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作用和价值

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作用和价值
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作用和价值

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作用和价值

----------------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思考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这间接地推动了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供应链管理的建立,不仅需要重组企业内的业务流程,而且还需要优化企业间的企业流程。由此可以看出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价值。本文通过介绍业务流程重组(BPR)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对于供应链体系建立的深刻影响,并通过案例分析来阐述供应链业务重组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业务流程重组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建设

1.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介

1.1 业务流程重组的定义;

业务流程重组BPR的定义有几种,其中广为人知的是它的奠基人Michael Hammer 和James Champy的定义:“BPR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较全面的BPR定义应是指通过资源整合、资源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供应链管理体系高速发展需要的一种方法,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管理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管理工具的价值,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地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化经营环境。

1.2.业务流程重组的核心思想;

从业务流程重组的定义可以知道,它不同于JIT那种循序渐进的、浮于表面的改善。它对于企业的改革具有根本性和彻底性,这就要求企业树立远大的目标,打破常规。而正是这种彻底性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和风险。大约有70%施行BPR的企业失败。所以,实行业务流程重组之前需要更加细致地考虑,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以免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实行业务流程重组的关键是要以流程为导向。绝大部分企业是以任务、人力资源或结构为导向的。企业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就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以活动流程为中心实施改造。

实行业务流程重组需要创造性的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企业实施业务流程重组的推动力。正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企业能够打破陈旧的制度,创建全新的管理模式。

2.供应链管理下的业务流程重组

2.1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重组概念;

借助业务流程重组技术,企业可以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追求高效益和低成本,并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模式。它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整体结构优化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供应链管理模式要求企业转变经营管理方法,并要求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供应链管理体系中的价值链将企业内各部门的业务流程社会化为供应链的业务流程,使供应

链像单一企业的价值链一样运转。通过对供应链业务流程的有效管理,企业可以获得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2.2供应链管理下业务流程重组的作用和价值

企业流程重组是对供应链的一种新的整合方式,根据新技术条件进行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故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企业流程重组不仅是市场竞争的需要,而且也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发展的结果,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扩大了人们思考问题的范围和控制能力。

2.2.1 BPR推动了物流信息的建设;

众所周知,一个经济实用、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系统,能够实现物流企业内各部门以及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架起物流企业与客户资源、供应链资源和计算机网络的桥梁,保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顺畅,是企业物流成功的关键。然而许多公司内的物流部门或者物流企业花大力气建设起来的信息系统并未发挥预期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在很多企业,在没有对造成原有流程低效的弊端进行根本性改造之前,就简单地运用IT 系统去描述企业原来的做法,不仅没有创造出新的高绩效流程来,反而使流程中原本无绩

效的各项活动被固化在流程中,正如哈默教授在一篇论文中明确指出“, 在没有将流程理顺的条件下应用IT就是误入歧途”。因此,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离不开流程再造。要想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物流管理创新,就需要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不进行流程再造,信息系统应用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基于BPR 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是建立在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基础上的。没有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的物流管理系统开发一般只局限于原有的管理模式基础上,对于用户需求和企业管理者变革的要求考虑得甚少,造成了先进的信息系统要迁就于落后的管理方式;而进行了业务流程重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在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后,充分考虑了新的业务流程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方案设计的,它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客户的需求,更为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提高

企业的管理水平。

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业务流程再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也是一项影响深远的企业变革。研究基于流程重组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对于破解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之后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尴尬局面,提高我国物流企业应对来自电子商务时代和入世后外强竞争的双重压力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争夺中抢占有利位置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2 BPR推动了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发展;

成功供应链管理需要得到供应链上各个企业和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团队的支持,供应链管理是BPR的扩展延伸,是在企业之间形成的供需链,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企业内部的流程优化为基础,使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流程和企业内部的流程相协调,同步协作,充分发挥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优势,最终实现整条供应链的价值。从本质来讲,供应链可以被看作是各个企业组成的一种业务流程,整个供应链与企业是大系统和小系统的关系,供应链管理就是一种对业务流程的管理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缺一不可。供应链的大环境推动企业进行BPR,企业的BPR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同时,也只有在实施BPR 后,将企业的业务流程与整个供应链匹配起来,能更有效的配置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面向顾客,与整条供应链协同运作,获得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的优势。

3 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案例分析;

在BPR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结合在一起运用到企业的改革至今,国内外已经出现了相当成功的案例。

在我国,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和BPR理论都引入后,尝试使用供应链环境下的BPR改进企业管理。海尔集团就是其中的一个成功案例。海尔集团自创业开始在相继成功地实现了名牌战略和多元化战略之后,在20世纪末,适时地提出了国际化经营战略,其目标是使海尔成为一个国际化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为寻求公司的业务流程、企业的组织结构、员工素质及运营模式与国际化公司全面接轨,突破大企业病的瓶颈,解决公司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诸多发展问题,海尔集团在全集团范围内,为面向全球的市场,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进行了以供应链为纽带、以实现供应链管理为目标的BPR,在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等方面与国际化大公司全面接轨,实现国际化海尔的效率和效益,全面提升了海尔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国外许多著名企业在进行供应链的改造的同时实施企业的BPR。在美国,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就是一个最典型的案例,通过在供应链环境下的BPR的实施,沃尔玛公司确保了其在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的地位。沃尔玛公司与众多的供应商企业合作,共享信息和资源,建立了快速补货的管理信息和运作的体系。与传统零售商企业提出供货数量、质量、时间等需求信息给供应商企业,再由供应商企业配合备货、运送的方式不同,沃尔玛公司将每天的销售信息由信息平台瞬问发送到总部,同时通过软件包的分析和计算,再利用网络直接发送到供货商企业的信息平台中。与原来的1日模式相比,供货商企业对其商品销售的信息可以做到实时监控,可以快速地掌握沃尔玛公司中任何地区的商品销售情况,根据销售情况及时的调整生产,一旦发现某类商品货架的数量接近临界值,供货商企业则立即安排,主动送货。这样,对于沃尔玛公司而言不仅减少业务流程、保证了货源的及时配送,而且极大的降低了库存,减少了成本。对于与沃尔玛公司合作的供货商企业而言,能及时、准确的了解产品的销售情况,有利于供货商企业调整生产、减少库存、更好的了解顾客、调整企业战略、减少成本等。通过在供应链环境下的BPR的实施沃尔玛公司和与沃尔玛公司合作的供货商企业创造了双赢的局面。

