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攻略

考研政治攻略
考研政治攻略

一、对政治这门科目的整体看法

作为一门考研公共课,相比于英语或者数学或者其他专业课,政治算是性价比很高的一门课。考过的人应该都知道,英语这门课的提高是很难的,因为这门课要求有一定的基础,而这种基础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打好的,更多的在于平时的积累,至于数学,则是一门考察范围比较广、同时有一定深度的学科,这两门课的复习是要花长时间和高强度的。

相比较而言,政治则是一门相对较为轻松的,原因一是作为祖国的大好青年,在20多年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政治见解,同时政治这门课的特点,是和文字打交道,作为一个从小就学习语文的中国人都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出于这个原因,可能很多同学就想:既然是这样,那我干脆不用管这门课吧,反正到时考场凭借自己的措辞和语言组织能力也能考到五六十分吧。这种看法我们非常不赞成的,虽然从论坛上看到一些同学发帖说自己裸考考到60多分甚至70多分,但是您想想,这个概率有多大呢?另外想必是那些考的分数还行的才会到论坛上发帖子吧,更多的是不是充当了炮灰呢?这个是不言而喻的。相反如果话较少的时间得到高分,这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

所以我和几位斑竹或者其他一些高分同学的观点都是:政治还是要按部就班的来复习,不要抱着裸考和投机的心态,尽量把目标定的高一点,因为目标越高,动力越足。另外一点就是,对于这门课你可以花较少的时间,但分值上却可以上涨二三十分,何乐而不为呢?因为从往年的考生来看,这些考生也都没有把重点花在政治上面,而是花了相对于其他科目比较少的时间来进行政治的复习,最后也都取得了高分,这实在是一门让人很期待的学科啊!

需要提的是,最近在政治版块常常发现同学说自己是理工科的,说自己没有一点政治基础,所以很担心,很迷茫怎样去复习。对于这个问题,想回答的是:第一,政治这么科目和学文学理没有很大关系,当然学文科的有基础的不可否认,但事实上年年都会发现很多理工科政治高分的,这个还是在于自己的复习,对自己多点自信,第二,理工科的不要因为毫无政治基础而放弃这门课,因为适当的给一点时间给政治效果会很好。

二、考研政治之辅导班

每年对这个问题纠结的同学都比较多,特别是新的考生,这其实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据我观察,有参加辅导班获得高分的考生,也有报了辅导班但分不高的同学,而未参加辅导班考到高分的也有一部分比例,可以说报不报班影响不是特别大,关键还是个人的复习方法和思路。

这是考研论坛的版友关于是否报辅导班的一个投票:

当然了,如果您对政治这门课程毫无头绪的话,对政治又特没兴趣的话,特别是对政治这门科目视为外星科目的话,建议报一个班,或者是从网上下一个辅导班的视频,让老师对整个政治课程知识点做一个整体的框架梳理,使你对政治这门课程有一个复习思路,把握好重点,顺着脉络走效果应该是不错的。当然了,自己的节奏还是要把握好,不要因为辅导班的课程耽误了自己的进程和节奏,上辅导班的同时不要过分迷信辅导班,上辅导班的时候要注意调整好心态,因为辅导班那么多人坐在一起听课,天气又热,时不时还可能会冒出个别同学的臭汗味和臭脚丫子味,难免心浮气躁,造成分心,所以呢报班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力放集中一点,心一定要静得下来,不要因为其他的因素干扰了自己的正常计划。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辅导班的老师无非是帮你把政治这门课的框架拎出来,然后总结出重点的地方,细节,以及很多要求记忆的地方还是要靠自己去把握。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学长学姐们是怎样看待辅导班这个问题的:

版友╰ァErica星的建议:

对于报辅导班的问题,如果对整体复习的把握不是很大,或者规划性不是很强的话,最好还是报一下,辅导班不仅有专业的老师知道你复习的思路,还会为你答疑解惑,另外大量的讲义和资料也是老师多年辅导经验的总结。不过辅导班的选择还是要根基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包括自己的学习水平和经济条件等方面,全面衡量自己,认知自己的复习现状和未来规划。

版友杨茜ぃ想回家的建议:

建议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到底要不要报辅导班,因为马原的确不太容易理解,而且也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拿分。没有报班的同学,可以复印下各大辅导班的讲义,有些东西总结的还不错。我没有报班,所以对于该报什么样的辅导班,以及怎么配合辅导班来进行更好的学习没有经验,就不多说了。

版友想要多吃饭的建议:

我个人不建议报基础班和强化班,付出的时间成本太大,但是12月份的冲刺班还是有必要去听听。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处理。

版友wing307033的建议:

