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设计手册

管道设计手册
管道设计手册

管道设计手册

配管设计通则

目次

1 适用范围 (2)

2 管系的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 (2)

3 管系压力等级的分界 (3)

4 阀门选择 (4)

5 管系放空与排凝 (6)

6 安全阀放空与停工放空 (7)

7 阀门及仪表的安装方法 (9)

8 管件的选择 (12)

9 法兰间隙与管间距 (16)

10 管系法兰的设置 (18)

11 管道的最大允许支撑间距 (18)

1、适用范围

本通则适用于装置(单元)配管设计中所涉及的一般事项。

2、配管设计所需基础资料

(a)设计基础条件(B a s i c E n g i n e e n i n g D e s i g n D d t a)

(b)详细工程设计数据(配管)[D e t a i l e d E n g i n e e n i n g

D e s i g n D a t a(P i p i n g)]

(c)流程图(含工艺、公用工程、管道及仪表流程(P&I D)

(d)公用工程流程图

(e)装置布置图

(f)设备含机泵、工业炉及其它非定形设备

(g)管道等级表

(h)管道表

(I)仪表规格表

2、管道系统(以下简称管系)的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

管系的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的确定原则如下:(1)管系的设计温度取与其相接的设备的设计温度。

(2)管系的设计压力取以下压力的最高者

(a)与管系连接的设备的设计压力;

(b)保护管系的安全阀的设定压力;

(c)当离心泵出口管道考虑切断时,设计压力为泵的正常吸入压力加上泵进出口额定压差的 1.2倍。

(d)往复泵出口管道上安全阀的设定压力。

(3)对于低于大气压操作的管系,按承受外压条件设计,设计压力取0.1M P a。

(4)夹套管内管设计压力:当内管介质压力大于夹套内介质

压力时按内管介质压力确定。

3、管系等级的分界

当内管介质压力小于夹套内介质压力时,接承受外压设计,设计压力按夹套内介质压力确定;夹套外管设计压力按夹套内介质压力确定。

(1)管系的压力范围是从压力源到较低压力的管系或所连设备前的第一个切断阀或止回阀。

当是双阀时,双阀的压力等级取较高侧的压力等级(见图1)

图1管系的压力范围

(2)调节阀周围管道的压力及温度划分见图2

图2调节阀周围管道等级的划分

(3)当等级在法兰式阀门处分界时,其分界处的螺栓、螺母和垫片的材质按低压高温等级匹配,而型式则按高压、低温等级

匹配。

(4)设备及管系上的安全阀、泄压阀是直接放大气时,阀后的材料等级可降低。

5、阀门的选择

管系中阀门尺寸和种类的选择,原则上以下列条件为准。

5.1切断阀

(1)调节阀组切断阀的直径,如无特别要求按表1选用。

(2)切断阀选用闸阀

5.2旁路阀

(1)调节阀组的旁路阀直径,如无特别要求按表2进行选择。

(2)当旁路阀为8B以下时选截止阀,10B以上时选闸阀。

5.3泵的阀门

泵出入口管道的阀门直径原则上根据泵嘴子直径按表3的要求选择。

泵出入口阀门用闸阀或其它阻助小的阀门

5.4仪表及其他用阀门的各种类和规格如表4

6、管系放气与排液

注:催化剂,浆液或高粘度介质(如焦油、沥青、重质燃料油等)管道排液公称直径不得小于25m m。

(1)在D N50以上工艺管道产生气袋的地方,应设置带螺纹管帽或丝堵的放空口;而在有集液的地方,不论直径的大小,都应设排液阀,其端部还要加螺纹管帽或丝堵。

(2)对需进行液体试压和试漏的公用工程管道(非净化风、氮气、蒸汽、乏汽),即使有气袋亦可不设放空。

(3)工艺及公用工程管道,特别是高温压管道上的放空阀可用盲法兰代替。

7、泄压与放空(R e l i e f a n d B L O W d o w n)

(1)安全阀应尽可能靠近所保护的设备或主管安装,为防止安全阀放空时的振动,安装有安全阀的管道需增设支架。

如安全阀无法靠近所保护的设备或主管设置时,为防止压力降的产生,需核算安全阀入口管道的管径。

(2)安全阀入口管系应布置成能使管内液体自流向所保护设备或主管道的形式。

(3)安全阀出口管与放空总管连接时,为使管内介质自流进

入总管,应顺着总管介质流向与总管呈45°连接。

(4)泄压阀的出口为液体并与放空总管连接时,在背压许可的情况下,泄压阀可布置在低于总管的位置。

(5)泄压和放空总管应布置成能自流进入分液罐或凝液罐,如不能实现,可在液袋处设液位计和排液罐。

向大气排放的放空管口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设备上的放空管,尖高出邻近的操作平台2米以上;

二、紧靠建筑物、构筑物或在其内部布置的设备的放空管口,应高出建、构筑物2米以上。

(6)安全阀出口介质为气体并允许排向大气时,其排放口不得朝向邻正设备或有人通过的地区,排放管口端部必须高于安全

阀周围8米范围内的最高操作平台和设备3米以上。端部形状可

呈T型,I型或L型,并切成如图3所示如45°角的形式。切口方向应避开周围道路和设备。

图3安全阀出口端形状(注1)

注:原则上选T型,当受场地限制时可使用L型。当使用I

及L型时,必须核算管系及支架承受安全阀放空反推力的受情况。安全阀放空反推力的计算按照《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手册》第一篇

第十七章第四节四款的方法》进行计算。

(7)安全阀放大气时,如放空端部比安全阀高,应在出口管的最下部设Φ6m m的泪孔。

7、阀门及仪表安装方法

(1)所有阀门必须布置在操作方便易于维修的地方。

(a)阀门最适当的安装高度是距,操作面 1.2米上下;

(b)阀门中心高于 2.1米时,集中布置的阀组或频繁操作的单个阀门应设操作平台,不经常操作的单个阀,可设链轮,也可

利用活动平台,但小于 1.1/2B的阀不设链轮。

(c)阀门手轮低于操作平台时,可采用阀门延伸杆。

(d)从公用工程集合管分出的管系,其切断阀应设置在水平段上,阀门两侧的液体可向两侧自流。

(2)调节阀、安全阀和容积式流量计等,应设置在操作方便,易于维修的地面或平台上,管道上温度计、压力计的位置可自由

选定时,原则上距操作面的高度不大于 1.5米。

安装设备上各种仪表(如温度计、压力计、液面计等)必须

设操作平台和梯子。

(a)调节阀

①调节阀应尽量靠近与其有关的指示仪表并尽量接近测量元

件附近安装;

