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标点:阅读教学新尝试——以特级教师肖培东的课例为例

品读标点:阅读教学新尝试——以特级教师肖培东的课例为例
品读标点:阅读教学新尝试——以特级教师肖培东的课例为例

王志芬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第二中学,652499)

叶圣陶先生说:“标点很要紧,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由此可见,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中的地位是不可被小觑的,但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是语言的品读中,标点符号却一直受到冷落。其实,如果重视标点符号的品读,往往能起到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的效果。本文以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的课例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品读标点来进行阅读教学。

一、品读感性标点,体认特殊文体

【课例1】《皇帝的新装》

师你能把大家说的那句话读出来吗?

(学生读:“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是美丽!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师同学们说,那时候那个大人说出的语气是这样的吗?那个大人说这句话的语气是喊出来的还是轻轻地说出来的?

生是喊出的。

师为什么是喊出来的?要让别人都听见。大家看看这些句子后面都是什么符号?

生感叹号。

师感叹号啊!同学们,因此这个句子就要读出夸张的语气,谁来试一下?“乖乖……”

(学生再读。教师引导学生一起齐读,并要求男、女生分别读。)

师注意这里是个什么符号?

生感叹号。

(教师指导朗读。)

上海师范大学的李海林教授主张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教法,文体知识是属于“事实性知识”,这类知识的教学需要采用“以体验为途径的知识教学法”,“通过对具体的作品的阅读、理解,获得亲身经历的经验”,“让学生对这些事实性知识‘有感觉’”。也就是说,没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光靠教师的讲解是没有用的。《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童话这一文体在教材的众多文体中属于“小众”文体,较为特殊。教学时,如果还是采取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先介绍作者生平,然后出示童话的特点,再让学生整理在笔记本上,学生对童话这一文体的认识只能是浮光掠影。在这个课例中,肖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感叹号所包含的夸张语气进行感悟并进行不同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体验,从而加深对童话文体夸张的语言特点的认识。在不断的朗读实践中建构起来的知识,学生自然印象深刻,历久不忘。

二、品读表情标点,把握人物情感

【课例2】《: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学生齐读:“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生(声音平淡地读)“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师这样读,对不对呢?再请一位同学读读。

(一位学生再读,声音也比较平淡。)

师听了两次了,读得对不对?看一下,这里有一个什么标点符号?

生(齐)感叹号!

师两个同学都读成了什么号?

生(齐)句号。

师考虑一下,能不能把感叹号改成句号?

生(齐)不能。

(PPT展示,如图1所示。)

师谁来读一读?

(两位学生分别读第一、第二句,语气有区别,但不太明显。)

师好,有点差别了,读出来了。再请其他同学读读看。

(一位学生分别读第一和第二句,语气区别明显。)

师好,文章为什么要用感叹号?你来说——

生我认为用上了感叹号,更能表现德国人为他们的爱花心切感到自豪。

师哦,一种自豪的感觉,除了自豪以外,还能读出什么?你来说——

生平静的感情,因为她觉得是应该的。

师向一个外国人介绍自己美丽的花,表现很平静?平静的话就用句号呀,那作者为什么用感叹号呢?用句号行吗?

生我觉得不可以,因为用感叹号的话,语气强烈,外国人更能理解她的话。

师欧洲人是非常开朗外露的,介绍自己家美丽的花,会有一种自豪的心情。另外用感叹号,还能显出对人的什么态度?

生热情。

师接下来我们读好这个感叹号,好吗?“她莞尔一笑”,预备起——

生(齐读)“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师(竖起大拇指,并重复)“她莞尔一笑,说”——

生(自豪地齐读)“正是这样!”

读一篇文章,不仅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中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更要引导其读出作者所流露的情感。这一感悟的过程,并非仅仅依靠教师的传授就能实现,而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朗读、思考中实现感悟。标点作为表情达意的一种符号,是文字的表情,是人物的表情,自然也在品读之列。在<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的课例中,肖老师针对文中的“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一句,引导学生将其中的感叹号换成句号,并在对比朗读中读出了标点的表情、读出了人物的情感。在如今以“散文”为主导文体的语文教学中,这种通过品读标点体会人物情感、把握作者情思的方法,尤其需要重视,因为散文的阅读教学“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于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

三、品读对话标点,了解人物个性

【课例3】《一双手》

师现在你站起来,老师再跟你“对白”下。

师(声势昂扬地读)“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树?”

生(读)“1000多棵。”

师多不多?

生多。

师能不能将这句话的句号改成感叹号?

