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

秋季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
秋季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

2015

班别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

1.“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是指(B)

A客观实际B客观规律C主观愿望D正确观点

2.《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C)

A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B人们的意识无法反映未来

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D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3.成语“守株待兔”的哲学寓意主要在于(D)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C不能把事物的部分当作整体D不能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作规律

4.“西气东输”工程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发展不平衡所做出的重大能源调配政策。它蕴含的哲理是(C)

A物质决定于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 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D认识总是不断升华的

5.鸟能筑巢,人能盖房。但人的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这是因为(B)A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其他动物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D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如人类

6.“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A)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B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

事情7.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这个观点表明(A)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

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

8.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这一事实表明(D)

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静止是一种不显着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9.下列选项中,符合“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是(C)

A小明初中毕业后来到职业学校读书,感觉学习有困难,上课经常睡觉B

小龙拿国家给职校困难生发的生活补助费去通宵上网玩游戏

C小杨每天晚上到教室复习功课,失去了很多玩耍的机会

D小华能很机智的避开老师的视线,上课跟朋友短信聊天

10.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C)A吸取旧事物的精华B强大和完善的C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D有新的名称和旗号11.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到处抱怨老师、班风、校风。该同学(D)。A扩大了内因的作用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

C客观总结了教训D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

1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B)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13.老母鸡和电孵箱都能将发育良好的鸡蛋孵出小鸡,却不能用石子孵出小鸡,从哲学观点上说明(A)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内因和外因都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D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14.“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这两句话包含的哲理是(B)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倒退性趋势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 前进和倒退都是事物发展的趋势D前进性就是曲折性,曲折性就是前进性15.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极大的便利,但诸如垃圾短信等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烦恼,,甚至有人利用手机进行一些违法活动。这启示我们(C)A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B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

C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矛盾D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想问题,办事情。

2.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主要有三大因素:远大的目标、顽强的意志和适当的机遇。

3.人际关系很重要,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心里健康、生活幸福的重要标志。

4.培养人际交往中应具有的几颗“心”,即自信之心、尊重之心、坦诚的心和豁达的心。

5.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

5.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7.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结、互相依存、互相渗透、

互相贯通的性质。

8.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是人生基本矛盾,是人生存在和发展的动力。

三、简答题(第一题8分,第二题7分,共15分)

1.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应当做到哪些?(P42)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P53)

初一上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周口市 2017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三大题29小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规定的答题卡范围内,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下列各题中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1.-3的倒数 A.-3 B.-1 3 C.3 D.±3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7a+a=7a2B.5y-3y=2 C.3x2y-2yx2=x2y D.3a+2b=5ab 3.在-11 2 ,1.2,2 ,0,-(-2),(-1)2011中,负数的个数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4.小明在某月的日历上圈出五个数,呈十字框架,它们的和是55,则中间的数是 A.9 B.10 C.11 D.12 5.如图,OD⊥AB于O,OC⊥OE,图中与∠AOC互补的角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6.左图中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可得到的几何体是 7.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b>0 B.a>-b C.a+b<0 D.-a

8.直线l 外一点P 与直线l 上三点的所连线段长分别为4cm ,5cm ,6cm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是 A .4 cm B .5 cm C .不超过4 cm D .大于6 cm 9.如果∠a 和∠β互补,且∠a>∠β,则下列表示∠β的余角的式子中: ①90°-∠β;②∠a -90°;③180°-∠a ;④12(∠a -∠β).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②③ 10.钟面角是指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如果时间从下午1点整到下午4点整,钟面角为90°的情况有 A .有三种 B .有四种 C .有五种 D .有六种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一个数的绝对值是4,则这个数是 ▲ . 12.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建筑面积达258000m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m 2. 13.已知代数式x 2+x +3的值是8,那么10-2x 2-2x 的值是 ▲ . 14.按照如图的平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都互为 相反数,那么(a +b)c = ▲ . 15.一个几何体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其主视图与左视 图如图所示,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最少有 ▲ 个. 16.元旦期间,商厦推出全场打八折的优惠活动,持贵宾卡可在八折基 础上继续打折,小明妈妈持贵宾卡买了标价为10000元的商品,共 节省2800元,则用贵宾卡又享受了 ▲ 折优惠. 17.点A 、B 、C 在直线l 上,AB =4,BC =6,点E 是AB 中点,点F 是BC 的中点,EF = ▲ . 18.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m 的值是 ▲ . 三、解答题(共76分) 19.计算(本题8分) (1)(-4)2×(-34)+30÷(-6) (2)()24111225623?? -+-+--?- ???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物理 (含答案)