②调节阀公称直径小于管道直径时,大小头应紧靠调节阀安装。

③调节阀设有手动装置时,应确认膜头的上方或横向的空间,调节阀的安装位置应使手动装置便于操作。

③角式调节阀需根据介质流向(有上进下出和下进上出两种)确定角阀形式,并设置于无障碍的地方。

对压差较高的调节阀,应考虑防止噪音和振动。

(b)流量计

①差压式流量计的孔板既可设在水平管上也可设在立管上,需根据介质情况决定。

②差压式流量计的孔板和容积式流量计的转子,其上下游的直管长度应满足自控专业要求。

③差压式流量计的取压方向,对蒸汽、液体来说采用水平取压方式。而对气体则采用上方取压方式。水平取压受限制时;如是蒸汽可用斜上式,如是液体可用斜下式,如图4。

蒸汽管道液体管道

图4取压方向

(c)压力表

为准确测量静压,压力表取压点应在直管段上,并设切断阀、其配管形式如图-5

②压力表应设置在易于读表的位置。

③在振动管道上安装压力表时,应避免振动传至压力表使其

受到损坏,应采取适当加强措施。

垂直管道水平管道

图5压力表的安装

(d)温度计(双金属温度、热电偶)

①安装在直管上的温度计,当管道直径不小于D N50时,可垂直安装在管道上。当管道直径小于D N150时,应根据自控专业要

求扩径。

②在弯管上安装温度计时,管道直径不小于D N50,应逆介质

流向安装。

③温度计也可倾斜45°水平安装,倾斜45°安装时,应与管内流体流动方向逆向接触。温度计管嘴的安装见图6。

图6温度计管嘴的安装

④热偶的长度,因管径及安装位置的不同而异,其位置应设在易于热偶插入、拔出的地方。

(e)液面计

①为能使在设备操作情况下取出液位计,在切断阀与液面计之间需设法兰或活接头。

②两个以上液面计重叠使用时,其重叠部分取200m m。

③玻璃板液面计(有反射式和透光式两种)和玻璃管液面计在外形上有很大区别。前者用于高温高压,后者仅用于低压。对透光式玻璃板液面计应安装在光线能透过的方向上。

8、管件的选择

配管管件(除法兰、弯头管件外)的用法如表5和表6。主管D N50度以上和采用对焊型,D N80及以下采用承插焊或螺纹连接。

异径三通和异径管,大口径小口径侧与不同壁厚的管道连接时,异径三通和异径管的壁厚取较厚侧管道的壁厚。

(1)分支管的选择如表5

表5分支管道管件选择表

(2)变径管件的选择如表6

(3)偏心变径管件用于与管底取齐的情况,除此而外,原则上应选择同心异径管。

(4)短节(N i p p l e)的选择按以下规定

(a)等径短节的端部由平端—平端,螺纹—螺纹以及平端—螺纹三种形式。(S t r a i g h t N i p p l e)一般用于公称直径或等于D N40的管件最小连接时,其外形尺寸见有关标准。

(b)异径管箍(S w a g e d N i p p l e)

①异径管箍的端部类型,按表7进行组合。

②异径短节一般用于公称直径D N 50以下管道间的变径。最小壁厚取S C H 80。外

型尺寸见公司有关标准。

(5)原则上不使用D N 32、D N 65、D N 125、D N 175等特殊管径。当机械设备接口中使用这些管径时,应与之相连的使管子尽可能短,然后,用异径管与管系相连。

9、法兰间隙与管间距

(1)图纸中所表示的法兰间隙见表8和表9

表8 法兰间隙

表9法兰间隙

(2)管间距(管桥、管墩等处的管道),原则上根据以下三个公式确定。

(a)法

+

++

2

2

5

m

m

(b)管

+

++

2

2

5

m

m

(c)法

+

++

2

2

5

m

m

10管系法兰的设置

管系以下情况,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法兰。

(1)对于螺纹及承插连接的管系,考虑管系组装方便。(2)组装后需进行清洗的管系。

(3)易凝管道需分段清洗时。(注1)。

(4)需分段检修并与设备相连的管系。

(5)直接电加热的管道需绝缘时。

(6)管道材质改变时

(7)衬塑管

(8)与埋地管道、厂房内管道或成套设备连接处

(9)管道未端或分支处拟接管时。

注1:输硫管系分段清洗时可不设法兰。

11、管道的最大允许支撑间距

管道的最大允许支撑间距见表10。

表6异径管件选择表

石油化工装置(单元)管道平面图加详图制图规定

石油化工装置(单元) 管道平面图加详图制图规定 管道设计专业 第 1 页 共 30 页 编 制 校 对 审 核 发 布 日 期 实 施 日 期 1 范围 本规定规定了石油化工装置(单元)管道设计平面图加详图的制图方法。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单元)内管道的配管设计,其它配管设计可参照执行。 2 相关标准 《工程设计文件用图章管理及统一格式》 05AQ322-2002 《石油化工企业配管工程设计图例》 SH3052-93 《技术制图 图纸幅面和格式》 GB/T14689-93 《技术制图 字体》 GB/T14691-93 3 一般规定 3.1 定义 3.1.1 平面图 平面图指装置区域划分图(KEY PLAN)中区域分界线(M.L )所定义的范围内的相关管道的平面布置图。 3.1.2 详图 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描述平面图中无法表达清楚的某一局部的详细图。 3.2 图纸规格与比例 3.2.1 绘制平面图和详图的图纸规格应符合《技术制图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93)的规定,图幅宜采用A1或A0 。 3.2.2 平面图的比例宜采用1:50或1:30,放大平面图的比例宜采用1:20或1:10。 3.2.3 轴测图可不按比例绘制。 3.2.4 视图、剖面图宜按比例绘制;其比例宜与平面图相同。 3.3 线型 绘制平面图及详图的线型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配管工程设计图例》(SH3052-93)的规定。 3.4 文字 3.4.1 平面及详图上的字体应符合《技术制图 字体》(GB/T14691-93)的规定。 3.4.2 图上文字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3.4.2.1 标题栏中的文字高度如下所示 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炼油改扩建工程 120×104t/a 加氢精制装置 构-1 E1101A/B ,E1108管道平面布置图及详图 3.4.2.2 标题栏以外的设备、建(构)筑物名称、详图编号、支吊架栏的文字高度为4~4.5mm 。例如: T1101 第一分馏塔 R1101 加氢精制反应器