关于政治辅导班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学习应该是自主的,从一个很完美的

状态来讲每个人都应该具有一定的自律性,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是如此。我很建议理科的同学报班,因为他们的思维过于抽象性,而且政治上的很多内容他们高中阶段并不像文科同学那样认真的学习过。不过因为我并没有报过辅导班,所以对于各个辅导机构的优劣没有办法做个比较。对于没有报班的我来说,熟读教材,掌握全局,是很好的八字真言。

三、考研政治之参考书的选择及使用方法

选择适合的辅导书对不同类型的同学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有的同学可能总结和理解能力比较好,有的可能喜欢看那种排版很好,通俗易懂的书籍,这里先为您介绍不同类的书籍,让您更好在不同的备考阶段去配合使用这些书籍。

1.考研政治教材类书籍

首先说明:这里的教材类书籍不是大学里我们上课使用的教材,而是可以作为考研素材拿来精读的书籍!至于大学里那些教材,建议是不用看!因为上面的内容太多了,而且和考研规定的范围有一定出入,时间上也不允许。

这里主要介绍两本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考试大纲》(简写是大纲解析,又名红宝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通常在8月底九月初之间)和《任汝芬考研政治之序列一要点精编》(简称序列一,通常在8月份出来)同学们一定要看清了,因为市面上有太多类书籍和这两本书的名字相似,如果不看清的话容易混淆弄错!

一定要注意看清,这本才是真正的红宝书!

这几年大量事实证明,考研政治高分的用的初期教材普遍是这两本。这两本书中,大纲解析够权威,因为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直接出版的,很多考研题目考的都是上面的内容,甚至很多细节题,在这本书上面也可以找到,比如2011年真题中那道关于澎湖列岛的多选,红宝书中就提到了。缺点呢,就是排版稍显凌乱,可能初次入手看这本书的话比较吃力,建议这本书慢慢地看。

另一本是序列一,这本书的最大优点是排版很好,阅读起来不会很费力,算是任汝芬老师多年来的一本代表性参考书吧,内容很全,面面俱到,但个人感觉内容上感觉有些多,有些内容可能太多了,比如在政治经济学那一块讲的太细,实际上现在考试将政经这一部分的内容缩小到很小部分了。对于这两本书呢(选其中之一就OK),第一遍粗略看看,后面再来几遍,进行细读。好好看,所谓慢

工出细活,这个过程往往是很枯燥的,一定要有耐心的坚持下来,质变到量变不是问题!

2.习题集

总体来看,市面上的习题集非常多,质量也参差不齐,谈不上哪一本最好,有很多人讨论序列1和1600哪个好,肖1000题怎么样,其实这一类的习题集没有太大的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怎样去用它,应该更好的把习题集作为检测自己复习程度的一种手段。

常见的或者往届学长学姐比较推荐的习题集有: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题目比较基础,可以配合大纲解析使用)

《序列二模拟试题》(题很多,以前的口碑很好,现在争议比较多,还是要看每个同学的使用方法吧)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人1000题》(近几年用的比较多的一本习题,质量比较好,题目比较精,关键是有分析,比较推荐)

《基础过关 2000题》(褒贬的都很多,题量很大,有详解分析,关键看每个人怎么用)

以上的书籍呢,一本红宝书(或者序列一) + 一本习题集作为前期的复习已经足够了。

3.后期模拟冲刺题以及时政类书籍

《序列四最后四套》任汝芬预计考前一周出版

《命题人终极4套卷》肖秀荣预计2011年12月出版

《启航考研思想政治20天20题》启航考研中心预计考前一周出版

时政类书籍这类的书后期市面上很多,也都差不多,建议自己可以选择!

对于压题的书目还有很多,不可能都看的过来。以上几本应该是用的比较多的,每本书都有道理,都有押过题,也都曾经没押到过,谁也说不好明年哪本书能押的中,权且作为最后的冲刺题模拟吧,在考试前对于押题的东西可以参考,不可尽信,关键还是要把基础打好!(这几段是幻轩ww版友写的,这里非常感谢这位热心的同学!)

至于每个辅导机构在上辅导班的时候会发一些特有的参考书或者讲义这里就不详细写出来了。另外想提的一点就是政治要考高分的话,选择题特别是多项选择题,是一个硬功夫,这就要求对同学们对书籍的中基础知识点有一个很好的把握,看参考书的仔细程度了!至于主观题后面我会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建议吧!

