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定点屠宰场易发生传染病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生猪定点屠宰场易发生传染病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生猪定点屠宰场易发生传染病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生猪定点屠宰场易发生传染病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摘要对生猪定点屠宰场易发生传染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生猪定点屠宰场;传染病;原因;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8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303-02

生猪定点屠宰场是不同地区出栏生猪及其产品的集散地,同时由于入场生猪来源复杂、运输应激、生猪高度集中等诸多因素,因此生猪定点屠宰场又是生猪传染病的易发地。分析2005年夏季四川省发生的猪链球菌感染人事件以及近年来各地夏季“猪高热病”大流行的原因,都与生猪屠宰有着直接关联性。因此,要确实有效地防控猪病的大流行,保证人民群众真正吃上“放心肉”,必须要高度重视生猪定点屠宰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1生猪定点屠宰场易发生传染病的原因

要有效防止生猪定点屠宰场传染病的发生,必须要了解生猪定点屠宰场传染病发生的根源。根据调查分析,笔者认为,现实情况下,我省生猪定点屠宰场容易发生传染病的原因有以下5个方面。

1.1生猪定点屠宰场的设置方面存在问题

一些生猪定点屠宰场,特别是乡镇定点场选地不合理、建造不科学、场地狭小、设备不配套,不仅缺乏污水、污物、粪便和病死猪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设施,有的场门口连一个消毒池都没有。1.2防疫制度不健全

生猪屠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总则 为了加强对生猪屠宰的防疫检验管理, 保证肉品质量, 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集团公司拟在市区镇兴建屠宰场, 该项目按照屠宰场规范化生产标准设计, 设计日宰生猪能力为头, 项目占地万平方米, 投资约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环字第号文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要求, 一切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扩建项目均必须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受集团公司委托,承担屠宰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编制目的 通过对屠宰场工程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调查、环境质量监测,大气扩散条件和水文探测资料的分析,以及对该项目的建设规模、生产工艺流程和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预测工程投产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污染措施,为工程建设和项目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编制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⑵国环字()第号文件“关于颁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及其附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⑶粤常发()第号文《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⑷《关于建设屠宰场的可行性报告》。 ⑸集团公司关于屠宰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委托书。 ⑹《屠宰场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审查意见。 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 1.3.1 评价范围 . 环境现状、污染源调查范围是以项目所在地为原点,半径平方公里的区域为评价范围。 . 地面水监测评价范围是项目上游公里,下游公里的水道河段。 1.3.2 评价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四类标准。 . 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 .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四类标准。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类标准。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 建设项目概况

养猪场预防猪传染病的措施

养猪场预防猪传染病的措施 当代猪的主要传染病约有100余种,其中2/3(约60多种)猪传染病可引起人猪共患传染病,如当前流行的猪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1/3(约20多种)仅在猪群中发病。因此,猪传染病是造成养猪业的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仅如此,猪传染病还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此外,它还严重影响市场经济,对外贸易。因此,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对猪传染病的防疫工作,先后制定许多政策、法律及相应的机构。 一、猪传染病是怎样发生和流行的 1、猪传染病的发生 猪传染病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有引起猪只发病的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即是细菌、病毒等。如引起猪流行性感冒的猪甲型H1N1流感病毒。又如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所致。猪链球菌是引起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体。 第二:必须具有易感动物(猪)。如猪瘟仅在猪发生。 第三:具有让病原体侵入猪体的条件和途径,如病原体污染饲料或饮水侵入猪消化道而发病。所以,猪发生传染病必须有三个条件:即致病的病原体(细菌或病毒),易感猪,以及侵入机体的必要条件和途径。 2、猪传染病的流行或传播 猪传染病的流行或传播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

⑴、传染源:又称传染来源。它是指致病的病原体在动物体内寄居、 生长、繁殖并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一句话,就是感染中的动 物机体。感染中的动物机体有以下形式表现:即传染病患病动 物;无症状的病原携带者(如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恹复期病原 携带者和健康动物病原携带者)。因此,传染病的传染来源就是 患传染病的病猪和无症状的病原携带者。 ⑵、传播途径:传染源向体外排出致病性病原体,经一定的方式再次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如: Ⅰ、垂直传播:从母体到其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如经产道、经卵、经胎盘的传播,即由母传子的传播。 Ⅱ、水平传播:传染病在猪群之间或个体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的传播。如病猪与其他猪只的直接接触(交配、舐咬、吻触等),称为直接接触传播。若传染源所排出的病原体通过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病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媒介可以是生物(如人、动物、鸟、昆虫等)或无生命的物体(如饲料、饮水、空气、尘埃、土壤、车辆、用具等)。 ⑶、易感猪群:猪群对某些病原体缺乏抵抗力或抵抗力低下,易被病原体侵入、寄居、生长、繁殖以致被损害致病。 猪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以上三个环节,方可造成传染病的流行或传播。因此,预防猪传染病流行,必须依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措施,即打断三个基本环节的任何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就不可能的。

生猪定点屠宰场环保管理制度

生猪定点屠宰场环保管理制度 一、为强化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二、我公司环境部门必须做到: 1、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做好运行记录; 2、出现故障应及时维修,杜绝“带病”运行,确保设备完好; 3、环保设施因发生故障不能运行的,要向我公司提交停机报告,报告中应说明环保设施故障、抢修措施、修复日期等。 4、按规定对重点环保设施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及时通报公司,并将监测结果记录存档,每年填好环境保护设施档案。 三、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进行奖励或处罚: 1、擅自拆除或者限制环保设施的; 2、有意造成设施不能正常使用,使排污严重超标的; 3、严格遵守本制度,成绩突出的生产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经设施处理后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方可排放或循环使用。 五、设施必须配备专业操作人员,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操作人员必须按规程操作做好设施运行记录、 监测结果记录。