4.总结;

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企业的边界与传统企业相比,已经变得模糊,企业与企业之间不仅有竞争,也可以合作。企业的业务流程对企业内部而占跨越了职能组织的边界,对企业外部而言跨越了企业的边界,企业的业务流程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跨组织的流程设计和管理不仅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更需要新的管理思维方法的推动和支持,因此需要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和BPR理论相结合,运用BPR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扩充和支持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发展,使企业适应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范进、曹毅《论ERP 应用中BPR 的实施》《中国管理信息化》13卷15期

2. 倪济宇《业务流程再造(BPR)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日用电器》2009.09

3. 赵林度《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T6供应链操作手册

T6供应链操作流程 采购业务流程: 请购-------订货-------到货------质检-------发票------采购结算 1. 请购单:供应链—采购管理—业务—请购—请购单—点增加—输入存货编 码,数量等点保存—审核 2. 采购订单:供应链—采购管理—业务—订货—采购订单—点增加---输入供 货单,存货编码,数量等---保存---审核。(本单据也可以根据请购单生成。 点增加之后点生单,选择请购单---点过滤选中点确定) 3. 到货单:供应链—采购管理—业务—到货—到货单—点增加---输入供应 商,部门,存货编码等---点保存。(本单也可以根据采购订单参照生成。点增加之后点生单,选择采购订单,点过滤选中点确定) 4. 采购检验单:供应链—采购管理—业务—质检—采购检验单—增加—生单 —点过滤选中确定—输入合格数据等---保存。(本单据只有在存货档案里面设置啦质检后,才能过滤出来,否则是过滤不出来的) 5. 采购发票:供应链—采购管理—业务—发票---点增加---输入供货单位,等 点保存,如有现付点上面的现付输入现付金额。(本单可以根据入库单,订单生成。点增加之后点生成,选择要参照的单据,过滤选中确定) 6. 采购结算:供应链—采购管理—业务—采购结算(有自动结算,手工结算

可根据需要选择) 自动结算:点自动结算---输入日期,供应商点确定 手工结算:点手工结算---选单—过滤---刷入,刷票---确定---分摊---结算 销售业务流程: 销售订货-------发货-------开票 1.销售订货:供应链---销售管理----业务----销售订货----销售订单----点增加----输入客户,存货等信息点保存----审核 2.发货单:供应链---销售管理----业务----发货单---点增加(会自动出现过滤窗口,可以直接点显示,选中点确定)----保存----审核 3.开票:供应链---销售管理----业务----销售普通(专用)发票----点增加(会自动出现过滤窗口,点显示,选中点确认)----保存----如果是现结可以点现结----复核 库存管理: 入库-----出库-----调拨-----盘点 1.采购入库单:供应链---库存管理----日常业务---入库----采购入库单---点生单(选择采购订单或采购到货单)----过滤----选中单据----点显示表体----输入仓库----确定----是-----审核 2.销售出库单:供应链---库存管理----日常业务---出库----销售出库单----(本单据一般会自动生成,进接点审核就可以)如果不是自动生成的,点生单---选择单据点显示表体点确定----审核

供应链基本流程图

供应链操作基本流程 一、销售管理基本流程 1.1 销售报价基本流程 1.2 手工录入销售订单基本流程 销售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订单]-[销售订单-新增],保存,审核。 注:①销售订单的单价应提前维护,自动带出,不可手工修改单价。 ②销售订单上应录入完整的合同相关信息,比如:交货日期、销售方 式等。 1.3 关联销售订单下推生成发货通知单 销售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订单]-[销售订单-维护],在销售订单时序薄界面,点‘下推’按钮,下推生成发货通知,保存,审核。 1.4 关联发货通知单下推 仓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发货通知]-[发货通知-维护],在销售发货序时簿,点‘下推’按钮,下推生成销售出库,保存,审核(出货后)。 注意:①销售出库单的源单类型是:发货通知单 ②销售出库单应列明:SN号 1.5 关联销售出库单下推生成销售发票 财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出库]-[销货出库-维护],在销售出库序时簿中,点‘下推’按钮,下推[生成销售发票],保存,审核,钩稽。 注意:①销售发票的源单类型是:销售出库 ②往来科目设置:应收帐款 ③发票是:实际开出的发票,不是系统自动带出的。 1.6 销售发票钩稽 财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发票]-[销货发票-维护],在销售发票序时簿中,单击[钩稽],选择本次要钩稽的销

售发票、费用发票和对应的销售出库单,输入[本次钩稽数量],再单击[钩稽]。 1.7 销售退货 仓库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出库]-[销货出库-新增],选择红字,保存,审核。 1.8 销售红字发票 财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发票]-[销货发票-新增],选择红字填制,保存,审核,钩稽 1.9 销售赠品类 ①赠送商品需要核算成本的,应通过“其他出库单”处理; ②不需要核算成本的,可以通过“虚仓出库单”处理。 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仓存管理]-[虚仓管理]-[虚仓出库],填制完成后保存、审核。 二、MRP计划基本操作(暂定) 2.1 手工录入采购申请单 MRP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采购管理]-[采购申请]-[采购申请单-增加],保存、审核。 采购申请单由计划部门依据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库存情况等,向采购部门提请购货申请。 注意:①采购申请单由芳制单,玉超审核。 ②采购申请单业务类型选择为外购入库;委外加工的采购申请单业 务类型选择为订单委外。 三、采购管理操作基本流程: 3.1关联采购申请单下推生成采购订单 采购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采购管理]-[采购申请]-[采购申请单-修改]。 在采购申请单序时簿中,查询到手工生成的所有采购申请单。选中需要下推的单据,点[下推]-[生成采购订单],保存,审核。 注意:①采购订单由采购员制单,总审核。 ②采购申请单只有已审核的才可以下推生成采购订单。