管道布置图的阅读

管道布置图的阅读 了解管道布置图阅读步骤 在进行审查设计、安装施工、了解生产工艺、熟悉设备和管道的现场布置等都需要阅读管道布置图。因此,阅读管道布置图是化工工程技术人员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为了能在读图过程中搞清每一条管道及其管件、阀门、控制点等的设置及安装情况的要求,读图前应作一定的准备,读图时要按一定的步骤进行 一、读图前的准备工作 管道布置图是整个化工设计图纸绘制的最后一个步骤,此时,管道仪表流程图、设备布置图、设备管口图等已经完成。因此在阅读管道布置图之前,最好能找到相关资料,重点是管道仪表流程图和设备布置图。首先,通过阅读管道仪表流程图,对生产过程原理、工艺流程、流程中的设备、管道、各种检测和控制仪表等配置情况进行熟悉了解;然后通过设备布置图,了解厂房建筑的基本构造和各设备的具体布置情况;同时,还要熟悉各种图样中所使用的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和规定画法。 二、读图的方法步骤 读图时,如果采用合理的方法步骤,就可既快又好地达到预期目的,总的来讲,应当是从宏观到微观,然后再逐步深入。通过实践就可熟能生巧,总结出更好的读图经验来。 1.概括了解 首先从图纸目录中了解该设计项目中管道布置图样的类型及图纸数量,所需阅读的管道布置图中的平面图、立面剖(向)视图等的配置情况,视图的数量等。再了解有无管道轴测图和设计模型;初步了解图例的含义及设备位号的索引、非标准型管件、管架等图样的提供情况。然后初步浏览各不同标高的平面图,了解各图的比例;如果平面图上还列出了设备管口表时,可依此了解该标高平面所有设备的位号及各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或者直接从图面上了解设备位号及其位置。 2.详细分析 依照管道仪表流程图的流程顺序,按设备位号和管道编号,从主要物料开始,对照平面图和剖面图,依次逐条弄清管道与各设备的连接关系,分支情况。如此再进行另一种物料的流向关系分析,直至将所有的主要物料和辅助物料的流向情况全部搞清楚。 弄清楚物料的流向后,再对照管道仪表流程图,了解各管道上安装的阀门、仪表、管件和管架等。 详细阅读各管道、阀门、仪表、管件和管架的定位尺寸、代号和各种相关的文字标注和说明。对于多层结构的复杂管道布置,需反复阅读和认真检查核对,特别是各层图纸间的连接关系是否正确,确保已经完全了解装置内设备、管道、仪表等的整体布置情况。 读图时先弄清各视图配置情况,然后从第一层平面开始,配合有关的立面剖(向)视图,从位号最小的设备开始,逐条分析各管口连接管段的布置情况,弄清来龙去脉,分支情况,阀门、管架、控制点的配置部位,同时分析尺寸及其他有关标注。了解一层平面以后,再依次进行其他各层平面上管道布置的分析,直至完全了解。对于只绘有平面布置图的系统,各管道的相对位置及走向均要靠通过平面尺寸标注、标高数据、管道编号、管内物料流向箭头等诸多因素结合进行判断。 如果手头没有相应的工艺流程图等其他资料,管道布置图的阅读也是可以进行的,但要困难些。首先,应当了解生产的大致原理,根据设备编号大致了解设备的类别,判断其在工艺流程中所起的作用(后面还需验证是否正确)。然后,按照设备编号,按顺序逐个分析各管口的连接情况,配合管道编号,按编号顺序依次弄清物料的名称、流向顺序,进一步确认前面的判断是否正确,如此反复,直至全部了解。 3.归纳和总结

第六章管道布置设计资料讲解

第六章管道布置设计 第一节化工车间管道布置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一、化工车间管道布置设计的任务 (1)确定车间中各个设备的管口方位和与之相连接的管段的接口位置。 (2)确定管道的安装连接和铺设、支承方式。 (3)确定各管段(包括管道、管件、阀门及控制仪表)在空间的位置。 (4)画出管道布置图,表示出车间中所有管道在平面、立面的空间位置,作为管道安装的依据。 (5)编制管道综合材料表,包括管道、管件、阀门、型钢等的材质、规格和数量。 二、化工车间管道布置设计的要求化工车间管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并能满足生产要求; (2)便于操作管理,并能保证安全生产; (3)便于管道的安装和维护; (4 )要求整齐美观,并尽量节约材料和投资。化工车间管道布置除了符合上述要求外,还应仔细考虑下列问 题。 1. 物料因素 (1)输送易燃、易爆、有毒及有腐蚀性的物料管道不得铺设在生活间、楼梯、走廊和门等处,这些管道上还应设置安全阀、防爆膜、阻火器和水封等防火防爆装置,并应将放空管引至指定地点或高过屋面2m以上。 (2)有腐蚀性物料的管道,不得铺设在通道上空和并列管线的上方或内侧。 (3)管道铺设时应有一定的坡度,坡度方向一般是沿物流的方向,坡度一般为1/100 - 5/1000 。粘度小的液体物料管道可取5/1000 左右,含固体的物料管道可取1/100 左右。 (4)真空管线应尽量短,尽量减少弯头和阀门,以降低阻力,达到更高的真空度。2.考虑施工、操作及维修 (1)管道应尽量集中布置在公用管架上,平行走直线,少拐弯,少交叉,不妨碍门窗开启和设备、阀门及管件的安装维修,并列管道的阀门应尽量错开排列。 (2)支管多的管道应布置在并行管线的外侧,引出支管时,气体管道应从上方引出,液体管道应从下方引出,管道应尽量避免出现“气袋”、“口袋”和“盲肠”。 (3)管道应尽量沿墙面铺设,或布置在固定在墙上的管架上,管道与墙面之间的距离以能容纳管件、阀门及

管道图绘图规范

管道布置图制图标准 1 管道布置图概念 管道布置图是在设备布置图的基础上画出管道、阀门及控制点,表示出厂房内外管道之间的连接、走向和位置以及阀门、仪表控制点的安装位置。管道布置图用于指导管道的安装施工。 管道布置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1 一组视图:包括管道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表达建筑物的简单轮廓、设备及管道、管件、阀门、仪表控制点等的布置情况。 1.2 标注:包括建筑物定位轴线编号、设备位号、管道代号、控制点代号、建筑物和设备的主要尺寸和标高等。 1.3 方位标:表示管道安装的方位基准。 1.4 标题栏:注写图名、图号、比例及签字等。 2 管道布置图标准 2.1 图幅 (1)同区的图应采用同一图幅。 (2)图幅不宜加长或加宽。 2.2 比例 (1)一般采用的比例为1:30,也可采用1:25。 (2)同区的或各分层平面图,应采用同一比例。 (3)剖视图的绘制比例应与管道平面布置图一致。 2.3 尺寸单位 管道布置图中标注的标高、坐标以米为单位,小数点后取三位数,至毫米为止;其余的尺寸一律以毫米为单位,只注数字,不注单位。管子公称通径一律用毫米表示。 2.4 图线 粗线 0.9~1.2mm →单线管道 中粗线 0.5~0.7mm →双线管道 细线 0.15~0.3mm →法兰、阀门及其他图线 2.5 字体 图名、图标中的图号、视图符号 7号字 工程名称、文字说明及轴线号、表格中的文字 5号字 数字及字母、表格中的文字(格子小于6mm时) 3.5号字 3 管道平面图布置图画法 3.1 单管画法

3.2 管道交叉 3.3 管道重叠 3.4 管道转折

3.5 管件及阀门

管道布置图(单线图)