六、污水处理设施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报公司环保科审 1、需暂停运转的; 2、拆除或闲置的; 3、需更新改造的。 4、污水处理设施因事故停止运转,要立即采取措施,停止废水排放,并报公司环保科。 七、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其情节轻重,对责任人进行批评, 并写出书面检查: 1、操作者不按规定进行操作的; 2、擅自拆除或闲置处理设施的; 3、设施停运、造成污染和危害,未报公司环保科的; 4、拒报或谎报污水处理设施情况的 八、设备管理规定 1、设备巡回检查 设备巡回检查项目为:在线监测房内、外设备、仪器的运转情况、工作是否正常,数据显示是否正确,现场设备是否缺少、有无明显损坏、房顶是否漏风、漏雨、门窗是否损坏等。 2、设备故障处理 各班环保员如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后,要及时向公司汇报,公司立即派专人前往处理,如不能处理,通知生产商进行处理。 3、安全管理

猪的传染病汇总

一、:猪瘟 一、概念1、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2、特征: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管壁变性,引起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 二、病原学 1、分类地位:黄病毒科,瘟病毒属 2、形态:球形,有囊膜 3、血清型:只有一个 4、抵抗力:不强,2%NaOH最有效 三、流行病学 1、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感染 2、可通过交配传染 3、不同毒株在同一猪体内有竞争性优势选择 4、潜伏期5-7天 四、临诊症状 1、急性型猪瘟:扎堆,饮污水。初病猪便秘,随后腹泻,灰黄或黄绿色稀粪,后痔麻痹。病初的皮肤充血到病的后期变为紫绀或出血,公猪包皮积尿、有眼屎。 2、慢性型猪瘟:病情时轻时重,食欲时有时无,精神时好时坏,体温时高时低,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典型性状:坏死性肠炎--【纽扣样溃疡】。(三时一交替) 3、迟发性猪瘟(母猪带毒)仔猪:a,先天性震颤,b,服下有蓝紫或黄褐出血点,c,腹股沟淋巴结及乳头发紫 d,肾脏出血 五、病理变化 1、败血症 2、淋巴结水肿、出血,呈大理石样或红黑色外观 3、雀斑肾(伪狂犬也有) 4、全身浆膜、黏膜和心、肺、膀胱、胆囊均可出现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5、脾脏边缘梗死(典型症状) 六、免疫程序 1、集中统一免疫2-3次\年 2、断奶时母猪与仔猪同时免疫 3、细胞苗10-15头份,脾淋苗3-4头份,ST苗2头份 *仔猪免疫:0-35-75(超免) 即出生后立即注细胞苗1-1.5头份,1-2小时之后可首次吃乳,35日龄后3-4头份,75日龄后6-8头份 免疫失败的原因:1、种猪带毒2、疫苗3、免疫抑制4、管理 补充:1、黄胺类药与猪瘟疫苗不能共用 2、我国已攻克的鸡的马立克和马的艾滋病(马传贫) 3、疫苗先打猪瘟15天后再打蓝耳,病毒与病毒具有干扰性 4、皮肤发红发绀的病:猪瘟、急性副伤寒、败血性的链球菌、猪传胸、猪肺疫 5、引起猪繁殖障碍的病:口蹄疫、猪瘟、支原体 6、蓝耳病(出产母猪白胎) 伪狂犬(黑胎) 猪瘟(红胎) 7、引起小猪震颤的病:圆环、伪狂犬、猪瘟 二、猪伪狂犬病 1、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2、特征:体温升高,新生仔猪主要表现神经临诊症状,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系统临诊症状 二、病原 1、疱疹病毒科,有囊膜和纤突, 2、抵抗力较强,

某地区生猪定点屠宰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某地区生猪定点屠宰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总论....................................................................... - 1 - 1.1项目概况 (4)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5) 1.3项目可研究围与工作概况 (6)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6) 2、项目实施背景与市场分析....................................................... - 8 - 2.1项目实施背景 (8) 2.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9) 2.3市场分析 (10) 3、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 12 - 3.1项目选址 (12) 3.2项目建设条件 (12) 4、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 15 - 4.1建设规模 (15) 4.2建设目标 (15) 5、项目建设条件 ............................................................... - 16 - 5.1建设用地 (16) 5.2经济状况 (16) 6、技术方案与设备方案.......................................................... - 18 - 6.1屠宰技术方案 (18) 6.2设备方案 (20) 7、环境影响评价 ............................................................... - 21 - 7.1环境影响分析 (21) 7.2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22) 8、项目实施进度 ............................................................... - 24 - 8.1总则 (24) 8.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4) 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26 - 9.1投资估算围 (26) 9.2投资估算依据 (26)