看看过来人是怎样选择和使用参考书这个问题的吧:

过来人是怎样选择和使用参考书的:

想要多吃饭同学的建议:

我写下我的政治书单:红宝书(大纲解析),配套的1600题(答案错误不少),任汝芬序列2(弥补下1600题缺陷),六个为什么(非主流书目,但个人强裂推荐,原因就是跟着党最根本的问题走绝对没错,11年考试好像有道主观题),理论热点面对面(理由同《六个为什么》),徐之明的四套模拟题,剩下就是主观题的各种考前狂背资料(主观题真没别的方法,就得背,但一点要找到答题点,这个蛮关键的,得分点找对了,其余随便写点儿,分数7,8分应该可以)。

更多的参考书请参考幻轩ww版友写的帖子:2012年考研政治用书全景参考(这里面介绍的书很全面,当然没有必要全部都看,选择一小部分精读足矣)再来看看wing307033版友给出的建议:

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其实我放在政治的时间是最少的,主要是看看红宝书,别的教材不建议用。当然了,在看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学的教材很有帮助,因为红宝书虽然包括了所有的考试范围,但是很多东西并没有进行详尽的描述,以至于在理解上无法做到透彻。尤其像大纲还没有出来的时候,看看大学的教材,甚至是高中的课本(历史方面),对于整个后期的复习能够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至于习题,建议大量做选择题,因为考点几乎就是那些,只是题目的内容不同或者答案的表述上有所差别,大量的做选择题能够帮助大家更加熟悉教材的内容,更好的掌握基本的知识点。

考研政治的一些学习经验(这篇帖子版主非常推荐看看,介绍了每个阶段的用书情况以及是怎样使用这些辅导书拿到高分的)

版友杨茜ぃ想回家给出自己的经验: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主要用了以下几本书。

1.红宝书。政治大纲出来以后,就买了一本红宝书,开始了政治的复习。把红宝书认真的看了一遍。红宝书不薄,看完一遍也需要时间,中间难免会浮躁,看不下去,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己调节。总而言之,就是坚持把红宝书看完。

2.任二。看完红宝书以后,就开始做任二了。把任二上的单选多选全部做完了。红宝书第一遍看完之后,每一章大概内容记住了,然后我就开始做任二。专门买了一个习题本,单选多选的答案都写在上面。做题的时候,有些题拿不准,就在上面做个标记。做完之后,就在红宝书上面找拿不准的题,错题的答案。在习题本上标注答案在红宝书多少页,然后再拿彩笔把红宝书上面的答案划出来。这样相当于把红宝书又复习了一遍。任二上面有些题答案错了,出版社网站上有勘误,同学们要注意下。任二上面的大题挑几道看看就行,个人觉得上面大题出的不是太好,而且太多了。

3.任三。任三上面有时政,总结的挺多的,挺不错的。我觉得任三编的很不错,每一部分的总结做的很好,建议同学们好好看看,结合红宝书一起看的话相当于又过了一遍红包书。任三上面的题我只做了时政的,别的没做,不知道到底怎么样。

4.任汝芬的历年真题解析。这本书是在每道题下面有解析。我不喜欢这样的排版,因此对这本书也木有什么好感,其实上面解析的很详细。

5.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我比较推荐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因为他的题出题套路和真题很像,而且大题的答题思路也非常清晰,编的挺好。任汝芬的题我始终觉得和真题不是一个套路。

6.启航20天20题。到最后,押题的书挺多的,编排形式都差不多,知识点归纳的都挺详细的,挑本自己觉得顺眼的就行。至于能不能压中题,个人觉得这真是个运气活。国庆前基本上就在看红宝书,十月份开始做任二,做了差不多两个月,这个进度有点慢。十二月看任三和真题。最后半个月属于冲刺阶段,就看模拟试卷和押题书了。

四、考研政治之答主观题的一些建议

最近我常在版块里面看到有很多版友询问主观题该怎样答,这里我给您提供一些建议,当然只是个人拙见:

1.对于主观题,套路是一定要有的,中间可以穿插一些专业术语,往往很多政治专业术语会给你的试卷增加亮点,回答哲学的要利用各种观点了,什么质量观点,矛盾的观点,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范畴等等。。回答科技的比如什么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技

发展日新月异,以科技发展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日益成为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体现,回答经济的比如什么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回答民生的就比如:完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以人为本,一切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书看多了,个人感觉这些类似的套话最好能总结出来,有了这些话,根本不怕大题,同时我的建议是不要迷信押题。

2.答题格式。最好是分点答,这个方法我从初中用到现在(我是工科生),好处在于很有条理,老师看的很明显,也容易给分,有层次,比如:(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用哲学的观点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2)结合题目中的例子来答,比如,材料中什么什么……然后什么什么。

