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科技+制度”手段,构建党务公开信息化平台

运用“科技+制度”手段,构建党务公开信息化平台
运用“科技+制度”手段,构建党务公开信息化平台

运用“科技+制度”手段

构建党务公开信息化平台

村镇两级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则为加强和改进村镇党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新启示。做好新形势下的村镇党建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百姓需求,保障农民群众对党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切实贯彻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执政精神。运城市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规律,通过“科技+制度”手段,借助“阳光农廉网”,积极搭建了一个党务公开信息化平台,增强了农村党建的透明度,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建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

一、信息公开抓“实”,科学设置版块。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是党务公开必须秉承的指导思想。当前,农民群众的心理需求集中体现为“一个中心、八大诉求”,“一个中心”即以发家致富为中心,“八大诉求”即:社会保障、和谐稳定、技术信息、健康长寿、望子成才、精神文化、民主公开、环境改善。在实践中,我们要立足于满足群众的“一个中心、八大诉求”,在信息选择上坚持

服务于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于群众的现实需求、服务于群众的发展愿景、服务于群众的长远利益,通过全面、真实、及时地公开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党建信息,吸引广大党员群众关注和参与党务公开平台,促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阳光农廉网”着眼于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党员教育、班子建设、干部管理、民主决策等事项,公开各类党务信息1760余万条,并实现了版块设臵和内容确定上的全面、真实、有效。例如,在党员教育栏目,既设臵了党的政策理论、党内法规、论坛讲座等内容,又结合农村主导产业,适时传授农业科学技术,提供QQ对话、视频约谈,科技点餐、专家配餐等服务;在班子建设栏目,既公示班子任职承诺,又公示践诺以及述职、述廉、党支部分类定级等情况,既公示党员设岗定责、发挥作用情况,又公示纳新党员审核把关等情况,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在民主管理栏目,既公布村里重大决策,又公开决策实施过程和决策执行结果,既公开党员干部联片联村联户情况,又公开帮扶措施和帮扶结果,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促使群众变“上访”为“上网”,全市反映农村党员干部的涉纪信访量较三年前下降了59.3%,群众赴省进京上访量下降了71.8%,总体信访量也由2008年的全省最

高降至去年的第九。

二、群众监督抓“评”,创新方式方法。检验党务公开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监督是否到位,群众是否有权评议。而衡量群众评议能否落到实处的重要因素包括,评议制度是否健全、评议队伍是否专业、评议渠道是否畅通,等等。这其中,健全制度是前提,只有建立健全党务公开民主评议制度、热点问题回访制度、网上民意抽样调查制度等系列配套制度,才能使群众评议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建立队伍是保障,只有在党员和群众中设立专门的党务公开网络监督员,才能对党务公开网页是否规范,信息是否真实、公开是否有效等情况进行长期跟踪、监督和评议;创新渠道是手段,只有采用群众网络投诉、网上留言、视频对话、民意抽查以及座谈会、评议会等灵活多样的评议方式,才能确保群众意愿得到真实反映。在这方面,运城市结合农村“四议两公开”(即: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以及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等工作实践,积极探索创建了基层党建“五公开一评议一调查”工作制度。“五公开”即乡村干部公开任职承诺、公开民生改善、公开惠民政策、公开服务内容、公开廉洁理财,这些都要在“阳光农廉网”党务

公开版块设臵中有所体现;“一评议”即农民群众对乡村干部进行民主评议;“一调查”即定期对乡村干部履职情况进行走访调查。目前,全市共对乡村干部开展评议560余次,对履职情况进行调查350余次,确保了群众的民主评判权、发言权切实落到实处。“五公开一评议一调查”制度的建立,确保了群众在事关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点项目工程、大额度资金使用以及党组织和党员履职履责情况等方面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在去年全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民意测评中,我市农民群众满意度达75.85%。

三、服务民生抓“建”,整合各方资源。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基层组织的感召力、凝聚力、生命力也来源于其“服务”职能。新形势下,开展党建工作必须改变传统的程序化、说教化方式,要努力将组织、社会、网络、人才等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服务优势集成、集中和集约起来,切实在“服务”上创新思路、拓展功能、充实内容。通过开辟便民服务、开心剧场、致富信息、科技咨询、专家解疑、健康指南、庄稼医院、农科讲座等事关民生的服务栏目,

凝聚服务合力,促进整体联动,用基层党建工作迸发出的蓬勃活力,推动农民增收,农业进步,农村发展,为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阳光农廉网”将党务公开功能不断向便民、富民、惠民延伸,使之从一个单纯的信息公开平台,逐渐拓展为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促进民生的综合性网络平台。通过与农经信息网、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丰富了党务公开信息的范围和层面;开设了农村干部远程教育、“三农”信息服务等版块,促使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开设了“网上超市”,汇集了各类农副产品购销信息,为我市“三产”品牌的宣传和销售开辟了一个崭新渠道;建立了“庄稼医院”版块,邀请全市4类226名农口专家,定期在网上坐诊,实现了对各种农作物、经济林木病虫害以及牲畜疾病的网上远程诊断和救治,极大方便了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