沈阳二中2018—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18届)物理试题 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9、10、11、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其余题目为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托勒密的“日心说”阐述了宇宙以太阳为中心,其它星体围绕太阳旋转 B.开普勒因为发表了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C.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 D.库仑定律是库仑经过实验得出的,适用于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 2.质量为2 kg的质点在xy平面上做曲线运 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方向的位移图象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初速度为3 m/s 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 C.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D.2 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 m/s 3. 如图所示,将篮球从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抛出到撞墙,第二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短 B.篮球两次撞墙的速度可能相等 C.篮球两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可能相等 D.抛出时的动能,第一次一定比第二次大 4. 地球半径为R,在距球心r处(r>R)有一同步卫星.另有一半径为2R的星球A,在距球心3r处也有一同步卫星,它的周期是48h,那么A星球平均密度与地球平均密度的比值为() A.9∶32 B.3∶8 C.27∶32 D.27∶16 5.如图,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 上,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速度是5m/s,接触弹簧 后小球速度v和弹簧缩短的长度△x之间关系如图 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该小球重为 2N,弹簧在受到撞击至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始终 发生弹性形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球的动能先变大后变小B.小球速度最大时受到的弹力为2N

哲学与人生《哲学与人生》试题库(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哲学与人生》试题库(二)》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要走好人生路,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脚踏实地。( ) 2、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 ) 3、是非善恶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没有明确的标准,所以要 想辨别是非善 恶是不可能的。( ) 4、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工具,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指导。(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5、一个有坚强意志的人,能在战胜人生挫折的过程中将他的坚强意志表现出来。() 6、现实物质世界发展有多样性,但人生道路只能有一条。() 7、只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8、“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句千古绝唱体现了大 自然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在运动变化过程中,都有规律可循。() 9、“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告诉我们,亲耳听到的只是事物的现象,亲眼所见才是事物的本质。() 10、新技术、新观念、新方案、新理论都属于创新思维。() 11、外部环境对个人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