供应链金融三种业务方案流程

供应链金融三种主要业务 供应链金融是什么? 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是指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核心企业、第三方企业(如物流公司)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是银企共赢的生态系统,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融资工具,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于银行等资金供给方而言,通过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资信捆绑来提供授信,降低了向中小企业放款的风险,且获得较高的回报。供应链金融的实质就是依靠风险控制变量,帮助企业盘活其流动资产从而解决其融资问题。而我们知道,流动资产最重要的无外乎现金及等价物、应收账款和存货三大类。 供应链金融三种主要业务 供应链金融目前主要有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动产质押融资三种模式。、 1、应收账款模式:上游的中小企业将核心企业给它的赊账凭证(对中小企业来说是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融资从而进行自身的运营,若到还款期限中小企业不能还款,则金融机构可凭应收账款向核心企业收款。那么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还款来源相当于从中小企业转为核心企业,即第一还款来源是核心企业,第二还款来源才是中小企业运营所获利润,这就大大降低了贷款风险。在这种模式下,因为核心企业到期必须付款,对它来说付给中小企业和付给金融机构并没有什么差别,而它帮助了中小企业完成融资问题,提高供应链资金统筹效率。 【业务流程】 图表1:应收账款融资流程图

①卖方向买方供货,同时形成应收账款; ②卖方向银行进行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同时银行核定买方交易额度; ③卖方在相应额度内支用,同时银行发放融资款项; ④买方在应收账款到期时支付应收账款; 同时,如果企业应收账款比较分散,银行还可以进一步为企业提供应收账款池融资服务。 2、保兑仓模式:下游的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上缴一定押金并凭借核心企业的信用向金融机构贷款,所获贷款即可向核心企业进货。那么如何确保中小企业的融资用途就是为了进货呢?金融机构引入第三方监管企业(一般来说是物流企业)对核心企业的货物进行监管,根据中小企业上缴的押金数目和核心企业的信用等维度考量对中小企业发放对应数量的货物,即对中小企业只放货不给钱,当中小企业将对应货物卖出获得销售额,便可向银行申请下一阶段要卖的货物,以此循环直到第三方监管公司的货物储存量为零或者下游的中小企业不再提出进货需求。那么在这个模式中,如果中小企业跑路或丧失售卖能力,放在第三方监管企业的货物又该怎么处理呢?此时核心企业就必须承担货物回收的责任。 金融机构可以为其提供保兑仓业务,帮助企业拓展经销渠道。 【业务流程】 图表 2:三方保兑仓业务流程 卖方 买方 金融机 构 ① ② ③ ④ ②

供应链管理系统操作流程

供应链管理系统操作流程 一、推式供应链管理系统操作流程 1、步骤一(制造商) (1)登录“制造商管理系统”模块 (2)生产管理>生产订单>生产订单录入:生成生产订单(3)生产管理>生产订单>生产订单处理:审核生产订单 2、步骤二(制造商) (1)生产管理>MRP操作>MRP运算 (2)生产管理>MRP操作>MRP查询 (3)生产管理>MRP操作>生产建议:生成生产加工单 (4)生产管理>MRP操作>领料建议:生成领料单 (5)生产管理>MRP操作>采购建议:生成采购单 3、步骤三(制造商) (1)采购管理>采购计划单:生成采购单 (2)采购管理>采购订单录入:生成采购订单 (3)采购管理>采购订单处理:审核采购订单 4、步骤四(供应商) (1)登录“供应商管理系统”模块 (2)销售管理>销售订单录入:出现制造商的采购订单 (3)销售管理>销售订单处理:审核销售订单 5、步骤五(供应商) (1)销售管理>发货单录入:生成发货单 (2)销售管理>发货单处理:审核发货单 6、步骤六(供应商) (1)仓储管理>订单管理 (2)仓储管理>出入库操作 7、步骤七(物流公司) (1)登录“物流公司系统”模块 (2)配送管理>订单管理:生成作业计划

(3)配送管理>配送调度:生成调度单 (4)配送管理>配送单查询:查询在途运单 8、步骤八(制造商、物流公司) (1)登录“制造商管理系统”模块 (2)采购管理>收货单录入 (3)采购管理>收货单处理 (4)登录“物流公司系统”模块 (5)配送管理>客户签收 9、步骤九(制造商) (1)仓储管理>订单管理:生成入库单 (2)仓储管理>出入库操作:确认入库 10、步骤十(制造商) (1)生产管理>MRP操作>领料建议:生成领料单 (2)仓储管理>订单管理:生成出库单 (3)仓储管理>出入库操作:确认出库 11、步骤十一(制造商) (1)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作业录入:生成加工单(2)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作业处理:半成品生产,完工12、步骤十二(制造商) 完成产成品生产,步骤同上。 13、步骤十三(零售商) (1)登录“零售商管理系统”模块 (2)采购管理>采购订单录入:生成采购订单 (3)采购管理>采购订单处理:审核采购订单 14、步骤十四(制造商) (1)登录“制造商管理系统”模块 (2)销售管理>销售订单录入 (3)销售管理>销售订单处理 15、步骤十五(制造商) (1)销售管理>发货单录入

金蝶K3供应链操作流程[1]