管道布置图(单线图) 个人经验分享 管道布置图的设定是一项很仔细的工作,我的经验分享如下: 1、首先应该知道本工段的作用,设备的数量、管线的根数等,然后根据设备布置图在心里有一个大概的主管道走向,考虑是否需要设置中间管廊。 2、还要熟悉配管的标准规范,要很详细,具体到相邻管道的间距、管道与相近间构筑物的间距、管架的设置、阀柄高度等都要知道。 3、开始绘制,完善设备布置图,对照工艺流程图,先从主管线开始。(我绘图的时候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因为如果有人CAD使用不是很熟练的话,画出的图就会有偏差,施工中就更不能保证了,当然使用三维配管的时候准确性也是需要的。)按照相关配管规定开始配管。 4、要注意工艺流程图上有特殊注明的地方,比如需要有U形弯、坡度等要求。 5、配管的时候,相邻管间距的查取分好几种情况,有法兰并排的非保温管、法兰交错的非保温管、法兰并排的保温管、法兰交错的保温管,需要看清楚。 6、我觉得还有一点也挺重要的,一名好的设计人员就是一名好的操作人员,要经常换位思考,多从操作人员的角度出发,要便于操作,这样的成品才不会给操作上带来麻烦。在现场也经常看到有的阀门高高在上、有的阀柄背向人等,无法操作。 一点个人的想法,还请指教。 按照P&ID图、设备参数和厂区布置情况绘制平面和立面图。 首先要做图要符合标准,管件尽量符合标准,要考虑压损和检修方便。 1.熟悉标准规范,这一点很重要,楼上几位都忽视了这一点,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2. 准备资料,楼上几位基本说到了。 3. 合理布置,这就与个人的经验、对标准规范的把握程度有关了。开始可参照别人的学习, 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真正掌握。 4. 注意美观,在合理的基础上尽量兼顾使布置的管道美观。 5. 娴熟的绘图技术,无论是过去的手工绘制,还是现在采用CAD技术手段,都需要有强的 基本功。 6. 合理选材,材料既要能满足工艺要求,又不要过于保守造成浪费。 7. 准确地统计材料,统计材料一定细心,施工时材料不对是很多配管设计人员最为尴尬的事。 看管路布置图,主要需要了解的是: 管道的主要参数,如介质、设计压力、设计温度。 管道的走向,从一个设备到另一个设备如何连接。 每条管道上管路附件的使用情况,如阀门、法兰、弯头、三通、异径等规格及连接形式。 管路的其他附件如膨胀节、安全阀、安全水封、导淋管等的使用情况。 管路的绝热情况,是否有保温、伴热等。

管道布置图

管道布置图 HG 一般规定 图幅 管道布置图图幅应尽量采用AO,比较简单的也可采用A1或A2。同区的图应采用同一种图幅。图幅不宜加长或加宽。 比例 常用比例为1:30,也可采用1:25或1:50.但同区的或各分层的平面图,应采用同一比例。 尺寸单位 管道布置图中标注的标高、坐标以米为单位,小数点后取三位数,至毫米为止;其余的尺寸一律以毫米为单位,只注数字,不注单位。管子公称通径一律用毫米表示。 地面设计标高为. 图名 标题栏中的图名一般分成两行书写,上行写“管道布置图”,下行写“EL 平面”或“A-A、B-B......剖视等.” 尺寸线始末应标绘箭头(打箭头或打杠).不按比例画图的尺寸应在其下面画一道横线(轴测图除外)。 尺寸一般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中间,并且平行于尺寸线。 2 应遵循的设计规定 图线宽度及字体规定见HG . 管道常用缩写词见HG . 管道布置图上的管子、管件、阀门及管道特殊件图例见HG . 设备、管道布置图上用的图例见HG . 分区索引图见HG . 3 图面表示和尺寸标注

管道布置图应按设备布置图或按分区索引图所划分的区域(以小区为基本单位)绘制。区域分界线用粗双点划线表示,在区域分界线的外侧标注分界线的代号、坐标和与该图标高相同的相邻部分的管道布置图图号,见下图。 坐标 注:B. L—表示装置边界; M. L—表示接续线; COD—表示接续图. 管道布置图一般只绘平面图。当平面图中局部表示不够清楚时,可绘制剖视图或轴测图,该剖视图或轴测图可画在管道平面布置图边界线以外的空白处(不允许在管道平面布置 图内的空白处再画小的剖视图或轴测图),或绘在单独的图纸上。绘制剖视图时要按比例画,可根据需要标注尺寸。轴测图可不按比例,但应标注尺寸。剖视符号规定用A-A, B-B??等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在同一小区内符号不得重复。平面图上要表示所剖截面的剖切位置、方向及编号。 对于多层建筑物、构筑物的管道平面布置图应按层次绘制,如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几层平面图时,应从最低层起,在图纸上由下至上或由左至右依次排列,并于各平面图下注明“EL100. 000平面”或“平面”. 在绘有平面图的图纸右上角,管口表的左边,应画一个与设备布置图的设计北向一致的方向标。 管道布置图上建(构)筑物的表示内容: 建筑物和构筑物应按比例,根据设备布置图画出柱、梁、楼板、门、窗、楼梯、操作台、安装孔、管沟、篦子板、散水坡、管廊架、围堰、通道等。 标注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号和轴线间的尺寸。 标注地面、楼面、平台面、吊车、梁顶面的标高。