生不能。

师接下来我们试试看。这位女同学,老师再跟你对白一下,你把这三句话都改成感叹号,好不好?

师(声势昂扬地读)“缠线做什么?”

生(读)“治手裂!”

师(读)“手裂贴胶布涂手油多好?”

生(读)“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胶布、手油不顶用!”

师(读)“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树?”

生(读)“1000多棵!”

师既然是热爱,为什么不能用感叹号?你来说——

生全部用热爱的语气,有些显摆自己。

生显示出骄傲的感觉。

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标点符号是文字里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外面加上去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有一个独特的作用。”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说,对话双方出于不同的语用意图,在不同的语用环境中,会选择相应的语气语调,运用相应的标点,来实现其交流目的。在《一双手》的课例中,肖老师引导学生将文中主人公张迎善话语中的句号换成感叹号,并通过对比朗读和师生“对白”,体会到张迎善是一个不夸张、不显摆的人,充满了对种树工作的热爱。肖老师仅仅凭借这一句号,就让学生在读中、在思考中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相比传统课堂上仅仅抓住人物对话内容来品读人物性格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显然内容更加集中紧凑、方法更加简洁有效。

四、细读留白标点,揣摩言外之意

【课例4】《走一步,再走一步》

师“没法’,后面是个什么符号?

生破折号。

师破折号,这里说明有话要说下去吧?这里后面怎么就没说下去呢?你来说,会说什么话?

生(读)“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和你们一道爬上去。”

师思考下,这里为什么不把话补充完整,而用一个破折号?

生当时很害怕。

生他怕跟他们一起爬悬崖爬不下去会被骂作“胆小鬼”,怕丢面子。

生可能是还没有说完的时候就被其他的人给打断了。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急收”是“语言因为特殊的情境”,“说到半路断了不说”,使其收到“意于语言之外”的艺术效果。谭永祥在《修辞新格(增订本)》中把类似而又有别于“急收”的辞格,叫做“留白”,“留出艺术空白让听者、读者自己去填补”。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课例中,肖老师通过一个破折号的品读,因势利导,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语境,添加出破折处的“留白”,揣摩言外之意,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此时此地的心理感受。这种方式,既激活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又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思考力的培养。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案例 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既可以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阅读能力也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中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所以阅读课在我们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怎样上好阅读课成为英语教师教学中的关键。以下根据自己近些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究和分析。 教学模式总结如下: Presentation(导入)——skimming(粗读)——listening and reading (听读)——scanning(跳读)——intensive reading(细读)——retellin g(复述)——discussing(讨论)——writing(写作)——summary(小结)。 现以初中英语人教版九年级Unit 12 Section B 3a中的一篇短文为例,进行说明。 Step 1:Presentation(导入) 本篇文章主要讲述法国的风俗,所以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因为语言差异所产生的误解的笑话导入,以此引起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使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Step 2:Skimming

这一步是为掌握文章大意而进行的阅读,要求学生读后概括文章的大意,并且设计一些简单的问句让学生进行回答。 What does Wang Kun do? Where is she now? What’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 Step 3:Listening and reading 让学生边听边读,并且在听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子。并且进行解决,扫除学生阅读中存在的一部分障碍,但要注意知识点的讲解要尽量简练,并且要引导和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词的能力。 Step 4:Scanning 这是一种为寻求特点细节放弃大部分容,只注意某一点或某几点的阅读方式,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跳跃式的阅读,找出问题的主要信息。在此环节中提醒学生不要逐词逐句看课文,要讲究速度。在最短的时间找出问题的答案。在此期间老师要出示以下问题: How many table manner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 What are th ey ? be supposed to do be not supposed to do Step 5:Intensive reading

小学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英语课例研修报告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松柏中心学校:孙小艳 根据此次国培学习的要求,结合自己在平常教学中的做法,下面,我就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第四课时课题进行学习,具体情况如下: 1、学校: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松柏中心学校 、执教教师:孙小艳 、研究教师:英语教研组所有老师。 、研究课题: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第四课时 、研究的主要问题:如何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研修的目的:为了让全校教师提高素质、开阔视野、展现才能,探索和丰富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性,我校英语教研组开展了常规教学讲课、观课、说课、评课、校本研修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观课并议课,课后检查教案、作业批改、教研组活动计划、记录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不断提高全校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主要研究过程及方法: 在这次研修中,我们主要采用集体备课的方法,对于一