12、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就是要热情善待一切朋友。() 13、无论什么样的认识,都会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 14、因为历史事件随机发生又不可重复,所以社会历史发展没有规律可循。() 15、人生目标只要正确,就一定能够实现。() 16、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就是说矛盾的双方是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关系。() 17、联系虽然具有客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果向东走80m 记为80m ,那么向西走60m 记为 ( ) A .60m - B .|60|m - C .(60)m -- D .60m + 2.某市2010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 A .-10‵ B .-6‵ C .6‵ D .10‵ 3.-6的绝对值等于 ( ) A .6 B . 16 C .1 6 - D .6 4.未来三年,国家将投入8500亿元用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将850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 .4 0.8510?亿元 B .3 8.510?亿元 C .4 8.510?亿元 D .2 8510?亿元 5.当2x =-时,代数式1x +的值是 ( ) A .1- B .3- C .1 D .3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33a b ab += B .32a a -= C .2 2 5 235a a a += D .2 2 2 2a b a b a b -+= 7.将线段AB 延长至C ,再将线段AB 反向延长至D ,则图中共有线段 ( ) A .8条 B .7条 C .6条 D .5条 8.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 A .在所有联结两点的线中,直线最短 B .线段A 曰是点A 与点B 的距离 C .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必定有三个交点 D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不平行必相交 9.已知线段AB 和点P ,如果PA PB AB +=,那么 ( ) A .点P 为AB 中点 B .点P 在线段AB 上 C .点P 在线段AB AB 外 D .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 10.一个多项式减去222x y -等于222x y -,则这个多项式是 A .222x y -+ B .222x y - C .222x y - D .222x y -+ 11.若x y >,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A .33x y ->- B .33x y ->- C .32x y +>+ D . 33 x y > 12.下列哪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所示 A .21x x ≥?? <-? B .2 1 x x ??≤-? D .21x x ≤??>-? 13.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COB ,若∠EOB=55? A .35? B .55? C .70? D .110? 14.把方程 0.10.20.710.30.4 x x ---=的分母化为整数的方程是( ) A .0.10.20.7134x x ---= B .12710134x x ---= C .127134 x x ---=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 重庆一中高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卷.7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昆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它的原名叫“昆山腔”,简称“昆腔”。元末明初,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在江苏昆山一带产生。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为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末明初。当时,江苏的昆山(辖今昆山、太仓两处)地区经济繁荣,贸易兴盛,黎民富庶,城乡各个阶层群众对文化娱乐有所追求,当时流行一种以地方音乐为基础的南曲,叫昆山腔。昆山腔的出现也和当时的顾阿瑛等一批文人、士大夫嗜词尚曲有很大关系。而对昆山腔的诞生有直接影响的人物是顾阿瑛的座上客顾坚,他将昆山人唱的南曲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歌唱方法,进行改进,形成了一种受当地人欢迎的曲调,到明初正式被称为“昆山腔”。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这种“小集南唱”、“清柔婉折”的昆山腔,在明中后期的嘉靖初年被变革发展,形成了昆曲曲唱体系。经过改造后的昆山腔流利清远,柔媚细腻,被称为“水磨腔”,就是说音调

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07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仙村中学 林凯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已知集合{}1,2,3A =,集合B 满足{}1,2,3A B =,则集合B 的个数为( ) A 3 B 6 C 8 D 9 (改编自必修1 12 P B 组1) 2.{}{}|34,|2A x x B x x =-<≤=<-,则A B =( ) A {}|34x x -<≤ B {}|2x x < C {}|32x x -<<- D {}|4x x ≤ (改编自必修1 8 P 例5) 3.已知函数(1)(0)()0(0)(1)(0)x x x f x x x x x +>?? ==??-???? D 2|3x x ? ? >??? ? (改编自必修1 74 P A 组7) 7.已知一个几何体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上都是一个长为4,宽为2的矩形,俯视图是一个

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复习卷(练习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1、孔子“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 C ) A 唯心主义哲学 B 普遍联系的哲学 C 一切从实际出发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2、“一叶知秋”是运用( C )的结果。 A、发散思维 B、原点思维 C、联动思维 D、逆向思维 3、“窥一斑而知全豹是( B )的例子。 A、发散思维 B、联动思维 C、原点思维 D、逆向思维 4、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D )。 A、历史事件有重复性 B、历史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 C、历史现象是独一无二的 D、历史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5、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目标、开展行动,都需要明确 ( C )所在。 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自己的利益 D、他人的利益 6、关于个人理想错误的是( A )。 A、有主观性 B、有个体差异性 C、有实现可能性 D、有超越性 7、人的本质是( D ) A、人的自然属性即食欲、情欲、求生欲 B、自私就是人的本质 C、追求自由 D、社会关系的总和

8、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A )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 9、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B )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10、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9月16日做客中国政府网时表示,”嫦娥一号”已经进入到西昌卫星发射场,预计于10月中下旬发射升空。人类能够发射探月卫星,说明了:( B ) ①规律是客观的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④人们可以摆脱规律的束缚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2007年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新闻发布会暨揭牌仪式在监察部举行。事实证明,加大预防,防患于未然,无疑是成本较低、效果更好的反腐败措施。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就是有效开展预防腐败工作的需要。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C )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只要推出新举措,就能彻底解决腐败问题 C.要把握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D.国家相关部门认真行使国家职能有利于反腐败工作取得实效 12、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构想,是幻想人民永远定居在一个闭塞的小天地里,过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这一构想与陶园明的“世外桃园”都不可能实现,是因为:( B ) 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最新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答案

