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

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成绩分析

西海小学吴成起

一、试题的难易程度分析:

本套试题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知识与技能;第二部分综合与运用。内容丰富,侧重对生活知识的考查,同时也充分考查了学生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侧重于知识的运用,试题比较有深度,出题很有水平。

本套试题最大特点是以材料为线索,引出问题串。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解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与道德的养成,对生活事件、公共道德是非判断的能力。突出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道德与法治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生活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二、学生答题情况:

题型特点:试题采用先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填空题的材料是成长与交流;选择题的材料是优良家风;判断题的材料是公共场所与公共秩序;这类题取材于生活,具有弹性,便于学生发挥。

问题:从从整体来看,主要体现在问答题,不少学生回答问题词不达意,没有条理。例如:为什么说公共生活需要秩序?参与公益活动给我们到来哪些好处?学生回答简单,

没有条理,语句也不规范。还有学生书写速度较慢,个别同学字迹很潦草。

三、测试成绩分析

本次测试应参加考试人数16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16人。最高分89分,最低分47分。平均 72.12分,优秀人数3人,优秀率 18.75%,及格人数15人,及格率93.75 %。本次测试不够理想,优秀率太低,有1名学生不及格。

四、改进措施

1.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认真分析教材,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书写、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4.我要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5.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时要跟同学科老师多学习,复习的时候也兄弟学校

沟通,找好复习的侧重点。

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下次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0年6月4日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案例一:没能及时救回丈夫,40天没出门

地震之前,赵梅(化名)是某学校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活还算稳定,13岁的儿子国平(化名)就在她所在的学校读书。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匠,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平淡却很踏实。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丈夫背着木匠工具,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突然感到地动山摇,无法控制身体平衡的他,从山坡上掉下去,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让自己停止滚动。就这样,在迷糊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赵梅打来的,求生本能给了他一丝力气,在电话里告诉了妻子自己的状况。在得知丈夫的遭遇后,赵梅立即狂奔了20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个人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在绝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体往家走,走了大约10里地,遇到了一辆三轮车。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医院。不幸的是,在路途中,由于失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

丈夫没了,工作没了。赵梅万念俱灰。她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厄运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从此,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40天没有走出过家门。生性活泼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个人。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读书、做功课,整天闷闷不乐。40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上门服务,开导了她。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但是她总是在自责、内疚,感到自己没有能够救活丈夫,没有心情出去工作。她的状态也影响了儿子。

[分析与治疗]

赵梅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她的情绪持续低落,并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她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免和他人交往。她表现出神情呆滞,对人对事反应迟钝。

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况,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过程:1,情绪处理。NLP快速处理情绪的方法(情绪抽离法我们总是容易被这样或者那样不好的事情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本来好好的心情就这样被破坏了.

所以要做的首先就是了解引起你坏情绪的原因.如果你知道问题所在,你就成功了一半。

提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

一,先让自己的紧张的情绪平静下来.深呼吸,注意力集中在双肩,然后一边深呼吸一边放松肩膀.从而你整个人都会慢慢的平静放松下来.

二,然后用手按着自己的心脏的地方.对着自己说话.

比如,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是吧.我要冷静..等等的话语.这样有助于你能够在冲突中冷静下来处理问题.

),使他们不再重复创伤经历,避免了二次创伤,情绪也很快得到了改善。2,认知治疗。通过认知调整,赵梅认识到了自己对丈夫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从此不再自责、内疚。3,告别仪式。在丈夫的遗像前,赵梅告别了丈夫,在心理上接受了丈夫离开她的事实。4,走向明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