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人物形象特点

诗歌中人物形象特点
诗歌中人物形象特点

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

一、鉴赏人物的切入点: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

(2)明确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明确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二、人物形象鉴赏的答案组织落脚点

(1)是一个()形象。

(2)通过()手法(记叙、描写如:外貌、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等),表现出了人物()特点。

(3)表达了作者()情感。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析】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抑郁悲愤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

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8.游子、思妇的形象。

远思乡诗往往传达出诗人的相思离别之苦和羁旅惆怅之思。

如《行行重行行》中的“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是一首思妇怀念远方游子的诗。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

练习:

1、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析】(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2)诗人通过记述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的遭遇,

(3)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析】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愿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3、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点绛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析】(1)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2)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3)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轻视的一面。

4、初冬夜饮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会昌二年,四十岁的杜牧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诗可能作于睦州。“欢”,“欢伯”的简称,即酒。

问:诗中第二句描绘的是怎样一个诗人形象?最后一句表述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析】第二句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形影自伤,更觉寂寞悲凉。“霜”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更增迁徙之苦,只此四字,总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饱含了多少辛酸!

最后一句凝聚着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

一、景物形象鉴赏常见题型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景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1、注意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注意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注意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三:答案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一)看画面形(组成、远近等)、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二)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练习:

1、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通过描写初春时的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绘制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2、(04年高考)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问: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后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朱淑真,宋代女诗人,自号幽栖居士,出身仕宦之家,曾随夫游宦吴越荆楚之间,相传她婚姻不遂,抑郁而终。

答: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2、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3、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诗歌中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诗歌中人物形象分类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6、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7、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大志落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形象栩栩如生。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9、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10、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1、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杜甫的《石壕吏》、《兵车行》则是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情感。 12、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杜牧《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将有情人别离时独特的表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诗中两位依依惜别的多情人形象缠绵深挚,别有一番风神韵致。13、辛苦劳作、纯朴善良的形象如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一个年迈而善良的卖炭翁的肖像,劳动之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这样一个最下层的劳动者多么生动、感人,令人扼腕悲叹。 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常用词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一、常见命题方式: ①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②这首诗歌中的某物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答题模式 1、概括形象的总体特点 用两个四字词语或四个两字词语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 (本诗描写了一个…………的……人物形象。) 2、结合诗句分析其特征 结合具体诗句,描写诗歌(加上想像的翻译);有手法点出手法。 诗歌中哪些具体词句,具体表现了人物的哪些特征。 3、形象意义 作者的感情,理想,追求等。 表达了诗人……情感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导学案 一、真题预习 1,(2010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访隐者[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2、2013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竹轩诗兴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二、知识解说 (一)什么是诗歌中的形象,大致分类?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1)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雨霖铃》中的“我”、陶渊明《饮酒》中所塑造的形象)。也指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形成画面、意境。 (3)事物形象:咏物诗的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二)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 (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感知形象。如杜甫的《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要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分析“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意象,还要了解“老马识途”这个典故。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但仍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秋风”等意象比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以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对诗中人物形象描写,通过其语言、肖像、动作,特别是细节描写,体悟情感,定格形象。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结合诗中的“逢”“抱膝”“伴”“说”等动词,再联想当时作者客居在外的情景,可以将形象定格为:刻画了除夕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 (3)结合背景,展开想象,把握形象。 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就要联系作者的身世来分析。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降职。幽州台:战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师的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了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概括为: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三)人物形象鉴赏题答题步骤? (1)答题步骤分三步: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另一类是抒情主人公形象。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其笔下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社会的看法、人生的感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如《诗经·氓》中刻画的勤劳善良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中塑造的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等形象。 抒情主人公形象: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诗歌是诗人主观感情的产物,必然常有诗人的痕迹。我们通过他的所见所为所想,可以想象出诗人的形象特征。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诗人描绘的山村清幽明丽的景色,我们窥见了诗人闲适超脱的隐者形象;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通过诗人描述的由官场回归田园的生活及乐趣,我们窥见了诗人蔑视官场、清高傲世的隐者形象;曹操的《短歌行》,通过诗人对时光易逝、去日苦多、功业未成的慨叹,我们窥见了诗人求贤若渴、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政治家的形象等。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型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型: 1、题型一、诗歌人物规范性鉴赏 1)答题规范: (1)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或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2)提问变式:简析下面这首诗歌的人物形象,并说明通过这一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答题分析: 一般的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歌人物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内容和语句分析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说明,最后,交代一下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的作用。 答题规范:答案应有以下三部分构成:?的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人物形象的总体特征及身份)。 ②从诗歌中找出能表现这一形象特点 的内容加以分析说明。

