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复测方案

测量复测方案
测量复测方案

测量复测方案

为确保施工测量的精度,我方将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测量复核工作.

6.1.3.1施工测量复测目的

施工测量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之中,是保证按图施工和控制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复测的目的在于检核施工测量工作的正确性,避免因为施工测量各环节产生的错误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是保证工程质量和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6.1.3。2复测内容以及精度要求

复测前,应由业主提供至少两个国家(地方)平面坐标控制点和一个高程控制点。

复测内容包括联系测量与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测量、竖向传递轴线测量、施工安装测量。

1 联系测量与控制测量复测

同国家(地方)坐标系统高等级控制点联测,做一级导线测量引测到施工现场附近不受施工影响的区域作为复测平面基准;做四等水准测量将高程引至场区作为复测高程基准。平面控制导线精度不低于1/15000,高程控制测量闭合差

L

不大于±20㎜。

复测内容包括对现场红线以及±0.000m标高复测.

2 施工放样测量复测

施工放样测量复测主要对平面控制轴线的复测.

采用精密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复测。

3竖向传递轴线复测

竖向轴线传递主要任务是通过控制竖直投点的精度保证建筑的垂直度,将建筑物的基础轴线准确向高层引测,并保证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垂直面内,控制竖向偏差,使轴线向上投测的偏差值不超限,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本工程拟采用激光垂准仪内控法复测。

轴线向上投测时,满足竖向误差在层间不超过3㎜,全楼累计误差值不应超过3H/10000(H为建筑物总高度),且不应大于表6。1.3-1中数据。

表6。1。3-1 竖向轴线误差允许值

表6。1.3—2 标高竖向传递限差表

盾构施工控制测量方案

杭州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SG2-3标 杭发厂站—人民广场站 盾构施工控制测量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SG2-3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一年七月

一、编制依据 1、杭州市地铁2号线工程杭发厂站~人民广场站区间施工设计图及有关说明; 2、《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2; 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4、《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 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8、《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GJ08-236-1999; 9、《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 10、杭州地铁公司发布的地铁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细则。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位置 本工程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其中杭发厂站-人民广场站区间为2号线全地下盾构区间,盾构从人民广场南端头井始发沿市心中路下掘进,先后旁穿北河上的泰安桥和长廊顶河上的华荣桥,抵达杭发厂站北端头后调头,再次始发掘进至人民广场南端头。盾构区间平面位置详见图1.1《工程平面位置图》。

图1.1 工程平面位置 2.2、设计情况 【杭~人】区间起讫里程为上行线SDK5+665.328~SDK6+350.666(下行线XDK5+665.328~XDK6+350.666),区间上行线长685.338m(下行线长685.863m)。区间上行线及下行线由直线段和二组缓和曲线组成,曲线半径均为1000m、1500m、。区间上行线及下行线隧道均以0坡出站后以22‰的下坡到达区间最低点后,上行线以21.6‰的上坡(下行线线以21.56‰的上坡),最后以2‰的上坡进站。线路呈节能V型。本区间竖曲线半径最大为5000m,最小为3000m。隧道拱顶埋深为10.2~15.6m。 2.3、技术标准 1)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2)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 3)结构按7度抗震设防。 4)结构设计按6级人防验算。 5)衬砌结构变形验算:计算直径变形≤2‰D(D为隧道外径)。 6)管片结构允许裂缝开展,但裂缝宽度≤0.2mm。 7)结构抗浮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05。 8)盾构区间隧道防水等级为二级。 三、施工测量流程 仪器检测→交桩及控制点复测→测量方案及审批→机载仪器测量→人工复测→监理、建设方复测→施工过程中复测→竣工测量。 四、施工平面控制测量 4.1、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置原则 (1)、工程测量放样的程序,遵守由总体达到局部的原则; (2)、控制点应满足整体控制要求; (3)、控制点应埋设在牢固不易破坏的位置; (4)、控制点相互之间必须通视,不能满足通视要求应合理设置工作点; (5)、控制点数据采集后需进行闭合,并进行平差计算; (6)、严格控制限界要求,满足设备安装要求,放样时需掌握“宁大勿小”