初一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请将下列内容用楷书准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下面。(2分) 2.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2)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马致远)(3),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4),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晴空一鹤排云上,。(《秋词》刘禹锡)(6)?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苏轼)(7),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8)落花人独立,。(《临江仙》晏几道) (9)淡泊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信仰。正如诸葛亮《诫子书》所言:

“,”。 3. 下列对句中词语运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淫慢和治性是一对反义词) B.我们的旅行社在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游客前来垂询.. 。(加点词是敬辞) C.“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 了。”皇帝想。(加点词都是代词) D.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 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加点词是贬词褒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 ) A.花朵怒放者,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生长,暑期 被一片绿的海面吸收着。 B.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 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D.清晨,雨悄然的洒着,轻轻地给大地盖上了一层透明的薄纱。

5.班级准备开展以“文学部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4分) (1)【拟写刊名】班级要组成班刊编辑部,由你担任主编,请你给班刊取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刊名要文雅,富有文学气质,并拟写出拟名的理由。(2分) 班刊名称: 拟名理由: (2)【阅读分享】央视朗读者栏目里,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朗读了苏童的《自行车》之歌,献给自行车上的美好青春岁月,导演徐静蕾朗读了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献给自己慈爱温暖的奶奶。(2分) 我读(作者)的《》,献给 6.名著阅读。(5分) 【甲】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选自第十四回) 【乙】青不青,黑不黑,晦气色脸;长不长,短不短,赤脚筋躯.眼光闪烁,好似灶底双灯;口角丫叉,就如屠家火钵.獠牙撑剑刃,红发乱蓬松。一声叱咤如雷吼,两脚奔波似滚风。

新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饶县中学2021届新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数 学 试 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6,5,4,3,2,1=P ,{}62≤≤∈=x R x Q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P Q P = B.Q Q P ≠? C.Q Q P = D.≠?Q P P 2.化简632 x x x x ??的结果是 A.x B.x C.1 D.2x 3.设?????≥-<=-)2 (),1(log ) 2(,2)(2 31x x x e x f x 则[])2(f f = A.2 B.3 C.9 D.18 4.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108cm 3 B .100cm 3 C .92cm 3 D .84cm 3 5.对两条不相交的空间直线a 与b ,必存在平面α,使得 A .a ?α,b ?α B .a ?α,b ∥α C .a ⊥α,b ⊥α D .a ?α,b ⊥α 6.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l ,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 .如果直线a ⊥α,那么直线a 必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 B .如果直线a ∥α,那么直线a 不可能与平面β平行 C .如果直线a ∥α,a ⊥l ,那么直线a ⊥平面β D .平面α内一定存在无数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所有直线 7..函数1)3(2)(2+-+=x a ax x f 在区间[)+∞-,2上递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3,-∞- B.[]0,3- C.[)0,3- D.[]0,2-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答案)

高一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全卷满分100分。 2.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第Ⅰ卷上所有题的正确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所对应的信息点处,答案写在Ⅰ卷上无效,第Ⅱ卷所有题的正确答案按要求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试题对应题号上,写在其他位置无效。 3.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8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正压力成正比 ; C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2.将物体所受重力或拉力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下列图中错误.. 的是( ) 3.下列几组共点力分别作用于同一物体上,有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1 N 、5 N 、3 N B .3 N 、6N 、8 N C .4 N 、10 N 、5 N D .4 N 、8 N 、13N 》 4.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 ,且M 、m 都静止,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 A .3 B .4 C .5 D .6 5.如图所示,用一根长1m 的轻质细绳将一幅质量为1kg 的画框对称悬 挂在墙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N ,为使绳不断裂,画 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 取10 m/s 2) ( ) A .12m B .22 m C .33m D .32 m A B C D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分数: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面?(10分) 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10分) 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 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0分) 5.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 6.运动、变化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分)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分,共40分) 7.规律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8.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可能性() 9.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 10.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11.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 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来源() 13.成功和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1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6.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答案: 1. 1)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 2)个人主客观条件 3)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2.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 1)成功的行动目的 2)恰当的行动方法 3)行动的条件 4.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平等相处;宽松的人际环境;相互真诚信任;友善和关爱 6.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变化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后退的运动;而在这些变化当中,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才是发展。并且变化还可