四、制度建设抓“严”,夯实运行基础。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现代科技则兼备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等优势。要使党务公开工作真正做到不出偏差、取得实效,就必须将现代科技融入

制度设计之中,努力实现电子监察与信息技术、新兴媒体与完备制度之间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并在此基础上,严格依纪依法建立起一整套的运行机制,才能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有鉴于此,运城市针对党务公开建立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对内容作了严格的规定。一是建立资料审核制度,要求党务公开参与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公开信息资料的收集录入工作,并根据公开目录,将需公开的信息资料制作成电子文本和纸质文本,按规定程序层层审核签字后,限时录入平台;二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规定党务公开参与单位的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可通过采取资料审核、向单位负责人反映、向上级纪检机关报告等方式,媒体和群众可通过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投诉等方式,纪检监察机关可通过受理举报投诉、案卷查阅、调查走访等方式,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三是建立视频通话制度,要求各参与单位安排专人接受群众网络视频通话请求,对相关咨询、举报和情况反映,能当场解答的,当场答复。无法当场解答的,约定时间答复。对咨询反映同一事项的,最多只能推迟约谈一次,时间不超过一周;四是建立信息反馈制度:责成专人对群众在党务公开平台上反映的各类意见进行登记,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最后将结果视情况

分别采用网上反馈、会议反馈、当面反馈等三种方式对群众进行答复,等等。正是由于严密设计、严格执行、严厉监管公开制度,才实现了“阳光农廉网”党务公开工作的长期有效运行。

五、检验成果抓“效”,注重结果运用。检验党务公开平台是否有效,最重要的标准和依据就是检验公开内容是否具备全面性、真实性、时效性和涉密性,是否发挥了民主监督作用,是否推进了党的建设,是否便利了群众生产生活,是否维护了农村基层的和谐稳定,是否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等等。在这方面,除了严格开展群众民主评议之外,还应深化对该项工作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职务升降、奖惩、培训、调整级别和工资等相挂钩,以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鉴于此,运城市将“阳光农廉网”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到每年的党建工作考核、重要目标任务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进行重点考核,并努力拓宽结果的运用渠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把考核结果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对考核名次靠前者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或不履行公开义务、弄虚作假、搞形式的进行严肃问责,对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及其它危害的单位及其主要领导、相关责任人,

严格追究党政纪责任。二是把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将考核结果与党员干部的使用紧密结合起来,对考核优秀的优先予以提拔任用,对考核比较差的班子及时进行调整,对考核不称职的个人,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给予组织处理。三是把考核结果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深入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目前,我们已对排名靠后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12次,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32人次,调整职务8人次,初步实现了“能者用、好者上、庸者下”,为“阳光农廉网”党务公开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主动公开和依法申请公开制度

一、主动公开和依法申请公开制度 第一条局务公开、党务公开、企务公开实行主动公开和依法申请公开制度。 第二条各科室在职责范围内,按照规定程序,及时主动地向社会公开应当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 第三条采取设立公开栏、上网发布、编发信息简报、利用报刊、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等多种形式,对党务公开、局务公开、企务公开事项进行公开,便于公众及时地获取政务信息。 第四条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我局提出的公开事项申请,除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机密以及法律、法规禁止公开的信息外,应根据有关规定,按程序向申请人公开。 第五条申请人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申请公开“三项工作”信息;口头申请的,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和具体要求。 第六条各科室在收到申请之日起应在7个工作日内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答复。

第七条对申请人申请事项决定公开的,承办科室应当及时将申请公开的具体局务公开、党务公开、企务公开信息向申请人公开。决定不予公开的,应当说明理由。 二、局务、党务、企务公开内容备查制度 第一条局务、党务、企务公开工作实行内容备查制度。 第二条各科室应及时将公开内容上报局务、党务、企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内容与所公开内容一致,以备留查备案。 第三条各科室要按照《局务、党务、企务公开目录》及时进行公开,做到局务、党务、企务公开内容及时、全面、真实。 第四条各科室要做好政务公开资料、台帐归档整理工作。 三、党务、局务、企务公开监督和投诉办理制度 第一条局“三项”公开工作依法接受“三项”公开监督领导小组、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及时向市局“三项”公开领导小组报告、通报我单位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系统简介