图纸复核存在问题的报告

关于古县连接线第五合同段 图纸复核存在问题的报告 自我项目部收到施工图纸后,经复核后,将存在的问题汇总上如下:一、图纸工程量存在问题 1)、设计工程量与原地面复测工程量不符 加31604.922方。(具体计算附后) ①、改河工程无断面图,无法对比设计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 3、干处挖土石方工程量误差较大。原设计挖土方8849方,挖石方5646方,经现场复核后干处挖土方4660.3方,干处挖石方29371.13方,干处挖土方减少4188.7方,干处挖石方增加23725.13方。具体如下: ①、小曲2号桥原设计挖土方4344方,挖石方2600方,经现场复核后干处挖土方3094.3方,干处挖石方12636.13方,干处挖土方减少1249.7方,干处挖石方增加10336.1方。 ②、小曲1号桥原设计挖土方2735方,挖石方1531方,经现场复核后干处挖土方1312方,干处挖石方5974方,干处挖土方减少1423方,干处挖石方增加4443方。 ③、K8+730拱桥基础原设计挖土方250方,挖石方665方,经现场复核后干处挖土方254方,干处挖石方4827方,干处挖土方增加4方,干处挖石方增加4162方。 ④、K9+320.5拱桥原设计挖土方1520方,挖石方850方,经现场复核后干处挖土方0方,干处挖石方5934方,干处挖土方减少1520

方,干处挖石方增加5084方。 4、旧桥拆除实测与设计不符增加拆除混凝土2492方。 ①、K9+320.5拆除旧桥设计混凝土1367方,实际2523方。 ②、小水头桥拆除旧桥设计混凝土3350方,实际4686.5方。2)、现场地质变化与设计不符。 1、K8+930-K9+000设计挖土方,现场为挖石方。 2、K9+320.5拱桥设计挖土方,现场挖石方。 3)、汇总表数量与细部图数量不符 共有3个分项工程。主要有K9+302改路工程、弃土场排水工程、小曲1号桥侧墙工程量。具体明细列表附后。 4)、设计无细部图,造成工程量变化。 K8+726、K9+302、K9+500线路平面图钢筋砼盖板无细部图。也无工程量。 悬臂式挡土墙6号钢筋工程数量表示12,细部图是14钢筋。 二、设计技术性问题 1)设计征地红线与实际有出入,造成路基永久占地不足。 2)设计图纸缺项。 K9+320.5拱桥缺回填路基填方工程量。 K8+730/K9+320.5拱桥无拱脚汇总工程量。 小曲2号桥、段家湾中桥无主梁平面布置图。 K13+315箱通无倒角尺寸。 3)设计几何尺寸有误

[设计]原地面复测方案

[设计]原地面复测方案 原地面横断面高程复测方案 1、工程概况: 西梓干渠第一流量段第一标段:渠道从总干渠玉皇观分水闸开始,起点桩号 0+000,终点桩号6+550。干渠包括四个隧洞和五段明渠,隧洞总长4659.48m,分别为玉皇观隧洞404.242m、瓦窑沟隧洞435.556m、龙头山隧洞1432.538m、龙泉 寺隧洞2387.147m;明渠总长1890.52m。隧洞洞口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相比之下明渠段地形较平坦起伏小难度较低。 2、复测目的及精度要求: 横断面测量是指对垂直于渠道中线方向的地面高低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横断面图是确定渠道横向施工范围、计算土石方数量的必须资料。横断面测量的精度要求:横断面地形点的精度,包括地形点对中心线桩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平地、丘陵地应??1.5m,山地、高地应??2.0m,地形点对邻近基本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应??0.3m。 横断面测量的测设要求: 1) 中心线与河道、沟渠、道路等交叉时,应测出中心线与其交角。当交角大 于85?、小于95?时,可只沿中心线施测一条所交渠、路的的横断面;当交角小于85?或大于95?时,应垂直于所交渠、路和沿中心线方向各测一条断面。 2 )横断面通过居民地时,一侧测至居民地边缘,并注记村名,另一侧应适当 延长。横断面遇到山坡时,一侧可测至山坡上1,2点, 另一侧适当延长。 3 )横断面上地形点密度,在平坦地区最大点距不得大于30m。地形变化处应增加测点,提高横断面的精度。 3、复测方案:

1)、根据设计提供的明渠断面图中断面里程桩号及中桩坐标用全站仪施测出中桩位置(打桩),同时用全站仪分别施测出左右任意一点(打桩);将中桩及左右任意边桩连线作为该桩号横断面复测的定向边,根据地形变化用皮尺分别测出左右侧距中位距离及用水准仪测出中桩及地形变化位置处高程,并做好书面记录。具体测量点数量根据地形及征地宽度确定。