1、采购订单模块 供应链--→采购管理--→采购订单--→采购订单(新增)(黄色抬头部分为必填项,填完整采购项目,包括供应商、物料名称、数量、金额等)--→采购订单下方选择相应的主管、部门、业务员--→保存--→审核 2、外购入库单模块 供应链--→采购管理--→采购订单--→采购订单(维护)--→确定--→找到对应的采购订单--→按住ctrl键选择该采购订单的全部物料--→下推--→生成外购入库--→生成--→校正确认实际入库数量、金额--→填写批号(批号为1)、收料仓库(材料库)--→外购入库单下方保管、负责人、部门、验收、业务员填写完整--→保存--→审核 3、采购发票模块 供应链--→采购管理--→外购入库--→外购入库单(维护)--→确定--→找到对应的外购入库单--→按住ctrl键选择该外购入库单的全部物料--→下推--→生成购货发票(专用)或购货发票(普通)--→生成--→对应发票内容,确认系统采购发票是否与纸质发票内容明细一致--→保存--→审核 4、费用发票模块 供应链--→采购管理--→费用发票--→费用发票(新增)--→填写供应商、需要钩稽的采购发票单号、费用代码、金

额、税率等--→保存--→审核 5、采购发票、费用发票钩稽操作 供应链--→采购管理--→采购发票--→采购发票(维护)--→确定--→找到需要钩稽的发票--→钩稽--→确定需要购机的数量,将不需要钩稽的发票数量清零--→钩稽--→全部退出(勾稽关系是会计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常用的一个术语,它是指某个会计报表和另一个会计报表之间以及本会计报表项目的内在逻辑对应关系,如果不相等或不对应,这说明会计报表编制出现问题。) (这个勾稽的意思就是将外购入库单与发票设置成关联单据,相互锁死,联查单据相互都可以照应, 比如公司进货批次不同,开来的发票不同,勾稽后,就可以将发票对应的入库单相互锁定,而不是与其他的单据锁定!)其实就是发票和出入库单据的勾兑,以确认成本。 比如,采购入库单如何没有和发票勾稽,就只能做暂估入库。 勾稽后才能确认真正的成本。 6、存货模块入库核算 供应链--→入库核算--→外购入库核算--→确定--→选中需要核算的购货发票--→核算--→费用分配模式--→按数量分配--→分配--→核算 7、生成采购入库凭证操作步骤(有疑问,待确认) 供应链--→凭证管理--→生成凭证--→采购发票(发票直接生成)--→重设--→确定--→在实际价凭证模板中选中对应的发票,点击下拉菜单,找到外购入库--→生成凭证8、领料出库操作

中国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流程

信息化供应链融资业 务流程 某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2013年 第一部分 核心企业营销流程 Step1、市场调研 参与岗位:信贷业务部总经理、客户经理

工作描述:通过大量走访市场客户,获得对该行业的基本认知,了 解行业特性、交易习惯、市场容量,分析潜在业务机会。 通过合作银行采集行业及目标核心企业数据,印证调研 过程及调研结果。 涉及的文档:《调研报告》 文档制作人:客户经理 Step2、核心企业洽谈 参与岗位:各信贷业务部总经理、客户经理 工作描述:与核心企业进行洽谈,对产品进行有效营销,并进行 供应链融资平台系统展示及演练,最终获得核心企业 认可。 涉及的文档:《产品介绍PPT》、《供应链融资平台系统操作简介》

展示责任人:客户经理 Step3、核心企业准入审批 参与岗位:各信贷业务部总经理、客户经理、风控专员、风险管 理部总经理、公司审贷会、总经理 工作描述:信贷业务部按照公司要求收集核心企业的有关资料, 分析核心企业的情况,并将拟采取的合作模式、担保 措施、合作限额等方案写入信贷提案后提交风险管理 部审批。风险管理部审批通过后按照规定提交公司审 贷会集体审议。 涉及的文档:《核心企业资料清单》、《核心企业准入信贷提案》 文档制作人:客户经理

Step4、与核心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参与岗位: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工作描述:核心企业准入审批通过后,根据审批内容制作合作协 议,并与核心企业签妥。 涉及的文档:《合作协议》 文档制作人: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Step5、推动核心企业组织客户推介 参与岗位:信贷业务部总经理、客户经理、风控专

员 工作描述:客户经理提前向核心企业获取推介客户名单(核心企 业提供担保的,还应提前获取预核的担保额度)。 风控专员根据客户名单,提前查询客户工商信息、法 院征信,预先了解客户基本状况,及未来签约时的注 意要点。 涉及的文档:《推介客户基本信息表》《客户推荐书》(如有) 文档制作人:客户经理、核心企业 Step6、客户推介营销 参与岗位:信贷业务部总经理、客户经理 工作描述:向客户宣讲产品推介资料,进行营销。回答客户提问,

供应链管理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关系

供应链管理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关系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战略的深刻变化,在供应链管理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也日渐暴露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供应链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分析,而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提出,恰恰提供了这样一种机会和工具。新经济的发展使得传统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有些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为了获得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供应链再造。本文首先从供应链再造的含义出发,对供应链再造的动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供应链再造的原则,最后提出了规划和实施供应链再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本文从以供应链管理为切入点,对供应链管理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关系,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进行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对供应链管理产生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供应链业务流程流程再造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企业以劳动分工和职能专业化为基础,组织内部的部门划分非常细,各部门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这种组织形式及与其相伴的业务流程适合于市场相对比较稳定的环境,而在当今市场需求突变、经营模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则显现出很大的不适应性。在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提出后,也发现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和业务流程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显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这说明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寻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建立适应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和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再造。 流程再造自本世纪初高调进入中国以来,逐渐成为了一个时髦的词汇。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不少欧美公司都高举过流程再造的大旗。1994年詹姆斯.钱皮所在的CSC Index顾问公司为编写“再造工程实施情况报告”,抽取621家北美和欧洲知名企业作为样本调查,结果表明,69%的美国公司和75%的欧洲企业都推行了一项或多项BPR项目。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流程再造的成功率?我认为,企业首先必须弄清楚流程应该围绕什么再造这个根本问题。有人也许会说出不少答案,却不能找出流程再造的目标,无法清楚回答流程围绕什么再造这个根本问题。正因为方向不清,目的不明,中心缺失,才使得再造无方。 一、供应链管理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关系 (一)对供应链管理和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再认识 1、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为将货物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联结上游与下游企业创造价值而形成的组织网络,是对商品、信息和资金在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组成的网络中的流动的管理。它是在企业ERP基础上构筑的与客户及供应商的互动系统,实现产品供应的合理、高效以及高弹性。客户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产品的供货周期、订单的执行情况等,企业则可以即时了解客户的销售情况,提高决策执行的准确性、及时性,缩短供应链的运作周期,降低交易成本。对公司内和公司间的商品、信息、资金的流动