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七年级2017年12月份月考测试题 数 学 时间:120分钟 满分:130分 一、精心选一选,旗开得胜(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3 - 的相反数是 ( ) A. 3- B. 1 3 - C. 13 D. 3 2.计算2 234x x -+的结果为 ( ) A. 27x - B. 27x C. 2x - D. 2x 3. 代数式x+2与代数式2x ﹣5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为( ) A .7 B .﹣7 C .﹣1 D .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个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B.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C. 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D.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5.下列立体图形中是圆柱的是 ( ) A B C D 6.据统计,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以来,约有2500万人次参加了南湖红船(中共一大会址).数2500万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 A. 82.510? B. 72.510? C. 62.510? D. 62510? 7. 规定一种新的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 ,b ,满足a ∮b=a+b ﹣ab ,则3∮2的运算结果是( ) A .6 B .﹣1 C .0 D .1 8.某船顺流航行的速度为20km/h ,逆流航行的速度为16km/h ,则水流的速度为 ( ) A. 2km/h B.4km/h C. 18km/h D. 36km/h 9.商场将某种商品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可获利90元,若这种商品的标价为300元,则该商品的进价为 ( ) A. 330元 B. 210元 C. 180元 D. 150元

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数学 2018.7 考试说明: 1.本试题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第I 卷和第II 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从学号为0~50的高一某班50名学生中随机选取5名同学参加数学测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则所选5名学生的学号可能是( ) A. 1,2,3,4,5 B. 5,16,27,38,49 C. 2,4,6,8,10 D. 4,13,22,31,40 2.在等差数列中,若,则的值等于( ) A.45 B.75 C.180 D.300 3. 某住宅小区有居民2万户,从中随机抽取200户,调查是否安装电话,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则该小区已安装电话的户数估计有 ( ) A. 6500户 B. 300户 C. 19000户 D. 9500户 4. 样本1210,,,a a a 的平均数为a ,样本110,,b b 的平均数为b ,则样本11221010,,,,,,a b a b a b 的平均数为 ( ) A. a b + B. ()12a b + C. 2()a b + D. 110()a b + 5.已知0x >,函数4y x x =+的最小值是 ( ) A .5 B .4 C .8 D . 6.不等式20(0)ax bx c a ++<≠的解集为R ,那么 ( ) A. 0,0a ?≥ D. 0,0a >?> 7. 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2,a 3+a 5=10,则a 7=( ) A .5 B .8 C .10 D .1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B.与某一平面成等角的两条直线平行; 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D.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9. 在等比数列{a n }中,a 2=8,a 5=64,,则公比q 为( ) A .2 B .3 C .4 D .8 10.设△ABC 的内角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 b , c , 若, 则△ABC 的形状为(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确定 {}n a 34567450a a a a a ++++=28a a +cos cos sin b C c B a A +=

最新-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数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限定用时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の姓名、座号、考籍号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の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参考公式: 1.锥体の体积公式1 ,,.3 V Sh S h =其中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 2.球の表面积公式2 4S R π=,球の体积公式3 43 R V π=,其中R 为球の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の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の. 1.已知全集{0,1,2,3},{1,3}U A ==,则集合U C A = ( ) A .{}0 B .{}1,2 C .{}0,2 D .{}0,1,2 2.空间中,垂直于同一直线の两条直线 ( ) A .平行 B .相交 C .异面 D .以上均有可能 3.已知幂函数()α x x f =の图象经过点? ?? ?? 2, 22,则()4f の值等于 ( ) A .16 B.116 C .2 D.1 2 4. 函数()lg(2)f x x =+の定义域为 ( ) A.(-2,1) B.[-2,1] C.()+∞-,2 D. (]1,2- 5.动点P 在直线x+y-4=0上,O 为原点,则|OP|の最小值为 ( ) A B .C D .2 6.设m 、n 是两条不同の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の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の是 ( ) A .若m ∥n ,m ∥α,则n ∥α B .若α⊥β,m ∥α,则m ⊥β C .若α⊥β,m ⊥β,则m ∥α D .若m ⊥n ,m ⊥α, n ⊥β,则α⊥β