控制点复测方案

控制点复测方案 负责人:CY 一、目的任务 1.1 控制点复测是整套道路施工测量的重要步骤。主要任务是对已有的控制点进行导线点 边角测量,检查已有控制点坐标。通过此次实训任务,能够熟练掌握控制点复测的方法和 步骤,能够进行导线点坐标反算,为道路施工提供正确的控制点依据。 二、测区概况 2.1此次测区大体范围是从武汉大学本部旁至新教学楼北。测区整体较平坦,跨过三号草坪,涉及有小土坡和斜坡。测区内有已知孔控制点四个:D001=E02、D002=XK1、D003=E05、D004=X1,均为二等高程控制点。点位较分散,点位之间通视困难。 三、测区已有资料 3.1I级GPS控制点: 有D001=E02、D002=XK1、D003=E05、D004=X1四个控制点。 4.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B50026-2007(以下简称规范)。 4.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3已有控制点成果计算表。 4.3本方案未涉及规定,均按相应测量规范操作 五、复测方法 5.1仪器 5.2人员安排 5.3测量方法要求 1)平面位置复测要求:利用全站仪按照一级导线测量的要求对控制点进行测量。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1)平面位置复测方法:把仪器架设在控制点上,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并在该点上观测相邻两边之间的夹角,利用已知的控制点坐标正算出距离和坐标方位角,与已测得的距离和坐标方位角进行对比检查。 2)高程位置复测方法:布设一条四等水准测量闭合路线。采用双面尺中丝读数法,顺序后—前—前—后。 六、提交资料 6.1已知控制点成果表 6.2已知控制点水平位置复测导线布置图。 6.3已知控制点高程复测水准路线布置图。 6.4导线点观测原始记录。 6.5导线点复测成果计算表。 6.6高程复测成果计算表。 七、附表 7.1控制点复测导线测量成果计算

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复测方案

汉口至阳逻江北快速路(江岸段、黄陂段)工程八厂联防段、武湖街、花楼街段、沙口村段施工第一标段(二次公告)项目部 施 工 加 密 控 制 网 测 量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6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测区概况 (1) 第三章复测内容 (2) 3.1平面控制网的复测 (2) 3.2高程控制网的复测 (2) 3.3对控制网加密点联测 (2) 第四章导线已知控制点 (2) 第五章测量的技术依据 (3) 5.1测量技术依据 (3) 第六章人员及仪器的投入 (3) 6.1人员的组织 (3) 6.2设备的组织 (3) 第七章施工控制网复测 (4) 7.1平面控制 (4) 7.2高程控制 (6) 7.3控制点加密要求 (8)

第一章工程概况 江北快速路为城市快速路,项目线路经二七长江大桥、八厂联防段、朱家河、谌家矶段、新河、黄陂武湖段、新洲阳逻段,止点为余泊大道和柴泊大道交叉口,主路全长约27KM。而本项目路段为八厂联防段设计桩号范围为K1+610-K4+140,本路段主线全长2530m,均为路基。主路临江侧利用边坡平台设置防汛道路,长约2533m;局部设置防汛道路连接线通主路与防汛道路,防汛道路连接线共计2段,长约119m。本路段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线、路基、路面工程、闸口工程。 第二章测区概况 本项目为八厂联防路段,起点里程为K1+610,终点里程为K4+140,其中本标段内已知控制点四个分别为HY43、HY44、HY53、HY54,在本标段前后相接的其他标段,我们需要共同取1-2个控制点进行复测,控制点为HY42、HY45、HY51、HY52。其中在汛期内HY53和HY54处于江水侵泡状态,故对HY42、HY43、HY44、HY45、HY51、HY52控制点进行复测。 测量方法 平面到线加密测量精度统计 该段导线加密测量时,采取附和导线的测量方法,按四等精度要求进行。使用全站仪(科利达),仪器标称精度为1″、±1+1.5ppm。导线水平角度采用全测回法观测4个个测回;斜距及竖直角均往返对向观测3个测回,测距时在仪器内置入当时气象条件,取往返观测的平均值作为边长成果。导线平差计算之前,首先对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进行计算。当各项精度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后,在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路基原地面复测报告10标

平凉至绵阳国家高速公路(G8513)武都至九寨沟工程项目原地面复测报告 成都华川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武九土建第十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甘肃文县·2018.12

平凉至绵阳国家高速公路(G8513)武都至九寨沟段土建工程第十合同段 原地面复测报告 计算: 复核: 审核: 施工单位:成都华川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八日

目录 1.项目概况 (1) 2.复测技术依据 (1) 3.复测工作内容 (1) 4.投入的测量仪器、测量人员 (1) 5.复测工作开展 (2) 6.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 (2) 7.土石方的计算方法 (2) 8.复测结果 (3) 9.附件 (3)

1.项目概况 本合同段为WJ10标段,位于文县韩家坝村内,起始里程YK62+800-YK66+720,线路全长3.90,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韩家坝特大桥1305.25m/1座,文县隧道2414m/1座,路基挖方6.9万m3、填方0.9万m3。项目区位于秦岭—昆仓纬向褶皱山地南部,为侵蚀、剥蚀的构造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山高坡陡、地形起伏非常大。根据设计院交桩情况,本项目坐标系统采用武九高速独立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05°,投影面高程为870m,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复测技术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F10—2006)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4)《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范》(2010版) (5)本工程承包合同及施工图 3.复测工作内容 根据设计提供的路基横断面及桥梁下部施工图,用RTK实测出中桩位置(打桩),同时用RTK分别测出左右边桩(打桩);将中桩及左右边桩连线作为该桩号横断面复测的定向边,根据地形变化用RTK测出中桩及地形变化位置处高程,并做好书面记录。具体测量点数量根据地形及征地宽度确定。 4.投入的测量仪器、测量人员