不出布置图的小管道二次设计及施工导则

本文由tf31829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小管道二次设计及施工导则 小管道二次设计及施工导则 1. 目的、目标及主要示范地点 1.1. 设计院对 DN80 以下的小管道一般不出布置图。 本导则通过对小管道施工从 图纸会检、二次设计、二次设计的图纸会签、技术交底、施工检查、效果评价等 自始至终的全过程控制,以达到克服质量通病,提高工艺水平的目的。为实现达 标创优奠定良好的工艺质量基础。 1.2. 小管道设计及施工应达到的目标 管道布置合理,方便保温及其他工序 施工;安装效果横平竖直,坡度、坡向正确;热膨胀自如;支吊架经过专门设计, 型式合理、间距合适;穿墙或楼板处精细处理;确保安全生产、操作方便、检修 方便、文明生产。 1.3. 具有代表性的示范地点(不限于以下地点,全厂小管道均应执行) :锅炉炉 顶排空气管道、锅炉下集箱定期排污管道、锅炉运转层燃油管道、汽机 6.3 米层 机头下方小管道等。 2. 适用范围 2.1. 本办法适用于本工程锅炉、汽机专业不出布置图的小管道的工艺亮点的实 施,包括设计院不出布置图的 Dn≤80 的管道,锅炉厂及其它设备厂家不出布置 图的排气、排污、疏水管道; 2.2. 其它专业可以参考、借签;但本办法不适用于热工专业仪表管工艺亮点的 实施,仪表管施工另有实施办法。 3. 编制依据及说明 3.1. DL 5031-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 3.2.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问题通病防治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年 8 月; 3.3. 电力工程达标投产管理办法(2006 年版) ; 3.4. 以往工程施工经验; 3.5. 小管道的设计及施工,除遵守本办法外,还应遵守 3.1 条的要求。 4. 职责 4.1. 班组技术员负责及时图纸会检,对不出布置图的小管道进行二次设计(要 求采用 CAD 手段) ;在小管道施工前要针对小管道的施工专门进行技术交底 ; 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4.2. 班长负责督促技术员在小管道施工前完成二次设计,禁止在二次设计被批 准、施工人员接受小管道施工交底前安排工作; 4.3. 工地专责负责对小管道的二次设计进行审核并送相关专业会签;负责施工 过程中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工地主任负责监督整个程序的落实; 4.4. 工程管理部负责对二次设计进行批准;质量管理部进行会审确认。 4.5. 会签的相关专业应充分考虑本专业工序实施的可行性; 4.6. 工地二级质检员、质量管理部专工负责对小管道施工质量的验收; 5. 程序 班组技术员在进行图纸会检时,应根据小管道的起止点核算 5.1. 图纸会检 材料的数量是否足够,包括支吊架材料。但有些支吊架材料是包含在定额内的计 价材料,如不清楚可查定额或咨询经营管理部。另外,有时某些设备自带了部分 阀门,而设计分界线外由设计院设计的阀门与设备所带阀门不一致时,可能不够 美观、协调,可通过监理商讨设计变更的可能性。 5.2. 二次设计 5.2.1. 在条件具备时对小管道布置进行二次设计。 所谓条件是指在某些复杂的场 合下,场地狭小而各专业设备又多且还难以定位,需等这些情况落实后才能进行 设计。但无论如何,必须先设计,经批准后才能施工。 5.2.2. 二次设计时应邀请相关专业参与(包括现场查看) ,以提高设计质量和可 行性。例如,某些建筑物设计有吊顶(像集中取样室) ,施工管道时土建装修还 未开始,安装还不知道,吊顶施工后有可能一台机组的管道在吊顶之上,而另一 台机组的管道在吊顶之下,很不美观;又如,同一场所各专业都想占用,可相互 协商后确定各自所占位置。 5.2.3. 二次设计时至少应考虑以下因素: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手册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手册 第四篇相关标准(第四版) 作者:张德姜主编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8月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手册(第四篇):相关标准(第4版)》共五篇,按篇分册出版。第一篇设计与计算;第二篇管道器材;第三篇阀门;第四篇相关标准;第五篇设计施工图册。第一篇在说明设计与计算方法的同时,力求讲清基本道理与基础理论,以利于初学设计者理解安装设计原则,从而提高安装设计人员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在给出大量设计资料的同时,将有关国家及中国石化的最新标准贯穿其中,还适当介绍ASME、JIS、DIN、BS等标准中的有关内容。 第二、三篇为设计者提供有关管道器材、阀门的选用资料。 第四篇汇编了有关的设计标准及规范。本篇为修订第四版,汇编了截至2008年底发布的石油化工装置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标准及规范。 第五篇中的施工详图图号与第一、二篇中提供的图号一一对应,以便设计者与施工单位直接选用。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手册(第四篇):相关标准(第4版)》图文并茂,表格资料齐全,内容丰富,不仅可作为设计人员的工具书,同时又是培训初学设计人员的教材。 第一部分设计与施工 1.GB 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2.GB 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3.GB 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2008年版)

4.SH/T 3902-2004石油化工配管工程常用缩写词 5.SH/T 3051-2004石油化工配管工程术语 6.SH 3011-2000石油化工工艺装置设备布置设计通则 7.SH 3012-2000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 8.SH 3059-2001石油化工管道设计器材选用通则 9.SH/T 3041-2002石油化工管道柔性设计规范 10.SH/T 3040-2002石油化工管道伴管和夹套管设计规范 11.SH 3022-1999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 12.SH/T3039-2003石油化工非埋地管道抗震设计通则 13.SH 3010-2000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 14.GB/T 985.1-2008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15.GB/T 985.2-2008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16.GB 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7.GB 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8.GB 50126-2008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 .19.GB/T 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 20.FJJ 211-86夹套管施工及验收规范 21.SH 3501-2002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含2004年第1号修改单) 22.SHSG 035-89施工现场中的设备材料代用导则

管道布置图

管道布置图 HG 20519.11-92 一般规定 1.0.1 图幅 管道布置图图幅应尽量采用AO,比较简单的也可采用A1或A2。同区的图应采用同一种图幅。图幅不宜加长或加宽。 1.0.2 比例 常用比例为1:30,也可采用1:25或1:50.但同区的或各分层的平面图,应采用同一比例。 1.0.3 尺寸单位 管道布置图中标注的标高、坐标以米为单位,小数点后取三位数,至毫米为止;其余的尺寸一律以毫米为单位,只注数字,不注单位。管子公称通径一律用毫米表示。 110.4 地面设计标高为EL1O0.000m. 1.0.5 图名 标题栏中的图名一般分成两行书写,上行写“管道布置图”,下行写“EL XXX.XXX平面”或“A-A、B-B......剖视等.” 1.0.6 尺寸线始末应标绘箭头(打箭头或打杠).不按比例画图的尺寸应在其下面画一道横线(轴测图除外)。 1.0.7 尺寸一般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中间,并且平行于尺寸线。 2 应遵循的设计规定 2.0.1 图线宽度及字体规定见HG 20519.28-92. 2.0.2 管道常用缩写词见HG 20519.27-92. 2.0.3 管道布置图上的管子、管件、阀门及管道特殊件图例见HG 20519.33-92. 2.0.4 设备、管道布置图上用的图例见HG 20519.34-92. 2.0.5 分区索引图见HG 20519.6-92. 3 图面表示和尺寸标注 3.0.1 管道布置图应按设备布置图或按分区索引图所划分的区域(以小区为基本单位)绘制。区域分界线用粗双点划线表示,在区域分界线的外侧标注分界线的代号、坐标和与该图标高相同的相邻部分的管道布置图图号,见下图。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一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一般规定 1.管道布置设计应符合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2.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 作、维修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3.对于需要分期施工的工程,其管道的布置设计应统一规划,力求 做到施工、生产、维修互不影响; 4.永久性的工艺、热力管道不得穿越工厂的发展用地; 5.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 外协调; 6.厂区内的全厂性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的装置(单元)、道路、建 筑物、构筑物等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单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 7.管道应架空或地上敷设;如确有需要,可埋地或敷设在管沟内; 8.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地上管道应敷设在管架或者管墩上; 9.在管架或者管墩上(包含穿越涵洞)应留有10%~30%的空位,并 考虑其荷重;装置主管廊架宜留有10%~2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重;

10.全厂性管架或者管墩上(包含穿越涵洞)应留有10%~30%的空位, 并考虑其荷重;装置主管廊架宜留有10%~2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重; 11.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 道的布置,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12.管道布置设计应满足现行《石油化工企业非埋地管道抗震设计通 则》SHJ39的要求; 13.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结构的安装、检修和消防 车辆的通行; 14.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 对设备、机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情况下,应使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15.应在管道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撑点设置;宜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 达到自行补偿; 16.管道系统应有正确和可靠地支撑,不应发生管道与其支撑件脱离、 管道扭曲、下垂或立管不垂直的现象; 17.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否则 应根据操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放净;管道布置应减少“盲肠”;