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重组问题

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重组问题 所谓供应链(Supply Chein)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督商、最终用户等组成的网络。供应链管理则是指从大系统思想出发,对跨越企亚边界的整个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毛作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以寻求建立供、产、销企业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程度地减少内耗与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荃于流程的鱼成化管理棋式,它更强调通过业务流程重构实理整体的集成与协调。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则正是以流程观念为核心。以改善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工作流为乎段,以反客需求为重点着重企业内部及跨组织的流程重构。在企业内部是跨单位的思考。而就整体产业而言,则是跨企业的整个供应铸的思考。其目的即是要使整体的效率提高、成本降低,这与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不谋而合。据英国KPMG管理咨询机构的研究发现,向有效的供应链迈进的第一步就是重组并德定内部作业流程,在其调查的欧洲公司中。以上在重构他们的业务流程和系统,以提高对顾客的反应能力。这些新流程经过精心设计,能保证产品的快速传递,防止库存积,井能灵活地应对顾客需求的变化。事实上随着ERP这种反映现代管理思想的软件系统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实施,必须要求有相应的管理组织和方法与之相适应。因此,在供应链管理中ERP与业务流程重组的结合已是必然趋势。 1 业务流程重组的内涵 业务流程重组(RPR)理论于1990年首先由美国著名企业管理大师、原麻省理学院教授迈克尔·汉默(Mich Hammer}先生提出。它是指通过取新思考。翻新作业流程,以便在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戏剧化”的改善。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如IBM、科达、通用汽车、福特汽车、XEROX和AT& T等纷纷推行BPR,试图利用它发展壮大自己实践证明,这些大企业实施BPR以后,取得了巨大成功,企业界把它视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看成一场工业管理革命。其实质包含以下几点: 1.1 反客为导向。BPR所追求的改造是以颐客需求为导向,凡是无法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活动,均为BPR改革的目标。 1.2 以流程为导向。传统企业强调“功能部门”而非“流程”,强调各部门完成各部门的工作,而非全体完成一项整合的上作BPR则强调打破部门及组织的界限,以流程为工作单位,重新设计。 1.3 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及重新设计。即对现有的作业方式,不存有理所当然的心理,而经常反省一此根本的问题。通过思考这此问题找出企业经营的最佳策略及方法。彻底根除现有的架构及流程,重新设计及建构新的流程,而不是在原有的组织架构上作改进或修补的工作。 1.4 大幅度的绩效改善。BPR不在原有的组织架构上作修补的工作,而是彻底改变作业流程卜追求的是组织绩效大幅度改善,且不是单一目标的改善,而是同时在多方面(反应速度、品质、成本、弹性等)获得大幅度的改善。

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作用和价值

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作用和价值 ----------------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思考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这间接地推动了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供应链管理的建立,不仅需要重组企业内的业务流程,而且还需要优化企业间的企业流程。由此可以看出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价值。本文通过介绍业务流程重组(BPR)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对于供应链体系建立的深刻影响,并通过案例分析来阐述供应链业务重组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业务流程重组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建设 1.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介 1.1 业务流程重组的定义; 业务流程重组BPR的定义有几种,其中广为人知的是它的奠基人Michael Hammer 和James Champy的定义:“BPR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较全面的BPR定义应是指通过资源整合、资源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供应链管理体系高速发展需要的一种方法,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管理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管理工具的价值,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地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化经营环境。 1.2.业务流程重组的核心思想; 从业务流程重组的定义可以知道,它不同于JIT那种循序渐进的、浮于表面的改善。它对于企业的改革具有根本性和彻底性,这就要求企业树立远大的目标,打破常规。而正是这种彻底性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和风险。大约有70%施行BPR的企业失败。所以,实行业务流程重组之前需要更加细致地考虑,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以免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实行业务流程重组的关键是要以流程为导向。绝大部分企业是以任务、人力资源或结构为导向的。企业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就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以活动流程为中心实施改造。 实行业务流程重组需要创造性的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企业实施业务流程重组的推动力。正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企业能够打破陈旧的制度,创建全新的管理模式。 2.供应链管理下的业务流程重组 2.1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重组概念; 借助业务流程重组技术,企业可以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追求高效益和低成本,并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模式。它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整体结构优化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供应链管理模式要求企业转变经营管理方法,并要求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供应链管理体系中的价值链将企业内各部门的业务流程社会化为供应链的业务流程,使供应

供应链金融系统保理业务框架及操作流程

供应链金融系统保理业务框架及操作流程 保理业务是供应链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部分保理业务的发展模式、保理业务操作中心集中管理、审批和统一操作,分行专职营销的业务经营管理模式,梳理供应链金融系统保理业务系统的框架以及操作流程。 一、保理业务的基本流程 (一)信用额度的申请及核准流程 卖方(出口商)分行客户部 1、分行或总行信管部 2、分行国际部 3、总行国际部 4、买方分行国际部或国外保理商 5、总行国际部 6、卖方(出口商)分行国际部 7、卖方(出口商)分行客户部 1、卖方(出口商)所在地分支行客户部根据我行的统一授信制度,将客户的 保理授信(信用额度或融资额度)申请报本行信管部,超本行权限上报总行信管部审批。 2、额度核准后,客户部将有关保理业务的材料(合同、保理协议等)报分行 国际部审核。 3、分行国际部审核合格后,报总行国际部审批。 4、由总行国际部统一将申请递交买方分行国际部或国外保理商。 5、买方分行国际部或国外保理商将额度回复总行国际部。 6、总行国际部通知卖方(出口商)分行国际部。 7、卖方(出口商)分行国际部通知卖方(出口商)分行客户部。 (二)额度核准后的保理业务操作流程 卖方(出口商) 1、买方(进口商) 2、 4、8 5、 6、 3、 卖方分行(出口保理商)买方分行(进口保理商) 7、 1、收到我行的额度核准通知后,卖方(出口商)向买方(进口商)发货。 2、卖方(出口商)将申请书、合同、发票、及提单等单据提交卖方分行(出 口保理商),进行应收帐款的转让。 3、卖方分行(出口保理商)通知买方分行(进口保理商)应收帐款的转让。