石灰土原地面处理施工方案

启东市灵秀路新建工程原地面处理施工方案 启东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灵秀路新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OO八年四月十日 第一节、工程简介 启东市灵秀路为启东市城区的一条次干路。道路的起点为建设路道路中心线,终点位于民胜路道路中心线,道路全长580.784米,实际起点为: K0+007.876,终点为:K0+558.972。规划道路宽度23米,横断面为双幅路形式,其中机动车道宽15m,人行道2×4m,机动车道横坡为2%,两侧人行道横坡为1%向内。在机动车道采用20cm6%石灰土原槽处理。 第二节、施工组织安排 为使原地面处理得以成功,我项目部安排道路施工员孙辉同志为现场施工总负责,朱耀辉同志担任技术指导,项目经理韩钱春同志总协调,参与施工的人员有技术员徐俊、机械人员俞建昌、李洪生等,施工人员在30人左右。 测量方面:我项目部根据勘测单位提供的控制点进行重新放中线,并进行水准点的复核。将道路中心引测至施工不受影响的地方作妥善保护,使其在整个施工期间不受破坏,如遭破坏应及时检查恢复,根据现场情况,将临时水准点分别布置在路南一排电杆上及西侧供销新村的围墙上,电杆同时可用作中心护桩,各水准点所测数据经平差后作为临时水准点标高使用,施工期间注意复核,如有误差及时调整。各点根据现场地形设置保护装置并做好控制点记录。 根据现场情况,图纸上原地面设计高程与现场高程如有所不一,我方将进行全线测量。 第三节、施工组织详细方案 我们先按设计要求清表30cm,开挖时由专人指挥挖机,尽量做到不超挖,以减少后期填筑的工作量,表层土挖除清理运至指定地点或弃土处堆放。清表范围为路宽23m+两边各超宽50cm。由于本工程道路两边都有办公房及住宅,故我们在统长沟塘回填过程中,已预留了一条排水沟供道路北侧的瀛东小区生活排水用,但由于施工管道的需要,将临时排水管道已经拆除,我们将在道路两侧重新开挖临时排水沟,以利于在施工路基土时排水,排水沟内的积水将直接抽入已施工完成的雨污水管道内。为确保排水畅通,施工期间还将准备好足够的备用泵。 施工程序为:测量放样—打网格铺灰—翻拌晾晒—碾压成型 1)测量放样:在清除表土,无杂物,报验合格后,随即进行测量放样工作。首先用全站仪定出路基中桩(直线段整二十米桩、曲线段为整十米桩),然后进行原地面的高程测量(报测量监理工程师),每断面三点,与设计高程

控制点复测方案

控制点复测方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控制点复测方案 负责人:CY 一、目的任务 控制点复测是整套道路施工测量的重要步骤。主要任务是对已有的控制点进行导线点边角测量,检查已有控制点坐标。通过此次实训任务,能够熟练掌握控制点复测的方法和步骤,能够进行导线点坐标反算,为道路施工提供正确的控制点依据。 二、测区概况 此次测区大体范围是从武汉大学本部旁至新教学楼北。测区整体较平坦,跨过三号草坪,涉及有小土坡和斜坡。测区内有已知孔控制点四个:D001=E02、D002=XK1、D003=E05、D004=X1 ,均为二等高程控制点。点位较分散,点位之间通视困难。 三、测区已有资料 I级GPS控制点: 有D001=E02、D002=XK1、D003=E05、D004=X1四个控制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B 50026-2007(以下简称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已有控制点成果计算表。 本方案未涉及规定,均按相应测量规范操作 五、复测方法 仪器 人员安排 测量方法要求

1)平面位置复测要求:利用全站仪按照一级导线测量的要求对控制点进行测量。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2)高程复测要求:利用DS3水准仪进行四等水准高程测量。 复测方法: 1)平面位置复测方法:把仪器架设在控制点上,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并在该点上观测相邻两边之间的夹角,利用已知的控制点坐标正算出距离和坐标方位角,与已测得的距离和坐标方位角进行对比检查。 2)高程位置复测方法:布设一条四等水准测量闭合路线。采用双面尺中丝读数法,顺序后—前—前—后。 六、提交资料 已知控制点成果表 已知控制点水平位置复测导线布置图。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立体城市项目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日 目录