篇课文,老师们先讲讲自己的教法,比如如何导入,如何设计作业等等,听课后又进行评课,不断找出让让学生更能接受,教学效果更理想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围绕“问路和指路”这个话题展开的。首先通过“兔子舞”游戏,强调单词left和right,接着出示本课重点学习的四个方位名词,接下来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练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巩固。 (三)学者分析 六年级学生非常活泼,好奇心强,因此我采取“兔子舞”游戏,通过游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听说认读四个方位词:south east west north 能够听说读写短语:Turn left ,turn right,go stright 能够听说认读句型:“How can I get to the museum?”“Go straight for five minutes Then turn left .”并能进行关键词的替换操练。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愿意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让学生简单了解国外地图的主要标识。

肖培东老师《锦瑟》教学实录

肖培东老师《锦瑟》教学实录 课前几分钟,肖老师让学生们朗读了《秋声赋》的后两段。 师:刚刚从秋天走出,看看窗外是怎样的天? 生:雨天 师:雨是那个唤起我们许多记忆的一种东西,喜欢雨天吗? 生:不喜欢。 师:不喜欢,我用四个字来说说“又是雨天”,猜猜看我对雨天是什么感情?你来说。 一生:觉得雨天发生很多的事情,有点感伤,有点怀念。 师:你从老师的哪个字感觉出来? 生:又是 师:又是,同学们说她解读得对不对? 生:对 师:从一个词上她感觉到老师的一种情感,不错。来,再听,又是雨天。 一生:感觉你有点不耐烦的感觉。 生:(轻声)啊!(笑声) 师:同学们说他错了。好,你来说。 一生:我认为老师刚才的感觉是十分高兴的,十分欣赏的,又是雨天,终于雨天又来了,老师非常期待这个雨天,非常期待这个下雨的季节。 师:同学们说对不对啊? 生:对。 师:这四个字,老师不同的语调,不同的节奏,读出的情感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这就说明朗诵是建立在对文字揣摩的基础上的,是不是? 生:是。 师:来,模拟一下。西南旱灾的人们是怎么说这四个字的? 生:又是雨天! 师:太高兴了,是吗?再来,广东雨灾后的人们是怎么说这四个字的? 生:又是雨天!(拖长声音,充满苦恼) 师:对了。同学们,雨天啊,是很容易唤起心头一种情感的,它装载了太多的东西,它很容易唤起我们心头的一些遥远记忆,心底的一种深沉。同学们,从表达情感的需要,雨天往往适合于回首,适合于追忆。今天,这个雨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锦瑟》,听一听他心中的锦瑟之音,好不好? 生:好。 师: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二开始。 (生读《锦瑟》) 师:好。题为《锦瑟》,什么是“锦瑟”,快速找出来。 生:一种乐器。 师:一种乐器,一种绘有美丽锦文的乐器,那么,李商隐这首诗在大家的第一次朗读之后,你告诉我它是写锦瑟的吗? 生:不是。 师:那是写什么? 一生:写他自己。 师:写他自己,写他什么事,找出一个字,写什么?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案例(1)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教案 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既可以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阅读能力也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中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所以阅读课在我们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怎样上好阅读课成为英语教师教学中的关键。以下根据自己近些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究和分析。 教学模式总结如下: Presentation(导入)——skimming(粗读)——listening and reading(听读)——scanning (跳读)——intensive reading(细读)——retelling(复述)——discussing(讨论)——writing (写作)——summary(小结)。 初中英语人教版九年级Unit 12 Section B 3a Step 1:Presentation(导入) 本篇文章主要讲述法国的风俗,所以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因为语言差异所产生的误解的笑话导入,以此引起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使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Step 2:Skimming 这一步是为掌握文章大意而进行的阅读,要求学生读后概括文章的大意,并且设计一些简单的问句让学生进行回答。 What does Wang Kun do? Where is she now? What’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 Step 3:Listening and reading 让学生边听边读,并且在听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子。并且进行解决,扫除学生阅读中存在的一部分障碍,但要注意知识点的讲解要尽量简练,并且要引导和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词的能力。 Step 4:Scanning 这是一种为寻求特点细节放弃大部分内容,只注意某一点或某几点的阅读方式,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跳跃式的阅读,找出问题的主要信息。在此环节中提醒学生不要逐词逐句看课文,要讲究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问题的答案。在此期间老师要出示以下问题:How many table manner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 What are they ? be supposed to do be not supposed to do Step 5:Intensive reading 仔细阅读文章,要求学生从细节处把握文章,在前面阅读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以便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此环节中,要求学生各自独立完成阅读任务,然后与同桌或同组同学合作解决疑难点。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出示以下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1、Why was Wang Kun nervous before she arrived in France? 2、Why did she have no reason to be nervous? 3、How has her French improved? 4、What is one particular challenge she is facing?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案例 Topic: My family Teaching aims: 1、Learn these new words and phrases: university, nature, Beijing Opera, be fo nd of , be strict with,How happy we are! 2、Can understand and read this passage by themselves. 3、Can talk about their own families with these words and phrases. Teaching Steps: 1、Sing a song: ‘If you’re happy’(Ss sing the song and do some actions) (借助歌曲开始课堂教学,活跃气氛。同时选用与本课内容紧密结合的歌曲,也为新知的呈现埋下伏笔,自然导出How happy we are! ) 2、Free talk: Hello,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at can you do? W hat do you like? (I like…) I see , you are fond of… Teach: be fond of ( on—fond---be fond of ) What are you fond of ?(I’m fond of…) (采用Free talk的形式,其目的主要是以旧引新,在相互问候的同时,自然的引出新知,体现教学的无痕。) 3、Presentation: (1)介绍father ①.Look , this is my father. Guess, wh at’s he fond of? He’s fond of cars.(媒体呈现图片及句子) ②.Every week he drives his car to Shanghai, because he works in a university in Shanghai. (媒体呈现图片及句子) Teach : university(unit---university),read the sentence. ③.He’s a teacher. He teaches English. (Ss read a fter the T) (媒体呈现图片及句子)

