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库施工方案

灰库施工方案
灰库施工方案

灰库施工方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目录

4.2作业须具备的技术条件 3

3

4.5施工机具、工具的配置 3 4.6材料计划 4 4.7环境要求 5

7.2 本项作业重大危害 (12)

12

5

附表二:6

1.编制依据

1.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篇)

1.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1.3《电力建设施工质量及评定标准》(锅炉篇)

1.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管道篇)

1.5《火电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焊接篇)

1.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1.7《灰库设备布置及管道安装平面F419IIIS-C0302》

1.8《灰库设备布置及管道安装断面F419IIIS-C0303》

1.9 厂供图纸、使用安装说明书及技术要求

2.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抚顺石化热电厂老机组烟气脱硫改造工程灰库设备及管道安装包括:搅拌机、散装机、给料机等设备及管道、阀门、附件。主要工作量如下:

施工进度计划

从开工之日起25天完成。

4.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

4.1施工人员组织

4.1.1 作业主要责任人:专业公司经理、专责工程师、班长、技术员

4.1.2 作业主要责任人职责

4.1.2.1 专业公司经理的职责:

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的措施与规定,组织编制本工地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措施,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在计划、布置、检查施工时,把安全文明施工工作贯穿到每个施工环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施工。负责组织对跨班组重要施工项目开工前的安全文明施工条件进行检查、落实并签证确认。对重要的施工项目,应亲临现场监督施工。

4.1.2.2 专责工程师的职责:

负责本工地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组织编制本工地技术革新和施工新技术、新工艺中的施工措施。负责安全施工技术上的监督与指导。负责

编制创国优措施,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二级验收项目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4.1.2.3 负责施工的技术员的职责:

全面负责本项施工的技术工作;组织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的学习、参加施工图纸会审、编制施工技术措施,主持技术交底,编制施工预算;深入现场指导施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技术问题。

制定本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作好工作量、工期、材料消耗和劳动工时等资料的积累工作;主持本项工程量管理工作,整理汇总施工技术记录,提交竣工移交技术资料。

4.1.2.4 班组长的职责:

作好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施工,作好班前技术交底和班后小结;作好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前重审施工技术要求,施工中严格按工艺规程办事,作好质量自检记录;督促班组各施工人员作好本职工作,搞好班组管理;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可越级上告;认真做好施工中控制点的控制。

4.1.2.5 作业人员的职责: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把质量缺陷消灭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施工技术验收规范和设计的要求;施工人员应该做到干一项,彻底完一项,不留尾巴。做好质量自检、互检及工序交接检查,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在完工时交工地复查。

4.2 作业须具备的技术条件

施工前图纸必须齐全,且经过图纸会审交付使用;设备全部到货。参加施工的施工人员经过安全及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具备上岗条件。

4.3 作业须具备的环境安全条件

4.3.1 各种安全设施齐全,具备使用条件。

4.4 力能供应

4.4.1 进入施工现场的道路必须畅通。

4.4.2 施工所需的电源都已安装调试结束具备使用条件。

4.4.3 水、氧气、乙炔满足现场需要。

4.5施工机具、工具的配置

4.6 材料计划

4.7.1 灰库土建工程已经结束,全部交安。

4.7.2 施工用电源盘已布置,具备通电条件。

4.7.3 施工现场照明设施齐全,照明充足。

4.7.4 消防设施齐全,施工条件符合安全文明规定。

4.7.5 施工前作业人员的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已完毕。

5.作业程序及作业方法

5.1安装工序主要流程

设备开箱验收在各部件上作标志设备检查吊装到位并安装。

5.2作业方法

5.3.1 设备安装作业方法

A、基础清理、测量、划线

对基础进行检查、清理,基础纵横中心偏差±10mm,标高偏差±5mm。

B、设备检查、划线

根据厂家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对设备外观检查,并校核各部件尺寸,

设备纵横中心线、相对标高测量尺寸符合设计院安装图要求,设备纵横中心偏差±10mm,轴中心标高偏差±5mm,轴水平度偏差≤0.1mm。

C、设备就位、安装

a)标高6米运转层的设备,如双轴搅拌机,由于体积较大,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预留设备安装就位孔洞,待设备投入后再进行封闭;将设备用膨胀螺栓与6米层建筑连接固定。其它小件设备从灰库北侧通道进入就位。