一、概况 (1) 二、技术依据 (1) 三、技术方案 (2) (一)工作流程 (2) (二)测量方案 (2) 1、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3) 1.1 复测方法 (3) 1.2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3) 1.3 保证GPS测量精度的操作要点 (4) 2、高程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5) 2.1 复测方法 (5) 2.2 质量保障措施 (5) 2.3 复测成果处理 (6) 2.4数据处理与平差 (6) 四、进度安排 (6) 五、任务划分与组织安排 (7) 六、仪器设备 (8) 七、测量成果 (8)

一、概况 规划一路:城市支路,行车速度30Km/h。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K0+827.131,全长827.131m。兰池大道~兰池二路段道路红线宽度15m,兰池二路~东西十一路段道路红线宽度20m,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透水工程砖铺设,全线完成雨污水管道的铺设。 规划四路:城市支路,行车速度30Km/h。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K0+889.821,全长889.821m。全长分两段,兰池大道~兰池二路段道路红线宽度15m,兰池二路~东西十一路段道路红线宽度20m,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透水工程砖铺设,全线完成雨污水管道的铺设。 为完成本段工程施工,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提供了3个E 级GPS点,3个四等水准点。 本次复测任务主要内容是: 1、控制网复测及贯通测量; 2、全线三等水准点复测及贯通测量。 二、技术依据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_2009;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

路基原地面复测报告标

平凉至绵阳国家高速公路(G8513 )武都至九寨沟工程项目 原地面复测报告 成都华川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武九土建第十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甘肃文县?2018.12 平凉至绵阳国家高速公路(G8513) 武都至九寨沟段土建工程第十合同段 原地面复测报告 计算: 复核: 审核: 施工单位:成都华川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八日 目录 1. 项目概况 (1) 2. 复测技术依据 (1) 3. 复测工作内容 (1) 4. 投入的测量仪器、测量人员 (1) 5. 复测工作开展 (2) 6. 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 (2) 7. 土石方的计算方法 (2) 8. 复测结果 (3)

9. 附件 (3) 1. 项目概况 本合同段为WJ10标段,位于文县韩家坝村内,起始里程YK62+8OO-YK66+720线路全长3.90,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韩家坝特大桥1305.25m/1座,文县隧道2414m/1座, 路基挖方6.9万m3填方0.9万m3项目区位于秦岭一昆仓纬向褶皱山地南部,为侵蚀、剥蚀的构造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山高坡陡、地形起伏非常大。根据设计院交桩情况,本项目坐标系统采用武九高速独立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05°,投影面高 程为870m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 复测技术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F10 —2006)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 —2011) (4)《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范》(2010版) (5)本工程承包合同及施工图 3. 复测工作内容 根据设计提供的路基横断面及桥梁下部施工图,用RTK实测出中桩位置(打桩), 同时用RTK分别测出左右边桩(打桩);将中桩及左右边桩连线作为该桩号横断面复测的定向边,根据地形变化用RTK测出中桩及地形变化位置处高程,并做好书面记录。具体测量点数量根据地形及征地宽度确定。 4. 投入的测量仪器、测量人员

原地面处理首件施工方案

白马湖大道工程BMHDD-SGⅡ标段路基原地面翻松掺6%石灰首件工程 编制: 审核: 审批: 徐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 淮安白马湖大道工程BMHDD-SGⅡ标项目经理部 2020年03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1、工程简介 (2) 2、技术标准 (2) 3、首件工程施工段落的选择及目的 (2) 二、编制依据 (2) 三、施工计划 (2) 1、施工进度计划 (2) 2、材料进场计划 (2) 3、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3) 四、施工工艺技术 (3) 1、施工准备 (3) 2、施工工艺流程 (3) 3、施工工艺 (3) 4、检查验收 (4) 五、质量保证措施 (4) 1、组织保证措施 (4) 1.1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小组 (4) 2、技术保障措施 (5) 2.1图纸会审制 (5) 2.2技术交底制 (5) 2.3测量复核制 (5) 2.4工程试验制 (5) 2.5质量检测制 (5) 2.6施工日志制 (5) 六、安全保证措施 (5) 1、组织保证措施 (5) 2、技术保证措施 (5) 3、应急救援预案 (6) 4、监测监控 (6) 5、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6) 6、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6) 6.1扬尘 (6) 6.2噪音 (6) 6.3废水、生活垃圾、废弃处 (7) 七、劳动力计划 (7) 1、劳动力计划表 (7)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本标段起于苏淮高新区与洪泽区分界南侧约1.3km处,距白马湖大桥南桥头约300m,设计桩号为K3+000。本标段终点位于四季花海景区内洪泽区与金湖县交界处,设计桩号为K11+802.730。本项目全线主要以填方路基为主,全线一般路段按照二级公路施工标准建设,路面宽度为14m,路基总宽度为15.5m,其组成为:0.75m土路肩+3.5m硬路肩+3.5m行车道+3.5m行车道+3.5m硬路肩+0.75m 土路肩。 2、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二级 设计时速60km/h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 设计洪水频率1/100 目前项目部可进行原地面掺灰处理的施工段落为K5+100-K5+300段路基全幅,经综合考虑后,项目部选取K5+100-K5+300段路基全幅作为原地面翻松掺6%石灰处理首件工程试验段,平均处理宽度20.21米。(以下简称首件段),选取K5+100-K5+300段路基作为原地面翻松掺6%石灰处理首件工程备选段(以下简称首件备选段)。 通过首件工程认可制工作的开展,帮助施工现场人员熟悉工程的特点,掌握工艺、材料及关键性技术的要求,并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即通过原地面翻松掺6%石灰处理首件工程确定施工工艺,即旋耕灰土达到粉碎要求的遍数、压路机碾压达到压实标准88%的遍数。 序号规范、标准名称文号 1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与施工规范对照手册》(JTG F90-2015) 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17) 3 《淮安市公路水运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指导意见》(2018版) 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5 《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考核评价标准》(苏交质[2016]10号) 6 《淮安市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标准化指南》(淮交[2019]30号) 7 《白马湖大道工程BMHDD-SGⅡ标段施工图设计》 8 《白马湖大道工程BMHDD-SGⅡ标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工期要求,针对工程的特点,在统一部署、统一协调、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基础上, 分项工程名称施工时间责任人备注K5+100-K5+300段路基右幅原地面2020.03.20 王苏兵、李武 序号材料名称数量用途备注 1 石灰75.91t 原地面施工平均宽度20.21mX长度200mX18.78/1000=75.91t