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教学实录(肖培东)

肖培东《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实录 一.学法指导 师:一篇新文章拿在手里我们应该怎么去学习这篇文章,第一步做什么 生:第一步,认识字词,正字正音。 师:学习第一步,消灭阅读障碍。字词不会读的,看课文注释。 1 教师教读生字词,每个两遍。(示范:正字正音) 训诫嶙峋(形容瘦削)啜泣(抽噎)眩纳罕(惊奇,诧异) 2 抽一生教读全班(练习巩固) 生:第二步:通读全文,标出自然段。 师:翻看阅读提示:第四单元第二段话,大家一起朗读。(学生齐读)师: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魔都课文,第二遍大家的语速稍微快些,拿出笔勾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找出关键句(看看自己会不会找关键句)。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怎样的故事,看看你能不能把它概括出来。(生自读勾画) 二.概括文章故事。 生1:我在和小伙伴攀爬悬崖的过程中,因胆怯而畏缩不前,最终在父亲的引导下,我经过努力脱离了危险。 师:两个句子转换中间,大家听出用了一个什么词语 (最终)说明她在表述故事过程时思维是很清晰的。 师:把复述内容再压缩得短一点。 生2:在费城七月的一个闷热的日子里,我和小伙伴去爬悬崖,可是我

蹲在了悬崖上,最终在父亲的引导下我爬下了悬崖。 师:这位同学把前面的时间也强调进去了,为什么要强调时间记叙文的要素之一。大家齐读他刚才说的那句强调时间的话。 生齐:“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三“闷热”曲径通幽 师:概括时可以适当简化这个句子让它更精炼。我对这件事情印象非常深刻,能读出那句话吗 生“虽然时隔57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 师抽生读这句话。 师:要想读好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这件事对“我”印象深刻的话,应该读好那几个词啊 生:“57年”“至今”反复读。 大家把“还能”也强调一下读一读。生再读。 师:“虽然时隔57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在文章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那天的闷热 生1,生2,生3.更多的学生都说没有,学生疑惑了。 师顺势而问:“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可文章竟然没有写到那天的闷热,可见我至今感觉到的闷热是不是天气的闷热那是什么生:不是闷热天气,是心里。 师:心里的什么 生:儿时的那一件事情让我的心里感到的无比的恐惧。 师:哦,是因为恐惧、害怕所造成的愈加的闷热。有没有道理那是哪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案例与反思.doc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案 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既可以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阅读能力也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中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所以阅读课在我们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怎样上好阅读课成为英语教师教学中的关键。以下根据自己近些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究和分析。 教学模式总结如下: Presentation(导入)——skimming(粗读)—— listen ing and reading(听读)——scanning(跳读)—— intensive reading(细读)——retelling(复述)——discussing (讨论)——writing(写作)——summary(小结)。 现以初中英语人教版九年级Unit12Section B3a中的一篇短文为例,进行说明。 Step1:Presentation(导入) 本篇文章主要讲述法国的风俗,所以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因为语言差异所产生的误解的笑话导入,以此引起学生对课文产生兴