城市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系统简介 城市信息产业局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建设是由城市信息产业局承担的项目。项目建设的目的是促进社区相关单位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与交换,避免重复建设及信息孤岛的发生,更好地解决社区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难题,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全方位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系统主要包括“社区内网协同办公平台”、“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网”、“城市卫生局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城市医保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二个平台及二套业务系统。 “社区内网协同办公平台”是在以个人基础信息为中心的,以数据交换为基础,建立社区信息资源库,初步整合民政局、就业局、社保局、卫生局和医保中心的社区管理系统、内部协同办公系统,搭建城市统一的社区内网协同办公平台。 “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网”采用B/S体系架构,以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网站为主要表现形式,建设城市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网。同时整合各部门的外网资源,建立以事务链为中心的政务公开系统,及时公布相关信息,为社区居民服务,体现服务型政府新形象,且预留与其他部门业务系统整合的标准接口。 “城市卫生局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是面向社区的,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单位,用来记录每个人所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与健康相关的一切行为与事件,包括生活习惯、以往病史、诊治情况、家属病史、现病史及历次诊疗经过、历次体检结果等。它是一个动态连续且全面的记录过程。它记录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中,其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所接受的各项卫生服务记录的总和。 “城市医保中心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城市几百万人的保费缴费难题,提高了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任务强度,把工作人员从复杂繁重的数据处理中解放出来,同时避免了许多人为的错误的发生。初步实现了医疗保险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 整个系统实现覆盖全城市的城市、区、街道及社区的四级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政府其他部门可以直接利用该平台与社区进行数据通讯,各单位可以在建成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10.13

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1、为了使企业在管理上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及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竞争环境,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公司的工作及管理效率,必须借助于网络及计算机等现代化的环境及工具,这就要求企业本身要注重信息化的发展,而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来保障,籍以创造及巩固企业好的信息化发展的软环境及硬环境,因此,特制定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 2、信息化工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管理工程,必须做好系统测试,运行及维护工作,使系统得以持续改善。 第二章信息化管理工作 1、严格按公司发展规划及年度信息化发展计划开展工作。 2、销售部负责按公司年度宣传计划,搞好公司信息化宣传材料的准备工作,并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同时负责办好企业网站,维护企业网页。 3、经理部负责按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搞好培训材料及培训环境的准备工作,同时制定详细实施方案。 4、经营部负责搞好企业各应用系统的选型、采购工作。 其中软件的选型要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多比较,强调软件原厂商及实施商的技术实力与发展软件产品的适应性,追求软件的性价比。实施时,与软件原厂商、实施商、技术依托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多交流思想认识,克服各种阻力。发挥各业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以

业务部门为主,树立服务的思想。硬件的采购要货比三家,追求性价比、实用性、安全性及扩充性等等。签订有效合同,搞好验收等把关工作。 5、经营部负责系统的软、硬件维护,管理及调配工作。维护工作做到系统的正常运行,管理工作做到账物一致,调配工作做到按需分配,充分发挥系统软,硬件的效率。 6、经营部负责搞好网络管理工作,企业内部网必须把好用户名及密码,合理分配IP地址,搞好局域网的划分及管理,同时做好网络防毒工作。 7、经营部负责信息系统的引进或开发工作,尽量减少信息化孤岛,应用的平台应结合网络系统实际来定,避免孤立行事。 8、经理部负责组织对业务部门人员就有关系统的应用进行指导和培训,保证业务部门人员能正确使用系统。 9、经营部负责搞好公司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软,硬件)的调研,选型,采购,实施,管理,维护(修),调配等工作。 10、经营部负责解答业务部门在使用网络及计算机过程中碰到的任何问题并协助处理好问题。 11、财务部负责设备的入库或转固定资产工作,任何采购件必须转固定资产或入库后才能到财务部报账,报账时持相关发票及入库单办理。

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

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公司“以需求为导向,提升运营监控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信息化目标,建立和完善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规范信息化管理,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信息化工作是指涉及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在内的所有相关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二章工作机构及职责 第三条综合管理部是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主责部门,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完成信息化建设,负责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 主要职责包括: 1、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 2、组织信息化采购。 3、开展信息化实施。 4、负责信息化运维。 5、组织信息化培训。 第四条综合管理部根据公司战略需要,编制《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周期为 3-5年,根据信息化发展情况,可以对其进行修订。 第五条综合管理部依据公司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书,制定年度信息化目标任务书。 第六条年度信息化目标任务书内的专项信息化项目,可成立临时性信息化项目领导小组,由综合管理部主管领导或相关业务线主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综合管理部人员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组成,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项目验收后,项目小组解散,由综合管理部负责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和技术支持。 第七条公司全体人员有责任、有义务使用好、管理好、维护好公司的各种信息设备设施,任何个人不得利用公司信息设备设施从事违反法律法规、违背公司规章制度、危害公司利益以及与工作无关的各项活动。 第三章硬件设备与耗材的管理 第八条硬件设备主要指以计算机设备为主的智能化设备,主要包含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智能化办公设备、数码设备等。耗材主要包括硒鼓、墨盒、色带、光盘、墨粉、易消耗配件等低值易耗品。 第九条硬件设备及耗材的采购和发放 1、综合管理部负责公司信息化硬件的采购、调整及发放工作。各部门购买信息化硬件均应向综合管理部提交购置申请,由综合管理部统一采购。如其他部门自行采购,须按公司《内控手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执行,采购后到综合管理部备案。 2、固定资产硬件设备采购审批权限:单笔合同金额5万元(含)以下,由综合管理部主管领导审批;单笔合同金额5万元以上,须经公司财务总监或以上领导