(3)可以引申到什么什么,联想到什么什么现象或者当今的中国什么什么4.就是总结之类的话了。当然这是我个人喜欢的方式,不同类型的题目分不同的点来答。

3.正反答,总分总的答,有些观点题目不是绝对的,最好辩证的答题。其实就是字要工整,不漂亮不要紧,关键在于看起来很明了,很清晰,老师也愿意多给分啊。

考研政治回答主观题的心得分享关键在于套路 by aiai_andy

这些只是个人总结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同时,希望广大版友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里是版友 wing307033 给出的建议,大家可以好好的参看参考:

政治考试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大部分。客观题相对来说只要求你的印象记忆,而主观题则要求你的论述记忆。我想,文科生在高中阶段备考时肯定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主观题基本上都有一定的答题模式,或者说是模板,同一个论点的题目我们只要多做几次就一定会答的很好。比如说二战期间德日为什么有可能发起战争,战争的背景是什么?当然了,研究生考试并不会直接问这么小白的问题,这个例子只是说明,考点几乎是确定的,只是提问的方式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在这方面只要我们细心总结,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版友杨茜ぃ想回家给出的方法:

对于客观题,我觉得没有什么答题技巧,靠的就是扎实的知识,做完任二以后该掌握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掌握了。对于主观题,我觉得11年的题还是比较活的。答题的时候要有条理,每个知识点要用序号(1)(2)(3)编好。因为主观题一般是按点给分的,编好序号之后,老师比较容易找到底答对几个知识点,自己也不容易遗漏或者重复知识点。还有就是,你想到的知识点都写上去,不要怕多。最后,要好好写字,不要太潦草,这个很重要。

综上几位版友所述呢,关于答题的几个东西还是有一定共识的:

1.客观题比较强调基础,这就要求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了,对知识点的扎实把握,以及对细节的掌握程度。

2.主观题虽然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技巧性,但有几点还是要必须做到的,这样会更好的帮你提高分数:答题一定要条理,分点来答,最好是标上序号以便老师观察,答题最好写的满满的,毕竟写不到点子上也不会扣分,写到点子上照样会给分!

五、考研政治之复习过程和心态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点:考研考得不仅仅是强度,更多的是考一个人的心态!可想而知心态在复习过程中的作用。我建议大家一定要保持一颗淡定的心,这个过程中不要急躁,现在大纲或者大纲解析还没出炉,不要太过于纠结一些无关大

局的事情,比如很多同学常常去讨论什么辅导班好啊,哪个老师讲课讲得好啊,哪本书是必买的啊,这些其实都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答案,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关键!还有一部分同学经常喜欢讨论进度啊,说自己怎么怎么慢,肿么办啊,这些问题其实反映了一种比较急躁的心态吧,其实大可不必太过于重视这些问题!考研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部就班才能稳扎稳打,俗话说的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即便你吃的下去热豆腐,等一会你饿了怎么办呢?所以对于政治这门课呢,建议不要把战线拉得过长,倒了后期反而可能会出现乏力的情况,相反,持续的保持一定兴奋度是比较重要的,这有助于你将良好的状态一直保持到上考场!

考研并不只有政治这一门课,只要花适当的时间,我也相信这门课不会是我们考研路上的障碍,良好的心态,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制胜的法宝。还遇到同学常常为了某个题目纠结很久,其实没有必要,更不要因为某个问题而让自己变得浮躁起来,政治不同于理科类,有些题目本身其实就有一定的问题,就比如每年的真题有极个别的题目也会有争议,而每年各大辅导机构出炉的真题考后估分也有一定出入,所以大可不必为了某个有争议的题目吵的不可开交!初期看红宝书或者序列一几百页密密麻麻的文字的时候难免有种想吐血的冲动,一定要耐下心来!坚持到最好会胜利的!