猪传染病的扑灭措施

猪传染病扑灭的措施 1.疫情报告一旦发现了全面的村镇信息共享猪的可疑传染病后,应立即把发病时间、发病头数、主要症状及死亡情况向当地有关单位或部门(兽医部门)反应和报告。 2.诊断与检疫采取及时正确的诊断,在防治传染病的措施中是最重要的-环。因为 确诊为某种传染病时,即可根据这种病的特点,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当确认已发生猪的某种传染病时,要摸清疫情,同时加强检疫工作,防止或减少在交易、运输、收购等过程中传染疾病。 3.隔离封锁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将有病的和可疑病猪隔离饲养,饲养人员、饲养 用具要分开,以便切断传染媒介,控制疫病流行。同时隔离猪舍应与健康猪舍远一些,设专人饲养,非有关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在门口设消毒池,人员、车辆等进出必须经过消毒。封锁的目的是防止传染病向安全地区扩散,把传染病扑灭在原发的地点。封锁后,严禁猪只、猪肉、饲料等向封锁区外流动。在最后一头病猪痊愈或处理后3周左右,才可解除封锁。 4.药物预防通常注意猪只易发病的年龄,在流行季节,对自养户或大型场应进行药 物预防,这是防疫中的必要措施。应用土霉素、磺胺增效药物或用中草药,根据传染病的种类,选用验方加入猪饲料中喂给,以预防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一般在平常饮水中加入适当药物,防病效果显著。 5.妥善处理病、死猪只病猪经隔离后,有治愈希望并有治疗价值的可进行治疗, 以减少损失,否则可进行急宰。猪肉、内脏等须充分煮熟后再利用。不要自行宰杀,以免病原体扩散。病猪尸体的妥善处理,对消灭传染源有很重要意义。最好高温化脂处理,亦可在离猪场、村庄、水源、公路等较远的僻静地点,挖1-2米左右的深坑掩埋,在尸体上要撒上石灰粉等消毒药物。停放死猪的地面泥土要铲起一同掩埋。绝对不能把死猪乱丢在河滨、池塘以及田野中,更不能私自分食,否则将造成传染病的进一步蔓延传播。

生猪定点屠宰场年度工作总结

生猪定点屠宰场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场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我场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坚决屠宰违法行为,彻底根治病、死、母、种猪肉上市,对宾馆、酒楼、学校食堂、超市、卤腊制品加工点等集体用肉单位进行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行“索票制、台帐制、合同制”,从源头上堵塞漏洞,确保了“放心肉”的供应。现将全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四项制度”完善。1、生猪进场查验制度;2、生猪屠宰和肉品销售台帐制度;3、肉品品质检验制度;4、不合格肉品召回制度。二、“两证”在手再上岗。屠宰工人要持《屠宰技术人员资格证书》和《身体健康证书》上岗作业。三、屠宰条件过硬。1、拥有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水源条件;2、有必要的待宰间、隔离间、屠宰加工间、副产整理间、病害肉处理间;3、屠宰加工间、副产整理间、病害肉处理间地面、墙裙等采用不渗水、耐腐蚀、易清洗和无毒材料制成;4、购置了先进的肉品品质检验设备、消毒设施、消毒药品、污水污物处理设施及病死猪、肉品无害化处理设施;5、有多名取得了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并持其核发的《肉品检验人员资格证书》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6、有符合《动物防疫法》规定的防疫条件等。四、设施用途均注明。场内各种圈舍、操作间以及加工车间内各种器械、设备、工作台的用途标注清楚,确保屠宰加工流程符合卫生要求。五、操作流程守规范。所有屠宰生猪在实施宰前停食、饮水、淋浴、麻电致昏、剌杀放血、浸烫脱毛、开膛净腔(整理副产)、劈半、整修的工艺流程。六、肉品出场盖“两印”。经检疫检验合格的肉品分别由肉品卫生检疫员盖上“肉品卫生检验合格印章”和肉品品质检验人员盖上“肉品品质检验合格印章”。七、责任制度挂上墙。企业的场长职责、收费员职责、检疫检验员职责和安全生产、加工操作等岗位责任制度均悬挂上墙。八、场容场貌美观。屠宰环境清洁卫生、美观敞亮,屠宰器具消毒保洁、摆放有序。九、公开承诺重诚信。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加强自律,诚信经营,向社会公开承诺,确保肉品屠宰加工质量。一年来,我们虽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工作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企业的发展任务还任重道远,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为让市民吃上“放心肉”尽职尽责。

某公司生猪定点屠宰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一、项目概况 (1) 二、业主简介 (3) 三、编制依据及范围 (3) 四、研究结论 (4)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7) 一、项目建设背景 (7)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1) 第三章产品市场分析 (13) 一、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现状 (13) 二、生猪屠宰前景分析 (14) 三、项目关联度分析 (16) 四、项目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16) 第四章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18) 一、确定建设规模的原则和依据 (18) 二、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 (19) 三、产品方案 (20) 第五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21)

二、建设条件 (22) 第六章工艺技术设计方案 (27) 一、执行技术标准与规范 (27) 二、生猪屠宰工艺选择 (27) 三、主要设备选择与配备 (30) 四、主要原辅料消耗 (36) 第七章工程设初步计方案 (37) 一、设计依据及原则 (37) 二、建筑设计 (37) 三、结构设计 (40) 四、公用工程 (40) 五、总图布置 (43) 六、运输 (46) 第八章环境保护 (48) 一、编制依据 (48) 二、主要环境影响 (48) 三、建设期污染防治 (49) 四、运行期污染防治 (52) 五、环境绿化 (55) 第九章消防与劳动安全 (56) 一、消防 (56)