2018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汇编(全)

2018年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 一、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 1. 计算机的使用部门要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 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 全的物品。 2. 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我单位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本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信息中心负责人批准。 3. 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带电插拨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公司信息中心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或找非本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及操作。 4、为加强公司计算机及网络的管理,保障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5、禁止上班时间在内部局域网或INTERNET网上聊天、游戏、娱乐、购物、证券、收发非工作邮件、浏览与工作无关的信息,禁止从INTERNET网上下载游戏或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工作软件的下载需经IT室系统管理员同意。公司将定期检查每台计算机使用日志,若发现以上情况,将提交公司进行严肃处理。 6、每个部门都应遵守公司的保密制度,严禁在电子邮件中涉及与泄露公司商业信息,若发现,将提交公司进行严肃处理。 7、设计部应对CAD图纸资料进行严格管理,若因客户需求而将其带出公司须经设计部部长和公司领导批准并填写相关记录表格,再由CAD图纸管理员统一出图或拷贝方可。 8、在通过INTERNET收发电子邮件时,为防止外界病毒的侵袭,不打开、点击和阅读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若接到可疑邮件,请自行删除或与IT室联系解决。 9、不得任意删除、修改与安装计算机的应用软件与系统文件。

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

XX局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随着大集中系统应用推广、随着我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及计算机装备水平的提高,为加强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的管理工作和税收信息化建设工作,规范计算机应用,保障网络系统和业务数据的稳定、高效、安全运行,提高科技管税水平,促进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原有《XX市地方税务局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信息化建设管理需要。结合我局的业务需求和实际情况,根据《计算机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家税务局总局税务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管理办法(试行)》、《昆明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监察暂行办法》、《昆明市地方税务局计算机管理试行办法》、《XX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现将原来《办法》修订为《XX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 第二条XX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工作,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在省、市地税局的领导下进行。 第三条信息化系统管理含盖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网络安全管理、业务电子数据管理、设备及耗材管理,等四个方面。 第四条各科室、分局、稽查局(以下统称各部门)。各部门的计算机运用工作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地方税务局有关规定,在局计算机管理部门授权范围内按照本办法规范运作。 页脚内容1

第五条我局设立计算机管理部门负责全局的计算机系统管理工作,研究制定相关的工作规划、措施,监督、检查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运行情况,传达、协调、制定有关技术和应用标准。使用计算机的各部门,负责相关业务应用程序的操作、日常维护及安全保密工作。及时向计算机管理部门报告应用中发现的有关问题。 第六条XX市地税局计算机管理部门内设专职系统维护员职位,负责软件、硬件、数据库和业务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操作员是指经局计算机管理部门授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我局计算机系统相关功能的操作人员。 第七条本办法适用于XX市地税局使用计算机的各部门和全体干部职工(含协管员)。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 第八条根据省、市地方税务局的规定与要求设置计算机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系统维护员负责全局的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系统维护、管理工作;各部门指定即兼职计算机管理员员(信息安全员)负责本部门计算机、网络设备、打印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对本部门其他人员计算机应用的辅导。 第九条 XX市地税局专职系统管理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按照省、市地方税务局的要求和本局实际情况,负责对全局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二、负责起草全局计算机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配合省、市地方税务局的总体业务目标,制定技术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协助各部门对单行业务应用软件的维护工作,并为各部门业务应用软件及基础数据资料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五、保障全局计算机软、硬件、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六、负责监督、检查、协调,并从技术上指导各部门的计算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页脚内容2