考研政治复习资料 注意事项

The guns in Europe ceased firing and the bombs ceased dropping at midnight on May 8-9, 1945, and a strange but welcome silence settled over the Continent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September 1, 1939. In the intervening five years, eight months and seven days millions of men and women had been slaughtered on a hundred battlefields and in a thousand bombed towns, and millions more done to death in the Nazi gas chambers or on the edge of the S.S. Einsatzgruppen(党卫军特别行动队的)pits in Russia and Poland ---- as the result of Adolf Hitler’s lust for German conquest. A greater part of most of Europe’s ancient cities lay in ruins, and from their rubble, as the weather warmed, there was the stench of the countless unburied dead. No more would the streets of Germany echo to the jackboot of the goose-stepping storm troopers or the lusty yells of the brown-shirted masses or the shouts of the Fuehrer (元首)blaring from the loudspeakers. After twelve years, four months and eight days, an Age of Darkness to all but a multitude of Germans and now ending in a bleak night for them too, the Thousand-Year Reich had come to an end. It had raised, as we have seen, this great notion and this resourceful but so easily misled people to heights of power and conquest they had never before experienced and now it had dissolved with a suddenness and a completeness that had few, if any, parallels in history. In 1918, after the last defeat, the Kaiser had fled, the monarchy had tumbled, but the other traditional institutions supporting the State had remained, a government chosen by the people had continued to function, as did the nucleus of a German Army and General Staff. But in the spring of 1945 the Third Reich simply ceased to exist. There was no longer any German authority on any level. The millions of soldiers, airmen and sailors were prisoners of war in their own land. The millions of civilians were governed, down to the villages, by the conquering enemy troops, on whom they depended not only for law and order but throughout that summer and bitter winter of 1945 for food and fuel to keep them alive. Such was the state to which the follies of Adolf Hitler ---- and their won folly in following him so blindly and with so much enthusiasm ---- had brought them, though I found little bitterness toward him when I returned to Germany that fall. The people were there, and the land ---- the first dazed and bleeding and hungry, and, when winter came shivering in their rags in the hovels which the bombings had made of their homes; the second a vast wasteland of rubble. The German people had not been destroyed, as Hitler, who had tried to destroy so many other peoples and, in the end, when the war was lost, themselves, had wished. But the Third Reich had passed into history.

考研政治选择题常见的10类题型

考研政治选择题常见的10类题型 考研政治选择题分值为50分。其中单选题16道,满分16分;多选题17道,满分34分。选择题由于考查范围广,涉及的知识点零散,这种题型很需要各位考研er对教材和大纲有系统而熟练的掌握。选择题中,多选题的难度较大,它是拉开政治分数的一个题型之一。 一、识记水平类: 这是选择题中的低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考试分析对这类题的要求做了明确的评价目标: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有关的哲学、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此类题主要用于考查再认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和比较能力。主要题型有: 1、组合型: 例题1: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2006年多选第25题)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反对本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答案为(CD) 2、数字型: 例题2: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所得税法>的决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扣除标准调整为(2006年单选第15题) A、800元 B、1200元 C、1600元 D、2000元 答案为(C) 方法:以上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大致类似。可先将含有明显错误的选项予以排除,那么,剩下的选项就必定是正确的选项。此类题型需要熟记知识点。 3、判断型: 特点:此题型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政治是非、理论是非的判断能力。考生只要记住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就能正确回答出来。

2017考研政治复习时政模拟题

2017考研政治时政复习策略要善于分析命题思路 一、选定教材 备考中,常会存在有不少考生为选择哪本教材而纠结的现象,也有部分考生存在盲目 跟风现象,最终各种教材应有尽有,但不知从何处着手复习。事实上,同类书籍所涵盖的知识点大都是大同小异的,考生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教材即可。与选教材相比,更为重要的在于自己如何有计划地展开复习,在于能否真正理解教材内容及能否把时政热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进行分析。 二、探析命题规律 通过分析近年来真题,每年都不乏有以热点作为材料来命制的一些试题,考生需要对 热点问题引起足够重视。时政所考查的内容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两道单选题和两道多选题这四道记忆性试题,其他试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很可能会结合热点问题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比如,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中就不乏对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等内容的考查。考生今年在复习时政时,需要重点把握十八届五中全会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经济发展 新常态”、”三严三实”等热点问题。 三、学会多角度分析 考生在备考时政热点时,除了要与学科知识相结合,还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因为 同一热点所涵盖的知识点往往并非只有一个,考生做题时需要多方面分析,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热点问题。例如,考生在备考“生态文明”这一热点时需要与以下知识点相链接:一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二是2016考研新大纲增加的考点“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三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四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五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以上就是本期文都2017考研网分享给各位考生的2017考研政治时政部分的复习资料。政治复习开始时间最好不要太晚,许多理论性质的东西不仅需要背诵,理解同样重要。希望同学们能够早作准备。

2008年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及解析(完美打印版)

2 0 0 8 年考研政治真题(答案解 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 1 ~ 1 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 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 项的字母涂黑。) 1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 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 . 坚持人的主体地 位 B . 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 识世界 C . 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 二性 D . 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 解现实世界 【答案】。 D 【解析】( 1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 1 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理解。(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践 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指出:“ 从前的一 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 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 主体方面去理解。” “ 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 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 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同以往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体系的中心范畴。( 3 ) D 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正确观点。 A 选项是人本主义的观点, B 选项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共同观点, C 选项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故无论 采用正选法还是排谬法,正确选项 只能是 D .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大全