高速公路导线 水准测量复测方案

G56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宣威至曲靖段G60连接线导线、水准测量复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日期: 中交路桥云南宣曲高速公路第二项目经理部 2015年3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2 二、测区概况------------------------------------------------------2 三、编制依据------------------------------------------------------3 四、平面控制测量 -----------------------------------------------3 五、高程控制测量 -----------------------------------------------25 六、主要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配--------------------------------------49 七、工程测量质量保证措-------------------------------------------50 八、复测工期及结果------------------------------------------------51 G56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宣威至曲靖段G60连接线

导线、水准测量复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宣曲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56杭瑞高速公路的其中一段,路线位于宣威市沾益县麒麟区境内,主线全长公里G60连接线为宣曲、昆曲和曲靖绕城高速公路连接线。 本标段为中交云南宣曲高速公路第二项目部,其施工范围:主线左幅K8+630~K11+,右幅K8+630~K11+和大龙潭立交A、C、E、F四个匝道。起于西平街道办辖区内,止于金龙街道办辖区内,沿途经过西平街道办和金龙街道办2个街道办。主线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整体式路基宽,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匝道路基宽度,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 本部工程内容包含路基、涵洞、挡墙、桥梁、改路及路基边坡防护等工程。附:中交云南宣曲高速公路第二项目部施工平面布置图: 二、测区概况 本标段所经地段沿线山地、丘陵、盆地、河谷交错分布、高低相间,山区路段存在集中升、降坡,地形对路线克服高差影响较大,沿线植被茂密;尤其南盘江大桥、小哨大桥、大龙潭立交互通地势较为陡峻,地形起伏高差相对较大。 本段地处高原海拔地段山区地理影响,早晚温差较大,中午太阳紫外线强,常年受干燥寒冷气团控制,盛行偏西北风。 测区投影带中央子午线:103°55′00″投影面大地高:2070 米。坐标系统参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点。目前,我部根

精密工程控制网测量复测方案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 复测方案 (DIK44+~DIK53+640) 编写: 复核: 批准: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 二零一三年三月

目录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复测技术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已有成果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复测工作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外业观测的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 错误!未定义书签。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基原地面复测报告标精编WORD版

路基原地面复测报告标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平凉至绵阳国家高速公路(G8513)武都至九寨沟工程项目 原地面复测报告 成都华川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武九土建第十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甘肃文县·2018.12 平凉至绵阳国家高速公路(G8513) 武都至九寨沟段土建工程第十合同段 原地面复测报告 计算: 复核: 审核: 施工单位:成都华川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八日 目录 1.项目概况 (1) 2.复测技术依据 (1)

3.复测工作内容 (1) 4.投入的测量仪器、测量人员 (1) 5.复测工作开展 (2) 6.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 (2) 7.土石方的计算方法 (2) 8.复测结果 (3) 9.附件 (3)