集团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集团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前言 (9) 第一章项目背景 (10) 1.1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的背景 (10) 1.1.1行业发展的需要 (10) 1.1.2企业内部发展的需要 (11) 1.2本项目建设目标与范围 (12) 1.2.1建设总则 (12) 1.2.2建设目标 (13) 1.2.3建设范围 (14) 第二章公司技术与实施分析 (15) 2.1公司管理目标分析——六大整合 (15) 2.2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 (17) 2.2.1管理及经营的创新 (17) 2.2.2实现对资金流、物流、工作流、信息流的统一配置 (18) 2.2.3通过信息化带来管理及经营的标准化 (18) 2.2.4利用EIP(企业信息门户平台)技术,消除信息孤岛 (18) 2.3公司信息化目标分析——六化 (18) 2.4公司应用系统目标分析——六大平台 (20) 2.5公司项目实施需求分析 (23) 2.5.1统一认识,制度保障 (24) 2.5.2优先解决迫切需求 (25) 2.5.3多种培训策略相结合 (25) 2.5.4提供无须技术人员维护的后台工具以及运维服务 (26) 2.6公司需求分析总结 (26) 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 (33)

3.1设计原则 (33) 3.1.1安全性原则 (33) 3.1.2成熟性原则 (34) 3.1.3标准化原则 (34) 3.1.4易用性原则 (35) 3.1.5开放性原则 (35) 3.1.6可维护性原则 (36) 3.1.7高效性原则 (36) 3.1.8先进性原则 (37) 3.2系统结构设计 (38) 3.2.1数据支撑平台 (38) 3.2.2应用支撑平台 (38) 3.2.3企业信息门户(EIP) (39) 3.2.4协同办公应用 (39) 3.2.5建筑行业应用系统 (39) 3.3系统性能设计 (40) 第四章基础环境建设方案 (41) 4.1网络架构方案 (41) 4.2服务器部署方案 (42) 4.2.1双机方案的简单描述 (42) 4.2.2服务器的可靠性 (43) 4.2.3数据存储的可靠性 (44) 4.2.4数据访问的安全性 (44) 4.3网络安全方案 (45) 4.3.1基于防火墙的典型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45) 4.3.2基于防病毒软件的解决方案 (47) 第五章支撑平台设计 (51) 5.1技术实现路径 (51)

国有企业党务政务公开制度

国有企业党务政务公开制度 篇一:14关于推进省管企业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 转发、、《关于推进省管企业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矿井党委、机关党支部: 现将集团关于转发省国资委党委《关于推进省管企业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办〔20XX〕111号文)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分公司综合办 20XX年10月2日 关于转发省国资委党委《关于推进省管企业 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基层党委、直属党总支: 现将省国资委党委《关于推进省管企业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豫国资组宣〔20XX〕15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中国、、集团综合办 20XX年9月29日 (电子公文) 关于推进省管企业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

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进一步增强党务工作透明度,拓宽党内监督和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推动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建立公开、民主的党务工作机制,根据河南省党务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河南省党务政务公开任务分解意见》,结合省管企业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指导意见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立足点,通过推行党务公开,扩大党员群众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党的工作和党内事务开放性和透明度,充分发挥广大党员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加强对党内权力的监督,促进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提高省管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深化企业改革、推动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基本原则 (一)发扬民主、广泛参与原则。尊重和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实事求是,面向基层,面向党员群众,做到党的事务让群众知晓、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 (二)依法依纪、客观真实原则。严格按照《党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实施公开,做到内容真实可信,结果客观公正。(三)积极稳妥、注重实效原则。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中心工作实

信息化管理制度

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 信息化管理制度 公司名称: 批 准 人: 批准依据: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体系名称:信息化管理 编 码:IT-01 版 本:2013-1 发布范围:普发

目录 1 目的 (1) 2 适用范围 (1) 3 编制依据 (1) 4 主要应对的风险 (1) 5 释义 (2) 6 职责分工 (3) 7 政策与要求 (4) 8 附则 (7)

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 1 目的 明确公司的信息化管理职能、主要内容、相关的工作流程和基本要求,在信息化管理体系下规范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和基本业务,使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能够适应和支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公司及所属单位。 3 编制依据 3.1 《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中共中央,国务院。 3.2 《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2007,国务院国资委。 3.3 《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暂行办法》,2008,国务院国资委。 3.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IT-01,2011,总公司。 4 主要应对的风险 4.1 信息化规划管理应对的风险 a)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目标不清,不能很好地支持公司的发展战略; b)信息系统缺乏规划或规划不合理,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 c)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原则和策略不当,实现目标的不明确; d)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规划的执行和滚动不力,与实际情况脱节; e)信息化过程中的战略风险、流程风险、管理风险。 4.2 信息化投资和计划管理应对的风险 a)盲目投资,不符合低成本战略的要求; b)资源共享不当,造成浪费; c)计划和预算过程不科学、不合理、不严肃。 4.3 公司信息化管理应对的风险 a)公司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b)公司组织架构变化、治理模式多样化对信息化的影响。 4.4 信息化建设管理应对的风险 a)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流程不清晰,项目组织不落实,职责不明确; 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第1 页共7 页