三、职业卫生 (60) 第十章节能 (63) 一、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 (63) 二、能耗指标及分析 (64) 三、节能措施综述 (64) 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人力资源配置 (70) 一、建设期管理 (70) 二、运营期管理 (71) 三、人员配置 (71) 四、员工来源及培训 (72) 第十二章建设进度及招投标 (73) 一、建设进度 (73) 二、工程招标 (73)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5) 一、投资估算 (75) 二、资金筹措 (78) 第十四章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评价 (79) 一、财务评价 (79) 二、不确定性分析 (83) 三、社会效益分析 (84)

猪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猪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猪群传染病的扑灭措施 疫情报告兽医当怀疑养猪场发生危害严重、流行性和人猪共患传染病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发生的疫情。 诊断对猪场发生或怀疑有传染病时,及时而正确的诊断是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能否正确地实施防疫灭病的措施,减少损失。如不能立即确诊时,应尽快采取病料送有关业务部门检验,在未得出结果前,应根据初步诊断,采取相应紧急措施,防止疫病的蔓延及扩散。 猪传染病的确诊,常采用综合的诊断方法。根据流行特点调查、临诊诊断和病理剖检,做出初步诊断。为进一步确诊,还需进行微生物学等方面的试验等。 隔离病猪隔离病猪(包括可疑感染病猪)是为了控制传染源,便于管理、消毒,切断流行过程,防止健康猪群继续受到传染,以便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加以就地扑灭,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紧急免疫接种当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流行,而对猪场尚未发病的猪进行应急性免疫接种叫紧急免疫接种。一般紧急接种以使用免疫血清较为安全有效,产生免疫快,但血清用量大、价格高、免疫期短。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发生口蹄疫、猪瘟等一些急性传染病时,用疫(菌)苗进行紧急接种切实可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疫区应用疫苗作紧急接种时,必须对所有受到传染威胁的猪逐头进行详细观察和检查,仅对正常无病的猪以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对病猪及可能已受感染的潜伏期病猪,不能再接种疫苗。由于在外表正常无病的猪中可能混有一部分潜伏期患者,这一部分猪在接种疫苗后不能获得保护,反而促使它更快发病,因而在紧急接种后一段时间内猪群中发病数反有增多的可能,但由于这些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较短,而疫苗接种后又很快产生抵抗力,使发病数不久即可下降,能使流行很快停息。 治疗和淘汰 治疗的原则(1)治疗和预防相结合在治疗同时,做好消毒及其他防疫工作,以控制其蔓延,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 (2)早期治疗和阶段性治疗相结合早期治疗对消灭传染源和阻止流行意义很大,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在病程的各个阶段须进行不同的治疗。 (3)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通过针对病因治疗消灭侵入机体的病原体,但对症治疗也迫切,“急则治表,缓则治本”,说明具体情况下两种治疗的意义。 (4)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 (5)中西医治疗相结合要根据具体疾病和对该病治疗方法及效果,取中西医之长,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生猪定点屠宰场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书

贵港市南山肉类食品配送有限公司年产18万头生猪定点屠宰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单位:贵港市南山肉类食品配送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广西诚德工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承办单位 (1) 1.3项目业主单位简介 (1) 1.4建设地点 (1) 1.5建设性质 (1) 1.6建设规模和内容 (1) 1.7项目建设投资及资金筹措 (2) 1.8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范围 (2) 1.9研究结论及建议 (3)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5)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5)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10) 3.1区域经济状况 (10) 3.2 项目的市场分析、预测 (14) 第四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15) 4.1建设地址 (15) 4.2建设条件 (15) 第五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18) 第六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与工程方案 (19) 6.1技术方案 (19) 6.1.1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 (19) 6.1.2产品采用的质量标准 (19) 6.1.3工艺流程 (19) 6.1.4工艺技术要求及方案说明 (22) 6.1.5主要工艺技术指标 (23) 6.2设备方案 (24) 6.2.1工艺设备选择原则 (24) 6.2.2主要设备选择 (25) 6.3工程方案 (26) 6.3.1建筑设计 (27) 6.3.2抗震设防 (30) 6.3.3工程地质 (30) 6.3.4建筑结构形式及安全等级 (30) 6.3.5结构设计 (30) 第七章总图布置与公用工程方案 (33) 7.1总平面布置 (33) 7.2制冷 (33) 7.3给排水 (34)

春季猪的常见疾病与预防

春季猪的常见疾病防治 春季气温变化大,易滋生致病性细菌、病毒、支原体。以猪而论,常发疾病有猪瘟、副伤寒、仔猪水肿病、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喘气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感冒、仔猪低血糖症和疥癣等病。 1 猪瘟 贯彻免疫程序,常发地区仔猪可进行超前免疫(出生后肌肉注射1~2头份/头,1~2 h 后再喂初乳),35日龄进行二次免疫(4头份/头),65日龄进行第三次免疫(6头份/头)。安全区35日龄首免(4头份/头),65日龄二免(6头份/头)。 种母猪春、秋季各免疫一次;后备母猪配种前20 d免疫一次;种公猪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发生猪瘟的猪场应紧急“超”剂量接种猪瘟疫苗。 早期发病猪只根据临床症状应用抗病毒药品和抗菌素类药物标本同治,主要措施是用相应的抗病毒药品增强猪只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抑制和杀灭病毒,同时用抗菌素类药物控制继发感染。具体处方如下:增强机体抵抗力,用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同时用氨苄西林钠配合长维舒和维生素C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 d。重症病例肌肉注射维生素B12、维生素C,将氨苄西林、5%葡萄糖、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用3 d。如果病猪开始吃食,每头猪可喂1~2个生鸡蛋和适量奶粉,以增加机体能量,增强抵抗力。假定健康猪防控措施:饲料中添加相应抗病毒药品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和杀灭病毒,降低应激反应。同时用抗菌素类药物控制继发感染。推荐处方:清瘟败毒散1 000 g、奇毒康颗粒500 g、可立克500 g,拌料1 000 kg,连喂5~7 d。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阿莫西林可溶性粉。 2 仔猪大肠杆菌病假定健康猪防控措施:饲料中添加相应抗病毒药品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和杀灭病毒,降低应激反应。同时用抗菌素类药物控制继发感染。推荐处方:清瘟败毒散1 000 g、奇毒康颗粒500 g、可立克500 g,拌料1 000 kg,连喂5~7 d。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阿莫西林可溶性粉。