③人物形象的意义或表达效果(诗人 通过人物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或蕴涵的道理等。) 2)答题例析: 例析1、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 1、诗歌描写了一个有报国之志却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2、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例析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练习(及答案)

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 1、阅读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要点一)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要点二)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要点三) 2、阅读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说说诗中的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夜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参考答案】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孤独的游子形象。(要点一)从诗中“逢”、“伴”、“夜深坐”、“说着远行人”等动作和心理描写上可看出,这位游子在佳节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要点二)作者通过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要点三) 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参考答案】本词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形象。(要点一)开头景物具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皱了思妇的心;闲逗鸳鸯、揉搓杏蕊的细节,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鸭等动作情态体现了更深的愁苦相思及孤单寂寞。(要点二)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要点三)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将军形象? 塑造了一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将军形象。颈联写将军返营驰骋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与其前面射猎时飒爽英姿相吻合。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尾联写将军猎归所见之景。遥遥“回看”向来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写出了将军归后的踌躇满志与从容自得的心境。同时抒发了作者人生志远、意气风发的豪情。(意思对即可)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余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诗纯用白描,不做作,不涂饰,朴素自然,平淡疏野,诗人在给我们展现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的同时成功摄取了一个农村儿童的形象,试对该形象加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勾画了一个热情纯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题葡萄图(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步骤1)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步骤2)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登科后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①试析这首诗塑造的人物形象。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无比喜悦,得意扬扬的及第抒情主人公形象。(以上为第一步“整体界定”)首联即直抒胸臆,从今昔对比中突出及第后的狂喜之情态,次联更敷以“疾”“看尽”等词,夸张地写出了内心的得意。同时有以“春风”兼喻皇恩之意。(以上为第二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塑造无疑还寄寓了作者对皇恩浩荡的赞颂。(以上为第三步“揭示作用”) 8、阅读下面两首同题诗,说说两位作者所塑造的王昭君形象是否一致,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王昭君唐白居易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峨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王昭君清刘献廷 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参考答案】: 两诗虽都假托王昭君的口吻来写,通过语言来塑造形象,但所塑造的形象是不一致的。 白诗塑造了一位思念故土的昭君形象。(要点一)“何日”一问,写出归国之心切;“莫道”一词则将其忧虑、哀楚表现的淋漓尽致。(要点二)表达了诗人对王昭君的深深怜惜之情。(要点三)刘诗则塑造了一位愤世的昭君形象。(要点一)“何足”一词既是对画师讥讽,又把矛头指向汉主以貌取人的做法;三、四两句质问汉主,为像自己一样被埋没的宫女鸣了不平。(要点二)诗人通过王昭君这一形象,将批判的矛头直接对准封建王朝的后宫制度。(要点三)

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2、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3、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注:诗人自绍圣初因修国史被政敌诬陷遭贬,到徽宗即位,政治地位才略有改善。建中靖国元年(1101),出了四川,次年(即崇宁元年),又从湖北沿江东下,经过岳阳,准备回到故乡去。这时,他已被贬七年。 问:诗中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4.燕岩垂钓 万里蓝天开俗眼,一江碧水净凡尘。 依依绿柳垂丝饵,且学姜公钓渭滨。 问题:诗中的诗人是一个什么样形象? 5.分析下面诗歌的人物形象。贫女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②俭:通“险”,怪异。时世:当代。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 6.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观猎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7.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教案