管道布置图设计手册

目录 页数 1. 目的 (1) 2. 适用范围 (1) 3. 参考文件 (1) 4. 定义 (1) 5. 各阶段管道布置图的内容和职责 (2) 5.1 主要管道走向布置图(MAJOR PIPING ROUTING LAYOUT) (2) 5.1.1主要管道走向布置图设计依据 (2) 5.1.2基础设计阶段(含初步设计)主要管道走向布置图的内容和深度.. 2 5.1.3基础设计阶段(含初步设计)主要管道走向布置图的适用范围 (2) 5.2详细管道研究图(DETAILED PIPING STUDIES) (3) 5.2.1设计依据 (3) 5.2.2详细管道研究图的内容和深度 (3) 5.2.3详细管道研究图的适用范围 (3) 5.3详细管道布置图(DETAILED PIPING LAYOUT) (4) 5.3.1设计依据 (4) 5.3.2详细设计阶段管道布置图的内容和深度 (4) 5.3.3详细设计阶段管道布置图的适用范围 (5) 6. 管道布置图的绘制 (5) 6.1 绘制管道布置图的通用要求 (5)

6.1.1图纸尺寸、发行栏和标题栏 (5) 6.1.2比例和尺寸单位 (8) 6.1.3线型,文字及数字 (8) 6.1.4图面的布置 (11) 6.1.5 北向标及管口表 (12) 6.2 制图规定 (17) 6.2.1平面图的划分 (18) 6.2.2管道图中例外表示的符号 (18) 6.2.3管道布置图上设备应表示的内容 (19) 6.2.4管道布置图上建(构)筑物应表示的内容 (23) 6.2.5定位轴线 (24) 6.2.6管道布置图上仪表、电气应表示的内容 (25) 6.2.7管道布置图上管道应表示的内容 (25) 6.2.8管道布置图上尺寸标注 (34) 6.2.9管道布置图的立面图和详图 (44) 6.2.10 管架标记 (53) 7. 管道布置图的质量保证 (53) 8. 管道布置图的修改、签署、加盖印章 (54) 8.1 管道布置图的修改 (54) 8.2 管道布置图的签署 (54) 8.3 管道布置图加盖压力管道设计资格印章 (54) 9 附录:图例符号 (55)

管道布置图管道布置图的内容管道的规定画法及图例

第四节管道布置图 (一)管道布置图的内容 (二)管道的规定画法及图例 (三)管道布置图的绘制 (四)与管道布置图相关的其他图纸 (一)管道布置图的内容 1、一组视图 按正投影原理,画一组平立面剖视图,表示车间(装置)的设备、建筑物简单轮廓以及管道、管件、阀门、仪表控制点等的布置安装情况 2、尺寸标注 注出管道及有些管件、阀门、控制点等的平面位置尺寸和标高,对建筑轴线编号、设备位号、管段代号、控制点代号等进行标注 3、方位标:表示管道安装的方位基准 4、标题栏:注写图名、图号、设计阶段等 (二)管道的规定画法及图例 (三)管道布置图的绘制 1、确定表达方案 以平面图为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局部剖、局部放大或向视图等作补充,尽

量清楚地表达整个车间的设备、建(构)筑物轮廓及管阀件、仪表的安装。 其分区可与设备布置图相同,也可按工段分区图绘制;相反,若配管简单则可与设备布置图合并。 2、比例与图幅 (1)常用比例为1:50或1:100(复杂时1:20) (2)一般用1号或2号图纸,有时也用0号图纸 3、绘制管道平面布置图 (1)用细实线画出厂房平面图 (2)用细实线画出所有设备的简单外形和所有的管口,并加注设备位号和名称(3)用粗实线所有工艺物料管道和辅助物料管道,并标注管道编号、规格、物料代号及其流向箭头。 (4)用规定的符号或代号在要求的部位画出管件、管架、阀门和仪表控制点标注厂房定位轴线的分尺寸和总尺寸,管道的定位尺寸 4、绘制管道立面布置图 (1)画出地平线或室内地面、各楼面和设备基础,标注其标高尺寸 (2)用细实线画出所有设备的简单外形和所有的管口,并标注设备位号和名称(3)用粗实线所有工艺物料管道和辅助物料管道,并标注管道编号、规格、物料代号及其流向箭头和标高 (4)用规定的符号管道上的阀门和仪表控制点,标注阀门的公称直径、型式、编号和标高 5、绘制方位标 6、编制标题栏,必要时绘制有关表格(如管口表等),注写说明 7、校核、审定、定稿 (四)与管道布置图有关的其他图纸 (1)局部管道复杂时往往加绘管道透视图 (2)需预制的夹套管、铅管、钢衬塑管、钢衬胶管需作管段图,以落实阀门、管件,注明管子长度、根数等 (3)配管图或管架图复杂时,可单独绘制管架位置图。有时还需绘制蒸汽管件图、预埋件图、管道零部件图等。

管道系统的设计知识讲解

第十章 管道系统的设计 第一节 管道系统压力损失计算 一 管道内气体流动的压力损失 包括两种:a 摩擦压力损失或沿程压力损失:由于气体本身的粘滞性及其与管壁间的摩擦而产生的压 力损失 b 局部压力损失:气体流经管道系统中某些局部构件时,由于流速大小和方向改变形成涡 流而产生的压力损失 总压力损失=沿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 1.沿程压力损失ΔP l m s L lR v R l P ==?242 ρλ 其中 242 v R R s m ρλ= 式中 R m —单位长度管道的摩擦压力损失,简称比压损(或比摩阻),Pa /m ; l —直管段长度,m ; 入——摩擦压损系数; v ——管道内气体的平均流速;m /s ; ρ——管道内气体的密度,kg/m 3; Rs ——管道的水力半径,m .它是指流体流径直管段时,流体的断面积A(m2)与润湿周边x(m) 之比,即 Rs=A/x (m) (1)圆形管道(流体为气体) Rs=nd 2/4/d=d /4 R m =入/d*pv 2/2 (Pa /m) (2)矩形管道: ①流速当量直径计算法: 假设:矩形管道和某圆形管道的压损系数相等,即入圆=入矩; 圆形管道的流速与矩形管道的流速亦相等,即v 圆=v 矩; 当圆形管道比压损与矩形管道比压损相等时,则该圆形管道的直径就称为此矩形管道的流速当量直径,以dv 表示 由dv 值,再由dv 和矩形管道内的实际流速去查圆形管道的比压损计算表,得到的R m 值或入/d 值即可作为矩形管道的R m 或入/d 值 ②用“计算表”直接计算:上述的“计算表”已经考虑到了矩形风管和圆形风管的差异,并已在相应表中作了变换。使用时,可根据已知的流量和选取的流速在“计算表”中直接查出需要设计的管道尺寸和RL 值。 2.局部压力损失ΔP m 气体流经管道系统中的异形管件(如阀门、弯头、三通等)时,由于流动情况发生骤然变化,所产生的能量损失称为局部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在管道系统的总压力损失中占有很大比重。 局部压力损失一般用动压头的倍数表示,即