趣,使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Step 2:Skimming 这一步是为掌握文章大意而进行的阅读,要求学生读后概括 文章的大意,并且设计一些简单的问句让学生进行回答。 What does WangKun do? Where i s she now? What’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 Step 3:Listening and reading 让学生边听边读,并且在听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子。并且进行解决,扫除学生阅读中存在的一部分障碍,但要注意知识点的讲解要尽量简练,并且要引导和培养学生根据 上下文猜词的能力。 Step 4:Scanning 这是一种为寻求特点细节放弃大部分内容,只注意某一点或 某几点的阅读方式,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跳跃式的 阅读,找出问题的主要信息。在此环节中提醒学生不要逐词逐句 看课文,要讲究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问题的答案。在此期 间老师要出示以下问题: Howmany t able manner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 Wha t are they ? be supposed to do be not supposed to do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案例

Unit2 I will be home at seven o’ clock.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是根据新标准英语第十册第七模块第一单元Write your message. 一课而设计的一堂英语阅读课,通过这堂课让学生通过电子邮件向朋友描述自 己的现况和近期计划,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五年级学生学习 和使用英语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 本案例是Reading(精读课),按照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堂课应当是“以任务贯穿读、听、说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来增 长知识,发展能力”。基于此,其教学设计的落脚点有二: 1.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阅读进行语音处理、单词处理和句子处理;通过阅读进行意义建构, 在与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理解、思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即说话能力和写话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单词和短语:busy, surprise, at the office, see you… 2.能运用本课所涉及到的I am working very hard at the office. I will be home at seven o’clock.这一重点句型进行自由交流。 3. 综合本课所学知识与好友讨论自己一天的生活。 4.正确理解和朗读短文内容,能够对本课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写。 (二)技能目标 1. 能初步掌握在短文中划找信息和新知的阅读方法。 2. 能利用关键词,句对本课内容进行复述。 (三)情感目标 通过电子邮件向朋友描述自己的近况和近期打算,加强同学间的团结友爱。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阅读方法与技巧引导和渗透。 2.正确理解短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五、课前准备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案例(肖培东课堂实录)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案例 执教:肖培东 点评:何立新 教学背景: 2012年12月27日,浙江省临安市天目高中,“长三角语文教学论坛”。 一、中心句“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师:同学们,时至岁末,这节课我们需要回到近百年前北京大学的演讲堂里,去聆听蔡元培先生发自肺腑的演讲。先一起大声地把本文的标题读出来,预备起! 生(齐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师:这篇演讲词,同学们已经看过了,我想请问同学们,这篇演讲词里,哪一句话点明了蔡元培先生此次演讲的主旨和内容。你能找到是哪一句话吗?哪个同学说说看? 生1:第一段的最后一句。 师:好,请你大声地读出来。 生1:予今长(chánɡ)斯校,请更(ɡēnɡ)以三事为诸君告。 师:好的,找得不错。但有两个字读错了,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都容易读错。第一个字是“长”(zhǎnɡ),不读“长”(chánɡ);还有一个字读什么?哎,是“更”(ɡènɡ),自己加注音。 师:好,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予今长斯校”,读! (学生标注) 师:好,一起再把这句话读准了。“予今长斯校”,预备起! 二、告——思路清晰、中心明确 师:也就是说,这一次演讲,蔡元培先生要向在场的北大学子告几事? 生(齐):三事。 师:这位同学,请你读读看,告了哪三事? 生2: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 师:“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再问你,就只讲了这三事吗?还有吗?生2:他还有计划两事。 师:哦,还交代了他做北大校长接下来要着手计划的两件事情。哪两件事情? 生2:一件是要改良讲义,第二件是要添购书籍。 师:在文章的哪里? 生2:最后一段。 师:好,请坐。 师:我再问一个同学,就你了,你知道刚才这位同学为什么会这么快地找到答案? 生3:这个文章都有标号,标出的是“一曰”“二曰”“三曰”。 师: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有一些明显的标记——“一曰”“二曰”“三曰”,你还发现什么吗?(生思考) 师:旁边这位同学,你来说说看。 生4:前面都有总体的解释。 师:你这句话意思是说,这几句话都是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是这个意思吗? 生4:嗯。 师:好,我们一起连起来读读看。“予今长斯校”,接下来“一曰”,预备开始! 生(齐读):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