4、卖方分行(出口保理商)根据融资额度向卖方(出口商)提供一定比例的 贸易融资。 5、买方分行(进口保理商)到期提示买方(进口商)付款。 6、买方(进口商)将全部款项付至买方分行(进口保理商)。 7、买方分行(进口保理商)扣除自身的保理费用后划付卖方分行(出口保理 商),或买方(进口商)发生信用风险,由买方分行(进口保理商)做担 保付款。 8、卖方分行(出口保理商)扣除融资本金,并收取手续费和利息后,余款划 付卖方(出口商)。 二、保理系统框架 1、大集中模式。总行集中管理和部分产品复核确认,各分行(同城支行集中在分行操作)、异地支行为操作中心,同城支行可查询、打印。 2、系统可含盖的保理业务品种。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国内、国际保理,有追索权和无追索全,融资及不融资,仅提供收款服务或应收帐款管理等。 3、授权级别。 额度方面:额度的维护分为总行维护和分行维护两类,每类设经办、复核两极; 业务操作方面: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异地支行业务是由异地支行录入发送到相应管理分行复核、再发送总行复核确认;二是分行业务是由分行录入发送总行复核确认。即总体分为三个级别:支行、分行、总行;每个级别为三个人:经办、复核、授权。 该操作在部分交易模块中体现,如涉及金额变化、争议的处理等。 4、额度管理。客户额度和保理商额度与信管系统做接口,由总行进行维护和管理,通过额度共享方式控制风险。系统中的每个客户的额度是根据业务品种不同设立的不同额度组合,每个保理额度包括保理业务种类、卖方及买方名称、额度金额、期限、费率,协议版本及特殊事项等,因此额度的设置要与产品相关联,如国内商业发票贴现额度只能做贴现业务,不能办理出口商业发票贴现、出口保理等。 5、合同文本管理:合同文本与额度种类对应关系可以用参数化维护。如商业发

供应链基本流程图

供应链操作基本流程 销售管理基本流程 1.1 销售报价基本流程 1.2 手工录入销售订单基本流程 销售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订单]-[销售订单-新增],保存,审核。 注:① 销售订单的单价应提前维护,自动带出,不可手工修改单价。 ②销售订单上应录入完整的合同相关信息,比如:交货日期、销售方式 等。 1.3 关联销售订单下推生成发货通知单 销售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订单]-[销售订单-维护],在销售订单时序薄界面,点‘下推'按钮,下推生成发货通知,保存,审核。 1.4 关联发货通知单下推 仓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发货通知]-[发货通知-维护],在销售发货序时簿,点‘下推'按钮,下推生成销售出库,保存,审核(出货后)。 注意:① 销售出库单的源单类型是:发货通知单 1.5 关联销售出库单下推生成销售发票 财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出库]-[销货出库-维护],在销售出库序时簿中,点‘下推'按钮,下推[生成销售发票],保存,审核,钩稽。 注意:① 销售发票的源单类型是:销售出库 ② 往来科目设置:应收帐款 ③发票是:实际开出的发票,不是系统自动带出的。 1.6 销售发票钩稽 财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发票]-[销货发票-维护],在销售发票序时簿中,单击[钩稽],选择本次要钩稽的

销 售发票、费用发票和对应的销售出库单,输入[本次钩稽数量],再单击[钩稽]。 1.7 销售退货 仓库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销售出库]-[销货出库-新增],选择红字,保存,审核。 1.8 销售红字发票财务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销售管理] -[销售发票]- [销货发票-新增],选择红字填制,保存,审核,钩稽 1.9 销售赠品类 ① 赠送商品需要核算成本的,应通过“其他出库单”处理; ② 不需要核算成本的,可以通过“虚仓出库单”处理。用户进入系统主界 面,点击[供应链]-[仓存管理]-[虚仓管理]-[虚仓出库],填制完成后保存、审核。 二、MRP 计划基本操作(暂定) 2.1 手工录入采购申请单MRP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链]-[采购 管理]-[采购申请]-[采购申请单-增加],保存、审核。 采购申请单由计划部门依据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库存情况等,向采购部门提请购货申请。 注意:① 采购申请单由芳制单,玉超审核。 ② 采购申请单业务类型选择为外购入库;委外加工的采购申请单业务类 型选择为订单委外。 三、采购管理操作基本流程: 3.1 关联采购申请单下推生成采购订单采购用户进入系统主界面,点击[供应 链]-[采购管理]-[采购申请]-[采购申请单-修改]。 在采购申请单序时簿中,查询到手工生成的所有采购申请单。选中需要下推 的单据,点[下推]-[生成采购订单],保存,审核。 注意:① 采购订单由采购员制单,总审核。