b)库顶设备在灰库顶部土建施工完毕交安后吊装就位,将设备与土建埋件焊接固定。

c)设备就位后,对设备标高、垂直度进行测量,在设备上部90度方向吊线坠用角尺测量,检查设备垂直度,检查后分别在测量处用记号笔作明显标记。根据测量结果在设备支腿处加钢板进行调整,安装工序经验收合格后,将其台板与基础埋件焊接固定。

d)库底气化槽安装

安装气化槽前,检查其有无破损,如有,应拆卸更换;每组气化槽组件,气化槽与气化管安装完后应严密不漏气,气化管穿库底部分应不向外漏灰。5.3.2 气化风机安装

5.3.2.1 按设计院图纸画出灰库气化风机的纵横中心线。

5.3.2.2 复查基础尺寸、标高及地脚螺栓孔的位置,并做好记录。

5.3.2.3 根据所测标高与图纸的设计标高在地脚螺栓孔旁布置垫铁,垫铁配置一般不超过三块,垫铁宽度为80mm,长度比框架长20mm,薄边不小于4mm。5.3.2.4 垫铁处的混凝土面必须凿平,垫铁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均匀,且不小于75%。

5.3.2.5 将电机、风机及底部框架整体起吊放置在布置好的垫铁上,调整其左右方向,使之与基础的纵横中心线重合。

5.3.2.6 调整垫铁找正风机及电机的水平度及标高,轴中心偏差≤5mm,轴水平度偏差≤0.1mm/m,标高偏差±10mm。

5.3.2.7 找正电机侧皮带轮与风机侧皮带轮在同一直线上,皮带轮槽不能左右错位。

5.3.2.8 安装传动皮带,用电机底板上的顶丝调整电机移动,用以调整皮带具有合适的张紧力。

5.3.3 双轴加湿搅拌机安装

5.3.3.1 检查双轴加湿搅拌机基础是否平整,预埋件安装尺寸及落料口是否正确。

5.3.3.2 复查基础尺寸、标高及位置,并做好记录,配制好垫铁。

5.3.3.3 根据安装图纸,用卷尺确认双轴搅拌机的安装位置并划线。

5.3.3.4 采用起吊设备将双轴搅拌机按照划线位置就位,校核无误后再将搅拌机位置就位,校核无误后再将搅拌机地脚焊接在预埋钢板或用膨胀螺钉安装在基础面上。

5.3.3.5 安装双轴搅拌机进料口上部设备及相应连接管。

5.3.4 干灰散装机安装

5.3.4.1 设备到达现场后,先整体检查,看有无因运输而损坏部件的情况,如有,则应拆卸更换。

5.3.4.2 然后吊装散装机并与预留孔对位,对位好后,按现场管道情况把散装头支座与预埋件用螺栓连接好(也可直接焊接),安装过程中注意不要刺破或烧伤吸尘管,以免影响吸尘管的透气性。

5.3.5 除灰系统管道、阀门、附件、支吊架安装

5.3.5.1 管道安装

5.3.5.1.1 管道组合: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方便安装,应把适当数量的管子和管道组件预先组合在一起。

a. 管道组合时,应先熟悉施工现场条件及施工图纸,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管道下料与组合。

b. 管道组合时根据组合管道的长度和规格找一根适当的槽钢,将组合管道放在槽钢上利用300㎜铁水平将管道找平找正后焊接。

c. 管道组合应注意以下及点:

1)合件应尽量减少高空作业;

2)合理选择安装中的调整口,并考虑焊口的焊接方便;

3)将焊口多而集中以及施工条件差的管段应考虑为组合件;

4)组合件应便于搬运和起吊,并有足够的刚性,吊装时不允许有永久性变形;