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汇编

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规范信息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结合公司实际和发展战略,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现代化,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特制定此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信息化硬件、软件、耗材、系统、数据和安全等管理工作,指导公司的网络使用管理和维护工作,规范设备和耗材采购配置引进流程,为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健全完善和数据安全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案。 第三条公司信息化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项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 第二章管理分工及职责 第四条综合部是公司信息化管理常设机构,职责是: (一)负责组织拟定公司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 (二)承办公司信息化设备的采购、调配与回收; (三)组织信息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技术支持; (四)负责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0A系统)建设、运营、维护和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五)统筹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组织公司信息化管理的知识

培训; (六)负责公司硬件、网络设备维护维修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的职责是: (一)?保证公司信息化工作任务在本部门的执行; (二)上报本部门年度信息化需求; (三)负责本部门所使用的信息化设施日常维护和保管工作. 第六条公司各使用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信息化管 理工作。 第七条信息化人员管理: (一)对信息技术管理机构实行定岗、定编、定责,明确各岗位的人员素质要求; (二)建立重要岗位的双人负责制,并加强对单人单岗的监控; (三)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重要岗位应签订保密协议书; (四)建立信息技术人员定期培训和考核制度. 第三章信息化系统管理 第八条服务器管理 (一)公司所有信息化系统涉及到的服务器主机应按照国家服务器设备的管理标准,保障服务器主机在合适的环境中运行。

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一、信息化需求分析 1、信息化现状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促使企业业务处理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当前,公司高层重视信息化建设,大胆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年3月份以来公司开始实施的K3-ERP系统,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该系统目前运行正常,已实现客户端与远程正常访问。公司已购买了供应链模块以及应收款管理和应付款管理两大财务模块。公司依托该信息平台开展各项业务,同时财务部已将账务与ERP系统有机结合,有效地保障了公司各项业务的运转。财务当前使用软件NC系统与集团总部对接,目前用于财务基本核算,其他功能还没完全用起来。 2、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以K3ERP为信息处理中心,但尚未建立 起企业级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并非所有工作都纳入到信息化系统中。部 分员工尚备有自己的手工台账。 ?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与分享。企业知识共享平台尚未完 全搭建和利用起来。 ?信息化建设力量还不够强大,没有形成一支具备较强规划、开发、实施、 维护、升级的信息技术队伍,基本网络设施维护依赖于厂商支持。 ?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再造的能力、意识和实际效果,绝大多数系 统更多的应用在操作级效率的提升方面,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决策者 进行管理、决策分析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日常业务运作流程的规范不够。 3、主要要求

?建立企业具有全局性,可扩展的基础数据标准。在当前企业单个应用系 统无法包容业务部门的全部需求时,需构建一个可扩展、具有张力和弹 性的基础协同架构,解决在网络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将应用程序的 不同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使得现在或 将来的应用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自由的交互。 ?需要设计三层平台支持整个企业信息化,三层平台分别是——硬件支撑 平台、软件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平台。硬件支撑平台是整个信息化的基 础,软件支撑平台是信息系统应用的支撑,应用系统平台是企业实现管 理信息化的手段。 ?应用系统平台是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在信息系统应用平台上企业应 部署四个层面的应用:运营层、管理支持层、决策层、呈现层。其中运 营层由支持企业业务开展的运行系统构成;管理支持层是由企业管控系 统和管理支持系统构成,是既代表公司总部监管业务开展又是支持下属 公司业务开展的系统,通过系统支持公司有效的集权与放权;决策层是 构架在运营层和管理层之上的决策支持系统,为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提 供信息化支持;呈现层是通过内、外部门户展现企业信息并实现个性化 内容管理。 ?软件功能至少应包括数据显示与查询、图形显示、报表显示与打印、曲 线图分析、上下限预警、数据存贮、进销存管理、应收与应付款管理、 信用方案的初步建立等功能。 ?支持B/S结构,易于公司信息门户挂接,实现数据共享。 ?在上述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平台,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 技术,实现集团公司内的管理、经营、决策等各方面的总体集成,从而 实现企业信息化,以达到显著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二、信息化目标 1、总体目标 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过程中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公司现代化管理系统于一体的现代管理

2019年整理党务网上公开管理制度

党务网上公开管理制度 党务网上公开是展示我乡组织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窗口,是我乡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重要举措,具有宣传、沟通、服务、办事、管理等功能。为了加强对网上公开的管理,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为我乡党务公开工作服务,结合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网上公开管理机构 乡党政办公室对党务网上公开负总责,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具体负责网页上的内容更新以及信息维护等工作,负责对党务网上公开内容进行监督、评议。 二、信息发布的有关规定 1、上网发布的信息应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准确性、实效性、安全性。 2、属于乡中心工作、全乡性重要工作、近期工作热点、创新性举措等方面的信息,原则上应按程序积极收集和发布相关内容,扩大党务公开的覆盖面。 3、乡党政办公室要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操作员,负责本乡的信息发布和维护。 4、严格审核制度。乡党政办公室应明确信息收集、审核、存储、传