全国2009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广延性B.存在性 C.物质性D.可知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联系的B.精神的 C.发展的D.实践的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 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 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 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唯一动力B.最终动力 C.根本动力D.直接动力 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 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价值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政党制度B.三权分立制度 C.国家制度D.选举制度 19.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 2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I(v+m)>IIc B.I(v+m)=IIc C.I(c+v+m)=Ic+IIc D.II(c+v+m)=I(v+m)+II(v+m) 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A.不变资本的产物B.可变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 22.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A.平均利润B.超额利润 C.垄断利润D.企业利润 23.资本主义地租是() A.农产品价值低于生产价格的差额B.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润 C.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D.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 2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A.产业资本家B.商业资本家 C.大土地所有者D.金融寡头 25.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26.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 A.无产阶级B.科学技术 C.巨大的社会财富D.社会化的生产力 27.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 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 28.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列宁B.斯大林 C.布哈林D.托洛斯基 2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3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 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朴素唯物主久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018考研政治选择题解题技巧:因果关系类

2018考研政治选择题解题技巧:因果关系类 题型特点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主要是分析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原因、目的、影响。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知道结果考原因,题干为果,选项为因。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或是一因多果。常用引导语是“因为”、“其原因是”、“之所以”。另一种是知道原因考结果,其引导语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因此”、“所以”等。其中在考查原因时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 解题诀窍 1.要分清是考查原因还是考查结果。解答因果关系选择题,应把题干和备选项结合起来分析,找好切入点。如果题干为因,备选项应该是此原因的结果;反之亦然。问结果的选择题的选项都比较发散,往往是“一因多果”。 2.要正确理解题目常用各种原因的含意,把握和理解各种原因的区别与联系。 (1)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一般来说,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在诸多因素中事物发展的客观因素是客观原因,而人的因素是主观原因。 (2)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指在诸多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但这种主导因素有时不止一个,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称之为“最主要的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如果题目要求分析主要原因,那就要对选项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出主要原因。 (3)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从本质上说的,即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反映着客观规律的要求。分析根本原因一般是政治现象从经济上找原因,生产关系从生产力中找原因。而直接原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它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 3.要将选定的答案代入题干中比较,看是否合乎逻辑。这一步往往容易为考生所忽略。值得注意的是,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中有三种备选项是不能入选的:(1)答非所问者不选;(2)与题干的规定性重复或变相重复者不选;(3)因果颠倒者不选,即题干问的是原因,但备选项却答成结果。 名题举证 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标准答案】C

历年考研政治34题马原答案分析

(2012、34) (1) 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4分) 答: 材料1 讲述的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但他没有陷入沮丧,而是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因此他发现了“碎花瓶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碎花瓶理论”之所以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是因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即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碎花瓶理论”是对碎花瓶这一个别事物中所包含的一般特征的概括和反映,这就使得人们能够举一反三地认识和处理其他事物。 “碎花瓶理论”之所以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是因为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了质的飞跃的原理。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4分) 答: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实质上反映了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真理和谬误是辨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真理和谬误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离不开谬误,任何真理都离不开谬误,离开了谬误,真理也不存在了。谬误离不开真理,任何谬误都离不开真理,离开了真理,谬误也不存在了。真理和谬误相互渗透,真理渗透着谬误,谬误渗透着真理。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真理能转化成谬误,谬误转化成真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既要看到真理,又要看到谬误。“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并不是抹杀真理和谬误之间的区别,而是指没有单纯的、绝对的错误,是指由于不能辩证地对待错误而失去在错误中发现真理的可能。 此题也可以用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原理),真理的具体性的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4分) 答: 材料1 讲述的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发现了“碎花瓶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材料2讲述的是迪迪?艾伦年轻时到一家电影公司打工在给电影《江湖浪子》剪辑时,犯了一个非常不应该的错误,她猛然意识到:这个错误的本身,其实就是一朵最美丽的地莓花!并发明了“错位剪辑”用到了这部影片的每一个切换的镜头中。影片上映后,这种剪辑效果让所有观众耳目一新,并引起了电影同行的关注和沿用,引起了一场电影剪辑艺术的革新!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启发,理论创新是人们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拓展新视野,开辟新思路,形成新认识的过程。它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和推动实践活动的开展。只有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的实践活动才能成功,如果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放弃了理论创新,我们的实践活动必然失败,所以,我们应该像材料中的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和迪迪?艾伦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的实践活动就能成功!