新建屠宰场可行性研究报告(年产55万头)

新建生猪定点屠宰场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第一章概述 根据国家《定点屠宰管理条例》、《动物防疫法》和相关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全县人民吃上放心肉,保证全县人民的生命安全,保证肉类市场的稳定,以最低价位的鲜肉供应市场,引进先进屠宰生产线,达到年屠宰55万头生猪规模,确保市场供应。 第二章、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 第一节、行业国内外现状 一、世界猪肉生产概况及我国在行业中的地位 养猪业一直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多年保持世界产量第一。2017年,中国猪肉总产量达到5197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0.1%。2017年全年人均猪肉占有量达到39.6千克,在猪肉、羊肉、牛肉、禽肉等所有肉类占有量中的比重超过60%。我国猪肉特点是总产量大,但人均占有量39.6千克,处于世界中等水平。欧洲国家人均占有为34.4千克。但荷兰为88千克,丹麦人均329千克,是世界第一。我国猪肉生产比美国多80%,是俄罗斯产量的28倍,印度的73倍,非洲的60倍,是养猪最发达的丹麦的25倍。 世界肉类生产结构情况是:猪肉1.01亿吨,占38.4%;牛肉6207.3万吨,占23.6 %;羊肉1236.1万吨,占4.7%;禽肉7916.3万吨,占30.1%。可见,猪肉是世界最普及的肉食品,人类近40%的肉食来自生猪。

在中国肉类总产量中。猪肉产量占有63.5%的比重,远高于其他畜种的比重,世界食草家畜牛肉和羊肉产量的比重为20%,而中国的比重仅为19.7%。从肉类食品消费结构来看,国内肉类产量中猪肉占总量的64%,其次是禽肉占20%,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占10%和6%,这一消费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二、我国猪肉市场走势和猪肉消费状况 1、我国生猪市场走势 我国的生猪生产主要集中在粮食产区,冀、苏、皖、赣、鲁、豫、鄂、湘、桂、川是我国生猪十大产区。据行业统计,2017年全国生猪存栏47671万头(其中能繁母猪4489万头,同比下降3%,占存栏猪的比重为9.42%)。生猪出栏37389万头,猪肉产量2818万吨。出栏生猪超过1500万头的有8个省,分别为四川、湖南、河南、山东、河北、广西、广东和湖北,8省出栏合计占全国的69.5%.其中四川、湖南、河南三个生猪生产大省出栏猪超过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近年来,生猪价格暴涨暴跌,行情跌宕起伏。从2011年生猪价格开始一路攀升,并于2017年3月达到最高点,猪价的涨幅和价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的。2013年上半年,猪价开始下跌,行情持续低迷。2014年6月开始回暖,到2013年7月猪价全面上扬,从2017年至今,活猪价格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课程标准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课程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设计 1.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动物检疫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常见动物疫病发生原因、流行特点、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动物疫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与扑灭的专业技能。加强学生对常见动物疫病防治措施临床应用技能的培养与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诊断动物疫病,并能提供合理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2.能力目标 (1)能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消毒程序,会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对养殖场的环境、畜禽舍、工具、门口等进行消毒,并能利用实验室检测手段,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 (2)能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会正确保存、稀释和使用疫苗;会根据不同的疫苗种类选择不同免疫途径,正确操作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3)能熟练掌握动物剖检技术,能正确解剖动物、正确识别动物内脏的形态和位置,会识别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 (4)能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做好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的上报、扑杀等工作。 (5)能根据动物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和病变做出初步诊断。 (6)能利用实验室对动物常见传染病进行检测与分析。 (7)会制定动物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8)会对禽流感、新城疫、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等抗体进行监测,并能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应用。 (9)会正确制定治疗方案,选择敏感药物,对动物常见传染病进行治疗。 (10)能正确识别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并能做出初步诊断;能利用实验室对寄生虫病做出明确诊断;会使用药物治疗和预防寄生虫病。 3.知识目标 (1)掌握动物传染病的特征、发展阶段、流行过程;了解动物传染病的发生条件。 (2)掌握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3)掌握动物传染病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后的扑灭措施。 (4)掌握动物常见传染病的病原结构和血清(亚)型的种类;掌握动物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了解动物常见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程序和方法;掌握动物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及发生后的扑灭措施;了解国家有关动物常见传染病的相关法律法规。