1.项目概况 本合同段为WJ10标段,位于文县韩家坝村内,起始里程YK62+800-YK66+720,线路全长3.90,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韩家坝特大桥1305.25m/1座,文县隧道2414m/1座,路基挖方6.9万m3、填方0.9万m3。项目区位于秦岭—昆仓纬向褶皱山地南部,为侵蚀、剥蚀的构造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山高坡陡、地形起伏非常大。根据设计院交桩情况,本项目坐标系统采用武九高速独立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05°,投影面高程为870m,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复测技术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F10—2006)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4)《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范》(2010版) (5)本工程承包合同及施工图 3.复测工作内容 根据设计提供的路基横断面及桥梁下部施工图,用RTK实测出中桩位置(打桩),同时用RTK分别测出左右边桩(打桩);将中桩及左右边桩连线作为该桩号横断面复测的定向边,根据地形变化用RTK测出中桩及地形变化位置处高程,并做好书面记录。具体测量点数量根据地形及征地宽度确定。

原地面复测报告说明

原地面复测报告说明 xxxxxx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我部进场以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I级导线和原地面进行复测,采用科利达全站仪(KTS-442L)进行测设;经复测,I级导线和原地面作如下说明: 1、I级导线采用全站仪水平角二测回测设,边长二测回测定,高程采用科利达(DS3)自动安平水准仪往返测设,经内业计算,I级导线精度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满足规范要求。 2、原地面复测后,转入内业计算,从土石方计算表中发现,复测后工程数量与原设计有较大的差值;原设计挖方数量为:xxxxm3,(其中挖土方:xxxx3,挖石方:xxxxxm3),填方数量为:xxxxm3;复测后挖方数量为:xxxxm3 (其中挖土方:xxxxx m3,挖石方:xxxxx m3),填方数量为:xxxxm3;挖方共增加xxxxx m3(其中挖土方增加xxxxm3,挖石方增加xxxxx m3),填方增加xxxm3。 3、K2+045钢筋混凝土线外盖板涵进出水口标高xxxxm与改渠工程K1+455处的标高xxxxm不吻合,K0+638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原设计为正交涵洞,建议改成斜交涵洞,主线K2+180处有一拱涵未考虑排水问题,建议增设拱涵连接至改渠处,但与改渠处的沟底设计高程不吻合。 4、挡墙设置有掉角现象(K0+390~K0+400段M7.5浆砌片石挡墙没有埋置深度、K0+530~K0+550段M7.5浆砌片石挡墙没有埋置

深度、K0+710~K0+770段M7.5浆砌片石挡墙没有埋置深度)。 5、改渠部分K3+420~K3+435段落,填方边坡的坡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即填方坡脚在改渠沟边。 6、原设计改渠工程的沟槽挖方包含在路基土石方计算表中,我部复测后发现,原设计挖沟槽土石方砌体部分的挖方未进入计算,由于改渠的沟底处于挖方地段的底部,其土石比与路基挖方的土石比不同,该部分的挖方量请予确认,但土石比现场确认。 7、填方地段K2+700左测、K2+830~K2+870左侧等地段,由于地形限制形成水潭,建议借土填平,使路基临时排水沟贯穿全线,排水顺畅。 由于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相差较大,请指挥部领导、监理公司予以审核。 Xxxxxxxx公司 2012年3月14日

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技术依据及标准 (3) 3.已有成果资料 (3) 4.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4) 4.1复测内容 (4) 4.2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4) 4.3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4) 5.外业观测的实施 (5) 5.1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7) 5.2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9) 6.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11) 6.1 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1) 6.2 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2) 7.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 (14) 7.1 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4) 7.2 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5) 7.3 二等水准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6) 8.精测网复测应提交的成果和资料 (17) 9.测量人员资质和测量仪器检验证书 (17)

1.工程概况 标段项目简介: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NLZQ-II标施工总价承包设计起点为DK25+540,终点为DK55+530.72,线路正线长度29.991公里。NLZQ-II标段范围内站前工程包括:设计里程范围内的站前工程,包括改移道路、河(渠)道改移及其砍伐挖根、管线路迁移及防护、油燃气管道迁改及防护、通讯线路迁改、电力线路迁改、公跨铁立交桥、取弃土场临时用地,路基,桥梁(不含T梁预制、架设、现浇,包含桥梁支座),隧道,轨道(仅含无碴轨道道床及CPIII测设费用),站场,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以及需要与站前工程同步实施的接触网支柱基础、综合接地贯通电缆等工程,其中:房屋工程主要包括通所道路的土石方及道路工程,站场建筑设备工程主要包括地道(不含照明),站场排水管(沟)、段所平台的土石方及道路工程等 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的平面控制网分级布设为:“坐标基准控制网(CP0)、基础控制网(CPI)和线路控制网(CPII)”。精测网的高程控制网为二等水准网。NLZQ-II标段范围内有CPI控制点6个,点号为“CPI047~CPI052(点号连续)”,各桩点均保存完好;本标段范围内有CPII控制点2个,点号为“CPII59-3、CPII59-4”,各桩点均保存完好。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NLZQ-II标段段范围内深埋水准点共计2个,桩点均保存完好,本标深埋水准点编号为“XCBM08- XCBM09(点号连续)”,二等水准点7个分别是: CPI047、CPI048、CPI050、BM220、CPI051、BM221、CPII59-3。 中铁四院完成本标范围内精测网控制点交桩工作后,中水十四局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NLZQ-II标段精测队在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指导下