考研政治真题_历年考研真题

考研政治真题 单选题 1,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再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为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率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性质的是:( )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3,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4,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最后苏联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 ) 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 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为俄国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 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则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皆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度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 ) A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B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经济成分 D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占主体地位 7,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写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原因在于社会和谐是( )

政治考研毛中特基础知识详解:五位一体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政治考研毛中特基础知识详解:五位一 体 2016年的考研政治到现在可能同学们都在寻觅方法技巧攻略之类的东西,新鲜的“干货”要出炉啦,大家都知道毛中特部分的知识点很多很杂,主观题答题很容易“跑偏”,下面老师就把毛中特中的考点给大家总结一下。 2016考研政治毛中特第四版块的内容只有一个章节,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不要以为这一板块的内容只有一个章节,就跟第一板块一样不重视。这一个板块是毛中特的重中之重。重要等级为五级最高级,为什么这么说呢?且看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 在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中单选题第7题“城镇化”——经济建设;多选题第22题“人才”——经济建设、第23题“三农”——经济建设、第24题“人大代表”——政治建设、第25题“经济新常态”——经济建设、第26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材料分析题第35题“让大猫小猫一起走”——经济建设,甚至包括37题“依法治国,加强党的领导”——政治建设。这些题目不管是毛中特的题目或者思修的题目我们都可以看出来,考查这一板块的内容分值达到惊人的31分,所以对这一板块要引起最高重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而定,可以简称为“五位一体”建设。这背后的历史逻辑可以这样来理解,邓小平同志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位一体”;江泽民同志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位一体”;胡锦涛同志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五位一体”中需要引起最大重视的就是经济建设,上述真题的分布情况也可以看出,考查经济建设的分值达到17分之多。所以2016年考研学子年前可以重点复习这一知识点,把握经济建设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公有制和非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经济新常态;城乡发展一体化;科技创新;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把握这些基本概念即可。 最后,祝各位同学都能在2016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2010考研政治真题答案及详细解析(完整版)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198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2.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3. 右边这张照片反映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 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 4.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5.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建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 A.生产力落后 B.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 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doc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 (总分:20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7,分数:94.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2008年单选)(分数:2.00)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3.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它们是( ) (2007年单选)(分数:2.00)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 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D.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 4.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分数:2.00)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5.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2000年单选文科卷)(分数:2.00)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6.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2005年单选)(分数:2.00)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7.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为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美之外,还因为( )(2012年单选)(分数:2.00)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8.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 )(2001单选文科卷)(分数:2.00) A.是人类的主观意识 B.既非物质,也非意识 C.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D.是意识的客观内容 9.“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1999年单选文科卷)(分数:2.00)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试题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最近,四川省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 看病、拿药……结果,医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气,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医生就像拿着个遥控器,把患者指挥得团团转,当患者确实很苦。” 美国医生爱德华·罗森邦行医50年,忽然患上了喉癌,当他重新审视医学、医院和医生时,感慨地说:“站在我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所看到的角度完全不同”。他后来在《亲尝我自己的药方》一书中写道:“如果我能从头来过的话,我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行医,很不幸的是,生命不给人这种重新来过的机会。” 多年前,有位年轻医生患上甲状腺病,当中国医学科学院著名头脑外科专家屠规益为他主刀。当手术结束时,屠教授低下身来说:“对不起,让您受苦了!”这是屠教授术后经常对病人说的一句话,虽然简短,却让这位年轻医生深感震撼。 著名医学家袁法祖早年从医,曾在老师的带领下,为一名中年妇女进行开腹手术。术后没几天,那名妇女就去世了,经解剖发现,患者的死亡与手术并无关系,当时,袁法祖的老师轻轻说了句,“她是4个孩子的妈妈”,就是这句简单的话,让袁法祖至今念念不忘,他知道这句话包含了多少情感,懂得了医生的责任有多重大: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医生换位体验”活动中蕴含着何种哲理? (2)从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为什么“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 (3)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按照矛盾辩证法该如何对待和处理?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试题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18考研政治五大科目构成

2018考研政治五大科目构成 要想考研政治考出高分,按照考研政治的命题规律来复习市必然的。考研政治的命题规律就是揭示考研政治的内容在本质上是考什么的规律。纵观历年考研政治真题,我们不难发现,考研政治无非是考5门课程的内容。 什么是考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侧重:根据历年《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规定,考研政治的学科范围包括5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约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法基)约16%;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称形政以及当代)约16%。从这5门课程考点的特点来看:第一门课是原理: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结构来看,《原理》这门课程的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第1章)。主要是从整体上说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第2—4章)。其中,第2章介绍的是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第3章介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第4章介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5、6章)。其中,第5章主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关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第6章主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四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第7、8章)。其中,第7章介绍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理);第8章介绍的是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内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理)。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原理》这门课程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根本,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门课程主要考三个方面的考点:第一是概念;第二是观点;第三是意义。 第二门课程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基本规律和经验的总结。 从结构来看,《概论》这门课程的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论(第1—2章)。其中,第1章从总体上介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条件、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2章从总体上介绍了贯穿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精髓。 第二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第3—4章)。其中,第3章介绍的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4章介绍的是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考研政治 英语复习资料推荐