猪场传染病防治方案

1.乳猪、仔猪病毒性腹泻预防和治疗(1)当猪场周围出现病毒性腹泻疫情(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或感受到病毒性腹泻威胁时,对猪群逐头(包括已发病猪和健康猪)肌肉注射珠康0.5—1.5毫升+新必妥2—5毫升,有非常理想的预防效果。(2)对发病猪同时配合长效福欣肌肉注射,大群用猪痢康拌料,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和电解多维。2.对蓝耳病的治疗:(1)预防:当猪群断奶、转群、气候突变、去势等较大的应急发生之前,肌肉注射新必妥+蓝耳病灭活苗可以有效预防蓝耳病的发生;注射蓝耳病弱毒活苗,直接使用新必妥稀释。(2)治疗;发病猪可用下面方案治疗上午:新必妥2—5毫升+蓝环双博下午:珠康0.5—1.5毫升+长效制菌磺(或华西精品)、或亚疫消、或欧孢美诺等抗生素新必妥和珠康每天一次,连用2-3天,其它药物连用3—4天。只使用珠康效果也可以,尤其是发病早期可以单独使用珠康配合抗生素,效果也明显。注意消毒,每天一次。(4)猪群使用猪喘康拌料,连用3—5天;饮水中加电解多维。(5)停药后两天可用新必妥配合蓝耳病疫苗免疫。3.圆环病毒病的防治圆环病毒病很少单独发生,往往继发于其他病毒病。单独发生时最典型的是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一旦发病治疗效果不明显。1)对经常发生该病的猪场仔猪断奶时每头仔猪肌肉注射3毫升新必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同时尽量满足仔猪各方面的生理需求。2)发病猪治疗,可使用新必妥+珠康,同时配合华西欧孢美诺。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维素,给予优质饲料。4.无名高热无名高热的发生,是多病原混合感染所致,原因很复杂,不同的地区原发病原也不尽相同,有些地区以蓝耳病为主,有些地区以猪瘟为主,还有些地区以细菌性病原为主(如巴氏杆菌、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因此如果没有实验室辅助诊断是很难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来确诊的,只能作出疑似诊断,在不能确诊的情况下,贸然采取紧急免疫措施,不仅不能收到效果,很可能引起更大的问题。现在有了珠康,配合新必妥事情就简单多了。(1)新必妥5—10毫升+珠康0.5—1.5毫升,肌肉注射,每一天一次,连用两次;已发病猪和疑似健康猪全部用药。(2)上午:长效制菌磺(或华西精品)+强力霉素下午:蓝环双博+欧孢美诺+地塞米松(体温很高时可以选用地塞米松,但不能大量使用,也不可以多次使用,一般一次,最多不超过两次);连用3—4天。(3)大群选用拌料用药,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可选用猪喘康、猪痢康、支原清+阿莫西林或头孢噻呋等。(4)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可加速猪群的康复。(5)做好消毒工作。5.对猪瘟治疗:(1)疑似猪瘟、非典型猪瘟发生时,可以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猪瘟疫苗;新必妥2—5毫升(根据猪日龄大小)稀释猪瘟疫苗4—8头份(根据猪日龄大小和疫苗种类不同)。但是否紧急免疫一定要慎重。(2)防止继发感染:+亚疫消注射液肌肉注射,连用2—3天(3)未作紧急免疫的病猪,治愈5--7天后作疫苗免疫:新必妥2—5毫升+猪瘟疫苗4—8头份6.口蹄疫的预防受到口蹄疫疫情威胁时(1)做好消毒,可选用信得金碘或卫康(2)新必妥2—5毫升注射+口蹄疫疫苗注射7.细菌性疾病的治疗细菌性腹泻(仔猪黄痢、白痢、副伤寒、猪痢疾、回肠炎等),配合长效福欣肌肉注射,大群使用猪痢康拌料。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配合亚疫消肌肉注射,大群选用猪喘康或支原清+阿莫西林拌料。病情严重者,使用新必妥配合治疗,效果极佳。猪场保健整体方案 表1 :饲料饮水保健程序表 猪别 保健药物 每吨饲料添加量 使用阶段 哺乳仔猪 普乐宝 1000克 哺乳全期补充:初生仔猪肌注血铁旺1毫升吃奶前口服双安口服液2毫升