供应链金融三种主要业务

供应链金融三种主要业务 供应链金融是什么? 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 ),SCF 是指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核心企业、第三方企业(如物流公司)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是银企共赢的生态系统,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融资工具,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于银行等资金供给方而言,通过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资信捆绑来提供授信,降低了向中小企业放款的风险,且获得较高的回报。供应链金融的实质就是依靠风险控制变量,帮助企业盘活其流动资产从而解决其融资问题。而我们知道,流动资产最重要的无外乎现金及等价物、应收账款和存货三大类。 供应链金融三种主要业务 供应链金融目前主要有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动产质押融资三种模式。、 1、应收账款模式:上游的中小企业将核心企业给它的赊账凭证(对中小企业来说是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融资从而进行自身的运营,若到还款期限中小企业不能还款,则金融机构可凭应收账款向核心企业收款。那么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还款来源相当于从中小企业转为核心企业,即第一还款来源是核心企业,第二还款来源才是中小企业运营所获利润,这就大大降低了贷款风险。在这种模式下,因为核心企业到期必须付款,对它来说付给中小企业和付给金融机构并没有什么差别,而它帮助了中小企业完成融资问题,提高供应链资金统筹效率。 【业务流程】 图表 1:应收账款融资流程图 ①卖方向买方供货,同时形成应收账款; ②卖方向银行进行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同时银行核定买方交易额度; ③卖方在相应额度内支用,同时银行发放融资款项; 卖方 买方 金融机构 ① ② ③ ④ ②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进行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进行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企业以劳动分工和职能专业化为基础,组织内部的部门划分非常细,各部门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这种组织形式及与其相伴的业务流程适合于市场相对比较稳定的环境,而在当今市场需求突变、经营模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则显现出很大的不适应性。在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提出后,也发现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和业务流程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显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这说明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寻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建立适应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和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再造。 一、供应链管理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关系 (一)对供应链管理和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再认识 1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SCM是指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为将货物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联结上游与下游企业创造价值而形成的组织网络,是对商品、信息和资金在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组成的网络中的流动的管理。它是在企业ERP基础上构筑的与客户及供应商的互动系统,实现产品供应的合 理、高效以及高弹性。客户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产品的供货周期、订单的执行情况等,企业则可以即时了解客户的销售情况,提高决策执行的准确性、及时性,缩短供应链的运作周期,降低交易成本。对公司内和公司间的商品、信息、资金的流动进行协调和集成是供应链有效管理的关键。 供应链管理拆除了企业的围墙,将各个企业独立的信息化孤岛连接在一起,建立起一种跨企业的协作,以此来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通过In ternet、电子商务把过去分离的业务过程集成起来,覆盖了从供应商到 客户的全部过程,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外协加工和组装、生产制造、销售分销与运输、批发商、零售商、仓储和客户服务等,实现了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一步到位的全业务过程。 2、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PR :根据Hamme与Champy的定义,“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获得可以用诸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业绩来衡量的戏剧性的成就”。分析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内涵应关注的四个核心问题是: (1)“根本性” (fun dame ntal)表明业务流程再造所关注的是企业一系列的核心问题,例如为什么要做现 在的工作?为什么要用现在的方式做这份工作、为什么必须是由我们而不是别人来做这份工作等。通过对这些 根本性问题的仔细考,企业有可能发现自己赖以存在或运转的商业假设是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 (2)“彻底性” (Radical)再设计意味着对事物追根溯源,对既定的现存事物不是进行肤浅的改变或调整修补,而是抛弃所有的陈规陋习以及忽视一切规定的结构与过程,创造发明全新的完成工作的方法;它是对企业进行重新构造,而不是对企业进行改良、增强或调整。 (3)“戏剧性” (dramatic)意味着业务流程再造寻求的不是一般意义的业绩提升或略有改善、稍有好转等, 进行再造就要使企业业绩有显著的增长,极大的飞跃,业绩的显著增长是BPR的标志与特点。 (4)“业务流程” (Process)是指一组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而又相互关联的活动。哈佛商学院教授 Michael Porter将企业的业务过程描绘成一个价值链( Value Chain ),竞争不是发生在企业与企业之间, 而是发生在企业各自的价值链之间。只有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业务流程)实行有效管理的企业,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二)供应链管理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关系 供应链管理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信息共享

供应链管理系统构成及操作流程

供应链(购销存)管理系统构成及操作流程(带流程图) 供应链(购销存)是用友ERP-U852管理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突破了会计核算软件单一财务管理的局限,实现了从财务管理到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全面管理,实现了物流、资金流管理的统一。本章主要讲授购、销、存业务处理的功能与特点,购、销、存业务处理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与方法等内容。 供应链(购销存)业务处理系统概述 供应链管理系统包括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和存货核算等模块。其中每个模块即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相关子系统联合使用。 供应链(购销存)业务处理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1.供应链(购销存)业务处理系统的功能 供应链(购销存)业务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繁杂的购、销、存业务核算与管理工作一直困扰着企业,供应链(购销存)业务处理系统正是根据企业供应链(购销存)业务 的特点设计开发的核算与管理软件,一般来讲,供应链(购销存)业务处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 物资采购业务的核算:根据企业业务经营与财务管理方面的要求,处理有关物资采购方面的经济业务,主要包括请购、定购、到货、入库、采购发票、采购结算等全过的管理, 可以处理普通采购业务、受托代销业务等业务类型。企业可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对采购业务处理流程进行可选配置。并登记各种核算账簿以及进行采购业务分析。 (2) 产品销售核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处理有关产品销售方面的经济业务,包括销售报价处理、销售定货、销售开票、销售调拨、销售退货、发货折扣、委托代销、零售业务等,并根据审核后的发票或发货单自动生成销售出库单,处理随同货物销售所发生的各种代垫费用,以及在货物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销售支出。对产品的销售业务进行核算统计,同时,进行各种销售业务分析。 (3) 库存商品的管理和核算: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处理有关库存商品管理方面的经济业务。主要包括审核各种入库单据、管理出入库数量、同时处理库存商品调拨业务、盘点业务、组装拆卸业务等,另外对于库存商品的控制(保质期管理、代销商品管理、不合格品管理、现存量管理、安全库存管理等),同时进行入库流水账、库存台账等库存账簿管理和统计分析、存货出入库成本的核算、出入库成本的调整、存货跌价准备的处理等。 2. 供应链(购销存)业务处理系统的特点 根据企业对材料物资和库存商品的、进、销、存核算与管理的要求,供应链核算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 (1) 核算数据量大。 (2) 税金计算政策性强。 (3) 数据间的计算关系复杂。 (4) 成本计算方法多。 (5) 数据传递关系多等。 3. 供应链(购销存)核算业务实现电算化的意义 供应链(购销存)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由于业务量非常繁多,且手工处理易出现差错,因此,实现供应链(购销存)核算电算化,使广大财务工作者从繁杂的手工处理中解脱出来,准确,高效地进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供应链(购销存)核算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 1. 企业供应链(购销存)核算模式 一般来说,其供应链(购销存)手工核算流程如下:

