时人物的心理?

五、写法点拨:

符合文章情境需要做到……

(1)关注人物性格、身份;

(2 )关注文章的情节发展;

(3)关注此时人物的心理变化,一切景语皆情语;

(4)关照前文的环境描写,前后呼应;

(5 )进行适当的符合文意的创作。

六、课堂训练

情境:天色渐晚了。你因为贪玩没有准时回家,你的母亲四处寻找你,当你在你家门口徘徊时你的母亲回来了。请结合情境对母亲进行肖像描写,表现母亲此时的心境。

片段作文之肖像描写(资料)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

一、名著举例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着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一一《孔乙己》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 少年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是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一一中年闰土

二、作文讲评

《两角钱》\

①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那天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②我寄了一摞子信,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100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邮局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100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服务员不大乐意。

③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十四五岁的样子,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不用说,也是工地上的民工,跟着大人们一起来寄钱。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7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更让我感到奇怪。

④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100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就差两角钱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那位服务员差点吵起来。

⑤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地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小民工,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话,他羞涩的脸红了。我接过钱,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是两角钱,也是他的血汗钱。我谢了

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⑥接过两角钱,服务员的脸上呈现了笑容。邮戳在信件上欢快地响了起来。

⑦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100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子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⑧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们还没有汇完钱,他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为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⑨走到他的身边,我突然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尤其是帮助那个看起来比自己大或强的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句:还没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⑩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到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去。不过。我有时总会想,没有还给孩子那两角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两角钱》一文有许多精彩的肖像描写,它的结尾写到小民工“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你对此时此境的小民工做一个肖像描写,要求情境..相符,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情境: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

甲同学:他大概四五十岁的样子,一身橙色的装扮沾着尘土。粗糙的面容却有着一双澄澈的眼睛,宽大的肩膀仿佛能顶下整个世界。清晨,街上的人寥寥无几,他对着每个路过的人都问候了一句:“早上好!”我走过去,他也给了我一个灿烂的微笑,他的微笑胜似太阳,给人无限的温暖。

乙同学:他黝黑的脸庞上又绽放出含蓄的笑容,嘴角微微上扬着,洋溢着的开心如同阳光一般灿烂而无法掩盖,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幸福,似乎刚刚得到帮助的是他自己。他的手不自在地扯着沾满灰尘的工装的衣角,不好意思地说:“这个……真的不用谢啦……”

三、课堂训练

情境:天色渐晚了。你因为贪玩没有准时回家,你的母亲四处寻找你,当你在你家门口徘徊时你的母亲回来了。请结合情境对母亲进行肖像描写,表现母亲此时的心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