递、备份等工作流程。上网发布的信息须经分管领导校对、并于党政主要领导审核批准后才能交给操作员最终发布。 5、敏感信息或重要政策必须经领导小组审核签字后才可发布。 6、涉密信息按有关保密法规执行,坚决杜绝泄密事件的发生。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根据县安监局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烟花爆竹批企业安全标准化和零售网点经营安全规范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依据国家和关于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全面加强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本质安全。 二、范围和目标要求 开展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安全标准化和零售网点经营安全规范化试点工作范围包括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和烟花爆竹零售网点。 通过开展烟花爆竹零售网点经营安全规范化试点工作,积累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乡的烟花爆竹零售网点经营安全规范化试点工作。

旅游信息化平台方案

旅游信息化平台解决方案 一、方案概述 1、总体需求 支持政府部门办公和管理 满足相关政府部门推动旅游产业和旅游信息化的行政办公需求、行政管理;各类信 息方便查询、统计,并逐步提供多维分析和决策支持。? 服务于旅游目的地(景区) 服务于旅游目的地的基本需求是逐步实现整合营销、整合服务、统一管理,消费者 可以通过先进的目的地营销平台,在获得相关旅游信息资源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关 旅游产品信息、服务信息和配套资源的情况;旅游企业和主管部门可实现整合营销、服务和管理。 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并逐渐达到在需要的时候、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均能获得 相关的旅游信息和服务。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都能查到相应的旅游信息,能够预定相应的旅游产品和享受 旅游信息服务。通过呼叫中心、在线网站、手机短信等多种基于网络的现代化信息 沟通交流手段,使用多种客户端和信息终端,均能获得所需要的相应旅游信息和服 务。 通过相关旅游信息化门户网站,可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吃住行游购娱的信息和服

务。 通过相关旅游信息化平台,可随时随地方便地与相关部门、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和获得及时地信息反馈。 服务于旅游产业链上的企业 可通过平台方便地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和运营; 可方便地享受旅游平台提供的信息化服务; 可通过平台进行高效、有序的管理和信息沟通、交流; 可方便地获取和应用平台提供的全面的经营、管理、市场信息和数据,以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效益; 可方便地获得平台提供的电子商务服务,更好地吸引消费者,更好地与行业合作伙伴密切配合,切实提高经济效益。 2、系统初步设计 旅游信息平台是集食、宿、行、游、购、娱旅游相关产品管理、诚信认证及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产品管理系统,提供游客最全面、最权威的旅游信息查询与旅游产品订购服务。 旅游信息化的落实将从构件化与集成化的角度出发进行体系整合,采用先进的技术架构和构件化的建设模式,应用功能的实现在一体化应用支撑平台的基础上完成;各类应用利用支撑平台信息资源管理,形成旅游数据共享的管理和处理模式,各类业务应用之间在信息资源层进行数据的共享、联动,并形成统一的对外接口以及与定位服务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保障本中心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有关规定,结合信息统计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目的:使信息化建设工作规范化进行,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使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信息化建设。 第三条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一)信息系统缺乏或规划不合理,可能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导致中心管理效率低下。 (二)系统开发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授权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控制。 (三)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信息泄漏或毁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第四条职责: (一)信息统计中心负责中心信息化管理总体规划,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负责中心各科(所)信息化项目总体协调及中心办公自动化网络和系统软硬件的维护工作。 (二)各科(所)负责指定专人担任本专业信息化网络工作,并负责本科(所)日常信息管理工作。 第五条工作要求: (一)各科(所)在开展涉及信息化建设及申报信息化建设项目之前,需报主管领导审批后,将业务需求、建设规划等报信息统计中心,信息统计中心应按照中心信息化建设规划及相关要求进行审核。 (二)经信息统计中心审核同意后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信息中心提出信息化技术要求及软硬件需求,同意规划整合后报市卫生局信息中心。 (三)各科(所)申报的信息化项目批准后,信息统计中心技术人员全程参与项目的招标、实施、验收。