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教 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教案 授课人: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王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确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领悟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3)、掌握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之美 【教学难点】:领悟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教学重点】:领悟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掌握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学生情况】高三理科班学生,文学素养不高,对诗歌鉴赏有畏惧心理,做题的主要问题是“生搬硬套,捕风捉影”。 【教法和学法】:教师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由熟悉到陌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把握规律。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领悟考点 (一)、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古诗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人物形象。 分类:一、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人形象)。 二、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二)、品读技巧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分析诗人形象。 ①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驿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游子形象。②“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摇曳烛火之下,遥想着家中亲人大约也正在灯下念叨着远行的自己。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①这是一个清高孤傲的钓鱼翁形象。②在寒冷寂静的环境里,渔翁忘掉一切,专心钓鱼,虽然孤独,却又在严酷环境的烘托下显出了一份与众不同的清高、傲然。③这个被美化的渔翁形象,寄托了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 (三)、答题技巧 常见设问: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诗歌鉴赏方法五、诗歌中的形象分析、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方法 五、诗歌中的形象分析 (一)、鉴赏人物形象 1、鉴赏古诗,应该充分考虑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 鉴赏古诗,应该充分考虑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古诗的形象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分析: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一是意象,一是诗歌中的人物典型。主要是意象。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 2 )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掌握诗中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情节刻画法。②烘托渲染法。③对比衬托法。④牵引法。⑤寄托法。 2、理解诗意,借助想象和联想再现形象。 例:崔颢《长干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开朗外向、热情大方,又略显娇羞的少女形象掌握鉴赏角度,明确答题步骤。 3、掌握鉴赏角度,明确答题步骤。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思想情感或观点态度)。 例: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 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 2、把握人物形象的常见类型 3、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知识链接】: 1.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雨霖铃》中的“我”、陶渊明《饮酒》中所塑造的形象)。也指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 2.鉴赏指导 1?题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变式提问:请分析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2?答题步骤 (1)什么形象:一一性格+身份 (2)形象基本特征的依据:一一性格(结合诗句简析形象) (3)形象的意义。一一情感 3.方法点拨 1 ?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2.从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4?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4?常见人物形象举隅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 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 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 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 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 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一)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二)鉴赏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例1] (2013·辽宁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6分)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自主尝试] [解析] 诗题“竹轩诗兴”,点明地点和人物活动,表明此诗是一首写景诗,给人一种闲情雅致之感。其次把握人物形象,主要通过对诗歌中关于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及人物的一些表现来进行概括和分析。 开头两句通过对“柴门”“狭径”等生活环境的描写,突出了环境的优雅,足以引起诗人的诗兴;颔联写诗人观赏“梢影”细落院中,“叶声”轻轻飘来,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 通过颈联,作者告诉人们:暑天,这里宜于乘凉倦卧,冬天,可以坐在这里吟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 通观全诗,“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了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参考答案] 本诗塑造了一位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了诗人高雅

(完整版)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鉴赏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体察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3、掌握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教学重点: 人物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 教学难点: 解题的思路与准确的表述。 教学方法: 讨论法、点拨法、归纳法 教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教材内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明确诗歌的人物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诗人形象) 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让同学们初步感知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二、鉴赏分析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通过学生分析诗歌,教师补充说明,让学生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三种做题方法,即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二、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三、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同时明确答题三步骤: (1)步骤一: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人物形象特点(身份、性格),即一句话“盖帽” (2)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如有表现手法,也可概括)

(3)步骤三: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通过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三种做题方法以及答题三步骤,进而突出人物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这一教学重点。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试分析人物形象 闺意献张水部(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①张水部,张籍。朱庆馀曾得到张籍的赏识,而张籍又乐于推荐提拔后辈。因而朱庆馀在临应考前作这首诗献给他,借以征求意见。 ②舅姑,公婆 诗歌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请简要分析。 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注】然:通“燃”。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三、高考实战演练 找到近几年的各省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体型,加强做题,进而突破训练学生解题思路与准确表述的教学难点。 诉衷情陆游