管道布置图制图

管道布置图制图 管道布置图制图标准 1 管道布置图概念 管道布置图是在设备布置图的基础上画出管道、阀门及控制点,表示出厂房内外管道之间的连接、走向和位置以及阀门、仪表控制点的安装位置。管道布置图用于指导管道的安装施工。 管道布置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1 一组视图:包括管道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表达建筑物的简单轮廓、设备及管道、管件、阀门、仪表控制点等的布置情况。 1.2 标注:包括建筑物定位轴线编号、设备位号、管道代号、控制点代号、建筑物和设备的主要尺寸和标高等。 1.3 方位标:表示管道安装的方位基准。 1.4 标题栏:注写图名、图号、比例及签字等。 2 管道布置图标准 2.1 图幅 (1)同区的图应采用同一图幅。 (2)图幅不宜加长或加宽。 2.2 比例 (1)一般采用的比例为1:30,也可采用1:25。 (2)同区的或各分层平面图,应采用同一比例。 (3)剖视图的绘制比例应与管道平面布置图一致。 2.3 尺寸单位

管道布置图中标注的标高、坐标以米为单位,小数点后取三位数,至毫米为止;其余的尺寸一律以毫米为单位,只注数字,不注单位。管子公称通径一律用毫米表示。 2.4 图线 粗线 0.9,1.2mm ?单线管道 中粗线 0.5,0.7mm ?双线管道 细线 0.15,0.3mm ?法兰、阀门及其他图线 2.5 字体 图名、图标中的图号、视图符号 7号字 工程名称、文字说明及轴线号、表格中的文字 5号字 数字及字母、表格中的文字(格子小于6mm时) 3.5号字 3 管道平面图布置图 画法 3.1 单管画法 3.2 管道交叉 3.3 管道重叠

3.4 管道转折 3.5 管件及阀门

动力管道设计手册

《电力管道设计手册》(第二版)是在1994年出版的《电力管道手册》和2005年出版的《电力管道设计手册》的基础上修订发行的。在这次修订版中,各编撰单位都发布了强大的技术阵容,参与编辑的每一位作者都是本单位的技术骨干,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修订开始、准备到复习,每一步都一丝不苟。作者认真严谨的态度有效地保证了本手册的科学性、实用性。本手册内容全面,使用方便,体现了电力管道专业发展的新成果。本书中大量图表资料可供电力管道设计人员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直接选用,也可作为工程验收的参考。 《电力管道设计手册》(第二版)是一本综合性的电力管道设计参考书。本书所涉及的管道类型包括:热管,如蒸汽管、热水管、冷凝管、废蒸汽管;天然气管道,如冷煤气管、水煤气管、城市煤气管、天然气管、液化石油气管等;包括压缩空气管道、氧气管道、氮气管道等,乙炔管道、氢气管道、二氧化碳管道、真空系统管道、高纯气体管道和其他气体管道。本书共17章,包括公用资料、管道系统及其选择、管道布置与敷设、供热管道直埋技术、管道水力计算、管道热补偿、管道支吊架跨度及荷载、管道

支吊架、管道强度计算和应力校核计算、选用等对管道构件、保温防腐、变电站安装验收、真空管道系统及高纯气体、工程评定等进行了论述,本书中大量图表和数据可直接由电力管道设计人员选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可作为工程验收的参考。 前言,11.1单位和换算关系11.1.1长度单位换算11.1.2面积单位换算11.1.3体积单位换算,体积单位换算11.1.4速度单位换算11.1.5角度单位换算11.1.6角速度单位换算21.1.7质量单位换算21.1.8密度单位换算21.1.9比体积(质量)单位换算21.1.10力和重量换算力单位换算31.1.11压力单位和应力单位换算31.1.12单位换算动力粘度31.1.13运动粘度单位换算31.1.14功,能量和热量单位换算31.1.15功率单位换算31.1.16体积流量单位换算41.1.17温度单位换算41.1.18热能单位换算率(导热系数)41.1.19传热系数单位换算41.1.20比热容单位换算41.1 21冷量单位换算41.2一般计算数据表51.2.1拱单元半径r=1 51.2.2管道计算数据61.2.3常用金属材料力学性能81.2.4常用金属材料物理性能161.2.5水蒸气性能17 1.2.6常用气体性质201.2.7常用气体251.2.8火灾危险的分类和示例261.2。9职业性接触毒物程度分级281.3气象地震资料281.3.1中国主要城

管道布置图(安装图、配管图)视图、标注、绘制方法

管道布置图(安装图、配管图)视图、标注、绘制方法 1 概述 2 管道布置图的视图 3 管道布置图的标注 4 管道布置图的绘制方法 5 化工管道图阅读 概述 管道布置图又称管道安装图或配管图,主要表达车间或装置内管道和管件、阀、仪表控制点的空间位置、尺寸和规格,以及与有关机器、设备的连接关系。 管道布置图:一组视图尺寸、标注管口表分区索引图方向标标题栏管道布置图的视图 1 绘制管道布置图的一般要求: 1.1 图幅: ?管道布置图的图幅应尽量采用A0。 ?比较简单的也可采用A1或A2。 ?同区的图应采用同一种图幅。 ?图幅不宜加长或加宽。 1.2比例: ?一般采用的比例为1﹕30,也可采用1﹕25, ?当仅有大管道大尺寸设备的工艺装置时,可采用1﹕50。 ?同区的或各分层的平面图,应采用同一比例。 ?剖视图的绘制比例应与管道平面布置图一致。 1.3 图线: ?粗线0.9~1.2 mm →单线管道 ?中粗线0.5~0.7 mm →双线管道 ?细线0.15~0.3 mm →法兰、阀门及其他图线 1.4 字体: ?图名、图标中的图号、视图符号7号字 ?工程名称、文字说明及轴线号、表格中的文字5号字 ?数字及字母、表格中的文字(格子小于6 mm时) 3.5号字 1.5 视图的配置:

?对于多层建筑、构筑物的管道平面布置图,需要按楼层或标高分别绘出各层的平面图。 ?各层的平面图可以绘制在一张图纸上,也可分画在几张图纸上。 ?若各层平面的绘图范围较大而图幅有限时,也可将各层平面上的管道布置情况分区绘制。 ?如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几层平面图时,应从最低层起,在图纸上由下至上或由左至右依次排列,并在各平面图的下方注明“EL100.000平面”或“EL×××.×××平面”。 ?管道布置图应按设备布置图或按分区索引图所划分的区域绘制。 B.L——表示装置边界;M.L——表示接续线;COD——表示接续图 2管道及附件的图示方法 2.1 管道画法 2.2 管道交叉

化工管道布置图 (全)