5)尽量避免多平面(立体)组合;

6)管道组合存放时,应用布或塑料布把口封住。

5.3.5.1.2 管道组合完毕后,可进行管道的吊装工作,管道应先进行母管的吊装工作。吊装时,先利用起吊设施将管道吊起,然后由利用2-3个倒链,将管道接住吊至设计位置并用支吊架将其固定。管道与设备连接时,应先从设备的接口处至母管顺序连接。

5.3.5.1.3 管道安装注意事项

a 管道标高应以给定的基准线为准,中心线应以给定梁柱的中心位置为准。

b 管道对口前应按要求打好坡口,并将坡口附近10-15㎜处的油垢和铁锈清理干净。

c 管子与设备连接,应在设备安装定位紧好地脚螺栓后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d 管道穿过隔墙、隔板时,位于隔墙、隔板内管段不得由接口。

e 为了保证管道内部清洁,管道对口前,将管段成90°吊起,并用手锤敲击管段,保证内壁清洁,无氧化物、焊接药渣、遗留杂物。

f 严禁将工具和施工用材放入管内。

g 管道安装过程应按设计坡度要求进行。

h 管道在点焊和焊接过程中,不得受震。

i 安装管沟内管子,可在靠近管沟边的地方进行予组合,组合后按照图纸要求位置就位。对留最后死口应考虑焊接方便。

l 管道安装工作如有间断,应及时封闭管口。凡是朝上方的管口,在未接管前,都应加临时堵板。

m 管道连接时,不得强力对口。

5.3.5.1.4 管道安装质量标准

a 管子对接焊缝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否则,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焊缝位置距离弯管的弯曲起点不得小于管子外径或不小于100㎜。

②管子两个对接焊缝间的距离不宜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150㎜。

③支吊架管部位置不得与管子对接焊缝重合,焊缝距离支吊架边缘不

得小于50㎜,该距离不得小于焊缝宽度的5倍,且不小于100㎜。

④管子接口应避开疏放水及仪表等的开口位置,距开口边缘不得小于

50㎜,且不应小于孔径。

○5管子对口应平直,焊接角变形在距离接口中心200㎜处测量,除特殊要求外,其折口的允许偏差应为:①当管子公称通经DN<100㎜时,偏差值≤2㎜;②当管子公称通经DN≥100㎜时,偏差值≤3㎜。

b 管道上的两个成型件相互焊接时,应按设计加接短管。

c 管道坡度方向及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法兰与阀门的连接螺栓已拧紧。e 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值应符合下表:

注:DN为管子公称直径。

5.3.5.2 支吊架安装

5.3.5.2.1 在混凝土基础上,用膨胀螺栓固定支吊架的生根时,膨胀螺栓的打

入应达到规定深度值。

5.3.5.2.2 活动支架的活动部分必须裸露,不应被水泥及保温层覆盖。

5.3.5.2.3 使用临时支吊架时,应有明显标记。并不许与正式支吊架冲突,

5.3.5.2.4 管道的固定支架应设计图纸安装。

5.3.5.2.5 导向支架和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洁净、平整,滚珠、滚柱、托滚、聚四氟乙烯板等活动零件与其支撑件接触良好,管道能自由膨胀。

5.3.5.2.6 支吊架间距应按设计要求正确装设。

5.3.5.2.9 支吊架调整后,个连接件的螺杆丝扣必须带满,锁紧螺母应锁紧,防止松动。

5.3.5.2.10 支吊架管部应牢固并与管子配合良好,螺纹拉杆应平直无弯曲,螺纹无断齿、毛刺,与螺母配合良好。

5.3.5.3 阀门安装

5.3.5.3.1 阀门安装前,除复核产品合格证和试验记录外,还应按设计要求核对型号并按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