动物传染病试题集与答案

动物传染病试题集与答案 一.选择题 1、近20 多年来,我国动物传染病的防制取得了显著进展,1996 年1月16 日,我国正式宣布消灭了下面哪个疫病(),这是继牛瘟之后我国第二个消灭的动物传染病。 A .猪瘟B.鸡新城疫C.禽流感D.牛肺疫 2、1956 年,在我国宣布消灭了第一个动物传染病是(),为我国近代兽医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A.猪瘟 B.鸡城疫 C.牛瘟 D.牛肺疫 3. 在猪病防制中,我国研制的()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比较想的猪病疫苗。 A猪蓝耳病B.猪瘟C. 猪流感D、猪伪狂犬病 4. 我国第一个获批准的兽用基因工程菌苗是防制下面哪个疾病的?() A .猪大肠杆菌B.猪沙门氏菌C.猪副伤寒D. 猪痢疾 5.基因工程缺失疫苗在防制()中应用非常广泛,并且效果不错。 A. 猪瘟 B.猪伪狂犬病 C.猪流感 D.猪蓝耳病 6.()是由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的家禽传染病。 A 小鹅瘟B.鸭瘟C.禽流感D. 新城疫 7. )是1984 年由我国首先发现的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该病严重危害养兔业。 8. 1997 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已于1998 年1 月起正式实施,该法规是我国动物传染病防制工作的法律依据。c A 《家畜家禽防疫条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9.生物安全包养殖生产中的疫病防控体系、实验室安全体系和()领域3 个方面。 A. 生物技术B 、基因芯片C、基因工程D.预防接种 一、单项选择题 1.发生可疑性炭疽后,应取()进行送检。D A.肝脏、 B.心脏、 C.肺脏、 D.耳朵或天然孔渗出血 2.急性猪肺疫的特征性病变是()A A.纤维素性肺炎、 B.坏死性肠炎、 C.脾肿大,边缘梗死、 D.坏死性肝炎 3.生产上一般采用()进行布病的检疫B A.琼扩试验、 B.试管或平板血清凝集试验、 C.中和试验、 D.ELISA 4.猪丹毒主要发生于()B A.仔猪、 B.架子猪、 C.怀孕后期母猪、 D.香猪 5 猪喘气病是由()引起D A.猪喘气病病毒、 B.猪丹毒杆菌、 C.衣原体、 D.猪肺炎支原体 6.牛流行热又称()A A.三日热或辐射热、 B.五日热、 C.七日热、 D.无高热 7.破伤风是由()引起C A.魏氏梭菌、 B.溶血梭菌、 C.强直梭菌、 D. 巴氏杆菌 8.大肠杆菌有()血清型D A.1 个、 B.2 个、 C.3 个、 D.多个 9.猪伪狂犬病侵一个猪场后,往往难以彻底根除,其根本原因是()B A.病毒毒力太强、 B.动物健康带毒、 C.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太强、 D.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10.仔猪水肿病的特征病变为()D

生猪定点屠宰厂建设项目建议书

鹤峰县生猪定点屠宰厂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一节项目摘要 一、项目名称:鹤峰县生猪定点屠宰厂建设项目 二、项目联系单位:鹤峰县商务局 三、项目建设地点:鹤峰县容美镇 四、建设内容及规模: 厂址占地30亩,机械化生猪屠宰生产线、冷库、分割车间、分割生产线,精深加工设施设备冷冻运输车等。 五、投资概算: 总投资3500万元。 六、效益分析: 随着脱贫奔小康工作的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畜牧业产业发展迅猛,年平均宰杀万头猪,1万条牛,10万只羊。加工3万吨猪肉、5000吨牛肉、2000吨羊肉及其它禽类加工企业效益显而易见。提供100人的就业岗位,推动畜牧业及其它产业发展。 七、项目建设期限:

纳入城镇建设十二五规划项目,规划编制、项目环评、土地规划已经完成。建设期限为201年6月—2012年5月 八、合作方式 合作、合资及融资 第二节项目背景 鹤峰县是标准的山区农业大县,东毗五峰和湖南石门,南邻湖南桑植,西依湖北来凤、宣恩西北与恩施市相连,北同建始、巴东接壤。境内东西约85公里,南北约67公里,版图面积2886.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6%,山地88.9%。山顶小平原,山间小盆地。平均海拔11米,气候温和,地域宽广,阳光充足,青饲料丰富,最适宜畜牧业发展。鹤峰享受西部大开和少数民族等优惠政策,随着新农村建设,鹤峰定为湖北省重点脱贫奔小康试点县七个县之一鹤峰产业发展,国家加大了资金投入,近几年来,畜牧产业发展迅猛。鹤峰县是率先实行生定点屠宰的县市之一,由于起步早,规划小而滞后,现已不适应我县城镇建设和县域经济发的需要。 第三节项目建议书编制的依据、原则和范围 一、编制依据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2005年本);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第三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O02年3月出版); 3.《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5号)、《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

动物传染病及防疫考试题及答案

动物传染病及防疫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0) 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 A.免疫动物B.易感动物C.家禽D.家畜 2.注射油乳剂灭活苗后产生的抗体比注射相同的活疫苗产生的抗体。 A.维持时间短,效价高B.效价低,维持时间长C.效价高且维持时间长 3.疫点、疫区、受危胁区和封锁令由划定公布。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市地畜牧兽医行政部门C.省畜牧兽医行政部门D.农业部 4.免疫血清的优点是注射后立即生效,缺点是免疫时间较短,一般维持天。 A.5~7B.10~15C.15~20 5.待检病毒材料,一般保存在。 A.50%甘油缓冲液 B.30%甘油缓冲液 C.10%福尔马林液 D.5%福尔马林液 6.增殖的大量炭疽菌可在血管内形成引起循环障碍、出血、水肿等病理变化。 A.溶血B.栓塞C.肿瘤D.休克 7.动物突然发病死亡,天然孔出血应首先怀疑是。 A.猪瘟B.炭疽C.羊肠毒血症 8.破伤风的治疗方法可采用抗破伤风血清中和毒素、镇静、解痉、消除病原和对症治疗,消除病原可首选。