第十章化工管道布置图 管道的布置和设计是以管道仪表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及有关土建、仪表、电气、机泵等方面的图纸和资料为依据的。设计首先应满足工艺要求,使管道便于安装、操作及维修,另外应合理、整齐和美观。根据HG/T 20549-1998《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规定》(国际通用设计体制和方法)的要求,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的图样包括:管道布置图、管道轴测图、管口方位图、管架图与管件图,本章将分别介绍这五种图样。 10.1 管道布置图 10.1.1 管道布置图的作用和内容 管道布置图(配管图),主要用于表达车间或装置内管道的空间位置、尺寸规格,以及与机器、设备的连接关系。管道布置图是管道安装施工的重要依据。 图10-1为天然气脱硫系统管道布置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管道布置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⑴一组视图视图按正投影法绘制,包括平面图和剖视图,用以表达整个车间(装置)建筑物和设备的基本结构以及管道、阀、管件、仪表控制点等的布置安装情况。 ⑵尺寸和标注包括管道、管件、阀门、仪表控制点的定位尺寸和其他必要的相关标注和说明等。 ⑶管口表 ⑷安装方位标 ⑸标题栏及修改栏 10.1.2 绘制管道布置图应遵循的规定 管道布置图的设计要遵循HG/T 20549-1998(国际通用设计体制和方法)《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规定》。具体到管道布置图的绘制应遵循下列规定: ⑴图线宽度(HG 20549.1—1998),见本章附录一。 ⑵管道布置图上的管子、管件、阀门及管道特殊件图例(HG/T 20549.2-1998第2章),见本章附录二。 ⑶管道布置图中有关设备布置内容的绘制,应符合“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HG 20546.1第六章),见第九章附录四。 ⑷管道布置图的分区应符合“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HG 20546.1第四章),见第九章9.3的内容介绍。 ⑸管道布置图尚应符合有关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

管道布置图(安装图、配管图)视图、标注、绘制方法

1概述 道布置图(安装图、配管图)视图、-标注、-绘制方法空,并 管. 在各道 寸 B , g x x x x x x 」PQ xxxxqs 8XXX -xxxdv n.\r> I LXXX.XXXN CODXXXX 公称直径(DN )小 于 和等于350 mni 的 「管道 B .管道道附件置边示方feL __表示接续线;COD __表示接续图 9 9 答片首审中

多条管道投影重叠时,町将最上的 一条用篥双重断开”符号表示 rr 窗 管道转折后投影重叠,将下面的管 道画至重影处,稍留间隙断开 2 4rF (a)向下弯折90° (b)向上弯折9(T (c)大于9cr 弯折 将上面管道 的投影断开 也可在投影断开处 注 上小写字母iF

卄 ◎ E 弯头 90 $4 G 凿田 答件的 宪i 大Ki /ai 管道用三通连接的画法 法兰连接 承插焊连接 螺纹连接 对焊连接 法兰盖 螺纹或 承插焊 连接 对焊 连接 法兰 连接

阀 闸 法兰 截止阀 圆。表示写。 ?■ 7圆1细J 元1按能P 螺纹或 承插焊 连接 电动式 气动式 液压或气动式 对焊 连接 阀门和传动结构的组合表示 1 常用传动结构符号 2.6传动结构 传动结构应按实物的尺寸比例画出,以免与 管道或其他附件相碰。 连接

:出: 台电缆槽所架管电时烟道板均标注导向管架 滑动管架 弹簧支吊架 轴向止推架 召支吊架固定管道苴位置一般用符号表示。 固定管架

! 号顶 注 底 0. BOP ELX X X.XX X ELX X X. XXX 项 [t o 公称直径 (HGJ35 _他0标准 「申n 系 列) 编明号 。及公称尺 SL1305-100 SL1305-100B1A (H) VP ELXXX.XXX 9.3.1.4 图名 管道布置图 ELX x x,x X x 平而 工作点标* 3.2有位 管寸以需要标注为公称的而、通料代号坡向位。号/5号或80X 50。 W P E?L^ XX XXX r zee ——:— i 二 0.003 管道布置图 A-A. B-B.…剖珥帝懸 k — ■ 管中右标高

化工CAD管道布置图 从最基础的绘图原则、图示方法和标注学起

化工CAD管道布置图从最基础的绘图原则、图示方法和标注学起! 管道布置图又称管道安装图或配管图,主要表达车间或装置内管道管件、阀、仪表控制点的空间位置、尺寸和规格,以及与有关机器、设备的连接关系。接下来,让我们从最基础的布置图内容、绘图原则、图示方法及标注四方面开始学起! 1 管道布置图内容 管道布置图又称配管图,是在设备布置图的基础上画出管道、阀门及控制点,表示出厂房内外管道之间的连接、走向和位置以及阀门、仪表控制点的安装位置。 主要表达管道及其附件在厂房建筑物内外的空间位置、尺寸和规格,以及与有关机器、设备的联接关系。管道布置图是管道安装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①一组试图: 包括管道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表达建筑物的简单轮廓、设备及管道、管件、阀门、仪表控制点等的布置情况。 ②标注: 包括建筑物定位轴线编号、设备位号、管道代号、控制点代号、建筑物和设备的主要尺寸和标高等。 ③方位标: 表示管道安装的方位基准。 ④标题栏: 注写图名、图号、比例及签字等。 2 绘图原则 平面图的配置,一般应与设备布置图中的平面图一致,即按建筑标高平面分层绘制,各层管道布置平面图将该层楼板以下的设备,管道等全部画出,不受剖切位置的影响。 在平面图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剖切位置画出立面剖视图,以表达管道的立面 布置情况和标高。必要时还可选择局部立面剖视图对管道情况进一步补充表达。 3 图示方法 1图幅和比例 管道布置图的图幅应尽量采用A0。 比较简单的也可采用A1或A2。 同区的图应采用同一种图幅。 图幅不宜加长或加宽。

一般采用的比例为1﹕30,也可采用1﹕25或1﹕50。 同区的或各分层的平面图,应采用同一比例。 2视图的配置 管道布置图包括一组平面图、立面图或剖面图 ①平面图是表达厂房某层上管道布置情况的的水平剖视图。 平面图可以绘制在一张图纸上,也可绘制在不同图纸上。若图幅有限时,可将各层平面上的管道布置分区绘制。对于多层建筑、构筑物的管道平面布置图,需要按楼层或标高分别绘出各层的平面图。 ②如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几层平面图时,应从最低层起,在图纸上由下至上或由左至右依次排列,并在各平面图的下方注明“EL100.000平面”或“EL×××.×××平面”。 ③当在平面图上不能表达高度方向上的管道布置情况时,可在平面图的适当位置上垂直剖切,绘制立面剖视图或剖面图。 立面图可以绘制在一张图纸上,也可绘制在不同图纸上。立面图应当按比例绘制,不需要标注尺寸而只需标注标高。必须在平面图上标注剖切位置,并在立面图的下方注明相应的视图名称。 3管道及其附件的画法 1 管道的画法 管道布置图中的主要物料管道一般用粗实线单线画出,其他管道用中粗实线画出。 ≤350 mm(或14in)的管道用单线表示。 主要物料管道:粗实线单线 其他物料管道:中粗实线单线 ≥ 400 mm(或16in)的管道,用中粗实线双线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