原地面复测报告

沿河县乌江三桥工程 路基工程 原 地 面 复 测 成 果 报 告 测量: 计算: 审核: 核工业长沙中南建设工程集团公司沿河县乌江三桥项目部 2017年3月25日

路基土石方复测成果报告 根据相关要求,沿河县乌江三桥项目部于2017年3月18日组织人员对该项目工程的路基工程进行了原地面复测(测量成果附后); 由于于本工程之路基工程地处地势陡峭,起伏较大的山区,山势起伏变化无规则,故给采用传统的水平抬扛打桩法测量带来极大不便,同时测量人员自身安全及测量精度无法保证,有鉴于此,本次原地面复测外业数据采集采用智能化南方全站仪,内业数据处理则采用专用地形地籍处理软件南方CASS7.1版。 一、外业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为: 1.导线点引入: 本工程导线点已引入并完成复测。 2.路基断面范围放样: 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放样出挖方区最上坡坡顶线,填方区最下坡坡脚线,并用红索圈定数据采集范围,坡顶或坡脚线要求地势不起伏变化段不得大于20m一桩,每20m内有变化者则插桩,圆曲线段或缓和曲线段则不大于10m一桩,曲线半径于小100m及本工程渠化段则5m一桩,从而保证外业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和计算机模拟的真实性,减小计算的误差。

3.范围内数据采集: 纵向不大于20m采集一组数据(坐标、高程),密度根据山形变化而定,每起伏变化均采集一组数据,横向不大于5m采集一组数据,每起伏变化处均采集一组数据,若遇边坎则坎上与坎下边缘均采集数据,所有数据均存盘于全站仪中,以便导入计算机。 二、数据内业处理: 项目部全站仪带蓝牙功能,数据可通过专用软件导入计算机。 数据处理采用南方测绘公司的南方CASS7.1地形地籍处理软件,处理结果附后。 三、工程量误差: 计算机处理后的成果,工程量误差如下: 1.挖方 BK0+000~280段增加299.97m3 BK0+280~440段增加1380m3 BK0+500~674.56段增加1652.92m3 以上合计挖方增加3333m3 误差率为n=3333÷247151=1.3%<5.0% 故不要求调整. 2.填方 BK0+000~120段增加667m3 BK0+230~290段增加1141m3 BK0+400~500段增加-177m3

原地面复测方案

原地面横断面高程复测方案 1、工程概况: 西梓干渠第一流量段第一标段:渠道从总干渠玉皇观分水闸开始,起点桩号0+000,终点桩号6+550。干渠包括四个隧洞和五段明渠,隧洞总长4659.48m,分别为玉皇观隧洞404.242m、瓦窑沟隧洞435.556m、龙头山隧洞1432.538m、龙泉寺隧洞2387.147m;明渠总长1890.52m。隧洞洞口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相比之下明渠段地形较平坦起伏小难度较低。 2、复测目的及精度要求: 横断面测量是指对垂直于渠道中线方向的地面高低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横断面图是确定渠道横向施工范围、计算土石方数量的必须资料。横断面测量的精度要求:横断面地形点的精度,包括地形点对中心线桩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平地、丘陵地应≤±1.5m,山地、高地应≤±2.0m,地形点对邻近基本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应≤±0.3m。 横断面测量的测设要求: 1)中心线与河道、沟渠、道路等交叉时,应测出中心线与其交角。当交角大于85°、小于95°时,可只沿中心线施测一条所交渠、路的的横断面;当交角小于85°或大于95°时,应垂直于所交渠、路和沿中心线方向各测一条断面。 2 )横断面通过居民地时,一侧测至居民地边缘,并注记村名,另一侧应适当延长。横断面遇到山坡时,一侧可测至山坡上1~2点,

另一侧适当延长。 3 )横断面上地形点密度,在平坦地区最大点距不得大于30m。地形变化处应增加测点,提高横断面的精度。 3、复测方案: 1)、根据设计提供的明渠断面图中断面里程桩号及中桩坐标用全站仪施测出中桩位置(打桩),同时用全站仪分别施测出左右任意一点(打桩);将中桩及左右任意边桩连线作为该桩号横断面复测的定向边,根据地形变化用皮尺分别测出左右侧距中位距离及用水准仪测出中桩及地形变化位置处高程,并做好书面记录。具体测量点数量根据地形及征地宽度确定。 2)、渐变段及隧洞洞脸段根据地形变化情况施测出中桩及任意一边桩(打桩),(基本方法同上)部分点采用全站仪与水准仪相结合的方式施测高程,并做好书面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