高二《哲学与人生》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职高《哲学与人生》期中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对于人生目标错误的是( ) A.人生要有目标 B.人生目标应该遵循历史发展规律 C.人生目标对于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D.人生目标只有正确的没有错误的 2、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的是( )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③人与自然矛盾 ④人与社会的矛盾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3、恩格斯说,马克思一生之中有两大发现:是( ) ①唯物史观②无产阶级学说 ③人剥削人④剩余价值学说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4、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包括( ) ①全体社会劳动者②社会主义建设者 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④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5、关于理想和现实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 B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不能割裂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D现实是由理想决定的,并反映理想。 6、个人理想包括( ) ①生活理想②职业理想③政治理想④道德理想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7、下列关于理想与信念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理想与信念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B 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 C信念是理想的基础与支撑 D理想与信念是彼此孤立的毫无联系 8、从人生的实践来看,要把理想转变为现实,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 ①要有坚定的信念②要有坚强的意志③要有钱④培要有自觉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下列关于对意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意志是天生就有的不需要培养 ②意志都是脆弱的 ③人的意志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为特征 ④顽强的意志需要经过刻苦锻炼形成 A.①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④ 10、下列属于信念的特点的是( ) ①复合性②稳定性③执着性④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1、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 A、矛盾 B实践 C联系 D辩证 12、下列关于成功与失败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是相互依存的 B、是相互转化的 C、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D、是不可改变的 13、下列对现象与本质认识错误的是() A、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相同的。 B、事物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C、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D、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 14、下列对现象与本质认识有误的是() A、本质是由现象决定的 B、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初一上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5的绝对值等于( ) A .-5 B.5 C .15 D .15 - 2.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根据规划,“一带一路”地区覆盖总人口约为4400000000人,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84410? B.94.410? C.84.410? D.104.410? 3.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 A .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B .对黄河水质情况的调查 C .对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 D .对我国首架大型客机C919各零部件的检查 4.在1,-1,-2这三个数中,任意两个数之和的最大值是( ) A .-3 B .-1 C .0 D .2 5.植树时,为了使同一行树坑在一条直线上,只需定出两个树坑的位置,其中的数学道理是(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射线 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6.如果一个多面体的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那么这个多面体叫做棱锥。如图是一个四棱柱和一个六棱锥,它们各有12条棱,下列棱柱中和九棱锥 的棱数相等的是( ) A .五棱柱 B .六棱柱 C .七棱柱 D .八棱桂 7.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3a -2a=1 B.x 2y -2xy 2=-xy 2 C.3a 2+5a 2=8a 4 D.3ax -2xa=ax 8.已知x=2是方程2x+a=1的解,则a 的值是( ) A.-3 B.4 C .-5 D.3 9.能用∠α、∠AOB 、∠O 三种方式表示同一个角的图形是( )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邵阳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2.请将考号、姓名、班级填在答题卷上。 3.请在答题卷 ...上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命题人雷真民 一、语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敕.造(chì)惫.懒(bèi)埋怨(mái)前合后偃.(yǎn) B.盗跖.(zhí)觊觎 ..(jì yú)桌帏.(wéi)繁文缛.节(rù) C.赦.免(shè) 国玺. (xǐ) 榫.头(sǔn)装模.作样(mú)D.庠.序(xiáng)遥岑.(cén) 冠冕.(miǎn)残羹冷炙.(zhì) 2.下列多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暄凋敝一筹莫展躁动不安 B、舟楫戕害真知灼见出类拔萃 C、惊愕弥补孽根祸胎初见端睨 D、樯橹绣闼阿谀奉承金榜题名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那些在青年阶段拒绝学习的人,成年后不仅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就连自己 的生活也毫无质量,这已是无可________的事实。 ②过去,凡是作弊的行为,都令人_______,可是今天,小到一般的考试作弊,大 到学术科研的作弊,有的人竟然_______。 ③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坚决查处地方台在转播《新闻联播》过程中_______插播广告 的问题。 A.置疑不耻/不以为然任意 B.置疑不齿/不以为意任意 C.质疑不齿/不以为意随意D.质疑不耻/不以