考研攻略(四)公共课英语政治的复习经验 发信人: xuebo (柳梦梅), 信区: Kaoyan 发信站: 逸仙时空Yat-sen Channel (Sun May 2 09:58:51 2010) 1. 英语: (1).总体情况 今年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英语一比每年要变难许多,也许这是教育部鼓励大家去报考专业硕士学位所以采取的一种方法,是不是以后会一直变难还不知道,但是以前重视真题的做法可能会受到质疑,因为命题的重点和趋向发生了变化,真题的价值可能减弱了许多。英语的复习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词汇和长难句,词汇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记忆,长难句则需要一部分时间去分析,如果这两方面都掌握得比较好,在经过一定的练习可能效果会比较好。考研英语要比四六级难许多,阅读通常需要精细阅读,很多选项设置的迷惑性很强,比较容易发生错选。 (2).复习要点 可以先集中精力记忆词汇,并重点做阅读,在阅读过程中理解长难句,然后可以准备翻译、完型、新题型,最后进行写作练习。词汇可能需要多次重复,在我复习的过程中词汇记忆几乎是贯穿始终的,当然这也是因为我英语较差,每天复习大概要花去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阅读方面所花时间也较多,由于完型、新题、翻译无不是以阅读作为基础,所以开始复习的时候可以重点来做阅读,在后期再慢慢涉及到其他方面。作文也可以早些准备,可以背一些范文并且自己练习写一些不同类型的作文,最好能找到研友互相批改,如果是最后冲刺才开始准备作文未免显得匆忙而且可能只是挑选几篇模板来背,得到高分不易。阅读占40分,写作占30分,这两部分复习好了英语得分数就不会低。 (3).复习书籍选择 词汇方面 新东方·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作者:俞敏洪推荐度:**** 该书的词汇设置较为合理,词根词缀的安排有利于记忆,基本上身边复习的同学人手一册. 真题方面: 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作者:张剑推荐度:***** 这本书基本上是真题丛书中最好的一本,很多考上的同学都推荐这本,几乎是必备的。模拟题出的再好和真题总还是有所差距,以前的真题应该是最好的练习范本,书中有正确率和区分度,可以发现那些题目的难度比较大,人们常会犯哪些错误。过去很多人说把真题做透,甚至达到会背的程度英语便可以搞定,但是现在命题趋向有所改变,可能把真题做得太多的用处并非很大。而做真题次数太多之后,几乎看着选项就能知道答案,读熟悉文章的结果可能会摧毁语感。不过真题仍然是最好的参考资料,这本书认真的做两遍还是十分必要。 阅读方面: 考研英语专项突破:阅读理解A、B节作者:韩鹏推荐度:*** 该书文章较好,前面的阅读解题方法讲的不错,缺点在于题目出的较容易,可以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来做。当然该书并非必备,如果复习开始较早可以先拿该书练练手。 新编考研英语阅读150篇(上下两册)作者:张剑推荐度:**** 该书文章和真题文章较像,题目出的较难,上册相对容易,下册则偏难。今年考完之后很多人觉得真题比张剑的阅读还要难,可能复习的时候选择相对较难的书籍在考场上不容易发慌。平时练习如果做得太容易,一旦考场上遇到难得就很难进入状态。本书题目出的

政治考研复试题

政治 1.如何理解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曾经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做了通俗易懂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zhidao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实事求是是我党思想路线的实质内和核心。 第一、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沦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第二、实事求是也内在的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由于实事求是是我党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我容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的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 如何理解我国初级阶段的特征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来 第一,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第二,必须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源相应的阶段性特征。 第三,必须把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 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间的辩证统一度关系,进一步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 如何完善和保障民生 一、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是因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闭门自给自足,如果自给自足,这样会导致与世界脱轨,跟不上世界发展的潮流,从而导致国力衰退,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我们可以吸取到国家落后就要挨打,从而导致主权被迫害。没有主权就难以保证人民的利益。 二、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包含着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善基础设施,对提高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方便人们出行,提供更多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场所。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过程,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增加人们的收入,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要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增加人们的收入,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善民生。 四、加大对科学教育发展的投入。科学教育教育的发展,能促进科学技术的更新和发展,科技的发展,能够方便人们生活,同时科学教育能够保障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破除落后观念,促进社会进步。 五、保护生态坏境,坚持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性气候问题,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保护生态环境是改善人民的重要内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住的美好城市或者美丽乡村,是人心所向。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当代的需求,也造福后代,给后代留下了巨大的财富。 六、总结。通过改革开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科学教育的投入、保护生态坏境可以提高保障民生并且可改善民生 4.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1、一切为了人民。 2、实现共同富裕。 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