第二章信息系统的开发 第六条信息统计中心根据信息系统建设整体规划提出项目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人员配备、职责分工、经费保障和进度安排等相关内容,按照规定的流程报批通过后配合相关公司实施。 信息统计中心负责监督开发流程,明确系统设计、安装调试、验收、上线等全过程的管理要求。 第七条信息统计中心需要深入了解各个业务科(所)的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处理规则、用户范围以及手工环境下难以实现的控制功能等较为核心的信息系统需求点。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应当按照不同业务的控制要求,通过信息系统中的权限管理功能控制用户的操作权限,避免将不相容职责的处理权限授予同一用户。 应当针对不同数据的输入方式,考虑对进入系统数据的检查和校验功能。对于必需的后台操作,应当加强管理,建立规范的流程制度,对操作情况进行监控或者审计。 应当在信息系统中设置操作日志功能,确保操作的可审计性。对异常的或者违背内部控制要求的操作,应当设计系统自动报告并设置跟踪处理机制。 第八条信息统计中心需要组织开发单位或开发人员与各科(所)的日常沟通和协调,督促开发单位或开发人员按照建设方案、计划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编程工作。 第九条统计中心应根据配备的硬件设备和系统软件的具体情况,组织安排相应的硬件厂家或软件开发商的技术人员入场安装调试。对于关键的软硬件设备,应安排专人负责跟踪、记录整个安装调试过程;在完成软硬件设备的安装调试后,应注意做好有关文档的验收及归档保存工作。 第十条信息系统上线前,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等保定级,没有定级的信息系统不能正式上线。另外,信息统计中心都应当切实做好上线的各项准备工作,应查验设备厂商或软件开发商或开发人员提交的有关运行维护资料,包括技术手册、操作手册等,并负责监督设备厂商或软件开发商提供对相关岗位人员的技术培训。制定科学的上线计划和新旧系统转换方案,考虑应急预案,确保新旧系统顺利切换和平稳衔接。系统上线涉及数据迁移的,还应制定详细的数据迁移计划。

智慧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智慧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竞争性磋商文件 采购人: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招标代理机构:省招标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竞争性磋商公告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磋商条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项目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供应商资格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磋商报名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竞争性磋商文件的获取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响应文件的递交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发布公告的媒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本次电子化招标投标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联系方式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二章供应商须知 .................................................................................. 错误!未指定书签。供应商须知前附表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总则 ..................................................................................................... 错误!未指定书签。 适用范围..........................................................................................错误!未指定书签。 采购项目说明..................................................................................错误!未指定书签。 定义及解释......................................................................................错误!未指定书签。 磋商范围、标段划分、服务周期和服务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供应商资格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费用承担..........................................................................................错误!未指定书签。 保密..................................................................................................错误!未指定书签。 语言文字..........................................................................................错误!未指定书签。 计量单位..........................................................................................错误!未指定书签。 预备会..............................................................................................错误!未指定书签。 分包..................................................................................................错误!未指定书签。. 磋商文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磋商文件的组成..............................................................................错误!未指定书签。 磋商文件的澄清..............................................................................错误!未指定书签。 磋商文件的修改..............................................................................错误!未指定书签。. 响应文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响应文件的组成..............................................................................错误!未指定书签。 磋商报价..........................................................................................错误!未指定书签。 磋商有效期......................................................................................错误!未指定书签。 磋商保证金......................................................................................错误!未指定书签。 资格审查资料..................................................................................错误!未指定书签。 备选方案..........................................................................................错误!未指定书签。

什么是依申请公开制度

什么是依申请公开制度 在党务公开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事项都可以全社会公开或者能够及时公开,有的是保密的,有的是党内公开的,有的是暂时不能公开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党员或群众要获得这些事务的知情权,就可以通过依申请公开制度提出申请。申请表经党务公开领导小组研究审核后,同意公开的按照公开程序进行公开,不能公开的回函给予说明。 党务公开领导小组要制定规范的《依申请公开表》,纸质印好或者挂在网上下载。党员或群众要填写好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依申请内容、公开方式及依申请理由,递交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接到《依申请公开表》后,除可以当场予以答复的外,应当自登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实质性审查,并根据下列不同情况作出答复:(一)属于应当公开的,制作公开决定书,公开决定书应注明公开时间、公开场所、公开方式。延长公开期限的,应说明延长的理由; (二)属于不予公开的,制作不予公开决定书,并说明理由和依据以及其他补救途径; (三)属于主动公开且已经主动向社会公开的,应当指引告知公开申请人; (四)属于应当主动公开但未公开的党务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开并指引告知公开申请人; (五)申请的党务信息不属于被申请机关掌握范围的,应协助将申请转递至相关受理机关,同时告知公开申请人联系方式; (六)申请公开的党务信息不存在的,应当告知公开申请人; (七)申请公开的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公开申请人更改、补充申

请。 公开时间自公开责任人作出公开决定之日起,不得超过十五个工作日。因信息资料处理等客观原因及其他正当理由在规定的期限内确实难以作出答复的,可以将答复的期限适当延长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