诗歌中人物形象特点

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 一、鉴赏人物的切入点: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 (2)明确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明确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二、人物形象鉴赏的答案组织落脚点 (1)是一个()形象。 (2)通过()手法(记叙、描写如:外貌、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等),表现出了人物()特点。 (3)表达了作者()情感。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析】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抑郁悲愤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 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古代诗歌人物形象分类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析】(1)诗后附有“幽州台”的注释,这就暗示:诗人登临的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如今昭王不再,贤才无举,登临此地,作者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2)抓人物语言:“念”、“悠悠”,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 【参考答案】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二、课堂练习: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参考答案】 (1)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闲适孤傲的形象。 (2)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 (3)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三、课外练习: 1.分析诗中“蓑笠翁”形象。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析】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2.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解析】首联起得突兀,大有先声夺人的气势。颔联写发现猎物奋力追击的情形,生动而又逼真。颈联写猎罢归营,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尾联以“回看”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这首诗通过写一次狩猎活动,勾画出了一位将军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形象。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一、明确什么是诗歌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板书)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板书)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二、常用术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积极乐观、笑傲人生、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爱民惜才、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三、鉴赏指导 (一)、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着眼标题、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细节、心理、正面、侧面)、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表现手法、情节。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 1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诗歌的人物形象类型。 2、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步骤。 教学重难点: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点分析(教师结合高考考点进行分析) 1、导语:古代诗歌鉴赏题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是:(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平时的考试中,我们也做这种题型。那么,你们平时喜欢做诗歌鉴赏题吗?为什么呢?一是读不懂诗歌。诗人是借助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来创作诗歌的,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跳跃性大,较难理解;二是没有掌握做诗歌鉴赏题的方法技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板书) 2、明确什么是诗歌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板书)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板书)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二.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呢? (一)分析描写手法 例题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一、概念解析: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形象(意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二、鉴赏指导: 1.具体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答案构成: (1)什么形象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形象的意义。 文段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注意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去重点,分散笔墨,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4.评分标准: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说解,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缺第一方面,扣2分;没有分析,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分内容,扣3分;不能围绕中心写,扣3分。 5.例题分析: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人物形象的类型; ②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 能力目标: ①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②学会解答鉴赏人物形象类题型 情感目标: 体会人物形象的情感,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热情。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答。 【教学方法】 引导法、自主探究法、讨论分析法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诗歌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诗歌使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诗人正是借助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来创作诗歌的。故考试说明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许多考生惧怕诗歌鉴赏题,得分率很低。失误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读不懂诗歌。由于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跳跃性大,较难理解;二是不了解诗歌鉴赏中的一些名词术语的含义、传统的审美习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 如何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做点探讨。 二.明确什么是诗歌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

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三、课本回顾: 例一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分析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 例二. 白居易《琵琶行》中“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一系列动作的刻画,既表现了琵琶女娴熟的弹奏技艺,也表 现了琵琶女弹奏时错综复杂的心理感受,一个天涯歌女的形象跃然纸上。 例三. 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棋子”的动作。恰如其分地刻画了因久候朋友不来而焦灼不堪,百无聊赖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四、高考真题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做题 江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解题思维 (1)找到诗歌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加以分析。 要找到诗歌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特别是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的词语,加以分析来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本诗中“爱喝酒”而且“爱把山瓢”喝酒,可以看出“陈居士”行事不拘小节、洒脱,性格豪爽;通过“亭角寻诗”“醒来寻诗”,可以看出“陈居士”热爱诗歌,情趣高雅,是一个十足的文人雅士。 (2)总结形象意义。 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这一步有的需要,有的不需要,要结合具体题目来定。陈与义在这两首绝句中描写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体验的色彩,亦可看出作者倜傥超然的个性。 答案:①行为洒脱。“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2分)②情趣高雅。“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2分) (2013·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酬孝峙①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解题思维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词作品中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1)要分析词人的自我形象,考生可深入分析词的上片。这首词上片共四句话,前两句写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面带病容,颧骨凸起,比那光头垂眉、闭目参禅的和尚还要奇怪。三、四句写词人的心却仿佛终南山石缝中的一根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由此不难看出词人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却坚韧不拔的形象。 (2)分析上片可知,词人刻画自我的外在形象时,运用了描写的手法;刻画自我的内在性格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1)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2分) (2)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2分)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歌中所塑造的人物的肖像、动作、神态、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高考对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②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③分析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④赏析诗歌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等。 一般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②诗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③请简要概括诗中人物的形象特点。 鉴赏人物形象“4步骤” 1.整体感知,确定身份 分析人物形象,要从诗歌整体上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两种:诗中的主人公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区分人物形象是哪一类,为其大体定位。 2.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