为然随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像所有前任总干事一样,她需要处理 世卫组织技术、管理和政治等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她决心在促进卫生事业方面取得重要的实际成果。 B、由于有消息称张含韵将进入山东卫视主持“笑声传中国”,使广大“韵迷”表 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致电该栏目表示支持。 C、老百姓希望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 D、初涉文坛,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高质量的作品,不能不令人刮目相 看。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唯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 ①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 ②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 ③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 ④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广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二、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6—8题。 精神沮丧的高昂代价---忧郁症

最新《哲学与人生》试题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D ) A、物质和意识 B、有神论和无神论 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B ) A、客观实在 B、运动 C、可知的 D、事物的现象 3、成语“守株待兔”的哲学寓意主要在于(D )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 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C、不能把事物的部分当作整体 D、不能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作规律 4、“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A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B、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 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5、鸟能筑巢,人能盖房。但人的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这是因为( B ) A、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其他动物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 D、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如人类 6、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这个观点表明(A )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 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 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 7、老母鸡和电孵箱都能将发育良好的鸡蛋孵出小鸡,却不能用石子孵出小鸡,从哲学观点上说明( A )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内因和外因都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8、“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这两句话包含的哲理是(B )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倒退性趋势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前进和倒退都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D、前进性就是曲折性,曲折性就是前进性 9、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诸如垃圾短信等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 烦恼,,甚至有人利用手机进行一些违法活动。这启示我们(C ) A、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B、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 C、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矛盾 D、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 10、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到处抱怨老师、班风、校风。该同学(C )。 A、扩大了内因的作用 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 C、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 D、客观总结了教训 11、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D )。 A.个人的体质 B.个人的学业基础 C.个人的家庭情况 D.个人的性格 12、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A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13、“知人知面不知心”主要是告诫我们(D )。 精品文档

上海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静安区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 2008.1.18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计算:=3 2)3(a . 2.计算:2 2 4 6 y x y x ÷= . 3.肥皂泡表面厚度大约是0.0007毫米,将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毫米. 4.“比a 的 2 3 大1的数”用代数式表示是 . 5.因式分解: 2 218x -= . 6.因式分解:=+-4 1 2 a a . 7.已知3 1= x a ,那么=x a 2________________. 8.若m +n =8,mn =14,则=+2 2 n m . 9.当x 时,分式2 4 2--x x 有意义. 10.如果分式 5 22 -+x x 的值为1,那么=x .11.计算:x x x x 4 4 4122-?+-=______________.12.将1 2 )(2--+y x x 表示成只含有正整数的指数幂形式为________. 13.如图, 画出方格上的小鱼图形向右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形. 14.如图,一块含有30°角 (∠BAC =30°)的直角三角板 ABC ,在水平的桌面上绕A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 ’C’的位置,点B 、A 、C ’在一直线上,那么旋转角是_______度. 第13题第14题 ’

第15题 15.如图,把图中的某两个.. 小方格涂上阴影,使整个图形是以虚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16.下面是用棋子摆成的“上”字: 第一个“上”字需用6枚棋子,第二个“上”字需用10枚棋子,第三个“上”字需用14枚棋子,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摆下去,那么第n 个“上”字需用 枚棋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7. 24)(a -÷3a 的计算结果 是……………………………………………………( ) (A )-3 a ; (B )-5 a ; (C ) 5a ; (D )3a 18.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623a a a =?; (B ) 22))((b a b a b a -=-+; (C )222)(b a b a -=-; (D ) 222)2)((b ab a b a b a -+=-+. 19.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