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

二、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2.1业务模式分类 供应链金融的具体业务模式多样,本文从两个维度对业务模式的类型进行划分,担保物和融资时点。前者从传统金融的视角出发,后者从业务流程的视角出发,具体见下表。 图表7: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分类表 2.2典型业务模式 本报告主要基于担保物类型的划分维度对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展开介绍。

2.2.1应收账款融资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企业为取得运营资金,以卖方与买方签订真实贸易合同产生的应收账款为基础,为卖方提供并以合同项下的应收账款作为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1应收账款融资主要应用于核心企业的上游融资,通常需要发货来实现物权的转移促使合同生效,同时也需要告知核心企业,得到核心企业确权。企业运用应收账款融资可以获得销售回款的提前实现,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此外,无须提供传统流动资金贷款所需的抵质押和其他担保。在无追索权的模式下,企业可以实现资产出表,优化资产负债表,缩短应收转款的周转天数,实现商业信用风险的转移。应收账款融资包含以下模式:保理、保理池融资、反向保理等。 (1)保理 保理,是卖方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订立的产品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向其提供与此相关的账款催收、管理、担保及融资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在此模式下,担保物通常是买卖双方形成的商业票据,供应商既是信用保证提供者也是融资受益方。 图表8:保理业务示意图 (2)保理池 保理池,一般指将一个或多个具有不同买方、不同期限以及不同金额的应收账款打包一次性转让给保理商,保理商再根据累计的应收账款情况进行融资放款。 1宋华,《供应链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版

供应链基本架构

第一章供应链基本架构 1供应链主要特征:a复杂性b动态性c面向用户需求d交叉性 2供应链基本类型:①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②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③物理有效性供应链和市场反应性供应链④推动是供应链和拉动是供应链 3供应链设计考虑的因素:⑴市场覆盖目标:①顾客购买行为②分销类型(密集分销,选择性分销,独家分销) ⑵产品特性:(产品寿命周期,提前期,服务的市场标准) 第二章物流理论 1我国的物流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现代物流的发展开始得到重视②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③旧式运输、仓储及货物代理企业逐步向物流企业发展 2物流的定义: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要求,将物质资料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物流包括: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3物流的功能:①物流网络(由固定的物流设施组成的具有物流能力的物理结构) ②运输和存储③包装,配送和流通加工④信息处理和集成 4物流的作业流程⑴生产领域的物流作业:①进货物流②生产加工物流③出货物流⑵流通领域的物流作业:①批发企业的物流过程②零售领域的物流过程③生活领域的物流 5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是要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建立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响应性好、具有敏捷性的企业经营机制,产生一种超常的竞争优势 6物流管理战略框架⑴第一层:全局性的战略(满足组用户需求) ⑵第二层:结构性的战略(渠道设计,网络分析) ⑶第三层:功能性的战略(物料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 ⑷第四层:基础性的战略(组织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政策与策略,基础设施管理) 第三章市场营销管理 1真正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①寻找市场上未被满足的需求②倾听客户

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

浅谈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 14108101 许琪 【摘要】:业务流程重组是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实施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是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再设计, 以显著提高企业快速应变市场的能力和效益。现代的竞争不仅是企业间的竞争更是供应链间的竞争,所以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对企业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业务流程重组、BRP、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 【Abstract】: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is a widely implemented new management concept in 1990s. It is fundamental rethinking and thoroughly redesign the business process to improve the enterprises significantly .The modern competitive is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supply chain, so th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of supply chain has significant function and meaning. 【key words】: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RP、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of supply chain 一、引言 1776 年,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又译为《国富论》) 中提出劳动分工的理论对管理理论及管理实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阐述了“劳动生产力最大的增进, 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 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200 多年来, 斯密的“分工原理”对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并一直为人们设计企业组织原则和管理方式所遵循。进入二十世纪80 年代, 随着世界贸易壁垒的消除, 全球化的竞争大市场的形成, 企业按照以往的方式进行经营已越来越难以适应“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基于劳动分工理论的经营模式日益显露出弊端: ①过细的分工导致流程被支离破碎地分解;②无人负责整个经营过程, 缺乏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意识; ③组织机构臃肿,助长官僚作风; ④员工技能单一, 适应性差; ⑤缺乏灵活性、难于应变和创新等。如此导致很多制造企业出现生产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市场反应速度慢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采用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进行企业操作。业务流程重组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它通过规范企业业务流程和对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来实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服务的竞争力,为企业参加国际市场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业务流程重组(BRP) 1990年7、8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重组工作—不要自动化改造,而是彻底铲除》,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的概念最初就是在这里提出的。哈默博士认为,企业应该全面改善“笨重”和“过时”的业务流程,利用BPR,实现“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创造的高速公路取代乡间小道”的目标。之后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哈默和美国管理咨询专家詹姆斯·钱辟合著出版了《企业再造—工商管理革命的宣言》,这标志BPR这个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论形成了。在这本著作中哈默博士为BPR下了定义,定义BPR是“针对竞争环境和顾客需求的变化,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和彻底性的重新设计,以求在诸如成本、服务、质量、速度等方面业绩考核的关键性指标上取得戏剧性的成就”。BPR强调以顾客的需求、满意度为目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制造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BPR,最大限度地实现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与技术上的功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流程型组织结构。流程本身并不是BPR的重心,BPR的重心是企业BPR后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所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自己拥有的、与其他企业相比独特的竞争力,在管理模式、经营策略、核心技术等方面略胜一筹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使企业在行业内、在市场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