5.3.5.3.2 阀门安装前应清理干净,保持关闭状态。安装和搬运时,不得以手轮为起吊点,且不得随意转动手轮。

5.3.5.3.3 截止阀、止回阀及节流阀应按设计规定正确安装。当阀体上无流向标志时,按下列原则确定:①截止阀和止回阀:介质由阀瓣下方向上流动。

5.3.5.3.4 所有阀门应连接自然,不得强力对接和承受外载荷。法兰受力均匀,防止由于附加应力而损坏阀门。

5.3.5.3.5 阀门安装,手轮不宜朝下,应便于操作及检修。

5.3.5.3.6 法兰或螺纹连接的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

5.3.5.3.7 阀门与管道的焊接时焊接工艺应符合DL 5007-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的有关规定。

5.3.5.3.8 安装阀门传动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传动机构必须灵活;限位装置可靠;调整必须到位;开关指示正确;传动杆与阀杆轴线的夹角不宜大于30°.

5.3.5.4 法兰及垫片安装

5.3.5.4.1 法兰安装前,对法兰密封面及密封垫片检查,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缺陷。

5.3.5.4.2 法兰连接应保持其平行,偏差不得大于法兰外径的1.5/1000,且不大于2㎜,不许强紧螺栓消除偏斜间隙。

5.3.5.4.3 法兰平面应与管子轴线垂直,平焊法兰内侧角焊缝不得漏焊,焊后清除焊渣等杂质。

5.3.5.4.4 法兰垫片内径应比法兰内径大2~3㎜,垫片切成整圆,不应有接口。

5.3.5.4.5 当大口径垫片需要拼接时,应采取斜口搭接或迷宫式嵌接,不应平口对接。

5.3.5.4.6 法兰连接除特殊情况下,螺栓规格一致,安装方向一致。螺栓对称紧固,松紧适度。

5.3.5.4.7 连接时所使用的紧固件的材质、规格、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5.3.5.4.8 螺栓螺母安装时应加以先清除锈痕。

5.3.5.4.9 安装在法兰盘上的螺栓、螺母均应位于同一侧。

5.3.5.4.10 螺母与法兰支撑面应紧密结合,可先用手拧紧螺栓后用扳手对角拧紧。拧时不要过紧,至少两次紧完。

5.3.5.4.11 紧好的螺栓最好应漏出2-3扣。

5.3.5.4.12 在拧紧螺母时,不得用铁锤在扳手上锤击。

5.3.5.4.13 需加垫圈时,每个螺栓不应超过一个,不得用大规格的螺帽或厚的铁片来调节螺栓的外漏长度,更不能以短的管节作垫圈使用,以保证螺栓连接的稳定性能。

6.作业质量标准

6.1作业质量标准

6.1.1基础纵横中心线偏差≤10 mm,标高偏差±5mm。

6.1.2设备纵横中心偏差±10mm,中心标高偏差±5mm,机体水平度偏差≤ 0.1 mm/m。

6.1.3管道安装整齐、美观,焊接严密,支吊架制作安装符合相关规范要求。6.1.4管道安装对口错位≤10%管壁厚度,对口偏折度≤2/200

6.1.5管道支吊架焊接牢固、可靠。

6.1.6全部管道焊接采用电弧焊。

6.1.7灰库所有管道安装完毕后,均需进行压力试验,工作压力为0.75MPa,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

6.2质量保证措施

6.2.1设备检查,符合设备技术文件及规范要求,设备整体外无裂纹,损伤等缺陷。

6.2.2安装及验收严格按照国家电力行业标准《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的要求,严把质量关。

6.2.3严格执行施工指导书的工艺过程,安装方法,认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技术交底,使所有作业人员都明确施工质量要求。

6.2.4焊接作业施焊人员经培训合格后,取得相应资质证书,才能进行焊接作业。

6.2.5做好安装技术记录和施工记录,整理好签证资料。

7.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7.1本项作业的一般安全措施:

7.1.1 参加吊装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不适合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参加吊装。

7.1.2 高空作业必须先搭设可靠脚手架或采取可靠防坠落措施方可施工。

7.1.3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安全带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应定期(每6个月)进行静载试验,试验荷载为225kg,试验时间5min,试验后检查是否变形、破裂等情况,并作好记录,不合格的安全带须及时处理。