A.青霉素或链霉素B.抗病毒草药C.土霉素D.普鲁卡因 9.狂犬病毒可被日光、紫外线、超声波、2%肥皂水、碘酒等灭活,对酸、碱、石炭酸、新洁尔灭、福尔马林、等消毒药物敏感。 A.链霉素B.氯霉素C.氨基比林D.升汞 10.沙门氏杆菌进人机体,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肠壁发炎,慢性病例病菌在大肠勃膜和淋巴滤泡中大量繁殖,引起勃膜和淋巴坏死而产生特征性的猪副伤寒淋巴滤泡。 A.溃疡B.充血C.淤血D.卡他性炎 11.是沙门氏菌属中造成死亡率最高的。 A.鼠伤寒沙门氏菌 B.肠沙门氏菌 C.猪霍乱沙门氏菌 12.疑似或确诊为口蹄疫的家畜应。 A.禁宰B.急宰C.缓宰 13.______乳兔、乳鼠接种试验为阳性。 A.口蹄疫病毒 B.水疱病病毒 C.水疱疹病毒 D.水疱性口炎病毒 14.结核结节眼观病变特征为半透明灰白色或黄色结节,切开可见______。 A.干酪样坏死 B.肉芽肿 C.绿色钙化 D.脓液 15.仔猪黄痢多发。 16.皮肤出现血斑应怀疑为。 A.猪水肿B.猪丹毒C.猪瘟 17.慢性型病猪,回肠和结肠有纽扣状溃疡。 A.猪丹毒 B.猪瘟 C.猪肺疫

夏季猪常发疾病的特征和预防

夏季猪常发疾病的特征和预防 夏季常发生的疾病除了猪瘟、乙脑、中暑外,近几年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疾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并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给广大养猪者造成了严重损失。当前正值高温高湿季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圆环病毒病、猪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等病发生风险加大。 (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要点及其防治请参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执行。 (二)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 猪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均是由不同冠状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二者临床表现大致相同,临床处理措施亦大致相同。对传染性胃肠炎来说,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很低;哺乳母猪亦常发病,表现厌食和无乳。 1、临诊要点 (1)猪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每年11月至下年4月是发病高峰期,且呈爆发性发生并迅速传播。 (2)呕吐、腹泻,水样的喷射状腹泻,有一股很特别的臭味。 (3)大小猪、母猪均发,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且发病仔猪小肠充满黄色的带泡沫的液体,并且一般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肠壁菲薄,几乎透明(空肠尤其明显)。通过挤压感染猪腹部采集粪便,用pH试纸检测,粪便呈酸性。(细菌性腹泻的粪便一般为碱性) 2、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一是坚持自繁自养,不从外面购猪。病猪与易感猪之间直接接触是传播疾病最有效的途径。对引进猪只进行隔离,可有效避免这样的疾病传播。隔离期间,可对引进猪只进行观察,确保没有疾病迹象之后再转入猪群。二是适当提高饲料中能量饲料的供应,选用添加优质油脂的饲料。三是坚持清洁卫生和消毒。可选用石灰乳、漂白粉、氢氧化钠等药品消毒场地,保持地面干燥,无穿堂风。加强光照。 (2)做好基础免疫。对于管理水平不高、疫病风险大的猪场,可以用“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苗”免疫。 (3)隔离治疗。猪场一旦发病,要果断采取措施隔离,防止人员串舍,防止病猪粪便运输污染,控制猫狗,场地封锁消毒。同时,做好室内保温,及时补充电解质和葡萄糖,增强机体体质和免疫力。可适当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三)猪圆环病毒病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新的传染病。主要感染断奶猪,其特征为体质下降、消瘦、腹泻、呼吸困难。 1、临诊要点 (1)本病主要是断奶猪易感,而哺乳猪很少发病。一般发病集中于断奶后2~3周和5~8周龄的仔猪,但在实行早期隔离断奶的猪场,10~14日龄断奶猪也见有病例的发生。 (2)病仔猪有呼吸道症状,腹泻、发育迟缓、体重减轻。有时出现皮肤苍白或黄疸。 (3)剖检淋巴结肿大,脾肿、肺膨大,间质变宽,表面散在大小不等的褐色突变区。其他脏器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和损伤。 (4)呈地方性流行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但急性暴发时,发病率可达50%,病死率达20%。 2、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应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措施,杜绝疫病的发生。应用免疫接种方法建立猪群的牢固免疫性是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办法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鼓励、引导、扶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引导消费,推动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制度。 鼓励和支持屠宰企业为提高肉品安全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达到更高等级的标准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分级管理是指依据《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资质等级要求》规定,按照规定程序对规模、生产和技术以及质量安全管理状况等方面,包括基本要求、设计和环境、设施和设备、屠宰加工、检验检疫、质量控制、运输条件、产品质量等情况进行综合审查,以认定其符合相应等级的行业管理活动。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由高到低分为AAAAA、AAAA、AAA、AA、A五个等级。 第四条分级管理的范围是依照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审查、确定的全部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不包括在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设置的仅限于向本地市场供应生猪产品的小型生猪屠宰场点。

第五条商务部统一组织生猪屠宰分级管理工作。制定分级管理工作程序及相关的管理制度,指导各地开展分级管理工作,建立并维护全国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系统,并具体负责AAAAA和AAAA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认定。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生猪屠宰分级管理工作,并负责AAA和AA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认定。设区的市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A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认定。 第二章组织和程序 第六条商务部、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成立由屠宰、畜牧兽医、食品安全、环保、建筑、财务等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具体负责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负责现场核查。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级商务主管部门组织成立的专家委员会成员由上一级商务主管部门按照地区回避、交叉评审的原则从商务部统一建立的专家库中选取。 第七条分级认定程序包括:申请、受理、文件审核、现场核查、公示、认定和公告。 第八条生猪屠宰厂(场)取得定点资格一年以上的,应当在一个月内向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等级认定申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