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案例 一、设计思路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无论一节课的课型是什么,教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目标,保证学生完 成学习任务。但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实践操作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 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教材分析 1.本模块及本单元的题材内容 本模块以天气为话题,让学生学习听天气预报,学习使 用描述天气状况的相关词汇和语句,学会根据天气情况为他人提出建议并给出原因。本模块的语言重点是对可能性的表述和动词不定式的应用。语法重点是正确使用情态动词may / might。本模块的第二单元是一篇阅读材料,以美国的三个城市为载体,介绍了去美国游玩的最佳时机,并阐述了理由。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对目标语国家的地理环境及天气有所了解,开阔其视野,从而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既可学习语法,又可培养阅读和叙述能力。 三、教学思路及过程

围绕2010年研究主题《英语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研策略》实验研究情况,本学期开始我们学校积极探索预学案教学,针对英语学科的特点,下面以其中一篇为例。 unit 7 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 一、 pre-read(目的在于熟悉话题,预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激活相关语言) what does etiquette mean? look at the picture on p58. how many rules of etiquette can you see being broken?(你能看到多少条礼节规则被破坏了?) make a list with your partner. e.g: don’t talk loudly in public. 二、listen to the tape and pay attention to your pronunciation.(听录音,注意语音语调,突出重点词语。) 单词/短语: at first in public 扑灭咳嗽亚洲的批评 三、read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s.(快速阅读,了解大意,掌握阅读策略,跳读,掌握基本信息) true or false 1. etiquette is a normal and impolite social behavior. 2. etiquette is the same in every culture or in every

小学英语阅读课Animal signs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Animal signs 一、教学内容: 自编短文 Animal signs 教材分析:这篇短文是根据牛津小学英语6A第一单元Pulic signs一课而设计的一堂英语阅读课,通过这堂课让学生了解十二生肖的英文说法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进一步提高六年级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兴趣。二、教学设计: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英语作为一种交际性语言,其地位众所周知。而阅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面之一,所以阅读既要合理同时又要科学,通过阅读,主体的感知、理解、评价、创造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本案例是Reading(精读课),按照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堂课应当是“以任务贯穿读、听、说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基于此,其教学设计的落脚点有二: 1.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阅读进行语音处理、单词处理、短语处理和句子处理;通过阅读进行意义建构,在与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理解、思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即说话能力和写话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听、说、读、写单词ox, sheep, dragon, snake.并对这四种动物所象征的意义做简单描述。 2.掌握下列单词和短语:clever,cute,magical ,brave ,dragon lantern,sheep,meek,ox ,hardworking 3.能运用6A第一单元Pulic signs所涉及到的What does this sign mean? 这一重点句型进行提问。 4. 了解十二生肖有哪些动物组成,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 5.正确理解和朗读短文内容,会仿例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生肖情况。 (二)技能目标 1. 能初步掌握在短文中划找信息和新知的阅读方法。 2. 能就短文内容进行复述。 (三)情感目标 了解及认识中国的生肖,加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肖培东:武汉教学《周亚夫军细柳》课堂实录

肖培东:武汉教学《周亚夫军细柳》课堂实 录 【点击进入名师肖培东专栏,阅读更多内容!】 武汉初中用的还是鄂教版,我要教的《周亚夫军细柳》他们都没有读过,教材是下午课前五分钟发给他们的。 真好,这样很真实。 我也没教过一次,这样就更好了。 我们一起学习! 有的时候,我就是把自己清零了再去思考教学的——把自己当做学生。“教了四十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于永正老师就是这样开心地说的。这样“孩子”气的语文老师,岁月的刀能在他脸上刻上深深的、密密的皱纹,却刻不到他的心上的。“因为童心未泯,所以我备课时,常常觉得自己是两个人——一个是‘老师的我’,一个是‘学生的我’。‘老师的我’的任何一种想法,都会遭到‘学生的我’的质疑;获得了‘学生的我’的同意之后,才能写在备课本上,才能实施。不但备课,就是上课、处理学生的问题,安排学生活动时,‘学生的我’也常常站出来,给我提个醒,告诉我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前辈们真懂教书!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写的是汉文帝到周亚夫的