7.1.4 安全带要栓在上方牢固可靠的构件上。禁止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7.1.5 高处作业时脚手架承重不得超过270Kg/m2搭设牢固可靠边,经安监部门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7.1.6 高处作业周围的孔洞、沟道等应设盖板、安全网或围栏。

7.1.7 施工现场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夜间施工时,现场照明必须充足。

7.1.8 在吊装区域挂上警戒线和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

7.1.9 起吊重物的钢丝绳必须有10倍的安全系数,滑轮组的钢丝绳应有6倍的安全系数。

7.2 本项作业重大危害:

7.2.1 主要危险点为:脚手架搭设、平台孔洞、设备穿装

7.2.2 重大危害:高空坠落、高空落物

7.2.3 安装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一览表(见附表一)

8.环境管理措施

8.1一般环境保护措施

及时回收施工废料、废弃物,并按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进行分类处理,将无法回收的固体废弃物运到甲方指定垃圾点,有毒有害物同厂家联系处理。

8.2环境因素评价表(见附表二)

9.应急响应措施

9.1火灾应急措施

A.火灾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警通知消防队, 通知火灾发生地点。

B.以最快的速度组织义务消防队员控制并切断火源,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

C.通知有关部门组织救援物资,进行抢险活动。

9.2烧伤、灼伤应急措施

A.迅速而恰当地使伤员脱离火场或烧热的物质,如衣服,已经燃烧应倒在地上慢慢滚动,压灭火焰,或用冷水浇灭。切忌穿着燃烧的衣服站立、奔跑、喊叫、拍打。

B.将受伤部位的戒指、皮带、鞋子等除去。

C.用消毒绷带包裹伤口,切勿拿去粘着伤口的衣服。

D.经过必要的现场处理后,根据伤情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9.3高空坠落、机械伤害采取的应急措施

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紧急状况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是:骨折、出血、休克,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9.3.1处理外伤出血办法:

A.手在伤口上施行直压以阻止出血。

B.在无骨折的情况下尽量将受伤部位抬高。

C.安慰伤者并告之应松驰神经,通知医务人员及救护车到场。

9.3.2处理骨折办法

A.在处理骨折之前应先处理所有出血情况。

B.切勿移动伤者,应就地处理骨折情况。

C.在运送伤者之前,应将骨折部位用夹板绷带固定。

D.召唤医务人员及救护车到场。

9.3.3处理触电引起休克

A.人工呼吸法:

1)用手将伤者颈部托起,将其前额按下,使气管得以畅通。

2)捏紧伤者鼻孔,深呼吸后用嘴贴紧伤者口部,向伤者急吹气4次。

3)吹气后,细听伤者口、鼻处放出的空气,每分钟重复12次,直到伤者复苏或救护人员赶到为止。

B.胸外心脏按压:

1)将伤者放于平硬的地面上。

2)将腕部置于此部位,另一手重叠在上

3)手臂伸直下压约4cm左右后放松,如此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60~80次。

4)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9.4应急响应

9.4.1根据应急计划准备应急物资,应急指挥中心设专人值班。

9.4.2施工现场发生人身事故时,应立即通知指挥中心,并做好现场的保护工作及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应急指挥者接报后,应立即指挥组织人员抢救,同时通知救护车及医务人员,并上报项目部及相关部门。

9.4.3施工现场发生机械事故时,应立即通知指挥中心,并做好现场的保护工作。应急指挥者接报后,应立即指挥组织人员抢救,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扩大,同时上报项目部及相关部门。

9.4.4事故发生后,必须派专人严格保护现场,未经调查和记录的事故现场,不得任意变动;事故发生后,必须彻底调查事故发生、扩大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根据原因确定事故责任,对事故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联系人:马庆文刘永贵

联系电话:

附表一:灰库设备及管道安装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Q.JDJI/QEO-AQJ034

附表二:

灰库设备及管道环境因素评价表

Q.JDJ1/QEO—AQJ032 部门(场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