细柳军营慰问军士的事。这周亚夫,可真是厉害。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霸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迎送。可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是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司马迁用对比、反衬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这“细柳”也因此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嗟乎,此真将军矣!”文帝这样赞叹,还“称善者久之”,了不起! 阅读先要扫清字词障碍。看看注解,再想想,哪些字词得加深印象? “军细柳”的“军”,驻军,是个动词,这词可得先明白,“军细柳”是“军于细柳”之意。“将以下骑送迎”可能会读破,学生会读成“将以下/骑送迎”,其实是“将/以下骑/送迎”。“之细柳军”的“之”和“称善者久之”的“之”得清楚各自意思和用法。“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这句中号几个动词要记住。“天子且至”的“且”,“居无何”,“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天子为动,改容式车”,“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奇怪了,难读的都是写汉文帝的语言,看来,天子就是威风! 怎么教呢? 一看目录,哈,自读课文!开心了,教学生自己读呗! 再一看思考探究题,又哈了,四个题目就是最好的自读提示,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银川四中邵芳 阅读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阅读一篇文章不是单纯为解决某个语言或是回答几个问题而进行的,通过阅读课,教会学生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语言的运用与交际能力才是最终的目的。现在我以七年级英语上Unit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的第四课时Section B 2a-2c,这篇有关体育用品收藏和表达某项运动项目看法和喜好的阅读内容为例展开说明。 教学步骤: Step 1 New Words and New phrases 这一部分可利用课堂的前分钟完成,导入生词,like, love5 play sports, with, (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通过头脑风暴复习前) classmates, after, class, after class, 面学习过的体育类名词并通过谈论体育运动来导入新的生词,这一步骤旨在激活之前所学知识,为之后的学习作好铺垫;引人学习生词,为后面的阅读教学,扫清生词的障碍。 : Do you love sports? I love sports, I have two basketballs, three soccer balls, one T volleyball and five ping-pongs. So I love/like sports very much. I often play sports ? with my classmates after class. How about you S1:…….. (导入) Step 2 Lead-in教师先谈论体育收藏品并说: 1. I have three soccer balls, a volleyball, two basketballs, five ping-pong balls… But I don't have a ping-pong bat, a tennis bat, a baseball bat… 叫出一学生,然后指着该生说: He has a soccer ball, a volleyball, two tennis balls, three ping-pong bats… But he doesn't have a basketball, a tennis bat, a baseball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教学文案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案 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王志艳 一、教学内容: 自编短文 Animal signs 教材分析:这篇短文是根据牛津小学英语6A第一单元Pulic signs 一课而设计的一堂英语阅读课,通过这堂课让学生了解十二生肖的英文说法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进一步提高六年级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英语作为一种交际性语言,其地位众所周知。而阅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面之一,所以阅读既要合理同时又要科学,通过阅读,主体的感知、理解、评价、创造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本案例是Reading(精读课),按照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堂课应当是“以任务贯穿读、听、说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来增长知识,发展技能”。基于此,其教学设计的落脚点有二: 1.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自主学习技能。 2.通过阅读进行语音处理、单词处理、短语处理和句子处理;通过阅读进行意义建构,在与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理解、思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技能,即说话技能和写话技能。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听、说、读、写单词ox, sheep, dragon, snake. 并对这四种动物所象征的意义做简单描述。 2.掌握下列单词和短语:clever,cute,magical ,brave ,dragon lantern,sheep, meek,ox ,hardworking 3.能运用6A第一单元Pulic signs所涉及到的What does this sign mean?这一重点句型进行提问。 4. 了解十二生肖有哪些动物组成,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一、背景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具有很多的优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具有规律性,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并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相长,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教材分析 1、话题:本课时选择的是初二英语课本第四单元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中的一篇文章,主要是围绕本单元的中心任务“Food and lifestyles ”而展开的。 2、内容:这篇文章讲述了很多学生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3、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如何捕捉细节。 (2)根据图片猜测大意。 (3)引导学生掌握模仿主题进行描述的技巧, 形成根据主题理解文章细节并能分辨是非的能力。 Step 1: Warming–up activities (一)Free Talk: To ask the student on duty to make a speech: “What is my favorite food?” 设计思路:以讨论日常生活的话题进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由于每天都有值日生报告,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和口头表达能力。另外,在交流过程中,也互相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1.Revise some names of food (Let the students speak freely.) 2. To show the students beautiful pictures of food During the talking,the teacher can write some of them on the Bb, especially some new words: fruit, sweet, bread, meat, juice. 3. To ask the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 “What is it?”, “Do you like it?” 设计思路:(1)通过感性的图片教学,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相互问答,了解食物的名称,在交流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Discussion : (1)What food can we eat a lot? (2)Do you think…is good for our health? (3)Which is your favorite? 设计思路:通过有趣的话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进入正文教学打下基础。最后向学生展示有关食物的相关链接(P67)-- “Healthy Eating”,并让他们参与讨论,知道哪些才是正确的饮食。 教学后记: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笔者有以下三点体会:(1)本活动在设计上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热情。(2)能使阅读前的“Warming–up activities”真正发挥“热身”的作用。这就为顺利开展之后的多个活动打下了基础。(3)上课伊始就顺利切入主题,中间过渡自然,言语富有鼓励性和启发性,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Step 2: Reading (一)Listening and scanning:

2021年小学英语教学课例

小学英语教学课例 PEP Book8《Unit2 B let’s learn》教学实录及反思 设计者、单位:高明区明城镇明城小学吴伟媚 教学年级:六年级 课题名称:《Unit2 What’s the matter, Mike?》 B Let’s learn 教材版本、学科:PEP版,英语科 一、教学设计 1、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难度的增加,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相 对减弱,甚至有部分的学生对英语产生恶劣畏难的情绪。我所担任的六(2)班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平,差距比较大。但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学习英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部分学生都能自主学习英语。 2、内容分析: 本节课时是《Unit2 What’s the matter , Mike?》的B部分Let’s learn。该课主要是学习描述人的心情或情绪的单词。学生在A部分里已经掌握了一些询问别人身体状况的内容。因此在这基础上学习询问别人心情或情绪。本课时所要掌握的五个四会单词(tired, angry,excited, happy和sad)和一个三会单词(bored)。本课时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既很容易,又不是那么的容易。就书本上的知识来说,单词和句型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句型是: How does he/she feel? He’s/She’s....仅仅掌握好书上的知识是很容易的。本班的学生 的学习能力比较强,都能掌握本课时的新单词。但重点是让学生运用新单词根据各种情绪来 询问别人,难点是本部分着重于掌握五个四会单词和tired, excited, bored后面ed结尾的发音变化。 3、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①能够正确询问他人的心情。如: How do you feel? How does he feel? ②能够简单表达自己或他人的各种情绪和心理状态。如:I am tired. I feel happy. ③能够简单陈述某种心情的原因。如: I feel sad because I failed my math test. (2)知识目标: ①听、说、读、写BLet’s learn中的四会单词tired, angry, exicited, happy,sad。 ②听、说、认读单词:bored ③能听、说、认读句子:How does Amy feel? She’s tired.并能使用描写心情的单词替换操练。 (3)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耐挫折能力。 (4)文化目标: 认识和理解愉快的心情是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因素。 4、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案集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案集 【篇一: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谈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吉林省桦甸市金沙中学:王欣平 一、背景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具有很多的优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具 有规律性,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并结合教学实际, 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相长,才能达 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教材分析 1、话题:本课时选择的是初二英语课本第四单元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中的一篇文章,主要是围绕本单元的中心任务“food and lifestyles ”而展开的。 2、内容:这篇文章讲述了很多学生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3、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如何捕捉细节。 (2)根据图片猜测大意。 (3)引导学生掌握模仿主题进行描述的技巧, 形成根据主题理解文 章细节并能分辨是非的能力。 step 1: warming–up activities (一)free talk: to ask the student on duty to make a speech: “what is my favorite food?” 设计思路:以讨论日常生活的话题进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由于每天都有值日生报告,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和口头表达能力。 另外,在交流过程中,也互相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1.revise some names of food (let the students speak freely.) 2. to show the students beautiful pictures of food during the talking,the teacher can write some of them on the bb, especially some new words: fruit, sweet, bread, meat, juice. 3. to ask the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 “what is it?”, “do you like it?” 设计思路:(1)通过感性的图片教学,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新标准英语第十一册Module 4 Unit2 潍坊中新双语学校张威严 一、教学内容:新标准英语第十一册Module 4 Unit2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Christmas,通过这堂课让学生在进一步了解该节日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进一步提高六年级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 本案例是Reading(精读课),按照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堂课应当是“以任务贯穿读、听、说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基于此,其教学设计的落脚点有二: 1.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合作阅读进行语音处理、单词处理、短语处理和句子处理;通过阅读进行意义建构,在与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理解、思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即说话能力和写话能力。 三、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 1. Enable to introduce some important festivals of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2. Enable to grasp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 3. To teach students to know more custom and cultur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It’ s good for their studying and using English. b.能力目标:交流自己对节日的喜好。 c.情感目标:注重文化意识,让学生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了解中西在节日文化上的差异,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调动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积极性。 四、文化意识:简单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节日文化. 五、教学重点: 1. Enable to grasp the sentences of “It’s a very important festival.” 2. Enable to grasp the new words: present, 3. Enable to introduce some important festivals of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六、教学难点: 1. Enable to describe the customs of Christmas and other festivals. 2. To use the words of months to introduce the festivals well. 七、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课件、卡片、图片、CD-ROM、录音机、 八、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